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精选8篇)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篇1

答:二者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规划的区别在于其所处的高度和层次不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宏观的整体的筹划,区域经济规划则是战略思想的细化和转向落实的阶段。

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是区域规划最基本的原则。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沿革、经济基础、文化习俗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自然条件和资源丰度的差异性,构成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生产要素、需求水平和产品价格等的差异性,同时也构成劳动地域分工的互补性,这是由劳动地域分工原理所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才能最充分地利用区域条件,发展各种产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兼顾全局原则。区域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区域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因此,规划中要以区域整体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一般与重点、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生活与生产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坚持全局原则,才有可能使各类规划与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始终如一地贯彻战略指导思想。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篇2

一、主导产业概述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其从量的方面看, 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 应是在整个国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 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资源、生产技术水平, 但选择正确合理的主导产业不仅可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还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实现国家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如何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本区域的基础和优势适时地进行主导产业的确定与培育,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青海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原则、内生增长强原则、产业关联强度大原则、需求弹性大原则、技术先进原则, 但是不同的区域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的, 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条件都是不同的, 所以每个区域在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时, 除了要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性原则以外, 有些区域在结合自身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要求会有一些特别突出的选择原则。青海省地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所以, 青海省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 尤其要特别突出的原则有以下两条。

(一) 发挥资源优势原则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 境内山脉高耸, 地形多样, 河流纵横, 湖泊棋布, 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属于资源型省份。青海省有丰富的水能、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畜牧业资源、盐湖资源、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 而且有些资源是青海省特有的资源, 所以青海省尤其要发挥特色资源优势, 以资源为依托确定和发展主导产业,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二) 满足生态承载力要求原则

青海省地处高原, 生态环境较脆弱, 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 青海省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艰巨任务, 对于其主导产业的选择, 除了要特别发挥资源优势原则以外, 还要特别考虑生态承载力问题, 对产业的发展要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生态型经济、循环经济。

三、青海省四大区域的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

地域分工理论是对区域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城镇密集区, 进行各种形式的地狱分工是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所以,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 适时确定区域主导产业 (群) , 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 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 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由于自然地理条件、资源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水平、民族文化观念等的差异, 按照地域分工理论和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将青海省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 即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地区, 下面就根据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来分析这四大区域的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 东部综合经济区

东部综合经济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区域, 是以西宁为中心, 这一区域是全省资源条件、基础条件、发展条件最好的经济区域, 所以根据东部综合经济区的自身条件选择的主导产业有: (1) 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该区域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 重点发展以牛羊肉、青稞、油菜籽、蚕豆精深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区域布局, 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规模经营, 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 发展新技术产业及特色工业, 可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 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化工等特色工业;依托省内其他地区的丰富资源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独有动植物资源, 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中藏药、高原绿色食品加工及其高新技术项目。 (3) 发展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符合生态立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 青海省东部核心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 有塔尔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互助北山森林公园等, 是优美的山地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特色民族文化集合区, 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潜力巨大。

(二) 柴达木新兴工业经济区

柴达木新兴工业经济区是青海的资源富集区, 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十分丰富, 相关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这些产业的发展是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 而且产业链条较短, 产品结构单一, 技术附加值低, 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 这样的发展模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是不利于其自身的长久持续发展的, 所以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的发展应该选择以提高科学技术含量和循环经济为目标来发展重工业。

(三) 环青海湖地区

环青海湖地区地处青海农牧结合部, 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铜、锡、石棉、铁等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和高原动植物资源, 是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 所以该区域选择的主导产业有: (1) 现代畜牧业。环湖地区有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 是全省第二大资源富集区, 所以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应该以现代畜牧业为主, 立足特色农牧业资源和农牧区交错结合的优势, 在现有的基础上集中发展现代高效农牧经济, 把畜牧业规模做大做强, 加速畜牧业由数量型、粗放型向效益型、集约型转变。 (2) 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水电、煤炭等能源工业的发展, 同时抓好铜、铁、石棉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 力争在现有开发规模的基础上, 积极做好铜、铁冶炼、石棉加工及下游铜、铁、石棉等矿产品加工产业链, 并以此拉动各相关产业的发展。 (3) 环湖地区拥有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和中藏药资源, 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和中藏药加工为主的特色轻工业, 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以优势产品长毛绒、牛羊肉和虫草、雪莲等中藏药材为主导, 积极培育地方品牌, 不断开发研制新的特色产品, 实现优势资源的就地加工转化,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推动区域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四) 青南生态经济区

