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主权(精选9篇)
一、 当代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国家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它社会集团的最重要的属性,指一个国家在不破坏其它国家权利及国际法原则和规定的情况下处理本国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形成于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出现时期。早期的主权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国家内部的权力关系问题,随着民族国家间交往的日益增多,对外主权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把主权与民族国家密切地联系起来,国家对外主权理论得到了发展。近代国际关系史上最早承认民族国家主权原则的国际条约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尼亚和约》。
直到二战后,国家主权原则才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基石。《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和“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的原则。然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仍然存在,它们不断以“维护人权”“人道主义干涉”为借口,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它国内政。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之日起就在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表现出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敏感性,二是脆弱性。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敏感的历史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被奴役、受剥削、受压迫的殖民历史。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敏感还在于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国家主权独立的民族解放斗争既艰难又曲折,其主权独立来之不易,并且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贫困、落后和依附地位使政治上的独立常常受到威胁,主权完整常常遭到破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老殖民主义者常常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脆弱性来自内部制度的缺陷、体制的弊端、经济的`不发达,同时也来自对外部的依附性。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种资本主义虽然也受到资本主义普遍规律的支配,但与西方正统的、原生的资本主义相比,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混杂、国家垄断性与官僚性相交织、依附性与民族性共存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育不全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封建土地关系、部落经济关系等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混杂在一起,社会经济结构极为复杂。它从一开始就实行国家垄断,由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调节和干预,通过国家政权扶植民族私人资本的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官僚性。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垄断组织多与本国当权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法律不完善,人民参政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贪污腐化、任人唯亲的不良后果。独立后,发展中国家为加快经济发展又必须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吸取它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把它们拉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另一方面又害怕发展中国家真正强大,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千方百计地加以控制。而事实上,在不平等、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很难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的这些特点,造成了其经济上的依附性和国家主权的脆弱性。
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繁感性和脆弱
剖析淡化国家经济主权的现象和理论主张, 应当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质, 以及国家经济主权的基本涵义入手, 进而分析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待自己国家的经济主权的态度, 方能认清原委, 撩起面纱。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质及国家经济主权的基本涵义
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一词肇始于1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以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世界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运动[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因新科技革命全球化而有了实质性发展;到80年代得以广泛传播开来, 当时, 它开始逐渐取代国际化、跨国化、一体化等术语, 用来描述跨边界的人类交流与互动不断强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以国际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革命使全球化进一步强化, 全球化作为一种强大而无所不在的力量, 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3]。全球化概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方方面面, 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和不同立场赋予了它不同的涵义。
造成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收益的巨大反差。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媒体和学界大力宣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角度看, 当前非均衡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极利于促进发达国家财富的增长, 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国家则很难从全球化中获得好处, 看似公正的自由化、市场公平竞争的形式掩盖着不平等的实质。这从以下数据可以表现出来:1998年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8.86万亿美元, 占世界人口约17%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最不发达国家由1989年的42个增至1994年的48个, 占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一;“世界上20%的贫困人口今天只可怜地占有世界收入的1.1%, 而1991年所占比例为1.4%, 1960年为2.3%”。
2. 国家经济主权的基本内涵
“国家经济主权”的涵义学界已有定论, 并以立法的形式存在。应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国家经济主权的基本内涵并没有改变, 只是在新形势下主权权利的行使方式有所变化。这是我们对于上述弱化国家经济主权的现象和理论予以剖析和澄清的基本前提。
三、对弱化国家经济主权的现象及理论主张的评析
在主张弱化主权的理论出台后, 一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 在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中, 混淆了许多关乎现代国际法理论方面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并非“非国家化”, 也非“法律一体化”。全球化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 有其不完善的一面,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给政治、文化和法律、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国际社会“非国家化”和“国际法律制度走向一体化”的结论。
法律全球化的提法究其质而言,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 “世界法” (World Law) , “超国家法” (Super-national Law) 和“跨国法” (Transnational Law) 的翻版, 其实质都一样, 只不过外在表现有所差别。以前的世界法注重的是政治, 而现在的法律全球化注重的是经济;世界法强调变化国际法的性质, 而法律全球化强调的是脱离国际法;世界法注重世界政府的威信, 而法律全球化注重私政府功能。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其实质还是一样的, 都是强调法律是超国家的, 都属于是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立法, 并且都主张私主体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如果说国际法律一体化成为可能的话, 那也只能是纯粹代表极少数国家意志的法律, 国际经济法此时也就失去其“国际”这一独特的法律属性了;国际社会也就不能再称为“国际社会”了。因此, 从根本意义上来看, 法律全球化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经济全球化绝不是利益全球化, 而仅仅是市场和经营模式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决不可能导致国际社会非国家化。
参考文献
[1]胡元梓, 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4.
