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中院校合作模式探析

2023-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大学育人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来说, 关于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只是笼统地从机制构想、现状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没有落到实处, 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并不显著, 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依然分散, 没有形成内在关联。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状及问题

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合理规划和配置, 以确保其能够及时、高效运作, 并且形成一定的规范, 为理顺各项工作关系和形成任务架构合理的体系。但现实中, 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存在核心机构功能不健全、系统培训体系不专业、育人载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一) 核心机构功能不健全

目前,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多数是依托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而心理健康中心作为一个功能性组织, 承担了全校所有学生, 甚至包括教职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危机预警和心理健康宣传等诸多工作, 超出了一个功能组织的承受范围, 难以达到“强而有力”。其次, 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此外, 在场地建设方面, 存在软硬件设施短缺、资金扶持不足等问题, 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二) 系统培训体系不专业

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核心工作的效果。然而当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体系建设较为不足。一是师资结构不合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少, 并且在这些老师中, 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训练的和可以兼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师更少。二是继续教育开展不足。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教师在后续的专业培训上也存在严重欠缺, 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三) 育人载体建设不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教育培养中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因此, 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搭建更多的有针对性的育人载体辅助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无法满足不同问题学生的具体心理帮扶, 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效果不明显。虽然, 近年来也有部分院校成立心理工作站、心理成长室等创新载体, 但目前多数院校是无法做到的。

二、院校合作模式可行性分析

依据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为了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可以将心理健康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内容前移、工作范围外延, 形成院、校两级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优势, 建构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一) 工作重心下移, 增强针对性

二级学院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由学生辅导员、学工办主任以及学院党委书记等专职人员组成的学生工作体系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等情况较为熟悉, 而学院配备的学业班主任、学生导师等, 也是学生日常学习、学术研究接触最多的教师, 上述两类人员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因此, 可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相关人员的作用, 有效联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与二级学院, 形成校院两级心理育人机制, 借助学院的师资力量,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二) 工作内容前移, 提升时效性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重中之重, 这一工作需要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因此, 提升该项工作的时效性是关键所在。作为学生的主管部门, 二级学院掌握的学生信息更加全面,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了解的更加细致, 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更为紧密, 当遇到问题时能更加准确的掌握相关讯息。心理健康中心通过与学院建立有效合作模式, 正确指导, 可以极大地增强危机干预的时效性。

(三) 工作范围外延, 增大覆盖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工作涵盖的内容繁杂, 除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课程之外, 心理健康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都需要专业教师和人员参与, 但目前高校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缺口较大, 很难单独完成以上工作。如果在二级学院中培训部分教师参与到上述工作中, 可以进一步扩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人数, 能有效缓解人员短缺的问题, 尤其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团体心理辅导、新生适应教育等方面, 不仅能有效结合二级学院学生现状, 依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培养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并且能最大限度地涵盖大多数学生,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三、院校合作模式构建

建立校院合作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可以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结构, 将管理体系从学校延伸至学院乃至班级, 将人力、资源和环境等关键要素有效关联,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最大化。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充实组织机构, 发挥学院心理育人功能

在院校合作模式中, 除校级心理健康中心, 学院可以配套成立心理健康工作站、心理健康工作室等, 与心理健康中心及时对接, 完成院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的工作。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知识普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心理状态, 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二是承担院级学生的初步咨询服务工作。由校级心理讲师团成员、院级心理辅导员等教师, 通过谈心谈话的方式, 处理学生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三是承担院级心理复测工作。由院级心理辅导员承担学院部分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复测工作, 提升学校心理普测的时效性, 并减轻心理健康中心工作压力。四是承担院级心理委员的初级培训。使学生学会如何查找自我以及其他同学心理亚健康现象, 辅助做好心理排查工作。

(二) 培养专业教师, 扩充心理工作人才队伍

在院校合作模式中, 建立一支人员稳定、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学院通过选拔, 推荐优秀辅导员或者教师参与学校院级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培训, 考核达到一定标准时, 方可承接学院心理工作站相关工作。首先, 在培养专业教师中, 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其次, 强化校内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 定期开展培训, 并为通过相应学时培训、通过相应考核的辅导员颁发校内聘书, 纳入院级心理辅导员队伍。最后, 可以编制相关工作指导手册。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指导, 结合学生咨询最多的心理问题, 如情绪、情感、人际关系等, 将其编制成为指导手册, 为辅导员们开展院级心理咨询提供有效指南。

(三) 搭建育人平台,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载体

合理搭建育人平台, 夯实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抓手。一是不间断的宣传工作。利用学院新媒体网络等有效平台, 加强日常宣传教育工作, 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持续性。二是定期的追踪工作。建立院级重点学生动态心理档案, 按照学生心理情况分等级记录, 并经常性的了解学生心理情况, 遇到特殊问题及时做好转接工作。三是持续的家庭联系工作。学生家庭在其思想和心理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建立学院与家长的有效联系平台, 及时将存在心理异常学生的在校情况, 反馈给学生家长, 更有利于获得家庭支持。四是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好重要时间节点和特殊时期, 组织学院学生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活动, 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提升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化心理问题于萌芽状态, 能够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系统、全面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 合理构建院校合作模式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两者的有效互动, 能够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理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体系, 有效协调各方资源配置, 不断完善高校心理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不断促进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环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等现象, 增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 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能积极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分析, 提出了院校合作模式的设想, 进行可行性说明, 并具体阐释这一模式的构建方式和做法, 希望可以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院校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韩艳玲, 刘琴.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载体——学生成长辅导室的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51) :256.

[2] 孙婷婷.建设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7 (9) :214-215.

上一篇:油藏注水开发后期优势通道非线性渗流特征下一篇:浅析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