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精选8篇)
2009-02-18林其
“民营经济”是一个大范畴,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国有、国营经济而言的,侧重从经营方式、经营机制上划分企业的类型。“民营经济”又与“非公有制经济”有交叉,它不仅包括个体、私营经济,也包括国有民营、乡镇企业等经济成分。今天所讲的“民营经济”,主要指的是个体、私营经济。
第一个问题,民营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地位作用。
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国共登记个体工商户2584万户,注册资金达6550亿元,从业人员5112万人;共登记私营企业504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8.6%,注册资本(金)78907亿元,从业人员6663万人。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采用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中,私营有限责任公司39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7.9%;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532户,比2006年增加7.8%;个人独资企业98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19.4%;合伙企业1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数2.6%。从发展模式上看,私营企业已经逐步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向经营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管理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私营经济发展到这个水平,是相当不容易的。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私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1987年,这一阶段个体工商户开始出现,其标志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个体经济合法地位。
第二阶段是以1987年中共十三大和1988年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赋予私营企业合法地位为起点,私营企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是以1997年中共十五大和1998年全国人大再次通过《宪法修正案》为标志,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各地个体私营经济更加迅猛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国务院公布非公有制经济“三十六条”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全面体制保障。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对发展社会生产,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城镇固定投资总量58265.9亿元,占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的62.3%。2000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平均每年增长29.1%,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的增长水平。2007年1~3月,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个体工商户)进出口总额3365.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的73.5%。其中,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66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的14.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2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9%。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国GDP比重49.7%;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占全国GDP比重约为15%。2006年,个体工商业总产值10731.6亿元,比上年增长
9.4%;私营企业总产值318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006年,我国非公有经济(不包括规模以下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工业增加值3.93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额比重的49.3%。其中,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1.63万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国8.2个百分点。截止到2006年,在全国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私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以上。
二是在方便人民生活,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523.6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重的43.9%。其中,个体工商户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836.5亿元,下降11.5%;私营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687.1亿元,增长14.2%。内地市场商品琳琅满目,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三是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23780.4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84.0%。其中,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5159.7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6586.3万人(截止到2007年3月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6663.4万人);外资企业从业人员2700万人;港澳台等其他从业人员9334.4万人。1978年以来,我国公有经济就业人数以每年3%的平均速度递减,而非公有经济就业人数以每年3.1%的平均速度递增。截至2005年底,城镇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仅有729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数为6488万人)。目前,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0%以上由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这对稳定中国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四是在纳税方面做出了贡献。200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港澳台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非国有部分)共缴纳税收总额12666.84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重的33.6%。其中,个体工商户缴纳税收总额1194.7亿元,同比增长18.6%;私营企业缴纳税收总额3495.2亿元,同比增长28.6%(2007年1季度,私营企业税收总额达1557.9亿元,同比增长36.6%);外资企业缴纳税收总额7976.94亿元,同比增长24.81%。
五是在回报社会、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少民营企业发扬先富帮后富的精神,投资光彩事业,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到2006年6月,累计到位投资资金1247亿元,比2005年6月增长178亿元;安置就业479万人,增加179万人;帮助脱贫769.8万人,增加221万人;捐赠财物170亿元,增加近40亿元。
六是在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方面发挥了积极
作用。个体私营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早的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私营经济为打破单一成分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不可抹杀的作用。正是由于民营经济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在中国内地所处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这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民营企业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的私营企业数均超过20万户,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占了全国民营企业的70%以上,而广大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数量却不到30%;
第二是产业分布不尽合理。从事第一产业的私营企业仅占私企户数的2.25%,第二产业占39.43%,第三产业占总户数的58.32%。第二产业仍然是传统制造业居多数,第三产业中主要是从事商贸零售和餐饮业。第三是民营企业的规模还很小,自有资金还不足。私营企业平均每户注册资本金才100万元左右,平均每户用工人数仅为12人左右。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平均只有1万元左右,只能做些小买卖;
第四是管理落后,许多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面临着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艰巨任务;
第五是许多民营企业信息不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或者盲目决策,或者难以找到适当的投资项目,对今后的投资方向感到困惑。
第二个大问题,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前,民营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些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若干年之内,中国民营经济将呈显出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将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入世后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投资领域,都要对个体私营企业开放,市场准入将大大放宽;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规划和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内地12亿多人口,8亿多在农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设一大批中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扩大产品市场。建设中小城镇主要依靠民间投资,这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趋势之二,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将会更加合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内地将出现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当前很多民营企业都在进行转型,一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纷纷创办科技型企业。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大批留学归国创业人员,仅广东省就吸收了2千多名留学归国创业人员。随着对民营企业进出口限制的解除,将出现一大批从事进出口业务的民营企业。产业分布上,除了第一、第三产业以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民营企业将通过兼并、租赁、收购、承包等方式参与国企改组改造,进入第二产业,民营企业将出现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布、共同发展的局面。
企业规模结构指的是大中小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 而大中小企业的比例关系在不同的工业部门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快, 规模大。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结构, 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首先是制度特点, 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基本都属于全面所有制经济, 而小型企业的很大一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其次是区域分布特点, 我国大众企业分布主要实在沿海和主线地区的大中城市, 而小型企业怎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再次是对于不同工业部门的侧重不同, 我国大型企业主要集中于资金集中部门, 其固定资产占全工业固定资产的65%, 而职工人数却只占综述的35%。中小企业则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部门, 占比却和大型企业完全相反。最后, 生产内容特点。由于企业的特点, 大体可以总结为, 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生产资料, 为建设服务, 而小型企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 为生活服务。
二、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问题及原因
笔者认为我国工业规模结构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大企业产值和增加值比重过低, 这说明了我国的大企业的的作用远不如发达国家。其次, 基础工业的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其中某些企业部门甚至具有小型化、分散化趋向。大企业的潜力并没得到充分的发挥。再次, 企业的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过小, 产业集中度较低, 资产负债率高, 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另外, 产品结构不合理, 一般产品的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的问题有待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 经营制度的封闭使得企业吸纳要素的能力微弱。其次, 工业生产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低, 具有不同经济实力的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竞争, 大中小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再次, 企业破产、兼并制度不完善, 使得企业资金存量难以流动和存储。
三、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
1.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重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从而形成地区之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生产力布局。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技术先进, 基础雄厚的特点, 从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工艺和新产品, 同时通过调整、改组、改造和提高, 把具备条件的老工业基地逐步培育成为新式装备工业基地。
2. 着重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无疑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 同时也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具备商品化条件的高新技术要加速产业化, 从而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构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选择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同时发挥后发优势, 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 好好经营大企业的同时, 也要给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 同时也要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应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国民待遇, 同时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和市场准入领域, 应当允许国内非公有制企业进入。
4. 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政府的支持和体制的保障对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所以需要制定综合配套的结构调整政策, 必须扶持的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和关键领域的发展。同时要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包括规范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 实施公平的税收政策, 统一技术质量标准等, 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实行公开平等待遇, 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5. 从国情出发, 实行大中小企业相结合
大型企业由于技术先进, 装备精良, 管理科学, 可以为小型企业提供先进技术装备, 从而成为能将小企业发展带入正轨的中坚力量。反过来通过小企业灵活性大, 生产容易调整, 布点均衡等特点, 把经济搞活, 形成一个分工又协作的生产体系。
四、总结
综上不难看出, 虽然我国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发展很快, 然后在这飞速发展后面的问题也逐步浮现和加深。在保持高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顺应其发展特点, 针对其暴露出来的问题, 开展深度和广度的改革刻不容缓。希望本文能给予一些建议, 为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改革添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魏成龙等著.企业规模结构--企业并购与企业集团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许庆明, 黄晖著.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J].生产力研究, 2003.
[3]李悦, 陈胜昌著.试论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 1981.
