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精选9篇)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

大力发展教育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训练技能、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等教育活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教育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教育使得劳动者具备必要的生产技能,并且在生产活动中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现代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性劳动力转变成专门劳动者,把较低水平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劳动者,把一种形态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劳动者,将单维度劳动者改变成多维度劳动者。

(二)从教育的生产与消费功能上看,教育表现为明日的经济

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看,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从教育经济效果来看,教育是有限的消费,又是 “扩大”了的生产,从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来看,教育表现为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三)作为商品市场的一部分,教育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纯粹的商业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品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它任何商品生产部分一样,都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资源分配的多寡,劳动力需求结构,师资状况;教育需求的来源有个人、企业、国家。

从上世纪开始,人们就开始在教育身上寻求富国强民之路。各国纷纷发展教育,对教育进行重点投资。日本、美国等国首先大胆并成功地采取了投资教育的措施。之后,众多发展中国家也走上了这条道路。当然,事实也证明,教育远非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

教育的本质:

1. 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

《反思教育》(下面简称报告)面对世界新的挑战,提出教育应负的责任和教育的变革,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总的精神如报告导言中说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报告提出未来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报告强调经济发展必须遵从环境管理的指导,必须服从人们对于和平、包容与社会正义的关注。报告认为,人文主义方法可以让教育辩论超越经济发展中的功利主义作用,应对全球学习格局的变化。

教育和学习要超越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要将通常受到歧视的那些人包容进来,包括妇女和女童、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年人以及受冲突影响国家的民众。这将要求采用开发和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法。由此,报告提出,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

2. 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

关于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解,报告在最后一章作了详细的解释。我认为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是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报告强调教育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公正、平等,使人们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报告提出:“根据当前形势重新审视教育权”。指出:“国际发展讨论常常会将教育作为一项人权和一项公益事业。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并且有助于实现其他各项人权”。这意味着国家要确保尊重、落实和保护受教育权,除了提供教育之外,还必须成为受教育权的担保人。报告批判了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报告认为,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报告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在多样化世界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是强调教育的共同利益。报告认为,“共同利益”可以定义为:“人类在本质上共享并且互相交流的各种善意,例如价值观、公民美德和正义感。”报告认为,共同利益的概念超越了个人主义的社会经济理论。共同利益不是个人受益,而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的事业。在界定什么是共同利益时,强调参与过程,知识必然成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指出,“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这意味着知识的创造、控制、获取、习得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报告批评了教育私有化,并为知识的私有化趋势担忧。报告说:“教育是社会平等链条上的第一环,不应将教育出让给市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国家要确保教育权的落实。

三是强调多样性、多元化。报告认为,共同利益的含义必须根据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关于幸福和共同生活的多种概念来界定。共同利益有多种文化的解读。因此,在尊重基本权利的同时要承认并培养关于环境、世界观和知识体系的多样性。教育作为共同利益应该具有包容性。因此,必须探索主流知识模式之外的其他各种知识体系,承认并妥善安处其他知识体系,而不是将其放在劣势地位。这里指的是各种社会、民族,特别是弱势群族的文化知识体系。

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过去人们总是用工具理论来解释教育。教育要不是作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工具,要不就是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缺乏对教育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缺乏教育对人的本体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的确离不开政治和经济并要为它们服务。但教育更是人的权利,同时只有人个体得到发展,才能为政治经济服务。

3. 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

报告认为,面临当前的社会挑战,学习方式需要改变,要重新定义学习的概念。学习可以理解为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学习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学习是由环境决定的多方面的现实存在。报告批评当前国际教育讨论张口闭口谈学习,但“主要关注的是教育过程的结果,而往往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关注结果,主要是指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面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教育要帮助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同时,报告认为,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需要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

过去,把教育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都是制度化的。但是人的许多学习是非正式的。“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并非有意为之。这种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所以要重视非正式学习。

当今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消息和知识的途径、交流方式。报告认为,数字技术为表达自由创造了更多机会,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个人信息涉及隐私和安全等重要问题。需要用法律和其他保障措施来防止数字技术的误用。“在这个新的网络世界里,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新一代‘数字国民’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应对现有数字技术乃至今后更新技术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4. 学校教育和教师不会消亡

