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女童上学难的问题不可忽视

基础教育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女童,她们接受教育的权益如得不到保障,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则不可能完成,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标,也就打了一半的折扣。

女童上学难是困扰

普及教育的一大难题

早在50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针对当时中国学龄女童2455万人当中,只有165万在学校上学(占15.24%)的状况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

新中国成立40年来,党和人民政府为解决妇女的学习和女童入学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各族妇女和广大学龄女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女大学生、中小学生,各行各业都有一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妇女骨千队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甘肃省基础教育的发展来看,1987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2.25%。其中女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86.64%。有35个县(市)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占全省总县数的40.7%。尽管如此,妇女受教育的程度还远低于男子,文盲半文盲中妇女的比例也大大高于男子。据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全省12岁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占34.13%。贫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文盲率高达80%以上。未入学的学龄儿童则绝大部分是女童,这个问题在贫困边远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1987年全省有学龄儿童178.64万人,未入学的13.84万人,其中女童11.07万人,占未入学学龄儿童的80%。已经入学的女童中,约有80%左右的不能按时读完小学,新的文盲半文盲不断产生。文盲半文盲比例中,妇女所占比重之大,未入学学龄儿童中女童所占比例之高,是长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充分说明女童上学难是困扰普及教育的一大难题。

实现普及教育,必须深刻认识

女上学难的根源

建国40年来,为什么女童上学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既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我们工作中的问题。

一、封建思想及其传统观念的影响。“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致使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均处从属地位和完全依附于男子的状况,在当今社会,尤其在广大农村仍然普遍存在,使妇女受教育遇到较大阻力。不少人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出嫁,他们首先重视培养家庭中最稳定的成员——男孩,不愿花钱送女孩子上学。

二、落后生产力和贫困经济的制约。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广大农村正在进行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这种深刻的变革,使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在相当一部分老、少、山、边、穷地区、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生产力水平低下,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仍未解决。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庭成了基本的生产单位,三五口之家,七八口之户,不论男女老幼,都在责任制的推动下让尽可能多的人投入各种生产活动,特别在入口多劳力少的家庭,更不愿让孩子上学了:又考虑到女孩子是家庭中的“不稳定”成员,就把他们束缚在家务和农活上,成了“小保姆”和“牧羊女”,使其失去了受教育的機会,。三、宗教和民族习俗的束缚。有些人认为妇女应该是“丫头不出门,媳妇不露面,问话转过头,遇人绕道走”,才符合妇德、还有人说,男人是女人的第二个“胡达”(伊斯兰教主的称谓),男人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无尚的权威,妇女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上学女孩不仅被视为“嫁不出去的女子”,而且家长也往往遭到亲友和社会的责难。这些消极的因素导致了妇女文育率高于男子,少数氏族妇女的文盲率则更高。1987年我省20个少数民族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8.36%,女童入学率为63.71%。女学龄儿童入学率在60%以下的有12个县,占少数民族县总数的60%。

四、教育思想和办学条件的限制。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义务教育法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懂得了致富先治愚的道理,认识到送子女入学是家长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也为普及义务教育办实事,努力创造符合要求的办学条件,这对普及教育和解决女童上学难的问题,无疑是很有利的。但也必须承认,在农村,特别是在边远贫困的农村,终因生产力发展缓慢,学校布局也不尽合理,设备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师资水平不高,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切不能不成为造成女童上学难的客观因素。再加上长期以来,基础教育沿袭了升学教育的办学模式,无论是培养目标,办学路子,还是教育内容和方法都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群众觉得自己的孩子升学无望,就业无门,又缺乏致富的一技之长,就不愿送孩子上学了。

采取措施解决女童上学难,

是实现普及教育的迫切任务.

普及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老、少、山、边、穷地区,关键是要解决女童上学难的问题。要保证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几年来,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党全民重视、关心女童上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普及教育是国民教育,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和培养大量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解决女童上学难是普及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要千方百计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大力宣传普及教育的重要意义,宣传女子受教育的重要社会作用,宣传封建的伦理道德和传统观念束缚女子受教育给中华民族和四化建谩带来的危害,提高全民对女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关心女童受教育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办学,为女童受教育创造条件。根据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解决女童上学难的问题,采取比较灵活的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办学,是一条重要措施。一是在农村小学设女童班。女童班从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实际出发,采用“农忙少学、农闲多学”,“家长在家子女上学,家长出工子女回家”。允许带弟妹上学等办法,灵活安排教学活动。在教学要求上,允许主要学习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基本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为在正规小学上学有困难的女童和辍学的女孩子,创造上学的便利条件。二是积极扶持私人兴办教学点(班)。在经济贫困、居住分散、国家和集体办学网点难以延伸和覆盖的边远山区,鼓励和支持私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兴办各种形式的教学点(班)。目前,甘肃省私人举办普通小学19处,招收学生350多人。这.不仅是对国家和集体办学的补充,而且是提高学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入学率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在私人办的教学点"(班)上学的学生,除一部分适龄女儿童外,大多数是辍学的适龄和超龄女孩子,根据年齡和受过教育的不同层次分班编组,进行以复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了初等文化水平或脱盲要求。三是发挥行政村的作用,组织以扫盲教育为重点的业余识字班,聘请农村回乡知识青年和中小学生担任“小先生",实行包教包学,分类辅导,以解决少量有特殊困难女童的学习问题。

三、实行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女童受教育的热情。在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牧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自然、半自然经济状态,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迫切需要的是大批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以振兴当地经济,解决群众温饱,改变贫困面貌。据此,要针对女童上学的实际困难,实行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早期结合,在小学高年级开设职业技术课,使学生边学习边劳动,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就能用得上。这样办学不仅会.激发家长送女童上学和女童上学的热情,也使教育和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抓住妇女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在许多生产领域优于男劳动力的特点,举办女子职业学校或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开设幼儿教育、缝纫刺绣、美容整理、实用美术、英文打字、会计、文秘、家政、烹调、旅游服务等专业.为妇女就业、走向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创造有利条件。女子职业学校、职业培训班、职业教育中心等,除招收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妇女外,在农村也可面向没有读完小学的超龄女孩子,使她们能继续受到教育。农村扫盲教育也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既学文化又学实用技术,为群众脱贫致富服务。

