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有关的论文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维方式有关的论文(共11篇)

思维方式有关的论文 篇1

英国有个叫吉姆的小职员,成天坐在办公室里抄写东西,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他消除疲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工作之余去滑冰。冬季很容易就能在室外找个滑冰的地方,而在其他季节,吉姆就没有机会滑冰了。怎样才能在其他季节也能像冬季那样滑冰呢?对滑冰情有独钟的吉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脚上穿的鞋和能滑行的轮子。吉姆在脑海里把这两样东西的形象组合在一起,想像出了一种“能滑行的鞋”。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他终于制成了四季都能用的“旱冰鞋”。

组合想像思考法就是指从头脑中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形象中,分别抽出它们的一些组成部分或因素,根据需要作一定改变后,再将这些抽取出的部分或因素,构成具有自己的结构、性质、功能与特征的能独立存在的特定事物形象。

有创新思维的例子2

日本着名创造学家讲述他发明吸油泵的经过如下:1942年,我正在旧制的麻布中学读二年级,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孝敬我的母亲。向她表示我的爱和孝心。在冬季一个冰冷的早晨,我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双手抱着一个巨大的1800毫升的玻璃酱油瓶,她向桌上的小瓶子里倒酱油。现在使用的酱油瓶均改成手拿方便的体积小的塑料瓶。

那时却是又大又重的玻璃瓶,瓶口上也没有现在的注出口,所以对一个妇女来说,向小瓶里子里倒酱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冬天,厚厚的玻璃制成的大瓶子,连同里面的酱油一起被冻得冰冷,母亲的那双手不断的颤抖,酱油洒了一桌子,但小瓶子里却没装进去多少。

母亲弯着腰、低着头,努力地做着这件艰苦的事情,我看见她蜷缩的身影,心里很激动。平日里我一直想为母亲做一点事帮她的忙,这时我想:“为了让母亲少受些苦,为了让她不抱个冰冷的大瓶子就能够轻松地将小瓶装满酱油,我一定要想一个好办法。”于是我自己去图书馆,读了许多书,查了一些资料。在学习流体理论和原理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流体力学的虹吸现象,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找到了理论根据,掌握了“合理性”。

这个理论根据就是:当流体在管道内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时,尽管中间有一段高出液体平面的管路,但一旦液体开始流动,液体就会不停地向低处流动,这一现象就是虹吸现象。当然只有这一点还是不够趵。当用管子吸取大瓶酱油时,必须想办法把酱油吸到逆“u”字形的管子的最高处,再使之向另一端的低处流,才能形成虹吸!才能使酱油自动地流人小瓶。向低处流的下坡是不成问题的,困难的是如何才能把酱油吸到管子的顶点,也就是“爬坡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像一般人所想像地那样,用嘴吸管子一端,将酱油吸过顶点后,再迅速地将管口插入小瓶。但是用嘴吸的时候,轻重很难控制,很容易把酱油吸到嘴里或洒到外面。

“难道没有好的办法吗?”有一天我正在为这事苦思苦想的时候,突然目光落在桌子上自来水笔的墨水吸取管上,脑子里一亮,来了灵感。我上中学的时候,所使用的自来水笔与现在的不一样。向自来水笔里灌墨水的方法是,用一个带橡皮球的玻璃吸管从墨水瓶吸取墨水后,再注人到自来水笔内。这种自来水笔现在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年轻的读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里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这种墨水吸取管。吸取管由一枝一端细一端粗的玻璃管和一个连在粗端的空心橡皮球构成,这是那时使用自来水笔必不可缺少的文房之宝。将不带橡皮球的玻璃管细端插人墨水瓶,用手将橡皮球捏扁,松开手,墨水就会被吸人玻璃管中。再将细端插人自来水笔的上端,捏扁橡皮球,墨水就会注人到笔内。

这个墨水吸取管触发了我的灵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用嘴吸管子口,也能把液体吸上来!”于是我把吸取管的橡皮球取下来,再将一枝喝汽水用的塑料管弯成“U”字形,在中间开了一个洞,把橡皮球用胶水固定在吸管的洞口上。但是单这样做并没有成功,并没有把液体吸上来。经过试验和思考,我明白了在吸管上必须有两个单方向通行的活瓣。经过多次的改造、试验,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成功地使吸上来的液体不再倒流回去,能顺利地连续流动了。40多年来,这项发明一直被家家户户所使用。

思维方式有关的论文 篇2

由于经济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众多, 限于篇幅, 本文主要结合经济学三个方面的主题, 从实际工作和生活出发, 谈谈一些浅显认识及思考。

一、有关机会成本的认知和思考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只有理解了机会成本原理才能真正理解经济学。机会成本其实是指最优选择所放弃的次优选择带来的潜在收益。通俗地讲, 机会成本就是你在从事某一件事的时候, 丧失了做另一件事的机会, 也就是说做手头上这件事的成本要由丧失做另一件事所可能获得的收益来衡量。

现实中很多人是没有机会成本意识的, 因此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很低的。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 而无论是筹资决策, 还是投资决策, 均是建立在各个方案的选择上的。一旦某种方案被选中, 被放弃的方案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将丧失。因此, 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筹资决策时, 始终需要权衡机会成本, 力图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

企业在融资时, 应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正确计量各种筹资方式的机会成本。但是如何合理确认机会成本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它包含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下几点。

