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通用10篇)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1

【内容摘要】………………………………………………………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1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1

(二)财务风险和企业信用意识薄弱……………………… 3

(三)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5

(四)忽视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5

二、针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6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6

(二)加强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6

(三)煤炭企业领导者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7

(四)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 7

(五)加强内部监管………………………………………… 8

(六)加强资金管理………………………………………… 8

三、结语……………………………………………………………8

参考文献………………………………………………………………9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内容摘要】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将着力探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加大了兼并重组的力度,产品竞争向精细化、高品质化发展,太阳能、风能、核电等新能源开发建设的步伐加快,煤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企业强化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要加强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尽快的转变观念,从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向决策管理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转变,采用标准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抵制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煤炭企业作为经济形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作用,它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经济之一,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地位,国家对于煤炭等基础能源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使得煤炭企业即使是没有经营效益也不会面临淘汰出局,因而导致煤炭企业盲目性的扩张规模而不注重生产效率。然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及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使得国内的煤炭企业不得不重新认识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加强对于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管理好资金的流动方向,分析控制生产风险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讲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

度,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包括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两个层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集团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臵财务管理权限,其中又以分配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它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上层建筑”,对其“经济基础”企业集团的理财活动起着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当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模式选择问题;其二,部分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内控机制建设缺位问题最为突出。

1、存在误区——管理模式选择问题

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团与分权的有效选择。世界范围内,纵观那些发展历史较长、经营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财务管理模式没有一家是始终如一的,其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都具有一定阶段性。其常见模式主要有集团模式、分权模式、集团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等三种类型。具体到我国现代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当前,我国不少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过分集权,并试图一步到位。这一误区直接导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企业集团分权程度不匹配的矛盾出现。

2、紧迫问题——内控机制建设缺位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并经大量调研后发现,当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各项机制建设中,被广泛忽视和建设最为缺位的是内控体系建设问题。在内控建设方面的意识和积累还乏善可陈,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多见诸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文件中,而真正认清其内涵并付诸实际者甚少,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当前国内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在内控体系建设上普遍存在如下几类共性问题: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管控模式缺乏合理性;内控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企业集团成长过程中,很多企业集团都将精力过多地集中在追逐市场占有率及注重规模扩张等竞争层面上,风险管理、内控管理意识淡薄,在多元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下一味地寻求发展速度。

(2)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

内控管理意识淡薄,直接引致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问题。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内控管理组织不健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就不能有效制衡管理层的强大权力。

(3)管控模式缺乏合理性

内控风险管理组织建设缺位等因素,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没有合理的管控模式,在这一局面下,直接导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内控和相互制衡的机制,无法有效控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4)内控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成套风险管理体制,财务管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和内控体系的执行意识淡薄,缺乏对内控管理情况的检查、分析、监督和提升。

(二)财务风险和企业信用意识薄弱

煤炭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1、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煤炭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煤炭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煤炭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人资金。从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一旦市场销售缩减,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从煤炭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煤炭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煤炭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中国煤炭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投资缺乏科学性

煤炭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煤炭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肓目投资,导致

煤炭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煤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煤炭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问题。一些煤炭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 以增加煤炭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煤炭企业在信用 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煤炭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煤炭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煤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煤炭企业状况的判断,也会影响煤炭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煤炭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煤炭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煤炭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煤炭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煤炭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煤炭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煤炭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

所适从。

(三)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一些煤炭企业简单的将财务管理定性为会计管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而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更偏重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及煤炭产品的销售,对于财务管理往往在不了解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只重视财务目标的完成。某些煤炭企业将财务管理归结为记账加报表,财务控制和分析几乎是一片空白。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下一系列的分析、考核、核算、预测、控制工作在形成最终的有价值财务报告中作用。

大多数煤炭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企业管理模式影响以静止的观念管理财务,没有形成一套动态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未加强对于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管。而实际上财务管理需要对于煤炭的成本、资金运营进行模拟分析,所以财务管理必须在动态模式中进行调整、分析,唯有这样财务管理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突出其重要作用。比如一些煤炭企业长期以来持有的错误观念之一是只重视产量而忽视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率。企业的财务部门掌握着健全而庞大的财务信息库,而许多企业却不会运用这一优势进行会计和统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只满足于一般的财务和记账的指标考核,忽视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理论而言,财务是会计信息、统计信息的综合体,是一种信息管理,如果煤炭企业能够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煤炭行业在市场中的分配比例、市场份额及政府对于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指引,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就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足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忽视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大多数煤炭企业没有将市场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仅仅是以自身的对于当地市场的消化情况为生产基准,隔断了企业与整个宏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把财务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割裂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的联系。

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种经济个体都是整个经济链条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经济个体是受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的。煤炭企业不可能脱

离大的经济环境而自成一体,它也时刻受到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煤炭企业的调控就很有可能偏离经济既定的发展轨道。

二、针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逐步步入正规化道路,并且经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新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逐渐形成。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须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实现,从资金的投入到回笼到再投入是一个不断获得的循环的盈利过程。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有效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够为企业的再生产再投资提供可行性渠道。因此十分有必要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一方面,以企业集团的利益目标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集团内部建立以集团公司为中心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分出层次,各个层次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涵盖筹资、投资、使用、收人、分配等各方面的财务管理内容。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还要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加大财务监管的力度,以保证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财务监督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是企业进行再生产的保障。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低下必然严重阻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重视人员继续教育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实施措施。所以对于企业中优秀的、业务能力强、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应予以栽培,让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以提高企业的团队精神,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运营目标。财务管理涉及的知识面极广,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数学知识和统计、会计知识等,它对于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是一项极大的考验,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注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考核以期他们能够胜任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执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

职业道德修养,营造一种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对坚持准则、爱岗敬业、真诚守信的执业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执业人员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弘扬其守信守规的精神。建立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要选择合格的培训师资和场所,以提高人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执业水平。要性

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市场信息的把握和资金的回笼利用,好的煤炭企业发展经营模式总是会最快的捕捉市场新动向、最大限度的融资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更新技术设备、引进高科技人才。煤炭企业的领导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想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更新观念,特别是财务管理观念,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观念,肯定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管理地位和决策权,一切与煤炭企业经济财务相关的决策都必须结合财务人员的建议。一定要将煤炭企业中的会计核算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区别开,设立独立的工作机构。增强全体职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它的企业管理中心地位.首先,领导者要起到领导的作用,积极的领导各个管理阶层和职员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使得员工意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技术而忽视管理,从而逐步确立它的中心地位。其次,财务部门人员跟要对自己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重要性,财务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以高度饱满的热情来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四)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