青南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是我省的主要牧区之一, 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生态区, 有“中华水塔”之称, 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江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障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所以该区域要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来选择主导产业。 (1) 该区域是我省的主要牧区之一, 所以要把畜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 加快发展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优势产业, 坚持立草为业, 突出区域特色, 积极推动集约化经营, 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 (2) 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青南生态经济区具有“三江源”、昆仑山、可可西里等垄断性旅游资源, 所以以三江源头为重点, 可以形成源头探险漂流、世界屋脊探险旅游、草原观光、民族风情、昆仑山道教寻祖朝圣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 同时, 青南地区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传统浓郁独特, 实施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 使高原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通过有计划的开发, 发展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 成为青南生态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刘运, 余东华.科学发展观下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基准和约束条件[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1) .

[2]徐尚荣.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3) .

[3]朱鸣, 郭凤典, 阚雅晗.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J].经济论坛, 2005, (6) .

[4]姚士谋.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9.

[5]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2) .

区域活动开展的原则与建议 篇3

第一,随意型:只重形式,不重目标。盲目地投放材料,想到什么就投放什么,单纯追求数量,无计划性与系统性,缺乏目标意识。

第二,高控型:缺乏信任,严格管理。在材料投放、玩法介绍、评价交流等方面,均为教师单方面的预设与安排,没有考虑实际操作性,幼儿参与程度低,教师开放意识弱。

第三,放任型:放任自流,降低效率。教师给予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过分强调幼儿的自主,把区域活动时间变成自由活动时间,不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观察与指导,不能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一、区域活动开展的原则

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分层、自主的活动,如何让幼儿在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操作内容、操作方式和伙伴,并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操作?我们如何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应当遵循这些原则。

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重中之重,《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放在工作的首位。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安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环境设置等方面,我们都要检查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多维角度去思考,防患于未然,在不限制幼儿活动的前提下规避危险,鼓励幼儿在安全的状态下充分交互探索。

目标性原则

我们常说目标意识,思考在前,行动在后,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厘清思路。从大处着手,根据《纲要》、《指南》精神,幼儿年龄特点以及现有发展水平,确定总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并逐步细化,烂熟于心,这对于区域活动的实施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差异性原则

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学习特点与能力特征也各不相同,教师应认同幼儿的地域、年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认识到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性。全面考虑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

自主性原则

区域活动中坚持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活动伙伴,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注重萌发主动学习的愿望,真正达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引导幼儿主动获取经验。

探究性原则

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究空间与时间,放手让幼儿分析思考、自主探究,允许幼儿个性创意的设想与玩法,满足幼儿主动探究的愿望,关注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让幼儿的探究实实在在,从而获得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的体验。

二、区域活动开展的建议

如何让幼儿在丰富的活动内容、宽松的活动氛围中主动学习、积累经验、自我教育?怎样与物质材料发生作用,从而获得发展?这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营造自主、愉悦的区域活动环境,保障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学习

按照幼儿的年龄、教室的差异、季节的变化、幼儿兴趣点的转换,我们注重营造安全、温馨、丰富、有序的区域活动环境,多样化、多层次的材料投放既提供自主的活动场景,积累体验和感受,又能支持和引导幼儿个性化的表现,主动学习。师幼关系和谐、平等,自由度高的环境适宜幼儿操作探索发展。

2.把握科学、适宜的区域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累经验

《指南》中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教师在了解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目标铭记于心,并落实到行动。

为了达成区域活动目标,让幼儿积累更多直接有效的经验,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处理每一阶段的指导要点,发挥教育作用。幼儿面对不同难度,教师可巧妙借助图示、步骤示意图、儿歌等方法,帮助幼儿化解难点,体验成功。教师面对能力差异,可重视分层指导,如小班区域活动“夹夹乐”中,从简单的夹逐步转化为绕、拧、夹等系列连续动作,单一技能转变为综合技能,平面材料过渡到立体材料。

3.赏识专注、探究的区域活动状态,引发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我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赏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专注、探究的状态,情景式、群学式、挑战式等形式的区域活动符合幼儿认知需要,能够有效引发幼儿自我教育。