1.经营者用自有资金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得到的利息。

2.投资者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其若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以前期间买进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机会成本是即期市场价格, 即原材料若不用于生产而用于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

4.投资期购入原材料、辅材料、雇佣的劳动、借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就是市场价格。

5.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就是该种机器设备的即期市场价格与使用了若干时期的该机器设备的市场买价之差。

6.计算生产、开发新产品或替代产品的机会成本, 为生产原产品可得的净收入。一种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 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在这六项中的第3、5、6项中,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孰大孰小是不确定的, 第4项的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 而前面的1、2两项的机会成本均大于会计成本。一般的, 机会成本大于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在机会成本中, 会计成本是实际的货币支出, 因此, 会计成本也被称为显性成本。机会成本的其余部分没有直接反映在会计成本中, 只是存在于经济决策的思维中, 因此被称为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我们在考虑一个项目的时候, 应充分考虑隐性成本带来的影响, 从而合理、客观评价投资项目。

二、有关供给和需求的认知和思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你只要掌握两件事, 一个叫供给, 一个叫需求。”可见供给和需求概念的基础性。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价格引导着资源配置方向, 使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由于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基本力量, 因此, 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有效的需要, 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在供给和需求的互相平衡下, 市场同样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市场的均衡过程就是实现商品均衡价格的过程, 也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实际生活中, 有诸多例子可以说明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关系。例如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所催生的北京市机动车限购令就生动解释了政府在调节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中所制定政策的缘由。面对交通拥堵问题, 北京市提出:将采取优化供给和控制需求并举、更加有效的综合措施, 积极应对交通拥堵问题。优化交通供给包括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增加及完善, 以满足交通出行需求。控制交通需求通过鼓励交通需求转向大容量的公共交通, 并对小汽车的使用和拥有采取控制和引导, 以更高效率地利用公共交通供给设施。优化交通供给不仅包括发展轨道交通、公交、道路等交通设施, 更重要的是要对交通出行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扩大覆盖范围, 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出行, 从而提高公交出行比例, 优化交通出行结构。从控制需求角度来看, 通过加强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 可以对交通的刚性需求进行调整, 如在轨道交通沿线新建高密度小区, 尽可能缩短市民从住所到工作场所的距离。而弹性需求可以通过需求管理的方式进行调节, 如2010年4月份北京市大规模提高13个重点区域的停车费, 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市民出行。

三、有关市场与政府的认知和思考

从市场理论的基础上讲, 经济事务应该由市场来完成。政府的角色是规则制定者和规则执行者, 所以不应以经营者或者直接利益相关方的身份进行经济活动。在政府退出经济事务、退出经济领域和市场, 把经济决策权交给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后, 政府的角色就需要重新定位:作为规则制定者和规则执行的监督者。

在经济出现重大问题, 市场和企业力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时, 善意的人们常常认为政府和官员拥有改进现实经济协作问题的动机和信息。从理念上说, 就出现了宏观调控的概念。这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化变革的一个基本思路。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在一些情况下, 政府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宏观调控的层面, 而是渗透到更加微观的市场管理上。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得出了很荒唐的结论:认为由国家和政府来主导经济, 通过宏观调控甚至于微观调控, 就可以更好地抑制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风险。这个结论跟整个经济史是非常相悖的。实际上, 美国政府介入一些公司和银行是其短暂的解决危机的手段, 政府并不是从此以后就作为利益主体直接去经营这些公司和银行。我们必须认识到不管是美国经济还是西欧经济都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美国经历了很多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但是每次它的经济都能出现根本性的复苏, 它每次都能从危机中以更强的姿态走出来。

逆向思维,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 篇3

关键词:相反;求异;由果索因;知本求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95-1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计算13-8时,可以顺向思考,先用10减去8等于2,再用2加上3等于5,也可以逆向思考,几加上8等于13呢?数列1、2、4、8、16,从左往右看,依次扩大2倍,如果从右往左看,依次缩小2倍。逆向思维,是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着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形成有效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通过比较辨析,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几乎都是在比较中实现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有两条腿”这句话是对的,如果反过来说“有两条腿的是人”将是一个笑话,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也有类似的“正反话”。如“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这句话是正确的,不妨反过来出示“1公顷的土地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去辨析。学生从中感悟到:只要面积有10000平方米,都可以叫做1公顷的土地,跟这块地的形状没有关系的,如长50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土地,面积也是1公顷。

又如学生牢记的一句话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如果出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句话引导学生去判断,学生会凭直觉判断是正确的。

不妨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你能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不一样的梯形吗?学生很快想到很多种方法(如下图)。学生根据示意图能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了。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只是为了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这样的辨析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防止学习知识的误区,引导学生正反思考,培养了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二、通过检验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在计算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去检验计算的正确与否,检验的目的不仅为了判断结果的对与错,更为了培养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1.验算一遍会更好。

如这样一个问题:□÷9=6……☆。☆最大是( ),此时□是( )。很多学生能根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确定☆最大是8,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得到□等于54+8=62。问题并没有结束,学生的解答一定正确吗?此时应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将62放到除法算式里,重新计算一遍。

2.不怕失败,重头再来。

把下面的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精确到百分位)3.154≈( ),3.148≈( )。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一旦学生遇到下面的问题,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3.14,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很多学生以为最大填3.149,最小填3.141,如果不去检验就做错了,因为3.149≈3.15,虽然3.141≈3.14,但不是最小的。

