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项目稳评机制存在的问题(精选7篇)
浅谈工程项目稳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杜伟(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430072)
摘要:从经济维稳、政府职责、责任追究、评估主体、评价方法等角度,剖析了我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试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推动稳评立法和制度建设、发挥投资主管部门及工程咨询机构的作用、建立地方政府责任约束机构和完善项目稳评方法体系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稳评机制;项目评价;优化措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2年8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简称《稳评办法》),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2013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印发了《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简称《编制大纲》),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本文对2012年8月以来我国试行项目稳评制度的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我国项目稳评事业的健康发展。
1、构建项目稳评机制的意义
建立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推动我国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经济维稳、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项目管理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促进项目评价和审查理念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的审查,主要聚焦于经济资源投入产出层面的各项分析。《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发布后,虽然国家对投资项目的审批和核准从重视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转变为更加重视节能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但物质层面的分析评价仍居于主导地位,一些社会影响分析评价因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而流于形式。我国投资主管部门推动建立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预防和化解拟建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作为项目审查必须具备的前置性条件,强调在投资项目的分析评价和风险管理中,从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工程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条件的相互适应性以及社会可接受性等角度,判断拟建项目是否可能导致社会稳定风险,并研究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各种社会关系、规避社会稳定风险、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即强调从对“物”的分析转变为对“人”的关注,是项目评价和审查理念的重大变化,体现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发挥经济维稳的独特作用
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大多数严重的群体性事件都与工程项目密切相关,如川什邡钼铜项目、江苏启东排污项目、福建厦门PX项目、大连福佳PX项目、宁波镇海炼化一体化扩建项目和云南昆明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等。与其他群体性事件相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具有参加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特点。按照内在性质,可将突发性群体事件分为经济维权事件、社会泄愤事件和政治骚乱事件等。我国由工程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经济维权事件,是可以在项目建设前期,通过对工程项目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风险进行评估论证,从而采用经济手段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等予以化解和规避的。建立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调借助工程咨询机构和咨询工程师的专业咨询服务,按照可行性研究的分析逻辑思路,采用工程咨询的专业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查找风险源,提前预防和化解潜在风险,是通过经济维稳来预防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发挥工程咨询专业人员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
(3)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预防群体性事件的主体作用
根据《稳评办法》的规定,我国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强调落实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在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稳评办法》要求项目业主单位首先要编写和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并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作为其独立篇章。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应在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出具审查意见。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地方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出具的评估报告,对项目予以审批、核准,或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并强调,评估主体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评估而导致决策失误或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给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或重大损失等后果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这种机制的建立,明确了地方政府在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有利于构建责权明确、各尽其责的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预防机制。
(4)有利于构建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新机制 《稳评办法》规定,我国建立和规范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目的,是要“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我国现行的项目稳评机制要求对投资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征询相关群众的意见,查找并列出风险来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应对措施;对于重要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应制定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及配合单位。这种机制安排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项目管理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纳入项目周期全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2、我国现行项目稳评实践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建立项目稳评机制以来,特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编制大纲》以来,各类培训机构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推广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实践中突出存在以下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存在被动稳评和流于形式
项目业主单位及地方政府开展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单位和地方政府开展项目稳评工作,只是迫于申报项目的要求而不得不为之。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项目单位和地方政府容易将项目稳评文件编写成一个应付项目审批、核准的可批性报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系统、专业、深入、优质的项目稳评论证工作。
从目前各地方、各部门上报的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及评估报告来看,无论项目本身真实的社会稳定风险情况如何,其稳评分析及评估结论全部都是“低风险”等级。同时,报告内容缺乏对项目风险水平及预防化解措施的深入分析,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这种流于形式的可批性报告对于预防和化解拟建项目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具有十分有限的实质性作用。
(2)项目稳评操作缺乏实际依据
判断拟建项目能否满足预防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要求,需要按照严谨的分析思路、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采用规范的指标体系,对拟建项目的各种潜在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合理、可靠的风险评价判别依据得出判断结论。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稳评办法》和《编制大纲》针对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内容提出了一般性的原则要求,但缺乏具有操作性的工作规范或业务指南。作为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客观上不可能发布能够在全国层面通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稳评分析框架、分析方法和评判标准,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应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原则性要求,研究并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的项目稳评操作规范标准。但是,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情况,全国各地并没有启动此方面的工作,也没有即将启动的任何迹象。
客观上,如果仅仅将项目稳评界定为应付项目审查闯关的被动需要,那么各地根本没有结合当地的特点研究制定本地区操作规范及评判标准的内在需求。各地在开展项目稳评工作时,只能按照在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上学到的方法或案例进行模仿操作,撰写完成在形式上符合要求的可批性报告。如果在培训班上学习到的分析思路、稳评框架或研究方法是错误的,或这些方法及案例不适合当地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则极易导致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错误或不当结论。
