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1

摘要:从高等学校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出发,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校受助贫困学生知恩图报、爱国爱党、诚实守信等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孟子曰:人有五伦、五常、八德。感恩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核,其思想内涵包括忠于祖国、敬畏祖先、孝敬父母、尊长爱幼、敬师重友、珍惜自然、感恩社会等等。弘扬感恩意识就是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个人思想深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进而使博爱之心广泛传播,正能量得到纵深传递。当今高校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是一个普遍现象,导致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很多,深入分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教育策略,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发展精神冲击的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普遍缺失,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感恩意识也同样亟待加强。当代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为:

1)不知恩。对家庭亲情的漠视,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对朋友友情的漠视,是自私行为的表现;对社会恩情的漠视,是毫无感恩之心,漠视他人恩情,理所当然的享受帮助的表现。

2)不感恩。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受资助后并没有报恩的行动。

3)不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资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受助的学生理应对社会及资助者做出力所能及的回报。但是其中不乏缺乏社会责任感,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其负面影响广而深远,如何避免高校贫困生成为高学历低情商的人,值得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思考。

2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2.1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构成的主体,高校贫困生收到了社会的帮助、学校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同学的友爱等,应学会感恩,然而,部分贫困生不知感恩,他们不懂回报,受到恩惠不言谢,受之泰然。在培育之恩方面,不热爱母校、不尊重老师,学生只关心个人前途与发展,反把学校、老师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在养育之恩方面,有的贫困生不知感恩父母,反而责备父母没有提供更好的生活,孝为立德之本,不孝敬父母,也难以关爱他人,关心集体,进而很难做出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情。如今,社会环境对人格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部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生态意识淡化,都是缺乏感恩意识的重要表现。只有懂得爱别人,才会珍惜自己,善待他人,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有了感恩之心,才会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学校、父母对自己的培养,朋友对自己的关爱,才会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感恩意识不仅仅是针对个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2.2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影响

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问题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问题,对未来学生发展及社会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感恩教育常态化,感恩意识习惯化,不仅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是一项长期而间接地任务,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课题。

3培养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意识的原则及有效途径

3.1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原则

3.1.1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就是要对此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界的物质文明和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使大多数家庭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用在了物质发展上,忽略了对子女开展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过快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逐渐的凸显出来,其中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只有认真了解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研究其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古今感恩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观念、新的特点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教育需求,实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法,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寻求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出新理论。长期系统地培养贫困学生树立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

3.1.2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感恩教育需要主、客体双方共同参与。因此,高校的感恩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贫困生在接受感恩教育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感恩这一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和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有意识地注意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同时会养自私自利的思想,往往会有很强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作为直面这部分学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每名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开展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过程中,帮助贫困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向贫困生灌输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耐心的纠正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教育,从而促使其树立感恩意识。

3.1.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优良传统,感恩教育是有着丰富内涵的。要想使感恩教育活动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运用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素材,以传统文化理论作为教育理念,将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环节中不断融入感恩教育题材,培养学生知恩图报的意识。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高校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主题活动,特别是贫困学生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宣传活动,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仪式、敬老助残活动、支援西部建设活动等等,让学生参与进来,特别是让贫困家庭的学生作为受益主体参与进来,现身说教,从中体会并感悟那些伦理道德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实现“理论内化”和“行动外化”之间的统一及融合,才是高校感恩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3.2提升贫困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3.2.1继承传统道德,挖掘感恩资源。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忠、孝、义都是在进行感恩教育,忠即报君恩、孝即报亲恩、义即报友恩,三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积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道德要求更是深入人心。因此,要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道德文化,与时俱进,将传统道德文化与弘扬时代新精神相结合,以人为本,积极引导贫困生学习和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对贫困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引导,使其反观自身,自觉意识并改正不知恩的行为,多给予大学生心理关爱和生活支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帮助贫困生正确看待暂时的贫困,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国家及个人,这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2.2培养家庭环境,发挥教育作用。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氛围、家庭生活环境的好坏对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素质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树立感恩仪式的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及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转变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培养贫困生对家庭的责任感,知识的积累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双管齐下,不断增强贫困生对父母、家庭的责任感。

3.2.3注重学院培养,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教育是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平台,也是其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落实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培养的重要环节,经过学生的自身努力及家庭感恩教育的熏陶,学校需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了解、体会并记住回报于人,唤醒他们感恩之心,学会回馈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尊重他人,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进而在走向社会之时,带入今后的工作、生活之中。

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感恩教育实施的科学性。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给学生带来榜样作用,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点拨学生识恩、知恩。

第二,通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开设感恩教育的课程,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范例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逐步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人格塑造中,引导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第三,利用多种校园活动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需要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的能力,并引导其注意到感恩意识对一个优秀团队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通过制度建设、舆论宣传、系列活动等多维度共同努力,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增强其自我感恩意识,培养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在生活中,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在学习中,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在今后的工作中,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国家、社会及学校的培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胸怀祖国,奉献社会,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根植到内心深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一颗感恩之心。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回报,是健全人格的具体表现之一。接受恩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应学会感恩,常识感恩之理、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受助不知回报,贷款不想偿还,就是缺乏了做人的明理和诚信,是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常怀感恩之心,诚信地履行义务,并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回报社会,感恩让施恩的人幸福,同时自己也感受幸福,这才是一名自尊、自立、自强的大学生应有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付霆.感恩教育读本[M].四川大学出版社,.

[2]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

[3]陈孔国.师德养成读本[M].湖南大学出版社,.