学生积累经验,不停尝试最终会得到最大的三位小数是3144,最小的三位小数是3.135,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意志。

三、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有效的逆向思维策略

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逆向思维是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反其道而行”。

如课堂上出现这样一道问题:将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自然数,得到另一个新的分数与12相等,请写出这个自然数。

班上许多思维敏捷的同学都能直觉猜出结果,却不清楚其所以然。因此,我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思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不一会,方法出现了,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列表:

分母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子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从表上可以看出1428与12相等,所以这个自然数为28-19=9。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肯定会想其他方法。这时,一位同学说道:先写出与12相等的分数有1020,1122,1224,1326,1428…,通过比较,1428是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9形成的。

这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正向思维,一种是逆向思维,都闪现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有关辩证思维的故事例子 篇4

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是因为人的的感觉和动物的感觉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人还有比感觉更高的理智。其实感觉就是哲学上讲的感性认识。人们认识事物虽然都是从这里起步,但却不是以这里为终点。也就是说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认识论认为,认识是直觉的感性活动,而理性则是对感性活动后的反思和推导。只有经过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才能实现由量到质的升华和变化。这是因为社会上的事物是复杂的,事物不仅有表象的一面,也有本质的一面。就说表面现象吧,既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真象,也有不反映本质的假象。单凭表象看问题,很容易上当受骗。因为感觉这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它常常扮演的是“骗子”的角色。故而毛泽东他老人家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有时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且只有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当然,一般的哲学概念不能完全替代文学艺术创作。文艺创作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然而哲学又是指导思维的科学,只要是人包括那些哲学艺术家们的思维,无论自觉与否,不是信奉唯物论,就是陷入唯心论。前几年,中国的诗坛很是流行了一阵“跟着感觉走”。这个感觉如果的指是艺术感觉,那就应该承认人的理性认识,可是,许多论述“跟着感觉走”的文章,强调的是这种感觉是“非理性”的“潜意识”的,是出自诗人“内宇宙”和“内心世界”的“自我深层意识的挖掘”等等。这种只讲主观主体排斥客观客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十足的“单向思维”,它必然导致人们脱离现实生活,只能在所谓的“内宇宙”这个小天地里折腾。虽然社会的多元化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多元提供了依据,文学艺术家们的去职业化也在造就着文艺作品的多元化和自我的方向选择。

但问题是,自我意识的成长和展示不能以丢失社会责任为代价。文学艺术更不能只成为泛滥自我抒怀的文本,还有社会前行的崭新文化等待文学艺术家们去建构,还有社会前行需要的责任等待文学艺术家们来担当。文学艺术家们不能只做一个在“内宇宙”里进行自我挖掘的展示者!不能只成为“码字者”和文字垃圾的生产者!更不能只做一个“无关痛痒的自我抚慰和自我夸大”的“精神洁癖”者!

有关创造性思维的书 篇5

《应用性想象》(Applied Imagination),作者Alex Osborn。它是所有商务创新书籍的鼻祖。书籍作者结合了脑力风暴,而且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很容易执行。书中包括理论、技术和实践,写的很棒,虽然书中不见得有很多支持研究(supporting research),但是我敢打赌,你会为他所说的“常识”而购买的。

《101创新型问题的解决技巧》(10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echniques),作者James M. Higgins。很多创新型作者都觉得关注技术方面比关注视角简单的多。而这本书不是。这本书提到超过100个创造性游戏和技术,每个占据一个页面,很少会说道如何使用技术的指导。它的包装比较简陋,70年代风格的书籍(即便最近的第二版也一样),但是我没有看到过比它好的关于创造性游戏/技术的书籍了。

有关定向思维的坏处有哪些 篇6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 一律的解题习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

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根据唯物辩证法观点,不同的事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思维定势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相似性的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从思维过程的大脑皮层活动情况看,定势的影响是一种习惯性的神经联系,即前次的思维活动对后次的思维活动有指引性的影响。所以,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同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正确的引导作用;当两次思维活动属于异类性质时,前次思维活动会对后次思维活动起错误的引导作用。

思维定势的本质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存在根据,亦即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对思维定势本质的追问实际就是要在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思维定势到底是什么’。从字面上来理解,思维定势就是思维中的定势,因此在这里,思维定势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要弄清楚一思维定势一与心理学中的“定势“的区别。

思维定势是由主体头脑当中一些起基础性作用的影响深远的要素一知识、经验、观念、方法产生,所以它的作用实效比较长,范围广,因而思维定势会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变化、发展,但是却不那么容易摆脱,甚至可以说,主体无法摆脱思维定势,因为它与主体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同在。初生的婴儿没有思维定势,但是也因而不能思考。

这一特点表明主体对思维定势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思维定势是主体的思维的基础和前提,而不是障碍。区分思维定势与心理定势,深刻认识思维定势的本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思维定势与创新性思维的关系非常关键。

思维定势的表现方式

思维定势通常有两种形式:适合思维定势和错觉思维定势。

前者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在条件不变时,能迅速地感知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后者是指人们由于意识不清或精神活动障碍,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感知错误,作出错误解释。

思维定势测试题

1 在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有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2.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平均分。分到最后,蓝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3.一位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4.已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了9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现在你再势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5.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6.抽屈里有黑白尼龙袜子各7只,假如你在黑暗中取袜,至少要拿出几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答案:

1.很简单,两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对于这道题,你大概“绞尽了脑汁”吧?的确,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他们是处在同一河岸,对面也没有人(荒无人迹),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都渡过去。当然,你可能也设想了许多方法,如一个人先过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让小船空着回来,等等。但你为什么始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呢?题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呀!看来,你还是从习惯出发,从而形成了“思维嵌塞”。

2.4个小孩一人一个。对于这一答案你可能不服气:不是说4个人平均分4个苹果吗?那篮子剩下的一个怎么解释呢?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3个小孩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这有什么奇怪呢?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拿在手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他所分得的,不是吗?