(3)地方政府贯彻落实项目稳评制度缺乏力度 目前我国的项目稳评机制,实质上是要求地方政府承担应对工程项目涉稳风险的主要责任,并要求地方政府按照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对评估主体、评估程序、评估内容等方面的规定,开展本地区的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这种项目稳评机制设计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存在一定缺陷,即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并不是地方政府的直接上级主管部门,无法直接要求地方政府开展项目“稳评”工作,这导致目前各地方政府开展项目稳评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千差万别。
从责任主体来看,有些地方的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由当地维稳办负责,有的地方由当地综治办负责,有些地方由当地发改委负责,有些地方甚至将应由地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开展的项目稳评工作作为一般的商业性工程咨询业务直接交给中介机构负责。项目稳评涉及复杂的信息收集和综合研判,需要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协调应对各类潜在的突发性事件。但是,如何将各地方信访、公安、维稳和综治等部门加入项目稳评机制框架体系中,如何确保项目稳评工作的质量,如何让地方政府认识到高质量的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对当地项目正常推进的重要性并按照职能分工共同做好项目稳评工作,尤其是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确定信息共享及协调行动,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保障机制。
从稳评内在运行机制看,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对地方政府报送的项目稳评报告只履行形式把关职能,而将投资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审核权实质上交给了地方政府。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顺利报批项目,在程序上需要满足国家投资主管部门的稳评要求,按规定报送相应的稳评文件;另一方面,在稳评操作规范层面,地方政府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规范,自行解决执行层面的具体问题。这种制度安排使得地方政府没有研究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状况的内在动力,国家投资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直接对接或协调的渠道,从而使得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制定的管理规定难以在地方政府层面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4)地方政府对项目稳评目的的认识理念不到位
由于维稳涉及众多部门、情况复杂,从事基层工作的人员普遍认为,仅靠编写一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或评估报告,对当地维稳工作不会产生实际效果。一些拟建项目在实施伊始并没有出现群体性事件,但按照投资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了稳评工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使得拟建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到更多的项目信息,于是产生了次生涉稳风险事件。甚至有人认为,项目稳评不但没有解决当地维稳的实际问题,而且引发了新的群体性事件。各地方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项目稳评主体也普遍认为,开展项目稳评的核心目的是要满足投资主管部门项目审查的需要,并不是要真正地为预防当地工程项目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而服务。由此,项目稳评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开始滋生——将项目稳评咨询业务仅视为工程咨询机构或其他有关部门的一项新业务或新的利润增长点。
(5)错误评价方法误导实践工作
目前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项目稳评分析框架是由一家地方性工程咨询机构率先提出的,其内容大体上包括:①调查工程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②识别单因素风险;③确定主要的风险因素;④估计主要的单风险因素,确定单因素风险程度;⑤确定项目初始整体风险等级;⑥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⑦确定采取措施后的单因素风险程度;⑧确定采取措施后的项目整体风险等级;⑨提出结论和建议。
该分析框架具有以下特点:①将风险等级作为整个分析框架的核心导向;②分别估计采取措施前和采取措施后的风险等级;③分别估计单因素和项目整体的风险等级;④通过叠加单因素的风险程度来计算整体风险等级;⑤采用综合风险指数法来判断项目整体的风险等级该分析框架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2年年底印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发改办投资[2012]2873号,简称《征求意见稿》)所采纳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虽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年初最终发布的《编写大纲》中并没有采纳这些具体的分析办法,但是后来各地举办的大量培训班使得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我们认为,这种分析框架和计算方法,尤其是采用综合风险指数法判断项目整体风险等级,在方法上和逻辑上都存在严重的错误,其计算结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种错误方法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严重误导和损害了我国项目稳评咨询业务的健康发展。
3我国项目稳评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项目稳评不能规避社会泄愤等非维权事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这是由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决定的。纵观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发展阶段,而且在一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事件表现得更为严峻和激烈,如英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圈地运动。当社会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社会必然进入风险社会的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各类社会风险不断涌现,这些社会风险与人们的生活相伴而生并呈逐步增多趋势。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群体性事件频发是社会发展难以逾越的必然现象。
如前所述,按照内在性质可将突发性群体事件分为维权事件、社会泄愤事件和政治骚乱事件。由投资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维权事件,主要是因为项目的投资建设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项目稳评仅能在预防维权事件方面发挥作用,即通过评估社会稳定风险、查找风险源,按照可行性研究的思路逻辑提出预防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的对策措施,以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从而避免维权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社会泄愤事件的参加者主要是借助某些导火索来发泄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满而采取的极端行为;政治骚乱事件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这两类事件是由各类复杂的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引起的,与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没有直接关系。这类事件可能以工程项目作为导火索,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往往伴随着刑事犯罪。从维稳的角度,对社会泄愤事件或政治骚乱事件应重点采用“政法维稳”的强制性手段予以处理解决。因此,项目稳评仅能在有限范围内发挥预防维权类群体性事件的作用,通过项目稳评预防或化解所有的群体性事件是不现实的。因为当地虽然开展了项目稳评工作但照样发生群体性事件,进而否定项目稳评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客观的。
(2)地方政府难以发挥前置性审查把关的“闸门”作用 根据我国现行的项目稳评机制,由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做出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核准项目或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投资主管部门根据稳评报告提出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来决定项目是否予以审批或核准。这表明,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将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作为判断项目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方面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并将风险等级的决定权交给了地方政府。
我国在管理涉及社会稳定风险事件时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地方政府承担了当地投资项目维稳的具体责任。从逻辑上讲,将“社会稳定风险等级”的决定权交给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的责任承担主体具有合理性,但是逻辑上具有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具有有效性。在现实中,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往往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在这种背景下,经由地方政府报送的拟建项目———无论实际上其社会稳定风险状况如何,其评估报告中的评估结论必定只有一个———“低风险”。只要地方政府同意报送的项目,一定都是地方政府在稳评上认可的项目,因此一定都是低风险等级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一般不会看到《稳评办法》中提出的“高风险”和“中风险”项目情形。由于地方政府对项目稳评进行了实质性审查,因此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客观上不需要另行审查项目的实际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而仅仅需要根据地方政府上报的评估报告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进行合规性审查。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缺乏对地方政府的投资饥渴行为进行有效遏制的、强有力的配套机制,则必然导致地方上报的“稳评报告”成为“可批性报告”。从建立项目审查制度体系的角度看,我国现行的项目稳评机制要求将地方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完成的、并经地方政府认可的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其认可的项目处于“低风险等级”的评价结论作为我国投资主管部门审核项目的“前置性”条件之一。目前国家投资主管部门负责核准或审批的投资项目,其“环评”“土地”“节能”等前置性审查都是由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如“环评”由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土地预审”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节能评审”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等。这些主管部门作为独立于地方政府的中央政府所属职能管理部门,逻辑上能从国家层面对其职责所属的管理事项进行严格把关,但客观上项目环评、土地预审等前置性审查流于形式的情况仍会发生。可以设想,在地方政府存在“GDP冲动”的客观背景下,将项目“稳评”的前置性审查权交给地方政府,一定难以实现《稳评办法》出台的初衷。虽然这种制度安排是项目审查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创新,也是项目前置性审查职能下放给地方政府的一种重要尝试,但在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必然导致项目稳评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
