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精选13篇)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1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教师按课程的规定,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个性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在新的理念下究竟如何展开课堂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谈几点认识。

一、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传统课堂设计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在这样教学下,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师生缺乏主动对话、沟通、交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以新的理念指导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动的建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

二、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当代科学的发展已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单凭个人的力量无法胜任科学研究工作。据统计,诺贝尔奖金有60%是集体获得。美国女科学家哈里特·朱克曼在《科学的精神》一书中说:荣获诺贝尔奖金的研究成果大都是通过合作获得的。

为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教师能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这样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学习中,个人努力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则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交流与讨论中,能够澄清认识,纠正错误。这有助于扩展思路,提高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体会分工协作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程标准》大大增加了数学建模内容,也就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和基本的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着力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将之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设计富有情趣、联系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学生自觉地联系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全过程,并深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在学习必修五第一章《数列》最后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先去调查亲戚、朋友购房时所选择的付款方式;学习《解三解形》最后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设计恰当的方式去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由此看出,这种模式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围绕学生日常生活来展开,由学生身边的事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关系,可以让他们真正应用数学,并引导他们学会做事。

四、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后,还要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他突破自己。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让他在学习某些内容时,自己有一些新的发现,获得一些相对他自己而言的新结论。使学生在“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和证明”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如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一章的教学设计中,一般先复习《平面向量》,然后让学生自己研究,大多数同学类比平面向量的研究方法,能总结出空间向量的计算和应用。这一方法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反映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应该看成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从多个角度来认识,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必十分在乎学生初级创造的结果,而要重视学生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人格的建立、能力的发展、学科素养的成长。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2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标分为三大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 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 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教师来说, 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 其显著的特点有: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容量, 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 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 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三、以本为本, 注重双基

众所周知,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 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 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 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的论证拿出来, 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 定理、公式论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 就让学生去做题, 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3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导致学生应用能力低下,两极分化严重,这远远背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上课时要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必须坚决改变那种“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的情景”。教师需教,但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也就是要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而各具特长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目的,即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它们的数学素质,更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

二、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全社会都在为分数而“奋战”,学校为追求高的升学率要求教师搞“题海战术”,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所以对于在教育一线的我们来说,应尽快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从而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新理念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应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索;构建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解释;应用与拓展。

1.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为创设恰当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去探索,完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通过猜数字游戏的规律创设函数与方程的问题情境;通过电影院、体育场的座号规律创设数列的问题情境等。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构建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

只有探索、尝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才能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才能对问题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尝试。

另外,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主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划分学习小组是主要手段,并且必须根据学生基础、智能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优秀、中等、学困生三类,大致比例为1:2:1。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要明确各组的任务、职责,做好指导工作,维持课堂秩序。

3.解释、应用与拓展

这是一个对教学内容的运用、拓展和延伸的过程。要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研究精神。例如:在讲授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节课时,在学生探索交流后,通过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数学模型——坡度与倾斜角的联系,很自然地过渡到另一个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数学模型——斜率。从而实现了形到数的转变,真正达到了用解析法研究直线倾斜程度的目的,也把知识点与实际问题建立了联系,即达到了应用与拓展的目的。

三、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起到关键作用。传统的课堂评价主要有外部奖励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等级性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的基本是学生的纪律和学习结果,通常会以偏概全并且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一定的伤害。

在新理念下,教学过程不再是“师讲生练”,而是一种探索合作的过程。我们不仅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评价的手段应多样化,应加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的评价,强化内部激励的评价。评价时首先关注的是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发展,应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否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另外,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注意个性差异,保护好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使全体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积极主动、充满信心地学习,最终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改,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必须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必须全力参加教学实践!那样才不会被教改大潮所淘汰,才能在新课改中辟出一条新路,创造出更突出的成绩!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4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唐小铁224221***文章摘要:课堂创新设计是基于设想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就必须为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沿着台阶往上走,从而达到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课堂创新设计 创设情境 探究活动教学策略成功体验

在知识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教育战线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去探究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一堂课进行创新设计。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开展探究活动。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第二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活动。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一些子问题,分解难点,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这过程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体验。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当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很难产生出强烈的认知需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这其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可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可能使 1

