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通用8篇)
摘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作为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老年保障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机关公务员和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国家财政或单位负责养老的制度;二是企业和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已经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三是农村的老年人口,目前主要是依靠家庭和土地养老,部分地区试行了以个人缴费为主、乡村集体补助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前两个层面统称为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比较晚,经济基础比较差,再加上我国人口分布的独特性,使得城镇养老保险在实施的时候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城镇养老保险人口分布制度完善
正文
一、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镇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问题。
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根本目标,只有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确保制度的效率。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理应将公平视为首要原则。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应当反映社会的共济关系和合作精神, 促进社会平等和安全, 不应该存在过高的差距。但是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参保率不高且地区差异较大。2007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29 350 万人,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 137 万人, 城镇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偏低, 仅占城镇就业者的681 6%。此外,尽管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但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 灵活就业人口、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以及外国人、华侨和台港澳人员等均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甚至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第二, 不同性质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巨大。城镇养老保险对于不同身份的就业者来说差别很大。对于公务员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国家财政预算给付水平约为其最后一年基本工资85%的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其他事业单位职工、一般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以及在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从业者来说, 其养老金由职工退休时所在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到30%及个人账户基金的1 /120共同组成。
2.老保险的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
老年社会保障主要是在城镇中实行,目前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情况是,许多自由人员没有被吸纳进来,游离于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外。主要是城市中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从业者, 比如建筑行业工人、单位的保安人员、各类临时工等。从眼前看,这部分人员未参保既影响覆盖面,又影响养老基金的收入;从长远看,这部分人员将来的养老保险可能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同时部分具有养老保险资格的人员不愿意去缴纳养老保险,这不仅与养老保险中支付费用有关更与国家的政策有关。
3.城镇养老保险的效率性问题
第一,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呈下降的趋势, 基本不能保值增值。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及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呈下降的趋势, 基本不能保值增值。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余效明在2008年11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上也指出:目前全国各类社保基金积累额近21 5万亿元, 但五项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不到2%, 安全和贬值风险在加大。
第二, 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2005至 2007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征缴收入分别为4312亿元、5215亿元和6494亿元, 总支出分别为4040亿元、4897亿元和5965亿元。虽然从收缴和支出的数字上看基本保持平衡, 但是收缴的养老保险费用中包括企业缴纳的10% 到25%不等的社会统筹养老金及个人缴纳的8%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要等退休后才能支出, 因此仅凭社会统筹养老金难以应付总支出, 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缺口。不足的部分只能将收缴的个人账户资金现收现付, 使得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并未形成积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下,我国的基本养老基金将在2032年左右开始出现收支不抵。
4.人口老年化迅速与养老保险的矛盾
人口老龄化的标志是,社会平均年龄超过28 岁,60 岁的人占全部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5%。早在2000 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60 岁以上)增加到1.3 亿,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25 年将增加到2.8 亿,占总人口的12.1%,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趋势, 有关资料显示, 在未来的40年里, 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将增加两倍。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比重从7%增至10% 用了50 ~ 100 年时间, 我国仅用了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快的,而且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抚养比1980 年为13:1(即平均13 个职工养1 个退休人员),1990 年为6:1,现在为2.7:1,预计到2020 年实现小康的时候,抚养比将变成2.5:1 左右。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极为迅猛。
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原因分析
1.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分割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明确地对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以及企业中的职工采用了不同的制度。其中, 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仍然是国家财政统包,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在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比例、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各地的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行制度规定:养老金可按当地职工上一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养老金的调整将由于各地方案对于当地以及职工范围选取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这些明显差异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
性, 阻碍人才流动, 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养老保险的相关法规滞后
缺乏高效率的法律文件和统一全面的具体规范,是导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颁布的一系列与养老保险有关的文件均以《条例》《规定》《办法》《意见》《通知》等形式出现。法律效应不足,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养老保险的法律。导致了实施和监管的一些问题,也使得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3.转制负债的处理欠妥
按照规定,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制改成基金积累制。原先在现收现付制下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基金由国家统收统支,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或进行其他投资。改成基金积累制以后, 职工退休领取的养老金由个人账户积累和社会统筹两部分组成, 但是由于职工在现收现付制下缴纳的养老基金并没有积累, 而是由国家统一收取统一支出, 形成了国家对现收现付制下缴纳养老基金职工的负债, 使得当期企业除了承担在职职工的养老金积累, 还要承担传统体制下退休职工的养老需求。加上企业还需要缴纳的医疗、伤残、失业保险等费用, 企业负担过大, 可能引起企业对缴纳养老基金的反感,想方设法逃费欠费, 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而收不抵支更加速了个人账户空账的规模, 形成恶性循环, 基金积累制有蜕化到现收现付制的危险。
三、对策及建议
1、关于养老保险公平性浅谈
就当前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富人(富人与后面的穷人是相对而言的)本来就不为养老担忧,因为他们已经为自己储备的足够的养老资金,领取社会保险金对于他们的效益没有太多的影响,即使养老保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发展为公共产品,它也应该是更多的保障穷人生活的制度,如果是出于社会公平的角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富人的寿命可能要比穷人更长,而在社会统筹方面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再分配就成为穷人接济富人,又怎么说是公平呢?而且这一部分给穷人带来的效益与富人同比是巨大的,同时会给穷人带来更大的激励作用。从这点来看我认为养老保险在缴费门槛上应该有所改变,对于富人应该多征收,穷人少征收,应该采取劫富济贫的方法来使得社会经济的分布处于一个均衡或者说相对公平的状态。
