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推荐11篇)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1

总结

一块钱能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做些什么?一根旧笔芯能有多大的力量?一个科学实验室承载着怎样的梦想?„„正值国际志愿者日前夕,我校十二个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奉献归来,共诉收获。

2月2日下午,我校XX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奉献归来话收获”主题座谈会在校本部图书馆艺术馆会议室召开,校党委高XX副书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校团委刘XX副书记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和成果。近年来,我校志愿服务力量逐渐发展壮大,涌现了很多优秀团队,如“芯连心”公益项目团队获得第二届全国大中学生微公益大赛“优秀团队奖”和“最佳创新奖”,我校志愿服务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随后,十二个志愿服务团队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向与会者分享了各自的志愿服务历程,涉及爱心支教、公益行动、科技帮扶、生态文明、区域协作等多个领域。XX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XX村支教团、建艺院“山那边”文艺主题支教团以支教形式奉献爱心;“左家垅爱心家教”志愿者团队三十四年坚守爱心接力;XX大学民族调研博士服务团调研报告获得李友志副省长批示肯定„„团队代表深情讲述了在志愿服务中的艰辛与感动、付出与成长,言语之中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希冀。

高XX副书记在讲话中对我校蓬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表示肯定与鼓励,他建议创新宣传的形式和发挥公益社团的力量,影响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体现XX人的责任与担当。他表示,今后学校也将加大力度对志愿服务工作予以支持,为同学们创建更好的锻炼自我、奉献社会的平台。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部分, 高校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 向大学生志愿者发布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岗位, 志愿者按照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当然志愿者也可按照相关规定, 主动的、自发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实践平台, 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 还需要从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区域交流等方面加以完善提高, 以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1 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时, 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如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具体如下:

1.1 缺乏志愿者的情况。

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目前的社区服务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志愿者的人数, 质量方面。现在我们社区的服务志愿者大多是老年人, 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青年人没有时间也缺少足够的欲望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 但是老年人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毕竟他们能力和身体条件有限, 有时候满足不了社区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调动青年人更多的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

1.2 志愿者组织行政化倾向。

在国外有很多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工作是自行组织的, 而在我国更多的是由政府组织的, 常见的就是街道办, 居委会。有很多志愿者工作甚至是在他们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很多志愿服务工作就是街道办, 居委会的成员, 这样就与政府直接挂钩, 缺乏自由组织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且政府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并不能满足社区的需求, 因此政府应该从志愿者服务工作中脱离出来, 更好的发挥民间组织的灵活性, 让他们来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 政府只需要对他们进行宏观的管理即可。

1.3 服务理念过于表面化。

志愿者往往被理解为政府组织和领导要求的义务加班, 或者到社区“学雷锋, 做好事”。志愿服务只是一种形式, 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社区解决一定难题等方面很难真正发挥作用。社区志愿服务不完全是“施舍济困”的慈善性质, 要更多地体现出公民的社会责任, 是参与者更高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志愿者用良好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向社会提供更广泛、更深入、更有品质的服务, 展现志愿服务的社会表率作用。当前社区居民的志愿参与程度很低, 对于社区建设起的作用有限。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对志愿活动的认知程度, 激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志愿活动, 就成为今后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2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社区志愿服务, 就是个人自愿参加, 以社区为依托, 为社区提供有意义的公益性的服务工作, 满足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促进了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锻炼了社区志愿者的能力, 促进了小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且有益于我国现在正在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从社区来说, 充分挖掘了所在社区的人才资源,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进行了更新, 员工的人力资源模式也从员工为主, 义工为辅转变为义工为主, 员工为辅的模式, 更能满足社区的需求, 促进社区良好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 这份工作给他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增加了对社区甚至社会的责任感, 让他们从学生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锻炼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巧, 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与奉献的精神。

3 关于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

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政府要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开展培训志愿者的工作, 在他们开展工作之前给他们传达一些服务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技巧, 增加他们的服务能力。凭借对志愿者的培训可以建立志愿者与他们服务的社区的关系, 促进更好的沟通和服务工作。同时金钱是工作的保障, 国家政府也要提供资金扶持社区的服务工作。并且对于志愿者的工作要有良好的鼓励措施和评价措施, 调动他们服务的积极性, 也让社区工作的管理更加的科学化, 规范化。对于社区服务的工作管理也要加强, 这样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才能有效的工作, 开心的工作, 满足社区的需求也满足志愿者的需求。并且要积极引导社区服务志愿者参与一些自己擅长的社区公益活动, 比如说社区的法律帮助, 帮助困难户, 家电维修等。

