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精选8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篇1

(1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河北石家庄050031;

2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31)

【内容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总结了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根据+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指出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中,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高志华,石家庄经济学院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高校科技统计研究。

康敬青,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服务学及文献检索学研究。

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观念创新,都需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要从数量发展转变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阶段,为国家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这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新的学说体系;二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三是在某个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针对具体问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1.创新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所谓的创新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方面,外在动机是指外部因素引起人们的创新欲望,内在动机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内在动机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因素和动力源泉。为了实现创新,就要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及时掌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工作中敢于冒险不怕失败,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发现通往成功的道路。

2.创新人才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品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应具有敏锐的创新性思维。他们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善于用比较、联想、类推、判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严密的逻辑思维保证了思维的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保证了思维的原创性。

3.创新人才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社会。自主学习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他们不仅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人类的创新始于实践而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形成,也是在实践中获得提升。人们创新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谋求数量的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建设。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获得培养创新人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对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人才认识的误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是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误区。一个人的学历只代表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是不是创新人才,不能只看他的学历多高而在于他是否学有所长,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作用也存在着片面狭隘的认识,认为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才需要创新人才,而其他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作不需要创新人才。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作用,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造成人才知识结构不完整和人才成长不全面。创新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该使其既具有良好坚实的科技素养,又具有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2.人才培养制度存在的弊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制度保证。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制定宽松有序的制度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要求。许多高校在制定学生的评价考核制度时,习惯用一些硬性简单的方法,统一要求集中管理,缺乏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学生个性的宽容度。对学生的优良评价主要看他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同样也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数量轻教学质量的倾向。过分的`注重教师科研的短期效果,使得教师的科研缺乏长期规划,还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3.在办学层面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教师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以支配者的角色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一些高校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更新,但是课程改革仍然是缺乏深度。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只重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的通识性和实践性的理解,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就更加不足。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学生自选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不能实现自由选择,不仅课程的数量选择不能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灵活的选择,而且课程的内容也是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造成学生理论素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能力趋向,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些高等学校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力图改变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如果不能从认识上改变旧的办学思想,变革只会在表面上实现,难以触及教育模式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最核心的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依赖于知识,但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知识多少,而是决定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深入理解,以及对交叉学科知识间相互关联的掌握。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本身蕴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2.确立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高校要走特色化和多样化的办学道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自主权。高等学校要改变行政办学的形式,发挥专家教授和广大教师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高校管理制度。高校自治管理体制的建立,使高校作为办学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高校能够独立的行使相应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思想交流,将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现者。高校要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明确专家教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广大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鼓励教师把科研活动引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日常教学启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校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思维和复合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自己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如何长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4572204)

参考文献: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篇2

一、组织使命:从多元到本原的回归

大学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组织,“大学的本质就是有关知识的制度,知识的获得、传授和应用三者间的关系也是通过大学而加以制度化”[3]。这三者分别与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相联系。组织理论认为,任何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都有基本的使命与目标。大学制度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服务于大学职能与使命的不断创新。从以传授普遍学问的具有行会性质的“师生联合体”,到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到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组织机构”,到现今的“多元化巨型大学”。大学总是在对社会变革的回应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大学理念,审视和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不同的组织目标与使命,具有不同的组织特征,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一个可以为科研提供最有效支撑的大学组织结构,将完全不同于另一个密切关注本科生教育的组织结构”[4]。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高校,服务于人才培养是其组织架构的基本取向。这主要是由“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现代大学虽已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多元化巨型大学”,甚至一些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人才培养自始至终都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职能,“如果把直接的社会服务放在第一位,高等学校就会变成服务社,而若把科研放在第一位,又会使高等学校成为变相的科研机构”[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地方高校无疑更应以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以有利于人才培养作为思考一切制度设计过程中的逻辑起点。

浙江万里学院是我国首家改制高校,高起点办学,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是学校“国有性质+民营机制”的“万里模式”的内在要求。学校的管理者(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者(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经省编委批准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办学者(浙江万里学院)三者权责分明、有机制衡、良性联动、形成合力。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举办单位领导组成,对学校的办学方向负责,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举办者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负责学校基本建设。经费是办学的基础。学校改变投资体制,办学的主要经费不再由政府财政拨款,而以举办者投入基本建设经费和学校按教育成本收费作为运行经费;但教育的非营利属性、学校的国立属性、资产的国有属性不变,教师身份都是事业编制,学校改制前的原始资产和改制后形成的固定资产都属于国有资产,学校所收学费全部纳入宁波市政府财政专户管理。国有性质赋予了办学的公益性、社会责任感和人才培养质量追求的高标准与高要求;而以教养教的民营机制,则内在要求学校必须以生为本,以质量求生存。因为,没有学生,也就无需教师,无需建筑与设施,无需各种管理和服务,那么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优良充裕的生源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有质量,得到社会公认;任何教学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上,学生发展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标,更体现了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职能和首要任务的本质属性,符合时代发展所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基于以上基本认识,改制初始,学校就提出了“以师立校、以生为本、面向社会、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办学的第一要务,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最终的办学诉求,一切为了人才培养,一切服务于人才培养,同心同德,动员一切力量,发挥一切资源优势,积极构架以人才培养和教学为中心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

二、外围拓展:从高校主体到协同创新的跨越

以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组织使命,必然要求地方高校要紧密围绕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特征与要求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来保障实施。浙江万里学院以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同于学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统一,体现为在行动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经验性知识,从属于经验,由经验所派生的知识,不能正式地界定和公开地施教,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生产现场直接获取。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学校课堂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主要是学科经验,它无法替代实际的工作经验。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实践依赖性这一特殊性要求,决定了其培养过程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凸显教学的实践性,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论,螺旋式上升,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制等。

(一)以创业为特征的组织与文化变革,为产学合作教育提供平台与支撑

现代大学已经不是一批学者关起门来研究学术的象牙塔。学术成为资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要素。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的企事业没有义务无偿地为大学提供教学实习、生产实践的服务。为企业定向培养对口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建立互惠互利、共生双赢的机制是校企能否合作的基本前提。因此,积极拓展发展的外围,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制度与组织支持,是新时期地方高校组织设计的重要原则和价值取向。

