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存在问题(推荐8篇)
目前,农村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育观念尚未转变。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一、教育观念不正确。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在农村,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养孩子给吃给穿就行,教育是老师的事,自己没有教育的责任。
二、教育态度不明朗。许多农村家长对孩子缺少严格的要求。如今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很多长辈把孩子视为心头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他们舍不得孩子受一点苦,不能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严格的要求。作业马马虎虎的同学,懒惰不做作业的同学,其父母都是这样。他们的爱毫无原则,没有分寸,最终是害了孩子。
三、教育方法不对头。有些农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就是他唯一的希望,但是方法不对头。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单纯使用暴力,出口就骂,抬手就打,致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了伤害。有的家长无休止地逼迫孩子学习,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取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其结果是无助又无奈。
(二) 差距问题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城乡人才的不平等竞争,使我们的社会就业机制难显公平。
(三) 师资问题
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民办
教师就地转正,甚至有很多还是代课老师,许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基础较差;还有一些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种田,没有把精力全花在教学上,有的甚至把教学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搞其他赚钱的行当当成主业;这些老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低下,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好教学技能与较高教学水平的名师,妨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些乡村小学只开语文、数学等主课,体育课就算开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到校园里溜溜、玩玩,只要不打架就行。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生活)、科学等课程就只发课本给学生,很少上或者根本就不上。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师生对外界的新生事物接触少,对一些新的观念、理论、知识的接收少,导致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知识老化,教学还保持着传统、僵化的老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效果差。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资源分配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薄弱学科的教育也令人堪忧。由于历史原因,;中小学的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教师90%都是非专业毕业,半路出家勉强应付教学工作,中小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给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开展素质教育带来了困难。致使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徘徊不前,难有突破性的飞跃发展。
二、教师职业倦怠。缺乏扎根山区教育的奉献的精神。当前我们师普遍感到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过大。我们曾对全镇中小学教师现状开始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身体心理问题高于正常人群,教师健康亮起了“红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突出,明显高于其他成年人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半数以上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不少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
三、新的职称评聘,给教师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之间合作力度减少,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人际关系日趋紧张复杂;而对初级职称的教师来说,升中级或高级前途渺茫,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已实施的绩效工资又让职称评聘无望或是即将离退休的教师忧心忡忡。
个别教师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激情和动力,少数教师依然存在坐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的心理。和“问题学生”相比,“问题老师”的出现更令人心忧。
(五)学校管理问题
1、办学的茫然性
纵观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少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如实科学的规划,某些学校即便是有规划也不过是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去执行落实。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张“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犹如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水平的滞后,更重要的是致学校文化的缺失,即便它有百年的建校史,在百年里也只有人来人往,却见不到学校因历史的厚重而更具文化的魅力。在这样学校里学习、工作就得不到文化的滋养、目标的激励,更不用说健康积极人格的砺炼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2、制度的无效性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作为一个集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有效约束,就要避免仅凭主观意志“管人”的旧习,让制度真正成为起“组织”作用的无形“领导”。然而目前农村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制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病:(1)制度的制定带有主观性,学校制度多为管理者在办公室里单方操作而成,从制定的一开始就注定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教师作为被管理者自然就成了制度管理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心声得不到采纳。这种以“管人”为出发点的制度,等级分明,极大挫伤教师作为主人翁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许多教师抵制学校制度的原因。(2)缺乏公平性,执行制度的往往又是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管理又是制度留下的空白,造成制度执行中的另一个不公平现象。(3)执行制度时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性。学校往往热衷于抓“签到”一些显现的管理,对学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管理制度关注甚少,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4)执行过程的随意性,许多制 度长期处于“休眠”的状态,管理者处理事务时往往绕过制度自行一套。“人可
以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的无用论”极大地挫伤了制度遵守者的心。
3、评价的失衡性
评价其实是一种价值的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严重的.失衡:(1)评价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我们强调每个人都拥有评价的权利,然而实际情况是:真正在评价教师并通过评价教师影响教师利益的只有少数人,他们掌握着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权,如校长或教务主任等领导。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充足,或被虚假信息所影响,他们很难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2)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种以外在名利目标为导向的比较评价方式,对于同一条件下不同资历的老师也是不公平。
4、课改的误导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这次的课程改革既是教育给农村学校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对农村学校的一次严峻挑战。学校管理者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组织者、执行者,对新课改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实践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着一个学校改革的进度和深度。当前部分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在对新课改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他们居高临下往往误导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实践:(1)只强调学习新课改的教育观念,忽视了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无形中割裂了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关系,导致理念与实际的脱节现象。
(2)误认为评价学校的好坏和教师水平的高低还是要看分数,看升学率,课程改革无非是换换脑经、摆花架子走过场,一阵风的事情,因此依然是唯成绩是瞻,视考试为法宝。(3)以事务管理为主,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但在实际中对认真实施新课程行为的教师指手划脚,瞎指挥,间接阻碍了学校的改革发展。(4)认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足、设施落后、师资缺乏,墨守成规,缺少因地制宜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对教师的有益尝试不屑一顾,致使学校新课程实施处于被动局面。
(六)移民学校
一、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经费不足, 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
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到2000年年末,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不过, 在这个至今仍没有实现的目标中, 真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更是九牛一毛。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的, 从而造成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性。虽然农村税费改革后, 中央和各省对教育提供了巨额转移支付资金。但是, 这些资金仅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拨, 给地方财政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一些地方政府把国家下拨给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 挪作他用, 加剧了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过:“一些地方教育没有抓好, 教师工资发不出去, 到县里一查, 不少是因为花钱干了不该干的事, 而把财政缺口留在农村教师工资上, 向上面要补助。” (1) 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行, 教育附加费不允许再向农民收取, 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减少, 经费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二) 教师素质欠佳,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首先, 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 不少学校聘请临时代课教师, 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当前, 农村师资队伍中的正式在编人员只占到部分比例, 其余多是“拿起书本是教师, 放下课本是农民”的乡村老教师和代课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青年教师争相留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 根本不愿意去往更需要他们、能使他们自身价值更大化的“村小”。留在农村的多为学历低、素质较差的人员, 这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
其次, 新课程改革对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彻底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转变。农村教师本身学养不高, 又缺乏求异思变的改革氛围与实质性的有效指导, 因此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转变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即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的脱节。目前许多农村教师都是“经验型”、“辛苦型”的“公仆”, “研究型”、“创造型”的“专家”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 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缺乏有效培训。
(三) 学校布局调整过快, 直接影响着机会均等。
