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2-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系较为庞大,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占比较大,管控好这些固定资产,准确、完整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资产配置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多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重预算轻管理,固定资产使用、处置环节随意性较大,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近几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日渐突出,虽然各单位都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但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偏形式化、固定资产仍屡查不清、利用率低下,这将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和部门绩效水平。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从根本上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相脱节

(1)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能做到资产管理与账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存在单位固定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现象。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某些已经处置的资产没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有账无物;另一方面通过调拨、捐赠等各种途径取得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入账,造成账外资产。

(2)各地政府建立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其中的资产管理模块对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但部分单位未有效利用此系统,仅录入资产原值、数量、购置时间等要素,对于规格型号、使用部门、使用人、存放地点等要素没有录入或变更后没有及时更新;对于资产管理模块里生成的固定资产条码,按要求应粘贴到相对应的资产上,但因系统基础信息未完善,导致打印出的条码缺少使用人等信息,有些单位一直未粘贴,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

(3)多年来,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领域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会计体系,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家底”。2019年开始实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了明确规定,即新增固定资产自开始使用之月起计提折旧,但对以前年度购买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补提、按什么标准补提各单位做法不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即单位价值达到规定标准,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同时也规定像办公家具、用具等,单位价值低,未达到固定资产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能正确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单位购买的办公椅、图书、饮水机等价值不高的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致使部分资产失去控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比较分散,机构间距离较远,致使固定资产比较分散,资产管理人员很难摸清资产总体状况,虽然也搞固定资产清查,但清查完后存在“前清后乱”现象,如遇单位内部机构调整,固定资产很难查清。

(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1)缺乏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验收、出租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重预算轻管理,固定资产购置需要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但忽视了对购入资产验收入库的管理,致使购入的资产规格型号或数量不符;一些单位部分资产出租,没有统一的租金定价标准,且收取租金不及时,导致固定资产出租环节出现漏洞。

(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环节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具体的管理制度。资产处置作为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单位大多凭经验进行处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单位对于以前年度陈旧或已淘汰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报废,没有通过任何证明和批准就销毁资产,现在进行资产清查时,单位不做盘亏处理,而是找其他类似资产拍照顶替,致使资产处置环节出现弄虚作假现象。

(3)缺乏固定资产考核、激励和约束制度,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树立成本意识、部分资产闲置,进而助长了铺张浪费作风。

(4)固定资产未实行岗位责任制,未落实具体责任人,导资产维护不及时,特别是损坏资产未及时维修,影响正常使用。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固定资产实物和账务管理同步进行

(1)建议各行政事业单位定期组织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达到报废期限且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处理,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发现存在账实不符的,查清原因,按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部分地方财政管理部门建立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其中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把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之中,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有效、快捷、科学。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完善模块中每一项固定资产卡片的信息,明确并完善单位各个科室员工直接使用或保管的资产数量、规格型号、使用状态等信息,建档立卡并让各科室员工登记确认。

(3)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建议各地方财政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补提的方法,并限定补提期限,在规定期限内按规定的方法一次性补提,使固定资产的账面金额真实反映资产价值,会计报表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

(二)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专人管理,全员参与

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单位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时,要向领导班子成员强调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让领导层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单位召开全体员工会议或部门内部召开会议时,向每一位员工强调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组织学习单位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级财政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各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要明确规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部门职责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优先从财务人员中选择,以实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账务管理同步进行。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粘贴条码以及资产新增、调拨、处置等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让单位资产管理专职人员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如何做,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运用到工作中。

(三)细化固定资产制度建设,引入绩效考评制度

(1)结合单位固定资产现状,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验收、领用、使用、维修、处置、出租、帐卡管理、定期盘点等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制定力求细化,如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环节,管理人员要详细核对采购合同和实物是否相符,并开具入库单,完善入库手续;固定资产领用环节,领用人应出具经过审批的领用单,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根据领用单发放固定资产,并同步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存放地点及使用人等信息;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应事先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明确租金的审批程序,应上报部门领导办公会或党委会审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还应明确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及报废、处置环节的具体处理方法以及追责补偿标准等,以免因人为因素占比较大影响处理结果。行政事业单位要规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建设。

(2)绩效考评制度可以应用于部门或员工个人,是对不同部门或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定期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以此为依据评定部门或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并将评定结果反馈给部门或员工,运用评定的结果对部门或员工个人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评定结果通常与员工个人的工资水平、晋升等直接相关,用以作为激励部门或员工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绩效考评制度,将会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设置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指标,对单位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考评,用以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流程控制,降低单位运行成本。

总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准确核算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科学评价单位绩效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财政信息化建设、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整个国家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以及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狠抓制度落实情况,保证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摘要:多年来,我国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领域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会计体系,固定资产只增不减且不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不利于加强资产管理,不能准确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不利于科学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绩效。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固定资产管理的视角入手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望婷婷.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0).

[2] 赵婧.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35).

[3] 杨奕,安纯毅,刘彬.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商讯,2019(16).

[4] 韦彩兰.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20).

[5] 张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3(1).

上一篇: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下一篇:小麦抗逆稳产高品质栽培技术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