四、采取特殊措施,解决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的困难。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普及教育长期落后,女童上学难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除与其他农村有共性的问题而外,无论在经济、社会、观念。还是师资、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必须采取特殊措施,积极扶持促其发展,进而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尽早实现民族和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普及。根据宗教上层人士在群众中享有一定威望的现实,注意发挥民族宗教界人士在普及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聘请他们作名誉校长、校董事会长和扫盲教员。根据部分贫困和民族地区群众受传统观念束缚,希望女孩子有女教师来教的心理,在师范院校开设女子师范班,实行定向培养,以满足群众的要求。根据边远、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很不发达、温饱尚未解决的现实状况,重视对这些地区增加教育投資,完善学校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免费初等教育,对女童班给予专项经费补助。根据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居住分散的特点,为发挥教育投资效益,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按照国家为主,集体和群众投资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地兴办和办好寄宿制学校,充分发挥集中授课的优势。同时,注意办好牧读(耕读)小学,根据季节,实行定点、定时授课制,把集中办学和分散办学结合起来。

作者:罗鸿福 孟宪德

第2篇:如何解决作文难的问题

教师如何解决学生起步作文的难题

广西来宾市象州中心校刘巧萍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目前写作能力相对低下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孩子害怕写作文成了家长、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学生则是谈“作”色变。

造成学生厌倦、害怕写作的原因很多,而孩子刚刚接触作文开始,就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应该是不正常的。写作作为一种技能,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的,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则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训练过程。而在这一训练过程中,从培养自信开始,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出现分化,让孩子爱上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而为大面积地提高写作质量奠定基础。

从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的方法:

一、让学生博览群书。

孩子们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引导他们博览群书,能让它成为快乐的源头。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极少部分能为学生亲身经历外,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和交际。同时,通过这些阅读和交际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我们从许多优秀的作品的阅读中,能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引导学生看《小学生习作》《童话故事》等书籍,让他们互相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把自己看的好书介绍给周围的朋友,这样大量的阅读和交流,可以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周围的人和事。读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会在长期的大量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妙,在体验中受到良好的熏陶,这样学生再写作文,便不会觉得“头脑空空”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以让他们激溅出更美的浪花。

二、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

作文难写,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3.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的。生活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应要从观察开始。在生活的每一刻,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如一棵草,一朵花,一只小狗……等等。学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观察着,可这些印象他们可能很容易就遗忘了。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或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讲讲身边的事,引导他们思考、观察。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人物外貌,我便从学生最熟悉的老师—我开始入手,让他们观察我的衣着,我的长相,并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去说、由于学生每天都接触老师,所以很快就能抓住了老师的特点。接下来我又发给他们小镜子,让他们观察自己,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人物特点。最后给自己“画相”。待老师把作文读出来后,如果大家能根据特点猜出这个人,说明这个同学画自己画的相成功了,老师给予鼓励。这种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印象,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还引导学生有意的观察,观察教室、观察水果、落日……既然落日让学生们觉得很美,那我们就领学生们去观察、体会落日美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在细细观察中品味夕阳落日的摄人心魄。秋天是美丽、迷人、丰收的季节,还让学生走进田野,走进山间,走进农家,去观察秋,去体会秋,去领悟秋……这样的有意观察,学生再写作文时便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了,他们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让他们的文章充满真情实感。在生活的海洋里,有着取之不尽的素材,而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地观察这些素材,会让他们的作文因生活而闪亮,写作文再也不是头疼的事,而是快乐的,有意义的事了。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让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美丽的翅膀,他们可以和孙悟空一起遨游太空。这时候的作文是让他们觉得快乐的,他们可以让这股快乐之水流得更多,更欢。因此在作文中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的结局,可以让他们改变文章中人物的名称、叙述顺序,可以让他们看图作文.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写作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还告诉学生,不仅写自己看到的,还可以想到的.比如:在写同学的时候,大家知道说“他的头圆圆的”“他的眼睛滴溜溜地转”我接着问:”你看到他的头你想到什么呢?看到她的眼睛你又想到什么呢?”大家发言很踊跃,有的说头像大西瓜,像大皮球……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像珍

珠……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还叫学生续编故事,或是书本的故事,或是老师出的一个只讲了一节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想象确立关系,把故事编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让学生在精彩的文章中感受快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比如在教学生写人物外貌的时候,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和想到的写下来,老师讲评时告诉学生,你们能写出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很好,但是,如果语言再美一点是不是很好呢?我先给他们引路,在“它的眼睛大大的,像两颗黑葡萄”变成“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两颗黑葡萄”让学生比较一下,学生觉得这样写很生动,我便抄写了好多写人外貌的词语给学生背诵。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六、拓展写作空间,让学生展开写作的翅膀。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舒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七、指导从说到写,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八、教给修改方法,培养习惯。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

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讲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就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九、激励评价,作文有快乐。

讲评作文时,教师要本着让作文充满快乐,使学生愿意写乐意写的原则,抓住重点,不要去找枝枝节节的问题,要抓住作文训练中,全班学生共同的、主要的问题来讲评。讲评时要做到:少讲多听,少讲多练,少批评多鼓励,多批少改(重在点拨)。尤其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应该找机会适当地当众地加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愿意进一步努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写自己喜欢的事,感到快乐的事,不要过多地去批评,去挑毛病,要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激励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读读学生的文章,也可以把文章通过红领巾广播播出,也可以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刊出,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感到写作文是件快乐的事。

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自然就不会怕写作文了。

第3篇:如何解决物业收费难的问题

物业管理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物业管理收费难。物业服务费的支出又与业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来说,物业服务费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所谓“物业管理费”是指物业产权人或使用人为得到物业管理服务而支付的费用。它包括: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工资及福利费;公用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费;清洁费;保安费;绿化费;物业管理企业的办公费;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税金;利润。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物业管理费收缴率都不是很理想。