近年来, 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未经深入研究与考察的情况下, 便轻率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这不仅扭曲了国家政策对于调整中小学布局的初衷,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学生“上学难”的境遇。以云南为例, 从2002年至今, 全省的小学已从20595所减少到14059所, 减少了31.7%;教学点从20531减少到7238个, 减少64.7%。其中, 一师一校点从14291个减少到3063个, 减少78.6%。 (2) 十年来, 云南省的小学少了三成, 而隶属每个小学的教学点更是少了六成半, 其中一个老师的教学点干脆减少了近八成。最惊人之处是, 为了上学, 有的孩子需要走上六小时的路程, 距离近的也得一个多小时。
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所村完小, 学校5年级的一个班, 就有10个学生辍学, 无论老师们怎么劝说, 孩子都不愿回学校上学。由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太快、一些工作不配套, 不仅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 造成了新的“上学难”, 还因上学路途遥远, 加之对孩子读书后的前途不可预知, 农村出现了新的辍学现象。事实表明, 农村孩子并没有因集中办学而变“上学”为“上好学”。
(四) 学生逐年减少, 直接影响着办学规模。
近年来, 我国农村人口逐年递减, 学生人数随之呈现下滑趋势, 办学规模也日趋萎缩, 导致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流失的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初见成效, 孩子的出生率在逐年降低, 其二, 处于育龄期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 随着流入地政府对于外来打工子女入学政策的放宽, 其子女多跟随父母在流入地学校借读, 其三,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 不少家庭加入了“小康”之列。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急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正日益影响着农村家长。然而这是落后的村小教育所不能提供的。于是, 在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大大改善的条件下, 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进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 甚至进城镇陪读。用家长的话说就是:“不为别的, 就为让让他们早点适应城里的生活环境, 多见见世面, 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二、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既有先天的不足, 又有后天的扭曲,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办学意识滞后, 教育目标错位, 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 规定了办教育的总目标。然而, 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 农村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把升学与成才等同, 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等同。此外, 农村基础教育偏向优秀学生, 忽视大部分学生, 同时确实没有能力把办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身上。因此, 在城市教育已开始意识到自身对于教育总目标的偏离时, 农村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仍在导致教育内容视野的狭窄。教学目标多定位为好操作的知识技能类, 教法多为简单的分析讲解类, 追求结果忽视过程成为必然, 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 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
(二) 农村社会、家庭教育功能羸弱, 加大了学生教育难度。
青少年在教育过程中完成社会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共同协作, 缺一不可, 任何一块短板的出现都会导致“水桶效应”。我国农村教育中的短板便是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羸弱, 无法有效地辅助深化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教育扮演着一个主导的角色, 但社会、家庭教育犹如“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一般, 持续、直接而全面地塑造着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 农村学生的家长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 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仍需自谋职业的现实, 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 对升学有望的孩子, 就盼望成龙成凤, 跳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 不如让孩子认些字, 就直接学手艺挣钱。总之, 农村教育中,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无法相辅相成, 家庭、社会没有作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
(三) 僵化的教育体制延缓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在教育管理上, 强调政府领导, 财权上移, 学校自身开展教育活动的事权与财权分离, 削弱了农村中小学办学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者拿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 作为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 其内在动力必然导致整个工作链条的低效率。在办学形式上, 政府包揽办学权, 对于民间办学团体设置高门槛, 缺少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 阻滞了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源头之水。在教育投入方式上, 片面强调“以县为主, 地方负责”, 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渠道过于单一化, 经济状况越差的地区越办不起学的恶性循环。加之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完善, 却又不准学校教育依质论价。尤其是在贫困地区,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过紧, 正常运转困难, 无法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 无法保证教学正常运转, 无法保证校舍安全。
(四) 职业技术教育缺位, 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村基础教育一直在盲目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 严重忽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悖农”色彩。农村基础教育急于为城市建设输送优秀人才, 却忽视了农村地区自身发展的需求, 具有农村特色的“为农”教育严重缺失, 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没有相应的实验农场、实验硬件设施, 更缺乏职业技术课教师, 无法开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技术课。即使开设了一些职业技术课, 也往往流于书本, 其教学内容脱离当地实际, 缺乏实践层面的操作, 致使农村基础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现实中, 愿意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虽然有心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但由于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 致使他们回乡后不懂得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也无一技之长, 缺乏谋生本领。
三、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那么, 如何解除这些束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桎梏使其茁壮成长呢?
(一) 大力推进农村课程与教学改革。
各地方的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当然, 中小学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改革时, 也要结合农村实际, 课改培训要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挂钩, 适应农村地区的教材, 突出农村的特色, 充分有效地利用农村自然、人文方面的丰富资源,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组织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
强化城乡教师交流, 鼓励县级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 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 尤其是派往贫困地区支教, 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 让他们走出去获得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通过增强骨干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交流, 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二) 建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 加大社会力量的投入力度。
运用现有教育财政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其他资金注入主体加入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队伍中来。于2011年正式启动的“免费午餐计划”, 致力于呼吁更多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到活动中, 通过社会捐助的力量, 对一些贫困山区学校简陋的厨房条件予以改善。近期,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村小的学生家长们非常高兴, 因为由纳溪区政府投资55万元改造的首批23个村小校点食堂已全部投入使用, 9500余名学生从此吃上了香喷喷的午餐。反响热烈的免费午餐计划让我们看到了除国家财政性拨款之外, 社会公益捐助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的可能性。“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组”组长卢迈日前表示, “中国应加快对儿童营养计划的国家立法, 建立一整套基本制度, 明确儿童的最基本权利。”
(三) 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为了吸引更多农村优秀青年执教基层, 从2007年起, 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共安排免费师范生补助经费和实习支教经费约19.8亿元, 惠及约4.6万名学生。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四年主要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 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经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 有相当一部分到中西部农村小学任教。这一政策揭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
只有让乡村教师先“飞翔”起来, 他们才能带着乡村的孩子们飞向更广阔的世界。由崔永元发起的“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为对国家教育部门专业培训的补充, 该计划邀请乡村教师, 利用暑假进行为期十天的体验式培训。通过坐一次飞机、乘一次火车、看一场高规格演出、观摩一堂中小学教学课、与名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等活动, 体验城市文化生活, 开阔眼界, 接受新知, 提高人文审美综合素质, 实现高素质教师带高素质学生的目的。
(四) 强化法律责任, 建立完善的教育财政拨款监督体系。
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包括将部分资源用于学校的房屋、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上。而目前在人员经费和基建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 我国对农村教育的基建经费投入比例偏低, 不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此, 国家应加以重视, 制定有效的政策。比如, 可以将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 设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改造专项资金, 并将其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之中。 (3)
而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 将政策切实有效地落实到位。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较高级政府对较低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拨款状况的监督能力;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教育财政法规, 明确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预算和GDP的比例, 使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有法可依。在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监督下, 按规定给学校划拨扩建、新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 将专款专用的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下去, 以保证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覃章成.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的博弈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 :24-29.
