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精选8篇)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篇1

1.我国人才供需不平衡

我国当前企业求才若渴,高级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国民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是人力资源大国,但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截至2009年底,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人才培养比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一般以高中为起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占人口总数的25%以上,本科以上的占15%以上。从业人口方面,2008年中国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6%。2.遍地都是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

一有大型招聘活动,找工作、换工作的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招聘会,很多人花了钱,虽然进了招聘会,却连和招聘官交谈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投了简历就如石沉大海。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感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太难了。”据估算,2008年全国至少有100万名毕业生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

2.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量的差距太大

很多人读大学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或者说满意的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就目前表面形势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611万,是扩招前的5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率却远远小于此。3.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几年出现,每隔几年热门专业从某几个专业转移到另几个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这些热门专业刚开始时毕业人数少,求大于供,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几年之后热门专业毕业的人数大增,已经超过饱和,工作难找,造成供过于求的现象。

4.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生读书的初衷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满意的工作,刚刚毕业,一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找到一份条件较好,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的工作。从而对相对较低的薪水岗位不屑一顾。理论是书本上的,不会把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学得再多也等于无用之才。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生,关键是看能不能把理论用于实践。所以,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值不能太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

5.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至2009年底,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100万以上。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多种原因。

1.大学毕业生的“过剩”

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供给过剩,而是结构“短缺”的过剩 当前,由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结构层面上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专业领域层面上。其一,西部地区、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大学生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奇缺,而发达地区却无法有效配置。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广大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直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这里不存在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真正存在就业难问题的是在大城市。另外,大学毕业生若去了农村就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想换到大城市工作,至少会面临三种成本:一是工作搜寻成本,即为了在城市中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所发生的支出;二是与工作单位相关的福利和人力资本损失;三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即在一些地区为了让原单位放人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因此,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一般会首先考虑留在城市。其二,学历层次和学科专业等结构上的不平衡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某专业领域,高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也不足,而其他专业领域却大量冗余。这些差异也导致大量大学生人才在配置上面的失调。在总量一致的情况下,结构的不平衡依然会导致供需不平衡。

2.大学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价值观上存在着问题

有较多的大学辅导员,虽然常常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教育引导学生在最终就业的时候“先就业,后择业”,但在平时教育时就常使用以机关工作人员怎么样好、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条件怎么样优越为例,语言上进行潜在无意识教育引导。他们的引导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但错就错在学生意识到以后择业就要以这样的标准来选择工作。而民企、外企、自己创业,将成为就业市场增长最快的园地。由于这种价值观的潜在引导,造成学生放弃发展和成长最快、最有活力和前途的就业大道,学生的人生前途怎么可能宽广? 3.社会意识的影响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即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第二,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自主创业在商界脱颖而出。第三,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第四,毕业生缺乏创业观。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4.普通高等院校逐年扩招,总体专业结构上的无计划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现在普通高校都在逐年扩招,各院校虽然在校内招生上做到了应对人才市场的需要计划招生,但由于大学生培养的时间延时和全国总体上专业结构上的无计划性,造成大学毕业生毕业时供需不平衡,一毕业就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供需出现混乱现象。另外,一些学校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单一,造成学生尽管知识深度有所加强,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受到限制。

5.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上大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它受到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扩招后的就业难与同时出现的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就是最直接的反映。造成大量毕业生根据投资收益率来选择就业岗位,这就造成发达地区、高薪岗位就业扎堆现象。大部分学生对社会的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热衷于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不愿去急需人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居高不下,存在脱离实际的要求;至今仍停留在传统精英教育阶段形成的“大学生是人上人”的思维定式上,高不成低不就。这些观念不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还会难上加难。

6.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自我推销能力

我国的大学生不会自己推销自己,出卖自己,在市场上插上草标,把自己标个好价钱,让买主——企业雇主来把你买回去。一个人的求职能力相当于产品生产者的营销能力。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营销手段与策略与包装;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自己使用有效的策略把自己推销出去。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荐技巧。

7.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低下

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大学扩招造成的大学生入学生源素质的低下,进一步造成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低下。

8.部分学生缺乏忧患意识,他们仍沉溺于“天之骄子”之称

“天之骄子”的意识造成了部分大学毕业生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这无疑造成走向社会另一巨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态主要表现在两种不良的择业观中:一是消极等待;二是过于强调专业对口。

9.企事业单位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及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

随着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期望也水涨船高,出现了互相攀比,盲目提高录用标准的现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管实际岗位是否需要,动辄要求应聘学生通过英语六级,更有甚者,把身高、长相、气质都作为选拔的条件。另外,有的单位把工作经验作为应聘条件之一,更是限制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