一、我国物业收费难的原因

(一)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服务不到位

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可以说是物业管理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打造物业管理服务品牌的前提。然而,目前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都是由开发商组织建设的,存在企业员工素质不高,服务不规范的问题。有些物业管理企业认为物业管理只是简单体力劳动,只需低薪聘请一些文化低、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就能完全胜任了,致使物业服务不到位,不按规范操作,侵害了业主的利益。

(二)居民物业管理消费意识较差

由于业主并非物业管理专业人员,他们普遍对这个新兴行业不很了解,业主在住房消费观念上还存在着不少误区。首先业主没有认识到物业管理是使其房产保值升值的一种投资行为,也没认识到物业服务是一种消费行为,在缴纳服务费时总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找到一些服务质量问题,以此作为“拒交”的理由。其二,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物业服务内容及其与物业公司各自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肤浅,不少业主尚未树立物业服务有偿消费的观念。其三,不少业主对“业主公约”的概念不清楚,他们往往把业主因违规操作造成的物业管理矛盾,都归结到物业管理公司的不作为,这也是造成物业管理收费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物业建设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开发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遗留下来诸如工程质量低劣、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同时开发商在售房时承诺一些物业服务和收费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购房。当业主入住后发现房屋质量不尽人意,开发商当初的承诺又无法兑现,致使自身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业主便把矛头对准物业管理企业,而物业管理企业认为不该由自己承担,业主一旦事情解决不了,便以拒交物业服务费来对抗。

(四)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物业管理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许多物业管理关系尚不明确,物业管理法规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物业管理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服务性行业,它的综合性就决定了其运作过程中会出现纷繁复杂的问题。出现问题而又无法可依,只能采取过激手段进行对抗,这也成了收费难的又一因素。物业管理中出现不少纠纷和矛盾,往往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而不能得到调节和及时圆满地化解,使业主和物业公司的“怨恨”越积越深,直接导致了物业管理收费难。如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双方进行约束,明确双方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收费率也指日可待了。

二、物业收费难的解决途径

(一)物业管理公司应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

所谓“质价相符”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收取业主额定的费用,所提供的服务就要达到服务协议中预先约定的服务标准。物业管理企业输出的是服务,可以说服务就是企业的产品。物业管理者应严格站在全体业主的立场上,向广大住户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端正从业人员服务态度,并牢固树立“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指导思想。物业管理企业还应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良好的服务是化解各类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与业主的融洽关系、创造和谐物业管理氛围的关键。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注重与业主的沟通,只有善于沟通才是改善与业主的关系、提高业主满意度的主要手段。

(二)加强物业管理知识的宣传,改变业主的消费意识

为使业主和物业公司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解决物业管理收费难的问题,物业管理公司应对业主加强物业法律法规、物业管理知识的宣传。在日常的管理中利用不同的宣传形式,提高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物业管理知识的认识。物业公司还可以根据业主的特点,不定期组织物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与业主互动交流,增进双方的了解,拉近距离,同时使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运作、物业服务费的构成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物业消费观念和物业消费意识。 (三)提高物业管理企业人员的素质

物业管理属于有偿性的服务行业,员工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服务的质量。所以塑造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物业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物业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有时它对员工的道德素质要求高于其专业素质。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公关与礼仪”等培训。培养员工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让服务行为规范化,让业主从心里觉得得到尊重,让业主真正体会到物业公司“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

(四)实现物业管理房产开发建设中的前期介入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物业管理不应只是对物业项目使用的管理,而应该是对物业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如果物业公司前期介入,全程介入,对小区规划布局提出合理建议,对施工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及时得到解决,一方面能真正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减少了开发建设的遗留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先天性”疾病,保证开发产品日益符合广大业主的需求。提高了开发商的知名度、信誉度,对房屋的顺利售出也十分有利。

(五)建立和健全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在物业管理行业中,指导物业管理行为的法律法规较少,且不完善。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房地产业的多元化物业类型和多变的社会现实,及时制定有地方特色的有操作性的法规。使物业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法律体系。 随着国家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随着人们消费意识和观念的不断变化,在每一个物业人的苦苦追求与探索下,物业管理会上一个新台阶,在业主、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下,收费难的问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

为什么物业总是被业主所误解

业主与发展商、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物业管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正逐步走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一体化的轨道,并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而被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所接受。地产开发商在楼盘入住前就聘请物业管理公司来解决楼盘入住带来的通病:社区建筑垃圾堆积成山,水电气网络不全,屋内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等,以便为业主提供全面服务和安全保障。而很大一部分业主在选择购置物业时也以入住后物业管理是否健全做为重要条件,甚至很多业主冲着物业公司的品牌来选择楼盘。但物业管理是一门新兴行业,许多业主以及地产商对物业公司的服务内容不太清楚和了解,再加上一些楼盘在入住后表现出来的质量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业主与发展商之间、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出现各类矛盾和问题。物业公司在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有效维护自己的品牌和利益,有效维护业主与发展商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

一、 业主与开发商之间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 入伙后的楼盘(小区)现实情况与开发商的广告宣传承诺相差太大。有的开发商在房产营销过程中,往往夸大其词,广告极具诱惑力,可是业主入住后,才发现很多条件根本达不到开发商前期宣传中的承诺,这类现象极为普遍。以某小区为例,很多业主投诉说开发商在宣传中说从家中可以欣赏海景,入住后才发现东边的一群正在施工的建筑将永远会挡住自己的视线。其实在现实中,其它楼盘也一样存在类似问题,同时,有些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与绿化质量也达不到业主的预想和要求,业主就认为开发商对他们存在欺骗,于是到处投诉,矛盾不可调和。

2、 楼盘(小区)的配套设施不能到位,有些是已经建好了,却不能如期入住使用。在有些小区,入住一年多的配套设施还是跟不上,不是游泳池迟迟不能投入使用,就是会所不能开张,后几经协商,会所开张了,业主又投诉会所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承包给私人进行经营。同时,小区内的煤气、有线电视、电话以及宽带网等设施迟迟不能开通等。在有些小区,业主建议多建些游乐设施和老人休闲设施,但迟迟得不到发展商的答复。所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的加深了业主与开发商的矛盾。