关注个别差异,支持同伴间互动学习,朋友式的互动学习更加有利于他们经验分享、自我教育。真正使幼儿想去、想做、乐做,根据自己的内部需要、发展速度、学习节奏主动选择、有效发展、专注活动,在情感和经验上获得成功和满足。

4.重视积极、有效的区域活动评价,支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全面发展

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也是区域活动评价的主人,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积极鼓励幼儿表达回忆探讨、分享经验,帮助幼儿逐渐清晰区域活动的内容、规则、玩法,引导幼儿积极评价。评价指向性要明确,可以围绕一个点,或者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开放性的问题更加有利于支持幼儿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表达,调动幼儿评价的热忱,促使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获得发展。

教师是区域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我们应以先进的理念、开放的胸怀自勉,灵活智慧地引领幼儿自我表现表达,自主探究学习,使区域活动更加充实、有益,富有生命力,真正立足于幼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获得能力发展。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关怀 篇4

为此,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研究重点的转换,特别应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点,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

通过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关怀;弱势区域

一、引言

所谓区域关怀,就是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

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

区域关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基础,使区域特点得到发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二是区域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

提出区域关怀的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当前中国的背景。

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从人均GDP来看,最高的省份上海市达到66367元,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省(6915元)的9.6倍,而在1990年,最高的省份上海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的7.30倍。

在县级尺度上,1990年全国有531个县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而到这个数字增加到677个(李小建等,2001)。

二是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这种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层面,如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水资源冲突、原燃料冲突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区际外部性等在一些区域表现突出。

例如,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上游所产生的污染对下游区域人们的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

还有,国家政策的不公平也可导致区域间的冲突。

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明显不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国家政策可带来不同的区域实施效果。

譬如,在过去30年里,沿海地区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西部地区进人快速工业化之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发达区域很难对欠发达区域的牺牲给予完全的补偿,而欠发达区域则会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

三是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20,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7749.16亿元。

是1978年的158倍。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强使其具备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作为工作重点。

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开始关注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特别是农业区域和农民。

因此,只有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及处理好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形成各个区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

(一)忽视弱势群体的区域发展理论

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

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

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杜能,1997)。

相应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城市地区。

同样,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

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李小建等。

1993),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

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李小建等,1993)。

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弱势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

在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Hirschman,1958)。

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区(李小建,2006)。

弗里德曼认为,多种原因,会导致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因发展滞后而成为“外围”。

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处于控制地位,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权力、技术进步、创新活动等集中于中心,从而带来生产活动效率和贸易的不平等。

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它随时间而不断强化。

尽管以后的研究涉及创新的扩散、国家干预等对外围区域有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外围区域发展的从属地位以及外围区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在理论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核心一外围理论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迁速率的不对称性(Friedmann,1966)。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则强调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过程。

经济合同订立的原则是什么? 篇5

订立经济合同的原则经济合同主体在签订经济合同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签订经济合同,首先要贯彻合法原则。经济合同是一种合法的法律行为,只有当它的内容遵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才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搞乱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牟取非法收入。如果经济合同的内容违法,可能部分或全部无效,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经济合同不仅内容要合法,签订的形式和程序也要合法。

其次,签订经济合同还应该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平等原则,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或多方平等地享有经济权利和平等地承担经济义务;协商一致,是指经济合同当出人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应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达到意思表示一致,不得进行胁迫或欺诈;等价有偿,是指经济合同作为法人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往来,必须是有偿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再次,签订经济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搞“霸王合同”;在当事人签订经济合同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手段和方式进行非法干预。

广告语言中的语言经济原则 篇6

广告语言中的语言经济原则

语言学的经济原则是言者以最优化的言语配置,听者实现最佳的言语效用.广告语言在商品社会的传播功能就是追求言语效用最大化.广告语言从制作、媒介传播、最后到目标受众接受都受到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制约.在语言经济原则的作用下,广告语言的经济原则表现方式为:商品信息置换、语法结构型简约和常用词汇.

