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挑战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挑战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企业,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为例,具体分析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以及中国企业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中国企业

自从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慢慢连成一个整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速融入世界市场,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空前加速。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具体分析其利弊影响,以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指明方向。本文将对中国入世以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作相关探索,并作出展望。

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以中国入世为例

(一)中国入世的机遇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入世有以下的机遇:第一,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及扩大出口:世贸组织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和自由贸易带来的优惠,方便了我国产品和服务出口以及技术的引进。第二,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这些年来,我国在引进外资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现在有3 万多家三资企业,引进合同外资额已达5000多万美元,占工业产值18.7%和41%,带动了1000多万人就业,加入世贸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引进外资的速度。第三,有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有关专家估计,中国“入世”可在GDP发展方面,增加近3 个百分点,每个百分点增长可创造100多万个就业机会,能够有力地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第四,助推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入世”可以带动外需,助推国企改革。第五,有利于减少贸易歧视待遇:目前很多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带有歧视,入世可以为中国企业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平台,更好的保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第六,有利于国家间合作共赢,让人民有着广泛的选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七,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有限有限,所以一定要发展服务贸易,包括银行、保险、运输、旅游等方面的引进和出口。

(二)中国入世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入世之后,一是关税减让政策会对我国很多民族工业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其发展。因为随着我国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外国产品和服务会冲击市场,我国的民族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是入世会对我国经济体制和对外经贸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是对宏观调控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自由度将大大下降,二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风险度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因为在加入世贸后,我国经济将更加开放,受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也更大,这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风险程度和不确定性增加了。

(三)中国入世历程回顾与展望

虽然入世是一把双刃剑,所幸回顾中国近20年的入世历。不难发现,入世之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2010年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截止2019年GDP已经逼近美国,且仍然保持着中高速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后劲和活力可见一斑。结果表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我国有必要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中去,正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闭关锁国终将落伍,开放包容方为大国气度。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国之商基,在于企业。我们从宏观上不难看出对国家来说开放的必要性和机遇性,虽有挑战,但却值得我们迎难而上。那么对于我们众多的企业来说,经济全球化又当如何呢?下面我将具体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展望。

(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许多机遇: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企业往往能够通过国际合作以获得利润最大化,跨国企业间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如高通和小米的合作,既让小米能够借助高通芯片在手机市场如鱼得水,又让高通从销售芯片中获利以弥补巨额的研发费用,这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与生产专业化相辅相成,因而当今世界少有能独立生产,有着完整供应链的大集团。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上许多事例表明,上游供应商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下游企业的生死,而下游企业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制约。而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往往占据了科技的制高点,其企业也往往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我国企业在技术方面常常受制于人,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依赖则会带来自主创新的缺失,企业一旦放弃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而完全依靠国外技术,恐怕会被温水煮青蛙般受人摆布,这也正是笔者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影响的忧虑之处。

(二)展望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之道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贸易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却仍有许多中国企业逆势而上,有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华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纵使是在深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半年,华为仍然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净利润率9.2%。笔者经过研究,借鉴华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经验,对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作出了以下展望:

第一,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一体化的国际化风险防范体系。构成政府监管与指导、行业协会监督管理和企业自身防范的风险防范体系,提高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好地走出去。

第二,打造知名企业品牌。创建企业信誉与产品的品牌,是企业走向国际化、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前提和保证。研发设计和生产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品,是企业规避任何风险、更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好措施与战略。

第三,企业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牢牢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永攀行业高峰。一个没有危机感的企业难以前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跌入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之中,不断加强自身科研能力,掌握事关本企业命脉的核心技术,永攀行业技术高峰。

第四,企业需要应对贸易壁垒的风险防范进行防范。一方面,需要完善和提升国内技术标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靈活运用WTO的规则制度,积极通过世贸组织解决贸易摩擦,为国家企业赢得声誉。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总体来说,对我国是利大于弊,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应该更加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去,推动“一带一路”等建设。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的向华为等先进企业学习,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另一方面时刻保持企业危机感,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笔者希望看到更多总部在中国,但是视野和版图在世界的全球化企业。我们由衷希望中国企业能引领世界经济的潮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新变局、新风险、新机遇——2019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9,3-17,135

[2]   徐康宁.从适应规则迈向参与规则制定[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12,80-81

作者简介:

黎福平(2000-),男,汉族,江西樟树人,学历:在读本科生,专业:会计学。

作者:黎福平

第2篇: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近四十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大背景下崛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大规模制度变迁的序幕,民营经济随之重新登上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民营经济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迅速成长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本经济成份,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确立了自身的宪法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经济学资源配置这一最基本的研究视角来看,经济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实质上就是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流动及优化配置的过程,而城市化实质上就是资源在不同地域空间流动及优化配置的过程。近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表现为迅速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那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是什么呢?答案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大规模制度变迁。同样地,从经济學资源配置这一最基本的研究视角来看,改革或者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内容是由民营化和市场化组成的。民营化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活动主体的变革,而市场化也就是资源配置活动方式的变革。中国近四十年来大规模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由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民营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体力量。

