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精选8篇)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1

理指出地方非经营性资产授权国资委监管可以继续探索并要及时总结。近日,我们对全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就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和如何加强管理与营运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状况

根据全市2004年汇总会计报表统计结果,截至2004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量96.49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79.72亿元(不含土地),占总量的82.62%;市直国有资产总量36.87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6.94亿元(不含土地),占总量的73.07%。数据表明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占绝对比重。

从近几年国有资产统计结果看,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由1994年的31.1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9.7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5%以上,递增态势强劲,增长速度较快。这块巨额资产一方面为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和推进社会事业进步积累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将资产转化为资本资源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管理现状及成因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财政等分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对确保地方政权建设和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成绩和作用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目前也确实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一)无偿占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需要,具有明显的非经营性、服务性、无偿性的特点。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也产生了负面效应:一是部分单位由于利益驱动,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占用更多更优的国有资产,在资产配置上存在一种自我扩张的冲动,实行超标准的配置,背离了合理、节约、高效地配备和使用的原则,既造成了单位之间的相互攀比,又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二是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收益由各单位自行支出,既吃“皇粮”,又吃“杂粮”。既造成了部门之间的苦乐不均,又为滋生腐败提供了土壤,影响了“公仆”形象。

(二)无规处置。根据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政策,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处置时,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单位均未按规定申报处置,而是自行处置所占用的国有资产。主要有:

1、转让出售。某单位未经任何报批手续,擅自将2440㎡的办公楼以42.8万元价格出售,以解决单位政企合一遗留的职工买断身份和社保基金;另一单位正准备以同样的理由将占地2999㎡、建筑面积3944㎡的办公楼予以出售;有的单位擅自将本部门办公楼变现,将所获资金为职工购房。

2、抵押贷款。某单位用13936㎡的国有土地进行抵押,为下属公司贷款900万元;用5333.6㎡的国有土地为本单位抵押贷款100万元,一旦不能偿还贷款,被抵押国有资产所有权就会发生转移。

3、私自开发。某单位为解决本级和下属单位干部职工住房问题,将办公楼拆除,在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4、转移资产。某单位将账面价值为85万元的房产转入下属经营实体,没有按规定程序报批,没有对资产进行评估,也没有按规定上缴“非转经”占用费;若经营实体在经营中亏损或将账面做成亏损,用这一房产偿还债务,国有资产便难以追索了。另一单位在机构改革合并时,实行人合财不合,合并过来的资产仅是一栋已被抵押给银行的楼房,其他资产去向不明。

(三)无序管理。主要表现为:①资产形成渠道多头。行政事业单位可用于购建资产的经费,如行政经费、基本建设资金、事业费以及采取行政手段筹集的资金等分别来自不同机构和渠道,设立不同的账户,单位财务难以反映整体资产状况;②缺乏有效的资产预算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管理程序;③房地产产权证的权属登记人混乱。有登记在部门的、有登记在部门下设机构的、有登记在下属企事业单位的。④财务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对于固定资产更新、维护所形成的资产,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甚至不入账;对于已经报废和已作处置的资产也不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帐外资产数额巨大,账帐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普遍。经过几次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都未能真正摸清家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前清后乱。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出现这些弊端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2

6月12日, 湖北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 一行4人来宜都专题调研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调研组听取了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工作汇报, 并与市交通局、市一医院、市陆城房管所、枝城财政所资产管理同志座谈, 详细了解基层资产管理的现状, 倾听来自工作一线的合事化建议。调研组对宜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高度肯定。认为领导班子讲政治、顾大局, 重视资产管理;《条例》宣传措施得力、深入细致, 资产清理力度大。调研组望宜都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抓一促活动要求, 进一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并表示对宜都资产管理再提升有信心。

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篇3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规模迅速壮大,但国有资产管理相对滞后,特别是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位,造成国有资产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且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关键词: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管理

1 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够规范,造成帐实不符。

(2)资产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下。

(3)资产处置随意,国有资产流失。

(4)队伍素质不高,忽视资产管理。

2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2.1 管理意识淡薄

一些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财务知识和财经纪律的了解,把国有资产当成单位资产随意处置,随意投资,随意担保。加上个别单位客观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导致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2 管理人员贫乏

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是由财务股(室)兼职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但兼职财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个别单位把资产片面理解为就是固定资产,以人员紧缺为由让后勤人员分管资产管理工作。这种状况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要求相距甚远,使资产管理的许多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3 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报刊、网站等媒体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密集有效的宣传,树立起公平配置、追求效率、减少浪费的科学管理思想,强化责任风险意识和依法理财观念。

3.2 健全管理机构

健全组织机构是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障,资产管理职能不应分散到各相关部门,应确立国资主管部门的资产管理和处置管理地位,设立国有资产处置中心,明确处置管理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代表财政部门行使资产处置职能。凡需转让、无偿调拨、捐赠、报废、报损核销的资产,统一由资产处置管理中心负责处置,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处置,处置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3.3 完善制度建设

从资产的配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一是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二是严格财务制度。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及时准确地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结存、分布情况,要做到一物一卡、物动卡动、卡随物走。未经领导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固定资产。同时,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发现资产缺少等情况,应及时追查原因,确保账实相符。

三是强化内部约束。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做到“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账”。并制定严格的交接制度,不论领导调离,还是管理人员工作变动,都应办理详细的资产交接清单,防止资产流失。

四是规范处置行为。严格资产审批制度、资产拍卖制度及调剂使用制度等。不得用国有资产进行抵押、担保,以防止由此引发的资产损失。

3.4 改进监管手段

一是加快网络化管理。运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完善资产使用单位的资产账务处理方法,使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网络管理,增强社会对资产使用的监督。

二是实行动态化管理。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资产清查和评估等管理工作纳入信息化系统,实现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国资管理应与部门预算审核、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紧密配合,全程跟踪监管。

三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快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的衔接。政府采购是资产购置的一种方式,要完善政府采购预算,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建立资产购置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之间的互动机制。

3.5 提高队伍素质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更好地保证国有资产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有效地绩效评价。本文在对这一问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差异化的设计思路,分层次地构建评价指标,更好地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评价指标

我们在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行政国有资产的特征,立足于多主体参与的本质,在设计评价体系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效地实现绩效评价目标。笔者认为,行政国有资产包括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及第三方独立主体,这三个方面,是绩效管理评价的主体,在进行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三方面内容。本文在对该问题分析过程中,分析了绩效评价内容、绩效评价指标以及相关实施流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内容概述

