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精选3篇)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篇1

摘 要:时下,社会快速转型,教学体制的局限与不断深化改革,使得一方面在大思政视野之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践育人模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这一点在各个高校教育模式当中普遍存在。接下来,本文就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以供给业内人士一些启发性的指导,从而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大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127-02

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一个从外延到内涵不断深化的阶段,“大思政”教育观已经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要知道,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意识的关键时期。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思政背景之下的思政课教学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依然还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本文着重从教学管理的层面出发,来帮助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以传统应试教育为指挥棒的教学模式使国内大多数学生过多地关注考试成绩,而非真正希望从思政教育课程中获得比较深层的东西,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心态无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重新定义了教育发展的主体,实现学校、社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就教学内容而言,这一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由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逐渐过渡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校内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其充分理解所学基本原理的真正内涵,从而,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不仅巩固了原有的理论知识,还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另外,从教学形式来看,大思政背景之下的思政课程启用开放度更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一味地因循守旧,而是注重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育大学生“三回归”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目的

(一)教育大学生向生活实践回归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回归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并以此来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由此可见,在讲授思政知识的过程当中,老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生活实践的范例来讲解有关内容,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增强他们对于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满足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和灵活性,而非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比如,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文化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将所学思政理论知识置于广泛的背景当中,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而言之,思政课程必然离不开生活实践,否则一切便无从谈起。

(二)教育大学生向价值理性回归

大学阶段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广度和深度也在大大增加,并不断向价值理性回归。当下,我国大力倡导和发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求真求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育当中的渗透力较好,是大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忽略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其他观念。大部分学生缺乏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无法避免种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学校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确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善于利用当前的各项科学技术手段来为学生创立新型的教学范式,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多开展一些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准则,促进其个人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大学生向社会现实回归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课堂为主的传统学习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教育大学生向社会现实回归是大思政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要思考的一项内容。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地区具有特色的博物馆和规划馆,让学生了解近些年来我国发展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以此解答学生心中存在的疑惑。当然,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独立的学习者和探索者,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相关方面的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填写心得体会,从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

只有当我们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重要性,并不断根据教学所反馈的各项情况对目前所采用的教学形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升级,这样才能够真正适应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模式的不断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三、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

(一)教育资源多元化整合、一体化运用

一直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存在着形式刻板单

一、内容枯燥陈旧以及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兴趣最为薄弱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各个高校都在探索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整合以及一体化运用,以此来真正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一方面,老师利用多媒体来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校做演讲或讲坛,应用这些校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育环境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总体而言,大思政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本质要求,必须要全方位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这几方面的联系。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获得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可以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社会环境相对较为复杂,涉及的范围也极其广泛。家庭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也需要其密切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身体力行的为学生传授良好道德经验。

(三)教育内容注重针对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教育内容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价值的根本保证,要在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坚持以此来促进并引领学生的信仰。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给学生强化了某种错误的学习观念,这种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非理性认知必须要被剔除,寻求各式各样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篇2

一、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育人实践模式的目的

1. 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知识的根本来源是生活, 当伟人通过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 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并在以前发生错误的地方能够避免时, 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经验。但是经验具有不确定性, 它始于生活也必然被生活检验, 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当然, 实践就是在生活中实践, 而理论自然是对经验的一种精简概述。为了让学子们深刻领悟到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 高校必须将学生放在具体环境中学习、思考, 只有这样知识才是深刻的, 全面的。

2. 让学生回归社会

大思政视野下的教育模式改革, 就是让学子在原有的枯燥、单调的学习模式下, 重新融入社会, 做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种教育模式, 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模式, 它是一种“饮水思源”式的教育模式, 它的理论基础是从知识的来源处检验知识的合理性, 并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使他们有信心和勇气敢于以恰当的姿态和心态步入社会, 真正做到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垫脚石和蹬跳板, 让学生不再害怕社会, 避免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悲剧现象发生。

3.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提出思修育人模式之前, 高校的思修和政治课程除了专业院系学习之外, 几乎都不被人重视, 其实, 思修和政治是非常好的两门课, 它值得学生学习和思考, 因为他对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形成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指导意义。一般来说, 素质和修养高的人和政治眼光独到的人, 都是生活中的睿者, 他们能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 同时做到宠辱不惊。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人原则, 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些都是思修和政治带来的益处, 因此, 通过对它们的学习, 学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种价值观, 这种观念将随时体现, 并影响一生, 甚至是学生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育人实践模式的作用