三、对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引导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对策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当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重享受、高消费、相互攀比、追求名牌等, 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也与新时期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中“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内容是背道而驰的。为此, 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正确引导, 帮助他们树立起适度、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观。

一、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大学生中大部分人能够理性消费, 学习消费是主流, 但是确实还存在着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费结构不合理, 存在“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倾向。绝大多数同学除了正常的吃、穿、书、文具和日用品费用外, 其他的开支在加大, 所占的比例也偏高。主要表现在片面追求物质享受, 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 而对精神生活投资甚少, 即使有所投入, 也只限于娱乐、消遣性的消费, 对最应该做的智力投资不足, 上网、旅游、谈恋爱、社交活动、追求时尚和品牌的消费在有的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二是消费层次不均衡, 两极分化现象逐渐严重。据北京晨报最近组织的抽样调查显示, 目前在校大学生消费分为四档:“贫困型”消费, 每月三四百元, “经济型”消费, 需要七八百元, “小康型”消费为千元出头, 而奢侈型消费则达万元。这其中个体差异极为悬殊, 尤其是“奢侈型”消费和“贫困型”消费之间的差异, 这对生活在同一集体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坏的影响, 这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中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的一个具体反映。三是高消费盛行, 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目前, 大学生中高消费盛行, 有的学生饭菜要吃出品位;服装要穿出档次;手机要配上新款;外出上街要打的士;一个长途电话要打几十分钟, 另外大学生中的手机、电脑、旅游、恋爱消费等“特殊”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 大学生的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食堂的饭菜到处乱丢, 还能穿的衣服要扔丢, 晚上教室里灯火通明, 而其中学习的人却极少, 宿舍里水长流不止, 而学生熟视无睹。什么节约资源, 可持续消费, 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观念。

二、大学生消费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的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趋完善, 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存在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及社会上各种传媒对消费的大肆宣传, 扩大了大学生的消费范围, 为他们的各种消费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另一方面, 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 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部分大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在当前社会当中, 许多媒体都在宣传引导社会扩大消费, 用以激活市场和经济, 但是他们忽视了如何科学全面地引导消费者消费, 只是片面地、单纯地鼓吹消费的重要性,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即将走向社会, 并奢望走向社会前列的大学生是一种误导。因此, 社会要倡导一种正确的消费观念, 反对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家庭的原因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重, 在子女上大学后, 父母生怕孩子在外受苦, 所以宁愿自己在家省吃俭用, “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在消费方面总是尽其所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哪怕是借钱也要满足他们。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 事实上这是非理智的爱, 不仅无益而且危险。在西方国家, 父母非常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消费上宠爱甚至溺爱孩子的倾向即使在亚洲也很难找到伙伴, 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韩国和日本都是反对溺爱下一代的, 他们的经验就是“再富也要穷孩子!”因为孩子处于身心成长过程中, 家长在分配家庭成员的消费比例时, 要考虑哪一种更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 学校的原因

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是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 而把消费看作是大学生个人的私事, 很少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态, 对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缺乏应有的有效的思想引导和应对措施。尤其是近几年, 高等学校持续扩招, 学生人数年年增加, 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却又跟不上, 这也是大学生不良消费产生的温床。因此, 高校要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 改善生活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 使消费环境美观、舒适、安全、便利, 使消费对象 (尤其是食品) 安全、可靠、优质, 满足学生适度的休闲和享乐消费。

三、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科学对策

(一) 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观念

1. 适度消费与节俭的一致性。

适度消费是以劳动贡献与报酬为前提的, 以生理、心理、精神需要为根据。而过度消费, 超过经济能力许可的消费、奢侈消费, 或消费不足, 该消费不消费, 过着清贫如洗的生活, 都不符合消费道德的要求。适度消费与节俭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有他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 中道才是德性。”他在论述他的消费观时说:“在财富的接受和支付上, 中间性是慷慨, 过度了变成挥霍, 不及了就变成吝啬”。而节俭刚好处在挥霍和吝啬之间, 适度也可以说是过度和不及之间的一种中道。适度消费并不是完全否定节俭, 相反, 节俭应合理地、更为深层次地包含在适度消费之中。从社会生产的角度, 人类面临的是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在人类不断向前的生产利用中保持一个适度的中道, 尤其是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要加以保护, 因而在这一消费层次上, 节俭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从个人生活的角度看, 节俭首先应该是“量入为出”, 根据个人收入水平、财力合理安排消费;再者, 节俭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精神仍应保持, 这是抵制享乐主义不良思想侵蚀的有力武器之一。