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入条件也给收入相对低的人口带来了压力,甚至是排外。例如工资低的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个人就不能进行养老保险。这不就违背了社会保险的初衷了吗。从我国的发展来看,养老保险制度是尽可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的同时渐渐失去的本身应该有的特质还需要不断地改善,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上,显然是效率取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为了促进制度自身的发展,保障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保障的水平上仍然各有差异,机关事业单位高,企业个人相对较低,没能保证结果的公平。保障的门槛高,造成真正需要保障的个体,如流动人口,交不了养老保险,也就享受不到保障。所以对于那些机关政府部门的养老保险应该和企业的养老保险采取相同的制度,而那些交不了养老保险的人应该降低其缴费门槛,同时给付的同时应该多倍给与。
2、继续扩大覆盖面
养老保险制度应逐步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紧密联系的群体,包括
目前所有的城镇就业者及逐渐城市化的乡镇的工薪收入者,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强制性政策落实到实处。
3、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城镇养老保险法律和规章制度
应尽快建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持法(草案)》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具体的问题作详尽的阐述,以保障社会保险法落实到实处。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法律法规是有效运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以保障养老保险实施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统一性。具体来说健全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应涉及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各方面的具体细则,尽快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金的收缴问题、规范养老金的投资,落实养老金的发放等问题。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政府依法行政的局面。
4、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有效的保值增值机制
为了提高资本保值增值的能力把已经积累起来的养老基金按 谨慎原则和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进行股票市场长线投资,政府应遵循制度要求选择银行存款、买卖国债或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 也可选择一些稳定的、前景较好的政府长期项目进行投资, 例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方面, 政府应积极为基金的投资提供必要的环境, 拓展其可投资范围, 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可通过制定健全的投资政策来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 为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稳定的运营创造更多机会。例如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 目前新兴市场衍生产品交易量已占到全球交易总量的38142% , 全球大多数新兴市场均有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运作良好且发展快速, 韩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他们的实践经验表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小, 推出与否并不需要严格的市场条件
5、适当调整养老保险制度来缓和人口老年化的矛盾
根据老龄化程度对城镇养老保险政策做出动态调整随着社会人口中老年人比例的上升,用于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将会加重,造成了养老保险缴费与支出之间的不平衡。根据国际经验,多个国家养老保险的缴费和支出之间长期存在较大差额,且差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对老年人口比重进行准确测定和预测的基础上,应根据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城镇养老保险政策,如合理调整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金给付水平,通过延迟退休年龄降低老年制度抚养比以避免财政压力过大等。
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会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卫晋芳:《浅议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出自2009.1月《科学之友》48页
[2]韩宏:《关于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出自2008.11月第8卷,6期《江苏大学学报》
[3]赵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出自2003.1月《经济纵横》
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内涵及现状
(一)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内涵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 采取以政府为主导, 以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 、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为参保对象, 以居民个人 (家庭) 缴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的筹资方式, 按照自愿的原则, 重点为城镇非从业居民提供大病医疗保障的医疗保险制度。
(二)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2007年试点2010年在全国铺开以来,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制度的覆盖面逐步扩大, 参保人数也稳步增长。据卫生部2010年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 参保人数从2007年的4 29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9 472万人, 参保率平均达到90%左右。
二、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保障对象界定模糊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7]20号) 文件,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 、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乍看覆盖范围广, 保障对象很明确, 但细究起来, 保障对象是模糊的。它对非从业城镇居民没有统一的界定, 尤其对灵活就业人员和城市农民工及其子女这类较为特殊的群体是否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没有明确界定。
(二) 制度的实际受益率较低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以来虽然覆盖面扩大了, 参保率也有所提高, 但该制度的实际受益率是比较低的, 一般在20%左右。比如山东济南市受惠率仅为15.56%, 80%以上的参保人员无法享受保障待遇。福建省有21.83%的居民享受过医保待遇, 而78.17%的居民基本没有享受过待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满足大病医疗需求的, 但生病住院的人毕竟是少数, 只有少数人受益却能影响到制度的参保率甚至可持续发展。
(三) 参保的可持续性弱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从试点到全面实施, 参保率逐步提高, 但可持续性弱。原因如下:一是自愿原则的规定。国发[2007]20号) 文件规定,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采取自愿原则, 也就是说, 愿意就参保, 不愿意就不参保, 这就会出现年老的、易患病的等群体愿意参保, 而自认为年轻、健康的群体就不愿意参保, 可称之为“逆向选择”。另外, 贫困群体由于受到收入的限制也决定不参保, 因此不愿意参保的这些人就没有进入制度之中。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由于相关部门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不深入, 导致有些居民因不了解政策而没有参保。三是存在一小部分参保但又退保的群体, 比如因忘记缴费导致缴费中断而退保;因缴费水平提高再加上之前缴费了但从未受益过而不愿续保等, 缺乏连续参保的激励措施。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参保的可持续性。
(四) 缺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保及新农合之间的衔接措施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医疗保险制度共同构成了覆盖我国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但各项制度分块运行, 制度之间不能有效衔接, 造成了参保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的区域间的流动。现在, 社会流动性较大, 有些人的身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今天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明天就可能失业;今天是农民工, 明天可能要回农村当农民。另外, 三项医保制度的职能又分别由社保、卫生、民政等部门分管, 参保人因身份变动而继续用同一账户参加其他医疗保险项目是不现实的。因此, 很难保证参保的连续性, 也打击了这类群体参保的积极性。
(五) 政策宣传不够
从总体来讲, 各职能部门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不够深入。社区宣传不成体系, 如在张贴栏里贴张“致居民的一封信”就算是宣传, 而网络信息系统更新缓慢。多数居民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获得一些零散信息, 尤其是对参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对福建省的调查发现, 54.51%的居民听说过, 但不是很了解;31.09%的居民了解大部分, 知道有哪些人可参保;仅6.91%的居民了解得比较全面, 知道如何办理参保登记及报销手续。
三、完善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一) 明确界定保障对象
建立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城镇居民医保的覆盖范围不能仅仅包括非从业居民, 也要向目前难以参加职工医保的非正式部门就业人员开放。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和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工及其子女都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有了清晰的界定, 参保者及其家属都能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险待遇, 这样在各地就不会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而将部分群体排除在外。
(二) 改自愿参保为强制参保
