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与对策论文(通用9篇)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及必要性
(1)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任务的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直接步入社会,而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恰恰存在劳动者素质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将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劳动者的素质。
(2)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随着1999年起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教育规模在数量上有了长足发展,规模不代表质量,未来的出路如何,关键是看其如何做到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有自己正确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定位,围绕办学目标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品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141牌。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中的模糊认识问题
对于创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战略意义缺乏明确深刻的认识,更缺乏实际的行动重视,即便有的院校实施有关教育,也不够深入。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没有一定的高度,不了解创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意义,很难正确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当前尤其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从学校到家长、社会都对创业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偏见和认识误区。据我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对07、08、09级共9600名在校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0.4%的学生对创业有一些了解,9.1%的学生很了解创业,40.5%的学生不了解创业。对我院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有90.8%选择学校推荐工作,7.7%选择自己联系就业,仅有1.5%选择自主创业。这个统计数据虽然不够权威,但是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40%的自主创业率相比,形成了强烈反差。这说明我国创业教育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且十分薄弱。
2.教育者本身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模糊
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在现时期的战略意义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首先,体现为对创业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许多职业院校对创业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甚至忽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其次,对创业教育的范畴和内容认识不清。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混为一谈。认为开设职业指导课就不需要再开设创业课程了。这只能对学生求职就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而缺乏对学生自主创业和大胆创新的启发和教育。其二是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完全对立起来。
3.创业教育的条件严重不足问题。
(1)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实现创业教育必须深化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在创业教育体系中,课程结构体系是核心。从全国范围看,高职院校还没有编制出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这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2)缺乏良好的教师队伍。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要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完成创业教育内容,就必须有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能够兼备这两种素质的教师目前还十分缺乏。
(3)创业教育方式、手段僵化。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其他学科那样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是开发创业能力,磨炼创业意志品质,并落实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反思、操作与实践等实实在在的活动中。它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独创性。创业教育相对而言是一个新课题,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其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使创业教育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
(4)缺乏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创业教育必须重视创业实践教学。创业能力是一种对社会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能力,是与创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进行创业实践,就不可能形成创业能力,空谈创业理论而不进行实际创业,就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创业教育需要实战,纸上谈兵式的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通过一定的实践、实战环节,才能使学生在其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实践基地建设是必备条件。然而,创建实践教育基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许多学校的投入依然不够。
三、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就业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创业教育观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几年前从职业中专直接升格而来的,教育机制发展尚未成熟,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及学生管理模式均处于过渡阶段。为了生存,他们只瞄准近期目标———给学生找到好的工作单位,以此创出学校声誉,更好地招生。然而,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只瞄准就业市场来培养人才是不够的,毕业生需要更宽广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创业教育纳入高职教育体系。将学生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授人以渔”。
2.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体系这个核心环节实现的。在不同专业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特点,渗透创业教育内容;以某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内容,将创业教育内容与该学科课程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延伸和拓宽,并编写相关教材,依托教材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3.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区域行业和企业的互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面对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 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同时,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有知识、懂技术、能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因此, 加强高校农村创业教育, 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到农村创业实现就业,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缓解就业难题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创业教育观念的陈规性
尽管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但是与招生工作全校动员, 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的情况相比, 创业教育并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 高校仅仅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之一, 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和针对性的创业指导, 农村创业教育更是较少涉及。
1.2 农村创业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
有些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但还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 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还有些高校只局限在创业实际操作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比如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设计活动”等, 尽管这些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但是由于没有完整的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难以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大多数高校都不重视对农村服务意识的培养, 直接服务农村的专业寥寥无几, 针对大学生的农村创业教育几乎没有。
1.3 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随着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不断增多, 人们逐渐认识到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相当于建立创业教育学院或创业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 设施配备良好、功能齐全等硬件环境, 各高校在师资配备上比较薄弱, 目前多数学校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或从事大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辅导员等。这些老师最大的不足就是自己没有创业经历和经验, 更加缺少创办过农业企业的企业家、创业者的课堂参与, 农村创业教育教学只能停留在简单的课程传授, 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企业咨询和后续支持服务时, 很难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高质量的农村创业指导服务。