[2]马陵著.疆界的终结——全球化.新华出版社, 2001.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经济主权 限制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正在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便是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弱小,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宰着全球化的进程,他们往往利用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迫切愿望,以跨国公司、区域性组织和国际经济组织为媒介制定一系列的国际游戏规则来制约、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并如何维护经济主权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1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消极影响
从理论上看,经济全球化乃是指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消除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限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投资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此概念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与全球化联系,是对资本、资源、信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国家经济主权是指一国享有的处理国内外一切经济事务的权力。具体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權、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自由行使此项主权”经济全球化强调的是全球资源的共享与重组。而国家经济主权强调的是对本国各种资源与经济活动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 ,两者明显存在着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消极影响。
1.1 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行为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弱化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下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体制。从世界经济主体的投资情况看,国际投资额的绝大部分都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界经营时,必然会按照全球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由设在本土的总公司对世界范围的经营管理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和安排。跨国公司这种全球范围的经营行为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要求国家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的某些经济主权形同虚设。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和投资,必然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造成冲击,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过分依赖于发达国家,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凭借其经济实力插手和干预东道国的经济政策和内部事务。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已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1.2 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和经济主权的渗透性也越来越强,逐渐成为对世界各国进行强有力经济干预的机构”。 例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但是援助的前提条件是上述国家必须接受该组织为其提供的改革方案。这一方面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对强大的国际组织存在着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依赖性,从而为国际组织介入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有些国际组织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操控,成为发达国家借以侵犯弱小民族主权的政治工具。
1.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立法权的限制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各国经济往来增多,国际条约、多边协议等国际性规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些 国际条约与协议,普遍是在发达国家的主持下制定和通过的更多的是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融人世界经济之中,就必须使本国的经济立法符合国际公约、协议所确立的规则,而缺乏选择的自由,出现了内部经济立法与国际规则趋同的现象 ,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立法权受到了一定限制。
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积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问题上,学术界持消极态度的较多,而谈论积极影响较少。我们说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我们亦应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是有限的,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不可能导致国家经济主权的消亡。那种国家经济主权“过时论”和“废弃论”,从理论上是说不通的。正如有人认为“国家的存在,有其内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根源,单凭经济相互融合是无法消除国家和国家主权存在必然性的”。IS]总体来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2.1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主权提供了经济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带来冲击和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发展中国家要真正维护经济主权,必须以相应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对参与者都是有利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毫无选择的参与进来,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增强,使发展中国家有了维护经济主权的经济实力与基础。
2.2 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的同时也使国家经济主权得到一定延伸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融人世界经济竞争体制,“自由处置天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绝对主权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L6 而是要求将一些原本属于各 国独 自享有的经济主权,转变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权利。发展中国家将部分主权让渡出去往往也是为了分享世界的资源。一个国家在对自己经济主权做出让步的同时也可以分享其他国家的经济成果和资源,这就意味着本国的经济主权延伸到了其他国家。
2.3 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强国际机制对本国经济主权的保护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加入有关的国际条约、公约,遵守相应的国际规则,从而使本国的经济主权受到限制。但是,以此为代价,可以换取国际规则对本国经济主权的保护。发展中国家通过让渡国家一定的经济主权来换取国际规则的保护,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盈利性交易。
3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 日益深化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帶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3.1 积极发展本国的民族企业
国民族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是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代表,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普遍规模小,竞争力不高,缺少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因而容易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兼并或并购。所以,发展国家应该努力发展本国的民族企业,合理引入外资,拓展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市场的要求和应对发达国家对本国经济政策的冲击。
3.2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正如前所述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形成一定冲击,但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所以,发展中国家要充分抓住机遇,做到趋利避害,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否则,一味的闭关锁国使自身逃避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外,只会失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良机,与世界经济主流相脱离。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谁掌握主动权谁就会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加国际经济组织,争取发言权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权,积极参与世界的竞争与合作,这才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必由之路。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了维护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不能将国家主权绝对化,彻底闭关锁国,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更不能完全放弃经济主权,任由别国干预和管辖,而是应该增强竞争和参与的意识,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做到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使国家经济主权得到真正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刘德喜.WTO与国家主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
[2]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44.
