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推荐11篇)
山东省茌平县 茌平县第一中学 任晓飞
摘要: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一种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因此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被作为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文试着从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就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内容,结合英语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全球意识不断增强,不同文化的接触更加频繁,对人们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而高中又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所以英语的教学尤为重要。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学习一种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自然也就离不开文化教学。但长期以来,人们似乎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注意讲解语法,单词。却忽视了交际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意识,导致交际出现失误。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恰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所学,所听,所读,致使许多人只会在考卷上做题,而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达不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我国新近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目标,即“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并且明确指出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这几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相互促进。这也体现出了对现代英语教学新的要求:“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英语教师不要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言的教学,还要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以扫清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教师们面临很大的挑战。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简单的对文化知识的灌输和对异国文化的接受。它涉及到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方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学习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的指导地位不容忽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自身文化意识功底不厚,就无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此,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良好的语言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做学生的表率,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确保学生文化学习的成功,高效。
(一),转变师生的观念,注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学生学好英语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句的堆砌。把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向从应付考试转变到交际实用上来,让他们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对跨文化意识的敏锐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已。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地获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并能通过语言体会文化,借助文化理解语言。如在教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3 Module 1 Europe时,开展以欧洲某些国家及首都,语言,著名城市及其文艺建筑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让学生预先查找有关欧洲一些国家和著名的城市的相关信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城市的名称,文艺建筑,文化等,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的文化情景。
教师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在该情景中用英语交际,学生可以通过交际活动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交际中习得文化背景知识并对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比如在教必修2 Module 1 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时,利用电脑播放外国人看病的视频以及一些关于其他国家医疗体系的的信息,让学生通过这些了解外国的文化。并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来比较中国的医疗。比较中西方文化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4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为例,在做文化背景介绍时,可以把西方的身势语言和中国的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身势语言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比较中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能使他们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三),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加强课外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仅靠课堂四十分钟的文化渗透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多元化,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围。
鼓励阅读与讨论,促进英语文化知识的积累。向学生推荐富含英语文化的、符合学生水平的报刊、新闻故事、简易文学作品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觉其中的文化要素并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运用目的语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延伸。如:开设英语选修课学校课,从而了解西方习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英语选修课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他们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在校园中营造出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利用校园广播在课余时间播放英文歌曲、故事和诗歌等,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相关的文化知识。另外午间英语新闻也是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给学生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长此以往,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同时逐渐养成跨文化意识。
三,结束语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 它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或者群体与另一种背景的人或者群体所进行的交际。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中西方人无论是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还是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词义、句义理解上的差异。不了解他国的文化, 这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及日后的商务交往中遇到文化障碍, 甚至是文化休克。如跨文化谈判实践中的语言技巧与非语言技巧的掌握;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的文化符号不对称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外交流时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就是指对于影响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 包括对人类行为的表现和文化模式差异的理解。商务英语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均有开设, 但其教学大都依照“英语十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 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 懂得商务知识, 就能进行跨国商务活动, 造成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有的学校往往将跨文化交际课程与日常的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分离, 只是简单地用中文讲授跨文化知识, 但在商务英语的专业课中 (如外贸函电、商英阅读) 却注重语言知识技能, 其教学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 分析语法结构, 培养阅读能力。这种偏重语法训练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但同时造成了交际障碍。