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的论文(通用9篇)
残疾人创业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解放的重要标志,围绕残疾人扶贫这个主题,沛县残联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这个模式,以扶贫基地为载体,配合有效的技能培训,使扶贫工作深入有效开展,让4500多位残疾朋友实实在在感受脱贫致富的快乐。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培训强技能。建立残疾人求职创业数据库,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学费、交通费和技能鉴定费等费用由残联全额买单。注重挖掘培育有创业潜能的残疾人群,对具有一定经营经验、创业理念的残疾人,重点施教、重点指导,促进创业。三年来累计培训残疾人800人次,95%以上的受训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
二是建基地促创业。采取“残联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积极实施“残疾人扶贫基地共建工程”和服务平台建设,全县已建成残疾人培训创业示范基地2个、集中就业扶贫基地6个;依托基地,采取“合作社+残疾人+基地”模式,创建残疾人专业合作社15家,吸收社员2200户。其中由沛县残联主导、引领、组织残疾人自主创办的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占地512亩,建成蔬菜大棚286个,按照“合作社管理、股份制经营”方式,以一批残疾人创业能手为骨干,吸纳192名残疾人从事蔬菜种植,实现当年脱贫,在沛县及周边地区引起轰动,闯出了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新路子。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 就业期望值过高。
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变为“大众化劳动力”, 然而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的成本太高, 高额的学费对于困难学生和家长来说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因此, 贫困大学生及其家长都期望毕业后能够“走出农村”, 找到一份薪水较高、地域较好、单位性质相对稳定的工作。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 更多的毕业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只能进入社会的一般岗位或者边远地区就业。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 成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二) 家庭经济条件受到限制。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发展越来越深入, 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 大学毕业生必然要制作精美的简历、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频繁参与各种跨地域甚至跨省市的招聘会。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实现。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 往往无法获得与其他学生相等的机会。
(三) 综合素质欠缺。
由于教育经历和家庭背景的差异,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入学时的知识面比如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文体特长等方面比较薄弱。笔者了解到不少贫困大学生在入学前甚至没用过电脑、U盘等物品。在大学期间,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反而忽略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流等方面, 贫困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 不善言谈, 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很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从不主动担任学生干部, 往往失去很多锻炼自我、获得认可的机会。这些都阻碍了他们能力的培养。由于综合能力的欠缺, 该群体学生往往容易表现出自卑、消极、悲观的心态, 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 社会关系薄弱。
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 不少家庭都是各尽所能、各显神通, 为子女的就业寻求各种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对于毕业生就业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简单, 很多都是来自农村、山区、偏远地区家庭, 他们在社会上所能获得的帮助极少。在自身能力无法做到突出的情况下, 获得理想就业岗位的机会要比家庭背景好、社会关系多的学生少得多。
二、勤工助学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在大学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循序渐进培养的, 在这个过程中, 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全方位、多类型的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品德素质、智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
(一) 勤工助学与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 走出校园、深入社会, 便于深刻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尽管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巨大进步, 但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 地区发展还不平衡, 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各项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从而使得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人才、对知识的需求, 主动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1]。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 而通过勤工助学, 通过切身的社会实践可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 勤工助学对于学业的保障, 促进了学生顺利地就业创业。
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的数据调查显示, 有86.7%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是为了缓解自己大学期间的经济困难,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 每月可以获得200-300元的劳动报酬, 加上国家奖助学金等各类形式的助学金, 经济困难学生每月能够有足够的生活费保障生活。学费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解决, 完全能够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要求, 做到生活上经济的“自立”。这有助于学生减轻思想压力, 为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是学生未来良好就业创业的基础。学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实践, 可以真实地体会参与劳动、管理和获得报酬的过程, 能够更实际地面对以后的就业, 同时, 在确定就业期望值的过程中, 他们能够更多地考虑到自身家庭条件的现实因素和社会需求的实际, 从而确立自己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三) 勤工助学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是以书本知识为主, 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很多理论知识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勤工助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实践过程, 它可以使大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使所学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同时, 大学生走出书本学习, 参与勤工助学, 乃至于走出校园, 不仅丰富了社会阅历, 而且能够学到社会礼仪、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加强了学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能力的提高都符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需求。
(四) 勤工助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锻炼。
从学校勤工助学管理角度看, 大多数高校所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数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上岗需求, 学校会采取岗位招聘面试、召开勤工助学双选会等形式根据“择优录用”的原则来确定各岗位的参与学生, 这就给广大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竞争上岗”的机会, 让他们在校园内就体会就业竞争的压力, 进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 在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 以及工作关系中的压力需要他们去处理和协调, 这对锻炼学生在工作中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有利。很多高校不断提升勤工助学层次, 加大了“助教”、“助研”、“助管”等智力型岗位的开拓, 这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勇于面对困难、接受困难挑战, 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另外, 大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劳动也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五)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感。
勤工助学作为一种较规范的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同的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岗位的负责人会根据参与学生的工作表现, 对他们进行考核。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真正工作的感觉, 并在参与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感, 为学生日后适应就业岗位提供经验。勤工助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增强做事的责任心。
(六) 勤工助学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参与学校勤工助学的管理中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也是学生创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各高校在安排学生勤工助学时, 很多的勤工助学项目如校园超市、校园物业、校园报亭等都是在让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项目负责人作为老板的身份在管理着这些岗位, 从管理到经营, 大大提高了学生创业能力。同时, 不少高校还设立了学生勤工助学创业区, 有意识地用勤工助学的资源鼓励贫困大学生创业。
理论和实践证明: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高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 逐步提升勤工助学工作的层次, 努力拓宽岗位的设置, 积极保障相关经费的落实, 从而确保勤工助学工作良好开展, 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率。
三、勤工助学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 积极转变勤工助学工作理念。
