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浅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精选10篇)
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对于学生的素质教学包含了很多方面内容,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其对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我们不能将体育教学简单的理解为运动教学,体育不单单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也有非常非常积极地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学生打造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积极的意识品质,从而为日后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生理与心理基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
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密切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身体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个人作为一个身心的统一结合体,其身体素质的好坏必然会对其心理健康情况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体育锻炼本身也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提升,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情感培养
人的心境是一种持久、稳定且在一定时期范围内会对人的所有行为产生影响的情感体验。积极良好的心境对于人的各种行为举动具有增力的作用,比如在良好心境下完成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也会让人感觉到兴奋和愉悦,心理层面也会得到满足,反之,消极心境情况下会让本来非常感兴趣的事物变得厌倦、烦躁甚至是索然无味。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可以在人的肌体内产生十足的舒适感,让人忘却烦恼、尽情宣泄,在各种不同体育运动过程中体验各种技术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美感以及力量感,从而起到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激发生活进取心和自信心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的良好心境,这样的氛围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当然也是肯定的。
(二)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锻炼意志
人的行为的果断性和自觉性是人的意志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志。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体育运动,不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对意志的积极考验。竞技运动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参与人员主动自觉的奔跑,勇于拼搏且锲而不舍的争取最终的胜利,这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精神,除了竞技性的体育运动教学之外,一些娱乐性的健身体育项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促进人的意志得到积极地锻炼和培养。
(三)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个性的培养
具备良好积极的个性始终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与所在团队进行合作努力获取最后的成功,即使是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整个获取成功的过程对于完善自我的个性也有着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为了能够战胜自我、获得胜利,所有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促进行为、认识、思想等方面的相一致有着积极地作用。此外,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还可以纠正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比如自责、冲动、焦虑、害怕、依赖、害羞以及孤独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会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减轻或者消失。
三、做好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措施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立成功体验环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心。倘若体育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又反复经历失败的感受,必然会对其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损伤,不但会减少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甚至会其生活态度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长处,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有些学生具备较好的跑步能力,而有些学生具备较好的跳远素质,作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优势,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氛围里完成学习,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使自己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调节、减缓日常心理压力
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是真实而又直接的,学生的态度、情绪、意志、能力、思想等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很快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学习压力较大的高中学生,理论学习考试不理想、同学之间产生误会、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批评以及高考临近等等情况都会使很多高中学生在情绪上经受各种压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情绪不高、郁郁寡欢、垂头丧气,导致参与活动不积极,练习也不认真,对竞争的胜负结果麻木无所谓,缺乏应有的集体荣誉感,这种情况下体育老师如果简单地看表面情况武断的对学生进行批评,哪怕是学生被迫在表面上有所改观,但是实质上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给部分学生造成更深的心理层面的伤害,所以,体育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发掘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并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给予治疗,实践证明采用锻炼和运动的方式可以有效调节和减缓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促进沮丧、压抑、焦虑、忧郁、紧张等消极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和排解,帮助学生恢复舒畅的心情以及愉快轻松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都具有某种规律性,学生对某项运动技能从生疏到了解,再到熟练协调,最后达到自然准确运用,在生理层面主要体现为身体疲劳、肌肉酸痛,在逐渐恢复的过程,其在心理层面也相应的经历了兴奋、紧张、胆怯、怕累等过程,学生自己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或者缺乏耐心和屹立,造成部分人产生比较消极的心理障碍,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应对,比如激趣法中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竞赛法,由于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通过竞赛法可以让学生保持不懈的参与动力,再有表扬鼓励法,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一点进步和成功都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这是促进其逐渐接受并最终喜欢上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诸如上述种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师生情感交流和课外活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是在师生情感交流互动过程,比如充分利用师生小结以及学生与学生间小结的环节,老师可以对教学过程中某一问题,尤其是学生们的评价和看法不同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过程来自己发现问题的正确答案,然后老师再用幽默和简短的的语言或者故事形式来引导学生,并辅之以真诚的期待性的目光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争取成功,这就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积极进取精神的过程。再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实践性与趣味性并存,同时学生参与积极且易于接受,在形式、空间和时间等层面也不受课堂教学般的约束,这种情况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在积极的状态下完成各种活动,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同时也使得心理情绪得到了愉悦和疏导。
四、结束语
筅河北石家庄学院魏孟田及化娟魏胜敏
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 促进能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德行修养, 培养良好品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 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注重对学生的情绪指导
体育教学是思维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动态过程, 且有不可预测性。体育学习是在多维空间进行的, 具有不固定难控制、难把握等特征, 学生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 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 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 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 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
1. 了解学生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
