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精选11篇)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1

通城县教育中心

苏文胜 *** 摘 要:以全国、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校本研修、全体集中培训、外出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教育思想、专业功底、教育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研修能力培训,着力提高全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一批县、市、省乃至全国的骨干教师、名师和名校长,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字:互联网+ 乡村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一、教师培训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逐步健全的乡村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1、要求成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培训中心、教研、电教等)项目县需要成立

2、主体责任明确(规划、需求、设计、组织、管理、评价)

3、加快团队建设(管理团队、师资团队30:1配备)

4、完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教师选学、质量监测、学分管理)

5、确保经费保障(国家经费、省级经费、县级经费、校级经费)二)、现阶段教师培训的新趋势

1、强调个性化培训(分学科分学校分时间)

2、强调实践性培训(与校本结合)

3、强调开放式培训(与社会结合、网络结合)三)、适应互联网+教师培训形势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2、充分利用国培师资库

3、建立教师工作坊

4、信息管理化

二、互联网+下信息技术培训新思维: 一)、统筹规划

确立培训内容为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为执行标准,以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为核心内容,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化教育理念、云平台的初级应用、微课设计及应用、资源收集整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电子白板、word和excel等办公操纵软件、操作系统的维护及应用、校园网、智慧校园等。

确立三大主要工作,培训形式以校本培训和远程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围绕各学段、各学科和不同年龄段教师、不同层次学校的不同要求,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联校网教”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等活动为载体,借助“三通两平台”工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修,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

(一)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主要安排在教学和暑假期间,由学校或乡镇组织,三年不少于150学时,教师参与率100%。县内集中培训主要安排继续教育培训,由县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组织,教师每不少于100学时;县外培训由教师管理股和仪器电教站联合组织。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

远程培训主要借助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网上优质教学资源,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和专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根据要求,搭建县、乡、校三级管理平台,每个平台均设管理员和不同层次的辅导教师,做到层层有管理,件件能落实。2016-2018年对教师实行全员远程培训,三年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每人学时不少于80学时,力争使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一个长足进步。此项培训工作由教师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利用国家、省、市和专业培训机构平台进行。

(三)教师专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成长培训

教师培训分、分层次。一是培训校级骨干教师350人。根据学科需要,争取每校每学科有一名比较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促进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县直学校、县城中小学及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培养至少2名信息技术员,乡镇普通完小至少培养1名信息技术员,聘请专业人员授课,每期集中培训时间1周,每年暑假集中培训1周。以解决乡镇及学校微课录制、班班通设备、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和维护问题。

科学制订每个项目的实施方案 二)、整体推进 1)、严格选送参训对象 2)、全力做好本级培训 3)、全面推进校本研修 三)、改革创新

1)、培训内容上创新(师怎教,学怎学)

2)、培训形式上创新(走进课堂现场诊断行动研究)3)、培训管理上创新(自主选学学分管理激励机制)四)、提高质量

1)、坚持任务驱动,目标导向 2)、坚持质量标准,科学评估

三、特色与创新

1.从完成项目走向聚焦实效

以学科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来直接聚焦于学校课堂和学生学习,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通过对学生的测试检验策略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本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培训从学生出发引导教师开展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过程中收获知识,获得成就感,认同培训,提高培训满意度。

2.从单一供给走向多元自选

根据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等要求,从教师学科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出发设置分层分类研修课程,为教师提供多达200门的自主选学课程库,在教师开展行动学习过程中提供1300万条的高效研修资源中心,让课程和资源为教师学习所用。

3.从完成作业走向产出成果

为避免教师应付培训,随意提交作业,切实提高培训实效,研修网项目组在培训过程中,结合本次研修内容(学科教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突破)的具体任务,采取“个人提交作业——学科坊推选作品——校级坊研磨优品——区域坊展评精品”的流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活动,层层推选作品,逐级提炼成果,将所学内容和研修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应用中反思、在教研中完善、在实践中提高,在成果打磨过程中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4.从单方预设走向互动生成

为真正与项目县教师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与项目工作进行有机融合,研修网首先在方案设计的方法论上进行改进,在确定项目县后首先围绕具体项目县开展需求分析,协同高校、远程培训机构、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共同研讨方案;第二,在实施过程中动态调整,发现教师具体需求,深度挖掘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解决教师具体问题,实现课程的互动生成与快速迭代。第三,在挖掘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在省内外聘请一线专家充实到指导团队中,为项目提供有效服务。

5.从工学分立走向常态研修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2

关键词:新时期,互联网思维,电视对农节目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强调要“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 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这是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 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相融合,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打造现代农业的建议。在这一新形势下, 电视媒体如何以互联网思维打造节目, 同时用大数据定位栏目, 已成为业界人士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我国电视对农节目、对农宣传已进入新时期

要了解这一新变化, 有必要对我国对农节目的发展历程和每个阶段的宣传特点做一次简要梳理。

我国真正的电视对农节目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会议做出“四级办电视”的决定后, 我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电视信号覆盖范围逐渐扩大, 电视机开始进入农民家庭, 《致富之路》是几家省级电视台开办的同名栏目, 农业科教片和致富经验是这个时期对农宣传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 “致富奔小康”成为农民最期望的目标, 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主要还是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电视在农村进一步普及, 现代传媒对农宣传教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电视对农节目有了进一步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电视机开始在农村居民家庭全面普及, 这个时期我国的省级电视台开始进入“卫视时代”。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为适应“三农”宣传的新形势和农村新变化, 省级电视专业栏目竞相出现, 央视七套农业节目横空出世, 栏目形态呈现“杂志化”、个性化, 风格化的节目主持人走上荧屏, 栏目内容呈现出丰富多样等特征。

