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选11篇)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调查问卷
欢迎您参加问卷调查!又到一年毕业时,看着人才市场人潮暗涌,供不应求的求职岗位,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了呢?现在耽误你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帮我们填写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调查问卷,我们将不甚感激。谢谢!
1.你的性别是?
A 男B 女
2.你所在年级是?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3.你是否感受到明显的就业压力?
A 是B 否
4.你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哪?
A 家庭B 社会C 自我因素
5.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会有那些症状?(可多选)
A 失眠、多梦B 感到头晕C 不知所措D心悸E饮食不规律F 其他
6.面对压力你采取的办法是?(可多选)
A 找人倾诉B 逃避C 不知所措D 用自我方式(运动、大喊等)E 寻求心理医生F 其他
7.你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信心指数是?
A.很没有信心B没有信心C 一般D 有信心E 非常有信心
8.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你的那些条件?(可多选)
A 专业能力B 综合能力C 专业成绩D学校名气E社会经验F其他
9.在择业过程中你最关心的是?(可多选)
A 所在城市B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C专业对口D工作与兴趣相投E 单位所有制F企业规模和知名度G工资待遇与福利H工作环境和稳定性
10.你的基本就业观?(可多选)
A 发挥个人特长、符合本人兴趣B 专业对口、待遇好C先就业再择业D先择业再就业E 听从安排、走一步算一步
11.你期望的月薪?
A 1000以下 B 1001-2000C 2001-3000D 3000以上
12.你认为现在找工作难的原因?
A 学校的专业和社会的需求不吻合B用人单位在选拔中存在不正之风C 自信心不够
D 用人单位要求过高E 其他
13.毕业后,对于最初的梦想,你的打算是?
A坚持下去 即使压力很大B 暂时找一份工作、有机会的话会去实现C 放弃 屈从现实D 其他
14你认为你目前最欠缺哪些因素?(可多选)
A 沟通协调能力B 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C 相关的工作实习经验D 专业知识技能E 没有做好心理准备F 其他
15.就你现在的状况,你将如何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A 现在努力、抓补欠缺B 等待时机、总有工作可找C 考研D 还没想好、走一步算一步
关键词:男护士,就业,心理压力,调查
由于男护士十分受用人单位欢迎, 我校自2006年升格以来护理专业就开始招收男生。虽然男护士就业形势一直很好, 但并不被广大考生看好, 连续4年来我校护理专业的男生比例都不足10%。针对这一情况, 学校专门组织人员对护理专业男生 (包括已走上实习和工作岗位的学生) 、护理专业女生、学生家长、男护士周围的医务工作者以及社会人群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调查统计, 其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广大学生和家长对男性从事护士职业缺乏认同感, 报考的积极性不高。这里就男护士现状及就业趋势、产生压力的根源、类型以及应对措施和突破难题进行探讨与思考。
一、男护士就业现状及趋势
中国的护理行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 从护理内容到护理理念, 均有着非常显著的进步, 但是在护士队伍中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 而且一提起护士首先想到的也是女性, 这一点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同时, 传统观念的束缚也造成了护士队伍中男性短缺的现状。目前护士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 也是影响男性对护士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原因。在很多医院, 护士就是打打针, 配配药, 照顾一下病人而已。而实际上, 护士是“半个大夫”, 护理也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在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护士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用药效果的观察及康复护理等, 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护士工作相对单一, 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因此使一些人认为护士就是“伺候人”, 没有发展前途。加之, 护士收入较医生低, 考生报考男护士的积极性不高, 也就不难理解了。
随着社会的需求, 男护士的比例会逐年增加, 男护士也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男性做护士与女性相比也存在自身优势, 首先, 男护士的体力强壮、精力旺盛, 家庭负担少, 可工作的范围广;其次, 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大, 尤其是接诊外伤患者或护理危重患者, 应变能力强;再有, 男性宽容、大度、有幽默感, 面对性格孤僻或偏执的患者, 容易与其沟通思想, 方便医患交流, 所以一些大医院的急诊科、精神科、ICU病房和男性科等科室急需男护士。另外, 性别的关系使得一些涉及男性隐私的患者更加乐意接受男护士。
二、男护士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
“做护士难, 做男护士更难”, 体现了男护士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不能被人们理解和认可的现状。男护士们普遍存在观念上的问题, 认为护理就是“服侍”病人, 就是机械地执行医嘱, 就是“打针输液”。首先, 护士形象的困扰:护士的“白衣天使”、“提灯女神”的形象在护士和公众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另外, 有被“同化”危险:处于青春期的男护生
云南晏廷亮何文渊王所荣崔德花吴予
在入学时, 会发现护理专业学生以女性占绝对优势, 尤其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女性, 男护生自从进入学校后, 会迅速发现自己的特殊性而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实习和工作后, 始终生活在女性为主导的环境中, 绝大多数男护士选择表面屈从于女性, 内心还是男性的独立、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观念。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男护士, 内心很忐忑, 随着时间的推移男护士原有的脾气和性格有被女性“同化”的危险。
三、男护士就业心理压力的类型
尽管男护士就业前景看好, 在工作中存在许多优势, 但由于世俗偏见的长期积累, 使得他们在就业前后存在来自家庭、工作与社会的种种压力。
1. 社会的压力。
社会把护理工作看成女性的职业, 严重影响了男护士的知觉和感受, 他们经常感到孤独和自我怀疑。难免使之在人际交往中感到难堪, 有不自在、低人一等的感受。社会和政府很少有对男护士就业的积极鼓励和导向的政策, 凡此种种均增加了他们对适应“男护士”角色的压力。
2. 家庭的压力。
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是主导性的, 很多家长尤其父亲反对儿子选择从事护理工作。而国内一针对男护士进行的“你是否会嫁给男护士”的网络调查, 明确表示“会”的只有5%。因此, 男护士的婚姻满意度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这也是男性不愿做护士的原因之一。
3. 工作的压力。
部分医院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片面地认为男护士仅有体力和精力的优势, 使男护士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 使他们在无法正视其压力时, 更容易厌倦自己的职业。
四、应对措施
1. 加强学校教育和岗前培训。
对护理专业男生要进行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讲授和心理行为训练, 提高他们心理健康保健的认知水平和基本能力。
2. 建立男护士心理档案。
护理管理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 对每一位男护士的性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能力、兴趣爱好等有所了解, 才能知人善用, 心理档案可以作为使用、培养、选拔男护士的基础资料库。
3. 建立心理健康维护措施。
管理者要给男护士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 培养慎密、热情、精细、顽强、幽默的工作团队, 通过具体心理减压措施, 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4. 建立心理督导机构。
组织心理咨询小组或借助心理咨询机构对男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维护, 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有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5. 转变观念, 给男护士更多的关怀。
护理, 在大众看来, 就是“服侍”, 就是执行医嘱, 就是“打针吊瓶”。在人们的观念中, “服侍”是“下人”才做的活。而男性的社会角色和这些都是相冲突的。所以造成男护士有着过多的忧虑。转变社会观念, 给予男护士更多的精神支持, 才会从根本上解决男护士心理问题。
五、突破难题
1. 突破自身的就业心理压力。
别人可以对男护士说三道四, 但男护士自己不能因此而瞧不起自己!反而, 既然做了男护, 就要干得漂亮, 干得利索, 要对得起护士这个职业, 更要对得起护士前面那个“男”字!职业心态是影响男护士人才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针对男护士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专业咨询, 研究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
2. 转变观念, 正确看待男护士的出现。
首先教育者要转别观念, 要教育身边的人认可和接纳男护;其次, 就业工作者要加大男护的就业宣传力度, 正确指导就业;再者, 加大各种宣传报道, 增加社会对男护的认可, 这是一种职业趋势, 换位思考一下就不难理解。
通过对男护士就业心理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全面掌握他们的压力来源和类型, 有利于学校针对护理专业男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就业指导, 有利于稳定护理专业男生的就业心态,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让他们在就业前就做好各种心理准备, 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就业。社会各界要加大对男护士的正面宣传报道, 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 让他们快乐工作, 阳光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2]骆焕丽.临床护理工作中男护士的现状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3]吴之明, 杜彩素, 杜娟, 等.对我国男护士现状的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4]曹岚, 蒋冬梅, 等.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5]陈潇俊, 崔益军, 等.男护士有本难念的经.医院·人力, 2006.
[6]杨磊, 姜超美, 等.9所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200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综述