[4]周晓峰,王志堂.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意义与途径[J].企业家天地,2011(2):36-37.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2

1. 感恩

“感恩”是个舶来词, “感恩”二字, 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通过上面的定义, 我们看到了如果想“感恩”, 首先要知道“得到了好处”;其次要从内心里涌现“感激”的心态;最后才能将“感激”呈现并回馈他人。大学时代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时期, 让大学生“真正学会感恩”显得尤为重要。而从上面的对“感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让学生感恩的前提是要让之先生起“感激”之心。这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2.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了被教育者本身的素质, 是内在的;而感恩教育则重在被教育者对所受恩惠的回应, 这是外向的。两者既有区别, 也有相似之处, 即它们立足于对个体意识的重视, 着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从而营造有序、和谐的社会。

所以, 本文从高校的视角来看“感恩教育”, 通过一系列对策, 使学生先学会生起感激之心, 从而真正学会感恩。

二、高校学生对感恩认知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国计划生育体制所形成的当代中国家庭421模式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代单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使家庭教育在“溺爱”中泛滥。当代大学生90%处在这种家庭教育的模式当中, 他们不懂得感恩, 认为别人的给予理所应当。

2. 社会风气的同化

由于网络的盛行, 不同国籍、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相互碰撞, 在带来一些创新的同时, 不免使高校学生吸收了一些负面的糟粕。这使得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们被另类的价值观同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教育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严重冲击, 孝、感恩等理念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骨髓里。

3. 个性心理的扭曲

从小娇生惯养的当代大学生有着严重的脆弱心理。因从小没有受过更多的挫折, 当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后, 在沟通、恋爱、工作中突显了这种心理的扭曲状态。他们自我封闭, 不愿与人为善, 更希望回到从前, 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爱。所以, 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给予, 而不是更多的付出, 在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 对他们而言, “感恩”显得陌生而苍白。

三、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1. 通过前期调研

辅导员老师应充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 做好前期的问卷, 让调查问卷能够一次性充分挖掘出学生对这个时代感恩观念的理解及身上有哪些不足之处。

2. 开设感恩主题课堂

作为学校, 应该起到培养学生树立感恩观的导向作用。要将感恩教育纳入到教育的整体规划中来。结合两课教学, 增添感恩教育内容, 在教学中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 把感恩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把感恩素养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 并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3. 校内外的活动渗透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

(1) 校内

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系列活动去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的感恩热情。设立感恩基金, 将“感恩”理念常态化、并贯穿到大学生四年的生活中。

(2) 校外

在社会实践环节中, 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动施恩意识, 树立尊重他人的品德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引导学生去各类福利院、学校等场所去帮助社会上的孤、老、残、障、幼人群;关爱流浪的小动物;义务献血;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义务授课等。使学生在体验实践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发现自我价值, 最后, 通过畅谈实践后的感想将感恩理论化的内涵更加坚固化, 从而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4. 辅导员日常管理的渗透

高校辅导员应摒弃只担负传递信息的功能。在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中, 辅导员应起着观察、引导、纠正的功能。时刻注意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来引申大道理, 尤其要注意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善待老师、同学、小动物、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并将表扬与批评有效而巧妙的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

5. 对家长的渗透

感恩教育不是单向型的教育, 是多向交叉、形成合力的教育。在高校内进行此项教育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使其产生积极的合力。因此, 辅导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 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心理动态。

6.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教育

加强去除“有病 (精神病) 才去咨询”的误解。学校的心理咨询不等同于医院的心理治疗。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一般的心理困扰, 协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开发潜能, 充满阳光的成长,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摘要:“感恩”是一种人生素质, 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是肺腑之言的表达。社会需要“感恩”的人, 需要人与人之间感恩的心, 它是人际关系的纽带,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在走出象牙塔之前所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蔡万红, 陈艳梅.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58-59页.

[2]韩晓霞.试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杨雅琼.感恩教育.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直面的课题[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0.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49-0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蕴涵着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贴近生活的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新突破口,这对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社会责任感,助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拓宽高校感恩教育载体,实现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剖析感恩教育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的调研,探讨二级学院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方式,以期对高校感恩教育提供相关借鉴。

一、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感恩教育具有特殊性[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教育者寻找到新的切入点开展相关教育,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然而,从实施效果来看,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不容乐观。高校虽然投入了众多人力、财力,花费了较大精力,但感恩并未内化为大学生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习惯。相反,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价值观的泛滥,冲击着当代青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道德观缺失,特别是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感恩教育环境缺位,内容匮乏

良好德育氛围的营造能够使感恩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不断提倡依托人际互动、社会生活等现实情景教育,启迪和感染学生内在心灵的目的所在。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的环境比较弱化,突出表现在家庭德育欠缺和学校教育片面化两大方面。从高校层面来讲,学校过多地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2]这也使得学校出现德育模式单一、内容空洞等诸多问题。目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理念落后、目标模糊[3],加之对感恩教育的内涵、方式、途径等缺乏足够的研究,没有结合当代大学生个性、现实、多元的特征展开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的教育,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使得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面临环境缺失的尴尬局面。

(二)感恩教育创新性不足,实效性不够

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依托于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不断创新。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高校的感恩教育形式陈旧[4],在教育载体、教育方式、活动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当前许多高校德育载体单一化,承担着德育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载体是校园文化活动。我们要明确定位,对感恩教育的内涵、内容、方式、途径等进行充分创新,尽量避免组织学生参加缺乏实效性、盲目追赶潮流的活动,避免将感恩任务化、程式化、作业式等。而另一方面,某些高校也在积极创新感恩教育模式,尝试通过开设感恩教育理论讲座对传统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过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课程设置方面难免存在内容缺乏系统性、形式俗套,整个过程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等问题,还是不能弥补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不足。可以说,当前许多高校的感恩教育呈现出表面化态势,感恩认知教育与实践活动相脱节,不可能真正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习惯。