这位学生终身铭记。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至少应包

含下列步骤:(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3)分析

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5)设计和选择指导

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高一新教材第一章第五节《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a、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结果是速度随时间增加或减少。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b、能力目标: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c、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

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入加速度的说法时,基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运动

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多媒体动画]例举物体的运动: ①火车进站,②公共汽车启动,③骑自行车加速运动 请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提问]:哪个物

体的速度改变要快一些呢? [学生活动设计(分组讨论)] 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同样从零加

速到5m/s,运动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让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

(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

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大多数教师只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给学生,由此归纳得出结

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误以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为了让学生接触科学的真实,应让学生实际测量,现场采集数据。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出一组速度值,然后学生才可以清晰地比较这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情况。如何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教材在第二章第一节才正式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这里不宜使用打点计时器。所以,提供给学生的仪器是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比较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师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这样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又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操作)] ①在老师已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实验中,一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在慢慢增大,另一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增大得较快。②分析实验数据,定量比较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对于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该以什么为依据,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归纳得出加速度概念。

(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通过有趣的实例体会加速度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由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重要性及其关联性,应引导学生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加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向同学们强调两个问题:第一,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第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求过高的理解,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7)到这里,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已基本形成,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得出加速度的概念──对加速度的理解。这一条探究之路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体验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张大昌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5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作者:葛春艳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9期

[摘要]生物新教材对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学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为教师,应加强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实施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键词] 生物新教材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生物新教材对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学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以至于中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

一、培养学生创造创新意识,激发兴趣是前提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是你讲我听的简单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时拘谨的场面,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创新意识。用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来刺激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高中生物教材的作业系统应由实验、演示实验、课内思考、课后练习、课外活动几部分构成,它是能力培养结构的直接反映,作业的形式应多种多样。现行教材的课后练习仅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这些形式仅能反映出能力培养结构的第一层次。而第二、第三层次的能力培养则需要叙述型的练习,包括论述题、分析题、讨论题。作业的内容还要具有思维性与层次性。作业内容应有概念问答题,设计实验过程或方法,解释生物现象与机理,运用理论于实验的问题,归纳知识体系与总结知识特征,阐述个人对有关生物问题的看法与态度。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6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数学作为初中的必学科目,必然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老师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让自己的教学方式真正地适合学生。当然,老师也要注意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毕竟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小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学得非常轻松,也非常快乐。但到了初中就不同了,或许在刚开学的时候,学生很难适应初中生活,毕竟初中和小学相比压力太大,而且学生将面临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大型考试:中考。因此老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初中生活。数学作为学生从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学习的一门科目,学生对它并不陌生,但是初中数学的难度或许会让学生讨厌数学,所以老师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要因材施教,让自己班级的尖子生表现出来,让差等生的成绩提上来。这种教学方式的对象是所有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必行性与可行性

因材施教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就流传的教学方式,但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老师却少之又少,分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和因材施教是一样的,都是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所有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尖子生和差等生的区别,这样会导致尖子生的优势得不到发展,差等生的成绩无法提高。再加上每个班的人数都很多,老师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中照顾到所有学生,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渐渐地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后,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尤其是对数学这门课来说,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的,如果老师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那他就会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会清楚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会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试想一下,如果老师讲的数学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无法理解的,那学生是否会认真听讲,肯定是不会的,相反,如果老师讲的基本都是学生可以理解的,那学生肯定会认真听讲。所以数学老师要注意分层教学,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分层两字,分层的好坏决定着教学的好坏,也决定着学生成绩的好坏。因此老师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程度,避免因自己不了解学生而造成重大失误。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来源于现在非常流行的素质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应试教育一直被老师重视,很多学生被应试教育所摧残,新课程改革后应试教育被摒除,素质教育广为流传,分层教学也因此诞生。同时老师也要给差等生解释好这个问题,不要让他们觉得老师是要放弃他们了,否则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因为自己错误的认知而放弃自己的学业。分层教学的原则是让更多的学生学好数学,也要以学生为主,要尊重学生。老师可以在自己进行分层教学之前让学生轮流到办公室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行列,同时也说一下自己对学生的认识,让他们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队伍。当然,老师也要在最后得到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做一下调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然而,老师在分层次的时候也要注意水平相近的原则,尽可能的多分一些层次,如果说一个班级只分两个层次,好学生一层、差学生一层,这样的结果和不分是没什么区别的。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数学知识的水平进行分层,让能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这样也方便老师的教学。其次,老师要控制好班级,毕竟每个层次要求学习的知识不同,如果老师不加以控制的话,很难治理好班级。因此老师在课堂是要以引导为主,尽可能的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同时要尽量控制好每个层次所教授的时间,做到公平对待。