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存在逆向选择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想办法让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参保, 而且终身参保, 显然自愿参保原则无法实现, 如果改自愿参保为强制参保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和退保问题。此外, 贫困群体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减少或免除缴费的形式参保, 避免其陷入因病 (尤其是大病) 致更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实际上社会保险固有的强制性特征就应该强制所有制度覆盖对象参保。
(三) 提高并优化政府补助标准
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中, 政府财政补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了提高参保率可以通过降低参保人的缴费标准, 尤其是成年人, 这就需要提高政府财政补助标准, 同时提高医保待遇如增加门诊报销额度、提高报销上限额度等。在非从业居民中实际上大多数是收入较低者, 通过提高政府补助标准, 对其进行经济刺激无疑可以提高参保的积极性。此外, 要优化政府财政补助标准, 可根据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划分等级标准, 使中央财政有差别的划拨补助款, 中央财政的补助力度与地方财政的支持能力结合起来。
(四) 建立健全三项医保制度的衔接与整合
目前, 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医疗保险制度缺乏有效的衔接, 且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衔接与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保、卫生、民政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整合制度, 使其适应城镇居民工作岗位、身份变动频繁的特点。应建立起跨区域可以转账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参保人身份、工作地点发生变化, 账户可以迁转, 各地衔接, 一旦缴费就随人流动、终身拥有, 而且能一卡通用。
(五) 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需要加大力度, 如前所述, 政策实施以来, 仍有较多居民因不了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而未参保。除此之外, 宣传也要有广度和深度, 既要阐明政策优势、特点和适合人群, 又要宣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好处和参保、缴费、报销的程序, 也要宣传如何看病如何选择医院等跟参保人能享受医保待遇相关的所有信息, 使居民能全面透彻的了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尤其是在能保证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可以减轻个人负担, 能让参保人确实感受到实惠, 有良好的政策预期。
参考文献
[1]李丛等.北京、上海、广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比较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 2011.8
[2]刘雪.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济南市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 2010.6
[3]苏映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问题实证探讨——以福建省试点城市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1
关键词: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建议;全国统筹
自从上世纪开始,世界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養老保险制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尤其是新加坡和智力以及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一定的成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也进入了瓶颈区,由于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我国出现了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及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并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国的解决对策。
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概念及必要性分析
1.1 关于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相关概念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是指职工在职期间,个人跨统筹地区调动工作的,或跨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单位调动工作的,由调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转移证明,填写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转移情况表;调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依据调出地提供的参加社会保险人员转移情况表和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资料,为职工接续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并做好衔接工作。
1.2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实质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义务,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每月按照一定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当劳动者因年老而推出劳动市场时,按照其在劳动期间缴纳的保险费,按月领取一定数量的养老金,以保障他们的日常工作需要。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劳动者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问题,这就会使一些劳动的权益的损失,因此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是各个部门必须重视起来的问题,合理解决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影响因素
2.1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养老保险的建设中,法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养老保险关系转续制度目的在于保障参保的流动人员权益,因此,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或制度安排在养老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纵观我国养老保险立法情况,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立法不健全,不论是制度框架还是操作细则都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我国出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但却没有相应的操作细则和条例,给转续的实践工作带来阻碍。由此看出,养老保险转续机制并没有全面而细致的从法律的视角去规范。
2.2 统筹层次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层次基本上是以省级以下地区为统筹单位,还没有达到全国统筹层次。当劳动者在某一统筹区域内部进行流动时,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是不存在障碍的,也不会增加本地的额外的财政负担。但是我国大多数就业者是跨统筹区域流动,参保者跨统筹区域流动进行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说明转入地承担着更大的养老负担,特别是在缴费标准上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均不同程度高于欠发达地区,而劳动力的流动常常都是由欠发达地区转入发达地区的,这样就会给转入地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统筹层次越低,意味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所涉及的制度设计、基金调配、技术支持等衔接成本越大,养老转移接续是难以顺畅的实现的。
2.3 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自由就业的人员日趋增多,劳动力也都频繁的流动。现行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无法跨统筹地区转移,不适合他们收入水平低、流动性强的职业特点。同一社保制度的差别实施差别待遇所导致的保障对象收益不均,将某些社会成员排除在被保障的范围之外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应该采取新的办法来提高大家的参保率,比如对于那些没有能力缴费的人降低缴费标准,提高政府补贴;而对于收入较高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群体,可以从自愿参保逐步过渡到强制参保。
3 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对策
3.1健全法制环境
从根本上讲,要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法。为了大家的权利和利益都得到实现,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最终达到实现劳动者养老保险的权益。
3.2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早日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养老保险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各地区结余资金不能调剂使用,跨统筹地区调剂能力较弱,对于财政造成了很重的负担,经济发展和收入的不平衡趋势更强,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劳动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现在需要相关部门尽快研究部署,推进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缴费基数、统一的缴费比率、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办法。
3.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同时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完善也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使养老保险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变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模式,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缴费责任与待遇相挂钩。适度增设补充养老保险。
参考文献:
[1]韦樟清.中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09.
[2]刘靓.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
[3]吴元元.浅议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J].现代经济信息,2012.
[4]潘圆.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D].贵州大学,2010.