纵观中国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民营经济在曲折前行的发展中往往围绕三大问题的挑战和回应展开:一是如何进入产业和拓展市场;二是如何在发展中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三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形成何种类型的政商关系。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在产业准入和市场拓展方面,仍然没有获得和国有企业平等对待及平等竞争的地位,在若干行业只能看不能进,同时在要素市场方面,民营企业在直接和间接融资、科技资源市场化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民营企业的治理方面,未来的五至十年,是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进行代际传承的高峰时期,企业治理的问题不再仅仅是外部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难以融入家族治理圈的问题,而是如何让第一代企业家和第二代企业家实现顺利交接班及家族企业的转型问题;在政商关系方面,传统的互惠互利型的政商关系正在成为阻碍民营经济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阳光化发展的绊脚石,亟需塑造新型的政商关系。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上述问题以新的表现形式出现并构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需要严肃应对的三大挑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民营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的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制度安排,打破各类形形色色的垄断,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和充分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改革红利”,就是破除了计划经济中城乡分立和工农业分立的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近年来,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后,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制度性障碍,就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所形成的新二元经济结构?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的分立。国有经济部门的最大特征就是占据着政府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及产业管制的部门,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封闭和具有垄断地位的部门。相比之下,民营经济所在的部门是不存在政府市场限制及产业管制的,基本上是开放的且有着充分竞争的部门。

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分立的新二元经济结构导致:

一是民营企业仍难以承担国家及政府主导的重大战略。在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针对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提出三大战略,分别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但是,在这些战略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因为对接无门、缺乏合作基础、缺乏必要的补偿合作机制,民营企业往往难以进入。最终,能够承担国家战略和地方政府主导的重大战略的企业,仍然主要是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例如,产能合作战略的主要承担方是中国中车、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以及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在地方层面,为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和“产能合作”战略,浙江推动了宁波港、舟山港一体化,并在宁波-舟山港集团之上设立了浙江省海港委,广东省也提出全面整合、重组和优化港口资源。但是,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行政力量在统筹资源过程中的排他性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二是民营企业难以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目前,以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为代表的部分行业中,民营企业在进入时仍然存在较高的壁垒。在教育领域,原本可以首先放开的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竞争性教育行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准入要求;在教育经费的分配方面,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没有得到平等对待,民办学校承担的义务教育职能难以获得国家经费补贴。在医疗领域,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面对完全不同的政策环境,即便盈利性医院提供了医保规定的治疗服务,也难以在医保体系中获得偿付;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大医院与私人诊所、个体医生之间建立合作联系制度等方面,也依然存在重重困难。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具备较好经营条件和市场前景的项目基本都由城投、城建等地方国资主导建设和经营,缺乏让利民资的动力;对于现金流不够充裕的公益性项目,民营企业在进入时又缺少规范、专业的政策和程序保障,各地政府也尚未建立完善的补偿回报机制。凡此种种或明或暗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导致民营企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环境仍然堪忧。

三是民营企业难以在对等合作基础上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核心内容包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这一举措为民营企业突破产业准入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但是在实际中,民营企业在“谁控制、谁混合、怎混合”的问题上仍然没有得到比较明晰的答案。

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的分立,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对称特征就是:只要国有企业认为有利可图,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所掌握的资源优势,自由地进入民营经济部门已经进入的任何产业部门。与此相反,民营企业要进入国有经济所在的、且已占据垄断地位的产业部门,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对于法律法规或政策上已经准许进入的产业部门,民营企业想进入时也还是面临着无处不在的重重体制障碍,以至于实际上根本无法进入。这种只许官商与民商争利,不许民商与官商竞争的新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双重扭曲:一方面,凡是国有经济已进入的那些民营经济所在的产业部门,大多会出现投资过度及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凡是民营经济无法进入的那些由国有经济垄断的产业部门,大多都会存在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因此,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就必须破除新二元经济结构。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就必须要真正地切切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正视经济新常态时期存在的新二元經济结构及其所带来的发展结构失衡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破除国有经济部门与非国有经济部门分立的新二元经济结构,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扩大有效供给能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总而言之,只有解放思想,突破禁锢,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制度环境和新的巨大商机。

