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图书馆应当在了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图书馆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多种优势,有效地发挥图书馆道德教育的职能,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篇1:

高校仪式活动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作用发挥的探究

[摘 要] 基于“情境体验”和“移情教育”的仪式活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参与者的理想、信念、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德育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目前高校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受各种因素制约、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现状,从创新高校仪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重视参与主体的作用发挥、注重仪式活动主题的明确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力求将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发挥得更好。

[关 键 词] 高校;仪式活动;德育

高校各种仪式通过借助于学校自身的文化象征符号,引发参与者的情绪和动机,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大学生成长过渡中的巨大意义因个体参与仪式过程而得到彰显。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校园文化传统的体现以及校园文化的象征性标志,高校仪式活动通过集体行为方式,把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使参与者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理解消化教育知识。同时,学校仪式活动的特定氛围,使每一个参与者通过“情境体验”身临其境而产生共鸣。高校仪式活动的特定内涵适应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心理需要,使大学生群体产生认同并在思想深处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形成强大的心理惯性,从而推动整个群体的素质不断向前发展。正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赋予仪式参与主体新的义务与担当,并使其认同之,象征着参与者接受了新的社会地位、规范和仪式观摩者的瞩目或承认,由此代表着学生从一个状态向另外一个状态的转变。

一、大学仪式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仪式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隐性的“心灵引领者”的作用,是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过渡、融入并继承群体特质的有效载体,成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然而综观全国高校,仪式活动存在认识不统一、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等现象,从而导致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发挥不充分。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重形式,轻内涵,本末倒置

仪式活动形式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全部。有些高校在举行相关仪式活动时一味地追求舞台的宏大,场面的豪华,鲜花、红地毯、气球、礼炮。而对相关内容没有足够重视,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末倒置。学校仪式的主体是学生,但目前学校仪式中多强调学校行政的主导,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学生是“被迫参与”或者只是处于听从安排的地位,“二八现象”严重,从而在心里对仪式活动抵触,也就很难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主题不明确,趋同化明显,缺乏创新

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倾向于认为仪式活动是学校每年都必须开展的传统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将大学仪式视为传统惯性使然,为惯例而举办,仪式活动形式大同小异,同时对于“举行仪式活动的深层意义”这一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缺乏行动的原动力和支撑力,仪式的具体负责人则认为大学仪式举办是相关领导的安排,出于完成任务的目的来落实仪式活动,而对于“举办大学仪式为谁举办”这一问题置若罔闻。对于参与仪式的主体——学生而言,同样参与大学仪式的目的存有误区。“学校统一组织的,没法不去”“大家都去了,我也只好去了”等言论无不表现出部分学生参加大学仪式时的被动,即“被参加”状态,对参加仪式目的认识不清楚,目的不明确。

二、提升高校仪式活动德育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

仪式活动通过实施“情境体验”和“移情教育”来实现教化的目的,高校的仪式活动中,我们应该以内容为王,遵循既定程序,又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進来,充分运用好“情境教育”和“移情教育”的方法,真正将仪式活动与德育工作高度统一、有机融合。

(一)既注重内容建设,又重视形式创新

仪式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德育内容。仪式从多方面呈现着德育的内容。首先,德育主要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而仪式中呈现的内容与德育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仪式也是对仪式参与者(受教育者)进行情感、观念、精神和素质的教育,其中必然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德育的内容。其次,仪式过程实际上包括了信息与知识元素的传递,也包括了感性和情绪的传导,具有丰富的内容,而这些信息、知识和情绪等的传递恰恰也是德育作为一般教育过程力图实现的。再次,德育的另外一部分重要内容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规范和秩序的教育,仪式“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是其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作为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最后阶段。因此,要对其进行的教育内容应该包含公民道德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抓住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运动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的契机,对其进行爱国主义、党情党史教育等的教育。