作 者:陈海花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山东文学(下半月)英文刊名:SHANDONG LITERATURE年,卷(期):“”(9)分类号:H1关键词:经济原则 效用 目标受众 广告语言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篇7

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如何根据公平性原则确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温室气体排放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达成国际协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议题。这也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碳排放差异性形成的原因及其引发差异性的驱动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碳排放的差异性,以便设计差异化的碳排放总量分配政策和减排政策。

目前关于碳排放公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碳排放公平性的探讨,而对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间的碳排放公平性研究较少。对发展中国家而论,区域之间的收入、产业结构、碳排放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果不考虑这种差异,实施相同的碳排放总量分配政策可能会加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碳排放总量分配中的公平性问题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根据公平性的原则,考虑地区和产业的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区域碳排放空间是发展中国家实施总量控制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碳排放公平性的原则、衡量方法的总结,分析了我国碳排放公平性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形成原因, 探讨了我国实施地区间碳排放空间分配的方法,以期达到地区间碳排放空间分配的合理与公平。

2碳排放的公平性

2. 1碳排放公平性含义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公平性进行了阐述: “为了人类的现在和将来,各方应按照自身能力,根据公平但有差别的原则承担保护气候系统的责任。”碳排放的公平性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相等的人均碳排放原则。公平性的第一种原则是指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进行碳排放。这一标准的出发点是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的环境服务,即各个国家的人均碳排放应相等。这一原则多次被发展中国家提及,Dubash[1,2]、Saran[3]、Ghosh[4]等在其论著中均赞同此观点。但在实践中,Posner[5]认为由于各地的人口、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现实中人均碳排放相等原则可能会无效。Frankel[6]认为,可将人均排放标准作为未来的目标,当所有国家在未来收入逐渐收敛的情况下是适用的。尽管富裕国家人均碳排放的数值较高,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扩张,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国际气候变化需要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共同参与来控制全球的碳排放。因此,气候变化政策应设计建立全球性的排放标准,并将排放额度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分配。2历史责任原则。公平性的第二个原则是要将未来的权利与过去的排放责任相联系。气候变化的威胁来源于大气吸收温室气体容量的有限性。因此,大气类似于一个存贮器, 原来排入空气中的温室气体越多,未来排放的空间就越少。这种历史责任原则认为过去排放的总量越大, 未来的排放量就会越小。3支付能力原则。公平性的第三个原则是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支付能力。在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会增加减排地区的经济成本,造成地区增长放缓。许多理论都认为,收入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应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Winkler[7]将支付能力作为国家或地区碳减排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4保证未来发展机会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要为地区未来的发展空间分配一定的碳排放权,确保发展的地区继续发展。

2. 2碳排放公平性的测度与分解

对碳排放公平性的研究首先来自1996年IPCC[8]对国际碳排放公平性问题的学术研究。碳排放公平性的测度方法主要来源于收入公平性的衡量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用于分析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1997年HEIL[9]首先将基尼系数用来衡量全球CO2排放量的不公平性问题。目前基尼系数是在该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UNDP在2010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中就采用了基尼系数指标。在碳排放基尼系数研究中的横轴可以是人口或环境容量,纵轴代表CO2的排放量。 Heil[9,10]使用分解的基尼系数详细探讨了CO2排放的全球不平等现象。基尼系数的弱点是对极值的变化不太敏感,而对中间值的变化过于敏感。其计算结果能直观地体现碳排放的不平均程度,但无法说明不公平的变动趋势和原因。

泰尔指数: 许多学者采用泰尔指数( Theil)[11]来衡量和解释全球的碳排放不公平现象。泰尔指数的优点是可被分解成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差异的解释更加清晰。Duro[12]使用泰尔指数衡量碳排放的不平等现象关系,又采用KAYA等式分解了碳排放的差异性。 他们发现,1970—1999年的收入差异是形成国际间碳排放不公平的主要原因,而碳浓度的差异和能源强度贡献率较低。Padilla[13]使用泰尔指数分析了欧盟成员国的碳排放问题,认为由于近年来能源强度的降低,碳排放的不公平性在降低。Duro[14]在研究中利用泰尔指数分析了OECD国家能源强度和部门结构的变动对最终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部门分工模式会提高能源强度,而节能技术的扩散降低了能源强度,最终能源消费的不公平性在减少。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分布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变异系数虽然易于理解,容易计算,但对异常值反应较敏感。通常在计算碳排放的变异系数时,一般可采用人均碳排放的标准差与人均碳排放的均值的比值来表示。