(三)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的功利性与“工具化”,导致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外在显而易见的成效,忽视了学生最基本的养成教育。而感恩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效的显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通过短期活动就可以达到。这一矛盾现象带来的结局是,感恩教育内在的情感教育得不到来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导致感恩教育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此外,“实践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5],这势必影响到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有效发展,影响到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感恩教育内化机制的路径探讨

如何有效改善当前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现状,凸显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各大高校的德育探索内容之一。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立足自身实际,依托“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积极进行在校生感恩母校、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意识熏陶,将感恩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系统、序列地纳为一体,将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纳入学院的长远规划,较好地实现了感恩教育从特定情境到日常生活的过渡。

(一) 挖掘“感恩”主题,营造“感恩”情境

良好的感恩环境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实施感恩教育的一个首要条件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恩情境。一方面,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感恩月”文化品牌,以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策略,营造相互关爱、无私奉献的校园风尚。另一方面,在保留传统感恩教育形式的基础上,该院深入挖掘“感恩”教育主题,尽可能地扩大参与主体,通过选拔历届优秀毕业生群体,创设条件与在校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为学院营造出良好的感恩氛围与情境。目前,“优秀毕业生群体”已成为该院开展感恩教育的一大重要载体,为在校生树立了感恩回馈母校的良好典范。该院还积极通过各种媒体舆论,大力宣扬优秀校友感恩母校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努力营造“温情”“感恩”的良好氛围。

(二) 创新“感恩”形式,体认“感恩”价值

在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教育方法,创新感恩教育形式也尤显重要。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充分挖掘感恩教育资源,通过定期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学生交流互动,强化大学生的感恩体验,使在校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增加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切实体认到真实的感恩价值。自2008年开始,该院定期举办“优秀校友论坛”之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邀请走出校门的优秀校友为不同的在校生群体讲述求学经历,畅谈人生经验,开展学术交流,进行技能反哺等,教育大家常怀感恩之心回报师长,回报母校,回报社会。这些感恩教育资源的合理挖掘利用,为在校学生实现经验传承,走向成功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感恩”机制,拓展“感恩”外延

高校感恩教育脱离了学校德育的整体规划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将感恩教育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至关重要。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通过学生志愿者、学生社团等团体积极构筑服务社会的平台,不断辐射出巨大的德育影响。此外,该院还通过设立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等长效机制,将德育与专业成才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等序列地纳为一体,使其呈现系统化、序列化发展。在此基础上,理学院强化感恩教育内在的情感教育,通过长期开展历届毕业生跟踪访谈,完善优秀毕业生感恩教育资源,保证了感恩教育体制机制呈现系统化可持续发展。从实施效果来看,通过毕业生群体的积极引导,不但为在校生群体树立了感恩反哺母校的良好榜样,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而且“毕业生”的感恩实践也为学院长远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在校生提高专业素质、提升综合素养等创设了优良条件。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融入这一群体中来,该院也形成了系统有效的感恩教育体系,这对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助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以及完善的人格,重构青少年的成才评价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大学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学习做人、学会感恩。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大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育者应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创新德育形式,拓宽德育载体,善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感恩教育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习得式转向,让感恩教育实现从特定情境到日常生活的过渡,使大学生们能够真正逐渐学会感恩,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实现人际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社会环境和谐有序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洪.高校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48-49.

[2]陈海娟,周祥龙.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93-96.

[3]王东辉.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9):189-190.

[4][5]陈宪民.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4):49-50.

[责任编辑:陈明]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4

作者简介:张孟丽(1978-),女,菏泽人,讲师。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大学等一些高校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后,政府和高校逐渐认识到加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都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更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指导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和巨大挑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会产生。

(一)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差别。以前在学校出类拔萃,上大学以后,面临激烈的竞争,学习成绩不理想,部分大学生不免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另外,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同时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越来越感觉到四年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缺乏对学校和专业情况的了解,盲目填报志愿,直到被高校录取时,才发现现实情况与自己理想相差很远,于是便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情绪消极;或者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又不得不读下去,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受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抵触情绪,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三)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由于很多家长平时教育方法的不正确,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考大学,导致部分学生把考大学看作是完成父母布置的一项任务。考上大学以后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从而导致整天沉溺在游戏当中,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四)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与中学有着显著不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部分学生交际能力差,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造成社会交往比较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会使气氛变得紧张,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五)对个人前途不确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目前全国的就业形势总体不景气,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都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说法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因此,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困惑和迷茫,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六)由于个人情感问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约都在16~25岁之间,从生理上来说,对异性的渴求比较强烈,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有些大学生往往对感情比较执着,经常陷入感情纠葛而不能自拔。有的大学生常常因为失恋而陷入感情漩涡,思想也逐渐变得偏激,有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理念滞后,存在认识误区

综合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状况可以发现,普遍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的情况。从社会的角度看,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大多数人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就医,这种世俗的眼光使得部分想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也敬而远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面子观念强,担心去心理咨询中心会被人发现,从而被扣上“有问题、不正常”的帽子,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求助的对象并不是具有专业心理咨询知识的咨询服务人员,而是朋友和同学。