3.公安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另一个是公安局长的父亲,小孩的外公。有人曾将这题对100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拿不准,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定势在作怪。人们习惯上总是把公安局长与男性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还有“茶馆”、“老头”等支持这种定势。所以,从经验出发就不容易解答。而那位小学生因为经历少,经验也少,就容易跳出定势的“魔圈。”

4.二分之一,这道题本来很简单。硬币只有两面,不要说任意抛10次,就是任意抛掷100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也始终是二分之一,不会再多,也不会再少了。对这道题,如果没有上题的那种定势在作怪,一般马上就可以说出答案来。

5.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拔开瓶塞后才喝酒的。但是,也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不过,只是人们不常这样做罢了

思维方式有关的论文 篇7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批判性思维 的英文表 达是“Critical Thinking”, 这两个单词分别源于两个希腊词汇“kritikos”和“kriterion”, 前者是指提出问题、理解意义并进行分析 的能力, 后者是指“标准, 原则”, 所以批判性思维就是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 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 最终做出 有理据的 判断” (Paul & Elder) 。

杜威 (Dewey)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反省思维, 这一概念后期逐渐演变为批判性思维。美国哲学协 会于1987年委托PeterFacione耗时两年 完成了“ 特尔斐”项目, 将批判性思维 定义为: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 判断, 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 的说明。

国外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相对成熟, 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以引进国外理论为主。部分学者, 如罗清旭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等, 对国外批判性思维理论和评测工具进行修订, 并验证了信 度和效度。批判性思维倾向 也受到关注。刘义等 (2009) 调查了一所高校的679名学生, 结果表明该校学生整体批判性思维倾 向缺乏。高志远 (2011) 对武夷学院489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不明确, 存在矛盾的情况。

综上, 国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广泛, 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受到足够关注。本研究选取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更全面展示英语专业整体的状况, 并对两组进行比较, 最终为教学提供改进建议。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选取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51名学生作为调 查对象, 在收到的问卷中共有8分不合格的问卷, 所以有效问卷为43份, 其中本科生占21份, 研究生占22份。

2.研究工具

本文所用工具为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 (2004) 对Facione等编制的《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 (CCTDI) 进行翻译与修订的得到的中文版本, 其信度和效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量表包括批判性思维的7个倾向:寻找真相、开放思维、分 析能力、系统性、自信心、好奇心、认知成熟度。量表共提供8个分数:7个分量表的单项分及总分。每个分量表10个条目, 分值为10-60分 , 总量表共70个条目 , 分值为70-420分。对每个分量表而言, 低于40分表示该倾 向偏弱, 高于40分表示呈正性, 而大于50分则表示很强。对整个量表而言, 280分以下表示整体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弱, 280以上表示呈正性, 而350分以上表示整体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强。作者对测试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并使用SPSS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得分情况

基于测试收到的43份数据, SPSS测得整个 问卷的Cronbachα值为.750, 表示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显示,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平均分 均大于280, 分别为295.76, 286.86, 说明英语 专业学生整体批判性思维倾 向呈正性, 但是没有学生达 到350分。两组比较发现本科生的平均分高于研究生, 说明本科生总体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更强。本科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都高于研究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总分大于280分的人数分别为14和12, 都超过了50%, 本科生高于研究生。

另外, 通过SPSS对比两组总分, 测得sig.值为.353 (>.05) , 说明两组学生的整体批判性思维倾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生并未因为学年较长而在批判性思维倾向上占优势。

2.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平均分在开放思维、分析能力、好奇心、认知成熟度四个维度都高于40, 可见学生在这四个维度的倾向呈正性, 但是两组学生中得分大于50的并不多, 其中以好奇心的人数最多, 达到了11人, 寻找真相和系统性两个维度没有学生达到50分。七个维度中, 寻找真相维度的分数大于40分的人数所占的人数最少, 而开放思维和好奇心维度的百分比较高, 都达到了80%以上。

除了系统性和自信心之外, 本科生另外五个维度的平均分都高于研究生。本科生在七个维度中得分大于50分的人数上也超过了研究生。虽然在部分维度上两组存在差异, 但是差异并不大, 研究生并没有因为学年较长而进步很大。

3.结果分析

不管是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分数还是各维度分数, 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呈正性, 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得到 高分。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 测试的学生多接近于90后, 这个群体受到的新思想冲击多于之前的任何一代。他们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敢于挑战传统思想。这些特质正是激发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其次, 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吁近几年已经收到成效, 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萌芽成长。最后, 英语专业学生接触了很多的西方思想, 国际化的上海又是很多多元文化的汇聚地, 为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了条件。