【摘 要】“大而不强”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真实写照,从国退民进到国企股份制,国有企业走上了曲折的改革之路。本文从国有企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国企“大而不强”的原因。并提出国有企业战略转型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69-01
1 国有企业的现状
分析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可以看出,此次500强入围门槛从上年的93.1亿元上升为105.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而且,中国企业500强在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比重继续攀升,收入利润率等绩效指标首次超过世界及美国500强。
但中国企业500强只能定义为500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多数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低,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例如民航业有6家企业进入500强,却仅有两家企业盈利,行业亏损达145亿元。
2 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原因
2.1 政策性负担严重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在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而内生形成的。现在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实际的着眼点都在于改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但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承担着由政府发展战略所导致的政策性负担。
在传统体制下,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各种扶持,包括低价供应原材料、人为压低资金的价格,也包括直接的财政和金融补贴。同时国家还建立了一整套相关的制度安排,来配合赶超战略的目标的实现。因此,这种负担没有显出来。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价格扭曲和市场垄断的取消,以及国外的产品进入我国,开放、竞争的市场逐渐形成。由于战略性负担是企业不具有自生能力的问题就由隐形问题变成了显性的问题。
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产生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一:政策性负担本身年复一年持久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其二:国有企业不是通过改进激励、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销售求的生存和发展;而是利用自身特殊困难与国家讨价还价,争取各种补贴,要求国家出台抑制竞争的保护性政策。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法识别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多大程度上来自经营失败和渎职,多大程度上来自不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国家只好负担全部的责任,继续通过扭曲的宏观环境政策。政府预算。银行低息贷款等对国有企业进行保护。
2.2 垄断性行业缺乏竞争力
我国的垄断性行业改革所有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行政体制和行政权力造成的垄断。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电信、电力和民航等企业尝试政企分开、政资分离、业务分拆虽有所成就,但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壟断行业监管体制落后。政府职能亟需调整和转变,垄断行业的深层次体制矛盾依然存在;二是垄断行业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在广度上,垄断行业主要集中在电信、电力和民航等产业,对铁路、供水、供气及其他专营项目的改革相对滞后;三是立法滞后,《反垄断法》的未出台难以约束市场上各类主体的经济行为。四是垄断行业的大型企业改革步伐滞后。一方面很多领域一直未对民营企业开发,一方面,大型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一直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3 国有企业由大变强战略路径选择
3.1 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剥离政策性负担,解决企业的自生能力の侍
无论是国有还是私营企业,政府都必须给予政策性的优惠或补贴。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必须将企业所以亏损都承担起来。如果政策性负担不剥离,任何改革都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
所以,国有企业改革的在于剥离政策性负担。在剥离政策性负担以后,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应该赚的正常的利润,如果企业的利润水平低于正常利润,那必然是经理人员的能力或操守问题,只有剥离政策性负担,才能克服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并根据以制定能使经营者和所有者激励相容的奖惩制度。
3.2 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资金和人力是有限的,必须将企业资源放到核心竞争力上,这就要求国企放弃不相关多元化,沿产业链纵向延伸成为了国企变强的新趋势。将多元的业务连贯起来,在企业内部打通产业链,成为了“集中发展”最主要方式。2009年,中粮集团高调推出“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产业”的战略,这家以贸易为主打的企业,开始向农产品的源头和终端两个方向上发展。中粮这种纵向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对于业务已经集中的企业,在加强自身所在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延伸型的投资扩张,形成产业链整合。以便于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稳定的成长性。
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纵向的产业链延伸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打通产业链,即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成本及质量,还可提高出口竞争力。大型国有企业应该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实现产业链整合和沿产业链发展。1月21日,国资委正式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旨在严格管理中央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国企将通过并购、战略联盟、培养专业人才、强化管理等方式减少沿产业链发展的风险并取得技术及运营经验,推进企业创新。
げ慰嘉南:
[1] 林毅夫.李志赟: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R]北京大学国际研究中心,2003年.
[2] 殷勤凡:竞争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为何培育不出公司核心竞争力[J].预测 2003.P35.
[3] China Business Focus[R]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 2010.
[4] 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解读(2006)--创新与竞争[J].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格致出版社 ,2009.
[6] 李兴山:关于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若干思考[F].管理世界,1999.6.
[7] 魏明: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企业纵向并购动因分析[F].经济师,2005.4.
---顾亚鹏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获得、培训、运用和发展足够数量的称职员工来执行必要的任务,并通过一定的评估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激励员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研究并解决企业中人与企业是否适应、人岗是否匹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否融洽等问题,以便最大限度的挖掘员工潜力,调动员工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员工满意度获得最大。
在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人的因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已经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成败所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摆脱事务性的人事管理,而把重点转向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考核和激励,真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企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要以人的进步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队伍发生了新变化。
一是人才观念的更新和变化。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什么样的人员才算真正的人才? 有一技之长但又存在其它明显缺点的人才能否使用, 如何使用等观念性的问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按传统观念认为不是人才的在企业可能大有用武之地;以前被称的人才, 现在可能发挥不了期望的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于各类院校毕业生、同行业人才、国外人力资源的引进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挖潜等两个方面。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变化。不变化, 将会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适应而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效果, 流失人才。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呈现出、动态性、全面性、社会性的特征。网络信息技术的引进对企业竞争机制的作用, 企业智力的较量已延伸到工作人员的八小时以外, 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岗位有定位(职责范围确定)但工作场所无定置, 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主要是实行有计划的目标管理, 重在衡量其工作成效。企业接受人才时的咨询工作, 人才社会流动的双向咨询,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企业内部人员流向社会的流动性增强, 离职动机、意向的调查、咨询工作质量成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效果。三是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变化。人才招聘、使用的准确性,对人才监控的科学性与灵活性,对人才考评的激励性, 成为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的招聘、使用、监控、考评、激励等若干环节更趋系统和科学, 从而对人力资源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自身知识面较宽、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又懂得专业的复合性人才才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先人一步学习, 搞清楚新技术对本行业的冲击影响、企业如何适应竞争与发展的需要, 紧紧把握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趋势。
(二)人力资源管理由外因驱动型的制度建设, 开始逐渐转向内因驱动型的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自发驱动行为。