进入21世纪, 彩色电视机开始在农村全面普及, 这个时期国家对于电视对农宣传更加重视, 电视频道开始细分, 对农专业化频道出现并有了一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以城带乡、以工哺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对农工作, 是这个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加强对农宣传也就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

随着数字化新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传统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三网合一”这一大趋势变成现实, 深刻地影响着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层面上看,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大社区的出现, 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开始大量减少;而现代农业、集约农业的发展, 使电视对农节目的传统受众, 在时空上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与电视媒介发生经常性的密切接触。因此, 电视对农节目、对农宣传如何适应以上这些变化, 充分利用数字化新媒体的移动性、实时性、交互性、补偿性和缝隙收视的特点去发展, 去创新节目形态和内容, 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二、通过电视对农节目和舆论宣传引导, 更新农民观念, 培育一代懂互联网和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 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显得十分重要。2016年,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 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浓厚,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与市场经济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当前, 我国正处在城乡统筹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而要实现农村现代化, 首先需要农民的现代化。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就是培育一代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的新型农民的过程。现阶段, 我国对新型农民最基本的要求是: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高素质。因此, 农村现阶段不但需要传授现代农业技术的电视节目, 更需要那些有助于提升农民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说, 要做一些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 逐步改变农村居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同时, 还应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对农节目, 讲述新型职业农民投身现代农业的创业故事, 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用他们的创业精神, 激励更多的人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三、电视对农节目与互联网相互配合, 逐步实现农业的信息化, 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离不开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但长期以来, 我国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虽然大量涌现, 但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非常低。有分析人士指出,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科技传输的渠道。显然, 电视在大众传播媒体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它声画俱备、覆盖面广、时效性强, 是农业科技成果“下传”的优质渠道。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业信息化, 可以说是人们现在所能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而农业信息化, 也需要电视对农节目的配合, 因为网络视频的资源可以直接来自于电视对农节目, 这样既有利于节目的再利用, 也解决了大众传播交互性不强的问题。利用互联网, 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网上的视频节目。例如,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发展, 以及农民群众对农业影视节目需求的新变化, 中央电视台七套针对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的节目专栏《农广天地》、《每日农经》, 通过在农视网建立栏目官方网站, 实现网络实时收看、实时点播、实时分享服务, 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 让电视对农节目的传播优势借助网络得到加强。

四、以大数据为依托, 创新电视对农节目的内容和形态, 以适应现代农业的新需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十三五”时期要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发展分享经济,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作为党的喉舌的各级电视媒体, 在新闻宣传和栏目开办上, 也应该以大数据为抓手, 实现突破和创新。我们知道, 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节目内容, 但传统的电视对农节目内容和形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了。传统的电视对农节目侧重于引导农民学习致富技能, 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已是大势所趋, 土地流转制度的普遍推行也是大势所趋, 这将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逐渐减少,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电视对农节目中的“农业节目”的有效受众的绝对数量开始萎缩。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农村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但使一大部分所谓的“农业人口”接触媒体的方式发生变化, 也使得电视对农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和创新势在必行。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 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 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 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这些也是今天从事对农节目的媒体人需要了解的常识、需要具备的素质、需要报道的内容。而节目形态及叙述语态也应适合于新的内容而创新, 要在保证知识信息服务性的同时提高可视性, 让电视对农节目实用、深入和有趣味, 突出个性, 要让观众喜欢看、看得明白、记得住, 从而保证电视对农节目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下, 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和农业农村大数据的不断发展, 电视对农宣传也应与时俱进, 开创新局面, 全力配合党的“三农”政策, 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得以深入贯彻落实, 从而大力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林善浪, 张国.中国农业问题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21-27, 105-118.

[2]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36, 82.

[3]王新武.我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和改进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3

关键词:煤矿职工;培训;创新;信息化;精细化

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经济形势和安全形势双重压力,职工培训被认为是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之一。但是,我们早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职工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职工教育的要求。目前虽然各煤炭企业对职工培训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粗放的培训模式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信息化和精细化无疑是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的发展方向。

1 培训信息化和精细化

职工培训信息化是信息化在企业职工培训领域的发展和渗透,是指培训机构和人员将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职工培训的整个流程中,促进传统培训的全面变革。职工培训信息化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培训实效,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精细化的培训将精细化的科学理念融入到企业职工培训中,立足企业生产实际,精心设计培训计划,细化培训过程,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效果,强化培训反馈,能使煤炭企业职工教育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安全文化技术素质,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利器。

2 精细化、培训信息化探索

2.1要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实现培训精细化。

①结合实际,做好需求分析。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②围绕学员,分析培训对象:找出学员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这一缺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③个性化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是煤矿企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培训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矿井需求的关键。在专业设置方面,煤矿企业应根据培训工作的目标和定位,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与企业人才需求密切相结合的专业体系,突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建立科学灵活的机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定期进行企业内部人才供求调查,积极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调整。

2.2 狠抓培训落实。

狠抓落实是精细化培训的中心环节,没有强有力的落实培训就容易走样,变形导致培训走过场,走形式,就不会达到预期培训效果。平煤股份一矿职教中心在抓培训落实上呈现专业化特点。①培训部门专业化。一矿职教下设教务组,培训组,办证组,管班组等专业小组负责培训的计划制定,办班安排,班级管理,消证取证等各个环节,使培训环节模块化,形成培训环节环环有人管,节节都管好的良好局面。②培训考核专员化。在实施三个一培训中职教中心实行专员制,区队专员授课,资料专员管理,职教专员考核,每个职教教师都是考核专员,确保个区队在规定的技术学习日和安全学习日组织好“每周一课”的学习。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做到“学习日期、地点、主持人、讲课人、参加学习人数和学习内容”六落实。参加学习的职工要认真听课,做好学习记录;各单位的“每月一考”要在每月25日前完成,按规定要求组织试卷,并注明时间、单位、姓名和工种。考试要采取闭卷考试方法,考试前将考试时间地点报职教中心考核专员,考试时要有职教中心考核专员在场同时监考。

