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精选7篇)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农村城市化;公共财政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财政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新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200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是“城乡倒置”,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不仅是我国老年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老龄化程度和老年抚养比最高的地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中城镇有2873万人,农村有5938万人,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经高于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7.35%,城镇为6.30%。
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二)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这三种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家庭养老在我国传统悠久,长期以来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居住代际分离倾向的出现,越来越多家庭的养老功能出现弱化,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将越来越多地求助于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土地保障功能日趋衰减。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承包的土地数量有限,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土地承载负担重。来自土地的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引发了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的变革,集体的内部积累机制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影响了集体对社区保障的投入,使农民丧失了集体的福利保障。
(三)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200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已达3.22∶1。
同时,一些制度性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差别,农民的弱势地位逐渐显现。如果考虑水电、交通、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差别,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实际已达6∶1左右,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仅为1.5∶1。城乡差距大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不具备进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中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稳定,缺乏法律保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长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缺乏稳定性。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个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入停顿状态,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
(二)财政投入少,资金来源单一,造成农保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社会互济性差
1992年颁布的《基本方案》规定,农保资金的筹集要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多年来在实行过程中,基本是由农民自己缴费自己养老,集体和国家的责任基本没有体现,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而且不存在社会统筹。这样农村养老保险金只能由个人全部缴纳,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或个人自我储蓄积累保障。造成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少,覆盖面小,总体缴费水平偏低,养老待遇计发办法不合理,每人平均月养老金只有十几元,甚至几元,这样的待遇水平远远不能使养老人员安度晚年。由此可见,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低,社会互济性差,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1、没有建立起切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可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还有仍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这些不同身份和背景的农村劳动力,其负担能力不同,所以应因人制宜,针对不同身份的农村劳动力,根据其经济社会属性和负担能力的不同,分层次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未能实现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有机衔接。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根本无法衔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城市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有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流向城市,两种不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将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不具备进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中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使他们成为没有任何养老保障的真空阶层。
三、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确立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保持其制度上的稳定性
应当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都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稳定性。而立法是达到稳定政策的最好途径。同时,注重制度化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以及基金管理、财会制度、审计监督、定期公示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且在试点中不断完善,强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的管理。
(二)优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分类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围绕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目标,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城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2、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在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中,逐步从土地保障转换到现代社会保障系统。在制度设计上,要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使其社会保险权益可以方便地转移接续,并保证其流动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害。对于长期在城市就业并定居的农民工,应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3、对于仍然固守在农村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则需要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保障能力。明确政府在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主导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为“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根据各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水平,并同步增加保险的享受标准。
4、积极探索“城保”和“农保”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转换的运行模式,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打好基础。针对传统农保保障水平偏低且固定不变的缺陷,实行将最低缴费和给付标准与农村最低保障标准挂钩的方法,建立缴费的增长机制,缴费标准的可选择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政府对农民提供适当保费补贴的范围,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三)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农保覆盖面和提高其社会保障功能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支持农村建设的重要财力保障。过去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及其财力分配存在重大缺陷,对农业的生产力投入不足,对农村的社会性投入更为匮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发展滞后,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得以固化的一个关键性原因。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精神,防止城乡差距过度扩大,必须调整和改变现行财政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切实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要让公共财政逐步覆盖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弹性非常大,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都如此。少量的补助就能大大增加农民参保积极性和参保率。
从政策意义角度讲,财政补助是农保事业发展的催化剂,较少的投入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参保率和覆盖面,这对农保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的要求,以缴费补贴、老人直补、基金贴息、待遇调整等多种方式,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农民参保提高待遇水平。
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保障水平。公共财政要加大对工作体系的投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再提取管理服务费,人员和工作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尽快解决原制度从保险费中提取管理费,用于人员和工作经费的问题。同时要以多种方式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在面向农民的筹资上,要降低门槛,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以政府投资为主,低水平起步,建立农民的最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基本原则