创业型大学是引领21世纪大学发展的新方向,创业型大学开创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活力的模式。伯顿·克拉克在《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中分析认为,“二三流大学更容易成长为创业型大学”[6]。因为,此类大学位于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是不被政府和社会所重视的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它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日益严峻。这类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组织上进行系列创新,积极拓展发展的外围,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积蓄力量,做好社会人际以及资源和经费的储备。

10余年来,浙江万里学院承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恪守“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师“走进企业”制度,加强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构建了多元校企合作平台:(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聚群与行业结构链,学科专业与之对接,形成了相应的学科专业集聚群,建成4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创业教育实验区、3门国家精品课程与双语课程、1个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建立了若干以区域经济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的学科间和跨学科组织,如省级“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浙江万里学院科学技术联合会、浙江万里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以及13个校政共建的研究中心(所),依托多学科综合优势,联合攻关,一些调查和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宁波市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的“四方物流市场”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所提出的“浙江省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对策”、“宁波市第四方物流建设”等建议多次得到省部领导的批示和采纳。(3)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符合学科专业发展实际要求的“前摄性”的新职能与新机构。如宁波市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若干官产学战略合作联盟,其中宁波市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承担了国家“973”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项目以及100多项省、市、局级项目,同时承担了本领域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项目30多项,解决了企业的难题。(4)与国家工信部、商务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行业协会、国际权威行业认证机构紧密合作,面向企业开设高端培训项目32个,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强化了人员交往与合作。(5)吸引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共建行业特色实验室与研发基地20余个。如电子信息学院与浙江迈新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吉江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音王集团、宁波兰尔达通信有限公司、宁波联通、鄞州电信、广州东方之声音响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立了研发中心,与思科、华为成立了网络学院,与移动共建MM学院,德国CBB软总线与工业网络控制实验室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汽车与建筑机械系小型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研究所共同建立中波汽车电子技术工程中心。(6)为努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学校专门建立了如泛杭州湾产业研究院和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等对外协调机构,为教师走进企业牵线搭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业特派员”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教师专利申报、技术转让提供咨询服务。通过一系列的资源开放、基地建设、项目研究、员工培训等系列化的战略合作平台及“具有环境敏感的内外协调机制”建设,真正体现了在服务社会中赢得声誉,为学校未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优新特色学科、培育特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与拓展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观念的力量往往比指令和规则更强大。开门办学,组织创新,还必须将以创业为特征的诸多行动内化为人们的观念,成为一种形态学意义上的“对自力更生精神的深思熟虑”、“强有力地争取学校声誉的根深蒂固的意志”的“大学范围的创业文化”[6]223。文化的形成固然要有历史的积淀,但是文化一旦形成,它的生命力却最为持久、影响力最为巨大,可以渗透到人们的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甚至是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校企合作,开拓创新,不仅有制度、规范、管理的支撑,还要有创业精神和文化的引导。通过设立“万里创业史展览馆”,开展“重走万里路,再读创业史”活动,开辟“创业文化林”,成立“万里创业者联盟”等方式,以“只要有1%的希望就尽100%的努力”的万里精神激发广大师生为万里事业发展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多样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通过外围组织拓展与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规格要求,学校先后建立了以虚拟学院、创业学院、国际学院、创新学院为典型的校企联合、校地协同、国际合作等多样化的校政企合作教育平台,为应用型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提供路径选择,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实施载体。

1. 创建虚拟学院,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技术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工作实际,形成诸如“3+0.5+0.5”、“3+1”等校企联合培养机制。2003年,学校与三星奥克斯公司合作建设了首家奥克斯虚拟学院,实施定制化培养。在学生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保证专业核心规格的基础上,以“二次招生”形式在全校选拔学生,开设企业所需要的技术、营销、管理等知识与实习的模块化训练项目,由学生选择性学习,计入毕业总学分。至今,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人寿保险、太平洋保险等金融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讯企业,宁波港、宁波汽车流通协会、北京诺宝来科技有限公司、众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东南商报》社、搜狐网等多家知名企业,先后在学校建立了14种虚拟学院与行业特色班,通过现场学习、课题设计、项目研发,掌握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实现了将行业人才需求直接引入在校期间培养,达到了学生学以致用、学校培养对路、企业缩短培养期三方共赢的效果。

2. 建立创业学院,努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2008年,浙江万里学院与共青团宁波市委、知名企业共同建立了全省首个面向社会、独立建制运行的“宁波青年创业学院”,创立了系统性、全程性、开放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有资金、有基地、有公司、有项目、有师资、有组织的系统化创业教育平台,成功地将社会创业资源有效纳入学校创业教育。《中国青年报》评价“宁波青年创业学院”是“将当前现有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经验与该校办学模式和育人理念的一次完美结合”[7]。通过10年发展,“宁波青年创业学院”被寄誉为青年创业者的“黄埔军校”。近三届毕业生创业率分别达到2.39%、3.24%、5.52%,学校为国家30个创业教育实验区单位之一。

3. 成立国际学院,积极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国际接轨”是浙江万里学院的办学理念之一。为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实施无边界万里教育,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万里办学的一种自觉、主动的追求。学校先后与18个国家的20多所院校建立了诸如交换生、特色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积极拓展基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高层次国际专项合作,如与AWI极地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欧盟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极地考察与研究,2005年至今学校先后参加了5次极地科学考察。由于“万里模式”与世界著名大学办学理念相通,运作模式相近,2003年,学校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了全国首家独立校园、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不仅提升了学校教育品牌和国际知名度,而且营造了国际化学习氛围,推动了以合作性学习为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快速提升了办学实力。

4. 建立创新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集成创新能

力。服务于产业升级的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实施基于问题性学习与合作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了基于学科、基于课程、基于学分制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到专题或问题研究课程到研究论文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推进“合作性”学习、“项目化”训练、“开放式”实验以及“双证书”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通过设置新的课程体系和试行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集成创新能力,为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试点经验。