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学校和教师起什么作用?会不会消亡?报告的回答是否定的。报告提到,现在有些人认为,由于电子学习、移动学习和其他数字技术提供了大量学习机会,学校教育没有前途。但是报告认为,正如富尔报告和德洛尔报告中说的,虽然知识的来源改变了,人们与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改变了,但正规教育系统变化缓慢。因此,报告认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削弱。学校教育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是社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这一段话,既说明学校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又说明当代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不是个人埋头读书,需要与同伴和老师共同学习。

当然,数字化、互联网大大拓宽了学习空间,给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带来挑战。报告介绍了慕课(MOOC)和移动学习的方式和特点,但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生。

1.利率对经济的影响论文

2.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3.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4.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与投资的影响

5.创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6.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7.教育受知识经济的影响

8.谈论地方文献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9.关于印度CFO对经济前景最乐观相关信息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2

关键词:网络教育,传统教育,终身教育

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 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 传递数字化内容, 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随着网络发展, 学校将突破明显的校园界限, 向无形的方向发展。对于学习者来说, 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 不受时空限制, 也不受年龄、职业和条件限制, 社会成员将能获得更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在主动的、开放的、交互式的学习中, 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学习方式。

一、网络教育广泛应用于教育的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网络的教育应用获得了很大发展。将网络运用到教学领域,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起步。80年代后期,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的实验。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是克服教学资源不足、普及全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实现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一些发达国家在网络教育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有些系统取得了很大成功, 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并形成了正规远程教学手段。例如美国国家科研教育网、苹果全球教育网、卢森堡RESTENANetwork、瑞士CIP网等。

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教育应用已提高到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教育部对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行归口管理, 负责制定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 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行短期国家支持, 长期自立运营的发展策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水平。基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国网络教育发展迅猛, 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开通, 中国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的启动, 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的兴建, 华东师范大学与荷兰合作的AT&T远程教育项目,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的跨国博士课堂, 我国第一所网上大学等, 这些都展示了我国网络教学的起步和发展前景。

二、网络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与挑战

1. 教育投资的重心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转变

传统教育表现为教育的决定因素是对物质资源的控制。如教育过程中需要校舍、桌椅、书籍、粉笔等维持运转, 因而教育越发展, 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就越多。但是在网络时代, 信息将取代自然资源, 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其原因在于信息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

(1) 资源的可重复性。物品一经使用即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损耗, 而信息可无数次的使用, 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 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2) 信息内容的多样性。教育传播媒体已不再仅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单一文字, 还有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和虚拟现实学习环境等等。

(3) 时间、空间无界限。信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享用。

(4) 均等、公平性。不会由于自然原因、地理位置或人为的社会原因, 如行业、金钱、权利等原因, 使信息资源过剩或分配不足。

2. 网络教育使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转变

教师在传统教育中, 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 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领导者, 在网络教育中, 师生是双向互动的, 教师的地位与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变成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传授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这样就由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的领导者, 变成组织者、指导者,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网络学习中, 教师同样也是一个学习者, 要不断发掘新教育资源, 更新自己的知识, 增强获取、分析知识的能力。能够用网络等快捷方法获取有效的, 大量的信息, 并且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 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有关设备, 以便取得上课最优效果。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时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并且勇于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有效的创新。

3. 从学生学习的兴趣着手, 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 把同一年龄段学生组织在一起分成学校、年级、班级, 使用同样的规章制度, 学着一样科目, 写着同样作业, 做着同样的题, 参考着同样的答案甚至穿着同样的校服, 这种教育简直就像工业化社会产品生产一样的标准化过程, 对学生的要求是统一的标准, 限制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 网络的学习活动, 不再是单纯的通过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群体化活动完成, 而是建立在网络上的网络交际, 这极大地扩展了交往的范围。并且这种无限的交往并不需要统一的时间, 统一的地点, 统一的标准来限定。这就充分地利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自己的作息时间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从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并且学生选择学习的科目由学生独立完成, 因而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彰显。不仅如此, 在网络学习中以知识为老师, 老师亦学生, 学生亦老师, 同时也体现了网络教育中教育学的民主性。

4. 时间个性化与空间自主性

在传统的教育中, 学生是在固定的时间, 地点, 甚至固定的教师等条件下来完成学业的。网络信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授不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学生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时间内设置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师生何时上网可依个人特征来安排, 学生不再有统一的入学时间与毕业时间, 不再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上下课时间, 即使在家或者出门在外只要想学习, 有网络就可以。因此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充分利用时间来完成自己的计划有很大帮助。