(1) 身体素质原因:体育练习是由速度、力量、灵敏等几个方面构成的。由于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 难以完成一些动作,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2) 先天因素:由于身材矮小或者过于肥胖或太单薄, 对运动项目所要求的标准差距太大, 难以完成怕被同学笑话, 因此不愿参加体育活动。 (3) 兴趣原因:有些学生平时参与体育活动比较少, 尤其对自己的弱项, 平时接触比较少的项目缺乏热情和兴趣, 因而在练习中表现出冷漠、不积极的态度。
2. 认真察觉和肯定学生的强烈情绪
教学中觉察学生的情绪, 不仅要注意负面的, 也要重视正面的, 尤其是表现强烈的情绪。当学生经过许多的努力掌握了较难的教材, 或参加教学比赛取得胜利后, 会产生强烈的喜悦情绪, 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 肯定他们的成功, 分享他们的喜悦, 使学生珍惜这种情绪体验, 更加坚定信心地对待今后的学习。当学生遭受挫折、失败而产生强烈的苦恼、焦虑情绪时, 教师首先要接受并肯定这些情绪, 然后与学生一起查找原因, 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使学生抚平情绪创伤, 重建信心投入学习。
3. 设定行为规范, 否定不良行为
在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反应, 并非只停留在现有情绪体验上。尤其是反应强烈的负面情绪, 很可能用不良行为来宣泄负面情绪, 这种行为后果对教学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练习失败后对体育设施的破坏, 比赛和游戏失败时对同伴的侮辱, 教师此时应理解学生的情绪反应, 但必须对其不良行为设限, 批评其负面情绪产生的不良行为。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 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如果有的学生在学习一个有危险、难度大的动作时, 几经努力仍达不到目标要求, 就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此时, 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肯定动作的难度, 进而肯定学生此刻的情绪体验, 再辅以相关的诱导练习, 学生便会重拾信心, 直到克服困难掌握动作要领。否则, 学生就有可能丧失信心, 放弃学习。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的情绪指导。
二、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挫折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挫折的原因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都可能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因而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
1. 重树信心
运动能力与体育活动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 学生的运动能力都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并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表现;另一方面进行体育活动又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作为条件和保证。在我教学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 平时身体素质较好, 但每次体育测试中却得不到好成绩。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 向其他同学了解, 才知道这位学生平时的文化课成绩较差, 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 形成了自卑心理, 比较沉默, 这种自卑心理带到体育课上, 使得测试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 该学生成为班上的体育尖子, 每次测试比赛都创造出很好的成绩, 老师和同学都另眼对待他了, 由此, 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加强。
2. 定位角色
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 然后, 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 给予那些单亲家庭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 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 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 他们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 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 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 以表扬、鼓励为主, 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 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 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学生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经受挫折是正常的, 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自己的情绪恢复平衡, 减轻或解除由于挫折而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烦恼和不安, 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些使自己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和策略, 来缓解或解决处理当前的矛盾, 对付和适应面临的困境, 他们的心理活动中已具备有意识地摆脱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通过自我和他人评判, 用已有的成效来进一步增加动力, 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在挫折中求发展。
3. 排除心理障碍
从挫折走向成功要求体育教师要尽可能地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充分信任体育教师, 愿意与教师沟通。对在体育中受到挫折的学生, 我们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和耐心, 同时要不断地关心爱护他们;对受挫的学生实行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勤纠正的原则, 对其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另外, 体育教师应利用室内课向学生传授有关运动心理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 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 使学生在成功中体验挫折, 在挫折中走向成功。
三、消除批评中的消极效应
批评在我们的任何学科中都始终存在着, 在体育教学中, 由于受环境、场地等客观因素或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可能会更多地引起体育教师的批评, 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必须注意掌握批评的分寸, 使批评能被学生接受, 尽量消除批评中的消极效应。
1. 消除求全效应, 让批评成为发现
体育教学中, 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会不时犯点错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期望过高, 以过高求全的眼光衡量学生, 结果发现学生并非完美无缺, 并由此过多地看到学生的缺点和毛病。这种求全效应必将影响到教师的批评行为, 以求全心理看待学生, 常常把好学生变成一般学生, 把一般学生变成后进生。老师过高要求学生, 不允许学生犯一点错误, 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此, 让我们改变一下自己, 换个角度看学生, 把批评变成一种发现。
2. 避免马太效应, 让批评体现公平
在体育教学中马太效应的突出表现就是好学生好对待, 后进生差对待, 对自己喜欢的学生越看越觉喜欢, 优点越看越多, 即使犯了错误, 老师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舍得批评;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越看越讨厌, 缺点越看越多, 即使他们有了进步或好的表现老师也是不屑一顾, 吝惜自己的赞美。这种过度赞扬和美化自己喜欢的学生, 过分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学生, 使自己处在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环境中, 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教师在利用批评教育时, 应避免马太效应, 坚持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从而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3. 防止超限效应, 让批评做到适度
超限效应对批评的启示是:教师的批评要适度, “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 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 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比如学生犯了一次错, 只能批评一次, 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 有的教师动则将学生以前犯的错误拿出来“曝光”, 必然使学生感到极不耐烦, 讨厌至极, 其结果只能是“物极必反”, “欲速则不达”, 有时甚至变成反抗心理, 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 批评必须掌握好度, 这样才能恰到好处, 才不至于步入超限误区。
参考文献
[1]叶松梅.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文教资料, 2006 (19) .
[2]王乐珍.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干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20) .
[关键词]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71
一、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为数不多的室外活动,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要发挥体育活动的优势,促进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的调控与发展。