2. 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心教育, 体谅父母, 合理消费, 适度从俭。

自古以来, 中国社会往往把俭、侈与善、恶联系在一起, 认为俭善侈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他把简约看成是高尚的品德, 认为奢侈是严重的恶行。简约节用, 并不仅是由于经济原因, 古人把节俭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简约有助于正心养性, 过分追求物质消费和感官享受就会导致失去理智, 迷失志向, 人格毁损。诸葛亮进一步提出“俭以养德”。他写信给他的儿子:“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薄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志远。”深层的含义就是, 通过理智来淡化人的物质欲望, 节制人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 使这种追求合乎道德, 合于情理, 合于礼仪。把感官快乐和享受放在人生价值的第二位, 把对远大美好的理想、志向、人格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绝大多数大学生作为纯粹的消费者, 他们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父母, 在家庭的消费结构中, 消费的支出更多地是往子女身上倾斜。而高校并轨收费以后, 大学生一年的开支一般在一万元左右, 多达二三万, 应该说有不少的家庭在经济上压力是很大的。而父母们总是尽可能的满足子女的消费要求, 有一些大学生虽然经济条件一般, 但是为了所谓的面子而盲目攀比, 打肿脸充胖子。他们向家庭过度索要补贴, 不是满足自己日常生活的开销, 而是为了奢侈性、炫耀性的消费, 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的大学生甚至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 走上了一条犯罪道路。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 但过分的追求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 大学生应该多体谅自己的父母, 消费应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消费, 适度从俭

(二) 提倡“绿色消费”, 树立可持续消费新理念

所谓“绿色消费”, 是指以简朴和健康的生活为目标, 在物质消费中偏爱“绿色产品”的消费方式。目前, 世界上正掀起一场绿色消费的革命, 这是一场从人的消费开始的革命。通过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从绿色消费开始, 经过绿色市场, 推动对生态技术的需求, 以及绿色生产的发展, , 拒绝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的消费方式, 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转变, 发展可持续生活的消费方式。个人生活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从实质上讲, 它是以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费为基础和前提的, 施里达施.拉尔夫曾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讲, 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浪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今天强调在个人生活消费中用可持续消费的观念来规范, 就是告诉每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同所从事的其他一切经济活动一样, 关系到人与自然或人与环境的关系状况, 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它以炫耀性、时尚性、挥霍性为特征, 这与所提倡的可持续消费背道而驰的。在西方社会颇为流行的消费主义文化, 已经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 对西方社会这种新的消费观念, 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很快就接受了, 并在实际消费生活中实践起来。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篇3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中指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形势严峻。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在就业能力和水平及就业观念等方面,很难满足市场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学校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不仅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变得极为迫切。本文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毕业人数剧增,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进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而相应的社会却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截止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社科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9.1%,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数十万人没有找到工作。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时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受到挤压,同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力逐渐缩小,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二)高校的专业学科设置滞后,满足不了市场的有效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不断延伸,涌现新的岗位和专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然而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地增设热门专业,没有较好的把握市场动向,致使社会供求大于需求,毕业生在市场求职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仍然是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课程老化,缺乏弹性,同时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使得学生不能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更重要的是缺乏个性和创新思维。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满足不了有效的市场需求,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缓解就业压力,加快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三)市场资源配置及公平性不足

长期以来,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很多就业体制和机制并不完善,导致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机会越来越少,就业不公平现象严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够完善,许多人事管理制度仍然带有计划体制的色彩,不少用人单位都受到限制。社会关系为就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外求职渠道狭窄,信息不灵通,也加剧了就业的难度。而占有社会资源较少的毕业生更难找到工作。这两个因素显示出人才资源配置的非公平性、主观性。这种用人机制稳固了了阶层固化,很难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高校缺乏对毕业生有针对的、完善的就业指导,他们只注重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法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要搞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就应加快完善相应的服务机构、配备专门化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南。

(五)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社会化程度偏低,很多学生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另外在择业观念上,高校毕业生求职期望值偏高。大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就业选择单一,多数倾向于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等行业。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人生定位不准确。

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已有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尽力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并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措施。

(一)面向基层,提高就业率

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工作。他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西部偏远艰苦的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扩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建功立业。这一番讲话揭示了各类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进一步指出了基层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有了较大的转变,但仍有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不愿去基层。如何使面向基层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转变就业观念是前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到基层、一线去,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其次,党和政府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必须制定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只有积极落实面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工作和生活条件上逐步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畅通面向基层的人才选拔机制,才能增强基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走进基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大正能量的重要路径。

nlc202309020631

(二)经济发展是根本

习近平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他还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一是要在发展中同时实现高增长与高就业。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资源要得到优化合理的配置,避免结构性的失业,把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产生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双重效果。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之第一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第一目标。

