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精选8篇)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篇1

周君霞

(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050021)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企业规模经济效

益的现状,着重论述了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途径,强调了企业实现规模

经济必须具备几个方面的支撑因素,以此达到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规模规模经济引言

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经济转轨变型时期,一部分企业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由遵从企业制度到遵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还有一部分企业正在或拟将进行企业制度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不仅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体制的转变,管理人员思维的转变。具体地说,就是在企业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现代化。过去几十年期间,由于我国一直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不是以最大发挥企业效益为目的,而是以计划安排为主,使得企业不能和忽视企业内部管理,不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即科学的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进行,我国经济也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认识到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开始重视规模经济效应。目前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状况

所谓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经济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平均费用下降的趋势。企业规模,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投入的角度看,企业规模的大小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劳动者的数量、资本的额度和占地面积的大小;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规模大小表现为产品量的大小和销售额的多少。但并不是说规模大的企业一定就会有规模经济,如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大量多余的人员等,因此,规模经济应理解为一定条件下的企业平均产量的递增和平均成本下降的区间。如下图所示:

LAPLAC

0AXY0Q图1平均产量与企业投入量关系曲线图2 长期平均成本与产量关系曲线

图1中,LAP为平均产量曲线,XY为企业投入量,在OA之间,随着投入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产量递增,图2中,LAC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Q为产量,在OA区间,随着产品量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递减,称之为规模经济。由此看出,企业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投入量的增加,产品量随之增加,长期平均成本降低。若随着企业投入量的增加,企业产品量降低,长期平均成本增加,即是规模不经济。

最全的中文管理资料库,首家中文资讯交流交易平台,在线即时网上一对一信息服务,资料整理

分析评估平台,从十九世纪末至今,世界经济出现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企业并购浪潮的翻涌,使得一部分企业消失和一部分企业规模变的更大,规模效应理论随之产生并得到广泛的运用。到1997年8月1日,位于世界航空制造业第一位的波音和位于第三位的麦道公司的正式合并,将全球的新一轮并购浪潮推向高潮,企业兼并战打的如火如荼,其目的不外是想扩大原有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力,减少竞争对手,以使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我国企业并购起始于1985年前后,1989年以后,企业并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据统计仅1989年一年发生企业并购2559起,共转移资产20.15亿元,减少企业亏损1024家,减少亏损额1.34亿。通过并购,很多企业因而达到了增加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占有份额的目标。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了通过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轻而易举的进入到未知领域,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能力。但是,要实现规模经济只有并购这一种方式吗?并购后的每一个企业都获利吗?企业只有扩大规模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吗?回答是否定的。1997年1月23日,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破产,韩宝集团的核心公司韩宝株式会社等20家系列企业也随即倒闭。究其原因是因为投资过大,负债过多而破产;韩国的另一集团公司“起亚集团”原本生产汽车,却并购建筑、钢铁等企业,最终因战线过长而失败。我国珠海巨人集团也曾名响中华大地,然而其也因脚踩多只船而“下海”。事实证明,并购可以使得一些企业规模庞大,在市场上独占熬头,甚至使得我国很多亏损企业“起死回生”,但也因此使得一些企业家错误的认为只要与其他企业合并,就会扭转本企业亏损的局面;或者,只要购买其他企业,就会增加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规模经济效益。这种错误的理解,使得企业的并购脱离实际,一味求大,简单的在大规模和高效益之间划等号,组建了一些所谓的大企业集团,强行将某些企业合并在一起,以此相结合形成一个“规模大”的企业集团。然而,没有在很好的研究如何优化资源组织、人员组织和管理组织的基础上的企业并购,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反而,一些亏损企业依附于盈利企业,又将盈利企业拖住,使得新企业矛盾重重,内耗加大,最终使新企业在“大规模”的旗帜下倒下,造成规模不经济。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人、财、物的配置要以满足其产品量的生产为限,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达不到规模经济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企业的现有资源满足不了市场各种需求的增加时,企业要增加产销量稳固其市场占有份额,就必须增加人、财、物的配置,靠扩大规模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量,占有市场份额,增加市场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利润,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由此我认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3企业获取规模经济的途径

3.1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产销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很多处于亏损状态,其亏损的原因,不是因为其规模小,而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进行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和生产产品,因此造成企业资产闲置,职工在家待业;还有一些企业尽管生产仍在进行,但生产能力过剩,形不成规模经济。对于这样的企业要扭亏为盈和增加利润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使用企业内部资源,扩大产销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单位利润。

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保持不变,那么增加产品的产销量会使单位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的利润,并使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业务量的增长率;反之,会造成单位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小于业务量的增长率。也正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利润的变动率与业务量的变动率不能按比例增减。因此在经济生活中

出现了只要销售上有较小幅度的变化就会引起利润上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即利润率变动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财务管理称之为“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固定成本为50万元,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5万元;当销售额为2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25万元,当销售额为300万元时,单位固定成本为0.17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销售额越高,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单位利润就越高,就可以获取现有规模的规模经济效益。

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作用,不是盲目地、片面地追求企业规模越大越好,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并在已确定的规模条件下,获取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3.2负债经营扩大规模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量时,企业必须增加生产能力,扩大规模,才不会丢失原有的市场份额。要扩大规模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完成扩张的实现,这时企业可以通过负债经营来完成规模的扩张。

