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功能(通用7篇)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其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下面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作一简要的剖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减少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物质损失
对于高校突发事件来说,物质方面的损失是其最表面化的现象。这种造成物质方面损失的参与者如果得到及时的行为控制和思想引导,就会使得突发事件向着有利于解决的方向发展。以7月5号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事件”为例,新疆大学的部分学生参与了打砸抢烧事件。这给学校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方面的损失。之后的新疆大学相关领导层积极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他们不仅在高校内成立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更是在全校师生中间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每个班级成立一个临时的小组,深刻反省自身的问题,并对民族团结提出自己的建议。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大型讲座,使老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从而制止了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校内打砸抢烧事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们不能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次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至少起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引导和疏通作用。这种作用力不仅深入同学们心中,更是在物质层面上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损失。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补充高校突发事件临时性制度的缺失
高校突发事件由于具有突发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造成高校制度层面的失范。突发事件时期,“物质利益风险可能转向文化风险、道德风险、理论风险等非物质风险,造成信任危机和社会失序的严重。”?豍系统论人为,任何系统都可能出现“失范”和“失序”状态,人类社会也不例外。同样对高校也是如此。高校突发事件发生中后期,学校常态下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这时候会出现一个“管理性制度真空”。在这种“真空”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正确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可以有效补充突发事件中后期的临时性制度缺失状态,发挥其非常态下的制度性替代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弥补高校突发事件造成的精神层面的伤害
高校突发事件直接对当事人造成心理刺激和精神创伤,而且这种创伤在短时间内很不容易消除。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当精神层面伤害的“清洗剂”,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指导思想,使当事人的心灵尽快回复到正常的状态。“非典”时期,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起先采取了非常轻率的态度,之后问题严重又采取了瞒报的措施,给在校大学生心理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心理学家认为恐惧来自于无知。非典时期的大学生“被”无知的现象使人人自危,造成很严重的精神层面的伤害。相对来说20甲型流感袭击中国,相关机构和高校不仅实行了公开制度,而且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高校面对这种突发事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体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一方面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提供最新的预防知识。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比非典时期和甲型流感时期的治理措施,我们很容易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巨大作用。
三、高校突发事件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预防功能
通过高校突发事件前期的思想指导作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打击突发事件苗头的发生。高校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要主动出击,及时的分清当前学校面临的主要矛盾潜在威胁,集中力量攻克主要矛盾,同时也要把潜在的威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西亚和北非几个国家所谓的“民主化”浪潮来说,这股冠之以“茉莉花革命”的运动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有些思想比较激进的大学生便想以此为契机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上海还有部分学生在人民广场举行了小规模“聚会”。殊不知这一浪潮如果真正的波及到中国,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大的损失。高校相关领导层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的在学生尤其是党员同学中间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认清了当前的形势,并且使高校学生在以后应对同类事件中有章可循。应该说在处理这次“茉莉花革命”的问题上,高校领导层和基层都很好的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其预防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二)调适和沟通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心理疏导作用,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上为调适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调适功能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中后期所采取的心理调节措施。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针对师生群体在心理上遇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提高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还可以使他们的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心理的调适功能无疑会提高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他们挫败不利条件的勇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思想的偏差。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轰动全国,更是在大学校园里引起巨大反响。很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里就来自于汶川,因此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部分高校针对来自于重灾区的大学在校生给予免除学费的优惠,并且为这些学生配备心理咨询老师。通过这种正确积极的措施很快见到了效果。有些高校自发组织起来为汶川进行烛光祈祷,在“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中,彰显了面对大灾大难的人文关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调适功能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三)整合功能
1. 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1.1 增加案例的强化教育工作
案例强化教育是向学生展现真实的案例,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展强化教育工作时, 教师应该尽量选择一些由于学生缺乏防范意识而造成重大危害的案例进行讲解, 这样能使高校学生意识到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从而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教师在开展案例强化工作时, 应该注重案例教育的频率, 合理地分配教育强度。
1.2 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
现代媒体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理等工作中起着知识普及、协调沟通的作用。高校的大众媒体主要包括学校广播、网络、电视以及报刊等, 学校的思想教育者应该普及、宣传突发事件预防、处理、呼救、自救以及减灾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 全面掌握客观的、真实的案例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 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
1.3 加强学生群体的危机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具有预防功能、激励功能以及调节功能, 进行心理咨询能够调动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与决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波动, 学生的恐惧心理不断加深, 因此, 学生非常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咨询。危机心理咨询的处理突发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准备掌握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心理障碍,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比如, 宣泄、控制呼吸或者逐级暴露等方法帮助学生群体有效地克服恐惧心理。
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1 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具备的能力
