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精选10篇)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

刘平北京城市学院

提纲;

一、引言

二、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环境污染

2.2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2.3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4环境污染影响

三、环境保护

四、结论

摘要:我国是一个 发展 中的大国,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 发展突飞猛进,令全世界瞩目。但是随着 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影响环境保护

一、引言:

环境污染,已成了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和隐患,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地稳步发展。①本文就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问题。

二、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环境污染

2.1.1环境污染概论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射线。②

2.2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2.2.1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尤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2.2.2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导致环境恶化,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水,不应该浪费,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来说,水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能不引起国家、人民的重视。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一些地

区仍然存在干旱少水的状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接踵而至③,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2.2.3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以酸雨污染为例。我国的大气污染以酸雨的危害最大,目前我国酸雨污染正呈急剧蔓延的势头,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我国酸雨区面积不断扩大且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华南、西南酸雨区,近年来又逐步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还有以厦门、上海为中心的华东沿海酸雨区。由此可见我国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2.3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引起环境污染。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实施发展工业化的战略,在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起初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太大重视,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工业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在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严重的污染了空气、河流与湖泊,尤其是全国各地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三废”通过各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去,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其次,城市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城区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收入较高的人大量迁往周围的 农村 地区和小城镇;然而在农村地区,却有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大城市,造成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剧增,由于人口的激增,使城市中的生活废水、垃圾的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2.3.2人口的不断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过多超出环境本身的承受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现在人们为了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环境。此外,人口的增长也破坏水资源,造成水污染,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工业废水就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之一,另外废水量的不断排出,许多废水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直接引起水污染;生活垃圾与生活废水的情况也非常严重,致使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人口的增长不仅破坏了水资源,还加剧了大气的污染。所以控制人口也是一项保护环境的好方法。

2.3.3 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也是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之一。

从生产企业来看,现在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注重的是追求企业的利润,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环境保护方面却重视较少,这就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国居民对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环保意识较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问题:一些人在街道上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即使垃圾桶在不远处也没有丢到桶里,这不仅贬低了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市容市貌;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白色污染”,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平时用的塑料袋等,现在各种公共场所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这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造成环境污染。以上种种现象都与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有很大的关系。

2.4影响

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出现了了大范围的干旱、暴雨、冰雹、高温、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二十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期间,八百四十七点一五万人受灾。在 主编的《2005年环境绿皮书》中,看到山清水秀的四川省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损失高达113亿元④;当前我国农产品产地正遭受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的全方位立体污染;中国9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从空气、水源到土壤、粮食,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全面爆发’⑤。环境污染不仅是我国损失大量资金而且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报道都告诉我们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三.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如今的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确实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经济成果的获取有相当的比重是通过靠高投入、高消耗、粗放经营换来的,有的是靠牺牲昂贵的生态资源或提前吃了子孙后代的饭勉强发展的。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因污致贫、因污返贫的现象。由此说来,若想从根本上治理和抑制污染问题,必须坚持治污先治人,破除种种思想阻力和障碍,让科学发展观彻底取代政绩观。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环境不达标,不仅要实行一票否决权,还要采取必要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以及组织措施。要大力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过去多年形成的靠攫取资源赚钱,靠污染环境致富、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全社会埋单的现象。尤其是对那些团团包围农村的违法生产的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和炼焦制气等污染企业,要采取果断措施,一律关闭。要强化和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环境污染不铲除,和谐社会难进步的战略思想和全局意识,加大依法治理污染的宣传力度和查处力度,对各种制造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特别是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和屡查屡犯的企业和单位,要严厉查处,追究责任,严惩不贷!

四、结论

虽然经济发展会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环境才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坚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环境科学报》第27卷[J]第一期王丽萍郑丙辉等科学出版社 ② 百度百科

③ 《环境科学学报》第5卷[J]第一期污染控制技术科学出版社 ④《2005年环境绿皮书》梁从诫[M]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2

当今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愈演愈烈,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 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 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 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 好像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 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 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工业化的到路都是先污染、在治理, 工业化的完成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是比都要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呢?

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55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在其对收入差异的研究中发现:人均收入的差异具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表现出先逐渐加大、后逐渐缩小的规律, 若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 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 则两者之间呈倒“U”型分布。这一关系为大量的现实统计数据所证实, 被称之为“库兹涅茨曲线”。当库兹涅兹曲线被用以衡量经济与环境关系时, 纵坐标将由收入差距变为环境污染指标。曲线显示随着经济发展, 环境呈先恶化而后逐步改善的趋势。但是与库兹涅兹假说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一样, 倒U型曲线的出现不是必然。经济学家们试图从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需求、政府的环境政策和规划各个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