作者简介:
论我国城乡乡养老方式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最突出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亿,预计二十一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老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大事,应受到全世界普遍关注和重视。今天,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城市老年人发展的重点和焦点,了解各基层老年热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也越来越有了很大的必要性。老年人在社会上是一种弱势群体,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有必要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一番了解。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新时代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老年人生活方式,通过了解老年人来了解社会,丰富我们自身的见闻,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积累经验。
一、现代社会中国城镇养老基本方式
从养老服务提供者视角看,养老模式可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这三大种类。
1、家庭养老 是指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生活的慰藉,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
目前,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这很大程度上是又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首先,是我国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的。 其次,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 再次,这也是满足老年人地心理需求的需要。但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原因如下:
第一,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感到力不从心。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第二,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独生子女趋势,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
第三,空巢家庭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达到19.6%。
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由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模式。
目前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敬老院等,这些养老机构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
养老院等机构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老人可以在这里享受生活照顾、饮食调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服务。
机构养老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原因如下:
一是机构养老与中国传统观念相背离, 很多老人不能接受,中国特殊文化传统造就的老年人“家舍难离”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二是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龄人口的需要。 三是在我国现有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的情况下,还表现出床位利用率不高的特点。
四是缺乏规范,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从业人员待遇低。
发达国家中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70张左右,而我国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不到15张。《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3、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也就是“社区服务加住家养老”, 就是在社区内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服务。
《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将其定义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 2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区, 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具有综合优势:
其一,迎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社区居家养老保留了“ 住家 ”的形式, 满足了中国老年人“恋家 ”的情感需求。 其二,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 其三,节约社会养老成本。 其四,减轻家庭成员的压力。我国养老方式的发展方向
1、加强养老道德宣传,完善养老法律法规体系, 巩固家庭养老方式。
一方面,国家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安老敬老养老的战略中;
另一方面,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享受子女及其他依法由赡养义务的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以及在患病时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的权利”,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尚须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完善化及可操作化。
2、继续支持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
机构养老在保证其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下应该向以下两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投资,重点保证“三无”、“五保”及低收入的高龄、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部分经营性的养老机构遵循市场化原则,可以向高端发展,走优质高价的发展之路,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高端需求。
3、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最终目标
第一,明确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责任地位。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第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
第三,引入市场机制, 走福利性与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适当的市场化模式会促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拓宽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的效率。
总之,养老方式发展方向将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 以社区居家养老为目标, 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建构多层次的养老模式。二、面临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6亿,预计到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0亿。有关预测表明,1950年-2025年跨世纪的75年中,世界老年人口以年均2.4%的速度递增。因此,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到目前为止,除所有发达国家之外,我国也于1999年进入这一行列,成为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用于老年社会保障费用的大量增加,也引起我国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形成了现在的“4+2+1”家庭:4个父母长辈、1个孩子,要靠夫妇2人支撑)。而且,从我国各地区的差异来看,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的老龄化则发生得更早、更严重,如何解决城镇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纵观国内外,养老服务保障的方式通常有三种选择: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选择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我国国情已成为当前老年保障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今后我国养老服务业将出现五大转型:从家庭保姆照料到专业护理员照料的转型;从以家庭和个人的赡养照料为主到以社会制度性保障为主的转型;从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到提供康复照料、情感护理等服务保障的转型;从传统的经验性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转型;从以政府为主办养老院、敬老院到公办与民营同步发展模式的转型。
现在我国城镇养老还存在许多问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家庭养老方面: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子女数量少了,子女不在身边了,子女事业的压力大了,子女还要照顾自己的子女了,子女也不再把赡养父母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了。所有这些变化都使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传统养老功能面临着冲击和弱化。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独居老年人问题、留守老年人问题、空巢老年人问题、高龄老年人问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有一定的关系。养老成了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1、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养老功能弱化,无法适应老龄社会的需求。
2、子女数量减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
3、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冲击。年轻人的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在自觉、不自觉中发生变化,在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过程中,产生了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他们转变了养老观念,开始走出“养儿防老”的圈子,加之受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更新、蜕变,有些人拒绝承担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甚至虐待、遗弃老年人。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在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均处于较低的地位,再加上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等因素的影响,渐渐地,几世同堂的家庭就少了其应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当代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机构养老方面:
1、市场供给和设施缺乏,养老资源的总量明显不足。养老床位供给数量严重匮乏,供需矛盾突出。
2、机构服务对象的市场化定位,与最需要机构长期照料护理的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结果是本来为数不多的养老机构利用率不高。此外,社会福利机构的大量资源配置被高收入、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占据,这和社会福利的法则相悖。
3、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看,我国现有养老服务队伍远不能适应快速老龄化的社会现实需求。最突出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5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同时,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4、老龄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撑。养老立法的缺失,无论是涉及到老人还是涉及到养老机构,一旦出现了意外风险,其责任界限因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参照而往往很难准确界定,因此,养老机构与老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均很难得到依法保障。
社区养老方面:
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和机构养老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由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社区养老服务运行机制还不不健全,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保障不足。社区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具有服务特性,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然而,目前经费来源渠道尚不固定,服务补贴标准明显偏低,需要尽快确立经费来源渠道,完善补贴标准制度和政策。
二是组织管理不强。社区养老服务基本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体系,自发性和特区性特征明显,服务管理监督和政策指导也基本停留在区级政府层次上,亟待更高层次的组织体系和监督管理模式,此外,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三级管理机构建设也还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是政府扶持不够。根据国内外经验,福利性事业很难单独正常运行,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建立起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我国城镇养老相关的政策
1、民政局将在“十二五”时期,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渠道,加强养老服务资金保障。民政部将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规范、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服务产品等标准;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为政府采集行业信息、公众接受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养老机构院长岗前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2、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下岗、失业等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开展老年护理服务,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
3、发展养老服务业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加快培养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5、制定优惠政策,抓好政策落实,支持社会办福利机构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保证。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的优惠政策,保证社会办福利机构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与政府办社会福利机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并从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制定新的优惠政策。
6、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办福利机构的合法权益。民政部门要根据政府宏观管理、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做好指导、协调、扶持和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办福利机构健康发展。
四、我国城镇养老问题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养老依然应以家庭养老为主,集体养老为辅,多种养老方式并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业
