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下音乐教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产生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在重视教育的过程中,开始提倡教育的多元化。高校音乐教学基于多元化教育的发展理念,不断进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思考,针对高校音乐课堂现状,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加入了音乐文化元素,并将教学模式进行了多元化的深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创新思维下音乐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思维下音乐教学论文 篇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人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粗浅地谈一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转换教学角色,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比如原来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淡化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做法,没有明确要求课文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以及背景知识等,教师可以自己拟定教学目标。音乐课堂教学在发生变化,不再是沉闷的,单调的,固定在教室内,以教师传授的单一模式,变的更加活跃、宽松。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恰恰是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创新。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三、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的问题和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答案多是非唯一的,不确定的,这样做就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把黑板擦当作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两只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世上最美的东西,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四、弱化教学考核,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目前音乐成绩考核,一般都是以期末一次性考核为主,考核内容与形式单一,考核标准僵硬化。考核时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发挥每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评分的主人,体现评价的自主化,这种考试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经常会为了一个同学的正确评分,进行激烈的争辩。争辩产生不同,不同才能创新。这样不仅提高了學生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知道自己优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学音乐教学新课程理念的根本体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运用新课程培养学生的新思维,新课程下的音乐教育,必将显示出勃勃生机。

作者:刘洋

创新思维下音乐教学论文 篇2:

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  要]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产生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在重视教育的过程中,开始提倡教育的多元化。高校音乐教学基于多元化教育的发展理念,不断进行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思考,针对高校音乐课堂现状,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加入了音乐文化元素,并将教学模式进行了多元化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延伸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内容,逐渐在课堂上呈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理念,使音乐教育在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课堂进行音乐学习是一种音乐享受过程,能够多方面思考音乐学习的途径,并能将自己的音乐知识加注更多的多元化内容,将音乐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将音乐思维贯穿于多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多元文化的音乐整体思考,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能够传承音乐文化。

[关键词]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高校音乐课堂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生的全新发展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调整,并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入。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和音乐思想的升华,让学生在体会不同音乐风格的同时,形成自身特有的音乐创新能力和多元音乐思维。在教学模式形成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将课堂理论联系于实践,让学生在社会中接受音乐的洗礼,不断结合教育实践,让学生敢于实践,形成多元的学习思维。教师以核心素养为重要的教学方向,组织多元化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的真正价值。

高校音乐教学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但要为学生找到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论,还要让学生能够进行音乐知识的积累和音乐素养的构建,在多元音乐文化为依托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应当得到创新思考,学生能够综合性的运用音乐知识,传承音乐文化,并能够感受不同音乐的背景和寓意,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实用性教学模式。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和进行音乐技能应用时,能够形成创新思维和音乐多元化学习内容。学生的发展最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从学生出发既是从学生适应社会的角度考虑教育的发展,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下,在课堂中、在教育实践中都要让学生参与活动,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1]。    (一)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拓展圆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是进行了理论的思考,没有在实践中实施,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造成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缓慢。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只是对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思考,形成了低沉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应当意識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找到相应的创新和改革措施。    (二)高校音乐教学以生为本教学思考    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能够思考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水平和新时代环境下学生的真正需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和音乐知识拓展的过程中,应当思考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存在的必然性,并能够在多元化创建音乐环境和音乐学习氛围中,不断思考学生音乐思维形成的立体性[2]。学生在捕捉音乐素养学习内容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应当能够感受音乐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和继承性。为了转变学生的音乐学习观念,教师将课堂变得新颖而丰富,在进行教学模式思考时应当从学生兴趣出发,构建和谐快乐的音乐课堂,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与学生主动沟通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起点,教学设计中加入生活信息,教学活动中加入多元教育因素。    (三)基于多元化音乐教学的创新方向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课堂表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并能够找到有效的创新路径,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多元文化的学习,构建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教师在规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以核心素养为根本,将音乐学习扩展到世界上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背景,并能够尊重不同形式的音乐文化,逐渐让学生将音乐学习融入音乐文化,并能够研究不同风格音乐所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学生在教育课堂主动探究音乐的发展和比较音乐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环境中进行音乐作品的赏析,在结合教师课堂重点加上自己的学习结构形成主观理解思维。课后与教师一起探讨音乐的不同与分享音乐的不同的美[3]。

