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精选10篇)
中敖中学:唐道竺
提要: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是目前教坛关注的热点,我从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法已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几乎成了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痼疾①。那么,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呢?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战略工程。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末,中学历史教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里我仅凭多年教学的一点经验,就历史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
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是 1
各地市、县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历史教师只是一个对知识的消极传播者。而今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带着这种观念教学,这显然离教育的发展市场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这是极为危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又如何去培养合格的中学生呢?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例如,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从78年以来已修订过四次,原因之一就是其中存在着谬误,就拿目前最新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来讲,也有个别失真的例子,尤其是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我们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②
因此。我们每个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而努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所说:“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成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综历史学科的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能力。”③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具有的综合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成在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而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
首先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一大误区,那就是放弃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去抓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因为历史学科也和其它学科一样,基础知识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育,那么其它的任何教法都无从谈起。就象我们的工程队修建高楼大厦一样,没有夯实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建出高质量的楼房。因此,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④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其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以下几点方法可供参考:
(1)角度创新
对历史教科书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绝对不能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应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去看待某一历史现象,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
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教科书上的评价是: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从另一角度评价华盛顿会议可得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两种评价,结论切然不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讲是评价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2)理论创新
如果我们的学生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那么这样的学生就是具有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因此,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回海而皆准”。
例如讲“五种社会形态”学说这一理论时,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即五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着排列上的固定性,并以此为靶子,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先启发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国家进行个案分析,例如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又如美国,由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没有“童年”期,而是直接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如意大利,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详尽的分析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出了一个有创新性的观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粗线条宏观上的勾勒,它的具体样式并不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国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学说基本上适用于西欧历史。在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具体情况下,“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对历史研究也有指导作用。
(3)知识创新
长期以来,人们把历史知识看成是已经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研究的价值,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过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在研究时,根本不可能再现历
史的原貌,也只有尽量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伴随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就不断出现,对知识的更新已成为必然。这样通过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排列组合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此达到当今教学的需要。
总而言之,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水准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培养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地位,让中学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在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反馈性,克服片面性、表面性、模糊性、线粒性等弱点,努力为学生创设创新思维的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发展更新,培养智能型的全方位人才。
注:①《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再探讨》
②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③何成刚《我的教育观——李晓风老师的实践与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设置悬念、猜谜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等。不管哪种方法, 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好能够设计一些逆向思维的问题。例如在分析中国戊戌变法没有成功, 而日本明治维新却获得成功时, 可问学生:“假如你是康有为、梁启超, 你会如何作选择?”问题一提出, 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我若是康有为, 我不会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 我要向日本的倒幕派首领学习, 用武力推翻封建统治, 然后再推行变法。”这样, 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设置疑问, 诱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课堂上, 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将思维逐步从“观摩见习型”过渡到“开发探索型”。在教学表述中,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过程。当遇到思维环节时, 不再采用教师分析学生记录的传统教学法, 而是让学生去分析思考, 教师在一旁起辅助作用。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具体内容故意提出疑问, 让学生作答, 从而达到启发、引导、创新的目的。例如在讲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三次西征这一内容时, 可以问学生:“应当如何评价这些战争?”并告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不局限于教材。学生争相发言, 这时有的学生会说这些战争具有破坏性和侵略性, 没有考虑到被征服的民族的感受, 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重大灾难;而有的学生会说只有通过这样的战争才能推翻一些腐朽的政权, 社会才会不断进步等等。通过实践, 让学生认真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师设定问题后,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辩论。由于是历史问题, 可能需要提前准备一些史实材料, 以便论证得有理有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所掌握的知识, 经常组织辩论有助于学生交流, 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领域, 互相学习。如笔者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文简称二战) 的性质时, 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辩论。毫无疑问, 二战到后期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这里主要分析二战初期的战争性质, 学生组成正方和反方。正方认为二战初期是反法西斯战争, 依据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是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反方则认为在帝国主义战争初期, 最基本的依据是帝国主义制度为导致战争不断的根源, 而二战的政策属于帝国主义政策, 英法是因为拒绝帝国主义瓜分他们的赃物才会对德宣战。此次辩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有了问题总想寻找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思考和探究, 然后一步步得出最终结论。
四、交流激励创新
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 在学习中常常提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个人见解, 这时教师不能不顾及学生感受而一味压制, 而是要善于辨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学生做错的应给予引导, 让学生自行修改, 加以更正。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进步。
五、重视设计精彩的结语
一堂成功的课, 教师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开头的引人入胜, 中间的环环相扣, 也需要结尾的耐人寻味。教师在进行知识归纳和巩固训练时, 恰当地运用地图, 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师在讲述《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节时, 可以借助《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形势图, 将红军长征历时一年, 从东到西, 从南到北, 按教材的顺序, 将辗转的11个省, 越过的18座大山和无数小山, 渡过的24条大小河流, 攻占的62座县城, 爬雪山过草地一一指点出来。同时指出, 红军长征还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和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 红军不得不避实击虚, 迂回曲折地驰骋在艰难险阻的广大地区, 路上走了365天, 其中15天打大仗, 235天白天行军, 18天夜里行军, 休息44天, 平均走365里才休息1天, 每天平均走74里。此时教师可根据红军长征的进程将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长征》《六盘山》等诗词补充进来, 这样不仅能有助于学生记忆, 而且能让学生加深对红军坚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和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的理解。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精神
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习近平同志也强调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性。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得以培养和发展,因此,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历史学科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科目,和其他科目一样,重点在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那么,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呢?
