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案例分析(精选10篇)
参加完短短的一天培训学习。让我印象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抱怨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但我们缺容易被这些所谓的“问题”所欺骗,那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每个公司都会碰到的,那个只是现象。真正判断问题有两个要素:1,会增加额外成本的;2,会丧失你创造绩效机会的。
第一步:界定问题。问题点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格式:(何处)的(何物)(怎么了)。问题的描述需要简洁、明确、一语中的;同时最好以书面方式写出来!这样更加有利于问题分析!
第二步:找出真因。找原因有步骤有方法。对于销售部出现的问题,先组成团队,一个人分析问题可能是片面的。找方法有多重,我觉得鱼骨法最为行之有效:1,描述问题并将问题写在鱼头上;2,透过脑力激荡分析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3,将相同的问题分组,并区分主因及次因;3,在鱼身的主干骨上面画出大骨并写上主因;4,将同类别主因(大骨)下面画出小骨,写上相关的次因;5,初步拟定(主因)及(次因)后,可详细研究它们的类别,重新归类及调动位置;6,根据所列出的可能原因,归结出最可能的原因。
第三步:提出可行方案。这里可以运用一到两个方法来提出可行方案:头脑风暴法,双重颠倒法,创意问题解决法,水平思考法,名目团体法。
第四步:确认解决方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确认解决方案的时候不能凭主观做判断。可利用表格工具来确认解决方案。一个是评比法表格,二是理性系统表格法。
大学数学教学中, 过分重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略了数学思想的讲解和分析, 造成了学生只关注数学知识的学习, 忽略了数学法的思考和运用。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出现了“背”数学题的荒谬做法。在教学实践中,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并不完全信任, 他们总怕学生出错, 甚至不惜去代替学生思维, 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是大学数学教育的灵魂, 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大学数学的宗旨。因为数学可以形成思想, 即处理问题时的严谨、讲求效率、讲究方法。当一个人的一种价值观形成以后, 数学思想往往是实现这种价值观的最佳工具。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世界虽大但到处都能看到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这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呢?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最终就是要达到让学生“乐学”、“会学”、“善于学习”“好学”的目的, 教学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 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然而,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式的确定基本上是教师在教学行政部门领导下, 根据科技发展、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挑战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确定的。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过去, 人们一直倡导教师的蜡烛精神, 认为只要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 就是教师的本份和追求了, 这一观点随着信息时代教育目标的调整和教育空间的改变, 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思辨。学生的发展, 应该是以教师的发展为基础, 为前提, 在师生互动、互促、互学中, 达到师生的共同进步。所以要狠抓了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让年青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对于已经具有硕士学位的中青年以下教师, 尽可能成立了一个读书班, 使这些教师在原有研究方向基础上, 开阔眼界与思路, 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教师只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达到授人以渔, 使学生受益终生的目的;其次, 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集体备课制度从未间断, 一直在进行规范化教学, 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 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总之, 我们的共识是, 要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支精品的教师队伍。
接下来是对学生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概括是思维的基础, 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规律, 是一个归纳概括的过程, 我们应该重视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 而不是只注意教学活动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数学情境, 为学生提供具有典型性的、数量适当的具体材料, 给学生的概括活动提供适当的平台, 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概念的发展过程及时向学生提出高一级的概括任务, 以逐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比如在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 当我们讲到阶梯型矩阵的概念时, 教材上的定义虽然很严谨, 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当的困难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阶梯型矩阵的特点上概括出其最本质的因素。那就是第一行的第一个不为零的书下面全是零, 第二行的第一个不为零的数下面全是零……以此类推就可以了。这样概括的好处不仅使得学生掌握了阶梯型矩阵的定义, 同时也掌握了化一个矩阵为阶梯型矩阵的步骤和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掌握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 还应当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 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确前提下的速度问题。因此, 教学中一方面应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 另一方面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 提高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在概念教学中, 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 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应当使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在解题中则应当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这是创新的开始。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 要引导学生剖析自己, 发现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 它们是否合理,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 原因何在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有赖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是从命题的科学性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数学命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不仅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水平, 而且还能测试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科学的命题能对学习过程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综合题、应用题、探索题是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素材。综合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学习后的整理与反思, 考虑所学数学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这一知识与其它学习领域的哪些知识相关, 可否列出这一领域数学知识的网络结构图:应用题要求学生平时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的实际问题情境中自觉进行数学地思考, 认真分析问题, 试图建立数学模型, 并给与解决, 逐步积累解题经验;探索题要求学生平时学习数学不能只是简单模仿与记忆, 而应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学习数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多鼓励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认为自己可以, 建立自信心, 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论文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教学立项2009Y14
参考文献
[1]bmpest M.Teaching Problem and the Problem of Teaching[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1]bmpest M.Teaching Problem and the Problem of Teaching[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李晓翠, 张超.浅谈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J].科学教育, 2009, 15 (2) .[2]李晓翠, 张超.浅谈提高大学生数学素质[J].科学教育, 2009, 15 (2) .