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导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基础上, 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为日后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 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及讲解。实践证明, 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 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 更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 作为商务英语教师, 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两种文化—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 对自身薄弱方面进行充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提倡教师的自我进修。国际商务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精通“双语言”、“双文化”, 熟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提倡教师的自我进修。国际商务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精通“双语言”、“双文化”, 熟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可能的话, 多派他们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去实地培训。深入了解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 多做比较研究。
2、课堂教学导人跨文化意识, 注重文化教学
将英语与汉语、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作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 列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计划, 对现有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增设如英语交际文化习俗、英语与英美文化、商务英语与文化、商务礼仪、外事接待英语等社会文化课程, 以利拓宽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内涵, 改变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教学、轻语言背景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使其懂得只有狭义的语言能力不足以顺利进行对外交往的道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有关课外书籍, 因为文化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仅仅来自于课堂。如可通过电影、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3、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当今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商务英语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新闻、在线视频等网络资源, 从西方社会的日常行为中去学习、体会对方文化与我们的不同。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 营造一种文化气氛, 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 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收听、观看外国原版录音、录像、电影以及直接与外国人、外国商人发生交往;教学活动也可更加丰富多彩, 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仿等教学形式, 在实践中掌握第一手文化知识资料。
4、教学中注意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
将英语与汉语、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作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 列入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计划, 对现有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增设如英语交际文化习俗、英语与英美文化、商务英语与文化、商务礼仪、外事接待英语等社会文化课程, 以利拓宽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内涵, 改变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教学轻语言背景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懂得只有狭义的语言能力不足以顺利进行对外交往的道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有关课外书籍, 因为文化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仅仅来自于课堂。通过开设选修课、讲座、报告会等多种途径,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5、注意教材的选择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编写有关教材, 使得国际贸易文化的教学从课程到教学大纲到教材形成系统。传统的国际贸易英语教材基本上是按语法或国际贸易过程编写的, 无法对英美等国的文化环境、文化特征作太多介绍, 只有从文化的角度编写教材, 才能将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世界各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实践来看, 注重文化分析者成功, 忽略文化分析者失败, 这已成为国际商业界的一条定律。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成功, 除了应该具备从事商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外, 还应该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并具有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处理商务的综合能力, 即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但要注重英语语言的培训, 更要注重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这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摘要:由于我国加入WTO后, 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多, 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商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靳梅琳.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关键词】 英语教学;英语学习;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英语不仅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认知与理解观念,使其能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要实现这个任务,仅一味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突出英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工具的性质,否则英语教学与英语本身承载的文化将会被不适当地割裂开来。其后果就是,学生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常犯本可以避免的“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不能接受的言语行为)。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受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实践表明,在语言难度小时,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因为英语作品的作者对文章的背景文化一般都比较熟悉,材料中词语的运用以及文章意义的表达都自然得体,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些文化背景,这就容易出现读者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文章意义的情况。
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语言的特质就是它本身带有思想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学习语言需要了解和体会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使语言的学习沦为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下面介绍几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
1.在学生交流情境中了解文化
由于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往往使学生接触目标语言素材,观察与参与目标语交际活动,学习有关目标语及其文化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把语言材料和活动的交际性、跨文化体验及语言认知作为重要的原则。
2.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化
(1)发挥想象巧编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种用外语进行的有意义感受多元文化的交流环境。可以选取西方小孩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只告诉学生故事的开头,请小朋友为故事续写情节,每位小朋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依据他的生活经验来续写,往往小朋友要根据上一个小朋友的情节往下发展,这对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有很好的锻炼。在欣赏完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后,接着再向学生展示这篇小故事的原文,让我们观察西方的小学生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体验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英文经典动画影片赏析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效果不同凡响。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越性。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通道输入。可以选取时下很流行的几部英文动画片,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对英语国家特定的情境下的特殊的表达进行指导。