虽然研究生组在学年上比本科生组多了5年, 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却要弱于本科生。这说明学校教育在思维发展方面存在不足。另外也是因为本科生组的学生正处于大学开始阶段, 刚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 使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好奇。而研究生组早已习惯了学术生活, 一部分研究生是出于工作需求才选择继续读研, 被动的态度阻碍了他们积极主动思考。

在七个维度的研究结果中,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生的寻找真相维度得分大大低于其他维度。这说明英语专业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 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倾向于逃避, 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学习过程大都是在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 学生已经习惯了不思索的接受观点。

四.结语

本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呈正性, 相较以前的研究已经有所进步, 但是研究生并没有因为学年较长而展现出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倾向。

虽然国家对于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已经给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但是现有的水平仍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求和不断更新的时代潮流。老师应该把思维训练贯穿到英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教学中。另外, 老师应该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在课堂上互动, 鼓励学生创新, 启发新观点。最后,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教师本身也应该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水平, 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地思维指导和评估。

参考文献

[1]高志远.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调查[J].高教探索, 2013, 02:129-133.

[2]刘义、赵炬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现状调查——以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1:81-85.

[3]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03:47-51.

思维方式的竞争 篇8

一位荷兰营销学教授和两位朋友去西安。一出机场闸口,就有一大群人朝他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个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哪个宾馆?你们从哪里来?我免费送你们!”

免费?营销学教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回应道:“我从荷兰来。”

“荷兰?我拉过荷兰的客人。等等,看这儿,您看看。”他翻开一个本子,然后径直放到荷兰教授面前。那页纸上是手写的荷兰文,是一对荷兰夫妇对其服务的热情推介。

“你们要住几天?让我来招待你们,每天只收500块。”他说道。

有了这位出色的司机,教授和他的朋友们在西安的3天过得很棒,能买到价格较低的中国游客门票,也从来不用看旅游指南。

这位司机这3天也过得很好,不必到处揽生意,也不必无休止地在机场候客,教授最后还给了他200欧元的小费。

这位司机是成功的。他为这位“洋客户”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旅游解决方案,满足了顾客的各种需求。他同时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价钱自然不是问题了。他既不是机场的拉客者,也不是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更不是一个旅游中介,他集以上角色于一身,是一位价值创造者。

也许现在我们看来,这位司机也没什么了不起,他做的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做到。就像许多人在市场上看到了一些成功的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后常常泛起的想法一样——“这没什么,我也可以。”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你可不可以,而是:为什么总是别人先想到了这些创新,而不是你?

如果把视野再放开一些,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营销的知识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员掌握了做市场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但对市场的困惑非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同质化”、“胶着”成了描述竞争最常用的词汇;

企业的所谓创新被对手轻易复制,由创新赢得的优势转瞬即逝,竞争成为不折不扣的“肉搏”;

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就像硬捏在一起的“两张皮”,总是若即若离难以步调一致;

探究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对比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我们发现:陷于竞争泥淖的企业,追求的往往是竞争的“手段”;而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追求的则是思维方式的革新。

把眼光聚焦于“手段”,产品就是产品,价格也只是价格,竞争的各个要素被肢解为割裂的动作。局限于某一个点,即使穷尽各种手段“创新”,路也将越走越窄。

发端于思维方式,却可能发现新的需求空间,打开一个新天地,循着内在的目标和“红线”,把营销的要素重组、聚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生的、充满活力的系统竞争优势。

服务,是一个典型的写照。

把服务当作“手段”,服务就沦为拉拢顾客的种种伎俩,即便它被冠以“增值”、“方案”等动人的光环,本质上也不过是企业从自身出发,为了自身利益的产物,所以注定是被动的、弥补性的、割裂的,它无法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竞争动力,甚至成为企业的重负。

基于“思维方式”,服务转变为顾客利益的产物。在顾客利益的统领下,企业资源被自然地组合为一体,被顾客自然地接受。它的竞争力源自顾客需求,因而具有了内生的生命力,可以成为企业成长的发动机。

改变思维方式的故事 篇9

僧多粥少,每到开饭时,和尚们一拥而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粥被挤翻了。

大家都挨饿。和尚们推荐了一位长者分粥,可分粥者大权独掌,为能多分点粥,一些和尚开始溜须拍马,加上平时相互关系就有厚薄,分粥者把粥分的多的多,少的少。

饿得受不了的和尚提议轮流分粥。这下可好,轮到自己分时撑个半死,他人分时饿得发昏。方丈云游回来了,决定由其中一名和尚全权分粥,其他不得有异,但又规定分粥者最后取粥。从此和尚们均等地吃上了热粥。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篇10

经济学导论

作 者:(美)保罗 ·海恩 / 彼得 ·勃特克 / 大卫 ·普雷契特科

定 价:¥49.80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本书是风靡国际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回避了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将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套富有一致性的思维框架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种“经济学的想象力”。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本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东京散步》

对一座城市自娱自乐的窥视

作 者: 弗洛朗·夏福埃 定 价:¥59.00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导游书?探险记?个性画家独步领略东京生活的千姿百态。一个法国人在漫步于东京的旅途中所绘的涂鸦。

作者离家6000英里,在东京居住了6个月,骑着一辆主妇型自行车,带着一把折叠椅,向城市的沥青路出发,开始了一段领略东京生活的独步征程。

这不是一部游记,也不是一部探险记,这本书是个性画家用彩色画笔记录下的奇特的东京生活。画家以法国人的视角,给自己的所见所闻配上生动、有趣的注解,在小小的画纸上呈现出东京独特的人文魅力。

