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精选7篇)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 篇1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受教人数的增加和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较长期的供给大于需求的供求失衡这一现状,大学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机会成本和理性的指导下,面对毕业后的选择和就业中的选择,做出真正理性的判断,从而使自己收益最大。

根据学术界的说法,大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即在校人数占到适龄人口的比例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阶段。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6年已是第30个年头。在30年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4%,于2005年达到15%,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伴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入学率的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

大学生面对毕业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也在毕业后做了各种不同的选择;在找工作时每个大学生也在进行着不同的比较和选择。面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各种选择的利与弊,我试图从经济学中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不同机会成本的毕业选择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在经济学中就出现了机会成本这一理论。在经济中,机会成本是将一定的稀缺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的价值。当一项投资的收益大于该项投资的机会成本,该项投资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否则,在经济学中就被认为是无效的,或不明智的。一般来说,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毕业时都面临几种基本的选择,出国、考研、就业、创业等。在这几种选择中,根据各

个人的不同的情况,其所形成的机会成本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根据人们的习惯,将每个大学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三种,即A(优秀)、B(良好)、C(一般)。

大体而言,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如果选择了出国,那么他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研究生毕业后所取得的收益以及现在工作所取得的收益和失业所取得的收益中的一个。根据现实情况来看,研究生毕业后取得的收益大于现在工作所取得的收益,现在工作的收益大于失业的收益。因此,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如果选择了出国,那么,他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考研。考研的收益一般来讲小于出国的收益。因此,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从机会成本上来讲应该是有效的。但各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其所面临的实际选择也不同。因此,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也不同。

用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是将各个可能实现的选择作以比较,从而选出收益最大的方案。那么,对于学习成绩为A类的学生来说,其毕业后所面临的选择中从机会成本理论的意义来说其出国收益是最大的,所以应选取出国。对于学习成绩为B的学生来说,由于成绩的原因,一般很难申请到出国留学。所以可供选择的便少了出国。从机会成本理论上看,考研收益大于其立即参加工作的机会成本,所以应选择考研。学习成绩为C的学生,其可供选择的一般来说就增大了局限性。那么,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其选择就业才是有效的。因此,对于广大毕业生而言,应根据其自身情况而论,选择不同的方案,才能最终使自己受益最大。

二、供求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降薪

对于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来讲,其学习成绩都为C,或C偏高或C偏低。所以,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就业才是最有效的选择,才能使自己收益最大。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浩浩荡荡的大学生就业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其速度远大于社会所需人才增长的速度,导致大学生就业供求失衡。而且,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导致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而且就我国就业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根据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与需求成反比,劳动力的供给也不例外。因此,随着大学生就业队伍的日益庞大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供求关系失衡,从而引起大学生薪酬的降低。据在全国范围内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在1580元左右,较之2004年下降16%,有关专家预测,继2003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后,2006年大学生毕业就业的起薪还将比2005年降低22%左右,而在其他地区月薪低于千元也屡见不鲜。

从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理论而言,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下降,价格的下降也必然导致需求的增加。因此,大学生起薪下降这一现状是市场经济运转必然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应摆正心态,正确接受这一现状。但,同时由于工资的刚性,大学生的起薪也不会无限下降。总而言之,大学生起薪下降这一现状是市场经济必然的产物。同时,根据需求理论大学生起薪的下降,也引起大学生需求岗位的增加,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三、替代效应所引发的失业与非理性选择导致的摩擦性失业。在经济学中,替代效应是指当一项成本增加时,人们会用另一项成本来代替该项成本,从而使总的成本降低。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也存在着这样的替代效应。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过多地追求物质的要求。许多大学生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还讲究住房、奖金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如果用人单位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便会潇洒地“移情别恋”。这样就迫使单位招聘一些待遇要求相对低且富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从而降低成本,或稍微提高待遇,招聘一些有更高学历的应聘者,增加企业的收益,从而引发了替代效应。正是由于大学生这种过高的物质要求,引发了企业的替代效应,从而反过来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 篇2

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就是求职过程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主要包括报名与培训的费用、制作精美简历的费用、个人形象包装的费用、交通通信费等,这些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他们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以偿还助学贷款、回报家庭,但就业难的现实,使就业成本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较大的求职花费等经济因素,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其贫困的特征,特别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匮乏、心理因素、社会偏见等多种原因,与一般毕业生相比,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相对更难就业。

2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群体特点。困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无法摆脱经济窘困给学习、心理、价值观等思想状况带来的影响。

2.1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影响各种技能的培养,就业能力的不足,使他们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进而陷入新的贫困循环。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易受贫困家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家庭经济困难,或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种种制约,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也通常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获取学习资料,还需要面临交付巨额学费、生活费的压力。

第二,家庭的贫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出身贫寒,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获取丰厚的奖学金,因而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以补贴家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到难以摆脱经济贫困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实践锻炼,因而不利于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在与周围同学的接触中,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并且往往会刻意回避会让他们感到自卑的社交场合,从而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与人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在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为做兼职、勤工俭学等时间因素,不得不放弃诸如学生会、读书会等社团活动;而譬如话剧社、摄影协会、网球社、登山协会等社团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往往缺乏特长的培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参与高校校园的各种实践活动,这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易产生敏感、自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比会使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他们下意识地回避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的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他人竞争比较。