(3)结合关注的热点、联系生活和热点话题开展主题活动
其实我们常常能遇上国际上的重要节日,如国际爱眼日(6月6日)、国际爱牙日(9月20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日)等等,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宣传海报和贴图。
3.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渗透文化
建立班级文化墙、文化角,通过这个小小的一面墙、角认识和传递世界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结合教材关于文化知识的图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之余,通过阅读拓展文本知识与文化,文化的氛围也就在课堂中渐渐弥漫。
4.比较文化差异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理解
小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几乎都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考虑并不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似乎只是针对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展文化意识教育还应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随着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在和国际接轨时,不要忘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人们平等友好地交往,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意识教育。
【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外语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跨文化意识的提高。而只有在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培养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做到有效交际。笔者通过反复设计教学方案力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提出其内容标准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实际上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相适应,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更是在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实践性方面有了明显的延伸和拓展。如2012年新课标卷完形填空涉及Body Language方面的内容,该试题内容更贴近生活,反映着当前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内容。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获取信息方面要求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这里就既有语言是否地道、标准的问题,也有关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问题。高考命题的走势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学习英语不可能仅仅学习语言,它必须与学习文化同步进行。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笔者目前在一所县级市高中任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常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跨文化教育,并常常铭记“学习英语是打开另一扇窗”的意识,以教材元素为基础并适当拓展,深入浅出地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学生们一起探寻英语背后的文化。在课堂中,和学生一起“互动---对比、反思---理解、领悟”中,感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案例1 礼仪文化之Ladies first 礼仪是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礼仪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营造英语文化氛围,在高一第一堂英语课笔者便用英语和学生做简单的问候,并祝贺学生顺利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笔者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鼓励学生关于英语课堂以及英语老师笔者进行提问。由于初入高中的兴奋感,学生们都很积极的举手,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笔者便抛给学生一个问题:“Oh, it‟s so difficult to decided who should be the first one.Can you tell me who should be the first, a girl or a boy?”回答“男生”和“女生”的声音几乎一样大,于是,笔者说到,“In western countries,do we say „ladies and gentlemen‟ or „gentlemen and ladies‟? ”学生答道:“ladies and gentlemen.”“yes, ladies first.” 由此笔者告诉学生“女士优先”是国际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同时,西方礼仪文化中,在有小孩的场合下,还要讲究“儿童优先”,随即笔者邀请了一位女生,让她首先提问。在后来的提问中,有学生忍不住好奇,举手提问到:“how old are you?”,“Do you have a boyfriend?”等私人问题,笔者婉转的拒绝了回答,并指出在西方交际礼仪中,一些私人问题在公众场合是不欢迎提出的,而且即使是私下提问也需要参考提问者和被提问者的亲近程度。其实这一情景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的一段听力练习中是有所呈现的。学生从不同礼仪文化的对比中,提高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锻炼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对英语国家的交际文化有所了解,学会如何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及提问。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礼仪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二)案例2 节日文化之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新课标指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传统节日是各地区、各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它体现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习俗,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话题之一。在人教版新目标高中教科书中,必修三第一单元的话题便是“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让学生集中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节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在该单元第一篇课文将学生带到了学习世界节日的文化意义的新阶段。课文对节日的介绍主要是按照节日的意义分类,首先讲述的是“Festivals of the Dead(亡灵节)”,即纪念亡者的节日。其中重点描述了Halloween,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万圣节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于是在读课文之前,笔者想学生展示了一张雕刻成鬼脸的金南瓜图片并提问:“what do you think about when you see the pumpkin?” 学生围绕金南瓜展开了头脑风暴,曾经学过的关于万圣节的语言及文化知识都被再次激活。于是,笔者又呈现了在万圣节时的街头景象,有画着吸血鬼般浓妆的人们,挂在居民窗外骷髅架等等。浓郁的抑郁文化气息强烈地冲击着学生们,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进行更多探索的兴趣,对了解万圣节背后的信息也产生了更强的动机。笔者随即便安排了与课堂目标密切相关的阅读任务。在激活的背景知识和激发的兴趣双重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深度都有明显提高,学生却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激发——反思——理解这一重要的认知过程。
以往,学生只是关注节日的习俗、欢度节日的表象、庆祝活动,比如万圣节装扮成幽灵,孩子们可以玩“trick or treat”的游戏等;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等庆祝活动。而这次,学生们则是跟随高中课本,在课堂中去探寻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重要文化现象的渊源以及英语国家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并且去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既抱一种尊重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异国文化,也能坚守保护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三)案例3 国家文化之 Canada,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新科标》(教育部,2003)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做出了如下解释: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因此,关于文化学习的内容,绝不应仅限于文化知识或平常所说的礼仪文化、节日文化等小写文化,它还应包含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土人情等大写文化。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并增大学习者的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却往往容易被忽略。在人教版新目标高中教材必修三第五单元Canada—“The True North”中介绍加拿大时,笔者补充介绍了其第一大城市多伦多,介绍多伦多又不能不提及国家电视塔——Canadian National Tower(简称CN Tower),因为他不仅是多伦多的地标性建筑,更承载着三十年“世界第一高塔”的美誉。如果不提,可能学生对此就一无所知。同时强调,加拿大首都是渥太华,并不是多伦多。