对此,我们提出一下建议:
1、提高国民素质,要把“孝”的教育放在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将孝心教育活动经常化,普遍化。我们要大力倡导对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的赡养孝心,在精神生活上的赡养孝心,在生活照料上的耐心,两代人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平等沟通的新型代际关系,尊老爱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国民“养亲必敬”,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建立新型社区养老院,完善社区服务职能。养老院不再是子女因无暇照顾老人而安置老人的地方,而是将家庭养老扩大和延伸。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心理沟通,感情交流的平台。建立游艺室、组织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等,创造良好的养老和服务环境,是老年人身心愉快的生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彻底扩大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面,不仅覆盖所有就业者,也要覆盖所有非就业者,以及所有为雇主的公民。通过建设国家级社会保障系统工程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实现全体公民保障信息共享,建立可持续进行数据更新的国家老龄系统工程模型,使政府对重大养老问题提前有所掌控。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并且个人账户规模缩小,全部归个人所有并且可以继承,具有与统筹基金不同的私有属性。
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是,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今本养老金仍时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但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不再统一按当地职工上一平均工资的20%计发,而是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尽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仍然很窄,特别是对于特定人群,无法起到一种普遍,至少是较为普遍的覆盖效应。
二、我国现有养老保险的规范性文件没有提到“立法”这个层面上,仅仅是在规章制度上体现,力度不足,基层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和操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存在漏洞,在个人账户上仅能体现个人缴存记录,对于统筹部分现阶段透明度仍不高,有可能成为贪污腐败的暖房。
四、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仍有很大限制。
五、个人账户“空帐”的金额不断递增。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要合理划分养老金体系的三个支柱
应适当调整我国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划分范围:第一支柱是政府经办的、强制实施的、财政兜底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第二支柱是政府强制实施的、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第三支柱为政府鼓励的、单位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养老金,包括团体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年金等。
同时,针对特殊群体,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社会保险的补贴,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扩大养老基本保险覆盖范围。
二、完善立法。
应当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分别完善几个层次的立法,如社会保险(障)法、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等,规范筹资方式,明确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规范资金的运用与投资,加大处理违规行为的力度,统一监管标准,保障资金的安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
三、加强对对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应该在专门机构的指导下,通过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等管理方式实现养老保障的方便、高效。
就监管而言,首先要加强市场行为监管,通过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严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性价格竞争、夸大投资收益和违规承诺保底收益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是加强资金运用监管,确保养老金的安全。最后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四、加大社会统筹力度。
应尽快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建立省级统筹,逐步解决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的转移接续的办法,卫华地区流动的参保人员顺利接续和转移养老关系奠定基础。
五、加强养老金商业化运作。
摘要
城镇化建设建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所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然而,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进城是否真的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难题?如果可以,那么具体我们又该怎样做才可以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在此,本文就这两个问题略作探讨。关键词
城镇化,城市化,农民,三农问题,金融,政府干预,宏观调控
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持续冲击,众多经济学家一直在讨论着如何使我国摆脱经济萧条的困境,并让我国保持健康稳定的良好经济增长势头。其中,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加快城镇化进程便成了当前提高我国经济水平和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热门议题。因为,只要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消费就会拉动起来,其他的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所以,这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也在不断强调城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少方案。可见,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全局所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然而,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进城是否真的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难题?如果可以,那么具体我们又该怎样做才可以促进城镇化的进程? 在此,我想就这两个问题作点探讨。
一、关于城镇化内涵的界定
“城镇化”亦称“城市化”。所谓的城镇化,就是指社会生产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在经济结构、人口居住、人口素质等方面由传统农村文明转变为现代城镇文明的自然历史过程1。
对于城镇化的界定,还有一种说法为“二元城镇化”,即将城镇化分为“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其理论认为,“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农村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县城范围的城镇集中的过程。本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没有正确反映城镇化的全部内容。
首先,人口城镇化并不是城镇化的全部内容。在农民进程的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少农民迁移到现有的现代化城市中去成为城市居民。
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再高,其人口容量与资源负荷量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把农民都“赶”到现有的那些城市中去。因此,将“城市化”理解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片面的。
其次,农村人口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的实质与主要内容。我国有着总量为 9.4 亿的农民人口,占据着总人口数的 57.01。因此,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动态上看,人口城镇化指农村的城镇化,即提高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使部分农村变成城市,从而原有的农村人口就变成了城市人口; 从静态上看,人口城镇化指农民通过自身努力和国家政策的引导迁往现有的城市中成为城市人口,从而使城市中的人口达到或接近饱和的状态,即前面提到的农民进城的情况。
第三,城镇化不应只是单方面的农村劳动力转变为城市人口,而应包括一定的城市人口转变为农村人口。如果只是一味的单方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或者是把一些农村地区变成现代城市,那这样经过若干年后,说不定到时城市人口过
多也会成为一个难题。正如计划经济时代,毛主席就曾做出过让部分城市人口回乡做农民的举措。所以,城镇化应该还包括城市人口向农村人口转变的内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出全面合理的策略和方案。这里我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因此,个人认为城镇化应该有三种途径: 一是原有城镇的扩张,将一部分原来的农村社区并入城镇。比如城镇间的合并。二是新兴城镇的设立,使原来的农村社区变成新的城镇社区。比如广东省的东莞市以前就只是个县级行政单位,而且人口多是农民,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不断不展,原来的农民致富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达到了城镇化,这时便可以变成新的城镇化城市。三是在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文明广泛扩散的基础上,使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社区也能享受到现代城镇文明。比如,农村居民也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待遇。个人认为,这是高层次的城镇化目标,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目前看来似乎很遥远,但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因此,农村城镇化实际上是城镇化的第三种途径即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状况都实现城镇化。
二、城镇化可以为我国带来的益处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一直在倡导让农民进城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可见城市化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同时,社会学家们也在大力提倡城市化,他们认为,让农民进城才是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本人认为,城镇化可以为我国带来的益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 30 年来,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市和乡村发展产生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消除,导致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只有统筹城乡改革,推行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化进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最终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能较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也可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收入。“此外,推进城乡一体化,一方面可统筹安排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使较多资金投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也使城乡居民的教育、医疗保健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条件更加平等。2”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维护和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第三,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坦认为,中国当前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保证 70的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而社会结构上只有 45的城市人口。“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以 50平方米大小的房屋面积计算,农民身份每年转变 1每年需要租售住房 700万套。如此一来,即使中国年出口率为零,也可以保证 GDP 每年 10的增长态势。”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也认为,城镇化发展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影响深远。根据测算,目前 1 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 3 个农民的消费。有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提高 1 个百分点,就会有 100 万到 120 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 2.7 倍到 3 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 1.6 个百分点。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确实会产生巨大的消费“累计效应”,并进而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源泉。而相关资料显示,如果中国每年转变 1的农民的社会身份,将会有 2800 万农民进城定居,1800 万人相对稳定就业,从而带动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三、我国现阶段城镇化中过程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点,相信已经达成公认。但为什么现阶段城镇化的进程却如此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农民工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我国农民进城基本是“移而不迁”,从而形成了“农民工”这一充满矛盾和过渡色彩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以及我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农民工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附着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上的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工成为生活在城市里的“边缘人”。他们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在农民工工伤事故频发而又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民工将因生活难以维持而选择返乡。一定意义上来说,农民工返乡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农民工大多从事着脏、累、苦、险的行业却工资普遍比较低,而且工资又经常被拖欠,再加上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这无疑加剧了农民工的贫困,从而使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需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缺乏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长此以往,将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试想:如果农民工长久地处于贫困状态,即使政府让他们成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权益,他们进城后怎么生存?凭他们的那点微薄工资如何去买房?如何去生活?