1.1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实质上,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具体问题是权益的转、接、并、续。在衔接过程中,为了保证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分离,就应从产权清晰界定入手,明确参保人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产权,参保人作为最终所有者,有权利要求管理、运营、支付增加透明度,处理好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使权利和义务在社会整体层次上对应起来,并让利益机制在社会成员中发挥互济性作用[2]。在制度衔接过程中,不能使参保者待遇在转换过程中遭受到福利损失,已经积累的养老金权益要得到充分承认。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衔接,应该使衔接机制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合理地在不同的制度间转移养老金权益。
1.2 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及参保人缴费能力相匹配的原则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衔接必须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及参保人缴费能力。包括养老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对接,说到底是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接[3]。地区经济和财政能力的快速增长为制度整合提供了基本经济条件。如城乡养老制度中都存在政府补贴一块内容,很多地区对于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基础养老金政府补贴数额都趋于一致,比如江苏省都是70元。同时,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的保障对象总体而言都属于较低收入阶层,保费缴纳都以自我缴费和政府补贴结合,两者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相近、特征类似,因而两者的衔接与整合将较为容易和可行。
1.3 主次整合、有机衔接的原则
目前的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中主要存在三大主板块,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居保和新农保,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其他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等次级板块。而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还包括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这使得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呈现复杂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未来如何具体地逐步整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首先将次级的保险项目与主要的板块之间进行衔接,然后逐步整合融入,这是因为这些次级项目保障人群针对的主要是一些特殊与边缘群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化,诸如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这样的边缘人群将逐渐减少,尤其是随着养老保险关系全国转接的实现,诸如农民工养老保险等事实上可以较好地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同时对于主板块中的新农保和城居保可以先行整合。
2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重点领域
2.1 老农保、特殊保障(农村五保、农村低保、优抚制度)与新农保的衔接
新农保制度实施前,已开展的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称“老农保”。目前,对于老农保转入新农保的政策,有些地区已经颁布了指导意见,比如2012年4月28日,江苏省出台了“老农保与新农保衔接若干问题指导意见”,其中对于缴费年限计算问题、老农保个人账户储存额划转问题等作了原则性的说明。针对财政供养的农村“五保户”和低保及享受优抚制度的人群,目前人社部、财政部、民政部也颁布了相关意见,主要是保障各项制度待遇只叠加、不扣减、不冲销并兼顾现行政策,确保现有待遇水平不降低。
事实上,老农保和特殊保障都可以归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次级板块,前者不能发挥应有作用而被淘汰,转入主板块新农保中,主要是处理好已经在旧制度中积累的权益如何转换折算到新制度中的问题,而后者所针对的人群是弱势群体,所享受到的待遇都来自财政支付,转入主板块新农保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把财政补贴从原先的五保、低保和优抚中转为进入新农保基金中,这些人群达到新农保领取年龄时,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即可。
2.2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与新农保、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
目前,我国各地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情况各异,有的将被征地农民直接纳入城保,有的纳入新农保,有的建立单独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或是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还有一些被征地农民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障。各地分散不一的处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特别是建立单独的制度,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必将推出历史舞台。
鉴于被征地农民“非工非农”的特点,综合来看,认为最终融入主板块新农保(城居保)或者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较合适。根据年龄特征和就业能力状况,已到或接近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因为其重新就业的身份性质则应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业后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中累积的养老保险费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再按照城镇职工的标准接续缴纳保险费用,直到资金额满足制度要求即可享受养老待遇给付。
2.3 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
根据各地的政策实践,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有四种:一是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保”制度;二是在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降低基数和缴费比例等方式的“双低模式”;三是专门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将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三项保险捆绑在一起按较低费率缴费的“综合保险模式”;四是“农保模式”。这几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存在阻碍了城乡制度统筹的实现,设计的不合理性使制度无法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也造成了逆向再分配[4]。
从农民工本身的特点看,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必然趋势。(1)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从长远看,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及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减缓,农民工问题将逐渐解决,因而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最终必然要融入主板块制度中。(2)农民工群体与城镇职工一样同属于被雇佣群体,且筹资模式都是“企业加个人”模式,财政原则不直接补贴,两者可以融合。(3)随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的解决,困扰养老保险流动性的难题消除,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上没有大碍。
2.4 新农保与城居保的衔接
新农保和城居保在制度设计上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基本原则都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政策框架的基本一致为制度的衔接整合预留了“接口”,这应该是政府在设计这两项制度时已经考虑到两者今后会合并的趋势。社会保险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目前已有部分地区按照这一模式开展了先行探索,也就是直接实施城乡居保,取得了初步实践经验[5]。从开展的情况来看,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2273个县实施了新农保,2101个县实施了城居保,其中683个县合并实施了城乡居保,新农保参保人数达21100.28万人,城居保参保人数达625.01万人,城乡居保参保人数14390.60万人[6]。
除了合并实施的城乡居保不存在衔接问题外,其他分别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地区出台了转换办法来适应参保者身份的变化,由于制度的相似性,操作起来相对方便,一般进行直接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合并计算,新农保缴费年限视同城居保缴费年限。由此可见,如果在制度的顶层设计时具备预见性,则后期的转换整合要容易得多。
2.5 新农保、城居保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
参加新农保或者城居保的人群一般多为纯农人员或城镇无业人员,这部分人群根据其就业状况变化、对保障程度需求的提高等因素可能需要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制度衔接问题中的一个新方向,也是难点所在。主要表现为两个制度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在缴费标准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只有个人账户(政府补贴的基础养老金一块可以视为虚拟账户),且缴费水平比较低,后者既有统筹账户,也有个人账户,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都比较高。但是,也有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探索,规定了一些办法。比如江苏省苏州的常熟市就明确提出要在2009年7月至2012年底三年多的时间里基本完成纯农人员即新农保参保人员转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主要解决农民作为自营业者,没有雇主分担其参保费用而导致的缴费数额多的问题,目前苏州各地方政府大多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以鼓励农民参加城保。但多数地区在衔接中并没有很具体的折算办法,比如郑州市,唯一的办法是从前者中退保,连本带息退给本人,其中政府补贴不退,然后再重新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样的政策不能使参保者满意[7]。另外,要建立互转机制,因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中,到达退休年龄时,也可能存在不符合领取的条件,但是符合参加并享受城乡居保的条件,那么就有一个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保的问题需要解决。
2.6 养老保障经办机构与管理体制的整合
有效整合养老保险经办资源,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的统一,也是城乡养老保险体系衔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城乡养老保险管理部门主要为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一些地区单设农保机构来经办新农保,如北京、江苏和安徽。而由一个部门经办的事务分散到多个部门,会降低经办效率、增加制度运行成本和制约信息共享。同时,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统筹层次比较低,如新农保只实现了县级统筹。因此,在城乡制度整合的同时,对于城乡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整合和统筹层次的提高都提出了要求。