3 积极的解决之道

3.1 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会议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我们推进发展, 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 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 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 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目前, 中国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己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 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达到峰值;在中西部地区, 环境污染程度则在加速上升, 经济的发展将造成更多的环境破坏;全国范围的环境形势危急, 环境质量面临的严峻的考验, 中国政府己经开始重视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2 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我国要寻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程度较高, 应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对现有的高能耗企业进行升级改造,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 同时还应对目前东部地区工业比重过高的产业进行控制, 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引导东部地区的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过渡到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型模式, 鼓励提倡高效节能的环保产业。国家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的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对那些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的高污染产业, 国家则要制定严格的环境准则, 增加环保投入资金, 限制污染的排放, 强制使用减污设备, 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对那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低产值产业, 国家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保证这些产业的平稳发展。只有协调好各行各业的发展, 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政府的政策力度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必须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要加强环境管理和执行力度, 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采用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使用更清洁的资源和更环保的设备;要推动技术变革, 鼓励企业和社会加紧绿色技术的研发。政府可以通过实行“庇古税”解决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负外部性, 对产生污染的企业收取排污费, 严格限制污染排放。同时, 国家必须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调整, 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往往容易出现环境掠夺性的经济行为, 不考虑污染排放和环境恶化的负面效应, 长此以往, “工业产出将高于在考虑污染社会边际成本情况下的最优产出值”, 因此要监督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工作, 加大对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健康发展。

3.4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环境保护仅仅通过政府来执行是行不通的, 政府承担不了所有的环境保护工作, 并且政府推行环保工作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要提高环保效率, 还得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实行环境保护市场化, 采用内部治理模式, 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污染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或外部成本通过市场进行内部化, 让企业承担自己造成的外部成本, 以此来约束企业排污, 并激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或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外部性内在化的关键在于要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产权明晰可以解决责任问题, 有利于经济主体激励机制于约束机制额建立。通过产权界定, 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 可以减少企业的污染强度,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从根本上阻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5 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在贸易结构上要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 大力倡导绿色贸易, 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大, 造成严重污染的商品, 应该利用关税或非关税政策严格限制其出口, 并鼓励该类商品的进口。坚决禁止进口对环境有害的生活垃圾和有毒废弃物, 防止发达国家进行污染转嫁, 将中国变成“垃圾倾销站”。我们要通过贸易结构的优化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降低资源型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 发展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贸易, 提升本国在国际比较优势中的地位。

3.6 合理利用外资

在吸引外资上各地政府要明确地区产业布局, 合理利用外资, 要对外资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 对那些意图进行“污染避难”的外商直接投资则要严格控制。针对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 要减少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外资项目引进, 更多的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外资项目。目前, 发达国家某些高污没落产业由于本国严格的环境规制和高昂的减污成本, 不得不将其转移到环境准则较低的地方, 而在中西部地区, 当地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 不加选择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地引进外资, 便正好成为发达国家在中国的“污染天堂”, 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极力避免对国外没落产业的引进。

结束语

人类经济发展是不断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过程, 然后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 这是一个经济系统,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这个经济系统的范围向一些以前没有被人类涉足过地区迈进, 所以环境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在当代社会我们所走的经济发展道路不应该是先污染、后治理。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诠释经济, 对于我们应该以什么的方式去增长经济, 应给予深入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因此受到了破坏, 污染程度日趋严重, 生态平衡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环境污染对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 来权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上的经验教训, 为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发展,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参考文献

[1]范金.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2]马俊.上海市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7.

[3]李周, 包晓斌.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J].科技导报, 2002, (4) .

[4]凌亢, 王浣尘等.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统计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统计研究, 2001, (10) .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3

【关键词】FDI锁定效应;污染转移;国际贸易;非法废弃物

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机遇,同时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挑战,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经济和世界融为一体的趋势愈加的明显,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也更加显著。经济全球化在我国来讲最大的影响就是外资的不断增多以及进出口数量的增长。以下笔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双重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通常被我们简称为FDI,它对我国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对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同时还能给国内引入多种污染治理技术。当前我国的环保行业和环保技术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很多国际化的产业都向中国引进环保产业和技术设备,这也使得我国拥有了更多治理环境的方法和技术,所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其能够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

但是FDI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主要先在以下几各方面:

第一,很多外资技术都不是国外最为先进的水平,所以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在资源利用率上和环保治理上取得的效果是补给发达国家的,这些技术由于其在先入为主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优势,成为赢家,但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本土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改进。

第二,FDI在我国的规模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外商投资企业正处在资源消耗性和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转移的阶段,在环保产业的投资上非常少,外资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只占到了0.2%。在这样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应该在环保方面对相关的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我国也非常重视西部大开发,为了能够提高外资参与西部开发的力度,对于中西部地区所出现的外商直接投资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就可以使得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就会直接转移到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我国的环境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会出现污染转移的问题。

二、进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

国际贸易对我国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其能够借助进口使得我国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和技术设备得到显著的提升,这样也就能够使得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限制降到最低,改善了整体的环境治理水平。

第一,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只依靠我国国内的供给是无法充分满足需求的,为了更好的缓解这一矛盾,我国一定要加大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力度。

第二,我国借助外贸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在生产效率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改善了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得环保技术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第三,因为很多发达国家废弃物的处置需要非常高的成本,但是在中国,废弃物的处置成本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通过回收一些可用资源使得我国的资源消耗有所降低,同时也大大的减少了直接进口的资源数量。例如,2006年,我国进口废钢铁418.8万吨,相当于当年1851万吨进口钢材的1/5以上。

然而,随着我国的贸易顺差的逐年加大,带来的更多的是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

首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国出口货物中一些污染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比例很高,加速了我国很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以及对于生态环机构的过度破坏。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为很多发达国家生产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然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以及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却没有随着这些产品的出口一起转移到购买国,而是留到了我国本土,是我国社会福利的极大损失。同时,还造成了我国大量的CO2、SO2排放,导致我国在国际污染气体排放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从经济学角度讲,这主要是环境、资源等公共物品具有负外部性,即单个企业厂商并不把环境效应计算在其利益范围内,而不会为了保护环境耗费更多的相应成本,从而以整个社会的福利損失为代价,得到了自己的那部分利润。再加上我国环境税资源税制度不够健全,使得出口造成的环境污染逐步扩散加大,而贸易中得到的微薄利润远远不足以补偿这巨大的环境代价。