三、组建与实行

虽说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提高,但是这对老师来说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尤其是在实行之前,它要求老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进行备课;同时老师还要避免学生的叛逆心理,毕竟初中是学生叛逆心理的高发时期,如果学生觉得老师做的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师生矛盾。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要将教学目标分为多个层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要把课后作业自己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层次,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课后题,也有适合自己的数学知识。但是,毕竟一节课只有几十分钟,初中数学知识又很多,老师不可能在这几十分钟内把所有?W生的问题都解决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找优等生帮忙,让他们帮助自己教一下差等生,当然这些都是在优等生学会自己该学的数学知识的前提下。

为此,老师可以在给学生安排位置的时候,让优等生一排,差等生在优等生的后面,不过老师要让差等生知道这样安排位置的目的,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同时老师也要和优等生打好招呼,让他们理解一下自己。当然这个位置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要定期给学生换位置,不能让他们感到厌烦,不过这个原则是不能改变的。初中考试虽然不像高中那样频繁,但也会时不时地进行考试,老师要在每次考试后分析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及时的给他们变换层次,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在某种程度上变换学生的学习层次会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一个学生从优等生行列进入中等生的行列,学生的自尊心会激励学生不断的学习,从而让他重新进入以前的行列;而如果学生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学生也会因为想让自己一直留在该层次而不断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提上来了,毕竟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的关键,如果学生对初中数学不感兴趣,那老师做再多的努力都是不够的。

四、结语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7

一、坚持以人为本, 紧扣学生心理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开展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但由于高中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和熏染, 容易产生消极厌学的不良思想和情感, 严重制约和限制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要改变过去“教师统天下, 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型教学理念。在教学中,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 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情况, 设置出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境, 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激情,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在三角函数知识知识讲解过程中,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将生活性问题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向学生设置出“把函数y=sin (2x+π4) 的图象向右平移π2, 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 则所得图象的函数是什么?”生活性趣味性方面的问题, 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内在能动性, 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学习活动过程中, 为有效学习打下思想基础。

二、坚持情境结合, 注重探究方法指导, 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 传统问题教学是教师设置大量数学问题, 进行题海式教学方法, 只注重问题的数量, 而忽视了所选问题的“质量”, 导致学生学习效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于, 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将数学问题与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有效融合, 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激发出来, 导致学生缺乏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要找准数学问题与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结合点, 设置出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积极情感的数学问题情境, 教会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真正将身心融入到学习知识、探究问题活动中, 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在解答“已知tana=1/7, tanb=1/3, 且ab均为锐角, 求a+2b的值”问题时, 教师先让学生分析问题内容, 学生在分析后, 发现习题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公式T (a+b) 与y=tanx单调性的综合运用。因此在进行解答时, 可以根据此题的条件应选择正切函数, 先求a+2b的正切值, 再根据问题中提供的条件确定a+2b的范围, 并使正切函数在其单调或可判断函数值的正负, 然后就可以求出a+2b的值。这时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 教师运用适当的话语进行点拨、指出, 在给值求角时, 一般是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三角函数, 根据题设条件确定所求角的范围, 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求出角, 确定角的范围是关键的一步, 一定要所选的函数在此范围内是单调或可判断函数的正负。学生在教师点拨和自身思考下, 很快得出此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这时, 教师为巩固学生对此种类型问题的解题方法, 又向学生设置“设a是第二象限角, 且cosa/2+sina/2=-√5/2, (1) 求cosa/2-sina/2的值; (2) sin2a+cos2a的值”问题, 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解答。这一过程中, 教师通过学生进行自主思维, 教师有效点拨、再进行巩固练习方法的运用, 使学生掌握了进行此类问题解答的方法, 提升了学生探究解题的实效性。

