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的论文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辽宁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的论文(精选8篇)

辽宁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的论文 篇1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海洋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不仅是实现沿海城市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合理地开发海洋、保护海洋上的资源,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辽宁海洋循环经济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到一定的完善,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辽宁海洋循环经济,总结出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且提出一些促进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文章主要对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海洋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海洋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要的核心部分,通过“海洋资源—产品—海洋资源再生”这一过程,最终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看我国辽宁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于海洋循环经济的研究方面,我国主要从理论的探讨、评价以及发展模式出发进行研究,我们以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例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辽宁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的论文 篇2

1.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日本从早年的粗放生产、大量消费、过度排废的传统经济向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在转变期间, 日本重点是利用大量环境保护技术, 在产业经济思想框架下, 把国家发展战略从“技术立国”转向了“环境立国”。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较为完备, 这也是日本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的主要原因。其所有法律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有两部基本法, 《环境基本法》和《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个层面有两部综合性法律, 《废弃物处置法》和《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个层面是各项专项法, 包括《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特种家用机器循环法》、《建筑材料循环法》、《可循环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多氯联苯废弃物妥善处理设备措施法》。

1.2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发展循环经济最早、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3 美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作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企业是经济社会中的主体, 因此美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绝大部分体现在企业和消费者领域, 美国的循环经济先后经历如下三种模式。

2 日本、德国、美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及经验总结

2.1 发展模式比较

2.1.1 政府规制方面

政府规制的主体是政府, 客体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 包括企业和消费者, 但主要是企业。在三个国家之中, 美国是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型国家, 因此在规制方面, 美国政府介入的最少。而德国凭借自身发展市场经济的早期性和悠久性, 因此在处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互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所以采取的是适度的规制模式;日本经济受封建社会经济影响较深, 虽然有一定的市场经济基础, 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度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日本政府在规制方面, 程度最强。分析各个国家可以看出政府规制模式的选择受本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度的影响非常大, 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 政府规制程度越低。

2.1.2 实施措施方面

在全世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德国是公认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德国政府注重制度建设, 全方位推行的一系列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科技措施, 并通过加强循环经济宣传与教育, 不断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日本循环型经济的特色是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 政府通过制定各种能源战略以及保障目标得到落实的相关法律, 落实与法律实施相配套的财政、金融、税收措施等实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美国则主要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减少污染、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回收, 并大力在民间发展循环消费。

2.2 经验总结

综上对于国外典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四点共同的发展经验:

(1) 立足本国国情, 发展循环经济。发达国家多从本国国情出发, 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及发展目标, 并由此形成各自特色和优势产业。如德国从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入手, 日本则从资源减量化入手。但不论是哪个国家, 大都是在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情况下, 逐步推行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

(2) 构建完善法律体系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各国在建设循环经济的同时, 都将立法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手段。日本有全面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德国及欧盟其他国家也都建有一系列相关法律, 并且这些法律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之中。

(3) 充分利用经济和产业政策引导循环经济发展。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 外部不经济性的特点尤为明显。三个国家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把外部不经济性的问题纳入到内部来解决, 其中比较多的采用环境标志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财政信贷鼓励制度、征收环境税费制度、押金制度等, 以达到治污、清洁生产等目的, 从而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形成长期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4) 发挥技术优势, 形成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经济增长带动技术进步, 反过来, 技术推陈出新也拉动经济进一步合理增长。在发展循环经济领域中, 发达国家通过凭借自身技术优势, 加大关键技术的投入, 从而会进一步促成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对辽宁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辽宁省在2002国家环保总局正式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省份。截至目前, 辽宁循环经济推行的是“3+1”循环经济模式:即大、中、小循环和资源再生产业。根据前述关于国外典型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介绍和比较, 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以供未来辽宁进一步循环经济借鉴。

3.1 在微观层面, 即企业内部实现投入资源的内部循环使用和再利用

首先, 在企业中, 要努力开展生态结构重组及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技术的生态化创新需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 按照工业营养结构对工业活动进行优化组合, 这样才能建立起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废料处理者的产业生态链;其次, 要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应明确清洁生产审核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在自愿的基础上,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从而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以及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再有, 企业应制定环境经营战略, 利用对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 改变传统末端废弃物处理模式, 实行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 从而使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达到统一。

3.2 在中观层面, 即企业间形成共生循环经济模式

一方面, 应围绕辽宁省自身的经济发展现状, 整合有限资源, 形成上下游或相关企业或产业间实现工业生态化网络, 构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全省的企业和产业之间形成了规模化的、多门类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园。另一方面, 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 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促使企业, 尤其是污染较重的企业加入生态网络。根据共生企业集群的规模化和集成性的特点, 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 以减少这种共生模式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3.3 在宏观层面, 即社会全面实施循环经济

以政府为主导, 不断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综合利用辽宁地区工业体系完整的特点, 提高区域内产业体系中不同组织间的资源和物质共享程度和第三产业构成。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进入企业中去, 另一方面应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鼓励个人和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水平和城市功能, 构建“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负荷小”的循环经济大省。

3.4 资源再生产业发展层面

发展辽宁的资源再生产业, 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 做好基础性工作。初期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整顿和规范废旧物资的回收体系方面进而大力发展二手货市场以利废物的再利用;发展中期重点是加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激励资源再生产业进一步发展;发展后期的重点是要大规模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 对可作为原料的废料进口实行园区化管理, 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再生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跨区域流动。

摘要:作为老工业基地, 辽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而发展循环经济是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 产业结构调整, 解决环境污染, 促进区域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日本、德国以及美国循环经济模式的介绍和比较, 结合辽宁的实际, 给出了辽宁发展循环经济四个方面的启示, 以供未来辽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借鉴。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国际借鉴,辽宁

参考文献

[1]杜欢政, 张旭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近期讨论综述[J].统计研究, 2006 (2) .

