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精选6篇)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篇1

摘 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优秀人才的必要途径,本文根据共青团视域下扬州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介绍了一种可持续完善的“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创新创业教育 扬州大学

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各国综合实力的保证,而创新型国家建设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实践平台短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校创新创教育改革提出了阶段性目标:“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由此,新时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指明,任务已经明确。

一、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联络优势、宣传优势、实践优势和创新优势。

1.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的群众组织,已形成覆盖到学校、学院和班级每一位团员青年的三层网络体系,从校团委、院团委、团总支到团支部每个层面都比较完善、自成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学校团委、各院系团委和各个班级团支部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这种严密的组织性使得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活动中有全面的覆盖性[2]。此外,还有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都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覆盖面广,组织结构严密有序,对于贴近学生、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共青团依靠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开展活动,吸引广大同学自觉参与,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接受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联络优势。高校团组织可以发挥共青团各级团组织联系密切的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在校内,共青团组织长期与大学生相联系,有较成熟而严密的组织体系,直接领导学生会的共青团组织保证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4]。不仅如此,高校团组织还可以紧密联系校内各级团组织,并联系到校院两级各部门和学院,加强与他们的协同合作。在校外,高校共青团可以加强校地团组织的联系与协作,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校院、校地、校企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宣传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思想引领是其一项重要而基本的工作模块。高校共青团有很多宣传渠道和平台,可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和氛围营造,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纸媒、宣传海报、宣传栏等途径,而且可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优势,用当下学生常用的微博、微信、QQ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创新创业典型引领等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让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入脑入心。

4.实践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的过程中,已经培育形成很多自身优势品牌,打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例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体系、寒暑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等。

5.创新优势。高校共青团凝聚的是先进青年,是一个具有无限活动和强大动力的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敢闯敢拼,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随着时代的演进,随着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变动,新时期的高校共青团面临很多变化与挑战。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更要发挥创新优势,大胆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模式。

二、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要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首先要界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西方文化中,“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有历时性。目前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共同使用“entrepreneurship”一个词语表述[5]。在我国,创业教育是狭义的创业教育,即围绕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实践活动开展而实施,将“创新”的理念渗入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研究分析,在理论上是成立的[6],其共同目标与追求都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7]。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8]。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高校共青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个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更应在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渗入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目前,各高校均设有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全校范围内都在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高校共青团在这项工作深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尚未明确。由此造成高校共青团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职责不清晰、任务不明确。面对存在的问题,只有正视,并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文件的精神和指导意见,依照“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三大原则,认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找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挥共青团五大优势,完善以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权益维护和组织建设的工作格局,结合就业创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补充,不断拓展实践平台,丰富育人载体,协力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发展青年。

三、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路径

在协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共青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扬州大学逐步形成“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常态。

1.以建立协同机制为保障,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体系。在工作中,该校共青团紧密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目标,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探索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校团委要主动配合,积极聚力,加快构建多方协同机制。通过与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社合处等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构建校内协创机制,学校相继出台《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等多个文件,为大学生双创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通过学校主导、学院主动,两个方面通力协作,构建校院双促机制。多年来,在学校层面上,曾多次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和表彰会。在学院层面上,多个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双创工作的领导和推动,充分调动学院师生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与社会、市场积极接轨,与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广泛吸纳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同时争取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2.以科创基金项目为抓手,完善系统化的训练平台。该校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强调不仅要铸精“塔尖”做亮盆景,更要铸实“塔基”百花齐放。一方面校团委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校团委要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学术科创基金的申报、立项和管理工作,以此为抓手,在全校营造浓郁的学术科创氛围,这两个项目最终成为“挑战杯”作品产生的基础和摇篮。自2004年起,学校每年划拨25万元设立大学生科创基金,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从2012年起增加至每年50万元,现已突破90万元。同时,各学院也设立学院专项基金支持大学生科创工作。自2013年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这两类项目同平台申报、同平台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04年以来,全校申报校大学生科创基金立项数逐年增加,受益的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广,涵盖所有学科和专业,项目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3.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搭建多类别的竞技舞台。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组织动员、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优势,坚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为学生架设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舞台。在校双数年份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单数年份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扎实推进“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工作。在对接国家级、省级赛制的同时,结合学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竞赛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增设“文学、艺术、体育创作类”和“创新创意设计类”这两大参赛门类,为全校27个学院“全员参与、同台竞技”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团委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创新成果展、科创嘉年华、创客精英训练营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活跃关注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多样化的平台。