在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主要针对于资产数量以及相关业务量进行评估,通过绩效评估,对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更好地实现资产优化目标。在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优化时,要注重优化配置与履行职能进行匹配,避免资产长期闲置造成的浪费[1]。同时,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对国有资产的清查,更好地进行国有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内容中,国有资产的清查,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进行资产清查过程中,对房产、设备、交通工具实现全面清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在清查过程中,针对于盘盈盘亏问题,要进行责任分清,并对清查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记录,加强管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资产清查结果汇总

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对清查结果的汇总,是了解资产清查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同时,资产清查结果的汇总,也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在资产清查结果汇总时,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特征,需要围绕保障条件和管理能力两方面内容进行,对运行结果以及清查的最终结果进行有效地数据统计,考虑到服务过程中的耗费资产数量清查,并对这一信息进行明确记录[2]。同时,还要考虑到资产管理制度的构建以及实际的资产管理能力,保证在公共职能履行过程中,对资产进行有效利用。清查结果汇总以及分析过程中,要注重行政事业单位并非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注重对其进行全面的衡量和评估,从社会效益、公众效益、经济效益等多个角度,对资产利用效率问题进行考量。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赋值标准分析

在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赋值过程中,其关键点在于考虑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本质特征,不能单纯地从经济效益对其进行考虑,要注重权衡多方面利益,对国有资产管理绩效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3]。本文谈到的赋值标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点内容:

(一)资产保障水平指标

资产保障水平指标(A1),反映出了单位存量资产信息。这一指标衡量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资产需求情况,并对比单位公共职能实现保障程度,对其进行绩效衡量和评价。

(二)资产规模指标

资产规模指标(B11)主要侧重于国有资产的配置情况,主要从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占比等指标进行反应。

(三)资产结构指标

资产结构指标(B12)反映出了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对外投资资产的构成情况。在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赋值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管理能力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能力,主要涉及到了组织机构、制度建设、人员配置以及信息化程度四个方面内容。其中,组织机构主要是指专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机构、办公室与财务部门结合的管理模式、不存在资产管理部门的事业单位,在进行赋值过程中,赋值分别为100分、70分、50分;制度建设过程中,制度设计非常好为100分,较好的赋值80分,一般的赋值60分,较差的赋值为50分;人员配置过程中,主要考察专业人员的配置情况;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考察期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一来,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根据赋值情况,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流程

综合现阶段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发展情况来看,一些单位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由于实施流程较差,导致绩效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够对国有资产应用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估,导致了国有资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此,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水平,采取有效地办法进行绩效评价,在实施流程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流程。

(一)建立绩效评价目标

绩效评价目标的建立,是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参照这一评价目标,进行评价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关键点,对问题进行突出反应。对此,可基于绩效评价组织视角对问题进行考虑,根据评价的实际需要,由部门内部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选择评价目标。在评价过程中,以评价目标作为导向,对评价范围进行明确。例如资产类别、评价时间跨度等相关信息[4]。同时,评价机构设置后,还要注重构建主管部门,对评价机构实现有效地监督。对此,可由专家委员会设置评审小组,评价指标体系、方案的构建,都由专业性较强的专家小组进行完成。

(二)注重细化各个部门的作用

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可设置第三方评价机构,并由这一机构进行监督和指导。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财务部门要注重立足于本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绩效评价进行有效指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规定,保证绩效评估在这一标准下进行。在进行评估过程中,要保证相关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上报给财政部门。在对绩效评价信息衡量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的全面审核,以综合角度,对上报的信息进行评价。

(三)加强信息核查和取证

在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与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在评价时,必须要加强信息核查和取证工作。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在对难度较大信息进行收集过程中,可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或是进行实地考察,以多种调查方式对信息进行取证。同时,财政部门在进行信息核查时,可以对第三方提供的相关信息作为参考,这样一来,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取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这对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可靠性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信息核查和取证完成后,要注重对评价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意见进行公开,让被评价的事业单位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积极地改正。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篇5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1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部门:

根据省财政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闽财资2号)和《福州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榕财综【20xx】15号)精神,全区资产清查工作正在进行。为确保资产清查工作质量,根据市财政局(榕财综【20xx】15号)精神,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或复核。现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计范围

1、区直主管部门应按本部门清查单位数的30%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其中:对存在盘盈、盘亏和资金损失挂账的单位必须纳入专项审计范围。

2、区国资管理中心按区直主管部门清查数的10%进行抽查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中介机构的专项审计或复核,原则上不重复。

二、中介机构的抽取和时间要求

1、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的中介机构,在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审计中介机构库中随机抽取。区直各主管部门在接到本通知后,即可联系区国资管理中心抽取审计中介机构,并与审计中介机构签订委托合同。(联系人:杨扬、魏岑83985322)

2、区直各主管部门应于20xx年5月31日前完成本部门清查单位数30%的单位专项审计工作,将审计结果上传至金网际资产管理平台,并将纸质审计报告报送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以便汇总复核。

三、费用承担

1、根据福州市财政局(榕财综【20xx】15号)通知,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单位承担。

2、区直各主管部门按清查单位数的30%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的专项审计费用,由区直各主管部门承担。

3、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抽取的10%的行政主管单位的专项审计费用,由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承担。

4、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的支付,以本通知的规定为准。

二O一七年x月x日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2

根据《XX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资金核实暂行规定》及资产清查工作的有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经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XXX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如经过审计写,否则不写),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一)工作基准日

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xx年7月1日

(二)工作起止日期

本单位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期间进行了资产清查工作

(三)本单位资产清查范围

列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XX单位所属单位的户数、单位名称及单位性质:

(四)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应包括以下方面

1.资产清查的组织工作

2、资产清查工作程序等内容

3、其他工作情况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资产清查结果

应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对本单位20xx年7月1日会计报表及资产损溢情况的清查,本单位的汇总资产清查数为X元,汇总负债清查数X元,汇总净资产清查数为X元,20xx年1—7月汇总收入清查数为X元。

(二)单位清查出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应包括以下内容:截止20xx年7月1日,本单位账面汇总资产总额为X元,此次资产清查中发现会计差错影响汇总资产总额减少(增加)X元,调整后汇总资产总额的资产清查基准数为X元。具体情况为:

(三)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溢及资金挂账情况

应包括以下内容:截止20xx年7月1日,本单位汇总资产总额的基准数为X元,此次资产清查中共清查出汇总资产损失(收益)XXX元,清查出的汇总资产损失占汇总资产总额的基准数X%。汇总资产损失(收益)主要包括流动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固定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对外投资(有价证券)损失(收益)XXX元、无形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其他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等XXX元;具体情况为:

(四)单位申报处理的资产损溢

应包括以下内容:截止20xx年7月1日,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处理汇总资产损失(收益)XXX元,申报处理的汇总资产损失(收益)占汇总资产总额的基准数X%。