根据一项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的调查结果,国内企业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 如境内外上市、作业环境条件的优劣等, 很少或缺乏基于内因驱动的企业自发行为, 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为人才拓展施展才华的平台, 需要不断致力于制度的自觉建设, 也即企业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企业文化的构造。当今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 作为独立的差异性个体, 他们有强烈的主宰自己命运、实现自己价值的诉求。在确保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价值、理想,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转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 关键是找到能确保企业目标和员工价值同时实现的“结合点”, 能够确保企业文化导向与个性化员工的价值观趋于一致因此, 必须构建自身企业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结合。
(三)企业和专家的内外结合开始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重要路径选择。
当前国内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一是照搬成功企业的做法;二是摸着石头过河, 自行探索;三是聘请外脑;四是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与外聘专家共同研究。据调查,国内约95%以上的不同背景企业, 大都选择“自行探索”的途径来建立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拿来主义、经验主义也非常盛行。各种不同背景的企业之间,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 大都存在显著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 简单借鉴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不可取的, 难以达到激活人力资源的预期效果。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外聘专家的帮助下, 借鉴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共同研究设计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一条重要且较为理想的路径选择。但由于学习借鉴方式不同, 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有的达到了预期目标, 有的企业事与愿违。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根据企业自身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政策环境、人员现状与管理水平等, 应用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经验, 结合本企业现实, 个性化定制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是正确选择。
(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 我国企业目前还处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期, 多数企业, 包括许多大型国企, 真正认识到“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最危险的因素也是人”的时代正在走来。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失误, 主要体现在缺乏长远的人才战略、人才机制没有市场化、人才选拔渠道不畅、人才结构单一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根据自身特点、爱好和理想选择职业, 而企业一时也无法招到合适的人才, 人员的频繁流动对企业和个人造成双方面的损害。在人才开发方面, 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人口的2.3%(发达国家为10-20%), 且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问题, 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普遍短缺。在宏观调节方面, 人才的流向缺乏引导, 就业机制不完善。在人才管理方面,企业管理体制陈旧, 对人才的评估、考核大多一个标准。伴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国企需要逐步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企业在对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这三支队伍在企业中的统筹兼顾, 结合各自特点进行培养选拔、均衡配置方面, 还远未能做到充分有效合理配置, 因此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微观职能明显分化和宏观管理职能强化的趋势。企业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力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选拔、录用、调配、晋升、降职、轮换等)、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技能培训、潜能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学习等)、人力资源薪酬(报酬、激励等)、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员工关系、员工参与、员工岗位分类与调配等)等四大类。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专项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部分职能向社会化的中介管理服务网络公司转移, 譬如猎头公司、人员招募等。企业也可能根据其业务需要对部分管理职能进行重新分化组合, 以达到最佳管理效果。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职能不断弱化与分化的同时, 另一些职能却在逐步加强。如强调战略管理问题, 强调如何使人力资源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组织对风险共担者的需求是否敏感, 不断开发人力资源迎接未来挑战, 确保员工精力集中到增加组织投入的附加价值上等等, 都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宏观上不断强化的趋势。
(二)知识管理是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趋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企业组织竞争力的合成已不仅仅局限于依赖其规模、信息和技术, 而是更加注重创新和应变能力, 其核心竞争力将主要集中在知识产品和创新能力上。知识管理倡导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并行工程、敏捷生产、CIMS 等管理思想的中心实际上都归结为知识管理。随着全球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 企业组织的形式、规模、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市场环境、社会思想都正在或即将发生变化, 通过对以往观念思想的反思, 人们有了更深刻和更直观的认识, 承认知识是生产力, 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增值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将成为必然的社会现实。于是, 在对以往经营管理中关键要素的重新定位后, 知识管理将被置于21 世纪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位置。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将首先融入组织的各项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 至少应该首先在思想和观念上走进知识管理中,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三、应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的举措
(一)构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借鉴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 应该认真分析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的关联性, 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在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的基础上, 应该采用员工职业满意度调查、组织士气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认真诊断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及现状, 判断本公司与成功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背景特点是否具有类同性。在借鉴成功企业思路及明确本公司现状(发展阶段、业务性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战略目标、政策环境等)的基础上, 确定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定位及切入点;认真进行岗位分析与人员分析, 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础平台;按照“ 吸引、甄选、任用、考评、引导、培育、激励、保障、留住”人才等职能模块, 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库, 贯彻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内在的本质联系, 从而确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整合企业人力资源功能和核心价值,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优势。当代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知识与科学技术的“承载者”——人才的竞争。而企业人才竞争, 更多地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职能和能力。企业组织在生产作业系统、财务管理、质量控制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创新都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只有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创新很难如法炮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成为所有管理人员的事情, 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更需要总经理的直接参与。作为总经理, 他需要知道完成本部门的任务需要那些哪些工作岗位, 员工在这些岗位上的职责是什么, 并将这些形成规章和文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已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 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994 年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理事会主席Gale Parker 指出,企业再造、结构重组、规模精简的变革大潮都要求人力资源成为首席执行官的战略伙伴, 帮助计划实施组织变革。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作业性和战略性两个方面。作业性项目指的是考勤、绩效考评、薪资福利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工作, 战略性项目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行, 帮助中高层主管的甄选, 员工的教育、培训、生涯规划, 组织发展规划和为业务发展开发、留住人才等等, 具有相当的前瞻性。把一些非核心的、过于细节化的传统人事管理业务外包出去, 由其他部门或成立“员工事务部”之类的机构去管理, 人力资源部将专注于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事务, 才能用全新的视野来构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 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