[2]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2) .

[3]孙强.推进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 .

辽宁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的论文 篇3

成为世界潮流的大背景下,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内容的循环经济,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选择。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进入正式规划阶段。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并制定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省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2005年10月,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一、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金融运行综合分析

位于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内的青海省海西地区,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有中央银行,银、证、保监管机构,工、农、中、建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人保,人寿险和证券服务部门组成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多年来,这些金融机构,全方位地承担了试验区内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为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海西地区自2004年以来银行各项存款呈逐年增加态势,贷款增速也远远高于当地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信贷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存贷款双双呈现高增长的同时,海西地区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呈现出了如下特点:一是异地金融机构对柴达木地区企业的贷款投入近年来也呈增加之势,据统计,2006年,外地金融机构对本地企业贷款33亿元,充分说明柴达木地区投资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二是柴达木地区银行机构信贷投向集中。三是信贷资金使用两极分化明显。四是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上升,今年柴达木地区又有一家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达12亿元。

二、发挥资金优势,为柴达木循环经济添砖加瓦

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需要在资金上必须有强有力的支撑,青海省各家金融机构在调查的基础上,把推进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作为切入点,集中信贷资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使用,营造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适时调整信贷政策,整合信贷力量,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重点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构成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中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及格尔木地区盐湖开发企业为例,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格尔木地区各级各家银行发放贷款余额为433057万元,而向盐湖开发企业发放贷款余额为301875万元,占比达69.7%。

(二)适应循环经济试验区各类企业的业务需求,不断探索金融产品创新的路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部门在发展传统代收、代付、资金汇划等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办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形式的信贷业务,为循环经济试验区内各类企业提供高效、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银政企联系,通过多种形式,搭建银政企三方交流、互信、合作的平台。通过政策发布、项目推介、银企签约等方式,推动银企合作和经济发展。2006年6月在由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牵头主办的“青海银行业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银企项目洽谈会”上,20家金融机构与30余家企业洽谈项目28个,协议资金达228亿元。

(四)为适应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试验区内银行支付体系的建设。各家银行依靠网点和网络优势,建立了以现代支付系统为核心,各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邮政汇兑并存的支付清算体系。

随着商业银行贷款数额的逐年增加,盐化工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在同比增加;同时,由于盐化工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入。企业与银行的同步发展,也为当地财政带来了丰厚的税收,这种“银行——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受益的现象,正是在盐湖资源循环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的。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在宏观层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有效的支持。

循环经济村发展模式研究 篇4

运用循环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一个行政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科学安排农、工、商、建、运和农业系统内部的农、林、牧、渔、副的发展比例,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作 者:李琦 陈宏观 作者单位:李琦(盐城市环境保护局,江苏,盐城,224001)

陈宏观(东台市环境保护局,江苏,东台,224200)

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报告 篇5

**市发改委课题组

(2014年1月8日)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市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传统的重化工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坚定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一、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全面引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功能区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体系,在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和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产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

(一)组织和政策保障体系初步确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自觉把节能环保观念和资源意识体现到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各个方面。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机制。加快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建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0-2015年)总体规划纲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大工作重点,提出通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等举措,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制定出台了《**市“十二五”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市“十二五”水环境整治规划》、《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市节能监察实施细则》、《**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市实施〔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细则》、《**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规则》、《**市“十二五”期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文明、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为发展重点的相关政策和意见。从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对全市循环经济工作作出战略部署,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四大重点领域、实施40个左右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10项重点行动的“441”工程,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

(二)农业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我市农业循环经济起步早,在病虫害无害化防治、节水灌溉、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绿色农业基地等方面,已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1、生态种植技术得到推广。2012年,全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75.6万亩,覆盖341个村组,涉及农户15万户。推荐主要作物施肥配方15个,配方肥施用面积达106.6万亩,配方肥施用总量达5.33万吨。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612.6吨。在水稻上通过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绿色防控措施,在确保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近3年来,全市氮肥、农药的使用量分别减少了12.7%和26.1%。

2、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得到应用。积极推广农作物间种套作技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复合产出率;推广农牧结合生态模式,形成了猪(禽)→沼→粮、猪(禽)→沼→菜;猪(禽)→沼→果;种(植)→养(殖)→加(工)→沼(气)→肥(料);秸秆→沼气→电力;秸秆→生物质炭(木焦油)等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广渔业立体养殖模式,形成了水生植物与养殖鱼、虾、蟹共生的环境,有效保护和利用了水生资源,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3、农业废弃物一定程度综合利用。积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对禽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利用。开展禽畜粪便沼气工程,全市36个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已达75%以上。同时充分利用沼液作为农田绿色肥源,施用面积已达5000多亩,比一般农田减少60-80%的化肥使用量;利用畜禽粪便生产优质有机肥料,通过高温发酵等技术处理,对禽畜粪便实行资源化利用。到2013年,全市户用沼气保有量23079口、小型及联户沼气工程128处、大型沼气工程6处,沼气工程总容积197832立方米,全市年产沼气约900万立方米,解决了9万农民的全年生活用能问题,年可节约标煤约6500吨,减少能源支出约1440万元;年处理畜禽粪便污水近50万吨,提供无公害有机肥(干物质)约5万吨,创肥料效益5000万元;年可减少326吨二氧化硫和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发挥了减少大气污染的功能效应。阳光大棚覆盖面积2.3万亩,太阳能照明路灯760盏,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5.2万户;全市建成了六十社区等生态家园低碳生活小区123个,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小区112处,生态能源站6个。