(二)心理教育应试化倾向严重

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多数高校为了显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也纳入正规的课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被带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学生的成绩还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整天记忆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名词,而真正能运用到自己身上的却寥寥无几,从而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情况,教学效果很差。

(三)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本土特色和系统全面的规划。大多数高校都是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甚至直到出了问题才感觉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维护高校稳定的临时性工作。这充分说明部分高校还没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出现了忽轻忽重的现象。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要全面认真地建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发现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治疗。与此同时,要对前来咨询的同学进行跟踪观察,并保护好他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从而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为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二)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构建网上心理教育平台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人际交往、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媒介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积极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平台,面向全社会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理念。

另外,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渗透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利用互联网,构建“微信”、“飞信”等网络沟通平台,创办多种体验式的心理游戏等,还可以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师资缺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心理教育方式相比,互联网教育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顾虑,更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内心思想动态。

(三)积极开展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与同辈辅导相结合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辅导起步的,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体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明显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同辈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模式应运而生。特别是同辈辅导,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青睐。这种辅导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在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候,他们需求帮助的往往是同辈而不是成人。因此,同辈辅导员和当事人都可以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

(四)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全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院系、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中分层次进行,并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建立心理健康“五位一体”的防护网,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和经费,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可以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心理保健的意识,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37(5):650-657.

[2]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9(12):101-105.

[3]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26(2):48-51.

[4]张元洪,孔庆娜。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9(2):134-136.

[5]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115-117.

[6]魏彤儒,石世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4(1):134-136.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5

赵玉记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按照课题申报书的预定目标,积极制定研究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截止目前进展顺利,课题研究已基本进入中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现把实验研究情况及阶段性成果汇报如下:

一、通过深入调查我校学生在校具体表现和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出了我校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学生在校表现:

1、他们表现出智商高,聪明活泼,好胜心强。

2、逆反与任性、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不能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

3、他们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相互关心爱护,不易理解和同情别人。

4、经常吃零食,消费高,不易接受教师的管理。

(二)通过对学生调查,学生对父母的态度为:

认为父母跟自己做饭、盛饭、洗衣服等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80%以上,父母每年都给自己过生日的62%,而认识到父母付出的仅有32%,只有11%人知道妈妈的生日。

通过对家长调查研究,结合独生子女学生在校表现,我们发现他们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长自身缺乏感恩意识,造成孩子对感恩没有足够的认识

有些家长对别人要求很多,而回馈很少。现在许多父母缺少感恩意识,怎么可能教孩子产生感恩之心?再者,父母为孩子做事,自己认为是理所应当,从不要求言谢,孩子根本意识不到家人、父母的付出,怎谈感恩?

2、孩子没有体会感恩的机会

过去我们的大多数家庭孩子多、生活条件差,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深沉的爱,也就自然地接受了情感教育。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很少有机会再体验父母的艰辛,也就很少体会感恩了。

3、孩子感恩的想法一般不会受到鼓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自发的感恩得不到表扬和鼓励。

4、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现在家庭孩子少,几个大人看护一个或两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在情感上被动的获取,不知道回报,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形成了心中无他人、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长此以往,孩子们自然就缺少爱心,缺少责任感。

5、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感恩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要事,却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应当,丝毫没有内疚之感,也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

6、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少

二、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1、我们组织师生学习讨论有关感恩的专题文章,并以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2、以班级为主体,定期召开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谈体会,并推荐优秀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在全校集中展示。并且要求学生利用周日或其他学生在家时间,实践自己的感恩活动,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了为父母做事,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3、各班语文教师利用作文的机会表达学生对父母的爱。利用作文课以《父爱》或《母爱》或《妈妈我爱你》等为题写作文,要求细心观察父母每天的的言行后,写出真情实感,再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由作者朗读并由教师讲评,从而使学生感受父母深沉的爱。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在实验班我们还组织召开了一期“感恩父母”的主题家长会!在这个家长会上好多家长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了在外打工、为生活奔波的经历、见闻、感受、希望!孩子们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发誓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4、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通过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比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职工、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问好。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5、开展下列活动以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

(1)、“我为同学做一事”。

(2)、“今天我值日”活动。

(3)、写一篇你受挫折的故事。

(4)、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一个人,然后写一篇日记。

6、学科渗透感恩教育。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三、通过对我校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现在学生对比有以下明显的变化:

1、学生对老师有礼貌了,当犯错误后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遇到不满意的课,在课堂说话的少了。

2、大多数学生知道关心父母并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和过去相比,实验班独生子女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开始变得懂事了,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开始懂得了家长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和父母顶嘴的次数少了,沟通交流的多了。可以看出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对学习较差的同学和遇到困难的同学,学生会主动帮助。过去粗言烂语,爱打闹的学生,如今待人有礼貌讲话也文明了。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课题组在实施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课题组也发现实施阶段存在一些 问题。

1、参研教师的科研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途径是加强校本培训、自身学习,提 高水平。

2、社会、家庭环境给学生的某些负效应,宜重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使本课题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开展。

3、细化活动、落实责任不够。没有划分出常规活动、具体活动,没有确立责任人具体落实。具体的常规活动应该是在校每日必做。但常规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好,学校没有很好地形成感恩教育良好氛围。

4、方法不具体。我们发现了很多营造感恩教育氛围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具体操作起来不具体,不便于操作效果也不突出。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2)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各部门、各班级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等形式,寓教于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6