在组织实施勤工助学工作过程中, 还有不少高校存在将勤工助学仅仅作为贫困生解困的途径的落后管理理念, 大部分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也仅仅是作为缓解经济压力的途径, 还没有全面锻炼自我, 提升自身素质和意识。因此, 高校应首先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科学规范勤工助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建立健全勤工助学的组织管理机构, 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常规工作来抓, 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 关注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积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勤工助学对自己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的帮助, 并使他们在观念上从单纯的在经济上助学, 向“提高素质助发展, 获得能力促就业创业”转变。
(二)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勤工助学实践基地。
从目前的勤工助学岗位看, 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层次较低, 多停留在劳务型上。这种助学活动虽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 但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不大, 与职业发展相去甚远。因此, 学校的管理部门, 应利用多种渠道, 充分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少企业在用工成本提高的前提下, 也希望聘用大学生社会兼职, 既可以缩减用工成本, 也能物色优秀的学生人选, 可以毕业留用。高校资助中心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合作, 主动了解企业用人信息, 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相结合, 利用专业实习比较固定的基地和专业上对口的优势, 作为专业实习时间上的补充和延伸, 进行勤工助学的总体策划, 进而达到推进就业的目的[2]。
(三) 抓好勤工助学实施环节, 加强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
近几年, 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但许多高校只能通过上课、讲座等形式使就业创业指导停留在大众化阶段。其实不同学生在自身的条件及需求上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因此, 作为就业创业实践的勤工助学环节可以实现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应该作为实现就业创业指导个性化的重要环节, 这样, 就业指导也就更能贴近实际, 更有针对性, 也更能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并及时向用人单位了解勤工助学学生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获得的实际体会,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和不足, 提出建议和帮助, 指导学生进行能力的重新学习和完善, 同时可以对职业规划及时进行调整。
(四) 设立勤工助学创业区, 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高校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时, 要努力开拓以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勤工助学岗位, 如在学生生活园区内设立勤工助学生活服务中心 (勤工助学学生超市和勤工助学洗衣房) 和学生文化服务中心 (校园报刊亭和学生书市) 等作为学生勤工助学的基地, 在学校资助中心的指导下, 由学生直接负责对这些设施进行经营、维护和管理。设立勤工助学创业区, 整合校内的资源, 免费对学生开放, 鼓励贫困大学生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创业, 积极为学生创业提高条件。这些岗位的设立不仅可以服务广大学生, 在校内为学生生活提供便利、满足学生们对各种文化知识及各种文化用品的需求, 还为贫困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今后踏上社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正确观念, 而且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 为培养外向型、复合型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其中就业创业能力的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 如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途径。而勤工助学则实现了由经济解困向解困与育人并举发展、由贫困生向全体学生发展、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发展、由校内向校外发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的趋势。各高校应积极地推进勤工助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勤工助学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俞佳超.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10, (3) .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创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25-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尽管如此,每年庞大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队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就业。而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造就了远远大于社会发展所需的大学生总量。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可避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而且对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1]。
一、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就业率提升的有效保证。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这一举措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高,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通过高校内部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对就业和创业、以及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做好步入社会的相应准备;与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大学生快速就业;另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还能鼓励并帮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而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2.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然之选。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择业困难的必然之选。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要求高校必须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另外,党中央、国务院相当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难题,出台了比如“春风行动”、“彩虹计划”等一系列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方针政策,帮助实现大学生的就业梦和创业梦[2]。这一系列的方针指导和政策支持,能够有效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难题得以缓解。
二、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和作用。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首先能给大学生一个较为系统的就业前教育,能够帮助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其次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工作能力形成较为准确的判断;再者,还能帮助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经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就业率的提升,这对大学生个体来说,不仅是就业前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举措。
2.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1)高校教育方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还能给高校带来良好的社会舆论,自不待言,这能给高校的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小的助力,还能带动其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
(2)社会和谐方面,高校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
1.教育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端正的就业态度和正确的择业观,打破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难题,提升大学生的竞争优势和就业率。
2.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推销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在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推销意识,帮助大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最能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寻找展现自我的最佳方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用人单位,从而促进大学生深度就业;同时将自主创业思想贯穿在就业创业教育过程当中,树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帮助了解相应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3]。
3.高校加大就业创业教育力度和就业创业心理疏导。高校应当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大学必修课程,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之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心理疏导工作,了解大学生就业难和择业难的心理症结并对症下药,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保障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创业心理。
4.高校加强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联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首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建立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其次,联合大学生家庭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做好后勤准备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思想疏导工作和行动支持;最后,联合社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对目前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举措。本文通过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其意义,还有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一系列可行性方法措施,充分证明了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当然,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还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完善。毫无疑问,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形成系统的、针对性强、吸引力强的高校长效教育模式,使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应当由整个社会来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琳.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2,10:138.