在应对高校的突发事件时, 高校的思想政治人员必须具备三种基本能力, 即预测分析能力、快速处理问题能力, 善后工作处理能力等。高校的思想教育者应该具备预测分析的能力, 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找出其内在隐藏的问题, 需要善于发现事物中的一场情况, 从而及时地、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真实情况, 处理问题时应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与前瞻性。高校的思想教育者应该能够掌控全局、驾驭全局, 尽量将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纳入到学校发展的大环境中来思考。在面对突发事件时, 思想教育者应该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准确而迅速地查清突发事件发生的真相, 并且快速地制定出解决方案。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能够迅速地集合各个方面的要素, 全身心地投入到突发事件的解决工作中去。积极地反思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果和经过。在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 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及时吸取教训。尽快地做好善后重建工作, 进而推动整个机构的正常运行。
2.2 培养应对突发事件应具备的能力与方法
首先, 需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快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方面的培训。这种快速应对事件能力的培训, 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是需要培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创造性地、灵活性地运用这些知识, 促使其具备处理突发事件、解决突发事件的各种能力。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 开展拓展训练、创设情景、角色转化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能够将真实的案例展现在思想教育者面前, 促使其感受真实的场景。其次, 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与严重性的特征, 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主动地学习突发事件处理的相关知识, 从而掌握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要领。要想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 则需要将多种能力、经验以及知识融合在一起。因此,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不仅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时也需要学习科技、法律、自然、人文、经济、社会以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从而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勇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与能力。总之, 思想教育者在实践中可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从而不断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2.3 积极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和选拔工作
首先, 在选拔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时, 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人才的选拔必须德才兼备、心理素质高、业务精通。人才的选拔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钱基础。在选拔人才时, 着重考察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并且注意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培训。其次, 对于具备较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教育者应该给与照顾, 因为,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这些工作者会面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以及心理上的超重负荷, 身心有可能受到各种损伤。因此, 学校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关心, 加强对他们医疗保险、健康与生活方面的保障, 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
小结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高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然的变化随之带来了各种问题, 因此, 妥善地处理高校的突发事件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的思想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学校也应该积极调动各个方面的优势, 切实保障平安校园的建设, 使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得以维护和实施。
摘要: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里集聚着许多思想开放、爱国奋发、易冲动的年轻学生, 所以建立平安校园对构件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 高校不断发生突发事件, 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将主要围绕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鸿.谈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 2011.12 (33) :112-113.
[2]范高瞻.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西南科技大学, 2011.12 (11) :189-190.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has been is our party's family heirloom, is economic work and all other work lifeline and was also a year for dealing with an important weapon for group incidents. In dealing with and control group inci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whole, play the "four guiding role.
【Key words】Group Incidents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們党的传家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法宝。在应对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不应缺位,而且应充分发挥它在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事件萌芽阶段的认知引导作用
群体性事件的萌芽期常常不为人关注。其实这一阶段事件主体的目标比较单一,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但往往由于人们不太重视,所以时间一拖,小问题有时演成到问题,甚至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想真正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个阶段就要开始着手解决矛盾,可以通过调查访问弄清问题的起因,及时把握群众的思想动向和人们的心里动态,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发现潜藏在社会生活的暗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超前做工作,特别是政府工作人员在处理上访人员所反应的问题时,要坚持快调查,快研究,快落实,快做出处理意见,快进行教育引导,帮助群众进行思想转变,使群众认清事态的严重性,让他们认清通过合法的手段和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在处理萌芽状态问题时,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引导作用,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化解矛盾,从而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的发生率。
2.事件酝酿阶段的情绪疏导作用
在萌芽时期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没做好,就会使矛盾激化,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酝酿阶段。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人员聚集的场面,但是这时候的群众的情绪非常激动,一点火就会着;有时一些与矛盾无关的群众也出来打抱不平,形成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时候有不少群众往往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法不责众”等心态。这个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该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群众关心什么,想什么,利益的诉求点在哪里。一定要针对群众心理状况来疏导群众的对立情绪,努力避免思想积怨和矛盾激化,及时对相关群众的心理加以引导和理顺,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向群众讲明是非,澄清事实,让民众尽早把握事件的真相,从而防止矛盾的进一步恶化,防止事态升级。通过掌握群众心理状态,在进行情绪疏导的过程当中,效果才会明显,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说服力,争取主动,争取将问题化解在酝酿状态,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事件爆发阶段的行为劝导作用