未来企业将实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 强调对员工的授权, 并把员工组成工作小组, 鼓励员工扩大自己的工作内容, 提高员工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在网络化组织中, 公司根据员工专长组成小组完成特定的任务, 这种工作小组通常包括各个方面的专家。这类组织一般更加强调员工的参与管理, 重新构造组织的边界,确保组织在未来的成功关键在于有合适的人去解决最重要的业务问题。在实践中, 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满足员工生活工作质量的要求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主动进行角色再定位, 从“权中心”(Power Center)角色调整为“服务中心”(Service Center)。同时, 企业拥有的学习能力, 也成为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规划, 动企业知识技能的资本化。企业要想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 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就要努力成为“学、教、练” 相结合的学习型企业, 引导全体员工不断突破己的能力上限, 创造真心向往的愿景, 培养全新、前瞻而广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健全绩效考评制度, 完善多重激励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要从战略高度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把人力资源看作企最重要的资源, 创造一个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 创出更大的绩效。此, 要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 压缩管理层次, 按照体制到位的内在要求和现代企业流程再造原理, 建立起“扁平式” 的管理体制;二是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等政策的灵活运用和细致实施, 提高专业化程度和运作效率, 在突出主同时又便于对辅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和经营机制转换, 拓宽富整自身的战略行为, 确定下一步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衡量指标。
(五)强化企业文化作用,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软推手。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人员言行的集合,是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生产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综合反映。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崭新的管理文化,企业文化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它从更高的起点来研究企业管理,寻求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这与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来进行开发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获取价值最大化的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一致的。因此,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核心地位的逐步确定,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深入结合,将带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新局面,为人力资源资源管理注入思想和灵魂,将带来企业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通常简称电梯)、倾斜方向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我国电梯行业历经30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社 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设备,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实现 我国建筑业“节能省地”的国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同时电梯又因其功 能与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列为特种设备,其发展状况也一直为政府和人民群众所关注。
第一部分: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中国电梯业受到外资各种“蚕食”措施影响,原有的各大国企电梯品牌全军覆没,外资品牌垄断的市场份额曾经高达95%以上。近年来,一批民族电梯企业苦练内功,绝地反击,出现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电梯劲旅竞争的主战场,中国电梯业目前面临行业的重新“洗牌”,民族自主品牌应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支持等多方面有利因素,逐鹿天下,加快赢得更多市场。
外资品牌超强垄断 自主品牌借力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当时我国资金和技术双重匮乏的情况,国家决定引进外资,电梯业成为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行业。自1980年起,天津电梯厂、上海电梯厂、沈阳电梯厂等国内较大的电梯企业,全部与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日本三菱等外资品牌合资合作,外资或合资品牌由此全面进入我国市场。
目前国际电梯市场基本由美国奥的斯、芬兰通力、瑞士迅达、德国蒂森、日 本三菱、东芝、日立、富士达等八大名牌垄断,他们的销售服务网点遍布世界各 地广大中心城市,合计销量占到全球总销量的90%以上。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全世界所有知名 电梯企业来华投资,我国电梯市场也给这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梯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外资电梯知名品牌或者挑选国内知名的电梯企业作为合作伙 伴,或者独资建设世界一流的工厂,配置顶尖的设备,引进最新的技术,培训一流的管理人才,纷纷把自己的生产重心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了中国。这些国外电梯 知名企业因此长期以来垄断了中国市场70%以上份额,我国电梯行业也成为了引 进的外资先进技术最多最全的行业之一。
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截至2010年,以奥的斯、上海三菱为代表的大型外商 独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了我国电梯市场70%的市场份额,进口电梯占据了1%的市场 份额,民族企业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
外资品牌在初期进入的时候,确实有其自身的技术、品牌优势和在我国所享有的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迅速垄断了国内市场,在合资初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但外资品牌的进入对于促进我国电梯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加速了民族品牌企业的发展。比如在整机生产企业中,外资品牌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让民族品牌提速发展;在电梯配套件企业中,从为外资品牌配套的过程中,也提高了配套水平。由于整机和配套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电梯自主品牌全面发展。
业内人士也认为,电梯行业的特性,也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整机制造商需要掌握的行业技术众多,对产品设计和制造、机电集成技术以及产品的售后安装维保的要求高。进入电梯行业特别是整机制造领域,对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安装维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都较高,需要一定时间的技术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同时,电梯作为终端消费品,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明显。品牌往往成为人们在选择电梯产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建立良好的品牌并获得市场的认可,也必须经过市场一定时间的不断检验。
中国成为全球电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梯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大型商场等城市建设投入的增加,电梯市场需求量因多方面需求得到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份额中,外资品牌占国内电梯市场的75%左右的份额,民族自主品牌约占25%的市场份额。但我国民族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在资金和品牌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自主品牌加速崛起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量民营企业开始介入电梯行业,从为外资企业做配套或者与外资企业合资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消化技术,借鉴外资企业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安装维保体系、管理模式等,自主品牌电梯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逐步发展到目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开始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涌现出如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等自主品牌企业。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基本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电梯生产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
江苏省吴江市地处沪、苏、浙交汇中心,是我国电梯生产的重要核心区域,全市拥有电梯整机生产企业30家、配件企业150家,形成了一个以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电梯、扶梯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已经列入江苏省100个重点培育产业集群。
制约我国电梯行业发展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技术因素
电梯整机制造行业是一个集机械、电气系统于一身的技术密集性行业。在核 心技术的取得、资金的准备、技术人员的储备、技术开发规范化管理机制的建立 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障碍。部分大型电梯整机生产企业能够掌握电梯整合设计 技术、驱动技术、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产品的性能。掌握这 些核心技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保持技术的先进性更需要靠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建 立的系统化的研发机制、储备的研发人员及不断更新研发与试验设备。新进企业 很难短时间内掌握电梯的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及研发团队的建设也很难达到现有 大中型电梯整机生产企业的水平。2)资金因素
电梯行业的生产制造方式是依据产品销售合同订单生产制造。在80年代,就有专家考证电梯生产企业的生产数量达到1,500台以上时才能明显降低成本,从 而具备生产规模效应,各地区电梯销售机构销售数量超过200台时才能达到营销 规模效益。因此电梯生产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生产设施和营销网络的建设才 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因为电梯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 电梯产品的研发当中,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先进性,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不会被淘汰。3)销售与服务网络因素
电梯产品通用性较差,电梯生产企业需要全面利用其整合技术,根据客户的 需求设计、采购、组织生产,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这就需要与客户保持频繁 的沟通,建立起体贴的驻点服务,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电梯销售以后的 安装、维保等服务也需要及时、高效、高质的进行。因此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建 设是企业保证其产品销路顺畅、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保证。目前国内大中型电梯 整机制造企业都已经经过多年的积累,建立起了覆盖全国乃至海外的销售服务体 系,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广泛的销售服务网络。4)资质许可因素