(三)高校应建立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真正意义的就业指导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只有完善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方式和方法以及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才能在组织和队伍上给予坚强的保证。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扶持更多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是支持青年创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相关创业优惠政策。二是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注重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三是加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提供完整的信息,实现高校就业服务于社会。

(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相统一,高校不能盲目地扩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增强学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一,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注重对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第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降低教育成本,培养社会急需的,适应不同岗位的实用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刘晓波,张志建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建平.增强责任意识,全方位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4)

[3] 刘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

[4] 鲍光明.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5] 应届大学生就业状况全调查[N].北京商报,2009-06-16

[6] 韩海浪.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N].教育探索.2010.(10)

[7]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作者简介:万金,女,(1990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学,在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篇4

浅谈当代大学毕业生通用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者:陈腊文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20期

[摘要]高等院校要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更要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从事职业所需的通用技能。而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指导毕业生不断加强职业道德、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学习和创新、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应变能力、仪表举止等自身通用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通用技能内容

[作者简介]陈腊文(1972-),男,湖南攸县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和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湖南株洲41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资助项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27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0-0176-0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院校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使学生拥有从事某项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更要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从事职业所需的通用能力。其中,从事某项工作的熟练技能即职业岗位技能属于专业技能,而职业素质等则属于通用技能。通用技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它与专业技能互为补充,形成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说,一个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都很高的人,他的整体工作能力一定是良好的。因此,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除了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技能外,更要不断地加强自己通用技能的培养,增强自身的择业、就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取得节节胜利。

一、通用技能的基本内涵

通用技能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通用性”的技能,对于各种职业而言,这种技能都是适用的。它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而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能力。具体来说,通用技能就是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技能,该技能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及灵活性、适应性和机动性,是个人获得就业机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用技能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专业技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业技能受到工作性质的限制,一门专门的技能可能只是一个企业或是一类企业的需要,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岗位要求,个体离开这个特定的工作岗位,这项技能可能就再也没有使用的空间了,因此它的可迁移性很小,不能或是很难被个体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发挥作用。

通用技能则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的技能是个体能够获得就业的基本前提,更是个体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友好相处,充分利用工作资源,保持持续劳动力,获取更大竞争优势,有效维持就业的前提,也是个体在需要的时候重新获得就业的有力保证。

二、通用技能的主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用技能的培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通用技能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通用技能的内涵界定偏重于技能型,它既包括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全面素质的部分要求。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通用技能大体上可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爱岗敬业意识,是做好岗位工作的根本和思想保证,是专业技能的灵魂,是通用技能的精神支柱。一个人的成功固然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没有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与成功失之交臂。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想成就一番事业,就离不开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良知、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理想的帮助和支持,成功离不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表达沟通。表达沟通能力是个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思维载体,利用演讲、会见、对话、讨论等方式将个人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或文字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为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语言和文字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论我们今后从事管理工作还是技术工作,不论在政府机关还是民营企业,不论是用语言还是用文字,清楚、准确地表述是十分必要的。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讲述事实,表达观点,能够撰写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公函等文书,这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可以通过日常训练、参加专门的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沟通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多种技能。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方式是语言沟通,包括口头和书面的。除了语言以外,非语言方式也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沟通也常常被称为身体语言,包括衣着、表情、神态、姿势等。能够准确、高效地将信息传递给信息的接收方,并能正确理解对方的信息,这是大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沟通能力。

3.人际交往。人是社会的人,交往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追求,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紧密的今天,人际交往的影响性越来越大。所谓社交能力,就是指与他人传递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通过交往,我们可以使自己的设想和创造得到实践的检验与认可,这是人们在工作中相互存在着的内部的人际交往。另外,外部的人际交往是直接关系到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4.分析判断。分析判断就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解决一定的问题而制订行动方案并优化选择的过程。一个独立处理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因此,分析判断能力也就是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特定的问题,分析判断一般包括以下环节:问题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特点;确定目标——确定最后希望达到的效果;拟订方案——同一目标的实现往往不只有一种方案,通过对不同途径和步骤的排列与组合,拟订数套行动方案备选;方案评估——对备选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后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权衡每一个方案的利弊得失;方案选择——从备选的行动方案中选定最后行动的方案。