[2]中国青年报.2011-9-17.
[3]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653.
[4]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5.
[5]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悖论[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9) .
【关键词】教育管理 问题 成因
纵观近年来教育管理理论中的众多成果,结合我国教育管理改革实际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学、中学、大学三个方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配备的严重失调
教育应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我国对小学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要求也更高,但是现在的小学教育情况实际都是注重语文数学科目,同时这些科目的老师相对就多,反而其他科目的老师比例要少很多。
2、厌教现象严重
归其原因,其一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并不彻底,教师处于迷惘之中。胜任教学的教师肩上的担子重,非教学人员轻松得不亦乐乎,评优业绩都是看学生的成绩来定,老师压力大。其二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高薪与低薪差别太大,同是一名小学老师,会因为学校档次级别不同工资待遇差别就会很大,老师的心理产生了不平衡。其三是很多教师无责任心,缺少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3、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本来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求实创新,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用行为法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可现实比非如此,很多老师没有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还是依照自己的办法教学,和学生无互动,照本宣科,强制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因课堂学的不扎实就到外面去培训学习。
二、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校心理咨询部门不明确,无法解决学生心理困惑
人们一看到“心理”这两个字就会认为是不健康的人,有疾病的人。一个学校是否有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并不明确,很多学校为了减少人力资源的开支,不会单独特设一个心理咨询部门,而是要教思想政治修养的老师兼职做这个工作。因为不是专业人员所以根本没法解决学生的很多困惑,导致中学期间,我们所看到的早恋,网迷,厌书等等现象产生。
2、心理教師的专业素养差,缺乏职业道德
作为心理教师不仅要有中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还需掌握仲裁学生心理危机和解除心理负荷,改善认知结构的技能。心理教育教师由于大部分从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或从别的部门转过来,缺乏专业知识修养,在工作中难免出错误。职业道德是心理咨询成功的保障和重要条件,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只有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信赖,学生才会自觉地向老师敞开心灵,说出种种隐私,从老师的帮助中获取力量,指导中得到安慰,爱抚中得到理解,疏导中得到评价。
三、大学常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中的官本位倾向
“官本位”寓意以官为本,以做官为最求目标,以官的大小来判定人的地位。教育在这种社会现象影响下也慢慢失去了教书育人的伟大最求。学校与学生、家长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出现了官民关系,比如那个学生家长当的官越大,老师对其学生就会越好,什么事情都会特殊处理对待,反之一个农村来的孩子,没有什么背景,除非学习很好,否则老师会很严格的用学校规章制度来处理事情,毫不留情面的。
2、招生现象的不平等
虽然大学招生分几个层次,招的人分数不同,但是同样一个层次的大学却会因为地区保护作用对很多学生都关上了大门。虽然国家一直在改革,为了公平都是各个省自主命题高考,但最终学生因为所在省份考试题目难度大而没有上到自己理想的大学,他们有时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生长在那些考分相对低的省份了。
3、对学生管理处分学生方面不公平
前国家教委分别于1989年与199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各高效都是根据这两部规章自行制定出校纪校规的,因此不难发现各校的规章制度形形色色,但是看似很多问题都很抽象、笼统。一旦学生发生问题,因为该问题规章制度并没有完全的处理办法,就只能选择相应的一条对学生进行处理,可能处理中还会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调查,确定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最终定性处理结果。所以可以看的出在这方面管理中还是人为占到主观因素最多,而学生也没法申述。
四、对教师要求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大学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学校和老师会说那是你们没有好好学习。难道学校和老师没有任何责任吗?是不是也该反省下了?高校老师最大的压力莫过于学历和职称,在大学当老师学历底肯定是要被淘汰的,因此老师得不断的学习进修,等文凭拿到了,有的努力写论文发表论文评职称;这样以来那些老师那还有这么多时间来搞好教学,管理学生,上课就快速讲完,学生来没来上课不关注,有没有学到知识更不关心,下课就专注自己的研究,评上职称才算安稳。
虽然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改革的路途还是很漫长的,把发现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保证教育的公平合理性,教育管理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身以及家人的身体健康予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更加重视人的价值和生活质量。现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逐渐朝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断的转变,在护理模式中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也开始逐渐的取代传统的功能式护理。护理职能也由于上述的转变而出现了很多新的内涵,护理工作的内容已经开始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和社区的护理、从个人辐射到群体的护理、由传统的病人护理逐渐的扩展成为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护理。所有的这些转变都导致我国护理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几年来护理教育工作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然而比起世界护理教育的发展程度,我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制约我国护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现在的护理教育无法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因此必须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也使得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把医院推向市场,走单纯的市场化道路,正是政府在这场改革中没有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的结果。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抓大放小”的方式正是导致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级分化的直接原因。市场化的改革,使得政府淡化了自己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责任。医院产权改革,使得政府在下放权力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义务。同时,政府也忽略了对医疗卫生这种本该属于自己社会责任范围的公共品的监管,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方法来改革医疗卫生行业,将医疗卫生机构视同于一般的企业。
(二)政府和社会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定性上存在偏差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医院产权改革的支持者认为,医院应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体,应在国家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实质上也就是把医院看成了一般的营利性企业,从而削弱了其服务于保护公众基本健康权利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种定位上的偏差,使得医院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把赢利作为其重要目标,使得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卫生费用迅速攀升,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20世纪
80年代实行财政体制改革后,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缺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财力,而不得不采取“放权弃责”的方法,把医疗卫生机构推向市场,让其自行发展,加剧了其营利性的发展步伐。
(三)我国医疗保障社会化程度较低
在现行体制下,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比较窄,有百分之七十的农村人口和部分城市弱势群体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而对于企业来说,劳保医疗几乎还是企业的自我保障,因此企业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一些企业,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工种,不同数量的离退休员工数量都导致了不同医疗保障的负担,这些都使得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四)医疗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八十年代初期崩溃,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至今仍然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薄弱之处。许多农村人口因为经济收入较低,一旦生病,就会产生“因病致贫”的后果。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大大危害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现行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相当一部分老人以及其他无法就业的人员排除在外。这样的制度设计必然导致如下结果:一是上述人群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个人及家庭面临的医疗风险难以化解,从而带来经济、社会方面的消极后果。二是在一部分人有医疗保障而另外一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障的情况下,无法避免体制外人员以各种方式侵蚀体制内医疗资源的问题。
二、对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强化政府的职能
首先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职能。医疗卫生必须由政府通过直接筹资(即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办医疗机构)和间接投资(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方式来降低患者个人直接支付现金的比重。其次是强化政府的分配职能。要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由于公共卫生事业属于公共产品,因此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同时,政府的卫生服务也应投向医疗保险和公共卫生领域,投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并保证投入到位,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再次是政府要加强监管职能。由于卫生服务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并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促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健康方向发展。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对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享受同等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待遇,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构建多层次医疗卫生覆盖体系
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应该在考虑当地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医疗覆盖体系。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多面对低收入及弱势群体,其医疗卫生体系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其中少部分费用可以让有支付能力群体共同参与分担。这一方法可以在鼓励个人参与的同时提高农村现有的支付水平。虽然费用分担的水平较低,但是仍然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城镇中的低收入、老年、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也需要一个由政府财政支持的卫生服务网络。要为城镇每年医疗救助卫生服务的覆盖水平设定上限,并让有负担能力的人群参与较低水平的医疗成本共担不仅可以鼓励个人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控制花费,还可以为重大疾病的医疗开销提供保障。基本医疗保险为城镇卫生服务网络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框架。它应该在不减弱城市参保人员在参保前所享受到的服务和利益的前提下,覆盖适当的医疗服务范围。
(三)大力发展医疗保险