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国内各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也不断增多,大学毕业之后,大家都要面对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许多大学生往往在就业时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问题,这些问题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笔者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出适合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
2.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概念
心理压力随时伴随着生活而存在着,余锡祥等认为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真正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时形成的带有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而应激则是心理压力的特殊表现形态。从上述观点来看,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压力的定义并不尽相同。可见,压力是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1】
3.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来源研究
大学生在经历了几年的大学生活,刚刚开始走向社会,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心理受挫能力比较弱,加上自信心不足,给大学生的心理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因素。
3.1社会因素
随着毕业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加上退休年龄的延长,新增的工作岗位的速度往往比不上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速度,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现代社会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就业市场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许多大学生心目中的适合岗位不能够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福利以及基本户口问题,这些现象在北上广地区尤为显著,还有许多中西部的地区的工作岗位虽然不存在户口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许多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许多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3.2学校因素
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往往因为受之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大學生活也只是简单的接受教育。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因为受分数的限制,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给以后的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许多学校主要对学生主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许多大学生进入学校后不能够全面的发展和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才会发现这些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加上许多学校缺乏专业就业指导和相关的心理疏导。血多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心理压力时,往往不能够客观理性的去解决问题。
3.3家庭因素
许多家庭因素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现在许多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会溺爱孩子,导致大学生自身性格比较要强,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往往不能够独立去解决问题。加上中国固有的家庭观念导致许多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受到家庭的制约,就近选择合适的工作。也有部分大学生选择工作由于父母的原因被迫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由父母帮其决定工作,往往这部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问题尤为突出。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问题,为了解决生活而盲目就业, 但是往往在后来会发现专业不对口,兴趣也不对口,导致以后的工作发展受到限制。
3.4个人因素
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觉得自己自由了,再也不会有各种压力,自制力差的大学生往往会受到身边的各种诱惑,迷恋上网络游戏,不愿意参与学生社团以及各种学生活动。有的大学生还是像高中一样努力学习,但是却忽略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虽然他们可以轻易地解决掉学习上的难题,但是却不能够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能人。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没有什么重要,荒废掉了学业,导致了最后无法顺利毕业,自然不能够很好的就业。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开始寻找自己的情感,在就业时往往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也会进一步加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4.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应对措施研究
就业过程中由挫折和冲突引起的心理压力既不利于毕业生就业,也不利于其个人成长。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有力措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准确分析就业形势,学会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训练求职技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就业心态,从而达到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罗品超提出应该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的力度,提升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大学生求职技能的训练,构建心理干预和危机预防机制。【2】
冯雯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学校应该完善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自主创业能力,调整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3】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学会去正确面对自身的就业压力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余锡祥,汪剑.心理压力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08.08,1353-1354
[2]罗品超.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来源及调适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7,117-119
[3]冯雯.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对策【J】,新西部,2012.12,149-150
作者简介:张洁(1994-),女,汉族,四川江安县,本科在读,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调查报告
学校:
所属:
小组成员: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业发展成效显著。伴着高考的恢复,我们当
代青少年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然接踵而至的是人才市场越来越饱和,大学生就业渐渐的成为社会问题,社会各界也做出了调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结果并不尽人意。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些现象一再猖獗呢?我们作为主角能提出哪些建议更好的改变这个现象呢?大学生如何做才更有利于自己发展?这个社会链条上的其他位键应该怎样做更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就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做了此项调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经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收到问卷结果后分析信息,进而进行总结,提
出建议,调查完毕。
调查方法: 采用不记名的调查问卷,通过寝室做调查,网络通信沟通得结果,社团、课外
班发放看成效的方式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调查人员组成:
联系方式:
问卷结果分析:
1.现在的就业和社会形势:据问卷结果,52.9%的人选一般,23.5%的人了解较少,11.8%的人较了解,5%的人了解,还有5%的人根本不了解。种种反应了大学生此方面的缺失,对就业和社会形势了解显得模糊不清,拿不住,可想
而知做相关的事了。
2.毕业后的发展趋向:据问卷结果,就业占53%,考研占32.3%,其他占11.8%,自主创业占9%,留学占6%。其中还有选择多项,大多出于不确定的心态,需要正确的引导。
3.找工作因素的重要的程度:据问卷结果,专业水平占44.1%,工作经验站35.3%,学历占到了14.7%,兴趣爱好占32.4%,人际关系占26.5%,家里条件占3%,其他占11.8%。专业水平程度最大,工作经验影响其次,学历所占比例似乎小了些,兴趣爱好和工作经验差不多的严重程度,最小的是依靠家
里。
4.影响找工作因素的来源:据问卷结果,实践经验不足占64.7%,心理压力占
23.5%,学历不够占23.5%,家庭方面占14%,其他原因占8.8%。顾虑比较
大的是实践经验不足。心理压力和担心学历不够并驾,最小的是其他问卷未
涉及的条目。
5.大学生认知的招聘单位看中的素质:据问卷结果,专业技能占50%,社交能
力占59%,工作经验及阅历占50%,道德品质占59%,心理素质占38%。
6.薪水标准:据问卷结果,希望工资3500—4000元的占35%,2500—3000元的占14%,3000—3500元的占18%,4000—4500元的占26%,5000元以上的占20%。
7.就业方法:据问卷结果,通过校园招聘会的占20.6%,学校推荐也占20.6%,网上浏览相关网站占38.2%,报纸等媒介的招聘广告占41.2%,和家里商量的占17.6%,其他方式的占23.5%。
8.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满意程度:据问卷结果,满意占5.9%,比较满意占14.7%,基本满意占55.9%,不满意占20.6%。基本满意占比例较大。
9.期望:据问卷调查,希望加强教学实践的占32.3%,希望通过社交礼仪的占
17.6%,专业实习占47.1%,有针对性的指导占41.2%,增多相关公开课的占
20.6%。专业实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有针对性的指导,社交礼仪最小,加
强教学实践和增多相关课程居中,这一方面对学校更完善的办学比较重要。
建议:
1.自身:大学生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定位是就业的关键,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专
业实力情况,社会需求等因素来决定,进而选择自己的职业,稳重求发展;其
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酌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后要
