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精选9篇)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阶段,1979年,邓小平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二阶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规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阶段三,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四,1985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阶段五,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将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阶段六,党的十四大明确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阶段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阶段八,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时间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阶段九,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篇2

1 唐山民营经济在发展中的优势

唐山的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后的蹒跚起步, 到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的迅速发展, 以及到了现今的稳定提升这三个阶段。经济规模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民经济微弱补充, 发展到今天的冶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种植养殖、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房地产等方方面面的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民营经济所完成的增加值和在全市财政收入上的比重早已过半, 已经成为整个唐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唐山的民营经济发展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生机和活力, 离不开其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产业优势以及政府和政策上的扶持。

1.1 资源环境优势

唐山的民营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选择的商机无限,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山的资源环境优势, 在农业上, 唐山的土地肥沃, 气候适中, 农业资源十分丰厚, 有“冀东粮仓”之美誉, 无论是干鲜果品、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都产量丰富, 作为京津和东北地区重要的副食基地, 为民营经济在发展中进行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唐山南部的沿海地区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 也非常适宜民营企业发展水产品养殖业。在地理上, 唐山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它是联系华北与东北地区的纽带, 在环渤海地区的海岸线上, 唐山还拥有优良的深水港, 便利的海上交通, 这些都为唐山民营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创造了先决条件。唐山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不仅蕴藏量大, 而且质地也都十分优良, 同时矿产资源分布集中, 容易开采。煤炭、铁矿都是我国的重要产区, 石油、天然气和黄金等也储量巨大, 这些资源和地域上的优势也为民营企业从事交通运输行业、加工制造业等提供了保障。

1.2 产业结构优势

唐山是历史悠久的沿海重工业城市, 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的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唐山的工业门类齐全, 工业产品品种众多, 拥有钢铁、电力、煤炭等支柱产业, 是我国能源、原材料的重要的工业基地。这种以工业为主体的国有企业结构, 为后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技术的产业工人, 积累了众多工业门类的技术资源。唐山的民营经济从依托本土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国有企业, 不断地求生存、图发展, 到后来随着我国大规模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唐山的民营经济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制当中, 在为国家安置和吸收大量技术人员的同时, 也获得了众多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和技术力量, 使民营企业得以更加迅速的发展壮大。

1.3 政府以及政策上的支持

民营经济要发展, 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支撑和政府的扶持。唐山的民营经济发展当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 唐山市政府始终把民营经济放到富民强市、推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上来抓。积极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没有稳定的经济政策, 就不会有稳定的环境, 稳定的市场, 正是政府的政策哺育和培养了众多的唐山民营企业。同时唐山市政府还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在资金、技术和创业上为民营企业提供支持和指导, 举办众多的融资洽谈会, 为民营企业招商搭建平台。还在不违反政策的条件下降低了民企进入市场的门槛, 引导、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公平竞争, 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种种这些做法都极大推动了唐山的民营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了快速、健康、迅猛的势头。

2 唐山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唐山的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很快, 但与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较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一下的几个方面:

2.1 规模总量不足, 集中化程度偏低

虽然民营经济在唐山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攀升, 但与先进城市来比, 民营企业的规模和经济总量还偏小, 缺乏带动地区经济的有影响力的大企业, 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高速发展的需要。很多的民企在技术设备上还很落后, 生产出的低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缺乏竞争力。

2.2 产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唐山的民营企业主要以冶金、建材业这些基于资源型、高能耗、高成本工业企业为主, 产品以原材料的初步和粗加工居多, 产品缺乏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名优品牌还很少, 民营企业还存在产品单一和重复建设的情况, 这些都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3 核心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在唐山还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还依靠家族式管理, 往往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顾及眼前利益, 不注意企业整体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在花大价钱引进各类高尖端人才, 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上还存在着短视的现象。

2.4 投资的选择方向有偏差

唐山是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 这对民营企业来讲有时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多民营企业家在投资选择上总是以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考虑, 往往选择那些自己驾轻就熟但已经日趋饱和竞争环境恶劣的行业, 对一些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有待开拓的行业谨慎对待, 不愿意轻易触碰, 造成了众多的民营企业缺乏前瞻性的投资。