1.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包含着很多集体活动和竞争性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素养、行为习惯以及能力都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能够让学生对自身有一个科学的认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明确自己的心理优势和发展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活动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体育运动通过机体的运动推动新陈代谢,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这是体育活动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体育活动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如灵活性、多样性、多变性等,这些都能对学生的情绪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着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心情的放松,缓解不良情绪。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是经过科学设计的,要想顺利地完成一系列的体育活动,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例如,在拔河比赛的过程中会锻炼学生坚持合作的心理品质;在长跑活动中会锻炼学生的耐力;在跳高跳远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克服障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任何一项体育技能的提高和深化都需要学生不间断地训练和成长。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个体技能的锤炼,而且需要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和配合,这就需要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技能特点,扬长避短,设计团队合作方法。团队成员之间需要拥有足够的默契,通过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能够明确彼此的内涵,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转变主题,面向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了使体育比赛取得好的成绩,只注重那些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而对于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弱的学生则漠不关心,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落差,身体素质参差不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学校教育要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体育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开展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体育任务进行分层,使其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例如,在《软式排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活动,已经学习过排球的学生如果完成自抛自垫50个不落球,可以参与排球比赛活动;已经接触过排球的,采用合作抛接的游戏,球落地的人员表演节目;没有接触过排球的学生则自抛自垫,这部分学生最需要教师指导,教师要传授正确的手势和垫球技巧。
2.设计游戏单元主题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利用游戏比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快速跑》的教学活动中,热身活动是听数抱团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到输赢不重要,关键在于体验游戏和比赛的快乐。在快速跑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开展“追逐”的游戏,两名队员前后相差10米,同时奔跑,被追上的学生单脚跳回。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教学生分成两队,每次游戏每一队各出一名队员,通过猜拳获得主动权,决定追与被追,队员获胜最多的队伍获得胜利。在这个游戏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缓解比赛前的紧张情绪,比赛过程中面对连连失利的心态调整,获得胜利后的目标确定等,循序渐进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课内外相结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在体育活动中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度外,还应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和业余体育活动发展心理素质。例如,在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包括班级全体学生捆腿跑,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相互合作,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组织学生开展师生合作的接力跑,促进师生的合作,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作为一项户外活动项目,通过身体锻炼和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学生心理情绪的调节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渐改变教学理念,由面向少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开展以游戏为主的单元主题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教学的乐趣;通过课内和课外的结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学历史教学运用口述史料的误区举要
在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中,一线教师已间或在运用口述史料,以求课堂更为生动形象,更能紧扣历史脉搏。根据笔者的观察,历史课堂运用口述史料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易被忽视:其一,片面强调 “口述历史”材料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危险性的存在;其二,“口述历史”材料缺少与其他类型材料的互证意识。现以实际的教学片段为例,略陈管窥。
1.片面强调”口述历史“材料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危险性
【案例 l 】(八年级)《听长辈讲那 “文革”的故事》
生1:我的伯伯说,在“文革”期间,他因为用红笔把“毛主席“三个宇圈起来,被批斗关进了牛棚。
生2:我妈妈说,“文革期”间每个人对毛主席都很崇拜,有疯狂的红卫兵把毛主席像章佩戴在自己的皮肉上,绝不允许说不尊敬毛主席的话,甚至连所佩戴的毛主席像上有一点灰尘的人也要抓起来进行批斗。
......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
生:当时把毛主席当神一样看待,个人崇拜现象很严重。
就口述历史材料而言,本案例中所涉及的采访对象是“文革历”史的亲历者,材料的原始性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上述案例发表千2003年的《历史教学》第6期,据此推测,当年的八年级(初二年级)学生当14岁左右。再往前推30年,其父母辈当出生于20世纪 50年代末60年代初,据此推测,“文革” 十年期间,他们的年龄大多在8至18岁之间,心智已渐趋成熟,价值观逐渐形成,对于“文革”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故可以将其判定为文革亲历者,所以他们的回忆自然可以作为论证 “文革期”间社会情况的一手证据。
然而,仔细考辨本段口述历史材料就会发现其证史效度不足,至少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口述史的记录者——学生——并未对口述史料准确性因素作必要的考察。例如 “毛主席头像上如果有灰尘就会被抓起来”这个说法到底是其母亲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诸如此类问题尚待进一步确认或者说明。其二,执教教师对口述史料”典型性”的考辨不足。例如未及考虑 “史料的陈述者所能代表的普遇性有多大”的问题:周遭所有人都是如此地对毛主席“崇拜“? 据笔者所知,在**期间各地基本上都有一些“顽固”的知识分子对个人崇拜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能否就其所看到的现象笼统地概括为“每个人对毛主席都很崇拜"?对此笔者的态度是否定的。
2.”口述历史”材料缺少与其他类型材料互证 意识
【案例2】(八年级)《听长辈讲那“文革”的故事》 生 1:我爷爷生活在市区,“文革期”间工厂不能进行正常生产,造反派经常进行武斗,厂里一片混乱。
生 2:我奶奶说,那时粮食不够,吃樟做的饼、面糊,好一点的吃菜粥、菜饭,穿的衣裳大都是土布、黄军装、蓝卡其布的料子做的,住的是平房,乡下都是烂泥路。
生 3:听我爷爷说,当时农村里不准随意地多养鸡鸭,说这是搞资本主义的一套,是要被批斗的,当 时流行的一句话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如何?
生:工农业生产处于停滞状态,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低下,缺衣少食。
上述案例中,执教教师巳经注意到了口述史料所代表的不同立场和真实力度,证史的效度比案例 1要强。比如“城市”和“乡下”、“生产”和 “生活",试图从不同的社会层面反 映“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另外,其口述史料基本上都是口述者的亲身经历,不存在“听说”的成分。
但仔细分析本案例使用的口述史料,至少存在两个潜在隐患:一是本案例的课堂实录发生在21世纪初,文中的爷爷、奶奶皆年已耄耋,近30年的时间间隔会不会影响其记忆的准确性?二是文中爷爷、奶奶基本上是农民和工人身份,一方面体现了基层民众对“文革”的看法,同时爷爷、奶奶辈等“同质” 人物的个人素养就成为一个“软肋",所回忆的内容严谨性和客观性当须存疑。所以,口述史料往往因为时间、记忆、当事人立场和素养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单独证实出必然的结论,在不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清况下,即使运用再多的口述史料也只是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不断进行“量的累积",而不是“质的飞跃”。
二、中学历史教学运用口述史料的定位认识
学术界关于口述史的概念,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英国学者路易斯·斯塔尔提出的,即“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史料。美国知名口述史学者唐纳德 ·里奇对口述史的定义是:"口述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 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在此笔者无意对口述史定义做学术性的讨论,就中学历史课堂实际而言,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口述史料的具体运用。然而恰如本文前述,在课堂中使用口述史材料是“价值与危险”并存的,因此确有必要对口述史料在教学层面的运用做出探讨。
第一,就材料的性质而言,口述史料既有原始性又有主观性。由于口述史一般情况下是就历史的亲历者而做的记录,亲历者的现身说法能够极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的原貌,甚至帮助学生置身历史之中,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原始史料。但是,由于受到亲历者自身年龄、立场、素养和记忆的准确性等许多因素的限制,口述史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且这种主观性只能尽量降低而不可能彻底消除。鉴于口述史的如上特点,看重口述史原始性的教师往往非常倚重口述史材料;而在乎其主 观性的教师则往往避之不及。第二,就材料的运用而言,口述史料既要重用但又不能独用。这一认识是由口述史料原始性和主观性兼具的特点而决定的。所谓“既要重用“是 就口述史料的原始性而言,且其口语式的表述很容易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提升课堂实效,所以不可不用。所谓“不可独用”是指口述史料中因含有不可消 的主观性,无法单独据此论定结论,故须参以照片、档案等客观性较强的史料加以印证,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口述史料的“先天不足”以提高其在证史上的效度,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孤证不立,多重印证”的历史思维。
