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浅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的新生一代,他们桀骜不羁、个性张扬、自尊心强,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受到公寓“群居”困扰。文章就高校学生公寓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引进新形势的管理模式,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浅析;公寓;管理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为90后的新生一代,他们桀骜不羁、个性张扬、自尊心强,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受到公寓“群居”困扰。作为大学生“群居”的场所——学生公寓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生活、休息、交往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发挥好学生公寓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

1.公寓管理事务性多,主次不分。现阶段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涉及学生日常教育、安全、物资管理等,许多高校公寓管理由后勤集团和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双重”领导。

2.公寓管理人员不足。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公寓管理重视度不足,公寓管理员编制少、教育程度不高,仅能适应公寓事务性管理,不能发挥公寓教育管理的作用。

3.90后大学生个性较强,不能充分适应“群居”生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差,面对性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的同学,“群居”困扰逐渐显现。

二、创新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新模式

1.明确学生公寓管理的理念、宗旨、目标以及“三一一五”寝室规范管理的要求。

(1)学生公寓管理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宗旨是:管理、服务育人。

(3)学生公寓管理的目标:把学生公寓办成一个整洁卫生、优雅舒适、安全方便、文明礼貌的大学生之家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课堂。

(4)“三一一五”寝室规范管理要求。“三线,即:鞋摆放整齐一线、毛巾排列一线、衣物晾晒一线;“一规范”,即:书桌、书架、日用品摆放规范;“一整洁”,即:被子、床单、枕头整齐干净;“五无”,即:无违规电器、无麻将牌桌、无异味、无违纪行为、无不文明礼貌行为。

三、如何切实做好公寓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全面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依法治校、依规办事的重要保障。人不能没有约束,特别是在集体生活中。所以必须强化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管理体系。

2.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力求倡导“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的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理念。

(1)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热情周到的关爱,为他们排忧解难。

(2)建立准确无误的学生入住档案、个案以及少数民族学生档案。要求工作人员努力做到“三心”“三到”“三勤”(即:耐心、细心、爱心;眼到、嘴到、腿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一勤天下无难事,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

(3)重实效,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三自队伍”。加强学生公寓楼层长、生活部干部、干事的建设和管理。

3.提高防范意识,切实加强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公寓的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本着“安全就是效益,平安就是幸福”的安全理念,逐一落实安全防范工作。

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搞好公寓文化建设。公寓是学生温馨的家,丰富公寓文化生活,美化公寓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当今高校公寓建设的一个亮点。

(1)按照“三一一五”寝室规范管理的要求,狠抓了“星级寝室”“党员示范寝室”“学生干部寝室”的评比、挂牌和校园寝室文化艺术节的开展。

(2)认真抓好学生公寓思想教育的阵地建设。寝室文化对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开展结合当前形势、紧扣学习、生活和管理的楼幢黑板报评比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5.党团工作进驻学生公寓,开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生长点。

总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求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新方法、新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寓管理机制,努力将学生公寓建成素质教育新阵地。

参考文献:

[1]黄德亮.山东普通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徐瀛.高校学生公寓动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3.

[3]蓝琨博.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1(5).

(作者简介:任 伟(1984.11-),男,重庆人,本科,助教,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任伟

第2篇: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摘 要】以学生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管理是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的事物,本文通过探究提出了以多元化管理手段、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的学生公寓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并得出了学生公寓思想教育管理具有信息反馈快、管理效果好的优点。

【关键词】公寓管理;思想教育

大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信息和思想交流的场所[1]。同时,大学生生公寓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暴露最直接的地方,但在学生公寓管理中进行思想教育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高校公寓管理逐渐成为学生管理中心的形势下,在学生公寓实施思想教育管理是进行公寓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也是推进高校公寓管理面临的新任务[2]。

1.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学生管理从学校管理向公寓管理的转变,学生管理的切入点发生了转变。公寓管理作为新生的事物,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尚不够完善[3]。学生公寓管理融入了过多的商业模式,忽略了公寓管理中思想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公寓思想教育管理是适应高校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1.1公寓思想教育管理应以人为本

学生作为公寓管理的主要对象,为实现有效的公寓思想管理,首先应该重视公寓管理中被管理主体的人的需求,为公寓管理中被管理主体对象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在学生公寓建设中,应保证公寓满足保证安全、结实耐用、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的基本要求。同时应保证与学生公寓相配套的辅助设施,如日常生活必须的开水房、洗澡房和餐厅等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生活和休息场所。

1.2公寓思想教育管理手段多元化

高校扩招比例增加使学生数量增加,学生在进入学生公寓后,学生的思想教育也随之向学生公寓转移。由于学生在素质水平上的差异,公寓思想管理工作面临任务艰巨。在抓好学生公寓思想管理过程中,根据学生公寓以专业入住的特点,以及公寓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和学校联系纽带的特点,应建立以辅导员为管理中心,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以及学生干部和学生的联系为桥梁,以寝室、班级和专业为管理单元,有效实施多元化的公寓思想管理手段。

(1)高校公寓思想教育管理使学校思想教育的软肋,在公寓中施行思想教育是必然选择。考虑到辅导员所处的地位优势,其与学生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应建立以辅导员为中心节点,以辅导员所管理的专业和班级为辐射区域进行公寓思想教育的模式,使学生公寓的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时性。