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既选择了,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良好的态度
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虚心求教,懂得取舍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为适应社
会铺平道路,有个缓冲的作用。
2.学校:不断完善教育机制,端正学生的观念,加强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系,首先
增强理论知识方面的普及,然后联系相关部门,多多提供实习机会或者模拟场
景,有针对性的服务学生,每个学生都参与,试一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更了
解知识,逐渐深入社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利于成长、成才,也消减了以后
工作中的阻力,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健康。
3.企业:更加注重培养新人员,增加这方面的比例,适当增加投入,为企业自身
提供充足有力的劳动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提倡男女平等择业、就业,合理分配劳动报酬等。
4.政府部门:适当宏观调控,推出一些新型就业岗位,多方位鼓励就业,支持创
业,严厉打击阻碍就业市场好转的一切恶势力,提倡男女就业平等,尽量缩小
职业贫富差距,树立健康心理素质的旗帜等等。
结束语:以上是本报告的全部内容,衷心希望分析的结果及建议对我们、对学校、对社
会有些许影响,后附一篇调查问卷。
附: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调查问卷
您好,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的饱和,就业情势日趋严峻,工作压力速速上升,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问题也频频出现。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情况,我们组织了社会实践调查,下面是问卷题目,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这份调查,感谢您的支持与协助!祝您学业进步!
采用不记名方式,只用于分析总结,问卷共14题,可单选也可多选: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现在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所学的专业是
4.你了解现在的就业和社会形势吗()
A.了解B.较了解C.一般D.较少E.不了解
5.你毕业之后会考虑往以下哪方面发展()
A.就业B.自主创业C.考研D.留学E.其他
6.找工作你最担心的会是()
A.工作经验少B.工资不满意C.地域D.职位不称心E.其他
7.你的这些担心来源于哪里()
A.实践经验不足B.学历不够C.心理有压力D.家庭方面E.其他
8.你会通过哪些方式找工作()
A.校园招聘会B.网上浏览相关网站C.报纸等媒介的招聘广告D.家里 介绍E.学校推荐F.其他
9. 你觉得找工作最重要的是()
A.专业水平B.工作经验C.学历D.人际关系E.家里条件F.兴趣爱好G.其他
10.你觉得招聘单位会看中求职者的哪方面素质()
A.专业技能B.社交能力C.工作经验及阅历D.道德品质E.心理素质F.其他
11.你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满意程度()
A.满意B.比较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
12.你觉得学校对就业问题应该加强哪方面的教育()
A.教学实践B.礼仪社交C.有针对性的指导D.增多相关公开课E.专 业实习D.其他
13.毕业后,你觉得工资为多少比较满意()
A.1500-2000元B.2000-2500元C.2500-3000D.3000-3500元
E.3500-4000元F.4000-4500元G.4500-5000H.5000及以上
14.你觉得大学生可行的适应社会的方式有哪些()
A.多听公开课B.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做兼职积累经验C.咨询
D.阅读相关书籍E.多和社会人打交道F.利用假期多学习J.其他
[摘要]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上升,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策略。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压力策略
一、引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经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就业”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绝大多数毕业生存在焦虑、压抑等就业心理压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要根源
“心理压力”是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而形成的持续紧张的综合心理状态,它的产生取决于压力源及个体意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是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困境时产生的持续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压力的产生既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1.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给人才需求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校并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地设置专业及扩大招生规模,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2.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乐观自信,对未来满怀憧憬,都怀有很高的期望。而面对“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现实,大学生的高期望与现实社会的低接纳容易产生矛盾,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3.毕业生就业观念过于狭隘,追求的就业目标也过于集中。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没有与时俱进,片面追求优厚的物质待遇和城市环境,更多地看好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却不愿到急需人才的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去。这样导致在大城市、大企业的人才过剩,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基层却人才不足,也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加大。
4.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足。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各种配套的教学资源相对不充足,造成部分学生素质下降。尽管不少院校都三年尽量完成四年的学习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到大四都忙着找工作,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性技能培养训练,导致实际就业能力培养不足。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策略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起源于各种因素,但是压力的产生关键在于大学生本身如何认知压力来源。大学生想要减轻就业心理压力,就必须靠自身不懈努力改变对当前就业困境的认知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大学生要充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抓住机遇。抓住机遇需要把自己摆在恰当的位置,若过高估计自己,会错失良机。大学生要冷静面对现实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就安心踏实工作。同时也要看到
地区间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的差异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当代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选择未来的就业环境,避免只看眼前利益而产生盲目恐慌心理。调整好就业心态,积极主动争取各种机会,乐观又谨慎地抓住机会,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升自我。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大学生个人努力奋斗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勇于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培养合理恰当的就业期望值,适当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将大学生本身的主观需要与客观的社会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调整好就业心态到中小城市、农村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第三,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将个人就业目标及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确保提高就业成功几率。
3.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帮助大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客观清楚地分析环境,正确选择未来职业,积极采取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难障碍,最终实现美好的理想。大学四年是学生不断地探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机。大学生要创造和利用一切机会全面了解社会和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刻苦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就业的挑战性,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正视自己的劳动者身份,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客观辩证地看待当前的就业环境。大学生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平和放松的心态从容面对就业。大学生也要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不断历练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乐观自信地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题目:
姓名:邱显楠
学号:04100503
班级:计算机与科学技术05班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7.24
调查地点:广州大学城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
调查人:黄晓石