[2]向巍.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10-113.
1.1 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校园
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也是高校办学的命脉,也是学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大学毕业生是社会新增劳动力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充分就业是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和谐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业事关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稳定,是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
1.2 就业与创业相结合,推进学校整体提就业工作质量,更好地推动就业
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以创业教育的理念促进就业教育,以就业教育作为基础,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割裂开来,两者并不是一种对立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就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创业又能够带动和促进就业。
1.3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1)品格素质,包括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自主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考技能等;(2)创造素质,包括突破环境压力的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3)岗位素质,包括效益意识、质量意识、操作能力、专业技术等;(4)领导素质,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影响能力、指挥能力等;(5)应聘素质,包括个人形象气质、应聘能力、个人才艺、其他个人特质。
2 加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分析与对策
2.1 政策支持
在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下,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度和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只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源性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2.2 用人单位扶持
(1)提供适合本单位和毕业生共同发展的工作岗位;(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3)为员工提供培训与较好的发展前景;(4)拓展岗位。
2.3 高校不断丰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形式
2.3.1 提升就业与创业意识及自我认识
正确理解和对待就业与创业,准确自我评价与定位,在就业与创业选择、实施过程中避免过于偏激。
2.3.2 提高就业与创业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
高校实现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心理准备;快速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便捷化的就业与创业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就业与创业知识、技能、经验的深化和积累;推进高校就业工作的整体化水平提高。
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加强与企业实习基地的合作,促进交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打造一支高水准的专业教师团队。
2.3.3 培养就业与创业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构建校园就业与创业平台,加强就业与创业的社会实践、实习。构建校园就业与创业平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有效的加强就业与创业的社会实践、实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对就业与创业的认识、参与、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的机会。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作用,通过先进校友典型事迹的感染与榜样作用,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利用高校共青团的社团作为思想教育的培养作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高校共青团的社团具有先进性、组织性、思想性、育人性、主动性、群体性、导向性、资源性等特点及优势,能够很好的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引导和带动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过去。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缩短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维与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与科学管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念与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及职业道德。
2.4 构建和谐、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2.4.1 教育与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1)客观的自我认识与评价;(2)加强自身理论和实践等综合素质提高;(3)以市场需要为向导;(4)灵活就业,自主择业;(5)积极创业;(6)基层就业;(7)认清形势,了解趋势;(8)不做啃老族。
2.4.2 分层次、分阶段全面实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
针对农村学生、内向型学生、贫困学生、部分女大学生等,这部分特殊群体因社会、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因素大多数存在经济支持薄弱、综合素质欠缺、社会关系狭窄、就业期望值不稳固的缺陷。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分层次、分阶段的全面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通过暑期实践、勤工助学等多重途径循序渐进培养,对这部分特殊群体学生的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职业道德、岗位责任感和身心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同时,加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这部分学生缓解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3 加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内部环境分析与对策
3.1 加强大学生身心素质培养
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实现大学生培养成才,就业与创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保障。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较高的心理承受力,抓住就业机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的物质基础。
3.2 提高大学生是就业与创业理念、意识、思想及认识
先进的创业理念是实施创业行动的前提,过硬的思想素质是大学生创业的坚实根基。(1)改变传统观念,灵活就业、自主创业;(2)加强自身独立、协作、管理、生产、自我激励与约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素质基础;(3)弥补学生自身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的缺陷;(4)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创新意识;(5)诚信是成功的资本;(6)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发展大方向;(7)思想道德体现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精神面貌,社会责任是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必然要求;(8)加强团队协作意识。
3.3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法律服务
1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再创历史新高。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加重。
如今,顺利找到一份工作,并且工作与自己的预期相符,成为了大多数毕业大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较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及之前大学生风光的社会地位与就业时的包分配制度,当代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状更能引人深思与探讨。毕业后,为了及时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专业不对口,一再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等问题。
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调查与研究,笔者总结出了其内因和外因。
1.1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内因分析
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不过关。