3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中存在的难点
3.1 基本制度结构不同带来的对接盲点
由于各项制度的结构都不尽相同,在对接的过程中面临结构匹配的难题,也就是对接的盲点。比如新农保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前者只有个人账户,后者既有统筹账户也有个人账户,一旦发生流动人口城乡之间的就业转移,则转移中的资金对接便成为制度的盲区。劳动者在城市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年,之后回家乡务农,需要从城保转入新农保,国办发66号文要求将该劳动者参加城保的账户权益跟随劳动者的流动一并转入农村地区。这样就存在城保的统筹账户部分是否需要转移、如何转移的问题。若转移城保单位缴费部分,则农村地区的新农保尚无统筹基金账户,转移进来的资金管理成为盲区。同时,转移城保统筹基金的比例也涉及到参保人员的权益保障。若城保中统筹账户不能转移,则视作该劳动者参加城保的权益丧失,将会影响其退休养老待遇的水平。
3.2 筹资水平和享受待遇不同带来的对接难点
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中,筹资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上,也就是参保者累积的权益进行制度间的合理折算是对接的又一个难点。合理的权益折算政策能够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但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精算制度的基金平衡问题、财政支持问题、参保者能否接受问题等。在待遇享受上各制度规定的不同也带来对接的不畅,如有些地区的老农保规定女性满55周岁即可领取养老待遇,而新农保规定无论男女都是60周岁领取。未满60周岁已经领取老农保待遇的参保者肯定不愿意中断领取等待至新农保领取时间即60周岁。对接过程中就需要设置一个时间间隔来缓冲这一部分参保者,让其按照老农保标准领取至60周岁,再按照新农保待遇标准继续领取。
3.3 跨统筹地区转移带来的对接难点
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的现状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设置了障碍。由一个制度的转出到另一个制度的转入,如果涉及到地域的转移,则又变得更加复杂。这种转出地与转入地之分,以养老保险统筹地区为要旨。而各统筹地区的制度门槛不尽相同,从转出地转出,需要将原先转出地参保情况、参保政策以及参保条件与转入地的政策、条件进行比对和归并,并换算、调整相关参数,如缴费年限、受益水平等。调整合并后的账户才能继续在转入地参保缴费。这就使得流动人员在异地流动就业时很难把养老保险权益从一地转入到另一地。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具有按照人群特征建立的制度,还实行了地区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跨统筹地区的城间互认成为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对接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4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对策
结合上文讨论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重点领域和难点分析,不难发现,要使制度能有效衔接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就是实现参保者养老保险权益的顺畅转移。具体表现为养老保险关系和养老保险基金的转移并续,在操作上就是把参保者已经积累的权益如累计的缴费年限、各类账户内的资金,受益水平等进行制度间的换算、折算、转移和归并。通过制度安排和技术性创新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对于具体的操作政策,各地有不同的方法:
4.1 创新技术、合理的衔接制度是前提
制定统一、规范和切实可行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操作办法,规范转换接续的操作流程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衔接的保障。在具体的制度衔接领域,认为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思路来操作,一种是把权益从一个制度通过换算完全转移到另一个制度中去,待遇享受按照领取时所在的制度进行计算;另一种是分段计算各项制度中累积的权益,加总后计发待遇。前者主要涉及到缴费年限的折算、缴费标准的调整,后者主要涉及养老保险信息网络的完善,经办业务能力的提高,同时,两者都需要进行养老保险账户内基金的转移。
第一种思路适合养老保险次级板块向主板块的衔接,因为次级板块的制度都是过渡性的制度,将逐步推出历史舞台,如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就应该直接折算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是新农保、城居保。第二种思路适合主板块制度间的衔接,而且分段计算权益的方法也是借鉴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统筹地区转移接续中的办法,将其引入过来作为处理新农保、城居保(城乡居保)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板块间的衔接方式值得一试。(1)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城乡居保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会在一定时期内共存,也尚无充分的理论或经验来证明两者是否一定会并轨,是否合适并轨(将在下文“展望”中适当分析)。(2)分段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上文提到的基本制度结构不同导致的对接盲点问题、筹资水平不同导致的对接难点和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对接难点问题。只是分段计算要求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系统作为支撑,保障权益的记录和共享。当然,用第一种思路也可以处理主板块之间的衔接问题,这也是一些地区目前的做法,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两种思路的效果都得通过实践来检验,需要政府创新技术,出台具体的细则,既合理地保证衔接后参保者待遇水平上体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又能减少衔接成本、简化管理经办手续。
4.2 政府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是关键
政府推动建立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资金的支持。新农保、城居保的顺利展开都依靠了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拨款,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各级财政共安排试点补助资金1047亿元,占两项基金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中,也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如江苏省苏州市为推动已参加新农保的在企就业的参保人员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职工给予一定补贴。对大龄职工办理农保转接城保的企业,参照企业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办法,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而对职工个人,规定大龄职工办理农保转城保时,按灵活就业人员方式转接,政府补贴一半的费用。对于纯务农人员转城保的,也给予分年龄段进行补贴或定额补贴的方式[8]。因此在政府的宣传和财政推动下,苏州市农保转城保的政策越来越受到农民的认同,至2010年末累计农保转城保达到153万人[9]。同时,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提升农民自身的缴费能力也十分关键,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0],增加农民收入,为制度的衔接提供足够的动力。
4.3 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统筹层次是保障
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经办部门进行整合,改变一些地区分散管理的现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制度衔接扫除人为设置的管理障碍。改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以县市级统筹为主的现状,将统筹层次向省级统筹提升。这能够大大减少跨统筹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的复杂情况,降低了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对接难度,至少先在省内可以做到城乡制度互认统一,转接便利。
5 统分结合、制度可互转的养老保险“整合模式”
通过考察工业化国家,他们在处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关系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统一模式”,如北欧;二是统分结合的“整合模式”,如日本;三是城乡制度形式各异但实质并无差别的“专门模式”,如法国。比较认同李迎生教授的观点:根据中国的实际,“统一模式”在长时期内并无可能实施;实施“专门模式”则将可能继续维持城乡分割的固有格局;比较而言,“整合模式”似较合理。“整合”当然意味着一定意义、一定形式、一定程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是在承认城乡一定差别的基础之上的,故也可称为“有差别的统一模式”。按一些和中国国情有一定可比性(如日本)的国家的经验,面向不同从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无必要实现完全统一[11]。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长期以来以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而被诟病,而近年逐步建立起来的城乡居保制度和日益完善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则可以按照参保者就业的性质来分别纳入。纯农人员和城镇无业人员可以加入城乡居保,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有就业单位的都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两种制度之间建立互转机制,当参保者就业情况发生改变的时候可以进行互转,形成一个统分结合、制度可互转的由城乡居保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成的养老保险整合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长东.城乡养老保险衔接转换难亟待破题[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9):33-34.
[2]岳坤,王晓亚.新农保与城保的衔接路径——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812-6813.
[3]吴国华,黄晓英,刘建平.试论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与对接[J].三江论坛,2006(11):19-22.
[4]刘苓玲,李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保险研究,2012(2):121-127.
[5]刘军民.稳步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中国财政,2011(19):10-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12年第34号公告: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EB/OL].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index.html,2012-08-02.
[7]李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实证研究[J].开放导报,2011(10):81-84.
[8]陈建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保”转“城保”——来自江苏省苏州市的个案研究[J].农村经济,2012(1):69-73.
[9]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内部资料,2011-06.