3、 房屋出现问题维修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得力是业主与开发商之间最常见的矛盾。应该说,一个楼盘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如果问题处理不及时或者经过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的处理仍不能圆满解决问题,这样很容易激发业主与开发商的矛盾。有些小区,业主从入住起就反应卫生间顶棚漏水,严重破坏小家庭装修。对这些问题,有些开发商是迟迟不给予解决,有的是安排人修理态度又不好,有些是安排人员维修了态度又很好可维修不彻底解决不了问题。

二、 物业公司在实施物业管理过程中,业主往往对物业公司并不太满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业主对物业公司实行的一些收费服务项目不理解,他们认为是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如对房屋保修项目之外项目和业主自身原因造成的房屋损坏的维修、业主更换门锁或家用电器维修,物业公司一般是参照市场材料价格收取少量的工本费,而业主认为既然交了管理费,物业公司就不应该收取其它费用,其实这是业主对物业公司服务内容的误解。

2、业主投诉不能及时处理。有些业主认为物业公司是万能的,什么事情都得处理,包括水电、煤气、宽带网以及周边环境等,都得由物业公司承担责任。前段时间笔者所在小区有业主投诉该小区范围之外西北入口处堆放很多垃圾,造成空气污染,蚊蝇成群,严重影响居民的进出和生活。管理处接到投诉后马上与此处倒垃圾的单位联系,未能解决问题,后又向市、区有关部门反映投诉也未得到解决。对这样小区管理红线之外投诉的问题,管理处也是无能为力,但业主就是对物业公司不满。在该管理处还有市政工程影响小区居民进出,施工噪声影响居民休息等等问题不一而足,在其他小区也同样存在业主把政府部门管辖职能当作是物业管理公司职能。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些原因确定是管理处在处理投诉时不能及时。

3、物业公司个别服务人员工作态度不好。有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对待业主投诉和来访不热情,认为不是自己份内之事不理不睬,有些缺乏耐心工作不细致等。所有这些都会造成业主对物业公司不满。

4、管理收费太高,而提供的服务太少。有部分业主喜欢把自己的高档物业与周边一般小区等同,拿一级资质企业标准与其它较低资质企业相比较,他们认为自己交的管理费太高了,得到的服务太少了,而作为物业管理公司来说,认为收费较低,而提供的服务足够了,两个观念上的碰撞势必造成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更大的矛盾。

应该说,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业主的需求越来越理性,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对物业管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意义重大。对于业主与开发商的矛盾,业主首先找的是物业公司,有问题向物业管理公司投诉,至于哪方处理,业主不管,那是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的事,而开发商认为,整个物业已经交给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如果不在中间协调处理好这个矛盾,本来属于业主与开发商的矛盾就转嫁到物业管理公司头上。而对于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更加引起物业公司的重视。

一方面要真正为业主服务,另一方面又得为开发商解难,面对这种两难境况,这就要求物业公司在两者之间要充分发挥好协调与沟通作用,采取积极应对之策。

对策一:做好、做细楼盘入伙前期介入工作。一般来说,有经验的开发商都会在交楼前聘请信誉较好的物业公司对楼盘进行托管,而对物业管理来说,更加应该在前期介入阶段把工作做到实处,力求细致。尤其是对房屋质量、水、电、绿化等配套设施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房屋及时提出处理,力求把房屋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以及施工遗留问题在入伙前处理完善,把跑、冒、漏现象和水电网络不全问题消灭在房屋交付小业主之前。同时督促开发商在售楼时与业主签好“业主公约”,避免日后为管理费等问题产生纠纷。做好、做细前期介入工作,从大环节到小环节为业主考虑周到。

对策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投诉制度。房屋出现问题后,业主最担心的是投诉无门,或者被物业公司与开发商踢皮球一样的来回折腾,实际上这是导致业主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之间发生纠纷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投诉制度,使业主的想法能及时传达给发展商,将发展商的工作动态传达给业主,这样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避免问题向复杂的方向发展。物业公司可以以信件、电话、面谈等方式与业主进行沟通,使业主对物业管理公司从陌生到了解,从了解到信任。建立良好的投诉制度,首先要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自身素质抓起,做到凡事有记录,处理要及时,事后要回访。

对策三: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一个成熟的社区,应该是让业主委员会成为与开发商对立的主体,参与小区公共事务,及时调解各种矛盾,这样既体现了业主的意志,又维护了业主的利益,同时,物业公司又避免了一些纠缠不清的矛盾。

对策四: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物业管理做为专业化的管理,需要各类高素质的人才。物业管理的好坏,除了靠管理机制的完善外,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处领导的素质,同时,其他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决定物业管理的好坏。所以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懂经营、善管理、通技术、精业务的行业队伍,促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是物业管理行业竞争的需要,也是业主对物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对策五:明确物业管理内容,扬弃不必要的社会包袱。为了方便业主,物业公司往往大包大揽无偿实施水、电、气费的代收代缴,这样不仅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开支,还会无形中增加物业管理的税费,同时,因总表与分表的差额也加重了物业管理的损耗与负担,如果将其摊到业主头上,又会因收费过高而带来业主的投诉。所以准确界定物业管理内容非常重要,对物业管理来说合理扬弃一些社会各部门的职能,反而能更好的维护自己和业主的利益。

对策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一流的服务理念。企业文化建设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品质管理水平、制度建设水平等综合方面的反映。塑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提炼高尚的企业精神,以此来营造一流的经营服务理念,实施品牌战略,把企业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贯彻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和行为中去,为业主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对于减少与业主的纠纷,降低纠纷发生率会事半功倍。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让业主真正满意。

如何处理好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

摘要: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原本是互利共赢、共生共荣的合作关系,但现实中他们之间却出现了许多矛盾和纠纷。因此,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物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以及二者之间的沟通就成为理顺双方关系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认识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间的关系是处理好两者之间矛盾的基础

《物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讲到,物业管理是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业主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是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的重要责任主体。物业管理企业是按照合同提供以上活动的服务主体。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合同建立了关系,是在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建立的,两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