本次资产清查,本单位申报汇总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固定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对外投资损失(收益)XXX元,无形资产损失(收益)XXX元,其他资产损失(收益)XXX元。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损失(收益)——如有写,否则不写

应包括以下内容

经审计,由x会计师事务所确认本单位申报的清查出的汇总资产损失(收益)共计XXX元。具体为:

三、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资产和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有关改进措施

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二)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三)相应的改进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3

xx县财政局:

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确保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单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县财政局于20xx年3月23日召开了全县行政事业资产清查动员暨培训会议,对清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及培训。根据县政府、县财政局的要求、《云南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清查暂行办法〉的通知》的相关制度、政策,我乡已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基本数据已上报,现将有关清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准备阶段

根据县政府、县财政局要求,在资产清查动员暨培训会议结束后,乡三班子领导即刻召集各站所负责人,召开了乡政府及各站所资产清查会议,对全乡资产清查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任组长,财政所长任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于20xx年4月10日报县财政局资产清查办公室。由乡财政所参加培训人员为主,组织各站所财务人员对清查范围、要求进行讲解、培训。自此,全乡资产清查工作进入了摸清家底、数据收集的准备阶段。

(二)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及清查范围、内容

根据要求本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基准日为20xx年12月31日;清查范围包括:忙丙乡除九个村委会以外财政供养的各个单位(乡政府、农经站、文化站、水利站、财政所、林业站、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内容包括:①清查范围内各单位的基本账户清理,对不再用、不可用、违规开户的账户按相关程续进行销户处理;②对清理范围内各单位的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全面清理;③对各单位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暂存款、暂付款在内的财务等进行核对、清查;④对清查范围内各单位的各项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核对、查实。

(三)资产清查全体实施情况

忙丙乡资产清查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行政单位资产清查,主要是指政府资产清查(农经站、文化站、水利站固定资产纳入政府清查范围);二是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即属财政供养的其他单位(财政所、计生服务站、林业站、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经站、文化站、水利站)。1、单位户数、人员编制清查。根据镇编办字〔20xx〕12号文件《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核定xx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通知》核定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数,对乡政府行政人员及工勤人员、各站所事业专技人员及事业工勤人员进行核对、查实;2、根据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各单位在用的账户进行全面清理;3、密切配合乡财政所,对各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暂存款、暂付款等财务进行全面核对、清查;4、由乡财政所统一印发各类固定资产清查卡片,分发各单位财务人员清查、核对、收集、整理,经站所负责人审核后,报乡财政所录入固定资产卡片系统。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行政单位资产清查结果。1、账户清查。通过对乡政府基本在用账户进行清查,无违规账户;2、人员编制清查。根据县编办字〔20xx〕12号文件,忙丙乡行政编制25人(其中:乡政府24人,乡财政所1人),工勤编制3人,忙丙乡实有行政人员23人,工勤人员4人(工勤超编1人),共计27人;3、财产清查。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忙丙乡政府资产类现金账面数为404770.78元,银行存款账面数为71601.28元,无清查变动数。暂付款账面数2267887.07元,由于年限过长、借款人调出、死亡等原因,不可能收回的款项22272.61元已在清查减少栏内冲销,清查数为2245614.46元。固定资产账面数899453.99元,由于部分资产属赠予资产,清查后,按市估价,盘盈固定资产29100元,固定资产清查数为928553.99元。负债类暂存款账面数为1260830.39元,固定基金899453.99元,结余1483428.74,至清查基准日止,无清查变动数。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数3643713.12元等于负债清查数3643713.12元。(二)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1、账户清查。通过各站所在用账户进行清查,无任何违规或闲置账户。2、人员清查。根据县编办字〔20xx〕12号文件,忙丙乡共核定事业编制36人。经过清查,忙丙乡共有事业人员23人(其中:事业推公人员3人,事业工勤人员1人,事业专技人员19人),其它人员(临时工)19人,事业单位实有人数52人。3、财务清查。至清查基准日为止,忙丙乡事业单位资产类现金账面数为32192.17元,银行存款63877.47元,其他应收款账面数194993.11元,无清查变动数。固定资产账面数为1278561.41,事业单位多属上级指导单位,部分资产属上级配备或赠送,出现固定资产盘盈47422元,清查数为1325983.41元,资产类清查数为1569624.16元。负债类其他应收款账面数为203250.86元,事业基金为70711.45元,固定基金1278561.41元,专用基金17100.44元,无清查变动数,负债类清查数为1569624.16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一)经过清查,忙丙乡政府按照县编委办核定的编制数,人员总数已饱和,但出现了工勤编制超编,行政编制未满、事业单位占编等问题。为保证各单位总体效率不断提高,合理用人,应着重考虑人员的配备问题,加强对临日工的骋用、管理,做到各负其责、各占各编。

(二)行政及事业单位暂存、暂付、应收、应付款仍占资产负债的一定比例,严重影响财务正常运转。各单位财务人员应不断加强账务处理能力,全力配合乡财政所,每月定时对暂存、暂付、应收、应付款进行清理、收、付及相关账务处理。

(三)通过清查,部分单位出现了固定资产盘盈、闲置现像,固定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应加强对其的管理、使用,不断提高单位效益。对外界赠予、配备的部分资产,应报乡财政所备案,按市估价,以全面掌握各单位总体资产概况。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4

导读:按照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要求,局规财科、办公室和其他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此次清查的具体工作。二月份召开了卫生局直属单位资产清查部署和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任务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清查工作以20xx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参与本次资产清查工作丹东市卫生局机关及直属共计18个单位(1个行政单位,6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1个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清查工作中各单位按照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局的清查工作要求开展工作,保证了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通过本次清查各单位对资产进行了清理,将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纳入待报废资产处理,对已转让资产未办理相关手续的进行了补办,根据清查的结果对全系统的资产情况有了全面、详细的了解。

具体数据略。

20xx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

市财政局(国资委):

根据《六安市财政局(国资委)关于转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20xx]183号)和《财政局(国资委)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xx]18号)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本次单位资产清理,纳入资产清查范围的为市管局(接待办)本级,单位性质为行政,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单位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在职人数50人(其中员额内4人),离休1人,退休28人。20xx年预算收支1737.32万元。

二、资产清查总体状况

(一)资产清查基准日:根据财政局(国资委)《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资〔20xx〕18号)文件要求,此次我单位资产清查基准日统一确定为20xx年12月31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局(办)各科室、市直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直公务用车管理服务中心)。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1、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局(办)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副局长(副主任)和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科室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管理科,负责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组织人员按照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了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清查中,做到清查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了“家底”;对清查核实的固定资产,已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各项资产盘点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本次单位清查固定资产合计1820878.92元,共计卡片142张。经资产清查领导小组清查登记核对,最终确认在用资产卡片113张,在用固定资产1696715元,待报废处理固定资产卡片29张,待报废处理固定资产124163.92元。