为实现我国全民医保,在保险体系上可以采用医疗救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这样不同层次的网络来覆盖全民。医疗改革的具体操作方面也应与社会医疗保障的各个层次相对应。在社会救助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社会医疗救助主要是指对于处于社会底层、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很少无力支付医药费及保险费的人采取由国家为其免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其费用主要由国家来支付。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方面 ,保险费由企业、个人、国家、地方政府统筹集资。在商业健康保险方面,主要由个人支付保险费,满足其多方面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中国的医改应该以人人享有健康为目标。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高度制定保障国民健康的基本制度,建立符合国情的全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立全民参与、全民享有的健康保障体系,让各个社会阶层包括弱势群体都能分享到医疗改革的成果。
三、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教育经费短缺
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国家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2002年,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87%,3.19%,3.41%。²也就是说,2001年比上年增涨了0.32个百分点,而2002年却只增涨了0.22个百分点。而且,从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投入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很小。在有限的经费中,真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更是少的可怜。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至此,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从而造成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尤其在许多较为贫困的地区,经费基本上没有保障。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行,教育附加费不允许再向农民收取,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减少,经费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义务教育实行由“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许多人认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到位,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停滞不前的直接原因。”而实际上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和各省对教育提供了巨额转移支付资金。但是,由于没有明确对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数额,仅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拨,给地方财政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一些地方政府把国家下拨给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挪作他用,加剧了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过:“一些地方教育没有抓好,教师工资发不出去,到县里一查,不少是因为花钱干了不该干的事,而把财政缺口留在农村教师工资上,向上面要补助”。④从2001年起,农村教育经费支出的责任由乡镇上调到县,农村教师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人数庞大,且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县级财政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巨大责任。因此,“以县为主”并未大幅度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也并未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有切实可靠的保证。而且,一些经济薄弱地区的县级政府,其财政情况令人堪忧,根本无法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也无法解决。(二)课程与教学改革严重滞后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各地中小学都通过各种措施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但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教育信息获取的渠道闭塞等原因,很难及时接受前沿的教育动态,很多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没有建立起较为系统的认识,更无法在课堂上具体实施。
农村学校中的综合课、信息课、英语课、科学课以及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课等开不全,而且教师的数量严重的不足,使得农村教育中的课程改革质量较低;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严重走下坡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新教材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不切合农村实际情况;再者,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严重。
现在,教育部门都鼓励县级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上示范课。通过上示范课,给农村教师带去新的、好的教学方法,使农村教师能直接感受到 “新课标”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教育部门制定这项措施的初衷旨在推进农村课程改革,但是,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素质以及师资水平等的城乡差异,示范课所需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很多时候在农村地区无法实现;为了凸显新的教育理念,每节示范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精炼的教学用语,优选出来的学生,以及课堂上学生对问题准确无误的回答等等,如同精彩的演出。然而,在农村地区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无法达到相同效果。送来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农村课堂上扎根,农村教师找不到自己课堂与城市课堂最佳切合点,到头来,“新课标”成了一句空话。(三)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凸现 1.结构不合理
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由于教授基础知识学科的教师(例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与教授职业技术学科的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村中等教育一个老师只教一门学科基本难以实现。另外,教授基础知识各学科的教师也余缺不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相对较多,而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等学科教师则严重不足,使得农村中小学要开全规定课程、达到规定课时十分困难,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基本上都由他学科教师兼授。这种现状令人担忧。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乡镇小学师资队伍严重老化,个别乡镇的教师平均年龄为50岁,有的小学甚至找不出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2.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一方面,农村教师大量由乡村向县城、城市,由西部地区向中、东部地区流失,是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的因素之一。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办学条件较差,工资待遇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有较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不足;再者,农村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不理想,是农村教师总体质量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很多拿到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实际教学水平与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应高度。有些地方从小学选拔部分教师到初级中学任教以弥补初中教师的不足,而小学教师的不足则依靠大量学历较低的代课教师来弥补。这样,一大批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代课教师走上了小学的讲台,而一大批学历不合格的小学教师走上了初中教学岗位。这导致农村许多地区中小教师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更是十分缺乏。另外,根据《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快报》统计,目前我国仍有59.7万代课教师,农村地区共有41.5万代课教师,占全国代课教师总数的70%左右。
3.管理机制缺乏有效性
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教师的工资由财政直接下发到银行,教师凭银行卡到银行自行支取。这一政策使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得到了保障,但它却削弱了教师与所在学校经济利益上的联系,再加上教师工资主要是与资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挂钩,与其在学校的工作业绩关系不大,结果使教师普遍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认识。这使许多教师安于现状,在教学上失去了精益求精的愿望和改革创新的动力,进一步的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4.教师培训和晋升机会缺乏
由于编制不足、经费紧张,农村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经费参加业务培训;农村学校网络信息资源落后,图书资源匮乏,教师的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没有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实现,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再学习与再提高。目前,教师职务晋升一般都采用分配指标的办法,而晋升指标的分配往往存在重城区轻乡村,重高中轻初中、小学,重重点学校轻非重点学校的倾向。另外,农村学校由于条件差,举办的活动少,评奖机会也很少,教师在申报职称时相应加分就少,所以使其晋升机会相对降低。这些都导致了农村教师发展机会和晋升机会的缺乏。(四)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
1.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尽管有其积极作用,但因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全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例如,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投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3年全国农村初级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1052元,河南640.46元,上海5386.37元,二者相差8.41倍;2003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931.54元,上海5340.96元,河南516.47元,相差11.34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少于东部地区。2.农村、城镇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城镇来说比较落后,农民收入少,地方财政困难,国家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我国教育在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经费、教育设施设备以及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素质等几个方面。(1)城乡教师数量与素质发展的不平衡
与城镇相比,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普遍较低,教师不合格率比较高。2001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距分别为2.22和7.28个百分点,而高学历专任教师的比例城乡差距分别为20.69和14.1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素质的差距非常明显。
我国目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几乎都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的问题。而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则表现得尤为突出。
(2)城乡教育普及水平的不平衡
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看,2000年,全国仍有8507万文盲,其中城镇为1842万人,农村有6665万人。文盲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率,城镇为4.04%,农村为8.25% ⑤。2001年,我国仍有450个县未实现“普九”,集中在最贫困的西部地区,人数达数千万之多。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普九”仍是低水平的,不巩固的,也是不平衡的。(3)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衡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经费的分配,一直都是城市高于农村。目前,不少贫困的农村地区为了使“普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负债累累;有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缺乏经费,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设备非常差,校舍、课桌椅破旧,连基本的教学条件都无法保障,更不用说体育设施、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等的配备了;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因缺少资金,无法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3.农村适龄儿童中男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衡