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使得一些企业着手加强对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便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减少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企业资金运作风险。煤炭企业必须 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要素之中,结合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为企业的经营投资项目提供合理建议并根据市场评估报告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完整的预防机制。

(三)煤炭企业领导者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财务管理的重

(五)加强内部监管

由于财会人员是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的员工,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负责人决定,财会人员无法真正行使其监督职能。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国有资产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总经理负责。目前国有企业实行财务主管下一级的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直属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企业直接委派,其组织关系、工资福利在上一级单位,这样他就能无后顾之忧地行使财务监督作用。诸如这一类的财务监督机制,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逐步完善起来。

(六)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影响企业运作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的恰当与否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生产。有些企业的资金严重短缺,只有借助银行贷款才能解决财务资金困难,最终导致企业集团整体银行贷款金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集团企业内部的下属企业大量闲臵各种资金,使其得不到合理使用,这些都容易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形中加大了资金的管理成本。如何解决好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当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首要之举;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再次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缺乏、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暴露了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煤炭企业应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对企业实际管理水准作出实质性的改进并加以落实,进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臵系统,促进企业切合实际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应改进管理机制,树立财务管理预控风险意识,加强信誉观念,并采用新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统一管理水平,以保障企业在外部多变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2

在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新时期,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最活跃的资产, 如何留住人才, 激发人的潜能, 实现人才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理统一, 是企业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薪酬作为组织对提供劳动或劳务的员工的报偿, 是组织和员工联系与沟通的通道。因此, 做好薪酬管理工作是摆在国有煤炭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 国有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当前国有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政府对企业业绩评估方法和控制手段上缺乏客观与公平国家对国有煤炭企业的管理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较重, 并没有赋予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 下达的工资总量没有按市场原则确定, 而是采用工效挂钩工资等考核评估方法。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括核定的工资总额基数和计提的新增效益工资两部分。企业的工资增长取决于进入工效挂钩工资考核时企业的工资水平和以后的经济效益增长水平。企业在进入工效挂钩考核时, 若核定的工资基数越高, 利润越低, 对企业后期的考核越有利。在控制手段上缺乏监督检查, 对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煤炭企业工效挂钩的监督尺度不一。由于评估方法和控制手段缺乏客观与公平, 导致业绩优秀的企业不一定比业绩差的企业获得的工效挂钩工资高, 造成优秀企业薪酬政策对外竞争性缺失。

1.2薪酬制度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当前, 国有煤炭企业大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战略, 但一些企业仍然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终极发展目标, 常常把薪酬支出仅认为成本的增加, 重管理, 轻设计, 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

1.2.1薪酬政策指导思想不清, 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薪酬管理可以通过作用于员工个人、工作团队和企业整体来创造与变革相适应的内外部环境, 从而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 薪酬管理也应该以支持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但在, 目前的国有煤炭企业中, 管理者往往把薪酬管理仅仅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技术环节, 在薪酬设计上过多关注技术和操作层面, 缺乏对整个薪酬策略定位的战略思考, 很少关注和探究什么样的薪酬制度会有利于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

1.2.2职位体系的确立缺乏科学的基础煤炭行业由于其生产特点, 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 岗位繁多, 但多数煤炭企业在不同程度上不愿或忽视了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不能客观地按岗位性质、工作环境、任职资格、职责权限和工作标准等要素制定岗位说明书, 岗位评价受主观、人为的因素影响较多。有的企业虽然完成岗位说明书的编制, 但忽视了其在职务体系设计中的应用。由于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分析和评价体系作为薪酬设计的基础, 职务体系缺乏科学的评定基础, 致使生产一线、二线、三线岗位界定不清, 艰苦岗位、技术 (技能) 要求高的岗位与一般岗位的工资差别不能合理拉开或拉开的差距过大, 导致员工对内部分配政策不理解, 甚至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1.2.3没有科学严谨的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基础大多数国有煤炭企业没有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员工的薪酬制度相配套。考核指标制定过程中, 员工没有参与考核指标的制定, 绩效考核指标往往由上级制定和下达, 员工对考核指标的形成和意义不清楚, 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有的企业虽然有比较详细的绩效考核体系, 但考核中往往只关注对员工个人绩效的考核, 而忽视兼顾团队绩效, 导致员工太自我、只追求自我考核指标的完成, 团队协作意识淡漠, 不利于团队整体目标的完成。

1.2.4薪酬分配模式单一, 不能实现有效激励国有煤炭企业大多采用岗位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等单一的薪酬分配模式, 缺乏管理、技术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补充。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应用, 一大批具有先进管理才能和技术才能的知识型员工不断涌现。现有的分配体制对企业的核心人才, 如高级管理人员、关键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技能的技术工人等知识型员工, 没有针对性薪酬政策, 无法赢得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1.2.5福利政策单一、固定化不同年龄层、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对企业的薪酬福利类型的偏好度不同,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国有煤炭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设计大多仍停留在国家强制要求的法定性福利上 (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 福利设计极少考虑员工的实际需要的差异性, 忽视员工的参与, 没有灵活性。

1.3管理者在薪酬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

1.3.1主观认识上不到位在煤炭企业各层管理者尤其基层的管理人员, 普遍存在一种认识, 认为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 仅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专业技术业务经理”上, 只重视生产环节的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功能, 轻视对员工的情绪管理, 往往造成企业的薪酬政策的执行力不够或有所偏颇。

1.3.2忽视薪酬管理的沟通煤炭行业由于其恶劣的生产环境, 基层管理者大多性格粗犷, 为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很多采用强制命令的方式下达, 管理方式简单粗暴, 甚至有打骂职工的坏习惯, 家长式作风比较普遍, 忽视薪酬管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另外, 沟通的缺失, 可能会影响基层信息反馈的准确性, 甚至还可能直接导致管理层决策的失误。

1.3.3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技巧和方法国有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者大多为专业技术出身, 在本专业领域是专家, 尽管一些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管理不仅是专业技术领域的管理,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下, 而且要具备懂得如何经营人心, 调整员工的心态, 合理疏导员工的情绪, 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释放员工的潜能, 以感情留人,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由于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技巧和方法, 使他们无从下手。