四、单位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单位人员调动或科室部门调整,资产使用人未能及时调整到位;

2、部分资产使用年限过长已损坏不能使用,没有及时报废处理;

(二)原因分析

1、资产的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

2、未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

3、待报废资产堆放杂乱,没有集中堆放场所。

(三)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2、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

3、认真清理资产并整顿实物管理现场;

4、及时按规定程序处理帐务。

五、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单位资产管理总体来说运作规范,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和财务资产类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资产采购能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和制度办理,做到了资产采购、资产验收、资产使用的制度化。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主要事项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单位办公用房指标本次没有填制,主要原因是行政中心整个资产20xx年经市政府会议研究,将资产转移到市城投公司作融资担保使用,待以后归还再做调整。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5

根据《信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县纪委安排,按照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定的要求,我镇按时完成了国有资产清查的相关工作,现将国有资产调查清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清查工作扎实开展

根据通知要求,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花少锋任组长、镇长何秋彦任、常务副书记丁鸿朗、纪委书记黄士华副组长,纪检、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城关镇国有资产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委办公室。县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动员会议后,我镇及时召开了国有资产清理动员布置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本次国有资产清理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一是领导亲自动员,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清查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机构;二是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三是工作人员要迎难而上,克服各种困难,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四是建立了督促检查机制,责任层层落实。

二、认真细致做好清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通过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我镇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国有资产调查清理工作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结果如下:

一是在国有资产调查清理工作推进过程中,清查人员认真做好资产核查、数据汇总、往来款项取证、对盈亏、报废资产的分类清理和技术鉴定工作。做到了以物查账、以账对物,账实相符,规范了单位资产处置行为,履行了资产处置审批程序,防止了资产流失及其他违规现象。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我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和紧迫感,对在国有资产调查清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资产管理制度。

三是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程序,锻炼了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为实现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督管理,合理有效地配置相关资源,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创造了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我镇如期完成了前两个阶段阶段的工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清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和业务流程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业务素质不高。二是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不够规范。

四、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对新增资产尤其是捐赠资产做到及时入帐,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6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经过财政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各部门单位的密切配合,我县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及管理信息统计工作主要情况:

资产清查和管理信息统计工作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定产权关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一是迅速整理了上级资产清查会议精神汇报提纲,向县政府领导做了汇报;

二是成立了我县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汶上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三是召开了全县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县政府领导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部署并安排了资产清查业务培训;

四是各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工作,均于3月12日前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人为组长的资产清查领导小组,为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操作,严格审核。

一是对有条件的单位逐户安装了系统软件,做好数据的程序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做好数据审核工作:对照各单位20xx年资产统计报表,做到数据衔接无误;对照部门决算报表,做到人员情况、收支情况及其他相关数据无误。清查中发现的违规处置资产,已经核销减账的已冲回;

三是采取单位自查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相结合的办法。单位清查上表后,事务所对其报表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核,并出具了详实的审计报告。

(三)夯实基础,做好产权登记工作。在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同时,结合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对所有单位(不含乡镇),进行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占有登记。一是单位填写占有登记表;二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资产清查报表、部门决算报表及有关权属证书进行审定;三是换发新证,做到了资产清查与产权占有登记同步,共为县直112个单位换发了新的产权登记证。

二、数据分析情况:

(一)资产清查单位户数情况。据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统计报表显示,本次资产清查截至20xx年底,共清查登记全县各类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166户,其中县直单位112户,乡镇单位54户。

(二)资产负债结构。

(三)主要资产实物量结构

(四)固定资产及增减变动状况。

三、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20xx,我县财政局和县直各部门、单位一起,明确职责、加强协作,积极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经过努力,全县上下初步建立起了“政府统一所有、财政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资产统计体系,全面实施资产监控。

一是通过编报资产统计报表和资产清查报表,基本摸清了“家底”。按照实物量管理与价值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统计报表要求各单位对房屋、土地、车辆、设备等各项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全面、细致的盘点、清查,保证了家底常清。通过资产清查,盘盈入账的资产价值37。85万元;

二是按照统计报表和产权登记检查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统计报表在资产清查的同时,还要求对土地、房屋、车辆、设备等重点资产的产权、产籍进行详细清理、核实,从根源上解决产权不清现象,切实避免产权纠纷的发生;

三是按照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资产统计报告要求详细披露本年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对未按规定程序配置和处置资产的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及时予以纠正,纠正价值48。57万元;

四是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以及经营性资产收益情况进行监督,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防止财政收入流失,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也为今后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审核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促进有效使用为目的,加强资产处置及其收益管理。加强资产处置及其收益监管,是确保国有资产有效使用和防止国有资产及其收入流失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程序办事,通过三项措施加强对资产处置及其收益的管理。

一是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杜绝了私自处置资产的行为。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随意处置、低价买卖,确保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

二是强化经营性资产监管。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担保活动等改变用途的行为,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鼓励盘活存量资产;

三是强化资产收益管理,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积极加强土地、房屋建筑物、车辆、通用专用设备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管理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当前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存在脱节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资产重复购置、闲置浪费,而且也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资产购建预算与资产存量信息不对称,编制预算缺少信息支持。二是对资产购建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跟踪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从实际情况看,有的单位没有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标准、进度配置资产,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政策性。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账实不符现象严重。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目前,相当一部分单位存在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脱节的现象,没有形成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事前购置与财务资金计划脱节,事中使用、处置与财务会计处理脱节,事后资产统计与年终财务决算脱节,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管理混乱。有的单位实物资产购置后,不及时办理财务入账手续。如:不少单位对新增固定资产特别是对上级调拨或捐赠等渠道无偿获得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未在账房屋建筑物面积16068平方米、未在账交通运输工具24辆、未在账设备5878台(件)。

(三)资产处置存在随意性。近几年,资产的处置管理虽然得到加强和规范,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仍存在不按规定程序随意处置资产的情况。一方面有不少单位对规定限额内的自行处置资产事项,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管理漏洞较大;另一方面有不少单位对于规定限额以上资产处置事项,未报经财政部门审批,擅自变卖、处置车辆,拆除、出让房屋,越权报废、调拨固定资产。

(四)经营性资产使用效益不高。利用好这部分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单位自我创收能力,缓解经费不足等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这部分资产的运营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效益低下和对外投资潜在风险严重。

五、建议措施:

