大学生观念变化的就业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前言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急躁、攀比与嫉妒、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怕苦怕累、自卑与自大自负等不良心态。但笔者通过对湖南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悄然变化。那么,处于地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引导。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观念变化的就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观念变化的就业论文 篇1:

唐山市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我市作为一个传统重工业城市,在淘汰压减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中承担着较大压力,大量工作岗位面临削减,就业形势更为紧张。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找准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新就业方式,顺利实现就业,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唐山市;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组织力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集体座谈等形式,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大学生就业方式和观念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调研,力求为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好地实现就业创业探寻路径。

一、调查和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性难题,涉及千家万户,如果解决不好,将对社会良性运转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维护广大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必然之举,更是保障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当今的严峻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及时掌握就业信息,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态势,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因此,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变化,对我们有的放矢地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地域与就业分析。从区域角度看,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吸引力相对较强,仍是毕业生争相涌入的热门城市。而中西部省区和中小城市尽管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但由于条件相对艰苦、发展前途受限等因素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在初次择业时就定位于此类地区。因此,大量需要毕业生补给的地区,往往招不到所需人才,形成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就业怪圈。

2.人口与就业分析。总体看,1999年全国招收160万大学新生,大学入学率为48%。经过12年的扩招政策,2010年657万人考入大学,入学率上升为69.4%。到2014年,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27万人规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亟需进一步转变(图1)。

实际看,虽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原因,从2009年开始到今后一个时期,适龄高中毕业生人数逐步小幅下降。但依据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增加,加之前些年就业率不高造成的潜在就业人群累积影响,可预见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

3.学历与就业分析。从学历方面看,高学历毕业生似乎应该更具就业优势,但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就业率。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率看,专科生由于工作期望务实,反而成为就业大战中的赢家。同样,普通高校的就业率不一定弱于传统强校。以我市唐山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院校,虽然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计3809人,截至2014年9月,已就业人数3528人,总体就业率92%。其中,协议就业1851人,占48%;升学495人,占13%;其他形式就业1182人,占31%。这使得在高校生源逐年减少、很多院校为生源问题而苦寻对策的新形势下,确保了学院入学提档线和入学人数得以逐年同步提升。简言之,就业率就是唐山学院的“金字招牌”。

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工作和优异数据给予的有力支撑。多年来,唐山学院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践培养、招聘安排等方面,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收到良好效果。2014年,学院各系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新增机械、电子、商贸等就业基地18家;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服务校园行”专题讲座、组织SYB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及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92%认为该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85%认为该院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等职业素质优秀;83%认为该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既有条件为基础,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奋斗的方法和步骤。这可以把社会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设计好成长之路。因此,将要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要扎实做足准备工作。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先有大目标,再完善小目标。其次,在做职业规划时,不能只给自己描绘美丽蓝图,一定要将现实客观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有些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一旦遇到风险,很多人无力承受失败和资金损失等后果。

2.保持就业渠道畅通,实现就业方式多元化。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般有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其中,比较热门的大概有四种:一是选择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成为国家公务人员,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二是选择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服务西部”志愿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大众。三是选择自主创业。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或者在城市靠专业特长创建公司。四是选择参军入伍。既有不错的收入,还有锻炼成长的机会,选择退伍再就业又有政策倾斜。但是,报考公务员受专业、户籍、是否党员等多种因素限制,学校推荐岗位一般要求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这些只适用于少数人群。而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需求。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依据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广大毕业生要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彻底摆脱落后的划分行业高低贵贱的陈旧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创造一片天地。

1.就业群体定位的变化。过去,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知识分子”,认为应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逐渐趋于理性,认为大学毕业后也是普通劳动者,工作平台适合就行。当然,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走向现实。

2.对薪水收入和福利等期望值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的底薪应在1000~3000元水平,22%的同学认为应在3000~5000元左右,6%的同学认为应在5000元以上,1%的认为在1000元以下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从整体看,价值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期望值过高和过低的7%的同学,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从而较难找到合适工作。

3.面对竞争时的态度选择上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下,70%的人选择态度是努力改变,但还有30%的同学并没有调整好心态,回答将以听之任之的态度去面对,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4.面对竞争寻找因素主动提升自我的选择变化。在自我认知方面,能否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不足是成长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数据显示,在谈到欠缺因素时,38%的同学认为自己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有所欠缺;32%的同学反映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提高;16%的同学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需要提升,还有14%的同学找出了很多个人因素,可见大部分同学能够看到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做出相应改进,不断克服缺点不足,提高综合能力。