(2)为更加有效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在学生公寓思想教育管理中,辅导员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并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所有思想动态,而学生干部、学生中的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能够有效了解所有学生动态。且学生干部以及学生党员,其思想水平和觉悟水平层次较高,辅导员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定期召开思想教育会议,培养其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这部分先进成员作为表率,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公寓思想教育更容易开展。

(3)以寝室、班级和专业作为公寓管理思想教育单元。为使公寓思想教育管理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应注重学生思想教育的统一性。在学校思想教育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知识掌握速度快,思想理论学习超前于实际行动,因此产生思想理论觉悟高,实际行动素质低下的现象。因此在学生公寓中建立以班级、专业和寝室单位的公寓思想教育管理评比方式,将学生的公寓行为方式和公寓卫生条件等项目纳入学生思想觉悟高低的考核标准中,并定期进行公示,对符合优秀的思想教育管理的学生和集体进行表扬,对不符合的单位和集体进行批评教育改造,从而使公寓思想教育管理得到加强。

2.实行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的意义

建立高校公寓思想教育管理模式,使学校思想教育和公寓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学生自身的管理机能,加强了学校思想教育的力度,深化了学校思想教育的效果,促进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在教育改革潮流中具有深远的意义[5]。

2.1信息反馈快

辅导员作为特殊的管理层,以其为中心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有效缩短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其信息的获取速度和真实性迅速提高。一般辅导员和学生同住公寓,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增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大大增加。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接触,也对辅导员更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阶层差,学生也愿意直接将信息传达给辅导员,因此,其信息获取明显优于间接管理模式。

2.2隐患消除早

以学生干部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纽带,学生思想动态和信息更加透明化。学生干部为少部分思想较为先进的群体,这些学生分布于所有学生之间,是寝室、班级思想教育管理的延伸。这部分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完全一致,其掌握的信息也更加准确、更客观真实,而且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其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因此对于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及早消除隐患提供了可能。

2.3管理效果明显

在学生公寓思想教育管理中,以学校的思想教育理论培养为指导,辅导员管理作为主线,学生干部、党员的引导为辅助,学生的自我管理为目标,可以极大发挥学生公寓思想教育管理的作用,使其管理效果明显。高校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主要机构,应严格执行其管理者的义务和职责,通过思想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先进的思想理论。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专职人员,应严格履行学生管理工作,狠抓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充分利用自身与学生更为贴近的优势,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施行学生管理。学生干部在学生公寓思想教育管理中,起到带头和表率的作用,且其作为学生思想信息最直接、最及时的获得者,对及早消除学生思想管理工作出現的隐患极为重要。学生自身的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应通过思想教育以及示范、褒扬,是学生认识到进步的、正确的思想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管理。在这些管理手段综合作用下,高校公寓思想教育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总结

高校公寓化改革弱化了学校思想教育管理的作用,因此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管理日显重要。本文通过研究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得出了该形式的管理模式的作用和意义,其结论如下:

(1)高校公寓思想教育管理应以人为本。学生作为公寓思想教育管理的对象,应从物质基础设施入手,建立思想教育的物质基础。

(2)公寓思想教育管理应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学生自身的管理作用,实现有效的管理。

(3)实施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管理,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早排除学生思想隐患,综合利用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学生主观作用,使管理效果明显。 [科]

【参考文献】

[1]石月荣.高校公寓管理模式及其效能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9,22(2):78-80.

[2]顾添瑜.高校公寓管理模式探究[J].Value Engineering,2011,21(1):223.

[3]钟蕾,戴萍.基于思政教育的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问题及方式研究[J].世纪桥, 2011,7:55-57.

[4]张振国.探索服务管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J].甘肃高师学报,2004,9(3):61-63.

作者:吴楠 王明维 齐辉

第3篇: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摘要】学生日常规范管理是指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民主法治观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有序的环境,一方面使他们身体健康,心智得到完善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清楚而深刻地思考、热情地探索、勇敢而果断地行动。

【关键词】学生管理;规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高校改革在给高等教育管理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中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中,管理的不科学性,管理中的漏洞,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利于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一方面,建设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而大学生今天是社会的一分子,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他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的习惯对今后为人处事的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在大学教育里讲授现代的文明和历史,传授现代的理论和观念,对他们的行为却实施落后的管理,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思想,就无法实现师生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培养他们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更高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带来学生的思想的变化,学生维权意识增加,高校也是社会的一角,评奖评优、出国、入党等敏感问题学生高度关注,随意性强、落后、不规范的管理将刺激歪风邪气的产生,带来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容易引起学校的不稳定,发展下去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秩序。因此,高等学校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管理。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学校规章制度促进学校学生管理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辅导员管理的规矩,有这个规矩才能有良好环境的方圆。学生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的精神,遵循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而且要充分征求听取被管理者的意见,在实现科学有序管理的同时,使大学生在被管理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之中。当然,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学生竞争的平等,保证管理过程的良性发展。失去了公平公正,就是保护投机取巧,保护不正当竞争,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竞争的积极性而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做法,是对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致命损害。此外,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日常琐碎工作系统化归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提升,作为规章制度之外适当的补充加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贴近学生生活,工作针对性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突出。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依照程序进行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管理上的违规行为,学生因为利益争端产生的矛盾,都是没有按照程序管理的结果。规范管理要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基本环节都有章可循,尽可能少的掺入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大学生的奖学金评定,都是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排名来确定的。而综合素质测评里对成绩、思想政治表现、活动情况的所占比例有严格的规定,每项活动的分数累计也清楚划分,每个学生的加分情况都要在班级公示。在评奖过程中如果不按程序进行,随意加分,或者私自提高分值,都要引起学生的不满,带来管理上的极大混乱,起不到奖学金的奖优示范作用。可见,认真按照管理程序组织实施是大学校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保障。