在此,本人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措施如下:①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阻碍了城市和乡村的共同繁荣,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要改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并允许公民依法自由选择和变更居住地。户口登记采用居民户口形式,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从而使户籍不再成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尤其是将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 3各项权利与户籍剥离开来。当然,户籍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实施严格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 首先,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保护制度,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强制企业执行,否则依法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比如,个人认为,广东东莞市现行的 770 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就过低了些,许多工厂的最低工资根本达不到 770 元。其次,严惩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目前,有关处理欠薪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但在认定上只有“无故拖欠”行为才被视为违法行为,在处罚上也多是由劳动行
政部门责令改正,补发拖欠的工资,企业欠薪的“成本”很低。没有形成一套强有力的制裁措施和制度,在这一定程度上无疑放纵了更多的违法行为。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施严格的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③打造责任政府 农民工面对的大多数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归咎于政府的。比如社会保障问题,工资待遇问题,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等等。因此,政府要切实为农民工办实事,尽量地去维护农民工应有的权益。具体该怎么做并不成问题,最关键的是政府是否真正有决心去尽量解决农民工问题。④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 农民工之所以大都从事条件差、工资低的工作,主要原 因在于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了扭转这种现状,国家可以在政策上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一定的培训、再教育机会。
各级职业学校要面向劳务输出开展特色培训,努力打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地方品牌,促进盲目流动向“市场劳务”的转变。各级职业学校还要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拉动招生、提高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措施来抓。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就业形势、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教育。2.农村问题 我国目前的农村建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离土不离乡搞乡镇企业,证明错了;小城镇大战略也证明行不通;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不灵。因为新农村不是建设出来的,是发展起来的。新农村不是新马路、新楼房,而是新的能创造剩余价值、交税的生产方式。新农村的村民是未来的农场主,而不是现在的小农户4。农业关系着民生问题。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意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问题。比如,利用高科技手段促进农作物的产量或者改进农产品的一些价值性状、发展规模农业等。我们只有保证了农村的稳定高效发展,才能有坚强的后盾去促进城镇化进程。所以,我们推行城镇化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需要农村。农村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小觑。3.政府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经济学家提出的各种发展策略,政府并不是没有想到,问题是政府有没有决心去实施,或者实施了贯彻得是否彻底。所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总体设计作用。企业与个人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最基本的法则。企业决定从事哪种产业,厂址建在何处,建在城市还是小城镇,劳动力为获得最大收入而决定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市,都是由他们自身决定的。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把握城市化的发展规律,也不可能对城镇化的宏观发展方向做出选择。因此如果缺乏宏观调控,城镇化将处于无序之中。因此,这就要求政府成为体现社会利益的代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制定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而且要有具体的规划设计,以指导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经济诱导作用。微观主体行为与社会选择之间的差距,要求政府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诸如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诱导微观主体的行为,使其按照政府设计的城镇化道路发展,最终实现与社会选择的一致性。必要的行政干预作用。政府对城镇化过程中对企业和个人行为的诱导,受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时有冲突的局限,难以对微观主体追求非经济利益目标的行为构成约束,这就要求政府在采用其他手段的同时,还必须采用适当的行政手段,对城镇化过程进行直接的干预。
四、总结 美国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茨在这个世纪断言:21 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是“中国的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而中国正处于这个
发展阶段。因此,转变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关注农民问题,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只要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消费就会拉动起来。而消费拉动投资、就业等等,这才是合格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城镇化,用杨帆博士的话说就是:只要农民进城成了气候,持续三五十年的经济发展没有问题!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城镇养老保险的影响
1. 1 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二是老年人口规模大。
就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来看,我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 2 亿人,在过去的10 年里以平均每年3% 的速度递增。按照我国目前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推测: 在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 增加到14% 仅需要25 年,而多数国家完成这一过程都需经过大约50 年。如美国为66 年,英国为45 年,瑞典为85 年。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十分庞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计划生育的实行降低了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医疗水平的提高延长了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这两个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过大。表1给出了中国、印度、日本、英国、美国在2010—2025 年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即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注: 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前景》2010 年修订。
从纵向看,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从横向看,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日本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高于日本和英美等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经济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老龄人口规模庞大,这些问题都会给我国养老保险的持续性带来危机。
1. 2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养老保险造成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养老金收支问题上。持续增加的老年人口需要更多的养老金预算支出,相对的出生率下降则导致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口进入工作领域,从而减少了养老金的收入,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会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收支的缺口[1]。我国当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是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现收现付制是一种近期的横向收支平衡,也就是用税收的方式进行融资,比如对工作的年青一代收取“社会保险税”,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保持收支平衡。现收现付制具有管理成本低、收入再分配和可将风险在代际之间转移等特点,体现了社会互助的性质。但是现收现付制持续进行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口结构作保障,而我国人口结构并不稳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会导致我国人口结构迅速的老化[2]。表2 为2002—2009 年之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政府财政补贴、征缴收入、基金支出/统筹征缴收入和基金支出/( 统筹征缴收入+ 财政补贴) 的数据。