(3)咨询评估机构难以从独立第三方的角度发挥专业把关作用 按照现行的项目稳评制度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委托工程咨询机构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进行评估时,可根据情况在咨询评估委托书中要求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提出咨询意见。这里强调“可以根据情况”委托咨询评估单位提出咨询意见,其言外之意是,也可以根据情况“不要求”咨询评估机构开展社会稳定风险的咨询评估。这事实上弱化了工程咨询评估机构在项目稳评咨询中的作用,即不是必须要求委托评估机构提出稳评咨询意见。这里特别强调,即使投资主管部门委托咨询评估机构针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提出咨询意见,其提出的也只是“咨询意见”,而不是“评估结论”。地方政府出具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中的“评估结论”与工程咨询机构接受投资主管部门的委托而提交的工程项目“咨询评估报告”中的关于项目稳评的“咨询意见”,具有明显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即只有地方政府认可的“评估结论”才是项目审批或核准的重要依据。这种制度安排符合中央有关部门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不得“重复评估”的原则性要求,即地方政府已经出具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工程咨询评估机构在接受国家投资主管部门的委托而开展工程项目咨询评估时,就没有必要再提出有关项目稳评的“评估结论”。如果确实有必要针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提出咨询意见,现行管理办法并没有明确说明咨询意见的“用途”,也没有明确指出当咨询意见与地方政府认定的“评估报告”意见不一致时应采纳哪个,事实上都是采用地方政府的评估结论。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委托工程咨询机构开展拟建项目的咨询评估,客观上根本没有必要由项目咨询评估专家对地方政府指定的评估主体报送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再次提出咨询评估意见。这使得无法真正实现项目咨询评估专家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独立地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和专业把关。
4 完善我国项目稳评机制的对策措施
(1)加快推进项目稳评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 如前所述,虽然目前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制定了项目稳评的管理办法,对项目稳评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这些要求并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国家投资主管部门难以发挥对项目稳评质量进行实质性把关的作用,为项目稳评流于形式提供了条件。项目稳评还涉及党的维稳部门和政府行政部门双重管理的问题,政府部门制定的管理文件与党的维稳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相衔接,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我们建议,我国应制定一个国家层次上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项目稳评管理规定,界定项目业主单位、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等的责权利关系,确保项目稳评制度能够切实贯彻落实。
我国投资领域的立法严重滞后,应加快推进项目稳评立法工作。目前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等行政许可行为缺乏上位法的支持。由于项目申报、审查程序及内容要求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对于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突发性群体事件等棘手问题,难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不利于依法开展稳评工作或落实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今后要加快解决我国项目决策和审批管理在执行程序上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加快推进工程项目投资立法,并在法律条款中明确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利益相关者维权及群体性事件如何处理等规定,将项目稳评工作纳入法治化建设轨道。
(2)发挥投资主管部门及工程咨询机构为稳评把关的有效作用 我们认为,国家投资主管部门不能因为无法承担工程项目维稳的具体责任就主动放弃对项目稳评进行实质性把关的责任。正如投资主管部门不能有效承担拟建项目在规划、环评、用地和节能等方面决策失误的具体责任,但仍然要对这些事项进行把关,并委托咨询评估机构对这些事项进行咨询评估。如果以项目审查机关无法承担评价失误的责任为由将相关事项审查的实质性责任移交或下放,那么目前报送国家投资主管部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应该去掉。如此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审批或核准也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因此,为了确保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考虑当前我国的国情,使国家投资主管部门真正发挥把关作用,充分发挥对地方政府追求GDP和投资饥渴的行为的制衡作用。
工程咨询机构作为工程项目评估论证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在专业层面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提供咨询服务。无论是项目业主单位报送的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还是地方政府提交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工程咨询机构都可以从专业角度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论证。同时,在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委托的咨询评估中,应对稳评内容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以便咨询评估专家能够从独立的第三方角度对项目稳评申报文件发挥评估把关的实质性作用。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对工程咨询机构的行为进行约束,坚决杜绝“可批性论证”。
(3)完善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有效机制
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政治的高度明确提出地方政府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社会稳定风险“零容忍”的责任要求,改变地方政府不顾一切争上项目的现象。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增加社会管理考核内容,加大对工程项目维稳责任的处罚力度,强调重大项目出现群体性事件时项目业主单位必须承担各种连带责任、地方政府必须承担社会维稳的政治和社会管理责任。
目前亟待在国家层面建立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维稳责任的追溯制度,强调维稳责任终身追溯,因项目盲目上马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无论其职位是否变动,都要追究当时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以有效遏制地方政府领导片面追求当地经济发展而不顾社会稳定风险的行为,将国家发展改革部门推动建立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初衷和目的严格执行下去
(4)制定投资项目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配套政策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冲在资源及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征地拆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代价。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使得投资项目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过去30多年我国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与有关利益各方付出的代价和做出的牺牲密不可分。从项目评价的角度看,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价中,大量的外部成本并没有被认真地核算,也没有反映到企业财务报表中,虽然这些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显示项目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但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一、我国财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1. 财政监督工作体系不健全, 工作制度不完善。
目前, 我国主要有《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行政处罚法》、《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财政监督作出了适当要求和规定, 尚未出台专门的财政监督管理办法。目前, 在各部门制定的财政监督政策中, 执法主体职责交叉、相互妥协、相互抵触, 监督内容重叠、监督对象基本相同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财政监督工作与审计监督工作和税务稽查工作相比, 还比较落后, 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财政监督职能还没有得到有效确定和充分发挥。无法更好地承担财政监督职责,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财经工作发展的瓶颈。
2. 财政监督的监督职能发挥不足。
财政监督检查方式分为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当前, 由于我国财政监督工作起步较晚, 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 财政监督仍以直接检查和事后监督为主, 主要是针对事后的被检查单位报表、账簿结果进行处理, 缺乏事前、事中监督。
3. 财政部门内部业务管理模式不统一。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专司财政监督工作的财政部财政监督司自1994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才得以正式明确。至今, 财政部门内部管理中还存在部门功能交叉、财政监督管理程序不规范、监督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和县、市、区工作标准以及对监督对象的要求尚未统一等问题。从前期调研来看, 许多地区财政部门内部科室设置混乱, 有的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设定岗位, 有的按照预算单位划片管理设定岗位, 有的按照资金性质 (分为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 设定岗位, 处室内部的制衡机制不完善;另外, 不同科室对监督单位预算编制、预算调整、指标结转等预算管理行为标准和监督对象的要求也不统一。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造成了监督部门工作的被动, 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违法乱纪的空间。
4. 监督执法队伍力量不足, 监督能力较弱。
