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报告范文(精选9篇)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就业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分析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向我校随机抽取 150 名学生做了《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分析如下:
一、高职大学生目前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职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二、在校学生对就业问题的看法
据对15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73%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严峻;1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正常,竟争是必然的,准备充分,对就业形式保持乐观态度;也有4%的同学对当前就业形势不了解,没有准备和计划。
根据调查,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前景,对自主创业的这一方面有20%的被调查者有这方面的想法并有计划的去准备;52%的在校生有想法,但不知如何去操作和计划;25%的学生没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他们认为坚持就业比较稳妥。
三、在校学生现在的就业心态
面临现在就业的大学生,有39%的同学自信能够找到工作,并积极的做准备工作;19%的在校学生对就业这方面没有太多的考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最后总会有工作的这种心理;也有15%的被调查者对即将毕业就业非常焦虑没有打算,十分茫然。
四、大学生面临招聘所注重的特点
1、根据调查,在校大学生80%的人认为招聘者在招聘时注重社交能、社力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也有一小部分在校大学生觉得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是重要的
2、在择业时,大家比较注重自己在单位的未来发展、并且要求职业符合自己的规划,大多数同学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3、大家对薪水的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大多数同学对薪水过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校高职教育现在正以“职业人”为目标,来培养大学生能力。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第三组
(一)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 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逐年的增加,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 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8年610万、2010年631万, 2011年660万, 2012年680万。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二)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的一些热门专业, 如计算机, 土木工程等至今仍然是社会的焦点专业, 由此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而这些热门的专业由于报考人数过多, 导致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尽管社会对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 但由于扎堆现象, 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 使这些专业的对口人才已经严重饱和。
(三) 薪水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 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 刚刚毕业, 刚刚踏入社会, 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 考证存在盲目性
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的那么高, 如今证书种类繁多, 加上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其中又以短期培训和针对应试的居多, 企业面对持证人是否真的具有相应能力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相比证书, 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而大学生却在大学的学习中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上, 对真正专业知识的学习反而放在其后。由此造成了个人素质及专业技能的缺失。
(二) 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
相比于过去, 今天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才市场的逐渐完善、选择多元化的趋势相吻合。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 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 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在毕业就业时, 没有职业规划或者职业规划不明晰的同学在就业选择上也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导致就业的不顺利。
(三)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 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 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 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 各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 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 起薪较低, 升幅不大, 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 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 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 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大学生应该从实际出发, 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 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迅速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过硬的本领,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另外, 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 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 找准商机, 发挥一技之长, 走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的道路, 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 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 高校的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 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 使之与招 (下转第119页) (上接第97页) 生, 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 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 并对教学质量不高, 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 减少招生数量, 直至停止招生。大学生在校期间, 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三) 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此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 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 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 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
四、结论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 高校毕业生一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民教育的提高, 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 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中, 人们在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 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 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原因及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祝金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江林.浅论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而对大学生清水来说,求职路上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似乎更让她心寒。眼看着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难道真的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命运吗?
