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精选8篇)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篇1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就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很早就有学者提了出来,但未引起更多相关领域专家的重视,研究成果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讨论的深入和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重视程度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宏观上研究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二是研究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三是研究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具体的制约因素,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四是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制度选择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利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相关制度或发展模式;五是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具体服务功能进行医学方面的技术性研究。经过深入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目前国内对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多停留于概念探讨、简单介绍,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和全面性。因此,本文尝试通过综合各个方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深入研究,能够比较深入地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了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及国内外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理论,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消费的角度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同时运用比较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在资料的收集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本研究不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献资料,还收集了中央和地方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文件。通过卫生部网站,收集了近年来有关的数据资料,为本文的论述提供了充实、可信的数据支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是对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回顾并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首先对本文涉及的相关专业名词进行概念上的界定,然后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扩大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消费需求、优化其医疗服务消费结构、改善其医疗服务消费环境联系起来,探讨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通过对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的机

构设置、服务功能、补偿机制、导向机制、人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同时分析归纳前人研究的思路和成果,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因素均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努力探明每个因素如何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第四部分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研究英、德、美三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总结其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摒弃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做法,为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五部分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制约因素,参考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提出对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借鉴价值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角度上的创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社会共同的焦点话题,许多学者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些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医疗系统内的专家,他们大多数是站在技术层面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另一部分学者虽然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研究探讨,但是只局限在医疗卫生领域内,没有和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相结合。本文拟将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结合起来,从社会学的角度并运用消费经济学作为理论框架,研究社区卫生服务问题。第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有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国外一些国家成熟经验的介绍引进上,并没有考虑国外这些成功做法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有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影响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制约因素上,但是研究不够深入同时也缺乏与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有的学者则只是针对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某一个具体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缺乏全面性。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综合了以前的大多数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在内容上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影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逐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消费联系在一起,同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模式,学习借鉴了他们的成功经验。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没有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某个城市具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来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第二,国外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资料较难收集,因此本文的参考文献基本上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较少。第三,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文对于医学方面比较专业的内容还缺乏深入和透彻的说明,所作研究仅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没有涉及具体医学领域。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篇2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对完美生活质量的贡献超过了许多其他领域[1]。随着社会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社区居民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呈“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从社区层面看,我国社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和多样化发展,但社区管理与服务明显滞后,社区文化、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与人们现实需求的矛盾凸显。

社区建设是解决当前迫切社会问题的工具[2]。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是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依据、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管理与服务设施对于建设强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起着重要的作用[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社区生活的日益丰富多样,人们对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需求日益迫切。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社区信息化、社区教育,以及新城市主义等有关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引发我国政界和学界的关注,我国对社区建设越来越重视。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完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的意见》强调城市管理与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城乡医疗、教育、治安、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3年9月,国务院部署城市社区年底前须开辟养老服务设施,并要求住建部、国土部、民政部和各省级政府年底前出台具体措施。

国外对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及其标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对社区设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社区供水、网络、文化、教育等管理与服务设施完善与否对社区经济社会效益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5~6]。反之,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标准体系的复杂和模糊对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是极其不利的[7]。近年来,绿色社区设置是研究的热点[8~9]。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关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而缺乏对其标准体系的研究,如:公共服务设施的产权归属、社会管理、空间规划[10~11];指标体系[11~12];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和开发模式[13~14];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和成因[15];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目标、任务和方法[15~16];项目内容、投资主体、建设标准、人员配备[17]等,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研究了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体系的现状,初步提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取得的成就,也发现存在很多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2研究范围和数据

本文收集了我国目前现行的和已经立项但未颁布的有关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30项。其中,现行的标准有19项,已经立项但未颁布的标准11项,现行的标准来自国家标准馆。已经立项但未颁布的标准资料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此外,我国现行标准中有关于“居住区”“居民区”等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的标准59项,本研究选取了其中4项有关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其他55项因其范畴、功能和性质与本研究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有较大区别,因此没有列入本研究标准数据。

本文把我国现有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分成了10类和10个体系类目,对我国社区进行纵向比较,与国外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进行横向比较,并对重点标准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

3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体系

截至2013年8月,包括2011年已经立项尚未完成的11项标准,我国共有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30项。现有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涵盖了我国社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文体活动、医疗卫生、商业服务、行政管理等等,这些设施标准按照项目类别,我们可以将其分为10个类别,分别是空间设施、商业设施、教育设施、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安全检测设施、信息管理系统、行政管理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些标准进一步按照专业体系类目分,可以分为民政信息化、市政公共设施管理等10个类目(见表1)。

4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分析

4.1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化取得的成就

4.1.1体现了绿色社区、安全社区、感知社区和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理念

随着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基于空间分异,演生了3种不同的社区模式,即:减灾社区模式、感知社区模式与和谐社区模式[18]。与此相适应,我国也制修订了相应的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关于减灾社区模式,其相应标准有: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用于智能建筑和社区节能的远程监测和控制的总体框架(YDCPZZ3714-2010)、安全社区监管信息化技术规范(安监总政法[2009]34号-4);关于感知社区模式,其相应标准有:社区信息化管理流程与数据集成、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基本要求、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关于和谐社区,相应标准有:社区建设基本术语(2010)、社区服务实施配置规范(MZ/T-2008)、社区组织办公及公益服务设施建设、村民选举场地通用要求(MZ2008-Q-001)、社区公共安全设施设置(2010)等。这些设施标准的理念、原则和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绿色社区、安全社区、感知社区和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理念。