4 结语

志愿者服务工作不仅是一种慈善活动, 还是一种责任, 无论国家或者个人都不应该逃避的责任, 对于它的宣传也不能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上, 而志愿者的选拔也不能只从那些勇于牺牲自己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人中选出, 应该让每一个合适的人都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 这是公民的一个不可逃避的责任。但是不论公民是否参加志愿者的活动, 都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不能干涉他们的选择。对于志愿者来说, 志愿服务工作不能仅仅是一种爱心奉献工作, 他们也应该从中得到应该得到的回报。可以从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角度重新扩展认识志愿服务的价值, 寻找合适的志愿者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 从而达到双方互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少君.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社会工作 (下半月) , 2007 (6) .

[2]北京志愿者协会编著.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3]佟王宜.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J].中国青年研究, 2001 (2) .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3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08-02

志愿服务作为一股重要思潮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社会服务的创新。志愿服务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力量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影响是指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本人所产生的积极独特的影响。从志愿者角度将其概括为在校服务期间,激励自我;踏进社会之后,调节心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有益影响是目前志愿服务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大学生志愿活动对志愿者的影响,对今后指导大学生志愿活动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在校服务期间,激励自我

志愿者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要自我奉献、服务社会,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实自己。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以倡导和推进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这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舞台,为满腔热情、乐于奉献的同学们提供了沟通的桥梁。高校志愿者将一如既往的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常规活动,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

有了志愿者的关怀、帮助他人,为社会无私奉献,爱和善才得以普及。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新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的精神品质,这也是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够培养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怕困难、迎刃而上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宿迁市“雨儿”康复中心,对来自宿迁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做了问卷调查。在问及“志愿者服务是否对自己起到影响”时,90.8 %的人选择“很大影响”,6.4 %的人选择“有些影响”,2.8 %的人认为“没有影响”。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志愿者认为志愿者服务对他们有很大影响。做志愿服务是需要有所牺牲有所奉献的,在面临重重困难时,他们永不退缩,坚持到底,在志愿服务时的辛酸苦辣,他们感慨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一位志愿者谈到:“雨儿”的条件再差也比长征的时候强,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可以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应当一代比一代强,我们没有理由去抱怨当时的环境。高校志愿者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不断的发现问题,在面对问题时,激励自己,在解决问题时,逐渐成长。志愿者从志愿者活动中找到信心和勇气,从而树立更远大的理想,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志愿者们自觉精神和建立美好社会愿望的推动下,志愿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志愿服务及其蕴涵的高尚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高校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团结奉献精神的重要手段,成为高校大学生和谐校园全面建设的重要标志。

2踏入社会之后,调节心态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它反映大学生志愿者面向社会需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目标的行为选择,使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反省和提高的机会,有利于大学生自我道德的完善和升华。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如能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则有助于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后,参与志愿服务行为的延续。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实现心灵的回归,使得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时,自己越来越产生善良的愿望,越来越趋向纯洁和美好。在帮助他人和社会的同时,自己付出的是精力、体力、情感、金钱,而获得的是思想的转变、心灵的升华、个性的成熟和乐观的态度。社会上难免会出现不好的风气,大学生志愿者在追求人文精神的同时,消除极端世俗化的迷误,对现代社会生活多了深层思考和导向,志愿服务则将生活的物质享受之外的崇高意义和价值体现在行动中,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不断完善。

对援助四川发展的志愿者进行采访,他们在校时大多都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援川志愿者于鑫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其实来到了岗位上你会发现,这都是一些平凡的工作,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不平凡的经历是在你这些平凡的工作之后,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来了你就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由于各地各岗位条件差异,准备好吃苦和找苦吃;二是,不是每一个志愿者都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不要定位太高。在人生走出象牙塔的第一步她走向了四川,选择了绵竹计划,选择了做一名志愿者,从基层做起,尊重民风、民俗,学习社会实践知识,时刻以一名中共党员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基层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因此我们的工作注定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举措,尽管默默无闻我们仍然尽心尽力。因为我们脑海有一种印象,那是灾区往日的欢声笑语;我们心中有一份期盼,那是让灾民早日走出阴影,重建美丽家园。对此,我们坚定信念,竭尽所能为灾区人民多做实事、好事,我们将不辱使命完成好援川任务。

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们,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志愿者行动是一个致力于创造美好明天的行动,是个着眼于开拓未来的事业,是青年创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事业。他们深深地坚定了一种信念,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荣。在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他们的激情和行动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为祖国的美好奉献青春!

