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府治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议政府治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精选3篇)

浅议政府治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篇1

陈茜 华中科技大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目标中包括了必须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分享经济资源的权利,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业的内容。可见男女平等,协调发展,是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乃至人类进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现如今,就业问题已成为中国的社会问题。在失业群体中,“大学生”的身影显得格外特殊,他们找工作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这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正逐渐凸显并日趋严峻。这一问题的显性化发展使得社会性别矛盾问题加剧,并制约了妇女地位的提高,由此引发了诸多思考。政府应采取积极的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和平等的就业机会。

一、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表现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指女大学生在职业获得过程中,由于性别差异而存在着全方位的困难与障碍,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相对于男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

由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以及个人多方的原因,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所显现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本文将从数据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对这些表现进行归纳:

1.从数据上显示

女大学生就业率低于男大学生。2004 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有280 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5 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338 万,其中女大学生占到44 % ,但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7.1%,女性毕业生只为71.2%[1]。

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少于男性。据2002 年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在厦门大学的2002届1068 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大学生低8.7个百分点。另外,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要比女生多14%[2]。

女大学生职业收入低于男大学生。据上海妇联最近公布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收入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 年上海十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中,男生收入比女生偏高。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的月均收入为1915 元,女生为1820 元,转正后男生的月均收入为2706 元,女生为2441元[3]。

2.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存在就业歧视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采取两种不同方式来拒绝女大学生:一,显性歧视。用人单位直接在招聘会上打出“谢绝女生”或是“限招男生”,“男生优先考虑”的横幅,就业的大门始终只为男性敞开,致使女学生一开始就丧失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二,隐性歧视。用人单位利用各种借口和条件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比如提高女性就业门槛,对男女生实行双重标准,将过分苛刻的要求(例如对于证书、学历、执业资格等的要求)置于女大学生身上。即便如此,男生依旧有着勿庸置疑的比较优势。用人单位在待遇给付上也总是向男性倾斜,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大量存在。而女大学生怀揣较低的就业预期前往应聘,遭到拒绝的次数也大大多于男性,有时候甚至还会跌入就业陷阱,受骗上当,身心遭受巨大伤害。综观社会就会发现,在过去二十年里,女性承担了将近一半的搬运业,运输业,农业,渔业等重劳力的工作。而现如今女大学生依旧不大可能拥有工资较高的专业性,技术和管理职位。即使进入工作岗位,歧视现象依然可见,女性的社会保障极其不完善,劳动权益保护率较低,尤其生育保险制度在用人单位得不到落实,女性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得到的援助却往往少于男性,这直接导致女性处于更为弱势的局面。她们同样为企业,社会创造价值,在自身权益和资源上却始终缺少关怀和获得。更有甚者,还限定了女性的结婚年龄,生育甚至需要申请指标。女性的利益乃至人权受到了极大的侵害和冒犯。女大学生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人才,却在寻找工作以及工作的过程中遭受到形式不同内容各异的歧视与不平等,这同样是一种教育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浪费。

二、政府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演变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反映了政府的公共政策走向。研究其演变历史,有助于从政府角度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我国在50年代中后期,为了以有限的资源尽快完成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生产发展上采取了集中支配资源、进行重点建设的模式。在劳动用人制度方面也是实行了劳动力的统包统配。这种统包统配用人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企业用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以固定工为主兼以少量临时工为补充,形成了“铁饭碗”的模式。

从1950 年起,全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数由国家统一分配,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高等院校毕业生分成分配原则,对中央部属院校毕业生统一分配,余下的由地方政府分配。由此初步形成了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统包统分”:包当 干部,即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国家干部。这种以“统”和“包”为特征的保障性的就业政策与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济模式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男女大学生都有均等的就业机会, 再加上在当时女大学生的数量较少,因而不存在就业障碍或问题。