对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家庭而言,承担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和应对城市消费水平产生的高昂生活费是一笔要耗尽家庭积蓄的开支,甚至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在校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的现实感到负罪,这种负罪感会在他们遭遇考试失利、竞选失败、面试遇挫等高校常见挫折的时候,让他们在心理上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长期在这样的负罪感下学习生活,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伴随着他们的就是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和挫折带来的沉闷、压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凸显。

2.3 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思想状况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而也影响到了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上的困窘,往往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深受灰色的处世观、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贫富的荣辱观等消极观念的影响。如若面对生活贫困的态度是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悲观情绪导致其不求上进,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去主动争取更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同学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过于依赖他人而丧失独立,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屡遭挫折,在社会现实面前内心滋生不良情绪,不是合理归因遇挫的缘由,而是归咎于父母无能、社会不公,甚至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不能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不能主动积极地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贫困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3.1 源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入学后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学费、生活费上。有些人通过赢得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但过分在意奖学金使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产生了偏差,完全热衷于学习,很少或不参加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群体社交活动的缺失,使他们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创新等各方面能力都受到影响。另一部分人通过贷款和勤助解决学费生活费,相应的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高校普遍的勤助岗位———劳务型工作上,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有限不说,甚至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因此荒废了学业。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削减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此对钱看得很重,往往缺乏投资和包装意识。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热衷于考各种证书为将来就业拓宽道路的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却往往因为高昂的培训、报名考试费,或者课余培训时间和打工时间相冲突而放弃了给自己增加就业筹码的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大量的环节需要经济投入:简历制作、服装置办、通信费用、交通住宿等。这些就业成本对于还未踏上社会获得稳定收入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不得不选择成本低廉的求职方式,从而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

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由于自卑心理,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擅与人交际,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下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大多害怕竞争,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在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悲观情绪,不能主动积极地去争取理想的工作岗位,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他们急需在毕业后找到高薪的工作,以及时清还贷款和利息,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支付高昂的学费后,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迫切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以补贴家用,不愿再回到艰苦的地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里劳动力剩余,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3.2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

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贫困的家庭也缺少各种社会关系,很难对其就业提供帮助;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比较封闭,缺少人脉关系,只能靠自己努力。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缺少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对工作岗位的分析也不够全面,这些都会延长就业周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重负,迫切希望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以改变家境贫困的局面,较高的就业期望,使得他们刚一毕业就把目标锁定在薪酬较高的企事业单位。然而这种做法人为地缩小了就业范围,并且这类工作的要求普遍较高,每年能够提供的岗位也十分有限,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顺利就业的几率更低。

3.3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匮乏,就业指导多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培训,导致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盲目乐观,对现实就业的指导意义不大。由于缺乏就业指导,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校期间很少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在毕业后准备不充分,仓促就业。

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背景的原因,导致文化、心理、获取信息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与社会的脱节,造成综合素质的不足而引起就业竞争力短缺,这会进一步导致未来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在高校里弥补这些差距,最起码在知识、技能等教育可影响的方面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就业时能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本文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着力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近几年有增长的趋势,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讨论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等方面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并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社会资源匮乏、缺少职业规划等三方面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

参考文献

[1]高磊.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2]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潘军明.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湖南理工学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5]刘一荻.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7]花军,张晓燕,胡海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5).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理论模型 市场均衡 就业思维

[作者简介]周世学(1957- ),男,辽宁大连人,天津大学在读博士,天津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陈士俊(1946- ),男,河北徐水人,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天津 300072);邓蓓(1962- ),女,天津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天津 300191)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84-02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人口众多、经济体制改革而带来的就业形势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就业人口数量过大、比重过大已经逐渐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而新增劳动力尤其是大学生人群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突出的新问题。200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2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495万人。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率逐年走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超出教育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

1.劳动力需求的理论模型。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立Ito随机微分方程预测劳动力需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M·Solow)、斯旺(T·Swan)和英国经济学家米德(J·Meade)所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既有凯恩斯经济学成分,也有凯恩斯以前的古典经济学成分。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是:劳动者人数增加越多越迅速,经济中要求追加的投资量就越大,人均的消费水平就越难以提高。假定把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作为目标,那么,或者应当控制劳动者人数的增长率,或者应当提高资本生产率,否则就只好降低人均的消费水平。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从经济学视角看,它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

2.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我们国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近二百年的经济发展之路,时空的压缩使所产生的矛盾迸发出来。虽然每年毕业生人数很多,但是我国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事实上,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发达国家为30%~50%,其中,美国为60%,日、韩为30%;不发达国家为8.8%,如印度为16%),在世界上排在倒数位置。连北京这样属于全国人才最密集的大城市也才刚刚达到北京总人口的20%,比起发达国家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总体上,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指标均处于世界欠发达国家水平,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人力资源水平的要求。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市场的均衡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均衡没有本质的区别。图1横轴代表劳动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实际工资。在产品价格为既定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将按照劳动边际产出的价值等于实际工资的原则来决定劳动需求。因此,劳动的边际产出曲线就是厂商的劳动需求曲线。用Nd代表劳动需求,W代表货币工资即名义工资,P代表价格水平,K代表资本存量,劳动需求曲线公式可以表示为:

在古典经济学中,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实际工资越高,劳动的供给量越大。用Ns代表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公式可以表示为:

在上图中,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E就是劳动市场的均衡点。当现有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实际工资时,劳动市场上供过于求,存在失业。当现有实际工资下降到均衡实际工资时,失业就会消失,宏观经济将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达到均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只是劳动市场的正常现象。这种均衡在不断变化,靠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自身的不断调节,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产生的暂时困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处于受雇佣状态以及自我雇佣状态就是就业。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就业再充分也有失业。自愿失业是由于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现有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后就业岗位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目前大学生失业中就有这两种情况,特别是结构性失业更突出。2006年空客A320项目落户天津,空客公司从7000多应聘者中招聘,只有104人通过面试,有些工种严重急缺所需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找不到所需人才的社会现象。