实施了油菜、小麦、水稻三种作物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全年实施面积18.03万亩。亩平还田作物秸秆300-500公斤计算,亩平可减少化肥用量3-5公斤,亩平节本增效30元以上,项目区可节约化肥用量577吨,实现节本增效614.8万元,项目区土壤有机质提升0.05%。特别是通过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农民逐步认识到利用秸秆资源的重要性,不再将富余秸秆随意丢弃或焚烧。项目区秸秆还田量达到85%,焚烧量仅占8.7%,比实施项目前浪费秸秆资源的现象有明显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峒山社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示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采用生物质移动床热解联产联供工艺,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进行粉碎、干燥、挤压成型;然后,将成型原料装入热解移动床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热解,产出生物质炭;生物质气经过净化装置的冷却、脱焦、过滤、除尘和除酸后,产出清洁优质燃气,送入储气柜中,再通过稳压罐输送给燃气机组发电和供城镇居民使用。

4、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2010年以来,我市连续5年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到2013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规模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56个,有126只农产品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并对农产品出口实施了基地备案制度,“三品”种植面积达25万亩。一区(梁子湖区)两线(百里长港线和樊寺线)一园(华容省级农产品加工园)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带)初步形成。

(三)工业循环经济全面推进

我市工业领域不断深化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序进行,工业循环经济呈现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1、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市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冶金、建材、发电三大行业和**电厂、鄂钢、世纪新峰、吴城钢铁等几家高能耗企业,它们既是能耗大户,又是节能降耗潜力所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前三年期间,先后实施了鄂钢1080高炉TRT发电;电厂高压电机变频改造、尾水余能发电,吴城公司电炉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世纪新峰4.5MW低温余热发电、尾气余热烘渣等一批重大节能工程,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使全市工业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有了较大下降。另一方面,狠抓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实施了如**电厂锅炉燃烧调整节能改造等一大批节能改造项目,采用了许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用能效率,让这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成为带动全市能耗下降的主力军。到2012年,我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1.30吨标煤,比上年下降5.63%,降幅排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降幅(4.30%)多降1.33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绝对值由“十一五”以来的一直位居全省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分别比黄石(1.5131)、宜昌(1.3332)低0.2125和0.0326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0.7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下降16.4%,降幅都排全省第一。这表明我市高耗能的重化工业产业结构在逐步得到改善。

2、资源综合利用成效突出。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21.25亿元,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产值约39.84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7.32%,比2010年提高了22.3个百分点;利用废气资源31.77亿立方米,利用废水资源3596.1万吨。2012年,全市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24家,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对电厂粉煤灰、选矿尾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市电厂粉煤灰和钢厂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率均达100%。坚持以点带面,带动循环经济发展。**电厂和吴城钢铁公司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企业,循环经济工作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工作已走在全市的前列。

3、清洁能源成效喜人。编制并实施了新能源示范行动计划,峒山40兆瓦现代农业光伏大棚科技示范园、顾地总部基地15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蟠龙大市场3兆瓦微电网、蓝焰峒山生态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到2012年,在主要城市道路、部分新农村社区道路以及凤凰广场、环洋澜湖公园、观音阁公园等市区12个游园等场所,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景观灯8760盏,总功率约为380千瓦,每年可节约用电76万度,相当于替代约0.03万吨标准煤量。目前全市共有各种生产锅炉102台,其中48台改用稻壳燃料,年消耗量约为11.4万吨,相当于替代5.7万吨标准煤。另一类是企业购买秸秆炭化棒作为退火炉和加热炉的替代燃料,目前全市共有弛久弹簧钢厂、同方泵业、神龙泵业、永鑫铸钢厂和永红粮机厂等企业使用秸秆炭化棒燃料,年消耗量约为5.91万吨,替代常规能源约为2.96万吨标准煤。**蓝焰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质热解联产联供示范工程项目实施后,年产生物质燃气1051万m³,焦炭10512吨,生物焦油2000吨,可向长港镇和峒山社区6000户农户集中供气,向周边2万分散农户提供生物质炉具和成型燃料,同时可年发电约867万度,每年可节约煤炭约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8.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近1000吨。

4、污染减排取得进展。工业领域尤其是高污染性行业中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2012年有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6家重污染企业通过了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全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累计达25家。环保整治专项行动取得效果,尤其是通过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否决了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节能要求的投资项目,限期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突出问题。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小选矿、小钢铁等重污染行业得到了集中整治。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52%、2.74%、12.53%和1.02%;完成了省里下达的排放量下降1.5%、2.0%、2.0% 和1.0%的减排目标。

5、园区循环化建设和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投入近60亿元资金,在**开发区、葛店开发区等工业集聚区建设了一大批循环经济项目。**开发区已有3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每年新增经济效益近20亿元,节水1.67亿吨,节电1.85亿千瓦小时,减排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18万多吨。通过对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实现产业重组和产品升级换代,优化城市布局,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鄂钢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围绕鄂钢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项目有:1条年产矿渣微粉120万吨生产线,“十二五”末达到综合利用矿渣205万吨/年。建设2条40万吨/年的钢渣热闷处理加工生产线,淘汰现有的钢渣热泼生产线。1条钢渣提纯加工线和钢渣粉线,实现高炉渣和钢渣高价值资源化利用,实现钢渣“零排放”。1条建设污泥冷固球团线,将转炉污泥、除尘灰、氧化铁皮等废弃物,加入石灰(萤石)、有机粘结剂等辅料,通过高压成球机制成污泥冷固球团。1条氧化铁皮和除尘灰直接还原铁生产线,形成年产10万吨直接还原铁的生产能力;1条瓦斯灰提碳选铁生产线,年处理瓦斯灰8.7万吨。在峒山、池湖、恒大等10个新社区开展的“四个一型”低碳社区建设,推进了社区太阳能热水、太阳能路灯、沼气利用、绿色交通及垃圾、污水、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建设。