财政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是财政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国财政人员对外部的监督较多, 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较少, 对监督对象的日常监督不足, 集中性和事后监督检查多, 事前、事中监督较少。当前, 大多数财政业务管理人员对政策理论掌握得较好, 但却缺乏财务检查经验;财政专职监督人员虽然在财务检查方面经验丰富, 却对财政运行缺乏深入了解。因此, 财政整体监督能力不足, 财政监督力度有待加大。另外, 对相关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时, 很少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行政、党纪和法律责任, 致使违法现象缺乏威慑力。
二、改善我国财政监督机制的对策
1. 加快财政监督立法, 完善财政监督法律体系。
2005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是财政监督立法上的重要战略举措, 它的实施, 为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当前, 我国财政监督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还不能满足新时期财政监督工作的需要, 为此, 政府要加快确定财政监督的法律地位, 对财政、审计等财政监督部门规定其完整的监督职能, 赋予其一定的法律责任和权力, 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 使监督人员执法过程有法可依。
2. 加强财政监督的监督职能。
要加强财政监督的监督职能, 提高监督检查效果, 在检查中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改进监管措施。对于检查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 还要对其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财政监督检查成果库, 进一步落实追踪问效制、责任追究制等奖惩制度, 将其直接与责任人的升职、薪酬挂钩, 以此对预犯罪人员起到警示作用;继续完善财政监督宣传交流制度, 总结交流监督工作经验, 注意做到企业、政府、社会相关组织的多向业务交流, 建立成果利用共享机制。
3. 提高财政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的素质。
财政监督机构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 依法进行财政监督, 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作用, 提高财务监督工作质量, 保障监督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外, 还要选拔一批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人员充实到监督队伍中, 加强对于财政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 不断更新其财政监督知识, 提高其自身专业水平和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
公共管理学院
06社会工作班
伍倩雯 0603010037
1项目工作中的冲突来源
1.1工作内容。关于如何完成工作,要做多少工作或工作以怎样的标准完成,会存在不同的意见,从而导致冲突。例如,项目团队成员可能认为只要做好项目经理布置给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而项目经理则认为不仅如此,团队的总体目标也是每个成员的目标,这样就形成了工作质量标准的冲突。
1.2资源分配。冲突可能由于分配某个成员从事某项具体工作或因为某项具体任务分配的资源数量而产生。例如,在做项目计划预算的过程中,资金通常有限,因此有必要确定哪个部门可以得到多少金额。每个部门都会认为自己的目标是最重要的,因此,分配给一个部门的资金看起来就像是从另一个部门夺走的。各个部门争夺预算分配的相依性可能会变成冲突的主要来源。
1.3进度计划。冲突可能来源于对完成工作的次序及完成工作所需时间长短的不同意见。在项目开始的计划阶段,一位团队成员认为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四周时间,但项目经理认为太长了,必须在两周内完成任务。
1.4成本。在项目进程中,经常会由于工作所需成本的多少产生冲突。例如,虽然项目一般都会有预算,但当实际进展中由于某个原因而导致项目延期,造成成本超支时,针对超过预算的费用由谁来承担这一问题,就有可能会产生冲突。
1.5优先级别。当人员被同时分配在几个不同的项目中工作,或当不同人员需要同时使用某种有限资源时,可能会产生冲突。如两个项目同时都需要某位成员参加,那么这两个项目就存在优先级别上的冲突。
1.6组织问题。各种不同的组织问题会导致冲突。冲突也会由于项目中缺乏沟通或意思含糊、缺少信息交流以及没有及时做出决策等情况而产生。例如,由于没有足够的项目工作情况评审会议,某项信息没有及时通知到每个团队成员(如果该信息早点知道,会对某些成员有很大帮助),结果导致某些成员的工作成了无用功,必须重新开始。这些成员可能会因此而与项目经理产生冲突。
1.7个体差异。由于偏见或者在个人价值及态度上的差异,团队成员之间产生冲突。
2规范和发展社会服务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2.1使服务管理的申请者重申自己的宗旨,明确自己的服务目标,2.2使服务活动更加科学化和指向既定目标,使服务活动理性化。
2.2有助于服务机构合理地利用福利资源,节约资源,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效果。
2.3有利于激发服务机构及其成员的能力,促进机构及其成员的发展。
2.4国家对社会服务资金的投入需要通过项目来运作。
2.5社会服务的发展需要通过项目来实现
3如何规范和发展社会服务项目管理
3.1规范项目管理的培训与考核制度
3.2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3.3真正落实贯彻有关法律制度
一、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
(一) 合同能源管理的含义。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用能单位签订服务合同, 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改造的诊断、融资、改造、环保等相关服务, 承担整个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直至交付使用全过程工作, 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 通过用能单位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合理利润的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把各个阶段联系起来, 利于提升节能项目的综合效益, 既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 又能给节能服务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新型节能减排机制。
相对于传统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市场机制, 其核心在于达到项目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目标, 同时也为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合同能源管理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率先在美国兴起并逐步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节能产业, 通常被称为EPC (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 目前全世界已有 40 多个国家将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行业作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的重要产业加以积极推动。我国通常将合同能源管理称作EMC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 自20 世纪 90 年代末引进该机制以来, 其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
(二)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模式引进中国十几年来, 除政府倡导外, 在各阶段和各宣传渠道都明确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 很好地推动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仅从2009年到2011年的短短三年, 我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就从502家猛增到3, 500家, 就业人数从11.3万人递增到37.8万人, 节能服务项目投资额从195.32亿元递增到412.13亿元, 年节能量从952.78万吨标准煤递增到1, 648.39万吨标准煤, 二氧化碳减排量从2, 381.95万吨递增到4, 120.98万吨。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 合同能源管理对推动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增加社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 节能减排已成为政府、企业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并不断制定各种法律和政策来推进该机制在我国的发展完善。但实践中, 影响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障碍依旧明显存在。从法律角度发掘问题并去除这些障碍, 才能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发展拓宽道路, 发挥其在节能减排的应有作用。
(一) 节能服务公司:
融资不顺畅。我国节能服务公司融资困难是不争的事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前期投入一般都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 用能单位基本零投入享受“免费的午餐”。但由于这种回报期通常都需要3~5年, 节能服务公司若想开展长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就必须依靠外界的融资支撑。可以说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能力成为企业发展与存亡的决定因素。可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节能服务公司还处于发展阶段, 规模普遍较小, 注册资本缺乏, 财务制度不规范, 银行资信等级较低, 使得节能服务公司缺少融资平台, 贷款比较困难。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不顺畅, 以及申请贷款及担保程序的过于繁琐, 让融资难成了节能服务公司的“老大难”, 严重影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长足发展。据统计, 我国的 ESCo有 92%融资困难。若能够顺畅融资, 我国至少有50%以上的 ESCo的发展速度会提高1倍。
(二) 节能服务行业:
新技术不完善。节能行业近几年才兴起, 截至2010 年 9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才 460 家, 总体而言, 规模还未壮大的我国节能服务行业主要是推广节能技术。因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本质就是节能服务公司利用节能的新技术帮助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 节能服务公司是否拥有先进完善的节能技术, 是否具有节能技术的研发实力是决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否成功的根本性因素。节能服务行业整体处于 “生存”状态, 还没有实力进行节能技术的研发创新, 新技术的不完善阻碍着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除此之外, 用于研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成本高昂, 和用能企业的不信任等, 已研制出的节能新技术没有真正普及开来, 未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阻碍着节能行业的长足发展。
(三) 行政管理部门:
法规政策不健全。尽管我国近几年出台了很多关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法规政策, 但更多偏向于鼓励性刺激, 例如为了鼓励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推出的“三免三减半”政策等, 缺少严格的惩处机制。一种行为的形成, 不仅需要正面的强化, 有时还要负面加强, 即“萝卜加大棒”效应。而我国在法律制度方面既还未形成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节能投资激励机制和企业节能激励机制;又缺乏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影响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的发展, 例如:缺乏行业准入标准、缺乏节能效益和服务水平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标准, 导致节能服务公司经营不规范和恶性竞争;市场上的各种节能信息严重不对称, 产品找不到市场、市场找不到项目、项目找不到资金、资金找不到技术的尴尬局面;现行的税收制度下节能服务公司的税负过重。这些问题都需要政策法规进一步改进完善。