所谓的大思政高校思政教育, 就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更强的思想教育, 高校开展大思政教育, 要以高校教学改革为总体指导思想, 真正将思政教学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管理紧密融合在一起, 促进现代化的大学思想教育体系, 最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传统思政教育与创新思政教育相长的目的。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思想是针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及成长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大思政教学模式被提出, 近些年开始普及, 大思政教学模式下的思政政治教育, 将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及校园文化等内容都融合到教学活动中, 并且会有专门的辅导人员, 为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教育, 为他们提供暑期实践指导, 保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时代里, 想要脱颖而出, 除了需要具备过硬和扎实全面的知识外, 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理念和自身素质。只有具备这些, 才能在竞争激烈、日益变化的现代社会里谋得一席之地, 才能长久的立足。这也正是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教育部通过让学生在校内接受思想教育和政治熏陶,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经常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理论学习, 让他们频繁地进行实际学习, 将课本上抽象的理论化知识在现实中得到直接体现,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并举一反三, 真正实现高校为社会打造一批高素质, 高水准人才的目标。这样的教育模式, 能让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时, 即使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网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不阿谀不奉承, 并保持该有的风度;面对社会中的各种打击和困难, 都能做到不卑不亢, 化压力为动力, 并保持自己的风骨。

三、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改进措施及价值体现

1. 价值体现

(1) 整合思政教育资源, 让理论回归现实。

学生对思政的学习, 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上简单的几点知识内容, 还应通过社会、家庭等各个渠道获取思政信息资源。随着社会的日益快速发展, 各种知识和理论的更新速度都非常快, 只有及时查询和学习, 并将获得的理论知识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再付诸社会实践, 才能使其得到最大的价值体现, 才能不被不断变化的时代淘汰, 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淘浪者。当然, 这是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建立的新型思政育人实践模式的根本意义所在, 它不仅充分融合了校园书本、校园社联、社会义工、社会政治等思政教育资源于一体, 而且通过这种模式, 让学生的知识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历史性飞跃, 真正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2) 优化思政教育的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

大思政视野下的思修与政治环境错综复杂, 包含的内容各种各样, 关系到政治、文化、经济等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中, 大思政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更应积极联系社会、家庭、校园, 将三者关系紧密结合, 让这些能影响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消极因素及时消除, 促进思政教育模式的积极因素彼此建立关系, 从而最终实现为高校学子提供良好教学育人环境的目标。

(3) 提供思政教育新模式, 发挥主体作用。

好的社会成果效应离不开恰当和强大的宣传力度。高校的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也不例外, 为更好地实施实践课程, 需要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支持, 俗话说,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只有社会群众配合校方积极响应, 新的思政教育育人模式才能积极有效地展开。所以, 在实行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之前, 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 比如在社会中开展教育知识讲座, 提高社会人士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 这些方法的实行, 对得到社会群众的支持和关心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通过和社会人士的交流, 达到塑造学生人格修养的目的, 促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

(4) 拓展思政教育平台, 丰富实践经验。

在高校未实行思政育人实践模式之前, 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其实, 在高校内,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厚的。只是未被发现和及时开发利用而已, 所以, 我们要学着充分挖掘利用被潜藏起来的丰富资源, 因为它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开辟一条更具有创新可行意义的道路, 而且可以为大学生拓展一个新的能够真正交流的平台。它使学校的每个学院都能建立联系, 甚至可以实现与校外企业合作的目标, 进而邀请知名企业家在校园课堂里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 让学生学习并积累实践经验。

2. 改进措施

(1) 坚持以人为本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

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 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宗旨, 将学生的自身发展及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倾听学生的诉求, 最终达到学生精神层面与知识层面都得到进步的目的。

(2) 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明确。

思政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教育部门, 必须强化思政教育改革的力度, 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内容要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管为基础, 将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心理世界。另外, 高校思政教育还应该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和落实, 保障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与针对性。