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

在素质教育多元化教学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广度,并能够将不同民族的音乐在课堂上形成相互联系和有效的对比教学。尊重不同的音乐存在形式,形成音乐评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学生的音乐评价和音乐文化氛围应当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整合。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与教师共同探索音乐学习的内涵,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欣赏音乐,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做出教学模式的调整,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断完善音乐素养,形成创新理念,加入多元化创新教学内容,实现高校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一)教师自身素质建设的多元思考    多元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教育形式,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指导学生拓展自身的音乐视野,不断将音乐思维构建在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区域和不同文化内涵的重要音乐形态之上,不断思考音乐价值,发挥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内涵和音乐评价角度。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多元化渗入的过程中,应当思考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品质,教师应当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并能够在提高自身审美情操的过程中,把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思考,规范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帮助学习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多元思维的构建,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文化的不同表达内涵。教师不断的进行音乐知识交流和音乐培训,可以进行音乐深造和参与音乐鉴赏活动,品鉴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形成重要的音乐教学思考,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文化多元为依托的教学内容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应当具有全新的精神面貌,音乐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也是通往世界交流的桥梁,通过音乐的表达和音乐学习,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形成全新的人文精神。音乐文化是附着在学生音乐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它不仅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音乐思想境界,也能够形成重要的音乐氛围,在进行不同音乐文化形态和融合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师的教学模式中应当加入世界音乐课程内容,或者在课堂中进行非洲音乐、古典音乐、欧美音乐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化区别和音乐表现的不同寓意[5]。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课堂    受多元化音乐教学的地域性影响,我国教学内容中西方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思维跳跃。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适应学生的真正发展,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方式和习惯,与文化相结合开展音乐教学,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高校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践,让学生进行室外音乐学习,例如将学生带到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环境的舒适和音乐带来的不同情境,教师可以播放《蓝色天际》,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旋律和不同的音乐内涵,并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音乐学习的新体验。    (四)合作中寻求多元思维构建    为了改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形成自主思考和自主品鉴音乐的重要学习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学会为学生创设音乐情景。并能够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同时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行音乐文化的探索与思考。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入,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在合作中学生能够进行音乐多元思维的构建,并能够借鉴他人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观点。教师可以组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追溯民族音乐发展,秦代的编钟、唐代的弹拨、元代的故事性曲子都是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根据历史发展背景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它们的主要音乐形态和音乐发展历程。

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教师在改变固有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并能够对音乐教学模式运用创新思维,形成重要的创新策略。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构建,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启发,并能够在教师所创建的音乐氛围中,体验音乐的表达情境,感受音乐的魅力和音乐所带来的震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下,逐渐形成了音乐学习价值和音乐创新思维。    (一)音乐教学活动从学生出发归于学生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应当能够从学生出发,将教学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平等性展开。让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变成音乐情感的表达,并能够主动对音乐背景和音乐文化进行交流和思考,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在互动、交流中形成了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在音乐课堂加入活动内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舞蹈和音乐的结合感受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和联想,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教师也可以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歌剧做成相应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学习,进行音乐文化的对比,形成重要的音乐价值探索和审美能力。    (二)实践活动的多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适应社会的新环境,学生的音乐思维中应当加入社会发展性,在音乐学习中经常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音乐的表演,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课堂音乐文化内涵的展开和分享。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也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不断地总结和应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探索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民族特点组织木卡姆文化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实现音乐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能够在寻求表演多元性和愉悦性的过程中,形成重要的多元音乐思维。在音乐活动中加入音乐表演和乐器,让学生能够找到民族文化的不同理解角度,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也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音乐交流活动和音乐鉴赏活动。    (三)情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科技设备和信息化手段,逐渐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融入现代化教学力量,为学生创建情境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音乐学习内容和学习难点制成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视频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形成音乐文化探索和音乐作品的赏析过程。学生通过制作视频不断产生音乐的联想和音乐的创造,并能够加注自身音乐文化内涵和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这种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为音乐视频制作加入了更多的亮点,从而达到知识的汇集和作品的有效欣赏。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多媒体情境进行分享和交流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反思