[3]陈建兰, 吴明.关于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3]陈建兰, 吴明.关于大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把高考原题《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幻灯片上打出来,对二、三两联进行概括的两个不同的答案一并打出:“1.颔联写吴国宫殿的花草将幽僻的小径掩埋,晋代的人物也进入了坟墓。颈联写三座山隐约坐落在天边,白鹭洲把长江分为两半。”“2.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让学生进行评判,明白怎样的称之为“概括”。并引用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的“如剃僧发、如拆袜线”向学生阐明本堂课的主要问题:怎样把零星琐碎的像和尚剃头时的碎发一般的文字整合成凝练的文字?
接着教师给学生明确,哪些地方需要考查我们的“概括能力”?1.某段某句的作用,需要先对这个段落或句子进行整合。2.一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甚至诗歌,都要理清作者思路,表达的时候语言需要概括。3.赏析某段落、句子,如表达特色题,需要概括。
【分析】基于问题解决式的语文教学模式需要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来支撑,问题“取之于生”而“用之于生”,应该是学生迫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本堂课提出的问题“概括能力”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很多学生阅读文本都是不够整合的,表述也是拖泥带水的,这个问题是“真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障碍性,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有探索的必要和价值,可以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探究。
二.合作探究学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接下来一个环节就是师生共同的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要求如下:珍惜拥有,唤醒旧知,重新发现。请你从手头做过的习题中,整理出主观表述题涉及到“内容概括”的部分,并根据答案总结、反思,说说文本阅读时应该如何进行“概括”?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资料里选取典型例题,讨论、交流。(课前每个学生已独立准备,课上只是一个交流、完善、整合的过程)
【分析】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概括时是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把以往学过的知识、做过的试题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导学生亲身去经历、再创造,使经验的得来更加深刻而鲜活。此环节教师的出发点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前的整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很多学生要上台发言,势必刺激他们要认真准备。
三、课堂展示小结
教师明确各小组上台发言要求:1.进入文本,透视解题全过程;2.自信大方,展示小组真合作;3.仔细聆听,增加阅读新认识。引导学生发言应注意哪些事项,要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即怎么得出结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上来发言交流,老师安排各小组根据需要选择人数上台,可以是一人,也可以两人,一人讲解概括的方法,一人把具体的方法写到黑板上供大家参考。中间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总结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如:“管红丽,作为组长你真幸福,有这么漂亮的板书来映衬你的讲解,可见你们组的综合实力。”“你讲得很有魅力,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双眼睛都炯炯地盯着你。”“刘盼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单枪匹马上来了,女汉子啊!”“给大家透露一下,谢梦洁上次的课没轮上讲,她捶胸顿足说这次一定要轮上,今天是她第一次上台,这种自信和大方是很少见的。”
【分析】此环节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时刻,无论是学生的总结、还是老师的点拨,都是内化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不断的进行强化,而事实也证明,教学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新的东西,学生讨论合作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备课时得出的结论要来得丰富,这就是合作的力量,也促进了教学相长的关系。
四、当堂练习反馈
分别用一段文学类和论述类的文字对学生进行检测反馈,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生和老师刚才提出的方法,效果良好,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分析】在学生基本掌握关于“怎样概括”的知识与技能之后,必须及时进行反馈,通过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因为本堂课学生经验的获得都是直接经验,学生对课堂上总结出的方法记忆深刻,所以课堂反馈练习的目标很顺利地实现。