三、内部运行: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

在办学过程中,任何办学者都必须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办学为了谁,办学依靠谁,亦即为什么办学,怎么办学的问题,这实质上是办学理念的问题,是办学的灵魂。为落实“以师立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积极构建服务型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精简机构与行政编制,去行政化、去机关化,把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用到人才培养上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创建服务型组织体系,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支持

为落实“领导就是服务”的组织理念,学校在制度设计、组织机构和日常管理中进行了集约创新,创建了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教师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三个服务中心的设置体现了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适度分离,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管理部门如学生处、学工部、团委等机构整合为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成为直接服务于学生的日常事务与全面发展的“阳光大厅”,真正实现了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做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得到了教育部、教育界同行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赞誉。

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2007年,学校成立了“教师职业发展学院”,统整了有关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业绩考核、教学督导与评价以及教学技术支持、教学奖励等多种组织的功能,并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教师的不同需要,形成了个性化、层级化、模块化的培训学习菜单以及多样化、自选式的丰富的培训学习方式。这一组织创新,转变了过去注重学历培训轻视教学能力培养,注重培训班集中学习忽视个性化学习的弊端,满足了教师拓展视野、学习交流、深造提高以及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各种切实要求,激发了广大教师职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了全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科学性和专门化。

(二)强化学术型组织权力,强化学科专家的决策和管理

现代大学以学科为组织细胞,以专家学者为强校之源,以科学研究为推动力,不仅需要一个精干、务实、高效的“从中央校部机构伸展到主要的学院到底线各系和研究所的一个行政脊骨”[6]224来保障大学的有效运行,更需要不断强化的“学术权力组织”,加强其在各类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和管理作用。“大学组织的管理领域更多地运用科层机制进行协调和控制,而在学术领域则主要不是科层机制发挥作用”[8],因为“除了知识创造者群体本身之外,没有他人真正有能力去评价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9],如学科生长点在哪里,专业发展方向在哪里,哪个研究项目更具竞争力,最有发言权的不是行政部门,而是学科专家。浙江万里学院努力将学术事务回归学术组织,赋予了学科专家更多的话语权,如各学科专业方向的调整,各类研究项目成果的申报、检查与评审,均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的投票和审议为准则,行政部门不得干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适度分离,不仅提高了各类学术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更激发了学科专家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科专家和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推进“强院工程”建设,激发各院系的创业精神

现代大学呈现出学科交叉复合,组织纵横交错的发展态势,一所具有发展活力的大学需要“建立在坚强的系所之上”[6]235。为激发二级学院及系所的办学活力,浙江万里学院实施了“小行政、大院系”的二级管理模式,推进强院工程建设,实施扁平化管理。“大院系”就是将人、财、物的管理权适当下放到基层,把日常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基本都下放到二级学院。实施强院工程,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学院承担起了计划和预测、组织和指挥、监督和控制、教育和激励、挖潜和创新的五大职能。二级学院作为办学主体、办学实体,直接面向市场办学,主动去调查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供求情况,积极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合理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强院工程”不仅为了提高学校运行效率,而且强化了二级学院自主当家理财的意识,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心脏地带各系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了教职工主人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二级学院及其系所真正能够成为“一个有动力的场所吸引教授、学生和资源提供者”[6]237。

(四)探索服务型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质量

实施“小行政、大院系”的二级管理模式,要求各职能处室的工作重心不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而是宏观调控、对外协调、对内考核与监督及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如学校在推进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务管理部门围绕“为什么要改”、“改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样去改”、“改的效果如何评价”的思路,形成了从指导性意见到规范性标准到过程性辅导到奖优示范的全程服务的教学管理模式,先后出台《浙江万里学院合作性学习课程学习评价指导性意见》、《浙江万里学院研究性教学课程规范试行方案》、《浙江万里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细则(含指标体系)》等文本;积极开展各类教学培训与评比活动,如教学设计方案培训与评比、说课比赛、优质示范课程评选与观摩、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培训等;设立了10大教学奖项,体系完善的教学绩效激励机制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思想准备、方向指导到实施方法和评价反馈的全程服务模式,保证了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施的质量。

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是核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虽然,我们的改革实践还有很多不够完善之处,但毕竟迈出了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单个教师的自由自发到顶层设计的理性自觉的重大跨越。我们相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不仅符合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而且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一定能够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得到回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陈厥祥,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执行校长、教授,浙江宁波315100)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课题组.万里模式:一种可资借鉴的现代大学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本刊编辑部.非典型样本的典型意义——浙江万里学院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

[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17.

[4]阎光才.大学组织的管理特征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04).

[5]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4-45.

[6]伯顿.克拉克.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共青团宁波市委与万里学院合作创办青年创业者的“黄埔军校”[N].中国青年报,2008-05-12(10).

[8]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的分化与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 篇3

一当前关注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大学教学是人类所特有的一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其主要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学校生存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影响教学质量主要因素是课堂教学,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模式,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然而,当前高校课堂普遍存在应到学生比例偏少、师生上课情绪低落的现象。2013年10月28日,新疆石河子大学制作并在一教学楼大厅荧幕上循环播放了一部《课堂情况播报》视频,记录大学生各种课堂陋习:睡觉的、玩手机的、吃零食的、绣十字绣的。这段视频,引起大量的围观和相关媒体跟踪报道,足以说明当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已经引发多方共鸣。当然,课堂教学质量欠佳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模式不合理。将学生拉回课堂,必需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具有吸引力的价值。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回答了课堂教学活动能否为学生创造价值,创造了怎样的价值,以及怎么样创造价值的问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随着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正在发生改变[1]。互联网的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深深的影响大学人才培养活动,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二信息网络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信息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一方面升级了大学教学的基础实施,创造融合信息网络技术的新的教学情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第一,信息网络技术为教学提供前所未有的海量资源和内容呈现方式。大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老师教的,网上都有”,一些学生如此感慨,暂且不讨论此话是否有失偏颇,但是反映了互联网是大学生可便捷使用的知识库,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互联网公司百度为例,百度提供网页、视频、新闻、地图、图片等搜索服务,提供文库、百科、知道等社区服务,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一些大学生通过学习、模仿网络课件、视频获得过硬的技能,如中国达人秀第二季冠军卓君街舞动作是模仿视频自学而成的。当然,大学生从海量信息中,过滤掉冗余信息、垃圾信息和有毒信息,寻找到合适信息,并将碎片化信息创造性的整合成完整的知识链条和网络,绝非易事。教师知识深度、广度和经验,一般能够更快的、更有效的启发大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并突出重点难点,构建与解构知识网络。第二,信息网络技术为合作学习、协同学习提供了可能与便利。互联网解除了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沟通,更好的促进协同学习。第三,信息网络技术弱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同时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通道,与教师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知识来源传统时代不同,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信息知识传播功能被弱化,权威性受到挑战,信息知识跷跷板两端的师生将趋于民主、平衡。