注: 2002—2007 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2—2007) 》; 2008—2009 年数据分别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9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2 可知: 从2002—2009 年基金支出和统筹征缴收入的比都大于1,也就是说统筹征缴收入完全不足以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而统筹征缴收入加上政府的财政补贴与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比也在1. 029 2 ~ 1. 274 8 之间,也是大于1 的,说明即使加上政府的财政补贴也没有达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依然存在。并且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补贴养老保险基金的金额也在逐年增加,在基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持续上涨,从2002 年的408 亿元占基金收入的12. 86% 上升到2009 年的1 646 亿元占基金收入的14. 32% ,见表2。与2002 年相比,2009 年的财政补贴增长了303. 43% 。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越来越大,伴随着老龄化的冲击,统筹征缴的收入会随着年轻工作人口的下降而减少,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使得基金的支出增加,进一步扩大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3]。
2 当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2. 1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有限
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我国基本上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三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与国际上流行的“三个支柱”保障理论相契合,但是作为第一支柱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却不高。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的职工等正规就业人员,而大多数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非正规就业人员仍然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造成这一现象既有非正规就业人员自身的原因也有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从非正规就业人员自身来看,他们就业形式的特殊性影响了他们的参保率。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就业形式一般具有劳动关系不固定、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不固定和流动性强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使他们不能长期稳定的给基本养老保险缴费[4]。从养老保险制度来看,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劳动关系固定、收入稳定的正规就业人员制定的,缺少专门针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相关政策。总体来看,我国现在还没有建立起国民普遍享有的社会保障网,说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着问题。2009 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人员( 包括离退休人员) 只有2. 3 亿,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0. 19% ,考虑到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在职人员没有被当做城市居民看待,这个比例很可能会更低。表3 为2003—2009 年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和参保人员的数据。
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10) ;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0) 。
造成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自由职业者还没有被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里。
2. 2 企业年金发展缓慢
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状态,国外的企业年金相对比较完善,目前在我国只有一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其职工建立了企业年金,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为员工建立该制度。我国企业年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从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大部分省市区都根据中央颁布的文件建立了企业年金,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企业年金的发展很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年金发展相对较快; 从基金积累的规模来看,虽然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额每年都有增长,企业年金积累量从2001 年的192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2 533 亿元,增长了1 219. 2% ,但是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所占比例过低,没有起到为基本养老保险分担养老压力的作用; 从覆盖面来看,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据统计,在2000 年的时候仅覆盖职工总人数的5% ,约560 万人。2013 年在职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4 177. 3 万人,而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为2 056. 29 万人[5]。
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参保人数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规模上看都显得微乎其微( 见图1) 。虽然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我国政府主导,所有在岗职工都必须参加,但是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的参保人数如此低也确实反映出其发展缓慢。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造成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所占比例过高。根据1997 年国务院颁发的26 号文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应该占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58. 5% ,其中包括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分别占20. 2% 和38. 5% 。而实际上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平均替代率为85. 4% ,企业年金实际替代率仅为11. 5% 。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挤占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年金的发展速度。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不到位。虽然我国已经对企业为员工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给出了税收优惠,但是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有关个人缴费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也没有制定出有关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最近,我国企业年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企业通过高价售卖招标文件等方式,收取高额招标代理服务费、中标服务费,变相要求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承担企业招标费用,给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3 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议
3. 1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要想建立起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必须将非正规就业人员纳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来。必须充分认识到,非正规就业人员也是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也是养老保险的参与者。对于非正规就业人员,在认可他们是养老保险的参与者的同时,必须承认他们自身具有的特点,在有关非正规就业人员参保的政策制定上与正规就业人员的政策区别开来。在基本养老保险设计方面,对非正规就业人员可采取灵活操作、简便易行的参保方法,比如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可以让他们与正规就业人员一样,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费; 对于经济能力较弱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可以让他们只参加社会统筹部分。在非正规就业人员自身经济能力方面,通过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建立缴费年限长短与基础养老金高低之间的联系、降低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参保门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6]。
3. 2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年金发展
由于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比较晚、起点低,因此政府要想促进企业年金的快速发展,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压力,目前仍需要提供税收优惠的政策加以扶持。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缴纳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给个人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后,个人在缴纳养老保险税时可以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二是对企业年金积累的基金投资运营的收益部分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企业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三是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参与企业年金的企业提供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以把原来用于交税的资金用来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增加了企业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7]。
参考文献
[1]苗芳芳,郑珊.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改革[J].台声·新视觉,2005(7):237-239.