4.以专业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成才环境。该校坚持紧紧围绕第一课堂,紧密配合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改革,以学院专业文化节为载体,推动学院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及专业实践类活动的开展,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育人空间。各学院积极构建寓研于教培养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融通发展,或依托品牌学生社团和活动,树立全天候、全方位育人理念,从丰富科创工作内容角度切实增强科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广泛融汇社会资源,精心建设科创研究基地,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以“外强专业技能、内化专业素养”为宗旨,坚持打造特色鲜明、全员参与的专业文化活动,均取得很好的育人效果。如中国语言文化节、传媒文化节、珍馐盛旅文化节等,通过打造“一院一品”专业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逐步构建起一个“既有扬大共同特点,又有学院独特烙印”的育人环境。

5.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延伸,拓展多样化的育人空间。创新与创业,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内涵上的相互包容,在实践过程中两者又是互动发展的。因此,校团委在狠抓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营造的同时,着力推动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孵化体系,推动项目的有效孵化和高质量的成果转化。目前,学校专门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础》课程,明确两个必修课学分,作为对全校学生的创业基础教育;针对有部分创业意向的学生,在为大家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训练(KAB)、大学生创业专题培训(GYB和SYB)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建设占地2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实训;此外,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扬州东关街大学生创业广场等创业实体和基地,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体化的创业实战空间。在此基础上,校团委积极致力于“一团三中心”建设,创业导师团,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心、创业文化交流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的功能布局日益完善。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扬州大学在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下一阶段,该校共青团将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围绕学校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内外资源、强化多方联动、鼓励师生参与,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督导落实,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做出新探索。

参考文献: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篇2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该组织于1995年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指出“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些理念为我国启动和推进创业教育提供了初步的思想认识。伴随创业教育的世界性潮流,我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做出回应。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这些高校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1]它们是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综合式创业教育。近期,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后认为:“我国以1998年清华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起点,形成了五种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模式;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与实践教育模式;三是上海交大以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强调基本素质培养模式;四是以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的科技园培养模式;五是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代表的‘创业学院模式’。”[2]

二、高校共青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教高[2008]6号)文件,其中的《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指南》提出:“学校要成立校级的组织协调机构,包括教务、科研、设备、财务、学生、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提供支撑条件。”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于2009年1月11日下发的《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学校团委联系建立的见习基地可直接面向本校学生,自行运转,不再层层对接。”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专门成立“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两年后,教育部以教高厅[2012]4号文件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进一步优化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校内外政策与环境。

共青团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共青团工作直接地面对国家人力资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学生群体,处于先进文化的前沿并最大限度地涵盖了全体青年。[3]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体说,高校共青团就要围绕高校育人中心工作为青年学生服务,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具体表现在:第一,时间优先性。第二,活动形式灵活性。第三,心理相近性。[3]这就表明了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有能力承担责任。

三、高校共青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思路

北方工业大学团委认真研究国内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种模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共青团的工作优势,以抓好全团的“挑战杯”竞赛和就业创业见习工作为重点,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1234”共青团工作思路,即“一条主线、二项职能、三家社团、四个环节”(见图1)。

1. 一条主线

牢牢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其成长成才”为工作主线。共青团以往的工作中有一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活动项目,但创业教育开展不够。树立这条工作主线就是要整合、改进以往工作项目,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其素质全面发展,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体现社会价值。为此,北方工业大学团委增加内设部门,专门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简称“创办”),“创办”与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保持密切联系,下一步将与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SIYB)接触、合作。

2. 二项职能

注重体现共青团“引领青年”“服务青年”二项基本职能。“引领青年”作为高校共青团基本职能之一,要求团组织能在工作的各个层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传统的党课、团校、学生骨干培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青年学子中引起的共鸣越来越小,促使其增强互动性与实践性。同样,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想引导的方式方法,在新的领域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是这样的工作载体,共青团要将思想教育因素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成熟、政治进步。

“服务青年”是高校共青团的又一基本职能。青年的成长成才仅仅依靠书本上、课堂中的知识与训练是不够的,那样很难培养出综合的全面素质,而必须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共青团正是在创造青年实践平台中更多地实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职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学生骨干)开放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三家社团