我国教育正处于转型阶段,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代的教育目标,但“应试教育”的影子却阻碍了其发展进程。中国的高等教育采取“严进宽出”的策略,教育观念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也与时代存在脱节,教育体制亟待转型。教学条件也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需要。再加上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致使大学生将本应研究学问,严抓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知识储备量的时光全都虚度了。另外中国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不重视,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存在欠缺。
正确认识就业创业活动,并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等,都是我们体现自身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内容。而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虽然对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其指导水平普遍较低,且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致使其能力尚待提高。可见学校仅开设一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存在极大局限性的,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多元培养机制。
1.2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外因分析
首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造成了就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我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制约着我国毕业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呈下滑趋势,大多数企业采取裁员的策略来应对金融危机,而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尤其是2010年开始后,情况明显好转,随着经济企业回升趋势的确立,各行各业用人单位进入一个高增长态势,但是主要体现为中低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就业形势虽有好转,但情况依旧不太乐观。
其次,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尚不具体完善。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也相继出台,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创业提供了法律支持与保障。但由于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的支持尚处于摸索和成长阶段,立法的数量较少,立法的层次也较低。具体表现在仅有一部《就业促进法》上升到法律层面,其他的规定皆以意见、通知等形式出现。较抽象,且缺乏具体配套的实施办法进行规范和指导,实践中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高校擴招带来了负面影响。
1999年,随着政府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高校扩招计划的实施,中国的高等教育立即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招生量大幅增加,同时招生的质量和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当代大学生的含金量也随之下降。随着2003年大学扩招后第一批学生走向毕业,就业岗位之间的供求关系出现严重的失衡。自此以后,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我国首要解决的问题。
侵权行为的时常发生,也给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创业活动增添了不少阻碍。
由于大学生从小的成长及生活环境单一,致使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并且自我保护能力也相对薄弱。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辨别是非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存在较大不足,加上相关体系尚不完善,无法对法律问题的出现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及时解决的作用,致使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申张。
2 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结构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而来的人才需求结构也有所改变。作为社会新鲜血液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创业,不仅关系到其个人价值的能否实现,也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而通过如上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光凭其个人的努力是很难解决的,此局面的改变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法律服务体系不仅仅包括法律援助,还包括社会的规范化、制度的完善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将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2.1 构建法律服务体系,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基础技能的缺乏,社会经验的不足以及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淡薄,都是造成其就业难的内在因素,但现有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政策法规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服务,而且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规避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这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2.2 構建法律服务体系,将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
随着应用型大学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主要潮流,创新创业教育将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分管理,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增强了实际效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高校要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2.3 构建法律服务体系,将促进社会的规范化
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及时地制定出有效的维权方案,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避免了不法侵害的发生。由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始终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所以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促进了劳动市场的公平有序发展,以及就业指导机构与政府部门、高校、大学生和就业市场联动的透明机制的实现。
2.4 构建法律服务体系,将有效落实就业创业政策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中,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强调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已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这表明保障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正确解读出台的相关政策,使就业创业政策发挥其真正作用,也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3 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具体运行模式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律需求、解决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国外相关领域的经验借鉴,特此提出具有多方主体参与、官方支持、专业保障、社会鼓励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设想,该体系专门针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其具体运行模式如下。
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特许成立相关组织,经费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捐赠,成员主要是具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从事法律事业的工作人员。建立校园法律服务中心,依托学院拥有的教师资源,根据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法律实务经验,请老师莅临指导,同时法律专业的学生从事相关志愿者工作。邀请政府指定的专职律师定时到校担任就业创业法律导师,费用由政府承担。在校园网上开设专栏,实行在线答疑。
参考文献:
[1]邵丽颖.有效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2).
[2]沙良永.新时期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1(9).
[3]文川.法制视野下大学生创业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9上).
[4]丁瑶,陈叶玲,白春慧,王绍杰,黄乐.从法律援助制度现状探究校园法律服务中心的构建与运行[J].商情,2013(21).