[3][6]吉敏立.论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10):28—32.
[4][5]孙桂平.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弱化与强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3—105.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 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 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讲授新课 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3、经过:(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慨。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3、收复伊犁: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4、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发生于1894年9月
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海战经过: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甲午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军民的大无畏精神,重点应让学生掌握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图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是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大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以设问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结合书上的地图去理解,最后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设问:为什么会兴起?)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运动中心转移原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发展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
义和团发展表现: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 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此处可设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里可以稍加拓展)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阴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基本的认识: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 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课后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这个口号? 作业:同步练习教后记: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人说,“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这里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3.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大肆宣扬。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A.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
B.百姓排斥先进工业文明 C.传统生活观念的顽固性
D.开明与守旧的思想并存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
工艺制造;此外,只要缴交所定进口税,便可将机械装运进口。”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1900年西方国家发行了《迎接龙的挑战》的明信片。下列对该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势力深入长江沿岸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D.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
8.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如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A.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 B.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C.“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 D.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
10.“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抗战。这支军队应属于()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11.观察右图所示漫画,其寓意不包括()A.日本必然走向失败 B.中华民族团结抗战 C.敌我力量悬殊较大
D.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12.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都派出代表共祭
黄帝陵。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
土》(张仃)的漫画,画漫画表述正确的是东亲自撰写的祭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频军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论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对该场景反映的历史信息评价正确的是()①展现中国历史传统的重要文化现象
②唤起了民族自尊,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表明国共两党抵御外侮的共同心愿
④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至上,抛弃了前嫌,一致对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日本裕仁天皇昭和时代(1837-1901年在位)
(1924-1945)材料二 “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大清特派之大学士尚书会议,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日,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1)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第四年,英国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贼匪”指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什么阶段特征?(4分)
(4)昭和时代的那场战争结果如何?这个结果对中国而言有什么重大意义?(8分)
14.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政治层面的比较
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如右图)。
这期封面上,列举了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石。因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远东危机”,故认为这四个人是解决危机
材料二 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如右这期封面人物是蒋介石,他在抗战前就“预言”:国际形势的转变关重要。珍珠港事件证明了他的预想,他在美英的支持下,担任了同盟指挥。
(1)材料一中“远东危机”指什么?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6分)
(2)材料一中《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6分)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以上人物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4分)
图)。