Discusses the University Volunteer Service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s Influence

Wang Xiang, Meng Cuiping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volunteer service has developed vigorously in each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articipated in the volunteer service not only enriching the university life, promoted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development, moreover while served other people, offer society’s, they also obtained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have raise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he article unifies the Suqian university volunteer service the illustrative case, has explaine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university volunteer service to volunteer’s profound influence.

高校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浅析 篇4

摘要:目的高校如何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方法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结合实际,对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效及不足进行浅析,探索总结提高方法。

关键词: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管理

高校学生接受教育时间长,具有文化素质高、接受新事物快等特征,有集体荣誉感。同时,建立高校献血志愿者队伍,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奉献社会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且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无偿献血的特殊群体,具有年龄优势,符合献血的年龄规定;人员集中、数量大,是最方便快捷的血源。高校学生输血传播性疾病指标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人群,是安全血液的保证。

近年来盐城师范学校,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对怎样开展高校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进行分析。

一、高校成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重要意义

高校中青年志愿者人员集中,数量大、文化素质高。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较易组织和招募,是最方便快捷的血源,经过深入宣传,系统培训,积极动员,建立起来的青年志愿者无偿献血服务队伍,即可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发挥巨大作用。高校学生是医疗临床用血供应的主力军。积极在高校中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活动更是为临床医疗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二、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一)、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成效

(1)、壮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伍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是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在遵循“自愿、无偿、友爱、互助”的原则下定期招募队员。注册后经相关技能知识培训正式成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员。近年来,随着媒体宣传力度的加大、志愿服务理念的进一步传播,志愿服务队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志愿活动内容日益成熟。

(2)完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作为盐城师范学院特色化志愿服务项目,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大型献血活动进校园、无偿献血问卷调查入市民、献血卫生知识宣传进社区等方式普及无偿献血健康知识。并逐步在现有的体系基础之上,觅寻新的立足点,力求推陈出新,践行当代青年人的志愿服务理念。

(3)拓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宣传阵地

在不断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宣传无偿献血的同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更致力于开拓服务宣传新阵地,以现有的宣传服务阵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拓展,多次在中茵海华广场、盐城市迎宾路、五星小区等地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此外,各宣传阵地分布盐城各地,星罗棋布,形成网状分布体系。网状与辐射状宣传阵地的不断开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志愿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提供了稳定保障。

(一)、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不足

(1)无偿志愿服务队队伍管理缺失

最初,盐城师范学院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着重开展无偿献血志愿

服务活动,却疏忽了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有效管理。在志愿活动中,总是骨干成员在发挥作用,并未能使整支队伍发挥出其因有的作用。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招募新成员时,有一部分志愿者积极提交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申请书,但很少甚至不见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原因有:①没时间;②一时冲动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③注册后没专人和他们联系,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由于存在对目标任务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影响其持续性的发展。在当时的管理模式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人员组织涣散、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结构冗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志愿服务队的有效管理即卓有成效地开展志愿工作的利器,要办好志愿服务工作,首先要管理好志愿服务队伍。

(2)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能力不足

学校是一个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志愿服务队骨干的调整,以及新一批志愿者的加入。这就存在着工作交接及对新招队员培训的问题。对于新上任的骨干队员来说,必须接手上一任的所有工作,工作强度突然增加,自身业务能力也急需提高;对于新的志愿者来说,仅有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新鲜感,服务能力、服务意识较为薄弱。而献血服务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在献血现场为献血者提供服务。让献血者感受温馨的献血过程,这就要求献血服务志愿者掌握良好的服务礼仪,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都应符合礼仪规范,并且对献血流程非常熟悉,对血液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要实现这些规范服务。就必须抓好培训,把培训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加之,新志愿者对整个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体系的运转更不熟悉,长此以往,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必然降低。每一的新老志愿者过度阶段