2.就业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揭示当今社会经济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就业系统中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之间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系统角度来说,每个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它们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和社会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只有交流才使系统打破封锁和自闭。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已完成体制改革,运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管理企业。经济转型时期,教育系统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社会脱节并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资源。就业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难“交心”。有项调查表明,近七成的大学生不清楚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信息不对称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大学生在求职心态、就业观以及对自身和企业的认识方面,均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大学生的诚信度表示担忧,频繁违约和跳槽成为最令企业头疼的问题。大学生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其次为薪金福利和诚信度,分别占74.26%、41.12%、27.81%。认为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应聘时最为重要的占68.48%,而超过五成的企业最为看重的是大学生的“道德诚信”和“发展潜力”。

三、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的对策

1.转变就业思维。新阶段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有新理念,新理念源于新思维。要有科学的定位,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理想与客观现实、自身的素质与职业特点是否符合,对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做出合理的选择。要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真正产生就业的机会是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到西部去,到中小城市去。就业对个人来说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结果。当客观现实给了你机会,主观是否能把握住机会,关键靠自身平时就业技能的训练。充分认清自我,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积累实践经验,就能把握机会。

2.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供求错位、结构失衡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改革。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合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定位和设置,培养的毕业生在学历层次和专业层次上与社会需求不接轨。培养模式过于单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在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划方面做出调整,使毕业生的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承受能力不断提高。应将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安排和制订招生计划。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依据就业市场上反映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调整,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要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应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组织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订单式”培养。

3.就业与创业并重。就业岗位已成为稀缺资源,根据经济学分析,劳动量的增加与投资成正比,现有的劳动岗位已趋于稳定。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就业与创业并举。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为学有所能者提供创业平台。政府要积极出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经济转型期出现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要理性地思考问题,用新思维去认识问题。要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认识到大学生不是多了,人才也没有过剩,要坚持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大战略。

[参考文献]

[1]李涛,符新伟.毕业生就业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2]何军峰.大学生就业力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3]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嘉 .应用随机过程[M].天津:科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 篇4

【摘 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外型歧视、履历歧视、政治态度歧视、户籍歧视以及健康歧视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与观念因素。统筹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大学生要正视现实、分析成因、转变观念、积极面对;高校需深化教育改革措施、健全就业指导工作、理顺专业培养和毕业指导关系;政府应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制度、健全法律规范、吸纳优秀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成因;对策

目录

一、前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二、就业歧视的相关概念..............................................2

(一)就业歧视行为的概念........................................2(二)就业歧视的种类.............................................2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类别......................................3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成因探析........................................6

(一)经济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制度因素..................................................6

(三)观念因素..................................................7

四、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应对策略........................................7

(一)大学生要正视现实、分析成因、转变观念、积极面对............8

(二)高校需健全就业指导工作....................................9

(三)政府应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制度.........................10 参考文献...........................................................11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日益严重与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极不和谐,其社会后果正在显现:首先,在今天这个经济关系为主导的社会里,由于不能就业而陷入贫穷的高校毕业生在各方面受到歧视,并造成他们本身在社交方面的心理障碍。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疏于与亲友和邻居交往,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又使他们自己被抛出正常的社交圈子。这会使这些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心理等造成严重影响,产生许多社会负效应。其次,如此众多的高知识人群不能顺利就业,实现其社会化,加剧了就业困难,最终导致一个“供多求少”的局面,并对个人、家庭、群体、社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最终,就业中的歧视严重破坏社会公平原则,使得全社会的人才流动不畅通,劳动力资源配置出现扭曲,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绝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十年寒窗苦读,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能够让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但事与愿违,大学生就业歧视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研究意义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价值得以体现的关键的一环,然而大学生就业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体现了党的“人才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每个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而家庭又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实现顺利就业,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它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尽管大学生上学要交一定的学费,但培养一名大学生,国家还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个人所交的培养费用也只占培养成本的1/4到1/3,因此,只有实现大学生积极的、合理的、充分的就业,才能够实现教育投入的有效回报和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效益。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障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歧视现状进行了描述和确认,扩展了社会排挤理论在我国的适用领域,同时提出了减轻和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建议,从而为研究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以便 1

学界、官方和社会各个方面更全面地把握和处理好这一具有全局性的社会问题。并以此期望引起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及就业主体的共鸣,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就业歧视的相关概念

(一)就业歧视行为的概念

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没有合法依据,对未来潜在的就业人员自行作出各种限制性条款和做法,从而排挤了本该符合相关职位人员的平等就业权的一种现象。从定义可以看出,就业歧视的实施主体是用人单位,所针对的客体是未来潜在的就业人员,实施的前提是用人单位存在相关的职位空缺,实施的手段是用人单位在无法律依据情况下自行规定各种限制性条款和做法,其结果是排挤了其他本该符合相关职位人员的平等就业权。

(二)就业歧视的种类

随着人权保护观念的深入人心,就业歧视问题逐渐显现,并口益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在偏向雇主买方市场的今天,劳动者时常遭受到不平等的就业对待,就业歧视己经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践中,如何消除就业歧视是一个长期、曲折且复杂的过程。笔者认为,中国就业领域内比较常见的几种歧视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市场性歧视