仪式活动中要注重形式创新,丰富德育载体。德育载体是指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传递德育因素,能为德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德育活动形式。仪式丰富德育载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德育的信息附着于仪式的各种要素上,如符号、声音、服饰、氛围和规程等,通过仪式要素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角度的运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如某大学校长给毕业生情侣举行证婚仪式,旨在学校领导师生共同为新人见证美好纯真的校园爱情,并为毕业生新人送上来自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的真挚祝福,这也是为了那些到煤矿或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伉俪的一种激励,给毕业生留下一段难忘的校园记忆。毕业生情侣在师长的见证下,在即将毕业之际,手持毕业证、结婚证、就业单位协议书,圆满地处理好了学业、爱情、事业的关系,学校的师长通过校长证婚仪式这一形式为毕业生情侣送上满满的祝福,令人印象深刻,深得师生好评,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创新。

(二)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参与仪式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仪式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大学中普遍实行的“代表制度”“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这样就使部分学生难以获得归属感而经常作为代表参与的学生往往滋生“优越感”,这不利于学生德育建设。因此,大学仪式要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充分参与,“亲身在场使人们更容易察觉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表现;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能够发出信号,确认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而达到主体间性状态。

以教师节为例,以学生为主体,有些高校学生提出了“五个一”计划,即向老师发一条慰问短信、给老师写上一张卡片、给老师准备一杯热水、给全校老师发一封感谢信、给老师献上一枝花,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感恩教育内容融入其中。

再如某一高校学生表彰大会上,一名优秀学生说:很多同学说我是学霸,他们戏称我为“小院士”,我想说,取得这些成绩,不是我有“洪荒之力”,而是因我执念太深。能在整个大学期间,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学习状态,坚持对本专业的热爱和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划,是因为三年1096天中有997天是第一个进入图书馆,是因为三年在图书馆四楼自习室如痴如醉的积累,往往学一门专业课,要看50到100本专业书。这样的学生榜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学生,学霸,不是偶然造就的,而是勤奋和汗水的累积。

(三)主题明确,程序明了,注重效果

仪式教育活动主办方在举办活动之前,一定要明确主题,简化程序,注重教育效果。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等,都有一些规定动作。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开学典礼为例,包含两方面内容:上半部是开学典礼,包含了奏国歌、迎校旗、学校领导和新生见面、校长致辞、师生代表发言、奏校歌等程序,将爱国主义教育、校情校史教育融入其中,相对完整;下半部分是文艺演出,由学校团委、学生会为新生带来诸多的精彩节目,展现校园活跃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典礼主题明确,形式创新,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喜爱。

仪式有特殊的形式性,它包括了一系列构成要素、行为环节和运作流程,有着较为严格的形式要求,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展演。只有具备这样的形式性,仪式才能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以情境教化、凝聚、升华和固化对象的相关情感。爱因斯坦曾说:“我们的思维不用符号也绝大部分能进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进行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也指出:“人是在活动和觉察中获得知识经验的,人的活动是由一个概念化活动为一极,无意识的附带觉察为另一极构成的连续统一体。”由此可见,人的学习并不都是在意识领域完成的,人的潜意识也具有学习的能力,潜意识能够在意识还未顾及的领域把捕捉到的信息储存起来,形成无意识记忆,以供意识随时提取。杜威在谈到学习结果时也曾说:“一种学习的结果是人们有意识通过专门的学习学到的知识,另一种学习结果是人们无意识学到的,包括理想、情感、兴趣、意志等。”

学校仪式活动则就是通过潜藏于各种显性的教育背后,隐蔽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无意识地呈现给学生的,如教室、操场、升旗仪式,颁奖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这些都构成的表演环境,这一切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通过强行灌输的,而是寓影响于这些情境之中,在耳濡目染中熏陶、感化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无意识过程中接受各种载体的隐性影响,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這主要“反映在态度倾向、情绪情感倾向、意志性格倾向方面,具有很强的间接性、不确定性和非预测性”。学校仪式活动就是这样通过潜移默化对心灵的作用来聚集人心,产生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渗透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并体现为一定的“场”影响作用于全校师生。墨子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仪式活动所具有的象征性、传承性、情境性和潜在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对学校全体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引导、无言的教育,我们只有重视学校仪式活动的独特德育功能,才能真正改善仪式特有的形式性可以迅速而又直观地让参与者体察仪式希望传达的信息,它通过个体的观察、模仿与身临其境,通过在场其他人的言行举止,通过现场营造的气氛唤起参与者相似的情感而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姚雪.高校国学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