4.1.2项目类别和体系类目基本齐全

按照社区居民生产和实践活动的需要,社区居民需要的管理与服务设施主要有空间设施、文化设施、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商业活动、信息管理、市政公用、安全保卫、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10类设施。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除教育设施外,社区基础实施标准基本上涉及了上述10类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所需的管理与服务设施的类别和项目体系。

4.1.3标准化呈加速发展态势

我国社区标准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社区标准化工作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态势。如:“十五”期间制修订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仅2项,但“十一五”期间制修订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18项,“十二五”期间,其中2011年立项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就有8项。由此可见,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完善社区各类服务设施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化工作的力度,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制修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制修订工作还正处在加速发展期,这从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发展趋势图不难看出(如图1所示)。

4.1.4内容越来越体现民生,趋向于满足人们社区公共服务、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等方向发展[18]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娱乐文化生活,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也趋向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等民生方面的需要。如:2011年,我国立项的8项标准全部是关于社区文化、体育、休闲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

4.2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资料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内部资料

4.2.1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缺乏顶层设计和完整体系

当前,关于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理念、原则、管理与服务设施的类别和体系类目、水平和内容等尚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尚无完整体系。例如:目前社区尚无以社区为基本实施单元的社区教育设施相关标准,仅有居住区层面的教育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的相关标准。这从社区层面上来说人们对于越来越注重和需要的儿童教育是很不相适应的。

4.2.2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结构不合理

现有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市政公用和安全保卫设施,这三类占总设施标准的57%,而对于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后,居民更加注重和迫切需要的是教育设施、娱乐休闲设施、文化设施等,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老年大学、广场、绿地、小憩园、图书馆等。目前,社区层面尚无教育设施标准,休闲娱乐和文化设施标准也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快速增长的文化休闲生活需求。当前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数量分布结构与居民的需求趋向是不相符的,也是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重服务发展趋向相背离的(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内部资料

资料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内部资料

4.2.3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不符合社区建设差异性和多样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社区空间分异的加剧,社区管理主体和居住群体的复杂化,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样化,我国社区类型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社区类型多样化衍生和社区群体差异性发展,要求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在力求实现均衡发展的同时,也体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例如:在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根据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和当地居民特点应设置除了“应配置”外,还设置“宜配置”项目,体现出管理与服务设施的地方特色和差异。

4.2.4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化工作滞后,不能适应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标准制修订工作仍滞后于社区实践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也日新月异,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却明显滞后。如:2004年北京东城区实施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以来,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东城区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实行城市服务管理的典型样板。如今,中国其他城市正借鉴其成功经验,稳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北京其他区计划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全面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19]。2012年,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已经确定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已经在试点城市普遍开展。但关于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尚无国家标准,仅有地方标准。这对于全国各试点城市,以及其他城市开展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是很不相适应的。

4.2.5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制修订周期长,更新慢

标准制定周期过长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据统计,一项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从立项到标准出版历时长达5年之久。为了缩短标准制修订实施的周期,2000年DIN规定,从提出标准化动议到正式出版标准的整个周期,不得超过36个月[20]。总体上来说,我国往往一项标准从立项制定到发布实施同样周期过长,这样导致我国一项标准发布之日起就已经滞后于现实情况,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例如:城市居住区建筑电话通信设计安装图集自1995年发布以来一直没有进行更新,使用之久接近18年,而这些标准规定对象范围内容在近20年内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5结语

加快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化工作是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起步晚,而社区管理与服务改革步伐快、变化大,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化工作仍然比较落后。

当前,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化工作,一是要继续强化绿色社区、感知社区、安全社区和和谐社区等先进理念,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完善管理与服务设施标准体系建设;二是要实现标准下沉。目前,要实现部分标准从居住区为实施单元到社区为实施单元的下沉,加强对当前社区层面居民迫切需求而又相对缺乏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类别和项目体系标准的制修订,如:教育设施、休闲设施、安全保卫设施等标准的制修订;三是标准要缩短制修订和更新周期,提高标准的实施效用;四是在推进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配置均衡发展的同时,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性,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的配置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模式

随着城市社区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居民追求健康、休闲娱乐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社区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社区体育在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显得十分缺乏。而高校集教育、体育人才、场馆优势为一体,掌握最为前沿的体育健身理念、方法和手段,拥有相对丰富的体育人力和物质资源,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教育系统拥有的体育场地就占67%以上。如果合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来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那么将会极大地推动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立足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旨在探索高校体育服务和社区体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对策,为相关部门指导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提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发展的优势

1,硬件优势。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正规场地较少,社区活动场所的非正规性特点明显。多数机关单位、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只为本系统职工服务,不对外开放。高校场地向社区的开放率不高,主要是高校的认识不到位,为了维护好校园内治安和体育场地设施维护经费由于开放会增加等原因,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内锻炼身体,这样形成了一方场地闲置、一方急需场地进行锻炼身体的局面。由于社区体育场地严重匮乏,不得不利用公园、空地、路边作为补充。公园、街道居委会的场地和街头巷尾、空地花费少或不花钱,清晨可在不影响附近居民的前提下随意使用。但公共健身场所体育设施少、活动环境差,影响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严重地制约着社区体育的发展。

