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篇1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特殊群体,从未成年变为成年,是大学生青年期一个质的转变,而大学则是我们学会为人处事的重要阶段;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社会化的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激活其自我管理意识尤为重要。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开展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实施、自我控制、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里我将大学生自我管理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时间、技能、理财。

一、目标管理

目标即人们在各种活动中所预期和追求的客观标准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是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期望。目标作为主观印象是人们对外界(或环境)能满足主观需要的诱因或刺激的反映。因为目标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此目标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诱因并引起人们的行动。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人。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让中南分校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抢手人才”。那么我们大学生的目标已经一目了然了。

首先,我们应该制定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目标,作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一个努力的方向。其次我们再制定大学的学习目标,以及每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包括何时达到以及如何进行目标效果评价等。当然,目标应具有长期性,挑战性,例如,确立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考研等目标。一个个目标的确立和完成,就为你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时间管理

时间是最宝贵、最缺乏的资源,它是有内容和价值的。讲到时间的管理上,我先引述一则小故事。

一个老师为了更形象地讲解时间管理的概念,在上课的时候带了一袋沙子,一袋小鹅卵石、几块大石头和一个木桶,问有没有人能把这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

都装进木桶。一个热心的学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随手抓起沙袋就往木桶里倒,然后把小鹅卵石也放了进去,但是轮到大石头的时候,他发现木桶的空间已经不够了。

老师遗憾地摇了摇头说:“如果你先放大石头,再倒小鹅卵石,最后装沙子,木桶就能容下它们了。时间的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先执行重要的任务,你就给一般和不重要的任务留下时间;相反,如果相执行无关紧要的任务,你就会因为在这个上在花费太多时间而无法圆满地完成一般和重要的任务”。

再譬如同样一个小时,玩游戏跟学习的效用是不等值的。当然,我们不反对娱乐,但绝对反对时间的铺张浪费。请谨记一条:我们所做的,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并将时间的弹性拉到最大。以此为尺度,我们可以确定,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免得虚度光阴。

三、技能管理

技能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大学阶段是在我们一生中增长技能、积蓄能量的重要时期。技能有硬件和软件之分,硬件如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各类证书等;软件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

硬件技能管理包含两种意思,就是学习和如何学习。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

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软件技能其实指的就是非专业素质。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自古以来“朋友多,路好走”都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从我们踏入大学,就给我们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我们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而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些能力的煅炼和提高要求你除了学习之外的课余时间内,必需走进集体活动中,例如,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活动、联谊活动、演讲、读百本好书活动等等,参与进去,与大家融为一体,相互交流与探讨取长补短才会有收获。

总之,不论是硬件技能还是软件技能,这些技能往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我们要未雨绸缪,设想自己正处于就业与考研的十字路口,剖析自己何去何从,长处与短处何在,如何适应社会挑战。这样我们才能树立起危机感与责任感,有意识地逐步提高这些技能。

四、财务管理

金钱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也可以消磨人的意志。很大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支配金钱,成为主它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树立金钱管理意识,建立帐目明细表,明确自己每个月应该话多少钱,怎么花,学会记账,将自己的消费记录在一个小册子上,大概预算一下在大四毕业后,看看自己在生活费上能花多少钱。不断的给自己警示,这也可以让自己收起在生活中的消费欲望,不要看到东西就想买,做到适时消费,合理消费,毕竟我们用的是父母的血汗钱。不能随意的挥霍。再者就是有的人喜欢攀比,他们吃最好吃的、穿最有档次的名牌,这是最忌讳的。因为真正攀比的时刻还没有到来,要知道往往越是低调的人,将来越是干大事业的人。所以,对于剩余资金,除了正常的储蓄外,我们要尽可能的把金钱用于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高上,而不是投入到高消费、娱乐及金融市

场中去。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篇2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是在高校管理者的指导和组织下, 为满足高校学生某一单项管理和服务要求而组建的, 并帮助高校管理者实现某一管理目标的学生组织。该组织不同于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类型的学生自治组织, 而是高校管理者的行政助手。高校管理者可以根据某一管理目标, 如学生就业工作、奖学金评审、帮困助学等建立不同的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建设将向高校管理者提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新思路,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发展对推动高校管理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1 培育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培养, 将满足高校管理改革的需要, 满足学生对自我综合能力培养的的需要, 并随着其功能的发挥, 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

1.1 高校管理的需要。

随着高等学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制度的全面推广,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规模日益扩大的在校大学生分散管理的效率降低, 因此高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实践中, 进行必要的变革, 从而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虽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 但高校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学校有责任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促使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而引入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 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 逐步建立并完善有效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 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这将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1.2 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自我评价、控制能力增强,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我体验日益丰富, 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 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 他们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民主自治能力。所以我们要首先肯定大学生日益体现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 其次要认识到大学生有能力自我管理, 但需要去引导培育这一点, 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工作中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落到实处, 实现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望, 为学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实践工作能力的机会, 培养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参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锻炼了学生助理自身的工作能力, 使学生助理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空间, 同时为学校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增添了有生力量。

1.3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团队通常指大学生自主成立的学术研究型、娱乐休闲型和兴趣特长型的社团组织, 这类团队主要特征是成员为了某种共同的爱好或追求而自发地走在一起, 组成的自发性团队。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以“三自”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与学习为手段, 具有明确工作目标和健全管理规范, 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团队示范作用。学生助理作为高校管理者的助手参与辅助管理的工作, 得到能力锻炼的同时, 更重要是潜移默化中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高校管理者通过对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培养的不断更新完善, 开始认识到只有加强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建设, 才能向学生自我管理进行发展, 学生辅助管理团队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力量。