对中国的命运至军中国战区的总斯大林和蒋介的关键。首”:日本天皇、专题质量检测(二)1.选A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材料中“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相符,故A项正确。
2.选B 本题考查片面最惠国待遇。由“一国所得,诸国……享之”“一国所求,诸国……助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B项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并未反映,排除;“门户开放”政策是指列强在整个中国范围内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与题干材料无关,D项错误。
3.选C 图中的情景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4.选A 题干反映了当时北京人民认为自来水与电力照明都是外国人的东西,故认为其是圈套、腐败、鬼魂和阴谋,深刻反映了对外国人的不信任和排斥,根源是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故选A。
5.选D 义和团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兴起的,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符合材料中说的“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①正确;作者认为义和团是由满洲贵族,保守派官绅和士绅,无知民众联合推动的,②错误;作者既看到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又看到其愚昧性,故③正确;革命史观认为人类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作者没有用此观点,④错误。
6.选C 材料指出“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机械装运进口”,反映了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设厂,与《马关条约》有关,选择C项符合题意。
7.选C 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就已经深入长江沿岸,故A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故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8.选B “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这是对平型关大捷的评价。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选B。
9.选D 本题可用排除法。从时间和漫画的内容来看,A、B两项错误;由图片信息来看,作者的意图在于收复关外的大片领土,而非收复关内领土,C项错误。
10.选A 本题考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关键信息:1933、1937、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从时间与地点入手,排除中共抗战,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故选A。
11.选C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漫画的寓意即在于此,但反映不出C项内容。
12.选A 注意时间“1937年清明节”,而国共两党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9月,④不正确。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中国的反侵略斗争。第(1)问,主要是注意材料时间提示,然后再分析其根本目的。第(2)问,材料二强调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联系相关知识可知此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之一,由此判断“贼匪”是太平军。第(3)问,材料三强调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资本输出的明显特征。第(4)问,注意图片下方的提示“日本裕仁天皇昭和时代(1924-1945)”,不难判断是抗日战争,然后回答其结果和对中国而言的重要地位。
答案:(1)打开中国市场大门。(2)太平军。
(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侵华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4)结果: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或中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等)。意义: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4.解析:第(1)问,从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可知“远东危机”应与日本、中国东北有关,再结合时间“1936年”可得出答案;“影响”从对美英利益角度思考。第(2)问,解决问题的关键应结合所学从人物的地位及史实来分析。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回答国民党积极抗战的表现。第(4)问,回答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1)“远东危机”指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影响:造成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损害美、英等国的在华利益。
(2)不同意。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决定了危机的解决与否;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
(3)表现:联共抗日,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正面战场进行抗战(或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战役);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冷战结束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显现,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当前,经济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现实的重要内容.为制定正确的经济安全战略,首先应从概念上明确什么是“国家经济安全”.文章在分析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借鉴国外一些主要国家对经济安全的理解基础上,界定了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与传统国家经济安全、发达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安全的不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奠定了基础.
作 者:张志波 齐中英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4(1) 分类号:F063.3 X915.4 关键词:国家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
目前, 学者多从信用评级指标选择、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等方面研究国家信用风险。缺乏对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关系的研究。本文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反身性原理和危机加强论论证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三者逻辑关系。
二、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 (1) 定义
国家信用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由国家控制而非私人企业控制的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
主权信用评级 (又称主权评级) , 即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对主权机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进行测量和排名, 给出一定级别。
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一国无力偿还以本国主权为担保的债务。
(2) 三者关系一般论证
主权信用评级与国家信用风险具有相关性, 主权评级预测国家未来信用风险, 而未来风险, 今天人们一无所知, 评级只能给出各国信用风险的相对测量。主权债务危机表现为一国对其主权债务违约, 主权信用评级反映一国主权债务违约可能性。
1. 主权信用评级对主权债务危机的预测性
评级机构发布的主权信用评级信息应致力于预测各国可能发生的债务危机, 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主权信用评级在预测各国债务危机时的效果并不明显。