三、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创新机制
(一) 针对用能企业:
完善法规, 创建节能管理制度。推进节能工作, 企业是主体, 制度是保证。从“十一五”计划以来, 能源安全和能源节约被提升到战略高度,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在节能减排的保证力度上空前加强, 国家先后制定 (修订) 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节能方针政策法规, 从宏观上规范和指导节能工作。更具体针对合同能源管理从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相关标准中吸收和提取对合同双方节能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据此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实际监察合同能源管理实施中, 被监察的用能单位中只有部分企业建立了简单而又不规范的能源管理制度, 有将近半数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能源管理制度, 使得法律政策很难落到实处。要创建企业节能管理制度规范, 把国家节能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与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把国家对节能工作的规定和要求贯穿到企业能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通过制度创新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企业微观主体得到落实。
(二) 针对节能服务公司:
统一管理, 建立信用档案。目前, 我国还没有对节能服务公司统一适用的特殊管理规范, 各省市行政部门为配合财政奖励资金的管理, 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设定了适用的规定, 主要包含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服务公司机构库, 对节能服务公司库实行动态管理。但这些管理措施并没涉及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准入门槛和业务中的监督管理, 要规范节能服务公司的具体行为, 就需要通过建立信用档案, 加强对节能服务公司的监督管理。一方面要专门针对节能服务公司的特殊性设立高于一般公司的准入门槛, 体现在企业的注册资本、从业人员的资质、从业人员的数量、开展业务的区域等;另一方面全程监管节能服务公司履行职能的过程, 对节能公司已承担节能项目的实施水平与效果、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等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 对多次整改仍未改善的吊销资格, 并计入信用档案中, 保证节能服务公司在一个健康良好的大环境中发展壮大, 并积极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三) 针对政府部门:
转变奖励模式, 建立专项担保贷款资金。2010年, 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奖励并未达到初衷, 大部分节能企业未及时获得支持。要扩大现有受惠企业的范围, 就需要对节能行业从事后奖励转变为事中奖励与事后奖励结合起来。事中奖励可参照已经展开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情况适时地予以奖励, 一方面可以利用奖励措施激励节能服务公司积极保证节能效果, 预防节能服务公司出现违约, 另一方面也能够缓解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难的问题。政府资助节能服务公司应一视同仁, 但可在资助的数额上有区别, 对贡献较大的节能服务公司给予较多的支持。除了转变政府的奖励模式, 政府还可设立专项贷款担保基金, 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担保, 扩大节能公司的融资渠道。
四、结语
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现在已从过去的单纯引进国外的经验逐渐在国家和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的立法和政策引导下被实践所检验、改进和创新。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合同能源管理一定会得到法律层面的强化保障, 为国家的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摘要:作为节能新机制的合同能源管理, 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 重点从法律角度发掘阻碍其发展的问题, 为我国继续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出相关的法律创新机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合同能源管理双方进行法律规制, 增加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公司的信任度;寻求新的合法融资途径, 冲破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瓶颈。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存在问题,法律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外资司亚行技援节能减排课题组.中国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2].王婷, 胡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作机制及风险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 2007
[3].王光辉, 刘峰, 王祎.推进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4].罗江海, 梁海东.企业节能减排的“免费午餐”——合同能源管理[J].价值工程, 2009
1、我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为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目标, 采取了“地方体校—省队—国家队”组成的金字塔型田径“三级”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这种机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 重点培养体育精英, 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不少问题, 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国传统培养机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是我们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前提。
1.1、地方体校面临的困境
作为金字塔最低层的塔基, 地方体校在现有金字塔的“三级”培养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各地体校现状, 已陷入困境, 致使塔基薄弱,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一个方面: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各地政府对体校的投资力度逐渐减少, 导致体校难以购买到新的体育器材, 仍然使用单一的传统竞技器材, 无法满足对学生的体育训练, 同时体校较难留住先进的人才, 使得体校缺乏对田径运动的创新, 失去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导致参加田径训练的选手逐渐减少;第二, 随着“金牌至上”意识的影响, 导致大多地方体校在其训练和比赛中“拔苗助长”、“弄虚作假”, 与科学训练和公平竞赛原则相背离, 使得不少少儿选手的运动寿命过早夭折;第三, 地方体校只注重比赛成绩, 造成“一叶障目”的现象, 而对少儿选手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置若罔闻, 不管不顾, 甚至挤占学习文化课程的时间, 这对少儿选手今后的深造,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四,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宣传力度的加大,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而作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本无法适应田径训练中高强度的运动力度, 而家长们也大多选择如钢琴、绘画等兴趣班。从而使地方体校出现招生困难的问题。
1.2、各省队面临的问题
由于塔基的薄弱, 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的优秀苗子已经很难从地方体校选拔出来, 致使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各省训练的目的就是参加全运会, 并取得好成绩, 于是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 也直接导致出现“窝里斗”的情况, 缺乏国际大赛的训练和国际竞争意识;同时, 由于有些教练员的思想观念落后、训练方法和方式缺乏科技创新含量, 使运动员难以得到质的突破和提高;由于金牌意识的作祟, 导致在省队从上到下都忽视对运动员全面培养, 尤其是对其文化素质的培养, 直接造成运动员退役后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出现不少的“张尚武”, 这也是影响运动员长期刻苦训练的重要原因之一。
1.3、国家队所面临的困境
由于金字塔型田径“三级”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中塔基的削弱, 塔身的萎缩, 国家队已很难从这种机制中挑选出大量高水平的后备人才。面对如此困境, 国家队也只能感到无可奈何;由于现行的激励机制, 在面对成绩时, 大多运动员都采取“激流勇退”的态度, 使得国家利用有限人力、物力培养出高水平选手的运动寿命减损, 对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在国家队中, 有些教练员和运动员由于综合素质的缺乏, 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单一枯燥, 使得运动员的比赛能力难以持续提高, 比赛成绩止步不前。
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三级”人才培养模式, 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显现不少诟病, 如每个环节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交流, 相互脱节, 使得各个环节处于各自为阵、无法做到整个训练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并且没有形成及时的相互交流的体系, 使得先进的训练理论、方法、手段和经验不能及时推广和共享。显而易见, 这种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优秀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要求。现在中国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中国田径运动虽起步晚, 但是发展较快, 现在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各省已呈现出多元化方向发展态势, 并且各有优势, 各有千秋, 计划体制下的“金字塔”还能活多久, 值得思考。那么解决问题, 扬长避短, 努力寻找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将是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同承担的职责。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有体制下的“三级”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反思和分析, 找出现有培养体系和环节存在的问题, 才能对症下药, 也是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探讨培养,田径,后备人才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有凯.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及若干训练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高校田径, 2004, (1) .
[2]于振峰.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 1998, (3) .
[3]高继宗.国外科学教育的战略转移[N].中国教育报.1995一04—05 (4) .
