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精选11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热火朝天。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现实。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快速发展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这就需要我们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手里有钱了但呼吸的空气是含有辐射的,喝的牛奶是有毒的,吃的肉是含瘦肉精的,生活环境被污染了。那么,这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不是人们所盼望的“小康”,也不是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
众所周知,江苏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江经济带,尤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历来都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开发建设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后,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0 年来,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力突飞猛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GDP增长率一直居于全国的前列,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8%。
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配套和衔接,资源浪费与设施短缺并存;其次,能源短缺现象严重,传统能源生产对生态环境压力大,我省是我国能源消耗比较密集的地区,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很难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还有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及小型企业工厂不合理地排放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去年,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在江苏考察环境污染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江苏省环境污染事故高发。2010年1~7月,环境保护部受理的突发环境事件达29起,涉及化学品污染的环境事件13起,占70%。这些事故不仅直接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进而危及社会稳定,更会对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以无锡市为例,曾在2007年5月的时候,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桶装水,引发了无锡水危机。太湖蓝藻暴发使水质恶化,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水源水质恶化,最终城区出现了大范围自来水发臭现象。太湖蓝藻暴发,是长期水污染的结果,是人类过度使用自然,自然对人类过度使用的报复。当时“太湖蓝藻暴发、无锡水危机”事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赴无锡太湖视察,并主持召开“三湖”流域水污染物治理工作座谈会。江苏省也在积极采取行动治理太湖污染。李源潮书记表示:“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一些富营养化的养殖必须压缩。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为了避免给后人留下更大的损失,这个代价必须花,这个决心必须下,这个共识必须形成。无锡市的这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是鲜明的为了工业发展,而以人民生命为代价的惨痛经历。
无独有偶,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纺织业连续以两位数增长,继而成为全世界印染产品的生产最大国。常州地区纺织行业和全国纺织行业一样,自2005纺织印染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原先集中在市内和武进湖塘等地为主,发展到全市有较大的印染园区7家,据不完全统计印染企业达250余家。常州纺织行业品种比较全,以棉和棉涤混纺为主,造就了国内及国际知名品牌,如常州灯芯绒和牛仔布等,在国际国内颇享盛誉。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常州地区印染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印染产品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多数缺乏高科技含量,仍以量取胜。大多数印染厂是来样加工生产,产品设计创新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这样的生产格局造成了生产过程中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能耗和高污染,水环境已不堪重负。虽然人们花大力气治理废水,但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发展的速度。水污染负荷和污染物总量增加,与当地水环境容量发生严重矛盾。水资源危机,对水污染物排放大户印染企业来说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有些印染厂为贪便宜使用废酸,带来的后果是把化工厂有毒有害物质,从化工企业搬到了印染企业。常州地区有的污水站出现过因废酸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发生污泥中毒的事件。
面对以上两个案例,政府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1)纺织印染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通过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绿色环保的纺织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2)树立“绿色纺织”意识,强化环境保护观念,绿色纺织品不仅是国际贸易的要求,国际设立的标准愈来愈多,提出的要求愈来愈高,要外销就要冲破这壁垒;而且在国内,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增强,非绿色产品也将失去市场。(3)最重要的还是开展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江苏省的江阴市已连续数年蝉联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榜首位置。江阴为什么会成为经济百强第一名,除了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外,还在于其大胆提出了突破行政区划制约、进行优势互补、强化经济区域功能以及实现资本与科技的成功对接。而最重要的是江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江阴明确提出“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市对八条主干道实行“清违章、拆破房、上土方、披绿装、穿衣裳”的发展方法,通过“绿色八路工程”拉开了“绿色江阴”工程帷幕,加快了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
1、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价值理念,实现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绿水青山意味着优美的人居环境、清洁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可以大大减少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大大减轻因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所需付出的巨大
代价,大大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高度一致性,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关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
关于环保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美国经济学家瓦希里·里昂惕夫是世界上最早从宏观层面定量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学者,他分析了环境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相互关系。Sabuj ,Kumar ,Mandal( 2010) 等人对工业污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运用DEA模型和定向距离函数分析了环境效益中的有益输出和有害输出的关系。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开拓性研究。胡海青等( 2008) 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1981—2005年我国环保投资增量和GDP增量的因果性,得出我国环保投资增量与GDP增量间存在着可靠的协整关系。王金南等( 2009) 以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及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两个方面为主要出发点,系统分析了我国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环保投资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周文娟( 2011)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别从环保投资总额、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环保投资弹性系数、环保投资结构、环保投资相对效率五个方面对我国三大区域环保投资与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叶丽娟( 2011) 基于2003—2008年全国31个省市和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环保投资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得出结论: 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朱明敏( 2014) 利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就安徽省2003—2012年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模型数据选取与处理
(一)变量选择与样本数据说明
文中所使用的样本取自2003—2012年的年度数据, 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反映中国经济增长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 EI) 来反映中国环保投资状况。为剔除物价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CPI) 来调整所获得的相关实证数据,以获得环保投资与GDP的实际增长。为了使检验结果更有效,这些数据均以2003年为基期价格进行折算。
单位: 亿元
(二)数据处理
环保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时间序列变量,如果直接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会使得研究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即伪回归,文章对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为了消除环保投资增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序列中的异方差,对实际EI增量和实际GDP增量进行对数变换。对数化后能够使两者关系线性化,从而便于建立模型。将对数化后的实际EI增量和实际GDP增量记为Ln EI和Ln GDP。
