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 篇1

耽误您的宝贵时间,做一下我们的调查问卷,万分感谢

我们会对本次填写信息保密,请放心填写

1、你的性别是(A、男B、女

2、你所在年级是(A、大一

3、你来自()

C、大三

D、大四)

B、大二)

A、城市(镇)B、农村

4、是否独生子?(A、是

B、否)

C、文学(包括艺术类)D、法学 G、历史学K、医学)

H、理学)

5、你所学的专业属于(A、哲学

B、经济学

E、教育学 F、管理学I、工学

J、农学

L、军事学

6、你觉得你现在所读的专业怎样?(A、很热门,发展前景很好B、虽然热门,但竞争压力很大

C、即使很冷门,将来也可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D、太冷门,没有什么发展前景E、不知道,对将来的发展前景不清楚

7、你有就业压力吗?(A、有,很大)

C、没有)

D、不知道

B、有,一点点

8、对于就业压力,你觉得主要来源来自(A、社会竞争大,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B、家人的期望过高,C、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无法适应社会生活D、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够,缺乏自信E、其他________

9、在找工作时,你是怎么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关系?(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是与专业有一定关系的工作,不一定是绝对的对口C、专业与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10、您觉得下列个人素质中,大学生就业时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多选)

A、专业技能E、组织能力I、学习能力

M、道德修养

B、沟通能力 F、抗压能力 J、协作能力 N、心态调节

C、创新能力 G、执行能力 K、工作热情 O、责任心))

D、适应能力 H、独立能力 L、刻苦精神 P、进取心

11、您在选取工作城市的时候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生活成本(物价、房价等)B、社会人际资源C、竞争激烈度

D、个人发展机会E、收入F、环境宜居程度

12、针对现阶段的用工状况,您认为大学毕业生下一步应该(A、就业 D、出国

B、考研

C、创业)

E、等几年再决定)(多选)

13、你为毕业后的就业做了哪些工作?(A、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取工作经验B、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C、参加就业指导课程D、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E、经常与老师或毕业的师兄师姐探讨F、参加职业资格培训

14、对于高校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取哪一方面的信息?(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联系用人单位实习C、就业法律,政策专业指导D、求职心理辅导 E、职业规划辅导F、专业出路G、其他________

15、你认为你的抗压能力好吗?(A、很好

B、一般

C、不好)

D、非常糟糕,需要药物治疗)

16、你觉得压力在生活中的角色(A、正面影响,会为学习带来动力 B、视情况而定,能找到平衡点C、较为负面影响,会影响情绪E、没感觉

17、面对压力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A、转移注意力(娱乐,游戏,读书)B、自我情绪发泄(哭,倾诉,写信或者日记)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D、自然调整,顺其自然E、找心理医生咨询

18、在学校有没有关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相关课程?(A、有B、没有 C、不了解D、其他________

19、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解决方法,你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 篇2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 问卷设计

笔者根据教学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编了学生就业心理问卷。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家庭生活区域、专业班级三项内容。具体问题中既有单项选择题, 又有多项选择题。涉及专业满意度、职业价值、就业意愿、专业对口期待、薪酬期待、形势判断、压力感受、就业心态等诸多方面。

(二) 调查对象

本研究在英语口译、国际物流、外贸业务、涉外文秘、少儿师资、国际贸易等6个专业方向的毕业班学生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12份, 回收问卷308份, 有效问卷298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就业压力调查

1. 专业满意度状况

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较高, 很满意的学生占8.1%;满意的学生占33.2%, 一般满意的占52.3%;不太满意的占4.4%;很不满意的仅占2%。93.6%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满意的。

2. 学生入校时和即将毕业时理想工作单位的对比情况

在行政事业单位、深造、创业、国有企业、外企、民营企业、其他等七个选项中, 有285人进行了配对选择。结果是入学时分别为15.8%、9.8%、16.5%、13.3%、32.6%、3.2%和8.8%, 即将毕业时分别为22.1%、6%、14%、18.6%、22.8%、4.6%、11.9% (见图) 。说明选择外企的学生最多, 不过选择的人有明显减少, 呈下降趋势, 同时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有所减少。倾向于去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的学生比例明显提高。调查发现, 不论入学时还是毕业时学生最不愿意去的单位是民营企业, 需要加以引导。

3. 对学生寻找工作影响最大的人

本次调查发现, 影响学生就业的人员因素中, 父母所起的作用最大, 占50.7%, 即过半数的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 都会征询父母的意见或考虑父母因素, 这和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独生子女有关。其次是朋友, 占21.5%。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找工作的影响度很低, 分别仅占5.7%和4%, 说明任课教师、辅导员在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所起作用微弱,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教育存在不足。学长的影响仅占2%,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在求职中还没有学会综合利用资源 (见表1) 。

4. 学生最在乎的就业因素

学生就业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发展前景、个人兴趣、公司性质和工资待遇, 分别占39.9%、25%、13.5%和12.5%。仅有4.3%的学生在乎地理位置, 3.4%的学生会在乎是否有深造提高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是正确的 (见表2) 。

5. 学生的期望薪酬

48.8%的学生期望工资在2 001-3 000元之间, 24.2%的学生期望工资在3 001-4 000元之间, 9.4%的学生期待工资在5 000元以上, 7.1%的学生期待工资在4 001-5 000元。10.4%的学生认为工资在2 000元以下也可以先实习提高个人技能, 但不会长期做下去。上述调查结果说明多数学生的薪酬期待具有合理性 (见表3) 。

6. 求职信心

求职有信心或相当有信心的毕业生分别占9.1%、42.9%, 一般有信心的占38.1%, 很少有信心、根本没有信心的分别占3.5%、6.4%, 说明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 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就业自信心 (见表4) 。