群体性事件的爆发阶段是群体性事件最为混乱的阶段,也是事件急速发展和严峻态势出现的时期,失去理智的群众开始通过极端手段和过激行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在这一阶段来临时已没有速效的方法使群众的情绪冷静下来,所以这个关键时候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要头脑清醒,不可采取任何过激或过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否则,可能会加剧刺激群众的过激行为从而使混乱的局面更加难以控制。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尽可能减少损失,尽可能抑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这个阶段需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勇气深入到群众中去,饱含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从群众的需求利益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说话,这样才能比较容易的接近群众从而更好地作进一步的行为劝导工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作行为劝导工作时,要讲究一定的政策和策略。教育工作者只能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去说服教育,切忌简单粗爆,要做到全面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对于群众提出的尖锐的带有政策性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去解答和说服教育他们。其次,在裁决具体问题时,一定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来回答和解释,而不用自己的片面理解来代替。最后,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向群众讲清楚相关政策和法律,做好思想工作,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行为,最后使他们心服口服。不过这时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该清楚一点,在群体性事件中,不是每一个参与群众都和事件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细心观察和深入调查,把握不同的突破口来进行思想教育。首先劝导那些无事的群众不围观,避免敌对分子有机可乘,主动找当事人谈心加以劝导,帮助他们稳定情绪。从而避免造成现场群众更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4.事件善后阶段的思想开导作用
经过爆发阶段的控制,安抚和缓解,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经完结,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宣告完成,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善后处理阶段。这一阶段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安抚工作。任何事物的消失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耐心地、细致地做好思想开导工作,才能彻底根除埋在群众心里的错误思想。首先,要在第一时间内向群众彻底公布事件的真相处置情况,要跟进事件的发展做好思想教育安抚工作,坚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人们的心情逐步恢复平静,使社会生活恢复常态。通过思想开导教育来化解群众心中的疙瘩,使群众了解其自身合理要求通过哪些合法途径来解决,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为什么不能实现等等。其次,在平息事件后,要及时到群众中了解情况,摸清相关群体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要建立信息报告系统,及时将群众反映、舆论导向、工作方向等信息向有关政策部门汇报,以便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巩固善后工作的成效和防止事件的反弹。■
【参考文献】
[1]领导干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实用指南与案例分析-下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2]张振学.领导者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9种能力.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
[3]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为分析的起点,将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有机结合,以此来论述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作 者:胡小军 Hu Xiaojun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图书馆,浙江,丽水,323000刊 名:丽水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年,卷(期):31(3)分类号:G251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素质教育 功能
关键词: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改进
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
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的,由多人参与,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滥施暴力等手段,扰乱、破坏或直接威胁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应予立即处置的群体性事件。从理论上来讲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主体的群体性、主观方面的目的性、客观方面的危害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事件原因的复杂性。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特殊类型,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界定为:主要由高校学生参与,以表达学生的某些诉求或维护群体利益为目的,事发突然并对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群体性事件。正是因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这些特点,使其能够对正常社会秩序造成很大冲击,不仅会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损失,加大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难度,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很大危害。而且此类事件处理难度较大,处理不当还会带来一些严重的遗留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予以高度重视,探索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所致。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思想活跃,爱国热情高涨,对国内现状和国际形势非常关注。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思辨能力较弱,容易受激进思想的影响,做出偏激的行为。(2)高校教师和职工方面的原因。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招生制度的改革,我国高校的在校生人数迅速上升,与之相配套的教师队伍,在数量、素质和结构上并没有同时得到提升。这与学生日益提高的对教师的要求产生了矛盾,在某种程度上疏远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有些教师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注意工作方法,或者出于对自身的考虑,不能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造成了校方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成为引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诱因。(3)外部原因。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和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越发频繁,一些国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出现在国内高校中,对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加剧了我国的社会矛盾。网络媒体的流行更加速了这一过程。网络媒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许多来源无法考证的虚假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很容易激起高校学生的不满情绪。这也成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3 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3.1 提高高校教师和职工素质,丰富教育方法
高校教师和职工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做到为人师表。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榜样。同时,在平常的教育中,我们必须运用系统化的理念,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与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法结合起来,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优秀方法和思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减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例如,在社会上发生可能引起高校学生思想波动的事件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们思想开始出现起伏,有可能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结合价值澄清法和情景模拟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首先将不同的行为模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原因;模拟不同行为模式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然后让学生重新思考、讨论,同时教师要对仍然坚持偏激思想的学生加以引导,之后让学生再次做出选择并以合适的形式公开自己的选择,从而使正确的政治思想得到学生的认同和遵守。
除了课堂之上的教育外,我们还应当重视隐蔽性的教育。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教育当中,用国际政治的观点,经济学的原理,管理学的理论等专业知识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使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43页)制定完善的、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塑造言行一致、责任心强、亲和力强的教师形象,提高管理和后勤等高校工作人员的素质,形成良好的传统、风气与行为规则,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观念于无形当中植入学生的思想。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针对学生们的思想波动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丰富教育内容,使思想教育能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减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2 拓宽教育途径