[10]陈俊梁,陈瑜.苏州农村“三大合作”——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149-152.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非商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城镇人员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在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种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了给农民在老年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生活上的保障。
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启动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但是占人口主要比例的农民基本还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之外。这使得许多农民在晚年老无所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越来越有其必要性,直到近年,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才在一些地区开展了新一轮农村养老保险的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又出现了新的复苏趋势。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处于艰难起步阶段,目前的现状决定了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2.1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温家宝也指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因为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好“ 三农”问题,如何缩小城乡差距,这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
2.2 农民对养老保险的实际需求,也促使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
因为现在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富裕,使得农民接触外面的世界更多了,现在网络媒体的发达,也使得农民可以接触到养老保险这个问题,通过对城市养老保险的了解,以及年轻子弟全部流向城市,导致留下的全是老年劳动力,老年劳动力无生活保证,促使农民也要求要实施养老保险制度。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的扩张,促使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因为青年劳动力为了生活的更好而选择流向城市,使得城市化加剧,在加剧的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趋于城市化的生活,为了是自己生活更加有保证,农民开始要求获得保障,进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就建立了。
3、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
3.1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制度保障水平低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养老模式基本上还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一向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美德,并基本上形成一种制度化的传统。家庭养老在农村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与中国的崇老文化、道义责任的约束、法律规范的强制、社会保障替代水平低下等因素分不开的,因而有其相对深厚的、现实的、法律和经济及心理文化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养老具有超稳定性。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可支配收入更低,所以在大多数地区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农民投保的保费很低。这样,农民年老时得到的保险金就少,少到无法满足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需要。据1998年《中国统计摘要》数据,农村65岁以上的6000多万农民的养老问题,仍主要依靠家庭养老解决。
3.2 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结构错位
农村养老保险运行多年的实践表明:资金来源问题是养老保险的核心问题,缺乏政府财政支持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据测算,在1990年至1999年期间,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者人均累计农村养老保险费仅230元,月均养老金仅3. 5元,根本无法保证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与此相应,从1998年至2000,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从8025万人下降到6172万人,截至2002年底,又下降至5462万人。笔者认为,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结构错位是导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的根本性制度原因。
3.3 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小
现行养老基金筹资模式为“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而实际上,集体补助、国家扶持不到位。除规定具体的个人缴费标准外,其余两个渠道尚未投入。所以,当一种社会保险没有福利性可言,要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只得依赖于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而这又与自愿性原则相悖。
3.4 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进行引导,强调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参加的原则。但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很容易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较大风险。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之所以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有关农村养老保险方面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因此,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立法工作非常重要,它对农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5 保富不保贫的制度局限
目前农村采取的完全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即完全积累型的养老保险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大部分是收入较高的居民,而这部分居民即使不参加养老保险,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但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却不能从养老保险中受惠。这就造成了非常突出的“保富不保贫”的制度缺陷。而且在许多地区,干部和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的差距过大,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或不补,又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制度缺陷。社会保险的目标之一是减少贫困,减少收入不平等和地位不平等,显然这种“保富不保贫”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这一目标是相违背的,不符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
4、结语
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制度尚不完善,还需要改进,但是这需要我们政府和农民一起努力,良好的政策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实现的。(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毅.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四川财政,2003,( 8) .
[2]赵殿国.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J] . 中国金融,2007,( 6) .
[3]马学颖.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8,(4).
[4]石宏伟,朱研.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8,(7).
[5]赵湖嘉,陈明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社会保障,2006,(5).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正由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轨,其中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社会统筹依然保持现收现付制。因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并不等于隐性债务,其仅仅是转轨时刻显性化的隐性债务。
当前参保人员和新加入者在向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的同时,也积累着未来的养老金权益,这又形成新的隐性债务。所以,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进行研究,不应局限于转轨成本,而要着眼于其对整个社会统筹基金运行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测算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仅仅局限于计划终止时债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收现付制依然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占很大比重。测算当前参保人口债务和开放系统债务规模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有参考价值。前者可以告诉我们,如果不依靠改革后的新加入者偿还债务,政府需要从制度外筹集多少资金来填补缺口。后者则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统筹基金长期的运行情况。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未充分认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特点所造成,所采取的解决办法也注重短期效应,并未从长远认真考虑,不利于我国建立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具体体现在:
首先,代际不公平阻碍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从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实践看,国家承认参保人员在改革前所积累的养老金权益,但是,无论是国务院26号文,还是国务院38号文都规定这部分养老金权益由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也就是说,政府是想利用新加入者的缴费来偿还这部分显性化的隐性债务,即转轨成本。实践证明,依靠企业长期负担高费率来消化转轨成本已难以为继,既不利于搞活企业,又不利于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近年来,各地为了保证当期养老金的顺利发放,借助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使个人账户有名无实,形成“空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8000亿元。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国务院年38号文规定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提高到20%,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并且强调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要分开管理,要求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这一系列举措都可视为国家为解决个人账户“空账”,建立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是,这种做法的效果却不容太乐观,直接原因就是:让新参保者来承担转轨成本严重违背了代际公平原则,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及职工个人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带来了很大阻力。即使他们被强迫参加,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缴费,比如少报缴费基数等等,到一定程度后,提高缴费率并不一定会导致缴费额的增加。
其次,从短期来看,新参保者的缴费可以缓解社会统筹基金的支出压力。但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来看,新参保者能否真正为偿还债务作贡献,还要取决于缴费和养老金收益的现值之差,若大于零,新参保者会为减少开放系统债务作贡献;否则,新参保者会使整个开放系统债务规模越变越大,出现“滚雪球”效应。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视其为解决转轨成本的“救命稻草”,但是却忽视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完善制度设计,扩大覆盖面可能会带来整个开放系统债务的膨胀,短期的社会统筹基金收支状况好转可能隐藏着未来更大的支付危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有养老保障,是体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题中之义,但在扩面的同时,必须重视完善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才能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四、相关政策建议。
国务院2005年38号文提出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政府必须立足长远,重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因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不仅与转轨成本有关,也与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有关。
要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隐性债务问题、建立养老保险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度外筹集资金消化转轨成本,以顺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办法之一是从制度外筹集资金,尤其是在制度转轨时期,加强政府投入更显必要。政府应该在以下两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承担制度转轨成本。政府至少应该主动承担一部分转轨成本,这不仅是实现个人账户由“空账”变为实账的前提,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走上良性轨道的开端。政府承担转轨成本后,扩面“新人”
的缴费率无疑可以大大降低,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由于养老保险所涉及的时间周期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但在承担转轨成本的责任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仅仅将扩面工作当成解决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的一种手段。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首先,享受养老保障是所有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次,扩面人群的缴费不能完全替代政府偿债。虽然在短期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迅速增加会大大缓解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是,在职人员在缴费的同时也积累了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权利,能否为解决隐性债务作贡献还取决于其缴费与养老金的相对大小。因此,如果片面地把扩面工作当成“救命稻草”,而不重视养老金制度设计,虽然在短时期内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会大为改观,但从长期来看,只不过是延迟了养老金危机爆发的时间。等到我国养老保险扩面潜力耗尽以后,养老金危机才会真正显现。所以各级政府应该明白——新参保人群的缴费不能完全代替政府偿债。否则,将会导致缴费率畸高,阻碍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推进。事实上,从近些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来看,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养老保险的补助支出来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转轨成本,顺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二)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立足长远,科学地进行养老金制度设计。
解决好转轨成本问题只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真正要实现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重视加强养老金制度设计的精算基础,要建立新参保人群的财务自平衡机制——即新参保人群的缴费和其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在精算意义上保持大致相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不会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而膨胀,避免“滚雪球”现象的出现。所以,从长期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能满足于解决转轨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的变化情况以及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运用精算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以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应该在了解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越位”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增加养老保险补助支出,以顺利完成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并同时注重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设计,才可能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机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高建伟。2004.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经济数学(2)。
郭树清。2000.养老基金的筹集与隐性债务的补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5)。
贾康,王瑞,杨良初。2000.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减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重要途径[J]. 财政研究(6)。
李明镇。.历史欠债怎么来还?——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口研究(5)。
李绍光。2004.划拨国有资产和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J].经济学动态(10)。
王晓军。2002.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估计与预测[J].预测(1)韦玮,刘永涛,潘瑞。.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偿还及其政策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
吴敬琏,林毅夫。. 关于划拨国有资产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社会保障基金欠账的建议[J].比较(6)。
夏鹰,潘广云。 200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5)。
叶响裙。2000.转型期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詹明月。 2001.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隐性养老负债的清偿[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
周渭兵。 2000.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11)。
Hagemann, R.P. and G. Nicoletti. 1989. Population Ageing: EconomicEffects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 for Financing PublicPensions[J]. OECD Economic Studies, 12.