北方工业大学团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作为内设部门,仅仅是组织协调机构,工作方式主要是提出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划、计划,整合校内外可供帮助的资源,搭建学生展示创新创业素质的实践平台,营造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因此,这个机构需要工作支撑机构。学生社团是学生依照兴趣组成的民间团体,聚集了大量志同道合的青年学子。各高校都将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定为共青团组织,可以说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有益补充,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平台,延伸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手臂。经过比较、分析,我们选择了“职业生涯协会”“KAB创业俱乐部”“学生科技协会”三家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机构,整合发挥它们的作用。这三家社团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为了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校团委加强了与校内指导部门、校外资源的沟通,并把这些沟通成果通过学生社团的工作、活动展现出来,充分发挥了三家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4. 四个环节

北方工业大学共青团组织主要抓好了“培训、竞赛、见习、模拟”四个环节。这四个工作环节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培训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基础环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狭义上的理解。北方工业大学共青团整合以往散布在团校、毓秀讲堂中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讲堂”,制订模块化的课程,包括“见习岗前培训”“创业计划书指导”“创业政策指南”“创新方法研讨”“创业意识培养”等。这些课程为其他三个环节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受众对象为报名见习、创业计划竞赛、模拟创业的大学生,讲堂的师资来自学校专业教师、见习单位高管、相关组织创业导师,培训方式为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网上一对一、网上主题讨论等。

竞赛是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的系列赛事,有的由学校组织,有的只是推荐给广大同学作为信息,感兴趣的同学自行参赛。共青团组织为有意参赛者提供交流平台,开展创意集市、线上讨论、专家辅导等活动。通过参加竞赛,同学们验证了书本上的理论,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建立了竞赛团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创业动态与政策,激发创新潜能。有的团队在创业计划竞赛之后积极参加模拟创业或者获得投资,注册公司开展实际创业。

见习是共青团工作堪比“希望工程”项目的一项工作创新。“希望工程”是关注、促进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创业能力,二者都致力于调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和谐。北方工业大学自2009年起大力推动此项工作,着重进行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生管理与见习基地建设。见习生管理由报名、培训、配岗、见习、鉴定等程序组成。一次报名即可获得以后历次的见习需求信息,直到他参加过一次见习岗位的锻炼。培训工作即培训环节的“见习岗前培训”部分,又分为通用培训与专业培训。配岗基本通过团组织与见习单位两层匹配完成,即团组织按岗位需求条件与见习生的条件、选择方向等提出初步名单,经见习单位筛选后确定上岗人员。见习过程中,团组织与见习单位保持沟通,在见习生集中的单位成立临时团组织,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提高见习效果。鉴定则是在见习生见习结束获得见习单位鉴定的基础上,团组织发放见习证书并给出就业、(模拟)创业意见、建议。见习基地建设注重发挥校院两级团组织的积极性,校级基地起典型示范作用,院级基地发挥基础保障功能。运行良好、持久的院级基地能升级为校级基地,可依然由院团总支主责管理。

模拟创业团体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各类创业计划竞赛中的优胜团体,自愿或者受邀进一步深化创业项目;二是在校内外已有创业初态,准备注册公司(个体工商户)实际创业的团队。所有进驻模拟创业基地的团队都要经过专家评审。模拟创业活动包括模拟经营沙盘大赛、规范化经营、政策咨询、(未来)企业家沙龙等。模拟创业团队经过这个环节希望能获得投资或者组建创业团队,有的则最优化享受各方面优惠政策完成了公司注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如果有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孵化器平台,模拟创业环节将更加顺畅,模拟项目落地将更加便利。

摘要: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支持大学生创业首先要从创新创业教育抓起。而共青团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单位,基于共青团的特点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即“一条主线、二项职能、三家社团、四个环节”。

关键词:大学生,共青团,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蔡慧.高校创业教育三种模式[N].文汇报,2003-09-02.