这个情况有几个原因:
1、硬盘里面有很大的文件在运行,如果硬盘灯在闪的话就是在工作,等等就好了,
2、在卡巴斯基的设置里面,扫描里面有个自定义,里面有个超过时间30秒自动跳过,前面打个钩,如果您还不行的话,请您在安全模式下扫描一次。
二、卡巴斯基扫描电脑无法完成
卡巴斯基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下面几种原因:
1、你的机器里有病毒,很可能是就在那个文件夹下。并且这个病毒对系统进程、系统文件进行了插入式的操作,导致杀软在处理时出现死循环;
2、这个文件夹下有个非常大的文件,导致卡巴斯基扫描时出现假死的现象;
3、这个文件夹下的文件受系统保护;
4、你可以看下你的内存占有率,内存过低也影响了杀毒软件的运行。
三、扫描就自动关机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
1、选项设置里面看看是否设定为杀完毒自动关机了;
2、有一种可能是你的电脑里有病毒,病毒会自动屏蔽杀毒软件.重启电脑.建议装电脑格式化重装系统;
3、因为病毒进了SVCHOST进程,如果杀毒软件一查杀SVCHOST进程,电脑就会自动重启,这里建议你去网上下个电脑可疑文件查询,先弄清楚是什么病毒 ,具体文件名是什么,然后下载冰刃,用软件“进程”功能一个一个的查看“SVCHOST” ,鼠标右键点击选“模块信息” ,“EXPLORER”进程里面也要查看,找到卸载就可以了,
四、卡巴斯基扫描EXE文件很慢的解决方法
卡巴斯基扫描本身就比较慢的,尤其的EXE文件。你可以做以下修改提高扫描速度:
1、建议你先在我的电脑-属性-系统还原里,把系统还原功能关闭。然在我的电脑工具栏-文件夹选项-查看,把隐藏受保护文件的勾去掉,下面选择显示所有文件。你把每个分区根目录下的RECYCLER 和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删除。
2、在卡巴斯基设置里-保护,最下面有个“强制应用于其他组件”或“系统占用率高时暂停扫描”的勾去掉。因为打上勾的话,你在运行其他程序而占用较高CPU利用率时,卡巴斯基会自动暂停和开始,影响扫描速度。
五、让卡巴只扫描某一个文件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两种:
1、直接右击那个文件,下拉选项有个卡巴斯基查毒,就左击点一下就OK了。
2、你可以单击卡巴斯基界面上的扫描,然后点击添加,把你想要扫的那个文件添加进去就可以了,卡巴斯基是可以自定义扫描对象的。
六、怎样设置卡巴斯基扫描时只扫描系统分区
卡巴斯基扫描分为3种:
1、危险区域,就是很容易中毒的部分
2、启动对象,是系统启动时需要运行的内容
3、我的电脑,就是你的硬盘对象。
解决方法:
打开卡巴斯基主面板:扫描--我的电脑,然后把所有硬盘前面的勾去掉,点击右侧的“添加”,选择我的电脑里面的C盘(即你要检查的硬盘),点击确定,可以在左侧的窗口中发现,多了一个C盘扫描内容,前面是打勾得,现在扫描我的电脑就是只扫描C盘。
综合分析能力是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中必须要考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在各个要素中占的分值比例高、难度比较大。往往综合分析能力单项得分决定胜败,可谓是得“综合分析”者得“面试”。
如何在短期内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呢?如何将个人的综合素质在面试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呢?这需要对综合分析能力考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综合分析能力题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涉及到人际关系意识与技巧的考查、对职业的定位,和对时政热点的分析等等。下面是面试中出题频率比较高的几种题目类型:
(1)理解型。比如,“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和谐社会?”、“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认识”等。这类问题与国家大政方针有关,要考生对国家大政方针熟知并能结合报考职位流利地表达。
(2)消极型。比如,“如何看待跑官现象?”这类问题考生要站在政府的立场上,采取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回答,切忌出现偏激、诽谤政府的言辞。客观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期待下一步完善。
(3)新生事物型。比如,“房地产价格偏高,青年买房贷款,债务沉重,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此类问题要根据时代对新生事物的主流定位,对新事物进行全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4)名言警句型。这类问题首先要正确诠释名言警句的含义,然后说明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再联系职位情况,说明对公务员工作的指导意义。
(5)漫画型。对于此类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漫画,然后准确定位漫画的主题,分析漫画所折射蕴含的哲理和寓意,给出合情合理的诠释,最后,站在政府角度给出可行性的政策和建议。
总之,回答综合分析型题目要注意力求言简意赅,同时主要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少用“百姓思维”和“百姓语言”。
2.如何快速提高面试语言表达能力?