但这种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模式,从根本上否定了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行为,使就业决策集中于宏观单一层次,导致劳动者职业的固定化,并造成了劳酬脱节,挫伤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模式虽然符合了建国初期集中人力资源完成特定目标的社会需要,但这种中短期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进入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日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经过几年的试点和探索后,国务院于1986年7月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常年性岗位上的招用的工人,应当比照该规定执行。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国家对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其毕业生的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政策。1985 年以后,又改变了由政府部门编制分配计划,采取由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编制分配计划,开始扩大学校参与毕业生分配的权限。与此同

时,高等院校开始了“供需见面”的试点,逐步改变单一的由国家分配的办法,同时又进行了“双向选择” 的试点。在这一时期,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还不是很明显,但排斥女性毕业生、偏爱男性毕业生的现象已经显现出来。

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工作的重大突破。该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形式与内容,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变更和解除以及无效劳动合同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为了配合《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劳动部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如《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1995年《劳动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4]。到2000 年,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基本完成,我国大学生告别了毕业分配的年代,开始了自主择业的新纪元。虽然新的就业制度明确规定了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择业不得作出有性别歧视的规定。男女大学生们拥有了自主择业及相互竞争的权力和机会,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日益下降和恶化。

如何在现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发挥作用,通过政策保证女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环境和机会,是政府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根本的途径和方式。

三、政府治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我国政府通过制定以《宪法》为根本,包括《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权益和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体系。但其中依旧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这些法律法规条例操作性低,不灵活,只给出总纲和条款,却没有具体详细的施行办法,致使用人单位有空可钻,有机可乘,采用隐形招聘的方式,逃避法律责任。就算有的用人单位确实违反了规定,这些法律条文也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则。在很多时候,执法不严现象更加剧了就业歧视的进一步滋长。

我国政府实施的生育保险,对女性的权利的实现是极大的推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现行的生育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生育保险覆盖面窄,试行办法强制力弱,生育保险基金的缴费率和支付标准不规范,统筹层次低。生育保险支付标准普遍偏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生育保险基金的操作不规范。而企业无力承担因支付生育保险而带来的成本增加,急需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却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即使女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生育和劳动权利依旧得不到保护,同样处于弱势地位。

由此可知,政府政策可以对女大学生就业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清楚的认识到所制定政策发挥的作用,保证男女在就业过程中的平等,避免歧视和就业隔离行为的出现。

1.进一步完善保护女性就业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惩处条款,加强关于女性职业培训方面的立法

政府应尽快讨论出台关于惩罚存在就业歧视和就业隔离现象的用人单位的具体法律条例,并注意灵活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需要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确立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我们还需要在劳动法、就业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修改,如果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是弹性的,那么就需要一个弹性的就业政策和补偿措施,把它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并树立典型,通过报纸书籍刊物和影像制品,定期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改变他们持有的“女性在各方面都较弱”的陈腐观念。政府对于就业中存在的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制定出惩处和补偿的条款细则,对性别歧视的案件及时有效处理。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培训成为提高劳动就业能力、就业层次的一个有效途径。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职业培训法规,然而那些法规多为原则性规定,尤其缺乏有关女性职业培训的立法。女大学生劳动技能的增强,就业水平的改善乃至社会地位的提高,有赖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引导、扶持[5]。因此,要加强关于女性职业培训方面的立法,使女大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培训机会。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就业歧视预警系统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但一旦调解仲裁失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为中立的调解仲裁人不得向法院诉讼,也没有监督权。因此,在我国因为性别歧视提起诉讼的案件极少。对此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设立一个专门受理就业歧视的机构,可受理性别歧视投诉、监督、起诉用人单位性别歧视行为。同时,政府应尝试建立就业歧视预警系统,加大对企业就业歧视的处罚力度。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测部门,引进先进的就业歧视测量指标、体系和各种办法,定期抽查或普查某地或全国的用人单位,看其是否存在就业歧视、隔离等不平等行为,针对此采取相应的惩处和教育宣传措施来促使企业停止或改正就业歧视行为,让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3.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和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