[摘要]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呈现普遍缺乏的状况,这一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文章分析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初步探索出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提高 就业 质量
[作者简介]魏素珍(1957- ),女,河北威县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王燕(1976-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河北邢台054048)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070336)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28-02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加快建设一支庞大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大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也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所在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办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一目标,二体系,三结合,四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就业创业质量。
一、“一目标”即制定通过培养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就业创业质量的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强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职业能力的核心是以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工作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又是一种就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制订,到组织实施教学,再到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都要始终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这一目标来进行。
二、“二体系”即建立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牢靠基础。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院以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认识到原有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现象,使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缺乏,许多课程的设置与市场的实际需要之间严重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普遍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坚持应用性,突出针对性,强调创新性”。
对于公共基础课设置,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必需和够用,在大一第二学期加开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法课程,与专业基础课齐头并进,使学生能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渗透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法,做好活学活用。
专业课设置,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增加新技术、新工艺,对专业主干课进行重组,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由原来的“机床”“金属切削工艺”“夹具”和“刀具”四门课程以典型零件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对知识点加以重新组合,实践效果很好。
选修课设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优先培养学生自身兴趣,张扬学生个性。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我院构建了“三个实训”(课程单项实训、专业综合训练、职业技能训练)、“五个环节”(课程实验、认识实习、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构成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均占教学总课时的50%左右,教学计划中专业必修的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100%,满足了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把职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新原理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践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这样既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三、“三结合”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法的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将专业理论课学习与专业实践课学习相结合,这些都能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和师资建设体现出来。另外,我们还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兴奋点,来制订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将原理讲清,启发到位,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激活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作用。
通过各系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目前学校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有网络和软件开发小组,电子创新小组,机械创新小组,数控、模具设计小组,广告创意设计小组,营销策划小组,数学建模兴趣小组等。通过各科技创新小组研发创新作品,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和创业激情,培养竞争意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和创业质量。
(二)“产学研”相结合
我院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实时跟踪高新技术。职业学校的“产学研”结合与高校不同,主要是侧重在教学、生产与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的紧密结合上。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最适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院先后与平山敬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爱协林工业炉有限公司,河北恒盛泵业有限公司、河北宏业有限公司和黄骅模具城、长城汽车模具中心等企业合作,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实行订单式培养方案。学校提供师资,承担理论教学任务,企业提供实训实习场所,承担学生的实训实习,同时学校派出教师配合企业对实训实习进行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的实际,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验收、答辩;将教学过程由校内向企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让顶岗实训和毕业设计齐头并进,并与其就业挂钩。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了生产一线的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成功地培养出一批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机电维修、热处理和机械制造及模具设计专业人才,做到学生所学即为企业所需,达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四保障”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保障、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保障、完善的校内外结合的实验实训基地保障、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保障
(一)具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保障
任课教师改变传统的“三中心一传授”(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观,树立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做到与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相吻合。
1.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实训教学条件,采取“项目引导法”,开展“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制造技术”课,引进“典型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综合训练项目,从分配设计任务到考察、设计、采购、制造、总结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课程结束时,学生制作出相应产品,大大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努力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加强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引导,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另外,评价一个学生也能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3.大力推广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一入学即建立一套模拟账簿,供理论教学和实训中使用,使学生在模拟记账环境中感受到职业氛围。很多课程还积极实行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强调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如“单片机应用技术”这门课,学生入门困难,教师就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简单的单片机控制实例(如能识别语音的机器人)引入课程的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4.积极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将课程教学任务分解,明确每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既明确了学习目标,又使学生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知识和引发学习兴趣,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问题,由师生再布置新的学习任务。采用这种学习方法,伴随学生的是一个接一个任务的完成,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将知识学到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适合使用此教学方法。
(二)具备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保障
我院有一支102人的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的既是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师,又是职业指导教师,他们了解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育手段,采用本校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案例进行教学,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设计的时尚网站、广告专业学生设计的有创意的广告和新型抗震房、博源电脑公司创业史等,既生动又亲切,还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感染力,深受学生喜爱。
为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我院建立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每年派出20%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5年一轮。通过技术服务、项目合作、“产学研”结合,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并且将项目带到课堂,内容具有应用性,计算机系教师与移动公司邢台分公司合作研究校外教学环节监控体系,公司提供资金,教师参与开发,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促进了教学,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队伍。
(三)具有完善的校内外结合的实验实训基地保障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保障,我院建有创新实验室、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和数控实训基地、模具制造实训基地、广告创意设计室,以及融车铣刨磨电钳焊各工种为一体的实习实训中心等。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保证,学院的创新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实习实训中心在承担实践教学和科技开发任务的同时,也向科技创新小组开放。
坚持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院与中国一拖、保定天威、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石家庄天通、河北华龙等二十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我院提出的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培养任务,将专业实习、综合实训等课程安排在实训基地进行,通过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锻炼和提高。