《整理的艺术》

生活黑客之效率魔法

作 者: (日)小山龙介 定 价:¥29.80

出版时间:2012年2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你的文件资料是否已经堆积如山?所处的环境能使你专注吗?会不会感觉自己思维日益混沌?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怎么做才可以从容不迫?紧张繁杂的工作往往会使人陷入混乱,丧失热情和创造力,如果不做整理,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一团糟。

探析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 篇11

一、立体性

新闻报道讲究“一时、一事、一人”式的结构, 逐渐使新闻记者习惯于从一个方面、一个层面去看问题, 用一个模式、一种标准去衡量事物, 回答问题也习惯于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样的思维方式常常容易在局部真实的掩盖下, 造成整体上的失实。因为在当前极其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下, 任何一个论点都可以找到事例来支撑。回顾以往, 相当多的对“人民公社”的报道就是犯了这种错误。

立体性思维要求对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 力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整体, 以及这个整体和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因此, 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片面性的错误。立体性思维要求记者要摆脱自身的思维定势, 要摆脱点、线、面的限制, 善于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报道对象。《历史的审判》一文就是运用立体思维的方法, 跨越时空, 从四面八方去思考报道对象。从时间跨度上看, 这篇文章跨越了中国数千年;从空间上看, 这篇文章纵横数万里。荒淫无道的殷纣王与爱姬打赌, 杀了两个人, 被作为残暴的典型载入史册, 而江青在河南煽动群众“文攻武卫”, 造成了多少人死伤;欧洲的文艺复兴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巨匠, 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 而被林彪、江青一伙标榜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却使数不清的科学家被关进了牛棚, 无数的文艺珍品、文化典籍被毁坏。这里作者跨越时空界限, 把古今中外放在一起思考, 其思维的深刻性也就自然体现出来了。思维的立体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 思维的连动性

连动性是指记者的思维不是凝固不动的, 而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不断进行“流动”, 记者善于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去思考问题, 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思考问题。例如,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题为《1+1+1=?》的文章, 文章主要讲连续几年中央每年发一个“一号文件”讲农业问题, 这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而且兴起了一股农村“包围”城市的农业改革浪潮。第一个“一号文件”, 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从安徽凤阳县小岗子村开始, 搞土地承包, 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第二个“一号文件”, 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户”、“专业村”, 这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标志着历史在螺旋式上升。第三个“一号文件”带来了农村包围城市, 农民入城的景象。这个文件规定, 农民不但可以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 而且可以在集镇安家落户。等号另一边的问号代表“腾飞”, 这里包含着这样一个逻辑路径, 即经济的变化引起了精神的变化, 精神的变化引起了社会意识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就是“腾飞”。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思维连动性的特征。思维连动性要求思维要纵横交错地进行, 有时甚至还要求思维朝着事物发展的反方向流动, 这里既要有点上的深入, 又要有面上的拓宽, 还要有正反两方面的对比。

2. 多向性

思维的多向性要求对报道对象要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分析和思考, 使思维过程呈多方向发射状。例如《中国青年报》曾发表的《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 (MBA) 的境遇剖析》就较好地体现了思维的多向性。文章从人才理论的空泛, 到人才管理的死板;从人才流动的艰难, 到人才竞争的异化;从外在力量对人才的忽视, 到内在力量对人才的耽搁, 等等, 描写得细致入微。

3. 综合创造性

综合创造是思维立体性的最高层面。创造性就体现在从司空见惯的新闻事实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思想观点。例如, 某报曾载文:现在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敢跟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同台竞技, 争夺教师岗位。记者意在说明现在教师岗位很吃香, 综合性大学的学生都愿意去竞争。然而, 就同一个材料, 有人则认为, 这表明现在教师专业技能下降, 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都能与之竞争, 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敢与护士学校的毕业生竞争护士岗位吗?这是思维创造性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思维的综合创造性也有点像不同的人看《红楼梦》, 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也有人将思维的综合创造性比喻为拼“七巧板”, 相同的材料稍加组合就能拼出不同的图案。当然与拼“七巧板”不同的是这里运用的众多的新闻事实并不是一个大拼盘, 而是通过对诸多新闻事实进行过滤、筛选, 在重新组合中提炼出独特的思想。在这种综合创造性加工的过程中, 储存在记者头脑中的各种材料均被作为新闻写作的思维元素被加工、重新组合, 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 产生新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任何形式的深度报道都不是文字的随意组合, 都不是生活影像的简单排列, 而是记者智慧的结晶。

二、动态性

思维的动态性是深度报道区别于平面报道的一个显著的思维特征。常言道, 变动出新闻, 没有变动就没有新闻。在深度报道中记者要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动态中的新闻, 就必须要求自己的思想具有动态性。特别在进行式报道和连续式报道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如报道上海“钓鱼”执法事件, 报道南京徐宝宝事件等, 这些事件一开始都没有结论。思维的动态性要求记者的思维起点应该是客观存在着的某一正在变动着的事实, 获得这一事实后, 记者就要对其分析, 把变动的自然信息变成新闻信息, 然后形成新的思维目标和思维方向, 再返回到变动的信息 (事实) 中去, 如此循环, 直到那个变动着的信息凝固为止, 即结论产生。