2. 主权信用评级的滥用诱发危机
由于评级的不透明性, 缺乏应有的独立、公正、客观与科学性, 不仅难以及时、准确地发挥预警功能, 相反时常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
3. 主权信用评级的滞后性及危机加强论 (1) 主权信用评级的滞后性
主权评级具有滞后性,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酝酿之时, 评级公司未能发出任何警告, 等到危机爆发后, 才慌张应对, 降级过激, 加剧市场恐慌。
(2) 危机加强论
如果主权评级有市场影响力, 却滞后而不是领先金融市场, 那么, 在高峰期调高评级会加强乐观预期, 刺激私人资本过度流动。在低谷期, 调低评级增加投资者恐慌, 驱使资本外流和主权利差上升, 加剧投资者行为的羊群效应。
2009年12月中旬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正是从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开始。在希腊债务危机逐步升级并演变成欧洲债务危机过程中, 评级机构不负责任地下调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级别, 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和不安情绪。
三、反身性原理论证三者关系
主权评级预估国家信用风险, 主权债务危机是国家信用风险的实现, 主权评级对危机有加强效应, 有时是危机的直接诱因。评级降低预估危险增加, 危机预期加强。用反身性原理说明, 评级影响人们的预期 (认识) , 预期影响情境, 情境又影响评级, 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预期 (认识) 的实现, 其实不是未来现象证实了现在的预期, 而是预期导致了预期在未来的实现。用x代表评级, y代表人们预期 (认识) , z代表情境, 即评级所依赖的国家政治、经济状况等。用公式表示如下:
y=f (x) 评级影响预期;x=φ (z) 情境影响评级;z=φ (y) 预期影响情境。
所以, y=f[φ (φ (y) ) ]z=φ[f (φ (z) ) ]
总之, 主权信用评级影响人们对国家信用风险 (或主权债务危机) 的认识, 而评级往往是建立在综合考虑一国经济结构、政策稳定性、突发政治事件等多种情境因素的基础上, 而人们对风险 (或危机) 的认识又会反过来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境。这样的循环影响不会有最终的均衡, 只有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
四、总结
本文重点分析国家信用风险、主权债务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结论是:无风险无评级, 国家信用风险的存在需要主权评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主权评级影响人们的预期, 未来风险的实现、危机的产生不是预期被证实, 相反正是预期导致了预期的实现。因为, 评级准确性影响评级的权威性, 其实评级本就是一个预测, 无论其是否正确, 只要市场认为其正确, 就会产生预期的结果。而国家信用风险, 关键是一个“信与不信”的问题, 而不能也难以确认“可信与不可信”的问题。所以, 本文列举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实例论证评级难以预测危机, 有时甚至是诱发危机的罪魁祸首, 其滞后性往往对危机有“加强效应”。最后本文尝试用“反身性理论”分析论证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只是论证目前有些简略, 有待进一步改进。
摘要:本文运用反身性原理分析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逻辑关系。评估国家信用风险需要主权信用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不能预测主权债务危机, 现实是评级的突然下调常是债务危机的直接诱因, 或是其滞后性导致危机的加强。
关键词: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主权债务危机
参考文献
[1]康英, 薛惠锋.国家信用风险评估模型[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09 (8) 第29卷第四期[1]康英, 薛惠锋.国家信用风险评估模型[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09 (8) 第29卷第四期
[2]周宝义, 李政丹.主权信用评级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融资[J].中国金融, 2002 (06) [2]周宝义, 李政丹.主权信用评级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融资[J].中国金融, 2002 (06)
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周边多个方向出现异动,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人民军队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大力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努力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2004年底,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出科学概括——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职能使命的拓展需要,现代战争的发展要求,对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央军委高瞻远瞩,早在2003年就及时提出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军队建设战略的与时俱进,显示出统帅部对未来战争认识的飞跃。
2005年岁末,始于2003年的裁减军队员额20万的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军总员额降至230万。这是一次面向未来战争的裁军——20万被裁减的军人中,干部就占了17万。与“精简整编”相同步的,是优化编成结构,充实作战力量,精干领导机关,收缩保障摊子,推进制度改革……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人民解放军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目标大步前行。
陆军建设转型,海、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不断加强。以海军为例,近10年来,中国海军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首先,在武器装备上,我海军的底气越来越足。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在驱逐舰和护卫舰方面的实力还非常微弱,只能在陆基战斗机的掩护范围内执行作战任务。目前,装备有中程防空导弹且具备有限区域防空能力的“现代”级驱逐舰和国产新型驱护舰,不但能与其他舰艇共同组成大型远洋混编舰队,还可以与小型舰艇在近海作战中构成集束型的战斗群,甚至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依靠本身的舰载武器独立完成作战任务。我潜艇力量在近几年中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质量和数量都在快速提升。尤其是中国海军在海基核力量的建设上表现不俗。去年8月以来,我国改造成功的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已经多次成功下水试航,更是我海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着眼新的战略目标,新的变革仍在不断推出——
2011年7月,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改编为总参谋部信息化部。同时,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也将原来的通信部门改编为信息化部门。总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这种改编绝不仅仅是名称的简单更换,而是按照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进行的职能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重组。
2011年11月,解放军战略规划部成立。其主要职能是:研究重大战略问题、组织拟制军队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和改革方案、提出军队战略资源总体配置和宏观调控建议、协调解决跨总部跨领域有关问题、检查评估军队建设规划计划落实情况等。
人民解放军在不断变革中朝着现代化建设目标迈进。
全面迈向信息化