Kane, C. and Palacios, R 1996. The Implicit Pension Debt[J]. Finance& Development.
Robert Holzmann. 1998. Financing the Transition to Multipillar[C].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9809, World Bank.
【摘要】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大批企业倒闭、员工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在立法层次、覆盖范围、基金筹集、资格审查以及再就业功能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而需要对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真正建立起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失业保险制度。【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 存在问题;对策失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通过实施失业保险可以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劳动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再就业服务,把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分担失业风险,解决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失业保险立法现状
1986年,为配合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国务院颁布施行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 保险暂行规定》,开始探索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93年,按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国务院颁布施行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局部调整。1999年,国务院颁布施行了《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制度作了重大调整,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按照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和各类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都在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之内,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抵御失业风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上述立法之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先后颁布了《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等部门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二、我国失业保险存在问题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失业保险法律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失业保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需予以完善。
首先,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小,实施范围过窄。我国《失业保险条例》关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尽管比过去有所扩大,但根据我国规定,失业保障对象仅限于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 工,私营、三资企业还未完全纳入,在农村除了少数合同制工人享受有限的失业保险待遇外,大量农民工也被排斥在正式的失业保险制度之外,至于乡镇企业职工也不在涵盖范围内,真
正失业风险大的人群,如灵活就业,暂时就业的人员反而没有参加保险,所以说失业保险覆
盖范围依然过窄,既不能体现失业保险的社会性特点,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市场
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吸纳就业的
主要渠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他们同样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如果不将他们纳入到失
业保险范围,这些职工失业后将面临着基本生活的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的
覆盖范围,将这部分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之内。
第二,失业保险标准过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
目前我国对失业人员的配套措施并不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完善,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所提供的保障能力是有限的。
失业保险的标准存在着地区上的不
平等,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失业保险金相对充裕,发放资金较多且相对公平
;
而经济
落后地区,失业基金征缴不到位,保险金的发放差距较大。
在失业保险的缴纳和领取标准上,目前我国规定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偏低。我国的失业保险金是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
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
金的标准确定为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比最低工资标准还低,使失业者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后难
以满足最低基本生活的需要,大大削弱了失业保险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失业保险的最初作
用。
从目前失业保险所发挥的作用看,很多地方仅停留在生活保障上,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
业方面发挥的功能还不够。
针对失业人员实施的职业培训、转业培训等配套工作也是不够的,这些配套措施要么基本上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再就业服务中心、要么就形同虚设,没有发
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我国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低,立法滞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相对完善的法律
责任。
迄今为止,我国还未颁布社会保险的专门法律,改革的依据多是以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
名义颁发的行政法规及一般性文件。虽然《失业保险条例》提供了依据,但其权威性强制性
不够,削弱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造成中央政府调度不灵 ,统放不分,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以及官方与民间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
《失业保险条例》仅仅是国务院颁布的一
个行政法规,还没有上升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高度,它仅仅是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的一
个基本规范,不是失业保险的基本法,这无疑影响它的法律效力。
与此同时,《失业保险条
例》
由于欠缺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导致它的实施机制较弱
: 一方面失业保险基金筹资困难,大部分城镇事业单位不按时上缴失业保险费,出现失业保险费
“ 不缴
” 或
“ 欠缴
” 行为,《社会
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条虽然规定加收
% 的滞纳金 ,并且在
条规定拒不交纳社会保
险费及滞纳金的可以提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但整个罚则并未规定对强制征缴未果的
法律制裁,使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义务人存有侥幸心理,使这种拖欠缴费的行为得不到强有
力的惩处。
第四,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难以解决大量的青年失业问题。
2011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
660
余万,所以
2011
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据介绍,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 岁以
下的青年人比例为
70%。世纪
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
300 万至
400
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08
年以后,高中以上学历 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到
2011 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
758 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未来几年内,失业可能性最大的是这
些人,而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一般都有一定的家庭负担,失业的影响会严重波及其家人生
活。一旦失业后失去了基本收入来源,仅靠微薄的失业保险金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是很困难的。
但是现行的统一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制度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难以解决
我国特有的严重的隐性失业问题。
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隐性失业现象较为严重。隐性失业者通常因为工作不稳定或者收入不高而隐瞒其就业事实, 他们在取得较低工资收入的同时也领取部分失业保险金。
由于缺乏有效的审核监督机制使得
这部分人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公平,也造成本来微薄的失业保险基金流失,使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更加困难,且缺乏公平与效率。
最后,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
格审核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部分人在就业的过程还领取失业保险金。
失
业人员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按规定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失业救济金,但其重新就
业后却没有办理相应的就业手续,也未缴纳劳动保险,使管理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人员就业情况无法真实的掌握,使得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群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就业”
问题,失业保险金发放有失公正公平。由于监管不力,保险基金在管理上也存在混乱现象。
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不统一,管理机构分散,管理层次过多,各地保障标准不一致,无法对其
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使基金管理在制度运行上出现不协调现象。
我国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险
法律、法规,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营运等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法律解决 机制,事后又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失业保险基金被挪用、挤占和贪污的现象屡屡发生。
由
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公平,也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流失,使失业
保险制度运行更加困难,缺乏效率与公平。
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
效率。
三、解决措施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逐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
种形式,应当是覆盖全社会的,涵盖所有劳动者,而无论其居住地和职业如何,都应纳入失
业保险的范围之内。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覆盖面过窄,应当考虑将各种社会团体工