2.5 政策还不完善、政府服务还不够到位

政府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十分的关键, 虽然唐山市政府在政策上和发展环境上已经给予民营经济以很大的支持, 但是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服务环境还需要改善, 在税收政策上民企与国企还存在着不平等的待遇问题, 市场准入上对民营企业还有诸多的限制, 在许多的经济领域上不允许它们与国企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3 唐山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今市场环境下, 唐山的民营经济正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的时期。唐山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文章:

3.1 体制上的创新来激活民营经济的发展

唐山的民营经济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 在体制上首先就要改变目前众多民营企业存在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建立起与当今复杂市场环境相配套的企业运行机制, 因为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在人力资源的选取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模式会造成抑制了家族之外的众多企业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 极大的限制了许多具备高技术和能力的人才进入企业为之创造更大价值的机会。体制上的创新还包括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 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将企业做大做强, 使之成为所涉及领域的行业带头人, 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和抵御复杂多变的市场动荡。无数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 只有制度上的创新才会给企业带来进步, 在民营经济急需要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今天, 十分需要引进符合现今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来加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延续能力, 所以加快唐山民营企业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当务之急。

3.2 技术创新与招贤纳士并举, 提升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

唐山的民营企业应当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发展道路。企业应当不断的加大科技研发创新上的资金投入, 增加其在营销收入中的比例。利用高新技术来提升现有唐山的传统产业。但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自身实力限制, 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品研发部门和体系对企业而言在资金上的压力过大, 因此民企应当积极借助外部力量, 与众多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通过借船出海来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知名品牌,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另一个关键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尤其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唐山市的政府和民企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吸引和招纳那些国内外优秀的技术人才, 只有当企业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了, 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了, 才能使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使唐山民营经济蒸蒸日上。

3.3 政府引导扶持, 鼓励自主创业

政府应当推出多项扶持政策和提供各种服务, 来减少民营企业和百姓创业的阻力。对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伤残人士、退伍军人和返乡农民工应重点扶持, 唐山市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 为那些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简化繁琐的创业程序。同时建立一个专门的队伍来为自主创业者提供指导与服务, 在项目的开发上、风险评介、创业指导、资金融合、跟踪扶持等方方面面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在财政方面可以通过税收上的适度减免和多种资金的保障来支持创业,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上、土地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上给予一定的帮扶与优惠, 从而刺激民营经济更快地发展。

3.4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倡导公平竞争

今天的民营经济已经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唐山的民营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仍然受到了诸多的限制, 它们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企业过多, 处在价值创造的低端, 在发展中掌握不了主动权, 这些都不利于其发展壮大。因此唐山市政府应尽快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市场准入障碍, 为它们提供一个能够展开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 使民营企业拥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取得资源的机会。应当鼓励民营经济积极的进入到教育、基础设施、卫生医疗和公共事业这些领域, 来提高这些领域的市场化程度, 积极引导它们向进军信息产业、服务业和物流业等这些当今朝气蓬勃的产业, 从而使民营经济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民营经济已经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唐山的民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仍然受到了诸多限制, 它们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企业过多, 处在价值创造的低端, 在发展中掌握不了主动权, 这些都不利于其发展壮大。因此唐山市政府应尽快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市场准入障碍, 为它们提供一个能够展开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 使民营企业拥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取得资源的机会。

关键词:唐山,民营经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晓午.经济危机为纠正扭曲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带来契机[N].中国经营报, 2009-04-27.

[2]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3]付亚和, 徐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4]谢康.中国企业的信息需求与信息化投资模式[J].管理世界, 2000, (3) .

[5]王新华, 孙剑平.民营企业薪酬管理诊断与优化策略[J].企业管理, 2004, (1) .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篇3

关键词:市场效率逆向选择信息中介博弈分析落后地区

落后地区的经济转变,必须依托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落后地区资金、技术、资源不足,企业和市场的发展经常面临着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问题,经济呈低效率运转。

一、信息完全和对称与否的比较

信息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它能提高经济主体的效率和收益。信息的价值一般用使用信息带来收益的变化程度决定。

假设某企业为明天的销售进货。它的仓储能力为x。明天的销售价格是不确定的,为说明方便,假设明天的销售价只存在两种情况:有50%的可能性行情很好,单位销量可得利润m(正数),有50%的可能性行情不好,单位销量亏损n(负数)。

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即企业预先确切了解明天的销价,该企业可得利润∏=50%×mX+50%×0=-50%mX。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即企业无法预先确切地知道明天的售价,无论企业如何决策(假设企业进货量为Y,0