目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受某些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现象仍很严重。家长让男孩去上学,女孩在家做农活儿,人为导致女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男童。因此,造成农村地区男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衡。
四、改革措施及建议
(一)关于推进农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建议
各地方的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努力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当然,中小学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改革时,也要结合农村实际,课改培训要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挂钩,适应农村地区的教材,突出农村的特色,充分有效的利用农村自然、人文方面的丰富资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组织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对于初中学生进行以就业为中心的职业技术培训,实行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切实培养个方面的人才。同时也要加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形式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民主法制、诚实守信、心里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践环节、建设和管理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地。建立起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水平的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通过教师这一行为主体来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教学规律,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当然,面临县级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所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门可以有效的制定送课计划和送课内容,让实施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完成送课下乡的这一任务,同时,增强骨干教师与乡村教师的课后之间的交流,来不断完善自身,也可以让他们走出去获得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率的学习。(二)缩小农村与城镇教育发展的差距 1.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农村教育比城镇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所致。因此,怎样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关键。2.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
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保证教师队伍稳定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的办法: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财政部门负担该省省级贫困县教师工资中超出当地财政支付能力的那一部分;而对于经济发展最薄弱、人口稀少的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工资,则可采取全部由中央和省级两个部门共同负担的办法。这样,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才有可能彻底解决。
4.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 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是应当将一部分资源用于学校的房屋、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上。对此,国家应加以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比如,可以将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设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改造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之中。而各级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将政策落实到位。比如,按规定给学校划拨扩建、新建校舍所必须的土地,将专款专用的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下去,以保证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5.吸引教师到农村工作,重视农村教师素质培养 通过国家采取必要措施,各级政府制定出可行方案,吸引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解决农村教师向城市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在职教师的再培训,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6.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做好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当下的教育的重点。关于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把对一个人的教育比作是栽培小树,那么德育教育就是土壤,当下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这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就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参考了许多的资料,从中我总结了六点问题和 个对策,还有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内沾染了一些不良的风气: 考试作弊。
现在的中学生有的对考试不够重视,而且考试作弊成风,有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成功是有能力的表现,而且还把帮助朋友作弊当做是“够意思”的表现。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这样的高分低德的人才是在是让人堪忧。
浪费粮食。
有的学生依仗自己家庭条件好,每次点餐都摆出阔公子哥的架势,随心所欲的点餐,都数情况下都是吃不完倒掉,浪费严重。
心理脆弱。
有的学生心理十分的脆弱,经不起生活中的一点打击。近几年来,类似小学生跳楼的案例比比皆是,可见我国青少年在这方面的脆弱。
还有存在性格偏执、无所追求的道德虚无主义现象;学校当中浓厚的文凭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风气, 表明了学校德育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这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学校重视的力度不够
在一些领导的思想上, 德育仍然是“ 软指标” , 仍然处在“ 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的状况。在考核评价制度上, 不少地方仍主要以学生成绩衡量教师和学校教育质量, 以分数评价学生发展好坏。在教师奖励制度上, 有些地方只评教学优秀与骨干教师奖, 而不设德育优秀或骨干教师奖。
多年来极少有举办德育教师培训或班主任培训, 而不象在智育领域, 有经常性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教师培训等等。由于在政策的导向上, 缺乏对学校、教师重视德育的鼓励, 严重影响了学校领导、教师重视和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因此就造成了学校德育的不力。个别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
近年来, 随着编制压缩, 精简了他们认为可有可无的德育主任或德育校长岗, 有意思的是德育工作由总务主任或其他人兼管, 在一些学校无德育专职教师。在教育方法上, 多单向、直接正面灌输, 或简单的照本宣科, 教育针对性不强, 学生缺乏真正有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有的老师甚至会在上课的时候说脏活,或者是体罚学生,这样自身就缺乏道德的老师当然不能教导处有道德的学生。理论的道德灌输和具体的行为脱节
即一方面学校的德育课堂在进行理论的灌输, 德育论著教材也越来越多。很多的学校都开始在很早的时候开始教授给学生一些道德方面的知识,比如中国古典名著《道德经》等,但是老师们只是在单纯的文法或是表面的层次的让学士理解,另一方面, 学生在生活中却很少得到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指点。导致学生在成为了“精神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5德育的方法过时
基于现在的大环境下,教育的方式还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理工科这种方式还是有可行之处,但是对于德育教育这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学科知识来说,根本不具有可行性。所以这种过时的德育教育方法需要改进。
6缺乏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气氛
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盛行,家长关注的重点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名次在哪里,能不能考上好的高中或者是好的大学,而非孩子本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而且有的家长本身就缺乏道德意识,有的爸爸酗酒吸烟,经常说脏活,或者是喜欢暴力的电影等。父母带孩子出门时待人接物缺少礼貌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我们的社会现在也不容乐观。就拿近几年闹的比较凶的老人倒了扶不扶的问题来说,如果我们的社会都不能给青少年一个明晰的道德标准和正面示范,青少年们又怎么能够敢于担当敢于奉献呢。
改善德育教育中问题现状的对策
1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
我的高中母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而且“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所以常会出现一些看起来有问题的学生,由于家庭或社会因素,也常会出现一些 “问题学生”。对待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一棍子打死。他们更需要老师们的帮助、关爱、关注,几千年前的孔子就说过要 “因材施教”,应给与他们更多的鼓励,对他们的一丁点儿进步夸大鼓励,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要确立全面素质教育观, 把学校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与核心位置 要建立和完善德育政策机制。改革现有的教师奖励政策、职称评定制度与人事制度等,要切实保障与激励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其中包括学校心里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 以及对全体教师的育人和自身道德素质的要求。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父母,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该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同时我们的社会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关爱青少年的成长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应一起承担。结语
我十分认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种方法外,根据我现在的学科积累下经验,我认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来说,应该首先把青少年当做大人来对待,我观察到我的几位外教老师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们孩子都十分的独立自主,也会自然而然的遵守成人世界的准则。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中的张亮和天天父子就是很好的示范,天天看起来很像是个小大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德育教育是顺理成章的进行的。
名称:我国青少年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吕畅
专业:外国语学院师范英语专业
一、宏观质量:不能充分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高校教师队伍水平、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总体来说,我国宏观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适应并促进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学生等多元主体发展的不足。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高等教育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高等教育系统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尽管成绩巨大,但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严重滞后,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还不能够有效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目标来看,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缓解,能上学的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在能上学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的背景下,如何上好学的问题将成为下一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问题,而上好学的核心是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还是秉持资源质量观、社会需要质量观等基本理念。资源质量观体现在高等教育对政府资源的高度依赖,政府试图通过资源配置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管理,通过对办学条件的评估和改善来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社会需要质量观则是以社会需要的满足度为核心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紧密围绕社会需要调整结构、设置课程,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改革。这两种质量观体现的都是外适性的质量,这种外适性质量观是社会本位质量观的外在表现,无疑是需要的,但过分强调这点是不够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的函数,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外适性质量要通过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来实现,内适性质量是个适性质量的保障,个适性质量是核心。满足并促进两个需要的基础是个适性质量,学生个体知识、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满足和促进作用,而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政府资源为主导、社会需要为中心的理念偏离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目标,直接影响我国宏观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功能实现程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发展发挥的是被动满足和适应的作用,主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发展不足,很难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有限,对社会贡献度不大,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文化功能实现程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交流、变迁与文化创造方面实现程度不足。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取向使得高等教育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优良的传统文化还不能够充分地得到继承和发扬。