(四)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激励机制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我院设有科技创新和创业基金,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同时,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还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及教师专业辅导,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创新积极性。我院曾提供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扶持毕业生成立了博源电脑公司,所开发的医药公司应用软件畅销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以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2006年我院举办了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创作了“单片机控制水塔水位并对水质检测、净化系统”“电动车跷跷板”“智能宝宝”“车床防撞机构”等多项作品。2008年我院组织8组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在150组选手的激烈角逐中有5组获奖,其中,1组获全国二等奖、河北省一等奖,4组获河北省二等奖。2008年参加科技部组织的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在六百多件作品进行激烈角逐中,我院王昕凯同学获工业工程组一等奖(共3个一等奖),段君杰同学获三等奖。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为更好地就业打下基础。
此外,我院还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我院已组织两届校内比赛,在2008年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我院选手——人文与管理工程系的张丽慧同学脱颖而出,获得了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罗燕、王淼两位同学获得三等奖。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和创业质量。
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普通大学生的工资起薪下降的情况下,我院毕业生的起薪点从2005年的500~80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600~1500元,个别的达到了1800元。第二,毕业生的工作区域由原来主要是在河北及周边县、市,发展到今天以河北为主,驻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珠三角,辐射山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第三,多数毕业生工作环境较好,就业单位能够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或“三险”(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有的企业还给员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第四,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为其提供的个人发展空间感到满意。第五,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显著提高。
当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重要指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我们将不辱使命,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凤云,苑成存.创造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嘉兽.创造的魅力[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创业型经济是一种有关创新与新创事业相结合的经济形态, 它集理念、知识、技能、经营管理及创新创业为一体, 一般表现为从事创新创业的形式较多、创意较多、研发专利也较多。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是创业型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它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快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能较好的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创业型经济正在开创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小企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创业经济形势正处于创业的机会多、创业的动机强, 但是创业的整体环境不好, 创业的能力不足。要想解决我国创业型经济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首先就要加强并重视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
2 我国高职大学生创业现状
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近几年的高职大学生毕业人数来看, 将有40%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此情况下, 国家已经把鼓励、促进高职大学生创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 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地方部门也纷纷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创业帮扶措施等, 国内众多高职院校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创业指导中心, 为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和支持。在创业型经济环境下, 李克强总理适时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 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高职大学生创业相比过去面临更多的市场机会, 同时, 高职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是趋于高涨的。在各种条件不断完善下, 高职大学生创业将机会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增大了。而且, 高职大学生作为创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拥有更多优势, 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受限制也少, 所以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轻装上阵。但由于高职大学生经验和资金不足, 很容易导致他们创业失败。据统计数据显示, 国内整体的自主创业成功率在35%左右, 其中高职大学生不到2%。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高职大学生创业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创业意识薄弱、创业经验少、系统化创业教育缺失、创业环境不完善等。
3 我国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随着创业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大家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企业家精神教育, 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高职大学生拥有创新创业理念的企业家精神。对高职院校而言, 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创新创业理念和创业素质为目标, 通过积极深入的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 设置适合的创业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扶持, 从而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全人教育素质。
由于我国整体创业环境的不足, 我国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创业意识教育, 在高职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育;二是缺乏创业能力教育, 高职大学生创业不仅需要对创业决策和创业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而且还需要有管理、组织、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技能。这就需要高校重视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和企业家精神, 注重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 积极开展自主创业实践活动, 从而满足高职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各项能力。因此, 在创业型经济环境下, 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4 创业型经济视阈下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4.1 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方针政策
198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指出:“创业教育将成为21世纪现代人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2010年,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强调要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形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因此, 高职教育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培养“技高品端”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4.2 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创业型经济输送大量具有高层次、高技能的新型创业型人才。高职大学生创业者具备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同时也是创业型企业科技创新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但有利于解决创业能力不足, 而且也有利于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 从而促进我国创业型经济快速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4.3 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技高品端”高职人才的需要
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013年,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技高品端”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内涵建设、科学发展为核心, 全面推进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上提出推进实施“创业引领计划”, 完善三级创业教育体系, 稳步推进青岛创业大学教学点工作,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全年入驻项目保持在40个左右。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团队协作, 帮助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 最终能使高职大学生在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创新, 开辟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的探索性教育活动, 是与我院“技高品端”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是培养“技高品端”高职人才的需要。
4.4 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2013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约699万人, 被称为最困难就业年。2014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727万人。2014年青岛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9万多人, 其中青岛高职毕业生约为4万人。我国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不断增加, 已经成为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加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减员增效, 国有企业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虽然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但根本性矛盾并未解决。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 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
4.5 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顺应“互联网+”趋势
2014年,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的新工具。“互联网+”拓展了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媒体, 从而把人们带入了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 对高校创业教育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网络环境的改善和手机客户端的平民化, 手机APP网络购物将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大学生是较早接触新媒体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的高素质群体, “互联网”创业将成为他们发展的新空间和新领域。“互联网+”推动了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的革新。大数据时代和大创业教育观的到来, 对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 形象视觉感更强。高职院校应积极坚持与时俱进, 顺应“互联网+”趋势, 整合育人资源, 努力加强并实现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内容、模式、手段“四位一体”的创新。
创业型经济时代, 在“技高品端”导向下加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 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企业家精神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使他们在校期间或毕业之后能利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技高品端”高职人才、缓解就业压力、顺应“互联网+”趋势等方面无疑具有深远的实战意义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季枫.创业型经济的兴起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J].理论界, 2009, (10) :202.