1.4 缺乏科学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目前, 高校农村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良莠不齐, 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学校缺乏完善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基本上是结合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评价考核, 但是农村创业教育的质量受到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学生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农村创业教育若要按质按量地落到实处, 高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2 高校农村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 这就要求加快高校农村创业教育改革步伐,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更好地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服务。
2.1 树立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的新理念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有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深刻认识实施创业教育尤其是农村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认识到农村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把农村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将农村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核心指标考核体系之中, 要与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系统的农村创业教育理论和针对性的创业指导, 调动全校力量共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事业心、责任感、吃苦精神教育, 为农村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创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创业人才。
2.2 构建专业化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具有农村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适应农村创业, 热衷于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构建专业化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完成该目标的重要抓手。农村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创业理论课和创业实践课。农村创业理论课在讲授农村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践操作等方面知识的同时, 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纳入农村创业理论课中, 同时将“三农”知识融入所有创业理论课程, 使学生能接受到更全面系统的专业化农村创业教育,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业实践课可通过邀请一些从事农业创业研究的专家和有农业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 针对具体案例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互动,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指导;通过开通大学生创业教育网, 开设农村创业教育专栏, 加强农村创业教育资源建设, 宣传国家和省鼓励支持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政策措施, 分享各地、各高校开展农村创业教育成功经验, 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传播创业理念、创业知识, 搭建创新、创意、创业平台, 激发大学生农村创业热情,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 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创业实践中;通过创办大学生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富民协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形式, 广泛搭建渐进式农村创业实习实训平台, 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农村创业实训舞台和机会, 增强其创业的能力与信心;通过举办“农业项目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农产品营销大赛”等各级各类农村创新创业竞赛的形式进行农村创业教育,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 增强农村大学生创业技能。
高校应当依据农村创业教育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科学规划农村创业教育的分段实施, 以保证学生从跨入校门到毕业走上创业之路, 从在校学习到创业实习实训, 都能接受到相应的农村创业教育与指导, 真正做到把农村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关注全程化开展农村创业教育的同时, 要注重各阶段的农村创业教育内容相互贯通、有机衔接。
2.3 加强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
从事农村创业教育的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必须是综合性的, 不仅要掌握农村创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 还要足够“三农”知识, 了解农村创业政策、农村创业形势、农村创业程序, 具备开展学生工作的相关经验等。目前高校的农村创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并不理想, 高校加强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其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具体说来, 一方面, 重视对从事农村创业教育的人员在职培训, 完善培训机制, 培养其满足创业咨询岗位工作要求, 具备信息采集和整理技巧、熟悉政策法规、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实施培训服务、方案执行服务和后续服务等专业的咨询服务知识和职业技能, 从而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高校还要注重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实践锻炼, 要注重农村创业成功或失败个案的积累, 组织从事农村创业教育的人员开展农村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对学生一对一的咨询辅导实践, 对学生农村创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创业师资农业实践基地, 通过参观、座谈、挂职等方式了解农业企业的人才招聘流程、选拔标准、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等情况, 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切实提升农村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 外聘相关专家和有经验者参与到农村创业教育团队当中, 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出发传授经验, 进而提升整个农村创业教育的水平。
2.4 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高校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农村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校评价体系与社会评价体系相统一的评价考核体系, 以此来增强学校各部门强化农村创业教育的责任意识, 提高农村创业教育效果, 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农村创业就业。
农村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高校为培养农村创业人才, 对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培养过程中评价, 在评价中完善和提高的动态理论体系, 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同时, 农村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还必须对农村创业的技术成果、技术指标、市场前景进行评价, 对创业团队的整体结构、创新能力等评价, 大学生创业为获取风险投资者的资金投入还须接受风险投资者的评价, 因此, 农村创业教育评价也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只有做好农村创业教育评价工作, 做到及时深入地了解学生农村创业的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于农村的新型创业者。
农村创业教育校内评价是指学校的考核督导部门对相关院系、相关部门农村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 同时加强对从事农村创业教育人员的科学管理, 对他们的履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进修学习、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工作的参考依据之一, 对评价不合格的人员, 严格执行“优胜劣汰”, 及时调离工作岗位。校外评价包括学校聘请咨询专家、投资家、企业家、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力量对学校的农村创业教育质量、效果、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等进行考核与评价。农村创业教育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有助于提高评价考核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对于高校农村创业教育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 保障了评价考核的质量, 同时也为农村创业教育工作的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摘要:通过对高校农村创业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从树立农村创业教育新理念, 构建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评价考核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高校农村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农村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关朋, 孙云龙.新农村视域下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7.