二、民营企业代际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上世纪40-60年代出生的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一代创业人,在进入新世纪后大都逐渐进入了退休年龄。民营企业能否在代际传承过程中完成家族企业的转型及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是关系到我国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全国工商联和浙江大学在2014年联合调查了839家家族控股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的绝大多数仍处于第一代创业人的管理控制下,企业家的平均年龄49.6岁,其中50岁以上企业家占40%以上。同时,在839家企业中,完成交接班的企业经营仅只有9 2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11%。普华永道2014年全球家族企业调研报告披露,中国民营企业中只有22%的第一代创业人制定了继任计划,计划已落实至书面的比例只有6%。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课题组在2012年针对杭州市萧山区民营企业接班问题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企业主要负责人年龄已在51-70岁以上的226家企业中,有71.24%的企业没有建立接班计划。而从国内民营企业总体上的情况来看,使得当前民营企业代际传承不顺畅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最突出的问题是家族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合法性。在家族民营企业中,民营企业创始人的第二代作为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虽然具有合法的身份地位,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具有被企业认可的个人权威和能力权威。从家族民营企业的成分看,由于民营企业往往是由家族和企业两个重叠的系统构成,而这两个系统各有自己的标准和成员身份准则,所以,在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选择上,民营企业往往会遇到基于“亲缘”的家族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两种制度安排的冲突,导致民营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因家族治理负效应引发的企业“地震”。

其次,家族民营企业传承中家族成员与资深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处理。对于家族民营企业而言,家族成员和资深职业经理人往往都是在企业创业或成长的艰难时期加入企业的,都为企业的成长付出了心血做出很大的贡献。可以说,在这种付出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企业创始人和资深职业经理人的隐性期权合同,即资深职业经理人以自己的全身心投入,换取企业成功后分享企业剩余价值红利的机会。但是,在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过程中,相当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创始人为保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不愿意与资深职业经理人及企业管理骨干分享股权,只授予极少的元老级资深职业经理人部分管理权,利益分享则仅仅与他们所掌握的管理权挂钩,而与股权无关。另一方面,创二代在民营企业传承过程中接班进入管理层后,必然会与企业元老级资深职业经理人分享管理权,从而使得资深职业经理人在过往超额投入缺乏兑现保证的情况下,对自身管理权受到的潜在和现实的威胁非常敏感,进而对二代接班人心存抵触,影响到家族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顺利进行。

三是家族成员内部的利益冲突对家族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的影响。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按照儒家的伦理传统,子女要服从父母、妻子要服从丈夫、弟妹要服从兄长,这种传统家庭秩序树立了男性家长在家族内的传统权威,但是对二代接班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带来了挑战。当作为创业者的父辈退出家族企业后,当年随父辈一起打拼的其他家族成员仍在企业工作,下一代接班管理企业时,企业内的上下级关系就会与家族秩序相背离,成为接班人与企业内年长家族成员产生冲突的根源,因为家族成员往往更愿意在企业中扮演“皇亲国戚”的角色,而非企业员工角色。例如,中部某省的一家大型民营钢铁集团中,集团董事长的一位长辈在家族内辈份高,在企业的创业发展过程中贡献大且有威望,在挑选继任者的家族会议上,就获得了不少家族成员的支持,使得集团董事会在安排企业继承人时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及意见分歧,导致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经营出现了严重问题。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中国民营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会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从而有效利用社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人力资本)使企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又会进一步加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趋势,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规范化。同时,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步成熟,制度化治理与管理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得到民营企业家们(尤其是二代企业家们)的认识,企业内部决策的“家长制”人治色彩会有所淡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结构将不再仅是“橡皮图章”,而是能规范运行,起到有效的权力制衡与协调作用。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趋于多样化,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缓和。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民营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也将迎来更多的境内外上市机遇,公司治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望得到提高,由此带来社会信用和声誉的积累,从而帮助民营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来实现基业长青。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民营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实现财富的不断保值增值和社会化。

三、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新型政商关系塑造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在封建时代“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序列中,商排在末位。由于长期缺乏主体认同感,商人对官僚体系的依附一直是一种传统。同中国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扭曲的政商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伴随着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产业管制与市场准入,使得民营企业不得不借助扭曲的政商关系来突破产业管制和获得市场准入,或者借助扭曲的政商关系来得到政府的各种政策优惠。党的十八大之后掀起的反腐浪潮,让很多停留在政商关系旧格局的民营企业家们付出惨痛代价。大体而言,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发展中处理政商关系时往往会入两类陷阱。

一是从亲近政府官员发展为参与政治。例如四川、山西和辽宁等地的民营企业董事长或总裁,在亲近政府官员的过程中形成的政商关系早已不限于权力与金钱的交换,大都参与了更深层次的政治交易,与官员的关系达到共享秘密、参谋推手甚至代言人的程度,将自身转变为官员的政治同盟甚至是“白手套”。这种极度扭曲的政商关系,往往使民营企业家落入比单纯经济利益输送大得多的风险。