作人员、目前尚未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的各种企业职工,包括国有企业的农民合同制工人、乡
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等,都纳入到国家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中,使失业保险制
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对于
《条例》
规定应该参加失业保险而没
有参加的单位和个人,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失业保险费征缴措施上下功夫,强制其参加失业保
险。同时,在修改《失业保险条例》或制定《失业保险法》时,应对失业保险对象作进一步 的补充规定,细化国家公务员参保及其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具体规定,把农民合同工纳
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我们还要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和配套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失业人数上升,企
业对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度会有所提高。
我国的
失业人员主要是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这部分劳动者工作层次较低,劳动力价
值不高,而且面临着更容易失业的风险。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强化其就业促进的功能,将 失业保险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广开就业门路,积极促进就业上来,更多重视促进再就业在
失业保险制度中的功能。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快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建立起规范的职业培训、专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机构,为失
业人员提供及时便利的就业服务。
为他们提供直接的就业培训,既能提高他们抵御风险的能
力,又能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和技能。因而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再就业服务的比重应当加大。
这种由政府直接出面,为失业者直接提供再就业培训和再就业指导,以提高失业者的素质和
技能水平、帮助失业者尽快就业为目的的计划,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基金资源,提高 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在完善强制性政策措施的同时,有必要考虑采取激励用人单位参
保缴费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失业保险与养老、医疗保险等比较,具有自身特点,更突出共济
性,并非人人受益。有必要对连续参保缴费且未规模裁员的用人单位给予相应的费率优惠,比如对具有
年缴费良好记录且累计裁员不超过
10% 的,给予
年的零费率优惠。
我们要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和各项制度的监管。
对于失业保险基金,国家应当加强失业
保险基金的监督和核查。可以考虑建立起国家统一的监督机构,实行不定期监督,对失业保
险基金进行审计,及时向社会公布基金的收支状况,披露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建
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的监督体系。
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作用,还要切实加强与就
业服务机构的衔接和协作,防止一些人员在就业后,还领取失业保险金情况的发生。
笔者建
议,可以考虑建立起失业保险人员信用管理体制,对于故意冒领、采用欺诈等方式领取失业
保险金的人员,收回已经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同时还可以考虑将失业保险的各项管理工作、资金的收支使用等行为,实行计算机全国联网管理,推广应用标准化、统一化的管理方式,以增加失业保险基金的透明度和失业保险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我们要建立失业保险与就业联动机制。
从鼓励和引导失业人员尽快就业出发,制定相应 的政策措施。
一是将待遇期限从
个月缩短为 个月。
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减少失业人员对失
业保险的依赖。
二是从积极的方面鼓励、支持失业人员尽快就业,使其就业后所得利益大于
享受失业保险的待遇,通过利益引导调动其就业积极性。有两项措施:其一,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将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发给本人,既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其资金问
题,也可解除其担心以后领不到这笔钱的顾虑。
还可考虑在此基础上,再加发一部分,比如,加发尚未领取金额的一半。其二,对其他提前就业的,保留尚未领取的期限,继续参保的,合并计算。就业后但按规定不在参保范围的,比如,灵活就业,办理失业登记并经认定,可
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
所谓的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一种在现行的金融制度方式下,金融管理部门对于存款企业进行利益的保障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存款企业在自愿或者非自愿条件下,依照自身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当存款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或者其他原因面临破产时,那么存款保险机构要向存款企业提供资金,以帮助其度过现有的难关,或者是代替企业进行一定限度下的资金赔偿,帮助企业解决短暂的燃眉之急。存款保险制度分为显性存款保险和隐形存款保险两种。显性存款保险指的是国家通过法律的方式来对存款保险的机构或者个人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所有的程序都要依靠法律的手段进行实施和维护。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不通过国家就直接由相关政府在存款机构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金融保护,来帮助存款机构度过现有的经济问题。然而在单指存款保险制度时,往往指的就是显性保险制度,因为相比较而言,显性保险制度更具有权威性和安全性。
2. 存款保险制度的起源
早在1924年,捷克就着手研究并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相对完善且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是此制度开始并未在斯洛伐克进行运作,而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小范围的查看。1938年,由于捷克政要领导认为试验难以在斯洛伐克全面推行,而最终以失败告终。1929年,由于美国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量的工厂纷纷倒闭,工人失业致使社会动荡。为了应对此次经济危机,美国总统下令创办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机构,就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建立存款保险公司之后又及时的出台了联邦存款保险制度,此制度对于今后世界各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个存款保险系统。
3. 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及时的帮助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也使得其他国家按照这套制度纷纷效仿,再配合着各国国情出台相关的政策。其中主要以英国、日本、德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建立出了属于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后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建立了这一制度,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 1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此同时,其他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也在积极研究,这个时候的存款保险制度真正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蔓延开来。
二、主要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同方式
1. 不同的成立方式
不同的国家建立属于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很大不同,第一种是属于政府机构成立,全部操作事项由政府出面进行设立,包括保险制度的设立、渠道、监管、赔付等一系列操作,由于有政府在其中进行管理,就更能够体现出保险制度操作的严密性,也能够帮助银行提振信心,同时也能够更加完善保障存款保险的流通环节,这种保险制度以北美洲发达国家为首,包括美国、加拿大,以及当时与美国保持多年合作关系的英国。第二种是以由政府和银行联合成立存款保险机构联合监管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既有安全保障性又不失灵活性,这种联合方式主要包括日本和比利时等国家。第三种为民间协会组织进行成立,无须政府出面进行沟通和疏导,直接由互助救助组织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办法优势在于民主性强和透明度高,主要在欧洲被以德国、法国为首的国家进行实施。
2. 不同的保险方式
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险形式主要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种。
根据国际存款保险协会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有效存款保险制度核心原则》规定,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原则就是拥有强制性,指的是任何存款的机构必须加入到这一体制中来,这样实行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操作风险高、运行难度大的银行或者机构会乐于加入到这其中来,而对于一些小机构,他们可能预见的风险并不高,并不想缴纳相关费用,久而久之,会造成存款保险制度面对亏损而以失败告终。在现有运用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都采取了这一强制执行的方式进行操作,如英国、日本等。采用第二种方式的美国则与之不同,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度操作,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以及所有领取联邦执照的银行和储蓄机构采取强制加入方式,其他机构均可以自愿加入。由于美国一直倡导自己是一个民主国家,却又要实现权力的统一,所以才会使用这种相结合的方式。第三种方式为自愿加入方式,这种方式由于不利于统一管理,操作难度比较大,只有少数国家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采用这种方式,如德国、瑞士等。
3. 不同的保险限额
保险的限额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被大多数国家所沿用的最高限额方式,也就是说你所投保的存款一定有一个最高额度的限制,保障了不会因为道德问题所引发的风险。当然,对于不同国家设计的最高额度也不同,基本上对于受保护账户比例偏高的用户是信誉度相对较高的银行。还有一种方式是全额保险制度,即对于所有投保的款项都进行保险,这种保险存在比较大的道德风险,因此只有在道德约束力高的小部分国家采用此方法。
三、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频频发生金融风波。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1996年的日本阪和银行倒闭事件,1997年席卷东南亚和日韩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最近口本保险公司的频频破产等等,不仅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还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金融问题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系统性的金融风波,但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创新产品逐渐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纷纷成立,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自身风险在逐渐增加。要防范风险,稳定金融,只能“防患于未然”,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选择之一。
(2)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
作为信用中介的银行,其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就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的经营问题不会引起存款人的心理恐慌,降低恐慌性挤兑可能性,提升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3)促进储蓄存款和投资的增长