另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也为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第一,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信息网络依赖症。不少教师上课之前习惯性在信息网络上收集资料,或许未经系统的消化与整合,就带到课堂上,更有甚者,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传播学生业已知晓的媒体事件,缺乏知识深度,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相当程度的大学生,忽视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更有学生坦言“能百度的,还需要教吗?”。殊不知,一个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办法、技巧去探索未知、未掌握的知识、技能。有的大学生平时完成学习任务靠“百度”,考试时也想用“百度”蒙混过关,荒废了学业,致使大学毕业后的工作颇费周折。第二,电子产品成为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的重要诱因。学生上课上网,玩手机。手机不离手,电脑随身背。2013年9月,荆楚网一则讯息显示超7成大学生上课手机听歌玩游戏。2013年11月,楚天都市报报道了武汉两高校倡议并推出无手机课堂的新规,无独有偶,中新网镇江发布讯息,江苏大学课堂上推广“手机暂存袋”,试图在课堂上实现“人与手机分离”,两则信息都表明课堂上“低头族”现象严重性,到了必须采用非常手段来摆脱的时刻。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框架

一般认为乔以斯(B.Joyce)和威尔(M.Weil)开创了教学模式(Models of Teaching)的研究。乔以斯和威尔(1986)认为一个教学模式就是用于指导课堂教学或其它场合教学的一个计划或范型(a plan or pattern)[2]。何克抗(1997)将教学模式定义为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3]。因此,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描述基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及相互间的稳定联系(参见图1),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系统和教学评价三个大的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设的教学活动结果和规格描述,反映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学校定位、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靶心。没有教学目标或不管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规格要求,不能通过相应成绩考核,将影响到能否正常毕业。但是教学目标不仅对学生有约束力,对教师也应该有约束力。学生能否达成教学目标要求,反映教师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水平,理所当然的应成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尺度,这一点很多教师可能不以为然。“学不好都是学生的事”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学生学不好,教师和学校都应该有所担当。第二个模块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系统。它包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四个元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主体是职业教师,但是高校课堂将会大量出现企业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管理者、技术专家和官员等。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主体和中心。学生在网络信息技术大潮下,乐于接触、感知、学习和使用新技术。教学资源指为完成教学目标,支持教学活动展开的各种条件,包括教学场所、图书馆、教具、教育技术等。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学过程指为完成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的有序组合。教学活动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师生的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样还涉及到教学资源条件。第三个模块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评价标准,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价值评价活动。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实行“教评分离”,但是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由任课教师完成,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评价“教”的过程与结果;其次评价教学资源及其使用情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学”的过程与结果。endprint

四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

信息网络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从总体上来说,应与时俱进的充分发挥人脑与电脑的长处,适时科学界定课堂之外与课堂之内应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总的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重“教”型模式,而当前倡导的教学模式是以生为本的重“学”型模式,在遵循大学教育规律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和集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强化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聚焦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来设计教学目标

信息网络时代,变革教学模式首先需要重思教学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清晰描述了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特征: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毋庸置疑,大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和积累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只是重要目标中的一个,而且随着互联网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和搜索功能日益强大,作为知识获取途径的课堂教学功能必将弱化。在大学生情感、情绪、情操领域的投入,将在课堂教学中愈发重要。

(二)着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般而言,教师是已知者、先知者,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应有教师负责,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所在[4]。高校教师应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支持者、引路人和评价者[5]。高校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高效发挥依赖于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业务。没有好的高校教师,就不可能有好的大学教育。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脑海中存有通过网络可获得学科专业一般性知识的意识,所以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毫无生动性介绍一般性知识,尽管大学生自己还未掌握这些知识,也会觉得大学课堂很无聊、无趣和无价值。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部分的替代教师的工作,但机器终究代替不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潘懋元,1986)。高校教师应更多的发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触及大学生情感意志领域,培养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主动学习意愿、创新思维能力和传播正能量的自觉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念在信息网络时代仍不过时,而且相比传统教学时代,高效进行课堂教学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原因在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并且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可能搜索到教师所讲的主要内容以及多媒体资料。教师应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特别是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能力,生动的说出内容、情趣的展示技能、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方位提高。当然,教师教学积极性能否真正调动起来,高校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办法和合理的激励制度。

(三)着力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增强学习主动性

教是为了学。增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变得生动活泼、自觉主动学习。网络很容易让学生迷失位置感,更有甚者,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无良网站千方百计引诱、毒害大学生心智,而完成网站的利益回收。所以,网络时代,大学生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来到大学和以怎样方式离开大学立足社会,以此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危机感。大学生应学会学习。课堂上,大学生不听不看,只听不看,只看不说,只说不练,都不是好的学习态度;在互联网上简单搜寻资料、粘贴复制、鹦鹉学舌,不是好的学习行为;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没一个能深入和准确描述,知识碎片式而无法整合,不是好的学习效果。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应是大学生理想的学习境界

(四)积极拓宽、融通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的教学资源

线上资源储备、创造、整合、合作共享和内容及时更新,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寻求与国内外高校、机构、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教学、实训等广泛交流与合作,创新利用校外优质资源的方式。

(五)实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进一步融合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排列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需要进一步促使和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为学生带来乐趣,为学生创造价值。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串串有意义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研究、团队学习来解决单个人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创造性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教学过程,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获得完美的一次升华。