2.3 精构信息平台实现订单培训信息化。

平煤股份一矿职教中心在总结订单式培训利弊的基础上,精心搭建了订单式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BS架构模式,系统共分为五大专业化模块:资格证书管理模块、网络报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信息发布模块、培训反馈模块。

资格证书管理模块对所有用人单位职工的证书进行集中管理。所有职工证书信息被准确无误地录入证书管理数据库,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可以登录查看职工证书信息。资格证书到期前两个月会自动通知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提醒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适时提前安排对应职工参加培训,以免资格证书到期造成无证上岗。

网络报名模块提供在线报名服务。用人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随时登录报名管理系统提交和修改报名信息。该模块同时支持pc和智能手机客户端访问。

数据处理模块对用人单位提交培训报名信息进行归类,并根据参培人员培训工种和培训时间进行合理划分,为培训机构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基础依据。

信息发布模块由培训机构根据报名情况和培训方案发布具体培训安排,为参加培训人员及其单位提供最新的培训资讯。

培训反馈模块提供在线的信息反馈服务。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培训结束可登录培训反馈模块就培训教师、培训效果、培训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无记名评价。反馈结束,系统将根据反馈情况自动统计相关评价信息,为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日后改进教学和管理水平提供方向。

订单式培训系统使得用人单位能够充分参与到培训的整体设计中,确保培训是按照用人单位要求量身定制人才。同时,对培训机构而言。订单式培训系统也能够让培训机构有的放矢,制定和实施更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培训方案,使培训效果最大化。

2.4 积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在线课堂数字化。

新形势下创新机务管理工作 篇4

1.机务信息在机务管理中的运用

通过小修频率、返修率、总成件维修后的使用里程等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建立一个机务技术信息的反馈网络,在基层的维修人员中定期召开例会收集车辆发生故障的信息、原因、修理状况,同时将新技术、维修动态返回给维修人员,定期出技术通报或维修刊物,让车辆维修人员有个技术交流的平台,介绍好的修理方法、车辆的新技术、征求有难度的修理方法等栏目,使车辆的维修水平得以提高。

2.加强培训工作。

(1)培养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系统和机电一体的专业技术骨干,对符合要求的技术型修理骨干给予相应的技术津贴。

(2)切实强化车辆保养工作,按新工艺、严格规范操作,不折不扣做好一、二级维护、例保工作。加强检验把关力度、强化质量监督、质量考核(具体工作手段:对一二级维护进行质量评审,用抽查、自查、突击检查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检查场站车辆例保、月度例保检查等手段)。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5

新形势下如何创新煤炭企业党建工作

作者:崔军明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0期

【摘 要】面对煤炭企业进入以竞争求生存的微利时代。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之中,凝聚企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从培育高素养的党建队伍、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创建和谐企业氛围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创新煤炭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为煤炭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模式、先行先试的经验。

【关键词】创新;党建工作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带减缓对煤炭需求的降低,以及进口煤炭持续增加造成的冲击,我国煤炭产能明显过剩,煤炭市场的“十年黄金发展期”已经结束,煤炭企业进入了以竞争求生存的微利时代。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煤炭企业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之中,凝聚企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

一、坚持以德治企,提升道德素养,培育高素养的党建队伍

古人云:“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行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德为先、以德治企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追求。一个企业能否基业长青、兴旺发达、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打造丰富厚德承载的党建工作新内涵,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现实要求。

(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视理论武装,要更新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工作思路,把握发展规律,提升学习创新能力。创新学习形式,要请进来、走出去、走下去,向行业先进学习、向兄弟单位学习、向优秀员工学习;要专项学、全面学、广泛学,学习传统文化、学习科技前沿、学岗位专业;要练中学、干中学、比中学,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员工业务技能,通过学习、通过比赛增长知识、增长智慧、增长本领。

(二)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服务安全生产、服务员工群众为重点,改进服务方式、设计服务载体,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展结对帮扶、联合帮扶,搭建起党组织联系员工群众、服务弱势群体、了解民情民意的平台,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服务交通和工作水平。

(三)建造道德高地,健全道德评价标准。建造善良、勤俭、感恩“三种美德”,培育诚信、实干、担当“三种品德”。在企业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崇传统的孝道文化、推行独特的企业文化。按照“三种美德、三种品德”的内涵,制定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员工的行为准

则,建立健全“干部亮德、群众测德、组织核德、多维审德”考评制度约束领导干部和员工的行为。

二、坚持科学发展,注重党建实效,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发展、理论上的每个创新、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企业的党建工作,要顺应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推进创新党组织建设,在加强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制度、搞好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融合支撑之上,提升党建工作标准,积极推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成果、创新党支部、创新党员,建立党建创新激励机制,组织绩效管理创新成果评审,使企业党建工作在打造“舆论宣传阵地、安全教育阵地、企业文化阵地”上有新作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创建和谐的企业氛围