Kakwani指数: Kakwani指数通常是指比较两种现象的集中度,如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量。碳排放量的Kakwani指数表示人均收入和人均CO2排放量集中度之间的差异。Kakwani指数计算式为: K = GC- GI。 式中,GC代表碳排放的准基尼系数,GI代表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负数表示碳排放量的集中度低于收入集中度( 分布更均匀) ,正数表示碳排放量比收入分布更集中( 分布不平等) 。Padilla[15]使用基尼系数验证了不同国家的碳排放情况,并利用Kakwani指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排放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是紧密相关的,且遵循相同的发展路径。Cantore[16]使用Kakwani系数分析了不同气候政策情景下碳排放的不平等现象,发现气候政策设计如交易许可证与碳排放不平等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发现GDP和碳排放不平等有显著的正向联系。

阿特金森指数: Hedenus[17]使用Atkinson指数发现,1960—1999年全球碳排放不公平性呈下降趋势,其指数从0. 64下降到0. 5。如果将全部国家按照碳排放量的大小进行排序,1960年碳排放量排名在前20% 的国家碳总排放量是排名后20% 国家碳总排放量的44倍; 1999年,排放量排名在前20% 的国家碳总排放量是排名后20% 国家碳总排放量的22倍,碳排放的不公平性在下降。Duro等采用衡量指标( 基尼系数、泰尔指数、Atkinson指数和变异系数) ,根据这些标准对碳排放变化的敏感度进行了分析,表明不同的不平等指标得到的结果不同。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在衡量过程中各有侧重,应综合使用才能更好地解释不平等的问题。

从现有的研究结论来看,首先,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认为人均CO2排放与国家的富裕程度呈现正相关; 其次,1960—2000年碳排放的不公平性在下降; 第三,有文献指出中国和印度是碳排放总量最高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有必要研究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内部碳排放的动态变化情况[12,19]。

3区域碳排放公平性研究的区域划分

从国外研究进展来看,对研究碳排放公平的文献主要是从跨国层面展开的,中国国内的研究侧重于对国家层面的碳排放分解[20,21,22],也有一些文献考虑了各个省市碳排放的差异性[23,24,25],但从公平性角度探讨区域碳排放差异的文献相对较少。在研究区域碳排放公平性时,首先要界定的是区域范畴,目前对区域的划分主要可分为三种。

3. 1按照地理位置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三区域和八区域。三区域是将我国分成东、中、西三个部分[26,27,28,29,30,31,32,33]; 八个区域是按照《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区域划分方法,将全国划分为八大区域。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较明显。按照碳排放差异排序,我国西部地区的差异性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差异性最小; 地区间公平性的发展趋势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东部的不平等程度逐渐减弱,中西部不平等程度变化不显著。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区域划分,优点是可按照地理分布分析某一区域的碳排放分布特点及其趋势; 缺点是由于区域内各地的经济状况各异,难以得到统一的政策结论。

3. 2按照指标划分

为了克服地理位置区域划分的缺点,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按照碳强度、历史累计碳排放量、 产业结构变动等方式对我国的碳排放区域进行了划分,主要划分标准、指标见表1。按照指标划分的方法, 可针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地区进行分析,预测碳排放量的多少。

3. 3按照城乡划分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碳排放差异。城镇是构成我国碳排放的主体[38]。姚亮使用生命周期分析法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达到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的76. 44% ,城乡碳排放不公平性明显[39]。张馨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40]。

4区域间碳排放不公平的驱动因素分析

许多因素会造成碳排放的不公平,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技术变革、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生活模式和国际贸易等[41,42,43,44,45,46,47]。目前在碳排放差异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是指数分解法、KAYA等式和IPAT模型分析。

4. 1指数分解法

指数分解法( IDA) 是在碳排放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指数分解的思路主要是将碳排放总量表示为几个因素指标的乘积。指数分解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LMDI) ,这种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消除了残差。许国泉等[48]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建立了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提高是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王峰[49]采用指数分析针对1995—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形成的CO2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CO2排放量年均增长达12 . 4 % ,带动CO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均GDP、交通工具数量、人口总量、经济结构、家庭平均年收入,人均GDP增长是造成我国CO2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4. 2 KAYA等式