三、网络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发展

1. 消息的及时性

网络上的消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能及时满足人们对新知识的需求, 及时的充实、提高自己, 以适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社会, 做到与时俱进。

2. 学习者构成复杂性

终身教育的无选择性是指在网络时代下, 接受教育的人为所有人, 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 只要想学习都可以来提高自己。当今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 而要学会生存就必须进行学习, 随时充实自己, 适应社会。

3. 形式多样性

终身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等。终生教育扩大了教育年限与教学形式, 扩大了学习的对象与活动, 对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 自主选择性

由于每位学员的认知结构各有不同, 学习习惯也因人而异。网络时代下终身教育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可由自己决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样学生由传统意义的接收者变成了信息搜集、选择者,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我们应正确对待

1. 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是关键, 要怀着一颗求知上进的心去对待网络, 使用网络。

2. 增加网络学习资源的情境性, 趣味性

游戏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的情境性、趣味性等原因。学习自古来讲都是乏味的, 若增加学习资源的情境性、趣味性则会将学习者引入情境中, 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 易于理解与接受。

3. 在自己的社交圈内营造良好的气氛

许多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人, 大多都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而找不到真实的自我, 从而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在自己的社交圈内营造良好的氛围使自己在失意彷徨中有个心灵的归宿。有一群支持你鼓励你的朋友去努力, 这样生活才会有目标, 不会因此沉迷于不良网络信息或游戏中。应该让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的工具, 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2]刘俊强.现代教育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7.

兵团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3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具体的说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基本保障,它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应当适应经济发展;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门的人才,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应当依靠教育。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对中国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其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紧紧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开展。

兵团经济发展现状

兵团现有14个师全部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的14个地、州、市境内,并形成了点状布局、带状布局的“三带两区”经济格局。兵团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内部出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整体经济水平优于南疆经济带和边境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农业已逐步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工业形成了农牧机械、食品饮料、服装纺织、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和氯碱化工生产等六大支柱产业和一批龙头企业。兵团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比重较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从各师的发展阶段来看,八师、建工师的工业化水平最好,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处于南疆三地州的十四师、三师和边境经济带的九师、十师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其他师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

兵团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兵团职业教育目前共有各类职业院校24所(不含本科院校所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普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1所,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中等职业学校23所,天山北坡经济带14所,南疆经济带4所,边境经济带5所;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属于公办性质,民办性质的只有两所。办学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全部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南疆和边境师的职业院校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约,所开专业较少,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办学基础和师资条件较弱。

职业教育服务兵团经济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兵团党委、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首先,立足兵团,确立科学合理的适应兵团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短期培训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南疆经济带和边境经济带,应根据当地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重视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次,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机制,激励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入合作。近几年,新疆兵团一些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尝试和企业进行合作,但多数是低层次、松散的、短期的合作。国家要积极的进行宏观调控,兵团党委、政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和调整学校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利益机制,满足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对实际效益的追求,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元化办学模式,切实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建设。由于兵团特殊体制和特殊区域布局,导致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尤其需要借助职业教育集团化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虽然兵团根据发展需要,将各师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职业院校进行了实质性的合并,但就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整体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鼓励兵团职业院校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快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升专制度,努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大力发展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发挥好职业教育引领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升级。

随着兵团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变化,职业院校要不断调整和新增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举办、参与各级各类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同时,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师资、实验设备等资源优势,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扶持工作,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技术革新、工艺改造,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促进兵团经济的发展。

职业院校要在技术上引领兵团企业发展的方向,要围绕所设专业兴办产业,并努力使所办产业成为地方行业的龙头,引领兵团产业的发展。

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升服务兵团经济的能力。

要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动手能力强、科研能力强、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扩大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的比例,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下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职业院校要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基地、企业产品研发基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