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规范和完善分析判断问题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自己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5.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通过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化解矛盾,实现工作的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换位思考能力、高超的总结能力、解决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等。

解决问题包括辨识问题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该技能可用于寻求方法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寻求解决方案,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6.学习和创新。学习就是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求知和钻研,学习能力是动态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一个尺度。知识经济时代,更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大学生既要培养自己能“闻一以知十”“举一而反三”的能力,也要培养自己能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在专业技能上能不断加强储备潜能的能力,更要培养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自我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扬长避短,不断加以自我调整改进的能力,为不断创业打下基础。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现代社会对人的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应届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要经过系统培训才能具备直接进行业务操作的能力,因此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要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根源,也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书本上过去情境的重复,都需要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在前人发现或者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者改进革新方案。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故鼎新、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

思维和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

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固守成规、一成不变只能停滞不前。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有创新意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大胆改革和创新是大学毕业生适应职业需要所必备的素质。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因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这些都需要有创新意识的工作人员来完成。

7.团队合作。团队合作能力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在团队中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共同努力的能力,是个人在工作中与同事和谐共事的能力,是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理解团队目标、组织结构、个人职责,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互相帮助的能力。它包括善于与团队其他人沟通协调,能扮演适当角色,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保持团队的融洽等等。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需要在协作中发展,谁也离不开谁。与他人合作的技能包括准备计划和执行活动时在团队中与人合作,可应用于参与小组活动、研讨课程或项目、协助他人执行工作任务、参与团队为当地社区组织活动等。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特别是经营规模宏大的知名企业往往更加重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8.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指成功地运用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影响机构的活动,并达到最佳的工作目标。现代科学技术已经综合化、社会化,协作趋势日益增强,大到一个公司,小到一个团队,其活动过程都在紧密地相互支持与协作,这就出现了组织管理和协调的问题,也就势必要求组织者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项工作、一个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

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对人心的把握与引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人往往工作有主动性,对他人有影响力,有发展潜力,有培养价值。很多招聘单位面试后常有“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情景测试,这就是对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考验。曾有一位普通院校毕业生,一个重点院校毕业生和一个研究生三人同场竞争,在最后的测试环节中普通院校大学生胜出,他就胜在组织管理能力上。在那场“测试”中,组织者没有告诉三个应聘者会采取怎么样的方式测试,只是告诉他们,经理一会儿就来,你们先随意坐着谈点什么。在“闲聊”的过程中,这个普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平时参加的社会活动多,经常承担组织者的角色,“闲聊”中自然而然地也就常常引领着其他两人的话题。当经理出现时,公布录用结果的时候也就到了。

9.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就是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反馈、随机应变地进行调节的能力。现代社会复杂多变,大学生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完成学业走上具体工作岗位以后,有些知识用不上,有些知识不够用,很多的要从头学起,这就需要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行为方式,尽快地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应变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如果事态得不到迅速控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这就要求应对者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要临危不乱和快速决断。应变能力常常会体现在工作中,当碰到和同事争执、生产经营失误、生产事故发生等情况时,应变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的措施、想法再完美也无多大利用价值,应变能力体现在能否即时处理妥当上。

10.仪表举止。仪表举止是一个人的体形、外貌、气色、服饰、言行举止、精神状态等的总和,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的结合,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与气质。这就要求我们服饰要整洁得体,要根据自己的身材、年龄、肤色、气质、职业等特点,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服装特色;服饰要与人的身材、身份以及季节、场合相协调。化妆也要恰到好处,同时,言行举止要稳重端庄,待人接物要尽量做到自然娴雅、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既不要拘谨死板,也不要矫揉造作。社交和公共场合,切忌东倒西歪,靠墙倚门,晃动身子,频繁走动,耸肩搭背和卡腰抱胸。坐姿一定要端正,切忌头随意向后仰靠,或歪身倚在靠椅上,显出懒洋洋的样子。行走时身体要略向前倾,全身重量集中于脚掌前部,步履节奏均匀、轻松,给人以敏捷、矫健的感觉。

通用技能所包含的内容很多,除了以上所陈述的十种之外,还包括计算机操作、外语的应用等等。

[参考文献]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篇5

摘 要 :众所周知,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极其宝贵和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轻松,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来自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本人。要缓解就业难问题,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途径,社会、高校、大学生三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各尽其责。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问题 ;对策;人才市场