一、历史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从观念创新到行为落实;从旧模式到新思维,都会发生严重的碰撞,需要教师去面对、去探讨、去实践。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1、增强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
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科研工作会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应该克服困难,知难而上。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许许多多的教师都是传授型教师。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首先教师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其次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第三、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这方面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心理学和教育学水平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所以历史教师应要求自己多学习、多借鉴、多总结,真正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强的教师。
3、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容量越来越大,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创新就要善于接受新的东西,没有学习的创新是不可能的。创新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培养创造性并唤取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所以,教师要敢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
2、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以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大胆思考问题,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让课堂成为沟通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的桥梁,应充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要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突破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范围,或者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思维活动不断递进,便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①教师教学手段应力求现代化。历史教师应该让历史教学用有声有色的手段表现出来,将幻灯片、音响、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引入历史课堂中,这种教学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的感知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②教学方法应力求多样化。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为讨论式、问题式或启发式教学。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点是让学生发展其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具体应该做到:
第一、营造问题式课堂。教师通过设问质疑,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挖掘出他们的潜在意识。
第二、营造讨论式课堂。课堂上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可提出来。这样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深化问题。再引导学生将各类意见分类梳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营造启发式课堂。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阀门,在较深层次上思考问题,并得出理性认识,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
2、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历史学科的主人。
①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创作小论文,通过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
②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品尝传道授业解惑的创造劳动滋味。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堂历史课,选择与历史教学进度相关的主题,学生广泛阅读、查找、收集、摘抄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史料,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的搜集能力,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这种教学改变了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的盲目性,也改变了那种沉闷、形式化的教学氛围,真正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3、加强课堂思维训练
①培养换位思维。活用教材,冲出思维定势的束缚,培养学生活泼开放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时多换一换角度,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②培养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
③培养逆推思维。人们思考问题通常只注重已有的联系,习惯于沿着合乎习惯的传统方向“顺推”,如果注重采取反向逆推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效果。
在课堂思维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往往会产生一些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然后进一步探索,探索的过程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
实施创新思维教学是以创新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塑造创新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获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其思路如下:
一、优化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在设计中要做到,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成“会学”再到“创新”。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经过实践与探索,学生在课堂上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还有游戏法、竞赛法。做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深受同学的欢迎。轻松、自由的气氛使学生消除了紧张,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发展创新思维。通过竞赛,迅速联想来训练学生快速的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经常设置活动场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组织交流语言。例如,要求两位同学假设相互碰面,某 A向某B提出某种活动的建议(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
A: ××,are you free tomorrow?
B: I think so,why?
A: 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B: Oh,thank you.I’d love to.What time shall I come?
A: About half past three tomorrow afternoon,ok?
B: Ok.Where shall we meet?