2 培育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关键步骤

从近年来, 高校对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培养实践来看, 根据既定的工作目标,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厘清明确的工作职责, 凝炼团队合作精神, 提点团队进阶发展, 是培育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重要步骤及内容。

2.1 队伍组建: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形成与建立。在团队最初形成时期, 需要高校管理者有意识地去规划和界定辅助管理团队的工作目标, 因为团队共同目标的确定是凝聚团队成员的关键。例如: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就业形势, 而高校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工作繁杂, 就可以建立大学生就业辅助管理团队, 这些成员加入到辅助管理的团体中, 都具有服务于同学的目的和工作成才的愿望, 都存有建设好团队的美好愿望, 在这一良好的基础上, 高校管理者可以因势利导, 为该辅助管理团队设定简洁、明确、具有可行性的工作目标, 就是去为同学更好更快的就业提供帮助, 并使该辅助管理团队尽快适应周围工作环境, 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2.2 队伍培养: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磨合与适应。由于团队成员互不了解, 彼此缺乏感情联系, 团队进入磨合适应期后, 随着团队活动逐渐展开, 成员在团队中的角色、地位发生变化, 容易产生分歧和冲突, 使团队处于波动状态。在高校管理者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下, 团队共同目标将对成员产生吸引力, 成员开始认识到新集体的价值, 表现出对新集体的归属感, 成员间彼此了解的也增多了。例如以大学生就业辅助管理团队而言, 根据不同类型的活动和任务, 发挥团队成员不同的特长是必需的, 一些对外联系工作需要外向型的同学, 内部就业信息的整理等工作又需要细心的同学来做。高校管理者指导团队工作过程中, 会观察到团队合作方面的问题, 需要高校管理者的协调与合理组织, 加快团队成员的磨合与适应, 并逐步确定团队的骨干。

2.3 队伍规范: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成熟与规范。在这一阶段, 团队凝聚力初步形成, 团队目标得到大多数成员认可、支持和拥护并落到实处, 团队活动质量高、影响大, 成员间的了解增多, 相互信赖、相互配合, 组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团队建设进入一个正常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高校管理者应帮助团队建立正确的评价指标与体系, 规范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明确的工作职责, 切实提高成员们素质和工作能力,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对于大学生就业辅助管理团队而言, 就业信息的核对、联系用人单位、安排企业的宣讲、组织就业培训课程、召开专场招聘会以及就业值班的交接等具体的工作内容, 都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为了使就业工作流程规范化, 许多工作程序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保障, 为此团队建立了学生信息登记手册、用人单位信息登记手册、值班日记等台帐制度, 规范与用人单位联系时的用语等, 这些要求既明确了工作责任, 也为将来对该辅助管理团队进行考核奖评保存依据。

2.4 进阶提升: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发展与提高。处在发展期的团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即不断巩固发展, 不断提高成熟的过程。这个时期, 成员们具有突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能够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管理自己, 团队能够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当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创造和塑造的时候, 这个团队就会迈上又一个的新台阶, 进入团队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时高校管理者就可以进行进阶教育, 让该辅助管理团队去独立完成学生管理领域中的工作, 并让成员们适当注意“梯队的建设”, 从而促进团队和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大学生就业辅助管理团队存在持续性的问题, 学生是流动的, 升级、毕业带来了团队成员的交替, 成熟的大学生就业辅助管理团队可以独立承担学生就业工作, 同时也会有意识地进行“传、帮、带”的工作, 即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培养者转变成为培养者的角色, 来保证了该辅助管理团队的持续发展。

3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可行条件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最初的性质是辅助性的, 是非主导性的, 主导权在高教管理者的手中, 是否能把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转化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力量,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则依赖于高校管理变革时主客观条件的成熟程度。

3.1 高校管理理念的突破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坚持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宗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能否进入自我管理的阶段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成功地进行自我教育的标志, 是高等教育是否实现“真正的教育”的标志。高教管理者必须在现有的管理组织构架中, 寻找能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高教管理者应该相信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管理, 应该给予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环境, 应该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生自我管理是在学校组织管理的影响下, 通过学生的各种群体组织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我调控、自我教育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是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效率创新实践的途径之一, 大学生个体将通过自我约束管理, 使个人品质、生理、心理以及生存技能得以健康顺利的充分发展, 在严于律己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和实现人生价值。当学校并不完全能管理到众多的学生, 或者学校并不完全能了解到众多的学生是否愿意被如此管理,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管理模式, 显然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就是合适的管理参与者。

所以, 高校管理理念的突破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客观上需要更好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需要培养更多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学生团队。

3.2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成熟和转变。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在高教管理者的指导下, 发挥团队骨干成员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 协调管理范畴内外部各种关系, 结合一定制度与人本管理方式, 发挥团队的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 使团队的工作正常有序运行, 团队成员在自我调节和控制的基础上, 在其中身心得到充分发展, 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开发。青年学生希望在思想政治生活、学习生活、课外文化生活、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等诸方面, 培养和增强自我的主体意识, 逐步消除对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依赖思想, 使青年学生自尊、自立、自主、自强得以实现, 使青年学生对自我的行为真正负责。随着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工作的深入开展,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成员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水平得到提升后, 我们认识到当他们不满足于辅助管理, 渴望从他律转向自律, 为适应新的形势必须要强调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因此每个学生助理岗位对应的不再是个别同学, 而是一个团队;学生助理从简单机械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逐步发展成为团队的出谋划策人, 可以创新工作方法, 可以积极主动的自己去找事做。通过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培养, 逐步建立起一个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平台, 一个成熟有效的培养训练体系, 通过以各种辅助管理活动为契机, 创设生活环境、学习成长环境、工作环境、社会交际环境等, 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 真正体会认知各种角色, 达到历练自我的目的。此时, 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就成熟了, 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了,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也就可以由外界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转变过渡了。大学生辅助管理团队的成熟, 必然促使其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更高目标进阶。