在学校环境中,除课堂和校园外,宿舍就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场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重视起学生宿舍这块阵地,将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对于学生宿舍的利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好宿舍的空间资源,通过设立宣传栏、报纸栏,张贴格言警句等方法,宣传法律法规和国际国内的最新形势,贯彻“和谐社会”的思想;二是充分利用宿舍里的人际关系资源,聘请高素质的宿舍管理员,在宿管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创造温馨的宿舍环境。
3.3 利用好教育之外的其他手段
在减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还应与其他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高校和政府都应建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并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针对在高校学生中容易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政府和校方还要注意做好网络阵地的工作,利用网络意见领袖,引导各种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各种虚假消息,及时给予澄清,平息学生群体中的过激情绪。
3.4 发挥“亡羊补牢”的作用
(1)在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组织学生针对发生的事件开展讨论,使学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听取学生中有代表性的想法,对这些想法加以引导,纠正学生们的思想偏差,贯彻正确思想,防止类似情况再度发生。(2)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及时反思,针对事件中曝露出的问题,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出调整确保思政工作的及时有效性。(3)行政部门也应该针对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完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保证预警机制的灵敏性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4)群体性事件爆发过后,经常会给社会许多方面带来消极的影响,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也不例外。所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减轻突发事件给社会和学校带来的损失,帮助学生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和精神面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校学生群体的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努力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高校学生在时代思潮的激荡中保持正确的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由中华民族孕育发展而来的,是随着中华民族的迁徙、疆域的扩大不断积累与融合而成的,是我们的民族逐步积淀累加而成型的,因此,当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形为准则依旧受到传统文化的极大影响。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的发展促进现代文明的形成,而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交织在一起。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也感受着不同文化的交替与变化,这种文化上的冲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变化。他们既要遵守传统的礼仪道德,接受家国天下的观念教育,又受到现代文化当中张扬自己独立个性的影响,他们在这种矛盾中蜕变、成长,又在这种蜕变与成长中感受着日益显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在这种矛盾冲突的思想斗争当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指路明灯,通过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能够在这种复杂的文化冲突当中有能力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二)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碰撞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发展得生机盎然,但在我们不断改革、不断开放的过程当中,外来文化也不断进入。尤其是当今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网络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等院校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度使用者,网络不断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沟通方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主要阵地。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互联网上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力量都试图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多元文化在其中猛烈地碰撞着,由于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量的不实消息、暴力信息甚至是西方腐朽的、不健康观念也充斥其中,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不同的文化思想给大学生带来了冲突,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渗透
当前,多元文化体系已经渗透到了高校当中,高校的校园文化主要是由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构成的。高校的主流文化是社会所需求与期待的,它包括主流的文化信仰、世界观、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等;而非主流文化似乎在高校当中更为流行,它是一种与当前主流社会文化所背离的一种亚文化,主要包含网络文化、课桌文化、非主流语言等,是当今大学生的思维一种创新型的表现形式。当前,校园主流文化已经受到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更多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一些非主流的语言方式来进行的,这使得大学生的思想与主流社会文化有脱节现象的产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必须重视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一些融合,将非主流文化当中可取的部分利用起来,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当中,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积极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校大学生。
二、多元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思维
一方面,多元文化丰富了高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多更新更开放的特点,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主体地位,使高校文化不再单调、枯燥,并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特点;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也给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新的思维、新的方式,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为灵活、丰富,从而充实校园文化。
(二)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
多元文化的发展不仅使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他们也因此见多识广,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心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十几、二十年前的那一代,他们拥有更为灵活的思维,更为开阔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这些来自于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主流的、非主流的文化交织融合在一起,必然带给他们不同的视野与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而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三)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自身的潜在能力
来自于不同时间、空间的文化交织在一起,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个人取向与选择,他们能够选择符合自身个性的文化,并利用这些文化激发自身的潜在能力,使自己拥有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更为强大的内心。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