一、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工资制度不合理, 缺乏灵活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公务员工资开始与市场接轨, 经过多次的公务员加薪, 我国公务员的收入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是, 从目前来看, 我国在执行物质激励的时候, 缺乏更多的有效手段选择, 更多的时候加薪似乎成为唯一选择。在住房等原有福利货币化、市场化的同时, 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薪酬制度。我国《公务员法》第73条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其工资主要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构成, 而在公务员的收入中, 还包括奖金、津贴等, 这些构成的比例不合理, 不同地区的公务员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别, 但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公务员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差别。因此, 现行的工资制度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务员的工作业绩与实际才能, 由此导致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的目的不能得到有效实现, 奖勤罚懒的效果并不明显。另外, 公务员队伍中存在实职多于虚职的现象, 由于同一级别虚实职的职务工资是相同的, 如科长与主任科员, 而且, 虚职相比实职责任更轻, 工作量更少, 受监督的面更小。因此, 在一些部门呈现出竞争上岗没有竞争对手, 宁要虚职不要实职的状况, 这也说明职级工资激励机制对公务员还缺乏足够强的吸引力。
(二) 公务员晋升制度不完善, 晋升依据不合理
我国公务员绝大多数分布于县级以下政府工作部门, 除了县长和副县长以外, 职务都在科长以下。例如, 23岁大学毕业生, 工作一年后定为科员 (十四级) , 以每五年晋升一级计算 (除职务晋升) , 25年后可晋升到九级, 这时这名公务员年龄已48岁, 如果他不能晋升为副县长, 就意味着在今后的12年内不可能再晋升级别, 工资等待遇将保持不变。可想而知, 怎么能调动他的积极性呢?对于我国公务员来说, 晋升不仅是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动力, 而且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依据。但是, 目前我国公务员晋升依据不合理, 缺乏制度化、法制化管理。缺少一把客观、公正评价任职人员素质、能力、水平的标尺, 在晋升任用上任人唯亲, 不是靠技术和能力, 而是靠财力和关系, 因此出现了不少“跑官、买官、卖官”的现象。“由少数人来选人, 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怪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于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也破坏了我国公务员队伍的道德建设和政风建设。
(三) 绩效考核措施形式化, 奖优罚劣难以落实
考核是激励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在于使考核结果同公务员的升降、奖惩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然而, 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存在较多缺陷, 具体表现在: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可比性;考核依据和标准不明确;考核程序不公开;考核方法简单化。在实际操作中, 考核往往是走过场, 干好干坏一个样, 以致“只上不下、优不胜劣不汰”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根据《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中“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这一条款来看, 本意是纠正计划经济下考核重德轻能、庸者上的状况,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完全向“绩”一边倒的情形, 并以此作为公务员职务升迁降免的依据。这导致了许多领导干部热衷于搞“政绩工程”;有的还利用统计工作的纰漏弄虚作假,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此外, 考核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也非常严重, 有些部门按人数比例分配优秀名额, 大多数人员集中在“称职大平台”上, 结果往往是工作量大、认真负责的公务员没有被评为优秀, 而少数实际上不称职的公务员也被勉强评为称职。这样的考核无法客观公正地反映公务员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起不到奖优罚劣的作用, 不仅严重影响了考核激励作用的发挥, 也不利于考核制度的健康发展。
(四) 负激励操作不规范、纪律惩戒力度不够
负激励就是对公务员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出现, 使犯错误的公务员朝正确的方向转移。但在目前的负激励中, 却存在着标准不一致, 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腐败行为层出不穷, 但针对腐败的惩罚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贪污多少、受贿多少应该判处何种惩罚, 没有统一规定, 标准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 随意性强, 也难以起到挽救作用。各种惩罚, 也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大有不同, 公务员出了什么事情也捂着藏着, 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来判断自己应该受到的惩罚, 往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小事变大事, 终究酿成大祸。另外, 监督制度执行时松时紧, 尤其是对公务员八小时之外行为, 管理的力度相对较弱, 监控缺乏有效的措施, 组织掌握情况少, 教育督促也不力, 错失了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机;对问题和矛盾的处理手段疲软, 个别单位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迁就照顾, 出现问题遮遮掩掩, 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和稀泥的现象时有存在, 导致纪律惩戒力度相对较弱。
(五) 激励形式片面强调精神激励且常常流于形式
公务员激励机制基本上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以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激励机制, 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被抑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个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处于政府部门中的公务员同样也不例外。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推崇的精神激励,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务员来说, 作用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而且纯粹的精神奖励不能够满足公务员的物质需求, 导致部分意志力差、个人素质差的人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财产, 滋生了腐败现象, 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的公众形象。“高薪养廉”正是基于这个视角提出的。政府部门树立的公仆形象和模范, 标明了多讲奉献、少谈利益, 由此产生的政治宣传和教育脱离了实际, 千辛万苦树立的模范代表却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完人。时间一久, 公务员对此产生怀疑, 即使是确有其人、确有其事, 也往往会被认为“又是吹捧出来的”, 精神激励失去作用。再加上三天两头的政治学习、精神传达成为公务员的一种负担, 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难以达到精神激励的目的。表面化、形式化的精神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公务员对精神激励的认识, 产生了负面影响, 公务员队伍的精神面貌难以有较大改观。
此外,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还存在道德激励作用弱化、行政文化不健全、缺乏强而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
二、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以人为本”思想缺乏,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薄弱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由于体制、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原因, 我国行政组织的人事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 没有真正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以事为中心, 讲究组织和人员的调配, 多注重于事的管理而忽略了人的积极因素, 因此多见“人浮于事”。它要求因事择人, 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 而不重视员工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更忽视了人是一种“资源”的战略意义。同时, 它只重视物质的奖惩, 忽视了对人的重视和尊重, 忽视了人是管理之本。根据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人是有多种需要的, 自我价值实现是人的最终基本需要, 只重视满足物质的需要, 而忽视满足公务员自我价值的需要, 公务员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薄弱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 造成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公务员离开队伍。
(二) 尚未建立健全优秀的行政文化
正如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行政组织的文化也对实现民主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行政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在我国, 公务员对政府缺乏一种认同感, 将自己视作为政府打工, 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 “做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 工作没有动力, 没有积极性。行政文化的不足, 使政府部门内部, 部门之间缺少凝聚力, 政府部门人心涣散, 遵循“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办事方针, 部门之间互相推委、扯皮。很多工作不是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 而是利用所掌握的行政资源谋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 置政府全局、社会全体于不顾。而荣誉感的异常凸显, 则造成公务员高高在上的姿态, 工作态度恶劣, 办事拖拉等现象由此产生, 同时也使一些公务员产生满足情绪, 不愿继续学习深造, 进行有创新性的工作。
(三) 晋升制度、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滞后