一、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

(一) 被遗失的父母养育之恩

“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但是在当今社会,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和约束, 把父母的含辛茹苦抛之脑后, 追求享受, 放纵消费, 无休止地向父母索要金钱, 把父母给的学费用于上网, 购买高档手机等高消费商品, 大肆挥霍。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多向家人要钱物, 不惜虚报或是挪用学费, 还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思想不求上进, 学习不求进取, 在生活中却盲目攀比, 超前消费, 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条件, 反而抱怨父母家人没有给他们创造条件, 从而淡漠甚至仇视家人, 忘却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 被淡化的学校教导之恩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高校教师付出了辛勤劳动, 可还是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不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反而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表示出反感、厌烦的情绪。他们不仅不尊重老师的劳动, 有的人反而还辱骂老师。调查显示, 不少有疾瘴或心理有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旦受到外界的侵犯, 就把老师作为仇视的对象进行报复, 完全忘记了老师的教导之情。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完全归结为个人因素, 对学校老师的工作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甚至恶意拖欠学费, 毕业后不能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 彻底忘记了“今天我以母校为荣, 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铮铮誓言, 淡化了学校的教导之恩。

(三) 被冷落的社会关爱之恩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关爱之中, 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前行。可是, 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世故, 社会责任感淡化, 在受到社会或慈善机构的资助后, 从来不主动给资助者打电话、写信, 汇报自己的近况, 对其资助表示感谢;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获得国家或是学校的奖助学金是理所应当的, 并以自身贫困为由, 恨不能独得所有的资助项目, 以致参加活动, 也是以利益为出发点, 对自己有利的, 就跟同学争抢, 而对自己无利的事情, 从不愿参加。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获得资助时毫不感激, 还因受助名额的有限而“争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也有的嫌资助金额太少而怨声载道, 却从不曾想到国家、社会、学校为了给予他们补助需要做多少的工作, 花多少的心血。还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甚至恶意拖欠国家贷款, 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顺利进行, 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冷落了社会的关爱之恩。

二、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一) 有所偏失的家庭教育

中国的传统意识认为父母为儿女付出是应当的, 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 其他的都不重要, 从而没有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而另一部分父母更是常年在外, 忙于生计, 根本就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因此, 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某些资助只是富人彰显自己能力、炫富而已, 认为富人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拿小部分出来捐赠、资助等是理所应当的;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贫困是一种耻辱, 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接受这种纯金钱上的资助也是一种“耻辱”;还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贫困, 学校、社会就应该关心照顾, 而一旦觉得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时, 或是因自身的贫困没有得到符合自己心中合理的待遇时, 心理便产生极大的落差, 这种不平衡的内心很难产生感恩回报的想法。

(二) 有所脱节的学校教育

当前, 学校教育多是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关心最多的是学生升学、就业问题, 而感恩教育经常被忽略。高校的资助制度不太健全, 学生获得了一部分的经济资助, 但精神上、生活上却没有得到合理的、科学的指导, 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 有所弱化的社会教育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对金钱的追求观念, 严重影响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使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势利和冷漠, 从而导致感恩意识的弱化与缺失。

(四) 有所缺失的自我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意识、权力意识强烈, 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较差。一些学生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 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他们认为父母、朋友和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当然的, 不需要报答。总是要求别人做这做那, 对自己要求却不严格, 遇到一点不顺, 就满腹牢骚, 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很少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自身存在什么问题, 当然也就很难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三、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路径

作为地处民族地区的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 吉首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多、贫困程度深, 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9.76%, 学校从实际出发, 在积极筹措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经济资助的基础上, 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分不同阶段层层递进, 使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 在资助工作中强化感恩教育

学校以资助为平台, 积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讲国家的助学政策, 让学生了解不同资助的不同教育意义, 以及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此付出的努力, 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无限关爱, 并在资助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如宋祖英基金、香港精进基金等资助项目, 学校在拟定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时, 在政策上就体现了感恩导向, 申请者在提出资助申请时, 就有爱心宣言、个人感言等栏目, 需要申请者填写, 并将该栏目作为资助的重要参考, 在获得资助后, 还要求学生每一学年总结反馈,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当出现不良记录时, 将会影响他们的所受资助。学校还以香港精进基金资助获得者为主体, 成立了精进基金爱心社, 广泛吸纳其他学生, 组织支教、募捐、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 让受资助的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要将爱心积极传递下去。学校明确“经济资助, 精神推进”的思路, 在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基础上, 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 同时通过开展网上感恩与诚信论坛、举办感恩诚信教育讲座、播放诚信教育纪录片、完成“感恩家庭作业”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用实际行动回报家庭、国家和社会。

(二) 大力营造浓郁的感恩环境

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学校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进行了理性的研究和思考, 结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提出了“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 即把吉首大学办成一所“贴近普通民众, 造福平民百姓, 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学”。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 学校积极借环境进行宣传教育, 让社会和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感恩之情,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管齐下, 营造浓郁的感恩氛围, 真正把感恩教育植入学生心中, 变为有效的行动。

1.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给予爱最多的便是父母,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学校大力开展以“孝”为主题的传统感恩教育,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父母承担家庭重担, 省吃俭用地供他们上学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同时, 广大教师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地看待自身环境及周围环境, 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家的情怀, 培养坚毅、独立、乐观的性格, 真正做到身心健康。如精进基金爱心社在父亲节举办了“父亲, 我想对你说……”征文比赛, 在母亲节等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 同时学校还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座谈会、毕业典礼等, 见证学生的成长。很多学生通过活动都认识到:远方的父母不需要锦衣玉食的生活, 不需要豪言壮语的承诺, 需要的只是作为子女的一颗感恩的心、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声问候。

