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和实施的重要性

(1)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加财务信息及报告的真实程度和可靠程度。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需要真实可靠的内部信息为依据,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为企业进行业绩考核提供数据支持。此外,企业按照规定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向社会传递企业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同时维护企业诚信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企业的决策层可以通过控制手段提高信息的质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企业应当及时地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项信息,进行加工之后,将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机构,以便给信息资料使用者的决策带来帮助。良好内部控制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灵活的沟通协调机制,制定符合内部控制规定的沟通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因此,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应当及时准确的传递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

(3)内部控制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企业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建立与之发展相符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组织架构,以维护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二、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和实施中的需要关注的重点

(1)内部控制既要全面,又要兼顾重点。内部控制应当在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得到贯彻和执行,应该要覆盖整个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同时,在企业的三重一大业务上,应该重点关注相关领域存在的高风险,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和审批流程,确保内部控制得到有效的运行,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重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内部控制必须要求全员参与。内部控制从定义就要求企业的所有人员共同实施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从上到下,上到董事会高管层,下到基层的员工,都要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运行中来,特别是针对公司的管理层,更要积极地参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上,企业要建立适当的程序来防止发生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情形发生。

三、企业内控制度建立与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一)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晰

企业的内部机构重叠,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分配不清晰,出现职能交叉或者缺失的情况比较常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设计岗位时,没有按照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岗位分析或者岗位分析的人员缺乏经验,不能准确地提供岗位分析的结果。(2)未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造成岗位间、部门间存在职责交叉或者是推诿的情况比较多。(3)岗位分工不够明确,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兼职兼岗的现象,特别针对不相容职务,未形成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控制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企业在实际制度设定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控制制度,有时,还可能会出现高层领导的权力过大,个人权力超过组织决策,甚至于会凌驾于组织之上的情况,在一些重大的决策时,忽略内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意见,凭借个人经验和喜好进行决策,出现“一言堂”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目前,虽然国内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理念不完善,高层管理者更多关注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内控制度以及体系的认识不足,也不够重视,导致企业中在控制措施上缺乏有效执行力,很多工作只流于表面,做于形式,并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工作,落实各项内控制度,从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发展。

(四)监督监管不力,控制效果达不到要求

通常在企业中,应该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类似机构,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运行,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内审部门或者类似机构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立内审部门或者类似的部门,使得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工作得不有效的执行,有些企业设立的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工作受到限制,也影响了内审部门的作用。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或者完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将考核评价与内控相关联,造成企业中缺乏对内控执行的压力与动力。

(五)内部控制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

企业中,管理人员的水平决定着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受限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贮备,大局观意识比较欠缺,可能对内控制度的理解和把握上不足,对于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需求,造成企业内控也无法发挥有效的功效和作用。

四、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和实施解决对策

(一)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

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业务性质设置公司部门和岗位,要充分做足岗位评估,合理分配部门及岗位职责,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外部有资质的企业对企业的岗位职责进行评估,协助建立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其次,企业在设置岗位职责时,应该充分考虑各个职能间工作职责,重点梳理可能出现职权交叉的情况,尽量减少兼职兼岗,特别是对于不相容的职务,要避免发生由于不相容的职务由相同的人员进行操作引发的风险。再次,企业还应该定期对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不同时期的业务性质合理调整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重点需要关注由于业务变更、程序更新带来的风险。

(二)建立和维护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发展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重点要在授权审批、考核评价、风险预警等方面建立良好的控制制度。企业重点需要关注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针对发现的缺陷要进行评估,并将评估出来的缺陷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分类,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于重要的重大的缺陷,要及时按照规定程序和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另外,企业还必须对违反规定、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进行适当的处分,形成犯罪的一定要追究其经济和刑事责任。对于已经出现违法违纪的内控制度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及时的修改相关制度,避免在类似的经济活动中出现相同或者相近的风险,从制度控制上保证内控的有效运行。特别针对舞弊的行为,企业还要建立举报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广泛听取员工意见,鼓励广大员工能够通过正当的渠道反馈相关问题。

(三)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内控执行力

企业应该自董事会、经理层开始,强化内控意识,把企业内控作为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带头执行,对于未经授权经济活动,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同时,企业应该加强预算控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嵌入内部控制流程中去,要强化预算执行,对于超预算、预算外的项目要经过严格、特殊的审批程序,并重新履行预算调整程序,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预算管理,采用先进的预算控制的软件,从预算编制到执行进行全面管控,减少预算控制不到位的风险。企业还应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做好实时监控,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序有效的开展。

(四)建立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

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项评价,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企业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基于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和分析,设计出适合企业业务类型的评价指标,内控评价指标要与关键控制点一一对应,评价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控制点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并且赋予不同的分值和权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突出如何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最终将评价结果形成书面的报告,上报董事会或者类似决策机构。

(五)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和聘用高水平的外部人员

人一直都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管理人员,因此不管是任何情况下,企业都应该重视对于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要使管理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让管理人员有动力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维护中去。另外,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健全人力资源招聘规划,适时适当的选择外部高水平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为企业融入新鲜的血液,增加企业的活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维持和维护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才能在信息化高度融合的当今社会,立足于市场,展望于未来。

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需要企业建立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符合企业特征的内控制度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防范风险的发生,还可以给企业带来增量效益,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实施,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学业.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8).

[2] 杨彦红.企业内部控制应用与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1).

[3] 陈金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在企业中的应用[J].市场论坛,2018(3).

[4] 陈程.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6(18).

上一篇:探讨高中语文教学如何生活化下一篇: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生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