要使激励机制发挥应有作用, 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来保证其良好运作, 而我国在公务员晋升制度、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滞后, 严重影响了公务员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首先, 现有的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还远未达到稳定、健全、科学的程度。职务晋升缺乏公开的民主监督和法律保障, 容易导致用人上的腐败, 很大地打击了真正具有才能的公务员的积极性。职务设置的有限性与个人需要的无限性形成矛盾, 由于岗位限制等客观原因, 导致级别晋升受阻、公务员的期望大于现实, 影响公务员晋升制度激励功能的发挥。其次,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不完善, 可操作性不强。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化, 如注重定期考核, 而忽视平时考核;注重组织考核, 而忽视民主评议等等, 往往使考核结果有失真实, 有失公正。从而使以此作为标准的晋升、奖惩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影响了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四) 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
我国行政组织是一个层级多、等级森严的组织, 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都是通过文件、会议的方式, 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往往只限于私人关系。由于政府各种工作分工的固有特点, 地区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同部门不同科室之间的公务员可能不会经常见面, 而且上级领导与下级之间无法频繁交流。在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时, 公务员就很有可能将所发生的牢骚、抱怨、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 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 由于沟通反馈渠道的不畅通, 领导难以了解下面的情况, 一些违规执行激励制度的行为难以被及时了解制止;而管理层的意图也难以完全落实, 传达的层级多, 难免出现曲解, 并且存在为别有用心者误传的可能。
三、建立健全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在国家实行统一的工资政策、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的前提下, 各地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具体灵活的实施方案, 这样既有利于宏观调控, 又有利于解决各地的实际问题。首先, 在按同工同酬、平衡原则的基础上, 注意适应经济形势和物价的变化,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务员工资动态调配机制, 同时大力进行机构改革, 裁减机构冗员, 大力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 繁荣经济, 为公务员增加工资打下经济基础。在工资制度中引进利益原则, 注重物质利益的重大激励作用, 承认公务员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把公共利益融于公务员的个人利益中, 公务员在实现个人私利的同时实现公共利益。将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与绩效挂钩,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务员劳动的差别, 可以对每一级工资设定一个浮动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根据公务员的工作表现, 决定其收入。同时, 适当拉大级别工资的差距, 拉开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差距。对一些岗位尝试实行考核工资, 设定一个基本点, 完成任务则领取原定的工资;不能完成任务, 则相应扣除一定比例工资;超额完成任务, 则在领取原定工资的基础上还可获得奖励工资。
(二) 健全公务员晋升制度
首先, 要大力推行真正的竞争上岗制和职务任期制, 使竞岗前后、任职前后都能做到优胜劣汰、能上能下。通过职位的公开竞争, 既可满足公务员的政治需求, 也迫使公务员在追求私益的同时, 还要考虑公共利益和公众的评价, 培养公务员的“职位危机”意识, 对公务员通过投机钻营谋取职位和谋取职位后追求私益最大化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其次, 要增加公务员级别设置。考虑在不增加职务的前提下, 增加现行公务员级别总数设置, 增加每一职务对应的级别, 使因客观原因限制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有望晋升级别, 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次, 要促进公务员交流。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 通过法定形式, 在行政机关内部变换公务员的工作职位, 或把公务员调出行政机关任职, 或将行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行政机关担任职务。通过公务员的交流, 可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晋升的公务员, 创造晋升机会。最后, 还应建立公务员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公务员辞退制度、辞职制度、降职制度和免职制度, 使公务员能进能出, 能上能下, 实现合理流动, 这也是对晋升制度的一个补充。
(三)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问题上, 要做到客观公正, 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 要建立多重评估体系。它包括上级政府机关评估、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估、党的组织和权力机关的评估、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估以及社会公众的评估, 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公众评估并重。其次, 在评估方法上,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分层分类的考核指标体系。再次, 建立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考核在整个激励机制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 增加公务员的考核等级并在考核过程中要做到严格、严谨与公开、民主相结合, 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完善公务员激励十分有效。此外, 考核的内容要分类列等;考核的结果的等次要进行细化, 以充分反映公务员的真实表现;考核后的奖励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不可偏废。
(四) 加强负激励机制建设
“负激励”, 也叫“负强化”, 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依据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强制性地对有悖于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修正, 对行为者进行限制和惩罚, 使行为者产生压力, 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 并对其他人产生教育作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对政府公务员的负激励, 大体上可以分为批评、行政处分、经济制裁、法律惩办四种。单纯的正激励不利于公务员的健康发展, 而负激励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可以成为正激励的有效补充。公务员负激励的行为包含两大类:违法违纪行为和工作后进行为。两类行为的性质不同, 负强化的方式也应不同。第一, 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负激励。《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纪律规定, 明确了对违反纪律的公务员的处分办法。行政处分既是负激励的一种方式, 也是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秩序和加强廉政建设的必要手段。针对目前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 对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公务员就要给予及时的行政处分, 避免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 规范行政处分行为, 使违反条例者得到相应的处罚。第二, 对工作后进行为的负激励。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不仅要奖励先进, 还要惩罚后进。当前, 对后进公务员的惩戒力度明显不够。后进行为虽没有违法违纪, 但其表现出的“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不思进取的工作作风直接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增强公务员队伍的活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就必须加大对工作后进行为的负激励力度。
(五) 工作内容丰富化
工作内容丰富化, 就是指改善公务员工作的激励因素特别是获取成就、赏识、责任、进步和成长的机会。现代公务员制度必须充分利用激励方面的因素, 为公务员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扩大其工作责任范围和独立自主性, 为其创造出成绩、作贡献的机会和条件, 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励他们进步和发展, 从而提高行政运作效率。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工作内容丰富化。一是在决定工作方法、工作速度、工作程序等方面赋予下属更大自由, 或是让他们自行决定接受还是拒绝某些信息;二是鼓励下属参与管理, 主动组织人际交往;三是引导下属对其工作产生个人责任感;四是加大对公务员交流、轮换的力度, 不断完善公务员交流、轮换制度的人事格局;五是把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组织和领导;六是在分析和改变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方面, 为公务员提供更多的参与空间, 让下属也参与提出意见。此外, 还要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道德激励、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好公务员激励工作。
摘要: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激发公务员工作热情的科学的制度体系, 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有利于发挥公务员的创造力, 有利于培养公务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诸多弊端, 在诸多方面尚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 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 继而提出健全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公务员,激励,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01) .[1]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01) .
[2]王佳纬.公务员综合激励体系的构建[J].行政论坛, 2007, (02) .[2]王佳纬.公务员综合激励体系的构建[J].行政论坛, 2007, (02) .
[3]王海珍, 李顺宏.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 2007, (05) .[3]王海珍, 李顺宏.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 2007, (05) .
[4]程臻.论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3) .[4]程臻.论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3) .
[5]陈幸华.建立有效的公务员激励机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03) .[5]陈幸华.建立有效的公务员激励机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03) .