正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难与社会新增岗位有限、事业单位人员精简的影响有关,但与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有密切关系。关注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认识,很多人把主要原因归结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问题,认为只要转变了就业观念,就能大幅度的缓解这个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众多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已经在下降,应届大学 毕业生对月薪 的预期 连年下跌。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没有缓解。显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拿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来做说辞了。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反思。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之 一,来自高校,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对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到位。高等院校往往被看作人才的生产基地,招生和就业是人才生产的入口和出口。在市场 机制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需求取向,做到产 销对路。但是一些学校 出于行政业绩 和经济效益的考虑,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不考虑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定位,某些专业大幅度盲 目扩招,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 积压过 剩”。另一方面,学校在扩招的过程中,出现了师资短、设施不足、生源 素质下降等现象,由此而产生了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的质量下滑,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问题之二,来 自高校就业部门,就业部门对自身工作 内容的认识较模糊。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许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就只是 :介绍就业形势、宣传就业政策、制定就业办法、发布需 求信息、开展毕业教育、编制就业方案等,就业指导力度远远不够。问题之三,来自大学生本人,大学生择 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曾有专家预 测,随着大学生的不断增多,社会、家庭、大学生本人对就业的期望值会不断下调。然而事 实并非 如此。由于受计划经 济的长期影 响,大学 生就业观念还存在着偏差,“ 精英情结 ” 在很 多人的头脑 中根深 蒂固,“ 精 英情结 ” 的泛化 使得 大学生 把择业 目标定得过高,高薪、白领、大城市仍然是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有学生谈及心 目中的理 想单位时写道 :“ 钱多 事少离 家近,位 高权

重责任轻,每日睡到自然醒,薪水数 到手抽筋。”而大量的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却无人问津。一边 放着 现成 的工作没人要,一边因找不到好工作而高喊就 业难,这一矛盾正是 目 前 大学生 就业的 真实写 照。加之,大学生 就业中,学历、专业、地区等方面的供需结 构性矛盾的突 出,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 岗位不对 口现象的增多,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利影 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生在就业中仍固守传统观念,一味强调专业

对 口,对物质待遇 以及就业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想法,就会大大地缩小自己的择业空间。问题之四,来自用人单位,用人观念与实际工作需要错位。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篇6

根据国家的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且其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席连俊n.d.)。然而,由于大学生缺乏语言环境,口语课程设置较少,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贯彻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研究在校大学生的现状,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设计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的口语课教学。

一、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

1.评估标准的单一性

如今,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估标准就是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而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评估标准就是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各机构对院校的评价也是以考级通过率为主要标准。因此,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始终没有摆脱应付考试的负担。对于毕业生来说,要想进入外企,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一块好的敲门砖。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

2.学习者认知特征的多元性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于有些学生只有在面对老外的时候才敢说英文。

2.1心理/情感因素

由于性格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每个学生个体认知的表现方式就不同:对口头解说没有视像辅助的学习内容则难于理解;听觉型的学生喜欢通过谈话交流、课堂表演、听唱歌曲、磁带来学习英语;而动觉型的学生则喜欢通过读和写,动手操作学习(蔡苏勤2004)。但是很多学习者并不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而盲目地运用别人认为正确的学习策略,无法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故而学习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质,用一个模式和一种要求来教学,那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2.2学习者原有语言能力的局限性

高校中的大班化教学使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严重受到限制,同时也不适合教师安排课堂活动(黄辉2008)。因此,大多数学生缺少口语训练的机会。而这种现状在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时直接表现为学生底气不足,不敢开口,间接表现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期望值不高。故而,导致学习者个体的学习动机低下,学习态度被动,课堂参与度不高,遇到困难迂回绕道,学习持久性难以保持等种种现象。

3.班级规模大,缺乏师生沟通

由于人数过多、规模膨胀,大班英语教学中仅有的师生间的一对一交流活动也只限于教师和个别学生,而绝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行为则大大受到限制,他们只能被动地输入,而不能主动地输出(席连俊2000)。由于缺乏师生交流,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个别指导,使许多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信心,因此教学质量也就无从保证

二、提高口语应试策略

1.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直以来,中国学生重视的是语法和阅读的练习。由于缺少语言环境,课堂训练少,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对于开口说外语存在着恐惧感。一些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过分紧张,这都严重影响了他们实际语言能力的发挥,也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成绩。事实上,心理负担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只要在平时学习中踊跃参与各项口语活动,不怕出错,大胆表达,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心理负担也会在自信心倍增的情况下逐渐得到克服,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薛伟中2005)。

2.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们应该积极地创造语言环境,利用一切机会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语音聊天室都是练习口语,提高口语的好去处。

3.掌握基本句型,提高流利性和准确性

英语中存在着很多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单位,它们在日常的交往中使用得很多。心理语言学家