2009年,大学生就业将遭遇3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寒流”。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但截至2月底,毕业生就业签约率的平均水平只有18%。
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复杂,与当前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下降有关,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有关。但是,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这种现象说明目前我国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
这段时间,有关方面相继推出大学生见习制度、扩招5万名研究生、鼓励自主创业等举措,力图化解这场就业危机,然而,与数百万规模的大学生毕业人群相比,这些举措显然难以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不过,面对就业难的现实,后退一步或者另辟蹊径,或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早在10年前,大学生燕君芳放弃留校执教的机会回乡创业,从一个小小的饲料销售部起步,经过养猪、贩猪等艰难历程,如今已是一个拥有1.1亿元总资产的农業产业集团的董事长。燕君芳认为,“想创业成功并不难,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一旦认定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到底。”
2008年10月,25名大学毕业生来到陕西省宜川县,开始了为期3年的村官生涯。“回想从毕业之初的茫然,到最后决定来当村官开始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我庆幸自己的选择。”大学生村官潘峰如是说。
从基层做起,从熟悉的领域做起,从喜欢的事情做起——对无可选择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让不少女性甘愿做起了全职太太,安心享用丈夫的收入。此次调查发现,不在业女性中,有10%左右的人无就业愿望,其中又以30~39岁的女性最为明显。数据统计显示,16~29岁和40~50岁年龄组中无就业愿望的各占了8.6%,30~39岁年龄组的这个比例为12.5%。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08年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大家也许会问:不就业,难保家庭总体收入下降,导致生活质量同时下降,但调查的结果恰恰显示,“无就业愿望”的女性背后有较好的家庭人均收入做支撑。调查显示,不在业女性(除去在校生)中无就业愿望者,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708.95元,明显高于其他下岗女性家庭(714.04元)。而1708.95元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在业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接近(受访的在业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有52.9%在800~2000元之间,28.5%低于800元,18.6%在2000元以上。)。
上海市妇联妇女发展部的专家分析说,无就业愿望群体中,其人群构成大致有三种:一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啃老族”,二是丈夫收入较高的全职太太,三是因为各种原因如生育等而处于休息期的女性。
专家提醒说,上海现在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家庭缺乏稳定性,单纯依靠家庭收入没有安全保障,这三类人中的大部分迟早要进入就业行列。此外,女性长期离开工作岗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女性参与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下降,不利于女性的发展。因此,各级妇联组织要引导这类“无就业愿望”的女性适当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其实,并非所有的女性都不愿意就业,从不在业女性离开工作的原因看,多数女性都是属于被动离职。调查显示,受访的不在业女性中,除去14.1%的在校学生外,78%的人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退出原工作岗位,其中因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原因而不在业的占了21.4%、因待工的占了15.8%、因协保的占了8.2%、因退休的占6.5%。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3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3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3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3年与201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字,2013年是699万人,2014年将达到727万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另外,还有一个就业观念问题。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目前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3年,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3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3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3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3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3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2013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3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2013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13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流氓A猫
引言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成功属于有规划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
一 自我剖析
1.个人兴趣与爱好
就自身而言,我认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具体的讲,自己对电脑、文学以及音乐方面都比较感兴趣。而我的爱好也是基于这些兴趣之上的喜欢电子科技、喜欢看书、喜欢听音乐、喜欢交朋友。
2.性格态度特征
我性格是比较诚实、正直的,相对谦虚但不乏张狂。在做事情时认真勤奋,责任心强,同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与同学以及他人的交往中,我是比较大方的,同时自己做事非常细心,一丝不苟。
3.性格意志特征