市场性歧视是指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的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在以某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人们通常己经形成的习惯的方式对特定人群进行区别对待,而这些上述行为是法律明确规定不得为之的。因此,这种歧视也称为显性歧视。造成这些歧视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监管不力,市场经济某些时候无法调节造成的,受歧视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依靠政府监督和加强司法救济力度来救济。最典型的如就业歧视中的性别歧视。在大学应届生就业中,经验歧视也是我国比较普遍的一种就业歧视现象,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或者报考公务员的过程中会遭遇诸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等,使得应届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他们只能选择从实习生做起或者选择入门简单、较低收入的工作。这样一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出现恶

性循环。

2、制度性歧视

制度性歧视是指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中,明确提出的一些有关就业歧视的现象,也称为“立法性歧视”。这种就业歧视现象在中国早期的的计划经济时期还不太明显,发展到市场经济时期开始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制度不良、体制摩擦业急速发展和劳动力大量流动时造成了“制度性歧视”。由于歧视具有广泛性,所以歧视表现出来的排斥性是通过正式制度的方式和非正式制度的方式来实现法律规而引起的,制度性歧视时常导致中国省市级城市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产生扭曲,尤其是在产制存在缺位的情况下,无法有力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这种制度被称为消极的制度性歧视。主要体现在对“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和公务员招录中的年龄歧视,有些歧视性制度本身带有非正当性或不合理性,国家在政策的制定和制度安排上却以法律、法规、条例、政策的形式将含有这些歧视性的内容予以制度化、规范化,就是使歧视性制度本身以一定的法律规范形式存在,并在司法实践中被赋予强制执行力,因此,这种的。制度性歧视是以合法形态存在的,因此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有些制度对就业市场中存在的歧视没有提供可以依据的法律,在制度被称为积极的制度性歧视。最典型的有户口、户籍歧视。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表现

1、学历歧视

该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学历,包括毕业院校的不合理要求。其具体可以分为片面歧视、反向歧视以及定向歧视。第一种情况是指一些单位在招聘时不考虑工作的实际需要,动辄要求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从而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导致的错误歧视。专科生可以胜任的职位,偏要招本科生,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只招研究生。二是指部分用人单位反其道而行,反向强调应聘者必须为本科及以下学历,限制高学历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种歧视在如今的就业中也比较频繁的出现。如2005年11月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召开的大型招聘会上,北京银行,中信银行等就拒绝招聘博士。第三种则是指更多的招聘单位对学历背后的毕业院校设置的不合理 3

要求。诸如“毕业院校必须为985、211重点大学,否则免谈”的条款,这种定向性的招聘更是直接侵害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

2、年龄歧视

这种歧视主要体现在对求职者年龄的明确限制。这种做法变相排斥了某些年龄的大学生就业群体,使得部分优秀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选择就业单位时不得不因此放弃某些职位。最终导致的结果,不但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不能施展所长,而且用人单位也因此失去了优秀的人才。更有甚者,出现了部分大学生为谋求相应职位,不惜虚报年龄、弄虚作假的现象。

3、性别歧视

近年来,高校女生在求职过程中很多都遭遇到了用人单位不同程度的歧视,甚至出现了“本科女生找不着工作就考研,女研究生找不着工作就继续考博”的怪圈。2002年底,一场定于11月23日下午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女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因为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无奈流产。2003年,原定于11月举办的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又由于种种原因将延期到12月底举行。一面是女大学生们的热切盼望,另一面是用人单位认为的不划算。二者的反差恰恰反映出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暗流涌动”。

据江苏省妇联针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被调查者指出,有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的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可见,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媒体的肆意渲染,而是性别歧视在高校女生的就业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的存在着1。

4、外形歧视

相貌与身高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以貌取人,对应聘者的身高、容貌与气质有严格的要求,也有用人单位尽管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在面试时按此进行操作,选人用人不唯才只唯貌。

5、履历歧视

吴秀霞.女大学生就业难与性别歧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聘中,大学生经常会因用人单位在求职履历的应聘要求上受到诸多限制。应届大学生要求其有学生干部经历,而往届大学生则要求其有相应的工作经历,有的甚至明确声明只要应届毕业生或者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种极端的招聘方式直接把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拒之门外。前者错误的把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看成应聘障碍,后者根本不注重应届毕业生的的实际能力和 水平。

6、政治态度歧视

2008年和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就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问题,在全国6个城市11所高校的毕业生中作了两次问卷调查。两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200份,实际回收2092份,其中有效问卷2086份,完成有效问卷占99.7%。在应聘过程中,有48.34%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政治面貌有明确要求。在我国,在很多情况下,政治面貌是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政治生活的资格和条件2。尤其是政府机关对于求职者的政治面貌往往作出明确的要求,其理由是中共党员优秀,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大量优秀的非中共党员人士。所以,以政治面貌为条件不能完全反映个人的能力和品德。限制非党人员的政治参与,不利于政治文明建设,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此歧视现象,国家及其党政管理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及矫正。

7、户籍歧视

户口籍贯的歧视在当前招聘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不仅存在用人单位的歧视,更存在地方政府直接或者间接对本辖区内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干预而导致的歧视。一种典型的歧视是要求本地大学毕业生,另一种则是歧视异地大学毕业生。前者体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后者则突出对非本地大学生的区域歧视。同时,还存在另一种户籍歧视,就是歧视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低人一等。对大学生而言,户籍及其出生地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这种不重视实干能力而以区域区分的歧视成为当前求职中较为严重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不仅不积极抑制反而助长这种政策歧视,最终将导致外来优秀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的流失。

