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例肺结核患者IL-10和IL-6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病感染性疾病。当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 可引起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 上述反应下可引起免疫炎症组织损伤和破坏。在肺结核炎症反应过程中, 促炎因子和抑制炎症因子均参与其中。该文选择该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共98例进行分析, 以探讨抑炎因子IL-10和促炎因子IL-6在肺结核患者中表达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肺结核患者98例, 均为初治患者, 作为肺结核组, 上述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为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免疫抑制剂患者、慢性呼吸性疾病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心病患者, 排除服用抗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者。上述患者中男52例, 女46例, 年龄最小为19岁, 最大为71岁, 平均年龄为 (43.5±6.7) 岁。上述患者均为浸润性肺结核, 64例患者结核病灶分布于1个肺野, 25例患者结核病灶分布于2个肺野, 9例患者结核病灶分布于3分肺野以上。痰菌培养显示阳性者共31例。同时选择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者共98例, 作为对照组, 排除吸烟酗酒者;结核菌素试验显示均为阴性;上述健康者中, 男53例, 女45例, 年龄最小为20岁, 最大为70岁, 平均年龄为 (44.7±6.8) 岁。

1.2 方法

肺结核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 L、在化疗4周 (方案:2个月2S (E) HRZ/4HR或2S (E) H3R3, 或2S3 (E3H3R3Z3/H3R3) , 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 L, 分别加入抗凝剂后离心, 取血清待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和IL-10水平改变情况。具体操作步骤依据试剂盒提供的步骤进行。所选98例健康者在体检当天早晨空腹取静脉血2 m L, 测定血清IL-6和IL-10水平。具体操作步骤同上。

1.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该文中98例肺结核患者在化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血、咯痰、低热等临床症状, 影像学检查显示肺病有云絮状、空洞影等。上述患者经过4周化疗治疗后, 咳嗽、咯血、咯痰、低热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结核病灶不同程度吸收。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后IL-6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6水平高于化疗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后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10水平高于化疗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x±s)

3 讨论

白细胞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 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 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 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10 (IL-10) 是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等产生, 属于抑制炎症反应类细胞因素, 能够降低降低CD4和CD8 T细胞的活性, 对但和巨噬细胞的协同刺激因子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 在慢性病程中, 白介素-10能够抑制细胞介导的相关免疫应答, 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对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反应起到保护作用。白细胞介素-6 (IL-6) 主要是由T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 属于促进炎症反应类因子, 白细胞介素-6对炎症反应有促进作用, 能够增强机体对炎症反应速度[2,3]。

在机体内, 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处于平衡状态, 而在感染性疾病炎症反应过程中二者这种平衡状态会被打破。在该文中, 肺结核患者体内在进行抗结核化疗前, 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均升高, 均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肺结核患者经过4周抗结核治疗后, 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虽有显著下降, 但仍高于健康体检者;白细胞介素-10在4周抗结核治疗后, 其水平恢复正常水平。其机制可能为:当机体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 在结核分枝杆菌侵袭下, 机体内结核性炎症反应强烈, 大量的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产生, 血清中IL-6水平显著升高, 肺结核患者肺部炎症反应较为强烈, 肺组织可遭到破坏等, 而此时IL-10等抑炎因子也大量产生, 经过抗结核化疗后, 结核分支杆菌被抑制或者杀灭, 炎症反应减弱, IL-6随之下降, 炎症反应减轻;抑炎因子产生也减少, 其血清水平也下降[4,5,6]。

所以, 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IL-6、IL-10水平, 有助于了解肺结核患者体内炎症改变状况, 进一步了解肺结核发生机制等, 但是肺结核发病过程中不是单一炎症因子参与, 而是多种因子参与下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文章对肺结核复治患者, 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研究由于资料及影响因素较多未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IL-10和IL-6表达水平改变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肺结核患者98例, 作为肺结核组。同时选择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者共98例, 作为对照组。肺结核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在化疗4周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所选98例健康者在体检当天早晨空腹取静脉血2mL, 分别测定测定血清IL-6和IL-10水平。结果 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后IL-6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6水平高于化疗后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后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10水平高于化疗后 (P<0.05) 。结论 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炎症反应强烈, 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均表达强烈, 抗结核治疗后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均表达降低, 炎症反应减弱。

关键词:肺结核,促炎因子,抑炎因子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24 (2) :70-74.

[2] 于春宝, 左云, 王俊玲, 等.肺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2) :138-141.

[3] Oral HB, Budak F, Uzaslan EK.Interleukin-10 (IL-10) gene polymor-phism as a potential host susceptibility factor in tuberculosis[J].Cy-tokine, 2006, 35 (34) :143-147.

[4] 喻延, 张世叶, 秦嫒怡, 等.检测三种肺疾病IL一6水平的临床意义[J].青海医药, 2003, 33 (6) :2-4.

[5] 廖明凤, 张明霞, 邓群益.结核病患者血浆和胸水中自介素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12) :1717-1718

[6] Correia JW, Freitas MV, Queiroz JA.Interleukin-6bloed levels in sensi-tive and muhiresistant tuberculosis[J].Infection, 2009, 37 (2) :138-141.

上一篇:我国民营企业激励问题研究下一篇:“营改增”改革背景下供电企业税务筹划管理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