其次,我国每一年都会进口很多的废弃资源,在这些资源当中当然也涵盖了很多不法废弃物,这对我国的环境构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控制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的法律体系,但是从单签进口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层面上来看,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不足,每一年都会有非常多的废弃物使用规避的方式进入到我国境内。这样的洋垃圾一方面会给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造成十分明显的环境污染,虽然这些垃圾会经过一些加工和处理,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些垃圾的负面影响还是十分的明显。

三、结束语

鉴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对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都要通观全局、利弊结合地分析。而对于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影响同样是如此。其所起到在扩大我国资源配置,引进先进技术理念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且应继续引导加强的,但是对于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这种负面效应背后隐藏的有关我国相关政策体制上的缺陷与不足,还要不断予以重视,并加以谨慎而有突破性的改善,才能不断克服困难,为人民创造一个真正的福利社会,从而更好的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家华郑艳伞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环境与发展——机遇、挑战与战略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08.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4

分类:胡说天下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几乎不存在营销行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企业也没有意义,因为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都由行政计划和指令控制,丝毫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直到最近20多年的时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竞争机制的引入,中国的企业才开始纷纷重视营销并加大投入。所以本文主要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为主要的时间段浅析人口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企业营销的影响。

市场是由有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饿人构成的,因此,人口环境的变化将比不和少地影响着市场的变化进而牵动着企业的行动方向。具体的说,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市场的潜在容量,人口越多市场规模越大。这是数量方面,另外人口环境的质量质量、分布等等要素同样深刻的关系到市场和企业。人口环境对营销的影响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结构上。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机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民族结构和人口分布与流动,教育水平等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观念的转变,思想的开放等诸多因素,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传统家庭比重下降,非传统家庭的比重上升;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等。所有的变化的会反应到市场上,能否抓住社会和市场的变化从而抓住新的商机,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下文将从上述的几个人口结构的不同侧面来简要分析人口环境变化多我国企业的影响:

一、年龄结构方面。

我国的老龄化人口比重逐年变大。2005年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1%。根据世界惯例,老龄人口占人口比重超过10%则表示该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1]

这些变化反应在市场上就是巨大的老年人消费品市场,涉及保健品、医疗理疗、药物以及特殊照顾等等。另外,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手段也应有所区别。例如,不能花大部分投入在网络上进行面向老年人的产品宣传;可以在广告上突出老年人在乎的特点,如产品的质量和历史等等。一部分企业已经率先看到了这个巨大的蛋糕,并采取了有效的行动,脑白金系列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营销策略上看准老年市场的结果。一方面开发专门给老年人的用的高档保健品;另一方面在广告上大打亲情牌,文化牌,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送礼。

二、性别结构方面。

由于科技发展和一部分人的落后观念,社会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人口中,男性为67 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 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性别比为106.30。

男女结构反应在市场上就会出现男性用品市场和女性用品市场。男性市场和女性市场在需求上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为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例如,传统的化妆品市场一直是女性用品的专属地区,但是今年来,各个企业纷纷推出了针对男性特点的男性专用化妆品,甚至推出男性美容用品等等。在食品饮料领域同样如此,商家看到了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后便积极地采取针对性的差别营销手段,比如推出了主要面向男性的运动功能饮料,面向女性的减肥可乐等。

三、家庭结构方面。

传统家庭比例下降,“离婚”和非传统家庭逐渐增多。包括:独身生活,同居生活,单亲家庭,丁克家庭以及空巢家庭在内的现代多元化家庭模式。总的来说,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特殊化趋势。

作为营销者应当考虑非传统家庭的特殊需要,因为非传统家庭住户数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传统家庭住户数的增长速度。反应到市场上就是对某些以家庭为购买、消费的基本单位的商品的销售,例如家用电器应当小型化,简易化,大型豪华的电器会在占地和价格上给自己设置巨大的障碍。公寓和商品房可以进行小单位的开发,从而在价格上取得优势,也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推出了适用于单身,同居人群以及丁克和年轻新婚夫妇的小户型商品房并获得大卖;食品以小包装,和方便快捷为主。以前的米和面大都一买就是一袋,那是因为那时食品结构单一,家庭规模大人口多,但是现在买上一袋基本不等吃完就已经坏掉。多以商场上更多的是小包装的米面还有散卖的,这无疑是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典范。

四、社会机构方面。

社会结构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包含城乡结构、阶层结构、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在确定市场营销时就应表现出更加关注市场细分,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分别进行分析和特别针对性的营销手段。

五、民族结构和教育水平。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性、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因为他们各自都有其特殊的需求和购买习惯。反应到市场上就表现为很大的差异性需求。营销人员必须谨慎,不要笼统区别少数民族。

随着教育人群的增加,使得对高质量的书籍、杂志和旅行的需求增加。我国的有些企业已经关注到这点,满足他们特殊的品味和需求,提升产品的档次和文化层次。例如很多企业把目标市场定位在高校校园。