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篇4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中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与实验证明音乐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从小接受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其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培养,精神专注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汉斯·昆特·巴斯蒂安博士提出——“音乐使人聪敏”!(1)学习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儿童的智力和品德得到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音乐最能够展示孩子的天性,并且也会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在论述中提出了有关提高智力的音乐教育手段。21世纪的人类处于世界性竞争和激变的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激增……,对人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更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变革和走向。人们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智力无疑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而音乐在智力开发、陶冶情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努力探索和改进有助于提高幼儿智力的音乐教育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发幼儿智力潜能。关于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关系等问题,国外的研究与实验比较多。例如:德国的汉斯·昆特·巴斯蒂安博士以《音乐和它的作用》为题的一项长期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来说明“音乐使人聪敏,音乐可以增强人的社交能力,音乐使人具有创造性,音乐使人更自信”等;(2)日本的铃木先生通过长期音乐教学得出的结论——“超常才能儿童是能够在7岁之前显示出来的”。(3)国内在这方面的探讨,除借鉴和引用国外有关的理论观点外,还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例如:我国的李晋媛教授从五十年代至今一直研究音乐技术理论和幼儿教育理论,长期深入幼儿园从而找出儿童音乐教育与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实验证明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是促进音乐艺术素质发展的最佳期,是音乐启蒙教育的最佳期。童年时期形成的“童子功”,无论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还是艺术素养方面的都将使人终身受益。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曹理教授通过问卷的调查与测试得出——“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儿童学习音乐,不论是学习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音乐表演和创作,对孩子的浅能、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有帮助”。(4)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提出“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地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5)为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音乐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证明,手指的精密运动,会成为儿童智能发达的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并不发达,但现在许多家长都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智力教育,从小让孩子学习音乐,挖掘孩子的各种潜能。我相信早期音乐教育是有益无害的,每一个孩子或每一个人都是有能力的,只要通过不断地训练,一定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同时采用文献分析和干预方法。所使用的主要测量工具是瑞文测验。被试者为呼和浩特市两所小学的84名学生。瑞文测试既可团体施测,也可作为个别测验。施测很简单,为每个被试者发一本题册和一张答卷纸即可。测验时,只须主试者用例题作一下示范被试者就能明白测验规则,接着被试者会自己进行下去。测验结果须先计算出原始分数,然后按常模资料确定被试者的智力等级,一般以百分位常模式表示。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为: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高于未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主要结论是:音乐教育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具有明显作用。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篇5

关键词:混龄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

动物学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生物以群体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无论哪个生物类种都是在与不同年龄同类的交往与活动中成长与发展起来的。人类作为生物界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动物,也是群体生活在一起的。好群是人的一种先天本能,孩子渴望与同伴在一起也是本能,是先天存在的。然而,在我国,独特的国情和生育政策带来了同伴群体缺失的问题。于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特有的问题。马卡连柯指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①研究也表明,由于多种因素,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交往的缺失,进而导致一些明显的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如任性、依赖性强、胆小、自私及孤僻等。

如今,我国幼儿园的编班形式一直是严格地以年龄为依据的,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是相一致的。②尽管同龄班级中的孩子也是在一起的,也是集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孩子与同伴和同伴群体交往的需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同伴群体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但与自然同伴群体相比,同龄的混合显得过于单薄、牵强,同伴群体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2000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主席、国际知名幼儿教育家柯蒂斯女士访问中国时,就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教育提出建议:如果能够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合在一起开展活动,孩子们就能够互相帮助,使孩子在情感上和社会交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因此,在国内很多幼儿园中开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幼儿园中进行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混龄编班或者让不同年龄幼儿在一起,开展一些混龄活动。

一、混龄教育概述

所谓混龄教育,是指的是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混龄群体教育相对于单一的同龄群体教育而言,增加了群体互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幼儿在与其他不同年龄的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其角色、位置、心理体验、沟通方式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从而给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挑战。

现代教育主张民主和平等,强调群体和合作,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总趋势。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成为改革的核心目标。混龄编班教育作为教育机构的一种组织形式,蕴涵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二、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社会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组成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与他人进行着这样那样的交往。交往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属于人的天性,即交往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基本需要。“就人的社会群体来说,人成长的自然生态就是‘大小长幼’之间的相处。”③因此,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交往的对象肯定不局限于处于同一年龄的人,个体在由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构成的社会关系中才可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这是人的发展,甚至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必需。幼儿也是如此。