2010年08月 《科学时报》

8、健康歧视

健康歧视具体表现为歧视残疾毕业生与歧视某些病毒的携带人群。如备受关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问题,在就业应聘中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强烈反应。其实根据我国《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入口的食品和保育员工作外,可以照常工作。”尽管法律作了如上规定,但个别用人单位仍然忽视我国法律基于此病而拒大批优秀毕业生于门外。同样的歧视在残疾大学生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本应受到国家政策保障的残疾大学生反而成为了优先拒绝的对象。这种歧视不但违反了国家政策,也违反了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成因探析

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成因错综复杂,我主要选了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

(一)制度因素

我国历来重视平等就业的保障与实现,在宪法、法律与行政法规中均有反就业歧视的规范。如《宪法》规定的平等原则就包含了平等就业的含义,它为禁止就业歧视奠定了原则和基础。《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但上述法律规范仍有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之处。如现行立法对男女平等权利做了规定,但由于缺乏违法的后果模式,因此在现实中往往难以落到实处。

据悉,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012年,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一共有2391万余人,其中女生人数超男生64.78万人,占51.35%;全国硕士研究生人数143万余人,女硕士比男生多了4万人;全国成人本专科生一共583万余人,女生比男生多50多万人3。但是,调查发现,即便女生在校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参与社会活动担任社会职务的比率也不低于男生,而且女生的薪酬预期值也低于男生,然而,多年来,女生就业形势远比男生严峻。这种形势使一些女生为了实现就业而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屡屡成为舆论焦点。但是,记者的调查发现,现实中,更多的单位不把性别要求摆在“台面”上,而是在竞争过程中“刻意”让女生出局,“落选的总是她”似乎已经成为一 3 2013年11月 《钱江晚报》

种职场潜规则。用人单位有他们的一套“理论”。某公司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记者:“对我们来说,招女职员过不了两三年就得怀孕歇产假,解聘吧,违反法律;养着吧,对企业也是不小的负担。而且有孩子的女职工肯定会在照顾孩子及家庭方面投入比男职工更多的精力,从企业效益的角度来讲,用女职工的成本高,所以现在我们干脆不招女的”。

还有就是现行立法侧重调整已经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关系,对尚处于应聘阶段的准劳动者与正在招聘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规范。比如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培训义务,但是目前许多单位招聘时要求求职者必须具有工作经验,其实质是在逃避法律规定的培训义务,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别不利。现行立法缺乏对就业歧视行为出现后的诉讼程序、法律后果和判断标准的具体规定。由于部分歧视发生在劳动关系建立之前,难以按劳动仲裁的程序解决;与此同时,立法未规定歧视的相应法律后果,而在招聘结束后,应聘者起诉用人单位的案件是否应该受理也存在疑问,由此往往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大学生“告状无门”,只能忍气吞声。

(二)观念因素

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在客观上为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但同时我们更应该在主观上认识到: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一些错误观念与偏见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重要原因。另外,在户籍歧视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主观上错误地认为:包括非本地户籍大学生在内的外来劳动力是当地劳动者的竞争对手,是外地人抢了本地人的“饭碗”,不利于当地劳动者就业而影响当地就业指标。如今的户口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功能已大大减弱,各地对于户口制度的改革已经陆续展开。但在求职、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拥有户口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便利、待遇和权益,户口依然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户口问题许多求职者怎么都绕不过。4月23日,记者浏览北京几个大型招聘网站发现,不仅普通单位,即便在许多中央部委的下属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中,“北京生源”仍然是一个必备或者可优先考虑的因素。显然,就在京就业来说,北京生源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远多于非北京生源。据许多毕业生反映,在就业歧视上,健康状况、性别、户籍,这还只是“传统项目”,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激增,近年来又衍生出了诸如相

貌、血型、毕业院校等等的新标准。基于这种错误的观念,从而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歧视非本地户籍大学生在内的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搞就业中的地方保护,却忽视了更优秀的非本地生源大学生对本地经济发展将作出的更大贡献。

四、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要正视现实、分析成因、转变观念、积极面对

首先,大学生要正视现实,做好心理准备。尽管平等就业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这项“纸上的权利”要转变为“行动中的权利”尚需时日与条件。受制于现实的各种因素,大学生就业歧视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因而摆正就业态度,正视就业现实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之处。

其次,我们还要深入分析歧视存在的本质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面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给予方向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通过对大学生招聘的实例调查统计,大学生就业基本分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种形式。前者注重专业知识、证书技能,后者则更强调工作经验、社会资源。以下是两种招聘的一般就业条件:

一是校园招聘,应届竞争。应届毕业生的相同点在于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同点主要是学校、专业、证书技能、校园履历等等。而此类招聘中强调的条件限制依次是:1.专业知识;2.技能证书;3.履历奖项;4.大学区分;其他条件等等。

二是社会招聘,社会竞争。已毕业大学生在招聘中将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水平、职业背景的社会人员的竞争,在招聘中强调的条件限制顺序依次是:1.专业知识。2.技能证书。3.工作履历。4.其他条件等等。