7. 就业压力感受强度

按照一点压力也没有、基本没压力、一般、压力较大、压力很大五级指标进行调查, 分别占2.7%、7.1%、37.7%、41.8%和10.8%, 说明基本无就业压力和压力感较强的人分别占一半 (见表5) 。

8. 就业形势判断

数据显示, 65.7%的学生能认识到现在就业形势严峻, 认为形势正常的学生占比18.2%, 7.4%的学生认为形势较好, 容易就业, 8.8%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或不了解就业形势。学校需要对他们加强就业形势教育 (见表6) 。

9. 入学时和即将毕业时希望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对比情况

数据显示, 入校时, 21.3%的学生认为必须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63.2%的学生希望尽可能专业对口, 只有15.5%的学生回答无所谓。但即将毕业时学生对专业对口已不再强求, 能发挥个人才能或感兴趣的工作他们都愿意, 要求必须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只占9.2%, 希望尽可能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占比58.2%, 专业是否对口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增加至32.7% (见表7) 。

1 0. 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数据显示, 61.6%的学生认为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 仅有2.7%的毕业生认为根本无法适应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见表8) 。

1 1. 是否能为工作放弃本专业

数据显示, 56.2%的学生反映在不能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时, 可以考虑放弃专业, 从事其他工作 (见表9) 。

1 2. 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 毕业生认为对就业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专业技能, 占34.4%, 其次是实践经验, 占31.3%, 第三是人际关系, 占14.5%。其他如家庭经济状况、外在形象、学校知名度和学科优势等所占比例很小。这和毕业生对求职担心问题是一致的 (见表10) 。

1 3. 认为最有必要加强的素质

学生认为最有必要加强的素质依次为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团队意识, 分别占29.1%、26.8%、17.7%、16.4%, 合计占90%, 其他仅占10% (见表11) 。

1 4. 求职中最担心的问题

在求职过程中, 45.8%的学生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能力不足, 其次担心自己没有工作经验, 占27.6%, 以及对社会缺乏了解, 占12.6%。上述数据说明, 学校应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见表12) 。

(二) 就业信心和就业压力的人口学特征

就业信心的人口学特征方面, 从人口学角度看, 通过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均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班级、不同家庭生活地域学生的就业信心不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压力感受的人口学特征方面, 从人口学角度看, 通过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均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班级、不同家庭生活地域学生的压力感受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 专业满意度与就业压力的相关关系 (见表13)

注:**.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上述结果说明, 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就业压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即专业越满意, 就业压力感受越小。

(四) 自信心与就业压力的相关关系 (见表14)

注:**.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上述结果显示, 学生的自信心和就业压力感受存在显著负相关, 即自信心越低, 压力感受越强。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调查数据显示, 90.3%的毕业生感受到一定的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感受的人口学特征不明显, 即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生活地域、不同专业班级毕业生就业压力感受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庆幸的是90.1%的学生仍然具有较强的求职信心。自信心、专业满意度和就业压力有显著相关关系, 自信心越强、专业满意度越高, 就业压力越小。在影响学生就业的人员因素中, 父母所起作用最大, 占50.7%, 其次是朋友, 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长占比均不超过5%。学生就业时比较看重的因素依次是发展前景、个人兴趣、公司性质和工资待遇。多数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 但有少数学生对形势估计不够。93.6%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现出较强的认同感。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 就业时尽量考虑专业对口, 90.8%的学生表示在实在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情况下, 可以放弃专业对口要求。学生普遍认识到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职业能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也深感自己欠缺和需要加强的素质是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工作经验、实践经验、社会经验, 以及乐观的心态等人格特质。

(二) 建议

学生的就业压力来自多方面, 减轻其就业压力需要多方努力, 涉及学生本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相关方。

1. 强化学生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树立求职信心

学生自信心和就业压力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自信心越强就业压力越小。学生的自信心产生于实践活动又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成效。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以增加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同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自我价值, 增强自信。实践活动既包括校内实践, 也包括校外实践, 既包括学习实践, 又包括社会实践。校内实践活动包括团委、学生会、班委、社团工作, 还包括学校的各种比赛、义务性实践活动等;校外实践活动如志愿活动、兼职、假期工作、实习等社会工作, 让学生真实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 应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考核范畴, 完善实践学分考核机制,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 与社会机构合作, 确保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有成功体验。

2. 加强教师培训,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在调查中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91.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尽管学院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必选课, 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表现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满意, 期望的月薪过高,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对就业中企业的要求认识不足, 对就业政策不了解等。上述调查结果说明, 有必要将职业指导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加强就业方法指导, 引导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 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客观地看待社会上的各种问题, 优化求职策略, 调适就业心理, 适应社会需要。

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取决于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组织的形式。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承担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以及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必须加强培训, 确保他们具备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或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需改变以往的课堂式培训模式, 探索以活动为载体, 以企业、用人单位需求为依托, 邀请与学生就业问题接触紧密的资深人士, 尤其是企业负责人事招聘、面试、培训工作的人力资源高管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打造能够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新平台。另外要营造良好的求职文化氛围, 利用网络、校园广播、墙报、校园杂志等工具宣传就业创业典型、求职创业经验交流、企业高管寄语、提供求职就业指南等,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 培育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就业精神, 引导学生科学定位、提早规划、合理就业。

3. 加强学院内涵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确保学生能力提高

调查中发现, 学生深感自己欠缺和需要加强的素质是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工作经验、实践经验、社会经验, 并需要培养自身乐观的心态和提升综合素养。为此, 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 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和分析, 开设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 确保学生就业。第二,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推行工学交替, 打破学科化课程结构, 紧紧围绕市场确定核心课程, 注重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有机结合。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 教学方法上实行教学做合一、任务驱动、实境教学, 改变考试方式和评价模式, 让学生在教学中提高职业技能和丰富社会经验。