5.适应社会需求,就业理念多元化。过去,有很多生源地为县域或农村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基层或回家乡。如今,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紧张,大学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才是最好的就业出路。此次调研中,学生的选择多种多样,普遍愿意从点滴做起,用知识和双手去开创未来。

总之,市场经济在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处在这个社会中的各类人群以较大竞争压力。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就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是必须要面对和研究的现实问题,只有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帮助大学生找准正确定位、提升实际能力,才能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双重认可,才能不断把高等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刘蕾

大学生观念变化的就业论文 篇2: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及心态的变化

一、前言

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急躁、攀比与嫉妒、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怕苦怕累、自卑与自大自负等不良心态。但笔者通过对湖南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悄然变化。那么,处于地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引导。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在线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心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的就业择业心态提供一定实践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次调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及大学生喜欢上网聊天的心理,采取网上开放式在线答题的方法进行,以参与答题的710名大学生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78人,女生432人。

2.问卷设置

本次调查问卷是在目前普遍使用的大学生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在其中我设置了大学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4个题)、对就业前途的信心(5个题)、对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4个题)、对到基层就业的态度(4个题)、最初就业时期望的最低月薪(5个题)以及面对“就业难”形势的态度(5个题)等六个部分27个项目。

3.调查结果与数据处理

通过与湖南大学学生处陈老师的沟通,本次调查利用湖南大学校园局域网进行全开放随机在线施测,不记名答题,答题完毕点击“提交”后,保存于计算机调查系统内,并自动生成统计结果,然后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及前景认识的变化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在地方高校中,有89%的大学毕业生很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认为形势较好的只占11%。在个别走访中,了解到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太多,加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影响,因而社会可供就业的岗位太少,就业机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与实际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加上本身能力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但值得欣慰的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在就业心态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尽管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面对。一方面,在大学生中,对自己的就业前途感到“非常有信心”“有信心”和“一般”者,对将来成功就业有信心者达到了90%,对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者只占10%;近80%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只有20%的人持“悲观”和“不清楚”的态度。

2.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环境和待遇的态度变化

对是否愿意到基层就业以及对于到基层就业的态度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得知:有11%的大学生表示“决心到基层就业”,有73%的大学生表示“有可能到基层就业”,而“暂时没有考虑”和“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者只占16%。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大学毕业生对于到基层就业的态度较之过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前几年,由于受中国传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大学毕业生中那种“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重经济发达地区,轻经济落后地区”的观念还比较普遍,不想下基层,不愿意到落后地区就业的思想较为严重。而在本次调查中,有84%的毕业生愿意或有可能到基层去就业,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的不足5%。由此可知,大学生对于就业环境和就业地域的选择更趋于实际、合理。与此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大学毕业生对于初次就业所选取的经济待遇上,更加趋于理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最初就业所选取的经济待遇上,87%的大学生的期望值为800~1500元。

3.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难”问题在态度上的变化

在回答“面对‘就业难’形势,你的态度”问题时,当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表现出较为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有85%的毕业生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这表明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已逐步克服以往就业时出现的焦虑与急躁、攀比与嫉妒、消极等待、怕苦怕累、自卑与自大自负、抑郁与逆反等不良心态,已经开始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更加理性地看待每一个就业机会。

四、措施与对策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我们将从各大主体的角度来提出恰当的解决措施。

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该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发展,适度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岗位。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扩大就业空间。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提升经营水平,积极创造就业机会。用人单位要承担起吸纳人才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要科学制定人才录用标准,企业在选择大学生时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消除性别歧视、生源地域歧视。企业还应进行审慎的人员增减行为。

从中介者的角度来说,中介方在求职中所起的作用日渐增强。必须加强中介组织建设,规范中介运作。

当今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心态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只要对这种积极的心态加以保护,同时对存在的消极就业心态加以正面的引导和调适,相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蓝俊斌.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7).

[2]贺志燕.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梁树初.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分析指导[J].消费导刊.2009.(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2008.10.12.

[6]唐娟.论世界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企业家天地.2009(1).