从总体来看,近年来环保投资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保投资可以在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找到平衡点。2005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2388. 0亿元,占GDP的1. 3% ; 2011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7114亿元,占GDP的1. 5% ; 2012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8253. 5亿元,占GDP的1. 59% 。根据以往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 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环保投资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 ~ 1. 5% 才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超过3% 才能使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均高于2% ,环境治理效果较好。“十一五”期间,中国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但环保投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GDP增长速度,因此需要提高环保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中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文章根据ADF检验法( The Augmented Dickey - Fuller Test) 及赤池信息准则( Akaike info criterion,AIC) 和施瓦茨准则( Schwarz criterion,SC) 最小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对序列Ln EI、Ln GDP进行平稳性检验。
在检验水平序列时选择含时间趋势和常数项,上述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在5% 显著性水平下序列Ln EI、 Ln GDP都存在单位根,均为不平稳序列。于是对它们分别进行一阶差分并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5% 显著性水平下序列Ln EI拒绝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为平稳序列,但Ln GDP不能拒绝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为不平稳序列。因此再对Ln EI、Ln GDP进行二阶差分并对它们的二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2Ln GDP和▽2Ln EI均拒绝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可以得出时间序列环保投资增量和GDP增量经过二阶差分平稳,所以是二阶单整序列,即Ln EI ~ I( 2) 、Ln GDP ~ I( 2) 。
注: ▽表示一阶差分,▽2表示二阶差分; 检验类型中 C,T,K 分别表示常数项、时间趋势项、滞后阶数。
(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
协整检验是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方法。由于非平稳序列容易产生虚假回归的问题,所以不能对非平稳序列构建动态回归模型。而虚假回归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残差序列不平稳,如果非平稳序列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说明残差序列平稳,不会产生虚假回归。研究采用EG检验法进行协整分析。由于变量Ln EI、Ln GDP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可用OLS法进行回归, 消除自相关性的影响后,得到协整回归方程如下:
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的单位要检验不能通过ADF检验的临界值来判断,而应该使用EG协整检验的临界值,该临界值既与模型变量数相关,也与时间序列长度有关。根据易丹辉( 2011) ,在两变量的情形下,5% 显著性水平 下的EG协整检验 的临界值 为3. 3377,1% 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 - 3. 9001。研究中残差平稳性检验统计量值为 - 4. 131864,因此,能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平稳。说明Ln EI、Ln GDP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三)模型建立
利用以上分析结果,利用Eviews8. 0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的结果如下:
由分析可知,两个系数都在5% 的水平上显著。从短期看,尽管中国环保投资和GDP增量的时间序列都不平稳,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可以看出,EI当期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很大,每增加1% 的EI,会导致GDP增加0. 72% ,而上期的单位误差对当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水平的调整幅度为0. 991545个单位。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用来检验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协整检验中验证的是经济变量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这就需要靠因果检验来验证。以上分析已经证明国内生产总值与环保投资之间具有长 期稳定的 均衡关系,现在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当零假设为“GDP增量不是环保投资增量的Granger原因”时,其概率是0. 3374,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被接受,由此可得出: GDP增量并不是导致环保投资增量的主要原因。但是当零假设是“环保投资增量不是GDP增量的Granger原因”时,其概率是0. 0389,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被拒绝,由此可得出: 环保投资增量是GDP增量的Granger原因的结论。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环保投资增量与GDP增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增量是GDP增量的Granger原因, 我国环保投资增量与GDP增量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一)拓宽环保投资渠道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主要由政府投资、金融机构投资和私人部门投资、企业投资构成。政府应该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以直接、间接的融资方式,拓宽环境保护投融资渠道。“十一五”期间,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环境保护的发展, 按照“污染者负担、破坏者补偿”的原则,企业投入仍是污染防治的重要来源。
(二)积极引导居民和企业参与环保事业
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环境法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不断加强环境宣传力度,有组织、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使居民关心环保事业,提高环保参与能力。定期对企业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强企业环境保护主动投资意识。政府应引导企业正确认识环保投资,通过提高企业环保投资经济效益意识,促使企业主动进行环保投资。企业应当加大对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除污设备,对污水、污物有效回收利用。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应为企业的环保投资提供信贷方面的优惠。
(三)增加公共财政对直接环保投资的补贴力度
政府应将对外融资创新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积极争取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贷款,支持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非直接环保投资的来源主要是公共财政资金,公共财政应不断增加对直接环保投资的补贴,以满足我国主要污染物的减排需要。国家深化经济改革明确提出中央财政继续扩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以节能环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节能环保的财政支持力度。
(四)大力促进环保科技进步
当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较低时,环保科技进步减少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大于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量。工业企业可采用新技术在其生产过程与末端处理上进行污染的双重治理,政府应该鼓励工业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与研发中心,不断完善环保技术,同时企业应加大环保科研资金投入。政府应建立促进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体系,引进与吸纳科技人才,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产业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五)发展循环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并重
坚持循环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下游产品,转变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工业提质增效,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
参考文献
[1]Sabuj Kumar Mandal,S.Madheswaran.2010.Enviormental efficiency of the Indian cement industry:An interstate analysis[J].Energy Policy.Vol.38:1108-1118.
[2]王金南,逯元堂,吴舜泽,朱建华.环保投资与宏观经济关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1-6.
[3]周文娟.环保投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11.
人们一提到环保就会联系到“低碳”、“减排”,是因为人们认为,气候变暖是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挑战,而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因此,环保就必须“低碳”。实际上,这是个巨大的误区,环保与“碳排”没有必然联系,环保不等于低碳。强调环保必须“低碳”,其实质是某些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为了阻遏其他国家发展而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和圈套,是国际政治斗争与国家利益较量的新型表现形式,其核心本质是所谓的“气候政治学”。
变暖还是变冷
这个判断基于以下两点事实与推论。
首先,气候变化是地球长周期行为,未来全球气候是否变暖尚无定论。根据地球物理学家与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是个长周期的历史进程,全球气温一直在冷暖之间轮回,而且这种轮回的周期很长,短时期内很难做出科学的判断,因此,地球未来到底是变暖还是趋寒,目前还无定论。现在主流观点都认为未来全球气候将变暖,但实际上,变暖只是一种观点,尤其是代表某些欧洲学者的观点。另一种观点则相反,他们认为未来全球气候将变冷。例如,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研究认为,未来全球气候不是变暖,而是趋寒,目前正处于全球变冷前的一个过渡期。他认为,从2015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新一轮的严寒将出现在2055~2060年。另据俄罗斯科学家尼古拉·多布列佐夫研究指出,北极冰层增减周期显示,全球变暖是“神话”,根据当前气候周期趋势,他认为本世纪末地球将可能进入全球性寒冷时期。另外,2008年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科学家通过研究太阳风活动规律,也曾预测全球气候即将变冷。因此有人认为,2010年以来北半球的严冬其实正是全球趋寒的一个信号,它表明全球变暖趋势正在停止,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