电梯生产企业需强制执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及《自 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等行业标准。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 式的决定》,电梯生产企业需具备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这 些因素使得只有具备执行国家强制要求的电梯行业规范标准并取得资质许可的 企业才能生产电梯。
第二部分:我国电梯行业发展趋势
2009年,面对外需趋弱、内需不足的整体市场条件,电梯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房地产成交量一路萎缩,直接导致了各大电梯厂商的销售业绩大幅下滑,随着企业订单量的锐减,多数电梯企业库存积压严重,更有一些外资品牌电梯巨头甚至考虑改变在华投资策略。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中国经济V 型复苏,收益最大的房地市场回暖带动了电梯产销量的逐步上升,但电梯产业形势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国际盛会以来,在国内掀起一场以“节能化,环保化,科技化”为导向的电梯革命。这预示着,新一代绿色节能电梯和高科技智能电梯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另外,政府采购项目已成为电梯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此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和基础建设领域,且投资力度不小,将为电梯行业打开新的局面。
我国未来电梯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暂行规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 件,装备制造业均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之一。根据《中国名牌产品“十 一五”培育规划》,电梯行业所属的通用设备制造业被列为重点培育行业之一。根据国家公布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政府将优先采购国 内自主创新产品。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促进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速度和产业升级,提 高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水平的大环境下,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产品质量较高、生 产工艺较先进的大型本土电梯生产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2)电梯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人口的老龄化、建筑行业的进 一步发展、现有电梯的不断更新改造、既有旧楼加装电梯的大量需求,电梯市场 需求量未来若干年内仍将快速增长。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仍将是全球最 大的电梯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出口方面,2001年-2010年我国电梯的出口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2008 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电梯出口也将逐渐回暖,其中以博林特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品牌在很多电梯产 品的技术和质量上具备了和外资大型电梯制造企业抗衡的实力,因此在我国未来 电梯出口市场逐步回升的情况下将面临良好的发展前景。3)本土电梯企业的技术不断进步
我国电梯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经历了20多年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 精的发展历程后,我国本土电梯企业生产的中低速电梯产品已在技术上全面赶上 了外资大型电梯企业;而对于电梯下游消费的主要行业普通住宅和基础设施来 说,中低速电梯已能够满足其使用要求。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楼盘不断“拔高”,公共实施不断升级,电梯行业便成为其最迫切的需求,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准不平衡、人口密度差别大、城市化水平不一致等因素,中国国内电梯业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无论从在用电梯分布还是新增电梯分布均出现严重不平衡。特别是人口众多的省市,如山东、四川、重庆和河南等人口大省份的电梯拥有和增加均处于较低水准,因此借助区域振兴,此类二、三线城市的升级电梯需求会出现更大幅度增长。
目前,电梯行业中应用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微机控制与PLC控制,其中微机控制仍是主流的控制方案。尤其在垂直电梯中,超过90%使用微机控制。这主要得因于微机控制的高灵敏性与低成本、CPU的高运算能力与高抗干扰能力。PLC则在简单的逻辑控制与可靠性方面比较占优势,因此在自动扶梯上应用比直梯更为广泛。
未来高速电梯也会是一个发展方向。乘梯的舒适感及电梯的启动与停止时的平滑过度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微机控制仍会是主流,但PLC的高可靠性及容易维护的优势也会让PLC有更多的应用。微机控制与PLC控制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性化设计。
电梯的驱动方式包括变频驱动、直流驱动、液压驱动、双速电机等,目前变频器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电梯驱动。变频器应用在电梯的提升与门机上。垂直电梯与自动扶梯等都会使用变频器来提升,直梯的门机上还会用到小功率的变频器。用于提升的变频器规模是22.8万台,应用于门机上的变频器规模是13.2万台。
低压电气在电梯上的应用主要是接触器与继电器。继电器是用于控制回路中电气设备的转换开关,在传统的电梯中也用来进行整个系统的电气控制。但应用起来逻辑关系比较繁琐,现在已经逐渐被淘汰。接触器是用于远程闭合与切断电力回路的电器,它的电力触点利用电磁系统予以闭合。
09年电梯行业的继电器市场容量是4400万,接触器的市场容量1.36亿。继电器作为电梯的控制系统已经成为过去式,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继电器与接触器在电梯的市场中正在逐渐饱合,未来几年里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增长趋势会放缓。
作为经济复苏的受益产业之一,2009年我国电梯行业表现不凡,成为全球电梯生产量及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电梯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垂直电梯和扶梯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整个全球市场的一半和三分之一,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年产值超千亿元,电梯市场可谓前景广阔。
2009年我国电梯年产量比2008年的25万台约增长5%,出口减少30%左右,国内市场增长13%。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出口减少30%,约1万台。国内市场需求较大,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上升的幅度有所减缓。
我国是少油富煤的国家,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来生产液体燃料以补充石油供给,是21世纪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大议题。
在众多的汽车燃料的开发研究中,醇类燃料是替代石油燃料中的新希望,其中甲醇燃料成为首选。
醇类燃料属于可再生、清洁型能源,但由于技术问题,目前使用的是E20乙醇汽油「汽油中含20%乙醇」和M10「汽油中含10%甲醇」、M15「汽油中含15%甲醇」甲醇汽油。甲醇汽油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全面推广使用。我国也已经开始引进和推广甲醇汽油,并已被纳入“十一五”规划。
1、亚甲醇的产量、市场与价格
2006年,我国甲醇生产874.7万t,进口甲醇112.7万t,出口19万t,表观消费量968.4万t,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67家,产能合计为1344.4万t/a。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42个「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生产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其中,“十一五”期间可以投产的项目为35个,产能合计1198万t/a。
预计到“十一五”末期,我国甲醇生产企业将为200家左右,产能将达到2500万t/a至4850万t/a。
近15年来,我国甲醇消费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主要消费领域依然是传统的化工行业,而其他行业消费比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有燃料甲醇汽油未来的发展对甲醇消费有所促进。在化工领域,甲醇仍主要用于甲醛、醋酸、MTBE、甲胺、二甲醚等的生产。其中对甲醇消费增长推动最大的仍是甲醛和醋酸。预计到“十一五”末,甲醇总年需求量约为1900万—2500万t。而同期的市场年需求量,包括甲醇汽油市场在内,约为1800万—2100万t,与目前已建、新建的甲醇产能基本平衡。但如果甲醇汽油、二甲醚相关标准颁布较晚,市场准入政策不能出台,甲醇汽油不能按预期上市,约1000万t/a的甲醇潜在市场将会落空,则甲醇产能就会过剩。
1998—2000年,我国甲醇最低价格曾到过800-1000元t。2003—2006年,甲醇最高价格一度超过3800元t。随着化工行业景气高峰期的离去「预计在2008年前后」以及甲醇产能的迅速增长,预计甲醇价格将会逐渐回落。预计2008—2010年,甲醇价格将下降到2000-2500元/t
近年,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对MTBE的使用争论,使MTBE发展受阻,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也未被大范围禁用,但对MTBE需求的增长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甲醇在该领域的前景不容乐观。
甲醛产品的出口已受到制约,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甲醛用量限制的规定也逐步出台,如淘汰了部分甲醛含量高的油漆;限制了胶合板中甲醛型胶粘剂的用量等,绿色建材标准的实施对甲醛行业有一定的冲击。
醋酸消费约占全球甲醇需求的7%,可生产醋酸乙烯,醋酸纤维和醋酸酯等,其需求与涂料、胶粘剂和纺织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虽然我国目前醋酸生产多采用粮食发酵法或乙烯法,但以甲醇为原料合成是醋酸工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新建的10万t/a以上规模的几套醋酸生产装置都是采用以甲醇为原料的工艺。
山西省正在实施发展甲醇汽车计划,争取用5-10年时间,把山西省建成“国家燃料甲醇生产基地”和“清洁燃料「甲醇」汽车示范地区”。因此,甲醇作为燃料的应用普及对甲醇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势头。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建材、室内装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增长,而甲醇的下游产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应用在上述领域。
今后几年,碳一化工的一些热点产品,如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二甲醚等对甲醇的需求量将有较快的增长。总之,国内甲醇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作为重要的有机原料,甲醇衍生物生产仍将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2、甲醇生产情况
我国甲醇的合成装置基本上使用煤、油、天然气三种原料;现代甲醇生产技术几乎均为低压法。英国ICI公司和LURGI公司的低压甲醇生产技术占全世界甲醇总量的70%以上。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运行大型甲醇装置已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基础:水煤浆为原料的大型气化炉已运行多年,可实现长周期运转;新型水煤浆气化炉与干煤加压气化炉正在积极开发中;各种低能耗的天然气蒸汽转化技术均已掌握;低成本以空气为气化剂的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技术已经开发;多种的脱碳、脱硫工艺已成熟用于工业生产;变换、精脱硫、甲醇合成催化剂均已国产化;新型甲醇合成反应器已形成专利技术;精馏装备已达到节能和优化水平。目前国内已掌握了建设10万-30万t/a单系列甲醇装置的设计技术。