(六)着力强化对师生品德与能力的有效评价

完整的教学评价,不仅评价教师的教,也要评价学生的学,同时还要评估教学的资源条件;不仅评价教学的过程,还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评价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评价学生的素质塑造。当前,中国社会“向钱看”思想非常严重,并且高校对科研、教研“一边倒”的重视,日常课堂教学活动被严重忽视,尽管表面上、口头上依然地位显著。由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投入不足,学生评价的公平性(确保真才实学的学生成绩高,不学无术的学生成绩低)、过程性(不是一次考核就确定学生课程成绩)和多样性(不仅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注重考核学生的技能、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往往无法得到满足。对教师的评价,往往仅看教师的学历程度、课题项目等级与数量、论文等级与数量,日常课堂教学工作往往仅作参考。即使高校普遍采用网上学生评教与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的方式依然需要改善,如有未上课的学生也去评价教师(高校学生逃课率高,特别高年级学生,已引发相关媒体多次报道)、有的评教是放在期末考试结束一次性进行(部分教师的期末串讲,实际是讲解试卷重点,赢得学生更多的赞声)。部分监考严厉、课堂教学用心、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师获得了不高的学生评教分数,但学生毕业后获得更多的挂念和赞誉。错误的教学评价,必将导致错误的教学行为,并加速背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 2013(7):4-6.

[2]Joyce B R, Weil M, Calhoun E. Models of teaching[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6.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5(143): 375.

[4]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164-167.

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4

摘要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就在不断的扩大,外贸企业本土化的需求,内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商务外贸知识的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熟练应用人才需求迫在眉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前言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就在不断的扩大,外贸企业本土化的需求,内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商务外贸知识的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熟练应用人才需求迫在眉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观,高等教育的功能,课程和教学形式,学生经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点和界限,领导与决策,学术标准,入学和选拔,学术管理形式,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等,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紧张和教育公平等问题。其中,反映在外语专业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经济的变革,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为我国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国培养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模式的核心内容

1、专业设置:以英语基础知识为根本,辅助学习经贸、法律、教育、外交、翻译等专业技能学习,以此来弥补当今社会急需的专业性人才,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需求。

2、课程设置:主修英语专业技能的课程,包括、说、读、写;主修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相关专业,如经贸、法律、时事等选修课程。不断优化课程安排和比例结构。

3、实践环节:英语交流,评价和定位口语强化训练的标准和方式;专业实习内容与时间,实习结果评定等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切实加强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书写。

4、教学环节:围绕学生中心,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专业性和实用性出发教学;教学方式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主。

5、教学管理:师支队伍以考试方式进行录入,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融合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请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学。相关专业知识,我们采用联合办学方式,这样可能有效利用相关学附高专业的资源,来伪装我们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加强院、系两级督导,狠抓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我国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教育课程

(一)强化复合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一个教学模式的好坏评定标准,从课程体系就可以得到证实和体现。课程体系是指学校为学生和教师所设计的知识结果和教学体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想培养出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重要的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因此,在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之后,以课程体系现代化的标准为根基,为于现有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此获得更大的收益。

专业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把专业口径扩大化,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优势。把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做到完全的协调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融合的课程体系。最终达到课程体系的合理化,教学内容的优势化,实践研究成果的有效化,更加适应社会需求,迎合市场发展的谭程体系建设。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摒弃以往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方法,对于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进行丢弃,增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的新元素,新内容。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基础的教学内容,哪些课程可分划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以及他们之间的课时比例等。在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职业能力为教学的本位,以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核心,以实用、实际和实效为教学课程的基本原则,构建我们教学的体系,使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适应性,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认可度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这一点在课程体系中要有全方位的体现。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把持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不是单一独立存在的,基础课程是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一定在按照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把我们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进行衔接,处理好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联,实现课程与课程间的在逻辑和结构方面的综合与联系,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交叉性知识渗透到课程内容中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学习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

加强学习应用的实用性,因为语言最主要的是用于交流和沟通,所以学习的实践性十分重要。处理好知识理论与语言训练的关系,处理好综合素质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的关系,来实现学习整合综合技能的提高。通过为学习提供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语言交流之外,也会锻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成为社会都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二)教育手段与方法。

高校要培养出应用型的英语人才,就以充分利用人才培养系统,有条理的去构建和应用。需要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手段作为指导,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与社会的进步接轨通融。以往传统的老师,黑板,粉笔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也不符合现阶段快速培养人,培养优秀人才,培养与时代接轨的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杰出的管理,有章法才会出效率。但是,管理并不是刻板坚硬必须执行的制度,它需要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开放的政策,需要以人为中心的根本,促进个体快速发展,并适合整体学生的需要。从现有教学管理机制看,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

1、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学校依旧采用学年制进行修学。学年制有其弊端,学生总是被困在狭窄的角落里,很难走出这种传统的框框,学生学习似乎没有灵活性,学生没有自己的目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顺利完成学业。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也不能缩短学时,更不能学到课程之外的东西。这样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完成课程时内学习积极性处于停滞状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奋进精神,也不利于快出人才。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倡学分制,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精力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课程,也能保证不同学生学习的进度有着合理的差异化。

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程。目前,有些高校采用选修课程学习,但是这种选修 范围还是有了限制,只能在几个科目中进行选修。这样的选修还是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对学校的全部课程进行划分和分类,并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为其学生的疑问进行指导和咨询,学生们可以先试听其准备选学的课程,试听后可进行选择,并咨询老师课程搭配是否合理,对以后职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兴趣是否贴切。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3、完善管理评估体系。有了好的合理的教学方法,也离不开全程质量的管理,对教材的筛选,教师人员的配备,课堂多媒体的应用,课程评估与考核等。并且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对教师评估的反馈,也包括教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的分析反馈。

四、小结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时步对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毋庸置疑。尤其是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在中国英语已成为除汉语之外最为普及的语言。随之改变的就是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改革,因为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与世界顺利接轨。同时,这一系列新的变化和发展,也为我国外语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已成为支撑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培养一名优秀杰出的英语型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之外,更需要的是能够将英语运用到外事、教育、经贸等诸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后的专业人才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后的专业发展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发展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道路,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有特色、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创造出学校、专业特色。

总之,分类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出路。本项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将大大促进二十一世纪我国高校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篇5