2针对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中主要问题的改善对策

科学的薪酬管理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力的源泉, 也是在当今倡导的人本管理时代, 实现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企业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薪酬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就会因缺少实质意义的承载而无从谈起。

2.1政府主管部门应提供良好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国家要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竞争市场环境,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赋予企业在薪酬管理上更大的自主权, 加大对企业薪酬考核政策和评估办法的科学性研究和落实。逐渐从对企业工资总量的直接控制转变为定期公布行业内各岗位劳动力工资指导价, 用市场手段来调节企业的薪酬水平, 使企业可以根据各岗位市场薪酬水平和自身的承受能力自主决定如何分配。

2.2提高认识, 重视薪酬设计前的基础工作

2.2.1薪酬政策应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助推器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订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 良好的薪酬体系是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助推器。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薪酬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清楚组织的使命和宗旨、制定明确的组织方针以及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竞争策略。企业的薪酬管理者更应熟知企业的经营战略, 建立与战略目标相配套并能随时调整的薪酬政策, 并贯彻执行。

2.2.2建立科学规范的岗位分析和评价体系岗位分析和评价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的起点和重要基础,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公平的关键所在。企业在进行岗位分析和评价时应组织一个临时团队, 成员应包括企业高管、矿长、各专业区队队长和员工代表等各个层面员工, 岗位分析应从八大要素入手进行分析 (7W1H) , 即:谁从事此项工作 (Who) 、完成任务中需具备体力和智力劳动要素 (What) 、为谁做 (Whom) 、为什么做 (Why) 、何时完成 (When) 、什么地点 (Where) 、具备何种素质 (What qualifications) 和如何做 (How) 。岗位评价过程必须透明, 让员工清楚职位间差距的原因, 避免引起员工的猜疑。在制定职位体系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做好薪酬市场调查, 使职位工资体系对内具有公平性, 对外具有市场竞争力。

2.2.3绩效考核体系以目标为导向, 兼顾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报酬与绩效挂钩有多种方式, 无论企业采取何种形式的薪酬策略, 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作为基础。 (1) 建立基于目标导向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 由德鲁克教授于1954年最早提出并为许多组织应用。目标管理一方面将管理天然地内化到考核当中;另一方面, 将组织战略成功地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行为。由于员工和管理人员共同制定指标体系, 指标的可行性和员工完成指标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大大增强, 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员保证、全员管理, 由“压制人”的管理变成以自我控制为主的管理。基于目标导向的绩效管理过程如图所示:

在煤矿企业的实践操作中, 首先, 制定出一定时期内企业总体的目标战略和指标体系, 作为企业整体绩效的衡量标准, 然后将指标体系细化、量化, 层层分解、落实, 明确目标责任, 并作为绩效考核的衡量标准。其中, 目标的分解过程中, 经过反复协商沟通, 使所有的员工参与决策。其次, 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制定后, 企业管理者在充分放权, 让下级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 也适当地监控、考核员工目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已设置的目标进行适当的协调和调整。最后, 进行期末绩效考核, 考核的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奖惩、职务升迁、任用等的依据, 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由此, 完成一次循环, 在周而复始的PDCA循环的系统中, 控制和沟通贯彻始终。 (2) 统筹兼顾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近年, 国内煤炭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越来越重视员工绩效表现与其薪酬收入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 以个人绩效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与当今企业越来越强调的团队精神、群体分享等理念并不完全吻合。在地质条件多变的煤炭行业, 很难准确、可靠地衡量每个人的绩效, 恶劣的工作环境要求员工必须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因此, 员工个人绩效的评价还应综合考虑其在团队中的表现, 统筹兼顾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

2.2.4薪酬分配政策多样化煤炭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可以考虑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案: (1) 对岗位的风险责任比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上山型”岗位。如公司高管、各矿负责生产的副总以上干部等, 可以实行年薪制, 将薪酬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股票价值等风险因素结合起来, 以风险报酬为主, 做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2) 对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与风险责任并重的“平路型”一般管理岗位。可采用岗位工资制为主, 兼顾企业总体绩效的分配政策; (3)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独立于管理体系的专业技术体系, 为他们提供可以不通过行政职务晋升, 就可实现薪酬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专用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4) 对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工人, 可以采取谈判 (协议) 工资制; (5) 对营销人员, 可实行销售业绩提成工资制, 业绩超出规定标准的, 给予业务人员岗位工资以外的一定比例的业绩提成奖; (6) 对操作岗位员工, 推行以计件工资制为主要分配手段的分配政策。

2.2.5推行灵活多样的自助化福利计划自助式福利 (Self-Service Welfare) 最早起源于美国, 它将企业设计的众多的福利项目以“菜单”形式表达, 一般由员工不能自由选择的核心“菜单”和能够自由选择的“菜单”两部分组成, “菜单”项目对应相应的点数 (与一定金额等价) 。国有煤炭企业在推行自助式福利计划时, 除了国家规定的“四险一金”属于不能自由选择的核心“菜单”外, 可以设计诸如:购房补贴、交通补贴、带薪培训、教育补助、旅游或疗养、企业年金 (补充养老保险) 、免费午餐、职工食堂或伙食补助、娱乐或体育活动、家庭特困补助、家庭慰问金、抚恤金、公伤残疾、重病补助、优惠实物分配等备选福利项目供员工自由选择。

2.3做好培训工作, 打造一流的“双职经理人”队伍煤炭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的薪酬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岗位分析和评价、岗位说明书的编制, 职务体系的设计, 都要他们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只有他们最了解各岗位在生产经营中作用和价值。另外, 他们还是企业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的忠实执行者和实践者。时代的发展, 要求煤炭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必须是“双职经理人”, 既要成为生产技术业务的专家, 还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因此, 企业应加大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力度, 让他们在培训中获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 改变他们的行为, 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人的问题。

3结束语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给我们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研究、探讨和实践的新空间。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勇于创新, 探寻适合企业实际的薪酬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和关心员工, 实现企业最终战略目标实现和员工个人成长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方少华.薪酬管理咨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奥林康司编著张彩虹等译.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制度与实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162-163.