和谐是小康社会的显著特征,员工因和谐而幸福生活,企业因和谐而顺利发展。煤炭企业党建工作要以人心和善、人际和顺、生活和美为目标,因地制宜大力繁荣企业文化,深入推进文明环境创建,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通达企情民意,为员工解忧排难,增强和谐发展向心力。在实际工作中,一要以文化对接为突破口,通过煤矿职工特有的文化根基,举办消夏文娱活动、扑克比赛、家庭趣味赛等群众性的喜闻乐见的比赛,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要不断深化“三必谈、三必做”,通达矿情民意,回应员工关切,疏导群众情绪,把员工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处理好、解决好。三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安全社区建设,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和服务项目品牌化,努力让员工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四要健全员工生活保障体系,规范救济救助程序,建立扶贫解困、助学助工、医疗互助、员工互助等机制,切实急员工所急、想员工所想,凝心聚力,使企业党建工作真正实现在帮助人中提高人、在暖人心中得人心。

四、坚持以廉治企,优化政治环境,增加党建工作保障力

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我国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党在新时期将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转变工作作风。2013年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抓党建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发展提供作风保障,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特别是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三

个三分之一”、“三走到、三必到”等制度,推行干部工作重点的“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时间抓安全、促整改,三分之一时间抓项目、促发展,三分之一时间抓对标、促提升。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6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不少学生认为上高职“低人一等”,“前途不如人”,从而自甘人下,精神不振,学习不好,甚至持“破罐破摔”思想,混沌度日。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大,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创新就业指导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要求。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指导思想落后

目前,尚有不少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仅看作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实行轮岗,致使就业指导的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甚至部分就业指导教师还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间过短,集中于高年级学生,没有将就业指导纳人学生四年的学习规划当中来。

(二)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主要是讲座和就业指导课,没有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开展形式活泼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比,就业指导显得微不足道,这使得就业指导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三)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就业指导的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等短期性指导,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和学生的择业观教育。

二、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动因

(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步入发展新阶段的推动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正步人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与市场经济新阶段相适应,与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相适应,就需要发展创新。这是基本制度变革性的推动动因。

(二)适应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霜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够盲目发展,要科学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发展,就是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指导,让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也就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是和谐发展的推动,是发展性的动因。

(三)建设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霜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是我国应对人均GDP从1000到3000美元发展时期所面对机遇和挑战的一种战略安排。

创新包括三个层面:原创性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在他人创新的基础上的再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需要在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社会等各个方面和岗位都进行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亦不例外,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机遇性的推动动因。

(四)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完成了由数量扩张到质的飞跃,就要求就业职位多样化和大众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然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变化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大学毕业生的差异性指导需要,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在社会上能够得到最佳配置。这是就业指导工作发展阶段的质变性的推动动因。

三、创新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指导的内容

(一)创新工作思想认识

创新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思想认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主要有三个的要点:一是要抓住它的实质,即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抓住它的要义,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并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抓住它的核心,即以人为本,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思想认识创新来说,最核心的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毕业生与职业、毕业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了这种和谐发展,就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

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行政管理工作管理机制的惯性,依然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显现。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作为一种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对待,而是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来对待,从而在轮岗中将其轮掉了。所以,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创建新的工作机制,集指导、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管理等职能为一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家化。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显然,现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与精英就业阶段是不同的,应该特别认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处的阶段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适应毕业生就业社会化的要求,并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会进一步社会化。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主要应该表现在多样性和开放性,可开有关就业指导的必修课、选修课、各种讲座;可请校友回校做报告,请社会人士讲企业文化、对毕业生的要求等;可设专门的教研室;可开设咨询室,咨询日进行个体咨询辅导,组织各种活动,群体咨询,模拟招聘等。就开放性来说,不仅要以占领用人单位市场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而且要是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如聘请一些社会人士为学校就业指导兼职辅导员等,共同进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要调动动员学生的力量,如成立学生就业社团,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活动,自我教育。

(四)创新工作手段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地方、高等学校三级就业网站基本都建立起来了,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组建了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工作的管理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它既可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更为及时有效,同时使得毕业生信息发布、交流、意向反馈更为方便。抓好市场建设,推进就业信息化,形成有形市场与信息网络市场相互促进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五)创新工作内容

这主要是细化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指导,最核心的是,由单纯就业指导过程性的就业指导,变为对指导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负责,全程、终身性咨询指导。

四、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创新能力

为适应就业指导工作新的发展阶段—职业咨询指导的需要,就需通过强化培训教育和实行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主要来源于就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四种基本能力:一是开展咨询辅导的能力,包括熟悉职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具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的能力,熟悉职业规划和助人的基本技能,具备与各种各样来询者互动运用的能力。能够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具备设计和培训的能力;二是把握职场动态信息的能力,包括熟悉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具备信息收集的能力,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需求信息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利用相关信息帮助服务对象的能力;三是把握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的能力,包括熟悉国家有关就业相关政策法规,具备运用和指导能力。遵守职业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具备把握自己工作职责范围的能力;四是管理与实施服务的能力,包括具备一般事物的管理能力,具备项目管理和实施的能力,能够宣传与推广咨询服务项目,具备宣传和公关的能力。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7

【关键词】学术期刊; 互联网思维; 创新发展思路

【作者单位】屈凌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期刊部。

一、我国学术期刊现状分析

我国学术期刊种类众多,学术论文的生产数量也非常庞大,但是能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十分缺乏。主要存在综合性多、专业性少、缺少特色;门户壁垒严重,学术交流平台功能弱化;同行评审不够,编辑专业水准低;发表周期长,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术期刊发展甚至生存的突出问题。然而,如果学术期刊能够在互联网时代顺势而上,改革创新,将会焕发新的生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和内涵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本文认为,学术期刊要创新发展,互联网思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给我们提供启发。

1.以用户需求为依据

在互联网思维下要以用户需求为依据,以用户为中心确定运行方式。要关注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和回应。其实就是产品怎么做,用户说了算。这是互联网思维的中心思想,也是市场营销学的终极思想理论。