高校体育拥有大量门类齐全、规格不等的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在硬件设施上占有明显优势。据河北省2004年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现有39484个体育场地中,分布在校园内的有27663个,占全省各类体育场地总数70.06%,其开放率是43.80%,这说明我省教育系统的体育场地设施较充足,体育资源相对丰富,但有效利用率较低。如此众多的学校场(馆)在社区体育发展中是巨大的潜在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馆)等设施,在搞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投资开发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社区居民锻炼的场所问题,这对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源保障。

2,人才优势。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两类,一部分是职业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主要以教练的角色对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等健身者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另一部分是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经常对公园或社区晨、晚练点的群众进行指导,但这些社区体育指导员素质、专业水平、年龄、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参与健身的人数相比,差距相当大,其中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更是供不应求。据资料统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仅有43万人,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科学指导,许多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不论在人员数量、专业种类以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是社区体育指导员无法比拟的。高校体育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还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通过他们可以面向社会开办各种培训班,为社会培养开展科学锻炼指导的骨干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体育专业人才缺乏的窘境。此外,接受了多年正规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体育基础,他们把学到的体育技术、理论、健身理念运用到社区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素养。

高校體育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为社区培养体育指导员,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发挥特长的舞台,又能解决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和急需健身指导员的难题,促进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快速、科学地发展。

3,组织管理优势。社区活动的管理者一般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多为行政型管理。调查发现,现有的街道办事处更多精力忙于事务性工作,难以为社区体育投入更多的精力。社区体育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各个项目,各个人群的社区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居委会体育小组和各种晨练活动点尚未健全,还没有形成社区体育组织和管理的体系。而现有体育社团多数也是内部管理不规范,外部管理松散,没有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负责协调。

高校有完善的体育组织结构,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能为社会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策划、组织等多项服务。高校在帮助社区体育建立各种体育服务体系,如社会体育健身中心、培训中心、指导中心等过程中,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组织社区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高校体育对社区体育实施服务功能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服务社区体育的意识。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敢于突破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大力宣传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对社区开放的组织、策划和管理工作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积极营造高校与社区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开放氛围,最大限度实现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使用的效益。高校应由以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单纯为体育教学服务转变为既服务教学,又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提供健身娱乐服务。通过提供优质、专业化的体育服务,满足居民越来越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通过对体育健身、培训等市场的开发,在满足社区成员体育消费性需求的同时,也为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2,优化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目前,高校日益增长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与公共体育资源匮乏的趋势越来越突出,优化高校体育资源配置是面向2l世纪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不仅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及财力、物力上的保障,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信息手段。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努力开发新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首先保证高校体育资源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下,着眼于面向社会,服务社区的发展大局,逐步建立高校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市场经济关系,积极探索商业性体育资源的运作方式和途径,突出高校体育资源的整体优势。

3,建立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运行机制。目前高校中存在场馆资源相对短缺与场馆资源闲置的矛盾。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高校场馆资源,在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同时,为社区体育服务,达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高校体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区体育,应加大高校与社区的沟通力度,统筹社区体育的建设规

划,逐步建立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区体育运行机制,使他们能够互相沟通、互相配合、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双方共同制订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订立制度,建立组织,使资源共享工作规范化。通过建立运行机制,不仅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文化的各种需求,而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人力资源等整体优势,让高校体育资源走向市场,服务社会。

4,构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發展,社区体育在体育场馆、设施、人才、物力等方面严重匮乏,导致社区体育设施陈旧、健身场地拥挤,公益健身器械破坏严重,又得不到及时添置和维修,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度。而机关单位、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开放的体育活动场馆收费较高,超出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高校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可以真正做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只有注重开发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模式,才能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不断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模式,可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请进来”即对外有偿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请社区居民走进高校校园,这样既缓解了社区体育场馆设施严重匮乏的矛盾,又能增加学校体育场馆的收入,从而减轻高校体育经费不足的负担,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走出去”即高校应鼓励高校体育教师、体育院系的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担任体育管理员、指导员,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工作。一方面可以缓解社区体育指导员相对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体育文化传播者,通过推广、普及大众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处方及体育保健知识等,从而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拓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广度和深度。

三、结束语

城市社区体育经费匮乏,场地设施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体育功能的发挥。而高校具有雄厚的体育师资和完善的体育设施,掌握着最为前沿的健身理念、方法和手段。高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服务于社区,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是加快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服务社区体育的意识,通过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整合高校体育资源(人才、物质、文化等资源)配置,实现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让高校体育资源走向市场,服务社会。