三、坚持以题为媒, 抓住思维发展特性,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体操, 如何将问题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结合, 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直是广大教师进行孜孜不倦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特点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本人认为,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要求, 编写和选择一些具有不同特性的数学问题,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同解等开放性问题, 展示给学生, 也可以抓住数学知识内涵的关联性特点, 设置包含多考查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题,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活动, 教师通过适当点拨和指导, 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展现自我, 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分析, 实现学生思维发散性能力的充分提升和进步。

如在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知识教学时, 教师根据课堂知识, 就采用了设置开放性问题的方法, 向学生提出“已知sin (π/4-x) =5/13, x∈ (0, π/4) , 求cos2x/cos (π/4-x) 的值”问题, 进行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 向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指出, 此题是利用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进行解题, 也就是cos2x=sin (π/2-2x) =2sin (π/4-x) cos (π/4-x) .因此在进行问题解答时, 可以采用各个击破发。分别求出cos (π/4-x) 与cos (π/4-x) , 代入原式求值得到答案;可以采用约分法进行求值, 将cos2x=sin (π/2-2x) =2sin (π/4-x) cos (π/4-x) .代入原式, 分子, 分母约分, 再求值。可以通过采用分解因式法, 将cos2x=cos2x-sin2x= (cosx-sinx) (cosx+sinx) =√ 2sin (π/4-x) *√2 cos (π/4-x) 代入原式, 约分再求值;也可以采用凑角法, 将cos2x=cos[s (π/4-x) - (π/4-x) ]展开进行求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对此题解答方法的方式有了更加的了解, 这时教师让学生分别选用一种方法进行问题的求值, 学生从而得心应手, 很准确地解答出此道问题。这一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置开放性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通过教师点拨, 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有效实现了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目标设置了新内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只有与时俱进, 树立新理念, 创新教学方式, 将学生能力发展放在第一位,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方法, 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摘要:新时代、新标准、新要求、新理念, 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不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 而应该是以学生能力和素养同步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本文就新课标下如何在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的有效提升和进步, 进行了初步阐述。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课堂 篇8

关键词:新课题数学教学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数学教师应认识数学本质,树立科学的数学观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什么是数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等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从宏观讲,认识数学首先得認识数学的本质,也就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因为数学的本质问题是学习和研究数学所不能回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无论是数学学术专著,还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把数学的本质问题放在开篇的位置。当代对数学本质的较为普遍的描述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数量关系、模式和秩序的科学。

数学学习在学生中始终是难以叩开的大门,多少学子未能取得满意的成果。其实并非他们学不懂,而是因数学学习感到吃力,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产生畏惧感、厌学的心理。究其原因,他们都会归结在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灵活的应用性,是枯燥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的确,数学的本质是那样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他们只认识到数学学科其中的一面,没有感受到它的另一面,数学的思想美、技巧美、对称美、推理美、建模美、应用美、语言美、数学史美等。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应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必需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发挥教师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体验数学学习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数学教师应认清数学的教育形态,树立新课程理念下开放的数学教材观

像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一样,数学有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三种基本形式。原始形态是指数学家发现数学真理、证明数学命题时所进行的繁复曲折的数学思考。它具有后人仿效的历史价值。数学的学术形态(科学数学)是一个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理性思辨系统,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运用符号和逻辑系统对抽象模式和结构进行严密的演绎和推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系,形成严格的科学体系。数学的学术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统一性、系统性、形式化和模型化。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等原因,不能用数学的学术形态和学生直接交流。数学的教育形态(学科数学)是教育专家或教师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依据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生活背景等,把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返璞归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回到数学家当初创新发明的状态,把数学的学术形态知识的线性排列“打乱”,融合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融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教师的理解,对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裁剪、充实、活化教学内容,赋予数学知识新的意义、价值。这样就把数学的学术形态激活,使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和容易理解的数学的教育形态。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要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并且用生活化的语言表现出来;要把数学融入到本土社会、自然、历史、政治和生活中去,从而使数学具有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形成具有民族色彩、乡土气息浓厚的数学。