[2]徐秀芳.建构主义视野下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 3.
[3]田建伟.大学生农村创业工程的路径选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7.
[4]竺正海, 肖红霞.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5.
[5]李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创业教育[J].农业经济, 2008, 8.
[6]刘景宏.关于高校创业教育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5.
[7]桑大伟, 谢富纪.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0, 4.
[8]田桂芬.农村创业型经济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创业长效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 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普通高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52-02
收稿日期:2013-07-16
作者简介:郭伟(1977—),男,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隐性知识的地方高校创新創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G
201201045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GBD1211046)
自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导性文件以后,全国高等教育系统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对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双创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诸多方面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与教育资源丰富的重点院校相比,发展双创教育的途径是什么,一直是普通高校推广双创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比重点高校(211工程院校和省部共建高校)和普通高校(即除上述两类高校之外的其他高等教育院校)在双创教育师资、科研资金支持上的差异,探讨普通高校双创教育的途径。
一、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还是教师,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双创教育质量首要因素。我国现有108所重点高校,530所普通高校,尽管普通高校的师资总数是重点高校的5倍,但教师人数仅仅是重点高校的1.6倍(即教学与科研人员总人数,指高等学校在册职工在统计年度内,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直接为上述工作服务的人员,包括统计年度内从事科研活动累计工作时间一个月以上的外籍和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普通高校的平均教师人数仅占重点高校教师人数的1/3;而平均研究与发展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是指统计年度内,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时间占本人教学、科研总时间10%以上的“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不足重点高校的1/4;平均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数量不足重点高校的1/5。重点高校不但在双创教育师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师资质量上也是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平均每所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比例为1:0.27,中初级职称人员数量比例为1:0.36。
表1 2010年全国高校师资与科研经费简况
科研资金支持是高校从事双创教育的主要支撑,是培养高质量的双创型人才的根本保障。虽然重点高校的数量是普通高校的1/5左右,但其研究经费总额是普通高校的近2.4倍,平均研究经费额度是普通高校的11.6倍;政府专项资金的倾向性投入,是普通高校研究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另外,重点高校也是企事业单位委托给高校进行科研的经费投入主体,普通高校的委托研究经费仅占重点高校的1/10。等米下锅、资金不足是很多普通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共同窘境。
二、改革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通过上述对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在师资队伍、研究经费支持上的对比分析发现,普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资源上处于劣势地位。但普通高校在双创教育的成果上未必一定逊色于重点高校,深入理解双创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已有的和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创新管理措施,突破瓶颈,科学地组织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率,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属于普通高校特色的双创教育道路,创新普通高校的双创教育模式。
(一)深化双创教育理念
双创教育是20世纪开始的创新教育新的发展阶段,是创新教育理念的全面化。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而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育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全球观和开创性技能的社会人。因此,高校的双创教育是教育理念的升华,不但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创业教育训练课程,在教育形式上创新,同时,要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更新教育文化,而根本的就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双创教育思想统一于高等教育的过程之中。
双创教育应该是在培养受教育者从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敬业精神,进而升华为创业意识。双创教育的结果并非是通过大学教育后,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创业,培养大批的独立经营的“个体户”。双创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岗位意识,尤其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宏观意识,使学生在从业过程中能够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思考工作,以一个创业者的情怀去开拓事业。双创教育更多聚焦于隐性知识的传播,是教育思想的更新,是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技、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现代教育理念,是集成传统文化之精髓,综合中西方文明之产物,双创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而狭隘于一定的教育模式,局限于几种教育形式,单纯依靠增设几门课程,提供几个平台,出台几个扶持政策,是无法达到双创教育的目标的。
(二)创新双创教育形式
从对高校科研资金投入和师资资源现状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政府在资源分配上更加倾向于重点高校,对科技创新上对重点高校给予厚望。同时,普通高校自身在分配这有限的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师资培养和科研投入,或者在这两方面的建设力度不足。有限的投入限制了普通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但如果因此普通高校的双创教育就裹足不前,显然这种理由是没有根基的。在发展自身的双创教育过程中,如果单纯等靠国家的投入、政策的倾斜,或期盼通过几种现成的模式去学习模仿,期盼一蹴而就也是不可取的。双创教育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是资金少、师资不足就不能发展双创教育。在发展双创教育过程中,重点院校虽然在教育资源上占有优势,但其双创教育形式未必是普通院校必须学习的,其双创教育形式是发展于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定位。而普通高校有自己的发展地位,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也应有自己的双创教育形式,在新时期双创教育的征途中,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另外,对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普通高校的管理者可以创新投入方式,广开渠道吸纳教育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与重点高校的差距。例如,通过与重点高校加强合作,“借鸡生蛋”,短期内改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聘请重点高校的师资、兄弟院校师资、社会师资到普通高校进行交流、短期工作;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学生。通过联合研发、分工合作、共享平台的方式弥补资金不足、平台较差的不利条件。通过自身准确定位,发扬普通高校的特色,重点高校可以成为科技创新者,普通高校可以成为技术创新者;重点高校可以成为理论创新者,普通高校可以成为实践创新者……否极泰来,各领风骚。
(三)创新双创教育内容
加强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比较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1999年国务院批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高等学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这些政策措施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和推广提供了重要指导。