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研究 篇4

【摘要】: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对老年服务的需求陡然增加,如何兼顾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两方面的客观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道路,是满足城市社区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当务之急。本文利用“太原市中北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状况及其对老年服务需求状况调查”的原始统计数据,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对其老年服务的意愿等社区老年服务现状入手分析,进而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顾的需求、对社区老年服务的利用以及供需之间的矛盾进行评估,重点揭示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体制、老年服务的队伍、资金、相关法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体制方面,组织体系行政化严重、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及非营利性组织半官方化问题严重;二是老年服务队伍方面,专业建设滞后及人员配置不合理;三是资金短缺、来源单一;四是法律制度不完善。参阅了国外社区老年服务的相关文献,通过对美国在社区老年服务组织、香港老年服务队伍、北欧老年服务内容和日本老年服务的立法保障的相关概况与特点的分析,经过对比研究,提出完善我国社区老年服务三方面的思路:一是加强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即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和加强队伍的建设;二是扩展社区老年服务项目,面对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的多样性趋势,如何完善社区老年服务项目的设置和寻找解决供需矛

盾的方法;三是改善社区老年服务经费的筹资渠道,主要是从建设费用的筹集、非营利组织资金状况的改善和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进行详细阐述。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社区老年服务发展的四点建议。一是应进一步提升对社区老年服务重要性的认识,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家庭的养老职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政府从各方面加大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二是建立社区老年服务的支持体系,从四方面着手,即政府的职责定位、规章制度的制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支持网络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完善政府的职责,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尤其是法规政策的完善,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本文研究价值的体现,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三是协调社区老年服务中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政府与社区老年服务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四是推动社区老年服务管理方式社会化及社区老年服务整体的产业化。【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老年服务老年需求老年服务组织老年服务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69.6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41导论14-241.1选题依据14-151.1.1选题背景14-151.2国内外研究现状15-211.2.1老年需求的研究16-171.2.2关于社区的理论研究17-191.2.3社区服务的实务研究19-211.3研究方法21-221.3.1文献研究法211.3.2实地调研法

21-221.3.3对比分析法221.4研究内容221.5创新点22-231.6不足之处23-242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现状24-302.1开展社区老年服务的理论依据24-282.1.1相关概念24-252.1.2社区服务的内涵25-262.1.3社区服务的功能26-272.1.4社区服务的原则27-282.2太原市中北社区的概况及调查数据28-302.2.1太原市中北社区的基本情况282.2.2对中北社区老年人概况的调查数据28-303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30-433.1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30-373.1.1城市社区老年健康自我评价30-323.1.2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分析32-363.1.3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价36-373.2城市社区老年人服务需求与意愿37-403.2.1社区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期望37-383.2.2老年人对社区活动的认可程度和参与愿望383.2.3社区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38-403.3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供给状况40-433.3.1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的来源状况413.3.2社区老年服务的利用情况41-434影响城市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开展的因素分析43-534.1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体制43-494.1.1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体系行政化严重43-464.1.2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体系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464.1.3非营利性组织的半官方化46-494.2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队伍49-504.2.1社区老年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滞后494.2.2社区老年服务队伍人员配置不合理49-504.3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资金50-524.3.1社区老年服务资金短缺50-514.3.2社区老年服务资金来源单一51-524.4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制度52-534.4.1社区老年服务的法律不完善52-535发达国家及地区社区老年服务对比研究53-625.1美国社区老年服务组织的概况

53-555.1.1美国社区老年服务管理组织的构架53-555.1.2美国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体系的特点555.2我国香港社区老年服务队伍的概况55-575.2.1香港社区老年服务队伍的配置55-575.2.2香港社区老年服务队伍的主要特点575.3北欧国家社区老年服务内容的概况57-585.3.1北欧国家社区老年服务的主要内容57-585.3.2北欧国家社区老年服务的主要特点585.4日本社区老年服务立法保障的概况58-605.4.1国外的立法保障模式58-595.4.2日本与老年人相关的法规595.4.3日本老年人相关政策法规的特点59-605.5发达国家及地区社区与我国社区老年服务的对比60-625.5.1发达国家及地区社区老年服务对比研究归纳60-615.5.2发达国家及地区社区老年服务对比研究的启示61-626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的思路62-726.1加强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体系的建设62-676.1.1发挥政府在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62-636.1.2发挥组织体系构架中非营利性组织的优势作用63-656.1.3加强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中队伍的建设65-676.2扩展社区老年服务的项目67-696.2.1社区老年服务需求的趋势67-686.2.2完善社区老年服务项目的实施68-696.2.3探索解决社区老年服务中供需矛盾的方法696.3改善社区老年服务经费的筹资渠道69-726.3.1社区老年服务建设经费的筹集696.3.2改善社区老年服务中非营利性组织的资金状况69-706.3.3确保社区老年服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70-727营造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氛围72-797.1提高对社区老年服务的重要性的认识727.2建立社区老年服务的支持体系72-767.2.1完善政府在社区老年服务的职责定位72-747.2.2制定社区老年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

74-757.2.3制定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规划757.2.4建立社区老年服务的支持网络75-767.3协调社区老年服务中各组织之间的关系76-777.3.1协调政府与社区老年服务的关系767.3.2协调社区老年服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76-777.4推动社区老年服务发展的社会化和产业化77-797.4.1推进社区老年服务管理方式的社会化777.4.2推进社区老年服务整体的产业化77-79参考文献79-83致谢83-8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4-85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研究 篇5