企业通过负债筹集所需资金,就要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若负债经营不当,还会使企业趋于破产。因此当企业选择负债经营扩大规模时,首先要考虑投资所获得的预期利润率一定要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其次要考虑企业的财务弹性不能太小,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加大。例如:

表1投资利润率计算表

(一)单位:万元 投资总投资额负债净投资利润利息利润投资利润率 项目总额净额

表2投资利润率计算表

(二)单位:万元

投资总投资额负债净投资利润利息利润投资利润率 项目总额净额由表1看出,当企业投资利润率(20%)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12%)时,这时采用负债经营所获取的投资利润率的净额(28%)高于采用自有资金获取投资利润率的净额(20%);但当借入资金利息率(13%)高于投资利润率(12%)时,采用负债经营所获得的利润6万元,而支付的利息却是6.5万元。因此,企业若采用负债的方式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一定要做好预测,否则,会使企业走向破产的境地。

3.3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通过并购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主要方法之一。并购即兼并和收购,其根本的动因一是并购可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从而使企业提高控制市场的能力,促进垄断竞争性的结构,产生垄断竞争效应;二是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降低,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扩张的重要形式。它和其他任何一种投资一样,也要考虑其投资的效益,做出成本效益的权衡。这种投资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般的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的买卖和流动,而是“购进一些在理论上可以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换句话说“就是把以前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通过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单靠自身积累不能很快达到的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这种方式运用不当,如前所述,会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危险。

3.4与外部企业搞好关系,形成一种规模

企业要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要素的集聚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整个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生产能力的确定;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企业外部的各种规模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想从事的行业都纳入自己的组织之中,大量的中小型工厂仍然是以独立的单厂企业形式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既要合理确定自身的规模,又要明确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相互关系,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生产分工协作、产品联系、销售渠道、技术开发、人员培训、承包转包、项目投资、资金融通以及其他有效方式,把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联系在本企业的周围,以扩大本企业的经营成果。实际上,这就是发挥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又一种表现。

4我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支撑

目前,中国面临加入世贸组织(WTO)。加入WTO后,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外竞争者,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企业如何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并迎接“入世”的挑战?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或通过扩张来达到规模经济。而要获取一定的规模经济,我认为,必须有以下几方面的支撑:

4.1技术的支撑

中国企业在追求扩大规模上,常常忽视了档次的提高,只是简单地进行量的扩张,而在技术进步方面却并不改进,走的是粗放型之路。这种状态下进行经营,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使企业获得些许利益,但是企业技术上不去,势必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产品一旦滞销,大规模反倒成为负担了。上了规模不练内功,规模经济的取得不可能保持很久。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大,如果企业能够拥有他国企业无法比拟的技术,那么该企业的产品在竞争力上必然强大,在进军国外市场上也能畅通无阻,这便提高了该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优势,发展成为更为强大的企业集团,争取到更大的规模经济。

4.2资本的支撑

企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途径达到规模经济,都需要有强大的资本支撑,而目前我国企业一方面资本紧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资本闲置、大量浪费的现象。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树立节约资本、提高资本效率的观念,而且,必须建立完善资本市场,加大企业改制的步伐。

4.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

许多企业领导平时应酬太多,真正体察企业情况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太少。由此其直接影

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针。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领导管理手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现代化,培养贴近市场经济的组织管理观念。但是传统的观念非一朝一夕便能消除,隐藏于管理者脑中的一些未根除的观念一旦释放出来,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状况。如果产生个人武断决策,与事实相反的决策事实过程中势必损失企业的很多利益。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决策权比较集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快的特点。产生决策效率低,甚至使企业遭受损失。专家指出,企业家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则企业难以获得规模经济。

4.4市场的支撑

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产品量也要随之增加,才能降低单位固定成本,达到规模经济。这就要求企业要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扩大规模,加大生产,便有利可图。如果产品不受市场欢迎,又想加大规模,扩大产品产量,就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谈不上什么规模经济了。简单的认为企业上规模了便能带来大笔财富是不确实的,没有市场需求,根本不能谈规模。所以,要获取规模经济,得先考虑产品市场需求情况。

4.5利润水平的支撑

利润最大化和资产的最大增值,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的目标。扩大企业规模只是为达到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有些企业在利润有限、负担沉重的基础上不是考虑扩大内涵再生产,实现非扩张下的规模经济,而是大举扩张,并购同类厂商,虽然使自己在同类企业中地位提高,但财务风险的加大,会令其经营十分困难。一旦各种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超过其主要经营收入时,这个企业的前景便令人担忧。

综上所述,我认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有利保证,但是,且莫把企业规模和规模经济混为一谈。每个企业都应该充分考虑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切不可以好大喜功,一味的扩充企业,认为企业规模扩大了,就肯定会获取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于江富.集团化——管理之手.1998年.11月出版:35,171,228乔梁.规模经济论.2000年6月:40-42

Simply analysing our country’s enterprises

effectiveness of economic of scale

zhou junxia

(shiJia zhuang Postal College,050021)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篇2

我国政府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常常混淆经济职能与非经济职能,以政府的目标代替企业的目标,严重影响了企业规模的有效选择。现阶段企业规模不经济一方面表现为规模扩大而经济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表现为投资分散规模过小,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双重表现正是学术界关于企业规模之争的分歧所在。本文认为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双重表现之所以同时存在,主要是企业规模选择中政府力量的过度介入而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