1、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社会认知是社会行为的基础,它是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它以人和人的活动为对象,是对人和人行为的认知,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证明,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了解别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会出现许多阻碍沟通交流的行为。而混龄群体教育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在同一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从而获得不同的角色意识。一方面年幼幼儿有强烈的与年长同伴交往的愿望,他们对年长同伴的观点、意愿、情感表现的非常敏感,他们能听从年长幼儿在交往过程对交往情景及规则的认识与判断;另一方面年长幼儿也很希望能与年幼同伴交往,因为他们可以在心理上得到强烈的“成人感”,满足自己被人肯定、被人承认的愿望,他们喜欢同伴的赞扬和追随。因此,在混龄同伴群体中,双方都能从积极快乐的角度认识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探究积极有效的交往方式。混龄群体教育中的这些潜在的因素都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小小的只属于他们的社会,让幼儿能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某些问题,这些都为他们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供了契机。

2、混龄教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技能发展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帮助、合作、分享、谦让、对他人负责及良好的角色扮演等行为。研究表明,由于幼儿心理具有由被动向主动发展的特点,使得其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发展是一个熏陶、感染与模仿学习的过程。“儿童约有60%的亲社会性行为是来自同伴。”④因此,混龄同伴群体作为其生活的一个特定的环境,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现提供了更有利的机会。因此,一些研究者指出:在一个有机会和被希望去帮助、照顾年幼儿童的文化环境里,孩子的亲社会性行为更容易获得发展和提高。

具体地讲,混龄编班教育首先能有效促进幼儿合作、分享、助人、谦让等行为的发展。幼儿异龄同伴群体间,由于天然的年龄差异,年幼儿童更容易诱发年长儿童的友好意向。年长儿童在指导、帮助年幼同伴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他们帮助了别人,既得到年幼儿童的认同、羡慕和崇拜,又得到成人的赞扬和鼓励,这样会更加强化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而年幼幼儿在与年长同伴一起游戏与生活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得到了照顾和帮助,减少竞争压力给心理形成的冲击等。

其次,混龄编班教育还有利于幼儿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社会犹如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会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自我的选择,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还不具有真正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而幼儿的混龄同伴群体如同社会的雏形,幼儿彼此之间如“兄弟姐妹”一样共同生活着,这无形间便扩大了幼儿的接触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角色体验的机会,使其角色承担能力和角色定位能力得以更好地发展。

3、混龄教育对幼儿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

情感能力是指个体对情感进行体验、交流和调控的能力。人类社会学表明,智力和情感是人特有的两项能力。而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和发展的,它是社会个体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与其它社会个体或团体的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相应地,社会个体对情感体验、交流与调控的能力也是在交流中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现代社会,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社会带给人们的冲击性也更强烈,这就使得情感能力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混龄群体相对于单一的同龄群体而言,增加了群体互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他们在交往中的角色、位置、心理体验、沟通方式的变化,使他们不得不不断地适应和接受角色的变化,这就给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挑战。因此,混龄群体之间的交往与幼儿情感能力之间存在固有的、内在的契合性,它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的、与现实社会相似的但又与幼儿的承担能力相匹配的小型“社会环境”,为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首先,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情感体验的机会,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情感体验是其它感情能力的基础,人的心灵只有具备了感受各种情感的能力,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情感,其它的情感能力才有行为的对象。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机会是十分重要的。在混龄群体交往中,幼儿除了能感受到自由的交往氛围外,较同龄群体交往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的机会,如年幼幼儿对年长幼儿的尊重、敬畏、钦佩、嫉妒;年长幼儿对年幼幼儿的关怀、爱护、轻视等。这些复杂的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更大的冲击,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6

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中国金融体系也不能幸免,对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回避,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人们的就业特别是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企业用人需求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停产、歇业,给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三是部分对外依存度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减速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四是大批的农民工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返回原居住地与高职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趋于严峻

经济危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篇7

自教育产生以来, 就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教育对改革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发展起到明显的作用;而发展经济则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更先进的教育设备和器材。教育的产生相应伴随着教育技术的产生, 在古代人类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代, 人们就学会打结计数, 更漏计时等等, 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 而发展到近现代时期, 教育得到极力改革, 使得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完成了历史性的一次改革蜕变。再发展到后来图片、幻灯、影像等现代教育技术陆续进入教育领域, 对传统教育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促使人们对现代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给予高度重视。所谓现代教育, 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然而, 社会经济只要还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就都存在经济周期, 都会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 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 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 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 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 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2 经济危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2008以来的这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全世界各行各业广受波及,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教育的发展受两类规律的支配:一是教育本身的规律;二是教育之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市场的规律。在社会转型期间, 这种外部规律的决定力量常常比教育自身规律的支配力量强大。