三、提高教师个人修养、丰富工作经验

高校学生规范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辅导员,他的素质、修养、工作经验决定其工作水平,工作效果。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群体,由于特殊的年龄和相对简单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思想、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做出一些意外的行动,给规范管理带来困难。大学生的出格行为有时并非出于本意,情绪冲动、侥幸心理、追赶时髦等都有可能使他们违反纪律,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不仔细分析、区别对待,管理虽然能够实现,但真正育人的目的却不能达到。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培养广博的胸怀,注意虚心学习总结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并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引导,这些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管理工作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维护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要保证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的潜力和发展的潜质得到充分的挖掘。积极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改进学生工作,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些年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实际上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一种民主的、开放的、人性化的管理,它更加有利于实现学生成才的目标。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规范学校管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规范学校规章制度,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作为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为途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仕武.高职生的群体特点及其管理对策.职业教育2001.

[2]教育部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隋松智.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4)

[4]王再学, 武海燕.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报.

[5]彭丽娟.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湘南学院学报.

作者:王燕军

第4篇: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论文: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的探索

与实践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应实现网络化,加强党建信息与学生在校日常表现的实时联系。在系统设计环境和系统功能中,应更注重发挥信息的及时性、便捷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加强与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共青团组织的联系。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0月)中指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加重,更好的利用好计算机技术,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如何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是数字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共享的基本条件,非网络形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系指非联网的数字信息资源(如各部门、单位内部的数据库以及数字化的媒体信息、数字化文献等)。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具有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各学生党支部的党建信息大多为非网络形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即党建信息存储在excel或access等小型数据库中,没有实现网络化管理。随着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的

,高校学生党建信息的存储载体大多为办公软件Excel或PC式“本地”数据库如access。Excel以其便捷的查找、筛选及统计功能,成为办公人员理想的小型数据库。但由于各支部管理模式存在差异,必然导致信息在Excel中的处理方式和存储形式不尽相同。因而当信息在支部之间流动,乃至汇总到上一级党组织时,将受到时间、空间、传递媒介、格式等的制约。另外,Access虽能作为小型Web服务的数据库,但在网络环境下,当输出查询结果,提供多用户处理功能时,就暴露出其不足之处。甚至很多数据信息仍是通过纸质汇总,不但工作量大,而且难以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共享,不便于学生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查询,也不便于及时为党务部门对学生党建工作提供监督和引导所需要的基础信息。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实现党建信息的网络共享,在此基础上,完善党建信息资源的量化、统计和分析。

(二)党建信息与学生在校日常表现实时沟通近几年来,由于学生学籍管理更趋于灵活,学生就读期间在班级、学院乃至学校之间的流动加大。在部分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情形下,班集体的概念相对弱化,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表现记录、汇总、查询工作难度加大。加上部分高校对学生党员在发展后的监督工作相比发展前要弱一些,所以,目前学生党建信息管理中存在与学生日常表现信息相分离的现象,即学生党建信息中,只

,而对于其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相对忽略,这种状况不利于监督、引导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党员先进带头作用。因此,有必要实现学生党建信息更好地与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公寓管理、共青团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收集、整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各方面的表现,纳入学生党建信息数据库中。比如,党组织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时从教务部门获取学生的课业成绩,从学生管理部门获得学生出勤、活动参与、奖励惩罚等信息,并根据既定的管理机制进行量化,自动以即定的文本规格输出综合评价。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有利于党组织切实吸收优秀大学生。同时,在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时,能够为表彰先进典范,惩处不良行为提供有效的依据,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二、学生党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环境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包括一整套管理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管理系统以关系数据库为载体,应用B/S结构,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规范化输出,为管理机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信息网络化组织形式信息资源网络化有多种方式。其中,数据库方式利用数据模型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关系代数理论进行数据查询的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操作性,因而成为了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

,申请入党、发展、转正等党建信息具有结构规范化的特点,因而数据库方式可作为党建信息合适的网络化组织形式。利用数据库技术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如下优势:数据库技术利用严谨的数据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成熟的关系代数理论进行信息查询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字段,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地改变查询结果集合的大小,从而大大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载,特别是在大数据量的环境下,其优势更为突出。本系统采用MicrosoftSQL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对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Excel或access与MicrosoftSQL Server2000的兼容性更好,易于相互之间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减少已有数据重新手工输入数据库的工作量及成本。