一、政府行为导致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的作用机理

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政府主导力量十分强大而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行政力量对市场的过度介入,扭曲了企业规模选择的市场行为,从而导致企业规模过大或过小等不经济现象同时存在。我国企业规模选择中,政府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保护主义导致企业重复建设,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现象在我国表现得较为突出2。其主要特点是行业内存在过多企业数量,使企业生产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既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没有政治任务的压力,市场自主权力意识淡薄。改革开放后,经济效益成为考察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地方政府成为一个既有强烈追求经济利益动机、又有干预企业行为能力的经济主体。对企业来说,为了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按照需要在不同地区间进行兼并联合与破产,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但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财政的最大化,成本低、收效快的措施就是市场封锁和资源垄断的“地方保护”,其结果是市场的条块分割,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企业的经济规模太小,强化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企业规模的合理变化难以实现,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二)政企不分导致“权力配置错位”,企业规模化行为短期化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和理论界片面理解“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进入世界500强为目标,热衷于企业规模的扩大,片面运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发展而忽略了企业规模的自主选择(图2)。

政府混淆行政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以政府的目标代替企业的目标。除了追求政府财政最大化之外,更加关键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对GDP数据和财政税收收入增长的追逐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提升,因而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规模偏好。为了政治竞争而相互攀比,甚至采取违背市场规律的“捆绑式”简单组合以扩大企业规模。这种组合短期内从数量上看,企业的经济规模“扩”上去了,政府官员利用权力寻求任期内政治“租金”的目的实现了;但从多数企业的后续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却“降”下来了。片面追求企业外部规模的扩展而忽视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和强化,导致企业规模大而不强,大规模低效率的现象十分突出。

(三)政府产业政策不完善,企业规模化不经济

转型经济中的政府仍然保留着对许多重要经济活动的治理权,所以作为政府“偏好、态度及认知水平”集中反映的政府政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作为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形势,我国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市场范围扩大,交易行为多样化、复杂化。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通过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和引导能力,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现实层面,我国的产业政策还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强势利益群体已经构成实质上的利益集团,他们利用各种资源、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甚至“俘获”政府,使产业政策带有明显的利益偏向3。例如,中央财政在前年和去年两次出台补贴政策,中国石化分别得到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和50亿元”4。过度的保护使得类似的企业“规模庞大”地低效率经营,却能够长期依靠政府支持,通过垄断攫取丰厚利润。单东(2007)分析了我国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等行业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认为它们并不是通过市场有效竞争获得的,都是行政垄断赋予,是伪市场化的。

(四)法律法规滞后导致对政府行为规制不足,市场环境较差

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同的竞争主体共同遵循市场法律法规,享受平等的法律权利。由于我国法律规制体系的不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特别对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缺少必要的监管,从而导致这些企业运行的低效率。

导致政府行业监管缺位和越位的关键在于相应法律法规滞后,对政府行为缺少必要的约束和指导。行业主管部门既是企业所有者,又是行业监管者和政府政策制定者,作为个体利益代表和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极易角色发生冲突。我国的《反垄断法》自1987年开始讨论却迟迟未出台,政府相关部门为了自身利益而阻挠出台“反行政垄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种状况实际上助长了一些具有强势行政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在市场中的低效率扩张的非市场行为。

二、企业规模不经济的政府治理对策

企业规模不经济不是简单的通过规模扩大或缩小就能解决的,必须通过政府行为规范,健全市场机制,从而确保企业规模选择行为市场化,利用市场机制检验企业规模的经济性。基于本文分析视角,拟从政府治理行为的角度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政府

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非政府部门信息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不足,重要的是在有效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同时,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共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系中市场程度的扩大,企业规模的变化将主要依靠企业本身以及相应的资本市场和相关的中介机构的协调来完成。只有让企业真正成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的地域分工和企业规模才有可能出现。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必须重构政府微观规制职能,建立“有限政府”。推进政府职能从单纯关注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和行业监管者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转变。

(二)改革考核标准,使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规模优化激励相容

以GDP增长为基础的晋升激励在调动地方官员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方面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区域分工与整合的需求日益增加,这种激励机制的消极后果也越来越明显。

在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行为往往具有短期化倾向,这就有可能使政府人员为追求任期内政绩干预经济,导致企业规模异化。因而改革地方政府和官员政绩的考核标准,促使地方政府行为长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设立一套科学、规范、强调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职能的政府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以减少由于政府行为引起或加重的企业过度竞争,导致企业规模不良发展的行为。中央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强调绿色GDP概念等,正是改革传统政绩考核体系的一种积极举措。

(三)构建反垄断政策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垄断行业没有经历过自由竞争阶段,带有强烈的行政垄断特征。长期政企不分的体制,导致垄断企业竞争意识差,缺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压力,大规模、低效率的现象十分突出。为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竞争,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垄断行业监管。为了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除了运用税收手段调节过高的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外,釜底抽薪的办法是打破国企的行业垄断,加快垄断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标准,适度削弱一些自然垄断企业的行政垄断地位,激励这些行业的企业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加快《反垄断法》的完善进程,改进监管体制,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垄断造成的低效率。