当前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广阔的展现自我的空间, 学生的个体化倾向进一步增强, 集体观念, 团队精神有所削弱。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要尽快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认真把学生群体管理好, 管出水平, 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加强学生辅助管理团队培养的实践, 探索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新途径, 切实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素质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培育新世纪优秀青年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国防.高校思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管窥[J].闽江学院学报, 2005, 25 (3) :75-76.

[2]李燕.以人为本: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理念[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5) :117.

[3]林群, 赵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7.

如何实现班级中学生的自我管理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自我管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1]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班主任也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不可能时刻跟班,事事都插手。为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盲区,班主任必须要从过去的全程跟班管理模式转向在其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动性。所以自我管理才是班级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什么是班级管理和班级自我管理

所谓班级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学校、老师和学生为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对班级所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调控的过程。班级自我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班级自己管理自己,由于班级不是由一个人所组成的,所以这里的管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班级干部相互协调,共同负责,自觉负担起班级绝大部分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为完成班级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二是指班级中每个成员按班级要求自行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为实现班级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2]

二、如何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

(一)选好学生干部,搭建好老师和学生的桥梁。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起着以点带面和以面代面的作用。所以,唯有慎重的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和轻松。班干部的选拔要由整个班级的学生来完成。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3]笔者认为,班干部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班主任要对班干部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工作,降低他们在工作中的盲目性,把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培养其奉献服务的主人翁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班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班级管理中受挫的能力。而且应当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4]相比较于其他学生,对班干部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假如班上出现问题,班主任和班干部都应当有责任。如果要批评某个学生,班主任首先要自我批评,其次要批评班干部。这样一来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对班干部要求严格甚至代其受过,学生也就会扪心自问、悔过自新。而且班干部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于是严于律己的班级氛围就会形成,学生的自律性加强了,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也会逐渐形成了。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班主任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开班会的形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对班级所发生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学生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从中受到深刻的自我教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班级活动,自己制定活动纪律。最好能够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真正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活动结束后,班干部要负责活动的实施和总结,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到总结的活动中,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自己在班级里的不可或缺性。期末的成绩评比不能只参照文化课的考试成绩,要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比时要征求班级所有学生的意见,要公开化。

(三)让学生自订班规,自定班级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对于班集体来说,也应当有一定的规范作为支撑,作为一个团体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都是班主任制定好班规然后将其公示于墙,成为每个学生行为的规范。那么这种规范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仅仅是一种束缚,心中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抵御心理,那么班级管理就那么容易进行。如果班主任将这个工作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己来制定班规,他们会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给自己的要求,就一定要说话算话,否则就要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那么学生就会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了,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自我约束。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班级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也最好能让学生自己来制定,这样他们就能够有很强的动力去完成整个班级的目标,自觉为班级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同时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给自己制定目标,学生可以很清楚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同时将自己的目标同班集体的目标联系起来,相辅相成。当然,个人目标要服从于集体目标。

(四)让学生担当助理班主任的职务。如今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往往独立性不强。但是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父母不可能照顾他一生,社会义务也是一样要履行的。既然在家庭中,他们没有养成这种独立性,那么学校就应该给这样的学生一个平台去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律性。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让学生担当助理办主任的职务是一个很好的办法。[5]助理班主任的定位应是:略大于班干部,略小于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的评选可以自愿报名,也可参照选拔班干部的办法进行。当然,还要给助理班主任单独制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样他们会感到责任更大,会更加努力工作。由于助理班主任也是学生,他会比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想法,因此更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运行,一方面解放了班主任,另一方面,也使有机会助理班主任或班干部的学生在组织管理能力、协作精神和责任感等诸多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

从上面的几个措施来看,好像班主任就可以将班级管理工作全权交给学生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学生毕竟是学生,对于管理工作缺乏经验,所以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引导,时时关注班级管理情况。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更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梁昌娥.班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教育导刊.1999,2/3.

[2]李亚民.论班级自我管理的实现.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4:58-59.

[3]杨琴芬.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自我管理.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2):83-84.

[4]宋延东,高俊.构建自我管理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7,7(4):64-65.