其次,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是海洋运行模态与太阳活动周期,“碳排”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根据德国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的研究,海水温度的自然循环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海洋处于“暖模态”时,全球气温就会上升,当海洋处于“冷模态”时,全球气温就会下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莱恩和林特也持相似观点,他们认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中73%是海洋因素。其它则与太阳风活动规律有关,例如,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到达大气层上部的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当太阳活动处于最低值时,气候就会变冷,在人类过去的7500年间,类似的寒冷时期出现过18次,我们即将面临的是第19次。另外,二氧化碳等气体固然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但那只可能发生在大城市等局部人口和建筑密集区,全球不大可能发生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微不足道(仅约占0.054%),不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还不到大气二氧化碳的1%,因此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非常有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林德森也指出,未来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即使其浓度超过目前(380ppm)的3倍,达到1000ppm时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因此,可以说,碳排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
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国与国
国际气候变化问题,表面上看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碳排”问题的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欲以“气候变化”为由,要求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承担起与其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能力不相称的义务,以此牵制其他国家的发展。同时,则欲凭借其掌握的“低碳”生产技术来获得巨额利润,发展所谓的“绿色经济”,重新占领世界经济的制高点。所以,欧盟国家才如此高度强调“碳排”问题,在航空碳税方面特别积极。
我们深知地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环保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但是,环保与“低碳”没有关系,环保不一定要“低碳”。我们在制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要谨慎西方国家“气候政治学”的陷阱,科学评估那些让发展中国家付出高额发展成本的所谓“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集成环保灶的诞生,对于集成吊顶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延伸。目前已经有很多集成吊顶企业看中了集成环保灶的优势,纷纷计划进军集成环保灶行业,有的企业已经推出了集成环保灶新品,如法瑞集成环保灶、花旗组合环保灶、欧之杰集成环保灶、阿林斯普健康环保灶等等,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处于酝酿中。集成吊顶企业进军集成环保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集成吊顶于集成环保灶同属于厨卫产品,且在卖点上,又是异曲同工。集成吊顶把厨卫吊顶的所有电器都集成起来,而集成环保灶把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微波炉、橱柜都集成起来,都属于人性化的集成产品。这样对集成吊顶企业来说,与原先的集成吊顶产品不相冲突,两者可相得益彰。
其次集成吊顶行业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网点系统,在终端建设上,无需投入太多的精力,只需对终端店进行重新布置。
再次集成吊顶企业拥有产业集群的优势。位于嘉兴地区的集成吊顶企业和位于广东地区的企业,都有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群的优势有利于上下游企业的关联配套,降低成本。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体系日趋完善,使产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1﹒南丁格尔说:“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而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2﹒尽管我们身单力薄,但我们能做的保护环境的事却不少。只要做个有心人,从身边生活小事做起,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就是对环保事业最大的支持。我们正年轻,如初升的朝阳一般全身洋溢着追求生活和理想的激情与活力。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周围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参与到环保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让环保真正成为你我他共同追求的时尚,让绿色成为永恒!
3﹒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是,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1 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环境检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为对象, 应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手段, 综合分析监测样品。监测人员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式, 分析这种环境变化是否有一定规律, 找出其对低碳环保的影响, 从而得出结论[1]。这种监测的特征有: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 汇集了自然、社会科学中的精华;二是面向整体社会, 为大众服务, 监测和分析环境, 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 如噪声、水、大气等。通过这种方式, 为环境规划和评价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为低碳环保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2.1 环境监测部门的力度不够
我国的检测机制, 并不完善, 有着很多计划经济的特征, 无法适应如今的发展, 隶属于事业编制型单位, 造成环境监测部门内部缺乏动力。
1.2.2 内部人员素质不高
监测部门招聘了很多新人, 但是缺乏长期有效的培训, 在管理上也有一定欠缺。监测部门缺乏创新和能力, 这种情况会影响监测部门的整体发展。
1.2.3 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质量不高
环境监测部门应用的是目标责任制, 所以只是完成环保局下发的任务, 但是因为技术缺乏创新, 设备落后, 所以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该部门重质不重量,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技术, 导致监测部门的数据分析能力缺失。
1.2.4 大型设备的使用率较低
目前, 一些大型的环境监测仪器已经被引入到地级市的标准配置中, 各级主管和财政部门都应该将资金投入到监测站中, 并引入国外的先进设备, 如气象色谱等。但是一些地方没有重视地级市的实际情况, 导致先进设备的使用率降低, 甚至出现闲置状态。
2 低碳环保和环境监测之间的关系
低碳环保生活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应尽量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 保持一种低能耗、低能量的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这种做法, 达到保护环境和环保的目的[2]。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 每一名公民都应用加入到低碳环保的工作中来, 尽自己的责任,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们应从生活的小事做起, 养成一种低碳环保和时尚的生活习惯, 自觉保护环境, 履行相关规范。
2.1 环境监测是低碳环保生活的基础
在实施环境监测中, 需要提前对环境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明确该项目是否符合低碳和环保当中的生态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 监测人员要掌握这些内容, 分析其是否在项目完成后对环境造成影响, 能够拥有环境承载力。这些问题主要是环境监测, 一旦该地方的水环境符合相关要求, 大气的污染物浓度小于质量标准值, 其噪声达到相关要求时, 才能顺利的建立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模式, 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与优质的生活。
2.2 环境监测能够监督低碳与环保工作
有很多方法能够评价环境的体系, 环境监测是最基本的方法, 所以能够作为较好的对低碳环保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工作就是监测环境有无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日常生活中, 低碳环保的实施情况能够直接作用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从而更加有效的对低碳与环保开展监督工作, 确保其合理性。这种监督的情况还能对低碳与环保之后的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噪声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 提供大量准确的数据, 证明这种情况。
2.3 环境监测始终贯穿与低碳与环保中
在开展环境监测后, 要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 应有环境监督部门赋予可行性, 然后才能实施这个项目, 避免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从而达到低碳和环保目标和要求。在监测项目和工作投入使用后, 在整体实施中, 要明确投产与运行情况, 结合实际环境进行分析[3]。如果项目在建成之后对环境的影响超出预期, 并在投产后的对比中, 其现状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等是否有所改变等, 那么这些情况都要经过环境监测。在该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 应综合分析其可行性, 确保其是否能够继续运行。所以, 针对低碳与环保法来讲, 环境监测始终贯穿在其中。在整体低碳与环保的评价体系中, 只有良好的实行监测, 才能更好的开展低碳与环保的生活方式, 并保护环境。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与科技的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低碳环保这种生活理念的重要性。环境监测是低碳环保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并贯穿于整个评价体系中。这项工作的监督性能很强, 人们应在全面了解低碳环保生活后,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掌握各项因素, 再开展监测工作, 从而保证准确的评价和监督。环境监测能够推动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 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
摘要:本文主要对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之间关系进行分析, 阐述了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详细论述了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 其主要内容有:环境监测是低碳环保生活的基础、环境监测能够监督低碳与环保工作、环境监测始终贯穿与低碳与环保中。
关键词:低碳环保,环境监测
参考文献
[1]张兆君.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2 (24) :164-165.