六、人口流动加速。

基于政策对人口流动限制条件的放松,我国的人口流动呈加速趋势,主要表现为:农村向城市流动,内地向沿海经济开放区流动。在房地产市场上表现为房屋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中介服务的增加。在零售业市场上,一些商场和百货公司纷纷集中于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附近,因为那里往往能吸引足够的人流从而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5

环境补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环境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它是在环境与贸易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它既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着消极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环保技术水平不高,一方面,我们需要政府提供环境补贴;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积极采取对策克服环境补贴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作 者:姚爱萍 Yao Aiping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刊 名: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英文刊名: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CUS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环境补贴 环境成本内在化 绿色贸易壁垒 ASCM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6

一、我国“碳”环境会计的现状分析

环境会计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记录和披露环境污染、污染防治、开发及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环境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当前,气候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提高碳的生产力成为环境会计考核的重要指标。

但是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浪费宝贵的能源甚至为了短期利益不惜一切代价污染了环境,使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使用效率低下,这直接导致工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则将热量捕获于对流层系统之内,形成我们熟识的温室效应。正是由于我国工业的“高碳”,在2009年12月7日~18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会议上,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抓住这个要害大做文章,使我国外交压力陡增,疲于应付。因此,这让我们对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除了碳能源的利用率低之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比较混乱,没有基本的规范可循,使企业的报表使用者无法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环境会计作为加强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又是作为企业环境会计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所以有必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造成我国“高碳”的原因。

二、造成我国“高碳”的主要原因

(一)煤多油气少的自然资源限制。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使用煤炭资源,由于受国际社会多方面的牵制,我国也无法廉价使用国际油气资源。但是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所以现在还不能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的碳排放。此外,我国现在还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建设加快,大规模的基建工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诸如水泥、钢筋等大多属于“高碳”产业,这一轮的经济增长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造就了“高碳”行业的兴起,而且无法通过海外的购买廉价地转移碳排放。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局限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立彦教授等经过调查发现,企业目前环境事项的披露方式主要有五种:包含在年度报告中;内部工作会议记录;单独报告:包含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包含在董事长的报告中。“内部工作会议记录”和“包含在董事长报告中”这两种方式作为企业内部年度总结的一部分内容,根本无法面向社会大众,对于企业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无法获取信息。而政府治理部门却非常关心企业的环境绩效,现行的年度报告提供的信息只能是以货币计量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对于一些关于企业环境绩效的信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却无法披露,以及由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的负债和风险,这些也都无法表示出来。最后对于会计报表附注,它仅仅只反映了一部分环境会计信息,无法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信息的全貌。因此对于环境信息的报告模式应当有所改进,以满足不同需求者。

(三)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治理松散,像环保局、证监会等都没有提出对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必须披露环境信息。我国迄今为止没有出台和环境会计有关的官方文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操作性。据统计,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明显偏低,再考虑综合类企业中的那些从事重污染行业生产的企业,这一比例的差距将更为悬殊。在我国,像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本应作为环境敏感行业的领导者、对环保问题以身作则,可是它们也没有主动披露环境信息,更不用提一些中小企业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寥寥无几,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调姿态,较少有定量的资料,且定性信息不附时期。

三、迈向“低碳”导向环境会计的措施

如果我们的出口多了,GDP增加了,但空气变脏了;如果我们口袋里的钱增加了,但是水被污染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这就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是减轻单位GDP的消耗代价,必须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技术的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低碳”环境会计体系:

(一)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因此制定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5年颁布了《或有负债会计》准则,明确了环境负债的处理问题,并陆续颁布《石棉清除成本会计处理》、《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环境负债会计》等系列公告。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1993年发布了《环境会计、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在财务会计的框架下讨论了环境成本的辨别、期间归属、资本化条件等问题。丹麦1995年通过了《绿色账户法案》,并要求大约1000家公司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因此,面对“低碳”经济,首先要求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将环境会计核算、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短期行为。最后,设立环境会计制度,即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二)低碳发展,税制同行。2008年12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对销售再生水、翻新轮胎等自产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的政策。2009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清洁基金取得的某些收入实行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如何从税收(碳税)上给予引导、利用税收杠杆使资金合理地流向低碳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中国也有相关人士对于征收碳税这一做法提出了质疑。安福仁认为,“现阶段征收碳税存在的难题除了费改税本身会碰到一系列的难题外,碳税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征收、污染物排放剂量的考量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蔡昌认为,“征收碳税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碳排放量,但并不一定能把企业导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企业完全可以发展其它的经济模式。单就发展低碳经济来说,对低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能够起到更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要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不宜采取单一的模式,最好的策略是税收优惠与征收碳税齐头并进,双管齐下。

(三)加强政府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和宣传。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存在不全面、不如实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的可能性,而社会公众要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实施中国环境会计、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四)企业“洁身自律”。走“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核心。首先,研究我国低碳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效能、低排放技术的推广,建立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生产使用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次,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途径。如果我国不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那么我国将处于国际分工“微笑曲线”利润的下端,不利于我国的长治久安和长远的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和全社会的参与和推广,使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意义

“低碳经济”、环境会计的引进或许并不是我们的初衷,而是环境、资源禀赋“逼”我们发展出来的新科学、新会计。事实上,“低碳”的出现,无论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环境会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笔者认为,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研究其成本和价值变化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变化,大力发展环境会计,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考虑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密切联系,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7