业主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聘用物业管理企业,将物业管理项目委托给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的约定为业主提供服务,其实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业主要为占有和消费物业管理服务支付一定的费用,所以,两者是聘用与被聘用、委托与被委托、服务与被服务、提供商品与消费服务的关系,也是一种互利共赢、共生共荣的合作发展关系。

二、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关系紧张的根源

在现实生活中,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对立关系大于合作关系,本应该是和睦相处的两个主体却变成了对立的矛盾双方。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间的纠纷屡屡发生:一方是要求“收费”,一方是“拒缴”;一方是指责,一方是谩骂;一方是原告,一方是被告;一方坚守阵地,一方要求解聘。在一些地方,双方的关系甚至恶化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政策宣传不到位。

无论是业主还是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管理政策知识的了解程度都不够。首先,不少业主对于物业管理相关政策了解不多,甚至一些业主委员会成员也不能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实施正确的监督管理,事事站在单方受益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物业管理的从业人员对相关政策的学习也不够,把握政策的能力不足,靠经验管理,缺乏可靠的法律依据。 2. 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到位。

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服务不规范,员工服务意识差。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从原来的房管部门或单位后勤部门转制成立的,有的还延续着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员工还保留着原有的管理者身份,在工作中“霸气十足”,淡化了自身的服务特征。部分民营的物业管理企业为追求自身利润,不按照约定履行合同,提供了质价不符的服务。一些物业管理企业擅自处理由业主处分的事项,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一些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低,缺乏科学的管理能力,缺乏正确的沟通能力、缺乏作为一名物业管理人员应有的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这些都导致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不高。 3. 政府相关政策滞后或缺乏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物业管理纠纷的深层次原 因复杂,不少业主把对社会不良现象、拆迁政策、开发企业或者现行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不满转嫁到物业管理企业身上。物业管理企业在业主与政府之间、在业主与开发建设单位之间、甚至在业主与业主之间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三、处理好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关系的几点建议

那怎样才能处理好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间的关系呢?笔者谈几点建议:

首先需要业主转变几个观念:1. 物业管理不是福利待遇,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的商品,业主在享受物业管理服务的同时,需要支付费用。2. 业主聘请物业管理企业实施对物业的管理,双方是利益的共同体,其目标是一致的,无论发生什么分歧,业主要采取平等、包容、协助、友好的态度思考问题,化解矛盾。3. 业主要分清事件的责任主体,物业管理企业不是出气筒、替罪羊。社会的不良现象;政府的监督管理;相关政策的滞后和不合理;开发企业的违规操作;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道路、交通、电信的不配套等等问题,绝大多数不是物业管理企业的直接责任。物业管理企业有协调解决的责任,但不应该将矛盾转嫁到物业管理企业身上。4. 业主要树立公共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时业主的言行,出于对自己既得利益的考虑,没有顾及到全体业主的整体利益,而影响到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开展。5. 业主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要接受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因为良好的服务需要通过有序的管理来实现,没有管理也谈不上服务。

其次需要物业管理企业转变几个观念:1. 物业管理企业的所用员工要正确认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物业管理的本质是服务,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高品质的服务。管理不是“治理”,要正确使用好全体业主赋予你的权力。2. 物业管理企业的所用员工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法律地位,业主是出于对物业管理企业的信任,将物业的管理权委托给物业管理企业,并通过《物业服务合同》的签订建立了两者间的法律关系。物业管理企业就要按照合同的规定和相关行业的标准为业主提供满意服务。绝不能以降低服务标准来欺骗业主,要做到质价相符,否则就会被业主炒鱿鱼。3. 物业管理企业的全体员工要转变物业管理就是看看门、管管人、扫扫地、种种草的简单认识,物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业。作为物业管理的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要做到政策清楚、管理有方、技术精湛、服务热情。4. 物业管理企业的全体员工要转变物业管理管物不管人的观念。物业管理在服务的过程中要经常与业主或其他相关方联系沟通,这也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其实,影响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间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由于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推行的时间短,尚处在成长和发展阶段。物业管理作为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的行业,出现问题也是难免的。但作为政府,为保证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尽可能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政策的衔接性、连贯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大监管的力度,规范开发企业、建设单位、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等各相关方的工作,协调各相关方的关系,为物业管理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4篇:如何解决中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解决中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作者:刘海棠

来源:《现代教育创新》2013年第06期

方法如下:

1、解决学生认识问题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不怕作文,慢慢喜欢作文。我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教师要教育学生把作文看成是在用书面语言说话,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敢写就成,慢慢的学生就有话说了,自然就不怕作文了。

2、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困惑,帮助学生找回写作的信心和写作兴趣。①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领略自然风光,丰富感性知识。春天带着学生去爬山;夏天领着学生去赏绿;秋天让他们去品味丰收果实;冬天让他们去读白雪、悟寒风。引导他们五官一齐开放,多渠道、多角度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返校后,引导学生大胆加工改造、想象出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面;或是鼓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一件新鲜事,或是举行“假日趣闻”报告会……为写作积累素材,常言说的好,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一样、如果学生平时不积累,到真正写作时说什么呢?②在阅读中积累。学生光积累生活还是不够,还得在阅读中去积累,鼓励学生多读名篇佳句,在阅读的同时培养语感,就如生活中的李阳英语一样,要鼓励学生多读、快读,以至于达到脱口而出,解决怕难情绪,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名言佳句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把它摘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而且时常拿出来读读、看看,这样也可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③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作中,除了写现实的现象以外,还要以现实为基础,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十分必要的。

3、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作文应当写学生的真实感受,应该是有感而发,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手中笔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周记、记可说之事,说想说之话。但是由于工作忙,对学生所写周记、日记,不能一一批改,在这一方面就采取读读周记的方法进行,即每节语文课前用三分钟时间,让一两个学生把自己的周记在全班诵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胆识;二是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写真人真事,因为只有真实的才会感人,只有真实的才可写,三是鼓励学生会摘录写真情实感的文章。积累写作素材。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

[3]湖南教育杂志

第5篇: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

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一直积极努力地致力于研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新的一年开始了,又将有一批新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面对就业压力、城市生活消费成本的逐渐增高以及自身就业技能和社会市场需求的脱轨等主客观因素,大学生们正逐渐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1世纪的一个大趋势是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走这条路,不仅解决了毕业以后的生活费用,也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迅速发展的市场,我们应当鼓励大学生抓住最好的时机,根据情况在没毕业以前就先动起来,先学起来,先赚起来。毕业以后才能够更好地踏入社会这个更大的学校!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问题,我们特刊发特约作者的相关文章,供参考。

主持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自主创业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各位对就业难、创业难有什么看法?具体怎么解决?