4. 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 拓宽就业途径, 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社会需要大量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开展创业教育,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社会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立自强的意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等个人才能, 激发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创业教育不仅要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 更应该面向全校学生开展,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创业培训, 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具有独立开拓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愿意创业的学生投身到创业实践中, 既实现人生价值,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各高校是否开展创业培训以及是否创办创业孵化基地应作为评估大学办学水平的依据之一。

5.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消除学生就业心理障碍

从学习到就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容易走进自负、自卑、依赖、从众、盲目攀高、盲目攀比和一次就业定终生的心理误区, 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辅导要针对学生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就业心理辅导体系。首先要帮助毕业生学会正确评估和认识自我;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择业观;再次,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形势;最后是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恐惧的心理。

6. 加强家庭教育,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心理支持

就业压力感受较强的毕业生多数是家庭溺爱或家庭期待过高的学生, 独立性稍有欠缺。家长给予孩子的应该是心理支持, 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 应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让他们学会规划生活, 学会自主选择并对选择负责, 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 也不要让他们背负过多的家庭责任。当学生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家长在子女就业时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参谋与心理支持, 即便面对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 自己的子女能够很好地去作出选择, 尤其是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 家长的支持尤为重要。

7. 破除就业歧视现象, 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拓宽毕业生发展空间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

一、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1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认识

据统计,2011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99 万人,为历年来最多,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和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对就业形势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推荐自我,沉稳并对自己保持自信,敢于正视现实情况,面对失败也充满勇气,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择业心态,对就业也有着极高的热情。具体表现在:认为在毕业前6个月开始求职的占到六成以上,愿意在第6学期就到单位实习的占到6318%。大多数毕业生能够从个人的学习、能力、所学专业等多个方面做合理定位,对就业前景持平和的心态。主要表现在:对就业有信心的占到6902%,并且期望能找到理想工作的占7296%;即使专业不对口,只要单位有发展空间,毕业生也愿意去的占7779%;当求职状况不尽人意时,只要能够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也愿意去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是去降低标准。

2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与要求

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以及打算有着比较理性的思考。有595%的同学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264%的同学选择“考研”,76%的同学选择“考公务员”,52%的同学愿意“自主创业”,13%的同学要“出国深造”。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有着考虑及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正逐步影响大学生的观念。那种靠父母、靠学校的择业观正逐步被自主自强、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就业地点的选择上,609%的学生愿意到京、津、沪、渝直辖市、内地的省会城市、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对“如果单位录用,是否愿意到西部基层工作?”321%的学生表示愿意,这说明大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基层服务意识。而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待遇要求也有着较为清醒并恰当的判断。对于就业薪酬要求趋于合理,对于就业单位的选择趋于理性。大学生们对初次就业月薪的选择为:21%的同学选择了1000元至1500元,305%的同学选择了1500元至2000元,391%的同学选择了2000元至3000元,同时有35%的同学选择了1000元以下,59%的同学选择了3000元以上。就业单位的选择上,384%的同学愿意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304%的同学愿意进“民营或私人企业”,进“三资企业”的占312%。这说明大学生在利益权衡时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而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变少了。

3 存在问题

首先,有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仍高出社会现实水准,对就业形式和现状仍然缺乏清醒的认识;其次,就业方向过于集中,显示出毕业生定位不客观,就业观念狭隘;最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困境时选择继续深造无疑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对策与建议

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我们要在全面把握大学生就业基本形式、大学生就业基本取向行业、大学生培养的现实状况基础上,提出并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措施,切实予以推进,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努力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优化培养,提高素质

大学生不仅要正确估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要全面准确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朝着这些需求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应拓宽知识面,锻炼动手能力和提高自我文化素质。提高自己挑战风险及困难的能力,改变畏首畏尾的缺点。

2挖掘潜力,转变观念

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参加学校的各项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然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大学生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提高综合素质,积极转变择业观念,调整择业心态,提高择业能力,拓宽就业范围。高校也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大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和见习,使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了解大学生的能力,从而在择业时更有针对性和竞争力。

3开展教育,加强指导

高校在面对就业时, 要指导学生努力打牢专业知识基础, 具备过硬的能力, 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 再立大志, 做大事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针对性指导,做到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经常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 邀请成功人士讲述他们的艰苦创业史, 邀请心理学家分析如何在择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邀请企业家讲解企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举办就业论坛和进行就业个案分析等。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还应该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也就是说, 在全程就业指导中适当地开展学生择业心理健康教育, 把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的内容, 在职业教育中又融入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 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提高服务,广开渠道

高校要增强为毕业生服务的意识,为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信息网。政府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广泛联系招聘企业,构建一个毕业生供需信息平台。用人单位通过平台查询应聘毕业生的各项信息专业、生源地、在校情况、就业意见等,通过网上筛选确定通知应聘学生。学生也可在网上及时了解招聘单位信息,如单位的规模、需求岗位、待遇等,通过网上报名有意向的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共享,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效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 邱镔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轻工教育,2009(4)

[2]裴斐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转换的几点思考[J]文化传播与教育,2011(1)

基金项目:12013年度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分析及加强就业引导的对策研究》(JRS-2013-1043)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 篇4

年级:____您的院系专业:____院____专业

()1.你的就业负担主要来自于那几个方面(多选)

A、家庭、亲戚B、周围同学C、严峻的社会形势()2.你的就业区域选择是

A、长三角地区B、珠三角地区C、西部地区D、北方E、户口所在地()3.你会选以下哪类单位为你的第一份工作

A、私人企业(外企、国企、民营)B、政府机关C、事业单位D、其他()4.你理想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是

A、1500左右B、1500-3000C、3000-4500D、5000以上()5.你认为,面临就业你需要在()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A、实习、兼职经验B、良好的自身专业技能C、人际关系处理能力D、对目标行业人才需求的了解

()6.你认为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是

A、外在形象B、社会一部分人对待女生的C、没特别感觉()7.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

A、持乐观态度B、一般C、不清楚D、压力很大()8.你认为可以通过()来缓解就业压力

A、考研B、出国留学 C、自主创业

()9.如果选择自主创业,你认为最需要的是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 篇5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普遍感到烦躁,焦虑,不安,甚至是恐惧等诸如此类的心理问题。有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大学生在受到挫折后就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更是一片茫然,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大学生在重大的就业压力下都会有哪些心理表现呢?