[2]王万山,汤明.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12(2):116.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篇3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一般特指精神财富。高等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追求与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在文化视野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对创新创业价值的认同和导向,是营造和发展创新创业文化的过程。创新创业的价值在于通过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和个人创造生存财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高等学校应强化创新创业这一价值导向,并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卓有成效的行为方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全方位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环节,融入到学生培养整个过程,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引导广大学生把追求创新创业作为个人成长和人生发展的自觉意愿,通过为社会创造财富与利益,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一、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创新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新内容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人才的优良环境,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适宜的人文土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导向,它通过价值导向、行为导向、制度导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创业观。教育师生员工树立创业意识、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培养创新创业兴趣,产生创新创业的动机,不仅培养青年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自我意识,更培养他们担当天下的社会意识,使青年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起为整体利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

2.创新创业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能形成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促进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使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心与毅力,提高学生走入社会与市场的能力。

3.创新创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新导向

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主导着创新创业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创新思想、促进创新创业行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價值取向,大公无私、奋斗奉献等已成为具有民族的优秀品质符号,但同时“中庸” “学而优则仕”等观念有时也成为创新与突破的障碍,所以把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高到社会文化建设的高度,在创新创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

二、“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途径

“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高等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旨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精髓融入人才培养始终,即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思想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总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将潜在创业者培养融入就业教育与指导,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融入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融合。

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宏观目标与总体要求是,体现“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创新创业思维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而言,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加深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系的理解,从而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化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二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完善创业品格,从而具有开创性、创新性的勇气和胆识,做好创业的意识和思想准备。三是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使创新创业文化成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热衷创业行为的滋养土壤。“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具体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可度

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形式,使师生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为什么创新创业、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为什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怎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问题。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培训,使广大教师明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广大教师了解、宣传、践行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咨询讲座、资源共享、分享交流活动,提高全体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让师生明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实现广大师生从了解认识到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并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中来。

2.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浓郁学术环境

鼓励创新、不惧权威的学术环境,可使学生时刻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和滋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因此要发扬学术民主,保证学术自由的权力和环境,允许不同的学术立场与学术观点存在,鼓励各种学派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师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学术交流,倡导学生对各种学术思想提出疑问、发表个性看法。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和发明创新活动的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创造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将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优势

高等学校依托各类社会媒体,广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措施、效果及典型案例,宣传结合专业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做法和效果,宣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品牌,使广大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自我认同。高等学校依托校内外媒体和媒介平台,制作创业学子案例集、校友学子创业风采录,评选“创新之星”“创意之星”、“创业之星”“创业示范团队”,全面展现优秀创业学子的创业经历、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和心路历程,以典型和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4.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题宣传

高等学校在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日常动态宣传的同时,依托校内外各类宣传载体,开展创业改革、创业先锋、创业风向标、学生创业园、导师制、创新成果等主题宣传,设计主题突出、内容清晰、覆盖面广的主题宣传,全面展现学校和各教学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做法与成效,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高等学校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文化节、创业精英挑战赛、创业先锋推介等主题活动,企业家论坛、学子创新创业论坛、创业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励志电影、歌曲、书籍放映和发布活动,创业征文、创业作品征集等文艺创作活动,企业参观、校企交流等实践活动,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文化进学院、进班级、进宿舍、进头脑。

5.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协作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建立与不同国家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培训交流机制,在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学校应积极搭建国内外创新创业实践与文化交流平台,实现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组织大学生参加国际各种类型创新创业竞赛、创业交流互访,积极争取各种形式国际创业资金与技术支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大学生创业与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管义锋,高晖.高等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

[2]朱静然. 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6):102-107.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篇4

摘 要:“双创”背景下,高校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的构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示范性的实践平台。针对目前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及创客空间的理解普遍存在盲目效仿社会现象,文章从高校职能的角度,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进行了理性思考;从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角度,界定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在于精神引领。

关键词:高校创客空间功能;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68-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我国对卓越人才的渴求也空前强烈。为应?π乱宦止?际竞争和格局洗牌,创新力短板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李克强总理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场创新创业热潮中,广大高校按国家政策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诸多高校普遍存在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定位为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陷入培养创业类人才的误区,教育理念与定位错位,违背了教育教学职能与人才培养规律。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乱象:盲目跟风,定位不科学

自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在政府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中诞生。高校为响应国家政策也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除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也逐步建设创客空间。但是,相比硬件环境建设,目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并未有效显现出来。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响应政策积极,但盲目跟风社会,未能科学定位高等教育主要目的与职责。具体原因如下: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教育传统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但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依然滞缓,本质上仍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制约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致使我国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性教育历史与经验。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倾向创业教育