(3) 完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科学, 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改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老问题,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彻底推进我国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 我国很多高校思政课程上, 基本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因此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教学中汇总, 要增加学生亲自参与与体验的环节, 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以此为制定实践教学内容, 切实保障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 要强调学生团结、协作的思想,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等, 这些实践拓展训练, 对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行为及提高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模式的不断展开, 这种方法已经开始在高校内深入和实行。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也可以挖掘学生在思政方面的新观点、新见解, 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对高校学生的立徳成才培养也具有非常的积极标榜作用。总而言之, 学校要从实际出发,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不断改进思政育人实践模式, 努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栋梁之才, 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摘要: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 教育部对思政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思想教育质量及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是站在这一基本角度上, 深层次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通过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让广大师生在大思政视野下深刻地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思政视野,高校教育,实践模式,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储德峰.试论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及其构建——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 04:100-103+109.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篇3

关键词 思想政治 体育 教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特殊关系的两个方面。二者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教育的目标,体育以丰富多彩的项目、形式,潜移默化的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多样化、生动化、实践化载体的需要。可见,体育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而挖掘体育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体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与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可以把抽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直观的表现出来,从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会的奖牌榜首,从东亚病夫到世界体育强国等等,这其中凝聚着运动员的努力与拼搏,影响着国家的名誉及国际地位。我国体育艰辛的发展历程、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为国拼搏精神,这些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都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而活生生的事实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建立高尚的品格。体育通过丰富多彩的项目与形式,将运动所包含的体育精神,竞争意识、审美观念潜移默化的被学生所感知与了解,而这些思想、观点,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接受那些抽象的精神品质,并逐步凝练成社会需要的,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思想意识。极大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与服从规则

在体育教育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尽管这种规则不能代替法制教育,但可以培养法律意识,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在体育的赛场上,比赛规则就像法律,同样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基本原则,没有特权和偏袒。明确规定适用的条件、合法与违法行为以及违反规则后应承担的责任。每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比赛,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而违反规则就会遭到谴责和惩罚。这种“竞争+规则”的要求,鼓励参与者要公平竞争、严守纪律、遵守规则,在自觉自愿中不断地规范自身的行为,使规则不再仅仅是外在的强制,而是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在体育课堂上,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有很大的差别,整齐的座椅被宽广的空间取代,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周围环境的影响都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是使体育课顺便进行的基本保证,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从列队开始上课,到准备活动进入基本部分,教师都要始终把握体育课程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规律并能够自觉遵守。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

无论是体育竞技项目、课堂教学,还是健身娱乐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每个学生既有个体练习,又有集体相互配合的练习活动;既有接受别人帮助与保护,又有主动帮助与保护别人的责任;既有个体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或其他团体的比赛活动,合作与竞争总是交替进行,形成一个整体。个体行为的过分表现都有可能降低团队的力量,最终导致失败。只有个人服从集体、各尽其责、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才能突破个体的局限,发挥出集体的强大作用。大家在胜利与失败之中,同呼吸、共命运,产生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集体观念、协作意识成为主动的自觉意识,比任何书本范例、空洞说教来的都实际。因而,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有针对性的教学情景,增加学习和练习的参与度,利用体育项目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

对抗、竞争贯穿于体育,这便是体育的魅力。体育带给直接参与者表现自我的舞台,同时带给作为间接参与者观众以激烈的竞争氛围。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在体育活动的激烈竞争下都会产生共鸣。“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奥运口号是体育竞争追求卓越的最好诠释。在这样一个竞争状态下,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潜能以及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教师和同学间相互鼓励以及对手的影响,使这种竞争意识不断得到认同并得以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五、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与社会适应力

体育比赛的多变性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契机。比赛中瞬息万变的现场状况,个人的心理状态等都考验着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以及适应能力。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迅速找到对手的弱点,从而扭转比赛的形势反败为胜,这些都要求个人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此外,任何体育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都需要参与者顽强的拼搏精神、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运动技术复杂的掌握过程,过程中所付出较大的艰辛,伴随而来的疲劳、疼痛、伤病等,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情感,通过老师、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和自我的鞭策来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并能够自如运用,通过体育运动无意识的加强了个人意志品质的培养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学生的意志品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比拟的。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3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3GJYB13)。

参考文献:

[1] 李倩,朱晓春.大学体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8(2):100-101.

上一篇:微笑改变了我作文800字下一篇:基础写作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