(一)社会不公造成的怀疑心理

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大学生毕业后,有许多所谓的关系户便会给孩子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对于那些家庭普通没有关系的大学生而言,在重大的就业压力下,毕业等同于失业。于是他们心中便会产生焦虑,甚至是抑郁。除此之外,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的歧视使得部分女生对自己的奋斗产生了怀疑,于是出现困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二)家庭自身投入的回报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加大,大学学费标准也与日俱增,一个大学生四年毕业大约四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开支,况且有的家庭还不止一个学生。这些问题无不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产生一种急于想找到一份待遇高的工作来回报父母。对于学生本人来说,十年寒窗苦读,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理想的工作,便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付出。背负着家庭的期望和自我期望,大学生们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在目前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这种强烈的愿望却不能得到满足,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自卑与焦虑等情绪。

(三)普通院校毕业的自卑感

许多大学生找工作时都会被问是不是“211”“985”等院校的毕业生,这对于这些院校的学生们来说当然可以自豪的回答,然而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只会增加他们的尴尬和自卑,久而久之,会耗尽他们找工作的热情。

(四)狂投简历却畏惧参加面试

有许多大学生一有机会就到处投简历,但是在接二连三的面试被拒绝后便对此有了心理阴影,由此当下一个面试到来时欣喜却又因为担心被拒绝而不去面试。无疑这种心理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情而言是“致命”的。

面对这些心理,如何更好地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呢?清源为您带来:

(一)了解就业难的客观社会现象,就业难不只是某个人面对的难题,而是一个群体面对的难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二)学校方面做好就业指导规划方面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不清楚各个单位的需求性和导向型,这个时候通过合理的引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让大学生似乎喘不过气来。如果处理不当,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产生抑郁、自闭、暴力倾向,大则引发自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则证明了这一点。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心理压力问题,特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方法、对象

1.调查时间

2.调查方法

在网上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100份

3.调查内容

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程度、压力主要来源方面进行调查

4.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主要是针对专科和本科大学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关系日趋负责,大学生们承担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在无形中让大学生身体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学会提高抗压能力更具有挑战性和不可忽视。此次的调查的对象并非同一间学校,而是来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问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下:

(一)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看:

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61%的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学习偶尔有压力,而认为压力非常大的占了22%,只有13%的大学生认为很少有压力,这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学习,普遍大学生都存在压力,觉得压力非常大的比重不容忽视。当然在这一点上,也有着不同因素的影响,性别、来自的地区、性格都会对这以数据产生了影响。在调查报告中分析,对于压力程度上男生要比女生压力大:54.55%男生认为压力非常大,女生只占45.45%,跟传统观念很有影响,长期以来,男的都被认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要养家的,要学会独自,学会更好地面对社会,也许很早就在他们的心理扎了根,或是在家人父母的长期教育下,儿子要继承后业,赡养父母下无形中有了担子,特别随年龄的增长,男的比女生更快认识社会的残酷和现实,不免会比女生的压力要大。

除了性别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有影响,学生来自的地区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来自农村的学生会普遍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压力大:在调查报告中显示,选择压力非常大的,农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选择偶尔有压力的,农村的占43%,相对来说,城市的占18%,这一结果也在我的预想中,农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从小,农村的学生就被灌输读好书,走出农村的教育,所以农村的孩子在读书方面也会更努力,可这么一来,压力也无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见惯了村里的人不断往城市去就业、谋生,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在农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实摆在农村学生面前,除非自己够优秀,比别人更努力,自己才会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的生活。而城市里的学生也许是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危机感方面就不会比农村学生敏感,因为他们知道起码自己还有家父母的靠山,压力就会比农村学生压力小一点。

当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问及现在的压力性对于以前来说,性格开朗的学生要比内向、冷漠、孤僻的情况要乐观得多。

正如图像显示的,选择压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开朗的人占了43.90%,内向的人占了46.34%,在选择压力小了,性格开朗的人中占了70.97,内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较悬殊,可见,抗压方面,越开朗的学生心理压力方面要小些,这也许是因为心态不一样,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得就不一样。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交往、感情处理这四大方面。

从现实的结果看,在主要心理来源中,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32%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交往的压力,30%选择了感情压力,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压力,77%和43%的比例让我不得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之重,几乎可以说1中就有6、7个人有就业压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顾虑。在问及家庭教育中给压力最大时,74%的学生选择了是来自父母的期望,18%选择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经济不够好,6%是因为家人关系不好。

从中看出,就业和家庭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经济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主线,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压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压力大,性格内向比性格开朗的压力大。

(三)压力的来源分析

1、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说是几乎存在大学生活中的,并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激烈,人心的难测,让在习惯了风平浪进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更有恐惧感。近年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对提供的就业缺口却还是不怎变化,要想在人才济济的社会里钻出一个角落,真是难上难。加上有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程度不高,在调查中,43%的学生选择了不是很满意,而24%表示没感觉,这么一种状况的确令人担忧,专业方面给不了他们安全感,就外面的竞争又是如此的激烈,两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让他们心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就业后的职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资也怕不尽人意,或是就业中逃脱不了迟早一天被竞争淘汰。