汲立立,李泽霖,宋雄伟(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 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是在政府职责与城市基层社会有效衔接过程中形成的,其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是社区自治的主体,三者共同形成了政社合作的良性互动模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 社区自治也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社区自治建设模式。关键词: 社区自治; 基层民主;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07(2010)12-0016-03

收稿日期: 2010-09-20

作者简介: 汲立立(1985—),吉林通化人,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李泽霖(1982—),广东揭阳人,英国伦敦金斯敦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信息管理;宋雄伟(1983—),山西介休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策执行。

“社区”一词是基层政治研究的基本概念,它最早出现于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腾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是一种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及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自从1933年费孝通等一批燕京大学的学生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我国学者开始尝试进行独立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视角对社区概念进行界定。徐永祥认为,“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1](p33-34)周沛认为,“所谓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2](p6)2000年11月,我国民政部颁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p52-57)“自治”是与社区紧密相关的概念,它的全称是“自组织治理”,最早出现在希腊语中,表达一种自我治理和自我做主的状态。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谐社区建设,要将“共建共荣”理念贯穿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始终,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和谐社区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是组织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力量。研究和探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对于大力推进和加快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

⒈社区法制体系不健全,自治法律保障缺位。一是城市社区自治立法空白。在社区服务方面,还没有适合全国范围的社区服务法律。二是社区管理缺少综合立法,许多工作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三是社区社会工作立法空白,影响专业社区工作机构和工作者的培育与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极大地限制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的领域与效果。以社区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为例,其中规定社会组织成立必须具备的资金、场地、人员等要求,对社区中的绝大多数社区组织而言都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使许多社区社会组织没有资格正常参与许多社区的社会事务与管理。而当地政府又因为社会民间

组织尚未纳入登记管理轨道,对社区社会组织也缺乏规划、引导、激励和保护。

⒉社区自治体制不完善,行政化倾向严重。由于长期受到原有社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影响,社区居委会往往被视为街道办事处的下级单位,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将社区居委会视为基层工作机构,将自身工作下移。“首先,社区人员的工资、经费都由财政负担,造成了社区对政府的依赖;其次,一些社区服务组织如志愿者队伍,既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另外,在财政安排

上的某些„过度投入‟,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图书站的大多数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招募志愿人员来充任,而现实情况却多为在编的事业性单位职工,造成了政府有限财力的过度性投入。政府一方面扮演社区自治的指导者,同时又惯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控制,约束甚至是代替社区自治组织的某些工作,这将严重阻碍社区自治组织的发育和社区自治建设的发展。”[5]

⒊社区资金缺乏,自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市、区两级财政拨款,由街道办事处统管,办事处根据考评结果予以拨付。社区自身的融资渠道狭窄,硬件建设的投入完全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举办的文体活动依赖于驻社区单位的支持,社区自身没有形成自我的财力支撑体系,财力紧张在社区管理和运行中普遍存在。“长期以来,城市社区居委会处于既无财力、又无财务自主权的生存状态。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居委会独立地行使自治权力,同时也影响居委会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6](p88)社区建

设所需要的资金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社区财政的角色模糊,特别是许多经济不发达的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缺乏资金来源的问题更加突出。

⒋社区自治意识缺乏,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居民参与问题已成为目前政治舆论的重要话题,从总体情况看,仍处于弱参与的阶段,自主性差,整体发展不平衡。”[7](p163)参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和单位社区参与水平低;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以被动型参与为主;参与主体不足且结构失衡,主要是低保居民、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党员和老年人;社区居民参与大部分是以活动参与为主,只有少数居民参与过社区管理、决策、监督等,参与社区政治内容涉及面窄;回报性参与多,奉献性参与少,文体型参与多,政治型和服务型参与少,参与的内在动力多是基于人际关系,公共参与精神尚未形成。目前,社区参与不足是我国社区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不能通过健全、通畅的基层体制参与社区管理,居民的自治活动如果得不到有效组织,社区就会缺乏基本的社会凝聚力,社会资源就不能实现共享和整合。虽然我国社区自治历经波折,但现已逐步成长壮大,上海模式、青岛模式、江汉模式、北京模式等都是各地在不断尝试之后的成功经验,不容忽视的是城市社区建设中仍存在政府与社区间权责不明、辖区不清,社区自治力与居民参与意识都处于较低水平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是我们未来一个时期内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中国特色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的路径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社区法律的改革与创新却没有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时代要求诸多法律法规始终没有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社区自治体制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无法突破原有法律法规的界限。因此,根据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现实,总结社区自治的成功经验,修订或重新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十分必要。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一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的运转有了法律保障且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其应有的制度活力就一定会迸发出来。当地政府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地的特点及情况,制订适应本地实际的社区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以便更好的指导社区建设。

⒈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社区自治。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剥离市、区政府现有的权力,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改革行政运行模式,由向社区下派工作变成工作进社区,主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直接服务于社区需要。真正实现政府部门和街道对社区居委会给予指导而不是进行行政干预,提供服务而不是插手社区事务。政府发挥协调作用,整合区域社会所有成员和资源力量,协调社区各种群体的利益关系,并服务于各种群体。政府必须依据国家相应法规,管理和指导社区依法建立自治组织,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社区建设投入体系,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改善社区环境,升级社区服务水平。