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探析 篇4

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探析

班级:动画1101姓名:欧冠升学号:1112090115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今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取向和探索了当今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来,我国较为全面地进行了大学业生思想状况调查。了解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发展,据结果显示忧大于喜。针对目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究,并总结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价值 实现 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深入地分析研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变化,寻找正确教育、引导的有效方法,对于当今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迫切的,非常必要的。近几年来,我国较为全面地进行了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通过座谈、个别交谈、书面问卷等方式,了解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状态,调查结果显示忧大于喜,需予以足够的重视,不可等闲视之。在进入探索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八十年代以来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变化。根据有关资料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大观点:

第一、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纯洁的;

第二、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是浮躁的;

第三、现在的大学生是盲目轻狂的。

在八十年代,能够走进大学是很值得骄傲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怀着满腔热情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校园是学习的圣地,是梦想驰骋的平原,大学生满怀追求地编织着少年的梦。他们的思想是乐观的;他们的行动是积极的;他们的梦想是伟大的。在那样的学习氛围中自强不息,勇敢地做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我们现今大学生的骄傲。

九十年代,在物质的利益影响下,人情世故变得虚伪和狡诈,大学纯净的学习氛围已被破坏,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令大学生感到失望。虽然还有不少人在努力地挣扎着,但是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有些失意与彷徨,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看法,价值观也有所改变。

在今天,面对五花八门的关系和人际脉络。我们身在其中,却不知该如何生活。赤裸裸的功利追逐将大学校园也熏染成刻薄的角斗场。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令我们追求知识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是带上名利的色彩,金钱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社会在一天天的进步,但人的追求却一天天的走向庸俗。有的人说那是上一辈人留下的,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如果有一天你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是否能坚守心中的那一片洁净呢?/

3当然了,凡事都有例外。所以不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就一定能走进梦想的天堂;不是今天所有的大学生都不能有所成就。如黑格尔先生说的:“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合理性。”

一、当今大学生价值取向

(一)、主次不分,忽视专业。

第一表现为对参加学生活动过分热衷。对于刚刚走进大学的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面对种种新鲜事物我们很难做出判断,在高校教育者的推崇下,尽管我们本身能力有限或不适合选择的工作,但是也毅然地加入了学生工作队伍。刚刚到来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在大学中学习,就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组织各种活动上,而不去复习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到了考试时,由于还没有还便条的勇气和习惯的我们这些“积极分子”就只有望着试题发呆了。

第二表现为过度从事兼职。大学生从事兼职已经被学校和社会广泛认同。据在我校调查显示:大约每100个学生中有近40%的在校学生曾经做过兼职;在没有从事过兼职的学生中有近50%表示如果有满意的条件,他们愿意从事兼职。但是无论是从事过兼职的同学还是没有从事过兼职的同学都普遍认为:从事兼职明显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寻找工作增加砝码。

(二)、标新立异,追求“个性”。

个性②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倾向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人的个性特征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不管是哪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现在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可以不好,做事可以没效率,但是一定要有“个性”③。比如说,敢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敢逃严厉老师的课,敢穿希奇古怪的服装,敢到处乱发脾气„„这些都已经成为病态的个性倾向,却在大学生中形成一股潮流。另外,还有不少大学生不是在某些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人,而是那些总喜欢标新立异,大放厥词的人。他们并不是大脑方面有什么缺陷或异同,而是误解或者曲解了言论自由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说出与众不同的言语,就是领会了大学中言论自由的思想。实际上,他们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有一种被人关注的优越感。

二、大学生自我价值途径

(一)、重视专业,主次分明。对于刚刚走进大学的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面对种种新鲜事物我们很难做出判断,但是我们是学生,是学生就应该注重我们本身的专业课程。在刚刚到来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在大学中学习,那我们应该首先学会如何在大学中学习。把专业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管其他次的的事情。比如说,各种和样的学生组织、兼职等。从事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活动和从事兼职都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语言表②

③ 个性,这里的个性是指在现代心理学上的定义.“个性”,这里是“个性”不是现代心理学上所说的个性,这里的“个性”是病态的个性倾向./

3达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但是不能过度地重视,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专业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自我价值,我们还要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二)、创新“立异”,展现自我。

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要弘扬中华美德,要积极学习,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校园制度。我们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人的个性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人的个性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我们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对自己专业或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要打实基础,深入探究与分析,并在其领域中有其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展现自我的价值。

三、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是不足为怪的,是历史逻辑发展的结果,不必惊慌失措,也不必把这些消极的东西完全归咎于大学生本身和高等学校,重要是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和教育。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我们不能片面追求自我价值,而忽视为社会创造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我们要在为社会作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以损害社会利益为基础。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在此基础上,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从实际出发,要切合自身实际,而不是好高骛远,否则将会一事无成。脚踏实地,认真做好学习与社会实践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这是为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打好基础。可见,我们要实现自我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未来与现在的关系。

—————————————————————————————

参考著作:

[1] 张连云、蒋俊梅、朱军 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朱宝荣、周楚、黄加锐 著,《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第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陈赫、罗声求 著,《做一名合格的大学业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译著:

[1](美)乔纳森·布朗 著,《自我》(原名《The Self 》)[M],陈浩莺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期刊文章:

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篇5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篇6

5月23日,以“创新的青年最美丽——我的营养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生营养创新公益项目”在中国农业大学启动,被校方引为“杰出校友”的蒙牛奶总裁孙伊萍发表在充满激情的演讲,“互联网大时代,企业需要颠覆性的创新思维和优秀的创新人才。对于年轻人,只有通过创新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实现梦想。”。

蒙牛奶总裁孙伊萍

据了解,“大学生营养创新公益项目”是蒙牛奶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全新跨界合作,集结了乳品行业的优势资源。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蒙牛奶向中国农业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了100万元的“营养梦想基金”,支持中国农大以食品学科为主的学生围绕营养主题,就产品研发、生产、流通、营销方法等寻求突破和创新。同时,为企业和乳品行业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思维,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孙伊萍对母校的学弟学妹的创新未来寄予厚望。她说:“蒙牛奶将与众多合作伙伴为农大学子提供好的平台与资源,助力同学们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孙伊萍也向农大学子发出邀约,希望他们未来加入到乳品行业,通过自身兴趣和知识以及掌握的创新方法与思维,为中国乳业发展贡献力量。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篇7