(二)信息网络化系统模型目前,不少高校采取两地办学模式,局域网要做到覆盖两地校区,其实现过程复杂, C/S(client/server)构架的应用遇到障碍。经过研究, B/S(browse/server)构架易于实现,两地校区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党建信息。同时,用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应用软件,只要通用浏览器,如InternetExplorer即可进行相关操作,使得用户界面操作方便,维护更便利。

(三)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

从实际的开发经历来看,可分为“基本信息管理”、“参照信息管理”以及“支部管理”三大功能模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党建信息差错中,手工输入数据所带来的差错占的比例较高。例如,由于手误,输入了错误的入党积极分子姓名,将导致其后续发展、培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本系统的设计原则之一是:引入教务和学生管理等部门的数据库,由系统自动提供已有数据,供用户输入相关数据,尽量减少数据的不一致现象。 系统功能模块系统分为三级用户:组织员、党支部信息员、党支部成员。组织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管理系统用户,组织协调各支部委员会成员,动态调整各支部所管辖的班级,查询、统计各支部的阶段性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党支部信息员主要维护本支部的基本信息,如申请入党者、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等信息,在发展、转正以及考察工作中,参照学生业务课成绩、日常表现,上报对象以及所需材料,但无权操作其他支部的信息。党支部成员即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可查询自身的阶段性信息。

(四)系统功能构架“基本信息管理”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包括“申请入党”、“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四个子功能模块。“申请入党”子模块实现学生申请入党信息的输入、修改以及查询操作。该子模块以班级为单位,自动从数据库中查找未申请入党的学生,以表格的形式

学号、姓名等信息,供党支部信息员输入申请时间。“入党积极分子”子模块实现入党积极分子信息的输入、修改以及查询操作。该子模块自动从申请入党者中查找学生,供信息员选取。“预备党员”子模块实现预备党员信息的输入、修改以及查询操作。该子模块自动从入党积极分子中查找培养考察期满一年及以上的学生,供信息员选取。“正式党员”子模块实现正式党员信息的输入、修改以及查询操作。该子模块自动从预备党员中查找预备期满一年及以上的学生,供信息员选取。“参照信息管理”是学生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手段,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业务课成绩”、“日常表现”三个子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是党组织与其他各部门的接口,引入教务和学生管理等部门的数据库,参考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活动等各方面的信息,作为支部内发展、考察、再教育工作的依据。该功能模块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要求学生党员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代表广大同学、班集体、学校乃至民族的利益。“业务课成绩”子模块在教务部门数据库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日常表现”子模块在学工部门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出勤、社会工作、实践、奖惩等项目进行量化,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支部管理”是上级党组织对各学生党支部统筹管理的有力工具。本功能模块能创建新的党支部,并实现支部内部结构的

,尤其是管辖班级的动态调整。使得班级党支部成立后,能迅速投入运行,也解决了学生在专业分流后不能迅速找到组织,接受再教育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管理,是传统党建工作优秀经验与网络信息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获得新生力量的有力武器。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党建管理体制和相应的信息系统,无疑将大大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和绩效。

参考文献: [1]胡昌平.现代信息管理机制研究.武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小曼.实施高校党建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6). [3]蔡中涛.以经营的理念建设高校党建工作网站[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4]廖勇.以创新的思维推进高校网络党建[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 (4). [5]钟蓉戎,李金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8).

第5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计算机毕业设计

届别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第6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集体材料

创新服务模式 强化服务管理

努力创建安全、温馨、和谐的学生宿舍

——江西中医学院学生宿舍管理做法和体会

我校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住宿学生1.3万余人。在日常服务、管理中,我们始终秉承“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以构建“学生满意、领导放心”的学生宿舍为出发点,加强以“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落实贵在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改进管理、服务方式,注重人文关怀和严格管理并存,把爱融于工作中,把严贯穿于管理中,让学生宿舍真正成为育人的环境,成为学习的乐园,成为家的港湾。

一、改变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

工作中我们想为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真诚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主动贴近学生,实施亲情服务、暖心服务、人性化服务。

(一)创新服务理念。 “学生满意,领导放心”,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创建“满意放心”学生宿舍,在优质服务的同时,十分必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氛围。我们在注重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感情投资”看作是学生宿舍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赞助及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营造大家庭环境;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与学生双向互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理解、信任、支持的良好关系。从2005年起,我们聘请学生担任监督员,他们每天对我们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反馈。由于他们来自于全校不同的班级,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服务的需求及意见,并能第一时间反馈,为我们整改赢得了第一时间;我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同时还通过意见箱、意见簿、QQ、邮箱等形式和途径了

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建立了反馈机制,通过电话、后勤简报、QQ、邮箱等及时反馈整改情况。

(二)改进工作方法。为了满足学生的服务需求,我们在每栋学生宿舍设立了学生服务室,配备了微波炉、电磁炉、煎药罐等设备,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因违章用电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一做法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针对同学们报修时间与维修人员上下班的时间冲突问题,我们及时调整了部分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专门成立了上门维修服务队,待同学们下课后到学生宿舍进行检查维修,很好地解决了以往“维修难”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同学能集中精力学习。根据学生的建议,对浴室进行了改造,开放时间设为从早上8:00至晚上23:00,保证学生天天能洗到热水澡。在每栋学生宿舍门卫值班室配备了针线包,工具箱,门卫随时为学生缝缝补补。这“一包”“一箱”,赢得了学生的高度赞扬:“小小针线包,饱含关爱情”。针对同学们各种活动都要到离宿舍区有一定距离的教学楼教室进行,没有固定的活动室的现状,学校对