是志愿服务工作效率最低的阶段。

(3)志愿者对无偿献血失去信心

近几年先后出现的一些影响社会公信度的事件,对志愿者们参与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热情有了一些负面影响。高校志愿者在献血时,护士地不负责操作更加剧了同学们对无偿献血的不信任。这些使无偿献血志愿者们普遍的对无偿献血产生了抵触。

三、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完善不足

(1)服务队队伍管理机制完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即没有规则(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盐城师范学院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在队伍管理缺失的基础上完善了志愿服务队管理制度,出台《盐城师范学院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在校医务楼专门设置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办公室,对无偿献血志愿者进行重新注册。

(2)提高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能力

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要结合主题活动广开思路,大胆创新,从日常生活入手,从无偿献血问题入手,发挥志愿服务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社会活动中的动员作用,不断创新动员手段,提高志愿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员能力,努力寻找拓宽志愿服务领域的突破口。

在新志愿者加入后,加强对其培训,只有通过技能培训才能正确掌握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从而有效地为广大无偿献血者服务。培训内容一般为志愿者的基础知识(如志愿者的定义、权利与义务、工作任务、加入条件、登记注册、考核与表彰、志愿者如何做无偿献血工作的服务、志愿者管理办法等)、无偿献血的生理知识(献血有益健康、血液的生成及组成等)、献血知识(献血注意事项、献血

相关的法律法规、献血报销的优惠政策)、无偿献血常识、志愿服务礼仪、资深志愿者志愿服务经验分享及市民常关心的一些问题等,培训后经过考试评估,合格后可参加志愿服务。

(3)恢复志愿者们对无偿献血的信心

企事业单位的公信力是其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企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对血站提出提高工作责任心要求的同时,更要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志愿者们对无偿献血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林前明,刘明先.遵义市建立大专院校青年志愿者无偿献血服务队的实践[C].中国输血杂志.[2]赵宏祥,王梅香,袁秀珍,宋海彬.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初探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5

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在育人上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优势更为突出,它是医学生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能够增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经验,发展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培养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更好的在医学院校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本文从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特点着手,着重对福建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育人功能实效进行调研,总结了近年来福建省医学院校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肯定了福建省医学院校志愿服务所取得的成绩,分析福建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从强化医学院校的志愿服务意识、提升医学志愿服务能力、健全医学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打造精品医学志愿服务项目等几个方面来推进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升医学院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1]林中青.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13.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6

“每朵鲜花都有其盛开的理由,拯救折翼天使黄世炜”大型募捐爱心晚会

志愿者服务证书

同志:

“每朵鲜花都有其盛开的理由,拯救折翼天使黄世炜”大型募捐慈善爱心晚会于2011年9月24日19:00至22:30,南宁市时代天骄广场成功举办。您为本次爱心晚会提供了志愿服务。对于您的突出贡献,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爱心蚂蚁国际志愿者团队驻南宁高校工作站2011年10月

B类证书为义演人员服务证书:40份。以下是内容

“每朵鲜花都有其盛开的理由,拯救折翼天使黄世炜”大型募捐爱心晚会

演员志愿者服务证书

同志:

“每朵鲜花都有其盛开的理由,拯救折翼天使黄世炜”大型募捐慈善爱心晚会于2011年9月24日19:00至22:30,南宁市时代天骄广场成功举办。您为本次爱心晚会提供了精彩演出志愿服务。对于您的突出贡献,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爱心蚂蚁国际志愿者团队驻南宁高校工作站2011年10月

C类荣誉证书为优秀志愿者证书:18份。以下是内容

荣誉证书

同志:

在2011年9月24日举办的“每朵鲜花都有其盛开的理由,拯救折翼天使黄世炜”大型募捐慈善爱心晚会中,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特授予爱心蚂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爱心蚂蚁国际志愿者团队驻南宁高校工作站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7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理念方面的问题