收入水平的降低和就业岗位的减少是历次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当前这场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危机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使人们对投资消费均失去信心, 首先会使得家庭支付学费的能力降低;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必需的网络、计算机等软硬件的投入也受到了抑制。这是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弊端, 但全球经济危机让高科技产品 (尤其是电子产品) 价钱更为低廉, 若用“主动型危机”的价值衡量, 这正是更利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用更少的资金付出获得更多的现代教育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在危机中采取此项措施, 能够在拉动需求推动投资的同时, 对教育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换代。据世界电子业界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的统计显示, 中国的电脑产量占据了全球的一半, 即全球每两台电脑就有一台是中国生产的, 但其中大部分出口境外, 国内市场消化较少。我国现代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相比国外还远远不够由此可见一斑。当今所处的经济危机时代正是机遇中寻求发展的大好时机。

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不景气, 就业压力和工作形势更加严峻, 提高全民知识文化素质,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正是顺势而为。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程度的增强,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面对严峻地就业压力, 一方面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延缓了各级毕业生的就业, 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并且能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减少使得人们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降低, 在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待遇的情况下, 人们就会选择继续接受教育以获取技能和推迟就业时间。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 在校生选择继续深造, 为未来经济回暖后更好的工作就业做准备;而已经工作的毕业生们选择重回校园则是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 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以便能更好发挥作用, 回报社会。

从这两个方面可以推断出经济危机对现代教育两个完全相反的影响, 至少在短期内, 经济的衰退不会对现代教育的规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并且有资料显示经济危机形势下快速消费、医疗器械、水电煤、教育、电信、国家投资建设等6个行业是被评价为“近期情况还比较好”的景气行业, 其中就包括了教育业,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以上结论。

3 经济危机是发展现代教育的大好时机

教育行业成为经济危机中少有的“景气”行业, 经济危机到来的同时也是发展现代教育的大好时机。虽然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业等属于不景气行业, 但教育行业不属于新兴行业, 而是传统强势行业,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波动较小。如何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发展好现代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在经济危机时期,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所需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等设施不失为上策。虽然教育的投入不会在短期有明显的经济表现, 但在未来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教育是中国最短的一块木板”, 从木桶原理上讲这限制了中国整体的发展。而克林顿被誉为教育总统, 在职期间对于教育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 曾以总统的名义号召全国进行从人人享有教育向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迈进的国家教育行动, 提出“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入我们的学校, 到2000年为止, 所有教室和图书馆都要连接到网络。”我国强调科技兴国, 教育为本,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政府制订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教育业, 尤其是对信息技术依赖度较大的现代教育, 也包括在该计划中, 因此, 完全可以借此机会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奋起直追。

总之, 经济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并非坏事, 一方面经济危机抑制了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 让我们意识到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不是漫无规律, 它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阻力, 在信息化膨胀的今天为我们冷静的思考提供了空间, 能更全面的思索未来之路;另一方面在危机当中应该总结自己的弊端, 勇于创新, 顺势而起, 积极寻求发展, 不要墨守成规。从长远看, 利用政策及时调整教育的定位、教学方法、监管策略等, 对保证现代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应在集思广益努力更好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 也要戒骄戒躁, 保持清醒的头脑, 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现代教育事业。

摘要: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至今仍然余波未平。全世界各行各业广受波及,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经济危机中, 顺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利用政策及时调整教育的定位、教学方法等, 对保证现代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危机,现代教育,经济刺激计划

参考文献

[1]萨缪尔逊, 等.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6.