快速提高语言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话时不应用俗语。
2、要做到尽量多用数字。数字是最好的证据也会更加可信。
3、多看电视、报纸评论文章。它们是最感性的语言来源,注意看时政要闻和深度访谈性节目,可以更多地了解国家大事,更好地学习别人的交谈技巧。
4、训练目标感。说话要有的放矢,避免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
5、学一些新语言。尤其是与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的以及与公务员有关的词汇。
6、多说有力量的话。有力量的话就是指说话时能够直截了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尽量说“我认为……”才够力量。
7、多与陌生人交谈。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你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8、生活中见到任何事物都进行情景描述(有话可讲),并梳理出最终要表明什么中心思想。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医药行业也不例外。下半年以来医药行业表现出总体疲软的态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8 069 093.3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8.13%,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87 206 881.0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92%。其中,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 025 180.3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3.85%;净利润达26 834 600.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11%。每股收益0.1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6%。公司的股东或者潜在投资人,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是否增资或投资的决策。那么,这些数据从哪里能够更直接、简便地获取?答案是该药业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
1药业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宛如一方魔镜,它不仅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在利益相关者面前完整地映照出来,而且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有意义的预测。药业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是指通过对医药公司财务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形成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经营能力、分配能力的书面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无论是对药业公司本身还是对外部决策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药业公司而言,有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有利于其对药业公司经营状况的整体把握;另外,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也可为国家检查药业公司是否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资料,并从整体上反映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趋势分析法可以时间为比较基准,通过分析企业在不同期间的经营效果,从而得出评价的结果。比如分析药业公司不同期间的净利润,可以整体上把握公司利润的增减趋势。比率分析法是通过做商的方式,反映某一项目在另一项目中所占的比重,比如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比较分析法则是通过将两者进行做差的方式进行分析的方法,比如通过对营运资本的分析,来评价药业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根据分析所依据财务报告的期限,可将财务分析报告分为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半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及季度财务分析报告。
一、问题描述
在一次毕业班考试题中有道题:“图书馆共进两批书。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 如果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 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 图书馆这两批图书共进了多少本?”学生的解题错误率高,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解法:
(1) 解:设第二批图书进了x本。
(3) 80×3+2=242 (本) 80×2+60=220 (本)
242+220=462 (本)
(5) 解:设第二批为x本。
(6) 80÷ (4-3) ×4=320 (本) 80÷ (4-3) ×3=240 (本)
320+240=560 (本)
这些错误解法的背后暴露了学生在遇到综合性问题时存在的障碍, 即学生无法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即使认真阅读题目后还是无从下手;也暴露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即教师习惯就题讲题, 指导时不够重视学生审题、解题方法指导及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学生解题思路较为单一, 喜欢套用公式机械地解答, 看不到条件与问题间最本质的联系, 对于条件间的联系不能灵活进行转化。
二、原因何在
此题综合性强、表达方式与平时不太相同, 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审题时, 数学问题与自己的图式知识相匹配时, 也就是自己所熟悉的题目, 学生能很快借助已有知识结构进行解答;当数学问题与自己的图式不相匹配时, 学生解题就发生了困难, 往往束手无策, 无从下手。需要学生对已有解题思路进行调整, 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了学生是否顺利完成结构的重组。一般对学生造成解题的障碍主要有:隐藏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多余条件的干扰、题目表述方式的改变、条件中过多无用信息的干扰, 学生无法准确找到有用的信息等。
此题学生无法理清数量间的关系、认真阅读题目后还是无从下手。具体表现在:
(1) 数量关系复杂, 学生无法简单地用第一批图书数量加第二批图书数量求出图书总数;无法简单地从两批图书数量的关系中找到两批图书的数量;关系结构不是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 给学生的解答带来了困难:想用方程解答, 找不到相等关系;想用“比”来解答, 不知道第一批和第二批的数量如何表示;想用算术解, 找不到相对应的关系。
(2) 不知该设什么为单位“1”。此题中设不变量为单位“1”较为简单, 而平时老师教学中不是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情况找到单位“1”, 而是机械性地归纳为在含有分数或百分数的句子中找、比字后面的那个量看做单位“1”设为x, 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 把第二批看做单位“1”, 而又难以找到数量间的关系。
(3) 不知该从何下手进行解答。在分数解决问题中, 学生喜欢套用从题中给的具体数量入手, 找到相应的分数, 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 用乘法列式;单位“1”的量未知的就是用除法或方程;对于数量关系简单的题目学生能快速解答, 而此题中数量关系较为复杂, 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数量之间的关系, 更不知从何下手。
三、解决对策
基于以上的问题与分析,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方法指导。
1.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1) 重视关键句,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学生找不到方法时, 再把关键句读一遍, 关键句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比如此题中的图书馆共进两批书, 对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进行重点思考, 找到第一批、第二批、总数之间的联系, 进而找到第一批 (或第二批) 变化前后之间的联系。