近年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经济发展呈下滑趋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新型人才严重稀缺,为此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国家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业孵化基地等指标列入高校业绩考核范围;另一方面,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设完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经验匮乏等因素致使高校倾向于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而且从效果来看,重“教”不重“育”,流于形式。

(三)高校对国家政策解读存在误区

国家面向整个社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针对的是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对象。意在呼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企业之创新创业意义无可厚非。但高校盲目跟风效仿社会,简单将有多少学生创业列为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解为创业型人才培养。这未免有舍本逐末的体现。而高校的主要职责是育人,即人的各种素质的培养,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系统化训练阶段,理应注重“所有人的全面创新教育,少数人的创业教育”。据相关统计数据,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失败率高达97%以上,何况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生,所以高校对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解读存在误区。

三、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经济科技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创业的环境与水平,而经济科技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自己清晰的定位。《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创新实践教育。国家以就业为导向,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高校,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则主要是对企业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实践教育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这一弊端。新形势下,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结合当前创新2.0模式时代特点,加强创新思维民主化教育,即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人人皆可创新,创新不再是精英的象征和少数人的专利。

(二)注重创新能力的训练

过去我们仅仅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至于怎么去创新,却缺少系统化的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训练,不断地研究。因此,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强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让其在做中学,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注重创新实践的专业化发展

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定位好创新的方向,形成兴趣,发展成自身的专长,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创新实践专业化发展过程就是大学生坚持敢于质疑、勇于行动、高度专注、持续品质的过程。因为任何领域只有不断地钻研和创新,才能实现专业化、专家化、高水平化。

(四)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爆炸性增长催生终身学习理念,在创新领域,也由个人创新逐步向团队创新转变,这也正是创客精神的核心品质之一。所以,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竞争的主要素质之一。为此,创新实践教育在任务设计,团队组建等方面有所体现,重在培养团队精神。

(五)创新实践示范平台的搭建

高校创客空间的构建不同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用,社会实体创客空间主要为创业孵化提供服务,而高校创客空间的功能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重在创新精神的引领和创新能力的展示,而不是创业能力的展示。以此为平台,“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六)针对较少数创业型学生的创业教育

一般来说,现实中真正对创业感兴趣的大学生数量不到总数量的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了针对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教育,就是对着极少一部分人的创业教育,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文章才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

四、瞄准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创客空间是开展创客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主要分为社会型创客空间和高校创客空间。必须对二者加以区别:社??型创客空间主要致力于创客科技创新与小微企业创业孵化,高校创客空间则主要致力于大学生创客素质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引领。所以,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引领,即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引领广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从利用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的角度来看,不妨从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各种项目载体的驱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

创客空间的结构设计要整体体现个性、创意、艺术性等特征。有品位,有格调,简约而不简单,大气而不空洞。要给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独特风格。创客空间的布局摆设要体现轻松、便于沟通的学习氛围。要考虑到团队化的学习讨论与创新思维的激发元素,与普通教室单

一、枯燥、整齐划一的环境截然不同。空间文化体现开放、批判、共享,重点营造“人人皆可创新”的氛围。既有科技创新也有文化创新,还有生活创新。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够创新。创新的成果可以为生活增添品位,为自身能力和素质带来提升,也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

创客团队成员的组成打破传统院系、学科、专业的藩篱,鼓励跨界交叉思维的碰撞与交融。文理科交叉或者跨专业学科交叉,利于活跃创新氛围、激发创新灵感以及专长性格优势互补。各种奇思妙想在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这也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三)项目载体的驱动

高校创客空间功能发挥的效果关键在于项目载体的驱动。对于高校来说,校企合作项目、双大赛(职业技能类大赛和创新创业类大赛)项目是很好的载体。校企合作项目载体需要企业给予创新成果的激励政策,双大赛主要是政府主办有一定激励政策。围绕创意、创新、创业,这些都为创新创业教育设定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与社会需求也有机的对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积极,效果也良好。

(四)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大地提升了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效率和效果。线下物理创客空间与线上任务发布、作业成果考核、问题解惑等有机结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契合。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参与不同难度的创客学习项目,养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协作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创造制品的能力,实现自身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成长。