三、结论

企业规模经济的适度性是理论界探讨的重点,规模不经济是指在一定技术状况和投入价格条件下,生产规模过大化而带来的平均成本的提高。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企业规模经济问题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在我国特定的转型经济环境中制约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最终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一方面表现为规模扩大而经济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表现为投资分散规模过小。企业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错位而介入企业规模选择行为,导致企业重复建设、规模化行为短期化等规模不经济现象。因此,提高我国企业规模经济,一方面要规范政府行为和政策调控机制,建立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改进和优化地方官员晋升考评机制;另一方面要健全市场机制,使企业规模选择行为受市场力量驱使并受市场检验。口

摘要:规模经济是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自发有意识的选择结果。当前政府在企业规模选择中的消极作为,导致企业大规模与不经济同时并存。地方保护主义,政企不分的“权力配置错位”,产业调控政策乏力,以及法律法规滞后等等,导致企业规模不经济。政府应该从转变职能,改进政绩考核标准,完善产业政策,健全法律规制等途径探索克服企业规模不经济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规模,规模不经济,政府行为,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单东.加强对国有垄断企业的立法监管体制[J].经济学家,2007,1.

[2]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价检司联合课题组.垄断行业价格监管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0.

[3] 潘石,尹栾玉.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微观规制职能的重构[J].人大复印资料.2004,1.

[4] 谢地,景玉琴.我国政府规制体制改革及政策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5] 夏大慰,罗云辉.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的原因及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6] 晏宗新.政府和市场转型与产业政策的新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07,8.

[7] 杨兰品,崔春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指向的调整及其启示[J].人大复印资料,2005,5.

[8]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

[9]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

我国发展企业规模经济的现实选择 篇3

大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关键是规模经济在发挥作用。较大规模的企业,资本实力雄厚,容易积聚技术力量,研究开发能力较强;规模大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研究开发活动本身的专业化和分工的效率会产生规模经济;较大规模的企业,可以将技术创新的固定费用分摊到许多研究课题;大规模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研究开发的成果。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有必要找寻出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扩大经营和生产规模:企业规模经济的基本前提

规模经济性的存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在不考虑产业市场总规模变化的条件下,这一行为将推动某个行业乃至整个工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要达到规模经济的形式有多种,规模经济既可以来自经营规模扩大,也可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

大型企业大多采用多样化经营方式,这是在竞争环境下广泛获得盈利及分散风险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达到最佳规模。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可以提高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的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组合生产中获得规模经济利益。

上下游一体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方式,企业不断向生产的前向阶段和后向阶段扩展,把依次对产品加工的各个工厂联合在企业内,实现产品纵向生产一体化,可大大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获得统一的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产品差别化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也是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方式。产品差别化是企业根据某些消费者的特别偏好而产生的与其它企业产品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企业推进产品差别化策略,如改进质量、提高技術、改变外包装,其结果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占领各个可能的市场,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单品种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迅速提高企业在这一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商标信誉,同时,企业产品占有率达到较高水平,有助于稳定企业市场地位,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国际著名咨询机构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对乙烯装置的调查表明:以75万吨/年产能成本为100%计,产能下降到50万吨/年,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25万吨/年,成本上升14%~33%。

许多企业还将几套装置建在一个厂区,或者多个企业一个地区集中形成“城市化经济”。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节约运输费用,促使下游产品也达到规模经济的规模。美、日、韩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工业布局相对比较集中。

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提高开工率。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开工率几乎都在90%以上,如埃克森近年炼厂的开工率达89%,壳牌和BP炼厂的开工率更达到了98.4%,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100%。

关停并转低效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我国近几年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与大型企业争资源、争市场的“五小”企业采取关停的措施,对于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我国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企业装置规模小、布局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少、差别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如目前,我国16个乙烯生产企业的18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足25万吨,最大单系列只有48万吨,而世界平均规模1996年就已达到45万吨,最大单系列规模为116万吨。

改善产业组织:企业规模经济的关键环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各国企业集团持股形式不尽相同。如日本企业集团成员环向持股较普遍,而欧美等国单向持股、控股较为多见。杜邦公司是由总部对各子公司进行股权控制和领导。拜尔股份有限公司以控股形式在各子公司中参股,母公司不参加直接经营,而是以康采恩领导集团为核心对企业进行战略性指导,董事会负责从战略角度考虑发展规划和新市场的开发策略,而下属子部门可进行独立运营。

资本经营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重组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即企业集团是实现规模经济较为合适的产业组织形式。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间的兼并就越频繁,规模就越大。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

未来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公司数量更少、规模更大,公司进一步实现全球化经营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优势领域更集中和更加依靠技术进步。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企业改革的进程,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相继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和企业联合形式以实现规模经济。但是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许多企业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普遍未能采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企业“小而全”、“大而全”,专业化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1998年,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年销售收入之和为25853亿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年销售收入之和的98%。由此看来,我国在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国家要制定企业的生产规模标准,严格对新建企业的审批,要改变过去对新建企业只看资金不问生产规模的审批办法,完善企业的资金积累机制,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形成多种资金融资渠道,使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能够迅速获得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使之克服企业的短期化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利用规模经济。

“十五”期间我国的工业企业应该调整行业布局,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淘汰或核减一部分落后、无效的企业。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一、二次加工及系统的综合配套。对规模较小的企业,要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按市场经济规律优胜劣汰。有条件的小企业要发展特色产品,实现企业转型、转向。