2.积极投身学习实践, 感恩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 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尊敬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每逢三八节、教师节等节日, 全校学生都会掀起尊师、谢师的高潮。给老师发个短信, 送束鲜花, 问候一声, 给上课的老师送上一杯水, 等等, 都承载着学生们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感谢。学生们还经常深入到教职工住宅区, 帮老师们打扫卫生、修理家用电器。校学生会还与老教师们建立了“一帮一”互助小组, 同老教师们聊天互动, 现已成为校园社区的一大亮点。

3.弘扬互助友爱精神, 感恩同学。同学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感恩同学更显情真意浓。同学的热情, 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同学的患难与共, 帮自己跨过人生的重重困难。学校根据学生思想实际, 不讲空话讲实话, 讲人生设计的基本原理, 讲自己和身边人物的成长奋斗历程, 用现身说法的办学教育启迪学生。学校2006年度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张宝娣以《挑战贫困·立志成才》为主题, 就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逐步取得成功的事传经授宝, 使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共鸣, 全国28所高校先后邀请她去演讲。学校主动挖掘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的感人事迹, 并将其艺术升华, 排演成小品《两根稻草》、戏剧《走马京城》等文艺节目, 对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启迪教育。

4.回报党和政府关心, 感恩社会。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近些年来每年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 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也给予了多种形式的资助。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感恩成才”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摄影比赛等活动, 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学生们自发组织了赴特殊教育学校、敬老院、乡村小学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 利用实践内化学生感恩品质

学校将感恩教育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 大力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其形成感恩品质。社会实践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学校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 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 让感恩意识进他们的耳, 入他们的心, 产生情感体验, 转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坚持“实事求是、创新 (内容、机制) 、可持续、易推广、参与式”的原则和“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及能力提高”的目标, 积极开展参与式培训和实践活动, 着力提高困难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积极组织和引导困难学生参加各种特色活动, 让困难学生在活动中走向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在活动和工作中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通过社区服务活动, 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 不但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 而且升华了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 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 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 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摘要:感恩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于健全大学生人格、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行感恩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其感恩意识, 激发其感恩之心, 并使之外化为感恩之举,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尚道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8.

[2]唐喆.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究[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 2009.8.

[3]戴世琴, 蒙平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今日南国, 2008.03.

[4]刘宇杰.关于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心理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5.

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篇7

关键词:感恩教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1、感恩教育的内涵

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的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与社会和他人而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中之一便是一种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激。

2、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首先,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大学生群体中的忘恩负义现象,尽可能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这也是高校德育孜孜以求的。

其次,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学校教育人本生态的建立。从终极目的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和最高任务。人在走向理想境界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寻求全面发展的问题。单向度的人掌握不了人类文化的整体价值。偏执一端常常导致不完整的人生体验,使得只有一次的生命得不到充分的展开,给寻求尽可能完善的人生留下无尽的遗憾。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学校不仅应当传授科技知识,还应当注重人文素养。而感恩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理论的灌输、轻情感的培育的单向教育的弊端,契合了新时期以人本的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即教育必须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

1、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事物归因

仍处于成长阶段的高校大学生,其心智和理论分析能力还不成熟,对事物发展缘由的归因分析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而大多数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更是使他们在事物归因上容易形成“成皆由我败皆由人”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很容易导致人的骄傲自满,总是高估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和自己已获得的回报,正如巴尔扎克所讲“骄傲的人,很少感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他应得的一切”。其次,要有意识的逐步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做到“功自厚而薄责于人”,多看别人的努力和付出,学习歌德的“我不应该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万的事情和人物”。学会正确归因,并养成谦虚进取的心态,由此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2、权责的相辅相成意识

正如卢梭所言的“当舒适地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当外来的帮助和关怀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国的师长们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责”,而没有在师生关系、长幼关系中理解享有的“权”,以及忽略了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大学生因没有付出的体验,久而久之,老师、父母的付出在他们眼里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长此以往,又何谈对师长的体谅和感恩呢?其次,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权责观,师长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大学生看到和感觉到,进而要求大学生也要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逐步让他们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适度的感恩意识,既要懂得知恩图报,但又不必因为他人恩重于我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身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和罪恶化。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要在己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的终身幸福,更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公共利益。知恩图报既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和必要的时候“报”施恩者,也可以转而由人及人,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无疑就是最大的报答。

三、感恩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感恩教育要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进行有声语言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发挥自己的身教示范作用。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道德教育,它不带有任何强制性,而是通过示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因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建设,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或有不良品行的学生。

第二,感恩教育是全员过程。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它应是一个复合工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全社会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恩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份阳光、少一点冷漠,我们对新一代的教育才会更有效。

第三,感恩教育应讲究方式方法。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8

那是农历六月三十,我的六岁生日。吃完早饭,母亲腰里别把镰刀,手里拎着干粮,准备上野地里割草,生产队要用蒿子之类的青草呕粪。临走时她把我搂进怀里亲了亲说:“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割草回来送给你一件最好的礼物。”

我乐了。母亲要送给我什么礼物呢?糖块?饼干?还是一双鞋?我的鞋破得没法穿了呀。要么就是一件背心,我的背心竟是窟窿眼,穿在身贼难看哪。我左猜右猜,还是猜不透。

母亲走后,我就坐在院门口石板上等她回来。这天觉得天特别的长,那日头老是慢腾腾地不愿意往下落,比老牛拉破车还慢。“妈妈妈妈快快来回呀!”等得实在不耐烦了,我抓起蜻蜓网开始套蜻蜓,套了一只又一只,套得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了,可太阳才爬到树尖上。这时候蝴蝶起飞了,于是我扔掉蜻蜓网开始捉蝴蝶,捉了一只又一只,捉得口干舌焦汗流浃背,可太阳还没走到西山下。我急得满院子蹦。

天刚一擦黑,我总算盼回了母亲。她的脸被晒得黑黑的,汗珠子顺发尖直往下滴落,两手却是空空的。我失望了,在院子里扯着母亲的衣襟哭喊:“妈呀妈呀你骗人,你给我的礼物在哪了?”