我在性格意志方面比较果断、顽强但有点倔强,坚持对一些事情不言放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在意志力控制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或许这是我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在对事物的预知上是属于乐观,但同时也有较强的忧患意识的人。
4.性格情绪特征
我的性格在情绪上是典型的北方的那种,比较容易冲动,情绪欠稳定,但遇到事情也能沉着冷静,认真思考。
5.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是息息相关的。我觉得,人在盛会中就应该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留下些值得纪念的痕迹。首先必须是正直的,其次是有价值的。
二 职业分析
职业价值观
电子商务并不只是一个商业发展概念,它的发展同时存在于国家经济战略的宏观层面和企业发展策略的微观层面。它不仅整合国家经济进入全球经济,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创造财富。电子商务的应用已深入日常生活,以网络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正在改变着经济运行方式,虚拟化、数字化和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的要点——发现与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电子商务未来商机无限
职业能力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交易的电子化,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电子商务,因为他对企业带来什么利润,那么他也会对整个社会有贡献。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这些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到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Internet等现代系统。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情广告;电子选购和交易、电子交易凭证的交换;电子支付与结算以及售后的网上服务等。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社会职业环境分析
数据调查显示 电子商务正在以几何线上升趋势影响我们的生活,其中以旅游、运输、住宿、电脑、票务之类业务占较大份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C2C模式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人生活的步伐。随着我国发展的不断深入,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日益发达同时这方面的人才也在不断增加,我认为,只要掌握好一门技能,电子商务绝对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职业分析小结:
以上分析证明:机遇有挑战并存。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但是,电子商务学科本身突出的就是一个博.但是你求职却不能少了一个精.所以想以后有发展一定要博而精专。周边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但是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危机感,只有更好的充实自己,才能在就业中取得相应的优势。我认为自己在组织能力上、交际能力上还是可以的,同时我所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这与企业型的职业性向是比较接近的,最主要的是自己有这方面的理想,并且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在一般能力上,我认为自己注意力比较集中,善于观察,记忆力较强,思维活跃且很开阔,想象力较好。在特殊能力上,也就是我的特长,我认为自己没什么特别的长处,但是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一定会十分投入,并且会做得很好。比如:计算机的掌握与控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作协调能力上,我认为自己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在空间判断力上也比较突出。
三 计划制定与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
长期职业目标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大学的外聘讲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较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公司决策层有直接流畅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
中期职业目标
职务目标:外资企业部门经理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以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
短期大学目标
经济目标:在校期间兼职,年收入8千元
能力目标: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发表4篇以上论文。
规划实施细则
电子商务,电子是技术手段,商务是目的。
电子:网页制作,网站架构,web应用开发,这些尽全力去学。
商务: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去了解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信息,熟悉这个行业,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
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由一个一个小计划构成,一个人生的伟大目标是由一个一个细分目标构成。要想成功,就要执行好每一个细分目标所制定的计划。坚决今日事今日毕。及时检查计划目标与完成情况,及时修整目标。
四结束语
关键词:就业,非均衡,经济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07年9月1日, 有351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尽管比2006年同期增加54万, 但仍有144万的200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达到559万人, 比2007年增加64万人。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将达到611万, 大学生就业形式面临着新的考验。在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高校毕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日渐凸显。在金融海啸下, 解决高校应届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按照理论, 企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是可以完完全全被满足的, 但是企业的需求和高校学生的供给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供给大于需求。现在企业出现的状况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绝对数量不小, 而且每年都有没有如期签约的毕业生, 但是同时很多企业招聘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这种不能被满足的状况与程度因企业大小, 企业性质, 企业所在的城市, 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而异。从每个省市来看, 省会等中心城市又聚集了数量不少的高校毕业生, 中小城市企业需求则有一部分没有被满足。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 大学生求职关键因素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 大学生选择目标公司的关键, 15%的人认为是归属感, 63%的人认为是发展机会, 而只有17%的人认为是工资水平, 其中有5%的人认为是城市规模。单从这一项调查我们就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择业观里还是有着浓厚的城市规模的观念, 除却归属感和发展机会以及工资水平, 5%的比例还是比较醒目的。