调查分工: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和个性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成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前途的烦恼等方面的问题,其心理状况值得注意,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试图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做一综述,以便了解整体状况。因此本次调查目的为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法综合当代大学生的有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年级、家庭状况、地域、专业等有一定关系。而且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的结论对在高校中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与高校学生讨论和访谈,根据学生的亲身体验,编制出高校学生心理压力问卷,并以此问卷对1624名被试进行测查,进而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维度及其相关背景因素。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经因子分析抽取出11个维度;自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与不同维度的压力具有显著的偏相关;在7个维度上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5个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这些结论对有的放矢地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缓解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压力的概念探讨
当stress被引入作为心 理学 术语时,我国心理学词典和教科书对其有多种解释,如压力、应激、紧张、挫折等,当前心理学研究并未给其一个统一的定义。从概念接受角度来说,用压力这个概念则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如果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对其进行定义,那么就可能有多种概念的内涵:如压力反应、压力事件、压力感、压力应对等。如塞里(1936)从生物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生物学反应现象。我国有心理学家则认为压力包括压力事件和心理压力两个概念,压力事件(stress)是指一定令个体紧张,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真正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时形成的带有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而应激则是心理压力的特殊表现形态。从上述观点来看,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压力的定义并不尽相同,可见,压力是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
二、压力研究的取向
纵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压力研究,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种类型:
1.将压力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早期以塞里为代表的生物医学观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有机体的结果,注重研究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而不是引起这种反应的心理社会原因,并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般应激综合症(GAS模型),其观点和研究模式至今还在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将压力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关注压力来源的性质与特征
这类研究把应激作为自变量,研究各种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特征。历史 上,与塞里研究
形成对照的是一段时期里心理学家们把应激与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所指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远不是塞里所强调的躯体性应激源,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3.对压力过程中的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在应激源与应激身心反应中,中介变量如何其作用
例如,认知因素首先被认为是应激的决定因素,Lazarus提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其它还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因素对应激反应起着中介作用。
三、压力研究的阶段
依照压力的研究取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临床取向(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该阶段主要是从病理心理的角度出发,说明生活中的危机事件或身体疾病对个体身心的影响,对危机事件的研究是从压力源研究角度而言的。
主要研究:绑架、家庭成员杀害人(Mayers&Pitt;1976;Morawetz;1982;Petti&Wells;1980);父母离异(Steinberg,1974;Yours,1980)以及创伤性事件(Bulman&wortman,1977)等。身体疾病又是该阶段研究较多的另一个压力源。研究者主要考虑一些传染性小而残废率的重大疾病。包括心脏病(Mehler,1978),激素疾病(Drotar,ousens,1980),癌症(Earle,1979)等。该阶段研究明显不足之处在于被试年龄分布的不均衡,青少年研究只有7%,而成人研究则高达42%,另外过度重视危机和重大压力源而忽视了日常压力源的研究工具缺乏。
第二个发展取向研究阶段。自80年代开始,对压力的研究突破生理心理模式,转向发展心理模式。从压力源来说,日常压力源的研究是第二阶段的显著性标志。日常压力源主要来指家庭、学校、同伴等日常压力事件,例如学校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者着重从发展任务的角度来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应对的关系(oerter,1985)。研究考察了年龄、性别、种族和人格特征对压力的影响,研究了社会支持对象,如压力问题此外,研究者开始从自我概念这一新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内部因素对压力的影响。
四、压力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
1.反应理论——生理医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有机体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具有非特异性。该理论提出应激的“一般适应综合症”模型(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ne,简称GAS)包括警戒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三个阶段,提出用生理参数(肌肉紧张度,皮肤电等)作为应激反应的客观指标,比心理变量或其他的躯体状况在应激的评估和测量上更具有信度和效度,此外GAS理论的提出促进了从生理系统的变化来揭示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这一新的突破口,也是阐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作用机制的关键。
GAS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包含理解人类应激的重要心理因素,把人看作是对不良环境做被动反映的生命体。在强调生理指标的同时,忽视了人心理和行为的反作用。另外对于压力的评价也有较偏向的一面。
2.压力刺激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模型把压力定义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如失业,失恋,天灾,贫困等。其关注的核心在于何种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紧张反应。
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推动压力源(生活事件)的定量化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刺激和疾病关系的认识,从而加速了身心医学的发展。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对于揭示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及精神病症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模型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将活生生的人物理化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心理行为的复杂性。
3.CPT模型——心理学的压力观
压力的CPT模型,即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cognitive_phenomenological_transactional,CPT)模型,该模型的典型人物代表是拉扎罗斯(lazarus)和福克曼(Folkman)等人。该模型的核心点是,应激“既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
该理论模型包含如下三个基本要点:
(1)认知的观点,即认为思维和认知是决定压力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用,换言之,压力感能否产生,以什么形式出现,均取决于个体对其与环境间关系的评估。
(2)现象学的观点,既强调与压力有关的时间、地点、事件、环境以及人物的具体性。
(3)相互作用的观点,包含两大要点:其一,在压力过程中,存在许多中介因素,压力源与中介因素的交互作用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个体最后的反应方式和结果。其二,压力产生与个体与环境间的特定关系,若个体认为自己无力对付环境需求则会产生压力体验。
该模型包含了压力研究的基本的四个要素:压力源、中介变量、生理或心理的反应结果。拉扎罗斯(lazarus和Launier,1978)认为:任何一个事件,只要是环境或内在要求超出了个体的适应性资源,压力就会产生。
与刺激模型理论和GAS模型相比,CPT是有下述特点:(1)不像前两种理论那样,只关注压力过程的两端,而是更注重中间过程的研究,尤其强调了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对于全面理解压力想象具有重要意义;(2)克服了前两种理论中对人的机械生物化的看法,不再将人看作是只受压力情景摆布的消极有机体,而是认可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3)运用该模型可促进对压力的干预方式的研究,如改变中介机制可有效控制压力反应等。
五、压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纵观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压力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法,采用最多的工具是量表或问卷。最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如下表1所示:从以上研究工具分析看,由于依据压力研究理论观点各异,出现了不同压力调查问卷和测量量表,但总体来看他们大部分是考察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源来评价压力,而对压力源研究主要是通过归纳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影响较大且产生压力的事件。事件越多,影响程度越大则表明个体的压力越大。
六、压力研究的 发展 趋势
回顾过去的压力研究 历史 ,可以发现压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中介变量三个领域,从上个世纪末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压力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压力的跨方化研究