(2) 重视画图, 帮助理清数量关系。画线段图是最常用、实用的方法。利用画图, 可化抽象为具体, 化难为易,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比如, 此题通过线段图能把第一批、第二批及总数之间的关系较好地显示出来。
(3) 题目分解, 找准切入点。从条件入手, 分解成几道简单的题目, 从而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中, 往往是由几个知识点组成的综合题目, 解题时可以还原成简单题目。比如:
第一, 从图书馆共进两批书, 判断不变量为总数, 第一批图书本数比第二批多10%, 学生找到单位“1”为总数, 第一批、第二批各用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第二, 这时第一批本数与第二批本数之比是3∶4, 由比转化为分数。
第三, 再把前后两者的变化与“如果从第一批拿80本到第二批”联系起来, 学生抓住知识间的关系, 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几个知识点的联系处进行点拨, 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知识联结点。
总之, 此题可以利用联想找到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转化。
2. 教师重视平时的对比教学, 在教学中培养思维灵活性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充分预设学生在解题中的困难及点拨的方式, 特别是练习或讲评时要能加强对比练习, 讲评时不能就题讲题, 应在比较中突出本质。比如一套课桌180元, 桌子比椅子贵1/4, 桌子和椅子单价各是多少钱?学生用了各种解法:方程解、算术解、转化成比的应用。讲评完后可进行比较归纳:此题有什么特点?三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是怎么找到的?这样学生就能把关注点再次落在关键句上:桌子比椅子贵1/4, 可转化为桌子和椅子的比是5:4;桌子价格与椅子价格分别占了一套桌椅价格的5/9、4/9。此外, 教师还可再问:在不改变桌子和椅子的价格关系时, 这句关键句还可怎么改?这样的一道题借助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两个抓手帮助学生抓住本质,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达到一题多练, 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重视进行多种方式的基本训练
在解题时, 数学审题的过程就是弄清楚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 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运用数学语言替换文字信息, 以及数学题目中的字、词、句、数学符号、图表等信息本身的含义和隐藏的含义, 所需解答的问题能用数学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审题的过程是学生把文本翻译成数学符号为主的语言。解题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 教师对于题中的重点问题可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可设计如下训练:
(1) 说的训练, 提高解读能力。数学解题实际上就是数学语言的转化过程, 教师可进行单方面的练习。比如行程问题、分数问题等, 通过所出示的图或表, 让学生说出题意, 帮助学生看清数量间的本质联系, 增强表象。
(2) 建立数学模型, 获得数学基本思想。2011年版课标提出使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教学中要抓住本质, 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 获得数学基本思想。比如简化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优化的思想、对应思想等。利用数学模型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多角度思考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教师平时可结合具体题目, 单从问题入手, 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 提出解题的思路, 给出相关条件, 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的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关键词】营销课程 案例教学 解决思路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既包括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及基本方法,又包含培养学生在解决营销实践问题时,学会运用营销原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而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结合获取理论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是将案例作为一种工具,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从培养目标出发,对案例进行剖析,让学生们有机会置身决策者或执行者的角色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适应复杂多变客观环境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就要深入地研究培养目标的需要,精选案例,科学地使用好这个工具。
在进行高职教学中,要从教学目的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他们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共同为培养高职人才发挥作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职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还有其自身的难度,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且针对性不强
(一)案例库更新速度跟不上学习的需要,当营销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营销案例相应也要给予更新。但是目前即便是一些新教材引用的案例也稍显过时,学生对案例学习兴趣不高。
(二)案例中涉及的产品范围过于狭窄,案例中多是涉及关于消费品的营销案例而关于工业品的案例所占比例过少,容易使学生对案例内容缺乏新鲜感。
(三)是营销案例针对性不强,案例多是从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案例中摘录出来,但是存在问题设置欠妥。过于强调理论性探讨和战略性研究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层次不相适宜。
二、学生素质偏差影响了案例教学实施的效果。案例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
目前高职院学生对营销案例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定素质的学生。高职院校中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案例分析能力较低,有些则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案例学习任务。课堂分析缺乏深度,有些学生则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较差,不能较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会造成课时的浪费。
(二)是课堂参与人数影响影响了教学实施效果,案例教学中参与讨论学习的学生人数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规模。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观点得到较为完整的表达。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但往往在实际中学生参与学习的人数规模很难把握,而提前做好的学习分组和任务安排,也可能因为某些学生不能及时完成而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案例教学法问题的分析,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