一、新时期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模式单一。社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市场人才需求量的增长,但是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所以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学会不断收集市场人才需求信息,以适应人才需求为目标来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样有利于解决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严峻的就业形式问题。2.缺乏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人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的高校大部分都把时间花费到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虽然课本的基础与理论知识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起点。但是,严重脱离实践生活,缺乏专业技能与动手操作应用能力,这对未来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3.培养特色不明显。培养公共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注重专业能力与素养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办学方式都相似,这样的培养模式并不具备特色。而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地区的高校在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方面更应该注重民族特色的培养。

二、新时期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是基础知识到实际运用的一个跨度,所以,在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属于核心问题。高校学生进行实践的地方主要分为三个地点,它们分别是课堂、实验室、校园外。所以,当学生在不同区域进行学习时,要根据各个地点的教学特色,进行合理地实践教学设置,来促进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第一在课堂学习时,主要通过课堂讨论与案例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课堂讨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维,从而引起对知识宽度与广度的思考,加强知识的记忆能力。其次,课堂利用各种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各种理论知识。第二是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掌握公共管理技能的重要场所,并且能够加强学生的信息管理实践。目前一些办公设备与图文处理软件的应用已经不再满足新时代市场的发展需求,所以,各公共管理部门还要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公共管理的能力。同时加强高校实验室的设备建设。第三是校园外,也就是学生步入社会进入各企业行业部门进行实践。高校可以联合各企业单位的公共管理部门,将学生安排到这些部门进行公共管理实践,有利于增强公共管理的意识。2.优化课程设置。在高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中,课程所学的基础知识是对各类行业的深入解析,因此,它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的关键,而且还属于有效提高人才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层次。所以,各高校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课程设置时,应当充分考虑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学会发挥自身的长处,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新课程体系。同时,高校还可以与本省的公共管理部门建立一定的联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一些柔性课程。在课程教材的设置方面,可以联合各组织部门与学校共同制定审核,这样有利于满足社会的总体变动需求。

参考文献

[1]洪富艳.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考[J].经贸实践.(19)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篇6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为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构建而组织的教学模式。目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上世纪90年代初体育专业进行设置的,虽然随后有一定的修改,但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对于健身、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原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例如人才培养过“专”、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模式过于单

一、课程设置未考虑社会实际需求、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脱节。在“互联网+”的创新背景下,如何以职业为导向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化改革迫在眉睫。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1指导思想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不仅要求知识的体系完善,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侧重知识的实用。因此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从思维变革,以多维度创新理念为前提,以职业为导向,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构建职业、就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关键节点在师资队伍建设质量,重点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建立科学、灵活的考核体系,遵循学生的生理特点,建立科学、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1.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通过系统化、实用化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打造一支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及产、学、实践、就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1教学内容相对体育科技发展滞后

虽然体育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历经修订数次,但教材本身就相对体育科技最新、最前沿知识有滞后性,未能解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汲取先进的理论,不能掌握最新的体育科技发展。

2.2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新的教学体系和社会需求要求

学生最终的素质和能力,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专业教师的能力高低对培养出的学生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大部分教师是“单一”型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社会需求。所以对人才模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对教师自我能力提升的督促,只有师资队伍质量整体得到提升,人才培养才能有坚强的“基石”。

2.3课程设置不科学

在普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以竞技类为主,其他大众亟需的项目开设的较少,如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康复体育等项目。还有课程开设不能衔接学生实习、就业等环节,只强调“专业”,而忽视休闲性,如健身、户外旅游、体育产业、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这些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受限,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策略

3.1学校管理层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人才培养模式要变革要创新,需要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对于高校而言,推动力量只能自上而下,利用学校的行政力量,以学校相关的管理条例的形式去自上而下进行贯彻。学校管理层在思想上重视,在制度上能坚决执行,使院系、教师看到这种要变革创新的决心,再辅之以一定的激励措施,才能使教师由被动转变向主动创新过渡。

3.2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要汲取美国、日本、英国等教育比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3.3在教学中要引入动机理论、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理论,以刺激学生学习主动性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按需施教、因材施教。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自小生活环境不同、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特长不同、成长经历差异较大,故在身心方面的个体化差异较为明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的驱动力,是摆在每一位专业教师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教学环节中要引入动机理论,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理论,激励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促使学生学习,使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3.4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

教育部规定如某专业连续几年就业率较低,将亮黄牌限制招生,如果没有改观将停止招生,所以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要提高学生就业率,就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一体化教学。在校内应该建立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中心,使学生在其中能够得到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然后利用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得到职业技能的锻炼和训练。总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多方联动、多维度创新的过程,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要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社会体育市场建设和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服务的本领。

作者:王伟 王敬 单位:邯郸学院 邯郸市农林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张广群.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2015(2):64-67

[2]王玉侠,李润中.基于就业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环节一体化培养模式设计[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5):39-40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 篇7

大学教学是人类所特有的一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其主要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学校生存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影响教学质量主要因素是课堂教学, 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模式, 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然而, 当前高校课堂普遍存在应到学生比例偏少、师生上课情绪低落的现象。2013年10月28日, 新疆石河子大学制作并在一教学楼大厅荧幕上循环播放了一部《课堂情况播报》视频, 记录大学生各种课堂陋习:睡觉的、玩手机的、吃零食的、绣十字绣的。这段视频, 引起大量的围观和相关媒体跟踪报道, 足以说明当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已经引发多方共鸣。当然, 课堂教学质量欠佳原因很多, 但不可否认, 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模式不合理。将学生拉回课堂, 必需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具有吸引力的价值。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回答了课堂教学活动能否为学生创造价值, 创造了怎样的价值, 以及怎么样创造价值的问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随着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正在发生改变[1]。互联网的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 深深的影响大学人才培养活动, 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二信息网络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信息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一方面升级了大学教学的基础实施, 创造融合信息网络技术的新的教学情境, 改变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第一, 信息网络技术为教学提供前所未有的海量资源和内容呈现方式。大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老师教的, 网上都有”, 一些学生如此感慨, 暂且不讨论此话是否有失偏颇, 但是反映了互联网是大学生可便捷使用的知识库, 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互联网公司百度为例, 百度提供网页、视频、新闻、地图、图片等搜索服务, 提供文库、百科、知道等社区服务, 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一些大学生通过学习、模仿网络课件、视频获得过硬的技能, 如中国达人秀第二季冠军卓君街舞动作是模仿视频自学而成的。当然, 大学生从海量信息中, 过滤掉冗余信息、垃圾信息和有毒信息, 寻找到合适信息, 并将碎片化信息创造性的整合成完整的知识链条和网络, 绝非易事。教师知识深度、广度和经验, 一般能够更快的、更有效的启发大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 并突出重点难点, 构建与解构知识网络。第二, 信息网络技术为合作学习、协同学习提供了可能与便利。互联网解除了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制约, 师生, 生生之间能够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沟通, 更好的促进协同学习。第三, 信息网络技术弱化了教师的权威性, 同时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通道, 与教师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知识来源传统时代不同, 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信息知识传播功能被弱化, 权威性受到挑战, 信息知识跷跷板两端的师生将趋于民主、平衡。