总体来说,我国宏观高等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发展仍然不够,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中观质量:忽视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中观质量也就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集中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要求的符合程度、与高等学校自身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充分程度的集中体现。从我国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以及我们调查的数据表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很好地体现社会、高校和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的协调发展。
(一)外适性质量彰显压制了个适性质量
第一,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主导人才培养过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基本特点是以社会本位为中心来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本位价值观。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在按照统一的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件”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理念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高度强调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忽视了人才本身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化专业教育,要求培养各种专家型人才的框架,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社会本位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广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二,人才培养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从人才培养方式来看,高校采取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疑是值得鼓励的。从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情况来看,一个总的趋势是以社会或者市场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在主动适应社会或者市场需要方面成效显著,但是社会或者市场的需要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学生是被动的适应,学生个体内在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来看,教学内容普遍陈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学方法以讲授加电子讲义为主。教材体现出统编性、强制性、唯一性等特征,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实践仍然是大部分高校的具体做法,大量新的知识被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学生无法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教学方法改革滞后,学生主体意识难以发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不变革,创新型人才难涌现。当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制约和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我们对高校教学情况调查来看,一些教师把上课当成了“放课”,放映电子讲义,教学效果反而有所下降。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讨论法、习明纳、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使用较少。
《质量与水平》课题组针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师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明,总体而言,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依次是:“教学管理僵化,学生缺乏选择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当”“实践教学困难”“课程体系不合理”和“专业口径狭窄”,分别占被调查教师应答人次比例的22.6%、22.4%、19.8%、19.0%、16.2%。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实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适应。高校类型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与社会需求结构不适应,是外适性质量盲目适应的反映。对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来说,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金字塔结构,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目前我国高校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求高、求大、求综合”。许多行业高校、地方高校都想办成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在办学规模上追求越大越好,在办学层次上追求“更上一层楼”,中专要升大专,大专要升本科,本科要上硕士点和博士点。这导致许多院校分层不明、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趋同。[1]高校办学层次的趋高化,使得高校原本应有的办学特色不断弱化。国家发展需求、区域产业结构、地方人才市场与高校分层分类发展、学科专业面向等各相关因素没有建立有机的联系,所培养人才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和区域人才需求结构存在较大的错位。
第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具体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组开展的面向高等教育系统内外部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的结论和我们对于质量要素的估计是基本吻合的。在多质量要素中,反映最为突出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几个方面。[2]
其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社会转型时期,主导(主流)价值系统受到挑战和冲击。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效率和效益。当市场经济将效率和效益作为首选价值时,也就等于在规则的设计上将金钱提升为社会价值尺度,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然。正是由此,拜金主义在市场经济社会确实拥有了更有利于它生长的土壤。信念缺失、价值错位、工具主义理性、功利化取向在部分学生中得以充分反映。导致了他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关系上的迷乱。
其二,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待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要素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实践动手能力反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两个矛盾,一是高校内部无法提供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场所,也缺乏具备实践能力的合格教师,很难开展有效的实践训练。究其原因,与高校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和实践训练的大投入密切相关。二是高校外部——社会组织也很难提供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的场所。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了社会的诟病。
其三,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有待夯实。建国以来,我国本科教育素以专业知识基础扎实闻名于世,其基本经验在于在校期间强化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要求,精心的授课,答疑,批改作业,严格的考试。而现实是,大学一、二年级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第四学年忙于找工作,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严重不足,导致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固,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从研究生培养质量来看,“外语水平”“交流沟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最近华中科技大学拟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消息,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而之前《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调查的大量事实证实,我国博士生近年数量迅速增长,博士生教育水准下降。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在读博士生由1999年的5.4万人增至2009年的24.63万人。而我们这次大样本的调查也证实研究生的外语水平、交流沟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美国研究生培养情况来看,一般来讲,完成硕士培训花2~3年的时间。人文学科博士训练最长,大多花7~10年完成。自然科学类大多花4~7年完成。美国的博士培训分课程和论文两大块。首先,2~3年内完成课程学分,然后,必须通过博士资格考试(preliminary examination)。如学生两次通不过考试,则被淘汰。顺利通过这一考试,学生才有资格撰写博士论文。通过这一训练,一方面学术传统将会被很好地保持下去;另一方面,期待着博士生有所创新和学会创新的过程。特别是那些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学校声誉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博士生将耗费很多心血有所创新后,才能通过5名导师严格审核下的博士论文答辩。即使如此,美国博士生辍学率却高达40%~50%;一些人文学科,仅1/3的学生拿到博士学位。这是与美国博士生严格的培养制度密切相关的。与美国相比,我国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博士生培养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我国研究生培养时间短,无法进行充分的训练。相当多的研究生以提高学历层次为目的,以获得更好的就业为目标,无心于学术和研究。研究生导师被看成一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一部分缺乏学术训练或学术水平的学校官员、政府官员、教师获得了导师资格,无法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疏于管理,放任自流。这些都导致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广泛批评。尤其是创新能力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创新研究。
(二)内适性质量依附外适性质量,人才培养缺乏相对独立性
高校办学缺乏相对独立性。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条基本规律是高校能够按照高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学生需要来自主办学,这是高等教育内适性质量观的体现。但是,事实上,高校办学缺乏独立性,在招生、学科专业设置、毕业证书、资源配置等许多方面,高等学校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按照自身特点和要求来办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以条件为中心的质量评估主导高校人才培养过程。高校质量评估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落脚点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唯一的、决定性的观察对象。学生是质量的主体,条件和资源应围绕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来进行配置。科学的资源配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缺乏资源很难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习。重视条件建设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过去的条件建设体现出至上而下、以学科和专业为核心配置资源的特征,而不是以学生投入性学习为中心来配置资源,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需要的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配置的盲目性。