注册入学的优势在于让学生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使教育回归了本质,推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增加了办学特色的多样性,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向他们敞开了学校的大门,实现了“宽进”,让一部分分数不是很高,但是智商、情商并不低的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弊端也日渐呈现,学生素质的曾次不齐,例如:自我约束管控能力较差,个人的日常言行举止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严格遵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要求,不按时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多数注册入学民办高职学生家境相对殷实,从小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远离父母约束的大学生活,让他们盲目的追求奢华的生活,动辄大几千的名牌手机、服饰、电子用品等,相互攀比之风盛行,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民办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个问题刻不容缓,对于完善其健全的人格,塑造其优良的生活作风有着长远的意义。

二、注册入学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注册入学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是当下大学生成长所具备的能力之一,是大学生自己对自己心理和思想、行为进行调节和管理的体现,是将来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到工作岗位上能游刃有余的基础。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管理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充分了解和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发掘自身的优缺点,确定自我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使自我管理有路可循,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迎接未来的挑战。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走向自我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如果想今后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在大学期间给自己制定一套合格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案,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意识,养成自我管理良好的习惯,为今后完善自我,人生交上一份合格的成绩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案途径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包含种类众多,主要以下几点:

1. 学习管理

首先要明确好自己的目标,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很重要,目标不明确往往会事倍功半,费时费力,要明确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家长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送进大学校园是希望我们掌握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系统的学习和领悟一门学科,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学是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少了父母的看管,老师的保姆式的督促,学生就更容易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时候很容易受外界种种因素的诱惑而导致学习分心,荒废学业,这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民办高职注册入学的学生,更应该在自我学习管理上不能放松要求,应该珍惜大学这种得到知识给养的机会,弥补自己底子薄弱的弱点,把学习管理放在自我管理的第一位。

2. 消费管理

大多数注册入学民办高职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往往会在平时的生活个人消费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在都是独身子女,一方面家长担心孩子的生活,总是以为金钱上的支持能够让孩子在学校过的好一点。于是吃要吃好的、穿的一定要是名牌服饰、用的一定要是最新潮最时尚的东西,一股相互攀比的不正之风正在学生中悄悄蔓延。殊不知毫无节制的个人消费观念,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会给学生今后的生活带来非常负面的开始,所以生活消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不要看到东西就想买,做到合理消费,理性消费,不能随意挥霍,毕竟父母给我们提供这么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不容易。

3. 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包括平时的日常生活起居管理以及平日与同学老师的日常交际管理。在没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很多学生都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衣食起居这些根本不用自己动手。然后进入大学校园以后,更多的需要自己动手解决,打扫宿舍卫生,个人衣物的清洗等等,这些都是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体现,为将来走进社会的必备技能,也是从少年时期什么都依赖家人到成年能独自生活的转变。与同学老师日常交际管理,要做到不卑不亢,彬彬有礼,对待老师要尊重有礼貌,配合老师完成日常的学习工作,不迟到早退,上课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老师是教书育人辛勤的园丁,我们应该尊师重道;对待同学应该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几年的学习生活难免发生一些矛盾,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事业的成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芝.90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及培养[J].理论研究,2011(2).

[2]赵坤.对高校学生自我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2010.

[3]张弛.大学生道德选择矛盾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3(06),23.

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篇8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有大学生群体共有的特点: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与高中相比,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监督,学生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都自由支配,很多高职高专学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些什么,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学校混日子,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弱。当代高职高专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处处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差。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宿舍卫生总是一个困扰学生工作者和后勤管理者的大问题。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弱。从媒体上得知,近年来,人际交往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出现,同一宿舍的同学经常因为小事而闹得不愉快,甚至出现投毒等恶性事件。四是心理调试能力弱。独生子女是高校的主力军,他们抗挫能力较弱,面对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困惑等问题时很难控制和调节情绪,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少、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表现出沉默寡言、离群独处等倾向,甚至出现自杀征兆。五是安全意识薄弱。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对社会的认识,自我保护能力差。被骗取钱财等事件也会时常发生。

同时,高职高专学生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成绩差异性比较大,少数同学的成绩很低。二是自卑心理强。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在同龄人中自感抬不起头来,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有一种“失落感”。三是矛盾心理强。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易引起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主要体现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自信与缺乏自信的矛盾。四是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学习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自尊心、进取心和不甘落后;今后能有一份好工作,使自己和父母能生活得好一些。五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在进校之初,他们就已经基本明白将来的工作岗位,并围绕职业定向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二、高职高专学生自我管理面临的不利因素

高职高专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建设中,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一是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冲击。社会上非主流文化盛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功能部分,不可能独善其身,高职高专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最活跃的分子,受到不同文化影响,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在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选择时出现困惑和疑惑,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二是教育体制存在一定问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是对学生进行约束、命令和强制管理,没有从根本上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细节中缺乏有效参与和指导,硬性的规定没有起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三是校园周边环境不容乐观。网吧、出租屋、商业网点泛滥,这样的生活学习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侵蚀和影响。四是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了自我管理能力低下、自我管理意识薄弱。遇到困难就想求助他人或选择逃避。在缺乏外在约束或帮助时,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沉迷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动力,导致耐挫力较差。