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让数学回归数学的教育形态,关注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能否道理谁都明白。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铺垫了基础。我们也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注意方法教学:学生举一反三关键就在于是否掌握了其中的思想方法。如果我们教条地把一种思想方法灌输给学生,他们未必能接受,而数学史中隐含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将前人的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这些执教者不断的学习总结。使学生能直观地接受。

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水源的问题。数学的本源从逻辑上说是数学的逻辑起点,即数学产生、发展的源泉。学习数学就是要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教育形态。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汇点、网络点、关节点、联结点。从而探寻数学的本源,理解数学的本质。数学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社会。人是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中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数学就是要探寻数学的生活、自然和社会本源。

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的数学观,对教师实施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至今天仍处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境地之中。但是,我相信:我们只要具有新课程理念与科学的数学观,拥有较强的数学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就一定会有信心,有能力在追求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与素质提升之间实现最佳平衡。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9

一、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如何实现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笔者结合这一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准来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渗透。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一内容时,首先针对“钓鱼岛”事件、我国抗日系列的影片、日本首相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来启发学生的民族感,确定“铭记苦难,不断咀嚼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其次,结合我国就“钓鱼岛”事件我国部分群众砸日货商店、打砸日本出厂的车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现象,制订正确纪念苦难、反思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最后,直入本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主题:“宁战死不为亡国奴”“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正视历史,展望未来”等,围绕情感教学目标来逐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端正对历史的学习。

二、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课堂教学指出:“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激情和兴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开放性的教学不仅仅能够活化学生的思维,而且对于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有利于自我个性思维、自我内在力量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是开放的,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活动等来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将自己的.不同见解或者不懂之处记录下来;其次,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最后,鼓励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自主收集信息的途径、学习和思维方法等,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充实展示自我。

三、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主要都依据教材,新课改指出: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却不是唯一的。对此,倡导教师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来开发、挖掘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借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实用性的体验和感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笔者在此认知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充分挖掘、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借以来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历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范畴,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实现素养和技能的双重培养。如,在教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对现在的生活和前的生活做比较,即:收秋:传统的人工工作――机器作业;联络:书信、BB机、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让学生通过比较,真正地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深化高中历史教学。

总的来说,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倡导以生为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情感、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历史资源的整合等。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真正的促使自我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相吻合、统一。

参考文献: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10

一、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的特点 1.培养空间概念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新教材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和素材。其次,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经验活动,注意到创作对发展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设计“拼图”、“花边设计”、“搭积木”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创造,相互欣赏,感受图形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空间观念得到逐步的发展。

2.培养创新精神,关注情感体验

数学在涉及情感和表达方面与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数学教学一样,艺术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艺的学习而忽视情感的作用同样会使艺术变得枯燥无味。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教材里得到了重视。如让学生通过找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平行四边形,在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3.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非常少,教师也不注意适当培养。纵观国外,日本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中“测量”单元,却有中国“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些内容在中国教材却十分少见。学习几何的价值不仅在于训练思维和它的实际应用,也在于它所蕴涵的文化因素揭示了几何的内在魅力,这也是几何吸引学生的实质。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介绍数学文化,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空间与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4.逐步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依据“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的课程理念,新教材结合相关知识内容,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早期孕育、逐步渗透、层层深化的方式进行编排,使重要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认识。

5.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多感官参与

新教材“空间与图形”中的很多素材都取自生活中的原型,力求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方向与位置、旋转与平移、图形的认识等内容。小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之上,让各种感觉器官参与。新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的编排利用了这一规律,安排了“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等栏目,通过问题将活动与其背后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把学生引导到对其中的基本关系的理解上。

二、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的原则

1.探究性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缺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学生理解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变换、推理、设计、欣赏、表达与交流等多种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一维世界,并发展其空间观念。

3.教师应具有四种意识

第一应具有探究意识,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教学方法,受到极大重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

第二应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双翼,科学教育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应具有“STS意识”,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尤其倡导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当地渗透STS教育思想,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应具有“人文意识”,新课程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三、新课标下对空间与图形教学教育的评价原则 1.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原则是指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一种动态的、整体的(学科观上的)、过程的、相对的观点,对照课程目标所作出的客观定性或定量评价。