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突出问题。虽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教育理念功利性较强。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创业教育发展不同,我国创业教育的重要原动力是解决就业问题,这不可避免地体现在高校创业教育理念之中。二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大多由经济管理学院等院系承担,讲述创业的基本概念、理论等,但大多内容陈旧,缺乏结合实践的案例分析,实际指导性不强。另外,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开设的就业指导讲座或培训,旨在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但其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也难以满足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需求。三是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缺乏实践经验,讲授过程难免纸上谈兵,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采取有效举措创新高校创业教育。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在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教育背景、高校教育改革情况和学生就业创业现实需要,努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应包括学业、就业、职业、创业、事业“五业”。其中,学业是基础,就业是保障,职业是铺垫,创业是核心,事业是目标。基于“五业”的.创业教育层层递进、有机统一,共同塑造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二是设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可以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模式,通识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创业现状、创业政策等基本常识;专业教育则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课程。三是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教师的构成应该是多样的,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更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高校可以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等通过讲座、定期培训等方式为学生讲授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经验。
★ 协议离婚要符合哪些条件
★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 课程结构改革下的高校艺术论文
★ 高校就业指导教学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发言稿高校经典
★ 申请留学法国读硕士要符合的条件
★ 符合的反义词
★ 立足实际 改革创新 促进淄博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 互动式教学模式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论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所有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教学观念与方式、教师专业能力进行简要阐述,其次,通过对打破传统观念与方式、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以及结合生活创设情境等方面,就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些案例,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影响因素
引言
数学作为理科实现计算的工具,在学习初期会对学生造成一些诸如枯燥、乏味等困难,这也导致一些学生在起初接触数学这门学科的时候,产生厌恶心理的原因,也因此为一些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学压力。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会对学生成绩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
1.教学观念与方式
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发挥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注意学生能否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1)教师应充当一个评委的角色,学生做对了要夸奖、做错了要批评,戒骄戒躁,从而使学生树立一个正能量价值观;2)教师应充当一个学习引导者,在利用课堂资源的时候,通过创设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探索与发现这个世界的奥秘。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通过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2.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能够直接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得到体现。小学阶段的记忆力是记忆初级知识最重要的时段,如果教师未能抓住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将会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理解永远是记忆最好的钥匙,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教学专业能力,结合教学经验,来找到一个能够契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便能够达到学生理解记忆的要求。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理解知识点的前提下,结合自己所学内容,将其整合统一,形成知识集合。
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1.打破传统观念与方式
在学生小学阶段,应实施趣味数学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观念束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教学理念,通过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喜欢数学,自主学习数学。例如:某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物体测量》授课过程中,采用趣味数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拿一些玩具到学校,在测量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测量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由于玩具中存在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玩具,会造成学生的一些困难,教师通过亲自传授,让学生懂得在遇到不规则体积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测量,这些学生在测量过程中非常认真,也导致他们在潜意识中接收了教师想要传达的课堂教育内容[1]。
2.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表现,也因此,如果教师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自然会影响到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网络中存在一些诸如微信群、部落、贴吧等网络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与职业相同的一些人进行经验交流,在平台中不乏一些经验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其能够通过帖子的形式将自己所遇、所想、所做、所为发表到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理解,对其中一些经典的例子进行解读,逐渐积累自己教学经验。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与经历相同的人进行交流,学习其中优秀、先进的方式,摒弃排除一些不好的案例,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心?B,面对学生。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2]。
3.结合生活创设情景
小学生由于心智并不成熟,贪玩心比较重,所以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教师来说非常关键,一些教师通常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主要依靠将教学内容安插在故事中,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意识接受教师的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某小学教师在《长方形和正方向》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在一开始直接讲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研究一下黑板以及书桌的形状,让学生自行挖掘两者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见解进行总结,然后将学生总结的内容与课文中的定义进行对比,让学生对定义中的长方形产生一种更为直观的印象,教师在结合多媒体设备播放长方形的立体图样,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长方形定义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打造小学数学课堂时,需要对影响课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根据本文分析可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从转变观念以及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出发,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蔡 晓 丽
(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 要:本文从中小学信息教育与高校信息教育衔接的新视角出发,通过对目前中国高校信息教育中存在的若干突出的问题及对现代大学生特点的分析,给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字:高校信息教育;创新能力;课程改革;信息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无限丰富的信息,人们再也无法按照传统的处理信息的方式去记忆它们,而要学会如何有效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和运用信息,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未来社会中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
体现在人才培养策略上,就是要从传统的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教育观念也应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的轨道上来。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信息教育,而发展中国家更要迎头赶上,否则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中产生的“数字鸿沟”将更进一步加剧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也充分意识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高校乃至中小学纷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新思想,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涉猎信息技术和其他多门学科的知识,这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如果从2001年在高中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算起,部分高中学生将于2002年将升入大学,初中学生也会相继步入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必推动高校也要相应地进行信息教育课程的改革,从而与中小学信息教育有很好地衔接,而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的信息教育中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课程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校信息课程设置上仍然是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并且假设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为“零起点”。高校与中小学所教的知识点重复,并且有些内容到毕业时已经淘汰了。这种状况使得高校和中小学这两个本来应该承上启下、不断拓宽加深的两个学习阶段变得壁垒分明,如同“井水不犯河水”,课程设置缺乏统一规划,严重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里普遍开设的都是《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上和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存在很多低水平重复的地方。另外,大多数大学还没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名义上有按自己的学习进度、兴趣选课的权利,但事实上只有很有限的课给学生选,为了凑满学分学生还得上那些课,即使他们早已掌握了内容、哪怕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自学达到要求,这与学分制的可选择性的本意背道而驰。