[关键词]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开始实施后,我国原来只单纯针对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扩大到对发展规划等战略性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由此向全局性的战略环评方向逐步展开。然而,从理论探讨的角度而言,该法的实施还只是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现实、具体的平台,因而我们还完全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借鉴发达国家的比较成功的做法,以促进并保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有效实施。

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IA)的基本含义

战略环境评价这一术语在国内外学术界出现是在本世纪90年代以后。众多不同领域内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展开了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含义的认识:

有的学者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即SEIA)是指对政策、计划或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

有的学者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IA)是指对政策(policy)、计划(plan)、规划(program)(简称3P)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

有的学者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累积评价、总体环境评价等概念所进行的高度概括。

根据我国权威的环境法学学者的观点,战略环境评价,也叫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如经济发展政策、规划,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等)之前,事先对该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由法定评价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计划等战略活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查明或判定该拟议进行的活动是否符合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活动是否可以实施的建议或结论,或者在诸替代方案中选出经济上可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实施方案,并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或设计可行的预防、补救措施。

二、国外发达国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1.美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及其后的修正案和美国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CEQ)制定的《关于实施国家环境政策法程序的条例》即《CEQ条例》。

战后,根源于片面、局部的调整保护方法不能制止环境质量继续恶化,必须寻找一种全面的,整体的方法对待环境问题的缘故,产生了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也产生了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1970年代末美国绝大多数州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美国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在1978 年指出,所谓的政府行为包括了政府政策、规划、计划。此后,联邦政府许多部门(如能源部)开始考虑将环境评价结合到部门的发展规划中,尤其是房屋与城市开发部在1981年编制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指南》,旨在帮助评价在大城市范围内的开发或再开发及其可选方案的环境影响;加利福尼亚州在1986年通过了《加利福尼亚环境质量法》(CEQA),要求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项目拓展到政府的决策、规划和计划。1997年纽约州还制定了专门的《环境质量评价法》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包括:(1)拟议行动的环境影响;(2)实施该拟议行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拟议行动的替代方案;(4)对人类环境的短期利用的地方利益与维持和提高其长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5)实施该行为所可能引起的任何无法恢复和无法补救的耗损等。

CEQ条例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以比较的形式陈述拟议行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从而清楚地阐明问题的含意并为决策者和公众的选择提供明确的依据。替代方案又分为基本替代方案(Primary Alernative)、二等替代方案(Secondary Alternative)和推迟行动,对替代方案的特别重视和对补救措施的要求是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一个突出特点。

2.国外其他国家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认识到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开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扩展到政策层次;战略环境评价应运而生,并开始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接受,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导则。

荷兰在1987年建立了法定的SEA制度,要求对废弃物管理、饮水供应、能源与电力供应、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989年,荷兰修改了《国家环境政策规划》,规定了荷兰到20世纪末的环境战略,这个《规划》的宗旨就是要求对所有可能引起环境变化的政策、规划和计划作SEA。

新西兰1991年制定的《资源管理法》规定了两类环境评价,一是政策和规划的环境评价,另一是资源开发许可的环境评价。作为环境评价对象的政策和规划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中央政府制定的不同领域的国家政策报告;二是各地区政府制定的地区政策报告;三是各地方政府,包括区和市制定的区域规划。

1995年,加拿大颁布了《环境评价法》,对环境评价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其中也包括战略环境影响评价。1999年,加拿大还发布了《政策、规划和计划提案环境评价内阁指令》,它适用于提交各个部长和内阁批准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的政策、规划和计划提案,该指令明确将政策、规划和计划提案的环境评价称为“战略环境评价”。

俄罗斯总统1995年11月23日公布的 《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将生态鉴定的对象规定得十分广泛:将实施后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俄罗斯联邦各种规范和非规范性法律草案,须经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核准的,作为预測俄罗斯联邦生产力发展和布局依据的各种材料等,都必须进行生态鉴定。

欧盟1996年提出《特定规划和计划环境评价指令》的议案,要求成员国在批准或采纳一项规划和计划之前应对其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并提交公众审议,而且该指令对哪些规划和计划应当进行评价以及评价的内容和程序都作了规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4月欧盟(EC)发布了战略环境评价导则(草稿)《Draft Directive on SEA》,并要求其成员国最迟在1999年底以前执行。

三、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国家进行环境管理和监督,必须依靠广泛的社会支持,依靠公民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公众参与在美国战略环评的各个阶段中是十分普遍的,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公众参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1)环境知情权是公众行使环境决策参与权的基础,所以应该建立信息适度公开制度。依法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机关,应当通过适当的形式向公民、其他社会团体以及国家机关、企业和组织发布与该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有关的信息,满足公众“知情”的需要。

(2)应该将评价者和决策者对公众意见的反馈措施具体化。如美国CEQ条例中对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即主办机关在准备最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应考虑来自个人或集体的意见,并且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手段予以积极回应:第一,修正可选择方案,包括原方案;第二,制定和评估原先未加认真考虑的方案;第三,补充、改进和修正原先的分析;第四,作出事实资料上的修正;第五,解释所提意见因何不加采用。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制度,建立具体的公众意见反馈制度,细化跟踪评价制度,这样才利于公众对于他们意见的处理、采纳、实施情况的监督,从而确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保护机制。