逐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尤其是要全面落实到集中了大多数女性的各类企业,避免出现怀孕即失业的境遇,做好社会保障监督管理工作。增强法规的强制性,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制止用人单位逃避承担生育保险的责任,规范生育保险基金的缴费率和支付标准,对女职工比较集中和比较少的行业采取差别费率,以提高企业缴费的积极性。提高统筹层次,减轻企业负担,将缴费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对于生育保险的支付范围和标准也要作出强制性规定,确保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对女职工较多的行业进行补贴,给女职工的配偶放产假,减小各企业间的成本差距。加大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推进集体谈判制度,让更多的女性代表加入工会,增加女性维护自身利益的声音。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女大学生多参加政治活动,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

因为女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所以大多数女生更适合在第三产业就业发展。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使女大学生就业受到了限制。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包括商业、旅游、金融、服务在内的第三产业[6]。同时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挖掘其就业潜力,并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开阔思路,开发和培育新的就业岗位,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合她们的岗位,努力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和层次。尽快设立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提倡女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7],向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缓解女大学生就业的巨大压力。

5.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保证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的提高。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工作后一系列问题的担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女大学生工作后主要面临结婚、孕期、哺育幼儿成长等事务,这占去了女性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当前,各级政府应积级采取措施,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的家庭服务,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政府的政策行为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坚强后盾,也是最重要的一股推动力量。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积极探索主动治理女大学生失业的途径和措施,以实现女大学生顺利平等健康的就业。

【参考文献】

浅议政府治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篇2

1 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审计力量少与任务重的矛盾,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复杂,专业性强。既需审计人员具有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又需具备合同法等法律知识对合同管理情况进行评价;还需具备财务知识对财务核算。这些都导致了政府投资项目多为事后审计,投资审计未能渗入建设全过程,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与事中监控,基本上只能以事后监督为主,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导致以下问题时有发生:

1)招投标阶段。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项目必须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因此在招标阶段,建设单位基本采用了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标底的做法。但由于职能监管部门的缺失,招标代理单位的责任心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清单中分部分项的工程内容、项目特征的描述不一定准确、完整,以及漏项和工程数量的误差过大,都容易产生低价中标之后的结算价款增加。2)合同的签订。合同作为甲乙双方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有着比定额时代更大的“威力”,其必将对工程造价的许多因素予以约定。但存在专用条款和补充条款约定的不严密性,导致合同条款的不严谨,影响着审计工作。3)建设单位的管理。建设单位的签证权享受着合同的同等权利,但由于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为临时抽调而组成,具有非专业性和责任心等,往往签证变相提高材料价格,改变招标的主合同。甚至有些作为工程交付后使用的管理人员在施工期间因为自我的喜好,多次变更装修施工图,产生返工、重选材料装修以致浪费国有财产,增加决算资金。4)政府投资审计中的法律法规问题。审计机关在进行投资审计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作为审计监督的法律依据,作为一种行政监督权。但在具体进行审计监督时,却容易产生审计监督权与合同权利的矛盾。如对建设单位在签证时的材料价格过高等违规问题,不予认可,则有可能导致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依据合同法进行民事诉讼,而法院往往会以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效力高于审计法,使诉讼结果与审计结论相矛盾,损害审计结论的权威。

2 改变投资审计以上现状问题的对策

现有审计人员应加强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后续教育,努力开拓知识面,更新业务知识范畴,提高自我的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审计机关应积极争取政府增加专业审计人员的编制,吸收专业技术力量,配备投资审计所需的各行业的审计人才。在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优势的情况下,让审计部门能有足够的人员在政府投资工程中作为主审,强化主角作用,进行审计监督。使审计方式从事后监督向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