通常来讲,高校志愿者在团委或其下设的志愿者专门机构领导或管理之下,这些机构通过宣讲动员引导大学生加入相关志愿者组织。应该说,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增强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志愿者相关机构或团体,对于引领发动大学生开展志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有的掺入了过多的外在因素。如有的高校一味追求志愿者注册数量,对高校各院系、班级进行志愿者发展任务分配,甚至把发展人数多少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致使很多人在不了解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情况下被吸纳进志愿服务体系,这导致志愿者队伍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有名无实的结果[1]。还有的高校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学生的个人议价中,或者与评先树优相结合,或者与学分相结合,或者与奖学金评定相结合,致使有的大学生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动机不纯,存在着各种功利因素。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异化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本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某种工具,导致志愿服务的理念出现偏差。

2、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管理粗放。有的高校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在志愿者征集和登记方面过于随意,没有全校统一的管理规范。各个高校在志愿者队伍管理方面各自为政,使志愿者资源存在条块化分割的局面,不利于资源的交流共享,在志愿服务对象方面存在交叉、遗漏并存的现象。同时,对志愿者的考核、评价、认证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不利于对志愿者开展活动的监督管理。其次,保障机制不完善。志愿者保障机制不完善,主要是指志愿者保障自身权益制度的缺失,在个人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以及服务成本方面保障不到位。

3、物质保障方面的问题

开展志愿服务,不可避免地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做为基础。若志愿服务没有稳定的物质基础,则服务就没有长效保证,往往虎头蛇尾,或半途而废。在这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有志愿服务的专项资金,其中,高校对共青团组织的资金保障是其主要来源。还有的志愿服务资金来源于社会性捐助、个人捐款等。高校的专项资金往往限于学校组织的大型志愿活动,而来自社会组织的捐助与捐助主体的实力相关,个人的捐助数额往往非常有限[2]。这就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浮在面上、时间较短等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优化策略

1、加强志愿者主体队伍建设

高校要加强宣传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充分挖掘志愿者队伍的潜力,使志愿服务意识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其参与志愿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志愿者招募机制进行优化,科学、系统、全面地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储存,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3]。着重培养一批踏实肯干、专业技术突出、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的志愿者队伍,发挥其带头和带动作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水平,如对某项服务活动开始之前,先对各自职责进行明确,对服务的对象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服务程序,对志愿服务的风险进行评估,掌握特定的服务技能,服务过程中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评价等。

2、完善志愿服务机制

志愿服务机制的主要内容为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培训、队伍和活动管理、考评及激励制度等。在志愿者招募上,应建立健全全校统一的注册登记制度,按照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意愿进行分类,建成志愿者信息库,这有利于增强志愿服务培训的针对性,提高管理效率[4]。在志愿服务培训方面,通过集中培训和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骨干力量、短期服务人员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考评与激励方面,对志愿服务进行量化,对成效突出的志愿者给予物质或荣誉奖励,也可开展奖励性培训或深造,既有利于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又有利于其专业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优化服务项目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实施的难点主要是经费问题。对此,高校要制定专项预算,或设立专项基金,该项资金专用于志愿服务项目的保障。在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优化服务项目结构,对大型项目和小型项目、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所占比例应科学合理。大型、长期项目一般是缘自国家战略,如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大型、短期的项目一般围绕高校所在地重要事件,或社会热点事件来展开,如杭州峰会志愿服务、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等。这两个类型的项目,一般高校较为重视,开展得较好,但同时对小型项目往往重视不够,而这些项目又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重要平台,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项目目的较鲜明,任务单一,难度较小,对志愿者要求不高,志愿者更容易参与;另一方面小型项目所需经费较少,运行简易,在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更加易于开展。

三、结语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深入了解和体验社会结构、特点和矛盾,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在理念、机制、物质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及其效率。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优化,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优化服务项目结构,使高校志愿者服务体系更加科学、健全和完善。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现状,对优化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问题,优化

参考文献

[1]方越.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培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2):223-224.

[2]郭振宇,刘凯,方芳等.高等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2):92-96.