见解一:“创业”——“危”与“机”并存

周贵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空前重视,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远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在国家出台的众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中,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举措尤为引人注目,抓住重点,切中时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长期以来,讲到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都说不到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个百分点”,低是不争的事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极小,所以空间和潜力就非常大,这是辩证的,可以用“广阔天地”来描述。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流向:考取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的占1%,考入事业单位的占10%,其中3/4到教育和医疗单位,60%到县及县以下;进国有企业的占7%;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占10%;自主创业的则不到1个百分点;7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性岗位和灵活就业。

我国高校毕业生多年形成的这种就业走向和基本定式,不是哪个文件或哪一级党委、政府规定的,而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律使然,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和看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巨大空间。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权宜之计,更是一条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条长远之计和重要途径。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之低,当然是有原因的。一是缺少创业资本。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还不富裕,大学生基本上是没有资本来源的“穷”学生。创业资本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约瓶颈。二是普遍没有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教育一般摆在大学高年级甚至在毕业阶段,大多滞留于竞赛式的纸上谈兵,迄今没有一本指定的规范教材或课件,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并进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在大学生中,极少数的学生即便家长或家族可以为之提供创业资本,学生也不一定愿意去自主创业,从项目选择到创业过程,都缺乏必要的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毕竟,自主创业是有风险的。三是缺乏创业扶持机制。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成活率”不高,成功的范式更少,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披露,在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中,赢利的仅占17%,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举措,尽管促进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如“小额5万元以下担保贷款”,上限5万元加上按政策规定由学生自筹匹配的30%即6.5万元能做什么?意味着其创业起点会很低,可能就是一个“地摊”水平;本身就无资本又何来担保?创业项目本身能不能作为担保?小额是否过“小”,程序是否过“繁”等等。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系统的扶持和服务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毕竟开篇破题有了一个起始。所谓危机,往往是有“危”也有“机”,审时度势,勇敢面对,积极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普遍而积极的就业心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高校正在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和热议,在就业的多项选择中,“自主创业”这一选项将会吸引更多学子的目光,但它需要扶持,需要激情,更需要有准备的头脑!

见解二:转变择业观念

胡宗秀:人才流向与分布的不均衡,一方面表现为基层人才匮乏与都市人才浪费并存。另一方面,相当多的毕

为什么这些高校毕业生宁肯固守城市,做“都市漂族”也不愿回到家乡,更不愿下到基层呢?作为千百万农村娃中的“翘楚”,10年寒窗,一路拼搏,图的是什么?的确,城市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基层相比,它具有更多的诱惑力。觉得城里有前途,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发展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能力与本领,基层也有更多的机会长才干、添能力,更能锻炼人,培养人。

个人认为,大学毕业要调整心态,转变择业观念。如果不从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出发去选择适合的岗位,难免在择业时显得茫然失措。同时,人事、教育部门和高校都要进行理性引导,尤其要注重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优惠的政策扶持,并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的良好就业环境。鼓励、支持、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企业、到农村、到非公经济单位就业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如今,国家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支持他们自主创业,这也是个好机会,必须把握好这些机遇。“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条条大路通罗马”,就业的路千万条,在任何地方就业,干好了同样大有作为和出息。要“下得去、留得住”,关键在于自己。

见解三:做好“公共服务”

张传发: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各级政府都在想办法,有的还为此专门立法,且社会各界也做了不少工作;接下来,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在“公共服务”上狠下些功夫。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给大学生们提供各种具体信息,告诉他们政府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国家正鼓励大学生到哪些地方、哪些行业去工作;如果有的大学生想创业,有关部门应该告诉他们,哪些行业有多少人在这个领域投资,过剩生产能力已经是多少,哪些行业适宜大学生去创业,风险有多大,然后让大学生自己决策到底投不投资;哪些用人单位现在正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大学生们现在对这样的信息服务可以说“如饥似渴”。

个人建议,各地除了编印“大学生就业政策手册”,相关部门还应开通“大学生就业网站”和“大学生就业手机报”,并以这些“网站”、“手机报”作为大学生就业的“立交桥”,让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诸多方面通过这座“立交桥”交流就业信息而“互通有无”。多做些沟通工作,多做些服务工作。

见解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本领

张东阳: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创业计划竞赛在我国开展得正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只注重自己能否获奖,进而获得保研、获得高额奖金等机会,而不考虑该计划是否能真正投放市场实现赢利,因而还呈现一种“应试创业”的倾向。

不少创业计划竞赛参赛者的初衷都是:自我锻炼、培养团队精神,却很少提到创业、提到融资。这固然与中国的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二级市场尚在酝酿中、融资相当困难等问题密切相关,但也与高等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国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闭型的,实行的是不完全学分制,大部分学生不能提前或推迟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不足,普遍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在大学生创业的层次和领域上,我国大学生从事高科技领域的很少,不少是从事家教、办书店,甚至是卖肉、卖鸡蛋、收废品等服务行业。

引导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者本身的性格、学识水平、交际能力等基本素质外,社会各界也应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完备的创业教育、实践机制,营造“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社会氛围,尽快打破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他们创业精神,给他们更多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创业本领。也就是说,要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相关制度进行创新。目前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切实降低创业门槛,不断优化创业服务正在受到重视。而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及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额度也日益提高。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见解五: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赵光瑞: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百余名大学生畅谈心声时强调,政府一定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很高的社会成本,既有个人和家庭的很高投入,也有国家的大量投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无疑是一种极大浪费,不仅不符合个人利益,也同样不符合社会利益,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大学生相对具有更好的素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带来的财富效应和社会效应,一般也要大于其他人。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从发展角度看是必要的。

个人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有经济学家认为,注重“6+1”产业链中的“6”,能够解决大学生和社会就业问题。所谓“6+1”产业链包括产品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其中产品制造为“1”,其余环节为“6”。“1”只能产生10%的利润,可是我们恰恰是在“6”方面较弱,过去“6”方面的利润大部分都让外国人赚走了。发展中国经济,必须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这就需要政府主导帮助企业进行“6+1”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创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利条件。

第6篇:美容院如何解决美容师招聘难的问题?