[2]孔祥林, 等.现代教育技术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谈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篇8

一、他人代管教育现象

在我们的周围往往有这样的一部分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会闯入误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孩子到了幼儿园,全权交给老师,“教育”便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孩子在园的情况不闻不问,甚至有些家园的亲子活动、联谊会、家长会也以“工作忙,走不开”等百般推脱,漠不关心,懒得参加,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家长只顾着工作、做生意,很少、甚至不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家长甚至以幼儿园教育、保姆等来代替自己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认为自己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为他创设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教育中父母为孩子营造的亲子氛围——“和谐、亲密、平等”。这种氛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特别是如我们班有许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平时工作挺忙的,就专门雇佣保姆接送孩子上学、代开家长会。有的孩子入学多年,父母竟一次也没有亲自接送过,缺乏与幼儿园面对面的沟通机会。

二、“负能量”的教育现状

家长不重视孩子教育环境的营造,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就是,严重缺乏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让孩子身处在一个充满消极作用、“负能量”的环境中。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父母沉溺于网络游戏、电子产品以及不规律的夜生活,以及现在节节攀升的离婚率,家庭中充斥着争吵、怒骂、更有甚者当着孩子的面发生肢体冲突等,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对幼儿园的作息制度随心所欲。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家里是开小卖部的孩子,经常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后或午餐时间来园,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有什么突发事件或者健康问题,原因是父母每天忙到深夜十一、二点,孩子一人不敢睡,父母就让孩子玩到小卖部关门打烊才睡觉,早上又不能按时起床,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家长每次来接送孩子,也经常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睡眼惺忪,孩子的卫生状况也很差,且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家长都因店里忙,没时间来参加活动。如此的敷衍塞责影响了家园的沟通,更影响了家园教育的配合,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以家长的生活方式、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急于求成的教育现状

再者,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家长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大专、大学,还有硕士,但在幼儿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等方面,却了解得甚少,有的甚至是空白。他们让孩子过早的进入“成人世界”,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孩子,有意无意的给孩子灌输了许多思维方法、语言及行为。使孩子过早的失去童贞。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背唐诗、学英语、练书法、拉小提琴……所以,不懂得幼儿心理学的人,很难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显著的成效,那些比较“聪明”的家长,往往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他们的合理需求,适时的给予帮助和引导,他们不仅是家庭教育中的好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童年生活的玩伴。

四、过于呵护的教育现状

说到家庭教育,我们不可避免的会谈到家庭结构,现在的家庭结构多半是“421”阵式,即四个祖辈,两个父母,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结构有利也有弊。良好丰富的人际关系、充裕的经济条件,使孩子在物质上享受到最好的待遇,家长和老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何况现在都是“独苗”,是全家的“中心”“焦点”。另外,家长过于的呵护,致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任性霸道、不讲道

理的习惯,家长无原则的娇惯和迁就,使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强化。这种中心式的家庭结构使孩子缺少了受挫折的机会,减弱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所以有人会说“中国孩子的能力比外国孩子的能力差。”

五、专制型的教育现状

有些家长能够认识到“中心式”结构对孩子的不利,于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专制式”,永远以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过于苛刻,特别是孩子做出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时,不是打就是骂。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帮助你控制局面,同时会使孩子受到惊吓,这时家长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理智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家长不可能永远是对的,孩子不可能永远是错的,我们要树立起孩子的自尊、自信,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有些片面,有时甚至是稚嫩可笑的,但家长都应认真的面对。有时家长在孩子面前做错事情,同样要勇于承认并且改正,不要觉得自己是父母而羞于面对,这比你事后给孩子讲十个故事来进行教育还有效。

人们都爱把孩子比作白纸,每一个孩子就象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画纸,身为教师和父母的我们,都有责任在这张白纸上添画色彩,使之生动丰富。画纸只有一张,所以我们在“落笔”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尽量不要失误,把“败笔”减低到最低限度。没有人不会犯错,所以身为家长,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自身的行为影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这是一本满足幼儿园教育、指导家长教育的重要文献。揭示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和一般规律,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和了解孩子,知道家庭中形成的早期经验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性格、行为、智力及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从而反思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树立合理的期望值,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幼儿园的教育接轨,达成教育共识,让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孩子终身的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9

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功能更加丰富和完善,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尤其是对社会和谐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完善教育体制,调控教育持续、适度、和谐地发展,促进教育发展同社会发展相和谐,避免人才过剩或不足状况的发生,使教育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功用,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富民强国、和谐中国的梦想.

作 者:陈京 张日 CHEN Jing ZHANG Ri  作者单位:陈京,CHEN Jing(办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张日,ZHANG Ri(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215006)

上一篇:摘抄友情的优美句段下一篇:十九大会议精神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