二是从接触政府官员发展为追随政府官员。例如广东某民营企业集团起步于广东揭阳市,2010年集团总部随揭阳市主要领导升任广州市领导而迁往广州,并陆续在广州、佛山高调摘下多个地王项目。随着广州市主要领导的落马,集团传出裁员、破产的消息。民营企业紧紧跟随官员的职务升迁变化而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这种例子并不在少数,利用这种特殊关系,民营企业固然能够得到一些超常规发展的机会,但是一旦官员落马,企业往往难逃法律追究。

在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参政议政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也对政商关系的扭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在2015年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民营企业家的参政议政过程中,许多地方出现了民营企业家的所谓“代际传承”现象,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一部分二代民营企业家完全“继承”了父辈参政议政的岗位。民营企业家在参政议政中的这种不合理的“代际传承”,不仅破坏了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的机会公平,同时也会使得一些官商勾结和利益向权力输送的扭曲政商关系,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向“期权化”方向发展。所以,在坚持鼓励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的方针前提下,必须改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的机制,消除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中的“代际传承”现象,以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来塑造新型的政商关系。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来,中国民营企业面对营商环境总体上有所改善,例如,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在189个经济体中的排名比2015年上升六位,在今后一段时期,这种改善仍将继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规则更加明晰。通过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政府官员当事人的职责权限和企业相应的经营权限都有所明晰。二是简政放权的实施,为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创造了空间,通过赦免创业者、企业家的“原罪”,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有望进一步提高。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将有助于降低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隐性成本和综合成本,推动民营企业对政策形成稳定和一致的预期,减少误读误判空间,也有助于破解量大面广的各类中小微民营企业难以成长的问题。此外,在目前中央政府和个地方政府密集推出大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下,特别需要注意在加大力度落实对民营企业支持的短期纾困政策同时,要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部分政策通过法律形式来真正做到制度化,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期营商环境。可以说,民营企业长期营商环境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是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建立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新型政商关系的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虽然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难以复制过去40年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民营企业的发展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民营经济仍然有著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史晋川

第3篇:浅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挑战

摘 要:经济主权原则是发展中国家为获取经济独立而提出的。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向国家经济主权提出了挑戰,如何调和经济主权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经济主权让渡论”通过让渡一国非核心经济主权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发展难题。

关键词:经济主权;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让渡论

作者简介:江庆莹(1997-),男,汉族,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一、经济主权的概念及源起

经济主权,是指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有权选择国家经济制度,参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等重大经济问题上的最高独立决策权,经济主权作为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的表现,也具有对内最高属性和对外独立性。该原则滥觞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一大批被殖民国家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在政治上成为了独立国家。但是,国内累积已久的经济困境使得大多数刚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无法在经济上获得独立,依然要依附于发达国家。为摆脱这一现状,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提出了经济独立的要求,强烈呼吁国际社会明确确认各国享有的经济主权。由此,经济主权概念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原则。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

(一)国际组织发起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某些经济事务单靠一国国内力量难以完成,不得不通过国家之间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由此,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国际组织在发挥维护国际区域经济秩序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着他国经济主权。目前掌握全球经济事务的国际组织主要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侵犯着他国的经济主权。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起的冲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是一国借以发展本国经济的方式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发展本国经济是以国家经济主权的弱化为代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的削弱在许多方面均有涉及。例如,《阿拉伯联盟国家经济统一协议》第三条规定,各缔约国不能制定与本协议相抵触的本国法律。这显然是对成员国经济立法权的限制,成员国在制定国内经济法律、行政规定等时需要以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法律规定为判断依据,这对于经济主权而言,是一种削弱。然而,这种超国家体并不会衰落,反而会日益增多,因为仅凭一国之力难以在国际经济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

(三)跨国公司发起的冲击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典型代表,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的冲击丝毫不亚于国际组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拥有其国内所没有的产品、技术等优质资源,这些资源一旦进入发展中国家便居于天然优势地位,难有其他竞争者与之抗衡,故极易垄断市场,钳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此外,投资母国也会为本国对外投资者提供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制度保护,甚至通过与投资东道国先行签定投资协定,为本国对外投资者提供优越的投资软环境。而跨国公司大多数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这些跨国公司形成的利益集团往往以争取更大的投资自由、税赋减免为理由,不断地对东道国政府施加压力,干涉东道国的经济政策,迫使东道国放弃部分经济主权以换取自身的经济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在全球化下的进路