2.家庭压力

来压力来源这块,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可见份量不乐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分,一直是众多父母的愿望,他们从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方面的压力会更明显一点。寒窗苦读十几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够大学毕业找份好的工作,而学生本身也理所当然地背负了这种期待。他们也想尽自己努力不让家人失望,可反观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挑战遍不得不感叹前途渺茫,更是时时担心最终大学毕业就是面临失业,给家人当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学生的压力也来自于家庭的家境,1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压力这块,家境不好和家人关系不和谐,也是他们心里负担的一个原因。面对着种种的压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点温暖和支持,可家人间总是闹矛盾,吵吵闹闹,的确人人很揪心,心情也会不好。从身边的事例中,我们也可发现家庭和谐的学生性格会比较开朗,心理承受压力能力也会强很多。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

3.人际交往

大学算是半个社会,我们天天都得跟老师同学打交代,相对初中高中来说,和人打交代的频数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对的人更是各种各种,这要求我们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作为了心理压力的一部分,他们也许烦恼该如何更好地与他们交往,因为在大学,人脉很重要,关系到你的各种评优,况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办事起来都非常顺利,朋友也会有很多。且不谈生活在校园中,仅仅说在宿舍,如何与舍友相处,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学四年,我们几乎都在同一个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样陪伴在身边,如果连和他们都沟通不好,又该如何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4、感情问题

到了大学,很多人都选择了拍拖,感情的不确定因素,让大学生们也会苦恼

大学生们会尝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调查报告中,也有30%的人把这点列入了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为情所困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很多,再加上性格内向,不懂得如何去减轻压力的则更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失恋自杀现象也不罕见。

5、学习压力

到了大学,面对了和与往不大一样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虽说学习的东西不会像初中高中那么多,但是要是真正学起来会比以前的多得多,再加上有些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慢慢学会了逃课和养成了厌学心理。而有些是由于在学院当了干部,不能很好得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变得会很烦恼。一方面既想通过工作得到锻炼,可却往往对学习有所影响。

四、结语

从调查的结果和我们的分析上看,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去减轻心理压力,促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如下建议及策略:

1.形成良好积极的心态。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何况生活在小型社会的大学校园里,不要跟别人比,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好自己的,找好自己的定位,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地走,即使在过程中失败了,也要学会坚强站起来,因为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不要过于看重专业的“冷”和“热”。社会是瞬间变化的,没人可以猜测到以后哪个专业会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现在也就不会出现“冷”与“热”之分。学好自己的一技之长,因为普遍来说社会还是需要专才的人多,而不是全才。当然专才也并不是不懂其他方面的知识,而是“术业有专攻”。在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厌学情绪外,还得正确处理好学业和工作的关系,要在这两方面取得丰收,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其中是有得有失的。

3.学会与家人沟通。家庭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重点是我看我们怎么去处理。我们的出生我们不能选择,可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要学会体谅家人,无论家人对你什么样的要求,但出发点都是爱你的,要始终认清这一点。要学会和家人沟通,只有走近家人,才会更好地处理与家人发生的矛盾。

4.放开心胸,学会与别人诉说。心情低落,要学会正确地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可以找别人聊天,或是到外面散下步,或是去唱歌,多采取些可以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去舒缓自己的心情。也许有些人会比较放不开,对周围的人和事会采取一种防备的逃避心理,这时我们需要适当地放下防备,学会走近别人,这样别人也才能走近你的心里。

5学校要多举行有助心理辅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活动气氛中,得到心情的宣泄和放松。开放心理咨询室,让学生有途径去解决自己的困惑,学会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当然也需要心理咨询老师尊重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的秘密,更要更好地进行疏导。

附加: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问卷

首先感谢您对本问卷的查看!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弄清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烦恼,配合引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特作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再次感谢您的作答!

1、请问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你是哪里人()

A农村 B 城市

3、你对现在的学习有压力吗()

A.完全没有压力 B很少有压力 C偶尔有压力 D压力非常大

4、与大学前相比,现在压力()

A更大了

B还是一样

C压力小了

D没感觉

5、你对你目前的专业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不是很满意 C不满意 D没感觉

6、你觉得你的压力主要来自哪方面()【多选题】

A就业压力

B家庭压力

C在校与老师同学交往的压力

D感情压力

E在校任职学生干部的压力

F其他

7、压力对你的生活起什么作用

A正面影响

B较为负面影响

C很大负面影响

D没影响到生活

8、家里让你最有压力的是()

A父母的期望

B家庭教育

C家境欠佳

D家人关系不好

9、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A活泼开朗 B 冷漠 C内向 D孤僻

10、感觉到压力时,你的心情是()

A心情低落,啥事都不想干 B烦躁

C开心,因为有动力 D平静,和平常没两样

11、你会采取什么方式面对压力()

A压抑自己 B宣泄 C转移 D顺其自然

12、你觉得学校哪种方式最能使你释放压力()

A多开些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

B多组织一些外出活动

C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

D举行多种比赛

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调查 篇7

面对就业, 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三年大学生活, 她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 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 为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但护理专业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单一化也使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丧失了更多的机遇, 在就业过程中, 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出现积极性的就业心理和消极性的就业心理, 因此作为学院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进行就业问题调查, 找到解决对策,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就业。

1.社会因素:

就业压力的增大。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增加, 导致全国各地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 这本身就给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作为高职院校, 在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认可度中和其他院校有一定差距, 学校知名度、认可度和学历的双重压力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从而导致不良就业心理的出现, 就业市场的不完善。目前就业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 这也成为毕业生就业中的困扰。如某些单位以办人才交流会谋利、虚假招聘信息、就业市场与协议缺乏权威性、大型的毕业生招聘会签约率不高等等。

2.学院因素。

首先, 学院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在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方面力度还较大, 对于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方面还不足。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 不会恰当地自我推荐, 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 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其次,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 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们更多地着重于校内培养人才, 除部分专业外, 多数专业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缺乏加强与校外的交流与合作, 对学生走出学校了解社会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对较少。

3.家庭因素。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 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父母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家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学生对父母的看法与态度, 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就业既是学生在人生中的一大转折, 也是其家庭的重要事情, 因此, 家庭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发表一系列意见, 然而却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相当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尊重父母的建议, 而抛弃自己的就业观念。