可见,信息可以减少经济主体的决策风险和失误,从而提高其预期收益。正是这个原因,人们需要信息,并乐于出钱出力去搜寻和购买信息。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不同的经济主体缺乏信息的程度也往往是不一样的。买卖双方对对方的信息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交易方可能进行逆向选择,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效率。

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企业的生产可能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也可能出现失误。更甚者,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有些重要的市场可能根本无法产生,或者即使产生,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二、落后地区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中介存在的必要性

落后地区市场运作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所获得信息的数量和可靠程度,即信息的完全性。如果生产企业和顾客对对方的信息掌握均是完全且对称的话,交易将是非常简单并且是有效率的。在现实的市场活动中,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市场调查,了解顾客对产品的具体要求,并根据顾客的特定要求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通过各种形式的广告,把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有关信息向社会发布。如果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的话,这个目标更易达到。但是,也正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交易存在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迅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由于网络空间的广泛性和虚拟性,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回避交易主体难以确认、资信度难以保证、欺诈行为难以防范以及交易物品质量准以确保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增加了交易的难度,还由于交易各方对市场信息可信度的怀疑,导致交易无法完成,降低市场交易效率。落后地区经济实力非常薄弱,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无力承受这种市场低效率带来的风险,客观上要求落后地区全面、准确地掌握经济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充分利用信息的价值,少走弯路,吸取发达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实现跨跃式增长,赶超发达地区。

在市场交易中常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交易的完成常常依赖第三方介入,提供尽可能完全且对称的信息。这个第三方就是信息中介。市场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越严重,市场交易对信息中介的需求就愈强烈。信息中介为众多企业和顾客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共享的场所。它具有公告牌的功能,对保证交易双方的信用起到一定作用。

经济学认为,信息中介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索。信息中介依靠搜集、整理和发布有关信息而获得经济利益,成为交易双方之间的纽带。信息中介的存在,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三、市场交易中信息中介存在与否的博弈分析

假设市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主体,即企业和顾客交易双方及信息中介。交易双方的交易可以选择直接的交易方式进行,也可以选择通过信息中介获取有关交易的信息,从而间接地进行交易。不管是直接交易还是间接进行交易,都会产生一定的交易费用或者交易成本。从经济学术看,交易双方理性的交易必然会根据两种交易方式的费用或者成本做出理性的选择。也就是说,交易双方将在两种交易方式之间进行比较。权衡利弊,只有当信息中介参与的交易方式的成本更低或收益更大的情况下,交易双方才会选择信息中介参与的间接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假设交易价格(交易时专门为该交易所标的支付的货币数量)为P,交易量Q(外生给定),即独立于交易各方。买方和卖方分别对交易标的价值有主观评估,它们分别是v和u,并且不随市场交易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一)信息中价不参与的直接交易方式

假设交易双方采取直接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的基本交易成本为Cd,基本交易成本取决于市场结构本身的内生变量,对于交易双方来说是相同的。基本交易成本主要受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信息环境以及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通畅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交易双方面对的交易费用称为实际交易费用c。假定C=kCd。k是交易费用系数,它由交易双方的个人交易能力、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机会成本共同决定。

把买方在交易时愿意支付给卖方的货币数量称为买人价

四、信息中介参与交易的选择

信息中介常以第三者的身份提供市场交易信息。信息中介必须为它们所提供的信息产品支付一定的费用,并籍此获取一定的收益。即信息中介参与交易,也面临着一定的经济选择,即成本和收益的选择。是什么原因促使信息中介参与交易,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呢?

(一)信息中介可从交易中获得收益

信息中介机构参与交易的最根本的动机是要从信息的提供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即向买卖双方收取费用a和b。信息中介不仅作为产品质量方面的行家,而且还是因为多次参与交易从而获得大量经验,搜集、整理、发布信息,总是存在一定的成本Ci。从(5)式可知,信息中介从交易中获得的收益Mi应该大于0,即a+b>Ci。任这种情况下,信息中介才会参与交易。

(二)信息溢出机制和竞争机制迫使信息中介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信息中介是信息产晶的供给方。买方(顾客)和卖方(企业)是信息的需求方,信息的供求之间存在着多次重复的博弈关系。信息的需求方向信息中介支付一定的费用后得到其提供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将如何得到保障呢?如

信息中介只是偶然地提供一次信息或者只为一家企业、一个顾客提供信息,这种信息本身是否真实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信息中介作为市场交易的参与者,面对的是整个市场,信息的需求者是众多的企业和顾客,每个企业和顾客也是面对着众多的信息中介机构。