KAYA等式最早是由日本的KAYA提出的,用于衡量温室气体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根据这一等式,人均排放量可被分解为三个基本要素: 碳能源强度( 每单位能源消耗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能源强度( 单位GDP消耗的能源量) 和富裕程度( 人均GDP) 。KAYA等式可进行多次分解,从排放区域、能源结构、部门种类、燃料种类等多层面对排放量进行分解,公式简单清晰,易于理解。KATA因素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可分解CO2排放量的主要驱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主要的驱动力可能不是彼此独立的( 如国家拥有更大的经济增长可能得益于高资金周转,更有效的技术,从而降低碳能源消耗强度) 。此外,该模型对碳排放的增量分析解释效果好,而对存量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存在一定的不足。

4. 3 IPAT模型

IPAT模型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Ehrlich和Holdren提出的,主要应用于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型表示形式如下: I = PAT。式中,I表示环境污染,P表示人口数量,A表示人均财富,T表示技术。 该模型表示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包含三个: 人口数量、人均财富、技术,该模型在资源环境经济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此模型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即假定各因素的变动会同比例传递给环境。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Dietz、Rose对IPAT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以下模型: I = a PbAcTde。式中,b、c、d为对应因素的环境压力弹性,a表示模型的系数,e表示误差项。 对STIRPAT模型进行对数化处理后可表示为: ln I = lna + bln P + cln A + dln T + lne。

李国志[50]针对我国30个省份的CO2排放量,使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经济、技术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区域间的碳排放差异在不断扩大,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陈劭峰[51]使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我国的碳排放量,认为碳排放过程可以被划分为四个阶段,不同时期的驱动力有所不同。

5基于公平原则的碳排放空间分配

有了对地区碳排放不公平情况的测度和对不公平情况的驱动因素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区域的碳排放空间进行分配,目前主要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法可分为四类。

5. 1以世袭制为基础的分配

第一类对碳排放的分配方法是建立在世袭制基础上的。Rose[52]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世袭制分配原则,将免费的碳排放配额度按照历史排放原则进行分配。

5. 2以人均碳排放为基础的分配

第二类对碳排放的分配方法主要考虑了公平原则。以人均碳排放为基础的分配方案,反映了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排放权利。如Ringius[53]在进行碳配额分配时,特别侧重于三个不同但互补的分配公平概念: 平等、公平和豁免( 对当事人缺乏贡献的能力) 。 Park[54]利用求解玻尔兹曼分布的方法针对多个国家研究了碳排放权的配置。还有一些研究考虑了碳排放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如Gupta、Bhandari[55]认为,平等的人均碳排放量要针对短期和中期的经济结构做出调整。Kemp[56]提出了以个体作为国家分配依据的温室效应发展权框架。有很多研究也考虑了碳减排能力和责任原则,如Beckerman[57]讨论了人均碳排放原则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国家,根据国家的能力和责任让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权利得到碳排放配额,那些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Wu[58]使用了一个修正的DEA模型,探讨了碳配额的一次分配,结论显示这种机制是公平的; 最近Pan[59]提出了基于人均累积碳排放的分析框架来达到全球碳排放的公平性。

5. 3以效率与公平为基础的多属性方法

第三类对碳排放的分配方法是考虑效率与公平的多属性方法。Wei[60]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省间的碳排放量,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提出了一些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原则,综合考虑了能力、责任和潜力等因素。Baer[61]使用了一个多参数的模型来衡量碳减排的能力和责任,然后根据这种衡量方式分配了碳排放的权利。Phylipsen[62]建立了包含个人碳排放、人均GDP和每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等指标的综合参数,使用权重平均模型建立了碳排放机制。Yi[63]根据能力、责任和潜力使用了四种选择模型建立了碳排放分配机制。Zhou[64]综合考虑了碳排放、能源消耗、 人口、GDP、人均GDP建立了我国省市间的碳排放分配模型。

分解方法: 第四类对碳排放的分配方法是分解方法,如Liu[65]根据中国的碳减排计划,使用LMDI方法分析了不同部门对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贡献,探讨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Yu[66]使用了SHAPLEY值方法将总体的碳排放分解成了相互影响的四个因素( 第一产业碳排放、第二产业碳排放、第三产业碳排放,居民碳排放) ,并使用KAYA等式分解成了十三个宏观的影响因素。Zhang[67]采用了PDA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研究使用了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SHAPLEY值方法。SHAPLEY值是由Shapley提出用于解决N个人公共博弈的一种方法。事实上,作为一种发展权,碳排放权也适合使用SHARPLEY值进行研究。Filar、Gaert- ner[68]使用SHAPLEY值在四个区域分配了碳排放权; Li[69]探讨了京津冀地区联合减排的成本分配,确定了联合机制的合理性,在区域共同治理环境问题上有较好的适用性。第一和第二种方法的指标简单,计算容易,但在解释地区碳排放的差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分解方法能够识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因此能在解释地区差异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做出碳排放量分配, 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6总结