(3)逐步扩大依法可以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数量和范围,一方面,应该逐渐赋予广大的环境保护群众性组织,和虽然未组织起来但十分热心公益性环保事业的民众的参与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另一方面,逐步扩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对各级各类政策的适用范围,使公众参与的对象范围渐次达到满足其行使环境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环境利益的需要。

2.渐次扩展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参考国外多数国家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对政府相应的具体或抽象行政行为都纳入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之列。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战略性活动则只包括规划,行政立法和政策未列入评价范围;并且还有一部分规划被排除了,如国务院的规划,市级、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还有一部分规划的战略环评从其编制和审批来看,也有可能事实上会被轻视了。由以上可以看出,现行《环境影响法》规定的范围明显过窄。笔者认为应将地方性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也纳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并渐次扩展到行政法规,以彻底扭转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小范围有序,大范围无序”的被动局面。可以由经权力机关专门授权的环境保护专业机关对国家政策、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增加替代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所寻求的不是那些没有环境影响的发展项目,而是旨在找出任何情况下在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都是最佳的项目选择方案。因此,战略环评项目的替代方案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应是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点内容。我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应该增加替代方案的有关规定,以便于通过各种方案的权衡与综合作出最佳决策。同时,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如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设定替代方案。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拟定主体应该尽量充分地提供各种具有可行性的替代方案,并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4.完善评审体制

建议采取两级评审体制,即中央级和省级。中央级主要负责中央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跨省区的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审。剩余的环境影响评价由省级负责,包括本省的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的评审。同样,省政府的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由省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批。立法还应加强对审批部门的法律约束,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目的的实现。

5.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制度

健全的法律责任制度是法律的权威与尊严的根本所在,我国当前主要是采用行政处罚的手段来追究环境影响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单纯用行政处罚不足以对那些可造成环境破坏、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和有效打击。因此,对于未按法律要求举行有公众参与的听证会、论证会的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该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宽严适度的法律制裁措施,参与各方才会增强责任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得到切实遵守。

环境执法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多元性的执法活动。由于环境影响的潜在性、累积性和灾害放大性,使得环境影响评价的后评价不仅周期长,而且责任主体不易明确,因而要强化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仅针对管理相对人,而且对执法主体本身的法律责任、违法决策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都应加以明确;要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机制对环境影響评价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保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方能得以有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娟于庆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5)

[2]李峰左建安: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规范化初探[J]. 能源环境保护,2006,(2)

[3]袁志华夏维陈凌李玉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解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增刊)

[4]李爱年胡春冬: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J]. 时代法学,2004,(1)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8

摘 要:金融对于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金融行业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笔者就市场经济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并主要从市场经济对金融行业的规范性、金融行业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发展中金融行业出现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市场经济 金融行业 影响

对于金融产业而言,简单的讲就是资金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工业生产的经济之外,我们基本上很难再找到其他与经济相关的非金融领域了,所以金融业几乎渗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品在生产、流通和销售方面都能遵循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的重新配置资源,这种非人为因素的操作使得人民的需求对市场的需求更加的合理,这对于金融行业的规范是很重要的,避免了金融业被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金融产业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明显的,尤其是在规范性方面,目前,金融产业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业、信托产业、证券投资业和租赁服务业,这是目前最普遍的金融产业了,而这些产业看似和百姓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放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关系和影响程度就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让整个社会的货币和物质交换更加符合人民的需求状况。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对于任何商品而言,人民需求旺盛程度越高,产品的销售也就越好,而对于同一类产品而言,产品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消费者的群体数量,所以对于同一类产品而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也受到消费群体的影响,这本身就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虚拟货币支付和现金支付更加的频繁和庞大,这对于金融服务行业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当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以为无论是虚拟货币支付还是现金支付,都需要有庞大的服务团队来为各种交易提供保障,比如说在目前银行服务当中的电子汇兑,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时期,往往支付方在完成转账之后,需要好久才能到账,而现在及时转账及时到账,让许多交易变的更加的快捷,且过去大多数商家都需要为完成一笔交易在银行排队等候,而现在通过网络交易,可以瞬间完成,这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行业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业务的种类到业务的范围也都在随着人民的需要不断的完善。如果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那么势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这是任何一方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服务行业而言也是一种推动和促进。

金融业的发展也显示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在大多数百姓的生活中,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升,百姓在理财方面越来越关注,所以金融行业当中的投资债券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一项居民理财现状调查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都知道通过银行或者债券公司来把自己空闲的资金保值或者想办法让他们升值,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认为存银行符合自己的需要,还有已部分人坦言自己没有过多的空闲收益。这说明大多数人度知道理财的重要性,都希望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这是金融产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各种投资服务项目才应运而生,对于到底是先出现了这些服务项目还是先有了人们的.需求观念转变,笔者认为是先有了这些服务项目,往往这些金融服务项目都有一定的市场前瞻性,在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人们在这些方面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的时候,这些项目的出现,让一部分人眼前一亮,有了更多实际的想法,这些想法也从原来的朦胧状态变成了真实可见的、可以实施的想法,所以我们说金融业的发展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对这些项目的需要,当然,如果市场的发展在前,而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那么市场的发展要想注入新的活力就会变的更加困难。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金融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满足市场的要求,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包括:伴随着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快捷和高效成为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人们越来越发现,安全成为影响金融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金融业当中的网络服务项目,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从信息泄露到各种诈骗,这些原本和普通百姓没有联系的事件都在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层出不群,这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对金融服务行业的操作规范和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广告式的金融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百姓往往在选择中很难甄别,在现有的很多金融服务类项目中,各种虚高的广告让消费者很难对服务内容有彻底的了解,这也导致许多金融纠纷案件的发生。