如果信息中介提供的信息是一次性的,或者只提供给一家企业或一个顾客的有关信息。

信息中介完全有可能与这家企业或这个顾客串通起来,向交易的另一方提供虚假的信息,分享由此带来的利润。但是,信息中介不仅要向众多的企业和顾客提供有关的信息,而且向同一家企业或同一个顾客多次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在市场上。可供企业和顾客选择的信息中介电是众多的。这就使得中介不得不重视自己的声誉。一旦信息的需求方知道信息中介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他们不仅会停止购买和使用信息中介的其他信息,而且会选择其他信息中介提供信息,这样原来的信息中介就无法再次从中获得收益了。这种信息溢出机制和竞争机制促使信息中介尽可能搜集并提供真变可靠的信息。鉴于这种惩罚机制和竞争机制,迫使信息中介在多次或无限次的重复交易中重视自己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尽管信息中介为此必须付出较高的代价,但是,多次博弈的收益之和必定远远高于单次串通获得的收益,这是信息中介经过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三)信息中介信息提供的机制设计的两种约束

信息中介参与交易提供信息,并收取一定费用(信息的价格)。信息中介机构制定价格是从极大化自己的收益出发的,但这个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信息必须为信息的需求方所接受。实际上,信息中介面临着一种机制设计问题。信息中介提供信息被实际交易的买卖双方所接受,收取的费用或价格一定要合理,这就面临个人理性约束。信息中介定价时必须让信息的需求方普遍认为,购买并使用信息的期望效用会大于所支付的信息费用,这也是不使用信息的保留效用。否则,理性的信息消费者就不会购买这一信息产品了。

信息中介还面临着机制设计的第二种约束,即激励相容约束。从信息需求方的角度来看,信息中介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提供信息时必须让企业和顾客感觉到,他们选择通过信息中介进行交易,虽然支付了一定的费用购买信息,但是获得的效用却是最大的。因此,信息中介在进行信息定价的时候,在保证自己的效果达到极大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和顾客因为利用了信息中介提供的信息而获得的效用大小,也尽可能让他们在使用信息产品时获得利润的最火化。

五、结论

落后地区的市场发展目标是赶超发达地区。这就要求落后地区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因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带来的低效运作,尽可能发挥信息中介的积极作用,提高市场的效率。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使落后地区的市场活动空间无限扩大,市场交易的运营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交易双方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缩短了,网络的介入,一方面将大大降低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却产生了新的成本,交易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获取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层出不穷。为了市场交易的顺利完成,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就必须要有第一三方机构或组织的介入,为交易双方提供真实、可靠的各种信息。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篇4

来源: 人民日报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日益多元多样,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了解民意、改善民生、化解民怨、推动群众自治、强化基层党建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一些成效。

充分了解民意。建立完善的社情民意通道,让群众充分表达利益诉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前提。在实践中,廊坊市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宣传、统战等部门的作用,广泛收集民意;设置便民窗口、便民热线、群众信箱等,不断拓宽群众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党委群众工作部和乡、村两级群众工作站(室),强化其舆情调查、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职责;推行网上留言办理、信访绿色邮政、民意调查等制度,运用网络、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听取群众心声。

着力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的需求也日益丰富。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廊坊市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社会事业。大力实施“医、学、路、水、保、养”民生工程,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1.1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有了保障;教育投入年均增长25.4%,在全省率先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卫生“三基两化”建设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

积极化解民怨。坚持早发现、早研究、早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环节。廊坊市积极构建行政调处工作网络,在县市区建立“三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街道和村建立调委会,在市县行政执法部门建立矛盾纠纷行政调解中心,在基层法庭建立温馨调解室等,为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撑;由调解中心牵头,各街村调委会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各乡镇调解中心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做好舆情收集和研判工作;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由调解中心对问题及时进行分流,明确责任主体,限期予以解决。

推动群众自治。做好群众工作,应充分发挥村民和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努力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好局面。廊坊市把搭建社区管理平台作为创新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努力发挥社区的服务、凝聚、管理、维稳功能: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到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构建共驻共建机制,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探索实施“大工委制”和“兼职委员制”,统筹管理区域内各项工作。

强化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廊坊市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积极推动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专业协会上,实现“两新”领域党组织全覆盖;实施“领头雁”工程,把农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群众排忧解难、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模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员“亮牌示岗”活动,建立党员示范窗口、党员服务岗,强化基层党员的服务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篇5

我国住宅市场的过滤过程障碍及其影响

在一个完善的住宅市场上,所有的新增房和存量住房都可以进行正常交易,且交易双方的效用都可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市场的过滤过程正常进行.但在目前情况下,由于住房中介服务业发展滞后,使许多存量住房的正常上市交易受阻,出现了住宅市场正常过滤过程的障碍.这样就产业了诸如住宅的空置和短缺并存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发展住房的中介服务业.

