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激励问题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我国民营企业激励的问题

(1) 民营企业主缺乏“人本管理”理念和激励意识

我国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民营企业主对员工没有树立起“人本管理”的理念, 从而使得激励机制不健全、不科学, 激励随意化, 流于形式。这样, 不仅没发挥出激励的正作用, 反而在员工内部引起不满。很多民营企业主缺乏对激励及激励职能的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制定激励措施时也没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 这样往往导致盲目的、效果不显著的激励。

(2) 薪酬制度不够健全

薪酬作为物质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影响。目前,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已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薪酬制度,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前期的岗位分析评价、绩效考评体系等基础性工作不到位, 不能真实地反映岗位和业绩的价值, 从而使得薪酬制度流于形式。另外, 企业在薪酬待遇上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理想状况下, 企业的薪酬应该达到外部公平与内部公平的有机统一, 既保证薪酬对外有一定的竞争力, 又保证对内能够解决员工的相对公平。

(3) 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绩效、考核和激励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因绩效而考核, 因考核而激励, 因激励而有绩效。考核是手段, 目的在于奖惩, 是进一步升迁和裁员的依据。很多民营企业奖惩升降取决于领导人的个人情感, 这样, 往往离职的并非是庸才, 升迁的也未必就是良将, 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出激励的积极作用。

(4) 缺乏精神激励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所采用的激励形式主要是物质激励, 而相应地缺乏精神、文化激励。而单凭借物质激励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是我国民营企业不完善激励机制的一个缩影。现代人不仅是“经济人”, 而且是“社会人”。他们不仅有生存的需要, 而且还有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多层次需要中, 现代人才更加向往自我实现、取得成就。

(5) 企业文化激励的缺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等方面的集合, 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是一种长期的无形的激励力量, 因此, 我们可以运用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一些民营企业的领导者由于长期以来受家庭观念的影响, 认为企业文化是虚的, 不需要浪费去建设。因此, 企业长期处于一种企业文化的状态。

2. 我国民营企业激励问题的对策措施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

员工是民营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 是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财富。企业要想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并获得更大的发展, 必须废除“家天下”, 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 让一些外聘的优秀员工积极地参与到管理中。

(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应该关注员工绩效的改进与能力的提升, 只有绩效考核使人才能力得到肯定, 个体受到尊重, 绩效得到了改善, 员工才会感到满意。同时, 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有利于在企业里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氛围, 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即在对企业战略目标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工作分析, 制订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 选择恰当的考核方法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并保持持续的沟通与反馈。

(3) 制订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薪酬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还具有激励功能, 除了能满足员工生活所必需外, 还是员工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 民营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的制订至关重要。薪酬分配要体现按贡献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结合, 采用多层次、多通道的薪酬分配体系, 确保薪酬的横向、纵向公平, 使之成为激励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建立制度化的员工培训与开发机制。因此, 民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制度化的培训机制, 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和需要, 制订相应的培训与开发计划,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 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发展潜能, 实现企业和员工职业发展的双重目标。

(4) 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

多数民营企业过于重视薪酬、奖金等方面的物质激励, 却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 这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区别在于精神激励能够从内心调动人的积极性, 即产生管理学中所谓的“内激力”。在我国, 精神激励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荣誉激励, 荣誉是贡献的象征, 是自身价值的体现。报酬激励仅仅是影响企业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控制权、声誉和市场竞争等因素都会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发生作用。报酬机制与声誉机制的建立, 就体现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

(5)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要求其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产生以厂为荣的自豪感, 实现其人格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 激励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实现企业员工内在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人才的潜能也只有在“人人受重视, 人人被尊重”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 运用道德、舆论等精神力量, 努力营造一种人人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工作氛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我国民营企业激励问题日益暴露。本文首先阐述了民营企业的激励问题, 然后对如何完善我国民营企业激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激励,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春荣.我国民营企业激励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4

[2] 丁召燕, 刘加鹏.民营企业员工激励优化措施探讨[J].中国商界, 2009.10

[3] 陈海谊.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 2003.2

上一篇:浅析信息化和平台化管理在市政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下一篇:98例肺结核患者IL-10和IL-6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