五、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国家创新型人才紧缺的迫切形势,社会、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高校应科学定位自身的育人功能和职责。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素质的培养。高校创客空间也要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能加以区别,其主要作为向全校示范创新的窗口,重在以创客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鉴于诸多高校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意无意中 “重极少数人的创业教育,轻多数人的创新教育”,扭曲了教育自身定位和教育意义,以此文作为呼吁,期望对于广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一定倡议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OL].中国政府网.http://.[2]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OL].中国政府网.http://.[3] 雒亮,祝智庭.创客空间2.0:基于O2O 架构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8(21):4.作者简介: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篇5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做好本次调研问卷, 笔者根据有关问题精心设计问卷, 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有效问卷145份, 其中男生52人, 女生92人。本问卷共设计了24道题, 主要围绕手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作用等问题而展开, 下面就有关问卷调研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 大学生对手机媒体过于依赖, 致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和手机捆绑在一起, 没有时间关注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生活单调且乏味。第二, 手机依赖症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疏远。QQ短信、微信聊天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 对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严重的影响。第三, 上课玩手机, 致使某些大学生学习懈怠而消极, 严重影响到校园学习风气, 一些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 考试时借助手机作弊, 更加剧了某些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第四, 面对良莠不齐的手机信息, 某些学生辨别不清, 容易被不良思想所侵蚀。[2]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

(一)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 丰富教育资源,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

受地域、时空的限制,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来源渠道狭窄、内容陈旧乏味, 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手机是非常快捷的信息交换平台, 使用方便快捷, 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空间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最好方式之一, 例如运用短信平台, 以重大事件、先进人物及事件等为契机, 可以让同学们随时随地了解国际时事, 开阔大学生视野, 丰富学习生活;运用手机QQ, 手机微信等进行深入交流, 可以使有问难的学生更能吐露心事;通过手机微博、博客, 对时事政治、焦点新闻发布观点, 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 动态了解学生的想法。

2. 创新教育模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手机媒体特有的平等性、即时性、私密性等特点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拓宽了渠道, 也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高校中, 学生关注的内容很广泛, 他们愿意也渴望通过手机QQ、微博、博客等形式分享, 并乐于发表观点。学校鼓励教师开通个人微博或博客, 使师生之间进行零距离的交流。通过手机网络, 学生减少了心理防卫, 畅所欲言地表达想法, 探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也可以随时随地排疑解惑促进沟通, 进一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3. 改进教育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

手机媒体具有信息广、传播快、交互强等特点, 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思政工作者应紧紧抓住这一点,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拓展工作空间, 创新工作思路, 加强对手机媒体的学习使用, 培养教师的媒介素养, 提高育人本领, 充分利用它随时随地了解并掌握最全面的信息, 进而做好工作。此外, 手机媒体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能随时随地与同行交流, 取长补短, 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观的影响。

学习懈怠而消极是手机对大学生产生的重要消极影响之一。调查数据显示, 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 一是使得他们思想分散, 不专注课堂;二是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授课心情, 破坏课堂纪律;三是促使不良学风蔓延, 影响校风学风的建设。部分同学考试时借助手机作弊, 更加深了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可见, 手机对大学课堂产生了不良影响, 使得大生对待学习懈怠而消极。

2.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观的影响。

据调查资料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习惯性地把手机带在身上, “手机依赖症”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 手机更换频繁, 特别是随着苹果等高端产品的问世, 追求高价位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由于大学生消费观尚未成熟, 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 追求个人主义, 甚至个别学生为了追求时尚, 不惜走上违法的道路。手机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观, 不仅给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 心理和思想还不成熟, 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手机媒体不良信息的传递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第一, 某些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 容易被批判主流思想的负面言论所侵蚀, 误导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第二, 某些学生道德观念的缺失和集体观念的淡化。手机媒体凭借其极强的隐蔽性和私密性等特征, 很容易使部分自制性和自律性较差的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衡的现象, 甚至做出违法的行为。

三、手机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一) 高校要创新手机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目前, 手机的3G业务发展迅速, 高校必须创新手机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和作用。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拓展手机媒体的运用平台和应用范围。例如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飞信和QQ群及时开展针对性教育, 欢迎学生参与互动, 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互动性。其次, 运用手机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高校可以根据手机媒体的特点, 利用手机报和手机微博开展先进人物的评选活动;利用网络开展有奖竞猜活动等, 通过这种方式, 扩大正能量的宣传力度,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对手机媒体使用的培训力度,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手机媒体的结合点。