[2]赵俊红.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谢发国

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篇2:

利用高校图书馆优势,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

【摘要】 高校图书馆应当在了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德育;图书馆

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多种优势,有效地发挥图书馆道德教育的职能,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图书馆应当在了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推动大学生德育工作。

1 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发挥道德教育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高校图书馆能以丰富优秀的馆藏资源引导人。图书馆有丰富、优秀的馆藏资源,能使读者获得丰富向上的动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第二,高校图书馆能以良好的师德氛围感召人。在高校图书馆能感受到良好的师德形象,勤奋好学、精通业务,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的氛围。有热爱图书,献身图书馆事业的教职员工。这些良好的师德形象、工作态度、学习风气,都会感染学生读者,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第三,高校图书馆能以其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图书馆优美的学校读书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同时,学生读者长期身处安静、整洁、宽敞、明亮的环境中,能自发地激起一种讲文明、懂礼貌的道德风尚。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是摆在高校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实现这样培养目标,高校图书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是搞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教育、引导思想建设、传递文化信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事业与高校文化、科学、教育发展息息相关,是高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提高国民素质重要手段之一的图书馆事业,其发展如何,至关重要。再次,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图书馆工作的德育职能,是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2 在现实条件下,大学生道育工作需要加强

在校大学生一方面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学校步入现实社会的转型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心理起伏波动较大。另一方面,他们渴求进步和成才,但又缺乏崇高理想,过分强调个性张扬和自我价值。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面前,大学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择业的困难,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现实,追求的目标也越来越功力,有的甚至关心的就是找一份好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世界愈来愈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积极意义上来讲,网络社会介入现实社会领域,不同信息之间的交流、碰撞乃至融合开阔了青年大学生们的视野,使其认识到价值的多元性以及道德生活的丰富性和相对性,从而促进青年学生道德体系的建构。同时,互联网上泛滥的各种不健康内容也会弱化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过分地讲求实惠,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价值取向上,个人本位特征明显,甚至会导致各种失误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面对大学生思想的重大变化以及网络的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3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推动高校德育工作

3.1 利用馆藏中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道德教育资源,德育工作应该积极弘扬传统道德之精华,使高校道德教育根植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从中汲取丰富的道德修养理论的营养。比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的“修身”、“养性”,这些道德原则和修养方法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使这些道德资源发挥作用,就要充分挖掘馆藏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端正对传统的态度,引导教师学生以“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读书,求学和做人的态度。

3.2 调整馆藏资源结构,加强文献馆藏建设 图书馆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图书特有的教育性和渗透性,实现对读者的文化塑造,通过文化将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映射给每个读者,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读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由于对读者进行文明修养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依赖馆藏中的人文科学书籍和各种载体的相关文献,因此,图书馆应适当调整馆藏结构,发挥人文科学孕育文明的作用。

3.3 抓好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手段,同时网上越来越多的“文化垃圾”也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这些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图书馆要建立具有正确道德导向的网站,对大学生读者进行正确引导;要精心策划,在网上开展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此外,高校应建立一个由图书馆建立并协助学校将学生读者的道德行为表现与学生的奖惩等相关问题量化、挂钩的机制。如建立读者违章登记制度,文明读者评选制度等,以便于协助校方及时了解学生的道德实践情况,及时地进行教育。

作者:林国英

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论文 篇3:

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日常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探讨

【摘      要】当今信息多元化、传媒多样化的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当其冲,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如何思考并积极主动顺应微时代潮流?本文在理论分析方面提出以下四个观点:在理念上,坚持大学生建构性引导与交互性主体地位;在内容上,坚守核心价值引领整合日常德育工作内容;在方法上,运用多种微媒体增强日常德育工作的鲜活力;在形式上,坚持日常德育教育生活性表达与时代感融入。在有效实践方面提出以下两个观点:建立多种班级微平台,拓展有效沟通渠道;创新德育工作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一体化。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将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微媒体”实现对接,增强日常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