[3]威廉·沙门.薪酬设定与员工激励[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

[4]普方, 吴娇.人力资源部[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5]史永川.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论坛, 2006, 3.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3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国有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虽随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的加强以及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的运作效率,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管理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信息沟通不及时,导致账实不符

大多数国有煤炭企业实行了会计电算化,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以及管理均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因价值核算和实物管理由财务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占有使用单位分别负责,一方面因财务部门负责国定资产核算以及管理的会计人员大多不熟悉实物资产现状,又缺乏现场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实物资产的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重点关注的是资产的使用效果,而忽视资产异动的合规处理程序,因次,当固定资产数量和使用状况等发生变动时,财务部门未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导致账实不符。

2.资产闲置,运用效率低下

资产闲置,是制约国有煤炭企业提高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在固定资产购置时缺乏财务分析与评估。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企业与其他工业企业比较,具有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条件变化大、生产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以及国家对矿山实施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等原因,导致按矿井设计及安全生产计划购置的固定资产,在生产现场发生变化时不能使用而造成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其次,缺乏对闲置资产再利用意识。

3.资产流失,失管失控现象严重

国有煤炭企业大多数存在固定资产监管措施不完善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井下作业环境的复杂性等原因,一些国有煤炭企业对固定资产重置,轻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流失,失管失控现象严重。

二、强化国有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国有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账实不符、运用效率低下及失管失控现象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关键点在于:一是财务管理薄弱;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三是监管措施缺乏。因此,在完善对策上应积极构建财务会计部门、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及监督部门协调一致的联动管理体系,更好的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1.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及时沟通资产异动信息,保证账实相符

为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以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首先应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在进行常规会计核算时,对会计核算软件中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基础数据应据实完整的录入,对账上的固定资产,会计人员应深入现场了解和掌握固定资产使用状况。

其次,企业发生出售、报废和毁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内部使用单位之间调动等固定资产异动情况,应由使用单位、职能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协调处理,确保资产管理信息及时沟通。

最后,应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依照“见物就清”的原则,仔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先自行进行清理盘点,再由资产清查小组成员对企业所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将清理的固定资产帐卡与实物分析核对,确定盘盈、毁损、报废及盘亏资产,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2.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运用效率

制度化管理是提高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国有煤炭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固定资产采购、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以提高固定资产运用效率。

首先,在采购制度上,坚持计划购置、计划与实际联动的合理配置,在固定资产登记、动态管理、实时跟踪监督、深化预算、合理采购等各个环节建立严格的约束制度,与财务部门配合,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财务分析与评估,确保所采购的固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要。

其次,在保管制度上,应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同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登记卡,将每人保管的固定资产设登记卡,实行一人一卡制度,并在该卡上全面的显示所保管的财物的移交维护等信息,以反应固定资产保管状态。

最后,在使用制度上,应规范对各部门资产的概况包括价值、数量、性能、使用状态等详细了解的信息,有效避免重复购置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同时,制定再利用制度,对损坏的固定资产及时清理回收,以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避免闲置。

3.完善固定资产监管措施,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针对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及报销的全过程,加大固定资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固定资产监管措施,从建账、领用、转移、盘点、维修到报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管,防止固定资产浪费及流失。并对超标购置、管理不善、损失浪费、擅自处置、坐支收益的行为,严格依法依纪追究部门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总结

固定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国有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管理中,应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账实不符、运用效率低下以及失管失控现象严重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落实改进措施并加以完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娇.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现代商业,2013(30)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4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胡海晨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是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最重要的源动力,国有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和制度上加以大力改革,国有企业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培训;激励;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2

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5

摘要: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对煤炭行业的冲击力和影响十分明显,给大中小型煤炭企业带来巨大挑战。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利润丰厚,对经营管理的认知程度不够。在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下,加强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从经济发展形势的现状出发,对煤炭行业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指出突破当前发展困境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新常态;煤炭企业;现状

在“新常态”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减缓,需求减少。经济市场比较萧条,对结构单一、生命力不强的企业有着很大威胁。我国煤炭是基础性产业,受经济市场的波动远高于其他产业。因此,煤炭企业应从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入手,减小内耗,度过经济枯期。

一、煤田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处于国家重视和管理之中,缺乏企业内部规划和管理。如今,经济持续走低,各个行业对煤炭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并且在大经济环境下,煤炭行业发展有了新形势。第一,复杂性。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发生了较大改变,重污染行业受到限制,房地产、发电、建筑等多个行业急速缩水,对煤炭的需求大大减少;第二,长期性。国家政策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煤炭行业生成过剩的状体会持续5年以上,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第三,竞争性。煤炭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发展,建立起对区域、部分市场的占据,导致整个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小型煤炭企业处境堪忧;第四,地域性。不同的区域还存在着一定的商机和市场,需要各个煤炭企业进行探索,开发出新的发展领域,弥补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带来的影响。

二、煤炭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在新的发展形式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将会发挥出重大作用,为保证有条不紊的运用和增值制造机会。然而,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处理。本文将管理上的问题分为三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经营管理观念不够先进。一直以来,煤炭行业经营状况良好,小型煤炭企业也没有受到经济市场的较大影响。行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处于落后的状态,成本控制效果不佳。购买原材料和销售方面的粗放是主要的费用,一旦难以有效利用,就会给各个企业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不够完善。煤炭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办法比较简单,对成本核算以及资金运行的管理也十分粗糙。严格地说,目前的财务管理并不科学,对各项资金的支出和资金收益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资金的低效运用、成本的粗放投入都会给企业的运用和发展带来深入的影响。不合理的财务管理办法会影响到企业对现实情况的`判断和分析,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给整个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成本核算过于简单。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都十分简单。一般来讲,采用“产品价格-资金投入”进行最终核算,而对其中的各个流程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人力资源、矿物资源以及其他原料的利用存在的不合理部分难以及时纠正。成本核算方式不能将资源、生产、销售、市场等多种要素连接到一起,就难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完善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

针对煤炭行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本文指出了完善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设性措施,希望为煤炭行业的经营者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一)更新管理理念。现代煤炭企业正处以运用和发展的紧迫时期,需要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开展工作。首先,鼓励公司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创新,加强内部个体和组织的配合,加快内部运转效率,增加企业的项目;其次,对企业的不同部门和科室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企业自身的短板,进行重点解决;最后,建立内部互动平台,实现员工与领导的直接对话,进而提高对企业内部发展的认知和监督力度。

(二)采用现代化财务管理办法。煤炭企业经营的项目和产品比较多,对人力资源、原料资源需求的评价条件不一,难以进行统一管理。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需要采用先进手段进行控制,利用财务管理的优势,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类型进行有效的分类,给不同类别的成本建立范围,以便实现对成本的控制。财务管理不仅需要注重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还需要对不同类别的回报率进行比较,走节约型煤炭企业发展之路。