在人教版新目标高中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The United Kingdom介绍英国时,课文中对“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王国,英国国家全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那么在介绍英国国家文化时,就必须结合地理及历史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最后还应结合联合王国的国旗作归纳总结:首先是英格兰,威尔士于13世纪同英格兰联合了起来,至今,威尔士也总是包括在爱尔兰内。接着,英格兰、威尔士同苏格兰于17世纪联合了起来,改名为“大不列颠”。当苏格兰的詹姆斯国王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王时,这三个国家和平地实现了联合。最后,英国政府打算于20世纪初把爱尔兰也同另外三个国家和平联合起来以形成联合王国。然而,爱尔兰的南部却不愿组建联合王国,因此它分离出去,并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因此只有北爱尔兰同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联合起来,而组成了联合王国,这一点从新的联合王国国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探寻英国历史文化的过程既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趣的。
在围绕这一主题的英语学习中,与其说教师在借助世界文化教授语言,不如说学生在依托英语这门语言了解世界。这便是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相互交融。此外,笔者在使用该教材时,特别注意整合其中的文化素材,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为目标,还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体现社会的和时代的变化。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对相同的事物或经历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比如说“龙”在中国是神圣,吉祥和权力的象征,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而在西方的圣经中,龙却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是“Four tigers of Asia “,而不是学生所理解的“Four dragons of Asia”。又如中国人一般形容人笨用“猪”,而西方人却说as stupid as a goose。汉语中用“眼红”表示嫉妒而英语却用“green with envy”表示。再如翻译 You are a lucky dog.在中国文化中,“dog ”常被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如走狗、狗仗人势等,而在西方文化中 dog 却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如:a 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等等。
2、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让学生接触和运用地道的英语口语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英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对英美文化的感知和接受能力。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每个Module 中都设置了专门练习地道口语的Everyday English 话题,这个话题一般是与前面的听力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听力当中出现的地道的英语口语。教师可充分挖掘,提供必要的语境,让学生模仿练习,真正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人教版英语教材非常注重英语文化的渗透,除了每个单元都设置有文化角专栏,专门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以外,阅读主课文也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等文化内容,其中有些文章更是专门讲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如Book2Module4Fine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等等。教师应深入挖掘,注重方法,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族、制度、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
4、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课后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有选择的教给学生英语成语、谚语包含着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也可通过收集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英语资源,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学生搞英语演讲比赛、研究性学习、唱歌、做游戏,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用校园课间播放英文歌曲,播放文化知识丰富的电视节目,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也可利用黑板报开设英语学习园地,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幽默故事。另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一些英语专题讲座,邀请学校归国留学的教师或外籍教师来介绍一些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举办外语影视或音乐欣赏会,更多地来了解英语国家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状况,营造英语学习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在此氛围中更真切地去感受西方文化,进而学会去欣赏。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身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只有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游刃有余的开展文化教学,从而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字数:4729 参考文献:
[1]方保军.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俭贤.依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M]《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 第1期
摘要: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创新的根基所在,而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方式
由于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存在淡化、削弱甚至扼杀学生文化题意识的现象,因此,需要突破旧的教学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创建新的教学格局。这是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新世纪下的要求,是时代的号召。有人做过调查,发现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好问的及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逐级递减。在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举手率为84%,初中为53%,高中为31%,而大学生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不足5%。亦有学者用图形“O”像什么为题,分别对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在两分钟之内,小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非常活跃,提供的答案有20多种,而大一的学生竟然没人回答。因此,我结合自己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努力抓好初中到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许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感觉到英语学起来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同时,新课标在根本上的变化使学生面临的困难比以前更大,所以老师更要做好学生心理的调试工作,减少学生对英语的心理恐慌,特别要注意男生。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及一些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男生英语从八年级就开始掉队,他们认为不可能学好高中英语,所以老师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从高一一开始就放弃英语,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后面的教学工作,以及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最终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前程。所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初中英语知识的欠缺,及时帮助学生弥补这方面的知识,包括上课课堂的补充及引导学生查相关资料,从而使他们跟上高中教学的步伐,更快地接受高中的教学模式,更快地和高中老师建立良好的英语教与学的新局面;再有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前预习这包括单词、语法,以及写作,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比如一些对他们有兴趣的英语报纸、杂志、新闻,等等。还有老师必须做好课前工作,督促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注重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提出心中的疑问,老师再引导他们解决,他们学到的就是终生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