随着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是指“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为核心媒介,以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为基本载体,以微内容、微传播、微公益等为表现形式的新传播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 年6月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 年6月,中国网民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 亿,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高达78.4% 。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无疑90后大学生是主力军。微博、微信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起一场“微时代”的“微革命”,而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微时代使用微博、微信的主力军。

基于上述状况分析,德育工作者也应与时俱进,主动顺应微时代潮流,使用微媒体开展各项德育工作。

一、“微时代”的基本特征

1. 传播扁平化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阐述了大家都在经历但却没有认真思考或意识到的一个问题:世界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世界变得更加平坦。

随着微时代的带来,我们正处于信息扁平化的世界。信息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信息传播交互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可能是一个传送或接收的中心。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

2. 用户移动化

除3G/4G外,Wi-Fi无线网络也成为主要的上网方式,截至到2015年6月,83.2%的网民在最近半年曾通过Wi-Fi接入过互联网。此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 年6月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突破6亿,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三分之二用户访问和发送微博、微信的行为发生在手机终端上。人类的信息接收终端呈现移动化不断增加趋势。这些移动信息接收终端可以使人类的传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

3. 时间碎片化

移动终端使得人类的传播更加流动,也将人们的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在这个信息量极大丰富,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微时代里,细细品味一部书籍、欣赏一部电影,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过于“奢侈”。人们的时间被割裂成无数碎片,人们越来越习惯利用碎片时间来玩游戏、看视频、发微博、转微信,随时随地分享所闻所见。

4. 信息迷你化

微时代,由于时间碎片化,用户移动化,移动的信息终端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心态,人们更青睐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内容。因此,信息呈现迷你化趋势,基于互联网、短小精彩、更具创意和灵活性的、更“接地气”的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广告等能够应运而生,快速流行。

5. 影响隐蔽化

随着微时代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快捷性以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运行模式的出现,大学生从微媒体主动感知外部世界和获取信息比传统的书籍、报刊、课堂获取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一些通过社会思潮也利用微博、微信、微聚等平台,以更加“隐蔽化”包装的形式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这些极为隐蔽的微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同、选择和整合。

二、“微时代”日常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学生个人需求及主体地位容易实现,德育工作的传统载体和媒体素养面临挑战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我价值。

微时代背景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活跃、平等、互动平台。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班集体发展建言献策,为班集体发展贡献“微力量”。当班集体尊重了大学生正确的观点和思想,采纳了其合理建议,满足了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便会对班集体有一定的归属感,能够更加积极投入到班集体各项工作中。

传统班集体工作中自上而下的强制指令性活动已经不能完全迎合学生的需求。“微时代”的德育工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式灌输教育,更重要的是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其中,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因此微时代学生主体地位可以得以有效体现,德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网上班级”“班级微博”“班级微信”等平台多了解并征询学生合理化意见,信任学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其自发自主地举办特色活动。

微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者若仍然只采用传统的教育载体,如仅停留在传统德育工作面对面可控性强的集中教育、班级教育等,教育效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就对德育工作者提出新要求,需要德育工作者接受新鲜事物,积极主动适应微时代新媒体,利用多种方式建立师生有效沟通渠道,了解当代大学生所思所想,通过微平台时时了解各类信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

2. 学生思想观念容易遭受隐性多元思潮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面临挑战

研究表明,年龄处于18~22岁之间的大学生网民主力军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遭受隐性多元思潮影响,需要正确的引导。青年大学生熟悉网络并经常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以论坛发帖的方式进行观点表达和思想沟通。由于网络的言论尺度大大宽于传统媒体,更为激烈的各种思潮观点开始在网络引发讨论,甚至开始出现专门的民间学术思想网站。如在中国最早的网络意见领袖中,就有不少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很快成为网络舆论的中心,自由主义议题开始从学术走向议政,其代表性观点开始为广大网民关注。