2. 小城市就业障碍因素的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就业城市规模的偏好性调查结果如下:有3%的人偏好小城市, 38%的人偏好中型城市, 47%的人偏好大城市, 有12%的人认为对于就业城市的规模无所谓。数据表明, 还是有多数人偏向去大城市就业择业。小型城市受到极大冷落。
3. 大学生企业规模的偏好性调查结果;
对于大学生的在哪一类型的公司发挥余地比较大的调查结果如下:有8%的人认为在小型公司的发挥余地比较大, 有51%的人认为在中型的公司发挥余地比较大, 有38%的人认为在大型公司发挥余地比较大, 有3%的人认为公司越大发挥余地越大。
4. 大学生就业城市规模偏好的调查结果;
关于中小城市企业的发展机会是否会比大城市小的调查结果如下:有13%的人认为是, 有45%的人认为有一点觉得, 有39%的人认为一般不会这样想, 而只有3%的人认为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从这项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58%的人还是会觉得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比中小城市要好, 所以也有现成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对于这种地域的偏好性还是没有大的改观。
5. 大学生毕业的薪水定位的调查结果;
关于大学生毕业时的薪水定位的调查结果如下:有4%的人定位在800到1500, 有41%的人定位在1500到2000, 有34%的人定位在2000到2500, 有21%的人定位在2500以上。2000年左右的调查曾经显示大学生选择目标公司的关键是工资水平, 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维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有了一些改变。
6. 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否受家人的影响的调查结果;
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否受家人的影响的调查结果如下:有29%的人认为没有受家人的影响, 49%的人认为有一点受家人的影响, 17%的人认为受家人影响比较多, 5%的人认为受家人影响非常多。而家人的这种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生要比男生多。父母一般都不希望女孩子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工作, 因此女生在择业的时候, 掺入有很大一部父母的情感与意见。
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 我们可以发现前些年以工资水平为核心的择业观念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逐渐转变为以归属感、发展机会为核心的就业观念, 但是对于城市规模的偏好性依旧没有多大改观, 还是有数量不少的人偏向大城市, 中型城市则是一个过渡地带, 小城市则几乎无人来问津虽然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不认为在小地方工作会有损面子, 但是在第五项和第九项的调查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隐形的问题, 第五项调查中, 58%人认为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比中小城市要好, 在第九项调查中, 71%的人认为择业受家人影响, 有的甚至影响很大, 再加上对大城市的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中小城市的企业在招聘中优势不明显。前面我们有提到当今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受经济发展大潮流影响比较大, 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于自身的职业规划, 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
(二) 对企业方 (中小城市企业) 调查结果及分析
1. 企业方评价当今大学生能力的调查结果;
关于企业方如何看待当今大学生的能力的调查结果如下:0%的人认为低, 43%的人认为不怎么样, 21%的人认为高, 36%的人认为比较高。
2. 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的调查结果;
关于企业是否需要大学生的加盟的调查结果如下:7%的人认为不需要, 14%的人认为基本不需要, 68%的人认为比较需要, 11%的人认为非常需要。
3. 企业招聘需要的大学生的难度的调查结果;
关于企业要招聘一个合适的能够胜任的大学生是否很难的调查结果如下:14%的人认为不难, 32%的人认为有点难, 14%的人认为难, 40%的人认为非常难。
4. 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的调查结果;
(1) 关于企业对招聘来的大学生的期望的调查结果如下:7%的认为比较低, 32%的认为高, 54%的认为较高, 7%的认为非常高。这项调查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对于大学生的作用还是比较认可的。
(2) 关于企业如何看待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程度的调查结果如下:4%的认为推动程度低, 25%的认为推动程度高, 64%的认为推动程度较高, 7%的认为非常高。
5. 中小城市的大学生的需求满足状况的调查结果;
关于中小城市的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的调查结果如下:29%的认为没有满足, 60%的认为基本满足, 7%的认为满足, 4%的认为已经饱和了。数据显示满足的和已经饱和的只占到了11%, 在这个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式下, 却有如此大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说完全满足, 或许我们应该更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
三、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 宏观层次