对网络安全的管理方面的重视日益重要, 亦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重点重视对象。在我国, 网络监督机制从21 世纪开始至今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状态。从1998 年网络监督机制的初始年, 到2003年网络监督机制的发展年, 再到2008 年“网络舆论监督年”, 网络监督机制正在一点点地发展壮大, 不但被人民大众所认知, 也逐渐成为了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前中央政府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廉洁政府如此重视的背景下, 网络监督机制不仅在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 还在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和国家进行反腐倡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
1、在反腐倡廉中的局限性
(1) 强势进入, 干扰了司法的公正性
网络监督中的网络曝光, 往往会引发网民的跟帖和讨论, 不断的个人情绪化导致网络舆论的形成。而往往我国道德层面的这种“重情不重法”的思想使得人民群众的舆论压力会干扰司法的公平公正性, 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很容易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尤其是网民在对一些不合法的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进行监督时, 按照世俗人情的导向, 最终导致司法与舆论的冲突和矛盾,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判结果, 而这最终会影响到司法的公正性。如:大家很熟知的“三鹿奶粉”案件, 社会监督所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使得二审判决瘦到极大的影响, 最终法院的判决还是维持了一审判决的结果。
(2) 网络的滥用, 侵犯个人隐私及名誉
许多新闻事件或者重要消息在网络中曝光时, 一定程度上会侵害到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比如, 通过网络上的人肉搜索, 那么被搜索的当事人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 他的资料就会通过网络全部暴露出来。其实这种行为不仅对当事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 更加侵害了当事人的隐私。如果网络监督所举报的内容于事实不符, 不仅浪费了监察机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也对被举报人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造成一种伤害, 而举报人、盲目跟风人则逍遥法外。此外,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本身的传播特质所以少数熟知传播特点的人, 可以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加以控制, 这样的不良操作会对当事人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和负面影响。
(3) 以暴制暴, 缺乏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 虽然通过网络曝光的方式的确使得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得到警示, 甚至是消除, 但如果想完全用网络曝光的手段来抑制腐败则不太现实。在网络监督中, 网民利用网络曝光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解决问题, 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 因此它终究还处于发展阶段, 不能够得到完全地推广。而伴随着大量网络曝光事件的涌出, 监督主体缺乏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凸显出来, 道德建设的隐患也越发明显。
2、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网络监督主体缺乏代表性
在我国, 由于网络机制的不完善, 使得网络还不能完完全全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
一是在我国仍有一些网络尚未普及的贫困落后地区, 他们不能够通过网络来反映表达出自己的意志和利益。
二是由于我国网民的比例结构明显失衡。从地域分布来看, 网民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是集中态势,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是零星点点。再从城乡结构来看, 网民中的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距城镇的普及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人口众多的农民一时间还难以通过网络渠道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2) 网络监督信息存在失真现象
网络上信息的失真失衡现象屡屡存在, 这种现象会造成舆论导向被误解, 加上传统的从众心里导致网友们在网络世界的监督作用比较薄弱, 导致网络的举报和反馈并不十分准确。其次, 由于网络匿名发布信息的过程中, 造成信息在发布与转载过程中过于随意, 一些不真实的言论层出不穷, 一旦虚假信息风靡于网络, 就会造成极为恶劣影响, 不仅混淆了广大网民的思想, 甚至还会因此引发一些极端的行为,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和谐。
(3) 网络监督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 我国还没有规范健全与网络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制定其法律法规制度的步伐还不能与互联网发展的速度相一致, 这样就造成了网络监督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漏洞, 也就难以发挥网络监督本应有的作用。比如, 关于网络监督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网络监督的造谣与诽谤、网络监督的言论自由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界定和区分。此外, 我国现有的法律还未对网络监督进行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因此, 网络监督在其本身而言是不完善的, 它并不具备法律法规的震慑力和问题的最终解决。
二、完善我国网络监督机制的途径
1、强化网络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
(1) 明确规定网络监督的形式与内容
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来明确网络监督机制的形式和内容、方法和途径。要让参与网络监督的人民大众清楚地明白:我能做什么事, 我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做, 以及我应该如何去做。此外还要在法律层面上明确政府机关部门对于网络监督事件发生后的受理程序、奖惩办法等。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如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区别;信息公开及保密的范围;信息的合法性与非合法性等等。要坚持“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的三大原则。
(2)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过程中国家必须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 要注意区分好社会监督与弄虚作假、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的差别, 既要防止公民个人权益受到他人恶意诽谤的侵害, 切实保障网络监督过程中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要注意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增强其法制观念, 规范其法律行为。通过法律保护当事人个人隐私, 保护举报人不受打击报复, 并保护监督主体的合法权益。
(3) 对网络监督的违法行为予以制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 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等事件时有发生。要通过法律约束各类违法事件和各类网络暴力事件及侵权行为, 制止滥用网络监督、损坏网络监督的不法行为。对肆意和有意散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而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因恶意言论诽谤他人的;对举报人事后进行打击报复者的都要严格按照法律手段进行管制和惩处, 加大司法惩治力度, 还网络一个清净的环境。
2、加强网络监督机制的平台建设
(1) 纳入监督体系, 发挥整体力量
网络监督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新型的监督形式, 要将它与其他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各自优势。因此, 要实现网络监督机制与现实监督体制的无缝连接, 重视网络监督机制的优势作用, 加强网络监督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的之间的配合, 正确对待网络监督机制, 通过法制化、规范化提升网络监督机制的权威性, 充分发挥各类监督机制的优势, 完善整体监督机制。
(2) 发展电子政务,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政府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通过电子监察, 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范围, 及时回应网民关心关注的事件。要对信息公开保持透明性, 真正做到“公开”二字, 让人民大众对政府权力运作的过程更加的清楚和了解, 监督政府行为并对腐败起着预防和治理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特有优势, 建立电子政务系统, 通过对权力的规范,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有效地网络监督。
(3) 坚持互动配合, 树立网络媒体权威
要通过法律制度引导客观报道, 打造良好的网络监督环境。要加强网上言论和网下言论的互动与配合, 发挥传统监督媒体具有的权威力和公信力, 及时对事实真相的解读能力, 降低网络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虚假部分, 引导网民的监督行为, 使其减少感性成分, 走向理性。对于人民大众而言, 传统的媒体监督机制报导的内容更具参考意义, 而网络监督媒体则更具快速与及时的特点。因此, 网络监督机制与传统媒体监督的有效融合将更加有利于优化监督系统和监督效果。
3、加强对网络监督主体与客体建设
(1) 健全网络规范体系, 规范网民言行
政府相关部门要在不断完善网络监督法律法规基础上, 通过各种方法, 加强网民的网络道德和文化建设, 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提升网民对事物的认知判别能力。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网民在行使自己权力的同时也要行使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民众在网络监督中的积极有效性。
(2) 推进网络实名制度进程, 整治信息失真
推行网络实名制, 规范我国网络监督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据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实行网络实名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仍面临着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与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实名制在当前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己初见势头。所以说, 网络实名制的推行要与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 要循序渐进, 不能搞“一刀切”。
(3) 培育网络载体行业的自律, 增强责任意识
网络监督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 同时互联网也牵制着网络的监督工作。因此, 互联网在其自身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同时, 也要加强行业自律。一方面, 要通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过滤掉不良信息的关键词, 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的消息。另一方面, 加强相关网站的管理员、监管员、维护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要强化其责任意识。此外, 互联网的运营商和服务商也要积极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络管理工作, 共同维护一个稳定的网络安全环境。
摘要:当今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日益普及的新媒体大环境下, 网络监督成为我国监督制度中重要的新型工具之一。网络监督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监督方式, 它以其自身特有的覆盖范围广、信息咨询开放等优势促进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发挥了网络监督的积极意义的反面也存在着其自身的缺陷和弊端, 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因此, 如果我们能将正确面对网络监督的现实意义;网络监督的理性态度;加强网络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发挥网络监督的良好优势等等多方面共提供协调发展, 才能推动网络监督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监督,机制,反腐倡廉
参考文献
[1]慎海雄.新媒体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记者, 2012, 10.
[2]胡杨.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路径分析[J].河南社会学, 2011, 1.
[3]刘国军.论网络监督及其制度化建设[J].岭南学刊, 2011, 1.
[4]冯铁栓.公民社会参与反腐败引发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3-07-25.
[5]刘岩.规范网络监督推进网络反腐[N].济南日报, 2011.
[6]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J].当代社科视野, 2010.
【我国项目稳评机制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07-1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7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07-20
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05-31
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9
我国司法独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06-03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0-18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问题06-11
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办法06-20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