财政部两个《办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实施职能到位。财政部两个《办法》明确规定,今后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实业务管理人员,并在办公设备、业务经费等履行职能所需条件方面给予保障,确保资产清查、资产评估、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等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实施资产管理科学化。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切实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建立资产管理与财政改革相结合的配套机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产管理要与预算管理对接;二是资产配置要与部门预算对接;三是资产购置要与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对接;四是国有资产收益与“收支两条线”对接;五是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实物配置标准,尽快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资产配置科学化;六是按照“因事制宜、阳光操作、市场运作”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推行不同的管理办法。按市场化取向,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搭建平台,提高资产管理效益和质量,切实增加财政收入。对行政事业单位土地(由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已出让土地)、房屋、汽车和大项资产处置项目、经营性房屋公开招标、公开拍卖,资产处置收入全部缴存财政专户,实现财政统一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加财政收入。

(三)建立资产网络台账,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为彻底扭转行政事业单位以财务账代替固定资产账和没有固定资产账、“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

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和实物卡片的基础上按土地、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分门别类建立网络台账,做到总账与明细账相符,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卡片相符,固定资产卡片与实物相符,实行网络管理。下一步,我们还要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金财工程”建设,建立起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全县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监管。

(四)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借鉴外地经验,改革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将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的房产、地产全部收回,由县金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统一持有房产证和土地证。将行政事业单位所办经济实体和以其它方式所得收益收归县金财公司所有。将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经营性资产,全部收归县金财公司统一经营,收益归政府所有。彻底改变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占有政府公共资源不同而造成的单位之间、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办[20xx]51号)的规定,财政部决定20xx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清产核资。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7

一、系统登录

1)打开浏览器(建议使用IE,或者资产专用的火狐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址

二、单位初始

1)单位基本信息维护

注意:行政单位是按照单位基本性质来判断报表该填写在哪一行;而事业单位则是由所属行业来判断报表填写在哪一行。

2)部门管理

1、新增部门

选择需要新增部门的上级部门--在输入框中输入部门代码,部门名称—

注意:新增的时候,第一步需要先选择需要添加部门的上级部门,然后再点击新建

2、删除部门

系统中删除部门之前,需要把该部门的人员清空,并且把引用到该部门的卡片通过卡片变动把卡片引用到其他部门,让这个部门引用为空,才可以删除成功。

3、修改部门

首先点击需要修改的部门,然后修改部门信息,

3)人员管理

1、新增人员

第二步:在部门的树形结构下,点击需要新增人员的部门-在人员信

2、删除人员

系统中删除人员之前,需要把关联到该人员的卡片通过资产卡片变动使其关联到其他人员之后,该人员的引用为空,才可以删除成功。

操作步骤:点击人员所在的部门,在人员列表框中选择需要删除的人员,点击《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8

根据《宁波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奉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 国资局关于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们于今年初着手准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于3月份正式启动。上半年,我们在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目前已经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奉化市广平、正德、宁波市联众等三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清查工作基本数据已上报宁波市财税局,我市资产清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本市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xx年12月31日;资产清查范围是20xx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执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全市列入本次清查范围的共有231家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其中行政47家、事业183家、社会团体1家;清查内容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等四个方面。

二、资产清查工作特点

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为指导和协调资产清查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国资局内设立资产清查办公室,具体负责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市直属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也根据要求及时成立了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责任。为确保本次资产清查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我市实际,我们还制定出台了资产清查工作的政策文件和操作规程,按照“单位自查、专项审计、汇总上报”三个步骤,对我市资产清查的目的、基准日、范围、期限、组织机构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

(二)加强培训、精心指导。根据宁波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市于3月21日召开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及职责要求,并在会后将资产清查工作落实到专门科室和人员,规范清查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同时,还对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和操作程序作了详细的讲解说明。

按照“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密切协作”的原则,资产清查办公室为资产清查工作的责任部门,在本次清查工作中,清查办在做好培训工作基础上,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通过电话解答和上门解决的办法,及时解决清查工作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处理盘盈盘亏,如实反映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状况,为下一步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资产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三)专项审计、确保质量。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清查的工作质量,我们采取邀请招标的形式,委托奉化市广平、正德、宁波联众等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市139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对单位资产损溢清查结果作出专业鉴定,出具了《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这次资产清查工作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我们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面仍达到了60%,列宁波市前茅。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全市共有231家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行政编制2293人,事业编制7232人,实际在职行政人员2481人,事业7015人,离退休3419人,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资产清查账面值328023.95万元,资产清查增加2326.70万元, 资产清查减少3772.68万元;全市负债账面值137790.77万元,清查后负债增加50万元,减少20.06万元;净资产账面值188298.21万元;资产待处理净额1475.89万元。行政未脱钩经济实体累计实际投资3740.34万元,经济实体资产总额135021.8万元,净资产10711.5万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1365.3万元,经济实体总资产4315.25万元,净资产1403万元(具体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

全市申报、确认的资产损溢情况: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全市在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待处理资产净损失1475.89万元,其中待处理收益2326.7万元;待处理损失3802.62万元 (具体见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

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收益1734万元,其中确认流动资产收益70万元,固定资产收益1664万元;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损失3673万元,其中确认流动资产损失206万元,固定资产损失3467万元。

四、清查工作成效及从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由于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部门大力支持,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普遍提高了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通过这次清查,各单位、各部门和镇街道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有了新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资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清查过程中,国资局工作人员与各单位业务人员一起边清查、边调研,共同探讨国资管理业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国资管理氛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涨。绝大部分单位在清查工作中专门成立了工作班子,抽调业务骨干,认真做好本次的清查工作。清查后,许多单位为了更好地管理本部门的资产,还专门增配人员以加强管理力量。如机关事务局、溪口镇等单位针对财务力量薄弱,管理未到位现象,专门从其他部门中抽调业务好、素质强的同志充实到国资管理岗位中来。

(二)进一步夯实了国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根据这次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一方面通过清查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台账,进一步完善了实物资产总账、实物资产明细账、保管使用登记册,真正建立了实物资产“户口本”管理制度,为每项实物资产建立了实物资产卡片信息,包括资产名称、数量,购置时间、类别、原值、使用状态、保管人等最原始的信息内容,对以后建立全市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提供了信息支撑;另一方面集中梳理了债权、债务,并对债权债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包括资金款项性质、与本单位关系、账龄、变动原因等,而且还对资金挂账进行了专业认定,从而理顺了各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规范了各单位基建项目竣工决算财务处理办法;理顺了主管部门与下属部门及下属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产权关系;另外,还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划拨土地进行了登记造册,防止国有土地流失等。