作 者:王来福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金广建设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刊 名:东北财经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年,卷(期):“”(3)分类号:F293.35关键词:住宅市场 过滤模型 中介服务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篇6

【论文关键词】服务营销,竞争优势,策略

【论文摘要】服务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过程,从而使得服务营销从一种营销方式或营销思想逐步演变成一种利用营销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管理理念。本文以服务在市场营销过程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实施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市场营销服务的提升策略。

随着服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服务营销将成为一种主流的营销形态。服务营销的运用提高了面对市场经济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保证。

一、服务在现代市场营销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服务是现代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不管是生产水平还是技术水平对各企业孰优孰劣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而使各企业存在明显差异性的却是产品销售及售后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1]。

(二)服务营销是全面深入履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有效方式之一。现代营销观念是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的生产观念到以推销产品为中心的销售观念,最后发展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

(三)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可以使企业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四)服务营销的提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组织变革。企业内部应建立起与生产销售等并列的部门,同时服务的内容要超出以往狭义的服务范畴,服务观念应贯彻到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也应运用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策略中。

二、实施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营销理念不够深入,服务营销内涵认识不足。从表面上看,很多服务企业都十分重视服务质量,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服务的真谛,只是认为服务是为产品而服务的,产品第一,服务次之。因长期深受传统营销观念的束缚,他们对营销服务理念的认识浅尝辄止,把“服务”束之高阁,并没有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的管理。

(二)服务管理水平低下,对服务特点认识不清,服务质量控制不严。因为服务质量无法进行量化,所以只要消费者认可服务质量,那么说明企业就是成功的。我国很多企业都忽视对员工要进行专业训练,结果员工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不规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抓住”消费者的心。

(三)服务营销范围有限,服务营销缺乏创新。目前,企业服务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与产品交易有关的方面,如商品信息服务、售后服务等,而对购物环境、便购服务等熟视无睹,重视不够,而且服务方式单调乏味,未能标新立异,各服务企业趋同现象日益显著。

三、市场营销服务策略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争夺消费者的竞争。目前很多企业经营设施都比较先进齐全,相竞争的商品质量、价格都大致接近或差异性比较小,服务便成为顾客是否光顾企业、是否购买企业商品的最重要的决定力量,而且营销服务相对于商品、资金、经营设施等硬要素来讲,是可控性和可塑性最强的。

(一)核心服务策略与追加服务策略

运用核心服务策略的主要观点是:在产品类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与其说消费者购买商品,还不如说消费者是来享受服务[3]。这时,消费者购买的就是“服务”,服务对于他们来说是有效用的。基于此,营销服务就显着格外重要,它是商品得以畅销的前提性条件,也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市场规模与日俱增,而服务能以最少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最多的市场信息,再经过信息的加工处理,从而促进企业市场营销制度的革新。因此,企业要把营销服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打造一流的服务质量,将服务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加快企业营销的发展步伐。

(二)一视同仁策略与区别对待策略

针对许多推销员、售货员重视买贵重商品的顾客、身着西装革履的顾客,而轻视购买便宜商品的顾客和破衣褴裳顾客的不利情况,很多企业都提出了一视同仁的主张,并把它贯彻到市场营销的整个过程。所谓一视同仁,就是不管顾客是谁,都同样热情对待。在实际操作中,还应对买便宜物和衣衫朴素的顾客格外亲切、客气,这样对购买贵重商品和衣着华丽的顾客,无形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客气相待,很好地做到一视同仁。

(三)服务过程策略

服务过程是指三位一体的质量提高,强化服务质量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质量的保证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预防性的服务,比如需求信息的调查、消费者的测评等;第二种是监测性的服务,比如产品的检验、网点的设置等;第三种是补偿性的服务,像产品的再设计、上门服务等。过去的服务理念看重的是补偿性服务,而现在的服务理念强调预防性服务、监测性服务与补偿性服务要并驾齐驱,从而形成“三足鼎立”式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四)品牌的确立策略