教师在进行多元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抓住教学的主线,并能够合理构建音乐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能够对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有效的优化。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把握音乐学习重点,找到音乐学习的真正路径,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音乐评价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学习。并能够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带入到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从而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高层次的研究欲望。    (一)音乐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音乐品质和音乐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自主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并能够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明确音乐学习的不同功能,把音乐作为自身不断追求的重要生活内容。跟着教师多元化教学思维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目标的拓展和研究,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参与相联系,是学生激发音乐灵感,形成音乐情趣的重要环节。    (二)学生自身音乐内涵构建    音乐的改革是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探索音乐领域的奥秘,音乐的创新是让学生思考多元化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自身对音乐独特角度理解成为音乐发展的關键,结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内容,不断探索更多的学习途径,增加音乐文化的探究,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净化心灵的过程。教师在提高学习整体性的同时应当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实施,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表达音乐。学生可以参加音乐讲座和音乐访谈进行音乐多元化的交流与学习。在课外也可以参加音乐主题展和音乐名家的讲座,实现音乐文化的渗透。

总  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多元化教育背景下,逐渐能够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整合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和实践方向,实现多元化音乐思维构建,使学生能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够追随音乐文化的熏陶,逐渐进行音乐的实际应用和欣赏。在探索音乐多元化道路上,逐渐形成重要的音乐学习品质和音乐素养。教师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进行教学模式的评价和优化,为培养高素质多元化音乐人才而不断努力。

注释:[1]邵冬梅.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6(18):24—25.[2]胡东亮.基于素质教育背景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探究[J].戏剧之家,2016(13):185.[3]刘  昳.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初探——基于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观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6(10):133—134.

[4]郭  琳.试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实用性教学的达成——以肇庆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学改革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6(06):88—91.[5]徐大成.高校音乐教育多元化钢琴教学体系的改革[J].音乐时空,2016(06):141—142.

[收稿日期]2020-12-21

[作者简介]曹  林(1983—  ),男,广州音乐港艺术培训学校校长。(广州  510000)

(责任编辑:韩莹莹)

作者:曹林

创新思维下音乐教学论文 篇3:

游戏化教学 “音”节奏精彩

【摘要】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对于音乐感知力、领悟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而言,不仅需要有效传授音乐基础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音乐节奏的掌控能力。在音乐节奏教学中,有效利用游戏教学法,能够破除节奏训练的枯燥性,使小学生增强音乐节奏学习的快乐体验,提升节奏教学质量水平。本文将针对小学低年级,基于游戏教学法在音乐节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了音乐节奏游戏教学法的特点与重要意义,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培养方面入手,深化教学实践创新,从而促使音乐节奏教学实效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节奏作为音乐旋律的基础,是音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针对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应当从节奏的感知与训练开始,使学生有效具备音乐基本素质要求与技能。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获取各类知识的基本途径,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为载体,实现有效传递音乐知识的创新教学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求与思维发展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优化学习体验,全身心投入节奏训练过程,将对音乐节奏知识的学习由抽象认知转变为直观体验,在音乐节奏的感悟中促进音乐思维的抽象化发展,对于提升音乐节奏教学实效、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学生成长性格特点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性格成长的初始阶段,对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且活泼好动,对知识的学习多依赖于自身的体验与感知,主要的学习途径就是“玩”。在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枯燥的音乐节奏知识有效转化为动态的教学活动体验,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成长性格特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结合肢体动作等,将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转化为多维度、具体化的体验内容。通过有效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的律动,并完成音乐节奏的再现,使低年級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体验中快速掌握音乐节奏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自觉完成对音乐世界的探索。音乐节奏游戏教学法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能够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实践的创新教学模式。