A: Let’s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B: All right.At three thirty tomorrow afternoon,outside the school gate,see you later.A:see you later.通过这种训练学生逐渐会从单纯的方法模仿,发展到思维模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每学完一个对话除了让学生扮演外,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和旧的知识创设情景,自编一个新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通过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三.鼓励创新精神,重视创新个性的培养。
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五、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个性培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创造性思维是以问题开始的,教学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之间交流、展开思维常用的途径,通过质疑问题,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先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就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学教育要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创新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内在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寻觅、去探索、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创造动机有着无形的推动力,学生能在较好的气氛下,坦诚交流,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易于联想,自由地发表意见,积极地寻找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激发创造求新的动机。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并建立起师生共究、相互合作的精神,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交流对问题的看法,从而产生出新的想法。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更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对学生思维的活跃起到平常预想不到的效果。爱迪生小的侯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认为他智力上有点问题,叫他的母亲把他带回家。爱迪生的母亲当过老师,同时她也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她首先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并用从平常人成为科学伟人的故事激励爱迪生树立求学的信心与志气,然后创设一个开放宽松的环境,让他自主学习,大胆想象,自然地步入到自然科学的奇妙世界里去,增强他的求知欲望。这一宽松民主的环境保护了爱迪生的个性发展,使他勤于思考、爱好实验、善于动手、敢于创新。
二、通过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那如何通过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呢?
1、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交流氛围。
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磁性”课堂。合作学习的情景来源于教师有目的地创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自然地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习产生合作的冲动和交流的愿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课题学习:拱桥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学习要求提出任务:
(1)搜集有关桥梁的图片,了解它们的形状及相关知识;(2)查阅资料或访问专家,了解桥梁的种类、历史及计算公式等桥梁方面的有关知识;
(3)根据教材提供的条件,进行设计并做出设计图,求出桥拱的抛物线表达式;
(4)制作所设计桥梁的模型。
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去分别解决这些问题,再在班上进行交流评比,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小组内合作交流的精神,非常自然地达到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有超越创新的一面,因此合作学习的精神还要靠教师进行有计划地预设,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打破单一的思维定势,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必须正确引导。
由于语文是一门知识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习者要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培养语文学习的合作交流精神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防止学生出现怕动脑、不思考的依赖思想,靠自己的合作交流伙伴来代替自己的思考,变交流为抄袭,变合作学习为合作应付老师,应付作业和任务。这样,不仅不能促进语文成绩的提高,反而会造成成绩退步。防止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抄袭和产生依赖思想的危害,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习惯,正确理解合作交流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才能对语文学习有真正的促进作用。
3、潜入学生心灵,对每个学生都给予期待。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挖掘和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如果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殷切期望或正面的看法,这种潜能就会或快或慢、或迟或早地被激发,从而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期待方向,产生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和自我控制调节能力。
例如:教学诗歌《回乡偶书》,教师不再是读——讲——总结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利用电视剧、电影制作过程来教学。教师设计的教学结构是“选导演、演员、观众——理解诗歌大意——编剧本——表演”。教师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把具有组织才能的学生选为导演,愿意受他领导,想表演的学生当演员,其余的学生做观众,观众要给出影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大意,接着则由剧组成员根据诗歌大意,展开想象,编剧本,最后分好角色进行表演。没想到,这一节课获得了成功,最精彩的是表演部分,看着学生们活灵活现的表演,让“大观众”、“小观众”捧腹大笑,笑后惊叹:学生的想象力确实丰富,表演确实出众。在这一节课中,不仅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了诗歌大意,明确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鉴赏审美能力。由此可见,课堂结构的创新,确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创新精神,重视创新个性的培养。
要从小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习俗,大胆尝试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志向。要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一些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斥责,这是窒息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极大,一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谈道:“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智力、好奇心测验中成绩中等以上,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能在三个月以内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教师往往会偏爱心理类型和自己一样的学生。有创新才能的教师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缺乏创新才能的教师则不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如果教师有很高的创新才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将会取得极好的成绩;如果教师很缺乏创新才能,那么创新能力低的学生成绩就比较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反而会被埋没。
按理讲,教师应该喜欢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却不大喜欢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或者由于精力充沛、好动好问、被视为“淘气”、“调皮”;或者独立思维能力强,不墨守成规,思想行为常超出教师意料;或专注地钻研、为创新吸引、不善交往、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等,因而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喜爱。研究创新思维的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说:“许多调查表明,创造型学生的形象是被否定的。”确实,如果不改变对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的错误态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只是空谈而已。所以,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上,重点应放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要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既要量力而行又不要随心所欲,使各层次的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在学生身上,有意无意的驱赶着学生走教师自认为的理想道路,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阻碍了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学校实施创新教育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开发,使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如在教学《小珊迪》一课,从小利比的话中“我”得知:小珊迪没有及时把零钱送到“我”手中,是因为被马车撞倒,腿也断了,说不定会死的„„时,“我”听后心里是怎样想的?请学生自由读第二段,尽可能多给学生时间去边读边思考。有的说:“我错怪了他。”有的说:“我很着急,很想去看看他。”我对学生的答案不满意,请学生再读这一段,接着我又引导:从我自身去考虑,会怎样想呢?读后,有一个学生回答:“我可能会自责,如果我当时自己去换零钱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个学生的回答正是后文我愿意永远照顾小利比的一个原因。说明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
首先教师在培养创新意识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