⒉社区居民在对自身权利、义务和追求目标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自愿、自主性的参与,是建立、完善政府和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构筑新型社区治理模式过程中,应将促进居民参与放在首要的位置。“建立

和健全有关社区居民参与的各项制度,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把知情权、表意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还予社区居民,把社区居民是否知情,社区居民是否参与,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社区发展的标准。”[8](p57)社区自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参与的规模、程序和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发展的整体变化和目标管理。在实践中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精神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整合社区各种利益并有效反映和表达社区成员的意见和要求,开放和利用社区各种资源,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可以有效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居民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及时了解广大群众对社区发展及重大方针政策的看法。三是建立社区居民选举、社区民主决策、社区服务承诺及社区工作评议等制度,保证群众对社区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⒊充足的财政资源是保证社区治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生命线。目前,我国社区自我管理机制很难运转的关键在于没有充足的财政基础,没有实现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有效衔接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来提供充足的财政保障。为进一步加快社区经济建设步伐,稳步推进社区经济发展,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区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应积极主动整合社区的内部资源,深挖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潜力,鼓励和提倡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经济发展。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形式,发挥驻社区单位经济实力强、联系业务广泛、信息灵通的优势,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厂房、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这样,即可以创造社会效益,又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从而把社区资源优势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依托资源办项目,不断壮大社区经济实力。只有社区经济实力强大了,才能为社区履行各项自治职能提供经济保障和财力支持。总之,城市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努力改革创新,精心谋划发展,通力配合、分步实施。因此,要加强社区党的领导,为社区自治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完善社区自治的法律保障,推进依法治理的进程;规范发展社会力量,建立社会化的社区事务管理运作机制;营造良好自治环境,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只有这样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才能不断规范、拓展、创新,才能建设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健康的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会发展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4]谢中立.城市居民自治:实际涵义、分析模式与历史轨迹[J].江苏行政

学院学报,2002,(03):69.

[5]张韡.城市社区自治问题探析[J].青年科学,2009,(10):107.

[6]吴忠民,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吴铎.城市社区工作读本[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研究 篇6

作者:时间:2010-07-10浏览次数:4189 次

中国拥有70 %的农村人口,这部分人群的卫生问题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60~7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预防保健网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卫生事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各地均就如何建立并完善适合农村经济体制和形势需要的卫生服务体系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

1.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发展历程

1.1 建立期(1949年~1965年)1951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了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乡设卫生委员,村设卫生员的要求。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等县级卫生机构随之逐步建立,公社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保健站)相继成立,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初步形成。公社卫生院兼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技术指导及乡村卫生行政管理的功能,成为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基础。

1.2 发展期(1965年~1979年)1965年,在毛泽东同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全国农村短期速成培训了一大批半农半医的农村卫生人员(“赤脚医生”),成为当时重要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队伍。同时,合作医疗也得到较大发展。保健站、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成为当时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

1.3 变革期(1979年~)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受到很大冲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一度极度薄弱甚至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后,针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各级政府纷纷研究制定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卫生政策,积极进行各种卫生服务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现状

2.1 农村卫生服务模式

各地探索并尝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服务模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医防合一:医疗、预防及保健均由乡镇卫生院承担,同时承担同级政府部门委托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经济独立核算。这种模式经费由政府全额或差额拨款,统筹利用乡镇卫生资源,减少了成本,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在沿用。但由于拨款不足,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乡镇卫生院往往重医轻防,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医防分设:将预防保健工作从卫生院分离出来,单独成立防保所或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卫生保健、委托的卫生监督等任务。如江苏省的南通、扬州、宿迁等部分地区及昆山市即采用这种模式[1]由于有专门的机构、经费和人员,职能定位明确,经费专款专用,预防保健服务得到了保证。但独立的防保机构在组织协调社会各部门合作方面处于弱势,一些公共卫生中的社会性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3)依院设所,相对独立:这是对医防合一模式的改革,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防保所在行政上和经济上接受卫生院管理,财政上实行定额补助,独立核算。承担辖区的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这种模式强化了防保工作,“以医养防”转化为“以医补防”,有利于促进医疗与防保协调发展。但医、防在一个院内,人员分工与利益分配的矛盾难以避免,防保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分管领导的重视程度。

(4)县乡垂直管理:由县卫生局或县级预防保健机构选定人员派驻乡卫生院,或在乡镇设立派出机构,长年从事乡、村防保工作,工作经费、工资报酬由卫生局拨付,形成上下垂直管理的卫生服务系统。据张子平调查,重庆市荣昌县、上海市崇明县、宁夏平罗县等采用这种模式[2] ,加强了上下联系,提高了预防保健工作效率。但由于条块分隔,在业务管理和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方面有难度。

(5)政府购买:这是由符合条件的公办或私营医疗机构提供预防保健服务,政府依据其卫生服务的考核情况实行购买服务。这种模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有助于在农村有限的卫生资源下,促进农村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和广覆盖。目前,全国仅浙江省和江苏省通过此模式全面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

2.2 农村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不足:近几年政府对卫生投入的总量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相对于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人群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仍显严重不足,公共卫生投入甚至有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1998年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15.9 %;而卫生事业费中公共卫生的投入比例由1990年的19%下降到1995年的12%[4]。