另一方面, 信息网络技术也为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第一, 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信息网络依赖症。不少教师上课之前习惯性在信息网络上收集资料, 或许未经系统的消化与整合, 就带到课堂上, 更有甚者, 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传播学生业已知晓的媒体事件, 缺乏知识深度, 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相当程度的大学生, 忽视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更有学生坦言“能百度的, 还需要教吗?”。殊不知, 一个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越多, 就会有更多的办法、技巧去探索未知、未掌握的知识、技能。有的大学生平时完成学习任务靠“百度”, 考试时也想用“百度”蒙混过关, 荒废了学业, 致使大学毕业后的工作颇费周折。第二, 电子产品成为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的重要诱因。学生上课上网, 玩手机。手机不离手, 电脑随身背。2013年9月, 荆楚网一则讯息显示超7成大学生上课手机听歌玩游戏。2013年11月, 楚天都市报报道了武汉两高校倡议并推出无手机课堂的新规, 无独有偶, 中新网镇江发布讯息, 江苏大学课堂上推广“手机暂存袋”, 试图在课堂上实现“人与手机分离”, 两则信息都表明课堂上“低头族”现象严重性, 到了必须采用非常手段来摆脱的时刻。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框架

一般认为乔以斯 (B.Joyce) 和威尔 (M.Weil) 开创了教学模式 (Models of Teaching) 的研究。乔以斯和威尔 (1986) 认为一个教学模式就是用于指导课堂教学或其它场合教学的一个计划或范型 (a plan or pattern) [2]。何克抗 (1997) 将教学模式定义为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3]。因此, 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描述基于一定的教育思想, 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 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及相互间的稳定联系 (参见图1) ,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系统和教学评价三个大的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设的教学活动结果和规格描述, 反映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学校定位、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靶心。没有教学目标或不管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规格要求, 不能通过相应成绩考核, 将影响到能否正常毕业。但是教学目标不仅对学生有约束力, 对教师也应该有约束力。学生能否达成教学目标要求, 反映教师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水平, 理所当然的应成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尺度, 这一点很多教师可能不以为然。“学不好都是学生的事”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学生学不好, 教师和学校都应该有所担当。第二个模块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系统。它包括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四个元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主体是职业教师, 但是高校课堂将会大量出现企业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管理者、技术专家和官员等。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主体和中心。学生在网络信息技术大潮下, 乐于接触、感知、学习和使用新技术。教学资源指为完成教学目标, 支持教学活动展开的各种条件, 包括教学场所、图书馆、教具、教育技术等。当前,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学过程指为完成教学目标, 各种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的有序组合。教学活动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师生的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同样还涉及到教学资源条件。第三个模块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评价标准, 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 对照教学目标, 进行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价值评价活动。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实行“教评分离”, 但是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由任课教师完成, 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评价“教”的过程与结果;其次评价教学资源及其使用情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学”的过程与结果。

四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

信息网络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取向从总体上来说, 应与时俱进的充分发挥人脑与电脑的长处, 适时科学界定课堂之外与课堂之内应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总的来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重“教”型模式, 而当前倡导的教学模式是以生为本的重“学”型模式, 在遵循大学教育规律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优化和集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 强化教学环节,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 聚焦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来设计教学目标

信息网络时代, 变革教学模式首先需要重思教学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清晰描述了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特征: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毋庸置疑, 大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和积累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只是重要目标中的一个, 而且随着互联网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和搜索功能日益强大, 作为知识获取途径的课堂教学功能必将弱化。在大学生情感、情绪、情操领域的投入, 将在课堂教学中愈发重要。

(二) 着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般而言, 教师是已知者、先知者, 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应有教师负责, 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所在[4]。高校教师应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支持者、引路人和评价者[5]。高校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高效发挥依赖于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业务。没有好的高校教师, 就不可能有好的大学教育。信息网络时代, 大学生脑海中存有通过网络可获得学科专业一般性知识的意识, 所以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毫无生动性介绍一般性知识, 尽管大学生自己还未掌握这些知识, 也会觉得大学课堂很无聊、无趣和无价值。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可以部分的替代教师的工作, 但机器终究代替不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潘懋元, 1986) 。高校教师应更多的发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触及大学生情感意志领域, 培养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主动学习意愿、创新思维能力和传播正能量的自觉性。“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观念在信息网络时代仍不过时, 而且相比传统教学时代, 高效进行课堂教学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多, 原因在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并且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可能搜索到教师所讲的主要内容以及多媒体资料。教师应努力提升业务水平, 特别是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能力, 生动的说出内容、情趣的展示技能、循循善诱,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方位提高。当然, 教师教学积极性能否真正调动起来, 高校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办法和合理的激励制度。

(三) 着力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增强学习主动性

教是为了学。增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大学生变得生动活泼、自觉主动学习。网络很容易让学生迷失位置感, 更有甚者, 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无良网站千方百计引诱、毒害大学生心智, 而完成网站的利益回收。所以, 网络时代, 大学生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 即为什么来到大学和以怎样方式离开大学立足社会, 以此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危机感。大学生应学会学习。课堂上, 大学生不听不看, 只听不看, 只看不说, 只说不练, 都不是好的学习态度;在互联网上简单搜寻资料、粘贴复制、鹦鹉学舌, 不是好的学习行为;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 但没一个能深入和准确描述, 知识碎片式而无法整合, 不是好的学习效果。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 应是大学生理想的学习境界