(三)加强对煤炭企业的资金管理。煤炭企业的资金数额比较大,对资金的充分利用和有效安排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首先,煤炭企业可以将部分闲置资金流通到市场中,占据更多企业的股份,获得更多收益机会,实现企业资金的增值;然后,将闲置的办公室、仓库以及储存室等进行出租,避免设备资源的浪费;最后,煤炭企业还可以扩大对经济市场的探索,为企业发展引进先进设备,利用低潮期进行设备更换,节约企业后续发展的资金支出。只有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弥补企业发展的不足,才可以顺利度过特殊的经济时期。

四、结语

在经济新时期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现状,减少资本支出、拓展企业项目的必要途径。大中小型企业需要认识到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特色,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樊辉 单位:淮南矿业集团物资供销分公司消耗管理科

参考文献:

[1]武云飞.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田科技创新与应用[J],,31(32).

[2]姬晨曲.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2,9(24).

[3]陆承炳.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6

(内蒙古隆泰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阿刀亥煤矿 霍志朝)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的特征,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 煤矿 安全 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经济环境对煤炭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煤炭企业要在新常态经济趋势下生存和发展下去,除了准确把握和顺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做实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安全管理仍是煤矿企业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永恒主题。探索并逐步形成完善的、与煤矿企业自身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是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最佳途径。

一、煤炭产业新常态的表现形式

1.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经济新常态是总书记从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主要特点是: 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2.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发生的新的变化也将成为常态化,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一是煤炭需求增速放缓。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彻底扭转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吨的形势,煤炭需求增速大幅度放缓将成为总量变化的新常态。二是超前产能与库存的压力加大,“十一五”以来煤炭建设投资总额近3万亿元,产能建设超前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市场消化煤矿超前建设产能,消化煤炭库存,实现煤炭供需平衡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三是环境制约的强化作用加强。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煤炭产品,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巨。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多年的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煤矿,大煤矿、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二、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新的常态,煤炭产业新常态下煤炭企业普遍要面对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产能过剩带来的企业生存空间受限。由于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和超前产能双重压力,导致煤炭 行业产能明显过剩,致使煤炭市场价格和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也直接挤压煤炭企业的生存空间。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煤炭企业破产、企业重组频繁。尽管多年的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和落后产能,但是煤炭产业新常态要求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行业优胜劣汰;通过企业破产、煤矿关停淘汰一批资源条件差、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产能。因此在近一段时期内煤炭企业重组、煤矿关停及复产将相当频繁。三是倒逼着企业在创新和管理方面下真功夫,在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方面找到有效途径,在留住和培养人才方面做足功课。煤炭企业经历黄金10年,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多数矿井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式增长为主,在企业内控、精细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经济新常态将倒逼企业补上这一课。

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将主要体现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政府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监管将更加严格;二是由于煤炭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煤炭市场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受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煤矿安全投入资金没有保障;三是煤矿破产、重组、产权交易等情况将成为常态化,煤矿不正常、不连续生产会导致煤矿安全管理的间断性、煤矿在某一段时期出现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机构不健全的可能。四是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操作员工流动性加剧,煤矿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流失。

三、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要在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准备把握企业特点及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和形成的。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对策即要科学审视和把握煤炭行业的新常态,又要认真分析和企业自身在新常态下安全管理现状,从而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

1.准确把握煤炭行业新常态的趋势,主动创新安全管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通过竞争去产能、煤矿企业通过创新管理求发展也将成为常态化。因此要结合煤矿企业创新管理,准确把握煤炭行业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把握政府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政策导向和法律要求,仍要树立和坚持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创新安全管理先行,为企业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2.依靠技术进步提升矿井安全水平。煤矿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安全管理水平跨跃式提升,比如单体柱替代木支柱、综采替代普采。过去煤炭行业的黄金10年,通过国家强制淘汰落后装备和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煤矿的装备水平得以改善。但由于受传统观念限制,装备应用水平良莠不齐,有些装备水平远没有发挥出来。在新常态下,煤矿管理者应该创新管理思想,挖掘现有装备和存量装备技术潜力,在煤矿企业新常态经济条件下提升矿井技术水平,依靠技术进步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3.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企业生存的关系,确保新常态下安全资金投入。新常态下政府对煤矿企业安全监管更加严格,政府对安全事故的零容忍将会使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优先保证安全资金投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常 态下煤矿企业安全资金的科学使用和管理更显突出,因此应该创新安全资金的使用管理,改变过去粗放式的资金管理方式,科学评估安全资金使用必要性和效果,全程跟踪安全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安全资金的效用。

4.保持矿井安全管理的连续性。矿井停产及复产、煤矿企业重组、煤矿产权交易等都会造成煤矿相关专业管理中断,矿井安全管理也会随之中断,中断的安全管理会埋下隐患。矿井出现停产及复产、企业重组、煤矿产权变更等情况时,要针对煤矿不同生产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管理中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交接、查阅资料及专业人员过渡等措施确保各专业有序衔接,保持矿井安全管理的连续性。

5.煤矿企业管理、专业人员及成熟的操作员工流动性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容易忽略的问题,但近一段时间内也将成为煤炭行业新常态。煤矿企业管理和专业人员,也包括一些岗位上成熟的操作员工的流动性会使煤矿专业技术管理出现“隐性中断”,从而导致煤矿安全管理链条上出现“隐性中断”,为安全管理埋下隐患。因此新常态下煤矿安全管理要重视新常态下企业员工流动性的问题,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在新常态下培养人、留住人、培养一支稳定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为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管理现状,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场环境格局也越来越多样化, 许多私有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之下, 国有企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则需要从内部入手, 比如进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国有企业改革措施, 可以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讨论

在国有企业中, 进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可以让企业的日常运行更为明确, 让企业内部的生产任务更具体化。但目前在我国, 许多国有企业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难以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的高质量管理, 甚至会出现人事档案缺失或者混乱的现象。经过调查分析, 发现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的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没有充分认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许多国有企业中专门负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 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管理过程中工作十分懈怠, 没有充分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特别是一些企业中, 对于负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待遇并不是很高, 业绩也很难直接地表现出来, 因此导致让更多人并不愿意去做这一项工作, 降低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另外, 一些企业干部本身也对其档案的重视不足, 在填写档案的时候, 往往只会敷衍了事, 对于年度考核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甚至会直接在网上摘抄, 缺乏了档案的真实性。