(三)真实完整地掌握和了解了各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摸清了家底,从根本上扭转了账外资产较多的现象。这次清查,我们对各单位的实物和账面资产作了认真的清点和清理,并对资产的盘盈、盘亏作了专业鉴定,全面掌握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包括出租、出借)、担保、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情况,为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奠定了工作基础;通过清查,我们共发现各单位账外实物资产达2256.7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建筑物1320万元,其他设备办公用具936.7万元。目前这部分资产已全部入账。如某街道在清查过程中,发现一处10多亩的土地没有户主,通过老同志回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这块土地确属街道所有,这样一下子为街道增加了约500万元左右的国有资产。

但是,在清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管理上的不足,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收入、重购置、轻管理”的传统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不讲效益”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具体表现在: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少单位没有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有些单位即使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但未真正执行,把制度束之高搁。

(二)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及时,导致资产账实不符、账卡不符,形成大量账外资产。

(三)资产权证不齐,权属错位现象比较严重。主管部门与下级以及部分单位与单位之间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权属错位。

(四)个别单位资产处置不规范,随意性较大。

(五)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存在风险,资产潜在损失严重。

这些问题的发现,为我们以后在加强国资监督管理,改进管理办法找到了着力点。

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目前在资产清查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为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的后续工作,巩固资产清查工作成果。因时间紧难免会出现漏清、漏报和错报的资产,要求各部门和单位对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资产盘盈、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帐以及往来账款等,按资产清查有关规定核实审批后处理。

(二)充分利用资产清查数据建立资产信息档案。对资产清查各项数据资料分类、整理、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认清自身管理“真空”与“漏洞”,以提高各单位自身财务、资产管理水平。

(三)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防止前清后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各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及时掌握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做到“家底”常清、情况常明,有效防止资产管理上的前清后乱,并要建立离任核查制度,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物清,防止资产流失。

(四)要求各单位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落实相关人员、明确职责。从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真正杜绝账外资产和资产流失。

(五)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严格资产审批制度。产权转让、无偿调出、出售、报损、报废等资产处置和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不得越权擅自处置。同时,针对这次清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出台一项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七)总结这次清查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应加强对各单位资产的专项审计和检查力度,必要时,也可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对重点单位进行专项审计,以加大对各部门和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9

根据《XX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东财〔20xx〕47号)和《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东财〔20xx〕28号)文的要求,我们对本单位进行资产清查。现将有关资产清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一)本单位成立于20xx年X月,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是XXX,法定代表人是XXX,法定地址为XXX市XXX,人员编制X人,在编干部职工人,实有人员(含临工)X人。单位主要职能为XXX。

(二)工作基准日: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xx年12月31日。

(三)资产清查工作范围

本次资产清查的工作范围是:本单位及未单独核算、与本单位合并填报报表的单位X个,分别为XXX。

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由本单位填报有关数据单位XX个,分别为XXX。

(四)清产核资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本次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

2、资产清查的组织工作。本单位成立了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实施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

3、资产清查工作程序:(1)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组织学习有关政策,研究工作报表,做好人员分工;(2)对本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时间安排:3月日至月日;(3)进行帐务清理、财产清查,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组织人员输入固定资产电子卡并进行核对,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4)导入资产清查报表,分析资产清查结果;(5)撰写资产清查工作报告,上报有关数据;(6)工作总结和完善单位资产管理方向制度。

4、其他工作情况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资产清查结果

通过对本单位20xx年12月31日会计报表及资产损益情况的清查,本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负债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净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

(二)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31日,本单位会计账中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资产清查报表中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差额元,属于会计差错调整。具体情况为:。

三、重要事项说明

(一)资产损益及资金挂账情况;

本单位此次资产清查中,资产损失元,占资产账面值的%。主要包括流动资产损失元、固定资产损失元、对外投资(有价证券)损失元、无形资产损失元、其他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等元;具体损失原因分别为。

(二)资产盘盈情况;

本单位此次资产清查中,资产盘盈元,占资产账面值的%。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盘盈元、固定资产盘盈元、无形资产盘盈元、其他资产盘盈等元;具体盘盈原因及入账、计价情况分别为。

(三)关于土地使用权情况的说明;

(四)单位申报处理的资产损益。

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处理资产损失元,申报处理的损失资产占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的%。其中流动资产损失元,固定资产损失元,对外投资损失元,无形资产损失元,其他资产损失元。

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处理资产盘盈元,申报处理的盘盈资产占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的%。其中流动资产盘盈元,固定资产盘盈元,对外投资盘盈元,无形资产盘盈元,其他资产盘盈元。

四、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一)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二)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三)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备查材料

(一)单位20xx结转后资产负债表。

(二)土地、房屋建筑物产权证明资料(复印件)。

(三)土地、房屋建筑物分布、使用状况及经营情况书面说明材料。

(四)20xx年市审计局出具审计报告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报告。

(五)资产损益证据。单位申报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必须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单位内部证据。

1、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单位收集到的与本单位资产损益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单位的撤销、合并公告及清偿文件;政府部门有关文件;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公安机关的结案证明;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保险公司的出险调查单和理赔计算单;企业的破产公告及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明等。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单位的某项经济事项出具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社会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

3、特定事项的单位内部证据是指单位对涉及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相关资金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单位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情况说明;资产盘点表;单位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因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的责任认定意见及赔偿情况说明;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等。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

根据《霍邱县财政局(国资委)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本单位成立于1992年2月,是行政单位,主管部门是霍邱县人民政府,法人代表占昌国。本单位人员编制32人,在编干部职工32人,实有人员32人,退休24人。单位主要职能为: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发挥经济管理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发展规划,服务市场主体和营造发展环境,搞好市场监管,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发展镇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我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20xx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本镇机关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

(三)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在对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潘集镇人民政府20xx年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清查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等。

二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保证清查工作扎实有序推进,镇成立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三是召开动员会。召开各镇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的动员会,对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管理工作更有效地保护了国有资产。但在对资产的编报和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固定资产盘盈、闲置现象,暴露出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通过本次国有资产清查,发现固定资产无盈亏,本单位国有资产概况:截至20xx年12月31日,单位国有资产总额为22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33万元,占14.8%;固定资产183万元,占82%;无形资产7万元,占3.2%。

四、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管理工作更有效地保护了国有资产。但在对资产的编报和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固定资产盘盈、闲置现象,暴露出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我们将以本次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作为提高我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契机,进一步做好资产编报和管理工作。加强实物管理,针对资产报表编报和资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地分析,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更有效地管理我单位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篇6

国资事发(1995)1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事业资产指由行政带来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行政事业资产的形式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第三条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动资产的全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第四条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产权的登记、办公室、变动和纠纷的调处;资产的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和监督;向同级财政通报情况等。