思维的动态性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动”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动之中, 要使自己的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的事物, 我们的思维也必须处于变化之中。思维的动态性中的“动”强调在运动中协调, 在变动中前进。根据这一原则, 即使我们报道“先进典型”, 也不应该是最后的结论, 而应该是变动中的某个瞬间的“定格”。记者就是要致力于捕捉其变动状态, 然后根据这种变动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

2. 选择性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极的。简单地说是有好有坏, 复杂一点说是有些代表其本质, 有些代表其表象。若用静态的思维方式, 只能进入固定的模式, 犹如刻舟求剑, 很可能丢掉事物的本质。思维的动态性要求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选择, 你变我变, 这样才能把握发展中事物的真实情况。

3. 同步性

事物是瞬息万变的, 要使自己的思维能适应新的情况, 思维就必须跟着变化。要真实地反映变化着的事物的本质, 就要尽可能缩短思维与事实之间的差距。思维的同步就要求最大限度地缩短思维与事实之间的差距, 以求同一。这样, 新闻报道的前瞻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活力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 整体性

变动着的事物其表现形式是多极的, 表象常常掩盖本质, 片面常常代替整体。为了防止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 思维的动态性就要求遵循整体性原则, 全方位地看问题, 研究问题的每一个方面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这样才能有效地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运用思维的动态性有利于改“完成式报道”为“进行式报道”;改“总结式报道”为“观察式报道”;改“两极式报道”为“过程式报道”。这样的报道深度自然也就凸显出来了。

三、求异性

所谓求异即寻求与众不同之处, 要见众人所不见。凡事多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 这样有利于全面地看问题。这是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的思维特征。如某地有位70多岁的老农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根据这一信息, 两家报社的记者同时进行采访。一家记者采访后得出的结论是:党组织的威信大大提高, 凝聚力大大加强, 连70多岁的老农民都申请入党。这一结论无论在理论上、逻辑上, 还是情感上都是不容置疑的。然而, 另一位记者经过深入采访, 却得出了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结论。他深挖出了这位老农要求入党的深层次原因, 原来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凡是党员都要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 他不愿吃苦, 故不想入党;六七十年代, 文革期间, 一些党员昧着良心说话干事, 他不愿意这样干, 故不想入党;八十年代, 要求党员带头致富, 还要带领大家致富, 他没有这个本领, 因此不敢入党;九十年代以后, 在农村的基层党员, 好处少不了, 这位老农想, 自己年纪大了, 劳动能力差了, 入了党不是可以享点清福吗?由此, 他得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结论。又如, 新华日报曾载文《“富光棍”之谜———从一个侧面看农村现代化的迫切性》, 也是运用了求异思维的方法。文章说, 常见的是穷打光棍, 只要栽了凤凰树, 便可引得凤凰来。而颇有点名气的金坛县种田大户丁金关很富, 儿子却打“光棍”, 分析原因不是相貌、人品问题, 而是嫌他家田太多、农活重, 结论自然就是要推进农村现代化。

由此可见, 求异就是要朝着不同的方向, 沿着不同的路径思考问题, 它不以现成的标准判断事物的是非, 不以常规的逻辑推导答案。求异性要求在思维的过程中伴有假设、推测、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它的本质特征是标新立异、别具一格。当然, 求异性并不要求思维只是一种孤立的现象, 它与思维的求同是共存的。因为不以求同为前提, 求异就会产生片面性, 但是如果求同不以求异作先导, 思维就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一般而言, 求异性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举一反三

这是求异的基础和透视的前提, “举一反三”, 要求思维能沿着某一方向迅速发散。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反映党风不正的透视性报道, 当思维沿着“贪污腐败”这一点思考时, 很快就能获得大量的材料, 从一点出发可以收集到一个个关于“贪污腐败”的个案, 这样的思维过程体现的就是思维举一反三的特征。当然, 仅有这一点还构不成透视性报道, 还必须有其他特征做支撑。

2. 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也为随机应变。它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能从思维的一方面跳到第二、第三、第四方面, 从而编织成立体思维之网。例如载于《哈尔滨日报》的《“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精神文明建设备忘录》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常言道, 无钱才叫穷。有钱怎么能叫穷呢?这是一种思维方式。而这些有钱人的精神生活却非常贫穷。是否想求知呢?想, 但又无人管, 那管理部门到哪儿去了呢?管理部门想管, 但人手不够, 又管不起来。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思维的触类旁通。作者由此推出结论:个体户青年们经济上富起来了, 精神上也要富起来,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触类旁通是求异思维的较高层次, 它能使记者的思维朝着不同的方向扩散, 使记者产生超常的想象。

3.“假如不是”

这是求异性思维的最高目标, 通常求异能使自己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羊城晚报》曾刊登一文, 介绍广州市委书记乘飞机的经历, 其文旨在批评服务员服务态度不好, 缺乏竞争意识。而另一位作者运用这一新闻事实写成了《假如他不是市委书记》一文发表在《经济日报》上。文章说, 假如他不是市委书记, 买票时不会安排这个座位;假如他不是市委书记, 乘务员也不会向他道歉, 更不会请他坐到第一排去;假如他不是市委书记, 报纸上也不会登这篇文章, 至少不会刊登在头版头条。这就是求异性思维的综合运用。