传统学术期刊文章刊发后,是否受到读者的欢迎,缺少明确的反馈途径,也就无法准确了解读者的喜好。互联网时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反馈方式。例如,文章以微信的形式发出后,阅读人数、转发次数及朋友圈的评论都能反映出一篇文章的受欢迎程度。龙源期刊网等期刊库更是可以根据读者的浏览和阅读记录,了解读者的需求。

2.利用社会化网络,众包众筹

著名互联网杂志《连线》的主编杰夫·豪在《众包的崛起》(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一文中提出,众包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这些工作将依赖于集体的贡献和群体的力量来完成。如小米手机让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就是众包的一种形式。

众筹是众包的一种形式,即通过公开号召的方式对大众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通过众筹这种模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他们信任的项目融资,而且只需要很少的钱”。据《经济学人》报道,来自Massolution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众筹资金总额2012年就已经达到28亿美元,众筹平台多达450多个。

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时代的新产品让读者能以更加便利的方式参与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和资金筹集中来,为学术期刊生产方式和资金筹集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3.流量思维,免费不等于没有价值

长尾理论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曾预言免费模式将成为21世纪的新经济模式。互联网最近10年的发展历程揭示免费是其最主要与最成功的商业模式:门户网站以免费的信息供给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以换取广告;谷歌、百度以免费的搜索服务获取用户,实现商业竞价排名;腾讯以一款即时通信软件锁定用户,拓展游戏等增值业务,现已成为世界第六大互联网公司。

在互联网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免费使用不等于没有价值,而是意味着更大的价值。只要一个互联网产品的活跃用户数量达到相当程度,就会给该产品带来新的价值或商机。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广告,二是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就是在海量用户群的基础上,为其中一部分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多种多样的收费服务。

学术期刊的读者群稳定且忠诚度较高,但普遍人数不多。所以首先要扩大知名度,增加粉丝用户,同时明确掌握读者构成,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为少量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收费服务。

4.整合营销,将交易转向溢价更高的增值服务

免费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供应的充盈。如果基础服务很难产生较高溢价,定价策略就必须转向溢价更高的增值服务。如宜家销售的不仅仅是家具,而是美观简洁、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麦当劳不再突出快餐中的“快”,而是成为家庭欢乐聚餐场所。

《创业家》在杂志的基础上,通过黑马会、黑马大赛、黑马俱乐部等多样的线下活动,向创业个人及公司提供相关比赛或培训;地理杂志则以“地理内容”为平台,为客户提供酒店预订、户外装备购买等与内容具有关联的各种消费服务,进行业务分成。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优质内容只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其收益可以着眼于溢价更高的增值服务。

三、互联网思维下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思路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曾用“流动的空间”来描述互联网技术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冲击。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为传统学术期刊带来全新的思维模式,学术期刊可以在以下几方面重新审视,着重发力。

1.以读者为中心,坚持内容为王

学术期刊必须建立起“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理念,要遵循“读者体验至上”原则。学术期刊一定要有稀缺的、增值内容的供给,才能确立内容优势,满足用户需求。如迪士尼、四大唱片公司是拥有独家高质量内容的提供商,将用户变成粉丝,在互联网时代才能获得丰厚利润。

首先,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应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术资源,进行与众不同的市场定位,为读者提供具有特色的学术产品。

其次,要有精心的内容策划。选题要能够指向学科发展和实践需要的最前沿,满足行业学者和读者的科研需求,从而有效提升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再次,要重视受众调查。德国著名期刊《明镜》每年都会进行详尽的读者构成和喜好调查,但是我国学术期刊对读者了解甚少。如举办让读者评选“每年我最喜欢的论文”等互动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受众需求。

最后,要打造过硬的编审队伍。包括主编、编委会成员、外审专家及编辑在内的编审队伍,他们要关注最前沿的科研课题和学术信息,具备过硬的专业背景和鉴别能力。如Science创办130多年以来,始终坚持科学家参与办刊,其编辑队伍都是由拥有博士学位并在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组成。

因此,互联网时代里学术期刊所有业务,甚至战略层和组织层都要围绕终端读者需求和读者体验进行设计,形成新的“价值环”模式,如下图所示。

2.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建立学术期刊的现代传播和生产体系

学术期刊要积极拓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业务融合,建立学术期刊的现代传播体系。通过多介质运作,生产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样态产品,及时向专家学者发布选题策划动态,提高稿源质量。同时要推动传统纸质期刊和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

期刊出版的数字化,使得学术期刊出现了许多具有多种特征可选择的商业模式。Jove(joum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这本将自己定位为“第一份科学视频杂志”的期刊,2014年的营业收入增长37%,仅2014年3月发表的视频文章数就达到3000篇。

学术期刊的现代生产体系也可以尝试变化。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调查报告、专题等深度报告,可以尝试采用众包的方式,运用集体智慧来组织学术文章,将学术期刊打造成知识创造、共享、转移的平台。

许纪霖先生在《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一文中提出,学术社群也可以成为众包的一种方式。他说,国外每一个学术刊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空前活跃的学术社群,他们形成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学术共同体,经常有学术讨论会和学术交流,拥有非常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行规。如《英语学习》与一些知名的微信学术讨论群合作,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稿源,在学术期刊生产方式的平台化和众包化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

当利用集体的智慧和金钱做调研报告或专题文章时,就是采用了众筹方式。参与众筹的读者也成为这个专题或深度报道的联合生产者。前《卫报》科技报道记者波·约翰逊和《自然》《经济学人》等杂志的撰稿人吉尔斯把一篇科技深度报道计划上传到Kickstarter后,共有2566人提供资金,一共筹集到140202美元,远远超过他们5万美元的目标。