一般情况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心存 “多重印证”的理念的,但是在落实的时候往往把 “多重“本意为多种性质不同的史料误解为不同亲历者、不同角度,或者不同时段等的口述史料,导致 案例2中的缺憾。
以“九一八事变”为例,我们目前至少可以看到 三种不同来源的口述史料:张学良的回忆、蒋介石的日记、日本军方的回忆。甚至单就张学良本人而言,在不同的时期也对“九一八事变”有着不同的回忆。三方的立场、素养、记忆的准确性,以及对“九一八事变”的参与程度和扮演的角色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会导致三方在回忆此事变时的内容出现较大出入。因此需要其他客观性较强的史 料佐证,才可能对其做出相对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关于张学良本人的口述,须分析不同的时间、地点 和政局环境等因素,才能厘清其不同时期对同一事件出现不同表述的原因。
如此,关于口述史料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笔者的态度是:可用,须慎用。当教学实际需要使用口述史料时,大胆使用而非漠视,充分发挥其原始性;同时兼顾其主观性,使用其他客观性较强的史料与其互证,达到求真的最佳效果。
三、中学历史教学运用口述史料的实践 探索
基于上述关于运用口述史料的分析和认识,结合笔者日常教研教学实践思考,试举案例 3和案例4 ,以呈现笔者关于如何兼顾口述史料的原始性和主观性、口述史料和其他史料如何互证的相关思考。
【案例3】(高中二年级)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
材料一
(张学良说)西安事变,为了制止内战,为了抗日,我没有错。我不该扣留委员长,判刑 十年,无话可说。——(1947年)吴福章《西安事变亲历记》
材料二
良立志救国,反而误国,想救民,反而害民,自身千方百计图谋抗日,而自己之血反而未洒至中日战场上一点一滴;„„致良酿成巨祸,百身莫赎,中国今日之浩劫,不悉祸延何日。„„良 之不坚之处,正如夫子所云,在当时忧患、忿恨、好 乐、恐惧。在秉性上,好勇而不知义,自用自专;又未能趋就老成,才会酿成西安之变。否则,共产党何得施其伎俩乎 ?——(1956 年)张学良 《西安事变忏悔录摘要》
材料三
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 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做西安事变之事。——(1995年)张学良九十五岁生日发言
(1)据上述材料,张学良对发动西安事变的认识出现哪些变化 ?(2)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变化?(3)你如何认识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认识的变化?
本案例选择西安事变的主要亲历者张学良在 不同时期的发言或者回忆作为口述史料,探究运用口述史料的方法。问题一旨在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张学良对于西安事变在不同时段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但是三则材料都是该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其回忆具有原始材料的属性。那么,到底哪个是张学良真正的认识?教师顺势提出问题二,引导学生分析三则材料出现的背景、时间等因素,牵出影响口述史料的主、客观因素,启发学生认识到具有“原始” 性质的口述史料同样具有 “局限性”。之后通过问题三以总结升华该案例的设计意图,落实”既重用,又慎用“口述史料的基本方法:第一,须分析口述信息采集的时间、地点、环境,口述者的精神状态、年龄,访谈者是否刻意引导暗示,等等。第二,须分析口述史料的内在信息和逻辑的辨据,即准确把握、梳理口述者指陈事件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例如材料二的内容,据研究是张学良在蒋介石的要求下表达的,结合此时台湾“整顿”的政治风气,就不难理解张推之原因。
【案例4】(高中二年级)改革开放
材料一
改革开放最初十年上海郊区某村采访记录 村子里的生产队开始变得冷清,不用隔三岔五地召开批斗会或者动员会,连村里的大喇叭也因为长时间不用坏掉了。大家每天都忙着经营自家的生活,在上海(市区)和村子之间奔波。日子也确实一天天在变好。——本村当年村支书顾某,时年72岁
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生意。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很好卖。卖着卖着就想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成本又不高。——现上海郊区某服装公司负责人陆某,时年55 岁
我现在想着很后悔,胆子大的人当时都辞职下海了,做外贸,跑运输,都发财了。我想着国营企业 铁饭碗,后来还下岗,太后悔了,当时胆子太小。——现上海郊区某公司工人,时年58岁
材料二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 GDP 增长情况图(1978—198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年 GDP及增长率:
材料三世纪 80 年代上海街市
根据材料回答:
(1)以上海为例,20 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2)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你是如何得出如上结论的?
设计本案例的思考维度有二:其一,树立认识口述史料证史效度的意识。本案例所示材料中 选 择的对象包括村支书、小企业主、下岗工人,来自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不同阶层;其年龄当下在55——75岁之间,记忆力相对较好;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命运各异,对改革的感知也有所不同;他们都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些条件同时具备,显现出本案例中的口述史料较高的证史效度。其二,示范口述史料和文献、图片等史料多重印证的方法。材料一来自社会成员的直观感受,但只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材料二、三则从国家层面和上海市域层面等宏观和中观角度切入,以真实数据和照片中的社会风貌展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如此选择这些材料,实为体现材料之间具体与普遍、微观与宏观、感性与理性的多重印证,以避免孤证证史的误区,也避免了案例2中浮于表层的”相互印证 ”,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集证辨据”的史学意识。
历史课程为什么要重视批判反思意识
什么是批判意识?为什么提倡批判反思意识?历史课程为什么要重视批判反思意识?柯林伍德强调教学“应学会如何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学会如何评价从这些不同角度得来结论的说服力,判断其论证过程的力度和弱点。而对要验证的各种信息,师生们最终应该能够分析、综合和评价”。这段表述为如何培养批判反思意识作了方向性的指导。我理解,柯林伍德提倡的学习过程,不在于掌握结论和证据,重在认识和判断各种角度的论证过程,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反思则是教师的基本功课。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为教师成长开列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觉得很有道理。在外行人看来,中学教学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为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否则一个教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只有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才能有追求、有改进。这样的反思对历史教师尤为重要。因为,历史学的特点一是搞清楚史实,二是如何解释、怎样结论。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批判反思意识在历史课程中更为必要。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明确提及历史批判性思维,或者批判反思意识,但是,从课程定性及其课程目标的要求看,实际存在着批判反思意识。第一,关于课程性质,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什么是历史意识?历史意识首先是重证据的意识,历史事实是在充分证据基础上认定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批判意识就是要从证据反思“史实”,反思结论。第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不仅强调历史意识,而且提出“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增强历史洞察力”,“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追求真实、实事求是需要质疑精神,批判反思就是从质疑到求实的过程。第三,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探究学习,要求独立思考,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这在实质上都离不开批判反思意识。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学习历史不再是单纯的对史实的了解与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客观的历史意识与态度,即将外部的知识转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素养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批判反思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换言之,批判反思意识是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保证。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不竭之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何而来?每个民族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都有经验可总结,都有教训可吸取。如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批判反思是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恩格斯曾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其含义实际上就是对历史的批判反思。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批判反思意识。
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提倡批判反思意识
批判反思意识在历史学科首先表现为“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的“多角度”思考。一般来说,中学教师不具备深入研究学术问题的条件。但是,中学教师应该对教科书中的结论及其证据有充分的了解,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支持结论的证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而不是盲从,更不能对学生进行灌输。在这样的多角度分析的过程中,对教科书的结论自然会产生新的判断,认识教科书结论是否具有说服力,认识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说服别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具有很强的批判反思意识,不唯书,敢于质疑,善于分析。
比如,我们就1957年反右派斗争是否有必要进行探究反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0页说反右派斗争“在当时是必要的”,只是“严重扩大化了”。教材提供的数据是“错划右派约五十四万人,约占原划右派总数的98%。”(教材第117页注1)公安部、统战部掌握的右派一共27人,只摘帽不改正的只有5人,为5个人错划54万人,牵连近千万人,这种证据逻辑讲得通吗?我想,论证反“右”斗争有无必要需要探讨几方面问题:
一、当时政治上是否存在一股比较强的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势力;
二、所谓的“右派”言论都讲了些什么?