商业银行是高负债企业,它大部分的经营、投资活动都需要举债完成,存款作为最主要的负债支持了商业银行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只有储蓄增长才可以推动投资增加。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存款人的储蓄存款安全,尤其是中小存款客户的资金安全,既降低了商业银行对存款大户的依赖,又能持续稳定的促进投资,从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4)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小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的竞争从来不公平,鉴于资产质量、资本充足、风险管理、资金来源、定价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引入存款保险制度会为中小商业银行创造一个较以往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存款保险制度实行限额补偿,所以资金富裕的储蓄客户会将存款分散到多个商业银行以保证所有的资金都安全,否则会损失限额赔偿外的资金,这样无形中为中小商业银行吸取存款创造了便利。
(5)督促商业银行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存款保险制度实行的是差别费率,具体费率将参照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资本充足率等审慎监管指标来确定,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的费率将适用较高保险费率,承担更多的经营成本,因此,商业银行必然全力提升内部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准确精细计量风险加权资产,适时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通过审慎经营优化各项监管指标,从而降低投保费率。
(6)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
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会引起怎样的社会动荡,对金融体系有多大的冲击,没有任何模型可以精准计量,为了防止利率市场化短期内冲击经营能力较弱的商业银行,造成银行倒闭的连锁反应,出现银行系统危机,挑战社会对利率市场化负面影响的容忍程度,必须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前做好市场信心的稳定工作,预防过大的金融动荡。
2. 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1)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制度建立后,由于投保银行要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费,这势必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银行经营利润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实现市场化的初期,存款利率往往会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吸收存款成本的增加,净息差下降,必然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造成较大冲击。
(2)对商业银行存款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存款保险条例》中规定“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这就意味着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存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无法得到全额保障,必然会造成存款分流。一是银行体系内部存款“搬家”。就储蓄存款而言,对于50万元以下的存款,由于得到全额保护,储户将倾向于存放在存款利率较高的银行,这部分存款由存款利率较低的银行转移到存款利率较高银行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50万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储户可能更加看重银行的信誉和资产质量,同时,存款余额较大的储户往往能享受到VIP服务,他们往往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存款,这部分存款可能会由风险程度较高的中小银行转移到综合实力强的大型银行。但也不排除部分大额客户会选择拆分到多家银行进行分散存款。从企业存款来看,由于超过50万元存款规模的企业比重较大,一旦银行破产进行存款赔付,企业获得的赔付金额无法得到全额赔付。而对于企业存款客户来说,利率高低固然是企业选择银行的重要因素,但他们可能更加看重银行的信誉和综合服务能力,所以往往会选择实力强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长期友好互惠合作。二是表现在跨行业之间资金转移。既然银行也可能会倒闭,在银行存款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安全,这就促使客户作出多元化的投资决策,导致银行存款分流。
(3)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冲击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利率实现市场化为时不远,商业银行为争夺客户资源,“价格战”将异常激烈,这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利差收窄,盈利水平下降。因此,商业银行不可能再简单沿袭过去主要依靠利息收入增加营业利润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否则将无法生存。
(4)加剧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
一是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使竞争加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公平稳健的经营环境,提升了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的信用,促使民营银行的设立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会加速增长,各类商业银行面对的市场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二是“价格战”趋向激化。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一些风险较高的中小商业银行会把提高存款利率作为加大吸存力度的手段,“价格战”趋向激化将有可能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初期的表现形式,从而短期内引起存款利率上升。同时银行为了维持收入,会努力提高贷款收益率,将推高贷款利率水平。
(5)诱发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能是对经营激进银行的逆向激励,弱化存款人和金融机构“自担风险”的市场约束。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存款人放松自我保护。二是诱使银行盲目扩张和冒险经营。三是银行经营者虚报经营状况,通过虚假报表赢得低保费费率。四是银行面临的外部监管约束可能有所放松,使银行过度投机的行为不易察觉到,或者对银行的激进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
四、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必然受到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商业银行要深刻认识存款保险制度可能给自身带来的巨大挑战,加强研究分析,从推动自身经营转型的战略高度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以实现市场影响力和业务发展的稳定持续提升。
1. 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转型和创新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课题。商业银行不可能简单沿袭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必须坚持创新思维理念,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一是研发业务创新产品,打造拳头产品,确立在重点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二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大力发展理财、财务咨询等业务,提升多元化经营能力。三是推进信息科技创新,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2. 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竞争能力资金价格只是商业银行吸引客户的一种简单方式,要想吸引客户并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商业银行必须加强服务与产品创新,适时调整业务策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商业银行要在创新金融产品上下功夫,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理财等业务服务。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提升网点柜面服务效率,完善自助机具功能,提高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三是加强对客户行为分析。主动和前瞻性地了解客户动态及需要,合理定位其金融需求,提供个性化、品种多样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业务多样化、提高服务质量,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而且在挽留老客户的基础上吸引新客户,提升银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建立有效的产品定价机制
建立有效的产品定价机制,有效应对行业竞争形势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商业银行将拥有更自由的利率自主定价权,价格竞争在各类业务竞争中都将成为重点。科学的定价方法和技术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一是商业银行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根据市场定位制定清晰的定价策略。二是要有精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产品定价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要有合理的定价方法,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定价模式。四是要有高效的反应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反应速度是竞争致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4. 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价格战”对金融秩序的影响适当的价格竞争有助于激发金融机构活力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但围绕价格过度的无序竞争,就会威胁到银行业的整体安全与稳定。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将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一是大型银行要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保持在竞争中的默契和克制,维护整个银行业市场的良好竞争环境。二是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以行业组织为纽带,保持市场竞争主体间的沟通、协调及信息分享,通过自律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正常的价格竞争区间。
摘要:2014年11月30目,国务院对外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3月3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并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本文将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起源、发展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同方式,存款保险制度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影响
参考文献
[1]辛昱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建议[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03:63—66.
[2]李露.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影响解析[J].中国农村金融,2015,09:25-26.
[3]时秀花.探析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锻行的影响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4,29:182—183.185.
[4]吴跃.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显性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王磊.试论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3.
[6]杨坤.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2013,12:64-70.