(二) 对干部人事档案没有进行严格审核

在很多国有企业中, 当企业干部将自身的档案填写完成之后, 通常会直接将其装进档案袋进行保存, 而缺乏对这类档案必要的审核, 致使许多低级错误出现在干部人事档案中。比如说企业干部的学历、年龄、党龄、工龄等非常重要的信息, 一些干部在填写的时候忘记填写, 却没有及时审核发现, 就容易对企业的整体管理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人事调配方面的工作难度将会增大许多。

(三) 干部人事档案的存放管理不完善

在国有企业的干部人事档案填写并审核完成之后, 通常会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的存放, 以便于在必要的使用审阅调查。但从转运到最终存放的过程中, 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很容易造成档案的缺损与丢失。在转运方面, 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发生档案墨迹模糊、重要档案也丢失的现象。而在对档案进行最终存放的时候, 也会发生档案纸受潮缺损的现象。另外,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还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档案的储存, 除了会造成档案纸受潮缺损现象之外, 还会增加档案查找的难度。

二、改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的相应对策

对于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问题的根源入手, 分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一)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地位

应该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于企业内其他的工作部门放在同等的位置, 相应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不低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待遇, 使其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在档案的填写、审核与保存过程中花费更加足够的精力。特别是对企业内的干部, 要彻底转变其思想观念, 认真填写自我的人事档案, 将人事档案的填写与业绩直接挂钩。

(二)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力度

对每一份干部人事档案, 均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特别是对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些信息项目, 除了审核其完整性之外, 更需要审核其正确性, 查看档案中所填写的内容是否与真实的情况相符合, 并最终判断档案是否可以通过审核, 进行最终的封档保存。如果干部人事档案中缺乏必填项目的内容或者专用公章, 或者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 应该立即将其返回档案填写人的手中, 让其重新填写档案。

(三) 应用信息化的档案存放技术

在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 可以使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来进行干部人事档案的存储, 而不需要完全通过纸质档进行存储工作, 避免了纸质档案丢失或者损毁现象的发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存放时需要注意, 要保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程丽丽.浅议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价值工程, 2011, 30 (36) :300.

[2]郭明, 齐园园, 唐亮等.干部人事档案“开放式”管理与干部信息保密机制的冲突与协调[J].价值工程, 2011, 30 (32) :319-320.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8

一、当前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状况

总体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有煤炭职工生存、生活条件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外部的变革与发展,利益分配的失衡等等,引发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主要表现有:

一是职工价值多重化、面临的诱惑多样化。国有煤炭行业作为资源能源型行业,投入大、成本高、收益低,在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内部的管理与变革。随着一些新思潮、新观念的渗入,一些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受到猛烈冲击和影响,对固有的“忠诚企业、吃苦耐劳、团结奉献”等精神产生怀疑和抵触。随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开始在广大职工中滋生、蔓延,这种种状况,对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职工对企业的诉求具体化、承受压力的能力退化。随着煤炭企业的发展,职工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他们对企业的利益宿求越来越具体化,对个人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更加关注、参与管理企业的意识显著增强,主张彰显个人特质,彰显个人风采,这无疑是积极的一面。但在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组织的认可或者解决时,在情绪上往往又表现为消极、对立,在言行上往往表现为谩骂、越级上访或者采取其他的非常手段等。

三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国有煤炭企业由于投入大、成本高,一切围绕生产转必然是其显著特点,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而在机构扁平化的过程中,部门压缩、合并,人员分流、精简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专职党群工作人员逐渐减少,兼职人员占绝大多数。

二、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积极想办法、开阔思路、拓展视野,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和稳定。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力度要进一步加强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领导干部首先要解决认识和信心问题,充分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近年来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重要作用已毋容置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煤炭及煤炭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煤炭企业进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清形势,积极发挥作用,把煤炭企业发展的前景宣传给职工,把煤炭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告知给职工,让广大职工树立信心、增强勇气、鼓足干劲,在企业发展中展现风采。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中心要进一步明确

煤炭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工作中心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认准形势,围绕中心搞好工作。一要始终围绕安全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确保安全生产,这是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也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从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三违”等活动入手,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互助保安意识。二要始终围绕生产开展工作,通过开展争创“示范党支部”,“党员示范岗”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把职工思想引导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上来。三要始终围绕管理开展工作。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意识要超前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超前做好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获得主动权。在企业改革发展时期,矛盾交织,问题繁杂,对利益重新分配的不适应,加上社会问题在企业的折射,致使职工产生失落、怨忿甚至对立情绪。那么,针对这些刚刚出现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倾向性思想苗头,就必须及时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当下企业情况进行合情合理,深入浅出的说明,来理顺情绪,缓解矛盾,防止过激情况的发生。因此,要想各种问题早知道,企业党组织就必须广开言路,通过职代会,党员、职工恳谈会,党委书记接待日等方式,及时获取职工思想信息,从而为党组织超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信息和资料,为正确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同时还必须抓好勤政廉政教育,及时给党员干部打预防针,敲警钟,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还必须大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激励功能,宣传企业改革改制发展取得的成果,让职工看到希望,树立信心鼓舞职工士气。要宣传榜样事迹,用榜样的力量鼓舞职工、激励职工。

思想政治工作其实就是人的工作。而人的认识方式,不仅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每个教育别人的人,也许都要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自己怎么实践你所倡导的理想和信念。对与一级组织,公正、廉洁、创新、创业、实绩是对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的基础;对与个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直接途径。“真情动人,真理服人”,“既讲道理又办实事”,“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影响人、凝聚人”,这些经验都是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9

近几年来,针对辖区内煤炭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在逐步规范行业管理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税收增长,成为目前我区新的税收增长点。2010年,我局对煤炭行业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发现目前煤炭行业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炭税收的进一步增长。

一、煤炭生产行业基本情况

目前,娄星区辖区内共有煤炭生产企业户,目前已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并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的有户,2010年,该行业实现产销量万吨,较去年同期万吨增加万吨,增长%,增值税入库万元,较去年同期万元增加??万元,增长%。现在,煤炭生产行业主要的征管方式为:一是查帐征收方式,主要对象为财务制度健全、纳税核算较准确的一般纳税人企业。二是核定征收方式,主要针对产煤量不多的溆浦、沅陵等地,对象为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三是委托代征。征收对象为小煤窑及专门从事煤炭运销的个人等小规模纳税人。