(二)信息化条件不高、学习资源缺乏。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网络中心,都很重视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落实到学生课余使用和课堂教学还是很难让人满意,几乎完全靠国家投入的高校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多而相应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跟不上教育规模的发展,很多学生感叹高校的信息化条件甚至不如中学。
学校机房紧张,也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全天开放,很多学生只能在外面网吧上网,网吧的经营者本着利益驱使,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用一些手段吸引学生玩游戏聊天,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沉迷于游戏、聊天与虚拟网络生活,结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另外,网络上可用的教育资源缺乏也是导致学生容易沉迷于网上娱乐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的教育网站的功能往往侧重在“行政管理、对外宣传、新闻传送”方面,不可能也做不到用学习资源和研究信息来吸引学生,忽视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
(三)学科性倾向替代了工具性和综合性。高校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为中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基本生存技能[2]。
然而目前高校的信息教育学科性倾向严重,片面追求学科系统化、教育内容偏深而不实用。学生往往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去学一些计算机理论、概念、编程等,参加各种辅导班、费了很大精力通过考试后才发现学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
学生没有把信息技术看成是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没有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信息技术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改变和帮助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四)教师缺乏教学策略和方法。大部分大学教师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和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上课时仍沿袭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些学生逃课、找人代听课现象的一部分原因,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是无益。
而信息教育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是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树立起终生教育的观念。信息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素质,它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创造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如何针对以上问题给出对策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课程设置的调整、国家政策的支持,但考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展开研究。
在对江苏地区高校的学生状况展开调研后,笔者总结出现代大学生的几个特点:
[3]
(一)现代大学生平民意识较浓,但社会危机感欠缺。近几年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教育由
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由原来的“天之娇子”变为“大众学子”,在思想上由贵族意识转为平民意识,认为大学时光人人有,不值得珍惜,导致思想放松、纪律涣散、学习懒惰、不求上进。而他们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接触少,还未体会到将来就业的压力与挑战,缺乏危机感。
(二)过于自我,价值取向多元。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过分关注中长大,自我意识较浓、团队协作意识较淡。在生活中追求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群体,在学习上追求实用性知识和技能、功利性强,在目标上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成才,价值取向多元化
(三)学习态度和计划性有待提高。大多数同学能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能主动学习,力求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新知识”,但部分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做笔记、复习和总结等。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能自觉地学习、看报纸杂志、学习实用技术、上网学习的人占多数,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计划性,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聊天。
(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制力。大学生大都在20岁左右,生理、心理正逐渐走向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制力,具有强烈的想独立的愿望,但对未来、对社会很迷茫,缺乏职业规划和对社会的关注。
三、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精选教材、采用学分制。首先,鉴于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非“零起点”的状况,选择或编写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材。
将学分制落实到实处,将选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按照难度和内容进行模块教学,例如分成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多媒体技术模块、网络技术模块、数据管理技术模块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对教师和课程进行选择,进行符合个别需要的学习。实施的困难在于选课学生数少的教师会很有很大压力。在教学进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学部分课程,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学分、申请免修,达到一定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缩短培养周期、减少培养费用、提高办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二)引资办学,开发学习资源。在硬件上,建议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拨款,改善信息化环境,国家应当按照扩招后的规模核拨经费,减轻高校创收压力;也可吸引社会力量和学生自己投入的方式改善硬件环境,例如学生自己购买电脑,学校提供网络支持和机房,进行统一的管理等;在软件上,开展一些关于信息及其使用的研究和实践项目,开发符合高校教育规律、符合教学特点和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的教育软件,建设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的工具型、资料型、平台型辅助教学软件与素材、资料库。
(三)整合多科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针对目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学科性倾向,提倡教师在教学时应按照ACM/IEEE-CS提出的“广度优先原则”对信息技术课程作粗线条、全景式的介绍,引导学生从应试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确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工具性的特点使之跨学科,培养综合课程的意识,提高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同时,高校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国家目前的就业、经济、政治形势,体会到一定的社会危机感,从而珍惜大学时光,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尤其是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以成为“复合型人才”为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职业做出规划。
(四)改革机制,促进教学。采用学生选教师、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制度,鞭策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鼓励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研究,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合作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定期召开小组教学研讨会进行研究和讨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4]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教育部,2000.[2] 祝智庭 钟启泉.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肖育亮.对大学新生导向教育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5).[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1 Problems and Solution to college Informational Instruction
CAI Xiaoli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angsu, Changzhou, 213000)