二、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前面的初、高中英语的衔接过程中已经有初步的规划。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一条很有效的方法:有次我把班上几个经常逃课打游戏的同学叫到宿舍,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星际争霸”、“沙丘两千”等许多游戏,很快他们进入状态,打的那叫一个乐乎,但当他们只会千军万马,奋勇厮杀,快要解放全人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的时候,屏幕上就会弹出英语提示,他们全都傻眼,我在旁边给他们讲解翻译,很快他们胜利了。之后我发现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一点点提高,成绩也慢慢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好处和用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让学生自编短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常每节课会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表演自己创编的短剧,必须以课本上的课文、新闻或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这一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的温习,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对当前时事的了解,对英语的写作,阅读有很大的帮助,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要重在课堂,可以实施问题化教学。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及求知欲强的特点,现代教学应该在排除旧问题的同时,促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旧问题如此循环下去,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及智慧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学生经常带着问题进出课堂。这是我在初高中的衔接过程中强调的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如果学生主动积极地预习,那么他们一定能从预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逐一记录下来,并要求学生上课时至少提出一两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的同时,还会设置一些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我会尽我所能将所讲过的知识提高一个层次,或向外扩展,或向内延伸,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或者向学生布置下一次课的预习任务;或者让学生直接去观察、去动手做事、去收集资料,看看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总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实际努力和动手操作,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如果遇到新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可再次带进课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离不开语言环境的培养,英语口语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有些英语教师没有注意到,在教学中直接忽视掉,那么这样长久下去,怎能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又怎能运用它呢?即使考试能考满分,最后张不开口去说那说学习英语有用吗?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努力地创造平等友好的人文环境,因为任何交流都是在良好的环境下发生的,包括开课结课时的要求,以及师生之间的日常交流,并且我会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运用英语口语的机会,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会要求我的学生见到我的时候用英语和我打招呼。刚开始的时候感觉他们会很羞涩、很胆怯,但是慢慢地,他们会感觉到说英语的乐趣。这一块其实前面有所提及,就是课堂上的短剧的表演。这方面的效果很不错,等到高三毕业的时候,他们其实基本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其实在这一块对学生的英语语法、词汇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个人认为学习英语的语法词汇就是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运用它。所以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四、结语
[摘要]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教育。英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要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有益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 综合运用英语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我国英语教育课程发展史上的创新和解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它告诉我们不仅要进行语言的教学,还要重视跨文化教学,扫清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联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应树立跨文化意识并注重跨文化知识的传授,让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让学生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交际。
小学英语不仅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认知与理解观念,使其能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要实现这个任务,仅一味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突出英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工具的性质,否则英语教学与英语本身承载的文化将会被不适当地割裂开来。其后果就是,学生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常犯本可以避免的“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不能接受的言语行为)。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小学生求知欲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知识能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爱学英语、学好英语。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进行跨文化教学是必要的:
1、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熟悉英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基础,否则该语言的综合运用便是“空中楼阁”。
2、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可见丰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只有在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俗,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得体地综合运用英语交际。
3、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更好的学习本国文化的需要。
一个人只有在学好了本国语言、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国文化,才能更好的运用外语。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只有将我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才能了解两中西文化的异同,才能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才能让学生逐步地形成合理的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4、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文化频繁交流的大背景下,要培养适合二十一世纪新形势的新型人才,就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否则学生的英语便是“井底”英语,更不用说将英语运用于交际。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结合课堂内外,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大方面入手:
(一)课内教学
1、讲解与对比结合法
讲解法就是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内容作出详细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对比法是跨文化文化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各个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样。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将讲解法与对比法相结合,在讲解的基础上对比,在对比的基础上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本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例如教材中出现“How old are you?”时,可以先教授句型“How old are you? I’m „”当学生熟练掌握时,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朗读以下两个对话:
对话
(一)小女孩:“老奶奶,您今年高寿啊?”
老奶奶(笑呵呵地说):“我今年七十又六!” 对话
(二)A little girl: How old are you?” An old lady: It’s a secret!”