11、

12、13栋学生宿舍地下室架空层进行了改造,改建成了二十多间房间专门作为学生活动室。

(三)改善服务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坚持开展真情服务、微笑服务。做到为学生解答疑问耐心,不轻易说不知道。当学生有疑问时,做到了耐心倾听,耐心解答;帮学生办事诚心,不轻意说不归我管。职责范围的事当机立断,立即办理。职责范围外的事不推诿,把不是本部门、本人承办的事当成本部门、本人承办的事来办,想方设法帮助协调办理;为学生服务细心,不出半点差错。每逢刮风下雨,员工都会主动提醒学生关好门窗,主动为学生拾捡晒落的衣服;每逢

天气变化,我们都会给学生温馨提示或主动问寒问暖;每逢残疾学生进出宿舍遇有困难时,员工都会主动靠前提供帮助;每逢拾到学生遗失的钱物,我们都会主动寻找失主并完好无损交还。

二、创新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

创建“学生满意,领导放心”学生宿舍,关键在于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说服人。而优化服务质量的前提是实施规范化管理。

(一)准确定位规范化管理目标。我们通过参观学习、分析对比等查找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深挖根源,使大家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我们还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宿舍管理实际,把规范化管理的总目标设置为:决策零失误、管理零死角、员工零抱怨、学生零意见。

(二)科学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为使制度更科学,体系结构具有自我修复功能,我们组织学生宿舍管理员通过反复地征求意见,调查、论证,建立完善了内容涵盖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任务区分、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评估细则、整改反馈等规章制度。这其中的工作标准,评估细则可以使员工自我检查,自我对照,自我纠剖;工作流程,可以使员工的服务过程得到规范,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整改反馈,可以使中心时刻掌握问题的整改情况,可以促使员工自觉整改。

(三)不折不扣狠抓工作落实。在规范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多途径、多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在学生宿舍的管理上我们通过检查督促促进落实、实施奖惩激励促进落实、进行跟踪问效促进落实、开展活动促进落实、发挥表率作用促进落实等方式切实提高工作落实的力度。

三、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管理服务中,我们充分运用“质量服务月”、“双争评比”、“三个一遍” 、“党员示范点”等有效载体,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定期开展“质量服务月”活动,以“质量服务月”为载体,开展创业在后勤,奉献在宿舍活动,以活动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通过员工优质服务,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我们把争当优秀员工,争创先进片区的“双争”活动渗透到日常服务管理中,充分运用“双争”载体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激励员工为宿舍管理服务作贡献。通过贴红星、戴红花、发红包、加工资等形式对优秀员工和优秀片区进行表彰。

我们坚持每月做到对服务对象走访一遍,对服务情况分析一遍,对质量标准学习一遍。改变单纯的“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简单做法,主动与师生双向互动。通过深入学生宿舍与师生谈心,交流思想,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虚心听取师生的建议与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我们对照质量标准,认真分析一个月以来的服务情况,坚持实事求是讲成绩,客观公正查问题,扎扎实实抓整改,力求做到本月工作有回顾,下步工作有前瞻,使宿舍管理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我们每月组织员工学习质量标准和服务流程,使质量标准入脑入心,人人皆知,个个明白。

我们在学生宿舍四栋设立了党员示范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导向作用和旗帜作用,让其他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第7篇:高校学生管理特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总结

摘要: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将受教育者塑造成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在于开发个体智力、智能、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平等对待每一个个体,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重视角、多重纬度、全方位衡量每一个个体,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问题学生;突发性事件;心理危机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使学生管理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隐藏的种种弊端。如: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他们的鉴别力与自控力低下,容易受市场功利思想驱动,产生一些浮躁情绪,而社会竞争激烈,有时会使他们手足无措,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家庭环境的差异也会使他们产生心理歧视、自闭、抑郁等心理困惑等等。这些问题有时让我们很被动,却是我们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应对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和危机,现提出以下几点,愿与同仁们交流。

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必然,当然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科学管理的根本所在。在高校管理工作的系统工程中,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不断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逐步探索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1]当代高等教育只有将“以人为本”作为自身的价值选择时,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个人的生存需要,努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心智发展,使之达到个性完善,进而以学生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

二、建立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教育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导致大学生思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并具有类型多样性、“群体极化”现象、影响深远等特征。

高校突发性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即出乎意料,让人措手不及。这也就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具体影响难预料。并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量能、声势、规模会迅速的扩散。一旦达到某一临界值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必须迅速作出反应,稍有迟疑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事态的急速扩大。高校突发性事件预警机

制必须顺势而行,它的构建必须遵守及时、全面、高效和创新的原则,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漏洞,抓住细节,勇于创新。