[3]任慈.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神州(下旬刊),2013,(5):264.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8

一、组织绩效与绩效管理

在管理学中,绩效一般被公认为是组织中个人或组织内的部门在特定时间内的可描述的工作行为和可测量的工作结果,以及组织结合个人或部门在过去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指导其改进完善相关工作方法、技能和态度,从而获得或预估该个人或部门在未来规定周期内所能取得的工作成效的总和。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组织中各级管理者和组织成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等工作所构成的一个持续循环过程,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目前,最常用的绩效管理手段就是绩效评价。我们认为从组织绩效视角入手,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工作中,在具体的志愿服务中优化和改进绩效管理手段与方法,可以构建更为科学的高校志愿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高校志愿者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显著提升高校志愿服务质量的创新途径。

二、组织绩效视角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评价

从组织绩效视角来看,任何绩效管理都是导向提升各类绩效提升的,服务质量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志愿服务是否需要实施绩效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第一,志愿服务在覆盖对象上符合绩效概念的内涵。目前在高校领域,还很少存在纯个人化的志愿服务,因此一般来说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两个方面一个覆盖的是高校青年志愿者,一个覆盖的是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这与绩效的概念是一致的,即包括组织和个体两个绩效管理对象。

第二,志愿服务本质上包括“绩”、“效”、“评”两个部分。开展志愿服务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要紧紧围绕社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设定具体的服务目标和对象,使志愿服务搞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志愿者的积极主动参与是志愿服务开展的基础条件。开展志愿服务要健全制度,坚持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服务越来越要求专业化和标准化,因此开展志愿服务要把握标准,加强能够弘扬志愿精神的导向性。

第三,志愿服务的步骤事实上与绩效管理工作常用步骤和流程是一致的。我们知道,志愿服务一般有三个大步骤。一是制定志愿服务规划。内容包括: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对象和目标,基本内容和要求,活动方式、方法以及活动的组织领导措施等。二是活动规划的实施。活动中经常掌握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三是评比表彰(这一点在高校尤其突出),采取自下而上,民主评选,集中审议的方法,评选出各类志愿服务相关的奖项。而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被看作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可以看出志愿服务前两个步骤与绩效管理过程的前两个过程是一致的,其第三个步骤实际上就是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

综上,可以看出,志愿服务管理与绩效管理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因此我们认为绩效管理的若干理念、方法可以借鉴应用到志愿服务、志愿者以及志愿者组织管理之中。

三、高校志愿服务绩效管理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众所周知,质量工程向来都是长期的系统工程,由于中国在志愿服务发展上起步较晚,很多地方尚处于数量提升的阶段,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就显得任重道远。当前,高校在加强和改善高校志愿者组织工作方面已有所收获,扩大了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发挥了高校志愿者组织及广大大学生志愿者的引领和模范作用,稳步提高了高校志愿者的素质,各个高校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高校志愿者组织工作机制,一些地方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这些进步离高校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要求和老百姓的期待还有不少的差距,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在质量、覆盖范围、专业化程度、服务总量等方面还存在显著的不足。因此,高校志愿者组织要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照原有设计的活动方案,及时进行改正或者制定新的措施,以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力争使高校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向整个社会传达和弘扬志愿精神。

如果从绩效管理来看待当前志愿服务存在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绩效管理工作中非常强调的一个问题,即绩效管理不仅强调工作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更强调目标、辅导、评价和反馈。上述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字概念的理解层面,显然对于真正形成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绩效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引入志愿服务的各个步骤,做到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绩效评估体系之中,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才可以切实有效的实现,这个实现过程事实上也是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劉欣.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志愿者服务绩效管理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

[2] 曾媛,王婷.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建构论纲[J].改革与开放,2010(12).

[3] 蔡玉凤,唐恒书.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环保组织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5).

[4] 余震.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和职能绩效——杭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HZYVA)的实例分析[J].观察与思考,2001(12).

[5] 陈天祥,叶彩永.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绩效评估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

[6] 陈文胜,熊茂湘等.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体育志愿者组织绩效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22).

[7] 江汛清,郑瑞涛.首都大学生基层志愿者服务团项目绩效评估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

[8] 赵晖.提高党员志愿者服务绩效[J].党政论坛,2012(6).

[9] 张春旺,严娅等.提高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探索——基于绩效管理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30).