(2)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松散: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革。市场经济的介入使三级保健网络间的协作关系变得松散和转为无序竞争,出现网底破裂(村卫生室解体)、网中不稳(乡镇卫生院改制)、龙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削弱的状况,防保工作难以落实。

(3)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平衡: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重复设置,设备闲置等浪费现象突出;而经济落后地区,乡镇卫生院发展相对滞后,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农村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据卫生部有关数据,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而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

(4)卫生服务重医轻防: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乡镇卫生院不得不“以药补医”,“以医补防”,县级防保机构主要精力也用于开展有偿服务,医、防功能混乱。加上农村卫生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疾病控制工作严重滑坡。

(5)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以集体公益金为基础的合作医疗

受到冲击,农民医疗保健制度基本陷于瘫痪甚至瓦解。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3年,尚有79%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38.6%的农村居民因经济困难生病而未就诊,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村居民占75.4%[5]。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3.1 明确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实践证明,将卫生服务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并不明智。各级政府应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增加卫生经费投入,尤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以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原则,严格按相关标准强化农村卫生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3.2 实行多元化卫生服务,健全考核评估制度

依照“农村卫生机构要以公有制为主导,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卫生机构的发展”的精神,有效利用农村有限的卫生资源,尝试将多种经济体制的卫生机构列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实行政府购买,探索多元化的卫生服务形式。同时应健全卫生服务评估机制,统一规范,制定标准,严格落实考核评估制度,推动公共卫生服务的良性竞争。

3.3 完善法制,建立资质认证和准入制度

针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形势,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推行卫生服务的法制化管理。对农村卫生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如建立专业人员、技术运用、大型设备、基础设施等卫生服务要素的准入标准,从制度上规范卫生服务机构的筹建、设备设置、质量控制和技术标准等,促进卫生绩效的提高。

3.4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健全农民医疗保障体系

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 篇7

(一)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养老问题凸显

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 我国在人口数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总体生育率下降到较低水平, 有些地区甚至降至更替水平以下, 人口再生产类型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变。这些成果主要是我国长期以来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就是其中之一。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 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 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使得人们的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 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起点晚, 但速度快、来势猛、规模大, 70或80岁以上的老龄中后期人口的比重提高的较快。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全面妥善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二)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不能满足当前的养老需求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养老更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的传统职能。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 独生子女数量增加, “4.2.1”家庭结构越来越普遍, 在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 他们除了紧张的工作之外还要面对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 在有些情况下, 他们不是不想尽孝道, 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社会的发展使得家庭规模缩小, 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日渐提高, 随着这些空巢老人年龄的增长, 生活越来越不能自理, 而其子女又没有精力进行全方位的照料, 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 宏观的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不足

目前,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有所不同, 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迎来了人口老龄化,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时间差”的影响, 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适应老龄化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社会供养体系, 没有能力建立发达国家那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国家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养老覆盖面较小, 社会养老保险水平较低, 社会养老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社会养老还不能弥补家庭养老在新形式下所形成的“空缺”, 寻求和发展弥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不足的新型养老方式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四) 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方式

介于宏观层面的社会养老和微观层面的家庭养老之间, 中观层面意义上的社区成为养老服务的最佳载体, 社区是连接社会和家庭的纽带, 社区养老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老年人而言, 社区是他们安度晚年的最佳场所和最理想的活动空间, 开展社区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设施, 挖掘社区发展潜力;发挥老年群体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 使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就业岗位, 使下岗失业人员能够再就业, 为社区的老年人进行服务等。社区养老的内容丰富多彩, 能有效的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二、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

部分人民群众没有意识到养老职能已经由以家庭为主转变为以社会为主, 社区相关管理服务部门也没有没有把社区养老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高度来认识, 服务意识淡薄, 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少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大多针对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主要偏重于日常护理和家政服务, 服务形式单调, 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休闲娱乐活动较少。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的老人, 都有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社交文体等多方面的需求, 社区提供的保健、心理咨询、思想疏导、文化教育方面的服务项目少, 且开展的形式较单一, 内容不丰富。

(三) 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 服务质量不高

人力资源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专业工作人员人数不足是制约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目前, 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大多是一些下岗人员, 绝大部分没有进行过专业教育或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缺乏专业的老年养老服务知识和技能。此外, 养老服务职业化程度不高, 养老服务人员缺乏稳定性, 服务人员临时性和流动性较大。以上这些不仅影响了老年服务的质量, 也制约了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 社区医疗有待加强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 身体较其他人群虚弱, 易生各种疾病, 是医院的常客。但同时老年人体质较差, 尤其是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老人, 在城市公共交通拥挤的情况下, 外出困难, 即便到了大医院, 大医院看病手续繁琐, 做各种检查排队等候的人多, 老年人经不起折腾, 就医困难重重。在自己的家门口看病, 能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对于一些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老人所急需的家庭病床和医生上门服务尤为重要, 社区医疗有待加强。

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 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领导要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把其列入城市发展与社区建设总体规划, 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 并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社区养老的优越性, 搭建参与渠道和创造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各年龄层次的人及各种组织参与, 发挥社区互助功能。通过宣传使群众意识到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发动邻居、家庭、老人等社区力量, 发挥邻里间的互助作用, 是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缺少的根本途径之一。