三、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高职高专学生如果不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将大大影响在校学习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社会对他们的客观要求。老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方法、自我管理平台等方面寻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1、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老师要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教师如果一味“管”,剥夺学生自我管理实践机会,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缺乏,就会产生“意识障碍”。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人格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要环节,学生由于阅历较浅、缺乏自我管理实践,其自我管理意识难免偏激、难免盲目,如果任其随意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不能得到提高,而且还可能走向歧路。这就要求老师进行科学引导,尊重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欢乐、共悲伤,在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中,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走向理性、走向强大。

2、指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方法。自我管理需要一定的方法,如果没有自我管理方法做后盾,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将流于空谈。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掌握诸多自我管理的方法,尤其要指导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训练学生掌握情绪沟通法,正确、合理、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善于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学生“移情”的能力;训练学生掌握情绪控制法,通过自我暗示、学会遗忘和转移目标等方法,排解、控制消极情绪;采用情绪熏陶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诸如学会爱与被爱、自信、乐观、幽默高兴、喜悦等,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等高尚情操。

3、营造学生自我管理氛围。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借助校园文化的渲染和烘托。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列入校园文化的范畴,可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协会,倡导学生自觉加人自我管理行列,通过讲座、演讲、辩论、竞赛等形式,借助广播、电台、刊物、网站等途径开展自我管理为主题的讨论,加强学生对自我管理能力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树立优秀典型,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在校园内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风气。

4、为学生创建自我管理平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要落实到自我管理实践上来。要善于为学生创建自我管理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个适当的、独特的位置,集体事情的处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班干部可以通过“毛遂自荐”、民主推荐与公开竞争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每个学生干部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学习、纪律、劳动、生活服务、班级文化、班费管理等方面。班级文化还可以分为教室布置、休闲娱乐、体育组织、班际交流等,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管理,成为集体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带动自我管理。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 篇9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刘志远

学生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和完善着学校的整体管理,起到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的作用。同时学生自我管理也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尊重学生核心, 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本内容,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完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机制,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自身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地调配自我资源,有效地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各种教育管理手段,开展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简单地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是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高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实行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而是将管理这把抓手放在隐形地方,强调学生自治,学校的一些制度只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自我管理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过程。因此,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社会发展目标、学校教育目标、个人学习目标和个人有效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有机的统一。其中,个人学习目标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个人的有效行为则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具体实践。现代教育强调要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精神的人,强调学生要具备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它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意义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自我评价、控制能力增强,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我体验日益丰富, 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 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 他们已具备了较强的自我管理、民主自治能力。在这样的客观现实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迫切需要各级各类的高质量人才。现阶段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到工作岗位后“不适应”的问题。他们往往在具体的工作面前束手无策,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差、组织管理能力弱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方面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与他们在校期间缺乏应有的实践锻炼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需要从多种渠道入手。实践表明,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便是其中一项有效的途径,它对促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满足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 现阶段,高校扩建、后勤社会化, 大学宿舍呈现出社区化趋势,学生住宿分散, 班级的概念逐渐模糊和淡化, 不利于集体活动的开展, 使得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控能力有所下降。同时网络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工具, 为大学生提供了空间上的无边界, 时间上的无限制, 伦理观念上的无约束的环境, 使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状态, 人格向着非常规的方向发展。加之相当部分高校管理模式和思政工作人员的数量及质量问题变化不大,旧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工作发展的新需求。因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对适应思政新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满足大学生差异化培养需求

随着学生在校人数增加迅速, 个体间的差异日益明显, 并出现了一些特殊群体, 如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家庭背景、民族状况等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现今的大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由父母包办的生活,习惯了中学老师的指挥棒, 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缺陷。升入大学后, 他们脱离了各方面的监护, 相对开始独立自主地生活,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机制,对于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尽快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对策

1、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从学生思想意识层面入手,利用和谐校园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元素,结合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工作内容,积极宣传自我管理,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其自身发展的现实作用和潜在意义。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激起他们积极进行自我管理的动机和需要,增强自我管理的原动力。其次要合理引导思想。学生工作部门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关心的热点和碰到的困难问题,以此为突破点,合理引导学生思想朝着有利于增强自我管理意识的方向发展,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间接达到管理的预期目标。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要使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实行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由,而必须有一些制度作为底线,否则,难以把握大学生的发展方向,违背高校人才培养的初衷。因此,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起着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总之,大学生的管理理论要与时俱进,管理实践要因时、因校、因人制宜。既要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3、加强学生组织建设,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学生组织主要是指校、系、班级的学生会或班委会、团组织和其它社团组织。这些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主要形式, 也是学校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学生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理论、时事政治、业务知识, 通过举办演讲会、座谈会、报告会, 组织学生参观、访间、调查和参加劳动等活动, 帮助学习共同探讨理想与现实、自由写纪律、民主与集中、权利和义务、学习与工作, 事业与爱情、个人与集体等方面的关系。依靠正确的导向, 在学生中形成追求进步, 关心集体的舆论, 形成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良好的学风, 形成遵纪守法、讲究道德的文明环境。

4、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学校应积极制定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办法,重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机构的建设,吸纳学生参与学校和相关的民主管理实践过程。同时,将有关学生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自我管理的结果等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公开,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加强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引导中,定期举办

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用科学的管理理论解决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的难题。

5、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作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学生在学生时期思想可塑性大,在没有外界约束、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因此,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要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要促使学生及时地、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要求来调控自己的行为。此外,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积极开展目标教育,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充分相信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当今学校部分学生面对学习目标的缺失无所适从。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目标辅导,培养他们的目标意识,让他们学会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只有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我管理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管可行性。