开展跨国经营:企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

随着各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企业集团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协作网络,积极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资源,寻求最佳发展机会以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企业国际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市场国际化和投资国际化。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和销售收益;通过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或者通过合资合作在海外设立生产企业,建立企业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流通网络,充分利用别国的优势资源,谋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有分析表明,企业平均规模与海外生产有直接联系。因为,企业投资海外生产要比产品出口投入更大的资本,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只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才具有直接投资、就地生产的能力。所以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跨国公司的发展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是快的。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截至2000年6月底,我国企业已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兴办了6000多家海外企业,协议投资金额106.5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已达71.5亿美元。但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则显得很不够。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一个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合理比例关系是,世界平均水平为1∶1.1,其中发达国家为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若按此比例推算,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约400亿美元(我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已达3000亿美元之多)。与其他国家相比就显得更少了,美国仅199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就达到1330亿美元,英国为1140亿美元,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达到240亿美元之多。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篇4

宁国市统计局编印2011年8月12日

2011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克服原材料、用工成本急剧上升、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负面影响,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扩张,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加强。一部分产业在本轮宏调中获得发展先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大幅上升,产业升级及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1-6月份我市规上工业经济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亿元,完成利税总额15.9亿元,分别去去年同期增长48.2%、61.2%,呈现出效益转变领先规模增长的良好势态。

一、全市工业企业运行主要特征

1、股份制企业引领全市规模工业增长

全市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1-6月,全市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9.33%,拉动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7.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2亿元,占全

市利润总额的73.36%,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44.2个百分点。

2、亿元企业主导作用突出

今年上半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已达20家,比上年同期多5家。这20家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6亿元,已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1.95%,对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6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7.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1-6月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有2家,5-10亿元3家,2-5亿元8家,1-2亿元7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是:安徽中鼎集团、司尔特公司、海螺水泥厂、安徽五星公司,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4.9%。

3、超过八成行业经营形势向好

1-6月份,全市2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除了饮料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四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余16个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有8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17个行业实现盈利,行业盈利面达到85.0%,其中有1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工业经济效益稳中有升

1-6月份,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5.66,比上年同期上升67.45个点七项指标全部好于去年同期。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7.45%、152.71%、11.26%,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08、11.66、0.7

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51.32%,比上年同期下降5.4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85万元/人,比上年同期提高7.99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92次,比上年同期提速0.06次;产品销售率为94.99%,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1-6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1.77亿元,同比增长48.21%,比去年同期增速高16.91个百分点,总量继续稳居宣城市第一,增速居于第四位。分行业看,同比增速排在全市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22.56%;食品制造业,增长10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7.12%,其中太阳禽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0.7%,五星公司增长241.6%,仙霞食品增长154.3%,孟祥食品增长104.7%。总量排在前三的是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完成主营业务30.0亿元、19.3亿元、19.0亿元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前十位的行业

橡胶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塑料制品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主营业务收入(千元)3000064 1925915 1901496 1301594 1024529 924562 373213 353422 305175 223186

去年同期 1944125 1541727 1565002 308023 565433 667334 317446 214392 245671 18217

3比去年同期±%

54.3124.9221.50322.5681.1938.5517.5764.8524.2222.5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持续增长。1-6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继续一季度以来的高位增长走势,截止6月底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占宣城市利润总量首位,比去年同期增长72.7%,增幅比一季度高出32.5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31个百分点,在七个县市中,我市利润总额增幅排在第四位。我市规模工业利润总额从第一季度的40.2%的增幅稳步攀升,二季度以来各月累计分别增长63.2%、65.3%、72.7%,连续三个月保持6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贡献率达42.2%,利润总额28884万元,幅达333.24%,占整个规上工业利润的23.1%,其中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宁国水泥厂1-6月份累计实现利润2.7亿,增幅383.3%,占利润总量的21.7%,直接拉动利润增长29.7个百分点。

2011年上半年利润总量前十位行业增长情况

单位:千元

利润总额

1-6月

橡胶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份 442429 288836 150971 148441 82344 50122 21304 19366 13056 8697

去年同期 273673 66515 79755 91767 69643 19365 38713 33326 4688 3698

比去年同期±%

贡献率

1-6月份

利税总额

比去年

去年同期 355924 99943 92307 144916 88880 25993 63064 38006 12487 6188

同期±% 51.20260.5684.8644.1220.29123.07-42.11-21.0341.1994.47

61.66538164 334.24360357 89.29170635 61.76208854 18.2

410691

25798

3158.83-44.9736506-41.8930013 178.50135.1812 17630 12034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上半年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逐月提升,经济总量保持首位,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

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低于宣城市平均水平。虽然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月提升,但是增速有所放缓,今年上半年该项指数低于宣城市平均水平28.23个百分点,低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最高的郎溪县141.14个百分点。对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产生不利影响的是以下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1.92次,低于宣城市1.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208477元/人、宣城市达到262318元/人,产品销售率94.99%低于宣城1.85个百分点。我市劳动生产率较低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0986元/人,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13523元/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48323元/人,这三个行业从业人员占规上企业从业人员的16.45%,对我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市轻工业生产势头强劲,但销售仍跟不上生产步伐,产销率仅为92.78%,低于我市规上工业企业2.21个百分点。