美容师招聘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有十个美容院老板就有十个提这个问题。开了十年的美容院提这个问题,开了一年的美容院也在提这个问题。为什么开了十年的美容院和开了一年的美容院都在提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美容行业最可悲的问题。

第一、我们首先来看招聘美容师,在招聘美容师之前,我们是否有美容师的一套绩效管理体系,我们是否能够告诉美容师,到我们这里来能够学到什么?能够做到什么?能够成长到什么?能挣到多少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布局?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布局,我们想跟一个美容师来谈好这件事情那是不可能滴。

第二、我们选择招聘的渠道,现在的美容师招聘已经不是在我们的美容院门口贴一个纸条就可以完成招聘的了,为什么?因为专业的人是越来越少!大家选择从业的范围也越来越多了,那么我们的招聘要一定要未雨绸缪,不要缺人的时候才去招,我们店里需要四个员工,我们一定要保持五个员工,我们要去做员工储备,这是第二个关键。

第三、我们选择招聘的渠道,我们是在学校,还是在乡下的学校,还是在美容的学校,还是在其他的美容院去挖人,还是通过网络,我们要多管齐下,不能一条方向去做。

第四、最关键是,我们其实不怕招人,怕的是招来的人几天就走了,或者会留不住,为什么招的人几天就走了?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培养一个新员工的机制,有很多的美容院进行师徒制,新员工来了马上拜师,给到一个老美容师去带她,那么这个新的员工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就有一个主心骨了。有的美容院进行培训制,新员工来到以后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给她培训,从专业到手法、仪器,都一步步培训到位。而很多老板的做法是,新员工了来了以后就丢在那里,等员工看,你说她能看会什么?所以招聘难的背后是我们不会招聘。

第五、我们跟员工谈工资也不会谈,员工的工资是什么?员工的工资是员工收入所得到底的。我们要去给员工讲,你什么样的手法会拿什么样的薪酬,你管理多少个客人你会有多少收入,你每个月卖多少东西,可以有多少的提成,你每做一个顾客你有多少的收入,你要给美容师一开始把这个账算清楚,那么美容师心里就会留下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原来我做的多,得到的就多,所以我愿意去做。没有一个人愿意懒惰,既然她来找工作就是愿意挣钱的,所以我告诉你,你之所以招人难是因为你不会招聘,你不会多渠道招聘,你不会在招员工前,就去把员工的收入给员工算好。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做招聘的时候,我们的店生意不好,一个店生意不好是非常影响员工情绪的。员工在你的店里挣不了钱,当然她不愿意工作,所以,好店为什么好招人,生意好的店为什么好招人。我们在群里的每一个老板都要记住提高你店里的经营业绩非常重要。

第7篇:关于解决好临平停车难的问题

摘要:随着杭州大都市规划进程的不断推进,临平南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地铁也在建设之中,杭州市中心与临平的之间的距离大大的缩短,临平作为杭州的副城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体现。 由于杭州人口密集,居住面积有限,房价居高不下,所以越来越多的杭州人选择在临平置业,私家车成为这些人主要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随着临平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地人员来临平打工,其中不乏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完全有条件在临平买房买车。加上原有的临平本地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私家车拥有量已经日趋与杭州齐平,有些三口之家甚至达到一人一车的水平。以上种种情况结合起来就造成了临平停车难这一大问题。出门办事开车停车也成为了有车一族的头疼问题。“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严重的妨碍了交通,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关键词:交通工具;临平停车;妨碍交通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特别是私家车拥有率的加大,解决临平城区,特别是商业中心地段的停车难问题正是我们所面临的必须认真对待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经与交警部门沟通,临平城区目前有近2.5万辆私家车保有量,且每年以14%的速度不断递增,将给道路通行能力及车辆停放带来很大压力。就临平城区特别是老城区目前所面临的停车难问题与对策措施作一探讨。

二.施行对策

第一、加快改善旧城区的配套设施。 对原有不合理、旧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社区进行完全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社区,或对可以整治、修改的社区进行修整,最大限度增加停车位。但这需要政府对旧城改造出台政策,被改造地块的居民要给予大力支持,使政府和开发商能够在旧城改造都受益等才能实现。

第二、提高规划、建设标准。 目前《余杭区新建建设项目停车配置标准调查与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待区政府批准实施,该标准是通过对临平城区93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抽样调查,并结合余杭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新标准比浙江省建设厅发布的《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还要高。要求新建项目结合人防要求,统一建造地下停车库,既利用地下空间,又解决停车和人防问题,并鼓励建设单位投资建造多层车库。这项工作,当地建设局已在具体项目规划审批中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把关。