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 教师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沟通,这样学生才能精神放松,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课堂上才能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已见的学习场面,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问,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发作用是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但是更多的是运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运用学习要求与学生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来实现的。我们还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作用,重视学生的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归纳过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定在“激趣、启思、导向”上,至于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它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分,怎样运用原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什么是新知识,新知识学来有什么用等等具体问题,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解答这些问题,老师决不能代替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在引导学生发展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一个与时代步伐相融的新教育思想。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教育观念,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成为不断进取,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l、《创造性想象》,[美]奥斯本,王利明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语文创新教育探索》,苏盛葵,四川教育出版社。3.《当代语文教育学》,刘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4.《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杨再隋,语文出版社。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学改革必然涉及两个方面:教学理念的改变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改革的理解。
一、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沟通的形式是制度化了的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讲台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即在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标准揭示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现实的教学分析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教学过程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怎样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第一要注重同学生的交往。教学中应有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是交往。如果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将严重剥夺学生的自主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将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种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二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又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转向侧重发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生活中的图形》一章的学习评价可分几个方面进行: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在家折叠与展开图形的情况(可由学生评比);小组讨论时的发言;书面测试;作业情况;以及同老师的谈话等等。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
二、改变教学形式,重视数学活动。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总是的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我认为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提出问题
动手做实验
观察记录
解释讨论
得出结论
表达陈述。
具体地说,在开展这一活动时,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学生观察一个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第二,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中的不足。第三,老师按一定的顺序给学生们推荐活动,学生可从中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第四,这一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同一主题的活动,并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五,孩子们每个人都记录活动过程。学生通过这一活动逐渐学会操作,同时加强并巩固口头和书表达能力。例如在北师大实验教材〈展开与折叠〉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操将学具中的平面图形折叠成几何体,然后观察讨论所折叠的图形的形状(柱体),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涌跃能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上下两个面是平面,上下两个面互相平行,上下两个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侧面的个数同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侧面都是长方形等等,他们所回答的问题基本上都比较准确,同学之间能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然后再让学生先想象将柱体展开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再动手操作,同自己想象的结论进行比较,最后回想一下操作的过程。这样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让学生总结直棱柱的概念及其展开图。
一、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观念
创新是以人的创造活动为基础的, 创造的本质就是独特, 是与众不同。一个人能否有所创新, 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他有无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否强烈。长期以来, 因受陈旧观念的影响, 一提到创新, 人们习惯与将它与了不起的发明创造相等同, 因而抑制了许多人的创新能力。要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必须破除陈旧的观念, 建立新颖而科学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法, 从课堂教学做起, 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潜能, 着眼于刨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树立创造力人皆有之的观念, 不迷信、不自卑, 敢于求异和创新, 坚信经过教育和训练能够提高每个人的创造力。
二、教师要敢于善于推陈出新,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要学会教答案而不是交答案
甚至尚有不少教师, 把知识的答案简单地交给学生, 也就是说, 把题目和答案规定式告诉学生, 并宣布是唯一标准答案, 要考试的, 一定得好好记住。这种交答案, 实际上就是填鸭式教学。应变交答案为教答案。因为教答案首先要吃透答案, 明确答案的来龙去脉, 探讨还会不会有别的答案, 特别要教这种答案的解答过程、方法, 思路是什么, 并寻找还有没有更简单的科学的解答方法等。
2.教知识, 更要教方法
过去的传统教法, 是把知识喂进学生的大脑, 而今的素质教育, 是把方法教到学生手上。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灵活的学习方法, 这无疑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创新思维之门的“金钥匙”。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观察、询问、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思维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渗透。因此教知识、教过程、教学法, 才是真正科学而完整的教育。
三、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中学数学是一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性学科, 学校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战场。学生一天在校, 课堂时间占有多, 学生分量重, 对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最大。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面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组成智力各因素的有效综合, 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 最有价值的方面, 是在主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强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水平, 而思维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各种思维品质上。因此,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高度的重视, 真正地落实到教学中去, 从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入手, 尤其要注意思维独创性、发散性和逆向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四、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1.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从认识自我开始,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 表现真实的自我, 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 并不断修正计划, 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 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 总有自己的特长, 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 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 就会陷入得过且过, 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 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 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 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 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 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 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3.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 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 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 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 而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 然后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发挥创造性, 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观念教学模式。