三、是不是“右派”主动向党进攻?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失误主要来自‘左’的方面,而‘左’的事件从1957年就开始了。”“左”倾往往是将敌情看得过于严重,当年“右派”的典型言论,与后来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言论有很多相似甚至一致之处。比如进行制度改革,扩大民主,加强法制。从反 “右”运动的发展来看,也不是所谓的“右派”主动攻击,而是动员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提意见,这叫“引蛇出洞”。教科书上的结论是有依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即便是中央文件的结论,也有可能改变。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才是我们判别事物应有的态度。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与反思过程,比引导学生认定“反右斗争就是必要的”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智慧的增长。
众所周知,很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为什么要学历史?学生的答案通常是:“要考试。”学生学习历史是被动的。为什么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呢?因为历史课将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批判反思氛围的课堂教学很少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历史事件的原因、性质和结论通常是教科书预设的,教学过程也就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但仔细想一想,背景、原因、性质、结论不都是后来人的总结吗?比如,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辛亥革命不成功,是其“阶级的局限性”。诸如此类的结论空而无味,用在其他事件上亦可。而我们应当从整个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寻求原因,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争鸣促进反思。这样的教学学生都比较主动、活跃,勇于探究,能够与教师形成真正有思想、有情感的课堂交流。
关于提升历史教学批判反思意识的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批判反思意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自我思想解放是前提
批判反思意识是对专家、权威或传统定论,甚至是对价值观进行挑战的一种思维。没有民主、宽容的和谐氛围,很难使批判反思意识得到张扬,更难实现自我思想的解放。自己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窠臼,怎么可能理解和容忍他人的思想挑战?陈旭麓先生奉行一个观点“解放思想就意味着对自己实行民主”,可以理解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人格的塑造过程。有独立人格、有个性的思想是批判反思意识产生的重要前提。解放思想就要实事求是,比如,原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提法是:“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而新课标则只要求了解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原因,并不要求探讨萌芽产生的原因。尽管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曾有“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发展到资本主义”的论断,但是,决不能牵强附会。以前的研究是按照领袖的结论去寻找证据,现在则应判断其论证的过程。显然,仅仅以雇佣关系作为萌芽产生的依据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雇佣劳动在古代社会长期存在。批判反思以往的结论和论证过程,你还能向学生灌输“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吗?历史教师的思想自我解放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
(二)加强专业素质是基础
什么是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是历史学的专业修养,二是现代教育的思想意识。即使懂得批判反思意识的重要性,若没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无从做起。专业修养与现代教育意识的结合才能创新教学。学科功底不好,理念再新也无济于事。怎样提升专业素质呢?根本在于学习,见多才能思广。学习就是读专业书籍,订阅专业杂志,养成阅读习惯。根据笔者对四川泸州和祝旭东对浙江绍兴的调查,历史教师拥有的专业杂志、书籍及其阅读量和阅读的价值取向,都普遍存在问题。一些教师,比如带毕业班的教师,他们对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编制试题、讲解答案,驾轻就熟。但他们是从应考角度审视教材和历史知识,按常规和传统观念去组合排列教材知识和考试资料,在长期应试过程中,他们批判反思意识逐渐缺失退化。因此,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批判反思意识距离更远。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是多元的。在以分数论成败,以升学率考核学校、考评教师的社会环境下,思想的僵化在所难免。但也有教师具备批判性思维素质,这与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彰显、广泛阅读受到启迪、努力学习扩展视野、勤于思考经常质疑有重要关系。努力学习、拓宽眼界、加强专业素养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安身立命的前提,也是形成批判反思意识的重要基础。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教师,是每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教师的追求。国家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倡批判反思意识与教育改革的大目标是一致的。
(三)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聚焦课堂是学校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措施。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就极为重要。《历史教学》杂志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有思想、有创新,其用意我们中学教师应该理解。要创设批判反思意识的课堂设计,就要大胆质疑。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这是新旧教学观念的重大区别。教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奉教材为圣经。王春良教授曾说:“由于时代、政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历史著作或教科书写的某些不全是真实,有些则是虚假的,作为历史学者,一定要讲真话,寻求历史的真实,写真实的历史。”课改之前,批判反思意识普遍缺失。现在课改进程中,这种意识的强化程度也是有限的。中学教师如此,教材编写者的观念也略显陈旧。薛伟强把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三个版本加以研读,发现关于“抗日战争”部分的表述,新教材与新课标仍然存在着距离。课标要求“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也许意味着要调整“长期以来囿于国共斗争而出现的”扬共(产党)抑国(民党),扬后(敌后战场)贬正(正面战场)的论据不太充分的认识。但三种新课标教材都未能彻底摆脱以往的偏见,只是表述不同而已。比如人教版仍沿用了一些很值得推敲的说法,“中国共产党„„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人民版说“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这样就很难实现课标的要求。中学教师如果阅读了相关文章,如郭德宏先生的论文《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就会质疑教材,形成批判反思意识,从而重新设计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面对考试,高中教学中的批判反思意识必须关注于高考。“有教育就会有考试,考试是确定教育活动是否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果批判反思脱离或忽视与考试的联系,学生们只会把这种批判反思看成是教师对教材与现实不满的一种怨气。西安某中学高三学生给历史教师的信中说:“现在中学的教育制度的状况迫使我们不得不服从。有时,您上课讲一些真理,我自己很喜欢听,但在高考必定会判成错误,我想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与高考有悖的真理。”我们的学生这样世故,这是很悲哀的。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高考命题的发展倾向与批判反思意识并不是背道而驰。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正是高考的特色,因此,提倡批判反思与高考并不矛盾,而且有前车之鉴。上引学生的话是由于缺乏高考研究造成的。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求真求实也是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一文认为: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是高校教师,他们必然会把平时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直接或间接体现出来,因此关注高考必须要重视学术研究的成果。这是有道理的。
(四)中学教师也要关注学术研究
“一纲一本”导致中学教师不关注学术研究,现在为什么要提倡了解史学研究成果?因为“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更高了。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教师可以不必了解教学研究的高深课题,但是历史教师必须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前沿问题,而且还要直面学生活跃的思想。中学历史教学的批判反思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和学生力所能及的批判与思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但是,学术研究不是中学教师的职责,专业思想的源泉也不在于你自己去研究,而在于关注。中学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高考并不采取等待的态度。在学术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矛盾时,高考按照学术标准命题。这就要求教学关注学术,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引领中学教学,同时这也为形成批判反思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仅以中国近代史为例,目前有所谓“南桑(兵)北茅(海建)西南罗(志田)”之说,他们对近代史研究的成果都使人振奋;已故五四运动研究的海外专家周策纵研究视角和见解独特;李鸿章、孙中山、蒋介石„„也不是中学教科书描绘的形象。学术研究告诉我们,历史不是我们教科书讲的那么简单。中共党史研究学者韩钢的《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的出版,使我们不得不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研究蒋介石日记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国史研究专家杨天石说:“„„档案最大的意义,应该是有助于建立一套新的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个中之意,可能若干年后会见分晓。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地去探究和学习,进而慢慢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需要在课堂上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比如故事性导入法、实践导入法等等,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可以保证导入的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科学老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时候,可以讲述在北方有些地方存在着地窖,当人们点着蜡烛进入地窖的时候,突然蜡烛熄灭了。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很多学生就会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从而开展实践实验,让学生动手体会当蜡烛是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这样的实验操作,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蜡烛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的原因,还培养了学生实践的能力。