Steinberg(1982)在制定语言产生模式时说过:任何一个语言产生模式都必须有一套特殊的运用方法。固定句型的使用不仅可以明显地提高口语的流利性,同时还可以保证准确性。因此,考生要记住大量的常见结构,并在口语交际中付诸实践,就可以流畅自如地把自己的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

4.话题训练

口语考试多以话题为中心,话题都是围绕大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现象或者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来展开的(王艳2001)。所以考前考生可以多进行话题训练,可以根据样题自己设计题型,也可以和同学之间合作进行训练。对一些大家关心或熟知的热门话题可以培养自己口头作文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此类问题时应该涉及实质问题,对话题进行有针对的回答。在阐述观点时,考生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实,在论证观点时,也要做到严谨,合乎情理。

5.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较充分的了解,才能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所运用语言的场合、目的、对象不同,采取的方式也要变化。作为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不结合语境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就不会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这也就是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三个评分标准之一:适切性,即不同的场合要注意言语的得体,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外语学习。

总之,口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口语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口语老师在教学中,既要抓好语言教学,又要充分注意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进行英语口语交际的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把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篇7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毕业生一部分就业还是很不错的,这得益于这部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高和所学技能过硬。但还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问题集中表现为,国家体制内就业难、一线大城市就业难和高薪酬就业难。

(一)国家体制内就业难

2012年11月19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人。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 539人报名,最终报名成功的7 186人中,近半为本科学历,并且还有29名硕士。其实,本科硕士们争相应聘清洁工,并不是冲着这一工作本身去的,而是冲着编制和户口去的。因为按照哈尔滨市的相关规定,“对新进人员均按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公务员热”就是大学毕业生对“体制内”偏好的很好说明。据统计,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报名人数总量达到1 357 056人。从报考情况来看,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占60%。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有很多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还是老观念,都还是国字头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而国家正式编制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体制内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一线大城市就业难

大城市经济发达、资源丰富、机会多是大学生首选到一线城市就业的主要原因。在2013年的国考报名中,有132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除了这些职位本身对专业、基层工作经历等的要求过严外,其多在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也是众多报考者将其排除的原因。面对大学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情形,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多数人希望到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就业,他们过分强调和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由于一线城市大批人才的涌入,供大于求的现象必然出现。同时,一线城市房价及各项生活成本很高,大学生想在一线城市扎根生存下去也是个不小的难题。

(三)高薪酬就业难

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毕业时第一份工作能够接受的最低月收入)。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2 500元)比2010届(2 207元)上升了293元。连续两届的月收入期待底线的上升与物价的上涨不无关系,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大学毕业生对薪资水平的不断上涨的要求。大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再高一点。然而一个正规企业不会把高薪资一下子就给一名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的。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难、体制内就业难和高薪就业难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那么,造成大学就业难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体制内外待遇不平等导致大学就业观错位

大学毕业生为何如此留恋大城市,又为何这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所谓的体制内单位,关键问题就在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薪酬、福利的不平等。

首先,国家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的社会保障条件明显要高于农村,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城市的倾斜,所以城市比农村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更大的生活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对大城市趋之若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国家对体制内和体制外实行的也是薪酬、福利的双轨制。众所周知,体制内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均由国家发放,其退休生活方面基本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而体制外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则大部分依靠自己缴纳,单位所给的补贴也仅仅是在单位效益好的前提下,就更不用说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了。如此一来,正如哈尔滨市大学生对清洁工岗位的趋之若鹜一样,大家看重的就是体制内这一生活保障。