4.学生个体因素。

尽管学院和招生就业处一直采取相关措施, 教育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值, 看清社会现实和自身能力,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 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落差, 造成毕业生的心理出现不少问题。

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问题对策分析

作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毕业生, 面临的是社会为所有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但同时也使她们承受比其他院校毕业生更多的心理压力, 这些压力来自社会、学校, 也来自家庭和专科生自己。因此, 在就业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心理指导, 不仅仅是学院或者说辅导员的事, 更是社会、家长及学生本人都应该注意的事情。

1.社会建设优良就业环境, 促进毕业生就业

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大问题, 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减缓高校扩招速度, 加大政府财政对专科教育的投入力度, 从而为提高在校专科生的综合素质、缓解就业压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和帮助, 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顺利就业

(1) 强化服务功能, 构建和谐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我院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 院长、主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将就业工作作为学院日常工作的重点, 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我院在招生就业处下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常设机构。通过学校的网络中心适时发布和反馈就业信息, 通过多种渠道吸引用人单位入校招聘, 向用人单位推荐合格毕业生, 开辟就业咨询热线,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咨询指导, 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 解除心理上的困惑。

(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开展科学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护理专业毕业生对自己、对职业、对未来有明确的认识, 并为从事自己理想的职业做好各种准备, 不断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掌握自己的命运,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辅导教育对于就业有自卑感没有信心、有恐惧感害怕走向社会的和有严重、较严重就业焦虑症的少数毕业生, 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和教师应重点关注, 为这些毕业生指定就业辅导员,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就业辅导, 使他们走出心灵误区, 快乐自信地择业就业。

(3) 培养专业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

我院正在积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每年有专门的就业人员培训计划, 以满足大学毕业生日趋强烈的就业咨询指导的服务需求。

3.家庭降低就业期望值, 配合学校帮助学生就业

在毕业生的择业中, 学校应主动与其家长保持联系, 及时转达、宣传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有关政策、法规、形势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辅导同步, 发挥各自的长处, 形成教育的全力。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共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缓解那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促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求职择业阶段。

4.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面对新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要确立正确的择业理念,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要面对现实, 积极就业, 并努力工作, 为寻求以后的再发展作好准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努力提高全面素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只有努力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时就必须勇于实践, 勤动手, 敢动手, 从知识活动、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创业大赛等各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树立的就业观念和应采取的就业对策,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要培养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在就业上多次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的专科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毕业生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要勇敢地正视现实, 以积极的态度寻找应变的办法, 用以增强、支撑起自己的自信心。碰到困难, 不自怨自艾、悲观失望;遭遇挫折, 能归因正确, 不自乱分寸。

参考文献

[1]吕建国.大学心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2]刘红委, 牛殿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J].中国商业出版社.

[3]刘小玲, 杨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J].零陵学院学报, 2005.

[4]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提高大学生质量应对就业压力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质量

0 引言

目前大学生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受到短期供给过量、金融危机、就业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足。因此,提高大学生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由之路。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就业岗位需求的增加远远跟不上毕业生数的急剧增长,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而与此同时,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比上年减少了3.8%,约40万人,约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考。相比之下申请国外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国外大学将大量抢夺我国高校生源。这样的状况与大学生就业难不无关系,同时也给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2.1 短期性、结构性和区域性供给过量 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和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使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进城务工农民的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平均预期仅为1000元。这从一定意义实反映了短期的大学生供过于求。我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对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结构的特点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學生普遍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大公司作为就业的首选,于是短期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劳动力供给出现过剩,造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求贤若渴而东部发达地区人满为患。

2.2 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大学生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总量缩减。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使企业发展进入不景气周期,尤其是金融证券、房地产、进出口行业等,企业对大学生的人才需求计划开始缩减。二,预期下降。据初步估计,此次金融风暴至少使华尔街丧失3.5万到4万个工作机会,同时拖累相关产业减少13万个就业机会。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预期下降。

2.3 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足,如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甚至有些知识很陈旧,实践能力缺乏,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特别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不能很好地胜任实际工作。[6]另一方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3 提高大学生质量应对就业压力

3.1 政府增加高校教育投入,保证教育质量 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的研究显示,过去十年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中,来自政府部分只增长了3.5倍;大学生入学人数增长了5倍,硕士研究生增长了6倍,博士研究生增长了3.5倍,而教师只增长了1.7倍。这势必导致:一师生比过高,教育资源被稀释,教学质量下降。二缺乏资金,一些院校实验设备落后、无法保证学生外出实习时间和质量,实践教学环节难以保证。

因此,政府增加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扩充教育队伍,是提高大学生质量的物质保证和人力资源保证。

3.2 高校明确自身定位,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3.2.1 确立以培养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都倾向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国内外知名大学”,大专院校纷纷争办研究型院校,强调办学规模、科研能力和学科综合度,专科院校力争办本科,本科院校力争上硕士点,有硕士点的院校力争上博士点,都在追求一种研究型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而忽视了本来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目标。将本就紧张的教育资源用在扩大招生规模和抓项目上,对教学环节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投入较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学校定位问题、培养目标问题必须加以彻底解决,否则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将成为影响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性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2.2 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大学生质量 近年来高校受扩招和走综合性大学办学方向的影响,学校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学生,在专业设置上大都带有盲从性,随意性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没有相应的教育资源,导致课程设置也存在极大的盲目性。而当前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不合理,重必修,轻选修;重理论,轻实践。