(四)服务业和城乡循环经济起步加快

我市把再生资源回收产业作为发展循环服务业的重点,并大力开展服务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服务业循环经济在较高起点上加速起步。城乡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生态乡镇建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1、服务业生态集约特征有所显现。近年来我市注重引导服务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涌现出了一批以节地和环境友好等为特征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休闲旅游等生活消费性服务业,积极培育了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文化传媒等知识型服务业。市委、市政府把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放在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上,瞄准当前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的机遇,抓住电商巨头在中西部地区抢滩布局的时机,在葛店开发区规划建设18平方公里的“中部电子商务基地”,成功引进了亚马逊、普洛斯、唯品会、苏宁易购、当当网等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随着一批电商领军企业入驻,为我们形成千亿级产业新集群奠定了基础。“绿色餐饮、绿色宾馆、绿色商场、绿色市场”等循环特征服务主题开始出现。

2、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一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按照“整合供水资源,统一编制规划,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建设思路,初步探索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供水模式和管理机制。市级财政投入资金1.5亿元,用于铺设城区至乡镇主管网,目前主管网已覆盖全市乡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以上。二是按照“村组收集、乡镇清运、区级转运、市级处理”的模式,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华新公司(**)环境有限公司实施的城乡生活垃圾市级生态处置工程项目预计在2014年初可以投入使用,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是按照“全域统筹、分区处理、厂网并举、雨污分流、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实施城乡污水收集处置体系建设。

3、城乡生态建设不断深入。近年来,通过稳步推进百里长港生态示范区建设,逐步形成生态网络体系,实现人工建筑、自然环境、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景观的完整统一。强力推进湖泊生态保护,坚持将湖泊生态保护作为一条原则贯穿于各个体系、层级的规划之中,对湖泊及其陆域保护地区进行永久、刚性保护。始终把梁子湖生态保护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拆除梁子湖养殖围网2万6千多亩;退耕还林、退田还湖近10万亩;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分的“三区”环境管制和湖泊保护区“三线”保护要求,实行了更加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和环境现场监察制度;建成了梁子岛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积极开展梁子湖生态保护试点工作,实施试点项目10个,有力地推动了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结合利用德国促进贷款项目积极推进洋澜湖环境综合治理,洋澜湖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一定改善。强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10一2012年共对123个村庄(社区)进行环境连片整治,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亮点工程,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示范和标杆作用。

(五)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从“十一五”到现在,一些重点企业的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循环水能回收电站项目。该公司对冷却用水进行回收利用,安装2台容量为2WM轴伸贯流式水能机,项目已建成,年节约标煤7000吨,减少灰渣和粉尘排放16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0吨。二是鄂钢公司、吴城钢铁公司、鸿泰钢铁公司三大钢铁企业的节水工程项目。这些企业主要建设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和污水处理回用工程,项目建成后,到2012年,这些企业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98%,基本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三是湖北归一节能环保科技建材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利用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项目。这些企业以脱硫石膏、煤渣、矿渣、粉煤灰等为原料,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建设年产各类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400万立方米,灰沙砖5亿块。境内传统粘土砖全部淘汰,通过粉煤灰和工业废渣的利用,减少排灰、排渣场1500余亩,节约粘土砖、瓦取土用地近1000亩。四是鄂钢公司的富余煤气发电项目。该公司利用高炉和焦炉的富余煤气,建设2套富余煤气发电装置,依托现有3#、4#6M焦炉,回收利用干熄焦余热资源,建设1套发电装置。年发电量达8亿千瓦时。五是武汉启科数控机制造有限公司重型和超重型数控机床再制造项目。该公司运用先进的加工修复技术、信息技术、数控及自动化技术等,对废旧的重型和超重型机床进行再制造,年再制造重型和超重型数控机床79台套。机床再制造循环利用率达85%以上。年可节约11655.5吨钢铁,节约能源10373.4吨标煤。六是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产线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该公司依托现有的2条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新上1套装机容量为4.5WM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配套建设相关辅助设施。七是**今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公司主要利用电厂的粉煤灰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掺比平均值达70%左右。已形成了一个粉煤灰、炉渣、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链和新型建材产业群。八是峒山社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全国领先的秸秆干馏热解技术,利用丰富的棉杆、杂木枝等生物质废弃物做原料进行粉碎、干燥、挤压成型;然后,将成型原料装入热解移动床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热解,产出生物质炭;生物质气经过净化装置的冷却、脱焦、过滤、除尘和除酸后,产出清洁优质燃气,送入储气柜中,再通过稳压罐输送给燃气机组发电和供城镇居民使用。

(六)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

到目前为止,我市初步形成了以下六大产业链。一是以鄂钢为龙头的企业钢铁循环经济产业链:“炼钢→富余煤气→发电”、“钢铁→冶炼渣→微粉→ 水泥(新型建材)”、“炼焦→煤焦油→化工产品”和“钢铁→板材→工程机械(船舶制造)”,利用炼钢、炼铁和炼焦等环节产生的废弃物生产电力、建材和化工产品。二是以**发电公司为龙头的电力产业链:“电力→粉煤灰(工业石膏)→新型建材(水泥)”、“电力→蒸汽→供热”,利用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和脱硫石膏用于水泥和新型建材生产,同时,回收电厂余热资源生产蒸汽,淘汰工业园区的燃煤锅炉,对工业园区实行集中供热,形成热电联产。三是机械再制造产业链:“废旧机床(工程机械)回收→检验检测→绿色清洗→寿命评估→控制系统更新和部件修复再制造→产品检测”和“废旧冶金轧辊回收→检验检测→绿色清洗→寿命评估→表面涂层强化再制造→产品检测”,对废旧机床、工程机械和冶金轧辊通过修复加工进行再制造,恢复其使用价值。四是循环农业产业链:“猪(禽)→沼→粮”、“猪(禽)→沼→菜”、“猪(禽)→沼→果”、“种(植)→养(殖)→加(工)→沼(气)→肥(料)”、“种植→秸秆→沼气→电力”、“种植→秸秆→生物质炭(木焦油)”,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废弃物制备沼气,沼气池产生的肥料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五是以选矿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选矿→矿渣→新型建材(矿山充填料)”,将尾矿再选废渣用于生产新型建材和矿山充填料。六是以**开发区的顾地塑胶公司为龙头的回收利用塑料废弃物生产城市排水管道产业链:“废旧塑料→造粒→管材”。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难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工作不够主动,行动不够统一,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和简单化,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口号上,还存在片面乃至错误的理解,缺乏操作应用的具体措施。社会公众绿色消费、节约消费的理念尚未全面形成,旧的生活习惯没有根本转变。