二、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课堂中的权威,学生很多时候都无法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在这种相对比较压抑的氛围当中,学生的创造力也会受到压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慢慢地被抹杀,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相对平等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畅所欲言。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相对压抑的环境中,人们的思维就会慢慢变得迟钝,但是在轻松的环境中,人们的思维就会就得更加地活跃,并且充满创造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各抒己见,各展所长,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利用科学实践提高创新培养能力
科学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更加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同时,学生可以针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证明铜片与盐酸之间的发生反应的区别,可以让学生根据现有的实验材料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经过思考,学生可以提出更多的方案,当实验成功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尝试总结成功的经验,而失败的学生则需要总结失败的教训,总结和反思为什么实验会失败。然而,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硫酸稀释的时候,就在上课之前利用谜语开启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是一个谜语性教学: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有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因此,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得让学生进入到教师所预设好的学习情境过程中。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可以主观地能动地进行发挥,自然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培养。
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时,而大疑则大进。从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问可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老师则需要关注学生质疑的问题。我们知道学习过程从“无疑”到“有疑”,然后再到“无疑”。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疑问,那么才会有探究乐趣。在科学教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题发挥,真正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疑问,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找到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进行补充和点拨。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一样,教学效果会非常地明显。科学,本来就是要靠大胆的想、大胆的质疑才能出现新的观点以及突破。所以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大胆想,大胆质疑的精神。
在国外, 一些发达国家对健康心理教育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 然而在我国, 人们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多的只是强调其强身健体的“生理功效”, 而对它的“健心功能”一直未给予足够重视。 纵观《体育与健康》课程整体改革, 无论是在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策略上, 还是在课程性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上, 都把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贯穿于课程的始终。 因此,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有超过三成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合格率仅为二成多, 优良率还不到一成, 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青少年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及健康。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长期望值较高, 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存在过于重视智育, 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成为教育的盲区。 因此, 学校应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1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性。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机会, 协助人与人的沟通, 增强人们的交际能力, 协调人际关系, 是步入社会的重要课程之一。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 其心理上渴望得到社会及其他人的认可和鼓励。 经常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 可以使他们接触不同的人, 学到更多的处事方法, 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使他们有更大的信心投入集体、社会,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3.2有效缓解压力, 改善情绪状态。
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不成熟状态, 经常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 处理事情不当成为他们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之一。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释放与调节体育运动作为特殊的运动, 其对调节心理有很大帮助, 有节奏的呼吸、全身心的投入可以使人忘记烦恼, 力的释放、自由的运动可以使人的情绪得到发泄, 宣泄心中的不快, 从而达到放松与改善情绪的效果。
3.3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由于体育大多以竞技形式存在, 因此, 在体育运中就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竞争的胜负不能单靠两天的努力, 或先天性的因素决定, 它不仅是汗水智慧的结晶, 还需不断努力。 体育竞争越激烈, 对参与者的要求也就越高, 参与者必须具有良好心态, 能承受一切失败或胜利的心理, 真正达到“胜不骄, 败不馁”。 在失败中寻找经验教训, 积极进取, 在胜利中不断进步, 从而达到不断进步和提高的目的。 体育成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取得的,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获得。
4.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4.1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任何一种教学, 其内容都离不开教材的范围。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蕴涵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因此, 如何对教材进行筛选有的放矢地培养就成了教学内容能否顺利进行的要素。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选编时, 应尽量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合理编写与安排, 在优化教法的过程中,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执著的精神。 球类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 其能否顺利地展开, 主要靠整体配合。 在球类课程教学中, 教育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 并学会关心他人, 关心集体。
4.3创设特殊的比赛情境,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比赛往往能振奋人心, 比赛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如最后的决胜阶段, 这不仅是观众欢呼呐喊的最后时刻, 而且是运动员最后考验心理的时刻。 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转局势, 领先的一方如何保住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运动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最后的结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多创设类似情境, 让学生亲自经受身心的考验, 从而磨炼他们的意志,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5.结语
《体育与健康 》 课程标准强调 “ 健康第一”, 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达到身体健康的同时, 更要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课堂中, 使得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效整合,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新课程对体育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芙枚.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 2007, 3.