1)招投标阶段审计。审计人员提早介入投标工作,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招标文件的严密性和完备性。针对招标范围、清单工程量的准确与否,有没有正确描述分部分项的工作内容、项目特征等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即可采取措施,发出审计决定。但这需要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来保证审计机关在做出审计处罚时的审计权威,避免审计依据风险。如黄山市建设委员会的“黄建定(2009)090号”文件明确规定了“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误差要求不超过±3%,对于清单数量、控制价存在较大误差的,由当地招投标监管部门或造价管理部门另行委托中介企业进行审核确认并重新编制,费用由原编制单位承担。如原编制单位为造价咨询企业或招标代理企业的,将作为不良记录登记在案”等措施。2)合同签订的审计。审计工作以前的造价依据是定额,但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出现,合同作为依据成了关键。审计应规定政府投资项目的建筑工程合同均需采用建设部统一的合同文本,以保证合同条款的严谨性。同时,由于施工合同是一个必须经过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才能达到最终的履行。因此,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补充合同和签证做出明确的效力规定,使之必须由审计机关审计后才能作为结算依据。3)建设单位管理的审计。首先,政府性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制定规范的现场签证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变更。制定对确需设计变更使工程量增加而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变更额度,需经设计、监理、建设方共同签字;并对超范围额度,应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和备案。4)明确审计部门的权利。首先,投资审计决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做出的一种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审计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经济监督部门,具有专业性的业务权威。由于在具体实施上,审计决定只对建设方有约束力。如施工方因对审计决定不服而与建设单位采取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应将审计决定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证据。当然,对审计决定怀有疑义,应先提出行政复议,如审计决定变更,则以变更后的审计决定作为人民法院的民事证据。这样,保证了审计机关在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时,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威性。

总之,由于工程项目本身具有的时间间隔长、专业跨度大,对象多,涉及到《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审计法》等法律效力。因此,审计机关本身要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意识,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更需法律明确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减少审计机关同相关各部门法规的争议,为政府性投资工程的审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山市建设委员会.黄建定(2009)090号[Z].2009.

[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案号为[2005]夷民初字第901号[Z].2006.

浅议政府治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篇3

摘 要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袭卷全球,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演变为二战以来全球经济最严重的衰退。我国经济深受其害,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降, 我市属欠发达县市,项目资金更加紧缺。这就对项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龙泉市会计委派管理中心,根据管理要求,将全市各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财务及部分国有投资公司财务统一纳入中心“集中管理、统一核算”。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政府投资项目集中核算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集中核算

一、政府投资项目集中核算取得成效

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后,为政府整合财力,盘活基本建设资金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规范会计核算,费用控制管理,整合资金、统筹财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会计委派管理中心为政府整合资金、统筹财力,构筑了平台,将原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门的各类建设资金集中管理,近三年来,共为各建设单位调剂、周转资金78806.32万元,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支出。并为建设单位顺利办理资金还贷、转贷手续和银行贷款利息的按时支付提供了保障。通过合理安排调剂资金,用活用好了政府投资项目暂时沉淀闲置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有利于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后,政府能全面、及时掌握各建设单位负债情况。同时,通过临时调剂资金余缺,不仅使政府性债务规模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较大幅度的地减少借款利息的支出,降低了投资成本。通过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缓解政府债务负担,使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保证了地方财政运行的平稳。

(三)严格加强审查监督,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近三年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财务的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共受理工程款申请支付告知单2013份,申请支付金额77875.28万元。经审查核准支付2008份,金额74570.27万元,因工程进度未达到、费率计算错误等原因核减、核缓支付工程款3305.01万元。通过加强项目工程款审核等监管手段,不仅降低了投资成本,而且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同时可以缩减相关财务人员配备,降低项目管理成本。

(四)有利于提高政府性投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由于统一了会计核算的制度和核算的口径,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利用价值。通过委派中心对项目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了会计和项目资料的安全完整,使政府在安排资金和做出决策时能及时得到详实、可靠的原始资料。