首先, 国家应该在人才的流动上给予一些政策倾斜, 尤其针对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企业的政策倾斜。不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高校毕业生前往中西部城市就业都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人才资源的开发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引进人才是中西部城市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其次, 各级政府要完善人才市场。我国已经形成初步完善的人才市场, 不同调查对象对地方人才市场评价基本认可, 但也有不足的方面。建议分阶段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利于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 推进人才档案、劳动关系的管理逐步社会化、契约化。目前恰好是中西部城市和一些东部沿海中小城市的社保体系不够完善。进一步促进这些地方的人才市场的完善, 解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 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和人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中西部城市、东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再次, 教育方面, 通过逐步的改革,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建构起一个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 合格、合需要与合发展观协调、多元主体利益兼顾的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观体系, 从而造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又能实现自我发展的优秀人才。具体的说一要围绕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要紧扣应用型人才属性, 探索改革人才培养过程;三要突出应用型人才特征, 重点强化实践教学。
(二) 微观层次
首先, 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大学生偏向大城市, 而小城市则是基本没有问起。出现了大学生流动的不平衡。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薪资, 自我满足感, 初次就业对城市规模所能带来的发展空间的错误判断等等。对于城市的选择,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 其中不免牵涉到一个面子工程, 在中国人眼里, 在大城市就业比在小城市发展更有面子, 意味着鱼跃农门。对于管理岗位的偏好也体现了这个面子工程, 认为蓝领、技术工人没有地位似乎成为一种风气。所以, 学生就业方面, 大学生应该摆正心态, 用适合这个社会的眼光去寻找我们的目标, 不要好高骛远。对于中小城市的企业不要总抱着一些异样的眼光。在就业选择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为我们自己的选择负责, 而不是一味的受家庭过多的影响。要能吃苦耐劳。而且从我们对企业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城市的企业对大学生这一类的人才还是比较重视的, 去中小城市的企业也会有一个不错的选择发展机会。
其次, 中小城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吸引大学生和在培养成熟后留住大学生。一个企业可以通过高薪招募到自己想要的大学生, 但是这个企业却不知道如何去开发激励利用这个资源, 认为只要招募回来了, 剩下的就是大学生为企业创造价值了,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只有在大学生有成长空间, 有发展机会等他们才会觉得留在这个企业是有价值的。而对于企业来说, 人力资源只有得到不断的培养和培训才能不断增值, 为公司带来效益的同时给让他融入到公司这个群体里, 接受公司的文化等等。
再者, 在招聘的时候中小城市的企业一定要表现出引进人才的诚意。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很重视工作归属感的问题, 所以中小城市企业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文章。在条条框框的管理机制下, 人性化的心理机制也很重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人情、讲关系的古老民族。它可以使得组织成员之间具有很强的感应力, 在企业组织带有人情味的同时, 组织成员也会获得归属感的满足。
最后,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 要给与这些忠于企业的大学生适当的激励。激励有很多种方式, 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 也可以是短期的、长期的等等。但是从长期看,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来研究和深化企业激励问题, 让人力资本所有者以股权的形式分享企业所有权, 才是对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的真正承认, 才是抓住了企业激励问题的根本, 才能真正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努力发挥自身的全部效能。股权激励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一个热点, 很多事实都证明这种激励方式是有效的。这也是留住人才的好手段。中小城市的企业也不妨尝试这种激励方式。做好福利保障工作也是一种好方式。 (刘桂芝著.中国企业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大学生就业难, 中小城市的企业、中小企业需求没有被满足, 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个问题要靠国家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大学生来共同解决。相信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 也能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河清.赵曼主编.面向小康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促进[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李华.马树才.袁国敏等著.产业结构优化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3]林泽炎主编.中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政策评价和战略思路[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4]郑家茂.张胤.适应与发展:建构多维视角下的当代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观[M].《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6期
[5]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J].2008年第6期
[6]张俊生主编.人才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第1版
[7]申明.宛一平编著.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与中国式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一、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目的比较明确
1.学生选择就读技工学校的家庭原因