针对高校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及时发现和补救:周点名和常报到。周点名,每周在规定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清点,这样可以对不在校的学生有个大体掌握;同时,常报到,就是要求班级中的班干部在固定时间或周期内报告班内情况,尤其缺勤情况,或者,对于即将毕业在外寻找工作的学生,要求其在一定周期内汇报自己的情况。采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掌握班内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还可以掌握在外学生的安全、生活现状,也可以杜绝一些突发问题,如某一学生踏入非法传销组织,最起码不至于造成人失踪几天甚或几周还没有发觉的失职现象。

三、正确识别与干预心理危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据调查得知,目前高校学生由于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独立性差、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困难,部分同学对生命的意义缺乏认识,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落差大,理想失落,从而造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失恋等造成的问题,较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过激行为。

面对存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认真关注,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疏导,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理想和思维方式,开发自己的潜能,全面发展。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机制。心理建档是指把对学生心理测验的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起来的档案材料。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

“问题学生”、“后进生”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气候中被忽视、被冷落的那一部分,他们往往和教师有隔阂,存在抵触和逆反心理,表现出焦虑、不安、自扰,还有的表现出紧张、挫折、神经质,在压力面前容易惊慌失措。对待这些学生,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树立自信,以求进步。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化为其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第一,重在普及。主渠道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第二,各高校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如创办一个校报心理专栏、每学期办一份心理简报、开通一个心理网站、放映一部心理电影。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着眼于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增强了自身抗危机的免疫力。第三,采用赏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赏识激励的教学策略,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

一种教学策略”。[2]赏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潜能,但是在采用赏识策略时要注意沟通艺术。首先要对一些外显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治,树立自爱自信,树立对学习的兴趣。其次,课余时间多加沟通,尽量创造师生间、生生间相互沟通的环境,帮助学生放松精神,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客体。遵循教育规律,把“私爱”播向每位学生,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使“问题学生”,“后进生”得以改进。一般来说,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向师性”,即愿意受到教师的注意、关心、爱护和指导,特别是对他们崇敬的老师,这种“向师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和强烈。“向师性”是学生心理需要的一种反映,其中包括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付出爱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3、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问题学生”、“特长学生”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两极”,而“抓两极”则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在日常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特长学生”的优势来组织学生活动,帮助“问题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困惑,将一些细小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心理调节的途径主要有自我调解与知心朋友调解两种。面对简单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解来排解,而对于那些较大的心理困惑,他们则更希望通过交流来获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进而达到消除困惑。大学生之间由于鸿沟小、防御性低、共性大而易于互助。每个班级所设的心理委员,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经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具有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危机线索,能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与干预,并能将同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况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他们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因此,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乃至个性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向、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换,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此外,也要完善学校与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获得有力帮助。高校应利用社会的机构、设施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施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家长、社会全身心的爱护、关心、帮助学生时,施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了施爱,教师和家长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朝着社会需要的道路发展,教育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成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源动力,再从行动上付诸实践。

总而言之,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平等对待每一个客体,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重视角、多重纬度、全方位衡量每一个个体,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8篇: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力度也逐渐加大,与此同时,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学生在新的教育体系下健全发展,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变得日益严峻。而管理的问题要从基础抓起,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组织是班级。重视高校班级管理已成为管理高校大学生、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对实现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一直是高校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学校组织管理的基础形式,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组织,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南开大学坚持参与“公能”素质教育的组织实施,在对现有的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班级活动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以学生自身为动力,以学生自身为目的。在班级组织的构建上,班级目标的确立上,班级制度的建立上,高举“人本”的大旗,用人本的理念指导南开大学的班级管理工作。

1.南开大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了解班级的现有水平,推测出班级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对于班级建设的基础。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新建班级的基本情况和原有班级的现状,研究其班风、管理机制,工作作风和班干部的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班级建设的认识和态度。此外,了解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特点也极为重要,大学生作为个体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在不同时代所表现出的共性和特性也存在差异。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年龄均在90后,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期间,情绪和思想上的转变也很容易受到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班级内部容易出现小群体化现象,这都是班级管理的影响因素。

2.分析制定目标、完善组织建设及班级管理制度

2.1制定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班级成员对班级制定的一系列预期成果的表现,不仅是对班级内个体发展提供方向,也是班级群体实现班级管理的体现。在南开大学的班级目标制定中常见的有:定期开展辅导员与班、团干部交流会、班导师带领召开班会、班、团干部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定期开展班会、经验交流会等等。

为了能在班级中充分发挥班级目标带来的作用,首先就是要根据科学的依据制定班级目标,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抓住新时期的大学教育背景之下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看清班级主要的问题,即当前要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要解决的问题,抓准主要矛盾;其次,根据南开大学培养人才要求、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找准侧重点,针对性的根据其特点进行对班级目标的制定,大学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所以要根据这一基础特点,提出班级的目标;第三,根据现有班级基础和发展的实际可能性,运用激励作用使班级的每个人都有目标,每个人都在为目标而奋斗,这一点就是以小见大的过程,日积月累,每个人的小目标汇聚成班级的大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要关注到每个人的目标,保证大家目标的大方向是趋同性的,与班级目标方向保持一致,这样的班级才能在不断地相互协作、配合中增强凝聚力激发学生潜能,将集体目标转变成个人责任最终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实现。同时还要考虑目标的系列化,把一学期的目标分为远、近、紧、慢、主、辅等,及时分享总结,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激励同学拥有更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最后,努力营造民主的积极地讨论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实现班级目标的积极性,将班级目标具体化,变得可操作性强,可定期进行检查检验,精确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需求的契合点,增强班级成员对目标的认同感,贯彻利用班级目标可以实现个人抱负理念,使之成为个人的行动准则。