品牌是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品牌除了包含有产品质量因素外,企业的服务质素、对消费者承诺的兑现情况、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等因素也包括其中。企业的品牌策略是开拓市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大众对雀巢咖啡的认识,也许大都是从它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开始的。其实,很多业内人士也熟悉它的一个经典掌故,那就是雀巢咖啡在诞生之初,曾因过分强调其工艺上的突破带来的便利性(速溶)而一度使销售产生危机。原因在于,许多家庭主妇不愿意接受这种让人觉得自己因为“偷懒”而使用的产品。雀巢咖啡在意识到市场形式后开始巧妙的运用包装和广告来打开了市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咖啡。又如海尔打造的“五星级服务”形象,坚实的售后服务制度是对产品最好的宣传;沃尔玛的“永远最低价”的超市营销模式,都是国人津津乐道的成功范例。在产品营销中强化服务营销理念,可以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让企业深入人心。

四、结论

服务营销是当前企业营销管理深化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在竞争中赢得胜利的关键。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服务营销面临的冲击将更加严重,服务企业要从整体努力,灵活利用各种策略来创造竞争优势,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参考文献:

新媒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篇7

关键词:新媒体,经济,特点

1 新媒体经济的特点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经济的产生, 互联网对数据的处理也突破了传统数据的处理方法,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形态。具体来说, 互联网下的新媒体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成本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不仅从设备上降低了硬件所需的成本, 而且还从渠道上降低了内容的入口, 这些变化会降低新媒体经济运行的整体成本。首先, 对于设备来说, 数码时代的数据处理设备较为低廉, 如一台专业摄像机就要高达几百万元人民币, 而数码摄像机则仅需其1/10。此外, 由于两者拍摄出来的东西很难辨别, 这就为低成本的数码摄像机提供了竞争优势。其次, 从内容获取渠道来说, 互联网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进行消息的发布, 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 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

2) 传播速度快。新媒体的普及, 不仅缩短了信息发布的时间, 而且还具有人际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 增加了讯息量。此外, 信息量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对其的关注度, 而在这个经济时代, 赢得了大量的注意力, 就意味着可能会赢得更多的盈利机会。

2 现阶段新媒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多媒体公司任然占有巨大的市场优势

自从新媒体出现以后, 人们逐渐开始通过手机、电脑上网, 催生出海量的网络新闻。网络新闻的产生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也使得很多学者预测网络新闻将取代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但是, 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来看, 即使网络新闻吸引了再多的读者, 由于一些较大的公司和传统的媒体巨头在信息和新闻方面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所以网络新闻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不太可观。

2.2 知识产权模糊不清

知识产权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新媒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的挑战。新媒体的出现, 不仅为社会大众带来了丰富的数字化资讯, 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契约关系。由于新媒体具有便于移动、复制、编辑等功能, 使得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权利变得模糊不清。而当信息数据在互联网上被无限制复制, 以超越国界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时候, 原创与复制之间的从属关系就被慢慢的淡化了。

2.3 新媒体经济的绝对权力较低

绝对权力指的是在社会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 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力。现阶段, 随着新媒体经济的出现, 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作为和权力团体联系紧密的把关人, 其在传统媒体的发展中的利益诉求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大众的信息接受程度造成影响。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利益诉求以及信息发布方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绝对权力对社会公众接受信息的掌控能力, 社会公众则可以自由地发布消息。此外, 互联网虚拟平台的构建虽然打破了政治和法律构成的区域限制, 但是新媒体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传统媒体经济为其提供必要的依托。因为在强大企业的支持下, 传统媒体的公信度要比新媒体经济的强。所以就现阶段的发展来说, 新媒体经济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体经济。

3 优化新媒体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根据新媒体经济的特点以及与政治、法之间的不可调和性的情况, 可以看出国家宏观调控是新媒体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媒体产业的价值链又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创意环节。对于创意环节来说, 它不仅是整个行业链的开端, 也是整个行业链的核心。所以在新媒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创意性的产品的产生, 也就意味着版权的诞生, 这也就意味着新媒体经济获得的利润是合法的。但是, 在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一些较为零散的企业是不能准确把握政策方向的, 在这一环节中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所以, 要优化创新环节,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其次是制作环节。由于制作成本比较高, 一些较小的企业很难完成内容制作, 所以就要求新媒体经济以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传统媒体经济作支撑, 加大对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投入, 从而完成制作工作。再次是生产复制环节。生产复制环节的贡献率比较小, 但是还是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所以新媒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 要多投一些人力物力到生产复制环节中去, 并进行积极地创新, 提高生产复制环节的工作效率。