[2]姬上兵, 冯要辉.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2.
一、心理素质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天生的素质,但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个演奏者能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发挥其主观动力,不断的挖掘自身的巨大潜能,能有效地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水平。心理素质不仅仅只是包括心里对于环境的感受,也包括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以及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组成。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就会要求越来越高,心理素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很多的导师都是一味的提醒演奏者要不断的熟练联系演奏的技巧,以及对于演奏乐曲的熟悉度要越来越大,但是往往已经忽略了在演奏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的变化。其实心理素质在演奏中占据着很重要的部分,人的情绪的波动、以及紧张程度的改变都会对乐曲的演奏出现细微的偏差,也正是因为这样细微的偏差会影响一个曲目的全部效果,因此再这样的情况下,要积极的培养演奏者对于环境改变的心里情绪波动,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心理素质对于演奏的影响,才能在根本上保证演奏的质量。
二、音乐表演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内心紧张
心理紧张是表演过程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面对台下那么多欣赏者,台下观众炙热的目光会让表演者觉得观众对他们有很大的期待,这就很容易让表演者附加很多的压力给自己,从而影响表演的质量。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表演之中,但是因为受性格、临场发挥等因素的影响,紧张的感觉总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就很容易导致自己的情绪失控,让表演者很难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发挥不出自己正常的水平,从而使得最终表演的成果不尽人意。音乐表演是一门需要将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所学的东西不能脱离舞台本身,因为表演考验的不仅仅是表演者自身的技艺,更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表演的好坏是由表演者的心理状态决定的,因为表演者能站上舞台这就说明表演者本身的技艺是没问题的,所以此刻更多的是心理的比拼。内心紧张的本质就是表演者本身对于舞台表演存在着障碍,恐惧是每个音乐表演者最大的敌人。
(二)不合理的肢体语言
人的心理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己身体语言的影响。在表演过程中,肢体语言也是对于音乐表达的一种展现方式,它需要符合音乐所产生的情感。不合理的肢体语言会影响到表演的效果,表演的肢体语言被台下的观赏者所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的在他们的眼中。所以,当有不合理的肢体语言时,自己会担心会不会被观赏者所不喜,从而使得自己身体僵硬,不敢表达,也会让自己的心理变得更加紧张,手足无处,导致表演的失败。对于观赏者而言,肢体语言的表达也是他们关注的一部分,不合理的肢体语言会使他们对于歌曲本身减分,欣赏者很难从肢体语言中去感受到表演者内心情感的感觉的变化。因此,表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观赏者本身的观赏态度
观赏者的态度对表演者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表演者表演的好坏就是取决于观赏者对他们的反应。每个表演者都会希望在表演过程中得到欣赏者的肯定,掌声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观赏者表现出他们的喜欢的时候,表演者也会更加有信心去进行接下来的表演。相反,如果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得到观众的回应,甚至得到的是观众的嘘声,那么对表演者心理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内心会很难避免地出现紧张和对于自身的质疑,那么这就会导致他们接下来的表演变糟,到最后也不能改正,由此可见观众的反应是很重要的。
三、对于表演过程中体现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人的认识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同的认识对于心理的改变有着不同的作用,摒弃那些求胜、攀比的心理,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的作品,而不是盲目地选择那些难度高的歌曲,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完美的。而且另外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对于外界的一切都“不闻不问”,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到接下来的表演中,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有利于表演的成功。一切的艺术表演都是来源于生活,表演者需要在生活中吸取灵感,将自己从生活中获得东西投入到作品中,这样表演才会更加立体,也容易让人感到亲切。在表演过程中,情感会通过肢体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不能拘泥,要学会放开,把自己的心更好地投入到作品中,那么肢体语言也会很自然的表现出来,自己内心的紧张也会随之减轻。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好自己情感,并且了解作品内涵是如此的重要。
然而,引起观众不满的核心问题在于,这部影片几乎只在中国内地市场提供3D版本,并且是在拍摄制作完成后再进行的转制“伪3D”,这种转制版本被业界贬称为“特供3D”。也就是说,国内上映的3D版本,既不符合国际市场的规律,也不符合3D制作的规律,某种程度上说,基本就是一种畸形产物。
自从2010年3D电影《阿凡达》上映,到2012年《泰坦尼克号》普通版本转3D版本在国内上映,收获了9.48亿元的票房以后,国内观众对3D电影的热情被点燃,片方和院线也发现了新的商机。2015年,3D电影占内地总票房的比例超过了50%,在观众需求和排片强势的双方加持下,3D大片在国内水涨船高。在引进大片方面,每年增加的配额全部划分给了3D或IMAX版本,而在国产片方面,甚至连一些爱情片、作者电影等并不适合的作品,也主动或被动地搭上了3D大船。
资方、片方、院线捆绑而生的各种“特供3D”影片,说得直白点,就是为了圈钱。一方面,印上“3D”字样的电影票票价火箭式升高,相比普通版本要高出至少30%,而实际上转制的制作成本并不高,周期也很短。另一方面,出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新建影院的配置已经全面3D化,国内院线3D荧幕的比例非常之高,院线选片和排片嗜好也出现严重倾斜,这使得很多普通版本电影不转3D甚至都拿不到排片机会,在利益面前,他们不得不和3D抱团。
《谍影重重5》和3D技术的不适配并非个案,实际上,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从创作的角度讲,90%的电影根本不需要拍成3D版。但国内电影市场仍然没有走出“大片=3D”的认知误区,短时间内,似乎也很难跨越一切都要求大投资、大制作的泡沫期。
一时间“分级诊疗”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指导意见》附件《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不少于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那么多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能扛得住吗?有专家主张强推分级诊疗,但也有专家主张应缓行,观点截然对立。但是不管怎样落实这一制度,笔者认为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建立成熟的家庭医生制度,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
家庭医生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家庭医生也被称作全科医生,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照顾的医生。
目前国内对家庭医生的定位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虽然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政府一直在大力培训家庭医生,但真正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尚未建立起来。
目前,不仅二级及以上大医院是专科医生的集合体,而且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甚至村卫生室,所推行的医疗服务基本上还是专科医疗的服务模式,并没有对病人进行持续性的、全程式的健康照顾。一次看病一次检查,一次看病一次诊断,患者每次就医基本上都是孤立的、互不连贯的信息点,不仅不同的医疗机构不能针对患者实施全程式的、持续性的健康照顾,既便是选择同一家医疗机构,都没有对患者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医疗及健康照顾。所以,目前从村卫生室到城市的三甲医院,医疗服务模式仍然是专科医疗服务模式。
而家庭医生却不是这样。
以加拿大为例,家庭医生是患者看病的第一道程序,如果没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生病后自己选择去一家陌生的诊所,除了长时间的等待和每日诊疗人次限制之外,每次都需要向医生详细介绍一遍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病史。主动选择签约一名家庭医生后,如果是感冒咳嗽之类的小毛病,可直接给家庭医生打电话,有时电话里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情况家庭医生是能够帮你搞定的,当然如果是比较复杂的疾病,家庭医生处理不了,你的家庭医生会将你的动态的健康档案资料以及他的初步判断及时通过网络信息系统传送到相关的专科医生那里,并协助预约看病时间。家庭医生不仅能对你的疾病状态发挥诊疗作用,而且他还有责任根据你个人健康状况每年安排例行的个性化体检,并及时向你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意见,指出不良习惯,宣传和帮助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种类似于国内保健医生式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融洽了医患关系,合理利用了医疗资源,基本贯彻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大大满足了居民的健康需求。目前,加拿大人平均健康寿命高达84岁。
国家政策是否支持?