高校需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和课时比重,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力推进以就业、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3.2.3 合理安排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教授不教、讲师不讲”的现象,在课堂很难看到“大师”的影子。一部分教师专搞项目、科研,没有时间上课;一部分教师俗务缠身,无力分心上课。另外师生比过高,教学工作量过重导致教师疲于应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一、高校对教师考核多样化,而不是非要有科研任务,同时让教师教学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使一部分教师专心搞教学;二、学校政策鼓励、要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见到大师的风采。三、建设师资队伍,引进人才和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3.2.4 重视就业指导 国家对高校就极为关注,高校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职业技能。②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局限。③就业指导的开展与教学相脱节。④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有效作用。

应完善就业指导机构,成立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团队,聘请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导师,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发挥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指导的优势,从低年级着手就业指导,以科技竞赛、项目科研、创业大赛等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2.5 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大学生质量 部分学生在考上大学后失去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出现了“大学笔记为考试而记”、大学四年只为混一张文凭的现象。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课堂上睡觉、聊天,看小说杂志,发短信、听音乐等;出现了一些“逃课族”,“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有的学生平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肤浅,只凭自己的兴趣片面地认识学习课程,认为基础课枯燥无味、无实用价值;大都愿意选择较热门专业,入学后就急于学习专业课,希望学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有优厚的待遇,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高校教学的质量。

应大力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促进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大学生质量。①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使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的培养,在思想上明确学习动机和目的,提高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风建设,以技能和文化艺术相结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第一课堂教育,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拓展实践机会,挖掘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平台和机会,加大对实验室及设备的投入、提供更多社会实习机会。四、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是学风建设的保障。

参考文献:

[1]09年陷就业低谷 611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挑战.校园招聘频道.career.eol.cn.2008-12-18.

[2]郭少峰.84万应届毕业生不高考.教育部否认因就业难.新京报.2009年06月03日.

[3]杨伟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前景如何?校园招聘频道.career.eol.cn.2008-11-06.

[4]傅剑锋,沈颖.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2006年04月06日.

[5]杨继瑞.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2月.

[6]王建胜.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7]郭少峰.农大校长称大学生质量问题是就业难主要因素.CCTV.com.2009年04月17日.

[8]刘艳,李铮.从大学生“回炉”现象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教书育人 20206年10月.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9

调查时间: 2010年2月

调查地点: 天津大学

调查对象: 大

三、大四部分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

2010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创出新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中国新增就业任务为900万人。今年仅应届生就有630万人,去年未就业大学生约80万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今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

针对这一现象,此次调查范围为天津大学部分大三大四学生,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问题内容涉及学生自我评价、就业期望、校就业指导工作、个人对择业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局也期望与就业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今后大学就业教育提供资料依据。调查中呈现出的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匮乏的素质”选项中,“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专业知识与技能”居前三位;有超过50%学生认为自己“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原因有三:(1)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知识综合性越来越强;(2)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生对知识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对就业普遍压力感到不适应对自己掌握知识技能感到缺乏自信。(3)学生对于即将到来的就业挑战不敢面对,未形

成过硬的心里素质。

二、大学生的就业期待(1)平等的就业环境。近期两会期间提出健全相关机制,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① 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的大背景。② 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欠发达的第三产业不能给新生劳动力包括女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③ 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落后的性别观念,影响着女性的就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对女性的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女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创新精神也是重要的因素。④ 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⑤ 对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纠察力度不够。比如如何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问题。(2)加大无偿就业服务力度。即所谓黑中介问题,收取中介费后不给介绍工作。(3)校企互动增强就业能力。许多已经就业的学生也纷纷表示,现在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但是为了就业,就算不对口,也只能重新开始了。而一些企业也表示,现在想要找到与公司专业匹配的人才太难,一部分学生所学的专业与企业用工人才需求脱节。在本次调查中,更多的学生表现出更加务实的态度,就业期望趋向现实。41%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29%的同学选择“先择业再就业”,28%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这一选项反映出:① 知识经济时代,使得更多人认识到自身不足,到国外继续学习。这点同样有利于我国人才结构的调整。② 体现出部分学生对于就业的逃避心理,心理素质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担力不够等等。“就业趋向”选题中,67%的学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密切相关,且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而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职业价值“中,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与自己本专业对口的职业、职位。

三、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1)有超过半数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2)对于“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加强哪些指导和帮助”问题,49%学生选择了“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比例。

四、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1)37%的学生将“福利待遇”作为更重要的求职参考项目。《2009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指出,城镇居民的就业心态也在2009年有了较大变化。与2008年同期调查相比,他们更加看重工作的福利待遇水平,从职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对于自己的能力兴趣与工作的匹配性也更加关注。而对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因素,人们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本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事业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不是“社会”的需要。(2)就业过程中,约有45%的同学将“实践能力与经验”勾选为最重要因素。而“学历”、“专业”及“应聘技巧”平均为10%左右。

大量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工作道路的发展。许多高校就业工作中心的老师更是感

慨:“很多学生在临近找工作的时候才想到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才想到找老师、找家长、找同学商议就业大事。”对此,吉林大学就业指导师周春燕建议: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职业规划不妨从走进象牙塔第一天开始:

(1)职业道路早规划,目标坚定不放弃。“迷茫”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未来,看不清未来就会把握不住现在。实际上,大学生看不清未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也可能是由于目标过多以致无所适从,规划太多而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更容易放弃目标,追热门、随大流。成功地敲开宝洁实习大门的聂敏,对目标的坚持和对规划的实施是成功的关键。实施的过程是职业规划的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灵活调整、把握机遇,也要坚持目标、不轻信盲从,坚信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求职择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兴趣广泛应保持,机遇来临有保障。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专业不感兴趣或不满意,由此而产生厌学、倦怠的情绪。龚志定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平衡专业与兴趣的一种途径:立足专业、坚持兴趣、优势互补。实际上在大学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你兼顾兴趣与专业,如双学位、各类培训认证等,但是在挑选业余学习的专业时,应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么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既满足求知欲,又从中获得乐趣;要么与本专业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当然,在多个专业的学习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会活动经验多,面试应考不心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虽然在校生要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并不容易,但从大多数成功者的经历看,至少有两方面资源是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二是争取各种校内服务的机会及校外的实习、兼职机会,哪怕是写通知、贴海报这类最简单的工作,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10