二、煤炭行业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机关能掌握的涉税证据资料不足

由于煤炭行业销售对象广泛,税收管理难度大,造成一定程度的税收流失。煤炭生产属地下开采,生产产量、销售

数量、用工人数难以监控。各煤矿因煤层、煤质的不同以及矿井开采深度的不同,其吨煤所耗料工费,与产量的配比关系不同,税负率也不同。同时材料耗用与产量存在诸多不可比因素,多数煤矿全靠人工推算,误差较大,不能作为准确核定产量的依据。纳税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编造虚假产量表和工人工资表,或无正规票据。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核算企业产销数量,导致纳税人经营成果的财务反映差异,会计信息失真。在税收管理和税收检查中,由于对企业帐外的运行情况及有关情报线索的不全,往往只能作帐务核算,从而导致应收税款流失。某些煤矿即使有一部分原始凭证资料,如煤炭工人工资表、材料成本等资料,也经常被业主藏匿或者销毁,使税务机关难以取得准确的征税依据。

(二)煤炭行业的特殊性使纳税评估工作难度大。煤炭行业由于企业规模、生产设备、煤层分布、安全事故等因素的差别,使同行业间可比性不强,给横向对比分析造成一定难度,无法准确核定各煤矿的实际产量和销量,不利于税源管理。

(三)企业大量现金购销与财务核算不实

目前煤炭企业普遍存在一名会计人员兼职多家企业会计的现象,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账簿设臵不完善,登记不规范。会计人员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了解,每月凭煤矿老板提供的单据,围绕单据造帐,倒推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以此倒推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有的记账凭证甚至没有原始凭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核算不规范或核算错误,未按规定设臵库存商品、原材料、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明细账。

(四)综合治税机制不健全

煤炭管理局、计量服务中心、安监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与税务机关间信息不畅,协调不够,配合不力。税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煤矿开业、经营等状况,不能及时了解与纳税有关的资料数据,导致经营者的情况掌握不到位,措施管理不到位。

三、拟采取的措施或建议

为强化管理,针对目前管理情况及企业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强化信息采集,实施动态管理

一是加强市场调查,及时掌握市场行情。针对煤炭运销企业经营煤炭品种不同,煤炭运销方式多变、价格变化频繁的情况,该局开展经常性的市场调查工作,深入各个煤炭销售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的经营销售的基本流程,掌握煤炭具体分类和市场价格现状,全面了解煤炭流通各个环节,测算煤炭销售利润,掌握了行业规律,提高了税源监控能力。二是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完善信息指标体系。加强与物价、经贸委、煤炭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联合,从查阅行业相关资

料入手,建立健全各个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指标。同时在全面利用煤炭运销企业按期报送的《财务报表》、《重点税源统计表》和《纳税申报表》的同时,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信息采集,健全了信息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两类:一类是主要财务指标,包括:销售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已交税额,增值税税负率、成本利润率、税负增减率、销售收入增减幅度与应纳税额增减幅度比对率、普通发票使用数量、专用发票使用数量等。二类是相关经营指标,包括:销售对象变化情况、本运销能力、运销计划、合同销售单位、合同销售数量等,夯实监控基础。

(二)加强纳税服务,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一是加强政策服务。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宣传国家税收政策,及时提供政策获取渠道及政策资料。对财务制度、税收政策的重大变更的,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政策及财务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对煤炭企业的财务辅导,帮助、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税收管理员应多深入企业,帮助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特别是要帮助、督促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产品生产、入库、出库、销售台账,正确核算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及利润,正确编制各种财务报表,正确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

(三)创新征管工作,全面提升征管实效

根据当地征管实际,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适

合我区煤炭行业的征管方法,全面提升征管工作质效。如:涟源市局的“煤炭开采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冷水江市局的“电子征管台账”在创新征管工作方式上新颖实用,在提升征管质效上成效突出。涟源市局推行煤炭开采行业信息化管理,争取了政府支持,由政府牵头成立煤炭产量电子监控系统管理领导小组,出台了《涟源市煤炭电子信息监测系统建设方案》,财政投入600余万元在煤炭开采企业安装产量电子监控系统98台,建立煤炭开采企业征收台账与产量电子数据库,强化价格信息采集管理,并充分利用采集信息,按月准确测算涉税数据,实现对煤炭开采企业税收源泉控管。2010年,涟源市局入库煤炭开采行业税收同比增加800余万元,其中通过煤炭电子监控比对辅导企业申报补税1300余万元,煤炭行业税负达到13%,较2009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冷水江市局开发运行电子征管台账,利用综合征管软件自带的通用报表功能权限,将传统手工征管台账“电子化”,全面反映纳税人申报、征收、发票领用存、发票验旧等系统内征管数据信息,一方面减轻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创新了税源征管状况监控分析方式,有效实现对纳税人系统内数据的有效分析和跟踪监控。自电子征管台账运行以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该局通过该台账及时发现并修改发票验旧数据录入错误、纳税人申报收入少于发票验旧数据、超期限未进行发票验旧等情况的差错数据110余笔次。

(四)加强部门协作,加大综合治税力度。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篇10

煤炭行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随着近年来煤炭行情的稳定和煤炭价格的逐年提高,煤炭税收高速增长,但同时煤炭运销企业税负明显偏低的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局开展了煤炭运销企业税收专项调查,发现全县煤炭运销企业税负大部分在1%以下,80%的煤炭运销企业税负低于0.6%;通过对煤炭运销企业税负率的测算及对典型纳税人的剖析,2014年煤炭运销企业共实现税收收入 万元,平均税负率约为 %,2015年煤炭运销企业实现税收收入 万元,平均税负也仅为 %,税负水平仍偏低,相当一部分纳税人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对此,需我们探索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税收管理方法,加强对煤炭运销企业各环节的管理监督。