(二)资源约束,保障能力不足。我市本身资源贫乏,属于资源外向型城市,由于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剧了资源能源供应的紧张程度。生产要素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是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用地、城市用地急剧增加而用地指标紧缺、后备资源枯竭的形势下,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问题已经不得不加以关注。

(三)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推动,其中部分企业、产业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属于家庭作坊式企业。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一方面使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并且工业化水平不高,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资源浪费严重,万元产值能耗高,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四)循环产业链发展程度处于初级阶段。从总体上讲,我市循环经济的普及面还很小,发展程度也不平衡。就农业而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循环的模式比较简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不完善。就工业而言,清洁生产型和循环型企业的运行成本有待降低,产业和行业间的配套能力差,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另外,我市的循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运行机制远未形成。在社会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循环经济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废旧物资回收与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尚未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思想和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百湖之市”和山川秀美的生态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具有时代特征、**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推进新城镇化建设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战略位置,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形成生态文明“绿色导向”,努力把**建设成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宜居区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重点将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紧完善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好全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完善工作。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应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框架;城市生态及基础设施框架;生态文明及生态人居框架;支撑保障体系及重点项目等。“十三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都要以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相衔接。

(二)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守土有责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切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切实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考核方式,制定并试行符合我市实际的循环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将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总量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为重点,确定考核内容,探索建立富有**特色的“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根据物流和产业关联性,改造开发区(园区)内的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推动余热余压利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和水的循环利用;培育专业化废弃物处理服务公司,实行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实现开发区(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对规划新建的工业园区,也要按循环经济的的标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既要为引进资金项目搭好平台,也要科学筛选和确定入园项目,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

在农业园区建设中,积极探索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农产品系列化深加工的农业技术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发展猪(禽)→沼→粮、猪(禽)→沼→菜、猪(禽)→沼→果,种(植)→养(殖)→加(工)→沼(气)→肥(料)五环工程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培育规模养殖示范基地,农艺科技园区,农业良种种植示范基地等,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并以此带动文明生态村和农业生态县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企业层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企业是主体。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以清洁生产为突破口,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节水、节能、降耗、减污技术,通过能源资源的梯级利用和废物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生产链条,同时要加大对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

(四)切实抓好节水工程建设,创建节水型城市。一是以污水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原则,加快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形成不同层次的中水回用循环体系,选择学校、住宅区、宾馆饭店、行政机关、大型企业等进行中水回用试点,污水处理后可用于绿化、景观、保洁、卫生冲厕、工业用水等。二是抓好工业节水工作。大力发展节水项目,对高耗水的产业加强调控限制,鼓励企业利用中水。凡有利用冷却水工艺的生产项目,都应采用闭路循环技术,实现“零”排放。所有排放废水的工业企业,都要加强治理,实现达标排放。三是抓好农业节水工作。农业用水浪费较大,不容忽视。在继续大力推广滴灌、喷灌、防渗管道等节水措施和旱作模式的同时,应抓好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引导和激励农民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和创新应用先进节水技术的积极性。四是应利用废弃河道、洼地、坑塘等修筑堤坝,蓄存雨水,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

(五)建立废物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发展“静脉”产业。把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做为一项新兴产业来抓,积极研究和引进废旧物资利用技术和项目;规范和整顿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市场;加强废旧物资回收队伍的管理。重点采取对种植废物、养殖废物、餐饮废物、废塑料、废金属、废轮胎、废家电、废灯管等方面回收利用加强规范引导;不断整合社会人力财力技术资源,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成系统。

(六)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消费模式。结合“五城同创”活动,引导居民形成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活方式,并通过消费行为反作用于生产领域。在居住区尤其是新建小区提高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率,推广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实行集中统一供热供水。在消费环节上,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低排放的资源循环使用意识,形成自觉的生活习惯,对易耗品实行多次反复利用,切实减少废弃物的发生,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每个家庭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抵制“白色污染”和过度包装,对生活垃圾进行适当分类。鼓励大家购买环保和节能产品,节约水电纸张等,提倡乘坐公交车出行,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和交通压力。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篇6

作为东北三省唯一的沿海省份, 辽宁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 与渤海海峡和黄海相邻, 面向太平洋, 大陆海岸线长2, 110公里, 在沿海省份中排名第五, 6.8万平方公里的海水邻域面积, 海洋资源充足, 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意义也不容小觑。为此, 近年来省市各级政府均十分重视促进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 先后出台《辽宁海洋环境保护法》、《辽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政策法规, 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海上辽宁”的战略计划, 辽宁海洋产业的实力不断加强, 海洋经济产值从2003年的506.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5, 800多亿元。尽管实现了海洋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然而, 辽宁海洋经济仍存在着包括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成为制约辽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 了解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剖析其中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对于大力推动辽宁海洋经济的发展, 提升辽宁海洋开发利用能力, 帮助辽宁成为海洋强省, 均具有重大意义。

一、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辽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绝对规模逐年增长。