3.重视数据库建设,与受众有效沟通

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学术期刊来讲,不应该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而应该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学术期刊要建立数据分析团队并迅速提升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大量用户和良好的数据资产将成为未来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欧美国家杂志的读者数据已经成为杂志不断扩大发行并获得广告投放的重要资料。

用户数据库不仅仅是读者、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内容,而应该是一个体现学术期刊与用户关系的极富价值的信息库。数据库的信息越详尽,就越能归纳出可信度高的群体特征,越能指导期刊的内容策划和运营策略。

具体说来,首先,通过收集的各种读者资料,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可以让学术期刊很容易找到特定的读者群体。其次,能够顺利地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改进内容和服务,并发展为终身价值较高的读者。再次,学术期刊通过各种内容反馈和品牌衍生活动记录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从而为学术期刊开发新的栏目和衍生服务提供依据。最后,可以帮助学术期刊测定广告和品牌衍生活动的效果,提高广告内容和推送内容的针对性。

4.从“内容出售”走向“内容溢价”

学术期刊应尽快走出“内容出售”的传统操作方式,尝试“内容溢价”的商业模式。把长期积累的读者聚合在期刊之下,在共同空间和平台上演化出更多的服务方式,朝着“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学术期刊来讲,首先可以刊登广告。国外许多学术期刊都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和发行量来吸引广告客户,如Science的广告收入达到2000万美元。其实科学家和企业家都乐意把他们最好的信息与产品广告发布在最好的学术期刊上,这是投放者对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认可度的重要标志。

学术期刊可以根据读者需要组织专家举办不同主题的学术研修班或培训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也可以通过学术期刊在行业内的权威性和品牌效应,为相关机构组织和策划推介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布会;还可以通过与学术专家的良好关系,组织产品论证会或专家咨询会等。依靠增值产品或服务获得溢价收入应该成为未来我国学术期刊盈利的一种主要途径。

[1]赵文义,王磊,杨琦等. 学术期刊品牌价值发挥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J]. 科技与出版,2010(4).

[2]王磊,孙守增. 国外学术期刊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盈利模式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启示[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

[3]杨绎. 基于文献计量的“大数据”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12(9).

[4]周引,王元等.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受众行为分析[J].第十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14(9).

[5]王书柏,陈秋红. 对学术期刊编审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J].《编辑之友》,2014(6).

[6]王二羽. 德国期刊经营与管理的细节管窥[J]. 出版发行研究,2007(11)77-79.

[7]周华清,张艳萍. 基于4C营销的学术期刊经营策略[J]. 编辑之友,2012(12)43-44.

[8]辛欣. 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业务融合[J]. 新闻爱好者,2012(5).

[9]周鸿炜. 互联网思维是常识的回归[J]. 中国青年报,2014-10-8.

[10]张建中. 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J]. 现代传播,2013(3).

浅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篇8

新形势下,如何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建设和谐矿山,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XXX煤矿党委以完善体系为抓手,以创新载体为依托,以人本管理为手段,在党政与职工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 “生命线” 的作用,维护了矿山和谐稳定,推动了矿山有序发展。

一、以完善体系为抓手,凸现职工思想政治动态预警机制的“三性”效应

1.健全网络,规范流程,保证职工思想信息的畅通性

XXX煤矿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职工思想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流程,通过信息收集、归纳汇总、制订方案、信息处理等重要环节形成一个严谨、科学、有序的闭式循环系统。职工思想信息由各包点联片小组负责收集,宣传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汇总,通过召开思想信息分析会,共同研究确定问题的处理办法。根据研究结果,宣传部以专用的问题处理通知单通知涉及的部门,限期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关部门接到问题处理通知单后,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确定解决方案并将通知单返回宣传部。宣传部对每个问题建立处理跟踪卡,同时根据问题解决情况,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基层单位能够独立解决的由

工会在回音壁上反馈给职工,需矿决策层或上级部门研究的及时上报,重大问题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方案后再进行反馈。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在回音壁上说明情况,使大家心中有底,及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

2、包点联片,双向收集,确保职工思想信息的真实性

传统的职工思想信息收集由各基层信息小组收集汇总后上交矿职工信息站。但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一定弊端,比如收集到的信息带有明显的组织行为,存在信息过程中的“过滤”行为,使职工信息的真实性打了折扣。为此,XXX煤矿研究出台了《关于政工人员包点联片的实施办法》,即政工人员分组对全矿各区、队实行包点联片,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实现思想信息的双向收集,为建立职工思想预警机制起到了保障作用。

3、拓宽渠道,开辟阵地,增强职工思想信息的互动性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XXX煤矿宣传网站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导,围绕矿党政中心工作和安全生产动态,进行全面、细致的宣传报道,积极为矿山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网络中,职工可以方便、快捷地反映自己最满意的事和最渴望解决的事,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以“望、闻、问、切、医”为载体,提升思想政治工

作的运作效能。

1、望:审时度势,因时而宜,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 不同时期,XXX煤矿不失时机地深入挖掘典型的人和事,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矿井生产中遇到软煤区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时候,XXX煤矿迅速举办以“XXX精神XXX人”为主题的报告会;胜利完成双千万目标的时候,XXX煤矿举行了“感动XXX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对在生产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进行了讴歌赞颂,为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2、闻:完善机制,广开言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思想信息收集做到“三个延伸、三个衔接”,即向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延伸,与生产现场衔接;向管理的各个方面延伸,与制度落实衔接;向后勤保障各个渠道延伸,与职工密切相关的问题衔接。为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处理、反馈,XXX煤矿坚持职工思想信息动态分析例会制度,改“灌输”为“交流”,变“单向”为“互动”,有效扩充了职工信息流量,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3、问:深化访谈,嘘寒问暖,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XXX煤矿长期坚持“五清楚,六必谈,七必访”制度,“五清楚”即:职工家庭情况清楚,职工脾气、性格和特长爱好清楚,工作表现和优缺点清楚,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清楚,不同时期思