一、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还是教师,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双创教育质量首要因素。我国现有108所重点高校,530所普通高校,尽管普通高校的师资总数是重点高校的5倍,但教师人数仅仅是重点高校的1.6倍(即教学与科研人员总人数,指高等学校在册职工在统计年度内,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直接为上述工作服务的人员,包括统计年度内从事科研活动累计工作时间一个月以上的外籍和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普通高校的平均教师人数仅占重点高校教师人数的1/3;而平均研究与发展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是指统计年度内,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时间占本人教学、科研总时间10%以上的 “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不足重点高校的1/4;平均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数量不足重点高校的1/5。重点高校不但在双创教育师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师资质量上也是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平均每所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比例为1: 0.27,中初级职称人员数量比例为1:0.36。
科研资金支持是高校从事双创教育的主要支撑,是培养高质量的双创型人才的根本保障。虽然重点高校的数量是普通高校的1/5左右,但其研究经费总额是普通高校的近2.4倍,平均研究经费额度是普通高校的11.6倍;政府专项资金的倾向性投入,是普通高校研究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另外,重点高校也是企事业单位委托给高校进行科研的经费投入主体,普通高校的委托研究经费仅占重点高校的1/10。等米下锅、资金不足是很多普通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共同窘境。
二、改革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通过上述对普通高校和重点高校在师资队伍、研究经费支持上的对比分析发现,普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资源上处于劣势地位。但普通高校在双创教育的成果上未必一定逊色于重点高校,深入理解双创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已有的和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创新管理措施,突破瓶颈,科学地组织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率,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属于普通高校特色的双创教育道路,创新普通高校的双创教育模式。
(一)深化双创教育理念
双创教育是20世纪开始的创新教育新的发展阶段,是创新教育理念的全面化。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而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育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全球观和开创性技能的社会人。因此,高校的双创教育是教育理念的升华,不但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创业教育训练课程,在教育形式上创新,同时,要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更新教育文化,而根本的就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双创教育思想统一于高等教育的过程之中。
双创教育应该是在培养受教育者从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敬业精神,进而升华为创业意识。双创教育的结果并非是通过大学教育后,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创业,培养大批的独立经营的“个体户”。双创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岗位意识,尤其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宏观意识,使学生在从业过程中能够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思考工作,以一个创业者的情怀去开拓事业。双创教育更多聚焦于隐性知识的传播,是教育思想的更新,是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技、 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现代教育理念,是集成传统文化之精髓,综合中西方文明之产物,双创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而狭隘于一定的教育模式,局限于几种教育形式,单纯依靠增设几门课程,提供几个平台, 出台几个扶持政策,是无法达到双创教育的目标的。
(二)创新双创教育形式
从对高校科研资金投入和师资资源现状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政府在资源分配上更加倾向于重点高校,对科技创新上对重点高校给予厚望。同时,普通高校自身在分配这有限的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师资培养和科研投入,或者在这两方面的建设力度不足。有限的投入限制了普通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但如果因此普通高校的双创教育就裹足不前,显然这种理由是没有根基的。在发展自身的双创教育过程中,如果单纯等靠国家的投入、政策的倾斜,或期盼通过几种现成的模式去学习模仿,期盼一蹴而就也是不可取的。双创教育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是资金少、师资不足就不能发展双创教育。在发展双创教育过程中,重点院校虽然在教育资源上占有优势,但其双创教育形式未必是普通院校必须学习的,其双创教育形式是发展于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定位。而普通高校有自己的发展地位,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也应有自己的双创教育形式,在新时期双创教育的征途中,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另外,对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普通高校的管理者可以创新投入方式,广开渠道吸纳教育资源, 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与重点高校的差距。例如,通过与重点高校加强合作,“借鸡生蛋”,短期内改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聘请重点高校的师资、兄弟院校师资、 社会师资到普通高校进行交流、短期工作;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学生。通过联合研发、分工合作、共享平台的方式弥补资金不足、平台较差的不利条件。通过自身准确定位,发扬普通高校的特色,重点高校可以成为科技创新者,普通高校可以成为技术创新者;重点高校可以成为理论创新者,普通高校可以成为实践创新者……否极泰来,各领风骚。
(三)创新双创教育内容
双创教育的激情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很多高校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方式,赋予了不同的教育内容。这是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不深入和形而上学的方式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应该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将创新教育作为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补充,在这基础上又增添了创业教育的新佐料,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平添了些修饰的色彩,也就是说双创教育不是与专业教育平行发展,或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双创教育是传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传统教育内容的新发展,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更注重隐性知识的传播,更关注于受教育者的创造意识和素质,其核心是岗位乐业、岗位立业、岗位创业,而创办新企业、开拓新岗位只是其外在形式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双创教育既依托于专业教育的外壳,又升华了专业教育的内涵,它不是独立于专业知识之外的另一种知识,而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的教育理念,是专业教育文化价值观的重塑,是专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可以暂称为双创性专业教育。双创性专业教育将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造能力为核心,以探索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学以致用的专业培训为载体,使双创教育更具体化、更明确性、更具有操作性。
摘要: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各高校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重点高校相比,普通高校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在师资、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对策仍有待提高。在分析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创新创业资源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旨在为普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4-0012-02
创业教育的概念虽来源于国外,却可以渗透及适应于各国的教育理念,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余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事实上,创业教育理念能够如此迅速地被大家接受并且积极投入具体实践,是因为在创新型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它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进步的理念。
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人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技能及创业综合素质,能够全方面提高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的潜力,最大化地实现个人发展,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一 传统教育模式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专业教育按照具体的学科或技术领域进行划分,不倡导广度而重视深度,以此提高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水平。随着社会变迁,毫无疑问专业教育开始展露出种种弊端,但是到目前为止无法找到能够完全替代它的更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长久以来,专业教育已经让人们对于社会职能分工等有了固定的认知,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专业教育是主要的依托理念,更是人才培养的精神支柱。它影响着高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发展创业教育,势必要以专业教育作为载体,并且,要将创业教育贯穿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逐渐渗透其中,才能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业教育是一种“生成性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区别在于通过实践创造出其自身特有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创业教育能够唤醒、激发并且提高人才内在的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在此情境下,通过专业教育所习得的人文精神及科学技能,有助于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想要最大化地发挥创业教育所教授的技能,需要专业教育涵盖下的基本知识理论做支撑。因此,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专业教育也为创业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创业教育能够发挥其效用的广阔平台。