由前文阐述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发展中国家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将部分经济主权让渡出来,从而换取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或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合作。如何调和经济主权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寻求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发展进路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选择莫过于适用经济主权让渡论。所谓经济主权让渡论,是指各国通过签署协议或以达成某种契约的方式,将本属于本国的一部分经济主权让渡给对方或其共同参加的某国际组织,以便两国间经济事务操作的方便或国际组织运作的便捷。理由在于: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可比之于私人之间的商事行为,双方通过磋商谈判促成合同的达成,以谋求各自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将国家经济主权中不可让与的那部分主权剥离开来,仅就可让与的经济主权部分进行磋谈。因此,有学者认为国家需要先将经济主权划分为核心经济主权和非核心经济主权。核心经济主权具有不可让与性,非核心经济主权则可以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让与。笔者认为,此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提及的国家经济主权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缓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紧张的世界经济局势,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求发展进路的最佳选择。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调和经济主权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关乎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态势,重要性举足轻重。而经济主权让渡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个矛盾,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方可得知。

[ 参 考 文 献 ]

[1]姚梅镇,著.国际投资法(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6.

[2]金彦平.经济主权让渡[D].中国政法大学,2007.

[3]徐泉.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析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

作者:江庆莹

第4篇: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你认为如何解决应对?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彻底地把全球经济打向谷底。美国作为这场危机的主导者,其国内经济受到不可估量的冲击,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东南亚地区问题较多,欧洲经济也不如预期目标。在这样不利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中国的GDP表面上平稳增长,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大幅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印钞票,放松信贷。这无疑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祸根。中国作为持续的顺差国, 2009年以来出口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没有经历过的最大降幅。与此同时,尽管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市场的消费仍在萎缩、储蓄率仍在上涨,显示消费领域的“去杠杆化”仍然在持续,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好转的势头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使得流动性更加活跃,过剩流动性将推高国际商品价格,这不仅会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也将加大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压力。IMF数据表明, 2009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在改善,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贸易条件逐渐恶化。

其次,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转型,不但要从传统 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还要由原来的粗放、低效成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和高效成长方式。在这一 转变过程中,宏观经济运行会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使得我国城市社会引发了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型期内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加剧,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其表现既可以为穷人更穷和富人更富,也可以为穷人小富和富人更富,或者是穷人的收入不变,而富人的收入提高。据政府测算,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迅速提高,由1996年的0.375提高到2008年的0.49,高于同期美国和日本。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超过0.4为“警戒线”。 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且大量涌进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会使转型过程中城市贫民的生活境况更加严峻。

二、转型时期企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下降,下岗职工增多,失业率有攀高趋势。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再次,国际经济环境混乱,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力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回笼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狡狯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限制,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其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这种流动性偏多会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

面对严峻的经济挑战,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的着眼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时进行宏观调控,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入手,要立足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以消除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中长期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追求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

供应总量。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增加金融避险工具,培育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意识和能力,为促进国内收支基本平衡创造有利条件。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规则制定,努力营造国际有利的环境,加强同各国的磋商、协调,在积极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促进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贸易赤字,一方削减财政赤字,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5篇:中国周边经济外交的形式与挑战

近年来,中国外交本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总体战略,依据“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出极为有利的区域环境。这其中,经济外交功不可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经济外交已成为各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重视。在不同时期,随着国际时局的变化,经济外交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在世界经济萧条时期,为促进经济复苏,各国政府会侧重“以外交促经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或失业居高不下,或两者兼之,纷纷将经济外交的重心从“以经济促外交”转移到“以外交促经济”。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大幅增加,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市场,周边国家对中国市场的倚重增加,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维护与扩大同中国的经贸关系成为周边国家重要的政策取向。对外援助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外交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对外援助对象主要是老挝、缅甸等东盟新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内容,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东南亚完成了昆曼公路老挝段、缅甸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柬埔寨7号公路等项目,援建了缅甸国际会议中心、老挝国家文化宫、万象凯旋门公园、老挝国家电视台三台、老挝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中菲农业技术中心等公共设施和体育设施,成为当地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和城市标志性建筑。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主要经贸伙伴。作为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印度的对华贸易在区域发展中影响巨大。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钢材、肥料、电话机、医药品、农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家具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棉花、塑料、汽车零件宝石及贵金属等。对中国而言,印度既是巨大的潜在出口市场、潜在投资目的地,又是重要的原材料来源地。随着印度对外经贸政策的日趋自由化,积极与印度进行经贸往来应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2010年,巴基斯坦遭遇洪灾,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共计1.2亿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以及援助物资。中国的长期援助对于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并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友好关系。对于日本、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我国主要是通过搞好政治安全关系,疏通经济关系来保障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参与生产网络的建设,加速推进地区一体化。