比较这两点招聘,可以发现,大学生就业最为重要的仍然还是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反观就业中的各种歧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已内化在招聘单位所设置的各种应聘条件、门槛之中。换言之,对于大学毕业生,要知道如何去面对就业中的各种歧视,首先就应该看到这些歧视的问题本质。那就是在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下,苛刻的用人单位期望能够应聘到真正有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大学生。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说,针对于学历、年龄、性别、外型、户籍、健康等在就业中的歧视,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大学生必须让自己努力达到应聘单位的招聘预期,即主动面对就业歧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与工作能力,以足 8

够优秀的自己去克服就业中存在的各种歧视。认清这一点,对处于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应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正视现实,分析成因之后,大学生要切实实现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双重意义上的转变。一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大学毕业生通过转变观念,合理调整期望值,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道路。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上了大学并不是进入了保险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普遍的趋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合理调整期望值,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不能要求太高。同时,需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理念。当前,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帮助和扶持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当然,创业维艰,既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又必须全面评估各种可以预测与难以预测的风险,不冒进,不盲目。

最后,大学生要积极面对应对可能遭受的歧视。大学生在学习与求职期间,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就业歧视有正确的认识,既不夸大,也不回避。平时可以多与职业指导师进行咨询交流,明确自己的求职意向,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对求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就业歧视有清晰的认识,然后从容面对。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一旦受到就业歧视,要冷静分析形势,理性维权,通过合法、合理、合情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既不鲁莽,又不姑息。

(二)高校须健全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于培养人才。因而高校需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同时,为了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渴求日益急迫,以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期望值不断提升的严峻就业形势,高校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掌握和应用,及时更新最新知识体系、果断摒弃老旧知识框架,切实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同时,高校也应该持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指导与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当前,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高效、更快捷的信息服务,将大量的就业基础性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信息管

理手段的现代化。为此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知识结构、就业策略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努力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与专业化,根据每个大学生的专业、优势、特征、就业偏向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体现人本关怀,实现就业渠道多样化,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政府应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制度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就业歧视之所以能够在当前招聘中大行其道,正是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买方市场。因而,只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为大学生就业营造更好的宏观环境。就此而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需求,是解决包括就业歧视在内的所有就业问题的必要前提与经济基础。同时,政府还应进一步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例如建立和完善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开设专门的窗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服务和招聘活动;有关就业主管部门针对于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歧视设置就业歧视举报申述和管理监察制度等等。

法律制度对于有效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关于就业,特别是就业歧视的法律仍不健全,加之法律监管执行力度远远不够,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以立法手段对大学生求职中的歧视问题进行矫正,从而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机会。在现行的基本法律制度指导下,政府应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的干预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出台具体应对措施时,也应当参照相关法律拟订,从而避免在实际操作中损害大学生的就业利益,同时对措施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进行力的限制,对受到歧视或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只有在健全统一的国家就业法律的框架内制定的各种规范,才能切实限制政府有关部门的地方保护政策、有效遏制政府单方面干预排斥异地优秀生源,为消除户籍歧视、吸纳优秀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朱红艳.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8).[2] 李利敏.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探讨[J].魅力中国,2011,(15).[3] 毛天平,谭元容.大学生就业歧视于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3,(8).[4]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N].华商晨报,2010-7-28.[5] 吴吉滢.浅谈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及防范[J].硅谷,2012,(18).[6] 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7] 姚鹤,段锦云,冯成志.雇佣歧视的概念测量、影响及干预[J].心理科学, 2010(06).[8]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 2012.[9] 袁伦渠.新中国劳动经济史[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1987.[10] 季素萍.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影响因素)基于在校学生主观判断的实证结果[D].南京理工大学,2012.[11] 肖玉.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 2012.致谢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 篇5

摘要:当下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大学生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就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业结构、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原因 对策 经济学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快,超过了经济社会的承载力,也让老百姓支付了巨额的教育成本,政府在高等教育的配套设施、制度建设、法制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存在制度惰性,自身缺乏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主动权、主动性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改革障碍,改革的余地狭小。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效生产出的很多“产品”一大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在这种急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供过于求,教育质量下降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急剧变化,原来大学生作为稀缺资源所具备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出现困难。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本来就大,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峰叠加”的态势。中国劳动力需求现状是供大于求,而这个总体格局并没有改变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1.劳动力供给与厂商使用劳动要素理论

厂商使用劳动力要素的原则以使其利润达到最大化为原则,即使所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利益相等。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与其他要素的供给有着显著的不同,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便会更加珍惜闲暇。因此,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的高度并将继续提高时,劳动力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2.产业结构中的弹性理论

在劳动者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各结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影响劳动力要素供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弹性理论是判断各产业对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标准有一种有效理论依据。当弹性系数越大时,该结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越大,劳动力面临的就业机会也越多。因此,结构产业对劳动要素的弹性,明显影响着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3.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普及,获得高学历条件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积累资本,这使得高学历人才的数量日益膨胀,而仅有专业技能或体力的低学历劳动者的数量相对减少,最终导致此类劳动力资源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

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高,接受的教育较高,则劳动生产率也相应较高;反之,接受教育成度低,劳动生产率也较低。由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只能通过长期的劳动才能得到评定,所以企业在招聘时并不容易知道其程度如何,但通过学历程度却可以大致评定其劳动生产率。因而企业不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对一个人进行长时间观察,然后再决定是否录用,增加不必要的信息交易成本。同时,获得学历信息比较容易而且是免费获得,节约了企业的信息成本,也能作为测量一个人的能力标准之一。因此,当高学历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其价值没有被损耗时,学历越高找到工作的机会也越大。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属于高端人,并且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吸纳高端人才,发挥其技术才能,组织生产为企业创造价值,但由于这种稀缺性资源有限,因此,一度出现大学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因为高校与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严重失衡,追其原因是我国高校的大量扩招。其主要表现在,第一,需要无实践经验大学毕业生的单位较少,而无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供给多。这导致报考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提高。第二,社会需求结构与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匹配,由于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刚性,而社会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却在不断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一方面使许多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不能满足许多企业的需求,导致结构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劳动力市场改革滞后