国内甲醇装置规模仍然较小,且多采用煤头路线,单位产能投资高,约为国外大型甲醇装置投资的2倍,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提高,影响成本竞争力。而以中东和中南美洲为代表的国外甲醇装置普遍规模大,公用设施分摊投资少,且采用天然气路线,单位产能投资大幅下降,成本竞争力大为增强。
目前,国内最大的甲醇单套装置的规模为40万t/a,主要的生产企业有榆林天然气化工公司、四川维尼纶厂、上海焦化有限公司、蓝天集团光山化工公司、大庆油田化工公司和内蒙古苏里格化工公司等,生产规模一般在18万-40万t/a。中海油海南60万t/a装置和日本三菱瓦斯在重庆建设的85万t/a装置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甲醇装置。
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装置能耗低,许多厂家都采用低压合成甲醇技术,使用的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为:美国C79-
2、G106;西德LGl04、日本M-
5、丹麦LMK、LMK-2R和MK101以及国产NC307型。
甲醇合成催化剂应向低温、低压、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热稳定性和高机械强度方向发展。
国内甲醇装置技术、设计单位:西南化工研究院、山西煤化研究院、山西大同第二设计院、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公司,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华东理工大学等。
3、甲醇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清洁燃料
从微观上看,利用煤或天然气生产甲醇,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技术成熟,甲醇价格合理;从宏观上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石油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已充分显现。
我国已成为汽车大国,汽车保有量增长也刺激了国内车用柴油、汽油需求的快速增长,2000年我国柴油消费量为6924万t,2005年我国达到10968万t,2000—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9.6%。2006年,我国柴油消费量达到11646万t,其中75%左右的柴油用于交通运输。解决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
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美国能源研究与发展署研究认为,甲醇是最有希望的内燃机替代燃料。甲醇汽油是一种高辛烷值燃料。在常温下,甲醇是液体,其储存、输送、使用都和汽油、柴油一样方便。添加甲醇可显著降低有害物的排放量,是一种清洁的车用燃料。甲醇汽油经发动机燃烧比燃烧90号汽油的排气中有害物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轻,美国「DOC」研究中心对10种汽车使用含甲醇5%-10%的汽油行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汽油发动机上用甲醇汽油时,燃烧排气中的一氧化碳比汽油减少了30%左右,氮氧化物比用汽油时减少30%-50%,未燃烧碳氢化物减少30%-60%。甲醇汽油的开发有利于城市的环境保护。甲醇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清洁燃料。
4、甲醇作为燃料的利用形式
4.1 汽油掺烧甲醇
汽油掺烧甲醇在国际上已有应用技术,我国四川部分地区有较长期的甲醇和汽油掺烧应用,掺烧比约为3%-5%的甲醇。“七五”期间,原国家科委在山西省曾组织较大规模的甲醇汽油掺烧试验示范,掺烧比为15%-25%的甲醇。试验和应用实践表明,低比例掺烧甲醇「3%-5%」和纯汽油燃料相比,发动机未做任何变动而工况和性能不受任何影响;15%-25%甲醇和汽油掺烧后,应对发动机系统适当予以调整;甲醇燃料「M85以上」,通过国家甲醇汽车示范工程50部甲醇把客车的试验示范,在甲醇汽车制造、发动机技术、燃料贮存和运输、燃料配制、加注、车辆特殊技术与维修、监测及数据分析、营运管理等多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果,可资推广借鉴。如果甲醇燃料汽车能在近期实现灵活燃料化,即可使用汽油与甲醇任何比例混合的燃料,由燃料传感器识别成分,通过电脑提供发动机最佳运行参数,便可加快普及推广甲醇汽车的进程。
4.2 甲醇裂解
目前,甲醇裂解在汽车上的应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催化剂裂解,另一种是等离子体裂解。甲醇裂解后成为H2+CO气体直接进入气缸燃烧,其燃烧特征是燃烧温度低和在贫氧下能够充分燃烧,因此,可达到较好的环保效果,油耗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目前,以催化剂裂解形式的甲醇汽车已在云南和北京的两个科技企业研制出来并有实际应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也开发出等离子体甲醇裂解技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改装昌河牌微型车和492型化油器甲醇车将于2007年底投入运行。
4.3 甲醇燃料的间接应用
二甲醚燃料和MTBE的应用。二甲醚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柴油机替代燃料,可以首先在城市公交车辆、城市内使用的轻型车及载重车或城市出租车上使用。此外,二甲醚还可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炊事燃料使用。MTBE是甲醇和异丁烯的合成产品,主要是代替四乙基铅作抗爆剂。随着环保对汽油无铅化要求的提高,以甲醇为原料,制造汽油添加剂MTBE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增加。同时,MTBE还可作为中比例甲醇和汽油混合掺烧防止燃料分层助溶剂来使用。
4.4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FC是燃料通过电化学作用,直接变成电能的电化学连续反应装置,可用于驱动电动汽车和发电。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已生产出甲醇燃料电池汽车样车,并在2004年实现了商品化。在2007年6月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也展出了甲醇燃料电池汽车样车。预计,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模式,甲醇燃料有望成为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燃料之一。
5、甲醇汽油的现状
5.1 使用情况
目前市场上有M5、M15、M19、M45、M60、M85、M100甲醇汽油。
M5、M15甲醇汽油都不需改变发动机的结构,可直接使用。
使用M5甲醇汽车燃料,经实验,结果表明不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其消耗量与汽油相同。德国和欧盟都允许使用,许多加油站都使用过M5甲醇汽油,国外一些炼油厂曾生产过M5甲醇汽油,使用中未发现不良影响。尾气中NO、CH的含量明显降低。但经济性不明显。M15甲醇汽油是由90号汽油、甲醇及一系列助溶剂组成,从1999年3月2日起,采用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配制的M15甲醇汽油,在桑塔纳、桑塔纳2000、红旗及东风牌卡车上试用,共消耗3000LMi5甲醇汽油,运行距离约30000km。据资料介绍:使用M15甲醇汽油与汽油相比,百公里可节约1.9元。
“六五”期间,国家科委组织交通部负责将M15甲醇汽油研究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山西省组织由480辆汽车,并建有4个加油站的营运规模:“七五”期间国家科委,中科院负责将492发动机改装烧M85甲醇汽油技术列入攻关项目,“八五”期间进行了中德M100甲醇燃料科技合作项目,有8辆全甲醇桑塔纳轿车在北京行驶,并建有一个加油站,同期国家把低比例M3、M15甲醇汽油列入攻关计划,在江苏、四川、河南、重庆等地有数百辆汽车投入运营试验。1996年由国家科委、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中科院、清华大学、化工部、山西省等单位,参加并完成把煤转化为汽车燃料的课题研究,有50辆示范甲醇中巴车投入商业使用。
低比例甲醇燃料的应用技术已有较大突破,局部地区短期运行结果表明,可直接代替汽油,不必添加助溶剂和腐蚀抑制剂,已初步具备推广的条件;使用中比例甲醇燃料,不需对发动机进行改造,但由于发动机以及电喷系统等均需进行必要的改造,还需做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
高比例掺烧甲醇有两条途径:一是改变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二是添加甲醇改性剂。M50甲醇汽油就是不改变发动机的结构,添加一定量的改性剂调配制成的甲醇汽油,其燃烧传播速度、汽化热值、互溶性、爆发性、加速性能等方面接近、超过国际清洁汽油,实际辛烷值超过100
目前市场上有漯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M50甲醇汽油。该公司选用丰田型、桑塔纳2000、普通桑塔纳、松花江面包型四辆车,分别使用90号汽油和M60甲醇汽油,在漯河市至许昌市城区道路、高速公路及107国道上进行实际行车试验。四辆车使用90号汽油百公里耗油平均13.54L,使用清洁甲醇汽油百公里耗油平均12.36L。使用清洁甲醇汽油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1.18L,可节约5.46元,节油率为8.7%。
M100全甲醇燃烧装置是对传统汽油发动机的供燃料系统、供热系统、变速箱等进行重大改进,改进后的发动机可100%燃烧甲醇,不用汽油;可提高甲醇燃烧的雾化程度;燃烧充分,杜绝了放炮现象,运行成本比汽油机降低了25%;动力性与普通汽油发动机相当。甲醇汽油消耗汽油少,有利于节约能源又由于燃烧充分,尾气排放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减少55%-90%,环保效果突出。甲醇汽油的成本较低,车辆使用甲醇汽油比传统汽油油耗可降低7%—25%。由于甲醇可以由煤、植物纤维转化制得,可持续再生,能节约大量石油资源,解决21世纪全球能源严重短缺问题,甲醇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市场空间很大。
5.2 甲醇毒性和安全性
受假酒事件影响,甲醇毒性问题很受人们关注。实际上甲醇和汽油一样,在化学上都属于中等毒性物质。甲醇是不可饮用和溅入眼中的。北京医科大学的三院职业病科和眼科共同进行了为期三年详细的连续跟踪检查,并和不接触甲醇的人群进行了对比。结论是,只要遵守操作规程,没有发现人体健康有异常。我国从事甲醇汽车试验研究了20年的人员,以及现在仍在驾驶甲醇汽车的司机,也未发现健康有异常。根据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报告认为,醇毒性对水生物影响比汽油小。用百分制打分「100为最高毒性」评定LD50「半数致死量」毒性评价如下:汽油为100,乙醇为50,而甲醇为30。
我国生产甲醇已有数十年历史,也从未发现甲醇工厂工人有甲醇职业病。实践证明:只要遵守操作规程,甲醇作为燃料是安全的。
6、市场展望
目前,石油化工行业进入景气高峰期,甲醇价格一直处于较高位置,生产企业盈利水平大为提高,各地甲醇新建项目陆续开工。由于甲醇燃料发展前景广阔,引发了国内对甲醇装置的投资热。
甲醇能登上我国历史舞台,是因为我国能源遭遇了短缺危机。这个与国家能源安全联系在一起的化工产品,也因此被赋予了一种特殊身份,变成了一种“准战略物资”。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上看,“甲醇”不仅是一个经济词汇,更是一个政治词汇。甲醇过剩不过剩、甲醇产
业有没有未来,并不取决于市场,而是取决于国家能源政策。
7、发展甲醇汽油的几点建议
「1」汽车工业需要稳定的新能源。我国正探索各种新能源和新汽车,如甲醇汽车、乙醇汽车、燃气汽车和电动汽车。这种频繁的燃料变动,使汽车的研究、开发、使用造成很大困难。难于长远规划和研究开发出高水平的汽车,并难于组织大量生产。我国亟需选择和尽快发展像石油那样长期稳定的百年汽车新能源,为新世纪汽车持续稳定的大发展提供保障。「2」要全国统一的能源。因为汽车的运营半径几百公里以至上千公里,要跨省区行驶。如果各地采用不同的能源,如在山西用甲醇,河南用乙醇,北京用天然气等,汽车将难于跨省区行驶。
「3」放弃天然气、乙醇、蓄电池汽车能源。天然气难于运输,只能在有气的地区使用,不能普及全国城乡,天然气要低温高压缩成液体,供输系统投资大,投资是醇类供应站的10倍以上。只为少数城市车用,难能组织汽车的大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用粮食制取乙醇作为车用燃料是一种消化陈粮的短期做法,乙醇价格太高,普及使用乙醇汽油需国家大量的财政补贴,同时乙醇汽油损伤油箱和化油器,影响汽车使用寿命。近期召开的国务院179次常务会议决定,今后将不再新上粮食乙醇项目,现有的粮食乙醇定点项目也要逐步转为非粮路线;由于耗资巨大,煤制油今后不再建新的项目。国务院的这一决策,给各地一哄而起的粮食乙醇、煤制油投资冲动踩了刹车,避免了我国在探索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之路上再走弯路,同时给国内煤制甲醇燃料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蓄电池汽车续驶里程只有100km,只能在城市中使用。