通过以上两个对话的对比并结合讲解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年龄是一个人的隐私,一般不宜直接问别人的年龄(特别是女士),小孩除外。并且借此进一步渗透下列英语文化意识:不要随意打听别人的隐私(婚姻,收入,家庭,宗教信仰等),尽量不要提出“Where do you work?”、“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married?”之类的问题。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也是英语文化意识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中包括词汇、对话、阅读等,其中不少都涉及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块内容,使学生对本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识别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正确性,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融入法
融入法是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直接编成教材开设课程,介绍异同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如果选材得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同时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如在教学Numbers时,可以介绍中国的幸运数字是“8”。中国人喜欢“8”是广东人把“88”念成“发发”的谐音,因而备受喜爱。还可以告诉学生诸如 “13”在西方国家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可见13这个数字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恐惧数字。
借助教材,融入文化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化的趣味性,避免交际失误,成功地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
3、活动体验法
活动体验法将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体验语言和外国文化而且建构知识和技能。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跨文化意识培养也应注意采用体验式活动,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学生除了对圣诞节有所了解外,对其他的西方节日都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西方比较有趣的同时比较盛大的节日如Halloween——万圣节: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它已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点然Jack-o-lantern(南瓜灯),孩子们戴着各种面具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或动物,叫喊着:“Trick or treat!”挨家挨户索要糖果。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做各种各样的面具及南瓜灯,分别扮演所要糖果和恶作剧的小孩,愿意给孩子糖果和不给糖果的邻居。通过表演,让学生从中感受西方文化的氛围,真实地了解西方的万圣节。
(二)课外辅助
1、课程资源拓展法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教材这个唯一的课程资源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文化”是个含义宽泛的概念,它包含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生活习惯。因此光靠课堂教学和教材远不能完成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必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比如红领巾广播站、图书馆、英语角、黑板报等校内资源;适合少年儿童的英文书报影视节目以及多媒体等校外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多角度接触英语文化。
2、自我积累与分享法
自我积累与分享法就是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课堂内外的学习当中,对于出现的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内容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教师定期举行分享交流会,对比我国与英语国家对应文化内容的异同,使学生在浓烈的分享氛围中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形成合理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跨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掌握,增强他们自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时要注意使学生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不仅要鼓励学生融入、体验异国文化,而且要肯定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盲目、全盘地接受异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要使其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既不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这样,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民情的同时也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体会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达到教学目的。
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的领导及高中英语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仅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应付高考,教师与学生都沉浸在书山题海之中,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语言知识和应试方法的传授,而忽略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与知识等方面的介绍,学生对外国文化了解甚少,导致了学生语用失误和语言得体性的欠缺。英语教学应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
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不同民族语言在词语使用、交际和礼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1. 词语的文化差别。
以颜色词为例,不同语言里的颜色词常带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意义和联想范围。在汉语中,红色可以象征婚姻、幸福、喜庆、吉祥等;而在英语中具有类似象征意义的色彩却是绿色,红色则会使人想到潜在的危险、极端的热情等。汉语中白色代表哀丧;而英语中白色象征纯洁、真理、理想等,新娘的婚纱就是白色的,“a white day”意为“吉日”,“a white lie”则为“善意的谎言”。又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aggressive”也是一样,我们常用来形容某人“爱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常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具有开拓精神”。
2. 交际和礼节方面的差异。
如致谢。在英语国家,“致谢”用语使用极为广泛,即使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子女之间也常不分大小经常使用,但在中国,家人间及关系十分密切的亲朋好友之间,致谢用语不如英语国家用得普遍,常间接地说“辛苦了”等。又如赞赏语。在对待赞赏方面中西方人也反应不同,西方人直率,而中国人谦逊。曾见外国朋友称赞一位中国朋友:“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这位中国朋友很谦虚,忙说:“No,I think 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样就导致交际中断。正确回答应为:“Thank you very much”再如称呼语。其实学生称陈老师为“Teacher Chen”,称王叔叔为“Uncle Wang”是不符合英语习惯的。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occupation),不是称呼,正如汉语中不称呼“李工人”、“赵农民”一样,而“uncle”和“aunt”是亲戚的称呼,对非亲戚关系的长者不称呼“uncle”和“aunt”。