我国劳动人事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严重的多重分割,以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安排,使劳动力市场分割有了制度基础,它与非正式制度相呼应,形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殊形态。同时,我国城市内部还存在两个隐形的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市场,一个是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工市场, 另一个是在旧体制外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用工市场,带有完全市场化特征。这两个市场是两种用工体制,前者是体制内的,后者属体制外的。这对工资收入、劳动供给和工作流动有着重要影响。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之后的工资收入、工作条件、福利保障和升迁机会明显高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进入后者的大学生们的知识价值的相对“贬值”,其档案和户籍关系也就被“固化”了,向上流动十分困难,流动成本高昂。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滞后还导致非市场因素的大量存在,干扰价格、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非市场因素如劳动力市场上社会资本的滥用和严重的地域歧视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

总之,建设滞后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机制起着反作用,一方面国家把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一方面又没能造就良好的市场环境,这就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产生的负面影响,强化了“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一些大学生宁可选择“待业”或“失业”,也不匆忙就业造成了就业的恶性竞争,从而激化了就业矛盾,加剧了就业问题。3.社会用人单位观念不正

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的需求者,是高校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用人单位通过对毕业生的考查考核,引入人力资本。企业引入人才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原料”,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纳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作为自己整体的一部分,这实际上表明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对人才“消费”,用人单位使自己的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社会产品的质量更高。可见大学生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单位、企业的用人观念还未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分注重文凭。第二,生源地域歧视。第三,过分看重工作经验。4.大学生“扎堆”导致供求不均

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发展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政策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使得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带发展极其不平衡,也导致了“孔雀东南飞”的劳动力供给流动形势。紧跟经济的发展步伐,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沈阳等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了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也因此导致了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众多。同时,由于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快,使得大量企业多聚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多,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些地区吸引了各地劳动力来此就业。

大学生失业多是一种自动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显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的少。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就存在一种“就业悖论”现象,主要表现在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是大学生首选工作区域,环境好、收入高导致人才过剩。而西部边远地区及基层却表现冷淡,他们宁可失业也不愿选择这些地区,导致这些地区人才匮乏、缺乏竞争。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宏观经济层面的措施。

从长期坚持“经济增长优先”战略调整到“就业优先”的战略上来,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继续发挥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各种级别、各种门类的人才市场,减少对高等院校的行政干预。

2.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既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需要。民营经济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急需高速素质的大学生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其灵活的管理体制与用人制度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应努力调整产业布局,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并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深化高校改革,不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应将高等教育的重心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质量提高上来,同时还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建立与经济多元化相适应的多样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使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层次性、多规格和多元化的特征,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做到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其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4.增加制度供给。

针对各经济区域的特征,应当采取相应的就业措施,以协调各区域就业人数的不平衡。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系列与“自主择业”模式相配套的制度,如劳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就业服务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对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政策扶持力度,以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和就业环境;建立大学生就业扶持体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优惠政策,建立大学生就业基金会。5.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观和企业的用人观。

大学生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要树立灵活就业的思想,淡化传统的在国家机关和国有单位工作,捧“铁饭碗”的观念或“皇粮”意识,敢于到中小企业去,到民营企业去,到个体企业去,到西部去,实现多形式多方式的就业。

同时政府应鼓励企业树立理性的用人观,建立长效的用人机制和留人机制,克服在招聘用人问题上的短视心理和浮躁情绪。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要使自己的人才结构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同时,企业也要重视人才储备的建设,培训更多的后备力量,使自己的企业后劲十足。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篇6

经济不景气,世界金融海啸加剧

实际上,就业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上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对国家就业失业问题一直很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与国之间和合作越来越频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优化配置,有限的就业岗位在全球各国重新配置。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紧与世界合作的步伐,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分享世界经济资源的同时,还要肩负分化世界经济风险的责任。

我国关于就业的社会意识

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就业的偏见,表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认可和大学生对择业的偏好。经济危机下满街跑的大学生在很多企业看来与普通劳工无别,他们更乐于雇用有经验的往届大学生或者价钱更便宜的普通劳动者,这样能为企业迅速带来经济效益同时省下培训费用,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往年应届大学生创造了毕业后频繁跳槽现象,企业在付出培训时间和金钱后,往往得到的结果是人才和技术的流失。所以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不完善的高等教育

学校方面:培养质量普通下降,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就业工作的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工作模式滞后等。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这种教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1、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2、人才结构不平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

需要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适。3、培养模式滞后。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要进行不断创新,毕业生存在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内涵要求之间不适应问题,难以胜任工作岗位。4、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虽然各高校都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装备技术落后等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中,社会保障是一个牵涉广泛、影响深远的因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逐步得到完善,但是,由于受社会整体发展状况之影响,加之在指导思想、制度设计诸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并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1.统筹层次低。这给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带来了不便,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受其影响,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就会有一种终身职位的考虑,甚至不惜选择自愿失业,以期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职位。同时,由于地方统筹难以平抑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福利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2.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层次明显偏低,仅有《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等少数法律法规,且效力低下,力度不够,强制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在解决部分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金及其他违反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问题方面所为有限。3.社会保障社会化水平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十分依赖于用人单位,没有实现充分的社会化。