在区域合作方面,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是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亮点,也是对中与东盟关系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合作安排。从目前各国扩大经贸的实践看,建立自贸区是发展和扩大经贸关系的有利工具,也可为政治安全合作奠定基础,有助于促进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定义来看,经济外交注重政治与经济两者的关系。一般而言,单纯以经济手段推进经济关系发展的做法不能称之为经济外交,因为经贸往来有时纯粹是市场经济行为。这或许也是有些学者提出“对外经济关系”不等同于“经济外交”的意思。同样,外交如果仅仅围绕传统的国际政治,那么更谈不上经济外交。不过,随着我国确立总体外交战略,越来越宽泛地使用外交这一概念,可以预计今后越来越多的对外交往将融合经济目的和经济手段。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上升,一举一动可能都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有时对外交和对外战略也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影响,也就是经济外交中的外交含义突出更多一些。

中国周边经济外交的任务增多,挑战更大。经济与安全的关系将日益紧密,中国很难再以较低代价获得美国提供的地区安全公共品,相反美国已经逐步加大安全的投入,包括挑动周边国家 进行军费扩增,特别是放纵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兜售武器,这将给中国的安全带来挑战。与此同时,周边要求中国继续加大经济的地区性投入,并且通过引入美国力量来约束中国的谈判能力。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东亚的海上安全挑战方面,由于美国介入和周边国家挑衅,海上安全问题牵涉了中国大量的国内政治成本,中国利用经济手段布局周边事务时遭遇国内民众的质疑,严重推高了中国经济外交的成本。过去多年来,中国经济外交中相对比较直接的手段已经很难以实现政府目标,目前需要以更加巧妙的方式进行,包括要求东道主更多社会性力量参与,提高透明度,增大东道国改弦更张的成本。最终,经济外交手段与目的的更加协调,要求中国的决策界对国际政策的国内效应做更多考量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运用经济手段为外交服务,减轻中国崛起的外部压力。比如,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密切,东盟享受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疑虑日益加深,试图在安全上借重美国之力,制衡中国,管控中国崛起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目前,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态势。对此中国的外交应该深刻反思,如何运用经济手段为中国构建理想的周边安全环境服务。随着经贸往来的密切和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经济作为一种手段为中国外交服务的意识和实践正在探索中并为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在2012年4月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发生对峙,菲律宾态度强硬。在中国停止对菲律宾旅游以及加强对菲律宾进口香蕉的检疫后,菲律宾政府不得不在外交态度上有所缓和。 在对外援助领域,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国际、国内效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资金投入。但同时,中国长期进行对外援助,为维护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的对外援助更强调互利共赢,来自国内的压力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完全无偿援助,且不说这种方式得不到国内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在国际上也会遭到质疑。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潜在的使用经济手段实现政治目标的机会、要求都会增多增强,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外交将日渐摆脱日本式经济外交特征,经济增长不再是唯一的战略目标。

第6篇: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又无法回避,惟一的办法是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墨西哥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例证。10年前,墨西哥经济是典型封闭式的,1994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大量的美国企业进入墨西哥。墨西哥经济却并没有成为美国的,附庸,反而呈现出自主发展的巨大活力。1999年其出口额达到了1200亿美元,在世界的排名从签约前的第26位上升到第8位。这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能否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关键看它是否能抓住机遇,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在推进制度改革时,必须注意新建立的制度要承龃联系内外市场、内外经济的职能。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划和指导。具体说来,发展中国家在制订一个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首先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时序性,不能急于求成。例如金融自由化,特别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更应该慎重。急于开放金融市场,必然给国际投机势力以可乘之机。事实证明,金融开放与金融自由化存在着重大的风险。无视这些风险,不严加防范,就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防止泡沫经济,引入外资要适当,汇率制度要合理;二是要建立多重金融防线,这些防线应该包括: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引进的国际资金中的贷款资金与股本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贷款资金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适度比例防线,股本资金中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适度比例防线。其次要保护民族产业并适时地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产业结构是整个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它决定了整体结构的性质、进程和发展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往往已经不取决于一个国家本身,而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全球化的因素。一方面积极扶植本国的支柱产业,通过WTO的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和保障措施来对重点产业给予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抓住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大量资金,提供资本及生产资料,促进经济结构的演变;还可以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生产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不利的位置。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优势,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改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外贸易时,必须注意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减少国际市场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带来的损失;同时大力发展进口替代