营销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对培养和造就新时代要求的实用型管理人才将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注重角色转变,从一个传授者、讲演者转化为参与者、协调者,学生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换成自主学习者。当然,教师也不能过度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忽略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要以理论知识为支撑,所以,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并重,坚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
二、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不仅要知晓案例本身所涉及的理论,还要对国内外营销理论前沿问题了解透彻;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案例分析能力,能够理解案例中所蕴藏的知识和技能;再次,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掌握沟通技巧,能够启发学生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最后,要想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还要有一定的营销工作经验,要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里去做一些实践活动,将理论进行升华,以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课堂案例教学效果,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必须具备五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首先是理论上的针对性,所选的案例要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要点相关联;其次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精心选择营销案例。二是案例内容的多样性、典型性原则。案例的内容要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基本情况,能反映不同的层面,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既有过去的,也有现在的。此外,案例还要起到一举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三是启发性原则。所选案例应具有分析、思考的余地,以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熟悉性原则,案例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尽量选择国内的、大家熟悉的企业作为案例资料,例如海尔企业、王老吉冰茶等等。五是现实可操作性原则。案例要基本反映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况,不能脱离现实,尽量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产生共鸣,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环节。
四、提高学生分析案例的技巧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案例教学的相关工作。一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合理的案例分组;二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学生分析案例的一个思想武器;三要从易到难分析案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供适合的案例资料;四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比如发散思维、分析、归纳等等;五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学生掌握良好的案例分析技巧,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综合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分析案例的技巧等方法来解决高职院校案例教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亚男.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54
[2]王杰、单敏飞.浅谈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72-73
什么是科学?估计很多人都很难答出这个问题。尽管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科学,科学这个词汇也在我们生活中是耳熟能详的,但是让很多人解释科学,可能大部分人都会一时语塞。在中国文学中,《礼记 大学》中写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句话意思是说,若要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就得研究事物;只有在研究事物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而中国古代,“科学”一词的意义相当于“格致之学”,所以“科学”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随着我们人类文明越来越进步,科学越来越重要,它是我们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表现;它是反映人类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等复杂现象及规律的知识体系;它也是人类认识和解释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方法体系;它更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
17世纪以后,科学发展日益快速,而科学教育却还是空白。直到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科学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改善并加快科学发展,科学教育首次出现在大学课堂上,并慢慢步入中学,而小学开设科学课的时间则更晚。从科学教育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是由社会需求所产生的。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这个问题,对于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一样。中国未来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而科技人才的缺稀更是首要问题。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于教育,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是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加强小学科学课教育有利于增强我国未来国民的竞争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公民的幸福指数。当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决定着未来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高低、竞争力的强弱、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而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引导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更好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可以独自解决、探究问题,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而现在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教育者不能针对学生在科学上的素养进行教育,其进展过程应趋向于内在的核心概念。在现有的教学教育者中,一般都会忽略对核心概念的教学,还是更加习惯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如何更好的解决在科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科学教育。针对现在小学教学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作出简单思考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做一些贡献。
问题
1、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低,课程开展不足,教学拘泥于应试