如部分网络自由主义完全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作为资源,并试图在中国移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由于这个层面的自由主义思潮,其主张是完全否定中国现实制度和社会基础的,而且只推崇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所以一般所讨论的网络自由主义思潮的危害,多指这个层面。这种网络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而言是很具破坏性的。因此,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难以辨别真伪,这种不健康的思潮极具渗透性和迷惑性,影响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日常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青年学生意识形态的守护者、做好青年学生筑魂育人的实践者。

不正确的网络思潮、不健康的影视作品等尚能够以契合时代特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这就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提出挑战,日常德育工作如何避免使用苍白无力的,毫无新意的宣传教育陈词,又如何有效地引领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这就要求日常德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日常德育工作的内容建设和方法研究。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动静结合”融入日常德育工作中、“显隐结合”融入校园文化氛围中、“系列活动”融入到日常德育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空气一般融入大学校园,融入课堂,走进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微时代”开展日常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1. 建立多种班级微平台,拓展有效沟通渠道

高校德育工作中师生之间沟通渠道是否通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大学生日常德育工作中不断畅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有效做好德育工作。

日常班级德育工作要吸引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其前提条件要做到集体工作具有透明度,班级成员之间信息能够共享,沟通渠道通畅,能够满足集体成员的知情权。

建立网上班级是微时代日常德育工作有效沟通方式之一。网上班级可以实现班级日常信息发布功能,班级各项事务公开功能,时事政治宣传功能,班级事务讨论功能等。班级成员可以利用网上班级不受时空局限优势,在网络上获取各类信息,开展班级讨论,解决学分制下班级日常德育工作的困惑。班集体可以发挥微媒体的优势,借助微媒体公开班级管理相关信息,还将学生感兴趣的班集体活动以菜单形式主动推送给班级成员,征求广大成员的意见;将学生敏感的评定奖学金、评优结果、入党名单等一一进行公示,发挥网络新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及时借助新媒体发布各类班级事务信息,使班集体工作透明化。

利用微信对话和群聊功能也是日常德育有效沟通的一种积极探索。“对话”和“群聊”的组织者可以设计不同的话题,比如新生问题、日常选课、考研出国、就业求职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要求德育工作者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主动通过微信发起讨论,用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学生,在平等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逐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遇到的实际问题。

通过建立多种班级工作微平台,拓展有效沟通渠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合理需求,德育工作者更多地将“指示命令”转化为“意见征询”,落实日常德育工作内容,不断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方式有效克服了传统的固化的德育行政模式,实现了从单纯说教到准确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其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了德育工作说服力。

2. 创新德育工作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一体化

微时代,微博、微信等各类移动互联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有效开展日常德育工作,离不开方便快捷的新媒体技术。笔者认为,微媒体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键对键”日常德育工作是微时代德育工作的一种新模式。

通过易班、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进行线上调查,征求大学生对德育活动开展的内容、形式、途径等,从而制定出既符合大学生德育内容体系要求,又能贴近大学生所思所想,有力推动日常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实现德育工作目标。但大学生德育工作又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人性化育人工作,仅仅依托“键对键”线上互动交流还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因此,日常德育工作还需重视线下平台建设,有效弥补线上平台建设不足问题。

在大学生日常德育工作过程中,结合线上反馈出来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这就必须重视传统的“面对面”线下工作模式,如日常德育谈心、座谈、讲座、研讨、经验交流等。这种“面对面”形式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有助于师生双方坦诚、直接、充分地交换思想,有效沟通,增进感情,是对线上工作模式的有效互补。因此,微时代的日常德育工作既需要“键对键”网上开展,更需要重视“面对面”沟通交流,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一体化,推动日常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优化日常德育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伟,等.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变[J].思想理论教育,2015,(1):88-91.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2015-6-13.

[3] 罗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4):80-84.

[4] 刘铁英.微时代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探索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3,(10):60-63.

(编辑:郝   婵)

作者:刘铁英

上一篇:工作总结开头(3篇集合)下一篇:学生会干部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