(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与普通游戏不同,将游戏引入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借助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节奏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各类要素的感知,准确辨识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以对音乐节奏的快慢速度与轻重力度等细节的认知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肢体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音乐中的情感魅力,为创造性开展音乐节奏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游戏化的音乐节奏教学,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提升听觉表象,使其充分发挥节奏的基础功能,实现音乐由感受到表现与创作的行动转化,不仅学会欣赏音乐,更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会以恰当、多元化的形式表现、传达音乐感受,达到掌控音乐的教学目的。

(三)调动学生节奏学习热情

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基础,但由于常规性的节奏教学内容多以乐谱认知等理论为主,将会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枯燥的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影响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2]。在音乐节奏的教学中有效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动态、趣味横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借助打击乐器、生活用品等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以肢体动作为辅助,强化对音乐的立体感知,建立知识与动作之间的有效联系。以竞赛、合作等多元化的游戏方式开展节奏训练,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感受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之外,能够增加同学之间互助、竞争等多样化的情感乐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节奏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自身的音乐潜能。

(四)利于学生记忆感悟节奏

低年级学生的记忆认知模式正处于由无意识化逐渐向有意识化记忆的过渡发展过程,在此阶段的音乐节奏教学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音乐节奏的辨识度,使学生对音乐节奏建立形象化的记忆印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引入音乐游戏,是将音乐节奏与具体事物相连接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信号认知系统,使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知实现抽象与形象的有效连接,以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多样化的方式有效强化对节奏的记忆与感知,同时,根据音乐节奏,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节奏表达,更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促进乐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以游戏化方式开展音乐节奏教学,能够实现音乐知识的动静结合,为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素质基础。

二、音乐节奏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一)融入教学情境,提升节奏感知能力

音乐节奏普遍来源于生活,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教学,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察觉并感知音乐节奏。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充分引入音乐游戏,能够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结合自身已经具备的生活体验,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强化生活中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便于低年级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并掌握音乐节奏知识。在音乐节奏的游戏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经常聆听到的声音纳入游戏内容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游戏形式,更能够使学生将音乐节奏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突破音乐课堂教学的限制,使音乐节奏训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步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火车、夏蝉等具象化的角色,使学生将对音乐节奏的听觉感受有效转化为对日常生活场景的视觉感受,以情景化的烘托效应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所传达的不同情感体验。同时,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下,通过聆听真实的火车汽笛、夏日蝉鸣等声音,能够使学生将其有效转化为音乐节奏,激发对生活中声音的探究兴趣,促进音乐节奏学习的常态化,更好地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音乐美。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节奏教学趣味

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巧妙设置相应的游戏,无论是从教学工具,或者从教学形式上而言,都有效丰富了音乐节奏教学的内容,使以抽象认知与聆听为主的节奏教学转化为乐器演奏、乐曲创编、组合竞赛等集视觉、听觉、动作、情感等于一体化的综合性音乐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在游戏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掌握音乐节奏知识,更能实现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基于趣味横生的游戏活动,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围绕节奏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学习情趣,使其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过程中体验音乐的审美艺术,在游戏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成就感,丰富音乐节奏教学的情感层次,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节奏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理解并欣赏音乐,使听觉感受能够建立在音乐节奏的学习基础上,能够有效升华于音乐节奏本身,实现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节奏游戏过程中得到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深化与发展。

(三)明确规则标准,优化节奏教学效果

由于低年级学生性格特征影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需要充分重视教学形式的创新应用,采取有效的方式,将音乐节奏符号转化为动作语言,利用动态化、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知识记忆[3]。但在节奏游戏的组织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较为综合,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为有效保证音乐节奏教学的质量效果,需要在游戏开展前建立明确的规则与标准,防止低年级学生由于好动贪玩等特性造成教学过程混乱,影响音乐节奏教学实效。小学音乐教师在应用游戏开展节奏教学时,必须在课程开始前使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在就游戏动作标准等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进一步使学生有效掌握游戏的基本玩法与步骤,在此基础上,逐步做好引导,实现听觉、感觉、触觉等逐步深入与集合,使学生明确感知游戏过程中所蕴含的音乐节奏等元素,把握好游戏与音乐节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升音乐节奏的学习效率。