[2]牟妍.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2) :179-180.
泉林集团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高唐县位于鲁西北大平原,麦草资源丰富,但是木材资源不足,因此,受制于落后的传统麦草制浆工艺的造纸企业,不得不在造纸浆料中添加大量的木浆来弥补草类纤维强度不高的缺陷。
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泉林决定探索一条具有企业特色的林纸结合的经营道路。1999年,他们抓住造纸产业原料结构调整的契机,着手实施生态纸业战略,发展林浆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2001年始,泉林集团向传统制浆工艺挑战,创新开发出“麦草置换蒸煮”新工艺。由这种新工艺制成的浆,其关键指标(如纤维强度、纤维长度、白度等)可与桉木浆、速生杨木浆相媲美。中国造纸学会、山东造纸学会和天津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联合对该技术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该技术新颖独特、技术可行,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水平。
尝到甜头的泉林集团把高利润的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1年12月,泉林集团成立了泉林生态科技公司,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之悌教授为总工程师,建立科研所,另聘多名林学、森保、园艺等专业本科生,着力营造环保科技型纸浆林基地。泉林集团通过在平原地区种植速生生态林为泉林提供优质的制浆原料,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三方共赢。目前,泉林集团已经完成2万公顷三倍体毛白杨的种植,并配套建设了30万吨杨木化机浆生产线,企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核准,集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经专家论证会评审得到了一致的好评,泉林集团基本实现了企业木浆的本土化生产。
循环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创新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要紧紧依靠技术创新。泉林集团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集中力量,致力于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开发出高强度、高效率、低污染的制浆生产技术、造纸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再生资源的利用技术,并积极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几年来,泉林先后投入5亿多元研发经费,自主开发新技术40多项,形成专利18项,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
出嫁前的那些日子,娘家老妈恨不得填鸭式地把所有的人生经验都传授给我,总结起来一句话:为了家庭和谐的主旋律,婆婆说的话对也是对,不对也是对。
我笑嘻嘻地回敬老妈:“我这人口碑挺好,她就慢慢跟我处,处不好自己找原因。”说完我立刻头上挨了老妈一个爆炒栗子。玩笑归玩笑,其实我明白,婆媳处不好,最为难的夹心饼干是老公大可。大可在单亲家庭长大,处朋友时,他就一再告诉我,他就是不要我也不能不要他妈。为这句话我恨得差点没咬碎牙,但是有啥办法呢,我就是爱他。爱他就把婆婆也当妈,我给自己立了个伟大的目标。
进了婆家门,婆婆总是跟我客气着,中间像隔了一层塑料膜。我总想着能表现一把,让婆婆从心里认可我。闺密是毒药这话一点没错。小安给我出主意,说你得表现,老人家一般都节俭,你要是能表现出来你会过日子,那一切就OK了。我拍拍我“秀逗”的脑袋,是啊,我怎么没想到。那怎么表现节俭呢,这年头,让姑娘我穿得破衣烂衫的,我可不干!
在小安的具体指点下,我心花怒放、茅塞顿开。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我抱着重重的一捆子塑料袋。婆婆开了门,见我热汗腾腾,转身给我倒了冰可乐。我乖乖地叫了声:“妈,这不六月塑料袋要收费了吗,我提前去批了一些回来,留着用……”
我本以为婆婆会给我一张春天般的笑脸,却不想她用冬天般的寒冷眼神瞟了我一眼,说:“小洁,你坐下。”我立刻正襟危坐,竖起耳朵聆听婆婆教诲。我错在哪了?婆婆像唐僧一样唠唠叨叨,说什么国家实行塑料袋收费就是号召大家少用塑料袋,若人人都像你这样囤积塑料袋,那这地球……
整整一个晚上我都给大可摆一张阶级斗争的脸。我说:“你们陆家的媳妇怎么就这么难当啊?我绞尽脑汁巴结你妈,结果热脸贴到冷屁股上……”这比喻把大可笑了个半死。他说:“小洁,你那是没弄明白我妈是啥人,她是环保主义者。你来这一套,可不冲了她老人家的肺管子吗?”
我明明白白给了大可一枕头,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不提早告诉我,弄得我好心办了坏事。不就环保吗,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厕所,这比批发塑料袋容易多了。我百度了一堆环保小常识,我连大可都能征服,不信哄不了一个老太太。
贿赂第二招,从小事做起
经过对大可的一番盘问,我才知道婆婆离休前在环保局工作,离休后还一直在给一个学校做校外辅导员,引导孩子们过绿色生活。我暗暗骂自己没脑子,当初只顾沉浸在爱情的蜜水里,对婆婆做的功课太少。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从现在做起,一点都不晚。我照着从百度搜来的招数,灌了个矿泉水瓶想往马桶的水箱里放,可是……婆婆听到我瞎折腾,进卫生间问我做什么,我说人家说水箱里放个矿泉水瓶会节约水。婆婆听后面无表情地说:“别弄了,咱家的马桶是节水型的。”如果是动画片,我想我头上的三条黑线一定刷地就下来了。
婆婆是环保方面的专家没错,不过,凭我方晓洁的聪明智慧就不信没有死角。再怎么环保,婆婆终究是从苦日子里面过来的。她的化妆品都很粗糙,穿的衣服也不太讲究什么料子。
月底,我领了薪水,给婆婆买了纯绿色健康化妆品、纯棉休闲装,顺便还在淘宝网邮了几只环保购物袋。虽然银子哗哗地淌出去了,我有点心疼,但婆婆的脸笑成了大菊花,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一边给婆婆做面膜,一边学宋丹丹说:“做女人对自己就要狠些,用那些化学品合成的化妆品,多对不起咱的脸啊!”婆婆也觉得纯棉的衣服穿着舒服,可又有点心疼钱。我拿了顶高帽子给婆婆戴:“这点您肯定想得通,环保不是节衣缩食,而是提高生活品质。”这顶高帽子婆婆戴得舒舒服服,她笑眯眯地表扬:“晓洁,真没想到你会对这些感兴趣。”我悄悄红了脸:“我这不是向组织靠拢吗?”