21世纪以来, 辽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2003~2013年辽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从506.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 065亿元, 年均增长率为26%,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2014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已突破5, 800亿元。尽管实现了绝对规模的逐年增加, 但经济总值的环比增速却呈下降态势, 从2003年的21%, 最高到2004年的90%, 之后逐渐降至2013年的6%。可见, 辽宁海洋经济的绝对规模虽然逐年增加, 但增速有所下降。 (图1)

(二) 辽宁海洋经济相对规模略有起伏, 变化不大。

尽管实现了绝对规模的逐年增长, 但用辽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区域GDP的比重来表示的相对规模却基本保持稳定, 2006~2007年间基本维持在15%~16%的水平左右, 如表1所示。而辽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2006年的6.85%上升至2013年的7.48%, 这说明辽宁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综上比较可知, 辽宁海洋经济的相对规模略有起伏, 增速较慢。 (表1)

(三) 辽宁海洋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辽宁海洋经济的结构也逐步发生变化, 海洋产业体系不断丰富, 产业门类逐步增多, 特别是海洋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产业三次结构由2006年的9.9∶53.5∶36.6调整为2013年的11.5∶43.5∶45, 初步呈现“三、二、一”结构, 即第三产业在海洋产业中占比最高, 其次是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占比最低, 如图2所示。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增长对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和海洋产业就业的拉动效应更为明显, 这种“三、二、一”结构标志着海洋经济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即海洋经济的“服务化”阶段。在海洋经济的“服务化”阶段,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 海洋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 像海洋信息、技术服务等这样的新兴海洋服务业开始快速发展。 (图2)

辽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与全国产业结构比重为5.1∶47.9∶47相比, 目前第三产业在辽宁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辽宁海洋产业结构的层次仍不高。数据显示, 海洋捕捞业、海上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仍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60%以上, 海洋渔业仍然是整个海洋产业的支撑, 但生产方式仍很粗放, 水产加工业滞后, 未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而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源开发、海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高新技术海洋产业开发不够,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相对滞后, 未形成规模, 海洋综合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竞争力差。

(四)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 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大连市在全省的区位优势最明显, 海岸线最长, 海洋资源最丰富, 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的50%以上, 滨海旅游业发展比较充分, 接待海内外游客、集装箱吞吐量约占沿海6市的3/4;其他5市海洋经济规模较小, 发展不够充分,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应以大连为中心带动其他海岸城市的发展,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海洋产业, 特色海洋经济。而且,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 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也存在类似问题。例如, 大连、营口鲅鱼圈、锦州等几乎都将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运输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中在产值占比较大的海洋渔业方面, 同类海洋养殖品几乎遍布辽宁沿海各地, 这不仅引发了恶性竞争, 也带来了海洋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五) 海洋资源衰退, 环境问题突出。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海洋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还比较大。根据国家海洋局监测结果, 辽宁省未达到清洁和较清洁海域的海域面积为1, 810平方公里, 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约为510平方千米、390平方千米和910平方千米, 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较大。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 一直以重工业为发展导向, 石化、冶金、印染、造船等重工业企业众多, 陆源污染物排放数量巨大, 工业“三废”超标超量排放, 每年都有因海洋污染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事件发生, 近岸海域海洋污染也较重, 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 导致近海海域功能严重受损、生态系统脆弱, 同时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不高, 规模较小, 能源、海岛旅游等近海资源开发不足, 过度填海造陆工程, 海岸生态系统遭破坏也使海洋环境遭受巨大威胁。2010年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更为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 政府必须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监管。

资料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3

二、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 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应加快制定完善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 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 合理布局海洋产业。尽快编制包括海水养殖、海水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旅游等领域具体规划。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相关的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 并抓紧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财政政策方面, 结合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通过财政补贴、政府低息贷款、财政直接投资等方式, 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海水养殖、远洋渔业和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战略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投融资政策方面,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等投资海洋产业, 尽快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的投融资格局;支持有实力的涉海企业上市融资, 并考虑建立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 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资力度, 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对高科技海洋企业的投资;完善海洋自然灾害的保险机制, 探讨建立由被保险人、保险公司、政府等共担风险的保险和担保机制。抓紧制定包括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交通法、海洋资源法和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使得海洋经济发展有法可依的同时, 也有法必依,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执法监督。

(二)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

首先, 还应继续巩固海洋第一产业发展。尽管第一产业对海洋经济的贡献最小, 但鉴于其基础性的地位及先天的弱质性, 政府应继续保护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 结合各海域资源的先天禀赋, 发展特色海洋渔业, 实施科学捕捞, 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加大对海洋科技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鼓励科技创新, 提升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大力扶持包括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最后, 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增加其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现阶段, 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在以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旅游业为主导的基础上, 建议大力发展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环境监测等现代服务业, 实现海洋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 整合海洋资源, 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

辽宁可以尝试对港口进行整合, 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促进港口协调发展, 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石化、修造船等临港产业已在辽宁省沿海形成一定的集聚, 同时海水淡化、海洋化工等海洋新兴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 考虑以“沿海经济带”为基础, 统筹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具体地说, 在沿海经济带上建立产业园区, 整合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发挥集群效应, 并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 应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式的管理, 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建议成立海洋综合协调决策机构, 统一负责“发展规划、海洋研究、开发开放、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和方针的制定, 而各市则建立相应分支机构, 负责配合全省海洋管理的具体工作, 如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等。