从研究范围来看,目前西方国家对碳排放公平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国家间碳排放的公平性分析,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为在气候谈判中的排放额度分配提供参考。目前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差异性的国际和区域间的比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碳排放的差异性, 而不是碳排放的公平性; 对于重点区域的碳排放公平性研究不够具体,如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较严重的中部地区量碳排放公平性的探讨不够具体和全面。在衡量指标的运用上,目前多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由于可以分解,可与KAYA等式共同使用分析碳排放量的差异性,但对各个指标的衡量各有侧重, 使用单一的指标在解释有关问题时会面临一定的障碍,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指标细化分析结论。在碳排放空间的分配上,现有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地区间的合作,地区间的发展状况同样没有进行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提出了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如果不考虑区域的综合发展,仅考虑碳排放的空间分配是不够全面的。

区域经济发展中社区建设的论文 篇8

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建设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仍不够

社区建设工作牵涉面广,民政局社区股作为新成立的议事协调办事机构,在工作权限、工作经费上都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权随则走、费随事转”的落实上难度大

过分热衷于造“城”建“市”的经济性目标和数量指标,而忽视社区居民的自身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以及人文生态环境营造等等“软件”建设。割裂地看待社区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协同关系。把社区发展当做辅助性的微观手段的发展,而是把城镇化水平看做宏观发展的主导型目标。这个就必然导致过于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惜牺牲乡村社区利益来实现以物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第一”的发展观。由政府包办和发动城镇化社区发展事务,自上而下地实行城镇化制度。政府过度的参与、包办和支配社区管理事务,社区组织缺乏自治的能力。在调研工作中,基层反映较为强烈。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仍处于摸索中,缺乏规范的可操作的指导意见。

(三)社区与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理顺仍是一大难题

大多住宅小区的居民都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意愿,但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和业务上的指导,业主委员会的组建缺乏自发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业主与物业缺乏平等协商机制,产生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社区居委会对物业服务企业缺乏制约监管机制,关系难以理顺。

(四)社区工作经费困难,发展社区经济缺乏载体

财政给予社区的工作经费有限与社区所承担的大量工作事务不相称。社区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是盘活社区集体资产,发展楼宇经济和社区服务经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市政建设项目在县(区)建设和实施,许多社区的办公楼、工业厂房和店门等在规划中被征用和拆迁,社区集体资产遭受损失,居财收入明显下降。社区通过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盘活出来的土地,用于建设社区“六个一”项目作为工业厂房、酒店、店面进行出租收益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有偿服务,然而受制止“两违”工作的影响,社区“六个一”建设项目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受到严格控制,缺乏政策支持,社区发展经济缺乏载体,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在拓宽社区服务功能上缺乏新思路,社区服务业经营收入十分有限。

(五)社区干部教育培训有待加强

目前社区干部培训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职教师队伍,社区干部培训的效果不明显。没有依托当地高校和党校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基地,开设社会工作培训课程,定期对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和社会服务与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干部职工进行社会工作知识轮训。

二、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在推进重点工作上,注重统筹安排抓落实

1.统筹安排,层层分解

实行“化整为零”工作法,把工作任务划分到全县(区)各个街道,由局主要领导负总责,督促工作进度,实行月汇报制度;局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一总结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社区股工作人员,每人负责联系1个街道的工作,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岗位前移,扎根基层

深入开展“走千户、进百院、访实情、解民忧”活动,由局领导带队深入走访社区,对社区换届、社区居家养老、社区规范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查找问题,理清思路,推进工作。同时要求联系街道工作人员每月要有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及时掌握社区工作动态,指导推进工作。

3.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做到年初有考核计划,年中有督促检查,年底有考核评估。把各重点工作纳入各街道年度绩效考评内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项目纳入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年终,组织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方给予拨付补助资金,确保工作任务不打折扣。