2、重点行业两项资金占用比例居高不下,流动资产周转率偏低。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为36.6亿元,同比上升62.2%,增幅前三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8.21%,橡胶制品业125.24%,纺织业94.75%;产成品存货为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比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增幅最快的是非金属采矿业126.82%,所占比重最高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3.2亿,28.4%。工业两项资金占全市工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3.05个百分点。由于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加,降低了

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从而下拉了流动资产利用效率。上半年流动资产周转率达1.92次,低于宣城市1.7个百分点,速度也低于其他六个县市区。

3、亏损额和亏损面进一步放大,中小企业利润增长亮点不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1598万元,同比增长237.5%,亏损企业1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75%。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亏损金额最大,分别是550、350、171万元,占亏损额的66.98%,纺织业生产势头强劲,但亏损金额由去年的0.3万元飙升至20.5万元。亏损企业数有所增加的行业有橡胶制品2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各1家。

撰稿人:卢军、陈娟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篇5

2011年一季度,马驹桥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6亿元,同比增长42.32%,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实现了2011年首季度开门红。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全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609.8万元,同比增长42.32%;实现营业收入85526.7万元,同比增长30.40%;整体经济效益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达到219.4万元,同比增长107.19%。

2、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形势进一步好转,产销结合较好。一些农业设备生产企业在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同时,盘活企业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了大幅提高。比如,以生产玉米机为主的北京亨运通机械有限公司,2011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0倍。其余机械制造企业也纷纷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开发新产品,保障了生产订单的增加。

3、医药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继非典、甲流、超级细菌等疾病的出现,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成为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利好因素。北京康达五洲医疗器械中心是马驹桥镇医药制造企业的代表,该企业不断提高研发能力,通过创新谋求发展,成为全镇制造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4、获“通州绿卡”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甘李药业有限公司是马驹桥镇唯一一家获“通州绿卡”的工业企业,该企业在享受区政府优质服务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增势迅猛。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一季度马驹桥镇工业生产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企业实现的收入与营业利润不匹配。受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缺乏盈利空间,营业利润仅占营业收入的0.26%。

2、企业发展不平衡,创造的产值差异较大。全镇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41家由于扩大生产规模、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工业总产值呈现正增长走势;18家由于受市场形势影响,需求不足,订单减少,工业总产值呈负增长趋势,造成全镇工业企业发展不平衡。

3、医药制造企业发展将受药品价格下降和成本压力加大两个因素制约。新医改方案涉及药品价格改革等政策,药品价格下降成为必然。同时,劳动力成本提高,药品原材料、辅料、包装物价格上涨,医药生产成本压力不断加大,这些是医药生产企业将面临的重要挑战。

4、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形势严峻。马驹桥镇汽车制造企业实现的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受北京市机动车限号和停车费上涨等政策的影响,汽车销售市场形势低靡。此外,汽车制造企业盲目扩张,市场供求不平衡,使汽车制造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三、几点建议:

一季度受自然灾害影响,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数据显示,马驹桥镇工业经济发展为全年走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确保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稳步增长,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时把握市场需求,注重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建立以主导产品为核心的产品结构,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医药制造企业要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应对上述两个制约因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2、促进银企合作,帮助企业盘活资金。银行贷款利率增加,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尤其中小企业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甚至主要依赖固定的大客户才能取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可以通过帮助经营状况良好、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盘活资金,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加强政府监管,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大力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大规模工业园区。实践证明,园区企业创造了全镇大部分产值。要继续紧密围绕区政府“工业强区”的战略目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定位、高品位建设的主导思想;与此同时,要加快园区建设,提供更为优厚的政策支持,吸引一批大型制造业产业入驻园区,为马驹桥镇经济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篇6

浅析我国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总体战略的主体部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得到了水产行业的重视,如何使我国的渔业生产按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就要从我国渔业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来考虑.本文阐述了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作 者:赵勤 周立斌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农业学校,516023刊 名:北京水产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Fisheries年,卷(期):2002“”(2)分类号:F3关键词:渔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篇7

一、企业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设计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当今的高科技社会, 我们所用的一切物品无不是通过设计才产生出来的, 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印象中最深的是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曾说:“英国可以没有首相, 但是不能没有设计。”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设计创新的重视程度。当今的高科技社会, 如果企业不会设计, 不能创新, 那么它将寸步难行, 企业的品牌战略、创新发展, 技术领导成为企业经久不衰的利器, 创新产生的价值是一个企业不竭的动力, 而一个好的创新设计会成为企业最闪亮的光辉。

作为我们中国似乎就缺少了那么点创新性。过去我们经常会看到来自于中国的“制造”, 而非来自于中国的“智造”。这就是我们所缺失的东西, 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人类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它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企业的经济模式对企业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学上把企业创新划分为很多类, 如管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设计创新的核心, 关系到企业整体的生存发展。设计创新按照创新对象的不同则可以分为造型创新、工艺创新和功能创新。

就目前企业的设计而言, 企业产品最直接的联系就是产品设计问题。产品设计的定义是, “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通过定义的不同, 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并贯穿与产品设计整个过程中, 发挥着重大作用。

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

1. 国家政府扶持和企业自主创新要结合

企业设计创新的完成是需要多方面共同作用的, 通过国家政府和企业自身共同完成的。首先就政府而言, 要加大对设计创新的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并且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 激发企业部门的创新热情。对于产品优良的企业适当地进行国际推广, 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 由政府部门带头, 集结人才, 协助企业在调查分析和产品设计, 创造品牌优势。其次是通过企业自身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在投入创新时, 要对相关产品进行熟练掌握, 对待产品、市场、企业要坚持三位一体的策略方针, 认真看待每一个环节,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推动创新优化发展。