(四) 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力度, 重视人才培养。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均表明, 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是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而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30%, 远远低于美国60%的水平, 这也正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而辽宁省拥有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许多国内知名的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 在教育与海洋科研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辽宁应逐步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创新, 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首先,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资金支持体系。政府财政应在海洋科研投入, 特别是基础性及重大科研项目的投入中占据主力, 并出台完善的鼓励政策, 吸引企业、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其次, 紧紧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 加强海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对于国内急需的紧缺高端人才, 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 出台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制度, 吸引海外人才有序有效回流。同时, 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 依托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 积极培养一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或管理能力的高级海洋人才。还应完善高层次人才的户籍和流动政策及股权期权激励政策, 营造良好的人才使用与培养环境;再次,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 更多着眼于自主创新的应用;最后, 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要求, 打造实现先进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的平台, 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换, 提升转化的成功率。

(五) 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 必须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涵养,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应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严格控制陆域污染物向海洋的排放, 在进行排污总量控制的同时, 加大企业的排污成本和违法惩治力度, 提升企业自觉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和责任, 并对重大涉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等;其次, 建立健全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和防灾减灾体系, 加强海域防御工程建设, 建立海岸生态防护网, 加强沿岸滩涂保护和防潮堤坝建设;最后, 严格审批标准和制度, 按照海洋功能区的划分进行科学用海, 加强监督监管和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莉, 周广颖.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J].绿色经济, 2009.2.

海洋工程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 篇7

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中国海洋工程网

海洋工程建筑业既是一个独立的海洋产业,又与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海洋工程建筑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货流滚滚的海港码头,沟通世界的海底光缆,提供能源的海洋钻井平台,连接海湾两岸、大陆与海岛间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这些五花八门的工程设施,都属于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工程建筑业。

国家海洋局有关专家指出,海洋工程建筑业既是一个独立的海洋产业,又与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海洋工程建筑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比如,海洋渔业需要海水养殖、大型人工渔礁等海洋工程建筑;海洋船舶的建造首先需要船台船坞等工程设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与港口、码头、航道等海洋工程密切相关;在海洋油气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其它海洋产业发展中,海洋工程建筑业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加快海洋工程建设的发展?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认为,应该重点统筹好3个关系,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统筹好海洋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充分发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更要科学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以减少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海洋经济的制约。

其次,统筹科学论证与依法管理的关系。各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既要严格执行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进行海洋工程项目科学论证,同时也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三是,统筹海洋工程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探索海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同时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在海洋工程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中应体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补偿的内容,并建立相关的生态资源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具有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切实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监管监控能力。

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不断发展海洋工程的种类越来越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我国海洋工程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11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4%。沿海各地也不断加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沿海港口的改、扩建,大大提高了港口的运输能力,促进了临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港口城市整体经济的发展。一座座跨海大桥的通车,在推动海洋经济

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一种特殊的海洋工程————围填海,规模迅速扩大。围填海活动从传统的农业围垦迅速转变为建设用围填海,主要为临海工业、城镇和基础建设提供建设空间。据初步统计,近5年来,平均每年用于这方面的围填海面积达120到150平方公里,围填海在支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建设用地供给矛盾、减轻耕地保护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海洋工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围填海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产生了一些隐忧和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布局海洋工程施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采取科学方式进行围填海,以及如何有效地对海洋工程建筑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等,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各级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规范。

跨海通道作用大

在10至20年内,我国将在沿海地区兴建一批大型海洋工程,大量的海湾、江河入海口、岛屿、海峡等将被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连接起来。

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现代海洋通道的出现,到现在不过15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跨海通道建设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世界跨海通道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我国建设跨海大桥历史并不很长。我国动工最早的广东省南澳岛跨海大桥,始建于1994年,跨海长度8.3公里;2005年建成的东海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外海跨海大桥。

2003年开工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大桥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总投资118亿元,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创造了多项世界和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个“鸟巢”,可以抵抗12级台风。经过43个月的建设,大桥于2007年6月26日全线贯通,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备受瞩目的福建平潭海峡大桥,2007年11月30日正式动工兴建。平潭岛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大桥起自福清小山东,跨海坛海峡,止于平潭娘宫,全长近5000米,其中跨海峡大桥长3500多米。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1亿多元,总工期3年半。平潭海峡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发展,有利于建立更高层次、更加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

在加大跨海大桥建设的同时,我国也加大了海底隧道建设的力度。2009年6月13日下午,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建设者负责建设的我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

隧道右线胜利贯通,这标志着我国海底隧道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能力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翔安隧道全长8.695公里,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米,隧道于2005年9月6日开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摸索,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初级支护、多级防水板等施工工艺,给隧道装上了防水、防渗的“金刚罩”。初期支护后还在隧道四壁预留注浆孔,确保滴水不漏。翔安隧道的抗腐蚀、抗渗水等级均为最高,可保用100年,并能抵抗7级至8级地震,安全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继翔安海底隧道后,2006年12月27日,我国大陆地区开工建设的第二条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项目也正式开工。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作为连接青岛市主城与西部黄岛城区的重要通道,南接薛家岛,北连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全长约7120米。隧道设两条主隧道和一条服务隧道,以及各项运营管理设施,并预留市政管线敷设通道。

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海洋工程技术的进步,在10至20年内我国将在沿海地区兴建许多大型的海洋工程,大量的海湾、江河入海口、岛屿、海峡等将被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连接起来。

海港建设稳步发展

2008年,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新增生产性泊位186个,其中深水泊位112个,新增设计总通过能力5.05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550万标箱,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00多亿元。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增长放缓,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2008年我国沿海港口生产运输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地沿海港口建设的热情不减。

据初步统计,以基本完成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由地方政府完成竣工验收进入试营运阶段,并以实际吞吐量为项目建成投产标准,2008年我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新增生产性泊位186个,其中深水泊位112个,新增设计总通过能力5.05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550万标箱,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00多亿元。

2008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各沿海港口城市都充分认识到了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港口建设。其中仅福建省泉州市就投资10.7亿元,重点完成肖厝作业区4号(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石湖作业区4号(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围头防波堤(技改10万吨级泊位)工程、福建炼油乙烯项目成品油码头改扩建工程等项目。