(二)在提升社区工作效能上,注重减轻社区负担

当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社区管理体制上行政管理模式较为普遍,在与社区的联系中,下达任务多,工作支持不够,增加负担多,提供服务不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目前社区工作的真实写照,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严重。因此,我们注重在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上下功夫,让社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社区自治,服务群众工作。积极开展减轻社区基层组织负担专项治理。多次开展专项调研,开社区座谈会。按照“依法依规、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精简效能”的原则,精简社区机构牌子、评比检查,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职责职能,着力解决社区基层组织存在的机构牌子虚设重设、评比检查频繁、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经费不到位、职责职能不明确等问题,为推进美丽和谐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三)在提升社区工作合力上,注重强化机制保障

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应该成立由县(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县(区)组织部长、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20多个县(区)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社区建设的业务指导、日常协调、检查和督办工作。建立县(区)党政领导挂钩社区工作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社区调查研究,面对面地指导工作。建立县(区)直部门与社区结对共建制度,强化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帮扶。各街道也相应建立健全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等组织体系。在县(区)初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社区办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四)推进“权随责移、费随事转”

1.分清职责

为确保“权随责移、费随事转”,积极推行“一个核心、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在社区设立工作站,向社区公开招聘社区专职社区工作者,由县(区)政府发给工资,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和社区居委会指导、监督,落实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开展的党务、治安、科教、安全生产、综治、就业保障、城管、计生、卫生、民政、人口、文化、法律、环境、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社区居委会主要从事居民自治方面的`工作。社区同时配备社区综治、计生、劳动保障专职队伍,由县(区)直相关单位下放工作权限和经费。

2.建立制度

着手制定出台社区准入制度,规范社区工作,减轻社区负担。召开社区工作大会,把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纳入社区的建设工作,同时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投入,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3.加强督查

建立考评细则,同时在对街道实绩考评标准中,都把开展社区工作准入制和减轻社区工作者负担作为考核标准,督促各街道抓好落实。

4.率先垂范

民政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如新闻广角进社区,廉政文化进社区,创建文明单位培育文明市民等活动,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都实行费随事转、权随责走,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五)增加社区办公经费

1.财政补助

5000人以上的社区居委会每个办公经费年定额10000元,5000人以下的社区居委会每个办公经费定额8000元。在此基础上,县(区)财政要对困难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增加补助,社区居财收入在20万元以下(不含20万元)的社区居委会,每个每年增加补助50000元;社区居财收入在20~30万元(不含30万元)的社区居委会,每个每年增加补助30000元。

2.社区集体资产补助

对于拥有集体资产的社区,社区集体资产组(经济发展中心等)根据本社区集体资产收入情况定额拨给社区一部分社区办公经费。

3.多渠道筹集办公经费

要鼓励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偿、抵偿社区服务,如社区卫生、建立社区电信、移动等费用代缴、社区绿色网吧、社区中介服务、社区托儿所等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开展共建共享,向驻辖县(区)单位、企业争取赞助,增加社区收入。

(六)理顺社区、业主、物业三者关系

县(区)政府要组织县(区)直有关部门深入街道、社区研究了解,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及经验,结合县(区)里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同时要制定出台关于建立“一个核心、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的意见。建立“一个核心、四位一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为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党员教育联抓、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困难群体联帮、物业管理联手、小区建设联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工作局面。

(七)加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县(区)政府要把人居环境大整治工作作为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县(区)—街道—社区三级投入的方式(即区级财政补助50%,街道补助25%,其它由社区自筹资金)着手投建一批能直接体现缩小城市与城郊生产生活差别的公共道路、自来水管网、排水排污、路灯、健身路径、公厕、环境绿化等项目,健全和完善每个社区的办公楼、文体活动室、社区服务站、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停车场等“六个一”设施,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八)进一步理顺社区服务各组织关系

要积极强化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以此为载体,整合社区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集各类服务为一体的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以社区信息服务站为载体的便民信息化服务新体系。由政府牵头,协调电信部门、移动、邮政、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汽车运输公司、铁路运输公司、航空公司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整合建设一站式缴费平台,构筑“五分钟生活圈”,在居民小区设立信息服务站,综合提供缴费服务和资讯服务,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线缴纳,足不出小区即可实地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养路费、网络租金、电信话费和手机话费等,并能方便获取有关日常生活的有用资讯。

(九)大力加强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

上一篇:廉政的原创诗歌下一篇:亲情励志的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