[10] 王小玲.志愿组织绩效评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观察[J].青年探索,2010(6).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篇9

服 务 方: (志 愿 者)(以下简称甲方)

被服务方: (县级项目办)(以下简称乙方)

经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审定确认,甲方将在 省(区、市) 县(市、区)的 乡(镇)的 (服务单位)从事志愿服务,服务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为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规范双方在服务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服务方此前签定的招募协议书的有关约定,受全国项目办委托,志愿者服务地所在县级项目办与志愿者签定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权利:

1、在服务协议书所确定的岗位开展服务,并享有服务单位正式人员同等的办公条件以及免费住宿等基本生活条件;

2、服务期间,享受服务单位正式人员同等的休假待遇,如周末、节假日正常休息等;

3、参加乙方等单位组织的相关交流、慰问、联欢等活动;

4、及时了解全国项目办、相关省(区、市)项目办及乙方发布的有关西部计划的重要信息;

5、服务期满,取得本人的服务鉴定等证明材料;根据本人意愿选择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或流动就业;经考核合格的,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第二条 甲方义务:

1、按照本协议书和乙方确定的时间到岗服务,并服从乙方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的岗位调整;

2、服务期间,应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服从管理,尊重民风民俗,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专业规章;遵守西部计划相关管理规定和服务单位的规章制度,

3、除因不可抗力因素并向乙方提出申请,不得单方中止协议或擅自离岗;确有特殊需要或原因的,须经乙方同意;因正常休假离开服务地的,也应与乙方保持联系。

4、服务期满,应参加相关总结、考核工作,并递交工作总结;按时离岗的,必须做好相关的工作交接;

5、完成各级项目办和乙方交办的相关任务;

第三条 乙方权利:

1、按照西部计划的有关规定对志愿者进行日常管理;

2、对服务单位的.志愿者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对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

第四条 乙方义务:

1、做好接送工作,确保甲方及时、顺利到岗开始服务;保证甲方在服务期间的岗位,并在服务期满后按时结束服务;

2、保证甲方享有服务单位正式人员同等的办公条件以及免费住宿等基本生活条件,享有服务单位正式人员同等的休假待遇,如正常的周末、节假日休息等;

3、负责落实全国项目办和省(区、市)项目办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了解、掌握甲方的工作、生活情况,对甲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适时组织交流、慰问和联欢等活动;

4、负责监督、检查服务单位对志愿者的管理、使用情况,做好安全保障等工作;在服务方发生意外或伤病时给予帮助,并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第五条 因甲方无故单方中止协议或擅自离岗致使协议无法履行的,乙方有权追究其责任。

第六条 因乙方无故中止协议,致使甲方权益受到侵害的,服务方有权追究其责任。

第七条 本协议书生效期间,因甲方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害、损失及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由甲方个人承担,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八条 本协议书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持一份,并由全国项目办备份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九条 如因本协议书发生争议,争议各方应通过友好协

商解决。协商不成,由乙方主办公场所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服 务 方(签字):

被服务方(盖章):

协议签定地点: (乙方主办公场所所在地)

学生志愿者服务总结 篇10

一、用心宣传,认真落实。

在接到学校团委下达的有关文件精神之后,我院及时召开团总支全体会议,认真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的资料,用心展开讨论,听取大家意见,最后确定活动方案。方案确定之后,在我校以海报、通知、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会后用心从各班调查落实,确定参加学雷锋活动的人员。

二、认真组织,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参加活动。

进行广泛宣传之后,认真落实活动要求。组织各班人员报名参加雷锋日活动。

三、全面清理、不留白色垃圾。

为调动现场活动氛围和大家的用心性,带队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热身活动,如:小组面貌展示、节奏大家拍等。在展开活动阶段,我院团总支本着全面清理的原则,对我校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白色垃圾得到清理,我校实训基地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认真总结,改善组织形式。

在活动结束后,我院及时展开总结工作,把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展开讨论,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虽然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活动的组织开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安排工作时,个别同学用心性不高,以至于活动不能及时高质高量地完成;在活动结束时,个别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集合,无视纪律,以至于浪费群众的时间。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建设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80-02

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高校志愿服务是指在校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校内和校外各项社会服务事业活动,现已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发展,不仅在高校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在全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中也有着很高的赞誉和良好的反响。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开展,离不开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在高校中,有众多不同形式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高校志愿者工作进行管理、建设和组织。这其中包括共青团组织等各级行政机关,也包括以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为代表的各类学生社团。

本文旨在探讨和研究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如何更好地进一步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文化建设,以文化发展为契机,增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高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力,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自身建设,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特点及现状

目前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以共青团和志愿者社团为主。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特点及现状