二 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积极融合,一方面,是时代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虽然经过了十余年发展,但是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目前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创业教育只有和专业教育融合,才能借助专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才能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完善其自身的教育体系。
事实上,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本身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两者都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并且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专业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及相应技能的培养,而创业教育则是注重大方向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两者互相依赖,取长补短。两种教育理念不断碰撞出的火花,可以激励各自的发展,两者的融合,也更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两者融合的真正意思,并非单指两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具体课程中生硬地穿插以及糅合,而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利用对方的优势,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并且自身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成长。两者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是各自理念的相互调整与接受,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两者优势,自然且紧密地衔接、互相渗透,最终得到1+1大于2的效果。
专业教育如果摈弃创业教育踽踽独行,在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势必会进入瓶颈。而创业教育如果不借助专业教育打下的基础作为平台,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两者的融合,正是顺应了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为各自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三 杭州高校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现状
各个地区以及不同高校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状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深入了解具体地区的具体情况,才能进一步了解该地区高校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出重点并获取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以杭州为例,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创业教育的现状展开抽样调查,共回收389份有效问卷。根据统计结果,有10%左右的高校未设置相关的创业课程,根据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虽然仍然存在部分未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情况,但是创业教育的普及率达到将近90%,也间接表明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余被试者中,37.79%的人所在高校既有启蒙性的基础创业课程又有专业性的创业课程;47.81%的人所在的高校有以专门选修课或专业必修课等专业课程的形式普及创业教育。由此可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情况不容客观。虽然有很多创业相关课程,以基础或专业性的形式多样化地开展,但是并未真正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而只是将创业课程当做一门单独的学科,作为一种类似专业教育所体现的技能而传授给学生。值得欣慰的是,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中的比例占52.19%。创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借助专业教育的影响,寓其于专业教育课堂之上,才能被学生潜移默化并最大程度地吸收并消化。
在所有接受过创业教育的被试者中,只有23%的人对创业教育本身感兴趣,并且愿意主动接受相关教育。而占62%的大多数则较为被动,他们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创业教育好奇且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却不会自己主动尝试学习。因此,除了对创新创业感兴趣并且想以此为目标发展的少数人,大多数学生即使接受了相关课程的辅导,其自身的主动性还是没有被调动起来。这还是基于很多学校在创业课程设置上采用了专业必修的强制手段。也就是说,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接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将会更少。这也体现出将创业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在接受创业教育的人中,占60%的大多数认为目前杭州高校的创业教育有一定成效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只有22%的少数人认为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助推创业项目有很大帮助。事实上,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于日常接受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样创业教育的理念才能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很多人此前未曾接触过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内容,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养成创新创业意识,并且在接受创业教育过程中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显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业教育被学生接受的进程。很多学生将创业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之后走上社会可利用的一种具体化的技能,而非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这样往往达不到创业课程应有的教育成效,这也进一步表明,正确并且尽早引导学生接触创业教育,并且纠正大多数人潜意识内错误的认识,才能更好发挥出创业教育的价值,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杭州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地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进行创业类科研立项及建立创业实训基地是较为有效的融合方式。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科研项目非常重视,且有较为有效的助推措施比例为43%,虽然较为重视,但缺乏有效的支持措施的占45%。进行中的创新创业类科研相关项目中,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的占20%,剩余80%是独立或以学生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科立项。此外,学校以学院为单位的专业来细分创业实训基地占27%,以校为载体构建整体型创业实训基地占31%,包含以上两类情况占26%,还有15%没有建设相关的独立创业实训基地。从数据来看,创业实训基地的普及率较高,但是仅17%的人认为创建基地建设完善且为孵化创业团队提供了巨大帮助,还有53%的人认为基地仅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四 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策略
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融合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首先要融合两者的教育观念,树立基于专业教育理念的创业教育价值观。观念必然是行动的先导,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其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且在教学过程中两者互补。专业教育传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创业教育的水之源、木之本,而创业教育也能够检验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纵观美英国家等创业教育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高校,他们大多成立了相关的机构或研究中心来进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工作,这能为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展开以及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供助力。各个高校应尝试建立校内的创新教育机构,对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及应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事实上,一个专门的机构,在解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问题上,可以发挥出许多方面的功用:首先,机构要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其次,机构对于课程结构的改革、具体教学内容的实施也要进行监督,并且着重考虑创业教育的角度评价及考核学生的日常表现;第三,机构要积极组建新的师资力量,培养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并引进相关人才;第四,机构要负责学校与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第五,机构要负责策划并组织创业实践活动,以及募集创业教育基金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在对杭州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情况的调查中,数据显示,36.25%的学生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各种类型的课程模式应该加以组合。既有独立的启蒙性基础创业课程,又有独立的专业性创业课程,并以必修或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并且也可在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此外,71.21%的学生认为包含以校为载体构建整体型的创业实训基地以及以学院为单位的专业细分创业实训基地两者的模式,更能行之有效地发挥创业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小廷.论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