(三)个适性质量被边缘化
个适性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是以社会需要为中心,以高校管理者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在整个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
教育是一个学生个体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创造性劳动。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以生为本”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个体发展来展开。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在学校的工作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学习的投入性、围绕学生未来发展来配置资源、改进政策;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管理工作中确立学生就是“顾客”的观念,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发展抱有信心;高校所有的管理人员、教师、服务人员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项工作中热情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困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归属感;尽可能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体现学生之上的理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个适性质量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上体现管理导向,资源配置方式上以管理效率为中心,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的活动为中心。
现在,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超越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以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简单地把就业难的问题归结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是不合适的,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看似在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脱离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并不能够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就业市场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并不能够完全依靠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就可以满足和适应,反过来,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可以极大增强学生对于就业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就业。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个适性质量,通过个适性质量的提高来解决外适性的质量问题。
三、微观质量:缺乏对课程、课堂和学生投入性学习的高度关注
高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质量是学生学习的质量,是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获得全面提升的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喀尔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取得公认的、可衡量的学习成果。”2000年,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D.Bok)认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事务是“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真正影响教育品质的事发生在大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中。”[3]美国学者库(George D.Kuh)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以学业为目的的活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唯一能够最好预测其学业状况与个人发展的指标。”对大学质量评价而言,“与同类院校相比,那些让本校学生更多投入到各种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产出的学校可以被认为有更高的教学质量。”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学生在课堂内外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院校的政策以及好的教育实践。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测量与评价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关注学习者、学习成果、课堂等微观要素。[4]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诊断和评价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型,即由过去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条件的诊断和评价转向面向学生学习投入性的评价,通过学生学习投入性的过程与效果来诊断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可以说,对学生学习投入性的过程与成效的分析已经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判断的主流话语和方法。而我国微观高等教育质量恰恰相反,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人才培养计划,忽视课程的作用;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课程
一是课程目标单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统编教材、知识讲授方式都是以学生的知识准备为目标,忽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目标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色彩,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
二是实践性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验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是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熟悉实际工作场景,了解生产操作规程,明了社会工作的不可偏废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实践教学环节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实践教学时间较少。其次,实践教学的方法也比较僵化,主要是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学生动手能力受到限制,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时间较短、形式主义等问题。特别是当学校的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维护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学时缩短,内容删减的现象。再次,实践教学条件还需要不断完善,如实践教学设备老化、基地不健全,实践教学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有些实习只能以参观为主。有些专业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导致实践教学基地分散、临时性较强,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一些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机会更是少。原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谈到,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是忽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从课题组对大学的调查来看,“划定范围+应用理解”的学业考核方式普遍存在于高校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学业评价方式。这种学业考核方式形成了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进行学习的不良状态,而不是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不高是显而易见。
(二)忽视课堂
一是忽视学生课堂口头报告的训练。课堂口头报告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国际高等教育领域高度认同的学生培养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一些著名大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国高校课堂传统的“灌输式”“教材式”教学方式根深蒂固,体现出的是“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工具,忽视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
二是忽视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师互动。W.Chickering和Zelda F.Gamson提出的本科教育优秀实践理论认为以下七个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生师互动,鼓励师生交往;合作学习,养成学生合作互惠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会主动学习;及时反馈,给予学生及时反馈;任务时间,强调学习任务的时间性;较高期望,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尊重差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是“教学相长”,教师在生师互动过程中是主体。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工作压力的增大,市场的影响使得我们原本非常密切的师生关系出现了疏离,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不够,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关心,辅导、答疑、作业等好的生师互动传统流于形式,使得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无法解决,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
从学生层面而言,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始于问题、基于发现、体现研究性和主体性的教学氛围不浓厚。学生、学者、学问、学术之间少交融、少互动,研讨交流合作学习不足,讲多练少,听多问少,仿多创少,素质扩展舞台不宽广,创新能力提升不够。[5]近年来,虽然教学改革发展在一些高校和教师中,对学习实践先进教学方法有所行动,理论研究者也对传统教学方法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问题进行有益探讨。但就面上而言,教学方法大改革的氛围并没有形成,在一些高校和师生中甚至出现了“方法改革麻木症”,许多高校管理者视教学方法改革为枝节性问题,更有许多教师对旧方式方法漠然处之,习以为常。
(三)忽视学生的学
一是忽视学生投入性学习。任务时间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性时间与学习成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努力质量理论也认为,学习成效不仅与学习时间长短有关,还要看在这些学习时间中所投入的行为和活动。在相同的学习时间条件下,把时间用于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即“高质量的投入性学习”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更好。因此,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精力和活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效果正相关。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以及对“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的能力依赖于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和精力。而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的自我增值,投入到自主学习中的时间、精力、活动明显不足。
二是忽视学生记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源于记忆,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无法建构知识体系,缺乏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就无法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记忆必须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大学生在学生记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
三是忽视院校环境对于学生的学的支持。A.W.Astin的学生参与理论认为,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效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因此,要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就要看它是否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课外活动既包括课外学术活动,也包含课外文体活动,共同构成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升的基础。忽视课外活动使得学生缺乏团结协作能力,缺乏创新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增长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就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支持系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行政人员服务意识,大力鼓励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各种困难,创造一个教师向教,学生爱学的校园学术文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注释:
[1]袁祖望.走出高校扩招的认识误区[J].现代大学教育,2001,(3):35.