2.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容具有层次性和全面性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总体来说, 呈现一种层级化趋势, 比如从产品设计到最终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都是一系列环节相互作用产生的。世界上多数跨国公司的产品创新设计中, 排在最前面的是营销策划, 其次是品牌设计, 最后才是产品设计, 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那些存在其中的无形因素也是很有用处的, 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 设计师如何满足人们的审美性, 实用性和认知性,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过程中, 产品设计并不仅仅是漂亮包装和华丽修饰, 它应该是产品功能与审美的统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对品牌的认知也是一个循序诱导的过程, 消费者通过对产品形象认知来达到长期选择。所以, 在企业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品牌观念的引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对经济转型期的企业设计创新战略分析主要通过企业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设计创新的作用和发展战略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经济转型期的企业创新战略将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仍需在这些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摘要:经济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环境有效配置, 包括发展模式、发展途径、发展程度等不同方面的转变, 相对于国际而言,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都是从产业链的低端不断地向高端转化,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企业设计创新在实现自主创新时, 要朝着高技术, 低消耗, 少污染, 同时可以向获得高价值的路子迈进。

关键词:经济转型,企业,设计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建章.试论设计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根本[D].华东理工大学, 2014.

[2]张广远.产学研合作下适合于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10.

[3]缪吉.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 2011.

浅析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篇8

(一)规模经济原理

依照经济学的观点,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即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短期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进而表现为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这是由于在厂商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扩大生产规模,存在着对不变成本的高效率利用,使得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形成了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使得各生产要素的配比和使用效率超过了“合适”的程度,导致产量的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形成了规模不经济。对于外部而言,整个行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都会对个体厂商产生影响,厂商能否从外部环境中受益,是其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或外部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二)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性

1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性。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由于一般只有支付学费的人才能接受高等教育,所以高等教育资源具有“排他性”。但由于现代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属性,社会成员即使不亲自接受教育,也会享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资源还具有“非排他性”。高等教育资源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是有限的,所以一旦被一部分人享用,势必会从事实上剥夺了另一部分人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权。从这个层面上讲,高等教育资源具有“竞争性”。但如果在特定的规模范围内,增加—个人对已有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现有资源的使用效果,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高等教育边际成本为零。所以高等教育也满足了“非竞争性”。

2成本投入的整体连带效果明显。高等教育的各项成本投入呈现整体递进的态势,一方面,有的成本具有整体性,不可进一步细分,如教室、教学设备等;另一方面,一些成本投入本身是相互促进、相互牵连的,具有连带效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要求提高对教师相关授课技能成本的投入,而且这些投入成本的使用往往也是同时进行的,否则在投入效果方面会相互牵制。

3高等教育产出效益具有滞后性。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包括购买教学服务的学生和购买研究服务的社会部门两个方面,高等教育的产出也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的。高等教育产出效益周期长体现在:一是教学“消费者”——学生修养和潜能的发挥需要自身积累和释放的过程,这使得高等教育有别于其他产业,二是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基础领域的研究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对其评价和定量研究也不可盲目追求短期经济计量效果。因此,人力、物力资源的规模投入在短期内无法科学精确衡量高等教育的产出效益。

(三)运用规模经济原理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的适用性

运用规模经济原理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一是高等教育具有多产出的服务产业性质。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多产出的产业,由纯粹的公益性事业,走向了具有投资和消费属性的服务领域。二是高等教育资源存在供需矛盾。教学设施与活动在合理规模条件下会由于相互协调作用而产生规模互补优势的属性,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研究方法分析在高等教育资源供需存在矛盾的情况下,解决高等教育领域内部或外部规模经济的问题。三是高校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影响高校规模的重要因素是生均成本和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学校的系和专业同样存在规模效益现象,适度扩大系和专业规模可能比学校规模扩大更能改善学校的内部效益。四是管理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关键环节。西方经济学认为,如果厂房可以无限复制,企业就不会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唯一的理由就是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高校内部管理相对于教学和科研来看,更接近于规模经济所研究的企业管理或部门管理。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现状及评价

(一)高校内部管理方式及特点

高校内部管理通常是针对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管理方式主要包括权力分配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这两种方式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如权力的划分对教育资源分配结构影响很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高校合并重组和逐年扩招,高校资源规模和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内部管理增加了难度。规模扩大后,管理环节会增多,沟通及协调困难会有所增加,机构庞大会导致信息、管理过程的损耗以及部分设备的闲置。可见,管理对象的规模扩张,客观上要求加强和深化高校内部管理的各项改革,其中校院两级管理就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校院两级管理在高校内部管理活动中涉及学校和学院两个层级,学校层级主要掌控学校总体规划制定、重大规章制度的出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确立等宏观的管理活动。学院层级主要负责行使专项教育管理权力,如教学的日常管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专项经费的管理使用等。从目前国内高校内部管理方式和内容来看,无论是职权划分、绩效评价,还是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都存在着宏观和微观管理,即学校和学院两个层级的区别,两级管理的目的是能够帮助管理者较好地细分和区别对待管理对象,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有针对性地提高优化配置资源的效果。