我的表演起了作用,婆婆开始渐渐在生活的小细节上指点我。把用过的塑料包装袋收集起来给收废品的,避免了乱扔污染环境。用过的废电池放到固定的盒子里,然后一起放到垃圾回收箱里。在卧室里放两盆绿色植物,净化空气,尤其是电脑旁放上一盆仙人掌,防辐射,对皮肤好。这一点我宣传出去,据说仙人掌的销量很好。
在做这些事时,开始我是别有用心,想着安定团结,取悦婆婆的。可是潜移默化中,我发现我自己有了改变。这是我跟婆婆有了共同的爱好——废物改造。
革新第三招,旧貌换新颜
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月,所以基本上是有新的不要旧的,有多的不要少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逐物质上的丰富。比如我,我衣橱里的衣服堆积如山,我却总是觉得少一件我想穿的。买一件新的,也就是穿个两三次,就不喜欢了。每到换季,我都要清理出一些衣服送垃圾箱。可往往是,我前脚扔掉了,婆婆后脚又把那些衣服捡了回来。
实用些的,婆婆就洗干净熨好,她说送到社区的救助站,分给需要的人。还有一些,婆婆就用剪刀剪开,各种颜色拼一起,做成漂亮的沙发靠垫,绝对的DIY,朋友来家里,直问是从哪买的呢!
婆婆这一手有点意思,废物利用,这可是环保最根本的理念。我手笨,但我点子多啊。我用旧布七扭八歪地做了只长颈鹿,又憨又可爱。婆婆笑眯眯地夸我孺子可教。我搂着戴着老花镜的婆婆撒娇,那一刻,阳光暖暖的从窗子里照进来,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我迷恋上了跟婆婆用旧物改造。易拉罐做的小盆景,装蜜糖橘子的竹筐做的储物筐,坏掉的暖瓶壳做的花瓶……以至于家里添了新东西,大可的第一反应是它是什么变的。
我教婆婆用好的,婆婆教我用少的。简约环保的生活理念,仿佛开了一扇窗。在一针一线间,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里,我不再是那个天上飘着的“月光族”,也不再追求名牌或者有多少香水多少存款。
我跟婆婆开玩笑说我是她最好的旧物改造作品。婆婆一边插花一边感慨:“晓洁,我没想到你会这样合我心意,跟你,我也学会了享受生活。”
我转过身去,眼睛湿湿的。
行动第四招,婆媳一条心
环保拉近了我跟婆婆的距离。婆婆也是妈,她疼我,我也疼她。我工作晚了,婆婆总会做了夜宵给我吃。婆婆有高血压,我就每天榨新鲜的芹菜汁让她喝。出来进去,我跟婆婆简直就像是亲母女。别人这样误解时,我总是将错就错,搂住婆婆问人家我跟我妈长得像吧!婆婆笑而不语,我知道她心里装着蜜呢!我们之间那层隔膜早就不见了踪影。
假期,我不再做“宅女”,一守电脑就一天,我换了休闲装,跟婆婆去了她做校外辅导员的学校。带着孩子们去捡白色垃圾,去派发环保传单。稍长一点的假期,我就跟婆婆去远一点的风景区做义工,生活简单却快乐。
让我最没想到的是,环保的习惯居然在工作上帮了我一个大忙。我负责给总经理写一份报告,在没形成最终稿前,我用了旧材料的反面打印了材料给他。在公司的例会上,总经理表扬了我,他说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把公司当成家的精神……我的脸红通通的。一周后,我被任命为我们那个部的负责人。同事跟我开玩笑叫我打印纸领导。这有啥,我还想着无纸化办公呢,那得节省多少棵大树啊!
婆婆听了我的故事喜不自禁,说:“晓洁,你看你看,环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呢!”
我跟婆婆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大可洗澡一直放着水,还不随手关灯,我跟婆婆双管齐下,收拾得“坏分子”大可举手求饶。他悄悄问我:“婆媳不是天敌吗,你们俩咋还一条心了?”
我歪着头想了想,告诉大可,我跟婆婆这是绿色环保关系。
自古婆媳关系在人们眼里都是东风想压倒西风,西风想压倒东风。其实,就像环保不是节衣缩食一样,换个思路,两代女人同处一个屋檐下,因为对一个男人的爱接受对方,彼此爱护。麻辣的婆媳关系就可以变成绿色环保关系,很简单。你看,像我这么笨的都做到了,你试试。
栏目管理/李贤平 编辑/曹雯
数字环保是借助物联网技术, 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 通过服务器、网络设备和软件平台, 实现对监控对象的实时监测监控和预警。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 它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 实现环境业务系统的智能化, 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通过数字环保的建设, 目前烟台市已经建设了烟台市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系统和机动车排气检测系统。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由企业端自动监测仪器、数据采集仪、无线传输和监控平台组成。通过企业端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自动监测设备的实测数据, 经GPRS或CDMA的无线网络向省、市两级监控平台同步传输, 数据存储至数据中心, 由监控平台进行处理。通过三级联网的网络架构, 监控平台的层级用户管理, 使各级环保部门能够实时共享在线监测数据, 实现对重点企业污染排放情况的有效监管, 使各重点企业也能够实时查看当前污染排放情况, 提升对环境污染达标排放实时监控的技术水平。饮用水源地监控系统通过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的24小时连续监测监控, 监测数据自动传输至市监控平台, 使环保部门能够实时掌握饮用水质情况。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通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对城区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并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传输到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实时掌握空气中各主要污染物指标, 并通过环保网站向市民公开。机动车排气检测平台通过MSTP专线将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与市平台连接, 对机动车尾气的检测标准和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对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地、主要河流断面、城市空气质量和机动车排气检测的信息化建设, 智慧环保已经展现雏形。
二、数字环保与智慧环保的区别
智慧环保与数字环保的区别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上的区别。数字环保主要采取的是数字化技术;智慧环保获得数据的手段更加智能化, 通过云计算可以把过去复杂的海量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整合, 提供给环境管理决策部门和公众, 主要以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业务模型等技术为支撑。二是决策上的区别。数字环保强调环保决策办公的无纸化、自动化和数据的采集管理, 即更注重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的作用;智慧环保更加注重智能数据采集、数据挖掘, 模型模拟、智能综合性决策等问题, 例如环境形势分析与预测、环境情景模拟分析、政策模拟分析等, 通过环境信息智能化促进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
总体而言, 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实现了从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向数据挖掘转变, 从数字技术应用向智能综合决策服务转变, 从传统的环境信息化向环境信息应用服务智能化转变。
三、智慧环保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