笔者相信,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让金融业的发展内容更多,服务也更加人性化和到位,反过来讲,金融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则,任何一个服务项目的推出,反映出的是这个项目在市场中的需求比例和需求层次,只有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项目才能最终生存下去,这也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所以,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而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必须有同等程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二者之间必须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谁偏离了方向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涛.我国部分地区金融深化问题实证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9

如果按照风险程度划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种,最坏的情景是发达国家无法有效化解公共债务风险,尤其是在欧洲债务出现大规模重组困难或者违约的情况下,债务危机通过银行体系冲击到实体经济,不仅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而且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因外部环境恶化而大幅下滑,世界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第二种,最有可能的基准情景是部分发达经济体可能出现一到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同时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世界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增速与今年基本持平;由于美、欧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全球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第三种,最为乐观的情景是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好转,新兴经济体也能够延续较快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保持加速态势,增速快于今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出现小幅调整后再次攀升,通货膨胀风险加剧。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尽管发达国家经济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但因债务违约而造成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较小,世界经济最有可能的前景是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局面,预计和20增速均维持在3.8%的水平(PPP法)。

此外,尽管全球经济放缓削弱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但由于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裕以及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仍总体宽松,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全球通胀水平也将在高位运行。而且,一旦美联储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大宗商品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过程,各国的通胀压力也将随之加剧。

1、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较长时期滞胀

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低增长将是美国本次经济复苏的.常态。今年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不仅是前期经济恢复性增长过后向正常增速的回归,也与国内通胀水平快速上升以及日本地震导致的全球产业链供应中断等临时性因素有关。随着这两个临时性因素的消退,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可能并不会像预期那样悲观,但未来美国经济仍将维持缓慢复苏、低速增长的局面,而且由于国内通胀水平的提升,滞胀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预计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仅为1.5%左右,远远低于的3.0%。

2、欧元区经济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

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迫使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紧缩的力度,而紧缩财政又必然会对正在复苏的欧洲各国经济增长构成巨大的压力。目前,反映欧元区经济信心的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和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且已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而更为严重的是,组成经济敏感指数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零售业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连续3个月下滑。这种只在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才有过的现象再次出现,反映出欧元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未来的整体经济形势相当悲观,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欧洲经济的下一轮全面危机可能即将到来。在这种形势下,欧元区20将不太可能实现1.7%的预期增长,预计在1.5%左右。而年则由于欧元区可能会有更多国家被牵连进债务危机之中,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甚至衰退,预计在1.0%左右。

3、日本经济负增长已成定局

尽管日本二季度经济依然保持负增长,但下滑幅度较一季度已出现明显收窄,而且日本的出口、国内消费者信心、制造业PMI值等数据均显示出回升势头,表明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在逐渐消退。四季度,日本经济将有望结束连续下滑势头,但全年仍无法摆脱负增长局面,预计收缩0.5%。2012年,由于灾后重建的促进效应低于预期,同时世界经济放缓、日元升值以及国内产业向海外转移将对日本经济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回升势头也将低于预期。

4、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由于前期连续紧缩对实体经济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新兴经济体经济在年内将继续放缓。但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经济转型,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内需,虽有增幅放缓的趋势,但增长依然强劲。同时,随着美欧经济下行风险的加大,新兴经济体紧缩政策的步伐将减慢,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在美、日、欧经济前景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形下,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1、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困境以及国内通胀压力上升,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年转向稳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增长平稳减速,使国民经济总体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未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经济增速可能出现进一步放缓的趋势,这将使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面临挑战。

2、外需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面临挑战

受今、明两年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面临的外部需求,尤其是美欧等重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可能出现下滑,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同时,全球经济放缓必然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加大我国与贸易伙伴的摩擦。经济复苏以来,我国不断遭到美欧等发达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并被征收惩罚性的保护关税,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较大冲击。而近来,一些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本国工业,也对我国进口产品实施了贸易保护限制,如巴西为保护本国工业限制进口部分产品,阿根廷也准备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等,不仅使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挑战,也将对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3、外汇储备资产缩水风险增大、多元化战略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已接近3.2万亿美元,其中约有2/3以美元资产形式持有,而美债问题和美元贬值将使我国持有的美元资产面临缩水风险。同时,随着欧洲救援成本的加大,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出现债务重组或违约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一旦这类事件发生,将使我国持有的这些国家债券遭受直接损失。而且,如果欧元因债务危机而崩溃,不仅使我国直面美元独大局面,而且会使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遭受重大挑战。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0

一、对我国审计问责的现实环境的分析

(一)对政治环境的分析

政治环境是国家审计最为重要的外部环境,它决定着一国的国家审计模式。政治环境的核心是政治制度,一国的政治制度通常是由一国的法律尤其是宪法来反映和确认,它受到法律强制力的保护。我国《宪法》中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之相适应,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型的审计模式,在国务院下设置国家审计署,为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业务上受到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在行政上受到本级政府的领导,即受双重领导,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从体制本身来讲,这种审计体制难以保证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其对政府行为的检查和监督也就会失效,也就更谈不上对政府的失责和失职行为进行责任的追究和作出相应的惩罚了。