产业,减少进口开支;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因主要贸易对象国经济的波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还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灵活的贸易政策i调节进出口贸易,并利用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贸易及国际旅游服务等。总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商品贸易,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三)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直接从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在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化国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文明成果,并且注重自主吸收与创新,从而实观生产力的跨越。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21世纪的全球竞争实质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随着全球化力量的不断扩大,世界经济正在被推入一个无国界竞争的时代。国际竞争方式除传统的国际贸易外,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竞争对手分别在对方国土上投资设厂,一国国内的自然禀赋资源成为本国民族企业和外国跨国公司及子公司共同分享的竞争要素。各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依靠人为创造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人才的比较优势。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新的稀缺资源,特别是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人才出现了世界性的短缺。因此,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必须树立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观念。一方面,有组织地进行人才开发,把对人才的投资看作是使经济真正现代化的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地保护人才,把对人才的保护看作是对民族经济的保护。只有把人才的开发与保护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四)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国际竞争重要的组织形式。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甚至一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从长期看,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和世界级的产品。所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迫切任务之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竞争。通过培育和壮大本国的跨国公司,以全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获取全球化的最大利益。经过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行为,把对国内市场的消极保护转变为对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并据此分享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专业化、精细化所带来的利益。

(五)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使本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以求实现更大规模经济和强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的能力,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更深刻地认识到联合自强的重要性。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一方面还应该加强,以地区经济一体化应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7篇: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热点。这对中国是压力,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致力于改善13亿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不可能停止,“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难以回避,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面对的必答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力中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国际能源机构估算,2007年至2030年,中国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如何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极大考验。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欠发达,又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年至2005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4.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正在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中国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在国际规则制订上又并不拥有更多话语权,面对发达国家的抢先行动,如何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无疑也是考验。

然而,发展低碳经济也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

第8篇: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 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以低能耗、 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这对中国是压力,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 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 致力于改善 13 亿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不可能停止, “高碳” 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难以回避,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 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面对的必答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力中火电 占比达

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机遇:意识到环保、节能、绿色生态的重要性,live and let live.

挑战: 对中国的决策层, 官僚的管理制度的挑战。 走低碳经济, 需要大量的投资, 以高科技为主。而中国目前都是在低能耗,重复浪费中消耗资源。这与相关技术 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体制问题。

中国发展报告 2010 全文

我看过,中国清明网上有 3 月 31 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殡葬绿皮书》 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推行绿色殡葬和殡葬服务标准化是 2010 年我国殡葬改革的三大重点 内容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 年,我国殡葬事业化挑战为机遇,科学 发展迈出新步伐,公墓管理实现新突破,平安清明取得新成就,行风建设有了新举措,绿色 殡葬取得新进展,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存在着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基本服务能力和 水平不适应、市场化服务不规范、用品销售市场监管不健全等问题。2010 年,殡葬事业将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下,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 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在建立殡葬基本服务补贴制度、完善依法监督与行 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加大政府对殡葬服务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 加快殡葬服务和技术 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殡葬事业单位建设和殡葬技能人才培养、 巩固公墓清理整顿和行风建设 成果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报告强调,2010 年,我国殡葬业要在以下三大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 第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加大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力度。2010 年,贯彻落实《民 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将是全国殡葬改革工作 , 的一项主要任务。各地应当把制定和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作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工作重 点。原因在于:一是实施殡葬惠民政策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迫切愿望。长期以来, 我国只对机关团体、 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丧葬费补贴, 广大农民和无单位人员不享有这一待 遇。这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必须加以改革。同时,随着殡葬服务 费用的增长,困难群众的丧葬费用负担加重,迫切需要予以必要的减免。第二,进一步保障 和改善民生是 2010 年各级政府工作的大局, 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在事关民生的领域加大投入。 以此为契机,把惠民殡葬政策列入当地的“民生工程”,摆上政府的工作计划,

既丰富了 保障民生工作的内容,同时也为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财力保证。第三,实施惠民殡葬 政策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因此, 为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使更多的民众得到政策的实惠, 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政府补贴制度, 因地制宜地探索政府 为辖区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买单的相关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第二,大力推行绿色安葬方式。在土葬区,要大力推广安徽省土葬改革的经验,出台相应 的政策法规,将土葬改革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大土葬改革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倡遗体 深埋,不留坟头,不占用耕地,着力治理乱埋乱葬现象,确保土葬改革健康有序推进。在农 村火化区,要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依法治理“装棺二次葬”。推行 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绿色葬法,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向,在西方发达 国家已经由传统墓葬向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环保葬法转变。在我国,上述新葬法还 不为人们所接受,处在试验推介阶段。2010 年,要研究制定倡导、鼓励、扶持新葬法的政 策,研究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地推广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少 占地或不占地的新葬法。 第三,探索建立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殡葬行业是高科技含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标准化 体系来规范和制约。目前,我国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情况是:标准的 制定取得了较大进展,标准的实施进展缓慢,标准的宣传贯彻监督机制尚未建立。由此造成

