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意识研究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既能够良好的接受课堂的学习内容,又可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成为了当前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意识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学意识研究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意识的培养难能可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对其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二者在小学生意识中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本文将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问题意识培养进行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意识的有效措施,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意识培养;创新意识;问题意识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活道路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开展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学生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这二者在学生日后的生活、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一、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辩证关系

创新,即具有一定价值的、经过重新组合的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完善的知识被引入社会、經济、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活动.[1]小学生的创新活动属于“再发现”层面,即学生在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质疑问难、独立思考、协作讨论、归纳概括、猜测验证等一系列过程完成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并不是未被发现的,而且可能只是教科书中已经存在的定理、规律等,但对于知识储备量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小学生个体而言却是崭新的,具有突破性的,创新的过程重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2]

小学生的创新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是说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问题意识作为其基石,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批判、怀疑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创新意识的培养,本身指的就是人们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因素,意识的存在是人们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和动力,问题的发现是创新过程的第一步.问题意识是贯穿在创新活动全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又反作用于人身上,促使其发现新的问题,又进一步推动创新过程,由此可见,这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地存在的.

二、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一)通过情境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情境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问题意识的关键性教学方法.例如,在小学生建立对数字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实物类比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物品,建立其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创新思维并充分发挥,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二)激发学生兴趣,鼓励质疑问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思考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全新的、未知的区域,避免“填鸭式”教学.可实施奖励式教学,例如,学生答对问题后奖励其一朵小红花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在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创新教学.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加快教学进度,这样,学生带着满满的学习兴趣,积极提出问题,运用新知并获得欢乐,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3]

(三)遵循求异性原则,强化创新意识

求异性针对的是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即要求评价要做到多元化,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心理、生理差异,坚持创新意识的培养,利用多元化的评测方式,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回答,打破传统教育中“标准答案”的格局,让教育质量测评的形式、内容等不拘一格,引导小学数学教育向“创新、自主、高效”方向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

1.在解答问题时,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说出最后的结果,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让其分析解题思路,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例如,“2.8比哪个数的5倍少1.2”,先让学生用综合法从条件到问题讲解思路,先算比2.8多1.2的数,再算哪个数的五倍是前者,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使学生发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或者不足,从而完成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与其他学生进行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灵活的作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课堂培养方式的局限性,可以通过课余设计作业的形式来弥补.作业设计课成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成为学生思维创新的新天地.学生通过作业设计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更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4]

三、结语

总的来说,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探索空间,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4):92-96.

[2]林凡红.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李惠兰,毛振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农村教育,2016(07):119-120.

[4]张佰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科教导刊(下旬),2015(33):94.

作者:王恩花

数学教学意识研究论文 篇2: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既能够良好的接受课堂的学习内容,又可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成为了当前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四方面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研究

学校和小学数学教师在现阶段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落实的重视,只有教师自身重视了创新教育,才能向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促进学生建立和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一、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校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单方面授课,但是,在我国目前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视,这就使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以往的教学方式转变过来,教师可以在当前数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对教学的环节以及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教师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注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去创造性的学习,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将课堂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群言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具有高度积极性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勇于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不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进行限制,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各种知识去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向教师提出问题,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形成一个不设限制的思维创想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良好氛围创设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師还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树立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将传统课堂中教师单方面的输入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提问,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思维开拓的基础上,勇于向教师提出自己对数学问题不同的看法,以及解题的不同思路,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推动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自己归纳和“发明”的一些规律和方法用其自己的名字进行命名,并张贴在班级荣誉墙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创新的动力,让他们能够勇于创新。

三、挖掘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确保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数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负责,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挖掘学生自身的个性品质,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能力的提升,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时告诉学生,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解决,要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答方式,以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课堂,可以布置课堂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对比2/5和5/9的大小。在对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时,一般教师都会教授学生将分母化成相同的数字后,进行大小的比较;在教师布置这个任务之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并设定讨论的时间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先提出创新方法,激发大家踊跃探讨创新的积极性。在讨论过后,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提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将分数的分子进行同化,来进行比较;有些学生想到了用“一半”作为参考的数值进行比较,认为2/5还不到一半,但是5/9却大于一半,从而得出创新的解决方法。

四、适时进行鼓励,提高创新意识

在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都存在着一定竞争意识,同时还都渴望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得到家人和教师的表扬,这种渴望表扬的需求非常的旺盛,这就是推动小学生建立创新意识的最好助力。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采取学生自己实践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并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在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充分的肯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在表扬鼓励的动力下,持续保持自身在学习中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师向学生讲解“用9米长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小花坛,怎样能使花坛的面积最大?”这一习题时,教师可以准备一段长9米的绳子和软尺,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际的操作,当学生一起协作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之后让学生对不同形状的面积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得出面积最大的答案。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的鼓励教学能够让学生更能主动地在学习中进行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促使学生创新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核心素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视,这就使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小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小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科学咨询,2020,000(023):154.

[2]同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321.

[3]蒋铁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00(009):P.81-81.

作者:张洁

数学教学意识研究论文 篇3: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

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走进生活、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乐趣,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活动、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等方面,研究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人才培养;探究学习

创新意识是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和灵魂,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最重要的素質。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创新意识人皆有之,只不过是有的人得以发挥,有的人仍处于开发阶段而已。对于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指创造性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教师要改变那种教学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传统观念,真正把教学当作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从走进生活、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乐趣,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活动、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等方面,研究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走进生活,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乐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新课改以后的数学教材突出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体验生活给数学课堂提供的丰富素材。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然后领学生到校园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思想情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许多数学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提出问题,而应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发现和提出相关数学问题。青少年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索心理,总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可见,学生能否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数学创新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新数学教材引入卡通动物参与的各种生活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教学“采松果”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引出新课:森林里住着松鼠一家,小松鼠每天和妈妈一起去采松果,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各采了多少个松果?然后教师出示松鼠母子采松果的画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并让学生结合画面中的数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几个?学生边提问题边列算式,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问题。这样的教法,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参与活动,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之后提出来的,然后通过科学实验加以验证。如果学生能经历同样的实践活动,或许也能发现数学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数学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努力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买文具”一课时,教师可先用课件演示“文具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然后问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文具店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愿意吗?”这样,就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兑换人民币,并让学生拿人民币到文具店去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民币。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活动,欣赏和使用自己喜欢的文具,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知,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与实施,需要创新人才。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教师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用创新教育的思想从事教育活动,时时刻刻注意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凤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2]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3]郭春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刘金平

上一篇:会计发言稿三篇下一篇: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