一、煤炭运销企业偷逃税款的主要方式

(一)虚开运输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由于目前运费发票管理政策尚不完善,虚开运费发票已成为煤炭运销企业偷税最常用的方法。一是虚开运费价格和吨数。煤炭运销企业普遍采用提高运费开票价格的办法虚抵进项税额。同时,个别企业存在运费发票开票吨数与增值税进项发票开票吨数不符的情况,以虚开吨数多抵进项税。二是采取“两票”结算方法。企业购进煤炭后,以进价或略高于进价的价格开具增值税发票进行销售,再通过另开具运输发票向购买方收取运费,运费收入不在账面上反映,以达到分解销售额,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三是扩大运费抵扣范围。按照政策规定允许抵扣进项税的运费项目为运费和建设基金,而销货企业开具运费发票时将装卸费、港务费和其他杂费全部并入运费开具,造成扩大抵扣范围,减少了应纳税款。

(二)销售货物不入账、隐匿销售收入。由于部分购货单位或个人购进货物时不需要发票或以开具收款收据替代发票,企业将此类货物长期挂库存账或计入货物正常损失,而不计销售收入,不申报纳税。煤炭洗选企业将洗选的下脚料煤泥等直接卖给私人或小规模企业而不入账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还有一部分大户,将煤矿的返利(包括现金和实物)不入账,设“账外账”或挂往来账不计收入。

(三)掺杂煤矸石销售,购买进项税发票抵扣税款。企业掺杂煤矸石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企业购进的煤炭煤质较好,含热量较高,而购货方对含热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为了降低煤炭热量,企业就参入一定数量的煤矸石;二是部分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在煤炭中参入大量煤矸石对外销售。掺杂煤矸石势必造成煤炭销售数量和销项税款的增加。为达到少缴税的目的,部分企业向购进煤炭而不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或个人低价购买进项税发票,从而达到平衡进销数量的目的,也有个别企业,将掺杂煤矸石溢出的部分直接销售给个人或非一般纳税人,不做销售处理,偷逃国家税款。

(四)非煤炭运销企业或个人借户开票。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一些没有煤炭经营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购进煤炭,再通过向有煤炭经营资格的企业交手续费,借户开具销项税发票,进项税额则交由该企业进行抵扣和核算。

(五)接受虚开的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纳税人取得与自身经营项目无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别人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抵扣增值税税款。

(六)通过走逃和注销一般纳税人资格偷税。煤炭运销企业大多数无固定经营场所,且经营期限的不确定,一旦经营不善,纳税人有可能撤消或走逃,其走逃带来的欠税,税务机关难以进行追缴。

二、煤炭运销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煤炭运销企业为了偷逃税款,采取的手段不断翻新,形式越来越隐蔽。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由于税收征管机制不够完善,对煤炭运销企业的税源控管、发票管理等措施不够有力,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一是税源管理不到位。目前基层税收管理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管户不到位、管事不及时。管理员的工作多停留在表面,不能够及时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及税负变化情况,特别是对一些经营场所隐蔽或不固定的煤炭运销企业,更是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二是纳税申报审核把关不严。在调查中发现,纳税申报岗人员在受理纳税申报时,一般只对申报表的勾稽关系进行审核,而对企业存在的长期进项大于销项、运输费用过高、库存产品过多等疑点问题,很少主动询问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更不能及时将有关疑点提交税源管理岗位进行核实。

三是税收征管查衔接不够紧密。由于受人员数量、业务素质水平等条件的影响,管理人员对纳税人的申报和涉税事务进行经常性、实质性的调查分析不够,难以按照规定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日常巡查,不能及时发现需要重点调查分析的疑点问题,从而导致后续的评估、管理、检查等工作跟上及时。在征管查各环节中,征收环节只对纳税人的申报情况进行逻辑审核,管理环节只对纳税人的涉税事务进行管理,稽查环节只对有违法嫌疑的纳税人进行查处,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工作链条,工作合力发挥不充分。

四是运输发票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量虚开、代开运输发票抵扣税款是造成税负偏低的最主要原因。目前,运费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及缴销的管理和监督由地税机关负责,而运输发票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管理则由国税部门负责,很容易造成管理脱节。特别是在增值税抵扣环节,国税部门如果认为抵扣增值税的运输发票有问题,必须经过地税机关的协查才能最终认定,不利于高效率地打击偷逃税行为。同时,由于国税部门不对运输发票实施日常管理,也难以及时发现运输发票开具使用中的问题,无法从源头上加强监控管理。

五是对运费价格信息采集的难度较大。由于国家对运输市场实行放开经营,运输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国家统一制定的运输价格标准很难得到认真执行,同样的路程,不同的运输业者之间的运费价格有很大的相差。另外,由于运输旺季与淡季差别,致使同一路程不同时间段运费价格差别也很大,当国税机关怀疑企业取得的运输发票存在价格问题时,因不能掌握准确的市场运费价格,而给调查核实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加强煤炭运销企业税收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税源管理力度。一是强化日常监管巡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加大对煤炭运销企业的日常巡查力度,在巡查过程中主要了解企业当期的货物购进、商品销售情况、发票用量及具体开具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有关疑点问题。加大税收政策监管和企业财务监管力度。税收管理员定期对企业纳税申报、发票使用、税收政策执行以及财务核算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防止纳税人套购发票虚开、代开现象发生。二是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在抓好日常税收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煤炭企业税收监控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税源变化分析、税收预测、责任区巡查、经营情况调查等方面,及时了解煤炭运销企业资金流、物流等综合情况,加强企业经营的全程控制。并且注重市场分析调研工作,定期对市场行情进行价格比对和销售预测,把握企业经营趋势。三是强化纳税评估。把煤炭运销企业作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加大税负率的监控力度,对行业税负率、利润率进行全面测算,制定参考性行业利润率和最低税负率,作为纳税评估的参考指标,对偏离参考指标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监管,并建立普通发票核查机制,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二)加大对运输发票监管和治理的力度。一是加强国地税配合。加强与地税部门的联系和信息的交流、共享,共同做好对运输发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并将运输发票的检查列为稽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严格执行运输发票抵扣规定。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运输发票抵扣进项税额问题的一系列规定,严格审核,对填写不规范的、项目不全的一律不予抵扣进项税额。同时,进一步强化运输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步抵扣制度,以堵塞不法分子利用运输发票在管理和开具上的缺陷进行偷、逃、骗税的漏洞,减少税收流失。三是加大对运输发票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违法成本,促使纳税人远离发票犯罪。

(三)对销售价格明显偏低的企业,试行核定税负征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第六款规定:“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等相关规定,税务机关可针对销售价格明显偏低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税收管理办法,根据平销、微增值、增值额较大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税负标准,核定企业最低税负。

上一篇:公共卫生项目进展情况自查报告下一篇:10月微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