2.2班级的组织建设

班级的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班级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班、团干部各分管方向的职能分工,提高班级内部组织机构的工作效果和效率。其次,现在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不再受限而是自由选课,这便淡化了班级的概念。这样就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从宿舍的组织和管理入手,以宿舍长为领导的小团体管理,再结合班、团干部的工作进行补充。最后,培养班、团干部的管理能力。工作的绩效是依靠具体的工作来实现的,工作能力则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前期的组织规划能力,在学期之初制定工作计划,在活动之初撰写活动策划。撰写的计划和策划要根据班级的目标、校(院系)的安排来制定,活动计划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做到细致具体。

2.3班级制度建设

建设健全的班级制度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其一,对于班级制度的执行要实现民主化,将制度的制定、执行转化成班级个体的意愿和要求,使其能自觉遵守的同时也能相互监督及时批评指正。其二,始终强调制度完善。制度的建设应当是全面的、科学的、有效地,顾及到班级的方方面面,使之系统的贯彻到班集体中去,最终形成健全的班级制度。要注意制度的相互衔接、配套,实现制度的整体化。在南开大学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就能看到,很多班级中的宿舍都有制定过宿舍公约等制度,班级对于班级同学参与各项活动情况的考勤记录,并在班级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与学校综合制定工作相结合,这样即便于班级的制度执行,也有助于学校对班级管理成果的检验。在此过程中,随着这些新制度转变为成熟的健全的制度后,必定会在此基础上出现新的制度,这就要求辅导员多与班干部交流,将新旧制度相结合,从而促使班级制度的日益完善。其三,班级对于班级制度的执行一定要严于利己,对于违反班级制度的同学要一视同仁,设立奖惩机制,对于执行班级制度效果突出的同学给予嘉奖,在严格自身的同时形成制度对同学的影响与制约,使之从外部制约转化为最终的自我约束。最后,班级制度建设要符合班级特点。辅导员和班、团干部要抓住班级特点针对性的完善规章制度的要求,从而达到对同学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关注,已形成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 2.4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体现,而拥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教育、管理特色的体现,班级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班级文化离不开校园,校园文化统一班级文化。南开大学的班级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坚持个性化的班风、学风、班级目标建设,创造个性化班规、班歌、班名,实行个性化的班级教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为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创造的教育环境中去,激发学生的潜力,坚持学生的内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道德成就和穿凿新班级文化的精神。

南开大学关于个性化班级建设的案例有很多,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首先,确定班级内部每个同学的个性特点,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是个性化班级建设的基础,再由个人的特点延伸到宿舍特点,开办宿舍文化节、优秀寝室评比活动等,将学生对于班级的淡化意识转移到寝室中去,将寝室营造成个性化的小班级,发挥宿舍每个同学的特点,将个性化班级建设渗透到生活中去,这样宿舍评比中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宿舍,如:标兵宿舍、学习型宿舍、考研型宿舍、学术型宿舍、文体型宿舍等,通过宿舍这一班级下的单位,综合分析出班级个性化建设的注重点,再加上学习文化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针对于本班级的个性化文化建设。

在发掘每个同学的潜在能力过程中,逐步形成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契合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将班级同学的个性运用于个性化班级建设中去,物质文化往往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外界给予的,另一种是靠自己创造的。对于班级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获得成果的就奖励,班级在特定节日了解同学之所需、满足同学之所想,组织特色节日活动,例如女生节、中秋节等等,通过外界物质激励同学增强对班级个性文化建设意识;班级组织参加班级文化衫设计大赛、五四评优活动等,参加集体创造性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同学个性特点,这也是宣传班级个性文化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充调动同学积极性,将自我个性运用到实际中去,这也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是个性制度文化建设和个性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思议的。”由此可见,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学生的理想、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高校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栋梁,是祖国宝贵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了无数家庭的希望与幸福。做好大学生班级管理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人才资源在社会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我们鼓励教育部门、高校、院系以及各个班级共同合作,更好的完善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制度,实行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即“管理者、辅导员(班导师)、班干部”三位一体,坚持以人为本,共同建设和谐学风班风,使班级呈现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从而充分发挥班级管理模式在学生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积极促进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切实有效地改善当前班级管理的问题,从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创造出更加适应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班级管理理念,实现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第9篇: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办法

XXXX学生日常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XXX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及《XXX学院学院章程》、《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XX发[2016]X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管理,按照行为主管与行为管理责任相一致的原则执行。学校在学生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下推动教学团学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实行全校学生日常管理的分工协作,积极推进学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要素育人的工作。

第二章日常作息管理

第三条全校师生实行统一的作息时间,由教务部门对学生作息时间、行课时间的重要节点作明确的规定,特殊情况根据实际调整,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后,由校办发布执行。

第四条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实习、创新创业、个性发展锻炼等活动应自觉遵守安全规范、作息纪律等相关规定,有关作息管理规定由教务部门统一制定。