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发展任务给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提出了不同的挑战(Greenfield&Cocking,1994)。Markus,Kitayama(1991)和chan(1994)指出,文化的力量可能对压力的评估产生显著影响,压力与心理适应的研究结果是有明显的跨方化差异。对同样的压力事件,不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国家、地区、种族和社会团体中的个体的事件的压力感受和态度不尽相同,这无疑是取决于该文化规则、习俗和观念等因素。
有的研究者对中美两国大学生“学生生活应激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对量表部分因素的反应及其总分都与美国大学生有及其显著的差异,表明我国大学生对应激状态的认知和应对反应不同与美国学生。
Jose和Anna等人(1998)近期对俄罗斯和美国青少年的压力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发现,俄美两国青少年在重大生活事件的压力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俄罗斯青少年的日常压力显著大于美国同龄人,这与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 衰退直接有关。
2.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在压力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常常是关注危机性或重大性生活事件与人的心理适应之间的关
系,如失业、配偶或朋友死亡等危险性压力事件的影响(B.S,Dohrenwent,1981)。后来研究者发现,由日常生活及社会角色所带来的持续压力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由婚姻、育儿及家庭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与人的抑郁有密切相关(Schnefer&Lazarus,1981)。同时发现,时间压力,缺乏自主决策,工作角色含糊不清,工作中的绩效评价等与人的抑郁也有相关很大(Billings&Moos,1982;Kasc,1978)。40多项横断研究均发现了压力与抑郁的显著相关(Compas,Orosan&Grant,1993)。然而,这种相关不局限于抑郁。Compas和Howell(1989)等人发现,压力与内在心理问题相关(可解释11%的变异)要大于外在心理问题的相关(可解释5%的变异)。这可能表明,压力事件与抑郁等与其它症状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压力与各种心理和症状之间均存在普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七、压力研究的评析
1.研究对象的范围过于集中
被试的选择“重两端轻中间”,即重视18岁之前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轻视18岁之后到成熟的中间阶段压力的特点考察,青年时期,尤其是青年中期和晚期日常压力特点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青年中期的压力研究远落后于成人方面的研究,也落后于儿童期的研究。美国心 理学 家科雷汶(W.Kleiwer,1991)指出,有关成人的压力与应对研究已处于“成熟期”,而对于青年的这方面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婴儿期”。这种现状与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全程观不够协调。
2.重静态特点研究,轻动态发展考察。
已有研究对压力随个体成熟而发展变化的特点缺之考察,对18岁之后的大学生压力和应对的发展特点尤其缺之足够的探讨。
3.理论研究较多,干预研究较少。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原因较为复杂, 但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主要表现在: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有些滞后, 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 以及大学生难以准确获取就业信息等;另外, 高校专业设置较为偏窄, 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也有一定的距离, 以及高校缺乏完备的就业指导机构等。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期望值过高, 以及自身素质欠佳等。其中, 主观方面的原因是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主要根源。现就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进行一些分析。
(一) 功利化倾向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 一些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上出现了扭曲, 使得他们的求职择业呈现功利化的倾向。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成为了他们的就业标准;进机关, “官本位”成了他们的就业目标;东南沿海、大城市成了他们的就业方向。大学生就业功利化倾向, 很容易与国家号召大学生“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发生冲突, 而使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压力。
(二) 期望值过高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出身, 他们身体健康、思维活跃、乐观自信、富有个性, 都经受过“十年寒窗”的磨练, 对自己都较为自信, 对未来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而在“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过程中, 他们的高期望与社会的低接纳之间容易出现一些不一致, 而让他们产生心理压力。
(三) 实践能力弱
大学生是时代青年的佼佼者, 因为他们是从广大的高中生中脱颖而出。经过中学学习, 顺利通过高考;进入大学, 完成专业学习, 这些都说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而大学生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大多显得相对薄弱, 这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因为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尽管我国高等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现实, 对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实践能力的薄弱, 平添了大学生太多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对策
(一) 内在———逐步调整与完善
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反应, 不难看出大学生面对困难、挫折和冲突时, 有的焦虑急躁, 有的自备怯懦, 有的退让逃避, 甚至走向极端———憎恨人生和社会。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 他们对目前的就业市场、就业环境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 既不利于就业, 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甚至影响整个人生。作为在就业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 需要积极调整思路, 转变认识观念, 全方位改进就业心理教育实践与管理, 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 切实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 才能使学生顺利的找到如愿的工作。
1. 客观评价自我,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要注意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 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同时, 要做好角色转变, 树立起全新的职业发展观念。应具有发展的眼光和对未来的预见性, 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 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自我评价, 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 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 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做好全面的准备, 积极增进职业适应, 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2. 正确对待挫折,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 切不可因此而自卑。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 它能使人们经受住挫折的打击, 依旧保持进取的勇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求职失败。面对失败, 有的人心情烦躁, 精神不振, 甚至产生自卑感, 这显然是心理承受力不强的表现。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 逆境中更需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支撑。面对求职失败, 应该认真反思, 吸取经验教训, 努力去争取新的机会。
3. 科学建构知识, 逐步增强应变能力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职业种类及要求的变化越来越快。大学生免除就业烦恼的良方之一就是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努力培养塑造自己,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增强应变性, 提高竞争力, 如辅修第二专业或尽可能多地学习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 外在———积极辅助与支持
1. 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教育
一方面, 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另一方面, 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具体做法包括: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 改变不良心态, 消除心理问题, 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耐挫力、创新力、主动参与竞争意识、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人生态度, 加强个性塑造, 克服自负、自卑、焦虑和依赖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 在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面前, 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值, 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2. 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大学生实践技能诸如认知技能、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创新技能等的培养和训练, 可以使大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能力, 对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缓和紧张, 释放压力, 增强自信心、增加成功机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 在重视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 也需要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或教育实习, 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与职业的实际状况, 减少不合适、不正确的就业选择, 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