智慧环保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工作效率。智慧环保在支持环保部门提升业务能力中可以为环保行政部门提供监管手段、实时监测数据和行政处罚依据, 有效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效率;二是促进环保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自动化;三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整合环保业务系统, 避免重复建设与“信息孤岛”, 节约资源, 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管理与高效应用;四是使环保部门能够摸清污染源排放情况, 实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清楚面临的环境风险, 提高环境监管与应急防范能力;五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智慧环保可以很好地满足公众对于环境状况的知情权, 公众可通过环境信息门户网站了解当前环境的各种监测指标, 通过环境污染举报与投诉处理平台, 向环保部门提出投诉与举报, 从而帮助环保部门更加有效地管理违规排污企业, 保持环境良好。六是提高环境决策能力。智慧环保使政府部门能够全面掌握污染分布情况和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清楚面临的环境风险, 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遏制环境污染, 规避环境风险,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 环保工作在监管能力建设上有两个不足:一是环境风险源基础感知能力不足;二是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尚待提升。由于在环境应急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规范尚未建立健全, 环境应急管理在环境风险评估、事件模拟、损失鉴定等方面尚未实现信息化, 这给应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障碍。
四、智慧环保的发展
为实现环境监管和决策的智慧化, 烟台将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引用水源地监控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上, 并规划了环境应急平台建设, 为智慧环保的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这些年的环境信息化建设, 我们深刻感受到要实现环保工作的智慧化, 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一是要从政策方面加强技术扶持。二是建设相关标准规范, 为实现系统整合、资源共享提供基础。目前, 工信部逐步加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方面的标准建设, 但智慧环保缺乏相关标准, 需要有关部门牵头统一制定, 内容包括技术标准、应用标准等各个方面。三是在技术方面, 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建设实时、自适应进行环境参数感知的感知系统;此外, 环保工作牵涉多个部门, 需要建立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提高整合信息、管理信息、智能决策的能力。四是在人才方面加强人员能力建设。环保物联网技术是实现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目前, 这方面的人才较为欠缺。需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 在职培训为重点,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 城市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推动城市向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成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实践, 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种重要途径, 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智慧环保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环境监管与决策的有效手段, 受到了政府与环保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环境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辉, 吴越, 章建强等, 智慧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陶新, 杨英, 喻理.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湖南: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糟糕的环境使发展方式受到质疑
“对于大气的污染我深有体会。去年, 我到瑞典出差, 下了飞机, 给我的第一感觉是, 这地方怎么这么亮啊——特别亮!那时我才体会到, 长期处在北京的空气环境下我们都体会不到天空有多么的明亮了。”魏玉瑞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记者:对于频发的雾霾天气, 群众质疑之声、埋怨之声不断。对此, 您了解的情况是怎样的?
魏玉瑞:的确, 群众对于治理雾霾 呼声很高, 给官员的压力也特别大。因为大家都在质疑, 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人均GDP上去了, 可我们生活环境、身体不行了, 这样发展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听说, 咱北京原来有一位健身爱好者, 每天早晨绕二环路跑一圈, 三年后看不见这个人跑了——人没了。那个地方汽车尾气含量最高, 他成了尾气过滤器了。现在北京有很多人戴着口罩健身。在此, 我奉劝健身爱好者, 在雾霾天就不要在户外健身了,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健身得到的好处远小于恶劣空气给身体带来的害处。
记者:据说, 政府对此倍感压力?
魏玉瑞:的却如此。群众质疑加上中央给北京的压力还有来自大使馆的压力、外国企业高管纷纷回国带来的压力, 使我们的王安顺市长坐不下、睡不着、吃不香。真是这样的情况。
北京的承载力的确已到了极限
作为首都的北京, 因为具有比周边省市更强大的吸纳人才的能力, 使北京的人口逐年快速增长。然而快速增加的人口增量, 使北京基础公共设施、环境、基本资源的承载力达到了极限。
记者:几年前就有专家说北京的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已达到了极限。但实际情况是人口仍然在较快增加。请根据您的了解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魏玉瑞:实事求是地讲, 北京的承载力已经到了极限了。2011年, 北京市常住人口2019万, 加上流动人口240万, 已经达到2300多万。现在, 据我看到的一些资料, 北京市没有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在七八百万, 现在常住人口2300万左右, 实际人口在3000万左右。在这么大的一个小面积里, 有3000万左右的人在活动, 能不出现各种城市病吗?环境污染是肯定的。
记者:能否举个实例?
魏玉瑞:以机动车为例。北京注册车辆550万辆, 加上外地来京车辆大约600万辆。这600万辆车即使一天只消耗1升油, 那就是600万升。600万升油在北京烧掉, 空气不被污染才怪——即便油被处理得很干净, 也难免污染。这还不包括使用燃煤造成的排放污染。目前北京的城市病是前期没有很好地完成减排分解任务造成的。而这样的现实对我们的生态、生存环境构成严峻的考验。北京的城市病已经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
记者:能不能再简单介绍一下京津冀人口的密度情况?
魏玉瑞:京津冀地区, 尤其是京冀之间人口密度差异悬殊。根据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京津冀人口1.04亿, 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7.79%, 平均人口密度484人/平方公里, 这个数字是全国平均数的4倍。而北京和天津的人口密度分别是1195人/平方公里、1100人/平方公里。北京的人口密度是京津冀平均人口密度的2.5倍。而河北的人口密度只有383人/平方公里。北京是河北的3.12倍。以上数据源于2010年, 这几年北京的人口仍然在较快增加, 所以北京的人口密度也肯定在增加, 与河北相比差距更悬殊。
记者:目前, 北京方面提出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您觉得今后北京人口增长的态势会改变吗?
魏玉瑞:北京人口增长非常快, 这是因为北京吸纳人的能力非常强。为什么能吸纳人?道理很简单, 能在这里找到工作, 能够挣到钱, 可以在此养家糊口。反观河北——以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的香河和燕郊为例, 这些人为什么不到哪里就业呢?就是因为哪里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 很难挣到与在北京相同的薪水。河北的城市之所以规模小、实力弱, 是与河北依靠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分不开的。这种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 导致产出效率低、财政收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与之直接对应的是企业效益不很理想, 职工工资、福利不会那么高、那么好。也就是说, 河北的城市对人的吸纳能力不强, 北京吸纳人的能力仍然很强。因此, 短时间内这种情况很难改变。
记者:水是支持城市发展的基本资源之一。北京水资源的支撑力如何?