大学生职业定位混乱,迷失自我

面对经济环境如此的恶劣,国内失业人数众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了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是大学生职位定位混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大学生资源配置严重的失调,也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对自己的定位产生混乱,迷失的自我所造成的。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被摆上日程,各路代表也纷纷支招,热议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2010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到630余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有人大代表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匮乏、就业培训的缺失关系很大。

二、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从去年底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陆续出台。2009年中央下达的文件明确提出:“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排好就业,努力提高收入。”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而去年11月政府公布的总额超过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方案,更为促进就业打下强心针。除此之外,各地和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等,可以说,全国上下已形成了积极应对就业危机的`态势

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广泛听取了多方面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诸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经济特区,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办法和措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标

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 :

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带动全民创业的需要,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业能够有力地促进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另外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当然,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需要建立和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1.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职业的定期发布,表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同时,创业艰苦磨难多,更需要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有勇气者才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2.必须具备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其次,需要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沟通协作能力和预测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抗挫折等能力。另外,除了要掌握扎实、通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过程和行业特点,具备一定的管理、金融、会计、商务、税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基本的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3.要适应社会环境,走理性创业之路。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创业之前的能力测试、创业项目评估、专家帮助、优惠贷款、提供低廉租金的场地、资金贴息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创业前,要注意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研究社会环境,累积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适时作出科学决断,提升创业的成功率。4.要关注个人实际和社会需求,谨慎选择创业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第二,注重挖掘知识优势。高校毕业生作为有知识底蕴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第三,选择创业项目要务实。5.勇于实践。6.要规避有关风险。对于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实践表明,诸如盲目选择项目、创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创业技能、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源贫乏、管理过于随意等,都是成功创业之路上的大忌,要尽力避免

无论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都需要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评估,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同时做好自我规划。

四、总结全文,号召青年大学生予以实际行动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 篇7

2013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达到699万人的规模, 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突出。2014年6月, 727万大学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 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麦可思公司连续两年跟踪调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应届毕业生在刚毕业后的就业率较低, 而半年之后的就业率就会明显上升。

1.1 不同类型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差异

研究型大学 (211、985高校) 应届毕业生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88%, 而半年后就业率升至94%。非研究型大学 (非211、985普通高校) 的毕业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59%, 而半年后就业率升至90%, , 即约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半年内实现就业。高职和专科院校毕业生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43%, 而半年后就业率达到84%, 大约一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找到工作。

1.2 不同地域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而中西部大学的毕业人数最多, 不对称的资源提供不了当地大学毕业生所需要的工作, 所以这些地区的毕业生在其大学所在省就业的比例较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所以该地区大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 特别是是北京、上海、广东。

1.3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差别很大

通过观察几个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可以发现他们的显著特点是专业性很强, 很难接纳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或者专业的就业领域是我国发展较快的行业, 如建筑业、医学行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而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

2.1 自身方面原因

大学生从学校刚刚毕业, 他们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心理和胜任工作的能力素质与当前的就业环境与需求存在一定的断层, 这种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成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 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薪酬的期望值较高, 没有与市场形势相吻合。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企业所给的薪资标准根据市场环境, 正比于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 而毕业生的教育成本、择业观的偏差和通货膨胀造成了应届毕业生生的薪酬期望值较高, 这种薪资期望值与实际薪资的落差也导致了就业难的局面。

2.2 学校方面原因

首先, 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与毕业生就业直接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次, 学校往往只注重校内活动而忽视校外实践活动, 造成了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再次, 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在发布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和达成就业协议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2.3 社会方面原因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预计2014年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727万。目前, 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供过于求, 毕业人数超出社会所需就业岗位数量许多, 而且这个差距还在增大, 这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另外, 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 接收了50%以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 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难以与当地毕业生人数对称, 造成了毕业生在这些地区的就业难。同时, 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而求职, 这也加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

3.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3.1 大学生方面

第一, 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既然无法改变市场, 就要试着顺应市场。大学生要注重就业能力培养, 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 要多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 并且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第二, 改变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应当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切忌眼高手低, 从基础做起, 可以先在就业过程中积累经验和适应社会, 不断塑造自己的职业素质,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另外,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 尽早确立目标, 了解就业形势, 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 加强实践锻炼, 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要利用周末和寒暑假,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第四, 把握就业机会。毕业生要善于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 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主动大胆地推销自己, 把握就业机会。

3.2 学校方面

第一,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当应该社会岗位需求的反馈信息, 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 合理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能力和素质结构, 打破专业间的界限, 扩展专业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第二,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高校要在学校日常的教育中, 聘请专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另外, 高校要借助相关部门 (如学生心理咨询部门等) , 全面对大学生进行性格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测试,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相关职业。

第三,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要建立职业规划测评系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水平。另外, 要建立就业心理辅导中心和职业教育网站, 提供求职、择业信息以便于学生咨询和交流, 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的就业需要。

3.3 社会方面

第一,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企业应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 利用各种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 例如减轻企业的税款压力, 鼓励聘用大学生,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 保证经济发展。国家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 由经济增长来带动社会产业的发展,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 完善社会保障和法制建设。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的市场法制建设, 规范就业市场, 保障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四, 鼓励大学生创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降低自主创业的门槛, 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摘要:从上世界90年代末以来, 我国高校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 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当前也已经成为值得深思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上一篇:锅炉爆燃事故分析下一篇:公物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