3.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建设
目前, 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类似的机构, 对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但事实上由于一些原因,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不完善, 在用人单位情报收集、就业资料统计、行业需求分析、劳动力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因此,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服务范围从集中毕业生扩展到面向全校学生, 逐步建立起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拓宽与外界的联络, 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各项准备。
综上所述, 当代大学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 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 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树立远大的理想, 培养良好的品质, 磨练坚强的意志, 多方面体验社会生活,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态, 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 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 树立起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坐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走出就业误区, 顺利就业, 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促进个人的成功并不断发展完善。
摘要: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压力已愈演愈烈。如何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为他们找到合适的解决对策, 已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董文强, 谭初春.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就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444;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9-02
随着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为了求职而四处奔波,而这种形势也给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包括政府、学校以及家长都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求职状况以及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途径就是引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具备积极的应对方式,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高心理资本,从而增加求职成功的概率。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该文以心理资本理论为指导,来研究就业压力过程,通过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体现出我国大学生应对方式、就业压力、心理资本与压力反应的状况,知道学生就业压力究竟来自哪里以及普遍的心理资本状况和应对方式,探索大学生应对方式、就业压力源、压力反应、心理资本间的关联,本人认为这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二、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资本与就业压力以及压力源的关联
(1)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关系分析(表1)
以下数据表明,压力越大,消极应对方式越明显,反之亦然,但是压力反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并没有显著关联,结果表明大学生越是消极,压力反应程度越大。
表1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相关情况
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
压力反应.135**-.0.59.3.95**
生理反应.129**-.0.84.4.58**
心理反应.126**-.0.78.4.85**
行为反应.118**-.0.65.5.26**
*p<.05,**p<.01
(2)心理资本与压力反应关系分析(表2)
心理资本是指能提升绩效的各种“积极导向的心理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它体现了人的心理资源的积累程度,对人的行为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心理资本这一概念的出现,引起包括心理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非常仔细的研究。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明了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并大量的应用到生活当中,该问卷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心理资本问卷。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压力反应及各因子与心理资本呈非常明显的负相关,说明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越高,那么压力反应程度就越低。
表2压力反应与心理资本相关情况
心理资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
压力反应-.357**-.285**-.295**-.214**-.323**
生理反应-.298**-.198**-.206**-.186**-.352**
心理反应-.329**-.208**-.385**-.261**-.315**
行为反应-.396**-.302**-.309**-.256**-.268**
*p<.05,**p<.01
(3)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分析(表3)
总体而言,压力反应与就业压力源呈正相关较为明显,说明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大,他们的压力反应越大,压力反应程度越严重。就业压力源的六个子指标当中,除了社会这个维度与压力反应没有特别明显相关外,其他五个维度都和压力反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都是正相关。
表3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相关情况
就业压力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求职经历因素
压力反应.179
**.168
**.084.135
**.165
**.158
**.175
**
生理反应.150
**.129
**.075.112
**.157
**.139
**.126
**
心理反应.173
**.138
**.072.131
**.143
**.132
**.161
**
行为反应.176
**.147
**.064.124
**.131
**.146
**.171
**
*p<.05,**p<.01
(4)就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关系分析(表4)
就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说明就业压力越大,越容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就业压力源中除社会因素这个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其他五个维度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表4就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相关情况
就业压力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求职经历因素
应对方式.97*.021.076.076.106
*.094
*.091
积极应对方式.012-.75.075.037.009.007.026
消极应对方式.161
**.121
**.042.118
*.143
**.157
**.126**
*p<.05,**p<.01
(5)就业压力源与心理资本关系分析(表5)
结果显示,就业压力源越大则心理资本越小,就业压力越小反而心理资本越大。其中以个人因素与心理资本关系最为显著。就业压力源中除心理资本与社会因素维度及乐观、希望无太大相关之外,其余的均与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呈显著相关。
表5就业压力源与心理资本相关情况
就业压力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求职经历因素
心理资本总分-.151
**-.218
**-.031-.095
*-.136
*-.098
*-.105
*
自我效能-.075-.145
**.034-.062-.086
*-.024-.051
韧性-.084
*-.159
**-.026-.051-.096-.035-.087
希望-.157
**-.179
**-.042-.091
*-.138
*-.087
*-.118
*
乐观-.191
**-.246
**-.073-.113
**-.120
*-.175
**-.151
**
*p<.05,**p<.01
(6)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分析(在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中)(表6)
下面我们采用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在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中)。回归方程以压力反应为因变量,首先以就业压力源作为自变量放到回归方程中,然后再以心理资本与就业压力源作为自变量放到回归方程中。数据表明,该回归方程预测效果非常显著。然而,将心理资本放到回归方程后,心理资本对压力反应的预测效应也很显著。这表明,心理资本在压力反应和就业压力源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表6心理资本对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的中介作用
自变量R2F 值的变化标准回归系数t
第一步就业压力源0.05417.356***0.1754.519***
第二步就业压力源0.12537.158***0.1653.842**
心理资本 -0.354-7.359
* P<0.05;** P<0.01;*** P<0.001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两个大的结论:(1)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半数以上大学生就业压力源水平呈现中高水平;现在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大多还是很积极的,不过也不乏消极的应对方式;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还是比较高的。(2)压力反应越大就业压力源就越高;压力反应各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是呈正相关的,而压力反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并无任何关系;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压力反应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刘万军.基于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2]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6).