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导致了审计独立性的缺失:

1组织设置的独立性:即要求国家审计机关的组织机构设置的决定权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不受任何社会、个人或团体的干涉。我国现行《审计法》中规定的:审计署作为国家最高审计机关,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列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受到本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审计机关如果需要设立派出机构也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从隶属关系上来看,我国中央审计机构、地方审计机构包括其派出机构的设置都没有独立于被审计单位政府之外,势必受到政府的干涉,这样根本无法保证审计独立性。

2人员任免的独立性:即要求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务任免的决定权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不受任何社会、个人或团体的干涉。从最高职务的任免权来看,审计署审计长是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人选,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审计署副审计长由国务院任免。地方审计机关正职领导人由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提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副职领导人由本级人民政府任免。另外,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领导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可见,政府对于审计机关领导人员的任免具有很大的权力,也同样影响着国家审计的独立性。

3经费的独立性。经费是审计机关履行其职责的经济保证,项俊波(2001)认为“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保证,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条件”。我国《审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但在别的审计模式中,如实行立法型审计模式的英国,其审计活动的费用由议会决定,而不是由财政部决定。我国行政型审计模式下,审计机关没有足够的审计资源,经费来自被审计单位,势必会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影响,难以保证其审计的独立性。

我国采取的这种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缺失,这种缺失造成了国家审计难以真正起到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检查作用。要想真正实现对政府行为的检查和监督,并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责任的追究和惩罚,则必须改变这种审计模式。

(二)对经济环境的分析

影响我国国家审计问责制度的经济环境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要求政府职能发生相应的转变,从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型的政府转变为一个以公共服务为主导型的政府,其主要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宏观经济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③市场监管的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其在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增加,对政府职能的绩效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也就越来越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顺利实现。政府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公众,必须要将政府的公共服务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因此,社会公众有必要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对于其不履行、或没有经济、不讲效率、不讲求效果的履行应该进行责任的追究,并作出相应的惩罚。当然这种监督和问责是由社会公众委托国家审计机关及问责机关来进行的。市场经济越发展,国家审计问责的重要性就越大。

2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支出不断增加。我国从1996年到2006年10年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2003年后GDP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的公共支出日益增加。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益也越来越关注。不仅社会公众想了解、检查、监督政府公共支出,而且对于政府没有履行其职责,不经济、不讲求效率和效果的使用公共资源的行为也越来越关注,要求对于政府的这种行为追究责任并作出相应的惩罚。

(三)对科技文化环境的分析

科技文化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科技发展,政府对于知识资产、信息等投入不断加大,无形资产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将成为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2科技的发展要求审计技术不断提高,给审计目标、范围、对象、技术、审计评价标准带来了重大挑战,特别是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审计新的课题。

3随着科技发展,要求国家审计技术不断提高,同时也给审计检查和监督带来了更大的审计风险。

4科技的发展,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的不断加大,都要求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四)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分析

我们现在在观念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国家审计不光要进行监督和检查,更重要的是对于政府的失责行为要进行追究和惩罚,2004年7月美国最高审计机关(GAO)的法定名称由美国会计总署(the U.S.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更名为政府责任署(the Govemmem Accountabilty Office),更是体现了“政府对公众的责任乃是审计的实质”这种观念;二是很多人认为对于审计报告披露的国家部位的财政案件中,只要钱没有进个人腰包,用到公家身上就行了。这样的观念更应该转变,政府作为代理人,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必须尽量与委托人(社会公众)的意愿相一致,对于每一分钱的使用必须起到能够增进社会公众的福利的作用,这是政府对社会公众

应负的最基本责任;三是对政府的“无过无为”行为,对那些不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碌碌无为或不认真履行自己职责的政府行为也要进行责任的追究。

二、有利于审计问责的理想化环境建设

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各审计环境来看,我国国家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国家审计及其问责制度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差距。要想完全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能,对政府运用公共资源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审计结果进行责任追究,促使政府理想化环境应该是这样的:

1政治环境:一是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与人大的问责作用。人大应当通过国家审计来检查和监督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全面评价政府对社会公众所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对政府部门的失责行为进行责任的追究;二是充分保证我国国家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要彻底改变行政型审计模式,可向立法型行政模式转变,切实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从国家审计机构的设置上,使其独立于政府,不受到政府的干涉;从领导人员的任免上,最高审计机构的领导人,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其任免,地方各级审计机构的领导人可由上一级审计机关和地方人大商议决定其任免:从审计机构的经费来源上,保证其有足够的审计资源,不受被审计对象的干涉,要实现我国国家审计机构的充分独立,要从多方面予以保证,其根本在于国家审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2经济环境: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功能。

3科技文化环境: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审计范围的选择、审计证据的取得和数据转换、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抽样等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技术上更先进;审计人员教育水平不断增加,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不仅有审计、会计方面的人才,还有计算机专家、工程师、保险师等各个方面人才。

4社会文化环境,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无论社会公众、国家审计机关、政府各级领导人员都从观念上予以转变:首先,审计并不是目的,杜绝政府对公共资源不合规、不合法、不合理的使用才是目的,二是政府的行为应该积极、主动,“无过无为”行为仍然属于政府的失责:三是摒弃儒家思想的弊端,充分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包括“民本”思想、“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思想。

上一篇:以特色企业文化促国有企业发展下一篇:测绘仪器设备检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