对居民缺乏持续的健康照顾,每次健康体检及看病的信息不能实现共享,造成目前我国医疗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检查结果不能全面互认,是目前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感受。缺乏完善的健康信息,患者每一次看病时,医院都会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体检,这不仅仅是浪费医疗资源,而且直接增加了患者负担。
同时,家庭医生的缺乏也使得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得不到真正落实,目前病人看病还是以“救火”为主,没病时一般还是讳疾忌医。
缺乏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带来的另一严重的问题,就是大医院永远是人满为患,基层医院与城市医院没有形成差异化的服务模式,而基层医院往往限于人才、设备、药品等各方面条件,根本无法与大医院相竞争。所以,人们习惯去所谓好的地方——城市大医院——看病,也就不足为怪了。
鉴于此,近年来政府连续发文,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2010年,国家发改委、原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同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定向招录全科医学方向的本科医学生,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同时,国家财政立项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东部发达地区借助新医改的东风,开始招录本科以上层次医学毕业生接受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至此,多策并举全面培养家庭医生的格局初步形成。
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2年,原卫生部、教育部印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全科医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能力要求等。
2013年底,国务院有关部门启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项目,首先在安徽、湖南、四川、云南4个省份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工作。中央财政按每年人均3万元的标准补助,各地方财政也需要配套相应的经费,希望通过提高待遇,吸引和鼓励家庭医生在基层服务。
2014年及2015年,连续两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加强全科医生培养,今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刚出台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要通过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到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综上所述,在我国推行家庭医生并不缺乏政策支持。
为何无法兑现?
一边是政府在大力推进,一边却是家庭医生遭遇招生难。
通过“5+3”(5年本科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培养全科医生专业方向是政府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有报道称,2014年拟招录1万名全科医生专业方向,但实际报名招录仅5000余人。
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累计有17.3万,但真正注册者也仅6万余人,高达2/3的可注册全科医生者并没有将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不愿意做全科医生,如此少的全科医生数量,远远不能够为分级诊疗打好基础。而在加拿大家庭医生占医生群体的50%,比利时为46%,法国为54%,英国为42%,美国约30%。
调查发现,国内基层医生不愿做家庭医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家庭医生模式未建立。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黄洞乡卫生院岳秀文医生说,即便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并考核合格,他也不愿意做全科医生。因为目前基层还没有建立与全科医疗相适应的机制,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诊疗环境和模式也不适合全科医生的发展。比如,“培训前我在内科工作,培训结束后还是回到内科,工作环境和模式没有任何变化,我觉得自己目前没有必要做全科医生”。
该省封丘县陈桥镇司庄卫生院崔瑞锋医生称,全科医生与医院内其他专科医生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没有什么不同。目前培训结束后还是沿用原来的专科模式,所接诊的疾病还是以前自己熟悉的类型,所以没必要变更。加之信息支持系统没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病历及有关医疗救治信息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基层医生做了大量健康档案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为日常工作中要填报很多表格,很多基层医生戏称自己为“表哥”“表姐”,但“表哥”“表姐”们的汗水却白流了不少,因为这些健康档案并没有真正用起来。
二是家庭医生岗位和待遇没有吸引力。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牧野乡卫生院杨小翠医生表示,如果做全科医生好处多,他当然会主动选择将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郑州市建华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贺艳阁医生告诉笔者,从医近20年,他一直在普外科工作,对一般的损伤处理有一定经验,平时病号也不少。只有在保留原来执业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再加注全科,既扩大了诊疗范围,又可以体现专业技术特长,这样他才会选择做一名有专业特长的全科医生。
三是对家庭医生概念有误解。河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医生说:“我所理解的全科医生,是将大量时间用于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而不是去治病,所以我担心做全科医生会影响自己的收入,也不认同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一位2010级招录的定向委培医学生表示,上课听老师讲全科医学,感觉太难了,面太宽,什么都得学,不如学某一专科,压力小一些。如果毕业后参加规范化培训,我宁愿选择专科,而不是全科。其实家庭医生中的知识全面只是其中之一,对居民全程式、持续性、个体化的服务模式才是家庭医生最核心的理念。
【肖临骏:浅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荐阅读: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06-17
浅析农村小学体育课现状11-21
营销体育生活方式浅析的论文12-18
浅析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07-04
浅析语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9-20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浅析10-04
浅析故事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10-24
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析11-21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25
浅析激活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论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