第三章日常行为管理

第五条学生在校学习应遵守学校教学秩序及相应管理规定。学生课堂行为和参加教学活动的规范由教务部门负责制定,主讲教师是学生课堂行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开课单位负责主讲教师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学生所在学院应通过班团会等形式定期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学生须认真参加,不得缺席,特殊情况应履行请假手续。

第七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应团结协作、服从管理并遵守相应行为规范。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规范由校团委制定,校团委负责学生课外活动的统一管理,实施单位负责活动的现场组织及管理。

第八条学生应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并自觉接受行为规范和纪律教育。学生所在学院及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负有重要责任。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是学生综合评估、操行评定、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辅导员应做好相关记载,并对后进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帮助。学生工作处应对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予以指导和督促。

第九条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管理的勤工助学岗位,应遵守劳动纪律及相关规定。学生处负责制定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规范并实施统一管理。学生所在学院及辅导员、用工单位,均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责任。

第十条学生应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由学生处负责制定,并指导学生骨干对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开展督察,发现问题交由辅导员批评教育或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学生参加学术研究及创新发明等创新研究活动应自觉遵守诚信规范及相应纪律。学生毕业论文诚信规范由教务处制定并负责监督管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创新活动的规范由团委负责制定并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学生进入图书馆、教室等自主学习场所,应遵守自学秩序、服从管理。相应规定由图书馆及教务部门等主管单位负责制定,并实施相关管理。

第十三条学生上网行为应遵守《XXX学院校园网管理办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学生上网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由学校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制定并实施监管。

第十四条学生参与学生团体及实践育人活动应遵守组织纪律及相应规定。学生参与学生团体、实践育人活动的规范及管理由团委负责。

第十五条留学生日常管理由国际学院负责。

第四章住宿管理

第十六条学生在校住读应遵守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学生公寓住宿规范及管理制度由宿舍管理部门制定,学生在宿舍行为表现由宿舍管理人员监督记载。违纪学生教育由辅导员执行,违纪学生处分由辅导员会同宿管人员调查,辅导员负责呈报。

第十七条宿舍管理人员应动态掌握学生归寢情况,宿管人员、学生骨干在宿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就寝情况检查,发现夜不归寝的情况应做好记载并及时通报到学生所在学院,其操作办法由宿舍管理部门拟定。

第十八条学校为全体学生提供住读条件,并主张学生在校住读。确因学习、生病等特殊情况需要在外租房或走读的,应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完善相关手续,否则按夜不归寝处理。学生租房、走读管理办法及办理程序由宿管部门负责制定。

第五章请销假管理

第十九条学生应严格遵守作息规范,因故不能正常参加教学活动及课外活动的,应及时完善请假手续。

第二十条学生请假的审批由辅导员、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学生工作处分级负责审批,并实行登记制度。学生请销假制度由学生处负责修订。

第二十一条学生请假期满应及时销假,因故需延长请假期限的应及时续假,否则按旷课处理。 第二十二条学生请假或正常放假离校、返校实行登记制度,登记管理由辅导员执行,长假结束学生返校情况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及时报告学生处,具体办法由学生处负责制定。

第六章校园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学生应自觉遵守行为安全规范,自觉服从校园安全管理。学生在校内公共场所的行为安全管理由安管处负责并建立相关制度。

第二十四条学校实行学校领导、教学、学工、安保、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深入到学生宿舍、食堂和教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室(场)等重要场所安全巡查的制度,巡查频度由安管处按需设定,责任部门自主实施,巡查情况由安管处督查统计。实行每日校园安全巡逻及值班制度,相关工作由安管处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章舆情管理

第二十五条学校实行安全隐患常态排查制度,对特殊群体和重要场所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排查,排查由安管处统一安排,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工执行。安管处负责每月定期汇总排查结果,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安全舆情研判工作会,形成纪要报相关校领导和主要校领导阅示。

第二十六条行课期间,学校每月召开学生工作联席会议,由学生工作委员会主任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主要领导参加。

第二十七条学生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学工、宣传、教务、安保、后勤等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应在会前准备好汇报内容。

第二十八条学生工作联席会议议程包括:总结通报上月工作、分析研判学生工作发展态势、会商问题解决措施、安排部署本月工作。

第八章重大事项管理

第二十九条学校实行严格的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制度,确保重大情况信息畅通,及时妥善处置。对外报告程序及相应规范由校办制定,学校内部报告程序及相应规范由安管处制定。

第三十条宣传部负责在校园网和学校媒(载)体上醒目位置,公开学校总值班电话和安保部门值班电话,提醒全校师生知晓。

第三十一条学校引导和鼓励突发事件或重大安全隐患情况第一发现人,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安管部门或学校总值班室。相关职能部门接到重大情况信息后,必须按上级要求和学校规定立即稳妥处置。报告激励制度由安管处负责制定落实。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的日常管理。对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港澳台侨学生、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参照本规定实施。

第三十三条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或修订有关的规范、制度、规定或管理办法,报学校批准或备案后执行,并及时向师生公布。

第三十四条本规定报XX市教育委员会备案,同时接受其指导、检查和督促实施。本规定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其他校内有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三十五条本规定由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上一篇:班级工作计划大学下一篇:幼儿情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