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大学生行为的先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如上文所述,由于各种文化在高校的校园中互相碰撞、渗透、融合,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是多元化的,要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正常地开展,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辅导员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在日常生活上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在思想上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注意引领大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理性、深入地看待社会风气和社会实践,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座谈会、主题演讲和辩论赛等,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从而能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
传统层面上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外乎就是说教、宣讲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们在思维方式层面上更为活跃,在信息获取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甚至他们获得信息的速度要远远超出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了,这就要求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时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选择更为适合当代大学生思维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比如,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的即时性与优越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这种网络化的方式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让高校大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另外,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大学生推送最新的动态,这样不仅方便快捷,同时也有利于广大高校利用大数据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及时的关注。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 事件的突发性
现实中, 由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的不确定行, 或者管理上的疏忽和不实际性, 往往错过了可预警的极短时间, 总是在意向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 并造成预料之外的危害后果, 因而事件发生后可供应急处理的时间及其短暂。这也正是人们把这类事件曾为“突发”的原因。
(二) 事件的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伤亡大、损失大。高校是学生密集型场所, 容易造成群体伤亡, 而且高校一旦发生灾害事故, 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三) 事件的社会敏感性
高校作为科研、理论重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始终备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和关注, 使高校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
(四) 事件的主体活跃性
作为高校主题的大学生具有活跃性和群体性等特征, 在突发事件中, 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 往往能够有效的抑制危机;反之, 极易导致危机的恶化。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一) 自然性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雨、洪涝、高温、火灾、雪灾等发生在高校所在地区, 作为高校不可避免的遭受灾害的侵袭。
(二) 政治类突发事件
大学生关心政治, 爱国忧民, 富有时代感。但同时也缺乏政治敏锐性, 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 如藏独事件、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等, 如学生为表达良好的爱国热情, 但却没能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 都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三) 心理危机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 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心理健康问题如不及时预防, 会导致学生轻生、休学、厌世甚至精神失常。
(四)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由于高校学生生活、学习比较集中, 所以容易发生食品中毒和疾病传染等影响到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突发事件。
(五) 由偶发性原因的群体性事件
高校属于人群聚集的地方, 所以一些偶发性事件, 如单纯的个人冲突引发的部分学生的群体暴力冲突, 在各个高校都有发生。
(六) 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
包括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后勤管理部门引发的罢课、罢餐;因教学管理问题引发罢课、抗议, 以及学生学籍引起的学生滋事等事件。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事态大、扩散迅速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当, 极易产生严重后果, 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因此,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未雨绸缪, 将突发事件杜绝在萌芽状态
事实证明, 大多数高校突发事件是可控、可防的。许多突发事件的爆发和蔓延都是因为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 所以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 对于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区别对待, 建立危机知识的教育机制
高校内部的突发事件的性质主要有三种, 即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和二者纠缠的混合矛盾。针对不同的性质, 必须加以区别对待, 方可顺利化解矛盾。
1. 人民内部矛盾
高校中的突发事件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对此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对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 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解释和引导, 对错误的要求要批评教育。
2. 敌我矛盾
即境内外敌对势力直接操纵, 以推翻的党的领导和颠覆我国政权为目的的事件。虽然这种事件极少, 但是危害极大。对这类事件的骨干分子, 一定要严厉打击, 绝不手软。
3. 二者纠缠的混合矛盾
即最初的起因或出发点并不坏, 但是后来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和利用, 导致事态恶化或矛盾转化。处理这类问题要采取教育挽救大多数、孤立和打击少数的办法进行处理。
(三) 编制应急预案, 建立日常化应急管理运作机制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高校应编制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它将为下一个阶段的应急处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可行性计划。加大工作力度, 将校园应急处理的理念、案例及行动方案等融入学校教育内容之中。
(四) 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
一般来说, 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组成。决策系统应由学校的核心党政领导组成, 职责是针对危机事件进行决策和同意指挥应对危机;实施系统应包括学校的各个学院、行政部门、党团系统、学生组织等, 职责是具体展开危机防范、危机控制和处理善后等工作;辅助系统主要是指高校内部那些拥有特殊专业技能、特定资源、设备及能力, 职责是担负应急事件的某种特殊任务。
(五) 不留后患, 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突发事件平息后, 总会有些遗留问题需要处理。一是要采取必要措施, 防止发生此生、衍生事件;二是要修复在事件中被损坏的公务;三是要尽量消除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最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对处理事件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以免留下后遗症。
高校稳定与社会稳定紧密相连, 突发事件和高校稳定密切相关。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建设是一个需要持续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将是和谐校园建设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摘要: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不仅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而且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本文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类型和成因分析的研究, 提出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试图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从机制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强, 刘建平.试论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功能】推荐阅读:
浅析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07-04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07-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10-1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10-30
诚信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10-29
论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11-01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