[2]刘云龙,肖志光.养老金通论:关于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金融结构变迁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4]刘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居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5]孟庆平.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场化的比较借鉴与政策选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6]刘昌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摘要:受到保险精算技术滞后、保险基金来源渠道单一和风险分散机制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巨灾保险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新西兰和美国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指出了提供法律保障、拓宽筹资渠道和构建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等是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自然灾害 巨灾保险制度 保险模式 风险分散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发展时期,防范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成为了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国家之一。巨灾的爆发不仅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巨灾保险作为对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减轻政府负担、经济补偿、灾后恢复重建和维护灾区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3年9月保监会批准在深圳市进行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在云南省进行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建立切实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还需要政府、企业和人民大众的共同努力。文章将从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国外较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发展进行探析,以提炼出适用于我国的经验,从而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一)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
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与一般的自然灾害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在一般的情况下其发生的频率较低,但是一旦爆发就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根据联合国和我国民政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巨灾带来的巨大损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然而,目前我国的巨灾保险发展却亦不尽如人意。以地震保险为例,现阶段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人身险中承包了地震风险,但是关于理赔方面则受限于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在财产险中,地震保险是作为一种附加条款而不是一项独立保险。此外,由于地震风险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担地震风险。保险业在地震等巨灾中的弱势现状和巨灾风险的严峻形势呼唤我国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发展的巨灾保险制度,这需要从我国现阶段巨灾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症结。
(二)制约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巨灾保险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然而由于巨灾保险具有“一般情况下发生频率较低,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损失”的特性,使其难以满足保险业的基础——大数法则。此外,每个地区所承受的巨灾风险的差异性以及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对巨灾保险的逆向选择和保险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等问题。因此,商业保险公司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提供巨灾保险,在自然灾害影响较小的地区或者自然灾害不活跃的时期人们都不愿购买巨灾保险,这样就造成了巨灾保险“供需双低”的局面。第二,由于我国对于自然灾害相关数据保存不完整以及相关技术的缺乏,使得传统的保险精算技术不能够合理的对巨灾保险的费率进行确定。如果巨灾保险费率过低,保险公司则不愿意提供这种类型的保险;如果巨灾保险费率确定过高,则投保人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不愿意购买巨灾保险。第三,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以及较单一融资渠道,造成了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滞后。目前,再保险业务发展滞后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导致巨灾保险风险的分散渠道不足。另外,资本市场欠发达,我国的保费仅仅通过储蓄、股票等工具进行应用,市场效率低,巨灾保险的保费难以实现保值和增值。现阶段巨灾保险的保费主要来源于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资金来源渠道较单一。基于上述因素,这些难题都是在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
二、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巨灾保险制度借鉴
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这些制度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其中,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制度和美国的洪水保险制度具有代表性。
(一)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的特点是将地震保险以“强制险”的形式附加于个人财产险和住宅险上。只要投保人投保了以上险种,即被视为同时购买了地震险。新西兰制定了《地震与战争损害法》、《地震委员会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为新西兰的地震保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制度建立了有效损失分散机制。投保人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地震保险后,保险公司扣除所收取保费的2.5%作为佣金后,将剩余保费投向自然灾害基金。一旦地震灾害发生,则根据地震造成的损失范围,分别由再保险人、地震保险委员会以及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美国洪水保险制度
美国的洪水保险计划(NFIP)是国际上最早的巨灾保险模式之一,该计划主要参与者为:商业保险公司和联邦保险管理局。两者在洪水保险计划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商业保险公司在洪水保险计划中仅仅承担着代理机构的责任,帮助联邦保险管理局代售洪水保险而不承担该保险的保险责任。联邦保险管理局主要负责对洪水保险进行管理和监督。当洪水灾害发生后,来自于财政拨款和洪水保险基金的资金被拨付给代办这项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办理相应的赔偿事宜,如果赔偿金额不足时,再由财政承担剩下的赔偿责任。
从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制度和美国的洪水保险制度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巨灾保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为巨灾保险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在巨灾发生后承担了相应的赔偿责任。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国家的巨灾保险制度都具有多层次的风险和损失分散机制,为巨灾保险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思路设计
第一,完善立法体系是保证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的前提。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巨灾保险法律,对巨灾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不同种类的灾害的保险责任、保费费率及赔偿方式等进行规范,例如《地震保险法》、《洪水保险法》等,使巨灾保险的建立有法可依。endprint
第二,发挥政府在巨灾保险中的作用。针对我国商业保险的承保能力不足以及政府财政负担严重的形势,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该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政府可以每年把财政收入按比例拨付到巨灾保险基金,在灾害较少的年份累积巨灾保险基金,当巨灾发生时将这些基金用于损失的补偿,这样既减轻了商业保险公司的压力同时也缓解了巨灾发生年的财政负担。
第三,拓宽巨灾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除了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的部分保费外,巨灾保险基金应该积极开发其他渠道,例如: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国内外企业及个人捐赠、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入股形式投入资金和保费在资本市场的利息收入等。
第四,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公众是否具有进行巨灾保险的意识直接影响着巨灾保险的供需状况。提高公共投保巨灾保险的意识需要政府、保险公司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转变其在巨灾中的角色,使人们减少对政府灾后救济的依赖思想,提高投保的积极性。险公司应加大对巨灾保险的宣传力度,为公众提供巨灾保险的咨询服务等。公众个人应该加强对巨灾的认识,减少侥幸心理,做好防灾减损的工作,提高投保的意识。
第五,完善巨灾风险的分散机制。巨灾风险的分散需要充分的利用国内外的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商业保险公司在接受投保人的投保后,可以通过国内外的再保险市场将巨灾风险进行转移。可以将保费和巨灾保险基金通过资本市场,利用传统的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优势使其得到增值。当巨灾损失发生时,包括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等各个主体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这样就达到了灾前风险分散和灾后损失赔偿共同分担的目的。
四、结论
巨灾保险作为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针对我国巨灾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需要从立法、政府角色定位、保险基金资金来源、提高公众投保意识和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散和损失分担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均.国外巨灾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海南金融,2009(1):66—70
[2]隋涛,黄敬宝.我国巨灾保险不足的原因和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11(2):26—29
[3]张雪梅.国外巨灾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借鉴[J]. 财经科学,2008(7):40—47
[4]魏丽,齐玏.中国巨灾保险制度该如何构建[N]. 东方早报,2014—6—24
[5]郭清.五大问题拷问中国巨灾保险制度[N]. 金融时报,2014—6—18
[6]林光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初步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0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推荐阅读: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09-17
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07-02
我国新型城镇化论文07-0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07-18
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05-31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现状问题探讨论文09-30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06-24
我国新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单回顾09-17
浅析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12-06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