想变化清楚。“六必访”即职工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家庭发生矛盾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缺勤旷工必访;“七必谈”即职工思想波动必谈,受到处分批评必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工作变动必谈,新工人入队必谈,完不成工作任务必谈,发生“三违”必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切:举纲张目,有的放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这里的“纲”就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开展工作。真挚的情感会焕发出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针对一些职工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贫困,XXX煤矿设立了“党员爱心基金”,对困难党员和职工及家属等进行慰问,充分体现广大共产党员情系职工的崇高精神。

5、医:对症下药,虚功实做,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领导重点做,政工干部系统做,行政干部经常做,群众组织主动做,既解决了思想问题,又解决了实际问题。针对XXX煤矿离老区较远,对职工子女教育和家务无暇顾及的问题,XXX煤矿设立了“矿嫂参观日”,定期邀请矿嫂到煤矿参观,了解丈夫的工作情况,赢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设立了“XXX新苗奖”,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职工子女。

三、实施五位一体工作法的几点启示

实施五位一体工作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

性,就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三个关系:

1、大与小的关系

“大”是指思想工作谋划要顾全大局,时刻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大局服务。“小”就是要在把握“大”的前提下,注意从小处着手,力争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从小事做起,认真解决好职工衣食住行等问题,使职工群众感受到思想工作的务实性和实际作用。

2、虚与实的关系

“虚”是指思想工作的抽象和无形。思想工作中的“务虚”,首先是向基层职工群众进行企情、矿情的宣传教育。把存在的困难说够,把解决的办法说透。其次,要善于由“虚”入“实”,“虚”功“实”做。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工作的原则性、操作性、实效性。

3、上与下的关系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9

党的十七大作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部署,概括起来就是:明确一条主线,突出五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落实六项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总体部署,认真落实这个总体部署。

推进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个核心内容,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切实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真做好地方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大力选拔符合各方面事业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断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继续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体制的优势。着眼于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加强实践锻炼,帮助广大干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着眼于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认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高质量和纯洁性。着眼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10

从去年的一轮爆炒,到今年政府层面的互联网概念的镀金加持,互联网思维俨然黄袍加身,成为正统。互联网即将进入快车道,成为真正的风口。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言必称道的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了显学。但互联网思维发展迄今,却一直伴随着争议,毁誉参半。互联网思维究竟带来了什么创新?谁在利用互联网思维装神弄鬼?

互联网思维下的创新与革命

由于终端设备、网络的长时间的革新和发展,手机已更新迭代,基本达到了PC的性能,而且移动性、便捷性远优于PC;随着3G技术或者4G技术的成熟,在全球普及和大规模推广,在很多偏远如非洲或南美洲的国家和地区,即便没有使用过PC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智能手机便捷地获取信息,享受科技的便利性。移动互联网在完成线上改造后,开始向传统行业迁移和蔓延。近两年热门的O2O服务就是最好的例证。

O2O行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打车软件。现有的打车本身并没有革命性技术,而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模式改造原有落后的出租车模式。由于出租车公司份子钱高居不下,原有的出租车电召效率低下,出租车空驶率高,乘客打车成功概率偏低。当移动互联网进入原有的生产关系后,司机和乘客通过打车软件的LBS、即时通讯等技术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解决了乘客打车难,司机没生意的行业效率低下的痼疾。

更关键的是,同时在司机和乘客海量的数据分析下,可以改造原有不合理的地方,提炼出有价值的、新的商业模式。打车软件可以通过记录司机的行为,包括历史订单,有无绕路等行为,乘客的综合评价等这些综合性数据来分配订单。有效改造了传统出租车司机服务意识低下,乘客无法有效参与到促进和监督中的弊端。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系统最有效的在于,可以提前分析并预知某些情况,比如说交通状态变化,未来某些订单产生的高发区。随着这种大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逐渐产生出更多价值。包括广告和精准化营销等方式,出行记录可以连接到本地商圈。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商业系统产生巨大影响。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如小米的新營销模式,饿了么对传统外卖的改造、房多多对传统房产销售的改造等。互联网思维通过新技术、新方式有效地参与到原有的生产关系中,但对于旧模式的改造高潮远未到来。从这个角度上说,互联网思维现在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互联网的生产方式必将对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根本的影响。

谁在装神弄鬼?

雷军的风口理论已经人尽皆知。当互联网思维的风吹起来时,天上飞着的除了真正创业者,还有各种牛鬼蛇神和鸟人。于是,卖煎饼的黄太吉来了,卖跳蛋的马佳佳来了,吃蓝龙虾的雕爷来了,什么都没做出来的黄欢来了,微信营销大师来了,微商成功学来了……

他们对互联网颇有了解,同时又深谙人性。他们知道围观的群众和投资人喜好,把自己做的有限或平庸的事情包装上互联网思维的神圣概念,在项目没有展开或略有气色的时候开始满大街兜售和变现。他们将成功的概念与创业巧妙结合,再冠以互联网思维的新式头衔,通过互联网营销和传播给大众和追随者,吸引各种眼球,实现自我的高溢价和价值套现,但相应的产品体系却没有跟上或者根本没有。