魏玉瑞: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匮 乏、污染严重。京津冀地区多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全国的1.2%。从密云水库的存水量可以对北京的缺水情况有个直观的了解。密云水库设计的存水量是38亿~42亿立方, 现在最多的时候也不足10亿立方——亏得太多了。由于缺水, 国家实行了南水北调, 现在大家正在讨论相关水价的问题。十年前, 有人预测, 水将比油贵, 当时我不信, 现在信了:小品牌的色拉油六元多一升, 而500毫升品牌瓶装水三四块钱是常有的事。水污染在这个区域也非常严重。也就是说, 水资源的承载力也真的已经难以承受了。
京津冀需要互相支撑
京津冀之间无论在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上, 还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都互相需要支撑。否则, 在大气治理、环境治理上, 北京方面、天津方面会是功半事倍;在产业转型上, 河北方面会感到巨大的转型成本压力, 很可能导致力不从心。
治理空气污染只有齐动手才能根治
记者:京津冀必须联手治理空气污染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魏玉瑞:其一, 京津冀是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地区。去年, 京津冀所在的城市, PM2.5、PM10浓度都超标, 部分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全国重度污染天数的40%。其中, 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前十个城市中, 河北占7个;北京达标率仅为48%, 重度及以上为16%。今年至今, 京津冀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但总的情况没有根本好转。所以, 京津冀三地每个地方都必须尽最大努力防治。
其二, 治霾必须控制排放量, 这一点对北京而言尤其重要。北京的空气污染之所以这么重, 跟排放量直接相关。我们知道, 形成雾霾, 有三要素, 一是排放量;二是平流层稳定;三是逆温层。平流层使空气不进行扰动, 逆温层往下压, 使之无法扩散。北京的地理位置不利于空气扩散:北京的北部、西部山区形成城市封闭空间。所以对于北京而言, 如果不严格控制排放量的话, 雾霾是没办法解决的。
其三, 雾霾的主要成分可以随风漂移。北京的雾霾中约1/3是河北方面随风漂移过来的。北京的霾也可以漂移到河北。天津的情况也是这样。因此, 京津冀治霾必须在努力做好本地区工作的同时, 进行联防联控, 否则治理成果肯定差强人意。
北京的发展离不开河北的支持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河北对北京发展的支持情况。
魏玉瑞:我简单谈一谈。首先, 北京需要河北的原料、原材料、劳动力和一些初级产品。北京建这么多高楼、修这么多路, 是需要建筑材料的。北京严格禁止开山挖石、采砂, 这就给政策相对宽松的河北“机会”了。像平谷与河北三河之间只隔一片树林, 三河那边的山被挖得千疮百孔、破破烂烂, 而平谷这边却是郁郁葱葱。还有, 北京需要河北保护水源地, 以保证北京的饮水安全。北京密云水库上游的潮河、白河都在河北, 北京需要河北保护潮河、白河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第三, 在北京北部和西部的河北地区建成了环北京生态屏障, 这条生态屏障为北京的生态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知道, 前几年的北京, 在四五月份风沙暴很严重, 现在有了这道屏障风沙暴基本控制了。河北在这方面作出的牺牲相当大。
京津应与河北共担经济转型、治理成本
记者:相对于京津, 河北治理大气、环境的担子更重, 产业转型的压力也非常大。对此, 作为近邻的京津该做点什么?
魏玉瑞:河北省到2017年要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吨标准箱平板玻璃, 将损失几百亿的财政收入和几千亿的GDP。京津在享受环境质量改善效益的同时, 要共担损失, 帮河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前些日子, 唐山为压减产能推倒钢铁高炉, 实际上这对当地人来说是特别大的冲击——他们到哪里去挣钱?靠什么养家糊口?京津的确应该与河北共担损失。
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要直面问题
“京津冀经济圈人口1.04亿, 面积12万平方公里。这个圈东边靠海, 西边靠山, 北连东北, 南边与山东接壤。因为这个圈幅员面积较大, 社会资源是其他两个三角 (长三角、珠三角) 所不具备的:有两个直辖市, 其中一个又是首都, 众多的国内外一流院校、众多的外事机构都在这个圈里。这个圈, 发展潜力比长三角、珠三角大。但是, 这个圈也面临不少难题。”魏玉瑞认为, 实现协同发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协同发展就要打破传统的一亩三分地观念, 实质是一场更难的改革。要把这项艰难的改革进行下去, 首先必须直面困难。
记者:您觉得实现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必须直接面对的是哪些问题?
魏玉瑞:一是, 京津冀各自为政现象特别严重, 缺乏权威统筹部门, 这是京津冀三地难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各自为政很难打破, 打破各自为政是更深刻的改革, 改革就是利益的分割, 就是把自己的权利让出去一部分。这个深刻的改革, 需要一个权威部门来统筹, 只靠京津冀三地政府沟通协调难以奏效。
记者:这种难于打破的各自为政在微观层面有体现吗?
魏玉瑞:有啊。我在党校学习期间, 与天津方面的同志调研京津协同发展问题, 天津方面的同志说, “我们看北京的同志就像看到老大哥似的, 你们绝对不会把我们放到一个同等的位置上, 你们就觉得我们是你们的小兄弟。”事实地位的不平等, 使融合很困难。我们和天津之间乘高铁只有29分钟的路程, 但我们互相来往并不是很多。另一个例证是北京最北边的延庆、怀柔、密云与河北接壤, 但这些地方都不太愿意与河北通婚:原因有两个, 河北过来的落户北京难, 另一个原因就是在骨子里觉得河北是外人。其实, 在山区, 两个村都挨着, 北京这边的比河北那边的也强不了多少, 但从骨子里就认为他们是外地的。这其实是政府各自为政造成的后果。
二是区域一体化效率低, 缺乏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体系、金融体系不能一体化。这方面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
三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别明显, 导致产业对接难度大, 基本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
记者:请把三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展开一点说。
魏玉瑞:好。从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两方面说。先说GDP。2013年北京GDP为1.9万亿, 比2012年增长7.7%, 这个增速在全国是倒数的, 人均9万多。天津GDP为1.4万亿, 增长12.5%。天津的增长速度比北京快得多, 因为它有一个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增长特别快。河北省GDP为2.8万亿, 增速是8.2%, 人均是3.8万。这就比北京、天津低得多。表现在可支配财政方面河北与北京、天津都差得更多。为什么北京的各项民生政策优于河北呢?就是因为北京可支配财力多得多。从产业结构看, 河北与京津差别也非常明显。北京服务业、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占比较高, 其中, 三产占76.9%, 在全国稳居第一, 一产占0.8%;天津三产48.1%, 一产1.3%;河北三产35.5%, 一产12.4%。而全国三产占比是46.1%, 一产均值是10%。这说明, 河北三产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值, 相对落后;而它的一产高于全国平均值, 说明它以一产为主, 在三产低于平均值的情况下, 说明河北的经济发展仍然以农业、加工业为主。这显然与京津有很大的差距。
四是竞合关系不清, 产业重叠现象严重, 特别是京津两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 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特别严重。
五是生态环境状况严峻。如何确保企业在生产中实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 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对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是缺乏区域性的交通体系, 道路网存在问题。京津冀现存路网中, 河北与京津之间有18条断头路和24条瓶颈路。断头路就是没有接通的路, 瓶颈路是指路虽然已接通, 但河北境内的比京津境内的部分相比, 路况差、路面窄、各种设施差。据我了解, 河北省内各地断头路有1.13万公里。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断头路和瓶颈路?