第五条 国家对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机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本级政府管辖的行政事业资产施行综合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负责组织行政事业资产的产权登记,清查统计,资产评估,纠纷调处;并会同财政部门对产权变动、资产处置进行审批。

(四)会同财政部门对用于经营性资产的审批和保值增值的考核监管工作;

(五)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和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第七条 各主管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国有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二)负责制定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四)负责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报、批手续;

(五)负责资产的合理配置,参与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维修保养和基建峻工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六)负责对本单位拟开办的经营项目论证,履行资产投入早报待续,并对投入经营的资产实施投资者的监督管理;

(七)向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三章 产权登记

第九条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行政事业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发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国有资产享所有权的法律凭证。

第十条 凡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不论其是否纳入预算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的主管机关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必要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委托主管部门进行登记。新设立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在正式成立后三十日内,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委托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行政事业单位分立、合并、改制、撤销,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地址、单位负责人发生变化,以及国有资产总额超过一定比例,应在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批准后三十日内,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委托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变动产权登记或撤销产权登记手续。行政事业资产登记实行检查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在认真查清年末资产存量的基础上填制年检登记证。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资产登记的主要内容为:

(一)单位名称;

(二)住所;

(三)单位负责人;

(四)预算管理形式;

(五)主管部门;

(六)单位资产总额;

(七)国有资产总额;

(八)其他。

第十四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将本级的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情况定期报告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抄报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五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不按规定要求填报产权登记的行政事业单位,可建议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对其停拨或缓拨有关经费。

第十六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妥善保管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表,并建立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档案,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增减变动情况。第四章 资产使用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要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对于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协商后有权调剂处置。拒绝调剂处置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建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对其缓拨或停拨有关经费。第五章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

第二十条 非经营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行政任务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经营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

第二十一条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主要方式有:

(一)用非经营性资产作为初始投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兴办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二)用非经营性资产对外投资、入股、合资、联营;

(三)用非经营性资产作为注册资金,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经营执照》,兴办不具有法人资格的附属营业单位;

(四)用非经营性资产对外出租、出借;

(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财政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7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 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 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其范围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 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这些国有资产广泛分布在维护国家安全、进行社会管理以及服务公众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政府驻外机构、部队、社团及其他非政府组织。据有关单位测算, 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约占全部国有净资产总额的1/3, 到2010年底,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 预计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比重将会超过企业经营的国有资产。

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2.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体模糊

自国家开始重视国有资产管理以来, 伴随着行政改革, 先后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1988)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1991) 、财政部担当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主体。2003年3月, 将企业国有资产划给新成立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国资委”) 进行监督管理, 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仍由财政部管理。应该说,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是单一的、完整的, 但在实践中, 产权却是模糊的。模糊的产权直接导致了管理主体的责、权、利不清晰,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要么就是没有明确的主体来承担这些系统的国有资产管理, 要么就是主体太多, 出现多头管理, 混乱不清的局面。特别是在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以后, 出现了所有权虚置, 出资方和经营方却并未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确立彼此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 致使资产归属不清、产权虚置、管理缺位。

实践中, 广西南宁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市场化管理模式是目前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比较成功的。但是, 威宁归口南宁市国资委管理, 而事实上,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目前是由财政部实行分级管理的, 国资委只承担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如此看来, 国资委有越位管理之嫌, 但威宁公司的性质又是国有企业, 国资委理应对其进行管理。如此背景下, 国资委几乎拥有了全部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权, 这显然又违背了当初特设的本意。到底是以资产管理方财政部为威宁公司的主管方, 还是以威宁的公司性质为管理依据, 将威宁公司归口国资委主管, 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混乱

原则上说,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由于其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 使用目的的服务性, 补偿、扩充的资金来源的非直接性特点, 并不具有资产增值的特点。其管理目标侧重于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实现资产的有效利用, 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非转经”政策,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作为资本金进入市场经济领域, 从而具有商品的属性, 表现为流动性和竞争性, 自然其存在就有了资本性的要求———最大化资产收益, 不断增值。

实践中, 我国要么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盘实行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 要么就是完全依靠行政委托来进行管理, 前者如“威宁模式”, 而后者则是当前主要的管理方式。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资产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理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大化社会效益, 而经营性国有资产就是要让其尽可能地保值增值, 只有确定不同的管理目标,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2.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制化进程缓慢

好的制度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但不完善的制度一定会导致公平的缺失。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必须要有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目前, 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已于2009年施行, 但行政事业单位内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并不受本法约束。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由《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规范, 但两个办法规范的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而对已存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少有涉及。

实践中, 检察机关在对许多“非转经”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中, 发现了有关部门利用职权订立不平等合同, 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但是却因为检察机关作为公益代表人的诉讼主体资格不明朗, 所以无法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合同无效, 而只能以检察建议书的形式提醒有关单位注意或建议它们向法院起诉, 但这种行为的效果不甚理想。这有责权关系不明的原因, 更主要的还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保护国有资产的公益诉讼机制。

2.4 行政事业单位公开、监督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 考虑到成本、效率和可行性, 不可能全民参与管理, 而只能委托国家, 但由于国家的非实体性, 进而委托政府来进行管理, 而政府又必然会以行政命令要求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从而又产生了行政委托。

由于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中, 委托代理链较长, 利益相关方较多, 不管是在资产预算、购置环节, 还是在使用、处置过程, 操作不透明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严密的监督体系, 暗箱操作现象将更加严重。根据相关法规和实践经验,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资产的配置、处置环节, 引入了招标、拍卖等手段, 但往往因为非对称信息下的内部人控制, 参与者并不能有效地达到其目的, 最后招标、拍卖也只是流于形式。

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设想

3.1 明确管理目标, 重置产权主体

成立一个专业机构以所有者身份来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进行综合管理已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产权, 确定相关责任主体, 才能对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在执行上, 可以将其中的非经营性资产交给新成立的机构依行政权力进行管理, 而经营性资产可以交由国资委, 由国资委授权进行市场化运作。重新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主体也有其理论依据。国有资产的管理, 存在比较长的委托代理链条, 这样便引入了更多的主体存在于国有资产周围, 导致其高昂的代理成本和监管成本。

同时, 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管理者、使用者之间还存在利益博弈。所有者代表可以选择激励或惩罚管理者以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者则可以选择通过努力经营从而获得委托者承诺的报酬, 同时管理者也可能选择被动消极的行为, 除非他本人能够得到足够的补偿;使用者可能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他可以选择爱护资产, 也可以选择故意破坏这些资产从而得到更好资产替代。如果参与者增加, 各方可以选择的策略就会更多。因此, 只有尽可能减少委托代理主体, 减少博弈参与者, 才是最经济的做法。这样做并不会使相应国有资产的产权模糊, 反而可能会更加清晰, 同时还有利于防止官商一体、政企不分现象的出现, 在源头上扼制腐败行为的产生。