信息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10

在大学期间,我认真的学习自己的专科专业,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同时也获得了他们的认同。在求学期间, 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工作取得进步的动力,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国际社会。

在英语学习上,我坚持阅读英文报刊,提高自己的科普知识和阅读能力。同时我还自学了office,3DMAX,等日常应用软件。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协会,是自己的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让自己更好的投入学习当中去。

对于自己的思想品德,我也积极的学习马列主义,让自己向党靠拢,同时认识到自己最大的缺点是率直,冲动。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

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自我实现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经典阅读  自我实现

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途径,是陶冶道德情操的选择,是认识人生、丰富情感、形成健全人格的方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我们能够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能够汲取先人的伟大智慧成果,能够形成前所未有的民族自傲感和民族自信心,所以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得至关重要。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不仅仅是一个自修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途径。

一、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本应对文学经典充满兴趣,本应通过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来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大学生在文学经典的阅读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学经典阅读的观念淡薄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文学经典阅读的观念呈现出日趋淡薄的势头,这种情况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会主动选择非经典作品来阅读,而忽略那些经得起历史和时代考验的经典作品。除了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会选择文学经典来阅读,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更倾向于阅读通俗作品,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盗墓小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等,这些通俗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一波三折、充斥着血腥、暴力、色情,这充分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吸引了他们的眼球,成为他们的阅读首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通俗作品的阅读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现在各大书店中通俗类作品的销量往往要远胜过文学经典作品的销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文学经典阅读的观念淡薄的问题。

(二)文学经典阅读的避繁就简、避难择易

事实上,为数不多的阅读文学经典的大学生在选择文学经典来阅读时往往会避繁就简、避难择易,试图走一条捷径,他们往往会选择篇幅相对短一些的,钟情内容相对简单一些的,偏爱思想性相对弱一些的,而对于那些大部头的、长篇巨制的文学经典作品往往会“投机取巧”——翻翻目录、看看简介,或者干脆不予涉猎。最显著的例子当属当代大学生对四大名著的阅读,作为一个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如果连四大名著都没读过,恐怕会让外国人笑话的,但实际上,大部分中国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原版四大名著的较长篇幅及晦涩难懂的半文半白语言时常常望而却步,转而选择通俗直白的白话文简读本来阅读,更有甚者仅仅翻看一下四大名著的目录,或者百度一下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另外一些大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时会刻意避开其中难理解的篇目,只看容易理解、故事性强的篇目,例如就文学经典的体裁而言,大部分大学生更钟情于小说,而规避诗歌、散文、戏剧。所以说大学生在文学经典阅读中存在着避繁就简、避难择易的问题。

(三)文学经典阅读的功利化倾向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时是带着很强的功利性目的的,并不是单纯从审美的角度来阅读文学经典。目前大学生的这种阅读的功利化倾向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它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理工科的大学生,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是为了应付大学语文课的期末考试,不挂科是部分大学生的终极追求,所以他们不得不随便翻翻那些文学经典,充其量只是囫囵吞枣。另一种情况是文科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完成老师课上布置的作业,或者自己在写作中需要用到某部文学经典中的名言警句来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这部分大学生中也有少数科班出身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他们阅读文学经典是为了给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喜爱,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并不是出于怡情养性,体会文学经典的美感、深刻性和思想性,而是呈现出文学经典阅读的功利化倾向。

二、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在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生中广泛展开,反而会严重阻碍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追根溯源,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读图时代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冲击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读图时代(也叫新媒体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文学传播的媒介不再单一化,而是变得多样化,如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等新媒介的产生都严重冲击着传统的书面文字媒介。读图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语言文字的吸引力遭到弱化,以图像方式呈现的视觉材料的观赏性得到强化,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不需要通过阅读文本的语言来营造的一个头脑的世界。大学生似乎在视觉娱乐中见证了真实的历史和现实,不再需要通过阅读文学经典这种传统的形式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状。如今在大街、公交车、餐厅等公共场所中,随处可见的是大学生们手里拿着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而却很少看见大学生在这些公共场所中手捧着一文章学经典在津津有味地读,大学生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往往是韩国欧巴、英美大长腿,而不是中国文人、民族英雄,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图时代的到来对文学经典阅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快节奏的生活对文学经典阅读的阻碍

当今时代是一个注重速度、追求快节奏的时代,任何人都不想落在别人后面,更不想被时代所淘汰,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状态,普遍信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更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抓时代的脉搏,其一切行为都追求一个“快”字。他们拼命奔跑,在他们的周围充斥着快餐式文化、快餐式消费,也正是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让如今的大学生们无法静下心来去细细品读文学经典,更不必说去思考人生、体味人生。阅读文学经典本应是一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传承文化的过程,但在部分大学生看来,阅读文学经典却是一个既费时间又费精力的过程,一个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过程,一个与时代节奏不符甚至是与时代节奏相抵牾的行为。我们暂且不论他们的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快节奏的生活的的确确让部分大学生们无暇阅读文学经典,毋庸置疑,快节奏的生活对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展开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三)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对文学经典阅读的阻挠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大学生们似乎是许多人所羡慕的群体,在常人看来,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俨然天之骄子、时代宠儿,但实际上,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大学生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让人窒息的压力。众所周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在数量上远远少于21世纪的大学生,当时仅仅读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后也往往有几份合适的工作等着他们去挑选。相比较而言,21世纪,除去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数普通院校的大学生面临的是“毕业即失业”,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哪有心情去阅读文学经典?他们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考各种证书,培养各种技能,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上,力求这些在毕业后能成为面试时取胜的筹码,他们认为阅读文学经典并不能为他们的职场加分。事实上,表面光鲜亮丽的大学生有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父母施加的压力、老师施加的压力、社会施加的压力,这些压力让他们紧张得喘不过气来。阅读文学经典应该是在一种身心放松、自由自在的状态下进行的,试问在重重压力下,在一种紧张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的状态下,大学生们怎么能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地撷一文章学经典,静静品读呢?由此可见,大学生面临的多重压力严重阻挠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