(二)对当前高校内部管理的评价

1优点。就学校层面而言,校院两级管理有利于防止校级行政权力泛化,使学校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发挥统揽全局的宏观调控作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通过管理重心的下移,重新确立了学校与学院各职能部门间的责、权、利关系,使学校一级“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宏观、共性的问题上来,进而减少校级管理成本,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就学院层级而言,校院两级管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院一级的积极性,使学院根据自身特殊性自主安排资源利用和人才培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自身培养特色,发挥基层能动作用。校院两级管理可通过对学院自主权的提升,提高学院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使学院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管理措施和人才培养策略。可见,从高校内部管理范围来看,校院两级管理是在学校资源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内部管理规模的调整,重点突出了结构效益和差异化管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特点。

2不足。当校院两级管理的权力重心下放到学院时,就会存在不同学院个体利益的争夺与学校整体利益难以协调的风险。有的学院管理层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在经济利益和学术效益之间难以权衡取舍,导致有的学

院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学院经费匮乏,难以获得保障,生存空间被挤压,进而威胁到学校学科体系整体建设的健康发展。从管理的具体操作来看,校级管理机构往往是政策的制定者、命令的颁布者,而学院作为基层管理机构则更侧重于政策和命令的实施、操作。科层制在校级统一管理体制下体现得较为明显,而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管理重心的下移对校院两级管理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两级配合不力,很容易造成管理的重叠、工作的重复,或产生管理的空当、相关权力的缺失、部门间相互推诿的现象。因此,面对“行政权力主导”管理理念在我国高校仍继续存在的现实,如何缓解高校管理层行政功能泛化或管理低效的问题,就需要引入“规模经济”管理理念,加强管理者的统筹能力,从学校规模和学院规模两个角度出发,避免管理的低效率造成规模不经济。

如何运用规模经济理念优化高校内部管理

(一)以管理效率作为评价内部行政管理绩效的主要标准

高校与企业相比具有复杂的管理关系,高校存在着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两条主线。对于学术管理,目前国内衡量高校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指标还不系统和完善,每个高校的具体指标数据处于不公开或半公开状态,在中国还没有公认的标准评价体系。在学术管理中,如果直接考察教育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影响教育产出的内外部因素较多,难以明确和量化,在教育产出质量尚不能量化的条件下,以直接影响产出质量的投入质量替代产出质量。而在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方面,如果仅仅考虑行政管理的成本问题,可以将提高管理效率作为衡量行政管理绩效的核心评价标准,忽略学术管理中的教育质量管理问题。总体上,行政管理注重管理效率和规模经济,通过与学术管理的协调发展,间接保障和维护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合并重组小规模学院的行政管理职能

国内高校的合并重组使得学校规模扩大,有利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对于具有潜在规模效益的学校能够促进规模经济效果的凸显。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地方教育发展规划支持或重点项目基地平台建设资助,鼓励高校开展“学科群”建设,一些高校也在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学科群建设,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和平台,一些高校拥有一批小规模的研究所和研究基地。这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产生,丰富和延展了传统学科领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但从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二级学院之间明显的规模差异容易增加行政管理的难度,一些相似的行政管理职能在不同的学院和学科结构下重复设置。对于小规模的学院,可以考虑在专业结构与学科整体建设规划不变的情况下,调整行政管理编制,设立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合并重组小规模学院的行政管理岗位,精简管理人员,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

(三)综合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大学的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随着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管理模式也会相应有所改变。同质的教育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同样,单一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无法有效地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就高校管理而言,一方面,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管理重心的下移对校院两级管理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科层制管理难以缓解高校管理层行政功能泛化或管理低效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管理相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更接近于规模经济所研究的企业管理或部门管理,因此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情境下借鉴管理学中一些新兴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在校院两级的管理体制下采用科层制管理与扁平化管理相结合的高校管理模式缓解高校管理行政功能泛化问题,提高管理效率。事实上,扁平化管理作为管理理论演变意义上的一次进化,相较于主要解决高校组织的常规效率问题的科层化行政管理,非常规效率主要是由扁平化专业管理来实现的。所以就高校内部管理而言,可以借助扁平化的专业管理降低学校管理的协调成本,提高学校对处理具体问题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从而使高校获取持续竞争力。此外,还可以考虑从完善高校激励机制的角度入手,从教职工真正的需求出发,把目光投向高校的自身优势以及教职工潜力的开发,建立较为完整公正的绩效评价系统和奖励运行系统,发挥高校个体的自觉能动性,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四)兼顾高校管理的外部规模经济

在高校管理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作为较开放的社会组织,其运行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同样,对于教育方法或教育过程而言,封闭式、集权化的教育方式应被取代,知识本身也要求在开放的环境中开展研究和共享。按照规模经济理论,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虽然是相互联系的,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实际上,“外部规模经济的产生并不是依靠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是依靠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如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联合,通过共享资源、信息、知识等节约组织成本,提高效益”。同样,高校外部规模经济的实现是依靠包括高校在内的多方机构合作而实现的,这与单方面扩大学校规模截然不同。外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依靠合作各方各自发挥其核心竞争能力,取长补短,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资源。可见,高校管理可使外部规模经济得以实现。只要学校间、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能够本着促进知识的相互传递、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节约资源、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就可以做到真正实现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相互传递和相互利用。

上一篇: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活动下一篇:假期钓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