二、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1. 结合词汇教学,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词汇在人们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对于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除讲清楚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含文化意义的词语和课文时可以直接阐述,或利用物品、图片、电视、录像、网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体验和吸收异国文化。例如,有一次我和外国友人逛超市发现一种洗发水名叫“ugly girl”,翻译成中文就是丑小鸭,形象代言人是李小璐。当时这位朋友很不理解,明明很漂亮的小姑娘为什么叫丑小鸭,而且她说如果在国外,这种产品绝对卖不出去。为什么呢?这就是由于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不同,人们可能会对某些词或知识点产生误解。我们知道,在中国,“丑小鸭”意味着可爱、讨人喜欢,是长辈对晚辈的昵称。但是在英语中“ugly girl”却是令人讨厌的说法,被称呼者会因此而生气。于是,我以此为例,将这瓶洗发水带到了教室,让学生们讨论,然后讲解中西文化差异,这样学生们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 结合对话教学,介绍日常交际礼仪。
高中英语教材仍然重视口语训练,除了用口语材料进行听、说训练外,教师还要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适时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学会日常交际中的礼仪礼节,增强英语使用的得体性。
3. 结合课本教学,介绍背景知识。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编排了一些介绍中西文化的课文,这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4.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全方位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除了在教学中对课文出现的背景知识作详细的介绍外,还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收集英语国家的报刊、邮票、货币等具有文化特征的物品,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英语国家人文、地理、历史、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英语老师更注重对于字,词,句的记忆与使用,而忽略了对于文化的教学和传播,致使学生学到的只是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操练的也只不过是脱離真实交际环境的话语,从而创造出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学习者。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尝试着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文化意识教学穿插于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逐步培养各种文化意识。以下是笔者在执教八年级英语UNIT6 Reading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首先,我对学生说:“今年暑假,老师要去英国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为了能够让自己在各方面表现出色,觉得有必要了解英国的一些风俗礼仪。”说完,我播放一段录像引出本课主题Manners。录像中,一个人因为中途插队而被“击毙”。我开玩笑地说:“老师可不想拥有如此可拍的经历,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能够给予我一些好的建议。”这时,学生中爆发出一阵笑声。我知道,我已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接着,我马上抛出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ners in the UK?显然,学生是不会了解许多的,于是我就因地制宜地介绍了一些关于英国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知道英国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
以上导入环节通过设置情景和观看录像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录像有点夸张,但我只是希望借助这种被夸大的影像使学生明白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严重后果。学生的反应告诉我:我的冒险是值得的,他们关注的不是表面的“击毙”画面,而是他们心里深深地明白了插队的不文明。同时,这一情景的再现,为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本课接下来几个环节的进行。其次,我又把部分背景文化知识悄无声息地传播给了学生,使学生接受文化于无形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引入话题后,我尝试着用任务型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把文章主要内容分成四个问题来探讨,包括:(1)How to greet others?(如何与人问好?)(2)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如何开始对话?)(3) How to behave well in public?(如何在公共场合表现得举止事宜?)(4)How to behave at home?(在家如何表现?)在提出这些问题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在我到达英国接受培训时,主办方将举行一个欢迎会。届时,我该如何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问候,并进行一些简短的交流?在这一社交情境中,我又该如何表现,以便于给他们留下端庄得体的印象呢?欢迎会后,我们得随当地的住家回去,那么我在当地住家家中又该怎么表现呢?
随着情境的逐步深入,问题也一个个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给学生介绍了英国人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和关系亲近的人的不同问候方式;第二个问题,我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英语交流中我们应当尽量回避的话题。西方人经常把年龄,身高,体重,收入,婚姻状况和宗教信仰等个人问题看作是个人隐私,所以我们应将此类话题列为禁忌性话题。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英国人交谈的原则。
语言教学本身就是让学习者通过语言学习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而创设真实的语境,构建真实的交流氛围则是学习者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实际交流中感悟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培养并提高对于文化意识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三、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这堂课的第三板块,我设计了一个采访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活动,采访交流的内容为中国的礼仪,并进而讨论中英两国的礼仪文化异同,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为防止学生无话可讲,特地提供给他们一些提示性的问题,比如:How do we Chinese greet each other?(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如何问候彼此?)How do we usually start a conversation?(我们通常如何开始与别人对话?)Do we shout or laugh loudly in public?(我们在公共场合经常高声谈话并发笑吗?) Do we say“please”or“thank you”at home? (我们在家中会说“请”或“谢谢”吗?)Do you think we need to improve our manners?(你觉得我们有必要提高我们的礼仪素养吗?)