三、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文学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的部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学经典阅读无疑会陶冶其情操,丰富其情感,塑造大其健全人格,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应该引起国家、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关注。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呢?本人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教育部门将文学经典阅读纳入大学生毕业考核体系

文学经典阅读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势在必行。教育部门掌握着教育的命脉,能引导教育的合理展开,因此在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上教育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门应该将文学经典阅读纳入到大学生毕业考核体系中,也就是说任何大学、任何专业的大学生如果想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都必须通过文学经典阅读这项考核,考核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背诵文学经典中的重要篇目或名言警句;例如背诵《论语》十则、背诵《孟子》中的经典篇目等。这种考核形式适用于文学经典中的诗歌,不仅可以复习高中时所学的一些诗歌,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与别人沟通提供良好的语言素材。2.写关于某部文学经典的读后感;这种考核形式适用于文学经典中的小说,写读后感是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可以透漏出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以及阅读某部文学经典给自己带来的启迪。3.听中文专业的文学经典阅读课,并作听课笔记;这种形式适合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相对弱一些,听课可以让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记笔记可以强化他们对文学经典的记忆。

(二)大学开设文学经典阅读课程

我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文学经典阅读”这门课程,但大多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将其他专业的学生忽略了,不得不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应该在中国的所有大学开设文学经典阅读课程,当然针对的群体应是所有中国在校大学生,不分专业,不分年级。当然,文学经典阅读课程的开设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文学经典阅读课程所选讲的文学经典不宜太难。我们都知道一些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文学素养相对弱些,太难的文学经典篇目他们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所以授课教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易于他们接受的篇目;2.文学经典阅读课的趣味性要加强;部分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对文学经典课会有一些排斥,所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授课教师要注意提升此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媒体加强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宣传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也可称其为“新媒体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对文学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影视作品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为文学经典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媒介,所以,要利用好媒体这把双刃剑。媒体对文学经典阅读的推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文学经典的影视化。依据文学经典的本来面目拍摄电视剧或电影。现在的大学生被网络化,沉浸在“读图”中,他们在闲暇时更愿意看一集电视剧、一部电影,把文学经典拍摄成电影势必会吸引他们的眼球,观看影视作品也会激起他们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但媒体一定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实事求是,不能把文学经典改得面目全非。2.多开设文学经典阅读节目。现在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但大多是本着娱乐大众的目的,缺少有深度、有思想的内容,在电视上开设文学经典阅读的节目可以提升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百家讲坛,其中会有一些名家绘声绘色地讲解文学经典,这一节目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其他频道也可以开设类似的节目,在节目中介绍文学经典,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文学经典阅读。试想如果全国各个省级和地方电视台都有专门介绍文学经典的节目,势必会对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起到显著作用。3.明星代言文学经典阅读。现今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追星情结,明星代言的东西在他们看来肯定是好的,所以他们会争着抢着购买。如果让明星来代言文学经典阅读,那么一定会引起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视及对文学经典阅读的“消费”。当然,这并不是将文学经典作为商品,而只是利用媒体和明星效应来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

(四)丰富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形式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源泉,对待文学经典我们应该怀有虔诚的态度。但文学经典阅读的展开不一定非要是每个大学生都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艰难地读着,文学经典阅读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举办辩论赛。辩论赛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比赛,以文学经典内容为主题的辩论赛,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而且可以促使大学生对文学经典深入思考。2.举办有奖文学经典知识问答比赛。大学生喜欢刺激、有挑战性的东西,不喜欢呆板、常规的东西,知识问答比赛有挑战性、竞技感,势必会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奖品的设置也是吸引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采用这种有奖文学经典知识问答比赛的形式,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3.开设文学经典阅读的大型讲座。讲座是接受学术熏陶的良好形式,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知识文化的形式。可以邀请名人名家进行大型讲座,宣讲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在讲座上还可以免费赠送一些文学经典给大学生,书中可以写一些名家勉励大学生读书的名言警句,这种形式有利于文学经典阅读在大学生中的普及。

四、结语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文人的智慧成果,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从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我们看清自身的渺小,宇宙的浩瀚;从字字珠玑的文学经典中,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民族精神的自强不息;从灿若星辰的文学经典中,我们体味历朝历代的兴衰,时代进步的精髓。每一次翻看文学经典都是与智者对话的过程,与历史共兴衰的过程,与民族同甘苦共患难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应该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更应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阅读文学经典,在阅读文学经典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和健全的人格,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重大使命。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的我们不仅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要为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而读书。

参考文献:

[1]孟繁华,张学东.重读经典与重返传统的意义——与孟繁华先生对谈[J].朔方,2009,(11).

[2]丁桂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

[3]莫小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状况初探——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J].剑南文学,2013,(8).

[4]杨棣.关于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许军峨.论文学经典与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建构[J].理论学刊,2008,(6).

[6]陶东风.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J].天津社会科学,2005,(3).

上一篇:我很愉快杂文随笔下一篇:护苗网络安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