调查报告

完成人姓名 金维

别 信息技术系

业 电子商务

级 2008级1班

指导教师 乔宇

完成日期 2012年2月

目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金 维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信息技术系)

我们从咿呀而语的稚嫩幼儿学步,到以四肢匍匐而进在大人们的庇护下蹒跚而立,我们慢慢走向成熟,现在面临大四的我们,即将走进社会。十年苦读但求一立,那么对于我们自己以后的未来,对于毕业后面向社会,我们不曾无数次的在脑海中勾画美丽无比的人生蓝图,美好的前景在脑海中勾勒过一遍又一遍,我想大家都是这样吧,曾不只一次的幻想过自己的未来,憧憬过美好的未来!可是,我们只是去想象,并没有真正考虑过如何的付诸于行动,如何地去实现。因此,我利用本次大四的寒假,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在锦州各所大学附近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是否参加社会实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形式,并自己亲身体验,参加社会实践,总结经验。

一、调查课题

大学生就业观念以及如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调查对象

年级结构:大一占16%,大二占21%,大三占28%,大四35% 性别结构:男生占45%,女生占55%。

三、调查步骤及时间

调查总体时间:2012年2月1日——2012年2月29日 调查步骤及时间分步:

1、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2012年2月1日

2、起草调查内容及方案:2012年2月2日

3、确定调查对象并展开调查:2012年2月3——13日

4、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情况:2012年2月14——2月28日

5、调查分析总结:2012年2月29日

四、调查的问题与目的

本次调查的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目前的大学生活,以及就业理念,就业观点,在业余时间是否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如何分配自己的业余时间。

五、调查步骤

(一)、调查前言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已经大学毕业但至今未就业。当我们不断在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家庭是什么感受?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

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困难期,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企业。而企业受难的同时无疑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压力。金秋十月,大学城中涌现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形色忡忡,步履焦急,他们就是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年年提,政府、社会、学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学生则年年撞的“头破血流”。另外,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虽说是所谓“金秋”的季节,远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带来的却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诸多公司收缩开支,压低成本,而在这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乎,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似乎变的比往年更难。

众所周知,200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

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09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2009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由此可见,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就是目前的一种形势,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我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我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国外恰好相反,西方发达

国家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正是这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产业对大学生这种搞素质人才,才会大量要求。所以国外的大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要求。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而这些产业正式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2009年的就业报告分析中调查社会对不同毕业生的需要,大专生占49、16%,本科生占65、52%。研究生占66、66%。研究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生仍然被大多企业所热衷。在专业排行榜上,前十一名分别是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经济、机械、外域、土建、医药、法学、交通运输、化工、制药。第三产业仍是前列。2009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波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六、针对问题解决方案

综上几点分析,相信有的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种种就业问题,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其实只要是问题,就有解决的方法,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端正就业心态

从大学生主观的自身角度出发。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身专业技能,同时,端正就业心态。我认为,我们在校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知识,还要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其它书籍,让自己知识丰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还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其实一技之长很重要,它就好比,是我们在海上航船,遇到了顺风,助我们一臂之力。所以我们可千万不能像许三多同志说的那样“你现在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混了。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连长说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要挺胸抬头去面对。信念这玩意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人不是做出来的,是活出来的。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我想刚才那一段话,大家应该都熟悉吧!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真的不应该天天享受生活,自由自在,真的应该把那些上网聊天,玩游戏升级的时间用在读书上,哪怕只是那么的一半时间。还有经常在校园的某个角落留下两个人身影朋友们,是不是也应该把你们的身影留在图书馆一下呐?

(二)、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调查显示,“务虚不务实、眼高手低、缺乏实际经验„„”是近期几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客观角度讲,大学生应了解各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社会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关注各类就业动向,从而对症下药,为自身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与奋斗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假如我们是公司的领导,相信我们也会看重那些工作塌实勤恳,任劳任怨,有良好心态,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吧!那么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就可以让我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并从每一次锻炼中得到教训,吸取教训,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石。另外,社会实践活动会让我们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帮助我们了解社会,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确立奋斗目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要有目标感,生活没有目标就会失去方向。那么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未来不一定从事我们现在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其实大家都知道,大家身边的亲戚啊,学姐什么的,有多少人毕业后从事了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领域呐?好像不是很多吧,屈指可数吧!所以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上帝对每个人来说都公平的,因此,上帝并不会为你打开所有的门,但也不会一扇都不打开的,所以当我们一条路走到尽头,无路可走时,就要另辟蹊径。

七、钻研理论,勇于实践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在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我们选择逃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底的深渊,只有选择面对,际遇才会眷顾我们,我们才能看见明日的曙光。

曾经的参加过社会实践,我学习到了许多曾经没有学习到,曾经不知道的经验,并且还了解到了许多当今社会的形势,虽然学习到的是点点滴滴,但是,这些是在学校学习不到的,这些宝贵财富将为我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石,将为我以后的就业提供许多便利条件。并且也让我明白,只要努力、付出就有回报。曾经一次一次的努力与付出,曾经的学习与实践,终于有所回报,有所成长。但是,我想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马上就要毕业的我,也即将到北京好啦阳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去实习,我想在那里,我会努力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我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地努力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蓝图!

八、总结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那么亲爱的朋友们,举起我们的右手,凝神自己的掌心,我们看到了什么,生命线,婚姻线,感情线,事业线„„那么紧握手掌,怎么样,没错,命运就在我们自己手中,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经过这次调查,只觉得我们经历了许多,同时又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同学

们有些许帮助。我也真诚地,忠心的祝福亲爱的朋友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辉煌明天!

上一篇:输煤专业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科协光盘行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