[2]胡华田.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基于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0) :20.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 由于对就业的理解不同、研究视角不同, 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国外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 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满足雇主和客户不断变化的要求, 从而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国际劳工组织认为, 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英国就业能力研究专家哈韦认为, 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总和, 这些技能应该是让雇佣者相信他们在将来的岗位上能有效工作的行为特征。国内较早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学者郑晓明认为,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郑晓明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解为: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基础上获得的、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 其中基础性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就业观念与动机、求职技巧等, 专业性能力主要指专业技能与素养, 差异性能力主要指个性化、创新性和创造性。
二、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1. 创业教育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 观念决定行动。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博士曾说过:“世界上一切的财富和一切的成功都始于一个人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大学生, 虽然身处大众化时代, 但很多人就业时“等、靠、要”的思想较重, 主动性、危机感不足, 限制了自身就业潜能的发挥。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展就业视野, 启发创业意识, 激发创业精神, 完善创业心理品质, 提升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 从而主动更新就业观念, 端正就业心态, 不怨、不等、不靠, 敢想、敢干, 勇于担当,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变适应市场为开启市场, 自觉主动创业,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2. 创业教育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实践机会
就业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和接受考验, 但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以获取理论知识为主, 而创业教育更强调从创业实践中学习知识, 强调在实践中学, 特别重视“荷枪实弹”的训练。通过创业教育特别是参加创业实践实训活动, 在特定的创业实践活动情境中, 使大学生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知识创新以及经验积累和技能培养等就业能力的智力因素方面得到锻炼, 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成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 使他们毕业后能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大主动。
3. 创业教育扩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新领域
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 从国际上看, 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9~13人就业。国内的许多实践也证明, 就业一人、安定一家, 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所以, 在新形势下, 以自主择业和岗位就业为主导方向、受雇于他人的就业模式不再是毕业生就业的唯一选择, 以创办企业为主导方向的自我聘用的就业模式, 已成为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新途径, 创业教育也成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社会新指向, 对扩展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和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
三、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 更新育人观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新时期的主旋律, 高校要切实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中, 全面推进, 系统实施。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承, 重视一点一滴的积累, 更要鼓励学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既要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头脑, 又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大学生能否创业不只是学生自己的私事, 更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 创业是时代对大学生的期待和呼唤, 是大学生提升自身价值的现实需要, 高校不仅要培养“继承型”“就业型”人才, 更要培养“创造型”“创业型”人才。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能力训练, 提高学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前沿知识的补充, 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引入课堂, 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最新成果丰富课堂教学, 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努力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要求, 尊重学生个人选择, 鼓励个性发展。积极开展师生交流与互动,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互融, 依据课程的内容和对象, 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 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实验, 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实效性。三是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考核评价的重点定位于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注重研究性学习、注重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面, 考核评价形式也要由单一的卷面考核向多元考核体系的转变, 激励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自主自立, 努力成才。
3. 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的根基在实践, 创业实践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练出来的, 需要在做中学, 无论是培养创业意识、发展创业心理品质, 还是系统构建创业知识网络, 都要经过创业实践活动才能转变为实际的创业能力。因此, 高校要从实际出发, 积极创造条件, 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训、实践平台, 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给大学生提供尝试体验的机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 通过与企业或社会各界的接触、交往和联系,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与敬业精神等就业基础能力。通过“荷枪实弹”的训练, 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创业过程, 积累创业“实战”经验, 提高创业能力, 还可以培养和完善他们的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成功就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贾利军, 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 2006, (10) .
[2]贾少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对浙江义乌创业者创业实践调查的启示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
摘要: 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最有效的就业,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培养创业意识,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氛围;要完善创业政策,增强创业资本的可获性;要改善创业环境,使创业的门槛最低化;要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使创业者的能力最大化;要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使创业的成本最小化。
关键词: 创业;环境;政策;服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82—03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就是要通过政府的鼓励、支持政策和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调动劳动者的创业积极性,把握创业机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从而实现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一、培养创业意识
要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就要大力培育劳动者的创业意识,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实现从过去的单纯就业“找饭碗”到创业“造饭碗”转变。
一要转变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劳动者就业观念的教育,使广大劳动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意识;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使创业成为全社会追求的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劳动者充分认识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是促进就业的一条主渠道,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攻方向,增强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创业理念宣传为导向,激发人们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强烈创业愿望和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意识,引导、鼓励更多的劳动者投身于创业大潮之中。二要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宣传政府鼓励创业的相关政策,宣传做好创业培训、开展创业服务的经验与成效,宣传创业带头人的典型事迹,展示创业者的风采,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创业者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并带动更多人就业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先进事迹,既要宣传创业“一帆风顺”的成功者,也要介绍在市场竞争中受到挫折后“东山再起”的创业者,给未来的创业者增添动力,给发展中的创业者提供学习经验。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尊重创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乐于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掀起一个全民创业的热潮。三要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创业活动不仅需要创业意愿的推动,也需要敢为人先、勇于创业、不惧挫折的创业精神。在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中,希望创业、愿意创业、敢于创业的人数比例偏低,城镇居民创业意愿不到5%。大学生毕业创业比例不到1%,而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已达到20%左右。因此,必须培育创业文化,既要借鉴西方开放学习、信息共享、创意共生、尊重个性、相互协作的创业文化;又要继承发扬我国古代重商立业、艰苦奋斗、诚信义利、崇尚和谐的创业文化;既要褒扬创业成功者,又要容忍创业失败者。通过弘扬创业文化,营造创业创新的社会风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激活全民创业动力。