(二) 学校、政府、社会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加大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监管力度。

高校要充分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媒体平台, 利用手机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 学会新媒体的运用。政府部门必须加强手机媒体使用的执法监管力度, 有效地对手机信息进行过滤, 健全法律法规, 保障手机媒体健康发展, 优化手机媒体教学环境。社会要加大社会主旋律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自觉抵制有害信息, 弘扬正能量。因此, 要加强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监管力度, 学校、政府、社会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引导大学生思想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三)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规范手机媒体使用行为。

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 极易受到手机媒体的诱惑, 良莠不齐的手机环境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错误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特别是手机摄像功能的日益完善, 也成了滋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因此, 规范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 使大学生对手机媒体有客观的认识, 除了加强高校、政府、社会的监督监管之外, 大学生自身也要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认知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媒介素养, 遵守现实中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 在不利用手机媒体伤害他人的情况下, 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形成良好的手机媒体素养。

摘要: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 对大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价值观等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双刃剑”作用, 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 发挥手机媒体的优势, 积极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王玉, 何小平, 胡弢.手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

[3]王玉, 胡弢.手机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析.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3 (06) .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篇6

关键词:全人教育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分类号】G647.38;F273.1

一、全人教育的基本内涵

20 世纪70 年代末,美国学者隆·米勒(Ron Miller)首次提出了“全人教育”理念。全人发展教育(Whole Person Development),是指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把人的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在“ 德、智、体、美、情、群、”等方面得到提高,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有价值的人。

全人教育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维度,十二个内容(见图1)。

在实行全人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注重多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包括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平衡、发展心智与健全人格的统一、传承经典与创新精神的交融等,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另一方面,在全人发展的视野下,个人的发展不仅是自我的发展,更是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全人教育的内涵也包括培养学生宽阔的胸襟、开阔的视野,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实现个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

二、全人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全人教育理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目标

创新是创业是创新主体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结合现有的可利用条件,把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创造意识转化为创新实践的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个人创业所需要的观念和技能为目的,利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她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突破固有思维,挖掘自我潜能。全人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目标,同时在个人的发展上加入全球视野,丰富了其内涵。

(二)全人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行有重要指导意义

创业是一种不拘泥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标准,学生创业需要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敢当风险的气魄、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百折不饶的强韧。全人教育重视教育在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注重生活渗透式的隐形教育;倡导拓展国际化视野;强调教育是成长、参与、体验、发现和创造。这种多维度、立体式、全方位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实效。引入国际化的全人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建立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完善课程体系

全人理念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立足学生全方面发展,聚焦学生未来的增值能力和卓越精神。因此,该课程体系包括:第一,学术教育,包括创业基础、创业心理学、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第二,通识教育,包括金融、法律、财务、文化、文学、历史、成功学等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领导才能、批判思维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课外教育,包括参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模拟商战、组建创业团队、扩展训练、企业实训等活动,挖掘学生创新潜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二)围绕成果导向教育,改进教学方法

引入国际先进的成果导向教育,从学生学习成果出发,课堂教学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融入教学内容,运用包括案例分析、沙盘模拟、互动讨论、头脑风暴在内的侧重实践操作的教学手法,强调学生的成长、参与、体验、发现、兴趣、创造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倡导学生自我设计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分享创业经历,获得创业的感性体验。

(三)创建“OTO”教育新模式,实施多元评价

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创建“OTO”教育新模式。鼓励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帮助学生增长见闻、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让学生凭借真实案例去感受创业过程,激发创业灵感。同时,改变传统的评价制度,学生在线课程学分、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注册企业等都可折算为学分,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

(四)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环境,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硬件支持,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途径,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进而实现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互动,为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和能力培养创设条件与环境。同时,借助一流的创业平台,在高校中培育尊重创造、大胆创新、敢于冒险、遇难必解、开放活力、包容并蓄的创新创业文化,形成隐形教育,真正帮助学生成为具有适应能力、修身涵养、 高尚道德、专业精神、创新意识、自尊自爱、胸怀世界的“全人”。

参考文献:

[1] 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2] 陈得媛.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图书馆的角色转换和功能拓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增刊).

上一篇:合伙承办幼儿园协议下一篇:病历复印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