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世纪之初的两场局部战争,初露信息化战争形态端倪。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着眼实现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着眼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作出了科学论述。军队职能有了新的拓展,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三军将士瞄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着力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近5年来,全军普遍进行了信息化条件下拉练,举办信息化讲座和高新技术知识培训班近5万场次。随着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逐步展开和大力推进,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指挥手段逐步向信息化发展,武器装备信息化含量不断提升,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逐步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战争实验室中运筹帷幄,旷野演兵场上战车驰骋,万里长空“雄鹰”展翅,大海深处“蓝鲸”纵横……一场场近似实战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和演练展示,人民解放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稳步提升。
2009年8月至9月,一场名为“跨越—2009”的远程机动作战演练在从南粤大地到白山黑水的大半个中国展开。来自沈阳、兰州、济南和广州4个军区的4个陆军师、近5万官兵,在军委、总部统一部署下,拉练到本战区以外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在陌生地区与“敌人”展开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对抗。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火力主战、联合制胜、全域战场……全新的演习,把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新要求贯穿始终,呈现出鲜明的信息化特征。
与此同时,远在中国大陆数千海里之外的亚丁湾海域,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经完成多次轮换,先后为上百批次、近千艘中外船只护航。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确保被护船只百分之百安全的同时,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远程机动、预警预报、快速反应、综合保障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nlc202309030943
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信息化为主导,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历史性进步:随着一批新型信息化作战平台、精确制导弹药、电子对抗装备陆续装备部队,全军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应对信息化战争新挑战
“‘敌’跟踪!”“‘敌’导弹!”……国产新型战机的座舱里,显示被对手雷达搜索、跟踪或锁定的警告灯频频闪亮,那看不见却是无所不在的电磁波的冲击,一次次令战机飞行员悚然汗下。
“红”“蓝”双方的一举一动,经由千百台探测器,通过如神经般密布的光纤通信网,汇入到了大漠深处空军某基地指挥导调大厅的大屏幕上。近年来,人民空军95%以上的航空兵和大多数地面防空兵部队,都在这个具有实战效能的电子战综合训练场接受了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红剑”系列演习、“北剑”系列演习、“确山”系列演习、“神电”系列演习……在人民解放军的每一处训练基地,在复杂电磁环境和实战化的对抗中,一支支精兵雄师在其中经受着信息化战争的洗礼。依托各种训练基地开展实战化行动和对抗性演习,对部队战斗力进行考核验收,已经成为人民军队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2010年秋,一场名为“使命行动—2010”的跨区机动演习拉开帷幕。这是人民解放军首次组织的联合战役军团战略投送演习,也是首次由解放军总部统一筹划设计、三个战区同时组织实施的战役演习。演习全程贯彻信息主导、体系对抗、联合制胜等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实现了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有机融合,检验和锻炼了参演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2011年3月,参加全军深化军事训练改革会议的近300名代表目睹了一场精彩的信息化演习——在跨越数千里的10多个训练基地,全军数十个作战单位通过网络同台对抗……聚焦信息化,对抗性演习已成为检验部队战斗力的主要手段;以光纤通信为主,以卫星、短波通信为辅的新一代信息传输网络陆续建成;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战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后勤和装备保障业务信息系统被广泛推广应用…一·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军和武警部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不懈奋斗,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编/木艮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党的十五大在党的历史上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大会,也是一次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大会.这次大会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即将来临的廿一世纪,将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经济发展将由当前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时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又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能否抓住机遇,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而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又在于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充分利用我们的有利条件来迎接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据我理解,《报告》是把“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意义深远,而且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了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才能更好地实现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因此,财政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应当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正确认识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和作用。仅就这个方面谈谈个人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体会。
从现实生活看,财税部门是政府的一个综合部门,它的活动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财税部门的任务,在任何时候都是为实现国家的职能和实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财力保证。但是,应当看到,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财政作用的实现机制是不同的。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是决定一切的,直接的指令性计划和物资调拨计划,替代了或淡化了财政的作用。财政按计划办事,钱跟物走,国家财政充其量充当“帐房”的作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情况不同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价格放开了,物跟钱走,货币和货币资金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导向作用。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才真正显示出财政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加强财政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要求强化财政职能。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可以理解为两层含意:一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对市场作用的肯定.