二、改善创业环境
以创业带动就业,改善创业环境是关键。政府应当努力改善创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有志者踊跃投身创业实践。
首先,要落实好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从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构建了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但一些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创业壁垒仍然存在,劳动者创业领域受到限制。政府要从过去对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的被动对待,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好国家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支持劳动者创业。其次,放宽市场准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是积极发展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为此,要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员创办经济实体;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对初创企业可按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申请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应当取消出资数额限制。第三,改善行政管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成为沉重负担。为了给创业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严格规范收费行为,简化审批、办证手续,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废除不必要的审批和许可项目。精简和统一行政执法主体,调整和界定行政执法权能,建立健全便民、高效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市容、环保、卫生、绿化、规划、土地、建设、市政、工商、质检、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执法职能,取消对创业不利的收费罚款项目。
三、完善创业政策
要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其一,实行鼓励创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由于先天不足,大多数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资金瓶颈制约。而自身资产规模小、缺乏合适的抵押物和产品前景的不明朗,使创业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等市场渠道获得资助。为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创业和中小企业给予适度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支持。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结构和机制不够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结构中用于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多,而促进就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当前,要利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建立多层次的创业补助基金,扶持中小企业的创立、发展,对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实行贴息、退税等系列财政扶持政策。其二,加强对创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对于创业者而言,创业初期多是开办中小企业,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要注意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城乡创业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支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合作,联合开展面向小企业、微型企业和创业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创新创业小额贷款或中长期创业专项贷款。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其三,改革抵押制度,完善贷款担保办法。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迅速扩张。要注意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发展,增强面向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能力。鼓励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加快担保产品的创新,重点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的企业,拓展融资担保服务。鼓励有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探索为中小企业集合债提供担保服务。鼓励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以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为重点,提供微型融资担保服务。
四、提高创业能力
要想创业成功,仅有创业意愿还不够,关键还要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要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培育和造就创业型人才。
一是加强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许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和之初,根本没有接受过正规和有效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这就大大影响了多数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提高。创业教育和培训最重要的是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要把能力提高作为评判创业教育培训的核心指标。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对于有创业意愿尚未创业的人员,重点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对于已开办企业人员重点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业基本能力。同时,为创业者提供关于经营策略、国家有关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使其掌握基本的创业技巧。建设一批相对集中的创业市场或孵化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间的孵化,帮助他们提高创业的实际能力,为做大做强企业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多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并把这一策略视为创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创业教育刚开始在高校进行试点。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抓好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将有实践经验和研究专长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二是学科与课程建设。要善于引进、借鉴和合理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成果,加快开发符合我国国情、能满足实践需要的创业教育主干课程体系。三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改变创业培训“重课堂讲授、轻实习实训”的现状,就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设施和创业实践基地。由于基地建设离不开资金、项目、场地等硬件和管理、服务、指导等软件的支持,所以必须按照“培养创业人才”的目标,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效地聚集和整合政府资源、企业资源、民间资源和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三是培育和造就创业型人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路径的核心在于尊重现有创业者,同时造就一批创业型人才。能够有效带动就业的创业者通常是具有首创精神和商业意识的发明者或开拓者,他们能够识别机会,并把这些机会转化为商业化创意;他们付出努力,投入资金、经验和技术,承担各种风险,追求创业成功的回报,并在此过程中吸纳劳动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并造就高素质的创业者。为培养创业者和创业型人才,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创业教育与培训。对带动就业发挥较大作用的往往是机会型、创新型的创业者,因此,要通过创业教育与培训,尽量吸引具有较高学历与专业技能的知识型青年参与创业活动,从而优化创业者结构并大幅提高总体就业水平。
五、加强创业服务
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下转137页)(上接83页)质服务是保障。要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辅导。
1.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业企业需要及时的指导和有效的支持,但我国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欠缺,专业化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会计、银行、法律、管理咨询、注册代理等社会化服务资源比较稀缺;政府的行政审批、创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也相对缺乏,创业者在开办企业过程中得到的指导和服务还很不够,这严重影响了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政策发布平台,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
2.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在鼓励创业的协调机制上,可以仿效国外的成熟做法,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中心”或“中小企业局”,或鼓励成立创业服务协会等组织机构,统一实现对创业活动的指导服务以及为创业企业的运营提供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的帮助。“创业指导中心”由各方专业人士、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逐步形成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对打算创业和已经开始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和跟踪辅导,以提高创业成功率。要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创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为创业者和员工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员工落户等便利服务。
3.解决创业“项目难找”问题。要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征集、开发创业项目,建立涵盖各个行业、各个产业、各个方面,有市场分析和效益分析的动态“创业项目信息库”,为自主创业者推荐符合地方经济特色、投资少、见效快、有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促进开发创业项目与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提高创业成功率。要完善项目征集、论证、开发、展示和推介工作机制,促进创业项目和产业发展需求、劳动者创业愿望的有效对接,提高项目成功转化率。要积极为有创业愿望的社会群体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咨询、创业指导与策划以及财税、法律、劳动保障、政策信息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及时指导创业者编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规划与方案,帮助其在成功创业中为扩大就业作出贡献。
【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的论文】推荐阅读:
创新工作思路 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11-20
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10-11
大学生创业相关的议论文06-11
论文: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09-25
大学创业就业协会暑期生存与创业实践第四天05-29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09-26
浅谈大学生就业创业07-13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11-17
大学生创业的利与弊_毕业论文参考资料06-24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大纲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