[7]姚东曼,颜建晔,尹烨昇.存款保险制度还是央行直接救市?——一个动态博弈的视角[J].经济究,2013,10:43-54.
[8]尹杞月.国外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保险研究,2012,02:89—96.
[9]祖纪越.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10]张正平,何广文.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的最新发展、运行绩效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06:33-39.
[关键词]工伤保险;制度;对策研究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运用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保障了从事劳动的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劳动者的工伤认定、适用范围、保险待遇等做了规定,有利于劳动者安心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工伤保险制度的确立也帮助企事业单位规避风险,进行持续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提升提供了保障。
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现状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经历了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中的劳动补偿阶段,到1996年出台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企业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缴费制度、工伤认定、待遇项目、支付标准等问题作了规定,这期间工伤保险制度在内容调整、重点转变、涉及范围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标志着我国的工伤保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初步探索了包括工伤救治、工伤补偿、职业康复、工伤预防和分散风险在内的所有功能,积累了可贵经验。到了2003年颁布《工伤保险条例》为我国发展工伤保险制度的体系框架有突破性的指导意义,但是规定的仍然略显粗放,对于实施过程更多的起到的是指导意义而不是操作规范。2010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鼓励相关工作部门对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不详细之处进行发掘、对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2011年开始实施的新《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调整了工伤认定的范围、简化了工伤处理程序、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减少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和赔偿、规定了第三人侵权造成工伤的医疗费用支付、明确了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现省级统筹、加大了工伤保险制度的强制性[1]。
二、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预防机制建设不足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工伤补偿阶段后,逐渐意识到过去的“重补偿、轻预防”的工伤保险制度运行起来十分被动,应该将重点部分调节到预防阶段,要从规范劳动者的不安全行为和生产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认识入手,强化预防工作。新《工伤保险条例》中仅在总则部分的第四条说明了“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这只是从宏观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方向,没有给出详细的规定,不具备可操作的价值,容易使企业陷入迷茫、模糊的认识,甚至让企业意识不到预防机制建立的重要性,
2、惩罚性赔偿制度缺失
我国目前处在工伤保险制度中的补偿方面惩罚性不强的弱点,这使得企业有时候甚至宁愿承担工伤补偿也不愿意增强导致工伤发生的保障措施建设,因为相比于投资建立不产生直接效益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给予工伤补偿所负担的费用更少,这一现象也成为西方国家攻击我国人权的一个方面。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民事制度,一般是指法庭判定的损害赔偿数额超过受害方实际损害数额,以此对加害方予以惩罚。惩罚性赔偿具有从经济上警醒和制裁安全生产上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有效遏制重、特大恶性事故的频繁发生,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作用[2]。
3、认定范围有局限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在可获得工伤保险保障的劳动者范围上和工伤保险费率的规定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工伤保险条例》中对享受工伤保险权利的单位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显然所涵盖的单位类型范围还不够全面,而且对于工伤保险费率规定的标准方面规定的还不够细致,只是根据行业不同,采用差别费率制和浮动费率制,依据各类行业事故风险和职业伤害差别来大体定制,这难免存在补偿不足的情况。
4、工伤保险待遇和认定时限欠科学
在不同地区,由于生活水平的差异,进行工伤保险补偿时的补助金有所差异,在总额上相差很大,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遭遇工伤的家庭更加难以支撑,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有限,政策法规规范性较弱,存在部分家庭成员较发达地区多的情况,一旦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了劳动能力,养育较多尚无劳动能力的家庭其他成员的能力就会大大减弱,而工伤保险的补偿额度却远远难以缓解这种压力。另外,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了“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是不排除有劳动者对于病情的诊断要在规定时限之外才能得到的情况,比如诊断时间长,或者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属于工伤的情况,亦或是认为单位在工伤发生后为息事宁人给的抚恤金就是工伤保险补偿的情况。
三、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制度安排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制度变迁需要理念变迁作为先导[3]。针对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工伤保险的管理体制
在工伤保险的管理体制改善中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统筹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尽快出台体系完整的全国统一的工伤保险法,毕竟人类思维和认识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无法穷尽一切工伤认定标准,随着日新月异的工业技术发展,会出现许多新的职业种类,这就会带来新的职业伤害,为了能对所有工伤做出科学及时的认定,弥补立法上的缺陷,有效保护受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以《宪法》为根本,将相关法律作为骨架,以预防机制为主,使工伤保险立法列入国家权力机关立法层次,从而依靠国家法层面的统领作用来提高工伤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二是规划好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明确,严谨管理任务重叠、多头管理现象的出现,也杜绝麻烦事项互相推诿、增加行政审批手续的情况发生,全方位的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2、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行业分类方面,目前各省对于工伤保险费率的规定视角不一,有必要整合各省制定的费率机制,从国家层面统一确定行业分类,并向各省阐述清楚分类依据和标准。划分出行业分类之后,建立工伤事故风险状况评价体系,定期观测某一行业的工伤事故情况,再依据行业情况调整费率。二是划分职业伤害风险等级方面,要统筹行业内工伤事故风险,建立将工伤事故行业风险等级与工伤保险相适应的差别费率缴费标准,尽量减小由于行业的性质、生产的技术条件、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带来的差异。
3、加强工伤保险防范功能
在国家工伤保险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关配套制度,通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制度协调、配合,利用行政的手段激励企业加强事故预防工作,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首先应当建立定期联系、互通信息的制度,即安监部门根据国家安全监察要求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定期向工伤保险部门提供企业安全状况、职业危害程度及污染岗位分布情况,而工伤保险部门应把具体情况向安全监察部门通报,以便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其次应当建立工伤事故双向报告制度,企业发生工伤事故不仅要向安监部门报告,还要向工伤保险部门通报,实行事故双向报告制度,可以为及时、准确地认定工伤提供可靠的依据。再次应当建立工伤事故管理与伤残鉴定的反馈制度,为了避免将大量人力、时间、物力投入到对同一工伤鉴定的审查上,要定期交流工伤事故管理,以防企业瞒报、漏报或迟疑工伤事故而影响工伤保险事故的康复。最后,应当建立培训和咨询制度,对于企业所在行业存在的职业病、有毒有害物品及材料数据库做以讲解和强化认识,为企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提供服务[4]。
参考文献
[1]杨思斌.我國工伤保险制度的重大发展与理念创新[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8):77-81.
[2]刘婷.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M].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孙树菡,朱丽敏.中国工伤保险制度30年:制度变迁与绩效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3):59-65.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推荐阅读: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05-26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09-17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09-16
我国新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单回顾09-17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06-04
PPP应用于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政策分析06-26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06-21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06-24
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一些问题09-18
我国司法独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