[7]张宇,德铁婴著.大学生就业指导(高等职业学校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帅志聪

大学生观念变化的就业论文 篇3:

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措施的思考

【摘要】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问题的一大难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摆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由此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从而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从1997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国家分配政策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年年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相对稀少的就业机会、就业中所存在的不公平等等。这些虽然只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但从中却可以体现出大学生相对价值的降低,社会和企业对待大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社会就业大军中的普通一员,其就业竞争力被削弱,失去了明显的就业优势。

1、高校毕业生数量的猛增,就业形势严峻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导致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当所有人都在为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495万而唏嘘不已的时候,2008年的559万再一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接踵而至的是2009年的611万、2010年的631万。这些不断被刷新的数字就像是千斤重担一样,令社会、政府、高校和大学生都倍感压力和无奈。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得如此惊人,无疑是给已满目疮痍的就业局面雪上加霜,对政府、高校和毕业生也是一种考验。

2、大学生的就业率不高,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率不高,许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地。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仅为68%,同时,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当前,不少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主要瞄准的是全国各重点大学,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院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是很大的。在重点院校十分热门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可能就不那么热;在重点院校需求一般的专业在一般院校则肯定就业困难。随处可见一些单位招聘信息上有许多都明确表示着只招“211”或“985”院校的毕业生。

3、大学生就业趋向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造成就业压力不平衡

现阶段中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较大,发展速度也是各有快慢,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作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生活条件优越,致使大学生偏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吸引力就相对较弱。因此,大批大学生涌向沿海发达城市,许多人争抢一个岗位,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问题。这种情况即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同样重演,2008年经济危机来袭,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有大学生打出“零薪酬”的求职口号,为的只是留在这座城市工作。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和地理条件所限,并不是大学生就业的必争之地,自然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就相对较小。

4、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有差异,专业的对口程度较低

文科专业的学生与理科专业的相比,就业相对弱势,专业对口率较低,这主要受到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建设、实体经济的进步,以及理科专业存在一定的就业准入壁垒的影响。其中理工科专业中的工学的对口率高达77%,而文科专业中的两大主体管理学和经济学竟然是70%和64%,这多少会影响该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对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刺伤。相关数据见表1。

5、就业歧视等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绝对公平的,就业也如此,存在着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年龄歧视、身高歧视等等不公平之处。许多企业在“应聘条件”中注明“仅限男生”或者“仅限女生”等具有明显性别歧视的词语,没能做到就业机会平等。还有的企业基于女生的先天生理弱势等特点的考虑,制定了低于同等素质条件的男生的薪酬福利待遇,没有做到“同工同酬”。企业的这些做法是与劳动法相抵触的,按理说承受这些不公平对待的大学生们应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但由于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先天弱势地位,为了能实现就业,也只能默默承受,做个“吃了黄连的哑巴”。

6、民营企业和个体是大学生就业量最大的雇主类型

麦克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显示,2008届毕业生的雇主类型中,民营企业/个体是最主要的,且多集中于规模在300人以下和3001人以上的企业。

7、许多学生选择考研、留学等“曲线就业”的手段

很多大学生都存在逃避心理,由于就业压力大,失去了面对和承受的勇气,所以选择了远走他国留学,或是决定继续当自己最擅长的学生,盲目跟从而读研。这种逃避的方法虽然能使自己暂时摆脱当下的困境,但终究还是要面临就业的。1999年中国大学本科生开始扩招,四年后的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而2006年硕士研究生也开始面临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被读研推迟了3年而已。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经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健全

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但是这种发展的结构却不合理、不平衡。现在的中国经济,第一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第二产业成为主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成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加之长期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出口结构和粗放经营的发展方式,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低,再加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足,企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较弱。

2、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当今的大学教育都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提高其专业素质的。大学培养学生的过程主要是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慢慢的积累本专业知识,循循渐进,从一个专业的起点慢慢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会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很大的影响。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大部分高校都盲目扩招,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很少顾及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学生在择业时“专业不对口”,主要表现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人才类型失衡。近些年,这种失衡又有新的变化。所谓的“热门专业”,由于学生过于拥挤,供给远远超过了需求,就业率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而“冷门专业”就业仍不甚乐观,无人问津。这种结构性的失衡仍在加剧,给社会、高校、毕业生本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3、大学生自身原因

任何原因都有客观和主观之分,客观环境是外在的,而主观原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么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也应该从学生自身找途径。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意识淡薄,职业规划能力不足,求职准备不充分。经过了16年的学习教育,却只是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至于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在进入大学之前也几乎没有考虑过,我们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没有同外部的环境融为一体,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充分认识。再者,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据麦克思人力资源信息网的相关调查显示,2008年的应届毕业生中竟有59%的本科生和60%的高职生选择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而仅有4%的本科生和3%的高职生选择了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这种对于物质条件过于看重的理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但也是情有可原。