创业从来不是一件开心和美好的事情,艰难和险阻从不会停止,对内,团队的维系与稳定,产品的研发、方向的试错;对外,与投资人周旋,对手的打击与竞争,行业的瞬息变化,巨头的倾轧与虎视眈眈,这些都不是仅仅站在台上扮演明星可以解决的。难道在互联网思维下创业的艰难就不复存在了吗?成功的如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也从未否认过创业和变革的难度。人类历史上,生产力从来不是靠嘴和跳大神来推动的。即使能说会道如罗永浩,也不是靠嘴来解决供应链和产品研发的问题,在调侃一番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地蹲在工厂,认认真真地解决生产中的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华为发过一则广告,画面上是一双芭蕾舞者的脚,一只穿着舞鞋光鲜亮丽,另一只赤裸着满是伤痕。广告文案是:“我们的人生,痛,并快乐着。”任正非在达沃斯论坛发言中阐释了这则形象广告的含义:“我说这就是华为人生,痛并快乐着。”这也许是创业最生动和形象的案例。

在百度王航看来,如果说洪秀全之流是祸国殃民的国妖的话,这些互联网妄人就是“网妖”。他们表面上看来促进了互联网的繁华,其实更深层次的是投机分子和机会主义者。他们给后来者开了极其恶劣的先例,留下套现后的满目疮痍。

在这些互联网妄人畸形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投资人扮演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赚钱本来是正大光明、天经地义的事,但很多投资人嘴上宣扬诚信、认真,其实这些都是对外的幌子和道德包装,自己在充当各种人生导师,贩卖各种价值观后,更多的目的是变现,他们从不会在乎这些互联网牛鬼蛇神是否诚信,是否做了实事,价值观是否正确,他们只是要高位套现。

不明真相且缺乏耐性的围观者,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热潮中,是最容易被妄人们利用的。这些人对于本身情况不了解,盲目追求热点,面对着移动互联网的热浪和各种百亿神话的冲击,充满了好奇和恐惧,渴望着通过念着“互联网思维”的咒语或者服下“互联网思维”的灵丹妙药实现咸鱼翻身或一夜暴富。埃里克·霍弗在《狂热分子》描述极为被某种狂热裹挟的人流:“一头栽进某种变革大业里的人,都必然怀有极度不满情绪而又不是一贫如洗,都必然相信某种万能的教义、某个不会犯错的领袖或某种新技术已给了他们所向无敌的力量。另外,他们必然抱有极不切实际的憧憬和深信未来具有无限可塑性。最后,他们对他们要做之事所涉及的困难也必然一无所知。”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篇11

濉溪县中医医院 孙玲

医院是知识分子高度密集的地方,人员文化层次较高,参与意识和接受能力较强,这给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更要面对新时代,开拓新思路,寻求新载体,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增强创新优势。

一、在新的形势下,站在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的主流是健康进步的,但也有一些是消极的。加之医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后勤社会化的一系列改革,引发的利益冲突相对集中和增多,职工各种思想矛盾、心理压力和思想问题显现得比较突出。目前职工中反映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

1.一些医务人员价值取向产生偏移,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想。

2.对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认识不足。认为医院发展和对外竞争只是少部分管理者的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碌碌无为,不求进取。

3.对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理解,有抱怨和畏难情绪。一些人干惯了安定舒适、没有压力的工作,不愿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其价值观与医院发展要求相左。

这些矛盾和思想问题若不认真抓紧解决,不仅严重影响职工队伍整体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对医院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是很不利的。因此,深入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化解职工中存在的思想矛盾和思想问题,既是医院管理者对职工政治思想上的关心,更是党、政、工、团工作者服从和服务于医院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努力建立适应形势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1.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起一个以党组织为领导、专兼职政工干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立体式的组织领导体制。同时,应从医院的实际出发,试行党政干部一肩挑、双向兼职和同职合并的模式。

2.建立较为完善的参与经济工作的机制。要进一步规范参与经济工作的内容、范围和途径,把参与贯穿于医院决策

酝酿、形成和实施的全过程,把参与作用体现于医院中心工作的全过程,中心工作转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跟到哪里,并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参与经济工作的制度体系。

3.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机制。要从超前引导机制做起,对职工思想热点难点进行调查分析,实现在思想教育上由滞后向超前转变,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工作。

4.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要像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那样,完善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要通过必要的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建立起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制度,健全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明确党政工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责任,使教育人的工作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真正落到实处。

5.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运转,必须在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形成一套科学的干部管理、组织管理、宣传管理、文化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强化基础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使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工作部署。

三、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走势。

1.思路创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思路是行动的先导。必须冲破思想“禁区”,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要从“等布置、等指令”转变为从实际出发,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根据医院和职工的实际需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常性、开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2.内容创新一一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是医院的中心工作。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战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关键要选准“结合点”,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的医疗生产、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与医院各个方面工作整体配合,形成综合效应。尤其要与医院管理相结合,把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起来,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之下爱岗敬业,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同时,要拓展教育内容,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结合医院和职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技术等教育,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形式创新一一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运用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的手段,借鉴相关科学的成果,使思想政治工作从统一教育向层次教

育转变,从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转变,从被动应付向超前预防转变,从单纯说理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转变。针对八小时内外的不同特点,用不同方式来开展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离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场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4.载体创新——把学习教育活动同医院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医院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医院文化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医院精神、塑造医院形象、创建名牌产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工作连接起来,使职工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心灵的陶冶。

5.考核方法创新——由考核自身活动数量和形式向科学、全面、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转变。在考核中,既要把经济效益和生产情况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标准,又不能作为唯一标准,应采用科学的、客观的、合理的方法对两个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核,这样才能真实而系统地反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上一篇:读书伴我成长作文1200字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