[2]崔红艳.高师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
导读:
2、【多选题】成功创业者的共同特质:ABCD,3、【多选题】没经验的创业者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有:AD,5、【多选题】正确的创业心态首先要做到:ABC,A认清自己是否适合创业,D倾家荡产也要创业,1、【多选题】产品初期吸引精准用户的基本手段包括:ABC,2、【单选题】创业公司选择起步点取决于:C,3、【多选题】创业公司选择合适人选必备特质包括:BC,第一章
1、【单选题】什么类型的项目不适合寻求风险
1、【单选题】创业者应该如何选择投资人:C,2、【多选题】创业者与投资人沟通的核心要素包括:AC,4、【单选题】创业者对估值的认同度取决于:C,B创业者的股份,D创业方向,7、【单选题】对于创业公司,C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D更加开放的管理方式第五章
1、【单选题】创业者应该如何选择投资人:CA选择战略投资人B选择财务投资人C早期选择财务投资人,中后期选择战略投资人D早期选择战略投资人,晚期选择财务
2、【多选题】对创业模式的验证分为哪几个部分?ABC,A基本的逻辑验证,A创业前,B创业初期,5、【单选题】以下哪种不属于创业的竞争门槛?D,6、【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创业?ACD,2、【多选题】精益创业法的步骤有哪些?BCD,6、【单选题】创业者应该如何选择投资人C,B产品→流量→品牌
9、【单选题】企业的定位应该:BA始终不变B随实际情况变化而进行适度调整第七章
1、【多选题】以下哪些宣传语属
12、【单选题】创业者对估值的认同度取决于C,D有潜力的创业者,18、【单选题】创业者该如何选择产品领域C,20、【多选题】没经验的创业者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有AD,22、【多选题】成功创业者的共同特质ABCD,C在熟悉的领域里创业,10、【单选题】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以下哪项更为重要?AA创始人的心态B资源和方法
11、【单选题】期权有投票权吗?BA有B没有
12、【单选题】创业者对估值的认同度取决
第一章
1、【单选题】什么类型的项目不适合寻求风险投资?B A 资金充足的项目 B 自盈利且运转良好的项目 C 前景光明的项目 D 团队成员足够多的项目
2、【多选题】成功创业者的共同特质: ABCD A 前瞻性 B 意志力 C 凝聚力
D 理性思考的能力
3、【多选题】没经验的创业者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有:AD A 选择创新模式 B 准备充足的资金 C 不怕失败 D 与有经验者合作
4、【多选题】理性应对失败应该做到:ABD A 调整好心态
B 对未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C 一个人躲起来发泄 D 面对失败时理性从容
5、【多选题】正确的创业心态首先要做到:ABC A 认清自己是否适合创业 B 对自身进行冷静理性的评估
C 对心态、性格、志趣、能力等方面要有超强的准备和训练 D 倾家荡产也要创业 第二章
1、【多选题】产品初期吸引精准用户的基本手段包括:ABC A.借助大平台
B.使用具有创意的推广方式 C.针对目标用户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 D.花钱买用户
2、【多选题】企业的不同阶段需要设定的不同目标包括:ACD A 战术目标 B 经济目标 C 愿景目标 D 战略目标 第四章
1、【多选题】把事情做极致三法则:ABC A 找对人 B 做对事 C 执行力强 D 人心齐
2、【单选题】创业公司选择起步点取决于:C A 人口密集度 B 人均收入水平C 核心竞争力 D 竞争对手少
3、【多选题】创业公司选择合适人选必备特质包括:BC A 无怨无悔加班
B 相信公司正在致力的方向 C 与创始人能力互补 D 不在乎收入
4、【多选题】当把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时候,要确保资源的获取和整合方式:ABCD A 短 B平C 快 D 轻
5、【多选题】关于竞争对手的两个重要:AB A 反思自己比分析竞争对手重要 B 分析用户比分析竞争对手重要 C 打败竞争对手比做出优秀产品重要 D 严密检测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最重要
6、【多选题】培养高执行力团队的管理方式有:ABC A 设定目标 B 找到最优路径 C 调用资源 D 给足股票
7、【多选题】团队执行力低的主要原因:BD A 没给足报酬 B 没找对人 C 创始人没管理好
D 目标和执行路径设定不清晰
8、【多选题】激励基层员工,特别是90后员工的有效方法包括:ACD A 给予充分成长空间 B 开足够高的工资 C 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D 更加开放的管理方式 第五章
1、【单选题】创业者应该如何选择投资人:C A 选择战略投资人 B 选择财务投资人
C 早期选择财务投资人,中后期选择战略投资人 D 早期选择战略投资人,晚期选择财务投资人
2、【多选题】创业者与投资人沟通的核心要素包括:AC A 认清彼此是生意上的互利合作 B 一切听从投资人的意见 C 不要迎合投资人 D 不要否定投资人
3、【单选题】公司是否融资、采取什么方式融资取决于:D A 公司的员工数量 B 公司是否准备上市 C 公司注册所在地
D 公司业务发展的形态和阶段
4、【单选题】创业者对估值的认同度取决于:C A 价格的高低 B 投资人的决定 C 自身的心理预期 D 员工的认同感
5、【多选题】常见的估值方法包括:ABC A 学院派估值法 B 对标法 C 同行参照法 D 投资人估算法
6、【单选题】将估值最大化的核心在于:C A 将公司价格标高 B 向投资人阐述光明前景 C 能否说服潜在投资人 D 投资人是否感兴趣
7、【多选题】优先认购权会影响:BC A 参与投资的人数 B 创业者的股份 C 投资者的心态 D 创业方向
8、【多选题】尽职调查的两个阶段包括:AB A 投资人出term sheet(条款书)之前的尽职调查,也叫商业的尽职调查 B 签署意向书之后派遣第三方机构做最详细的尽职调查,也叫深入的尽职调查
C 财务的尽职调查 D 销售的尽职调查
9、【单选题】投资人最核心的优先权是:C A 拖售条款 B 赎回条款 C 保护性条款 D 过桥贷款 第六章
1、【单选题】资源整合的目的是:B A 增加资源数量 B 解决资源稀缺性
2、【单选题】具有多元DNA的团队往往创新的可能性相对来说:A A 较高 B 较低
3、【单选题】有效获取人才的重点应该放在:B A 如何吸引对方 B 如何给对方创造新价值
4、【单选题】人才资源有效落地的要素包括:D A 阶段的匹配 B 文化的匹配 C 能力模型的匹配 D 以上均是
5、【单选题】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以下哪项更为重要?A A 创始人的心态 B 资源和方法
6、【单选题】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相比更看重以简单模式进行快速复制的能力,这句话对吗?A A 对 B 错
7、【单选题】对于创业公司,应尽量避免在 ________ 上试错。B A 战术 B 战略
8、【单选题】关于品牌、产品、流量三者之间依次放大价值的顺序是:A A 品牌→流量→产品 B 产品→流量→品牌
9、【单选题】企业的定位应该:B A 始终不变
B 随实际情况变化而进行适度调整 第七章
1、【多选题】以下哪些宣传语属于独特价值?ABCD A 质保 B 免费 C 免邮 D 加量不加价
2、【多选题】对创业模式的验证分为哪几个部分?ABC A 基本的逻辑验证 B 客户和问题验证 C 解决方案的验证 D 核心价值的验证
3、【单选题】找投资最好的时机是什么阶段?C A 创业前 B 创业初期 C 优化和扩张阶段 D 鼎盛阶段
4、【单选题】所有生产活动都是围绕以下哪一核心而展开的?D A 产品 B 质量 C 效率 D 价值
5、【单选题】以下哪种不属于创业的竞争门槛?D A 特别、先进的技术 B 特殊的门槛 C 足够多的关系 D 营销模式
6、【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创业?ACD A 个体户 B 上班 C 下海经商 D 小买卖 结课考试
1、【单选题】监管机制更适用于:B A 初创公司
B 较为成熟的大型公司
2、【多选题】精益创业法的步骤有哪些?BCD A 筹备资金 B 定义业务模式 C 验证业务模式 D优化和扩张
3、【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寻找客户的营销渠道?ABCD A 网站 B 微博 C 发传单 D 访谈
4、【单选题】现代市场依靠什么来取胜?B A 质量 B 价值 C 客户 D 效率
5、【多选题】团队执行力低的主要原因BD A 没给足报酬 B 没找对人 C 创始人没管理好
D 目标和执行路径设定不清晰
6、【单选题】创业者应该如何选择投资人C A 选择战略投资人 B 选择财务投资人
C 早期选择财务投资人,中后期选择战略投资人 D 早期选择战略投资人,晚期选择财务投资人
7、【多选题】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什么?AB A 问题 B 目标客户 C 金钱 D 解决方案
8、【多选题】玩儿转资源的核心要素CD A 资源多 B 竞争对手少 C 痛者众多 D 痛点集中
9、【多选题】把事情做极致三法则ABC A 找对人 B 做对事 C 执行力强 D 人心齐
10、【单选题】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以下哪项更为重要?A A 创始人的心态 B 资源和方法
11、【单选题】期权有投票权吗?B A 有 B 没有
12、【单选题】创业者对估值的认同度取决于C A 价格的高低 B 投资人的决策 C 自身的心理预期 D 员工的认同感
13、【多选题】最简可行性产品的制作原则是什么?ABC A 能人工就不自动 B 能现有就不新做 C 一定要能解决问题 D 用最廉价简单的材料
14、【多选题】理性应对失败应该做到ABD A 调整好心态
B 对未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C 一个人躲起来发泄 D 面对失败时理性从容
15、【单选题】根据统计学规律,创始人为几人时,初创公司成功概率较大?B A 1个 B 2个 C 3个及以上
16、【多选题】常见的估值方法包括ABC A 学院派估值法 B 对标法 C 同行参照法 D 投资人估算法
17、【多选题】估值的必要条件包括ABD A 清晰的商业认识 B 独特的想象空间 C 有背景的创始人 D 有潜力的创业者
18、【单选题】创业者该如何选择产品领域C A 选择喜欢的领域 B 选择时髦的领域 C 选择熟悉的领域 D 选择前沿领域
19、【单选题】在公司内部架构中起核心作用的角色是C A CTO B CFO C CEO D HR 20、【多选题】没经验的创业者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有AD A 选择创新模式 B 准备充足的资金 C 不怕失败 D 与有经验者合作
21、【单选题】什么类型的项目不适合寻求风险投资?B A 资金充足的项目 B 自盈利且运转良好的项目 C 前景光明的项目 D 团队成员足够多的项目
22、【多选题】成功创业者的共同特质ABCD A 前瞻性 B 意志力 C 凝聚力
D 理性思考的能力
23、【多选题】如何避免冷启动BC A 购买大量用户 B 前期用户准备 C 在熟悉的领域里创业 D 上线后一个个找用户
24、【多选题】产品初期使用云平台的好处ABCD A 节约时间成本 B 节约人力成本 C 产品快速上线 D 快速获得用户反馈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与对策论文】推荐阅读:
高校德育下的创业教育论文10-27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07-08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0-0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11-12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06-03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07-16
高校就业创业帮扶06-01
高校学校篮球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11-28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存在问题浅析10-18
“高校IT联盟”创业项目策划书09-06