浙江省宁波市2008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4亿余元,其中港口水运占了很大一部分,达22.5亿元。在港口水运方面,宁波积极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加快穿山半岛、象山港、石

浦港和金塘、六横等岸线资源综合开发,抓紧建设北仑港区5期、梅山港区、大榭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沿海码头。根据规划,到2011年宁波将基本建成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国际深水枢纽港,彻底改变宁波交通末端的状况。

2008年,辽宁省锦州市港口与口岸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港口的牵动能力,全面推进“以港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锦州港口建设投资4亿多元,港口吞吐量完成4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0万标箱。

港口建设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龙头,他们高度重视沿海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专门成立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将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三港整合为广西北部湾港。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广西沿海三港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不仅为广西的加快发展,也为我国中南、华南、西南的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出海大通道作用。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1 篇8

舟山以千岛立市,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全市由1390个岛屿组成,其中住人岛屿98个,分别占全国岛屿总数和住人岛总数的l/5左右。在区域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中,海域面积为2.08万平方公里,是岛屿陆地面积的15.2倍;有海岸线2447.87公里,占浙江岛屿岸线的51.07%。所辖海域内有鱼类365种,虾类60种,蟹类15种,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有100种之多,全市水深在10米以上的深水港口资源共有38处,深水岸线长183.2公里,是我国中部沿海建设大型深水港口的理想港址。滨海旅游景点1000余处,其中重要风景名胜285处,有发展旅游经济的巨大潜力。此外,盐田4388公顷,生产条件较好;潮汐能与海岛风能开发潜力很大;矿产资源亦十分丰富,海沙具有商业开采价值,舟山海域外侧的东海油气资源,据生油岩体积法测算为59.7亿吨。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海洋开发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速度。2006年,舟山市海洋经济总产出增加到650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63.3%。目前,舟山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形成了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亦日益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海洋渔业。2006年实现渔业总产值76.6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养殖产值11.6亿元。目前,渔业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占全市农业产值的85%以上,舟山工业的涉渔比重高达45%以上,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也与渔业休戚相关,水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创汇额超过80%。同时,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迅速增加和提高,年加工能力80多万吨的水产品加工产业群已经成形,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基础不断夯实,拥有了多个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一、二、三级渔港的渔港经济区雏形已形成,休闲渔业多样化、品牌化发展也初具规模。近十年来,舟山组建了远洋渔业龙头企业,使远洋渔业捕捞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到2006年,全市已有十余家远洋渔业企业,投入远洋渔船250艘,年捕获量14.9万吨,约占全市当年渔业总产量的10%,占浙江省的80%,占全国的15%,作业范围遍布四大洲三大洋近十个国家和地区,远洋渔业生产经营方式正逐步从粗放的简单扩大再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水产加工业。80年代以来,先后从日本、意大利、丹麦等国家引进湿法鱼粉、鱿鱼、海洋药物、鱼糜等生产线,逐步形成了以单冻虾仁、鱿鱼丝、鱼片、海洋药物、鱼糜等加工为主的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水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加工品种由80年代末的8大系列近百种品种,增加到12大系列几百种品种,鲜活品和加工精品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使水产加工逐步摆脱了产品单

一、结构单

一、包装单一的旧格局。2001至2006五年间,我市水产品总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30万吨左右,但水产加工产值从40亿元上升到了150亿元,精深加工率提高到39.4%,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那就是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改进加工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同时利用国外进口的水产品进行加工。

3、船舶修造业。舟山船舶修造业在企业数量、总体规模、生产能力、产值利润和发展前途方面在浙江省船舶修造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十一五”期间,舟山船舶修造业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市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全市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步提高,2006年超过水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二产业的领头羊。扬帆集团鲁家峙扩建工程、秀山常石集团船体工程、六横中远修造船基地等一批大型修造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更使我市船舶修造业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2006年,全市船舶修造业全年共实现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84.1%,其中,造船业实现产值71.1亿元,修船业实现产值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82%和29.97%,船舶工业已形成19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

4、临港重化工业。通过努力,临港石化工业已列入我市“3×3”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已有和邦化工、天禄丙烯、浙海油污等企业开工建设,为我市“十一五”期间培育新兴产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临港石化工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特征,产业关联度大,将改变我市工业格局。一个投资上百亿元的石化项目在我市建成投产,其年产出将有上百亿元甚至几百亿元,一旦有一二个这样的项目启动,就意味着我市工业产值有可能成倍增加。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增速为近10年来最快。

5、港口物流业。全市现有码头泊位15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2006年临港工业总产值实现335.5亿元,同比增长30.4%,港域吞吐量完成1.14亿吨,海运业成为全省第一大市。我市港口物流业面临着“百亿项目”、“提量冲亿”、“两港一体”三大任务。“百亿项目”是指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六横煤电一体化项目、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册子原油中转项目、万向成品油中转基地、马迹山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总量在几百亿的大项目2005年相继投入建设,等指日可待的建设期结束后,我市的港口业将从兴中岙山基地、马迹山的“一枝独秀”,迎来百花齐放满园春的新起点。“提量冲亿”则是指全港吞吐量2006年计划冲击亿吨大关。“两港一体”是省里提出的宁波、舟山两港实行一体化开发。舟山港正在崛起,已初具规模,“宁波-舟山”港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港。

6、海洋旅游业。“十一五”期间,舟山旅游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迅速完成了由接待型、事业型向产业型的转变。在这期间,舟山市的游客接待量、旅游产出、外汇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持续的年平均增长率均在二位数。据统计,2006年接待旅游人数115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18.9%,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舟山旅游业正在迅速崛起,已成为舟山市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战略远景的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

上一篇:初中初三九年级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小学生法制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