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 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 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之中, 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实践证明, 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只有师生平等, 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与教师才有共同语言,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使学生思维活跃, 心情舒畅, 充满喜悦和快乐,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像力。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创设一个有利开展讨论的氛围, 课堂讨论不仅适合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讨论以小组形式居多,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对不易解决问题,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或修正他人的想法, 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 从而在学习讨论过程中, 培养学生集体创造能力, 也提高个人的创新思维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学;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创新思维能力属于一种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机动性和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但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新的教育理念还无法在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产生足够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育教师与时俱进,迅速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调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地位,自觉提高教学业务素质,坚持不懈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思维的源泉。爱因斯坦曾经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育教学当中,正确地引導学生的想象力,常常能够有效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锻炼思维。当然,想象是一种自身知识的飞跃性联结,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支持。需要具有迅速摆脱表面现象干扰的非常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教材的潜在内容,设计开放的想象情境,尽量提供丰富的想象材料,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2.鼓励学生大胆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就是求异思维。它就是从不同方向角,不同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窍门。求异思想必须要富有联想,要勇于怀疑、假设和幻想,努力追求新颖独特和与众不同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要支持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敢于求异,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生在这种求异的思维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捷径,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迅速发展。
3.指导学生有效的观察兴趣。思维探索需要观察的信息采集。可以说,智慧敏锐的观察能力就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实践证明,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发现,更不可能会有创造。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讲究策略,在观察前,要为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在观察中要及时地参与指导,要科学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4.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灵感是因为长期的实践,在不断的知识经验积累经验基础上而突然产生的极具创造性的思想,它是一种直觉思维,属于基础认识上的质的飞跃。灵感的产生生常常伴随着创新和突破。在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及时地捕捉引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灵感,对于某些学生别出心裁的思路,违反常规的解答以及那些标新立异的构思,即使只是一点点的创新,都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
二、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要素
1.掌握和理解必要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只有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合理的最大化的运用,这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兴趣、探索知识海洋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深度和深度的基础知识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和研究处理问题的多种基本方法后,才能够赋予思维活动更加丰富有效的科学方法和内容,从而避免不着边际、缺乏依据的胡思乱想。另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自由讨论和实践活动,采用广泛阅读课外读物的方式努力开阔视野,实现各个学科的有机联系。
2.熟悉各个学科的发展历程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泉。纵观历史,发现与创造来自于探索,探索则需要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更是以自信心为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激发学生们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去探索一种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成熟方法和思路,把知识的感知和认识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合理利用。
3.敢于猜测和设想,善于大胆地发问和表达自己的见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其实问题就是激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经常列举出事实或者拓展原有的知识,把亟待解决的问题呈现到学生的面前,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并以此为基础,依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采用适当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让学生具备一切从从整体出发,用跳跃、大胆猜想的思维方式,快速直接地寻找出可以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另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地质疑,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
4.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的提高是教学的归宿。新型的“探究性学习”属于一种生动活泼、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它不但转变了学生传统呆板单一的学习方式,还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选择一些便于探讨的教材课题,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敢于运用创新思维思路大胆提出问题假设,再通过科学分析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思维能力十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侧重点
1.要努力营造创新思维教学的浓厚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的效果需要课堂气氛的支持。所以,刺激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是行之有效的的兴趣培养模式。中学生有着记忆力好、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我们应当千方百计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环境,全面采用听音乐、猜谜、多媒体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教学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充满激情与快乐,从而引导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的课堂知识。
2.加强各种思维训练,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让学生得到系统的逻辑和形象、归纳和演绎、发散和集中以及求同与求异等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帮助学生自觉养成善于运用联想、开拓和延伸等多种思维习惯,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我们教师迅速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活动中,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更主要的是,要有力地促进学生灵活和广泛的思考,增强的想象力以及应变能力,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敏锐性、周密性和独创性,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切实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破课堂单调的教与学的传统理念,在教会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学生
【作者简介】陈华标,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学校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破传统课堂单调的教与学的理念,在教会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一、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认为,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察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可见,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必须注重创新条件的提供。
(一)转变教育观念
学习主动性的发展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创造是能动性、主动性的最高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动性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观的3个转变,即“实现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向学生是知识的能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的转变;实现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向驾驶式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教师观的转变;实现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学生学会学习、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和谐发展的教学观的转变。”