二、我市项目会计集中核算三年多,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报账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会计集中核算的需要。由于中心核算脱离建设一线,对建设单位的项目建设情况及工程财会资料了解大部分来自报账员,这就对报账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有的单位取消了会计岗位,报账员由非财务专业人员担任,单位财务人员素质的降低,弱化了单位财务管理,直接影响了财会工作质量。报账员间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报账员只管报销单据的填制和送报,对本单位的项目建设情况了解甚少,甚至对财务制度知之不多,常发生不加内审即送中心结报,或是故意试报的情况,中心将不合理、不合法票据退票后,容易引起建设单位的不理解。

(二)建设单位对项目会计集中核算认识不一致,存在抵触情绪。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建设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审批权,只是更多强调的是规范制约和监督控制。当然建设单位领导在费用开支上没有以前那样得心应手,但这并不是权力的调整,而是财务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是对建设单位责任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也是对建设单位的资金负责,保护项目单位工作人员的体现。

(三)部分单位对资金筹措等工作消极应付。中心整合政府资源,根据上级要求,调剂资金,造成某些建设单位由此理解为政府统包资金,对资金的筹措较为消极,对银行贷款及其他资金来源渠道不积极开拓,不及时争取,长此以往,将会增加中心资金压力,影响工程顺利进行。

(四)会计核算和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相分离,易弱化会计管理职能。建设单位进入中心核算后,保持“三不变”原则,即财务管理职能不变,会计主体的法律责任不变,资金使用权、审批权不变。某些建设单位误会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由中心承担后,在财务管理上放松,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事实上各项内部财务管理仍是各个单位的工作职责,单位自身更需要更好地加强财务管理,争取从内部财务管理中挖掘潜力,提升经济效益。

(五)会计法律主体认识不清。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不少单位负责人认为本单位不再履行会计职责,发生违法会计行为不再承担有关法律责任。建设单位对会计法律责任认识的偏差,淡薄了法律意识,降低了承担工作的责任心。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如今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萎缩,国家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 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想方设法降低项目成本,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省以上项目资金。委派中心对项目资金的调剂和整合作用也会进一步明显。为切实抓好政府投资项目会计集中核算,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夯实基础,创造深入改革的条件

1.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改革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使单位领导和财务主管认识到,推行改革是政府加强财政管理的行为,是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

2.积极协调,措施到位。合理配备中心工作人员是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成败的关键。

3.扎实基础,完善服务。会计核算软件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内可以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外可以增加服务功能,方便单位报账。

4.加强建设,信息共享。由于信息网络建设在我们欠发达县市没有及时跟上,财务信息无法共享。

5.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单位报账会计是财务审核的第一道关,其业务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质量。

(二)健全内控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制订考核激励机制

针对集中核算过程中的监督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真空地带的情况,需要加以改进。一是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单位内控制度,建立相互制约机制,从主观上堵住一些以合法形式掩盖不合法支出情况的发生。二是要建立对项目单位财政财务监督机制,延伸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功能,不能因“集中核算”后便将支出整个过程的监督任务都由委派中心完成,弥补委派中心在某些监督方面的不足,从而使项目会计集中核算更加可靠真实。三是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考核激励机制,把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并作为部门考核和部门负责人任职考核内容,结合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把财务管理情况列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对违反财务管理的行为要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三)明确职责,正确处理好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只有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才能正确处理好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中心外部与会计委派管理中心之间的关系,防止推诿扯皮,保证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权按财务管理的要求仍归原单位,其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依法组织收入,积极筹集资金,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资金需要;根据预算和单位用款计划及资金结余情况,合理安排使用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规则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审定、报送财务报告,如实反映单位项目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加强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实物账,并定期盘点,防止流失;对所属单位的财务活动实施指导、监督。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扩大内需举措下,有利于业主单位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以达到市政府号召的招项增资的目的。

上一篇:我终于懂得了等待初二作文下一篇:黄山一景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