这堂课的最后,我又播放了一段关于优秀文化传承的微视频。视频只有短暂的四十五秒,但从中,学生不难发现,优秀的礼仪素养就在你我身边,哪怕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一个微笑,马路上对于老人的一次不经意的搀扶。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素养的人,更应做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语言教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但作为语言教学者,我们更应扮演的其实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从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挣脱出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造成的影响。这样才更贴近新课标提出的核心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达到进行交流的最终目的。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接触的频繁,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迫切的需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我国大学英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文化内容的导入的教学现状以及现行的语言认知与文化认知同步进行的英语教学理论的要求使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 者:余立霞 YU Li-xia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部,哈尔滨,150080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27(9) 分类号:H319 关键词:文化意识 培养 大学英语 教学
论医学类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教学不仅能提高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是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手段.医学类高校英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了解中西医文化之间的差异,消除文化偏见,吸取西医文化之精髓,促进中西医文化的.交流.
作 者:彭爱民 PENG Ai-min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外语教研室,广东,东莞,523808刊 名:医学教育探索 ISTIC英文刊名:RESEARCHES IN MEDICAL EDUCATION年,卷(期):5(6)分类号:H3关键词:文化教学 跨文化意识 中西医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高中教育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许多高中英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语言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的教授,忽视了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只知英语语言是什么,不知为什么的境况多有发生。
1.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1.1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是语言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符号表达了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因此,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中外文化的对比有利于促进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更加迅速的掌握语言知识。
1.2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开拓自身的文化视野,以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作为桥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跨文化意识的引导下,能够将语言的学习和自身素养的提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语言交流中体会到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美感。
1.3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将音标、词汇、语法、阅读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也仅仅引导学生们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对英语产生兴趣,学生只会机械的背诵这些知识,而不懂怎么运用,所以英语教学培养出了很多“聋子和哑巴”。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将语言的学习融入到具体的交际语境中,使学生成为异域文化中的一员,加快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速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泼的气氛中掌握了英语学习的技巧,并主动开始运用。
2.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知识欠缺
我国高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是从书本中或其老师处学的的英语知识,对异域文化没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大部分的英语教师也仅仅熟知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并不能结合语境对英语进行实际的运用,也不能很好的驾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虽然也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接触英语知识,但是却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去了解中西方文化。学生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语法的记忆背诵和阅读的快速训练上,学生没有精力进行文化的学习。文化教学往往成为空谈,学生的高分低能状况也越来越严重。
2.3 没有跨文化学习和交际的环境
高中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缺乏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时间和氛围。仅仅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多媒体的演示很难真正建设适合外语交际的环境。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没有及时通过交际活动进行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英语知识大多被遗忘,而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措施
3.1 结合学生实际分阶段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对英语的掌握首先应该掌握中外文化的异同,并逐渐扩大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当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学生的高一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中的故事、传说、国家情况、典故、俗语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二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对常用的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点的了解。高三阶段,教师通过情境对话等语境创造、活动等加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3.2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在教师的“高考指挥棒”下进行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进行外国文化讲解和文化意识的渗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高考题型之外的英语知识和文化。教师可以在课堂讲授时为学生讲解英语知识背后的风土民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外文化生活的不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自己对英语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能够主动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
4. 结语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需要英语教师和相关研究者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新教材中的文化背景详细的讲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丁荧.试析高中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3(01):155-157.
[2]孔雪.浅议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师,2012,22(02):105-106.
[3]段玮玮.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21(03):177-178.
【谈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09-18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08
浅谈英语写作教学的建议06-08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论文07-23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06-01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10-14
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11-05
论大学英语教学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10-03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游戏的设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