「4」甲醇汽油的推广需要政府制订相关政策,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推广煤基甲醇燃料发展迅速,但推广进展并不顺利,这已成为制约醇醚燃料发展的瓶颈。为此,山西、陕西、四川和黑龙江等地分别制订和颁布了M5、MIO、M15车用甲醇汽油6个省级地方标准。2006年以来,为论证甲醇燃料的可行性,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能源办、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环保总局、林业局、国家标准委、清华大学等部门和单位,组织近百名专家分5个专业组赴河南、山东、辽宁等地进行专题调研,结论是“煤基液体燃料具有较好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基础,是今后三五十年主要过渡性替代燃料,是可能将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维持在50%左右的现实选择”。而甲醇汽油的国标也在加快制定中,其中高比例甲醇汽油拟于2007年完成,低比例甲醇汽油标准拟于2008年完成。况且,这次国务院对发展过热的粮食乙醇、煤制油踩了刹车。可以预期,作为一种经济可行、节能环保、利国利民的替代能源,甲醇燃料投入使用指日可待。
「5」改造甲醇汽车与甲醇燃料输配系统的建立必须同时进行。
一、企业创新的特点及应用
企业创新涉及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其各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孤立地考虑某一方面的创新, 而是要全盘考虑整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各方面创新是有较强的关联度的。企业的创新投入系统要分别与各个部门发生关系, 在投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原则有:要满足创新企业最低必要资金的需要作为筹集的数量目标;是应当把创新的能力作为投资的重要条件;是要把投入产出风险作为投资的评估条件, 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还款保证或能力;是考虑从什么渠道取得投资的资金。由此可见, 企业的创新决策是多维决策。
企业创新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企业系统的每一个层面, 然而由企业高层来决策的创新项目来说, 则只涉及到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悠关的重大问题。诸如一个企业实施提高竞争力的战略, 其决策的重点在于提高规模效益, 增强竞争力。其必须是明确所追求的足“效益”, 而不是“规模”;是为了“提高效益”而增强竞争力, 而不仅是为了“扩张规模”。所以, 其决策的要件是效益, 关联的问题是规模。
对企业的高层决策来说, 创新决策包括如何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对创新机遇进行预测;如何保住市场的份额, 对以创新为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各种商业活动的决策;如何通过创新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组织形式, 建立最佳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的管理决策。
企业高层创新决策面对的是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各项重大决策。而企业的每一项决策必定存在各种阻力。其阻力主要来自于: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 整个企业处于惰性状态, 缺少创新所需的内部条件;企业可能受发展空间的制约, 创新动力受阻, 而一般的局部创新, 从效益评估的角度看, 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不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滞后, 影响创新决策实施效果;企业高层决策者的创新意识薄弱, 或者创新决策能力不强, 害怕创新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要消除创新决策阻力的影响, 企业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以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决策的动力, 从而保证创新决策的顺利完成:要形成“创新式”的思想意识, 将创新意识贯彻到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去, 同时要渗透到管理的全过程;要认识同行业企业之间能跨越企业组织的边界, 实现合作, 要创造一个集中优秀人才一起工作的环境;将企业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组织, 克服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惰性, 改造进入成熟期的企业, 对其进行改组“翻新”, 以保持竞争和创新的欲望;把企业高层决策系统看成是自学习子系统, 因为只有形成自学习子系统的大系统才能算得上高级系统, 而具有为自学习功能的决策系统应该对创新决策有很强的倾向性。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严重冲击世界经济, 对我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形势下, 企业更不能在乎短期利益, 而放松自主创新。其要在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下, 大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理念创新
创新是通向成功的一条非常有效但也非常冒险的道路。在当今的许多企业中, 任何一家不对创新保持高度敏感的公司都是在冒险与丧失其竞争优势, 而且其员工会养成一种非常危险的氛围和风格, 即对外界的事情不闻不问。因此, 企业的创新首先在理念上要形成鼓励冒险与宽容失败文化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人们敢于冒险、敢于突破前人、敢于超越自我、勇于攀登新的技术高峰。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不断改善企业创新环境, 逐渐形成了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二) 符合市场需求
提出“创新”理念的世界著名管理学、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曾指出, 检验创新是否“合格”的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这项创新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 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他提出此观点的近百年时间中, 熊彼特关于创新的理论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对于“创新”一词最好的解释与定义。由此笔者不难看出, 对于企业来说, 创新行为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即无论其成果是产品、技术还是制度, 都应该是可以在市场上对企业起到推进作用的。也就是说, 企业的创新是应该满足市场需求的。
(三) 技术创新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加剧,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成为寻求一条更具价值的创造财富的可能途径。这种可能途径所带来的利益就是技术创新的预期价值。因此,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 必须寻求一条更具价值的创造财富的可能途径, 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 以创造出更具价值的财富。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时, 要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内外部因素, 采用引进技术的战略, 以便企业用较少的资金和人力, 获取较为先进的技术, 可以为企业赢得市场机遇, 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物力、人力、财力;采用技术渗透和创新战略, 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从长远发展来看, 企业应当选择以基于自主研发的自主创新战略为主,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新工艺运用方面的作用, 从而采取有力措施激励科技研发人员投身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以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搞好企业创新, 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决策是一个广义的决策, 是一个在决策理论意义上的完整的决策过程。整个创新决策的形成过程包括几个阶段:
(一) 发现创新萌芽
所谓创新萌芽, 就是指出现在企业的经营或管理的应有状况与实际状况的差距或者找到企业可以发展的新的机会。决策者要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创新的萌芽, 并予以确认。要抓住创新的特征, 对创新萌芽准确把握, 从而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工作效率, 以确保决策方案的质量。
(二) 确定创新目标
目标是决策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决策目标要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来确定。在确定目标之前必须坚持开发企业创造力的“无成见原则”。
(三) 拟定创新方案
即根据目标提出两个或两个以的可行方案供比较和选择。对于重大创新决策来说, 其应该防止在提出方案时存在因各企业利益关系差异而产生的“误导”现象, 即只提对某个或某些方面有利而对整体不一定有利的方案。因此, 决策过程要尽量将各种可能实现的预期目标的方案都设计出来, 以避免遗留那些可能成为最好决策的方案。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 备选方案的提出要求:
1. 既要确保足够的数量, 更要注意方案的质量。其在拟定创新方案时, 还必须考虑到创新决策的特殊性, 注意不要将可能导致影响整个企业战略的创新看作是一般的创新而只拟定一般的方案。
2. 利用企业的优势, 决策系统要了解并协调许多相对熟知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要提出跨功能部门或者能全面完成任务的团队式决策方案。
(四) 选择方案
即对拟定的多个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从中选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其要注意从发展战略的长期性考虑问题。选择的方案对于孤立意义而言不一定是最优的方案。只要能实现和符合预期的目标, 同时费用低、对企业的负面效果小、风险低的方案就可以认为是合乎条件的方案。
(五) 执行和反馈
方案的执行是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在方案选择确定以后, 就可以制定实施创新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其在执行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 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 保证方案的正确执行。
2. 由于企业的重大创新决策所涉及的企业和人员很多, 因此要确保有关决策方案的各项内容为所执行的人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
3. 涉及执行决策的不同层次的单位和个人要有良好的组织系统来协调, 特别是技术创新或组织创新决策的执行更应如此。
由于创新是企业内部新的尝试行为, 而且其决策是不确定性决策;其执行路径和手段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其一定要保持反馈路线的畅顺, 使反馈信息能及时传递到决策系统, 以便于决策系统能及时对不适当的决策指令进行修正。
三、结语
我国应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并将企业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其应当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 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除此之外, 我国还要帮助企业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组建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要帮助企业依托行业或行业龙头企业, 采取“企业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建设模式, 以解决企业产品研发的技术和人才依托问题。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该应当抓住机遇, 通过创新而实现其可持续地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企业创新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为我国企业创新走持续、稳定及健康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发展趋势
Abstract: It is discussed the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is article, the certain view has been provided for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to go the roads on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stable and healthy.