“在这儿呢!”母亲倏的从腰里拽出来镰刀往地上一撂,刀头成一横,刀把成一竖,成为“ㄥ”字母。“孩子,这是朝鲜文第一个母,念哥,你拿根小棍照这镰刀划,快点儿!”我很生气,一脚踢开镰刀后喊叫:“这算什么礼物?我不要!”母亲弯腰拾起镰刀重新端端正正地放回原处,很动情地说:“咱家穷,妈没钱给你买好东西吃,妈对不住你,妈能给你的只有这个。你现在太小,你不懂,这礼物其实比什么都珍贵。从今天起,妈教你写字。没文化,你怎么能有出息?国家也富不起来呀!”

在当时,母亲说的这些话我一点也不懂。但在母亲的反复劝导下,我还是跟她学起了朝鲜文字母。而我学到的第二个字母是“ㄥ”(音讷)刀头朝下,刀朝上。一把镰刀上下一调就能变成两个字母,变戏法似的。接着又学起了拼音方法。母亲每天都上队里干活,我呢,满院子划字母。到了晚上,在油灯下或被窝里,母亲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教我。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9

摘要:高校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滞后。其原因包括英语语境的缺失以及口语教学的非日常化。外教和英文电影可以营造英语语境。同时教师要通过演讲,朗读,日记等手段实现口语日常化。

前言

在高校英语教学的各个科目之中,口语的发展一直都可以用滞后两个字来形容,学生口语水平也偏低。一方面,学生练习口语几乎完全脱离英语语境,而“语境教学在提高英语口语课堂质量、改善英语口语教学等方面作用明显”[1]。另一方面,口语并不像其他科目比如词汇,阅读,写作等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考试范围和评分标准,所以口语并没有被划入日常教学的范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英语口语的滞后,有些写作,阅读能力都非常优秀的学生却在用英语与人交流的时候出现了障碍”[2]。既然造成口语发展水平滞后的原因是英语语境的缺失,和口语的非日常化,教师要营造英语语境,并将英语口语教学日常化。

一、英语语境的营造

1、聘请外教

聘请外教俨然成为了高校英语教学的一股新风尚。外教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是纯正的口语,以及英美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聘请外教是营造英语语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现在外教水平良莠不齐,很多外教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在外教课程的设置中,校方,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重以下两个因素:

首先,学生应该学习外教的连读爆破等发音方式和习惯而使得自己的口语更纯正。在与外教的接触中,很多学生错误地把重点放在提升词汇量,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方式。外教最大的优势乃是纯正的发音方式和习惯。我们常常嘲笑外国人说汉语的时候虽然字词都对,但是听起来就不纯正。殊不知我们也在犯这样的错误。

其次,外教的授课过程需要校方,教师和学生慎重甄别。外教课程数量很有限,所以每个外教都必须保证高度的课堂效率,学生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准备。但是现在许多外教和学生的态度并不端正,有的外教甚至领着学生做游戏,而大多数学生也把外教当成是一种放松。

2、语境模拟

聘请外教可以营造语境,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贯穿英语学习的始终,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也应该模拟英语语境。模拟语境的方法有很多,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一门名为英美经典影视欣赏的选修课,“英文字幕的原版片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改善口语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提高口语教学效果”[3],同时,对英美的民俗文化也更了解。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拟语境的方式,需要得到大力推广,但是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需要端正。很多学生都把这门课程当成是放松,殊不知这门课程高度浓缩了英美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在课前学生需要依照电影的内容而全面地补充知识,这样才能避免“外行看热闹”的情况出现。而现在太多学生都是看热闹。

其次,学生要充分认清这门课的意义,并将其推广到日常生活之中。相比于聘请外教,英美经典影视欣赏最大的优点是大众化,可以作为营造语境的日常手段。学生要把语境模拟的思路推广到日常生活中,时间不要局限在上课,地点不要局限在教室,而内容也不要局限在电影,所有与英美风土人情的民俗文化的文本都可以,比如美剧,走遍美国,六人行。

总之,学生练习口语的最大问题在于脱离英语语境。校方,教师和学生就要想尽办法营造语境。在营造语境的各种方式之中,聘请外教最为直接,可以让学生的口语变得原汁原味。同时语境模拟是一种间接的手段,也是营造语境的日常方式,在观看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发音,又了解了英美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二、英语口语的日常化

英语学习是一个考验耐力长期坚持的过程,词汇,阅读和写作都是这样,为了保证学习的连续性,这些科目都有着固定的教学任务,考试范围和评分标准。但是这套标准并不能完全套用于口语,所以尽管在授课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练习口语,在评分的过程中也给予口语一定的份额比如总分的10%,但是口语依然可有可无,“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沉默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4]。教师应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引导学生将英语口语日常化:

首先,课前演讲的设置。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安排5-10分钟给学生进行课前演讲。演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学生所缺乏的正是重复练习的韧劲和机会。演讲实际上就是给学生一个话题,学生可以自我介绍,也可以发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经过长时间的坚持练习,学生的口语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其次,朗读课文的设置。在课程进行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朗读课文。有的学生怕朗读出现错误而不敢尝试,教师一定要纠正这种错误的想法。试想高校学生一直在学习汉语,都难免出现错误。英语出现错误实在不足为奇。教师要引导学生大声大胆地朗读,同时注意避免同类错误的发生。

最后,课后作业的设置。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日记,非英语专业设置周记,然后在课堂上朗读。这样可以保证英语的连续性。撰写日记和周记,既能保证英语的连续性,又能提升学生的口语,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10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舆情;信息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群体,他们在完成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在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对于校园中所发生的相关事情也投入极大关注。大学生舆情因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表现出与普通舆情较大的差异性。

一、大学生舆情的含义

大学生舆情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在校园环境中、在特定时期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表现出的观点、态度和意见。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舆情的主体,他们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又缺乏很强的信息辨别能力,所以大学生舆情有着大众舆情的共性,同时也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二、高校大学生舆情的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也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也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大学生舆情也表现出新的特征。

1.大学生舆情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大学生舆情在内容上是多样和复杂的,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寻求宣泄,如国家形势、金融动荡、求职就业、生活状况、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舆情更加复杂多样,带来的新挑战更多。

2.大学生舆情在传播上具有信息化的特点

新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信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这就使大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需要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以信息形式获取和传播舆情已经成了主要的形式。

3.大学生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严重

舆情大都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展,关系国计民生和生产生活实际,使得舆情的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生活影响不断加深,广泛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大学生舆情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舆情的出现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重视大学生舆情工作,通过建立由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学生舆情应对策略,从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做好大学生舆情工作。

1.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舆情的科学管理

(1)增强大学生舆情的工作意识。做好大学生舆情工作,学校层面首先要提高对大学生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的舆情工作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舆情工作能力,从基层做起,积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不同舆情信息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程度,尤其要重视大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项,因为这些事项里面可能蕴含着重要的舆情信息,这就要求舆情工作人员能够在纷杂的事务中抓住主要信息,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2)加强大学生舆情的宣传力度。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校园论坛、学校刊物等,积极报道和评论最近发生的事项,尤其是大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在对话题的报道宣传中,除了主流媒体的官方观点之外,也要敢于求同存异,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但是在进行宣传和报道之前,必须由专门的舆情部门把关,对这些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筛选,高校要不断创新舆情宣传方式,以增强高校的舆论渗透能力。

(3)注重大學生舆情的正确引导。高校要积极加强对大学生舆情的引导,青年学生在舆情的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作用不仅表现在舆情产生的时候,更表现在舆情发生之后。做好舆情的引导必须要从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开始分析,通过调研,掌握大学生舆情的根本原因,了解舆情信息的来源,就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对待舆情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对这类舆情进行管理,也有助于对关注此类舆情的大学生进行引导。

(4)建立大学生舆情的报告制度。大学生是大学生舆情事件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是最前沿、最可靠的。高校可以建立舆情信息报告制度,组建由大学生为主体的舆情信息员,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和党员等骨干分子的积极作用,明确舆情信息员的责任与义务,认真落实舆情报告制度,当发现舆情事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学校舆情主管部门汇报,使高校及时、快速地掌握舆情信息,更好地解决和处置舆情事件。

(5)构建大学生舆情的分级管理。积极构建校院两级舆情工作体制,学校层面设立由校院两级人员构成的专门机构,统筹校内各个部门的舆情工作,包括常设机构的专门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包括主管校领导、安保部、维稳处、网络管理中心、信息化中心、学生工作部、心理学咨询中心、学院主管领导、辅导员、思政教师和学生骨干。专门机构要设置舆情发言人,统一发布校内外舆情的最新信息,接待校内外的新闻媒体;在学院层面,也要建立由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组成的院级舆情工作小组,协助校级专门机构完成高校的舆情工作。

(6)建立大学生舆情的反馈制度。传统观念认为,舆情事件是引发舆情的直接原因,但是在总结发生过的舆情事件后,可以发现舆情事件只是舆情发生的导火索。高校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是舆情事件的发生很容易打破校园的平静,同时也会打破大学生的心理平衡,可能引发大学生群体的情绪波动。在这些舆情事件中,大学生不只是指向事件本身,还可能代表着更深刻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也可能代表高校内部的政策、制度和规定。高等学校要积极应对,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大学生的舆情反馈制度,关注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大学生舆情的内部管理机制。

2.加强处理大学生舆情的能力

(1)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识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运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可以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大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努力适应高校为大学生设计的舆情宣传方式和内容,不仅要积极接受正面的信息,还要努力提高信息免疫力,注意分辨负面信息。

(2)发挥学生干部在舆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高校学生干部与其他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在一起,与其他大学生具有相近的年龄和生活习性,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接近,也可能形成相近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他们的态度和观点在学生中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可以通过日常的工作,向身边的大学生传达青年的责任意识,当出现不良舆论或舆情事件时,首先要及时向校院两级机构汇报并进行理性的思维判断,用清晰的语言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及时地引导。

高校和大学生都要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学生舆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大学生舆情的合理干预和管理,加强对舆情信息的正确引导,稳定社会和校园环境,帮助青年大学生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马众,杨菁,等.浅析大学生舆情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世界家苑,2013,(06).

[2]陈延童,张丽玉.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3).

[3]杨丽英,庞丽媛.舆情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

[4]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07).

上一篇:永不言弃作文素材下一篇:全球结核病流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