或流于形式。
不同地方小学,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科学课程的开设要求是不尽一致的,但总体来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其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语文和数学两科“传统课程”。多年来,许多学校迫于应试教育下语文和数学教学成绩的压力,科学课程被视为“副课”,在课程开设之时,就不顾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少和课时需要,对科学课的课时进行了强行压缩,每周只开设一到两节,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大形势”下,许多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低,教学中,只是将科学概念进行哲学家一样的说教,不注重实验教学,从而造成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不能对科学知识准确深入的理解。一些学校为了考试需要,让学生机械地背通相关科学概念和知识点。一些学校不设科学课程考试,教师就将科学课程看作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当复习时间紧张时,就占用仅有的一两节科学课进行语文或数学教学。
问题
2、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全面提升无法得到保证。
老师在教学的实际进程中,其课堂从表面上看比其它课堂的学习氛围要融洽很多,在合作探讨与自主探究的时候,气氛非常活跃,但从本质上来看,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会有所收获,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迷茫与困惑。这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分析不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导致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解决方法:
1、转变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思想认识,加深其重视程度。科学课程的开设是重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转变思想认识是解决小学科学课程切实有效开展的第一步。我觉得,可以为小学科学教师进行相关的政策和业务培训,大到校长甚至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小到每一位科学任课教师,让他们认识到科学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学校也需加大教师的监管力度,对是否充分地开展了科学教学,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严禁科学课时安排不够、将科学课当“搭秤课”由年老临退休的教师“充数”等现象,一且发现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整改。
2、在科学教育中,老师如何使学生对科学教学产生兴趣十分重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学生才会更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师生之间的情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方法,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融洽、平等的关系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感,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堂课十分重要,好的第一堂课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作为老师应将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的挖掘出来,这样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避免硬学、苦学的学习氛围。除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
趣外,老师也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对班级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然后设计适合该班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由浅入深的教育模式逐层深化,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验教学也是很关键的,它能更加直观的验证科学理论观点,很多时候科学教学目标需要借助实验设计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创新设计科学实验,以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将理论知识具体化,促使学生能过在观察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获取。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笔者就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内容,对人教版实验教材进行整体研读,并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情况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按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并存在种种困惑与问题。
一、困惑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交换,不明题意
在教学“一图二式”后,再让学生学“有问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学生易受“一图二式”负迁移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理解问号求的是什么,而只是机械或模仿性地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来列式计算,如图①,40%学生列式为:7-3=4,7-4=3。教师一再强调:题目告知什么?求什么?求的问题要用已知信息进行计算,算出的结果写在等号右边,学生不明题意,仍我行我素。
(二)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在用减法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按图意来理性分析,通常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行为发生的顺序,通过想象编织故事,进行感性理解。如一幅图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2个△。学生往往编题为:一共有5个△,去掉3个,还剩几个?或一共有5个△,拿走了2个,还剩几个?又如图②:一共有7只猫钓鱼,还剩5只在钓,走了几只? 60%的学生写7-2=5。教师提示:“走了的2只”是要求的未知信息,要用已知信息总数7减部分数5来计算,学生无法理解。经访谈,真想替学生说“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教师访谈算式为7-5=2的学生想法,生: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已经来了5只,求还剩几只没来?原本不懂的学生豁然开朗。
(三)关注局部,忽视整体
在初步认识了加减法后,对学生作了如下学情调查:看图写算式(左边5个苹果,右边2个苹果)。30%的学生写的减法算式为:5-2=3,认为一共有5个苹果,拿走2个,求还剩几个。这部分学生只关注局部,以为多的部分就是总数,缺乏整体联系的意识,不知道总数是7,可见对减法意义还未真正理解。
(四)关注情境,忽视问题
教师往往会以为求总数是学生最易理解的,但在学了“用数学”后,对于类似图③的题目,60%的学生却用减法计算,算式为6-2=4。经访谈,学生根据图片情境,认为“共6朵花,摘下了2朵,还剩几朵”,教师提示:问号打在大括号下,表示求什么?学生限于情境的直观情节,仍不确定用加法解决。
二、原因分析及思考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番分析和思考。
(一)教材编排方面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在“认识1~5”后编排了“加减法初步认识”(一图一式);在认识“
6、7”后编排了“一图两式”加减法,所求的问题是开放的;在认识“