最后是交易传播环节。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要确保传播渠道的畅通, 商业环境的维护也要政策来保驾护航。

总之, 面对严峻的挑战, 新媒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与国际接轨, 还要对其内部工作进行完善和整合, 并形成一种较为开放的“出击”姿态, 促进新媒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 总结

现阶段我国新媒体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面对全球竞争的压力下, 新媒体经济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政府不仅要对新媒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持, 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 来保护我国创意内容的利益, 从而促进新媒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难题 篇8

[关键词] 中国经济战略性难题探讨

一、能源与环保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能源历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由于受国际局势,国内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影响,能源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今年3月27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报告我国当前能源形势与能源安全问题时说,保障能源安全,包括影响能源稳定、经济、安全、清洁供应的各个方面,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第二消费大国。尽管我国GDP总值在世界上是第六名,但是人口是居世界第一的。因此当前面临在发展经济之中必须有一个充足的能源供应问题。

所以中国就能源战略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给中国找到更充分的能源供应;另一个是怎么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因为我国现在不能够简单地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马凯强调,中国能源发展当以节约优先——在坚持开源和节流结合的同时,突出节约。他指出,中国已经颁布了节能的中长期规划,在刚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把节能放在了突出重要位置。第二个问题中国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距离达到这个目标还很远,还存在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

经济发展,能源供应和环保要求,这三者是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只有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才能确保能源长期稳定的供应,也才能确保环保基本要求并不断有所提高。

对于能源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再认识和再反省的过程。应尽快积累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多种能源储备方式;要在突破现实生活中极端认识的基础上,在平衡好环保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同时,要摆脱那些出于对核辐射的担忧不许发展核电,担心污染环境不要发展燃煤油的火电的极端倾向。要坚持立足国内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为供应基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加大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力度。要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清洁能源。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全面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节约和高效利用。

二、中国应对WTO保护措施乏力,急需实战经验与对策

中国在加入WTO五年来,只有一起将贸易争端诉至WTO的案例。根据WTO公布的有关数据,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1995年~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反倾销立案次数为356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4.7%,其中2003年竟然高达21.4%;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254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6.8%,其中1997年竟然高达26.6%。而同期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则非常低,2003年也只有6.0%。在中国商务部刚刚发布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6》中,也对包括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25个国家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存在的一些歧视性政策表示了关注。

这或许表明,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作为经济成长最为迅速的经济体,中国还不能自如地运用WTO的规则,在这个多边贸易体系下主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中国,被投诉并且打官司,很容易被当事者认为是一种敌意行为,有些时候我们很难平心静气地去面对可能的诉讼。实际上,WTO的争议解决机制为在多边贸易体系下合理解决摩擦,避免两败俱伤的贸易战提供了一个平台。

作为贸易大国,中国应重视保障措施在进口保护方面的独特作用。保障措施着重关注数量激增和产业损害,调查相对简单、措施快速,能在短时间内限制进口及时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这些特点都是其他贸易救济手段所没有的。因此我国产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应当全面了解保障措施的性质,及时关注进口数量对国内产业的冲击情况,建立进口预警机制,条件成熟时及时向我国调查机关提出申请,维护自身的权益。

采取保障措施要慎重,以其作为救济手段应当合乎法律规定,合乎国家长远利益并且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措施虽然是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但如前所述,贸易大国对其使用颇为谨慎,并且发起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无胜诉先例。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对其使用从整体上应持审慎态度,应强调以磋商为主、专家组程序为辅的原则,严格遵循WTO规则,慎重决策。