第三、加快公共停车场所建设。 2007年由建设局负责实施的对临平城区北庙河休闲街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的改造工程已实施完成,对减少周边道路占道停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区政府又计划在藕花洲大街与北大街交叉口地块、原林水局办公楼地块和临平宾馆南侧地块建设三个公共停车场(库),目前区政府已落实区城市建设集团公司正在对该三个地块的交通通行疏散能力进行分析论证,在结合周边地块改造等多种因素下,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建设局已多次建议:要确保规划实施,政策措施是关键,区政府已制订了新的收费停车政策,对道路内与道路外停车、地面与地下停车、高峰时段与平时停车以及市场运作建设的停车等收费标准进行一次分类调整,同时要求政府行政办公场所的停车位对社会开放,实行错时停车,相信以上措施的实施,对缓解临平城区停车难问题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随着我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特别老城区的停车设施建设跟不上汽车数量的增加速度,使拥挤不堪的道路更加难找一块容车之地。据统计数据显示,临平城区机动车辆有3万多辆,而临平城区日常可供的开放式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主要有26个,可供泊位1600多个;主要道路路边占道泊位约为900个,两项合计泊位数约为2500个,这与停车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近年来,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区委、区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尤其是2008年为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开始实施城市道路更新工程,最先实施综合整治工程的“一路一街”( 东湖路和邱山大街)已竣工使用。同时本年6月中旬在临平城区实行了公共停车场所机动车辆泊位停放咪表管理,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城区道路和公共场所机动车停放,有序开放配建停车泊位,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合理利用道路资源,提高城区停车泊位利用率和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了临平城区“停车难、行路难”问题。 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区停车难的问题还难以得到缓解,除了客观原因停车位较少外,主要还表现在: (1)对停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没有把停车场建设与停车管理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 (2)停车场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有关停车场规划、建设、执法的法律和法规; (3)人们文明停车、规范停车意识相对薄弱。目前,一些车主习惯把车开到目的地门口违法停放,而不习惯将车停泊在收费泊位内,局部地区出现“有泊位无车停、无泊位乱停车”的现象;如在大红鹰超市门口有的车辆往往一停就是整整一天,造成消费者开车去购物时绕来绕去找不到停车泊位,春节前期,在杭州中强假日酒店附近商家众多,人流量、车流量大,车主在这里找停车位也很难。

四.对应方案

一、将停车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停车产业。我们要把停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来扶持,将停车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设施,政府部门可 以从政策上重点加以扶持,给予城市公共停车设施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下岗职工从事停车服务业,目前实行车辆泊位停放咪表管理就为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二、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大力兴建公共地下停车泊位和地面自动化立体停车系统,同时整合、改造一些现有的停车设施,形成点面结合、疏密适中、覆盖城市较为完善的停车场体系,既是国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是改善城市停车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严明道路交通及停车场交通执法。加大对违章停车行为的处罚力度,取消一些公共泊车位附近的周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改善交通停车秩序,为停车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停车引导系统,引导车辆至适当的停车位、事先提供停车场的使用情况资讯、合理使用现有停车设施,减少寻停交通,逐步实现区域联网,提高城市交通的职能化水平。

四、制定合理的停车价格。停车收费的价格不但要反映经营成本,且要反映建设成本。目前临平城区使用咪表泊车,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管理,运用了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限时停车(有部分车主认为目前咪表泊车收费偏高);同时要合理制定地上停车和地下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把地上的车辆分流到地下,有效引导机动车主减少占路停车,以便更好的推动停车产业化发展。

五、提倡单位将内部闲置车位向社会开放。对这部分车位的充分利用,应该能较大程度上缓解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不影响社会治安环境的条件下,提倡和鼓励单位在夜间或节假日向社会车辆提供车位,尤其是在临平老城区中心商业区和城市主干道沿线,许多宾馆、酒店的内部停车场使用率不足时,可实行市场调节价。

六、进一步加强对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的舆论宣传,树立“全民遵守交通秩序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的文明公民意识,进一步强化公共意识和法制意识,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形成文明停车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尚,共同建设我们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

五.推广现状

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加大,解决临平城区停车难问题正是我们所面临的必须认真对待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平城区有3万余辆私家车保有量,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不断递增,给道路通行能力及车辆停放带来很大压力。要解决临平城区特别是老城区目前所面临的停车难问题,应采取将停车场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挖掘现有空间资源和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公共地下停车泊位以及立体车库等措施,尽可能增加停车泊位,缓解两难问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完善交通专项规划,提高停车位配置标准。临平区于2007年编制完成了《余

杭区综合交通规划》,规划中对停车问题进行了专题的研究,为解决好停车难问题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同时,结合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在各单元规划编制中,都要求明确社会停车场用地,以满足区域停车要求。2008年,《余杭区新建建设项目停车配置标准》经区政府批准实施,该标准是通过对临平城区93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抽样调查,并结合余杭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新停车位配置标准比浙江省建设厅发布的《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还要高。同时也要求新建项目结合人防要求,统一建造地下停车库,既利用地下空间,又解决停车和人防问题,并鼓励建设单位投资建设立体或塔式、机械式车库,这项工作,区规划分局已在具体项目规划审批中予以落实。

2.加快改善旧城区的配套设施。为进一步缓解“行路难、停车难”,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对原有不合理、旧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社区逐步进行全面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社区。对可以整治、修改的社区进行修整,最大限度增加停车位,从根本上解决旧城区两难问题。

3.加快公共停车场所建设。在建成区选择存量土地,拟在藕花洲大街与北大街交叉口地块、原林水局办公楼地块和临平宾馆南侧地块建设三个公共停车场(库),以缓解老城区停车难矛盾,其中临平宾馆南侧地块选址建设立体停车库已完成立项、用地报批等工作,预计今年6月底开工建设。对于其余两个地块,区城建集团正在对交通通行疏散能力进行分析论证,在结合周边地块改造等多种因素下,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4.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公共交通出行。加大对违法乱停车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对老城区人口密度集中地区,鼓励人们尽可能采用公共交通形式出行,并加强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率和舒适度。

5.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区政府于08年制订了新的收费停车政策,对道路内与道路外停车、地面与地下停车、高峰时段与平时停车以及市场运作建设的停车等收费标准进行了一次分类调整。对于没有特殊原因而不修建配建停车场的单位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近期重点对挪作它用的停车场进行清理、整改。提倡行政办公场所的停车位向社会开放,实行错时停车,目前部分场所已向社会开放,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增加开放单位。

参考文献:

⑴祝蔚莉关于加强临平城区停车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建议

⑵叶海云临平区停车问题的难点及对策

⑶冯培娣关于临平城区咪表设置问题的建议

⑷邹辉我市居民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深度调查(上)

上一篇:改革典型经验做法下一篇: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