魏玉瑞:关键还是在于财政的差别。道路建设资金通常来自政府公共财政, 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财政情况:京津方面相对宽裕, 而河北就显得捉襟见肘。断头路难修, 就难在政府间难于达成共识, 道路建设规划等政府间也都缺乏统筹。政府拿不出钱、拿不足钱, 那就必定会出现断头路、瓶颈路。
记者:除上述之外, 还有其他问题吗?
魏玉瑞:其他的问题包括, 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各个次要区域也都相对独立, 内部缺乏密切的经济联系。在这个区域中, 市场调节力量也比较弱。
协同一体化发展一定要确保政策、项目落地
“要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就必须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7点要求, 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融合。”魏玉瑞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一体化的思路和推进方法。
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记者:您建议要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 目的何在?
魏玉瑞:为了使区域产业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空气环境治理的成效。有了区域一体化的整体产业布局, 就可以从环境保护、产业化程度和效率3个维度分层次、分阶段实现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 找到产业转型中的更好的平衡点。值得强调的是, 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必须有顶层设计, 有与之相称的机构抓落实, 像目前这样光靠三地政府各部门来推动, 效果难免会打折扣。
记者:在一体化中如何推进三地污染防治?
魏玉瑞:要建立污染防治一体化协作机制。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初衷是破解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因此, 必须建立污染防治一体化协作机制。
记者:防治三地治污要注意、避免哪些问题?
魏玉瑞:区域污染的防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 要从外病内调达到标本兼治, 避免出现污染大迁徙, 着重要做好落实、实施工作。
区域内政策协调一致是当务之急
记者:您认为区域内政策协调一致是京津冀都市圈加强合作的当务之急。具体说, 应该怎么做呢?
魏玉瑞:具体讲就是要淡化行政区划的关系, 强化经济联系;根据发展需要对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制定出战略性规划方案, 从而建立起京津冀经济圈经济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区域项目合作实施保障体制并制定相关制度。
记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魏玉瑞:任何一项方案、规划、战略要想实施, 没有推动是不行的, 推动依靠制度, 有了制度后, 像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这样的国家发展战略还需要有联席会议, 通过联席会议实施推动, 保证战略的具体项目往下落实。在这个过程中, 一定要明确实施主体、实施办法、实施条件, 要确保战略框架下的项目落地。否则, 大家都务虚, 不能确保项目落地, 那一切都等于白说。
记者: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相悖的,虽然带动了经济一定时间的高速发展,但同时带来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生态问题凸显以及就业问题突出等社会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障碍。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在我国,节能工作一直受到重视,而且节能与环保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有时也会强调是“节能环保产业”,学术上或称为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生态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因此,生态产业实质上是生态工程在各产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等生态产业体系。
从我国发展实践来看,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具体而言,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六大领域。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及消费国,经济正处于以资源密集开采和快速消耗为特征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在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需要重视环保产品的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更需要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或者说是作为一个基本技术融入到经济生产部门的具体生产过程中,也就是包括各项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环保产业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具有渗透作用,是对各个产业的环节进行技术改造的一个主要影响因子,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其重要性就在于它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和辐射作用。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相对小国,能耗大国和污染大国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迫切地需要进行节能减排、迫切地需要进行降耗治污。要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非常迅猛。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创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其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就业人数达1800万人。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保持年均 17%的增长速度,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超过1.1万亿元。目前,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年增长速度约达25%,已形成门类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新兴产业.为我国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然而,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环保产业、相对于我国现实治污减排的任务要求、相对于一个成熟产业发展所需具备的条件和机制来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各种障碍因素。具体表现为:
首先,从国际看,我国的环保产业才刚起步,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受制于国内的条件和国际市场分工。从我国环保产品贸易状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环保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没有逆转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环保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又缺乏差异性,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我国的环保产业在国际市场和经济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非常有限,因此在发展方面也面临着种种掣肘。据统计,我国一些新兴产业的投资外资、中外合资和中外联合的投资占到了48.8%,本土的虽然在投资比例上占到51.2%,但由于在环保技术上的低位和管理上的落差,我国环保产业在控制权和话语权方面还比较弱势,远远没有自主发言的程度。
其次,从国内看,我国环保产业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首先,我国的环保产业还在起步阶段,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其次是环保产品结构不合理,环保产品在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化程度不大,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常规产品相对过剩,一些急需的污染治理设备又严重短缺。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环保产业往往重产品生产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如环保技术开发、环保咨询服务、环保运营服务等方面相对薄弱:第四,产业布局不合理。沿海、沿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环保产业较发达,但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较慢,有些地区甚至是零,环保企业这种小型、分散的局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第五,技术水平落后。环保设备的技术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20年,整体实力相当薄弱。第六,投入不足,人才缺乏。20世纪90年代,整个行业从事产品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不足行业职工总数的0.5% ,用于产品开发的经费不到产品销售收入的0.6%。这些问题必然造成产业综合供应能力、供给水平相对较低,与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第三,从发展环境和条件看,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还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激励机制。首先,我国的环保产业至今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而是分别隶属于机械,化工、能源等众多部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体系,产业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其次,政府激励环保产业市场成长发育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缺乏吸引人才、技术、资本投入的市场氛围,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显示出来。第三,环保产业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我国的环境政策一直比较注重政府管制的作用,各种具体政策措施及其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大部分由政府直接操作,政府担当了过多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了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环保事权不清、过多依赖政府的环保机制,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难以形成。最后是环保技术和科研力量不足。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举措
【(范)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荐阅读:
环保与发展之间的关系10-22
环保与经济发展实例09-06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09-11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09-29
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10-09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07-1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06-29
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解读06-04
环保搅拌站的发展前景05-28
环保局优化发展环境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