殡葬行业执行标准不力甚至有标准不执行的情况比较普遍,直接制约了殡葬行业的科技进 步。2010 年,要着重就建立殡葬技术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 出建立这一机制的对策建议,为建立殡葬行业标准宣贯监督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我国殡葬专业教育培训 促进从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绿皮书指出,截至 2008 年底,全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 3754 个,其中殡仪馆 1692 个, 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 1209 个,殡葬管理单位 853 个,职工总数达 7 万多人。随着我国 殡仪服务市场的放开, 民政系统外直接或间接从事殡仪服务以及殡葬用品生产、 销售的人员 必然逐步增多,殡葬从业人员队伍还将继续壮大。 目前我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汉 民政职业学院等 4 所民政类高职院校和江西、福建、河南、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现代 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2008 年开始,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

社会事务司与民政部管理干部学 院联合举办成人教育性质的“殡葬管理和服务”专业证书班,具体分为行政管理、殡仪服务、 墓地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通过两年的学习,学员 将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相关法律知识、殡葬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学员的工作能力、创新能 力、服务水平和应急管理水平都将有所提高,并获得系统内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 绿皮书还指出,加强殡葬人力资源建设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殡葬事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殡葬从业者主动适应社会, 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 通过开展殡葬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实施殡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殡葬人力资源建设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殡葬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殡葬技能人才建 设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公墓建设管理的四大新生长点 绿皮书指出,针对目前存在的“公墓价格过高”、“选择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采取扩大公 益性骨灰寄存服务供给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群众安葬需求,更好地解决群众“死有所葬”问 题,进一步维护和改善民生。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入,新建和改建一批城乡公益性骨灰存放 设施,扩大公共服务保障范围,采取低价或政府补贴的方式满足群众基本的安葬需求,积极 对城乡困难群众给予费用减免。对骨灰寄存、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安葬方式要给予政 策支持和鼓励。通过宣传发动、费用奖补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群众自愿选择节地葬法,降 低占地式公墓的安葬比例。 此外,绿皮书还指出我国公墓管理未来发展的四大新生长点: 第一,减少占地式发展方式。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预示着公墓的发展应当从单纯依靠土 地消耗、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向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增长方式转化,达到充分利用现有土 地存量,延长开发周期的目的。公墓单位要积极应对和化解“死墓危机”,一方面做好护墓管 理费提取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预防因公墓单位破产倒闭引发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必须从 提供各类节地葬式上寻找出路,积极探索公墓循环使用途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第二,体现人文关怀色彩。公墓作为重要的殡葬服务场所,其所提供的服务不仅要满足骨 灰安葬方面的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公墓单位要从树立人文意识入手, 积极传播现代殡葬文化,充分发掘尊重生命价值、传承民族精神的内涵,实现公墓独特的纪 念、追思、教育等外延功能。

第三,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墓单位应以绿色环

第9篇: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 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影响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机遇 挑战 趋利避害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成为从决策者、企业家到学者的共同话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1、贸易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二,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

2、投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日益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全球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状况;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利率和汇率的国际联动和影响。当代世界金融发展呈现的三大趋势:(1)金

融国际合作的趋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全球性金融组织;(2)融资证券化的趋势: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方式转向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3)金融合作利益增强的趋势: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场为各国融资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筹资成本。

4、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的表现:表现在当今约90%的国家都有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其足迹已几乎遍及全球。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由众多国家组成的不可分割的立体网络。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相当尖锐的矛盾和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但是,另外一些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如果经济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为什么国际经济还是如此混乱?

应当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它给各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预料,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柄犀利的“双刃剑”,在促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风险。作为一个客观的发展进程,积极参与、沉着应对是上策,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外、拒绝经济全球化,只会带来固步自封,无益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便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对于我国来说,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1、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3、经济全球化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广阔地了解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市场经济各种不同模式的利与弊,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在参与中发展壮大。

5、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另一方面是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力图主导这一进程 :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使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之中。

3、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可能性增大,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4、我国面临如何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考验。

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如果我们不融入这一发展过程,将永远落后。因此,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当不断寻求有效的对策、紧紧抓住机遇、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自己、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争取做到“利大于弊”。首先,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

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如果我们否认乃至拒绝它,既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闭门自守必然导致落后,我国在这方面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因此,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其次,有序推动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目前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时序性,不能急于求成。再次,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国际竞争重要的组织形式。一国的国际竞争,甚至一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从长期看,取决于是否拥有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和世界级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迫切任务之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竞争。通过培育和壮大本国的跨国公司,以全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获取全球最大利益。经过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行为,把对国内的消极保护变为对全球的积极参与,并据此分享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专业化、精细化所带来的利益。再次,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对于我国来讲,应注重地缘战略建设,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理论问题及发展趋势、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积极防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实施正确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上一篇:英语作文社会现象下一篇:社保中心信息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