2.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原则 所谓多元化就是评价的角度、语言、方式、内容、标准等应以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几何为目的而丰富多彩,通过评价也许能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好奇的未知领域。

3.教育评价的个性化原则

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是决定其进入数学知识学习状态深浅程度的关键因素,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已改变了原有教材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模仿对象,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也是新一轮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新的几何课程更具有弹性,课程目标涵盖了培养学生更丰富的科学情感,更全面的科学品质,教师的教育评价应有利于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体现因材施教和个体全面发展,这就是教育评价的个性化之要旨。

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讨心得体会

新课程强调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图形,认识空间,也就是几何绝对不等同于有关图形的计算,它是对空间和图形的刻画和把握。以下是我几点心得体会:

一、空间观念的体现

小学数学提出空间观念这样一个概念,具有创新意义,是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学的空间观念着眼的是空间,我想它主要是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把握空间。第二,就是制作,或者画出来。有了图形以后,怎么去把它表达出来,无论是制作模型还是画出来。第三,就是分析。从复杂图形中去分解基本图形,在分析的过程中去体会图形的特征。第四,就是想象。既包括描述和想象物体或图形的运动变化,也包括描述或想象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关系。第五,特别重要的一条,也是王尚志老师特别强调的一条,就是图形直观的作用。

二、发展空间观念的价值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就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需要。在生活中、在所从事的职业中,可能真的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这就使人想起了前面采访的一位生物学研究者,他就提到了两维和三维的转化在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图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像王尚志老师提到的,用图来启发创造,启发思考。记得一位财会人员开始想象不到图形和空间观念在工作中有什么用,后来他也提到用图可以将几部分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实际上也说明了几何直观的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为学生提供多种素材。空间观念的培养,绝对不能仅仅依靠长方形、正方形等所谓的基本图形,它就需要教师提供多种的素材和多样的活动。

2、要重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的结合。我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空间观念绝对不是多摸摸就能培养出来的,还要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去摸?什么东西要有意识要多摸一些?也就是除了操作,还有观察、想象、推理、表达,它们之间的结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3、根据学生实际发展空间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发展空间观念,这里既包括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还包括老师们一定要重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图形的测量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价值,应将四部分有机结合。不要把空间观念的发展孤立起来,有的老师认为好像只是观察物体等特定内容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实际上,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测量,都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教学中应该进行有机整合。比如,我们可以把图形与变换与图形的认识结合在一起。

5、要把握几何学习的阶段发展,明确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直观上、整体上认识图形和空间,多装一些具体的东西在学生头脑中。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以探究式为主呢?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人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例如,对于课本例题:“求函数y=x+l的单调区间”的学习,在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对它进行了引伸,设计了如下程序性问题:研究该函数的主要性质:设计做出其图像的方案,并找出其图像的特征;分别做出函数y=2x+1,y=ax+b(a>0,b>0)的图像,并概括规律;请同学找出一个具有此类函数模型的实际问题,并予以解决。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后,同学们情绪高昂,思维活跃,积极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研究。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比较顺利,第二个问题则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第三个问题的结果丰富多彩。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问题获得了圆满的解决。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们主动的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3) 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对于这些新增内容,不少教师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这些新增内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道,另一方面,对新增内容的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例如,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而应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的实例进行了解。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电流强度、切线的斜率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例来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的形式化的过程练习。又如,欧拉公式内容,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欧拉公式的过程以及对欧拉公式证明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关注学生对拓扑变换的形象和直观的理解。例如,把拓扑变换理解为橡皮变换,不要引导学生追求拓扑变换形式化的定义,应注重对拓扑思想方法的介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地参与,更要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希望教学方式能日新月异,能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能带给自己无愧的“辛勤的园丁”称号。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12

一、引导、激发动机

思维的志向水平是指个体对思维的积极程度和各方面的倾向性与专注性。很多教师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时,都喜欢用游戏、讲故事、创设情境等形式,这些都未尝不可。但笔者认为,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设置思维的困惑、冲突,引起学生的认知欲望,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

案例:教学“集合及其运算”:

①若集合A={y|y≥1},B={x|0

②若集合A={y|y=x2+1,x∈R},B={y|y=2x,x∈R},则A∩B=______

③若集合A={(x,y)|y=x2+1,x∈R},B={(x,y)|y=2x,x∈R},则A∩B=______

我们给出如上问题,让学生感受研究集合方向的必要性。学生在处理②③两问时,通常的错误是会给出同一种答案,即{(1,2)},而且在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这样的错误仍然比比皆是。针对学生对集合概念的本质的理解,本组题的设计有两个切入点:一是让学生感知研究集合最重要的是能够确定集合的研究对象;二是让学生感知用什么样的方法处理不同对象下的集合运算。教师在设计上通过设置“数”集与“点”集的差异性,把学生带入出错的境地,让他们产生认知矛盾。在给学生带来困惑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专注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引导激发动机,要求我们实行生本的思维教育,就像开动汽车一样,教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我们把它称为激发式。这个“钥匙”可以是一个激励斗志、富有挑战性的、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积极的、有意义的活动,或是充满矛盾的情境。

二、引导、沟通联系

思维的联系水平是指思维者掌握已知与未知联系的达成程度,简单地说就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联系的水平。人的思维有着极强的联系性,它可以绵亘千里,可以纵横古今,可以由此及彼,可以举一反三。在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这种联系水平往往决定了学生的解题水平。

案例:教学“函数的值域”:

①实数x,y满足3x-y-5=0,x∈(1,3],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②实数x,y满足3x-y-5=0,x∈(1,3],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③函数的值域为______

④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上述问题的处理当然可以从纯粹的代数方法加以研究,例如问题①的解决我们可以将二元函数通过消去y得到,问题转化为对分式函数的值域研究。但是后两题题的代数方法处理可能就不是很容易办到,这就促使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华罗庚教授说过,“数形结合无限好,彼此分开万事休”,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在研究问题时从不同角度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理解。问题①可以将分式形理解为平面上两点连线的斜率,问题②可以将根式理解为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③可以将其变形为,理解为直线与圆相交的问题,在前三个问题处理的基础上运用换元,将其变形为在满足条件u2+v2=4 (u≥0,v≥0)下的y=u+v的值域问题,这里仍然可以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加以处理。通过对上述四个题的介绍,明确采用数形结合方法的基本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熟悉上述代数形式的几何意义的类型。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记忆,自我激活大脑储存中相对应、相关联的知识点,使学生头脑中“数”和“形”的知识点更多地、更容易被联系起来。江苏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说过,“知识只要进入学生的思维,知识的意义就产生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知识就激活了;新旧知识的连接打开了,知识就理解了。”

三、引导善于探索

思维的探索水平指探索活动的有效、高超的程度。探索阶段虽然有逻辑思维的成分,但主要还是非逻辑的、发现性的、似真的,以直觉、归纳、类比为主要思维方式。

案例:教学“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首先,回顾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实现方法的迁移。其次,探索在抛物线所在平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具体位置,通过计算得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具体研究的过程如下:①给出抛物线的定义及画出一条抛物线(开口向右);②思考圆锥曲线中的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③想一想:为推导抛物线方程可能建系的方式;④自己设计并推导出抛物线的方程(属于自己的)。在上述探索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思考的要求比较难,所以笔者在教学时分两步走:先完成第一步——推导一个抛物线的方程,全班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标准方程的选择,确定比较好的建立坐标系的方式,回顾计算方法。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方程y2=2px的印象,其中参数p的几何意义也就更能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中学生的探索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给学生的时间要充分。在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力所能及的过程,太小步子、太低难度的探索和太大步子、太高要求的探索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都是低效的。因此,要恰当地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探索、自我发现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数学抽象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水平,同时数学学习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在高中阶段,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要尽可能地从形象入手,但不能仅仅停留于形象,而应注重引导学生完成从算理的直观到算法的抽象,学会抽象地思考问题。