充分运用WTO规则反击国外以保障措施为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WTO对于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严格且无胜诉的先例,因此基本可以认为,采取保障措施方一旦被诉,就要败诉,鉴于此,对于国外以保障措施为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我国应充分运用WTO规则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权益,如果条件适合,也可以直接援用报复条款,解决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沿海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为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段时期中,虽然各个地区的经济都会有所发展,但非均衡的区域经济结构一时无法改变,区域差距的过分扩大必然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并进而导致国民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区域差异问题仍然很严重,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在进一步拉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从此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主要有广东、福建、山东、浙江、江苏及上海等省市,形成了东部沿海的“新兴工业省份”。这些省市就是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市场健全、多种所有制共存、股份合作制较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较快。原有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的一些省区由于产业结构老化、市场建立较迟,因此经济增长低于东部沿海诸省、市。目前我国区域差异已经形成共识: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是现实存在的,而且在不断扩大当中。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大区域开发举措,经历几年的开发实践,西部开发的效果如何,应该评估。西部大开发要进行50年,甚至更长,应当分阶段确定重点。自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国家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但是,(1)从实践中看,国内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没有跟进,出现了“政府热,民间冷”的现象;(2)虽然西部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加快,但在宏观增长的背景中东西的差距依然在加大;(3)由于西部软环境建设尚存在较大差距,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

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同时,把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重要位置,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近期国家区域政策的一大中心。实际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自身的优势:工业基础雄厚、人才济济,调整改造的环境比较优越,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矿业城市“替续”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明显改观。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和退耕还林五大工程将改变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经济结构调整吸引先进生产要素为重点,克服地区差距关键是解决好“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十一五”期间提出若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尤其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它将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结束语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以科学的态度,饱满的情绪去应对,一切困难都将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经济观察报

[2]国研网

[3]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 篇9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此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等将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较大影响。所以评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简单谈一谈自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一些方式与方法。

一、课堂表现的评价。

在平时的英语课上,我注重让每一个孩子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当他取得了好的成绩或是进步时,我都会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如“Good!Very well!Excellent!You did a good job!”等等,除了说这些具有激励性的语言外,有时还会采用肢体语言进行辅助,如有时我会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或是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等等,通过这样的评价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对成功的体验。当然我认为这样的口头评价应富有层次性,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每个学生都说good 或very good。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课堂上回答的问题也是难易不等,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不同,所以对他们的口头评价也是逐层递进的:如果按他们的表现以A、B、C来论,得A的学生可以对他说:excellent, wonderful, perfect, super, fantastic;得B的学生可以对他说:well done, very good, very well;得C的学生可以对他说:good, nice, not bad, It’s OK.That’s OK.虽然是不同的评价但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保持自己的学习热情,感受老师对他们与众不同的评价。

二、学生自评与小组评价。

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常常采取的教学活动。通常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班的学生都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会采取一些奖罚措施,如在教室前张贴一张“英语积分榜”,分别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测试几个方面对每个组进行评价,表现好的可以加分,表现差一些或是完成不好的给予减分,每个月进行累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大,也可以促进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三、家长评价。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让学生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及时反馈每个孩子每天在家的学习情况,同时在上面与家长沟通交流,每次的反馈都会有家长的签字,因此家长评价不仅起到了对孩子的监督作用而且还加强了与老师的联系,使老师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四、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是实施学生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称之为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档案袋主要用于收集学生作业,学生从他们所完成的作业中,选出比较特殊的几份,并且对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和学习的方法加以反思。学习档案可以展示学生在努力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时学生也可以思考他们学到了什么和他们是如何学习的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的进步的自豪感。学习档案也为老师、家长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一般而言,学生本人是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指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使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因而自觉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技能,还可产生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掌握和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技能

五、灵活使用各种奖励机制。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对学生的奖励机制设置占了自己课余很多时间,我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奖励,如:“最佳表现奖”是奖励给课上或是某次活动中突出的个人或小组;“今天我最棒”则是当堂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小小设计师”则是课下布置的需要学生动手设计把英语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学生表现突出的可以获得的奖励;“无敌单词王”是奖励在单词背写方面突出的学生;同时我还设计了很多的奖状和喜报来奖励在英语学习中有进步和突出的学生。这些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常用的奖励机制:

六、作业的评价。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记忆、理解的一个教学反馈过程。学生有被尊重、被表扬、被认可的需要。在写作业时,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及其作业,在不同场合所作的评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优等生更上一层楼,使中等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克服畏惧心理,树立信心。所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能促进学生学生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把学生的作业按A B C等级来给予评价:A为最好,B还不错C较差,同时备注一些批语,最好的会给予“作业之星”奖励。

七、采用多元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所谓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它是检测学生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而备受人们的争议。但有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起到提高学习的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较好地反映出教学的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实施中,我们采用口试、听力水平和笔试等多种形式。

上一篇:运动会的励志句子或诗句下一篇:班主任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