2. 做好宏观规划, 健全法律法规。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社区养老的发展规划, 并将其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既要考虑有效需求, 又要发掘潜在市场, 既要顾及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又要考虑服务对象的支付能力, 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进一步完善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给予老年服务机构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其运营成本, 使其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对于生活困难的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 费用酌情适当减免。

此外, 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 给予财政支持, 建立专项基金, 同时还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助, 保证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

(二) 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1. 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 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第一, 对于高龄老人,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应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 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全方位的服务。第二, 对于中龄老人, 生活基本能自理, 但又需要一定照料的老人, 可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康复站等形式服务。第三, 对于低龄老人, 生活能自理, 精力充沛的老人, 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提供娱乐、教育方面的服务,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第四, 对于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 这部分人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 应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 保障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 同时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活动, 使他们得到精神慰藉。

2. 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满足后, 精神慰藉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人退休后, 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疏远了, 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和被抛弃感, 造成精神苦闷。社区服务能有效的弥补老年人精神上的空虚, 要加大社区娱乐设施建设, 广泛开展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活动, 定期在社区开展一些文艺表演、比赛或作品展览活动。还要对老年人进行再教育, 尽可能的消除他们与年轻人的“代沟”, 利用社区现有的学校、教师资源, 开设书法、画画、学琴、唱歌等兴趣培养班、老年保健班、老年网络学习班等。

(三) 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

要想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专业的服务人员不可或缺。首先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使服务趋于专业化、科学化、多样化和规范化。要从专业院校吸收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以充当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骨干。充分调动社区中的下岗人员、退休人员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投身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对其进行专业的护理服务知识和技巧培训, 分批选送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老年服务知识和技能, 使他们达到专业化水平。养老服务人员除了具备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外, 最重要的是热爱这份工作, 善于观察老年人的思想动态, 积极与老年人进行沟通, 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四) 加强社区医疗水平

老年人大多体制差、患病多、行动不便、收入低, 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 社区医疗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服务, 是社区医疗不可推卸的责任。社区医疗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主要是做好服务工作。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要对本社区实行全覆盖, 建立老年保健站、老年康复中心, 实行巡诊制度、义务检查制度, 定期为老年人举办疾病预防讲座、养生知识讲座。此外,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与省属或市属综合性医院紧密联系, 综合性医院派资深专家定期到社区医院坐诊, 以提高社区医疗水平, 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看病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1.

[2]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欧莹莹.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发展 篇8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医疗保障单位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论文首先从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开始,说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特点,结合现今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阐述了今后一个时期内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医疗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84-01

1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

社区卫生服务(ConununityHealthServiees,CHs),按照1999年国家卫生部等10个部门联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六位一体”),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的基层卫生服务。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①强调了社卫生服务的主体,就是基层卫生机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的所必须在社区,以社区为范围;②服务的目标必须以社区居民“需求”(demands为导向,而不是传统的以“需要”(needs)为导向;③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仅仅疾病的医疗,而应是集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全方服务;④服务必须是居民在经济上能够承担且能够方便地接受。5、社区卫生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直接在社区工作的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社区医生(或称全科生GP(GeneralPractitioner))。

2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实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概念的引进。社区卫生服务概念的正式引进可追溯到1981年中美两国专家在当时的上海县进行的卫生服务调查。但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初期,医疗制度改革尚未进行,因此,这一概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8年,D:Raj公卫mar向我国政府提出建立全科医学的建议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才在我国得到重视,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好与坏是社会发展状态的一个现性指标,它的发展程度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对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衡量,并在在缓解卫生费用增长、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具有的优势。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深入的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障碍和矛盾不断显现,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继续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缓解医疗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社会经济不堪重负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提出的经济、适宜技术、服务可及性原则大大降低了维护健康的成本。二是缓解城市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三是适应城市疾病谱的快速转变,顺应了现代社会健康观念与医学模式的转变的潮流。四是推进整个医疗卫生改革,以至于医疗卫生保障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点。

3新时期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因其在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使这样一种服务模式近几年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尽管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但由于其在有效、经济、方便、实用等显著特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国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卓越的作用,其发展历程也能体现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3.1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起步试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于19%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要纳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1997年,以中发[1997]3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为标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式被列为今后15年我国卫生改革的五项重大任务之一。这以后,全国有12个城市被列为社区卫生服务试点,虽然各试点城市的建设标准、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不尽相同,但为我国大规模的推广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2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实施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实施,加快医疗机构改革,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1999年,在充分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一次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基本内涵,并就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领导、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以及配套政策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由此,社区卫生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3.3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化推进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化推进,2002年,卫生部等十一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一文,就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地位、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职责要求以及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监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在全国城市范围内全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并在部分大城市延伸至城镇。而且社区卫生体制在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渐确立起来,是整个服务能够公正、平等地分配各种可利用的卫生资源,使所有人都能有相同的机会从中受益,尽可能满足受服务者各种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如时间、地点、内容及价格等等,从而真正达到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健康的目的。

随着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各地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如北京市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点,抓住运行机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城乡统筹,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和功能定位回归;天津市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投入机制,是在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方面做了积极实践和探索。

上一篇: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下一篇:李强演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