三、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巧用打击乐器,提升学生节奏感知力

乐器是有效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教学用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音色的辨识力与节奏的控制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掌握音乐基本技能。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好动好奇的成长阶段,因此,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巧用打击类乐器,设置相应的教学游戏,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关注,使音乐节奏更为生动化,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有效感染学生情绪,营造欢快的节奏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选择沙锤、手串铃、碰铃以及双响筒等简单的打击乐器,通过讲解与示范,使低年级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一乐器的不同演奏方式,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使其明确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在学生基本学会使用打击乐器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分别负责不同的声部,联合演奏同一首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更好地体验音乐节奏的和谐美,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立足生活实际,强化学生节奏模拟训练

利用游戏法开展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是实现音乐教学情境化、互动化的重要形式。为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节奏训练的有效延伸,教师在开展游戏节奏训练时,需要立足生活实际,采用生活化的物品作为节奏教学用具,或者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将节奏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建立联系,使学生对节奏的练习不仅局限于音乐课堂音乐教学过程,还能有效深入日常生活中,有效强化听觉训练,提升音乐节奏的感知与掌控能力。教师可以从生活场景中精选音乐教学素材,如青蛙“呱呱呱”的叫声,夏日雨滴顺着树叶“滴答滴答”落下的声音等,对这些声音进行加工与创作,立足音乐节奏练习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搭建生活化的场景。组织学生自由选取恰当的发声工具,如纸张、沙锤,或者纸杯等,并分别扮演青蛙、雨水、小溪等不同的角色。教师可以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营造大自然中放松的练习氛围,使学生根据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画面的景象、教师朗读声以及节奏提示,根据自身角色的动态画面及时利用选择好的发声工具进行配音,如当青蛙开口叫时,学生可以利用纸杯根据节奏提示在桌子上适时敲打出相应的声音等,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自然情境下强化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提升节奏的掌控能力。

(三)设计游戏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游戏竞赛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4],在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游戏竞赛,使小学生在感受竞赛快乐的过程中增强节奏体验,收获音乐节奏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节奏教学内容,选择一首儿童歌曲作为“密码”,组织学生开展“密码”传递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分为三组开展游戏竞赛。由教师在每组学生的手心中,以点击的形式传递一段音乐节奏,学生接收到后需要以同样方式向另一位同学传递“密码”,直至“密码”传至每组的最后一位学生时,该学生需要用手中的乐器将“密码”演奏出来,节奏演奏正确且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通过设置竞赛式节奏游戏,能够使学生积极响应并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提升音乐节奏的识别与掌控能力,在快乐的体验中促进节奏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四)灵活编创节奏,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节奏教学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创编节奏等游戏,不仅能够有效巩固节奏训练效果,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将音乐节奏训练作为手段,将创编节奏游戏作为教学突破口,组织学生积极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歌曲,利用课本、纸杯等常见物品,通过击打、碰撞、拍击等方式的变化演奏出歌曲中不同的音调与节奏,必要时可以根据音乐编创需要,增加拍手、拍桌子等相应的肢体动作,共同参与完成歌曲的配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创编相應的歌词,通过反复练习,创造出具有班级特色的音乐作品。通过创编游戏,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掌握节奏,为音乐素质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永卉.小学低年级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6):56.

[2]刁燕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节奏的研究[J].读与写,2019,16(28):214.

[3]吴若琳.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

[4]陈燕.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9(16):227-228.

作者简介:黄迎新(1982—),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作者:黄迎新

上一篇:员工工作汇报优选3篇下一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3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