[3]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7).
[4]张阔,付立菲,王敬欣.心理资本、学习策略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2011,(01).
1、你的性别--------(A、男 B、女)你的年级-------(A、级 B、级 C、级 D、级)你的学历层次?--------(A、研究生 B、大学本科 C、大学专科 )
2.你是否满意现阶段的大学生活?( )
A、很满意 B、还可以 C、不满意 D、无所谓
3、你的性格?( )
A、开朗活泼 B、沉稳内敛 C、怪异孤僻 D、双重性格
4、你觉得自己是否有心理压力?( )
A、有一点 B、有,比较严重 C、有,很严重 D、没有(选此项终止问卷)
5、下面哪几项带给你带来心理压力?(多选)( )你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一方面?(单选)( )
A、学业问题 B、家庭问题 C、经济问题 D、环境适应问题
E感情问题 F、就业压力及前途问题 H、其他(请补充)-----------------------
6、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多选题)( )
A、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B、学习压力大,面对很多考试
C、对网络过分依赖 D、角色转换和适应障碍 E、情感困惑产生的心理障碍 F、家庭和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G、考研、考公务员和就业的压力
H、独生子女受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 J、其他(请补充)-------------------------
7、你喜欢现在所学专业吗?( )
A、很喜欢 B、不喜欢,想向其他专业方向发展
C、还凑合,过一天算一天 D、既然选择了,就会好好学
8、你觉得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
A、很热门,发展前景很好 B、太冷门,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C、虽然热门,但是竞争压力也很大 D、虽然冷门,但未来很有可能有好发展
9、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怎样?( )
A、很好,并且交际面广 B、虽然交际面不是很宽广,但是与同学老师相处融洽 C、不是很好,容易与人发生摩擦 D、很不好
10、学业与社会兼职的关系是否是你困扰?( )爱情与友情、学业的关系是否使你感到困扰?( )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不会 E、没经历过
11、你认为到目前为止自己哪个阶段压力最大?( )
A、小学和初中 B、高中特别是高考
C、大学(现阶段) D、目前为止压力不大,出身社会或许压力会更大
12、你觉得心理压力对你有什么影响?( )
A、可以转化为动力,促使我进步 B、带来一定负面情绪,对学习生活有一定影响
C、带来严重负面情绪,使我不能正常学习生活 D、没有影响
13、你一般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可多选)( )
A、转移(运动、唱歌、看书) B、发泄(大哭、大喊、倾诉、记日记等)
亲爱的同学,你好!
这份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你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相关事物所持的看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决策提供参考。请理解题意后,根据自己对每一题叙述的看法逐题填写,不要有所遗漏。如无特殊说明,均属单选。本问卷各项答案无所谓对错好坏,且问卷所得结果只做团体性的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对外绝对保密,所以请你依据自己的看法,放心的独立填答,非常感谢你的合作与协助。
姓名:性别:民族:院系:年级: 户籍:农村/城市(请选择)
1.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你会觉得心烦气躁吗?
A.经常B.偶尔C.不会D.从来不会
2.考试前后你心情紧张吗?A.总是B.经常C.偶尔D.从不
3.你认为紧张情绪会给你的考试成绩带来影响吗?
A.会,很大B.会,有点C.有时会D.不会
4.你认为压力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A.是学习的重要动力B.会影响情绪,使我无心向学
5.学业成绩的排名是否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影响?
A.肯定会B..一定程度上会C.偶尔会D.不会
6.你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是否会给你带来心理压力?
A.会B.一般C.不会D.绝不会
7.你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A.很好B.好C.差D.很差
8.你认为宿舍及周边环境状况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学习?
A.非常有利B.比较有利C.比较不利D.非常不利
9.在学校教育中,你对下面列举的哪些问题产生过不满的心理?(多选)
A.学校管理B.班级管理C.教学质量D.奖、助学金的评定
10.你对自己的外型是否满意?A.非常满意B.满意C.不满意D.很不满意
11.如果有条件,你是否愿意自己的外型有所改变?
A非常渴望B希望有变化C顺其自然D不希望
12.你认为身体健康重要吗?A非常重要B 重要C不重要 D一点也不重要
13.你是否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A经常B偶尔C较少D无
14.你与班上及宿舍同学相处如何?A很好B好C差D很差
15.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间的沟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碍?
A有很大障碍B有时有障碍C比较少D无
16.你是否有知心朋友?A 有,很多B有,较多 C有,较少D 几乎没有
17.你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会让你感到压力?
A经常B偶尔C不会D根本不会
18.当你对异性表白遭拒绝,会感到有压力吗?
A经常B偶尔C不会D根本不会
19.当你被异性追求时,会感到不安吗?A经常B偶尔C不会D根本不会
20.如果你单相思异性朋友,是否会有压力?
A经常B偶尔C不会D根本不会
21.你是否曾为如何恋爱与其他关系而产生不快情绪?
A 经常B有时C较少D无
22.你认为与周围同学相比自己的经济状况处于何种水平?