四、宏观性

长期以来, 记者比较熟悉本行业内的情况, 但是对于其他行业和未来发展知之甚少, 特别是对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结合部”更是缺乏研究, 这种思维方式必然造成政治上的近视眼, 不能提出事关全局的问题。深度报道中思维的宏观性则要求记者从全局和整体出发, 高屋建瓴地思考问题, 将思维对象放在更加广泛的社会背景下和社会系统中进行观察, 从而避免“只见局部, 不见整体;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问题。如引滦入津的成功, 引来全国大小媒体一片赞扬, 但不少记者并没有把这项工程放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 而《人民日报》记者吴昊对此写了一篇评论, 题为《对水, 要看得长远些》, 他从宏观出发, 从全局出发,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促使大家客观地长远地看待该问题。

思维的宏观性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超前性

俗话说,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里的“高”, 就是要求记者要站在党和国家、人民的高度, 站在全局的高度,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考问题。若思维不具有超前性就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新华社高级记者吴锦才曾在《经济参考报》发表了题为《水水水》一文, 这就是一篇从大处着眼, 从全局着眼的典范之作。作者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用水之多少”, 说明供求不平衡;二是“一本水的‘赤字’薄”, 说明缺水的状况;三是“‘大锅水’喝不得”, 说明目前水费极低;四是“发展经济首先要想到水”, 说明水在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作用;五是“危机, 是水稀释不了的”, 说明水资源有限, 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六是“要建立一个‘节水型’社会”, 提出了如何节约用水的问题。可以说, 没有一个问题不是从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

2. 协调性

协调性常常体现在组合式报道之中。它要求构成组合式报道的各个对象、各个新闻品种、各个环节之间都要彼此协同配合, 这样就能产生“1+1>2”的效果。如某报曾刊登过一篇《冬去春来夜市办得怎么样了》的文章, 就是选择了10个点, 记叙了同一时间内这10个点上的所见所闻, 然后将其组合在一起, 配上言论, 让读者从宏观上看到了夜市的状况。

3. 整体性

大千世界是一个有序的整体, 纵横交错, 就像一张“网”。具体事件就是“网”上之“结”, 要报道“结”首先要认识“网”;不认识“网”就报道“结”, 只能是盲人摸象。须知, 局部范围内真实的东西, 在整体范围内可能就是虚假的东西。如《人民日报》曾发表《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就是把中国改革这个“结”放在世界历史的“网”上进行透视, 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政治、经济的演变进程放在一起考察、分析, 从而得出改革是唯一出路的结论。当然, 要求把握好整体并非就可以忽视局部, 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 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 只有对局部的东西真正了解后, 思维的宏观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五、双向性

思维的双向性是深度报道出现以后对新闻思维方式提出的要求。原因是以前的新闻工作者很少研究新闻受众的特点和需要。要真正使我们的宣传能使受众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我们就必须从新闻报道对象的角度, 新闻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表现在思维上就是思维的双向性。这种双向性常常体现在问题讨论之中。

思维的双向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 双维性

双维性就是指在报道中, 记者沿着传媒和受众两条思维线索去思考, 在整个思维过程中, 记者和受众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

2. 相向性

相向性就是在思维中, 记者和受众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 都向对方发出信息, 而这种相向交流是多轮次的, 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记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3. 探索性

探索性问题讨论的深度报道, 思想交流的本身就带有探索性, 不探索就不能交流, 双向性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借助记者的头脑来进行思想交流。

例如, 《经济日报》曾经组织过“租赁企业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 讨论是从关广梅的来信开始的, 关广梅是某市8家租赁商店的承租人, 她每租一家, 就一家面貌改观, 但有人说她走的不是社会主义的道。为澄清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 《经济日报》组织展开了讨论。首先发表了报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 接下来摘登了多封来信, 通过不同观点的对话、交流, 问题越辩越明。又如, 南京大学学报组织的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前途问题的讨论, 也是通过不同观点的对话与交流进行的。试想, 在这个过程中, 记者、编者的思维不能体现“双向性”, 能组织好这场大讨论吗?

总之, 一篇深度报道是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产物。只有综合运用, 灵活驾御多种思维方式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例如上文提及的《命运备忘录》一文就是如此, 作者既运用立体性思维, 把古今中外的人才观放在一起分析、比较, 以示优劣, 又运用宏观性思维, 把38名工商硕士的命运放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去思考, 同时运用求异性思维, 从七个不同的方面对38名工商管理硕士的命运进行了剖析。此外, 还运用双向性思维, 把某些领导人的人才观与当事人的观点放到一起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政治体制不改革, 官僚主义就不会被彻底埋葬;中国人才的危机恰恰是以人治为特征的政治体制危机的投影;中国人才浪费不是观念性浪费, 而是结构性浪费, 不突破旧的人才结构机制的森严壁垒, 任何新的观念都难以发挥作用;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流动市场不诞生, “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不会最后形成。

深度报道的思维特征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这里只是作一个粗浅的探索, 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究。

摘要:深度报道的思维特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然而只有通过深入探析浓度报道的思维方式, 并从中找出可遵循的规律、特点, 才能进一步提高深度报道的质量。本文作者认为, 纵观各种类型的深度报道, 其思维方式具有立体性、动态性、求异性、宏观性、双向性等特征。

上一篇:的开业祝福语有哪些下一篇:感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