三、目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1、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1)国家层面

第一,鼓励聘用高校毕业生。一是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到科研单位工作,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二是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重点支持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社会服务型等就业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在新增就业岗位时,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向聘用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额的中小企业倾斜发展资金,在人员培训方面给予补贴。对于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三是鼓励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信息网和各地方政府信息网站,及时发布工商、财税、融资、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信息,并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栏目,及时发布中小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开展网上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服务。

第二,政府主导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政策措施。通过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生活补贴,或是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等方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城市基础岗位,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同时,政府部门启动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吸引大学生到中西部工作,并在服务期满后,给予服务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等优惠政策。

第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在目前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就业的有效方法,故政府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支持。一是在企业注册登记方面,简化程序,减免各类费用,可通过各级工商部门注册大厅“绿色通道”优先登记注册,其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和商品外,一律放开核准经营。二是在金融贷款方面,优先提供贷款支持,适度放宽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实行利率优惠。三是在税收缴纳方面,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2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四是在企业运营方面,对于员工聘请和培训享受减免优惠;人事档案管理免两年费用;社会保险参保有单独渠道。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灵活就业并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第四,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就业援助。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不光要面临着就业压力,还要面对偿还贷款和维持生活的困扰,故政府部门向这些学生提供就业援助。主要包括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五,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采取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服兵役,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并在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

(2)学校和社会方面的措施

第一,学校的就业指导活动。高校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借助就业网站,提供各种就业指导文章,传授职场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学校相关部门积极收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扩宽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就业信息优势。同时,为树立高校学生的就业意识,学校结合课程需要,设立了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相应平台,奠定学生社会实践技能增长的渠道基础。

第二,企业和社会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企业对于所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实践经验要求愈来愈强,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视,一方面,许多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相关的工作中了解日后工作的内容、性质等基本情况,并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毕业求职增加了砝码。另一方面,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大学生制定了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增强大学生工作的专业度,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从事未来的工作。再者,由于社会和企业的相关要求,促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强化,会主动寻找相应的机会,历练自己,加快自己成长。

2、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1)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缓解

第一,在高校毕业生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率由2003年低于70%,上升到2008年和2009年的87%,就业的严峻形势发展趋缓。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是愈演愈烈的情况毕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更可喜的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后,随着我国经济回暖向好,整体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第二,学生的择业观念得到了一定的转变,通过国家开展的“三支一扶”等项目,客观的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对于调整就业不平衡具有建设性意义。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留在大城市发展,但迫于现有的就业形势,2008年有44%的“211”院校毕业生、52%的非“211”院校的本科生和50%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流入地级及以下城市工作,从结果上看,就业的选择发生了改变。

第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到拓宽,毕业之后,可以自主创业,可以到企业就业,可以考公务员,可以到事业单位就职,可以参军,也可以到中西部偏远地区或者中小城市的基层性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工作。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支持,国家对于聘用大学生的企业采取鼓励政策,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向大学生投以青睐,军队出台优惠政策征招大学生投身军营,备受关注的大学生“三扶一支”项目的启动,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大学生开启了通向就业的大门。

第四,就业中歧视现象有所减少。总体上,2008届男女毕业生的就业率并没有较大差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女性权益,这同样也使女大学生成为受益者,在不具准入壁垒的行业中,男生和女生几乎拥有同样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用人单位自身的培训机制和能力的不断增强,其对“经验”这一项要求有所放宽,例如2010年大连市122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其中七成的岗位不限工作经历,给予大学生公开的竞争机会。

(2)情形依然严峻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是几项促进政策就能够根治的,现在的举措只能算是治标之法,根本的严峻就业形势依旧未能得到扭转。首先,虽然就业率在提升,可不容忽视的是面临就业的大学生的基数在持续增长,213万的30%同610万的13%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濒临失业的毕业生在不断增多。其次,当下,多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都处于模糊状态,完全凭空构想自己的未来,却全然不知那只是“海市蜃楼”。在大学接受教育的时光里,完全没有自己的职业计划,就算有,也多半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是没能得到有效执行,这样的职业和就业意识,让我们变得无知,甚至是可笑。再次,就业中不公平现象仍然严重。例如,在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而产生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二者之间的能力差距。还有,在2009年创造的1102万个岗位中,多数是对于知识层次要求较低的岗位,与大学生的能力不相适应。如果这个岗位只要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就能够担当,那么还会有谁想要招聘一个本科生呢,前者所需要的工资要远远低于后者。