[2]课题组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核心问题面向“985工程”高校、非“985工程”高校的“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主导型高校、高职高专学校共计121所高校的管理人员发放问卷3630份,回收2970份,回收率为82%,有效问卷2442份,有效率为82%。向样本高校的教师发放问卷6050份,回收4950份,回收率为82%,有效问卷3777份,有效率76%。向样本高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放问卷12100份,回收9900份,回收率为82%,有效问卷为8811份,有效率89%。面向全国28个省、300个单位发放了问卷共1500份,回收了242个单位共计121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通过信、效度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信度,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3](美)德里克.博克.低成就的大学[R].2006.
[4]关于大学生投入性学习的理论与方法转引自史静寰教授主持的“大学生投入性学习与发展”项目报告。[5]郑家茂,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J].江苏高教,2008,(1):83.
责任编辑:王春春责任校对:吕华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17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由宏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微观质量构成。宏观质量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中观质量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微观质量是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从质量的系统观出发,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宏观质量不能充分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中观质量忽视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的协调发展,微观质量缺乏对课程、课堂和学生投入性学习的高度关注。
P26高校微型课程的开发
高校课程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的,它呈现出两种维度,一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以专业为导向,满足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而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要求课程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微型课程的开发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文章在微型课程开发策略上,尝试遵循泰勒课程理论路向,合理组织统筹课程开发的各因素。
关键词:高校;课程开发;微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11)07-0026-04
P30高校应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核心,体现着发展的精华与理念,高校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在学生和教师的维度上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以突出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师生个性和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以人为本;理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11)07-0030-04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由宏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微观质量构成。宏观质量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中观质量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微观质量是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从质量的系统观出发,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宏观质量不能充分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中观质量忽视外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的协调发展,微观质量缺乏对课程、课堂和学生投入性学习的高度关注。
摘要:目前,在我国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大高校会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它的发展状况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针对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教育;问题;对策
一、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材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在教育当中教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工具,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目前,随着我国会计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使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都得到了不断更新。可以说,我国的会计制度每年都有所变化,有的甚至是出现大幅度的变动。但许多大中专院校的会计教材却并没有跟随会计制度的变化而进行更新,有的院校的教材还是多年不变。有的高校则过于重视对理论的阐述,而忽视了对会计实践操作步骤的分解,更缺乏内容新颖形象生动的会计教材。这必然导致学生对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有所缺陷,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水平的培养和发展。
2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极其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方而,在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高校套用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也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不少学校将会计专业课都定为学生的必修课,使得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深入学习的课程。还有就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搭配不当。过于重专业轻基础。
3教师队伍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教学和实物工作的经验
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存在着很多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的人员都不具有会计教学与实务工作的经验,教学方法相当的落后,他们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学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这种教、学、用的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当他们面对实际账务处理时就往往束手无策了。而会计工作是一门重理论也重操作的工作,会计教师如果缺乏实务经验的话,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有理论而无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如果会计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实务经验,会让学生未能掌握这些实务工作,影响其工作能力,甚至会造成帐务及税务处理的错失。
4过于重视理论轻视实际操作
很多院校在注重学生的会计理论学习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实操培训。一方面会计会计教师缺少实操经验,不能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会计实操方案,另一方面,会计教育院校出于培训成本及培训环境的考虑,以致院校在整个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和完善的会计实操。有限的实操培训活动也流于形式和表面。据笔者了解,很多在校学生在完成会计实操活动后,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印象。实操培训完毕后,学生不但不能学到细节的操作,连整个帐务处理流程也不能理清。会计实操的收效甚微。
二、解决策略
1学校应注重更新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针对部分高校会计专业教材落后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这些高校必须采取行动更新教材内容。比如,可以加强一些办公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的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各种适用于企业电子会计表单设计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增加仿真实训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将实际企业的经济业务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能很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同时,随着会计制度及会计处理的变化,校方也应对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更新。目的是能让会计学生能学到最新最有用的会计知识,避免学生出现学而无用的情况,也避免会计教育资源的浪费。
2会计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实务操作经验
现阶段在我国的一些高校中,从事会计专业教育的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是在会计实务方面却缺乏相当的操作经验。可以说,目前参与会计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中极其缺乏有从业经验的会计实务工作者。实际上,会计工作的进步是离不开会计实践的,离开了实践工作所所制订的会计方法或会计制度是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同样,要培养出能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学生,我们的会计教师也应具有一定的实务工作经验。当然,如果会计教师具备一定的实务经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会计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更有归属感。
3加强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各高校应尽可能与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操环境及实操条件,在实操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多一点的帐务处理操作机会。
4对教师进行定期的会计专业培训
为了避免会计教师与不断变化更新的会计制度及会计政策脱节,各高校应在每年定期对学校的会计教师进行会计_专业的继续教育。比如:会计制度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变化;最新的企业税收政策及涉税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会计教育应尽可能做到不流于形式,让会计教师能真正获得最新的财税信息,有利于他们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问题】推荐阅读:
我国项目稳评机制存在的问题05-30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07-1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7
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05-31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07-20
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9
我国司法独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06-0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06-15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0-18
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办法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