3.2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一是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建设。我国应尽快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 从法的高度进行要求, 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促使全国各地管理行为统一, 为这些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与透明化提供法律保障, 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二是应该引入监督机制。为了防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渎职行为与腐败现象,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严明的政府监督制度。如美国对使用政府财产的政府公司, 设有国会听政会制度、公民监督制度和政府审计监督等三层监督制度。目前, 我国只有内部监督 (行政审计监督) , 而内部监督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有关主管部门对下级单位督导主观性较大, 对下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财政会计核算程序、制度等并不能有效地定期地全面地进行监督检查, 也很少对下属单位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进行指导。在外部监督上, 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在一定程度上, 不利于透明、公平的国有资产管理。因此, 我国应该强化外部监督, 充分发挥纪检、财政监察专员办、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等方面的作用, 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和威慑力。

3.3 实行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实行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都应该由其主管机构施行跟踪管理。澳大利亚对资产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办法最为成熟, 该国的政府资产由财政部主管, 财政部下设采购局、管理局、出售局, 分别负责资产采购、管理和出售, 构成了从形成到处置的管理链条。我国也应按此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行全过程管理, 新成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也可采取下设资产采购司、资产管理司和资产处置司。只有内部分工明确, 才能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进行高效专业管理。

资产采购司应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产配置标准》, 并应根据发展、需要不断修改。这方面, 海南省率先出台了《海南省省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 但这样的标准应该是全国范围内的。资产管理司的主要任务是对现存资产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预算工作。但成立后的首要工作是对各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 同时, 使用现代技术为这些系统的国有资产进行身份标识, 实行信息化管理。关于资产处置司, 应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法》所确立的处置原则来进行。至于所得收入, 国内目前收归财政部, 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但是, 资产处置司也应不断探讨收入的处理方式,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投入到社保基金的养老基金中去也是一个有益的选择路径。

4 结语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关系重大, 对其管理必须分清重点, 重新组建一个新的行政机构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乃是当务之急。只有管理主体明确, 才能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进行分类, 进而导入风险收益对等机制, 使责、权、利尽量统一。在此过程中, 还要不断健全法规体系, 建立监督机制, 引入监督主体。只有在全方位的制衡中, 才能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 真正实现物尽其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践存在问题的总结反思, 发现关键之处在于没有明确的主体来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致使产权模糊、管理目标交错。同时, 法律制度建设相对落后, 缺少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也使得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够有效。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从重置产权主体、完善监督、进行全过程管理3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张治栋, 樊继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 .

[2]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成都:四川大学, 2004.

[3]陈钊.非对称信息下的国有资产流失[J].探索与争鸣, 2009 (2) .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现状 改善思路

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让人们的社会环境更加的美好,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人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更加的完善。新时期,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和引领下,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国有的资产对其的部门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和人们服务。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并为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基础,更是社会多种事业发展的物质平台,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使其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一、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同于企业的资产,它是属于国家所以,但是又不是从事经营的资产。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要正确的认识。它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两种资产,其含义是资产为行政和事业单位所占有和使用,而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为属于国家拥有,且能够用货币所计量的所以资产的总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资产与其他资产等。其在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性、非增值性、财政分配性。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供每个部门无偿的使用的资源,它为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消耗性、安全性和占用性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所具备的特色。

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中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就是国家对资产的管理,其实是国家的职责和任务,国家对管理制度的制定,从使国有资产更好的优化组合,合理使用资产,做到国有资产发挥更大的价值,使国家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我国不断完善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在配置上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定和标准

资产配置的定义是依据每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的职责,并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给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的配置。在现今,没有非常合理公平的资产分配的准则,在很多的单位都有资产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发生,例如,在公务车、办公的设备和办公住房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弊端。这种资产分配的不公平使得有的部门资产出现剩余,而有的部门则出现资产紧缺的现象,使得资产不能给做到均衡使用,更不能达到优化和组合,使国家的负担加重,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谈不上创新。

(二)在使用上流失现象非常的严重,而且还存在巨大的浪费

第一,我们从采购这个首要步骤来看,其内在的隐患是非常的严重的。所谓的采购其实是单位的一把手说了算,根本没有集中所有人的意志,所有就使得采购中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使腐败和贪污频频发生。还有,国有资产的部门工作人员因为判断错误,缺乏足够的经验,或者是贪图便宜的思想的作祟,使得在采购的过程中出现重复和滥采购的现象,使得一些资产不断流失或者是浪费。第二,经过了采购后,资产开始在部门中使用,而在使用中由于管理上的疏松,很多资产莫名其妙的失踪,找不到去处,或者是没有使用几天就被破坏,需要重新修理。这些管理上的纰漏,使其存在更大的浪费和流失。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还有很多的死账和坏账,给国有资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不合理、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屡屡存在

有的国有资产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进行处置,很多行政事业的工作人员,对其处置,不按照所制定的规定,对其资产胡乱的处置,给国有资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不经过民主表决,而是一个人对其资产进行变卖,根本不符合处置的管理条例,结果带来严重的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单位胡乱地说资产已经报废或是是捐赠,根本没有相關的手续,从而把资产占为己有,侵吞国家资产,变相腐败。

三、对资产管理现状所制定的措施和决策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包括:配置、使用、报废和其他事宜。由于管理上存在很多的漏洞,使得给资产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流失,更加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这就阻碍了办事的效率,不能很好的开展工作。所有我们要依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资产管理的方法和规定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国家所有和地方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的重要模式,对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力管理权限要认真的界定,不断使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完善,使二者相互依赖,相互结合,互为一体。还有,对资产进行合理估算,使使用效率真正发挥出来。

其次,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办事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进修学习、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素质,努力增强人员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最后,要对财政预算准确。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决定于财政预算工作的好坏。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财政预算制度的管理进一步强化,做到财政预算的准确无误。

四、结束语

国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自己的职责和功能,只有做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优化和组合,才能保证其更好的旅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够真正的通过本单位的职能作用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努力改善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是融合各部门资源,提高办事效率的要求。只有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合理改善,才能够是国家和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的进步,从而对预防和杜绝腐败现象有很好的作用,对国家职能的运行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实现中国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及聚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财政部教科文司《非经营性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课题组.《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拓展政府理财领域》,2005年.

上一篇:对口支援自我鉴定范文下一篇:浅谈机关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