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国家方面

(1)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就在于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保证大学生毕业之后有用武之地,而就业机会的充足与否,要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过于倚重劳动力优势,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处在经济效益链的最低端,虽然能够解决众多劳动力的就业,但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低,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且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削弱,为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根本之法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把握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增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保证实体经济的前进。

首先,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素,引导大学生就业于相对高端的创意设计、销售、服务、管理等岗位。其次,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税收、政策、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予以支持,例如,减免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的税收;在安排科技研发、技改补助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等资金时,要切实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投入的比重等。再次,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注重对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开发利用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的资源支持,提高经济增长对于就业的拉动能力。最后,促进经济结构由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充分调动13亿的内需力量,增加就业岗位数量。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一方面,加强对本科教育的科学管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设立“适销对路”的专业,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引导学校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进一步开放学习观念,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积极鼓励学校允许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逐步建立起学生意见反馈信息系统,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确实讲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校开展针对提高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课程,为日后的就业奠定素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存在虚假职业教育学校信息等负面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在以公办为主的基础之上,鼓励社会力量的进入,改善师资状况,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层次,大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

(3)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是保障大学生就业重要手段。一方面,政府应建立针对大学生的特定职业培训,主要根据学生兴趣为其提供免费培训的课程、讲座,提高职业理论知识,同时为大学生搭建实践专业技能的平台,增强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完善现有大学生失业保障,提高保障水平,保障失业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目前有些省市为失业大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失业救济金,但没有法律的规定,不利于制度的长期执行。应该从立法层面确实保障大学生的基本权益。

(4)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引导大学生向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就业

加快“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实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保持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吸引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就业,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同时要注意对大学生进行民族风情、气候条件方面的教育,以消除学生对偏远地区自然条件、风土人情不适应的顾虑,能够深入到当地的建设工作中去。这一建议的实现需要很长的时间,却是消除大学生地区就业不平衡问题的基本之策。

2、社会方面

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应转变理念,结合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特点,定期对大学生开放一些实习岗位,既节约了一部分人力成本,也可以发掘有潜质的人才,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为确保实习生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制定相关实习生管理制度,在规章制度层面上,予以保障。

3、学校方面

(1)高校应积极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

几乎每个高校都会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是部分活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或是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应该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整,以求提高实效。例如,就业指导课程可以调整开课时间,安排在大学前三年的迷茫期,没有必要安排在就业在即的大四。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整学习安排,适应日后的竞争。高校也可以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与职业、就业相关的校园活动,例如,模拟企业工作、创业实训等。

(2)结合社会实际,设计具有实效性的课程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瞄准社会发展需要,建立相关信息系统,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情况,相应调整院校的学科结构,设置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的专业课程,扎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制定相应的专业淘汰制度,对于社会需求小、实际就业率低、就业前景渺茫的专业进行适当调整,采取减少招生、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等措施。再次,确保学校的非营利性,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就业和能力导向,全心全意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校园是展示个人才能的乐园,同时也是激情四溢的学生大显身手的地方,故学校可以适度放宽对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的管理,为学生活动提供相应支持,保证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同时,为学生交流与交往提供平台,强化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意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再有,设置必修心理辅导课程,加强辅导老师与学生的联系,开展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4、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一是结合自己兴趣,树立职业意识。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设定职业理想,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了解职业环境,确立职业发展目标,然后制订出阶段性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进而以此规划具体的学期行动。二是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不要仅仅注重书本知识,要主动寻求机会去锻炼自己的适应环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应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三是保持正确的就业观念,避免攀比心态。面对就业,大学毕业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社会需求以及具体情况,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收益、条件舒适的工作。如果眼光过高,期望值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这样会很难找到工作,而且高收益的岗位还不一定能适合自己本人。大学毕业生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定位自己,为自己的求职道路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守建: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在哪里[J].中国青年研究,2004(12).

[4] 蒋琴雅、胡玉东: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

[5] 李友刚: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3).

[6] 张华: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逆向思考[J].青年探索,2003(3).

[7] 大学生就业出路新探[J].半月谈,2009(3).

[8] 白清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9(1).

[9] 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作者:夏敬

上一篇:实验教学改革环境工程论文下一篇: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