有54%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16%的学生来自小县城;79%的学生为非独生子女,父母务农和为普通打工者分别占39%和32%;家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54%,3000-5000元的占33%;学生初中就读学校为一般中学的占70%。可见,学生家庭以中低收入为主,家长多是务农和普通打工者,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家庭负担重。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且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家长希望学生尽早工作,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学生比较满意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就读学校感到“满意”和“尚可接受”的各占26%和52%,仅有22%的学生感到后悔当初的选择;对目前所就读专业感到满意的占73%,仅有5%学生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兴趣、性格符合所读专业的学生占25%,为了学历和就业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占53%。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顺势或者被动选择该专业,学生对专业的接受程度都比较高。关于专业和职业的联系,有63%的学生选择从事本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工作;19%的学生感到无所谓,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有18%的学生打算自主创业。
可见,学生的专业意识比较强,希望将来能够学以致用,靠专业知识吃饭。当然,有18%的学生打算创业,这显示了学生拥有自己奋斗以及渴望成功的良好愿望和信心。
3.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
调查显示,有53%的学生表示目前所学专业与自己的职业理想相符合;有77%的学生表示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发展有信心;有70%的学生表示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发展趋势;有76%的学生对今后可能从事职业的相关要求表示了解。另外,尚有29%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专业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相符;18%的学生表示从来没考虑过专业与职业理想的问题。
总体来讲,大多数学生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较强的认同感。但依然有近四分之一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认同,或者对未来职业的概念模糊不清。职业认同感发展是个人职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决定着个人在工作中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因此,职业认同感必须从学生阶段就开始培养。教师应悉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帮助他们掌握职业定向与概况性知识,提高他们的职业角色能力、职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为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发展打好基础。
二、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和未来很有信心
1.大部分学生学习心态比较好
有55%的学生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优秀;27%的学生应付学习,保证及格就行;但仍然有18%的学生随心所欲,认为及格与否并不重要。对于第三種学生,学校、班主任及家长应努力研究如何转变其学习态度,促使其进步。
2.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有信心
有76%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非常有自信;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很强或比较强的学生占63%;6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30%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可见,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综合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总体上比较自信。
三、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比较理智
1.大部分学生觉得应该“先就业后择业”
有54%的学生认为应该先就业后择业,说明“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指导观已逐渐被学生接受,适应了社会的选择和淘汰。
2.学生愿意从基层做起
有68%的学生对将来从事产业工人、维修工、电工、文员等一线操作性工作感到很满意或基本满意,勉强接受的占29%。当问及学生能否接受很辛苦并有可能三班倒的工作时,有70%的学生坚信自己能坚持。以上统计说明,学生基本能够接受基层工作,并且具有刻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心理品格。
3.学生倾向于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其下属公司就业
选择到大型国有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做流水线产业工人的学生占39%;选择到大中型企业下属的公司(如汽车4S店做维修工)的学生占48%;选择到民营企业的学生仅占13%。可见,大部分学生仍然想进入大中型企业,不愿意按受小型民营企业;求稳心理依然是主流。当问到如果暂时不能被推荐到理想的大中型企业的话,有70%的学生表示也愿意接受民营企业,说明他们的心态在逐渐放宽,开始务实求真。
4.学生对薪酬期望值较现实
对薪酬的最低期望值为1000~1300元的学生占25%;1300~2000元的学生占51%;2000~3000元的学生占20%;4000元以上的学生仅占5%。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2000元以下的薪酬,证明他们的起薪期望值不算高,而是把尽快找到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放在第一位。
5.在事业成功的因素方面,学生更看重个人能力的提高
认为个人成功因素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的学生占59%;认为是机遇的学生占27%,认为靠家庭背景的学生占8%;认为取决于性格的学生占6%。当问及学生认为企业最看重的是员工哪方面的特征时,回答为个人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学生占66%。这和个人成功因素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说明如今的学生已不再看重家庭背景、学历、学校知名度等,而是更加关注自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四、学生工作定位较明确,但忽视职业生涯规划
1.学生重技能轻学历