高校共青团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团章》中赋予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拥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并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管理体制,为开展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校共青团领导和指导下的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是服务青年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多年的工作和服务实践充分证明,志愿服务是共青团引领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成长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重要途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增进了与普通群众的感情,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公民意识;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弘扬志愿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特点及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各类学生社团、兴趣俱乐部相继成立,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反响很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社团、兴趣俱乐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其中也包括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的诸多志愿服务类学生社团。

随着学校学分制教学形式的形成,班级的概念形式正在逐步趋于弱化,学生社团成为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活动、丰富自我的重要阵地和主要载体,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通过跟随学生社团开展志愿服务这种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便捷方式,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自身思想精神的提升,内化为成长进步的动力。

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在挖掘高校学生志愿者精神内涵和吸引“观望”志愿者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是高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潜在力量,影响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运行状态,同时在培养青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这一词语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时尚追求。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去,志愿服务是当今青年人的时尚追求,他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磨炼、不断成长、不断坚强!

自古以来,“兼相爱”、“爱无差”、助人为乐、推己及人等一系列孕育着“志愿服务”理念的词语一直为世人所倡导。如今,人们对“志愿精神”、“志愿者文化”的理解大多为“奉献”、“公益”、“自愿”、“助人”等。高校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文化也自然应传承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内涵和主旨精髓[1]。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是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依托,各位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类社团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搭建了平台,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在这个组织内积极从事志愿服务的广大青年学生。

在校大学生由于其正处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特殊时期,虽然在经历、阅历上并不丰富,但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接受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服务文化上的熏陶和培养,有助于提升其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综合素质,且在校期间课余时间充裕,利于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志愿服务就是这样一种生活,一种艰辛,一种快乐。人的一生只有经历志愿服务,你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回味其中的无穷乐趣。

中国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文化”,而绝不是那种表面的、跟风的“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不仅仅是青年人的事情,更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事情,是一种胸怀天下的家国意识,是所有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与担当[2]。大学生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单纯且理想氛围浓郁,要通过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加强文化和自身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志愿者树立志愿服务本质是利他行为,但从精神层面更应获得利己收获。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丰富人生经歷,展现个人才华,帮助他人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三、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建设的措施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文化包涵身后的人文内涵和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文化既是对历史的继承,更是社會经济发展的反映,同时更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进一步深化对志愿服务组织内成员的通识教

育,增强文化的引导性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其目的在于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多接受通识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理解,进一步认知自我从事志愿服务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志愿服务中。

(二)进一步深化对志愿服务组织内成员的管理机制,强化文化的指导性

在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环节是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应将组织内部的文化建设作为长期不懈的工作抓紧、抓好。在一个统一且明确的文化概念和体系下,健全和完善校内志愿者注册制度,按照广大青年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志愿意向进行分类记录,完善校内志愿者信息库,以利于提高后期培训时的针对性。通过专业与通识相结合、固定与短期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形成具有专业教师指导、志愿者交流共享、联合社会公益力量三位一体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

(三)进一步深化对志愿服务组织内成员的考核激励,提升文化的自觉性

高校志愿者的考核应与其激励机制相结合,在量化志愿服务效果考核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褒扬,不仅将激励机制体现在补贴或荣誉上,更要反馈于进一步促进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文化和精神的认同与理解上。要使广大青年学生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的同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得到提高,不仅实现志愿服务利他性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更能让志愿者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升从事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性。

(四)进一步创新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机制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几乎都是依靠学校的支持,志愿者大多习惯于等待服务机会。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明显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战线不算短,但坚持度不够;形式不算少,但价值量不高。这要求我们有效研究志愿服务的供需关系,探索志愿服务的合理途径,深入挖掘符合人们需求、可获得社会广泛支持且具有生命力的志愿服务活动;既有品牌性活动,又符合简便易行、参与度高的常规活动,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使其活动常态化,通过提高活动质量,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联系,注重资源整合共享。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繁荣的文化,高校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光明前景给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课题,也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建设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只有抓住这个机遇,发挥文化建设的优势,才能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东风,在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征程中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需要怎样的“志愿者文化”[N].解放日报,2008-05-01.

[2]陈巍.和谐文化视野下我国高校志愿者文化研究[J].青年文化,2011,(6).

[3]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上一篇:制造商授权书格式下一篇:模特肖像权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