三、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个别专业开设不合理导致毕业就失业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不重视及指导不到位,个别专业开设太过陈旧,造成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竞争力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理念存在误区,就业指导资料匮乏。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但很少有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看作是一门学科来研究。同时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往往是从学校的其他行政岗位转来的,师资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种种导致大学生就业教育缺乏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其次,现在个别高校开设专业过于陈旧,不经市场考察盲目开设一些专业,导致毕业学生要么供大于求,要么所学专业没有用武之地。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脱离社会实际,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临时或长期找不到工作,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事实。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当代大学毕业生自我认识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自我认知不足,就业期望值高,脱离实际,存在一定的盲从心理。目前,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不再那么强烈,但不少学生和家长却仍错误地认为高学历就能高标准就业,总觉得用人单位非我不用,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标准就业,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其次,就业选择过于功利化,不能正确选择就业单位。在就业选择上,不少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存在着“铁饭碗”观念。他们过分强调和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虽然大学生择业地点集中于东南沿海等大城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的过度集中必然会导致发达地区人才的闲置和浪费,进而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最后,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不具竞争力。目前有一部分的大学生的确存在人文素质不高、综合素质差、竞争力不强、就业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手低眼高、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聘用上存在恐惧心理,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五、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用工制度不合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首先,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影响大学生就业。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动不动就提出必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把211学校、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硬性指标作为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这无疑将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人为地增加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其次,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用人的苛刻性、薪资待遇低,用人制度随意性等原因,没有形成良性的留住人才机制导致好的大学生很难在单位立足同时一些单位还存在着用人机制比较滞后的问题,导致其招不到急需的人才。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完善就业服务,健全社会保障。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薪酬、福利不平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宏观入手,发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优化就业环境的同时,健全就业保障。第二,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用人制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第三,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就业观,让自己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第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上更加人性化,开设专业和课程与用单位紧密对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第五,大力提倡自主创业,解决创业者自己的就业问题,在缓解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它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教育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慢慢转为大众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已处于大众教育阶段。既然是大众教育,可想而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如何让大学毕业后就能顺利就业已不再是少数大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共性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观

参考文献

[1]施敏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2]秦卫东,彭绪山,魏斌.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3).

[3]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2012,(2).

[4]施敏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 篇8

近年来,中国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中间层次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更是处境尴尬。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这为高职高专学生提供了诸多机遇。因此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把握机遇的必要前提。

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现状

岗位胜任力不高。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具备的工作技能与岗位要求存在较大缺口。如在基本工作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些能力在工作岗位中的满足程度普遍较低,反而不及其他能力;第二,核心知识对岗位的满足度低。如高职高专学生认为的核心知识分别是营销、服务和教育培训,但这几项核心知识对岗位的满足度却处于倒数的位置。可见,高职高专学生本身知识和技能的缺失,导致其岗位胜任力不高。

实践能力低。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特别注重应聘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大部分学生最欠缺的往往是实践经验,因此,这也构成了人才结构与企业需求的最大矛盾。据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实习经历只有1—3个月,由此可见,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经验不足,导致实践能力低下,这也成为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

就业“软”实力不足。当前,用人单位较关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态度及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软”实力,而他们最看重的则是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及吃苦精神。然而,眼高手低、跳槽率高、责任感缺失是当代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既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结果。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技能性教学,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协调。就业“软”实力的欠缺是制约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求职技巧缺乏。 求职应聘能力对大学生成功就业产生着重要影响。当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求职技巧普遍缺乏,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能力不足,导致就业信息缺失。毕业生主要通过校园招聘的渠道获取求职信息,而网络上的就业网站、人才市场甚至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招聘信息往往被忽略。另外,对招聘信息缺乏理性、深刻的分析,导致求职人员忽视招聘单位的基本情况、招聘要求及其对人才的真正需求,盲目投递简历,最后成效低微。第二、推销自我的能力薄弱。求职者在简历制作过程中,忽视招聘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而是把自认为能够成为自身优势的所有信息一条不落的列上,导致简历投放过程中处处碰壁。第三,自我剖析不够,对自身认识不足。部分高职高专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是一线城市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对就业的期望过大导致就业挫折大。

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高职高专院校应发挥提升就业能力主阵地作用:

变革专业设置,平衡课程结构。高职高专院校是高职高专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学校的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的制作过程中,首先以社会需要为指导规划专业结构,形成竞争能力强的校本特色专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将人文类学科与专业学科结合起来,平衡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知识宽度,提升综合素质。

加大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并发挥其实效性。就业指导中心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而应该致力于推进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构,实现就业指导的持续、全面和实效性。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就业指导课程化,并纳入必修课框架内,使之贯穿于大学各个阶段。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形势,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然后,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信息,求职技巧指导,并分析就业形势,使学生获得及时有效的招聘信息,提升求职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最后,跟踪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动态,了解学校人才的就业状况,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学工结合,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首先,学校应拓展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为导向,并为实践课程提供硬件设施,保障实践活动的开展。其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并将校外实践纳入学生考核指标,鼓励和督促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提升就业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创造更大的效益,实现双赢。最后,在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使学生得以贴近生活,融入社会,在社会中提升自我,获得发展。

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转变观念,积极就业: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生自身。首先,学生要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管是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而且能够深入了解自己,并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指明方向。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广泛积累知识,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非专业知识,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使自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最后,高职高专学生应转变观念。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求职过程中,准确定位,既不要只着眼于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也不要妄自菲薄,消极就业;最后,进入岗位后要发扬勤劳精神和创造精神,在工作中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上一篇:潍坊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下一篇:马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