Key words: the enterpris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status ,the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市场接受为准绳,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因此而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市场行为;
b)、技术创新的重点是研究和采用新的生产科学技术,以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c)、技术创新的成效要拿到市场上去检验,检验的标准就是能否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
d)、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构思、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的环节与过程;
e)、技术创新对企业而言更主要地是一种机制,其实现是企业各种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2、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与分析
a)、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创新的机制。
江泽民同志在与科学家座谈强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对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能否创新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竞争的根本。就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从而创造市场优势。
目前我国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即其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但其在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中国的专利发明数只有美国、日本的1/30和韩国的1/40。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即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如何改变世界价值链上我国的低端地位,成为具有我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日益提上议程。
b)、美的集团技术创新模式
我们就以家电行业为例。美的集团就是通过“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其领导人何亨健所说:“在美的,唯有不变的就是变”。美的成功的核心是创新。其不变就是死路一条,即只有不断变革才有生存空间。在家电行业仍热衷于“价格战”、“概念战”之时,作为企业这个体系来讲,还是坚持四个字,即自主创新。因为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你才有话语权。只有领先的技术,才能带动别人,帮助别人。
美的集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领先于竞争对手。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美的集团的一大竞争优势。这源于其技术创新。美的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始终坚持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以“高起点、高投入、高品质”为产品技术开发的战略指导,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美的集团逐渐形成了其独特、高效、成熟的技术创新机制。
早在1993年,美的集团与在空调领域以技术领先著称的日本东芝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即引进东芝技术生产美的空调。引进东芝技术后,美的空调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更加提升。其实,不仅仅是空调,美的集团在其它产品领域的发展也集中体现了“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创新”的技术发展模式。美的集团始终把技术引进作为一种手段,把自主提高、创新视为最终目的,随时追踪世界家电行业的先进技术、工艺、新产品发明,快速引进、快速消化、快速吸收,形成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设计、模具设计、电子控制和系统设计四大核心技术。
据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平均每天产生一个专利。事实上,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最核心的基础,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强大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c)、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必须以科技同经济相结合的创新观念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商业利润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的民间性科研开发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利润动机和市场信息的支配,企业技术创新方向对消费者需求的动态极为敏感,技术创新战略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点是着眼于研究开发消费者需求量大、需求紧迫、开发周期短并且投资少、收益高的项目。正是这样的技术创新机制,才能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器。产品创新的技术只有真正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才能获得广泛市场认可,才能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d)、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成长路径,决定着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的大小。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积极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实现跨跃式发展,即将技术创新最终转化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企业发展只有坚持自身的模仿创新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模式,坚持“自主研发”和“拿来主义”并行,才能打造拥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3、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其应对变化,只有不断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a)、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周期性循环过程。其一般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从表象上看,企业从创业期到成熟期,主要是一个实力逐步积累、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其表现为企业经济能力、包括资产占有能力的不断壮大。其实,在表象之下,还客观存在着一个与之平行的过程,即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业期,其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从头开始。创新是企业的主题,企业因创新而建立。在成长期,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体系设计、新领域的选择和产业多元化。而这些正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的具体表现。在成熟期,经过创业期、成长期不断的创新和积累,企业逐步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即企业步入生命周期的高峰状态。在衰退期,企业的经济业务出现停顿和下滑,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存在问题。这时,企业需要查明原因,及时调整,梳理出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要想在高峰状态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就必须高度关注自身各方面状态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可能变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其创新能力将明显早于其经济状态而首先开始下滑。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企业创新能力的变化通常要比企业经济状态的变化早一个相位。企业的创新能力的下滑是企业经济能力下滑的征兆。我国很多企业的兴衰起伏,都证明这一观点。为此,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和发展,并有意识地借助创新来平抑经济发展的起伏波动,对企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b)、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就企业创新的动力而言,主要一下几点:
首先,创新动力的政策因素。从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如果能把保持和发展企业的创新动力建设上升到发展经济的核心部分,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体系,并从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文化氛围、中长期投资以及法制、基础设施等方面结合创新动力建设长远考虑,则会大大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就一个国家而言,其主要有:管理机制、人才机制、文化氛围等三点。
其次,创新动力的理念因素。企业创新能力不同于综合能力。企业创新是一个极少数人参与的工作,是需要极少数精英人才全情投入才能开展起来的工作。其绝不能发展群众运动。创新活动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创新意识和技术水平及技能,以及对相关内容的敏感性。创新活动的核心人员更应该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才能和领导才能。因此,创新需要提高资源的密集度,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发掘精英人才,不断培育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后劲。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把创新搞成群众运动,就会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效率下降,从而无法真正谈创新。
再次,创新动力的风险因素。创新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其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风险。一项创新成果从开发到稳固地进入并占领市场,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失败的可能性,即风险。其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据美国的一项公开调查显示:在美国大约每年开发的10,000项新产品中,有80%夭折于初期。而剩下的2,000项新产品,也仅有100项能真正取得技术和经济的成功。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创新产品,风险越大。因此,企业有关风险的行为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成为制约其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c)、创新对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
虽然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创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负作用。如果其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化解,将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伤害。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深度上对创新的定位偏差,会对企业经济运行形成干扰,即:基于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一些企业并未理解创新的真正内涵,却会拿创新做招牌,不是踏踏实实搞创新,而仅仅把创新作为表面招牌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甚至是追赶时尚的手段;还有一些企业过度重视创新,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门心思搞创新,从而给整个企业骨干队伍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带来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而且因为创新的风险性,如果创新过程中连续出现失败,就会严重影响队伍的士气,即影响企业对管理者的信心。
其次,在广度上对创新的过度偏重和广泛,会影响企业现有的市场、产品和现有工作质量的形象。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把一个产品在其市场生命周期中做到利润最大化。而如果创新速度过快,就会造成产品更迭过快,产品利润来不及显现就已经进入生命的末期,即导致相应的产品开发成本过高。如此这般,市场的恶性循环会将企业扼杀在不合理的经济循环状态。
再次,企业的目标发散也会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埋下生存风险。行业准入和进入是需要高额成本的。如果一个企业在没有足够准备情况下,仅通过有限的创新进入另一个行业,低估了市场风险,就会使一个原本运行良好的企业很快由于不适应新的市场氛围而衰落甚至灭亡。例如国内某知名企业集团,是通过儿童饮品起家的。其近年来始终占据国内饮品行业排行榜前列。在其品牌扩张过程中,借助品牌优势,该集团很快进入了童装领域。但通过几年的发展,童装已成为该集团的鸡肋甚至拖后腿产品。原因就在集团对因行业跨度过大而导致的行业准入成本过高估计不充分,而使品牌进行了不适当的扩张。
d)、解决创新对企业负面影响的对策分析
结合上述问题,其应当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实施前瞻式管理,保持创新能力的稳定与提升。
创新的动力不足,容易导致企业在经济管理上步入误区,即:一旦企业经济规模比较庞大时,管理者往往更看中经济效益而忽略创新,企业中创新的相对比重逐步下降,经济管理者会忽略持续创新-这一企业生存的核心因素,从而产生短期效应。其在表面上,淡化对创新的关注。其内涵则是,埋下了未来企业衰退的伏笔。因此,其只有采用前瞻式管理,保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保持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超前发展,开发市场、引导需求才是正确的企业创新理念。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能力的储备和培养。为此,要求企业管理者做好相应的市场预测、战略规划和战略储备工作。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方案的选择。而方案选择的标准是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和企业的创新战略。适当的方案选择是预防市场风险的必要手段。
其次,实施风险管理,以创新规避市场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难度远远大于创新的风险管理难度。而创新是允许失败的。由此,企业可以通过创新风险来转化或化解企业管理的风险。当企业储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时,这种能力将转化为企业预测市场风险并采取有效规避行为的能力。再者,要把近期的和远期的能力培养关联起来。要通过开发现有产品的替代产品引导市场需求,用创新能力竞争的方式取得市场竞争和经济竞争的胜利。换言之,用创新去取得经济实力对抗的胜利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手段。联合开发是实现近期和远期能力关联培养的有效手段。其在培养企业远期创新实力的同时,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分摊和转移创新开发风险。
再次,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推动创新能力发展。
企业文化是从观念、制度层面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从最深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代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创新文化是在基本价值和精神层面上提升人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最高体现。离开“人”这个主体,谈不上任何创新。企业文化对人的创新性的影响:
1)、是从价值观念上
这个人与另一个人,这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在对待创新的基本态度上是不同的。有的积极、主动,迎风弄潮,勇于开拓;有的被动消极,趋于守成,害怕创新。
2)、是从文化氛围上
一个好的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能让人思想解放,精神振奋,不断追求创新,即使在创新失败时,获得的也是鼓励和支持。创新文化是创新者的精神家园,在其滋润哺育下,火花可以结出果实,幼苗能长成大树。
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企业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其选择适应市场、适应用户的产品,去占领技术、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制高点,可以有效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表现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产制造技能与新技术、新工艺的整合过程;是企业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设计加工能力等生产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持续不断,因而具有持久性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向是满足客户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运用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因而具有价值性。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是同质的。围绕技术创新活动及成果的转换企业必定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即通过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技术创新过程具有互补性而技术创新成果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模仿。技术创新使各种资源的性能和结构得到了有效配置,因而其具有整合性。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延展性,可以在一系列产品中使用。就企业来说,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内部经验”,“内部人”可以在企业不同部门与项目中使用,因而又具有“内部延展性”。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育与维持需要企业长期投入。组织管理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有价值的资源使用基础之上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体现了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丁文斌等的研究结论中认为,企业文化不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其可能是调查对象为民营中小企业。在民营中小企业中,“家文化”比较强势,而“企业文化”由于没有专门提炼、整理而显得弱小。余伟萍等的研究结论中认为,行业性质和企业自身历史状况构成核心竞争力,对行业影响最大的行业政策以及自身历史,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企业经营理念都能在组织管理能力中得到最终体现。
4、结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妈技术创新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总是步人后尘,其就将永远受制于人,甚至会被无情的市场所抛弃。因此,只有在危机和挑战到来之前未雨而绸缪,不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才会使企业永远保持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
[2]、刘丽丽.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煤炭科学技术.2002(08):117-119;
[3]、阎军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
名人名言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9.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思路11-19
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07-03
我国酒店发展趋势07-09
我国军事发展趋势10-21
民营企业发展趋势10-30
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11-08
我国连锁超市现状与发展趋势06-07
浅析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7-12
浅谈我国医药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07-25
2022年我国管道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