对于工作后是否继续读大专或本科的问题,表示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占35%;选择不会的占14%;表示看工作情况而定的学生占50%。而对于工作后继续提高技能等级的问题,表示会提高的学生占53%;不会提高的学生仅占5%;表示看工作情况而定的学生占27%。可见,学生比较重视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对学历的提升反而没那么强烈的要求。这与他们当初进校的动机是一致的:不准备继续升学,打算学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工作。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有很多工作岗位要求最低学历为大专或本科,这给学生以后更换工作或升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鼓励学生毕业后双管齐下,一方面不断提高技能等级,另一方面也不忘提升学历,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技能型人才。
2.学生看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学生最看重的是工作的发展前景和稳定性;而在回答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怎样才算成功这个问题时,相对于高收入、高职业、高职称而言,有67%的学生选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见,学生越来越看重工作的发展前景,把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自己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比较理性的。
3.学生忽视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只在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学生占47%;设计了3~5年职业生涯的学生占25%;设计了10年职业生涯的学生占12%;有16%的学生认为不用设计,走一步算一步。因此,职业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职业生涯的全局观,应具有长远目光,做好规划,明确目标,少走弯路,争取早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学生在就业观、成才观及自我认识等方面,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比教师们想象中的要好一些。传统观点认为,技校的学生是高考和中考的“淘汰品”,他们是无心向学、思想行为有一些偏差的“后进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未来个人的发展前途持不乐观态度。但调查结果显示,中技学生和高中生、大学生一样,有理想,有抱负,有信心,渴望成功,对现状和未来的工作有清醒的认识,不怕苦,不怕累,愿意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技校学生的“后进”,只是“选拔性升学”制度下的一个暂时性的“客观事实”。如果能用多元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所谓“后进生”也不“差”。技工院校的教师不应该先入为主,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这样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自暴自弃。教师们应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耐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尊严是人的本能需求,只要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尊重他的,是真心实意为他好的,长期以往,学生肯定会被感化。这样,学生就会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辜负父母、老师及每一位关心他成长的人的期望。
一、活动背景.本大赛是中华慈善总会阳光基金支持的一个公益项目,由北京前途无量教育咨询公司协办,教育部、团中央、人力资源与社会障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该活动旨在帮助在校大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和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挑战大赛可以作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长期的辅助措施,不仅效果持久、受众面广,最终必将对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进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很多大学生抱怨就业难,而很多用人单位却在抱怨招人难,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很多大学生没有在大学期间为就业做好准备,他们离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距离。因此,如果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尽早地认识到就业和创业的各种要求,尽早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他们就更有可能充分因利用大学时光弥补这些不足,将来在就业或者创业的路上走得更顺利。
二、活动目的和目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让每个参加者经历一次简单的、与真实情况非常接近的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从而对就业和创业的要求有更多的了解,发现自己离真正的就业和创业还有多远的距离,以及如何利用大学时光弥补这个距离,为今后的就业做一次实战演练,能够更好的就业。
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让更多的大学生尽早地为就业(或者创业)做尽可能多的准备
三、资源需要.进行比赛的教室(能够容纳50人以上),宣传活动的条幅、海报及宣传彩页。
四、参赛方式、条件,比赛内容、流程及规则.由组委会和校方一起对比赛进行尽可能充分的宣传。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比赛的网站了解比赛的详细情况并在网上报名,希望以创业者身份参赛的同学为自己的公司取名,并写下自己的参赛宣言。(报名条件:不限年级、专业,要求热情积极、乐观进取、追求进步、渴望成功。
参赛费用:资料费10元。)
当一所学校网上报名人数达到150人左右时,由校方安排一个教室,我们为参赛的学生举办一场招聘会。会上,先由想以创业者身份参赛的同学做招聘宣讲,然后现场进行招聘面试,组成5个团队,每个团队10个人。接下来,由校方安排教室、组委会安排指导老师,利用五个周六(或周日)进行学习和经营比赛。比赛每期5周,每50人为一班,每班同学组成5个团队,团队之间开展学习和经营比赛。
为了保证比赛的效果,每个参赛者需要交10元保证金,如果迟到、早退或者旷课的次数超过4次,或者所属公司为末位公司,保证金将不予退还。
经营比赛的内容:推广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
(1)、学习比赛
每次三个小时分为七个环节:
1、听潜能开发的录音
目的和作用:放松心情、调整状态,消除疲劳,提高自控力,增加自信心,增强行动力,培养积极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2、跳《我相信》手语舞
目的和作用:活跃气氛,鼓舞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
3、半小时《我的成功秘笈》(具体内容附后)背诵比赛(要求:不能多字、少字、错字或重复,可以停顿3分钟以内。各公司派人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每次每个公司派一人上场,循环进行。)