A 高B一般C较低D低的多
23.你是否曾因同学间的攀比而产生困扰?A 经常B有时C较少D无
24.你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收费合理吗?A 过高B合理C 偏低
25.你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多选)
A学校奖学金B困难资助、勤工助学C父母给予D亲友资助E贷款F社会资助G其他------------------(请注明)
26.你在校期间主要支出是什么?(多选)
A伙食B学费C购书D服装E大小型学习工具(电脑、文具等)F 医疗G旅游H租房I其他
27.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
A很满意B一般C有所不满D非常不满
28.毕业后你的选择是什么?A就业B考研C不知道
29.你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好吗?A很好B一般化C不太好D很差
30.你认为考研压力大吗?A很大B一般C不太大D无
31.你如何评价父母对自己的期望?A非常高B较高C一般D无
32.你认为父母的期望会带给你压力吗?A很大B大C较小D无
33.你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过吗? A经常B偶尔C很少D 无
34.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会让你感到困惑吗?A很大 B一般C很少D无
35.你是否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目标?A经常 B 偶尔C较少D无
36.你对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多选)
A工作轻松B专业对口C收入高发展好D对社会贡献大E人际关系好 F 工作稳定 G 兴趣 H 其他
37.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救助?
A家人 B 亲友 C 男|女朋友D 知心朋友E老师
F学长G专业人员H不找任何人
38.你会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
A.转移(心理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B.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
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D.顺其自然、自然调整
39.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至小排序———————————
A.经济问题B.恋爱问题C.人际关系问题D.家庭问题E.学业问题F.个人前途及就业G.国家发展前途
A经常 B 偶尔 C较少 D无
35.你对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多选)
A工作轻松 B专业对口 C收入高发展好 D对社会贡献大 E人际关系好 F 工作稳定 G 兴趣 H 其他
36.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救助?
A家人 B 亲友 C 男|女朋友 D 知心朋友 E老师 F学长 G专业人员 H不找任何人
37.你会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
A.转移(心理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B.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
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D.顺其自然、自然调整
38.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至小排序
A.经济问题 B.恋爱问题 C.人际关系问题 D.家庭问题 E.学业问题 F.人前途及就业 G.国家发展前途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天水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在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帮助体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减缓压力,为合理就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就业观 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竞争机制的引入、高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高峰期,体育专业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毕业时所感受到的压力。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产业结构整合不同步、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规格不同等矛盾使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对于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四年级学生及其就业中存在的择业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观、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多次走访专家、学者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座谈;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观
1.学生的职业规划
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8%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有具体的规划;30%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有一定的规划;60%的学生只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没有总结和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没有考虑过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这说明体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还需认真思考和加强这方面意识。
“先就业后择业”是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在选择职业问题上,是否可以放弃自己的专业,先就业了?70%的学生还是抱着先就业的态度,愿意放弃所学专业;有16%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过;近10%的学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其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这样的调查,大多数学生还是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而少数学生的专业对口观点,还需指导老师从继续求学和自主创业多方面进行引导。
2.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
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压力,体育专业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判断,这些判断都来自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专业、学习成绩、爱好特长等方面。6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就业面窄,很难就业。12%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用武之地,工作肯定有,但找个好工作还是比较困难;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不错。针对学生这样的就业观,老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社会实践能力,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心态,认真指导学生对就业形势客观、正确的判断。
3.学生对于求职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职业的稳定性和高收入是每位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在求职中学到东西是学生们不被看重的,而先找份活干、解决温饱问题更是学生们不想接受的现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求职的行为过程中将不公平竞争、缺少社会关系和求职信息不畅通等方面设为最困扰的事;将人才招聘会,亲戚介绍、毛遂自荐、网上投简历等现代信息定位最好的求职渠道。从目前形势来看,学生的求职行为存在一定阻挠,所以老师应对学生多进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
(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状况
1.学生就业压力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就业压力的体育专业学生比例为 94.9%,没有就业压力的仅占 5.1%,天水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存在就业压力,且其压力水平处于高偏上水平。
2.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专业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是必备条件,在体育生对就业优越条件的调查中看出,“个人专长”“强健的体魄”和“较好的个人修养”占有较高的地位,这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工作的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才是体育专业学生最具优越的条件。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体育专业生应不断塑造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综合素质的全面性也是体育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之一。
(2)收入因素。多数毕业生对工资的要求偏高,体育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从调查结果看出要求工资在2500~3500 元的占首位,3500~5000 元的占第二位、1500~2500 元的占第三位、5000以上的占第四位,較高的就业期望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冲突也是造成体育专业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3)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是造成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的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做家长共同的心愿,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直接造成孩子的压力感,有的家庭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不懂得体育专业的特点,更不懂得如何去引导子女的就业观,只是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子女身上,一味的要求子女进好单位,大单位。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就业时的心理活动,会影响到对就业形势的价值判断。
(4)学校因素。在我国的高校管理中,很多管理者不够重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不够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很多院校没有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学生在求职中常常表现出盲目和不知所措。尽管我院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进一步深化,但对就业压力的缓解还是处于完善中。因此,学校因素也是就业压力的原因之一。
(5)社会因素。很多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会考虑利用人际关系来顺利就业,“托关系走后门”。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不良因素。这种不良的环境造成了就业的不公平性,有能力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没能力的学生却找到了好的工作,所以在某种程度也影响学生的就业,增大了就业压力。
三、建议
(一)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就业观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我院管理者应多为学生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的规划工作,多组织就业求职培训、多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二)在求职的过程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保持平常心,分析形势,认清自己,对求职压力要有充分准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争取平衡,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家长应积极主动关心子女的就业心理状态,用家庭的温暖多鼓励子女面对现实,让子女敢于挑战,用良好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四)学校方面应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拓宽就业口径,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拓宽毕业生知识面。完善我校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毕业生择业观念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就业创业并重的观念。
(五)健全公平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围绕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体育专业招生人数。
参考文献:
[1] 沈雁华,张铎,陈颖.体育院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6.
[2] 吴雪影.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2.7.
[3] 董建琦.山西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J].运动.2012.6(43).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06-15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11-16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反馈12-14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之就业心理调查报告07-02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09-21
关于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报告11-15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征07-03
中学生心理压力调查10-15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05-23
浅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