8、9”后又编排了“用数学”即解决问题,所求问题不是开放性,而用“?”指定所求之处;之后再编排全部开放式的“一图四式”。尽管教材编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低年级学生受感性思维制约,难以在“有无问号”之间进行自觉跳转、理性理解。另外,在“用数学”中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和加减法意义,列相应算式;但“一图几式”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图帮助计算10以内的加减,初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中各数间的关系,造成学生对算式意义不甚理解。在“用数学”中用“?”表示所求的问题,教材却清楚展示图片答案,干扰了学生对信息和问题的辨别。
(二)学生学习特点方面 1.学习迁移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学习的迁移性往往会对学生解决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加法对减法的负迁移。由于学生最先认识加法,对它的掌握已非常牢固,求总数只要把两个部分合并相加即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求和,意思是一样的,学生对用加法计算的“一问二式”很容易理解,由此,学生会负迁移到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中去,对于求部分数,学生会想当然认为也是“一问二式”。另外,学生还会出现“一图二式”对“一问一式”的负迁移。①、②的“一图二式”加减法教学,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看图体会加减法间的联系,利用联系推想出算式的得数。减法的“一图二式”教学后,学生会负迁移到求部分数的“用数学”中,学生就不知问题究竟求的是什么,以为写出一道减法算式,就可联系推想出另一道减法算式,误以为意思也是一样的,造成学生只关注算式表面现象,忽视对求部分数问题意义的理解。2.思维特性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上册出现的减法初步认识往往是让学生解决:还剩下多少?孩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是停留在“求还剩多少就用减法”的直观层面,未抽象形成“总数-部分数=部分数”的数学模型,因此所有学生的看图编题,都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如把上述的“△”图编为“去掉、拿走„„,求还剩„„”,在学生的印象里,以为去掉、走掉、跑掉,求剩余部分才是用减法,加上想象描述成具体情节,更具直观性,帮助理解算理。教师如直接告知总数、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如此抽象学生较难理解。3.空间感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段学生的空间感较弱,表现在书写顺序与故事情节的顺序往往具有一致性。如图②“一共有7只猫,还剩5只在钓鱼,问走了几只”,当题目的叙述形式与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时,学生利用自己生活的经验,根据事情发生的行为顺序进行思考,将答案写成7-2=5。告诉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去掉的部分,学生习惯先在心里算出未知数,再用总数减去掉的部分,等于剩下的部分。而对于用总数减去剩下部分数求去掉的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以上访谈最终学生还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转化成了“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已经来了5只,求还剩几只没来?”即总数-部分数=剩余部分数,将逆向叙述转化为顺向,算式和行为顺序一致方才领悟。4.信息刺激的强弱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和信息同时呈现时,图的刺激比文字更强,图的注意力更抓小学生的眼球,而文字的注意力则被淡化。看图解决问题,大部分一年级学生不会真正看问号求的是什么,而很大程度上受直观情境的干扰。尽管教师已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但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40%的学生只关注到图的直观信息,特别是情境故事,而很少会关注到抽象的文字和问号等数学符号信息。如图③,“盆里还剩4朵花,掉了2朵,求原来有几朵”,学生直观看到“掉了2朵”就用减法,没有理会问号的意思,求的是原来一共有几朵花。
三、对策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教师在教学中要跳出教学经验,“走进”学生,读懂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模型,逐步体验、感悟、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一)由动到静——自主构建问题
低年级学生往往容易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感兴趣。如教学用减法解决问题,笔者抓住课堂上正发生的故事:(1)演一演:师出示5颗糖,现场奖给积极发言的同学2颗。(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根据正发生的事,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完整说3句话(老师有5颗糖,奖出了2颗,还剩几颗)。(3)画一画:用简单的符号画图表示刚发生的事。如生:;生:;生: ;„„ 这样让学生亲历由动态问题情境到静态符号表示的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符号抽象、自主构建问题,易于理解图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图信息强刺激”造成理解题意不全的现象;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克服“只关注局部,忽视整体”的问题。
(二)从无到有——内驱产生问题
一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入为主,受第一印象影响特别深刻。解决问题如直接呈现教材例题(如图④,引发不了问题意识,学生不免纳闷:“书上不是明明已告知答案(还剩4个向日葵),为什么还要算呢?”有无病呻吟之感,缺乏提出问题的内驱力。因此,个人认为例题的教学呈现应如图⑤,先遮住部分数,呈现问号,让学生有明确的问题感;接着练习如图⑥,有问号,也有不完整的图示信息;再到“一图四式”(提供全部信息,需学生选择其中2个信息,想象假设提出一个问题)。这样从问题呈现图示内容的“无”逐渐到“有”,学生的问题意识愈加深刻,才能对“?”郑重其“视”,克服“只关注情境、忽视问题”的现象和“机械交换、不明题意”的迷茫。
(三)从扶到放——沟通建立模型
学生学习每一种运算的意义就是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如何在该过程中对加减法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笔者认为在产生问题内驱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创编。如在以上“奖糖果”事情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计算解决。
如生:我本来有5个苹果,送给同桌2个,还剩几个?算式是5-2=3。生: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还剩几辆?生:草地上有5朵小花,被摘走了2朵,还剩下几朵?师补充:有5支粉笔,还剩下2支,老师用去了几支?„„师:“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教室里,有的事情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说的是摘花,有的说的是分学具,有的求剩下部分,有的求用去部分,完全不一样的事,却能用同一个算式来表示呢?”生: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从5里面去掉2,剩下3,所以都用5-2=3来表示。这样让每个学生都亲历“减法”意义的构建过程,通过操作、创设能用“减法”解决的问题,然后整体上比较、概括所编“问题”的共同之处,因而能够认识到减法解决的就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模型。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过程,体验、积累解决问题经验,感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解决问题教学案例06-23
成品仓库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的分析10-02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分析06-23
解决团队问题06-23
如何解决团队问题07-18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09-13
解决选人用人问题10-23
列方程解决问题11-12
解决领域突出问题12-12
解决问题优秀教学反思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