(四) 积极拓宽、融通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的教学资源

线上资源储备、创造、整合、合作共享和内容及时更新, 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寻求与国内外高校、机构、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教学、实训等广泛交流与合作, 创新利用校外优质资源的方式。

(五) 实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进一步融合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排列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需要进一步促使和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以学生为本, 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为学生带来乐趣, 为学生创造价值。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串串有意义的学习主题,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探究式学习, 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合作研究、团队学习来解决单个人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 最终促进学生创造性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教学过程, 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获得完美的一次升华。

(六) 着力强化对师生品德与能力的有效评价

完整的教学评价, 不仅评价教师的教, 也要评价学生的学, 同时还要评估教学的资源条件;不仅评价教学的过程, 还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 还评价学生的技能培养, 同时评价学生的素质塑造。当前, 中国社会“向钱看”思想非常严重, 并且高校对科研、教研“一边倒”的重视, 日常课堂教学活动被严重忽视, 尽管表面上、口头上依然地位显著。由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投入不足, 学生评价的公平性 (确保真才实学的学生成绩高, 不学无术的学生成绩低) 、过程性 (不是一次考核就确定学生课程成绩) 和多样性 (不仅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更应该注重考核学生的技能、素质, 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往往无法得到满足。对教师的评价, 往往仅看教师的学历程度、课题项目等级与数量、论文等级与数量, 日常课堂教学工作往往仅作参考。即使高校普遍采用网上学生评教与同行互评, 学生评教的方式依然需要改善, 如有未上课的学生也去评价教师 (高校学生逃课率高, 特别高年级学生, 已引发相关媒体多次报道) 、有的评教是放在期末考试结束一次性进行 (部分教师的期末串讲, 实际是讲解试卷重点, 赢得学生更多的赞声) 。部分监考严厉、课堂教学用心、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师获得了不高的学生评教分数, 但学生毕业后获得更多的挂念和赞誉。错误的教学评价, 必将导致错误的教学行为, 并加速背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7) :4-6.

[2]Joyce B R, Weil M, Calhoun E.Models of teaching[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86.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5 (143) :375.

[4]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164-167.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篇8

【关键词】智慧制造 企业生态系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15-02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掌握高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进程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三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单一的产品制造业为主,拓展到知识产权、装备制造、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领域,实现了以微电子为基础,通信、计算机、网络产品为主体,加快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转移。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加快,特别是智慧制造技术广泛运用,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进入新的转折期。智慧制造给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电子信息产业智慧制造背景分析

中国正处于传统生产、制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智慧制造的概念已经出现在一些智慧城市的建设目录中,如宁波、顺德、富阳和湖州等地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包含了智慧制造、智慧工业、智能制造的内容[1]。智慧制造是指以人为本,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和精密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人、物、环境进行智慧化的感知、互联、协同和智能处理,降低人的劳动强度,提升制造效率与品质的技术。智慧制造是现代制造业高度发展的结果,目标是实现智慧化、集成化、协同化、敏捷化、绿色化、服务化、智能化,其技术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设备与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

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由来已久,在制造产业,贴片机和插件机等自动化设备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并且加工精度和速度不断提升,目前的贴片机可以贴装小到0201的器件。另外,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器人平均价格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工业机器人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替代人力的作用日渐显现,其精准自律、感应识别力强、效率高、工作时间长及低成本运转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企业欢迎。工业机器人无故障时间可达40万小时(相当于1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持续200年),其高可靠性和易维护性大大降低生命周期成本。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市场的变幻莫测,引入工业机器人能抢占先机,提前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由此,也引发了企业间竞争模式的变化。在美的,引入机器人的原则以其经济效益可以在五年内收回成本为依据,由此引发的技术改造正在广泛开展。

(2)透明感知

物联网技术更加深入地使用到企业生产中,物联感知网络汇集来自各流程、各设备和系统的信息,综合来自品质检验、供应商、顾客等全方面的信息,形成闭环自适应网络。例如3D光学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虚焊、开裂等焊接缺陷,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互联网、无线网和物联网,企业感知的信息的范围扩展,深度加深,实现内外信息互联互通,使用户的需求得到精准和及时的满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工作效率得以实现最大化,各种浪费被控制在最低程度,实现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在透明感知的基础上,企业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运营。

(3)大数据与智能化

大数据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运用,使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被有效利用。在制造和研发过程,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协同更加容易,例如研发与工艺的协同,使得产品在研发时充分注意到工艺问题,让产品的研发流程加快;市场与研发的协同,可以让市场调研更具有可实现性和针对性,在技术与市场方面达到统计,尽快响应市场需求。海量数据也影响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设备的使用和良品率,员工的绩效评估等。

2.智慧制造引发的企业人才需求变革

智慧制造的出现,改变了电子信息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对人才的需求也因此发生转变,从宏观上看,人力资源需求明确了从制造车间生产相关岗位向研发,企划、销售,售后,管理、物流、财务等服务型岗位转移。产品利润的重心明确从生产制造过程转向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与售后服务。这种转移,非常典型的是苹果手机、IPAD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与营销案例。智慧制造对人才资源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一方面,智慧制造解放了劳动力

智慧制造大量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将简单重复和危害健康的工作让机器人去做,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避开了危害身体健康的高危和高污染环境,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收入,消除员工对工作的厌恶感。智慧制造让员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增加了学习提升机会,增进了员工之间和员工与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使企业决策运作方面的信息更为透明,体现每个员工价值,彰显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智慧制造让员工体会到“工作是美好的”。

(2)另一方面,智慧制造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新产品研发为例,新的集成电路芯片、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充斥着整个互联网,知识淘汰加速;科研项目的相似性与重复度越来越高,论文检索的难度越来越大,方案寻优的难度加大。智能装备提升了产品的加工能力和精度,产品的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水涨船高;以上这些因素都加大了研发的难度,对电子产品研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媒体项目运行管理下一篇:长度单位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