也是限定,肯定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是有效率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有一部分资源的配置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要依靠政府通过财政来配置;二是市场机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固有的缺陷。当代市场经济无一不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而财政则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市场与政府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依据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实践形成一种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理论,这种理论就是从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的角度来论证政府介入和强化财政的必要性。简言之,凡是市场失灵或无效的领域,必须由政府(主要通过财政)的介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财政职能,这种职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资源配置方面。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满足社会需要的,而社会需要可分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两部分。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包括劳务)也可分为两部分。满足个人需要的私人产品,如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的很多需要都可以按市场价格在市场上购买,购买后这种产品的所有权和消费权为个人所有,排除了他人消费的可能。但是,市场机制不能或不适于提供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城市建设,要有道路、公共交通、供水和排水系统、通讯设施,甚至还要有公园和公厕等。这些城市设施不是个人需要.而是公共需要,某个人享用并不排斥其他人共同享用,而且在不存在过度拥挤的情况下,多一个人享用也不增加提供这些设施的边际成本。显然,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不能或不适于按市场规则由市场来提供,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以征税的形式来提供。从全社会来看,这类公共需要很多,诸如国防、行政管理、公检法、义务教育、基础科学、公共设施、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保证这些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是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
有一些社会需要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典型的如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国立大学、州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不管哪类大学,都收学费。至于政府承担多少,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来决定。我国目前也允许私人办学,上大学开始收费,但毕竟只能少量收费,办大学主要还是由政府来承担,也就是由财政来供给。财政补贴、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都属于这类需要。还有投资领域,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政府要逐步退出某些投资域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飞时期,都面临一个严峻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增量调整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因为市场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有政府的介入,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产业投资的规模和力度。
——在收入分配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人分配也分为两个阶段。初次分配是通过市场价格进行的要素分配,第二个是在要素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
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起来。所谓按要素分配就是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功能进行分配的。按要素分配是承认拥有财产的多少、能力的高低和贡献的大小。要素分配是符合效率原则的,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它的缺陷是不能兼顾公平。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收入分配的调节,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以至出现分配不公。
财政既参与收入的初次分配,也参与收入的再分配。在新的核算体系中,按分配法计算的GNp包括四个要素: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商品课税作为价格的追加参与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手段主要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财政补贴、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也有待于加强。
——在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是在利益趋动下的自发性,必须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财政与金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种主要手段。从分工来看,总量调控和经济稳定主要是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职能,但财政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才可能保持经济的稳定。比如,税收的增减.发行国债、财政赤字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货币供给量。财政制度本身,如累进税制、财政补贴制度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制度都可以发挥一定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我国在“九五”期间实行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国家财政要努力增收,压缩支出,减少财政赤字,控制债务规模,这是经济稳定的重要方面。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财政还具有发展职能。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即在经济增长中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这是发展中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对财政职能的认识,财税部门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日常的收支活动,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在日常收支背后所发挥的重大政治经济作用,这就是财政学上所说的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对财政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概括,反过来对财政工作起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国家经济主权】推荐阅读:
国家主权10-20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06-18
经济发展国家创新11-09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理由家庭经济困难11-14
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北京国家税务局09-10
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指南07-11
中央国家机关-国家旅游局面试经验谈12-06
报效国家讲稿06-19
国家信访局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