(二)改进教学管理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从注重过程管理到注重目标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从而使其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发。
(三)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需求,为寻找“创新点”、确立“创新选题”创造条件。在选题上要坚持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实现多侧面、多领域锻炼;要强调实践的创新性,提高实践的层次,每一次实践都不能只简单地重复过去,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才能有所创新。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在学生身上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地去设想和想象,敢于对同一事物产生质疑,敢于对同一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并努力去思索,去寻找新的答案。其实,学生敢于假设想象,产生质疑,提出新的见解,探索新的答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在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所创设的情境应难易适中。如果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感到筋疲力尽,不仅毫无所获,还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如果问题太容易,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见,只有中等难度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求知,并始终处于思维发展的最佳状态。
(二)开拓学生思路,提供创新平台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拓展其思路,鼓励他们深入学习,通过联系前后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进行交流学习。
(三)组织交流讨论,培养创新思维
作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中发现问题实质,并将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目的上。只有分析清楚这两方面问题,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可见,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养成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习惯。其中应注意的是,教师不要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以减少其盲目性;也不能越俎代庖,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先跟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及时地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四)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分析、合作讨论、总结归纳、延伸练习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活动教学,即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活动,如:游戏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方法。
2.案例教学,即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借助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竞赛教学,即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小组竞赛教学、辩论教学等方式。
4.过程教学,即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训练。这些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以达到各种方法的互相渗透和互补,最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历史赋予每个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客观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童爱玲.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5(4).[2]
刘守峰.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9(S3).[3]
王雷,苏桂臻.新课程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实习编辑:段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中学的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知识熟练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是历史学科深化过程中对中学生历史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历史”在我国是中学教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典型的社会学科,历史包含着:社会历史、人文历史和地理历史,中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不仅可以正视历史,还可以建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人文精神的特点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真个人类文化生活内在的灵魂。
1、历史性和时代性。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思想情感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和历史产物,不同时代的精神会有不同内容形式。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思想形式及特征,都是受到人文精神所在的历史时代及具体条件制约的。
2、民族性和开放性。人文精神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又不同的体现形式,在历史的辩证中发展,名族精神会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根据,但是同时又是互相吸引、互相开放的。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各个民族精神产品成为了公共财产,各个民族之间优秀文化的开放和交流日益成为历史的潮流。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渗透历史教学思想。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在各个环节渗透历史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让学生开拓思维,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展现人文精神。“渗透化教学”是现如今课改的发展理念,教师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认真的审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点,高度的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的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们能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中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展现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应该将“以情为主”作为教学主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能够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同时教师应该落实“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将“以史为鉴”作为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提炼教学精华,让学生对于历史有正确的观点,能够正视历史发展、懂得真正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将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深入学生的学习中。
2、充分的挖掘文本素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文本中的教育资源,灵活的运用教材,将人文精神能够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研究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设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课堂能设立教学情境是一定要紧密的结合教材的内容,明确学习的目的,将人文精神作为学生探索的重点,这样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就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展现人文精神,注重人生价值,奖理论知识进行内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与意义。
3、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站课堂的主导地位,主要是以教师的授课为主,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出于被动的状态。历史学科本身就是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降低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制约学生的发展,无法渗透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应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引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能够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展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例如,微课、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师应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精神。
三、结语
人文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精神,是历史发展重要的载体,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文精神,落实“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学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树立自信心、责任心与成功感,端正学习态度和社会态度,成为历史人文精神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熊文文、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40-
41[2]沈晓华、中学历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4(04):55-56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推荐阅读: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08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1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0-30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11-23
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05-25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12-31
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培养论文10-28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