目的和作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习惯、以及不轻言放弃的坚持精神。
4、开心擂台(每个公司派一个人讲笑话)
目的和作用:培养幽默感,提高表达能力。
5、上期回顾(每个公司派一个人到前面概述上一主题的某一个内容)
目的和作用:强化关键的内容,养成复习的习惯,尤其是对于不需要考试的内容。
6、本期话题(对于本期主题的每个内容由每个公司轮流派人到前面来复述、谈学习体会)
目的和作用:促进对重要故事、案例、观点和方法的熟练掌握,并最终能够学以致用。懂得如何选择方向,补充通用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同伴之间的友谊。
7、最后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让每个当天还没有到前面发言的同学到前面讲自己准备的内容或者谈学习的体会。
目的和作用:保证每个人每天至少有一次到前面讲话的机会,从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第九次进行大比拼:选出60个故事,每个人抽签决定讲的内容。第十次开总结会。
学习比赛的记分规则:
迟到或早退半小时以内每人次扣10分。迟到或早退半小时及以上(或旷课)每人次扣20分。最先通过《我的成功秘笈》背诵比赛的加100分,第二个加90分,依此类推,第十个加10分。第八次课结束时,每个尚未通过的人扣100分。其它环节每个人每次上台的表现:很差记0分,一般记10分,很好记20分。
(2)、经营比赛
从第三周开始,在进行学习比赛的同时进行经营比赛。经营比赛的内容为推广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每推广一个人加20分。
目的和作用:
让参赛者在实践中把知识变成能力和经验,从而对将来的创业或就业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3)、奖励与惩罚
每个班的5个创业者(即5个公司的总经理)在开始时每人需要拿出100元资本金,比赛结束时根据总积分进行排名,末位公司的总经理将损失100元资本金,第二、三、四名分别拿回100元、60元和20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参与者有更加真实的创业体验)。冠军公司的总经理除了拿回资本金以外,整个冠军团队还将获得适当的奖品和证书。
附:我的成功秘笈
我知道,我最终要的不是别的,而是快乐的生活。
我要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我知道,一个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因此,我不再去计较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并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加倍珍惜。
我决定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并用我的快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知道,快乐是选择的结果。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要不快乐呢?
即使生活给了我一万个不快乐的理由,我也要努力地去找到一万零一个快乐的理由。
下雨天走路,我不会往水里踩;生活中有不如意,我会选择看好的一面。
做事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这样做会使自己更快乐吗?会使别人更快乐吗?因此,我不再生气,不再发怒,不再因为已经失去的东西而痛苦,也不再因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忧虑。
每一天都是我生命中绝无仅有的一天,我不会让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担忧侵蚀我今天的快乐。
每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我都会快乐的去做。因为快乐是做,不快乐也是做,为什么要不快乐呢?
我知道,一个人的快乐对外界依赖的越少,他的快乐也就越多。因此,我白天快乐,晚上也快乐;晴天快乐,雨天也快乐;春天快乐,秋天也快乐;夏天快乐,冬天也快乐。不知道为什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能快乐三百六十六天。
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拥有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
我知道,一切都会成为过去。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我相信,假如没有得到我要的,即将得到更好的。
我知道,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我会找到失败的原因避免再次的失败,我会找到成功的方法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知道,是决心,而非环境在决定我的命运。
我已经下定成功的决心。
我每天都很努力。我每天都在进步。
我知道,成功跟借口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要成功就不能有借口,有借口铁定不会成功。
我没有任何借口。
我要对我的人生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我相信,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会按照成功所需的五个步骤去做:
设立明确的目标;
制定详细的计划;
立刻采取行动;
不断修正我的行动;
坚持到底。
我相信: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只要我有目标,知道我所想要的,不断采取行动,告诉自己绝不放弃,成功一定是属于我的。
六、经费预算.组委会负责提供条幅、海报和宣传彩页,并为每个高校安排指导老师和5000元的活动经费.只需提供比赛教室即可.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取得学校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加强本活动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本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比赛过程做好记录,打好考勤。
八、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指导单位:
教育部、团中央、人力资源与社会障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承办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会素拓中心
支持单位:
中华慈善总会阳光基金
协办单位:
【大学生就业报告范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12-20
大学生就业推荐信范文07-15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09-28
大学生就业结题报告12-11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之就业心理调查报告07-02
大学生就业选择寒假报告07-21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11-02
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报告12-27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07-13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总结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