案例: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第二章《函数》一开始,学生对函数这个新事物的理解以及接受都比较困难。由于函数与实际联系得不太紧密,而且学生又是初次接触抽象的函数符号f(x),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笔者尽量把抽象的事物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结果发现效果较好:学生的理解程度不错,比干巴巴讲解抽象符号、抽象理论好得多。在讲解求函数的定义域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f (x-4)函数的定义域。对此,笔者假设函数,具体到求函数的定义域。通过上述实例的理解,函数定义域归结为对应法则对函数输入值的约束,进而抽象为一般意义下的函数定义域的解决。思维由动作到半动作、半表象再到表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五、引导生成策略

思维的策略不同于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是适用于广泛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不可传授,但是教师可在学生思维实践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总结策略思想,生成思维策略,进行策略化解题。实践证明,只要思维提升到了策略化水平,就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借以学会解决更广泛多样的问题。其间要注意:①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生成策略,而非教师强行给予。②同一策略要反复运用,让学生在反复运用的过程中熟悉策略,感受策略的价值。③要给学生足够运用策略的时空,搜寻问题解决的途径。

案例: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1|-|x-2|>a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本题是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研究不等式左侧函数的最小值,在思考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就是将变量分离,由此得到运用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从而不难推出如下结论:若对于x取值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都有f (x)>g (a)恒成立,则g (a)f(x)min。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篇13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农村教师所认同, 并开始外显于课堂教学之中。因为大家知道,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实施的主要途径, 但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数学课堂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由于我们的农村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活跃, 不加分析地过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不少数学课看似热闹, 却冲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因此, 在理念更新的同时, 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引起了我们的担忧和关注, 下面就农村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程理念; 教学策略;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

一、提供学习活动的材料

在开展自主研究活动之前,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 如实物、学具、图片、文具等。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 转化成一种可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例如, 在教学“认识线段”时, 我告诉每名学生准备一根毛线, 让学生通过把毛线拉直感知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直的, 有两个端点。”接着让学生经历变式操作, 把毛线竖着拉直、斜着拉直等, 充分感知线段的特征。通过一根毛线让学生经历了“感知表象”, 从而有效地完成了线段这一概念的学习过程。

二、创设充分的实践时空和凸显自主探究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 既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与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研究时间, 让他们能够多维度、多层次地观察和思考, 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如, 在教学“认识角”时, 我安排学生找生活中的角。活动前, 教师和学生商定找角的规则:音乐声起, 走下座位, 寻找生活中的角;一边用手指, 一边轻轻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音乐声停, 回座位坐好。用一段音乐来掌控学生实践的时间,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学得开心, 学得有效。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放手让学生操作、猜想、讨论, 自主获取知识, 掌握方法。例如, 在教学“乘法意义的形成过程”时, 我让学生摆小棒做游戏: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图案, 观察摆一个图案需用几根小棒?学生摆了几个图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解答?于是学生创造性地列出了许多同数连加的算式, 并且很快发现了“它们的加数都是一样的”。教师及时评价:“同学们真了不起!以前我们学的只是三个数相加, 今天大家能把许多数相加, 创造了这么长的算式。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100个小作品, 列的算式又会怎样呢?”学生感受到算式太长, 本子上恐怕写不下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办法把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至此, 学生强烈地产生了如何将算式变短的需求, 反馈中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合并加数的方法。教师及时表扬并告诉学生数学家们遇到这样的问题, 也像他们一样想出用合并加数的方法来表示很长的.连加算式, 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比较和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一个创造和发现“乘法意义”的过程, 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三、注重激励评价的运用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新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

1。 注重知识技能目标评价与情感目标评价相结合。

在数学学科中,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 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又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 又要关注学生态度、情感目标的达成度。

2。 注重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主体参与。学生、同伴、教师、家长都是参与者, 体现了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沟通、选择和协商, 使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中, 要强化自我评价意识, 把评价看作不断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动态过程。如, 我们举行的“数学日记评价”“数学手抄报评价”等, 既发挥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作用, 又注重了自我评价,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 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每学期进行1~2次的质量终结性评价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学生作业的情况、对学生课情的分析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数学的兴趣、情感、意志、动机、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更适合采用过程性评价。比如, “单元回头看”“成长记录袋”“教学评价记录卡”等评价形式, 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总之, 农村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经济生活第四课复习下一篇:创意平面设计师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